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曹操的军事思想

曹操的军事思想

曹操的军事思想
曹操的军事思想

曹操军事思想

摘自《中国军事史三国史》(军事科学院主编)

一、曹操的军事思想的来源

曹操的军事思想有广泛的来源。首先,来源于他统一战争的实践。曹操在这一实践中,探讨了如何从没有兵、没有地盘起步,如何在群雄包围的内线作战中杀出重围,如何战胜强敌袁绍成长为中国最强大的力量,如何为消灭联合起来的南方势力进行战争准备。核心问题,是在汉末条件下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实现以弱胜强,尔后以强胜弱。由于他所处的北方,混战比任何地方都激烈,战乱造成的人口锐减,经济崩溃,比任何地方都严重,曹操又连克群雄,所以其军事实践也比任何群雄都复杂、生动和成功,为其军事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曹操又是一位好学深思之士,御军30多年,手不离书,白天研讲武策,晚上思考经传,又喜好同众僚属讨论问题,内论御敌固守、行军进退之宜,外料敌人变化、彼我虚实、战争之术,经常整夜不停地探讨。沿着这条实践、探讨、再实践、再探讨的道路,最终形成了他的军事思想。这一军事思想,是他个人才力的产物,也是他周围谋士共同智慧的结晶,是指导曹操取得胜利的思想。

其次,曹操的军事思想来源于申、商思想的影响。这同汉末思想发展趋势有密切关系。汉末以来,在两汉占统治地位的经学由于不能适应干戈不息的社会需要,走向衰落。思想界经受了离经叛道的洗礼,兴起了对弃农经商、奢侈、厚葬等弊端的社会批判思潮,认为时代已临末世,应当在治理社会时刑德并用,以法治为本。接着,曹操带头兴起一股喜好法术的思潮,他的兵学以受法家影响为主,受儒家影响比较少,所以陈寿说曹操是“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曹操根据治乱世用重典的原则,大胆地求助于战国申不害、商鞅。申不害本于黄老,而主刑名,主张用术,倡导君主“因任而受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商鞅则主张通过战争统一天下,奖励耕战,赏罚严明,以法治军。曹操鉴于申不害学说有术而无法,容易使法令前后不一,授人以隙,商鞅学说有法而无术,虽然造成国富兵强,但是君主无术以知奸,两者各有一偏,因此兼用法与术,通过二者互补以纠各自之偏,创造性地把它们应用到汉末军事斗争中。由于头脑中儒家思想较少,他用兵时主张大力使用权谋,作战指导思想以用诈设奇作为特色。

再次,就兵学自身而言,曹操的军事思想还来源于孙子等兵家。曹操读了很多兵书战策,最推崇《孙子兵法》。孙子重诡道,曹操用兵也以诡诈见长。鉴于世人对于《孙子兵法》未能深入训释,他为其作注,撰《孙子略解》,撮取诸家兵书精华,著《兵书接要》,又把自己所得,著为《孟德新书》十万余言。除《孙子略解》外,现在均已亡佚。

二、用干戚以济世的战争观

汉末,军事斗争是主要的斗争形式,对待战争的态度,成了割据者的首要问题。割据者中,有一类人一味黩武,如董卓、李傕、郭汜等,企图以武力解决一切,虽然得逞于片刻,但是弄得天怒人怨,都迅速灭亡;另一类人幻想以文取胜,如刘虞、刘焉父子、刘表等人,由于受儒家忌言兵的影响,所谓“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企图拥兵自保,中立避战,一味恃文,也先后灭亡。这两类截然相反的人,都不能正确对待战争。

曹操既反对一味恃武,也反对一味恃文。他肯定战争,称颂战争是济世所需,引证儒家经典说,《易经》称上古有“弧矢之利”(弓箭之利,是在天下建立权威),《论语》曰“足兵”(应保持足够的武装

力量),《尚书·洪范》八政曰“师”(古代八种政事为建立和使用军队),《易经》“师贞丈人吉”(当战争是正义的,而且有德高望重的人临阵指挥时,就吉利),《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征其旅”(天帝告戒周文王不可贪求别人土地,但是当密国人来侵犯时,文王则赫然大怒,整军而出,以止其侵犯),以上述经典证明儒家并不一概反战。曹操有征引史实,说明黄、成汤、周武王“咸用干戚以济世”,援引《司马法》“人故杀人,杀之可也”。认为不如此,有可能像只文不武的徐偃王那样,迅速失败,结论是:“恃文者亡”。曹操坚持武力统一中国。一丞相掾属谏止他对刘备用兵,曹操说,你应当了解我,想让我安坐不动,只推行周文王的文德,恐怕我不是那样的人。

曹操又主张限制战争。说圣人用兵,“戢时而动,不得已而用之”。建安七年,他经过家乡谯县,见到人民死的死亡的亡,走了一整天见不到一个熟人:“生民百遗一,念之绝人肠”。惨酷的见闻,促使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老子反战思想。老子认为“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曹操认识到一味好战,将重蹈夫差的前车之鉴,结论是:“恃武者灭”。

曹操对战争肯定和限制的界限,在于战争是否具有正义性。凡是具有“义”的战争,他是肯定的。他说参加讨董战争,是“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说“兴义兵而远近莫不响应,此以义动故也”。他所谓的“义”是声讨董卓之罪,削平群雄,统一国家。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他把战争同政治结合起来,使之尽可能拥有更多的“义”,通过挟天子令诸侯,披上“奉辞伐罪”、“奉过威灵,仗钺征伐”的神圣光环,使他出事的战争具有讨伐叛逆、维护汉室正统的名义。正如他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三、文武并用的战争指导思想

