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得失

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得失

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得失
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得失

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得失

摘要:苏联经济模式应当放在生产方式变革中去评价。两次科技革命给生产方式带来巨大变化,在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生产方式变革中起着不同作用。苏联经济模式对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规模经济可以发挥集中、整合的优势,但是当规模经济生产中科技力量上升后,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在科技创新和传播方面的缺陷日益明显。

关键字:苏联计划经济得失

计划经济的定义: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事先进行计划。“指令型经济”通常和计划经济用法相同,但是详加区分的话,指令型经济是指生产工具公有的经济体制。所以指令型经济必定是计划经济,但计划经济却不必然为指令型经济。

计划经济的起源是与对市场经济的批判开始。一般来说,最早出现计划经济构想的是李斯特对于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的批判,当时是作为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第一次理论阐述,之后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更是系统的阐述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和对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受其影响德国诞生了经济学的历史学派,大力宣扬政府控制经济行为,同时以这种思想主导德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德国的快速经济发展,也形成了马克思口中的“国家资本主义”,这种靠政府干预执行计划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计划经济。之后由于一战德国战败,政府失去了对国际经济关系有效的控制能力,历史学派走向消亡,但是之后德国经济依旧保留很强的政府干预特色,纳粹上台以后,重拾了历史学派的做法,恢复了德国经济。所以德国的混合经济实际上是脱胎于计划经济。

关于高度集权的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形成的研究中,有两种基本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形成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设想的照抄照搬;另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形成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条件的反映。

苏联出现以后,计划经济的理论发展得到了提高,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布拉津斯基写了《新经济》,系统完善的树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模式。之后苏联长期维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并以经互会为媒介通过计划经济方式影响他国经济,使得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成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也最主要的计划经济模式。

一般认为,苏联全面建立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是在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进程中实现的,其全面建立的标志是1937年苏联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但是,任何选择必定具有相应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苏联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进程和最终确立的模式,与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的有计划地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一、对于计划经济的认识:

“有计划的社会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设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必然结论。但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不分历史条件地把这一思想确立为未来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并不试图把“有计划的社会生产”作为一个“最终规律”,作为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组织的“预定看法”。对于19世纪后期的大多数社会主义者来说,并没有在对“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的理解上形成分歧。人们只是在一般意义上认为,在社会主义生产中“商品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将被社会生产的有计划的细致安排所代替”。但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统一的社会主义运动开始出现分化,人们对计划经济的认识也跟着出现了分化。

二、正确认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历史原点的理论意义

从20世纪初社会主义者关于计划经济认识分化的理论背景下看,完全有理由把德国战时计划经济及其对列宁的影响看作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历史原点,正确认识这一“历史原点”对于理解社会主义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从德国的战时计划经济到后来的战时共产主义计划经济,再到斯大林模式下的计划经济,并不是历史发展中的偶然,而是一个具有内在历史逻辑的体制运动,因此,决不能仅从经典文本来解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立。如同计划经济的确立是一个完整的制度变迁过程一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也是一个具有自身内在历史和逻辑自恰性的完整制度变迁过程对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形成的非历史的文本性认识,会直接导致对市场经济改革的非历史主义理解。

(二)“有计划的社会生产”这一思想尽管为苏联计划经济的制度设计提供了原初的思想背景,但无论在历史还是逻辑上它却都没有成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直接原点,因此后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在衰落中走向改革,并不能证实这一思想的无效性。实质上,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原理,它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生产的“计划性”并不是矛盾的。

(三)从德国战时计划经济对列宁的双重影响来看,不管是在意识形态还是具体的制度设计中,计划经济中政治内涵的比重远远大于经济内涵,这一点在后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运行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可以说,它构成了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内在的本质性特点。苏东国家在长期的经济改革中正是忽视了这一特点,导致改革成为一种内卷化的周期运动,即体制效率的下降推动着把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谋取经济效率的技术性工具引入社会主义经济之中。但市场经济本身却是一种社会政治关系,当市场经济在扩展的过程中对旧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冲击时,在集权性旧体制的反压下,市场化的改革也就停止了,“从而使得体制在其权力结构发生微小变化的情况下获得了稳定”。长期的周期性改革使改革的效益递减,改革的成本递增,改革的空间缩小,最终苏东国家丧失了领导市场化改革的政治能力。这表明,对计划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提高经济效率的过程,而是一个有机的政治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能够走多远,关键在于社会主义政治改革能够走多远。

