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遥感地学分析读书笔记

遥感地学分析读书笔记

遥感地学分析读书笔记
遥感地学分析读书笔记

绪论

根据遥感信息的利用方式和效应,可以把遥感技术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瞬时信息的定性分析

2.空间信息的定位分析

3.时间信息的趋势分析

4.环境信息的综合分

析,即多种来源信息的复合分析

第一章遥感信息的地学评价

(一)遥感信息的属性

1.遥感信息的多源性(平台、载体的多层次,波段不同,视场不同,时间不同)

2.遥感信息的物理属性(不同的空间分辨率、波普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二)遥感研究对象的地学属性

1.空间分布

2.波谱反射和辐射特征

3.时相变化

二、遥感信息地学评价的标准

(一)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又可称为地面分辨率,指一个影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空间分辨率有三种表示形式:

(1)象元,每个象元的大小在地面上对应的范围,即在地表与一个象元大小相当的尺寸,用米表示。

(2)象解率,指胶片上1毫米间隔内包含的线对数,用线对/毫米来表示。

(3)视场角,指电子传感器的瞬时视域,用豪弧度表示。视场角小,得到的光通量小,空间分辨率低;反之,空间分辨率高。

(二)波谱分辨率

波普分辨率指传感器所用的波段数目、波段波长以及波段宽度。也就是选择的通道数、每个通道的波长、带宽,这三个因素决定波普分辨率。

对于传感器波谱分辨率的选择,有两种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分析波谱特征时,光谱波段分得愈多愈细、频带宽度愈窄,所包含的信息量就愈大,针对性愈强,则易于鉴别细微差异,因而在实验室研究中多光谱波段往往可以发展到十几、甚至几十个波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便要对之进行综合归纳。因为波段分得愈细,各波段数据间的相关性就愈大,增加了信息的冗余度,未必能达到预期识别效果。同时波段愈多,数据量愈大,给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鉴别带来困难。

(三)时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区遥感影像重复覆盖的频率。

第二节陆地卫星系列的地学评价

(三)火箭遥感的特点

1. 火箭可以选择最有利的时机

2.火箭资料有快速、大面积同步覆盖的特点

3.火箭灵活、方便,发射简单,准备时间短,发射架小,可以移动

4.成本较低,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来设计

5.摄影处理设备简单

二、航空遥感的特点

航空遥感作为遥感立体观测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其明显的特点。

1.航空遥感空间分辨率高、信息容量大,主要服务于较大比例尺的区域资源与环

境详查,以及解决工程技术上的具体问题,其经济与社会效益明显。

2,航空遥感灵活、方便,适用于专题遥感研究。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选择具有一定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的遥感信息,设计航空遥惑飞行的方案和路线等。获得图象较为方便,成本不高。

3.航空遥感历史悠久,自成体系,有多种传感器及相应的信息处理系统,并有30 多年的科学储备。在英国海外部可以找到世界许多地区30年来的航空摄影复制片;瑞典有本国30年以来的航空象片;美国国会图书馆存有我国东部及亚洲地区1945年以前的航空象片,有自动检索和复制.系统,应用于历史演变的分析研究,是些很宝贵的历史档案。我国解放前在黄河下游花园口一河口地区进行过9次航空摄影,解放后又进行了多次。这些多时相影象是研究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重要依据。

4,航空遥感作为实验性技术系统,是各种星载遥感仪器的先行检验者。美国宇航局有4架专用遥感飞机,用各种传感器在地面实验场上空采集不同数据,以检测仪器的功能。可以认为,一切星载遥感仪器都是以机载试验为前提的。

和其它遥感技术系统一样,航空遥感有其固有的弱点,主要表现在:

(1)信息量太大。航空象片的空间分辨率高,信息容量大。这为图象处理、应用

带来一定麻烦。

(2)工艺周期过长。航空象片成图需要地面控制、野外考察、地面调绘等等,因

而一幅1:5万、1:20万的地形图一般濡1.5-2年时间。所以航空摄影资料的提

供不能适应需要。

(3)航空遥感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大,成象时间必须是白天和好天气。

(4)由于大气散射的影响,降低了航空象片的反差比和分辨能力,且反射比的变

化是以未标定的方式记录的,有碍于定量解译。

针对以上弱点,目前航空遥感有两个发展趋势:

(1)向高空、超高空发展(高空指I5公里以下,超高空指15--34公里)。

(2)建立航空遥感的数字化制图系统。

(二)热红外图像

从理论上讲,自然界巾一切高于绝对温度0K的物体都向外发射电磁辐射,其

辐射强度与物体的辐射率和分子运动的温度成正比。热红外图象就是这种辐射

能量变化的一种视频显示。

热红外遥感应用的主要波段为3一5微米(中红外)和8——14微米(远红外),尤以后者最为广泛,用以作为温度测定与表面温度分布的探测。它不受光照条

件限制,可以昼夜成象。

热红外扫描成象系统由光学机械扫描分系统、热红外探浏器和图象记录分系统三部分组成。

热红外扫描所得的图象,是一种温度分布图象。图象色调浓淡与温度分布是对应的。浅色代表强辐射体,说明其表面温度高或辐射率高;暗色代表弱辐射

体,说明其表面温度低或辐射率低。因此,利用热红外图象可以区分任何具有

温度或辐射特征差异的不同物体。热红外图象与黑白航空象片虽然都是通过胶

片上灰度的变化来记录的图象,但是两者有根本的不同。前者是通过半导体装

置探测物体的热红外能量,胶片仅是一种显示图象的介质;而后者则是通过胶片

上的乳胶探测物体的反射能量,并记录下来。

热红外图象的特点,

1.几何畸变:扫描图象固有的几何畸变主要来自扫描成象系统本身

(扫描镜旋转速度变化造成象点间隔的不恒定;弧形扫描与平面记录的不一致,使

像点压缩或伸长等)以及飞机姿态变化(滚动、倾斜、偏航等)的影响。

2,图象的不规则性:除扫描图象固有的几何畸变外,图象还受其它外界因素的干扰。如天气的影响,包括云降低热反差,雨产生平行纹理,风产

生污迹和条纹状图式,冷气流产生不同形状的冷异常等,无线电波造成电子噪

声带和波状云纹的干扰图式,图象处理中条件变化(曝光、显影等)或胶片质量等的影响,均会使图象出现一些不规则的假异常和缺陷。

3.图象的温度标定:未标定图象的灰度只定性地反映相对的辐射温度差异。标定图

象即扫描器内装有电热温度标定源(受控辐射温度基准源),从而使图象的灰度差异显示了定量的温度,其等级线便是等温线,并可以进行温度范围的细分处理,显示更细致的温度细节,以提高图象的温度分辨率。

4.热红外图象的成象时段;图i-29为典型幅射温度的周日变化。图中可见,黎明之前辐射温度相对恒定,多反映一日中的最低温度,午间为一日中的最高温。取黎明前约2-3时以及午间2时左右的数据。两者构成日交差最大值,反映出物体的热惯量,进行热惯量制图。图中还反映一日中最迅速的温度变化发生在黎明和傍晚之际。白天由于太阳照射和遮荫的热学影响,即日光效应,往往热红外图象上的地形影响得以突出,而可能掩盖其他现象(如地质形迹等)。热红外图象可用于区域地质调查、地热调查、冰雪覆盖、环境污染、热漏失监测及各种自然灾害(如森林火灾、农作物病虫害、洪水泛滥等)调查。不同的应用目的,选择不同的成象时段。

(三)侧视雷达图像

侧视雷达是一种主动微波遥感系统。在我国高空机载遥感系统中已得到初步的应用。目前,主要是用于洪水监测方面,以其全夭候、全天时获得高分辨率图象的能力体现了很大的优势。这一点上,其它遥感系统是无法相比的。它在地质找矿、构造分析、地形测绘、土壤湿度分析、水资源探测等方面的应用领域也是很广泛的。

侧视雷达作为主要的微波遥感技术系统,已是目前遥感技术与应用的研究前沿。我国的合成孔径、真实孔径测视雷达已成功地进行了多次应用飞行试验。当前,他们在进一步实用化、产品化、标准化的同时,正向多极化、多波段、实时数据传输与实时成象处理的方向发展,以便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更好的满足广泛的应用需求。