曹操主张文武并用,调动多种致胜因素,争取战争胜利。他看重政治致胜的作用,已如上述,又看重经济致胜的作用,讲求足瞻军国,认为安定国家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并天下,汉武依靠屯田平定西域,这些是先代的良好范式。在汉末经济崩溃之时,应大力屯田。此后又充分肯定屯田的历史作用,说“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军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屯田是“不朽”的事业。他企图依靠盐铁之利,满足军国之用,把盐铁的利权从郡县重新收归中央;认为主持盐铁的司金中郎将是比军师还重要的“建功”的职务,要选得力的人充任。

他看重外交致胜的作用,主张以外交分化众多的敌人。在以弱敌强的内线作战时期,主张把群雄分开来,每次作战只打击一股势力,形成争取友军、孤立打击对象的思想。凡属日后可能是敌人,而当前可以团结的力量,他都团结。刘备来投靠时,程昱劝他杀刘备,他说“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在打袁术时,明知吕布“狼子野心”,仍然以诏书拜他为左将军,手书厚加慰劳,以便破坏袁、吕合纵,集中兵力对付袁术。直到袁术败走后,才擒杀吕布。他取得一系列胜利后,进入以强敌弱的外线作战。但这时他却骄傲了,一度以“霸王之兵”自居,认为“霸王者,不结成天下诸侯之交权者也,绝天下之交,夺天下之权,以威德伸己之私”,因此在赤壁之战中,傲对益州使者张松,也没有争取孙权,反而同时打击孙、刘,结果遭到赤壁惨败。他迅速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回到分化瓦解敌人的思想上来。此后,他以“缓之而后争心生”的思想,离间孙、刘,怂恿双方火拼,以坐收渔利。

在肯定军事致胜的作用时,曹操不仅重视兵力、兵器的作用,也十分重视谋略的作用。在割据初期,曹操与袁绍、袁术等群雄相比,兵微将寡,在作战中唯有发扬其智力优势,因而形成了重谋略的思想。他强大起来以后,仍然保持了这一特色。他认为战争的胜利,首先是庙胜、谋胜,谋功高于野战功绩。他说《左传》等经典以庙胜为贵,历史上萧何的受封,先于攻城野战的曹参,珍重计谋是古今所崇尚的。古人把运筹帷幄的谋划摆在首位,攻城夺地的胜仗摆在其次。根据他自己的经验,官渡之战中接受旬彧的劝告,在最困难的时候坚营固守,决不后撤是正确的,当时如果退兵,则敌人怀利,士气百倍,自己军队胆怯丧气,必败无疑。是旬彧之谋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而海内对此还不理解,所以他反复阐说庙谋所起的重大作用。在潼关渭南之战中,他对围观的秦、胡兵说,我曹操也是个人,并非有四目两口,只是多智罢了。

他的结论是“虑为功首,谋为赏本,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越国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下)

一、诡诈善变的战略战术思想

曹操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同多种类型敌人作战,形成以善变和诡诈为特点的战略战术思想。在作战指导上,强调从敌情出发,不拘一格,“兵无常势,盈缩随敌”,根据实际情况“应机而变化”,不死守固定模式,认为“兵之变化,固非一道”,能把致胜因素变化到极致,就是胜利,“能应敌变化,取胜若神”。如何变化,事先不能定死,只能“料敌在心,察机在目”,通过认真思考,判断敌情,观察各种迹象,临机处置。曹操主张按照情况活用作战原则。孙子提出,用兵的原则是十则围之。他发挥说,这是指双方的将领智勇相等,兵力利锐相同说的;如果主弱客强,不必用十倍,我用一倍兵力围下邳生擒布,就是证明。他把作战原则看作有条件的,可修正的,条件变化以后,就要灵活处置。孙子反对百里而争利,说:“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罢者后,其法十一而至。”曹操在注中也说:“百里而争利,非也”;但是在荆州追击刘备的时候,他置这个原则于不顾,亲率精骑5000急追,一日一夜行300余里,并且获得胜利。这是因为情况不同,孙子生活在车战时代,他生活在步战骑战时代,刘备兵多而不精,处在败退之中,他是胜利之精骑,士气高涨,所以敢于超脱原则。因此他主张“权因事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何变化,不必死守原则,承认军事原则的相对性,反对其绝对性。

他主张“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他发现进攻邺城不克是由于此举促使袁谭、袁尚合力守城,便通过退兵诱使二袁转向自相争斗。当袁谭、袁尚中计果然发生了内斗时,他主张“当乘其乱”,回军各个击破之。赤壁战后,他“察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桡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对南方由战略进攻,转变为知难而退的积极防御。

在兵力部署上,他重视使用善于变化的奇兵取胜。在历史上,他较早地对奇正作出解释,指出“正者当敌”,“奇兵从傍击不备也”,即正兵是担任正面作战任务的部队,奇兵是担任侧击或迂回等机动作战任务以击敌之不意的部队。孙子说:“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曹操进一步指出,无论孙子说的何种情况,在部署兵力时,都应该区分奇正:“以五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以而敌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己与敌人众等,善者犹当设伏奇以胜之”。