三、苏联经济模式在科技革命下的优势

(一)规模经济是苏联经济模式的应用前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建立的生产力条件是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兴起的重工业生产。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了以高投入为标志的规模经济,对资金和资源高度依赖。苏联经济模式的统收统支保证了对重工业行业的持续高投入。由于适应规模经济,苏联计划经济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规模效应,取得效益,体现在工业化建设中,比西方拥有更高的工业生产聚集程度。“1973年,苏联1000人以上大厂占企业总数的11.2%,生产的工业产品占总产量的61.5%;美国、法国和日本1000人以上的大厂则相应地占企业总数的0.6%、0.1%、1.4%,生产的工业产品则相应的占产品总数的38%、42.1%和34.4%”。由此可见,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判断生产关系的关键。事实证明,计划经济也会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特别是重工业的迅速发展。

(二)国家控制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传播方式是依靠市场主体的(主要是企业)一系列活动如竞争、谈判、交易等,促使技术进步和扩散来达到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要经过无数私人竞争过程,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和时间交易成本,才能完成先进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的扩展。而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利用国有产权直接管理经济向全社会大规模推广先进生产方式,跨过私人竞争过程,极大地降低了整个社会交易成本,节省了转换生产方式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时间的消耗。处于全球资本生产链条上的落后国家,如果模仿欧美发展道路,单纯依靠市场发展经济,只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是国家控制经济发展,将国家政治力量融入国家经济发展系统中。其特点及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构建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前苏联建立了超强的国家经济权力,用国家计划指令直接实现经济领域资源整合,建立规模经济并快速推进本国工业化进程。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前苏联面临着由落后农业国成为先进工业国转变的历史任务,通过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将国家力量引入经济领域,通过国家力量分配社会资源,压低消费基金,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经济发展,特别是重工业发展对资金、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需要,成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其次,国家控制经济发展,可以及时抓住发展机遇,直接引入他国先进生产方式,形成一些优势:一是国家在引入一些规模较大、风险较高的产业规模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二是国家在引入先进技术和制度上,利用规模优势能够缩短生产方式引进时间。这决定了前苏联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规模经济生产方式基础上,能够充分发挥国家规模优势。

再次,国家对经济直接进行宏观和微观控制,既能够实现经济的有效运转,又能够有效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在国家经济结构侧重于重工业的历史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效能还非常巨大。重工业产品是生产资料,技术相对稳定,生产过程可控制,需求较好预测。虽然计划经济体制下难免某些环节的计划与实际不一致,但总体上讲,在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资金、重点开发重工业历史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确实促进了前苏联工业化超快速度的发展。同时,计划经济体制能有效化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消除经济危机。一方面,计划经济按比例安排社会生产,体现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由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这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造成生产比例失调,这是经济危机产生原因之一。前苏联通过国家计划,使整个社会有组织地生产,杜绝了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计划经济的宏观管理经济建立在国家直接控制微观经济生产基础上。国家直接控制微观经济生产活动,决定计划经济具有一定封闭性,取消了资本在经济中的作用,使前苏联经济具有独立性,不受资本主义经济链条影响,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成为世界唯一不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又能高速增长的国家。所以,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下,适当的经济封闭性可以使国家具有抵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免疫力,有利于保证国家经济的安全。

四、第三次科技革命下苏联经济模式的劣势日益突出

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变化是前苏联经济模式优势递减的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美国主导下开创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强了对现代科技的投入,并且把二战后的科技成果大量转为民用”,在“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微观竞争等的共同作用下,引发了一场在微电子技术、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不同,特点是科技在生产中的作用不断上升和国际合作加强。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第一生产力。由此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和部门,增加了许多新的经济增长。创新作为科学技术的生发基础,成为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与未来的决定性因素。这次科技革命促使社会发展由资源推动型转变为科技创新推动型。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

开始。发达国家通过国际经济分工合作将资源、资金密集型生产部门或生产环节转移到国外,重点发展技术、智力密集型高科技和金融等行业,并利用技术优势,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实现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情形下,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阶段方面遇到了巨大难题。

(一)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缺陷日益突出。国家控制经济发展,在促进投资大、风险高的军事、国防工业方面的科技创新有积极意义,如1954年建造了世界第一艘原子能驶冰船;1957年10月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等。但是,军事、国防领域内的科技创新更注重政