侧视雷达成象的原理以及图象特点在航天飞机遥感中已作论述,此处不再赞述。

第二章、遥感与区域综合分析

区域综合分析,指的是遥感信息的地学处理过程。

区域综合分析的传统方法

1.地理相关分析法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景观、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综合体,其中包含着广泛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往往一种事物的存在,反映着另一种事物的存在,一种现象可以揭示另一种现象。地面自然综合体在遥感图象上的影象本身就是综合林内各环境因子钓综合反映。某一专题目标,如土壤、植被的遥感影像特征,无疑受到其它因子,如她形、地质等的影响,它们的相互关系是密切的。在遥感图象分析、专题特征提取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因子的特点、相互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地理相关分析法,就是研究某个区域地理环境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组合特征。而它应用于遥感地学分析,便是通过对这些因子特点及相互关系的研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折、来推导某个专题目标的特征,也就是在遥感图象上寻找与目标相关性密切的间接解译标志.从而推断、认识目标本身。比如我们对某由要素进行分类,往往这个要素在图象上并非很明显,而和它相关的其它要素可能在图象上表现得更明显点。那么,考虑到区域内各要素相互组合特征,可以通过某些相关要素来推断出所要研究的对象,或者在分类时充分考虑到这种关系,从而提高分类精度,避免错误。这就是遥感运用地理相关分析法的涵义。

为了取得较好的遥感分析效果,在相关分析中,首先要考虑与专题自标有关的主导因素。当主导因素在遥感图象上反映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寻找与目标有关,且在图象上反映较明显的非主导因素。研究它们与目标的相互组合特征,从而确定专题目标的空间与属性分布特征。不管怎样,在进行某一专题目标的相关分析中,无论是采用主导因素或非主导因素,都要求它们在遥感图象上有相对更明显的显示,或通过图像处理更易于提取出来。

下面就主导因素分析方法与非主导因素相关分析方法(简称相关分析法)分别加以说明。

(一)主导因素分析方法

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是由自然和人为综合因素决定的。在多种因素中,又会有一、二个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我们分析一个地区的遥感图象,提取某个专题特征信息时,应当先找出它的主导因素。对于不同的目的,其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同一目的中,不同等级的分类系统主导因素也可能不一。

下面是进行主导因素法遥感分析的几个例子。

1.土壤自动分类

一般认为自动和可靠的土壤识别技术不能完全基于遥感多光谱分析。这是因为植物覆盖、大气条件、传感器的稳定性以及太阳角度引起的数据噪声都直接影响到多光谱资料识别土壤的精度。另外,农田耕作活动的差别、地表地形起伏等也明显地改变着表土的光谱辐射通量,造成光谱分析法识别土坡的混乱。再说,光谱分析法也不能把地表形态这个相当重要的成土因子作为识别土壤的特征因子。航空象片目视判读,虽能识别某个特定的土类的多种成土因子,但常规法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显然精度不够。于是,人们探求如何在这些复杂众多的因素中选择关系密切的特征性因素作为遥感资料自动分类中的直接/向接指标。土壤是岩右的风化物在生物、气侯、地形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它是各种因索的综合反映。那么,应用传统士镶分析与现代遥感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使可以识别出各种成土因子(如植被、地表温度、湿度、水系和地形)以及土类的地面信息(如土地利用、质地、光谱特征),再加上环境信息(如地区的气候、地质历史等)。并且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区分出土类中的细小差异,识别出士壤的类型。这里介绍的方法是把地形因子作为影响土壤的主导

因素来考虑的。根据数字地形数据计算出的定量地形因素,往往是遥感自动识别土壤,建立遥感直接/间接标志的前提,也是地学领域从定性描述向定量化发展的关健。因而美国农业部提出了一个运用遥感资料的数字化地形数据所计算得到的定量地形因素来自动识别土壤类型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在于成功地描述了地形的几何特征。它包含有五个技术问题:.

(1)选择变量。建立一组能单独地或组合地用于描绘地表形态几何特征的数量因子。这些因子要能够反映出它与土壤类型间的相关性。

(2)建立数字化地形数据(即数字地形模型DTM) 。数据的采集可以从摄影测

量制图仪(如B型测绘仪、立体测图仪等)直接输出,也可以用人工采样的方法得到。

(3)建立数学分析模型。即建立从数字地形资料计算出这些地形因子所适合的计

算技术。

(4)确定不同土类的数量地形因子。选择样区计算出不同土类诸地形因子的平均值。

(5)发展统计决策技术。建立基于土壤的数量地形因子和从遥感收集到的数据对土壤加以识别和分类的统计方法。

第三节、分层分类法

一、分层分类法的概念

在自然界,地球表面的景物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而且,由于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大气传输方面,地面覆盖条件的变化等,在遥感影象上景物的特征与组合是多变化的,其可分性与不可分性也是时刻在变化的。人们不可能利用一个统一的分类模式来进行区域景物的识别与分类。要认识这些变化的固有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成象的机理,牢靠的地学知识与有素的训练是必需的。处理这种景物高度复杂性的重要方法是了解某个特定区域范围内景物中各种类别的总体结构。如图用信息树的形式,表示地球资源类别之间的分级结构。显然,通过这种总体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信息树应符合以下要求:

(1)表达的类别在各层次中均无遗漏。

(2)各类别都必须具有信息价值,即必须与识别的地物有关联、有意义,在分类中能起到作用。

(3)所列类别必须能通过遥感光谱数据处理方法得到区分。

归纳起来,分层分类法的特点是:

(1)用分级逻辑判别的方式使人的知识及判别思维能力与图象处理实现有效的结合,避免出现某些逻辑上错误的分类结果。例如,不至于将位于某一块农田中间的象元

划分为草地等类型。

(2)运用分层分类法时,由于复杂景物经一定原则作了层层筛选.,或者说层层分解,被简单化了。因而在信息树的各个中间结点上只存在较少的类别,并具有较好的可分性。这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类方法,包括特征选择和分类算法。针对较少的类别,往往可以使用较小的特征集,并采用更合适的分类算法。例如,在不同结点,采用不同多波段组合数据来分类,或在某些结点甚至加入地形数据复合处理等。并可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方法或其它方法。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信息提取能力和分类精度,同时还可以减少计算处理的时间。实践证明,这一分层分类方法在遥感数据分析工作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信息树所能进行的深入分类的等级程度,与选用的遥感信息类型,一包括空简分辨能力、光谱分辨能力和时间分辨能力密切相关,也与遥感应用分析人员的水平有关。

第四节、系列制图

一、系列制图的概念

现代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研究的不断深人,为遥感系列制图提供了可能和必要。遥感图象包含丰富的信息,客观地反映地理景观的结构和特征,以及具有数量化、动态的特点。遥感系列制图便是研究如何利用丰富的遥感信息,结合地学调查研究,进行遥感地学综合分析判读和成图处理,以一套图文并茂,统一协调的专题地图来反映自然综合体的统一性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反映图象信息的特征和它们的内在联系,以供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有关部门认识特定地区的自然条件、清查自然资源、编制发展规划。这样的一套遥感专题系列图是由不同专业人员按照各自的应用目的和要求,通过图象解译与综合调查分别获得的,并将获得的专题信息按统一协调的分类和图例系统,转绘和表示在统一的地理基础底图上,这样可在每一种专题图上既反映专题内容又兼顾到与之有关的内容.,避免出现矛盾。因而,它具有专业性、系统性、综合性,可以相互对比与引证,达到统一协调的目的。

遥感系列制图有三个基本条件:

1.以同一遥感信息源作为制图的基础

如腾冲航空遥感系列图、山西省太原幅农业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系列图,均是以同一彩红外航空象片或同一陆地卫星影象作为基础。这样,由于利用同一地区和时间,同一基础资料和观察方法,在科学体系上易于统一。尽管各学科观点有所不同、研究程度各异,但在相互借鉴下,分类指标、分类系统、分类等级便于协调.,这里应该说明的是,在遥感系列制图过程中,往往还需要运用其它遥感和非遥感信息,作为基本信息源的一种补充。