曹操强调诡道用兵,并以此著称,认为在作战指导中,“形露必败”,主张“以诡诈为道”,尽可能地制造假象,荫蔽自己的意图,不使暴露,以出其不意,击其不备,让敌人不知道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什么战法进行打击,陷敌于被动。他在白马之战中,主张声东击西,佯渡黄河,分散袁军兵力;延津之战中,主张通过饵敌,使敌骑阵形混乱;北征乌桓时,主张用而示之不用,制造退兵不打的假象,然后大军秘密出卢龙塞,达成对乌桓的战略奇袭;渭南之战中,主张骄敌示弱,渡渭后不立营,不应战,麻痹了关西军,都创造了诡道用兵取胜的成功范例。

曹操之所以强调诡诈善变,目的是为了夺取主动权,实现其“战在我”的名言。他征关西时,针对内部关于关西兵强、习长矛的议论,提出“战在我,非在贼也。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耳。”他在那次作战中,企图渡过西河,却故意屯兵于潼关前,将关西兵吸引至潼关集结,造成敌西河守备空虚,然后出敌不意地渡过西河,出现在潼关之后,将潼关之关西兵置于无用之地,通过这一诡诈用兵,夺取到作战主动权,实现了“战在我”的要求。他所以变化常规战法,目的也在于此。他认为攻城夺地,有时候就要突破常规,像孙子说的那样,“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他曾置徐州陶谦侵占他的华、费二城于不顾,而径直出兵徐州,说这是因为华、费“城小而固,粮饶,不可攻也”。由于不顷兵攻城,保全了兵力,一举攻陷徐州14县。他补充说:“小利之地,方争得而失之,则不争也”。初平三年,于毒等攻东武阳,曹操不回兵自救,反而引兵西进,攻于毒本屯。说:“孙膑救赵而攻魏,耿弇欲走西安攻临淄。使贼闻我西而还,

武阳自解也;不还,我能败其本屯,虏不能拔武阳必矣。”于毒等果然放弃东武阳还兵。曹操从改变常法中,调动了对方,夺取了主动。、

二、持法重才的治军思想

袁绍起兵前,表示如果讨董的事不成功,他将据有河北,南下争夺天下。问曹操打算据有哪一方面,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就军事思想来说,曹操的回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他的建军思想是力图利用天下人士的才智和勇力,以“道”驾御他们,二是说检军搞好了,就没有什么地方不可以占据。这就是曹操的建军思想:以用能人的方针,网罗天下有真本领的人士,以行法令、重赏罚的“道”,驾驭这些人士。一)用能人曹操认为,治平和治乱时期的用人标准,应当有所区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东汉是治平时期,用人尊崇节义,名实,任用的人虽然学习儒家经典,讲究德行,名气很大,但是治国治军本事往往很平庸。这在群雄争胜之际,是不适应夺取天下的任务的。曹操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治乱中度过的,不能不同东汉治平的社会风气作斗争。他大声疾呼用人要重功劳、才能,有时甚至偏激地指出轻德行。他说,如果只有廉士才可以任用,那么齐桓公如何称霸?现在天下没有吕尚身披布衣、怀抱高才、在渭水边垂钓的人吗?又能没有陈平那样盗嫂受金、还没有遇到魏无知推荐的人吗?要明察荐举出身微贱的人,唯才是举,使我能得到并任用他们。他承认“有行”和“进取”常有矛盾,有德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德行。既然如此,不妨忽略“有行”,只求“进取”。他说,陈平难道有德行,苏秦难道守信用吗?,可是陈平奠定汉业,苏秦扶助弱燕。由此说来,士有缺点,难道可以废置不用吗?有司好好考虑这个道理,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不会遗漏,官府也没有荒废的事情了。后来,他把这种思想发挥到极致,说,吴起是个贪将,杀了妻子获取信任,散发金银谋求官职,母亲死了不回去葬母,可是他在魏国,秦人不敢向东进攻,他在楚国,三晋不敢打南方的主意。现在天下能没有这样的人吗?如果隐逸在民间的有崇高道德的人,以及勇敢不顾一切,临敌力战的人;或者是文俗之吏,具有高才异质,或者是胜任将军、太守职务的人;或者是蒙受侮辱之名,见笑之行,或者是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要举荐所知道的,不要遗漏。他为了用有能之才,坚持出以公心,“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实际上曹操用人,既主张用有德行的,也主张用德行上有亏缺的。大体来说,在创业阶段,偏重于才,因此“矫情任算,不念旧恶”,以作到“文武并用,英雄毕力”,因此戏志才、郭嘉等行为不检,蒙受一般人指责的人,都凭其智谋受到重用;于禁、乐进原居行伍中,张辽、徐晃本在俘虏内,这些低贱的人都被他提拔成长为一代名将。但是后来曹操在为子孙代汉作准备,不再唯才是举,而很计较其是否拥护他的代汉事业,如果防碍了他,越是有才越遭嫉恨,甚至被其杀害。

(二)行法令,重赏罚

曹操的御军之道,是以法治军。他说:“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说孙子“齐之以武”,“武”就是“法”,只有用法,才能使军队整齐划一,使下面同上面保持一致,法的内容包括“部曲幡帜金鼓之制”,“百官之分”,“粮路”,“军费用”。他亲自制定军队管理条令、步骑兵战斗条令、船战条令等军队条令,规定营规,规定军队出营、行三百里、至营、至营讫和行军时的规定;规定船战中擂鼓时吏士、什伍、战士们的战斗动作、战船的队形;规定步战中根据鼓音的遍次和变化,步骑士、斥候、诸部曲、兵曹们的战斗动作,临阵时根据指挥信号向前、后、左、右的要求,各级指挥关系和职责,对伍中不进者的处置权,临战时的禁止行为、乘骑的位置、动作,进战时士与号的关系、前后兵的位置等等。凡违反者,轻则没收、不赏功、鞭杖,重则立斩。