治目标的实现。“从斯大林执政开始,一直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推行的经济赶超战略,其核心是军事力量的赶超”。但是,刺激科技创新的另一种动力是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后果之一就是促进科技进步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实质上是刺激科技创新的双重动力即国家与市场竞争下发动的。取消私人企业和市场前苏联就无法从私人企业的创新中获利。第三次科技革命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国家内部科技创新能力是不能依靠外在单纯模仿引进就可自动生成。如果一味模仿引进,不进行自主创新,随时可能使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二)苏联经济模式中规模优势日益递减。当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重心向高科技型企业偏转时,生产形态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规模聚集到分散式生产转变时,苏联经济模式规模优势逐渐递减。同时,苏联规模经济优势突出的产业基础是重工业。当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后,其生产结构必然要由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转向生产生活资料为主,前苏联轻工业发展的长期落后制约了重工业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由于国内缺乏生产扩张和提升的能力,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致使整个国民经济遇到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三)苏联经济模式对外封闭性不利于其利用国际分工实现经济更快发展。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全球化的经济链条中拿走了利益最丰厚的部分。而苏联经济模式的“60%左右的对外经贸合作是与经互会成员国进行的。……经济不是走的开放式发展道路”,它无法像美国那样得到全球化的好处。苏联经济模式的对内封闭性使前苏联不能因科技进步而完成生产方式在全社会扩展,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机遇,没能带动社会全面发展的体制性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下,生产中科技因素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其影响通过市场中企业行为得到传播,产生了对生产各要素、组织管理乃至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一系列连续的辐射性作用。尤其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整个社会进步。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同时促进了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苏联计划经济模式通过各部门统一安排各行业生产,各部门相互分割,各自为政,不考虑其他部门情况。所以,计划经济体制中的生产传播是自上而下的纵向过程。由于缺乏市场机制,行业间难以通过企业间行为如竞争、谈判、合并等一系列活动,自动扩展先进生产方式。因此,缺乏行业横向交流,造成行业交流的封闭性。所以,尽管苏联很重视科技的发展,上世纪50—60年代国防工业科技发展取得了世界级水平,但是科技进步却没有带动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最后,苏联经济模式的国家超大规模效应,在第三次科技革命背景下,导致其劣势扩大化。这个特点使苏联经济模式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下的负面影响扩展到整个社会,最终导致前苏联70年代以后进入停滞状态。

通过研究苏联经济模式在科技革命转换中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苏联经济模式在以资源驱动型经济发展能够发挥最大程度上的集中、合优势,但是,当生产中科技要素作用逐步上升,科技处于不断创新的变动中时,苏联经济模式在科技创新和应用传播方面的缺陷日益显露。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要根据时代生产变化选择适当的模式,才能有力地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是我国实行市场基础上国家主导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国家主导式发展是我国根据时代变化做出的选择,也是我国实现生产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布哈林文选》下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 [英]艾·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伯恩斯坦言论》,三联书店1966年版。

[4] [英]霍华德·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第2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5] 许新.俄罗斯经济转型模式的选择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2).

[6] 郭连成.资源依赖型经济与俄罗斯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国外社会科学,2005,(6)

[7] 鲍鸥.苏联“动员式”科研管理运行模式及其现实意义。民土与科学,2007,(5).

[8] 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9] 李慎明主编:《历史的风——中国学者论苏联解体和对苏联历史的评价》,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7年。

[10] 雅科夫列夫:《俄罗斯、中国与世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计划经济体制衰落的原因探析

计划经济体制衰落的原因探析 自前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后来被称为“斯大林模式”—之后,各社会主义国家仿效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相继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二之后,至90年代初,它们都纷纷摈弃了这种俊化的体制模式,走上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其深层原因令人深思。 从理论上说,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互相影响、互相牵制、互相促进的运动构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适用。 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体道路的一种设想。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消灭商品经济和竞争,实行有计划的产品经济是基于这样一些前提条件: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经济主体,个人劳动都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计划的制定机关如生产的组织者能够预先准确地了解社会的播求和一切经济活动的信息,并对社会劳动进行精确的计算和严密的监怪;劳动者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紊质全面提高。这些前提条件在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远远没有达到。但是,20世纪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精心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这些前提条件,而是简单的、救条式地照搬照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应该实行计划经济的部分论断,在一个生产力十分落后,计划的物质手段十分落后,从事计划的人的观念和知识水平也十分落后的情况下,盲目地建立起与本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极不适应的计划经济体制,阻滞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走向衰落。 再者,从计划经济的运作机理来看,超越商品经济发展阶段,消除竞争与市场,强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必然走向衰落。首先,从所有制结构看,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建立起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排斥私人资本及其经营。而且就公有制而言,其实现形式既单一,又不适当。理论上公有制意味着生产资料归全体人们所有,但在实践中并没有找到一个切实可行、有效的机制来代表人们实现这种所有权。结果造成所有者长期缺位,全民所有制企业缺乏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竞争机制,只听命于指令性计划,完全忽视市场,脱离最大化目标,这样必然造成经营机制值化、经营成绩不佳、资源严重浪费,从而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从经济决策体系来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企业基本上成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附庸,一切经济决策都由中央各级政府作出,以指令的形式层层下达至企业,决定企业的生产和经销。现代市场瞬息万变,要求企业根据市场提供的经济信息,如价格、利息等要素的变化来及时调整生产和经营。但企业由于缺乏经营自主权、决策权,无法有效配!资源,造成供需极度不平衡,社会资源大量浪费,人民濡求得不到较好满足的恶性局面。这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符合商品经济阶段的现实情况。 从信息传递机制来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决策权的高度集中相联系,信息是纵向垂直传递的,中间环节过多。上级作出的决策、计划从上到下逐级传递,由基层反馈的信息也只能逐级上报。这样的纵向信息传递结构由于传递距离长、通道窄,导致信息的时滞性。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和反馈机制,生产者不能及时掌握市场行倩,再加上决策权的缺乏,因此很难生产适销产品,其结果是产销脱节、社会供求结构失衡。此外,这样的信息传输结构很难解决信息失真的问题。由于信息逐级纵向传递,各级单位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容易对经济信息进行筛选和调整。如隐瞒自己的生产能力,夸大自己佑要的投人等。信息的失真必然导致决策的失误。现在的信息社会迫切孺要有一个能将信息迅速传输处理并作出准确反应的信息系统,这样的信息系统是一个纵横交叉、横向为主的立体网络式系统,以使企业能迅速地从市场上获取信息。很显然,计划经济体制是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 从经济的运行及其调节方式来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机制的调节搜盖一切.上至国民经济的比例、结构,下至每个企业的产销。中央和各级政府作出的计划调节着国民经济生