2.统一的制图规范和相对应的分类原则

制图规范,指基础底图、表达方式、分幅、地图整饰、图例、制图综合、制图精度等方面内容均是统一的。分类原则指无论地貌图、地质构造图、土壤图…..,其各级分类系统、分类等级和类型都必须对应。其中各专业间分类标准详略的一致性,是各专业类型界线统一协调的基础。

在对整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各要素发生和发展过程及相互关系的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找出它们共同的分类基础,作为各个学科协调的依据。同时制定出适于该区的制图分类原则、分类等级、表示方法。在统一的制图规范下,对统一的地理基础底图,按照自然环境的区域分异原则及各级地理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相互关系,划分各专题类型的重要界线,以保持各级界线在轮廓上相互协调、彼此对应。这样在综合的基础上分析,在专题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强化了对专题内容理解的深度与广度。系列制图是从最基本地理单元(景观单元)出发的。对应于一个制图单元,在图上的每一块图斑,是按这个比例尺不必再分的最小空间实体—地理综合体。这样,对某个制图区域或部门,既然制图规范、基础底图是统一的,又按统一的地理单元制图,尽管地理环境各要素有它特定的空间组合和分异形式,但是它们各类型的重要界线在轮廓上应该是相互对应的。

3.按一定的逻挥项序依次派生出各种专题地图

根据各环境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特点,有些专题内容是必须在另一些内容的基础上推断与派生出来。这种派生的逻辑顺序必须符合于这一区域自然综合体内在的规律性。如在反映基本自然条件的系列图中,地势图往往是必不可少的主干图。这是因为地势是自然综合体各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的高低起伏与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热量与水分的再分配,影响水系的发育与

形态,制约着植被和土壤的形成。编制土地资源评价图,必须先有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类型图。一般从地质图、地貌图派生出植被图、士壤图等。这样既保持各专题制图的差别和可对比性,又能揭示出各组成要素的统一协调、一致性。可以节约许多彼此旁证博引的重复工作,克服学科间的局限性,便于统一认识区域的整体,使各部分有机联系起来,有利于发现、揭示相互间的依存和矛盾,提高判读分析的深度。

“综合制图”虽然也是全面地考虑各要素和现象间的相互制约与相互联系,把各种资料(包括遥感与非遥感的)汇编在一起,以地图或地图集形式表达出来。但是,综合制图与系列制图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不要求制图规范统一,分类原则也可不对应,所划分的地理单元带有较多制图者的主观色彩。因而住往产生不能殊途同归的现象,各专题界线间出现矛盾,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

第五节、交叉分析法

遥感地学分析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这些方法往往不是以单一形式出现,也不是两种方法的简单结合,而是几种方法多次反复、交叉进行。这便是交叉分析方法,或称混合分析。

第六节、信息复合

信息复合指同一区域内遥感信息之间或遥感与非遥感信息之间的匹配复合。它包括空间配准和内容复合两个方面,从而在统一地理坐标系统下,构成一组新的空间信息、一种新的合成图像。信息复合的目的是突出有用的专题信息,消除或抑制无关的信息,以改善目标识别的图象环境。

多种遥感信息各具有一定的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各有其主要的应用对象和特色,同时又有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如果将各种遥感数据进行复合与综合分析,便可弥补单一信息的不足,以达到多种信息源的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这样不仅扩大了各信息的应用范围,而且大大提高了分析精度。

信息复合的信息源可以是遥感的,也可以是用地学其它手段获得的非遥感信息。它们的复合并非几种信息的简单叠加,而往往可以得到原来几种复合信息所不能提供的新信息。正因为如此,信息复合十分有助于地学分析提取特定的信息,有助于更可靠地阐述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赋存与演变料律,满足地学分析及各种专题研究的需要。

因此,信息复合方法具有广泛的实用意义。它是遥感分析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段,也是目前遥感应用分析的前沿。

信息复合的技术关键在于①充分认识研究对象的地学规律,②充分了解每种复台据的特点和适用性;③充分考虑到不同遥感数据之间波谱信息的相关性引起的有用信息的增加以及嗓声误差的增加,因此对多种遥感数据作出合理的选择④几何配准,即解决遥感图象的几何畸变,解决以几何纠正为基础的空间匹配向题。只有对地学规律、影象特征、成象机理这三者有深刻的认识,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信息复合才能达到更好地效果。

二、遥感图象的空间配准

信息复合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同一区域、不同遥感信息地理坐标的统一,也就是空间配准。它包括儿何纠正、投影变换与比例尺的一致。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解决各种遥感图象的几何畸变。这就是说,信息复合必须解决以几何纠正为基础的空间匹配问题。

(一)遥感信息的几何纠正

1.几何畸变

遥感信息来自于自然界。地球表面的任何地物,它本身有着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位置、形状、大小、相互关系)。但是经过遥感手段后,这些信息的空间分布被部分扭曲了。摄影像片是地面的中心投影,中心点几何畸变小,越往边缘畸变越大,扫描仪得全景照片,扫描角相同,采样点时间相等,每条扫描线可看作扫描弧投影展平的结果,因而扫描线宽度则不等,中间压缩、两边拉伸;侧视雷达则反面舍去几何精度最高的中心部分,而取用误差较大的边缘部分。可见,遥感所获取的数据,其空间位置均不同程度地被歪曲,已经变形。这便是通常所说的几何畸变。

2.几何纠正

所谓几何纠正,就是对遥感图象上目标的空间分布进行地面实况的校正。在没有地面资料情况下,最好是按照制图方法将图象都转换到一个统一的坐标系统上。这里首先需要根据卫星的轨道公式将卫星的地理坐标及航向作为时间函数加以计算,并需要用一系列卫星参数进行图幅定位以及对多种畸变进行校正。以MSS粗加工处理的产品为例,它对辐射误差以及对地球自转、曲率,卫星高度、速度、姿态变化,传感器内部性能一扫描镜速度变化、全景畸变等系统几何误差进行校正。如由测得的卫星滚动和俯仰角确定每条扫描线中心点的坐标,根据偏航角和卫星航向确定扫描线方向,根据卫星高度、视角和取样速度确定比例尺系数等。但是,粗加工处理后的MSS产品残存误差仍不小(MSS 胶片残存误差为734米)。这是因为遥感图象所提供的卫星参数(姿态参数和轨道位置等),并不能以足够的精度来确定每个象元的地理位置。也就是说,它的定位精度不够。因此,为了将所获的数据投影到理想的空间平面上产生精确的换算模型,需要借助于一组地面控制点来进行几何织正。

(1)地面控制点的选取

1.地面控制点应当均匀地分布在图像内,

2.它应当在图像上有明显的、

精确定位的识别标志,如公路、铁路交叉点,河流叉口,农田界线等,

以保证空间配准的精度;3.要有一定的数量保证。校正后图像的最终

精度,直接取决于这些控制点的精度、分布和数量。而控制点的精度

又与图像的质量以及地面控制点位置的清晰度密切相关。

选点一般分三步:①地图选点,即根据地图或其他资料选取一组控制点(注意到分布均匀、标志明显和一定数量保证)②在未纠正的放大图像上依次确定这些控制点的位置③进一步筛选,删去不能识别的那些点,以保证纠正精度。

(2)坐标转换

地面控制点确定以后,便是坐标转换了。这里需要确定最佳的数学变换方式,建立起控制点的地图空间(统一的横轴麦卡托投影坐标或统一的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和它的图象空间(多光谱图象坐标)之间的坐标换算函数式,从而把各控制点从地理空间投影到图象空间上去。

目前,已有许多几何纠正方法,如仿射变换法、重新采样法、直线成图法等。下面仍以粗加工MSS图象为例,介绍重新采样法,把图象变形看成是某种曲面,地图格网是规则的平面。从理论上讲,任何曲面都能以适当高次的多项式来拟合。多项式内插法,即利用地面控制点,根据近似关系,解算相应坐标,构成一个多项式。