曹操认为,行法令,要坚持“设而不犯,犯而必诛”。立法的目的,是以它的威慑、阻吓作用,让军队成员警醒不犯法,一旦犯了法,必须坚决执法。立法者和执法者犯法,概莫能外,法令才具有权威性。一

次行军时,他下令禁止士卒伤麦,犯者死,他的坐骑却腾越踏进麦地,他召来主簿议罪,主簿说根据春秋的规矩,罚不加于尊者。他说:“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自杀,请自刑。”于是拔剑割发扔至地下。儿子曹彰受任征讨代郡乌桓,行前曹操告戒说:“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

曹操行法令时,主张重赏罚。他引《军谶》说,“军无赏,士不往”,认为褒奖死者是激励生者,厚待以往有功人员是着眼于今后,把赏赐看成是军队吸引人、激励人的必要手段。认为和平时期不妨崇尚德行,战乱时期必须强调“有事赏功能”,方可立功兴国。他仰慕历史上“受赐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的名将赵奢、窦婴,坚持向他们学习,赏赐有功劳、有才能的人,特别是赏谋功。他主张把赏赐形成法令制度,该赏的一定赏,不该赏的一定不赏。对有功人员,坚持给予应得之赏。有功人员田畴辞爵,他三番五次动员田畴接受,说否则就是成就一人的高名,而违背王典,造成自己的过失。对于无功人员,主张不给无功之臣升官,不给不参加战斗之士颁奖。他个人愿为赏赐作出牺牲。建安十二年,他追思窦婴散金之义,把所得三万户租分出来,同诸将及掾属分享,酬答众人,自己不独占大恩惠。

曹操认为应当赏罚互补、恩威并用,光有一面不行,不可专用恩,也不可独用罚,不然就像宠惯了的孩子,不管喜怒,都会同你瞪着眼互看,一点也不怕你,有害而不可用。赏罚严明以后,能做到即使指挥大部队,也像指挥一个人那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罚罪和赏功不一样,要看时机。他认为,在天下土崩瓦解时,群豪并起,人怀不满,各有自为之心,这是上下相疑之秋。这时即使以信任对待群臣,他们还害怕,不相信,如果对他们执法,则谁不自危。因此,在自己脚跟没有站稳时,从安定人心、稳定大局出发,他只赏功,不罚罪。官渡之战中,他缴获军中通敌书信,都一火烧之,他说,面对强大的袁绍,我还不能自保,何况大家呢?建安八年,人心归顺,地位巩固,罚罪条件才具备,他终于颁布败军令:《司马法》说:将军死于退却。所以赵括的母亲,请求不因赵括的战败连坐。这件事证明古代的将军,率领军队在外面战败,家属就在国内受罪。自从命将出征以来,只赏功,不罚罪,这样做不符合国典。今后众将出征,战败的抵罪,失利的免去官爵。

不拘一格起用能人,依靠法令,有赏有罚,又有严厉,又给予利益,这是曹操的建军思想核心。

曹操在战争中残忍好杀,下令”围而后降不赦“,在彭城同陶谦大战时,杀人万数,泗水为之不流,征吕布时再屠彭城。官渡之战中,坑杀袁军数万,此后屠城和诛灭三族的还不少。曹操企图在扰攘之际以此示威于天下,实为滥杀无辜,暴虐无道。最后未能统一中国,这未必不是一个重要元因。

曹操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善于用兵治军严整

[键入文字] 曹操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善于用兵治军严整 曹操的军事成就 汉末三国的军事家首推曹操。曹操深通兵法,他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并注《孙武兵法》十三篇,流传至今。曹操也善于带兵,他治军严整,法令严明,《通典·兵典》中收录的《魏武军令》、《魏武船战令》、《魏武步战令》等,便反映了他严明的军令。曹操更善于用兵,史称他“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他确实是一个极为杰出的军事家。李靖的《李卫公问对》、何去非的《何博士备论》等著作都赞誉曹操的行军用兵。 曹操的军事、文学才能很少有人否认,稍微有争议的是他的政绩。他的政绩与军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回顾三国前的历史,东汉桓帝年间,中国的人口曾经达到五千多万,但到了三国时锐减到七百多万,甚至还不如四五百年前动不动就“斩首十万”的 战国时代。杀光这么多人不可能,但饿死却不难。究其根源,无非是天灾人祸。自东汉桓帝灵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暴动、叛乱不断,民不聊生之余人口、户数大量减少。根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时期,比较大的灾祸有“延熙九年春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按照这个估计,仅此一年这两地就饿死了大约三四百万; 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光和五年二月,大疫。”,“光和六年夏,大旱”。其余小规模的天灾、诸胡叛乱或入侵,不计其数。加上爆发于公元184 年的黄巾大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后,生产遭到了完全的破坏。这样的乱世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使民众丰衣足食,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然而,汉末三国中的各个诸侯中,军事上有才能的不少,内政上有作为的不多。政治经济上的成功与失败都会自然的反映在军事上,大多数人因此吃尽苦头,最终受困 1