苏联经济历程

苏联的发展历程 一、俄国十月革命 1. 背景 (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2)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两个政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1917 年4 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2.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领导人:列宁 (4)地点:彼得格勒 (5)结果:取得了胜利 3.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意义: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措施: (1)1919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 (3)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4)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到1921年引起严重的国内危机,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具体分析起来,不同措施的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比如,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均需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自卫战争胜利所必须的,具有明显的战时性,并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措施,如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须的。实际上,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而采取的,因而具有“非常共产主义”性质。这些措施,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到1921年春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二)前苏联新经济政策 1.简述: 为了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的危机,苏俄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税率的粮食税。随后又在经济领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这些统称为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于1924年斯大林开始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改革结束。

苏联经济体制与改革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复习学案 编号: (A) 班级: 姓名: 学习小组: 层级编码: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忘掉那些过错和不被原谅的青春 主备人 审核 年级主任: 使用时间: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考点】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和“三夫”改革 【考点解读】 1.从考查题型看, 试题多以单选为主,也有主观性试题。命题往往采取新材料的形式,立意侧重于体现“以史为鉴”。 2、从考查内容上看, 对战时共产主义要立足背景结合措施辩证评价其作用; 新经济政策着重在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比 较中抓住“新”的内涵,评价其积极性;探讨斯大林模式与“三夫”改革的关系。 3.从命题趋势和频度看,在高考命题中对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等尤为重视,本专题命题概率高 [复习目标]1、重点抓住苏俄(联)农业政策的调整,总结其中经验与教训;比较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方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模式 2、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斯大林模式留给后世的教训及启示. [学法指导]:1、阅读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4、17课,巩固基础知识,尝试构建本专题知识结构。 2、独立自主完成复习学案内容,勾画出疑难问题,提交小组合作探究。 3、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后及时纠错,整理思路、方法、规律; 4,在高考复习中,要善于运用比较法剖析不同的历史事件,从而升华认识。 【自主学习】 考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是什么? 材料二:1919年,俄国一普特粮食的价格为:国家征购价:6卢布;国家零售价:30卢布;黑市价格:200卢布。 请思考: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材料三: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哪里? 材料四: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请思考: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这项措施的直接出发点和根本出发点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1921年,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为苏俄带来了大批急需的医疗设备。但列宁告诉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请思考:列宁此时的态度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不同?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跟踪训练】 1、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 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 ) A .与当时的历史基本相符 B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 C .反映处作者渴望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D .设想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 2、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 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 ) A .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作用 C .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 .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考点二斯大林模式 史料一 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千克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千克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 —《苏联史》 史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 —《世界历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完整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并全面评价其给苏联经济建设带来的影响? 【跟踪训练】 3、1989年11月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意味着苏联改革 A .全面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B .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 .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 4、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 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 A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 B .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 .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5 .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 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 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 A .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 C .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 .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考点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辨一辩:有人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死了。 你认为正确吗?你觉得他们的改革有何异同?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跟踪训练】 6.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 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说明赫鲁晓夫( ) 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 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 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 7. 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竞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罗斯福新政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勃列日涅夫改革

专题十六 苏联的经济建设经验教训

专题十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复习目标】 1、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原因、目的、内容、实质结果、影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评价两项政策。 2、把握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基本内容与特点,结合历史发展全面地、公正地评价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3、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及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通过阅读材料和问题探究理解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总结苏联经济改革的教训。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曲折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专题知识梳理】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完成下表) 思考:两个政策实施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 二斯大林体制 1、斯大林体制的确立:经过_________和__________,实施___________,取消_____________,到________时期,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斯大林体制的内容: 3、斯大林体制的特点:

4、评价 (1)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 三二战后的经济改革(完成下表) 思考:上述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苏俄(联)政策的变化和改革中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

【真题回放】 1、(2013全国Ⅰ33题)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 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答案】D 【考查点】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框。 2、(2013福建38题)(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前苏联计划经济

苏联的计划经济能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计划经济是最劣质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什么苏联的计划经济却能得到迅速发展呢?客观原因主要是,其一,苏联工农业基础比较好,苏联前面的俄罗斯虽然是比较落后的欧洲大国,但是,在整个世界,俄罗斯的工农业相对还是比较先进的,至少比20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先进。这是苏联建立计划经济体系的重要物质基础。 其二,苏联面积广大。计划经济是内向型经济,不适合对外商品贸易。面积庞大的苏联,为苏联提供了全面的自然资源需求供应。充足的国内资源,可以使苏联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外贸易,使苏联对国际贸易的需求程度大大降低。可以基本使苏联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内经济体系。如果苏联只有现在的朝鲜那么大的面积,苏联不能实现资源的自给,必须靠国际贸易来实现资源的供给,这会导致计划经济发展特别困难。 苏联广阔的土地,带来许多过剩的自然资源,苏联可以大量出口这些自然资源,换取必要的外汇,购买必须的某些商品。计划经济难以生产出,有竞争力的工业制品,但是可以生产出,石油、煤炭等没有多少差别的自然资源,大量出口这些东西,就可以换取外国的工业产品。 苏联建立前的俄罗斯,耕地资源丰富,粮食产量自给有余,可以大量出口粮食。计划经济的苏联,耕地资源同样丰富,粮食产量降低许多,甚至需要进口粮食。这就是计划经济与非计划经济的典型对比效果。如果苏联没有那么多的耕地,在计划经济体系下,苏联会更加缺乏粮食。可见,拥有面积广大的耕地,促使苏联的计划经济表现农业,不是特别差。这也可以看到资源对计划经济的重要性。 日本如果搞计划经济,日本的那些自然资源,满足不了日本人口的需求,其计划经济的效果相对苏联会很差。计划经济会使大部分国家养活的人口数量降低许多。因为计划经济需要人口数量与国内的自然资源相适应,而市场经济就不需要这样了。市场经济属于开放型经济,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比如20世纪70年代中国如果完全搞计划经济,当时中国的人口数量,会显的太多,2亿人口以内,比较适合中国这么大的面积与相应的自然资源。但是,如果搞市场经济,自然资源可以方便与外国交换,也可以以商品(劳务)换资源,这可以促使国家养活更多的人口。市场经济程度越大,国家养活的人口就越多。中国的生育政策,就是在计划经济体系下,设想或考虑的。人口生育政策没有随着经济体系的变化而变化,确实很不应该。 其三,拥有众多的人口。光有广阔的国土也不行,这需要大量的人口去开发。而苏联恰巧具备这个条件。众多的人口可以让苏联政府,大量的复制类似的工农业生产机构。只要有一个成熟的生产模式,就可以复制很多个类似的生产机构。大量的复制是苏联计划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苏联众多的人口,与庞大的自然资源,可以满足这样大量的复制行为。苏联的国土面积相对苏联的人口规模,对于计划经济,配比的比较恰当。人口不算多,也不算少,基本恰倒好处。 其四,较高的国民素质。苏联建立前,俄罗斯基础教育已经基本普及,俄罗斯国民的天赋也可以,这为苏联提供了素质较高的国民。这对苏联的计划经济发展,帮助很大。如果苏联的土地上,换成印度人或非洲人,苏联的计划经济效果,就会差许多。苏联政府也比较重视教

经济学家与苏联新经济政策

经济学家与苏联新经济政策 刘长江 2012-10-29 16:13:49 来源:《唯实》(南京)2006年8/9期作者简介:刘长江,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南京210004 刘长江(1951— ),男,湖北宜昌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阶级政党与国家政权。 内容提要:对于新经济政策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苏联共产党的政策变化,经济学家在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新经济政策的终结中的作用在我国的研究中仍然是一个空白。实际上,在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终结的过程中,苏联的经济学家提出的解决苏联面临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农村经济问题的设想方案,对苏联共产党的政策选择都发挥了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苏联经济学家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在我国已经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集中在苏联共产党特别是领袖人物的社会主义观对新经济政策的形成和终结所起的作用,比如对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原因分析,一般都强调斯大林的错误,当然有的研究也提出当时的客观环境的作用。这些研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当时苏联的经济学家在苏联共产党的政策制定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新经济政策却不研究经济学家的政策建议和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显然是一个缺陷。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苏联经济学家在苏联共产党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对新经济政策的形成与终结提出一个基于经济学分析的解释。 一、恰亚诺夫与苏联农村经济政策的最初选择