对粗加工MSS图象数据进行地理校正时,首先在卫星图象与地图上,对整个象幅内选择几十个控制点,分别读出各点在地图上的坐标(x.y)以及在图象上象元的行列号(U, V) 。地图上的坐标可以是经纬度(以秒为单位读出),也可以是统一的横轴麦卡托投影坐标或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坐标。图象上象元的行列号,可根据由行式打印机打出的每个象元的图形,读出控制点在图象矩阵中的位置,光笔也可以检测出。第二步,选择坐标换算函数式,即以地图坐标x.y为自变量,建立图象数据坐标(U,V)与地图坐标(x,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三、遥感信息的内容复合

同一区域的遥感信息之间,或遥感信息与其它信息之间,在空间配准的

基础上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形式的内容复合,或称合成,以形成一幅新的图象。组合的形式应当根据应用的目的及各自信息的特点加以选择,以保证有用信息的突出与显示。而要达到此目的,关键在于不同遥感信息之间组合方式的选择和信息处理的方法。组合方式的确定应当依据下面的原则;根据目标空间分布,光谱反射特性及时相规律方面的特征,选择不同的遥感图象信息。它们应当在空间分辨力、光谱分辨力和时间分辨力方面相互补充,以形成一个更有利的识别环境,来识别所要识别的目标或类型。信息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边缘增强、彩色编码、密度分割等。目的是通过光学或数字变换,把这种有利的识别环境体现和显示给用户。

(一)多波段遥感信息的复合

遥感借助于各种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不同波谱频道来获取地面物体反射和辐射特征的微弱差异。地物在不同波段的波谱响应可以差异很大。因而,一方面不同波谱段有识别不同物体的“特异”能力,例如近红外波段对水体和叶绿素特别敏感,热红外波段对温度反映灵敏,微波对地物介电常数和表面粗糙度反映尤佳。人们可以利用这些特征直接识别不同物体。另一方面,人们还可以利用物体在不同波段中的差异来提高识别物体的能力,多波段的复合就是达到提高识别精度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波段的增加同样造成数据量的增加,使计算复杂化。同时,波段的增加往往使波段信息间的相关性增加。因而引起有用信息的增加和噪声误差的增加,所以并非波段选择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选择最佳的波段组合方案。

城市的精神读后感-匠人精神读后感

城市的精神读后感:匠人精神读后感 第一篇:城市的精神读后感 城市的精神读后感 因为膝盖受伤和后期恢复的需要,不得不搁置了今年所有的旅行计划。但开阔眼界、调养身心、涤荡精神、学习他人之智慧也并不是只有身临其境才可以。某种意义上讲,读书其实是一种更便捷、更有效的方式。尤其当作者是一位在某个专业领域有建树的领军人时,通过他的视野来解读这个世界,又何乐而不为呢? 《城市的精神》是两位外籍政治哲学家贝淡宁和艾维纳合着的一本深度解读城市精神内核的书。两位作者都是外籍身份的中国大学教授,都有着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作者对书中提及的城市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特征都有着准确的描述和细致的考察,向读者展现了世界众多大城市及其居民表达出的自身的独特习性和价值观。整卷翻完,受益良多。 书中,作者选取了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牛津、柏林、巴黎、纽约共九个城市进行深入解读,这几个城市无一例外的在某一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鲜明的特点,如柏林——宽容、巴黎——浪漫、北京——政治、纽约——抱负。作者对城市的建筑和物质外观着墨很少(点到为止),也没有宏大叙事的行政精神,而是着力体现自治的、自由与自我的自下而上

的市民精神,一种真正的城市精神。笔者在感慨作者视野思维宽广深刻的同时,也不禁对以往自己对一些城市的肤浅认知而深感惭愧。 比如巴黎。相信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与其他任何城市相比,巴黎更是一个充满浪漫梦想的城市。只是,我们解读“浪漫”,巴黎人又解读“浪漫”,两者是否一致?我们对巴黎浪漫的印象或许来自于好莱坞电影中巴黎街头接吻的青年男女、或许来自于巴黎街角的悠闲舒适的咖啡馆、亦或许来自于法国总统的花边新闻。但实际上,受访的巴黎本地人对巴黎的浪漫(好莱坞版本的浪漫)假设充满怀疑甚至敌视。巴黎人的浪漫精神体现在:他们看待日常生活的途径是贬低物质享受,赞美英雄的个人主义,尊重传统而非消费主义,尊重道德而不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思考,将反正统思想的态度理想化,不怎么关心表面的社会地位。在巴黎,讨论金钱或社会地位等话题是令人反感的;卢梭对摆脱社会规范束缚的个人自我的理想化和对现代文明的压迫和不平等的攻击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关键主题;一位在巴黎出生并成长的中国古典政治学者远离巴黎后最想念的是巴黎的思想生活、对话和娱乐;在巴黎,观点变成了理想,任务变成了让现实适应理想,而不是让理想适应现实。 比如柏林。如今的柏林,作为德国的艺术、文化和自由中心的声誉日隆,除了成为文化中心外,柏林一直在进行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迷人工程。这些工程包括建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反犹运

地质工程学科专业

地质工程学科(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学科是地球科学领域中应用为主的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 1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精神 文明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愿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地质学、数学、力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或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必要的实验技能和较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地质工程领域的某个方向上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工程实际问题;能独立组织地质工程项目的施工或工程评价。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前沿领域具得较深入的了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 3、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的时间各占一半。 硕士生应在规定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经院校学位委员会审查,学校批准,可进行论文答辩毕业,通过者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 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当前发展的方向,可设置出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地质工程学科共设置下列4个研究方向。 1、油气地质工程 2、地质工程信息化 3、水文地质与环境工程 4、地质灾害防治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和实践课,课程总学分为35或以上。学位课为必修课,含公共课、专业 基础课,学分不低于21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2学分;实践课为必修课,含学术活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学分为3学分。 理科硕士生选修数学课程的总学分不少于5学分,其中学位课中数学课等于或大于2学分;外语课总学 分为6学分,提倡加强更多的外语课,通过考试取得相应学分,但不计入35学分内。 (一)学位课10门(共21学分) (1)公共学位课5门,10学分 包括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读写、英语听说、英语选修课程(第1、2学期各开2门,每生必修1门)。 (2)专业学位课5门,11学分 本学科点的专业学位课包括地质统计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数值分析、工程地质学。 (二)选修课19门(37学分) 选修课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以及研究生原有的基础和 特长,爱好共同确定,给研究生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和选修的灵活性,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但所选课程学分不低于12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应阅读60篇以上的中、外文文献资料,且外文资料比例应占三分之一以上,并做到有检查,有考核。

(完整版)泛函分析复习与总结,推荐文档

《泛函分析》复习与总结 (2014年6月26日星期四 10:20--- 11:50) 第一部分 空间及其性质 泛函分析的主要内容分为空间和算子两大部分. 空间包括泛函 分析所学过的各种抽象空间, 函数空间, 向量空间等, 也包括空间的 性质, 例如完备性, 紧性, 线性性质, 空间中集合的各种性质等等。 以下几点是对第一部分内容的归纳和总结。 一.空间 (1)距离空间 (集合+距离)!验证距离的三个条件:称为是距离空间,如果对于 (,)X ρ,,x y z X ∈(i) 【非负性】,并且当且仅当 (,)0x y ρ≥(,)0x y ρ=【正定性】; x y =(ii) 【对称性】; (,)(,)x y y x ρρ=(iii) 【三角不等式】。 (,)(,)(,)x y x y y z ρρρ≤+距离空间的典型代表:空间、空间、所有的赋范线性空间、 s S 所有的内积空间。 (2)赋范线性空间 (线性空间 + 范数) !验证范数的三个条件:称为是赋范线性空间,如果 (,||||)X ?是数域(或)上的线性空间,对于和 X K =?K =£a K ∈,成立 ,x y X ∈(i) 【非负性】,并且当且仅当【正定性】 ||||0x ≥||||0x =0x =; (ii) 【齐次性】; ||||||||||ax a x =?