论曹操的管理思想

论曹操的管理思想 社会学院10(2)班 41号汤蕾 摘要:东汉末年,三足鼎立,曹操凭着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独霸一方的枭雄。曹操是一个极为丰富、多面,极有个性又极富戏据性的人物。他诡谲、狡诈、冷酷、残忍,但同时他也是大气、深沉、豁达、豪爽、洒脱、风趣、机敏、随和的,他运筹帷幄,征讨四方,广纳贤士,擅用人才,施行仁政于民,建立霸业于国,以大局为重,不计较私人仇恨,通过自己在经济,行政,文化,人才以及军事方面的独特的管理方式,把一方水土治理的井井有条,是当世当之无愧的“英雄”。 关键词:以礼教化;大气豁达;知才善任;唯才是用;文武兼重 一、经济管理思想 1、实行屯田制 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196年(建安元年),他决定推行屯田制,颁布《置屯田令》。屯田的基层组织为屯,每屯约有五六十人,由屯田司马管理。屯田组织自成系统,不隶属郡县,官员有典农中郎将(相当于郡守)、典农都尉(相当于县令)、直接隶属于朝廷的大司农。屯田农民称屯田客。屯田客用官牛耕种的,要将收成的百分之六十交给国家,用自己牛耕种的,交百分之五十。屯田农民不再负担徭役和兵役。屯田制的推行,使许多流民重归土地,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生计问题,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对曹操势力的兴起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2、抑制土地兼并 曹操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颁布的《抑兼并令》,主要内容: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于藏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丝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曹操抑制土地兼并的思想直接来源于董仲舒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儒学是包含了一些道家、法家思想在内的新儒学,毕竟要抑制土地兼并光靠德治是不行的,更需要有法治做后台,这也就是所谓的“阳儒阴法”,也因此曹操抑制土地兼并的指导思想是儒家思想,行政手段则体现法家思想。 3、奖励农耕 曹操注意招回流亡人口,分给无主荒地,或贷给耕牛,帮助和鼓励他们从事生产。关中地区因遭受军阀破坏,有十万多家流入荆州。后来这些人想重返关中,但苦于无犁、牛等生产资料。曹操便采纳为觊建议,实行食盐专卖,以其收入购买耕牛和农具,贷给归还的农民,帮助他们恢复生产

关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

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 一代枭雄——曹操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不识英雄真面目,横看成岭侧成峰。”曹操,是个令人争论不休的人物,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奸贼。英雄和奸臣的两种说法,都是只重一面而忽视另一面。英雄注重了“雄”(能力)而忽略了正义性,奸臣则没有突出能力。因此,我们说“奸雄”是对曹操的最好评价,既肯定了曹操的能力又对其事业的非正义性作了论断。 曹操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他才华横溢,能诗擅赋;他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长期打压吴蜀联盟,从而奠定了曹魏集团的军政基础。在治世,他会成为一个出将入相的能臣。奈何东汉纷乱,他只能成为一个雄踞一方的霸主。乱世的奸雄,治国的良相,护国的将军,人中的龙凤。 这就是曹操。他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好像有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 曹操确实是很大气的。读他的诗和文,常会感到他的英雄气势。哪怕是信手拈来,嬉笑怒骂,随心所欲的短章,也因有一种大气而不显粗俗。尤其是他的《观沧海》,是何等的气势:“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确非大手笔而不能作。曹操毕竟是乱世英雄,对于生命的毁灭,他比谁都看得多。他的感慨,是多少要带点终极关怀的意味的。 曹操实在是聪明。在一个人人都说假话的时代,最好的武器就是实话实说。这不但因为实话本身具有雄辩的力量,还因为你一讲实话,西洋镜就拆穿了,讲假话的人就没辙了,他们的戏就演不下去了。当然,曹操这样说,并不完全出于斗争策略,还因为他天性爱讲真话,说实话。即便这些实话后面也有虚套,真话后面也有假心,有不可告人的东西,也隐藏得很自然,不露马脚。甚至哪怕是说假话,或者说一些半真半假的话,或者是把假话藏在真话的后面,也讲得坦荡,讲得流畅,讲得理直气壮。可以说,曹操这个人就连撒起谎来,都是大气磅礴的谎。 对于曹操,不同的人对他有不同评价。唐太宗评价曹操说:“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毛泽东写词赞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毛泽东也曾经说过:“曹操这个人懂得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还注意疏浚河道,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司马光评价曹操说:“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易中天评价曹操:“大

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与雄

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与雄 内容摘要: 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反面人物,被无数的世人所误解与唾骂。许邵因此称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谓名副其实,一语中的。尽管如此,也不能不承认曹操治理国家的雄才,毕竟只有曹操这样的强势人物才能统一各个封建割据的地方政权,实现政治统一。许邵因此称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谓名副其实,一语中的。所以我们也不能简单用“好人”和“坏人”来评判他。《三国演义》中确实地把曹操定义在一个奸雄的位置,偏重于“奸”的塑造,但也算是英雄。小说把曹操的反面形象推到了极致。但在曹操的身上集中了“奸”和“雄”的统一。这种统一始终贯穿整部书。也正是如此,曹操形象才会在每个人的心间,既让人恨,又让人喜爱,从而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反面典型。 关键词: 曹操英雄奸雄三国演义 正文: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极富文学艺术价值的小说,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世界各国也广为传播。《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的人物。如: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张飞、关羽、周喻、鲁肃等等。这些人物皆可以称得上当世的英雄。在这众多英雄人物中,性格最为复杂的要算曹操了。 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反面人物,被无数的世人所误解与唾骂。作者罗贯中大力宣扬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为代表的忠义---忠于汉室的义,表现出强烈的汉家为、全书反对曹操政治道义的倾向,将曹操刻画成为一个残暴不仁、玩弄权术、奸诈狡猾的封建时代靠军事起家的诸侯。尽管如此,也不能不承认曹操治理国家的雄才,毕竟只有曹操这样的强势人物才能统一各个封建割据的地方政权,实现政治统一。所以我们也不能简单用“好人”和“坏人”来评判他。《三国演义》中确实地把曹操定义在一个奸雄的位置,偏重于“奸”的塑造,但也算是英雄。小说把曹操的反面形象推到了极致。但在曹操的身上集中了“奸”