1921年3月,苏共第10次代表大会期间,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暴动,这促使大会决定取消余粮征集制,实行粮食税,苏联正式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已有的研究都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内战造成了农村经济的破产,农民已经不能继续忍受余粮征集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已有研究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即苏联共产党在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曾经面临选择什么样的农村经济政策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苏共并没有凭主观想象或者自己的理论认识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农村经济政策,尽管苏共当时的领导人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但他们仍然向经济学家征求关于农村经济政策选择的意见,而这恰恰是我国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都没有注意的主要环节。苏联经济学家的意见对于苏联农村经济政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苏联共产党对于在各个经济领域应该分别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政策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作为世界第一个执政的共产党,苏共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仅仅通过政策调整转变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态度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并不能解决苏联农村的发展问题,不能解决在农村中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基础的问题。所以,当内战还在继续时,苏联共产党就委托当时苏联最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李托森科和恰亚诺夫分别提出可供党进行选择的农村发展方案。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并非仅仅是对农民不满做出的应急反应。 李托森科方案建议在苏联农村建立拥有大片土地,使用雇佣农业工人的大型农场主经济。这个方案实际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斯托雷平改革的继续和变种。恰亚诺夫方案认为,苏联农业应该依靠家庭农户经济的发展,通过国家监督和引导,逐步实现农业合作化。恰亚诺夫的方案实际上是一个在苏联农村发展小农经济的方案,他的合作化设想也不同于对合作化的一般理解。这两个方案于1920年6月被送到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前身)和农业人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七: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专题六: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命题:1.就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角度命题 例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A .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 .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 .合理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 .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例2: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例3: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 .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 .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二、斯大林体制:1924(上台)-1936(形成)-1991(结束) 特点:①推行单一的公有制②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③优先发展重工业。 内容:1.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提出)-1928(正式)-1937 2.农业 集 体化:1927(提出)-1937(完成) (考察农业、工业二者关系) 评价:1.积极: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奠定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基础;

2.消极: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了经济持续发展教训:1.经济的建设需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关系; 2.政策的制定需结合国情、与时俱进 命题:1.就历史反思角度,考察斯大林体制工农的关系2.就斯大林体制历史影响角度命题例1: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例2: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例3:1936年《东方杂志》发表评论:“我们今日的建设,应当具有适合战争的性质……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在强有力的指挥之下,在齐整的步骤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这说明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B.苏联经济思想影响了中国 C.中国深受经济大萧条影响 D.国民党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命题:1.就历史演变历程考察苏联经济建设、发展具体过程 例1: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例2: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劣比较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劣比较 自从我国在1992年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现在已经经过了22 年的洗礼了,算是步入了较为完善的地步了。因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民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从不知温饱到温饱再到小康社会,当中市场经济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 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选择使用了市场经济体制,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但计划经济也有它的优劣,我们不能全盘否认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是指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科学的社会经济体系。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规划、计划地发展经济。计划经济的起源是从对市场经济的批判开始的。一般来说,最早出现计划经济构想的是李斯特对于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的批判,当时是作为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第一次理论阐述,之后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更是系统的阐述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和对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受其影响德国诞生了经济学的历史学派,大力宣扬政府控制经济行为,同时以这种思想主导德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德国的发展飞跃,也形成了马克思口中的“国家资本主义”,这种靠政府干预执行计划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计划经济。之后由于一战德国战败,政府失去了对国际经济关系有效的控制能力,历史学派走向消亡,但是之后德国经济依旧保留很强的政府干预特色,纳粹上台以后,重拾了历史学派的做法,恢复了德国经济。所以德国的混合经济实际上是脱胎于计划经济。苏联出现以后,计划经济的理论发展得到了提高,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布拉津斯基写了《新经济》,系统完善的树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模式。之后苏联为了自己的霸权,以经互会为媒介通过计划经济方式控制他国经济,与美国推行市场经济通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控制他国经济类似。 伊里奇先生在1906年写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中说道:“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这话说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表达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第二层意思表达了一个辉煌的梦想。

俄罗斯经济追赶与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一)