(iii) 【三角不等式】。 ||||||||||||x y x y +≤+赋范线性空间的典型代表:空间()、空间(n ?1,2,3,n =L n £) 、空间()、空间(1,2,3,n =L p l 1p ≤≤∞([,])p L a b )、空间、空间、Banach 空间、所有的1p ≤≤∞[,]C a b [,]k C a b 内积空间(范数是由内积导出的范数)。 (3)内积空间 (线性空间 + 内积) !验证内积的四个条件:称为是内积空间,如果 (,(,))X ??是数域(或)上的线性空间,对于和 X K =?K =£a K ∈,成立 ,,x y z X ∈(i) 【非负性】,并且当且仅当【正 (,)0x x ≥(,)0x x =0x =定性】; (ii) 【第一变元可加性】; (,)(,)(,)x y z x z x z +=+(iii) 【第一变元齐次性】; (,)(,)ax z a x z =(iv) 【共轭对称性】。 (,)(,)x z z x =内积空间的典型代表:空间()、空间(n ?1,2,3,n =L n £) 、空间、空间。1,2,3,n =L 2l 2([,])L a b 注. 1) 从概念的外延来理解, 有如下的关系: {内积空间}{赋范线性空间}{距离空间}. ??2) 内积可导出范数, 范数可导出距离, 反之未必. 例如在赋范 线性空间中, 如果范数满足平行四边形公式, 则由范数可以定义内 积. 3) 在距离空间中,,当 0k x x ρ??→?0(,)0k x x ρ→; k →∞赋范线性空间中,,当;|||| 0k x x ???→?0||||0k x x -→k →∞

清华大学学生必读书目

清华大学所列的大学生应必读的书籍 博通类(总计280种) 一、必读(40种) *《共产党宣言》 《国家与革命》 《毛泽东选集》 *《邓小平文选》 *《鲁迅选集》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国史大纲》钱穆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美的历程》李泽厚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乡土中国》费孝通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索尔兹伯里 *《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钟书河《陈寅格的最后二十年》陆健东 *《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与赖肖尔 《剑桥晚清史》 *《现代化新论》罗荣渠 《古诗源》沈德潜 *《史记选》王伯祥 《傅译传记五种》 *《荒芜英雄路》张承志 *《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吴伯凡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 *《科学史》丹皮尔 *《世界史纲》韦尔斯 《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夏伊勒

*《光荣与梦想》曼彻斯特 *《西方哲学史》罗素 *《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 《理想的冲突》宾克莱 *《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 《权力的转移》阿尔温;托夫勒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与霍华德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王雨田主编《社会心理学》时蓉华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霍金 《唐吉河德》塞万提斯,杨绛译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 《幻灭》巴尔扎克,傅雷译 二、选读(80种) 《网络创世纪》郭良

*《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第三次浪潮》托夫勒 《企业之魂》乔治.吉尔德 《庄子浅注》曹础基 《论语译注》杨伯俊 《诗经注析》程使英、蒋见元 《世说新语校笺》徐震愕 《中古文人风采》何满子 《宋诗选注》钱钟书 *《宋词赏析》沈祖荣 《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夏志清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 《走出中世纪》朱维挣

《城市建设艺术》读书笔记

一、作者简介 (一)生平 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奥地利人,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他于1889年出版《城市建设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一书,当时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而在艺术领域的成就几乎为零,壮观的纪念性建筑往往屹立在缺乏构思的、尴尬别扭的环境之中,该书批评了当时在城市设计中盛行的形式主义刻板模式,认真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努力探索城镇建设的内在规律。他非常强调城市空间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二)影响 他的这些理论都是从大量分析中世纪欧洲城镇的实例中总结出来的,对后代影响很大,形成了“城市的艺术”(Civic Art)这一专门领域。对伊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的“有机生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外许多近现代城市设计著作如《城市艺术》(Civic Arts)、《城镇设计》(Town Design)、《城市空间》(Urban Space)等都引用他的论述。英国建筑师吉伯德设计哈罗新城时,不能不说是受到西特的城市艺术学说的影响。” (三)地位 西特的《城市建设艺术》在西方规划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常常将西特和他的这本书与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开端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西特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人,将此书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是不为过誉的。” 二、历史背景 西特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总结出这些街道和广场的特点:以人为基本出发点,提供了大量宜人尺度的公共空间,人们乐于在户外交流、活动。而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大发展,城市不再以人为基准点而是汽车,快速路为设计原则。而当时建筑的内部变得日益舒适,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对在外部空间中进行露天活动的欲望,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外出活动。他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中世纪的城市原则,归纳出适应当时条件的城市建设艺术原则,提出了一条在城市内形成一种具有文化和情感刺激的室外生活环境的美学途径,同时也奠定了建筑应是反映时代条件的有机的城市形态环境的一部分,注重城市空间形态与形体的设计。 西特认为:如果我们能得到一些建筑物间的开敞空间,步行者就会从漫长的隧道式的街道中得到解脱,小的开敞广场就能使朝向他们的建筑物与之产生一定的关系,这些室外空间就能提供改善了的外观,以及为生活和工作在建筑物中的占有者提供阳光和空气。 三、文章核心内容 本书作者在研究中世纪广场和城市平面的基础上找寻它们美的因素,然后总结一些原则,这些原则被人理解后,就在实际中加以利用。 (一)建筑物、纪念物及公共广场之间的关系 在中世纪,重要的建筑物往往集中于一个地方并有喷泉、纪念物和雕塑的装饰。这一形象能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并能在内心深处得到共鸣。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广场都有适当的比例,装饰广场的雕塑等与广场的比例是在一个体系内的,两者相辅相成,整合出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宜人空间,吸引的大量市民的参与。而当时西特所生活的环境却是另一番景象。各个重要的建筑松散地布置着,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缺乏联系,公共广场也游离于这一整体之外,充其量只是一些停靠机动车的地方,不再有人的参与,严格意义上可以说:“广场已经‘死去’。”此外、广场的比例也

遥感地质学报告

遥感地质学报告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班级:地信111 学号:1108100013 学生姓名:王才妹 指导教师:刘沛 2015年1月10日

一、对ENVI软件的认识 启动ENVI软件: 双击击桌面上的ENVI图标,就能成功的打开ENVI软件。 打开影像文件: 1、选择File→Open Image File。屏幕弹出对话框“Enter Input Data File”。 2、选择进入envidsta目录中的can_tm子目录,从列表中选择can_tmr.img文件然后点击OK。随即弹出可用波段列表(Available Band List)。在列表中可以选择特定的光谱波段显示影像或者对其进行处理。此时就可以选择打开灰阶影像或RGB彩色影像了。 3、使用鼠标左键点击对话框中所列波段名,选中某个影像波段。所选波段会在标有“Selected Band”的区域中显示出来。 4、点击Load Band,将影像加载到一个新的显示窗口中。 打开的影像窗口有三个,包括主图像窗口(Image Window)、滚动窗口(Scroll Window)、缩放窗口(Zoom window)。 显示影像剖面廓线 可以交互式地选择和显示X轴(水平)、Y轴(垂直)和Z轴(波谱)的剖面廓线图。这些剖面廓线图显示了穿过影像的横线(X)、纵线(Y)或者波谱波段(Z)的数据值。 从主图像窗口菜单栏中,可作以下操作:Tools → Profile → X Profile → Y Profile → Z Profile

分别显示数据值与列号(sample number)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数据值与行号(line number)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波谱剖面廓线图。 进行快速对比度拉伸 我们可以使用主图像窗口、缩放窗口或者滚动窗口中的默认参数和数据来进行快速对比度拉伸。 Enhance菜单中可进行各种各样的对比度拉伸:线性拉伸,0-255之间的线性拉伸,2%的线性拉伸,高斯拉伸,均衡化拉伸以及平方根拉伸。 显示交互式的散点图 ENVI可以绘制出两个所选影像波段的数值关系图,即分别选定这两个波段为X、Y轴,在平面坐标上绘制两者的散点图。 1、在主图像窗口菜单栏中,选择Tools → 2D Scatter Plots。接着Scatter Plot Band Choice对话框就会出现在屏幕上,在该对话框中选择要进行比较的两个影像波段。 2、选择其中一个波段作为X轴,另一个波段作为Y轴,然后点击OK。 3、一旦打开了散点图绘制窗口,就可以将鼠标光标放在主图像窗口中任意位置,并可以按住鼠标中键来拖动光标。此时,十字丝光标周围10×10范围内的像素在散点图中所对应的点将会用红色突出显示出来。