论曹操的功与过

论曹操的功与过 由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影响,曹操早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对于他的功过,可谓是争论许久了。最近,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打着回复历史原貌的大旗,大肆贬刘扬曹,造成一时间的思想混乱。 其实凡是读过上述两本书的人都清楚,曹操是人雄。这点不夸张;刘备亦是人雄,诸葛亮也是人雄。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能在同一时代聚集如此多的英雄,恐非三国时代莫属,也就无怪乎三国故事能源远流长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了。 曹操作为三国时代的一个特殊人物,首先是具有其时代特色的。他也忠君爱国,忠得是刘氏的国君;爱的是汉王朝。那个时代,君国是不分家的,所谓忠君即是爱国,这与我们现在是完全不同的。曹操的早期活动是完全履行这一准则的,无论是他除洛阳北都尉;还是后来征讨黄巾大起义,都是出于这一思想的。曹操对于汉室来说,的确是有功之臣。但是,随着军力的扩张,权利的增加,他也就逐步走向了具有独裁特色的统治。作为今天的人看待,皇帝是否应姓“刘”的这一问题不算重要,但是在整个封建王朝来说,这是最重要的问题,这是关系到一个人是否是忠、是奸的大问题,失去了这一大前题,任何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明朝的皇帝是姓朱的,那么到了大清朝,为了恢复明朝,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即连孙中山先生不也提出“驱除鞑虏”吗?这又怎能说和姓不姓刘不重要呢?我们可以不管呢?说

到底,曹操还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终其一世,仍为汉臣。同样是汉朝人王莽,没有不说他是奸臣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反汉,他成立了新朝。但是在历史上,王莽对汉朝其实也是立有大功的,王莽为夺取汉室天下,万事模仿昔时圣人周公的言行,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发,谦恭天下士。当时,人们无不相信王莽是周公再生,近50万人士上书请求皇上给王莽加官晋爵。皇上降旨加封,王莽坚决固辞。但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最后连皇帝都死在了他的手上,无怪白居易写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也就是说,我们要等等,等这个人在历史舞台上将自己的面目全部演出后,再盖棺定论。如果没有光武中兴,那么王莽不也算是一代开国之君了吗?同样,作为同时代的董卓,也是大家公认的奸臣,为什么呢?他残杀皇室、后宫、大臣、百姓,将大汉王朝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最终他要的是篡汉。曹操为保汉室江山,毅然逃官回归故里起义兵讨伐董卓,这算是正义之举,是史书上浓墨重笔的地方。但是,曹操当上了丞相、魏王后,又是如何呢?一样是残杀皇室、后宫、大臣、百姓,同时还想谋篡汉,那么相比下他又与董卓有什么区别呢? 王莽依靠的是文治,曹操依靠的是武功。他从征袁绍、灭吕布、讨张绣、诛袁术、伐刘表可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从军事上来说,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军事家。说到这里,我补充一点,我们往往在称赞曹操的军事天才的时候,不由得很是瞧不起刘备。为什么呢?因

我对曹操的看法_700字

我对曹操的看法_700字 曹操是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今安徽毫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许多人认为曹操是一代奸雄,而我却认为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乱世英雄。 首先,曹操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在许多战争中能以弱胜强。这一点,无疑地证明了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自东汉末黄巾军暴动后,诸州牧郡守纷纷割据称雄。逐步天下。在当时各地的割据势力中,以北方的袁绍为强,曹操却不以为然。于是就以二万兵马与袁绍十万军队针锋相对。结果,最终曹操还是以弱胜强,大败袁绍。其中官渡之战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其次,曹操还招贤才,搜罗人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曹操是一位具有出色才华和鲜明个性的袅雄人物,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其雄才大略,风度气襟、治国之道,用兵之神无不给人留下栩栩如生的形象。曹操为实现统一中原的政治野心,就爱才惜才,善于罗致人才,才造成“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强大阵容。当时的才女蔡文姬,被胡

人的贤王强行掳去做了小妾。曹操知道后,便不惜花重金从胡人那儿把蔡文姬赎了回来,达到为己所用的目的。这件事,也是曹操搜罗人才的典型范例。 从许多方面来看,曹操是一个武将,一个谋士。但是,曹操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曹操著名的诗歌中有一道《观沧海》中写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歌中你会发现,曹操名列“三曹”之首,嘿嘿!够厉害的吧! 但《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还是对曹操抱有偏见,他认为汉室应归刘氏所有,而曹氏则是窃贼。但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二,辨证地看问题,曹操功大于过,所以,我认为曹操真不愧为乱世英雄。

