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意义:(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本质

(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p4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p32—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6、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p37)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7、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p37—39)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在实践过程中,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种不同形态,它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而人类社会的存在,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当今社会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第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内在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8、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p44—45)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p4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

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p48)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二者的相互关系:

(1)区别: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2)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方法论意义: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反对把斗争性和同一性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要么只在绝对同一中思维,认为事物只有和自身同一,永久不变;要么只在绝对对立中思维,脱离了同一看对立,认为对立就是势不两立、绝对分明、绝对否定、排斥一切。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p49-5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二者的辩证关系:

(1)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联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意义:(1)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事物。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2)有助于我们学会应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如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等。

(3)有助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

1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p5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意义:第一,重视量的积累;第二,坚持适度原则;第三,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13、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p51—5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

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意义:(1)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2)对待事物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第二章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p65—6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

(p6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不仅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抽象、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3、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p64)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的认识互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同时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p69-70)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割裂了二者的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5、真理及其客观性

(p73—74)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在认识真理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要认识到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另外,真理的客观性也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6、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p74—76)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二者的辩证关系: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意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7、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p80)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别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可以防止和反对否定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可以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8、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p85—86)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任何成功的实践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p96-10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性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二者的辩证关系: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表现在:(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2)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会相应的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其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理论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实践意义:要正确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要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及意义

(p104—106)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相互关系是: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及意义

(p108—110)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在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时,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基础完善、巩固和发展;不适合自己经济基础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第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辩证的统一.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是“基本适合一不适合一基本适合”的过程,它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意义: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原理来观察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可以看到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我国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单一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解决政企不分,克服官僚主义,消除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原有政治体制的弊病,实现团结安定,政府廉洁高效,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4、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p124—127)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即积极地推动作用和消极地抑制作用.

积极作用: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主要表现在: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1)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2)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3)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第二,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消极作用:

第一,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

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消极后果。如,在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以及开发利用原子能带来的消极后果。

第二,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因此,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须受到一定的、合理的制约。

(1)做好科技评估工作;(2)建立道德约束体系;(3)大力发展人文科学.

5、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p131—13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是,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p133)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至上的观点。具体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们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第四章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p145—146)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民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对立统一。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得兼。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及其相互关系

(p146)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也叫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耗费。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二者的关系:对立统一。其对立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其统一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p148-150)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依据、内容及其意义

(p159-160)(1)划分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2)内容: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这部分资本叫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包括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叫可变资本.

(3)划分意义: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表明了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5、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p163)第一,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其价值只能借助工人的具体劳动发生转移,不能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第二,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第三,“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总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其实现的前提条件

(p166—167)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按一定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即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和爆发的根本原因

(p171—172)(1)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2)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1、垄断形成的原因

(p185)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取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垄断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原因及特点

(p185—186)(1)垄断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原因。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但垄断形成后并不能消除竞争,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垄断并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即没有消除商品经济;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特点:第一,竞争的目的不同;第二,竞争的手段不同;第三,竞争的范围不同;第四,竞争的破坏性不同。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主要形式、作用及其实质

(p189-192)(1)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的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主要形式: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的发展;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4)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在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4、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p198—199)(1)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跨国公司的发展;第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2)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积极作用:第一,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二,可以吸引外资,扩大就业;第三,解决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第四,借助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参与全球化进程.

消极作用:第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第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第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经济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第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扩大.

5、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实质

(p200-207)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首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其次是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第一,职工参与决策;第二,终身雇佣;第三,职工持股;第四,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第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表现在: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债务危

机频繁发生;危机突发性显著,强度大,传导迅速,波及面广;经济复苏缓慢。

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意义: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本质 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 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p4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 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p32—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

《马原》各章核心知识点归纳

绪论、主干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主干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意义:(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本质 (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p4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p32—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意义:(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本质 (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p4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p32—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6、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内容: (p29)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者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意义: (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惟独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者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干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 (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 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p4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 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p32—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马原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要点精述 第一单元唯物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 (5)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理论意义: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3)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界定哲学物质概念的 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 之外什么也没有。 (3)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设想没有运 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 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 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 态;静止是绝对运动着的物质的具体存在 形式,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静止是认识 事物的起点和基础。(2)运动和静止是绝对 和相对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 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夸大 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 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运 动观的错误。 5物质运动与空间、时间的关系。 (1)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空 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 度。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 质。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 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 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 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 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 的时间、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3)时间、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 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无限存在 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 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 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 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 有限即趋向无限。 (4)如果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认为空间、时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 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就会犯形而 上学的错误;相反认为空间、时间是纯粹 的流逝或主观自生的,就会犯唯心主义的 错误。 6实践的本质含义。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 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包括三层含 义:(1)指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 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 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 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2)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 性的性质和形式。这一含义把实践与作为 人以观念的方式,如认识、理论活动等把 客体的活动区别开来。 (3)实践标志着人对世界的实践把 握。 7.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1)实践的主体是具有实践能力并从 事实践活动的人;实践的客体是实践活动 所指向的对象。 (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 点: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 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 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 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即目的 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 动者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 质: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 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 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 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 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 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 作用的实质。 (4)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 容和结果: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主体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 即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8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人们能 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 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点是:①客观 物质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④直接现实性。 (2)实践有三大基本形式:生产实践、 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 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精心整理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精心整理 一、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a)社会根源 b)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在反抗资本阶级的斗争中 c)思想:法、英、德的三大工人运动 ●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 会主义 ●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d)有关著作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神圣家族》 ●奠定了思想基础《德法年鉴》 ●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 ●标注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共产党宣言》 ●”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反杜林论》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a)科学性 b)革命性 ●人民性 ●实践性 ●发展性 二、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 a)物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b)意识能否正确认识物质 ●可知论 ●不可知论: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2.物质 a)定义: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概念从这些总和中抽象出来 ●共性与个性、具体与抽象、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 b)共同特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不以人的意识而改变,人类无法改变 其客观性 c)存在方式(根本属性):运动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什么都没有 ●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时空 ●时间的特点:一维性(不可逆) ●空间特性:三维性、伸张性 d)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物质是什么 ●意识是什么 ●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从本质来看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e)规律 ●定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实践 ●规律——能动(目的) ●必然——偶然 ●真理尺度——价值尺度 ●合规律性——合目的性 ●社会历史趋向性——人的主体选择

(完整版)马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含义 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8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②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依据。 3、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包括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 ②不可知论:主张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只有少数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①辩证法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是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③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极其理论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列宁的物质概念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在于: ①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坚持把物质当作客观实在性,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①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意识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的形成,并产生了语言。 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运动,运动和静止 ①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的根本的方式。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马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论述〕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 是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简答〕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论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表达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④表达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 定了理论基础。 三、关于物质的世界性的基本问题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 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世界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运动过 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3)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否认静止犯相对主义和狡辩论的错误,否认运动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5)社会生活实践性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 a.实践是社会生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P28-31〕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必考〕 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时间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五、联系及其特征 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征: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④联系具有条件性 六、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跟本上答复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认之否认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

马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含义 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8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着的共产党宣言.. ②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依据.. 3、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包括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 ②不可知论:主张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只有少数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①辩证法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是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 的矛盾性.. ③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意义:(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本质 (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p4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p32—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