泛函分析重要内容

们同意前人的提法,认为线性泛函与无穷维空间上引进坐标的思想有关,而对偶理论则有如无穷维线性空间上的解析几何学。 Chp.1 距离线性空间 SS1. 选择公理,良序定理,佐恩引理 有序集的定义: (1)若a在b之先,则b便不在a之先。 (2)若a在b之先,b在c之先,则a在c之先。 这种先后关系记作 良序集:A的任何非空子集C都必有一个属于C的最先元素。 良序集的超限归纳法: (1)为真,这里是A中最先的元素。 2)对一切,为真,则亦真 那么对一切皆真。 选择公理 设N={N}是一个非空集合构成的族,则必存在定义在N上的函数f,使得对一切N都有 部分有序 称元素族X是部分有序的,如果在其中某些元素对(a,b)上有二元关系,它据有性质: 例如X中包换关系 在部分有序集下,有上界、极大元和完全有序 其中完全有序的C:。 例如在复数域中,按大小关系定义两个复数的关系,则复平面是部分有序的,实轴、虚轴是完全有序的。 佐恩引理 设X非空的部分有序集,如果X的任何完全有序子集都有一个上界在X中,则X必含有极大元。 从现代观点来看,泛函分析研究的主要是研究实数域或者复数域上的完备赋线性空间。 SS2. 线性空间,哈迈尔(Hamel)基 线性空间的定义:加法交换、加法结合、有零元,有负元、有单位元等。 线性流形:线性空间中的非空子集,如果它加法封闭、数乘封闭。 线性流形的和M+N:所有形如m+n的元素的集合,其中m∈M, n∈N。 线性流形的直和:如果M∩N={θ},则以代替M+N 如果,则称M与N是代数互补的线性流形。 于是有下述定理:

定理2.1 设M,N是线性空间X的线性流形,则当且仅当对每个x∈X都有唯一的表达式 x=m+n, m∈M,n∈N. 定理2.2 若,则dimX=dimM+dimN Hamel基的定义: 设X是具有非零元的线性空间,X的子集H称为X的Hamel基,如果 (1)H是线性无关的。 (2)H成的线性流形是整个空间。 则有Hamel基和线性无关子集的关系: 定理2.3 设X是线性空间,S是X中任意的线性无关子集,则存在X的一个Hamel基使得 推论任何非零线性空间必有Hamel基 由定理2.3,可有 定理2.4 设M是线性空间X的线性流形,则必有线性流形使得,即N是M的代数补。 SS3 距离空间(度量空间),距离线性空间 定义了距离(满足正定性、对称性和三角不等式的映射)d(x,y)的空间即为距离空间,记为 按距离收敛: 设距离空间中的点列使得 ,则称按d(·,·)收敛到x,简记为 距离线性空间: 设赋有距离d(·,·)的线性空间X满足 (1) (2) 距离线性空间的例子 例1 有界序列空间(m) 设X代表所有有界数列的集合,设

《乡土中国》读书会总结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乡土中国》读书会总结 本月十号下午四点到六点,我社在教学楼E区举行了本学期第 一次读书活动,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辛林强老师为我们做读书指导。《乡土中国》一书以14篇小论文的形式主要考察了中国乡村的社会 结构,并以西方的社会形态和中国的社会形态相比较,阐释了中西 方文化的异同。而我们这次讨论的目的,不仅仅是研讨《乡土中国》中的书本内容,更想以书本关照、显示、思考我们现在的乡村建设 工作。 辛林强老师,曾在西安求学,后赴外地参加工作,参与乡村建设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乡村建设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由于我们对具 体的乡村建设工作缺乏清晰的认识,因此辛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 乡建"的前沿历史和现状。 历史上的乡村建设始于上世纪20-30年代。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的 普遍认识,是知识界投身乡村建设运动的强大动力,当时一大批仁 人志士从自身出发探索中国的出路。梁漱溟在山东邹平,晏阳初在 河北定县,卢作孚的北碚实践,陶行知的教育实践等都对现代的乡 村建设起到了深远影响。体系不全,活动不规范是目前"乡建"工作 的弊病。从2000年前的"支农调研"开始,乡村建设的志愿者队伍就 开始慢慢壮大并进行着不同领域的实践探索。 在谈到自己的经历时,辛老师说,他在江苏的乡下放过一个月的电影,给儿童们免费上过课,他说,虽然是一些看起来简单的行为, 但实质上却联系了人与人。老师说,"乡建"工作中会有很多的阻力,比如说召集村民们开会的时候没有人来,于是就有一个值得深思的 问题:为什么在以前的农村,如果通知开会大家会立即放下手中的 事情赶到开会的地点,而现在就算你发东西鼓励他们来开会却也不 一定有人来?老师认为,在苏南等富庶区域,乡村建设的脱贫价值 在事实层面是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民组织化等活动来联结 乡村文化。而农村的文化载体功能是城市所不具备的。 下面是本书社成员对《乡土中国》中若干个问题的感想: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doc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学科门类:理学(07) 一级学科:地理学(0705)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属地理学一级学科,是在地图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该专业以地图、遥感影像和统计数据为信息源,利用地图学、地理学、信息论、系统论等相关理论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S技术进行地理认知和地理信息传输、分析与应用的一门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知识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该学科在深化地理认知的同时,已逐步成为全球变化,区域资源与环境、城市及区域规划管理,土地利用管理、水利、交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河海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流域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为特色,着重研究地理信息认知理论、空间数据模型和数据管理、地理信息的遥感提取,专题信息制图与数据更新技术;空间分析技术,空间决策支持原理与方法;为全球变化,区域资源环境、数字流域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问题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一、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有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基本理论,掌握地理信息分析技术、空间数据结构及信息处理技术、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地图可视化等基本技能和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及应用、遥感数据分析及处理、空间决策支持等方面具有较深造诣,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1、GIS及应用 2、遥感及应用 3、地图学 4、数字流域 5、GPS及应用 三、学制与学分 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3.5年(非全日制学生可延长1年)。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研究环节组成。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研究环节5学分。 四、课程设置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城市建筑学》这本书1966年发表,到1982年第三版再版,随后译成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和法语。1982年译成英语,1987年艾森曼主持再版。《城市建筑学》,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是建筑,其实是城市。这里的建筑不仅包括城市中不同的建筑和城市的视觉形象,还包括城市的建造过程。这本书包括3版的序言、绪论与四个章节。阅读过程中感觉此书的内容略显晦涩,不太好理解,读完整本书以后再看序言比较有帮助。 作者简介:阿尔多罗西,理论家、创作者、艺术家、教师兼建筑师,在他的祖国意大利以至国际范围内获得了很大的声望。199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代表作品:卡洛菲利斯剧院,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威尼斯水上剧院,圣卡罗公墓等。 《城市建筑学》,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只是建筑,其实说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发展本身,城市中的建筑的自主性问题,城市中的建筑学自身的发展。 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分类和类型学的问题。第二部分是不同的元素来分析城市的结构,第三部分是研究城市建筑和留有其印记的场所及城市的历史,第四部分讨论城市动力的基本问题和整治作为选择的问题。

一、城市建筑体的结构主要内容摘录: 因为,城市建筑物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能使人们会到下面的重要议题上来:个性、场所、设计和记忆。——《城市建筑学》第一章第1节城市作为人造的产品自身的建筑构成,所有那些真正转变了自然的作品构成。——《城市建筑学》第一章第3节 第一部分中强调形式感染我们,同时又赋予城市以结构,想象力和几何几亿是城市建筑物的典型特征,强调类型对于城市的意义,但试想如果城市的每一栋建筑物都具有各自的类型都具有一种纪念性,那城市真的还有意思吗?这时的城市是否又回归平庸呢?罗西指出与城市建筑体相关的主要问题:个性,场所,记忆和设计本身,但没有提到功能,但是否真的去评价城市的时候可以忽略功能呢?功能是从一种需求出发,虽然在时间的向度里,功能有它的不确定性,但从功能考虑是基于一种社会性的考虑,如果建筑脱离了他的社会性,那它存在的意义有何在?如果城市全是一种精神愉悦,而不是功能的满足,那我们也只能走向死亡。在这一部分罗西阐述了类型学的观点。多数关于城市的描述集中在其形式方面,城市建筑体虽然只能是城市的某一方面,但却是讨论问题最为具体的实际出发点。每个城市建筑体都有其独特性,其特性取决于什么?更多取决于形式而不是材料,更取决于其在时空中发展出来的复杂属性。新建的建筑就因