曹操的五大谋士

曹操的五大谋士 在《三国志》中,陈寿将荀彧、荀攸、贾诩归为一传,而将程昱、郭嘉与董昭、刘晔、蒋济、刘放孙资这些第二梯队的谋士放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陈寿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程昱郭嘉这五人,他们都是当世奇才,尽管他们品德举止风评等方面,与荀攸相比差得很多,但是在军事谋划这方面,跟荀攸还是一个水平的。 荀彧,体大思精,总统后盾 荀攸,传奇完人,战术大师 贾诩,经权达变,长于应对 程昱,勇略过人,刚戾傲慢 郭嘉,鬼才 所以说荀攸的品行和评价最高 荀攸 总结:我觉的荀攸最大的特点就是低调和城府深 ·七八岁的时候被喝醉的叔父荀衢误伤了耳朵,出入游戏就知道躲着荀衢,荀衢听说后“惊其夙智如此”。 ·十三岁的时候就看出主动请缨为祖父荀昙守墓的人“殆将有奸”,其识人之能可见一斑! ·行刺董卓失败后,共犯何颙“忧惧自杀”,而荀攸则“言语饮食自若”,这是何等强大的心理素质! ·董卓死后,荀攸得以免罪,“攸以蜀汉险固,人民殷盛,乃求为蜀郡太守”,这里可以看出荀攸的远见。 ·口风很紧,跟随曹操后所出的计谋连家人子弟都很少知道,有人问他太祖取冀州的始末,他怎么回答的?“佐治为袁谭乞降,王师自往平之,吾何知焉?”这个回答真是狡猾狡猾的,身为谋主来一句“我怎么知道”,直接堵住了其他想要来问他人的口。 荀攸太低调。纵观荀攸传,没有一句批评的话,连一直在旁边吐槽各种记录的裴松之,都没有说过他半句不好。做人如此。 早年经历各种淡定,被董卓关牢里也吃喝不耽误。。跟了曹操以后,所有的记述都是某战出某策。。没有任何逸闻。。。 曹操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甯武不能过也。 曹操还说: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对曹丕) 而曹丕怎么做的呢?攸曾病,世子问病,独拜床下,其见尊异如此。 曹丕是世子,世子就是半个主子。。。居然下拜。。可见一斑。 荀彧

论曹操的高一作文精选5篇

论曹操的高一作文精选5篇 曹操,一个用兵谨慎,爱民如子的好君王;一个赤胆忠心,严于律己的好臣子;一个奸诈无比、足智多谋的好将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写曹操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曹操的高中作文篇1 不论是京剧唱词,还是巷头故事,还有文学作品,曹操都被骂为“白脸奸雄”、“曹瞒狗贼”,可是又有谁又去欣赏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谁又去了解他背后的孤独、寂寞? 我欣赏曹操,欣赏他的粗犷豪放,用兵如神。官渡之战,打得本初落花流水。可惜四世三公,竟成黄粱一梦!北征乌丸,东临碣石,他挥笔写下了豪迈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多么壮丽的篇章!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是后人对他的赞叹。一次战乌丸,使曹操这个名字青史留名。 我欣赏曹操,欣赏他的求贤若渴,苦觅贤才。江东赤壁,八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将东吴围个水泄不通。大战在即犒赏三军喝了个酩酊大醉,把酒临风,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岁月不饶人,华发早生,贤才的重要曹操比我们都要清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不就是你的心事吗?在大江上,所有愁绪都化作金樽中的美酒一倾而尺,随着江水东流不回,只有那船只的影子打在水面,仿佛一片黑黝黝的山影。月亮如一块玉壁沉入江面。寂静的夜里,只有那雄浑的声音一遍遍诉说着心中的寂寞,在江中飘荡。只叹曹公大意,公瑾运筹帷幄,文韬武略,八十万大军号谈笑间灰飞烟灭。孟德败了,可是他的《短歌行》却永传于世,他求贤若渴的精神感动了天下贤士,曹公手下

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我欣赏曹操,欣赏他的老当益壮。迟暮之年,可仍怀雄心壮志,激流勇进,毫不亚于大耳碧眼。你仍用话语表达着自己的愿望:“老骥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列士暮年,壮心不已。”你须发苍苍,却仍迸发着无限的精力。东征仲谋,西讨孟起,北伐张鲁,中稳朝纲。为魏国的建立和三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如今曹公早已远去,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曹公,仍低吟着他的诗句。我忽然感到,曹公并未走远。 写曹操的高中作文篇2 三国是一个传奇的时代,天下三分,群雄逐鹿,在这片土地上,充斥着无数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无数豪杰在这里演绎着自己的故事,乱世之中,谁能称雄?在我心中,真正的英雄只有一个。 有人说,他是奸臣,是枭雄,心狠手辣,扰的国家鸡犬不宁,我说,他是天才,是英雄,在他的领导下,百姓生活幸福安定。 孰是孰非,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的功绩配得上这“英雄”二字。 年少时的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又是何等的眼光敏锐,在天下一片大乱之际,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这混乱的漩涡中抓住了最重要的机会,他礼贤下士,广交天下豪杰,身边的将领谋士越来越多,兵力日益强大。他用兵如神,运筹帷幄,大军所到之处攻无不克。乱世,是他最好的舞台,那些所谓的英豪在他面前都是跳梁小丑,他笑了,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统一全国的那天,这,是他的时代。 他的军队,永远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有一次,他行军经过麦田,他下令任何军士不得毁坏麦子,违者立斩,但走了一会,他的马突然受惊,踏坏了一片麦田,这时,他竟拔出剑来,要自刎于此,被手下诸将慌忙拦下,于是他便将头