俄罗斯经济追赶与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一) 内容提要:现代俄罗斯的崛起开始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三百多年起伏跌宕的历史过程中,俄几次崛起,几次中落。贯穿在俄历史中的主题只有一个——赶超。俄每一次的中落和崛起都是二次制度变迁的过程,而制度的转型只是追寻强国梦想的一种手段和表现。本文借鉴了青木昌彦的比较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试图对俄罗斯的经济追赶和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进行解读。 关键词:经济追赶,制度变迁,俄罗斯 纵观俄罗斯的历史,追赶贯穿了其整个发展过程。从摆脱蒙古统治之后,数个世纪被压迫的经历转化为俄罗斯不可遏制的王朝政治野心,持续的领土扩张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救世主义情绪和对地缘安全空间的极度渴望。为了这个目的,俄罗斯在国家发展战略上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同时代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 我们把俄罗斯的经济追赶进程划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工业化时期,分为十月革命前的经济追赶阶段和苏联体制下的经济追赶阶段;另一个是后工业化时代,这个阶段开始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以苏联解体为界,也就是改革阶段和转轨阶段。 一、工业化时期的经济追赶和制度变迁 从彼得一世开始,俄罗斯采取了军事优先的国家追赶战略,这其中包括:军事体制、军事技术和军事工业,也就是以提高国家军事力量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采取的这些政策和措施也同当时国际竞争格局

中硬权力优先的大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历史证明,俄罗斯的这种战略的确是卓有成效的。当时俄罗斯对外扩张正处于上升期,随着1793年与1795年的瓜分波兰,俄罗斯帝国的西部边界达到了近代的最远点。在之后近百年的时间里。对整个欧洲来说俄罗斯的军事威慑始终挥之不去。但俄罗斯后来的历史发展表明,彼得大帝这种片面的现代化努力终究难以保证国家长久健康成长。 十月革命前,随着工业革命和近代工业的发展,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表现优异,并取得了国际竞争的优势。而那些因循守旧的传统强国或丧失传统的地位,或发生激烈的国内变革,导致外部干涉。所有这些都对俄国内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影响。在国内外这种形势下,一方面为了发展经济以挽救日趋衰落的专制制度,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国力,以便参与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沙皇政府不断地推出各种学习西方的社会改良措施,主要在技术和经济领域,其目的仍在于巩固传统的政治体制。 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欧各国,甚至与德意志地区相比也显得过于缓慢。不仅农业中广泛存在着强制劳动,直至1860年俄罗斯的工业部门中强制劳动还占到40%以上的比例。在俄罗斯出现了企业主宁愿把军警请到生产车间来维持生产秩序,也不愿意进行技术改造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怪事。但不可否认,俄罗斯的社会经济也在取得进展,而政治制度却没有得到改造。经济实力的增强进一步强化了传统的政治架构,导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

计划经济

论宏观经济之计划经济 一、摘要: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 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或者说,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是计划经济。正确理解计划经济的含义,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键字:计划经济,宏观调控,资源分配 三、计划经济的含义 计划经济含义是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经济体制。其资源配置方式是通过中央政府的统一计划进行,由中央政府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企业或生产单位完全是计划的执行者,对资源配置没有什么影响。计划经济体制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信息条件、激励条件、偏好条件。 四、计划经济的特征 1、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基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描述,公有制一直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财产形态。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和国有化的过程。 2、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国家或中央政府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主体,而企业由于只执行既定的生产计划成为政府的附属物 3、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国家不仅要负责宏观方面的资源配置,甚至对微观的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和支出都做出计划,以实现资源在微观主体间的配置。导致在国家和政府之外并不存在实际的微观经济主体 4、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计划配置资源的一个核心机制在于行政命令手段替代价格机制。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被压低到最小的范围。 五、计划经济的产生 计划经济的出现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 一.背景(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内忧外患。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触及到农民利益(根本原因);1921年俄国政治经济危机(主要原因)。 二.目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卫祖国,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直接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根本目的)。 三.政策出台的标志: 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具体标志 四.评价标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新经济政策: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否遵循经济规律 五.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六.内容 (1)农业方面 A.相同点-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产品的权利 B.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触犯了农民的利益;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工业方面 A.相同点-国家强制干预经济 B.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对小企业监督,压制了企业生产积极性;新经济政策: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允许私人兴办小企业。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 (3)流通领域 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贸易,违背了经济规律;新经济政策:自由贸易,遵循经济规律。 (4)分配领域 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平均主义配给制,压制了人民劳动积极性;新经济政策:按劳分配,调动了人民劳动积极性。 七.核心 新经济政策: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 八.实质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在坚持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前提下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 九.与生产力关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得失