遥感地质读书报告——遥感环形影像的示矿意义

遥感地质学读书报告 班级:地质0903班姓名:甯濛 学号:200901627

遥感环形影像的示矿意义 摘要:遥感信息的地质应用发现了大量的环形影像和其全球性普遍性,使人们不得不考虑把它列为新的构造类型,对其进行研究已经成为构造地质学的新课题。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环形影像与某些矿种的矿床、矿化集中区相吻合,引起了矿产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各种环形构造反映原生地质作用及后期改造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也是矿化的直接体现。本文总结了不同地区环形影像的分布特征,并划分了地质成因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环形影像与矿产资源的相关关系,探讨寻找矿产资源的新途径,以促进矿床构造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环形影像特征成因示矿意义 0引言 遥感资料(卫星图象、航空 象片以及与其有关的计算机CCT 磁带数据等)除能反映出地球深 部、浅部及表壳的大量线性构造 外, 还反映一些圆形、圆环形、弧 形封闭形以及半圆形影象特征。 有关它们的命名不一, 主要有: 环形构造、圆形构;造(Cireular struetures),环形特征, 圆形特征 (Circular features);对一些半 环(圆)形构造称为曲线性特征 (Curvilinear features);或称为环 (圆)形(状)图象特征(Cireular imagefeatures);环块构造等。这 类构造在遥感图象上的表现形形 色色, 主要据其构造形式、色调 (彩)、地貌及水系特征加以识别。 它们有的边界清楚, 极为醒目; 有的则很隐晦, 甚至几经增强处 理才能识别[3]。 遥感图像中的环形构造, 其 形态多姿, 成因多样, 众说纷纭 我们把那些在地壳表面有与之对 应的, 具独立地质意义的地质体或图1 鄂尔多斯盆地环形影像[10] 地质单元的环形影像(环形构造)称之为环块构造即环块构造具有遥感影像和地质的双重含意, 既有遥感影像环状异常的概念, 又有区别于区域地质域而具独立地质意义的近等轴状或环状地质体的地质概念显示赋存矿床的地质体或地质构造的环块构造为赋矿环块构造。[1] 20世纪50年代以来,遥感地质工作者对环形构造的成因、分类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刘登忠将环形构造归纳为隐伏岩体型等10种类别,并总结了环形构造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成因类型、环体结构、规模及影像异常等标志[2];秦小光等通过对桂西北地区遥感环形构造的研究,将该区的环形构造分为岩体型、地块型、热液晕型和断裂交汇型,通过对环形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统计分析后认为,环形构造是该区寻找金矿的有利标志[3];何国金等开展了德兴地区遥感环形构造的分形分维研究,利用分维值对不同成因的环形构造进行了归类,进而圈定了成矿远景区。据统计,几乎所有的斑岩型铜矿都与环块构造(环形构造)有关,环形构造控制了斑岩铜矿的定位,但并不是所以的环形构造都控制着矿床的形成。

泛函分析论文

泛函分析是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函数构成的空间。它综合运用函数论,几何学,现代数学的观点来研究无限维向量空间上的函数,算子和极限理论。主要内容有拓扑线性空间等。泛函分析在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计算数学等分科中都有应用,也是研究具有无限个自由度的物理系统的数学工具。泛函分析是研究拓扑线性空间到拓扑线性空间之间满足各种拓扑和代数条件的映射的分支学科,是由对变换(如傅立叶变换等)的性质的研究和对微分方程以及积分方程的研究发展而来的。使用泛函作为表述源自变分法,代表作用于函数的函数。巴拿赫是泛函分析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而数学家兼物理学家伏尔泰拉对泛函分析的广泛应用有重要贡献。 泛函分析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变分法、微分方程、函数论以及量子物理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它运用几何学、代数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学的课题,可看作无限维的分析学。下面结合这学期的学习和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泛函分析: 一、度量空间和赋范线性空间 1、度量空间现代数学中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最接近于欧几里得空间的抽象空间。19世纪末叶,德国数学家G.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为各种抽象空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期,法国数学家M.-R. 弗雷歇发现许多分析学的成果从更抽象的观点看来,都涉及函数间的距离关系,从而抽象出度量空间的概念。度量空间中最符合我们对于现实直观理解的是三维欧氏空间。这个空间中的欧几里德度量定义两点之间距离为连接这两点的直线的长度。定义:设X为一个集合,一个映射d:X×X→R。若对于任何x,y,z属于X,有(I)(正定性)d(x,y)≥0,且d(x,y)=0当且仅当x = y;(II)(对称性)d(x,y)=d(y,x);(III)(三角不等式)d(x,z)≤d(x,y)+d(y,z)则称d为集合X的一个度量(或距离)。称偶对(X,d)为一个度量空间,或者称X为一个对于度量d而言的度量空间。2、赋范线性空间泛函分析研究的主要是实数域或复数域上的完备赋范线性空间。这类空间被称为巴拿赫空间,巴拿赫空间中最重要的特例被称为希尔伯特空间。(一)、希尔伯特空间希尔伯特空间可以利用以下结论完全分类,即对于任意两个希尔伯特空间,若其基的基数相等,则它们必彼此同构。对于有限维希尔伯特空间而言,其上的连续线性算子即是线性代数中所研究的线性变换。对于无穷维希尔伯特空间而言,其上的任何态射均可以分解为可数维度(基的基数为50)上的态射,所以泛函分析主要研究可数维度上的希尔伯特空间及其态射。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对于每个希尔伯特空间上的算子,都存在一个真不变子空间。该问题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答案是肯定的。

读书工程心得体会1500

读书工程心得体会1500 篇一:读书工程心得体会1500 江财现经管党字〔XX〕 13号关于开展读书活动的通知院属各党支部: 为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书香校园,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努力培养学 习型、创业型人才,培养阳光自信具有文化内涵的高素质人才,营造和形成重视读书学习、 崇尚读书学习、坚持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在全 院师生中开展读书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贯彻落实“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 扩大师生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容、形成阅读习惯、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亲近书本,增广学识,启迪思想,

打造书香校园文化,构筑大学人文精神。 二、活动对象 学院全体师生,以党支部组成读书小组。 三、活动内容与要求 1、认真开展读书活动,重点阅读学院推荐的读书书目(见附件),并做好读书笔记。 3、学院组织专家组对各党支部上交的读书心得进行评比,评比结果将在“七一”期间公 布,并颁发奖项。 四、活动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读书小组要认真组织读书活动,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造优秀教育品牌的高度,认识本次读书活动的重要性,把本次读书活动抓实抓好。 2、营造氛围,更新理念各读书小组要创新学习载体、优化学习内容,创造学习条件,营造人人、时时、处处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强化“创新始于学习,成功源于读书”的理念,逐步形成学习、反思、

提高的良性循环。 3、丰富内容,抓好结合丰富学习内容,把本次读书活动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能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力于用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及学习实践,不断提高素 质,拓宽视野。 特此通知 附件:参考读书书目二○一一年五月六日主题词:读书活动开展通知抄报:江西财经大学学院董事会抄送:校党校院领导 中共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委员会 XX年5月6印发共印25份 附件:参考读书书目 1、天下第一奇书——《周易》 2、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3、欧洲第一部文学巨著——《荷马史诗》 4、史书之祖——《尚书》 5、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免费下载】遥感学习书籍大全