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得失 摘要:苏联经济模式应当放在生产方式变革中去评价。两次科技革命给生产方式带来巨大变化,在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生产方式变革中起着不同作用。苏联经济模式对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规模经济可以发挥集中、整合的优势,但是当规模经济生产中科技力量上升后,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在科技创新和传播方面的缺陷日益明显。 关键字:苏联计划经济得失 计划经济的定义: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事先进行计划。“指令型经济”通常和计划经济用法相同,但是详加区分的话,指令型经济是指生产工具公有的经济体制。所以指令型经济必定是计划经济,但计划经济却不必然为指令型经济。 计划经济的起源是与对市场经济的批判开始。一般来说,最早出现计划经济构想的是李斯特对于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的批判,当时是作为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第一次理论阐述,之后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更是系统的阐述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和对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受其影响德国诞生了经济学的历史学派,大力宣扬政府控制经济行为,同时以这种思想主导德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德国的快速经济发展,也形成了马克思口中的“国家资本主义”,这种靠政府干预执行计划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计划经济。之后由于一战德国战败,政府失去了对国际经济关系有效的控制能力,历史学派走向消亡,但是之后德国经济依旧保留很强的政府干预特色,纳粹上台以后,重拾了历史学派的做法,恢复了德国经济。所以德国的混合经济实际上是脱胎于计划经济。 关于高度集权的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形成的研究中,有两种基本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形成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设想的照抄照搬;另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形成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条件的反映。 苏联出现以后,计划经济的理论发展得到了提高,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布拉津斯基写了《新经济》,系统完善的树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模式。之后苏联长期维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并以经互会为媒介通过计划经济方式影响他国经济,使得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成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也最主要的计划经济模式。 一般认为,苏联全面建立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是在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进程中实现的,其全面建立的标志是1937年苏联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但是,任何选择必定具有相应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苏联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进程和最终确立的模式,与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的有计划地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一、对于计划经济的认识: “有计划的社会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设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必然结论。但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不分历史条件地把这一思想确立为未来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并不试图把“有计划的社会生产”作为一个“最终规律”,作为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组织的“预定看法”。对于19世纪后期的大多数社会主义者来说,并没有在对“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的理解上形成分歧。人们只是在一般意义上认为,在社会主义生产中“商品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将被社会生产的有计划的细致安排所代替”。但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统一的社会主义运动开始出现分化,人们对计划经济的认识也跟着出现了分化。

计划经济的利与弊

什么是计划经济?一般说来,计划经济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特别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通过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来管理和调节的国民经济。计划经济强调的无非是政府这一“有形的手”对经济的干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计划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计划经济的实践曾有过辉煌的历程: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较晚的落后农业国,1913年工业总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2.7%,仅为美国的6.9%,居世界第五位。十月革命后,苏联从1917~1936年,只20年时间,国民生产总值就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如果不实施计划经济,苏联在其建国初期要战胜帝国主义的包围、进攻,并且其经济地位从欧洲的第四位、世界的第五位一跃为欧洲的第一位、世界的第二位,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时期内,苏联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而美国不仅未受到战争破坏,反而发了战争财,但两国的经济差距仍然极大地缩小了。如果不实施计划经济,象我们中国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在50年代搞成一百多项重点工程,并在60年代就建立起国民经济体系,同样是很难想象的。众所周知,正是那个时期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1953-1979年期间,我国的经济总量年平均增长率仍高于一般国家的增长率。从1949所到1989年,经过40年的建设,我国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在这40年中,我国经济还遭受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两次的大折腾,不然发展还会更快一些。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有它的缺陷和历史局限性。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任务的完成,国民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了。因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资源的配置是建立在这样两个前提上的:一是中央计划部门对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全部信息;二是全社会利益一体化,不存在相互分离的利益主体。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两个前提越来越难以成立。从信息方面来说,在当今经济发展阶段,人们需求极其复杂,变化极快,由此产生巨大巨大信息量。另外,由于地方、部门、企业利益的相对独立性,传递信息中也有失真的情况。所以,中央计划部门要准确惧到这样巨大的信息量,并迅速做出反映,编制成一个统一的、各部分相互衔接的计划,并层层下达到基层单位去执行,是有极大难度的。从利益方面来说,要求社会的一切经济组织没有自己的任何特殊利益和要求去执行计划也是不可能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条件的变化,原有经济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总而言之,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市场相隔离。第二,抱视商品生产、人才和市场的作用,政府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借助于行政手段来组织和管理经济,容易造成经济计划与经济运行实际的脱离,甚至背离。第三,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国家对企业

新经济政策

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单元简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和创新,讲述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的历史。共分为3课内容:即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苏联的改革与解体。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着重为学生分析如下内容: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掌握“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了解掌握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第1课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教学目标】 ⑴基础知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与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内容与评价。 (2)能力培养: 通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等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被迫性、必然性和不彻底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教学难点】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的探索。 【教学方法】 创立情境、谈话分析;合作探究、解析史料、历史比较。 【教学课时】 1课时 【知识结构】 【导入新课】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战时共产主义 政 策 历史背景:苏俄经济政治危机严重 内容 历史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考验 新经济政策 内容 粮食税 自由贸易 解除工业国有化 取消实物配给制 评价 评价 积极作用:在军事上起到了战胜敌人的保障作用 消极影响:对农民的损害较大 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 普遍义务兵役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