遥感学习书籍大全 《遥感》 作者:赵振远 《遥感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日]卡农公司图象研究室 《遥感地质学》 作者:陈华慧 《遥感地质学》 作者:李永颐李斌山陆成 《遥感概论》 作者:马蔼乃 《遥感文选》 作者:国家遥感中心 《农业遥感》 作者:寇有观萧鉥 《遥感专辑(第三辑)矿产勘查中的遥感方法》 作者: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 《遥感与非遥感地质信息复合应用中的计算机处理》 作者:谭海樵余志伟 《微波遥感第二卷雷达遥感和面目标的散射、辐射、理论》作者:[美]F.T.乌拉比R.K.穆尔冯健超 《遥感研究文集》 作者:吉林省遥感学会论文选编 《大气微波遥感》 作者:张瑞生 《微波遥感理论》 作者:王宝发 《遥感精解》 作者:[日]遥感研究会 《宇航遥感物理基础》 作者:孙星和 《航天多光谱遥感》 作者:韩心志 《高等学校教材水文遥感》 作者:武汉水利电力大学魏文秋 《环境遥感技术简介》 作者:龚家龙阎守邕 《遥感手册第一分册》 作者:汤定元陈宁锵等 《资源遥感研究文集》 作者: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编辑 《国外遥感技术的发展》 作者: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国土资源遥感技术》 作者:马鸿良等 《遥感地震地质文集》 作者: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编 《航空物探遥感论文集》 作者:熊盛青唐文周姚正煦 《巡天千里眼遥感入门》 作者:[加]D.D.哈珀 《英汉遥感地质学词汇》 作者:张世良张炯姚彦之 《环境遥感与地理制图》 作者: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 《航空摄影测量及遥感》 作者:西南交通大学刘文熙许伦北方交通大学魏志芳吴景坤《遥感图像对地定位研究》 作者:李树楷 《地球物理勘探遥感原理》 作者:R.D.里根J.V.塔拉尼克S.I.古特曼 《遥感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作者:刘允良邢立新杨德明 《遥感地学分析》 作者:陈述彭赵英时 《遥感图象的数字处理》 作者美)J.G.莫伊克 《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 作者:宁书年等 《遥感手册第八分册》 作者:[美]吉尼·索利查尼斯·波尔顿等 《遥感图象信息处理》 作者:许殿元丁树柏 《遥感手册第五分册》 作者:[美]迪特尔·斯坦纳等 《遥感手册第七分册》 作者:[美]罗伯特G.里维斯等 《遥感手册第三分册》 作者:[美]理查德K.穆尔等 《遥感手册第六分册》 作者:[美]约翰 E.埃斯蒂斯弗雷德里克J.多伊尔 《遥感手册第四分册》 作者:奥尔登P.科尔沃科雷塞斯等 《遥感中的自适应雷达》 作者:[美]D.T.吉辛 《全球环境、资源遥感分析》 作者:李树楷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篇一: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柴彦威著)笔记几点 前言:这本书,是一本很好地了解城市地理学思想史的书。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武器。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研究城市地理问题的方法论。在我国,城市地 理学的研究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所以我们了解到的很多关于城市 地理学的思想史是舶来品。我所熟悉的时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以 及芝加哥学派,人本主义的城市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我总感觉这样 的思想下提出来的城市模型在我们国家存在吗?理论和我的认识有 一定的出入(也可能是我知道的太少,观察的太少)。 本书,我主要从几个经典的学派整理出笔记,并对一些我感兴趣的 城市地理学方面很出色的大家做了简单的了解。读完此书,还是颇 有感触,“是人创造了城市,还是城市创造了人”,是本可以提高自 身地理素养的书。 关于学派的笔记 (一):经验主义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就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而言,经验主义方法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传 统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观察,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进而得出结论。二是强调归纳与综合。 经验主义来源于17世纪英国人洛克的系统性阐述。洛克主张,人的心志本是空白的表格,后来其经验足迹在上面。经验主义否定了人 拥有与生俱来的观点或不用借由经验就可以获得知识。经验主义者 观点,由感受得到的经验,必须经过适当的归纳或是演绎,才能铸 成知识。经验主义的两个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部分认为,意识的技能诸如记忆想象和语言的冠能是内在的能力,后者认为,意念的内容和整过过程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内部能力,而只能习得而来。 经验主义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一是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 模式归纳,例如,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学派以美国大城市为例,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做出大量描述性分析,将现实的城市 社会空间结构归纳为抽象的空间结构。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 主义研究,其中约翰斯顿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主义研究在城市 地理学中应用为典型案例。三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经验主义,雅

遥感地质学读书笔记

《遥感地质学》读书笔记 遥感,泛指从遥远处感知,泛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是指使用某种遥感器,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或者发射信息),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技术为人类观测地球表层系统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各圈层之间的动态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提供了全面、系统、快速、准确的信息获取手段,它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为地学研究、地质工程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学期所学《遥感地质学》主要掌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数据,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处理,遥感数字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地质解译标志的建立以及遥感地质图像的判读等等。 1.概述 遥感地质学是在地质与成矿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学科。是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和表层地质体(岩石、构造…),研究目的是有效识别地质体的物性与运动状态,服务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构造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与灾害地质监测等工作。有人说遥感资料是别人赠送给地质学者的礼物,人们可利用地表各种特征信息--影像特征与地质体、地质现象的直接关系和内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地质研究,还可用外推法、对比法等逻辑推理方法,与物探资料结合的方法推测地球深部情况,通过地质分析及与地、物、化等多源地学信息综合分析,进行成矿预测,扩大矿产远景区段。遥感地质学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 1.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反射、吸收、发射)特征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 2.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 3.遥感数字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 4.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评价。 遥感地质,是综合应用现代遥感技术来研究地质规律,进行地质调查和资源勘察的一种方法。它从宏观的角度着眼于由空中取得的地质信息,即以各种地质体对电磁辐射的反应作为基本依据,结合其他各种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判断一定地区内的地质情况。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传感器拍摄物体的不同波段图像,再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和判读。由侧重点的不同,效果也不完全相同。如可见光波段的图象,对于分析判读具有明显特征的地质体、植被情况、地形差异等可取得很好效果;而红外摄像和热幅射计测量,对于找

《泛函分析》课程标准

《泛函分析》课程标准 英文名称:Functional Analysis 课程编号:407012010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分数:4 一、课程性质 泛函分析属于数学一级科下的基础数学二级学科,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学科专业教育平台中专业方向课程系列的一门限选课程。 二、课程理念 1、培育理性精神,提高数学文化素养 基础数学研究数学本身的内在规律,是整个数学学科的基础,它在数学学科其他领域、物理学、工程及社会科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泛函分析》课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学生的专业课程之一,是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实变函数等基础课程的后继课程,是研究生学习的基础,。它不仅在数学学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其他学科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掌握泛函分析的方法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课程的理论将有很大的益处。该课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2、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本课程面对的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四年级的学生。学生刚刚结束教育实习,准备考研的学生进入紧张复习阶段,另一部分学生开始准备找工作。《泛函分析》这门课内容比较抽象,课时又少,所以,如何让学生安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本门课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学生要面对的一个具体问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去正确面对才能顺利完成本门课的教学任务。为学习研究生课程和现代数学打下必要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内容由浅入深 本课程的框架结构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任务来安排的: “度量空间”泛函分析的基本概念之一,十分重要。首先,引入度量空间的概念,并在引入度量的基础上定义了度量空间中的极限、稠密集、可分空间、连续映照、柯西点列、完备度量空间,对于一般的度量空间,给出了度量空间的完备化定理,并证明了压缩映照原理。然后,在度量空间上定义线性运算并引入范数,就得到线性赋范空间以及巴拿赫空间。在赋范空间上定义线性算子及线性泛函,并讨论相关性质。第三步,在线性赋范空间上定义内积,可以得到内积空间和希尔伯特空间的定义,在内积空间上引入正交以及投影的概念,并建立起相应的几何学,还要讨论希尔伯特空间上的算子,特别是自伴算子、酉算子、正常算子的一些初步性质。最后,介绍巴拿赫空间中的四个著名定理:Hahn-Banach泛函延拓定理,一致有界性定理,逆算子定理和闭图像定理,这些定理充分显示了泛函分析的威力及其广泛应用。 4、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生知识面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把握以下几点:将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贯穿到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接受现代的、新的观念,以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向科研型理论型人才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些内容举一些数学分析中的例子使学生容易理解泛函分析的抽象理论等。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得授课内容信息量大,学生更能深入泛函分析的内容。 要求学生做到:将书上的基本知识点吃透,注意咬文嚼字;注意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会做一些理论证明;要求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完成课上训练和课堂作业.课下能够查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