关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

一代枭雄——曹操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不识英雄真面目,横看成岭侧成峰。”曹操,是个令人争论不休的人物,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奸贼。英雄和奸臣的两种说法,都是只重一面而忽视另一面。英雄注重了“雄”(能力)而忽略了正义性,奸臣则没有突出能力。因此,我们说“奸雄”是对曹操的最好评价,既肯定了曹操的能力又对其事业的非正义性作了论断。 曹操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他才华横溢,能诗擅赋;他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长期打压吴蜀联盟,从而奠定了曹魏集团的军政基础。在治世,他会成为一个出将入相的能臣。奈何东汉纷乱,他只能成为一个雄踞一方的霸主。乱世的奸雄,治国的良相,护国的将军,人中的龙凤。 这就是曹操。他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好像有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 曹操确实是很大气的。读他的诗和文,常会感到他的英雄气势。哪怕是信手拈来,嬉笑怒骂,随心所欲的短章,也因有一种大气而不显粗俗。尤其是他的《观沧海》,是何等的气势:“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确非大手笔而不能作。曹操毕竟是乱世英雄,对于生命的毁灭,他比谁都看得多。他的感慨,是多少要带点终极关怀的意味的。 曹操实在是聪明。在一个人人都说假话的时代,最好的武器就是实话实说。这不但因为实话本身具有雄辩的力量,还因为你一讲实话,西洋镜就拆穿了,讲假话的人就没辙了,他们的戏就演不下去了。当然,曹操这样说,并不完全出于斗争策略,还因为他天性爱讲真话,说实话。即便这些实话后面也有虚套,真话后面也有假心,有不可告人的东西,也隐藏得很自然,不露马脚。甚至哪怕是说假话,或者说一些半真半假的话,或者是把假话藏在真话的后面,也讲得坦荡,讲得流畅,讲得理直气壮。可以说,曹操这个人就连撒起谎来,都是大气磅礴的谎。 对于曹操,不同的人对他有不同评价。唐太宗评价曹操说:“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毛泽东写词赞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毛泽东也曾经说过:“曹操这个人懂得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还注意疏浚河道,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司马光评价曹操说:“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易中天评价曹操:“大

曹操的人物性格分析

分析.曹操的人物性格 曹操是汉魏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和诗人,他一生虽并未称帝,但他在汉末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措施,可以使他与秦始皇、唐太宗、康熙等千古帝王同列。但是曹操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千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贬多于褒。肯定他的,说他胸怀大志,唯才是举,平定北方,登高必赋,文武兼备,御军三十余年,自著兵书十万余字,是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否定他的,说他“名托汉相,实为汉贼”是个善于玩弄权术,残忍嗜杀的“奸雄”,尤其在民间,更将曹操作为“奸诈”、“虚伪”的代名词。究其原因,也许很多,但主要是一部《三国演义》的问世,把曹操形象丑化、被定格。因此,要还曹操真实面目就不仅仅是一个“是”还是“非”的问题,就必须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对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背境进行系统整体性的分析,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一、“奸雄”——曹操 确实《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徐州屠城、水淹邺城、华佗被害、近待被杀、、出于恐惧和猜忌杀吕伯奢一家、为引诱吕布将掳来的群众当炮等等,确是曹操凶残性格的大暴露。罗荀被逼自戳贯中借助这一艺术形象严正地抨击了剥削阶级英雄的残忍,深刻提示了曹操之类政治人物固有的谋功逐利,不择手段的阶级本质。 (一)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开国皇帝和英雄人物,都曾镇压过农民起义,他们的双手都粘满了人民的鲜血。无论是历史上的曹操还是《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也不例外。“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充当了一个朝廷刽子手的角色。此后,他又跟随皇甫嵩讨张梁,“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残酷得连死人也不放过。董卓、王允死后,青州黄巾军再次起义,曹操与济北相鲍信负责镇压义军,鲍信战死,曹操却“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并“择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用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先是除“济南相”、任“典军校尉”,后是封“镇东将军”,而且逐步扩大了军事力量,有了逐鹿中原削平群雄的资本。 (二)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曹操在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所有的朝廷大事,从军事征伐到人事任免,从内政事务到外交联系,曹操根本不听献帝和朝臣的意见,都是个人说了算。献帝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儿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装饰“门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 曹操在擒杀吕布之后,“威名日盛”,脑海深处便产生了窃国谋逆的念头,如果不是顾虑“朝廷肱股尚多”,只怕早就“行王霸之事”了。当献帝深感曹操欺君

论曹操

论曹操 ——从史传到《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 曹操,乱世时期一颗星光灿烂的明珠;曹操,战争与政治熏陶下的一个优秀人物;曹操,大智大勇与奸诈无比的矛盾化身。出身宦家,力求除宦;初讨黄巾,安身立命;胸怀大志,所向披靡。恭迎献帝,首倡义师;许下屯田,流民归附;北征乌丸,荡除不轨。举贤用能,不避其瑕;唯才所宜,不求其全;知人善任,不问其身。袁氏败亡,北方遂平;南谋孙刘,赤壁遗恨;克成洪业,天下三分。行军伍间,尚能作赋;立战阵前,激昂吟诗;攻城拔地,大修学堂;陷州夺池,整齐风俗;整顿经济,兴修水利;文武兼施,天下升平。其人伪诈,其好残杀;屠城徐州,血洗邺城;诛杀名士,只报一恨;枉杀名臣,只为已思;假梦杀姬,自欺欺人;与仓官谋,借头安心;凡此之类,不胜枚举。晋室一统,以此为基;曹操之功,实不可没;错过虽多,掩瑜千秋功过,后人评说。曹操,这个《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人物,毁誉参半,说曹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曹操太复杂,而且对曹操的看法和评价始终没有断过论争。甚而至于将历史中的曹操和《三国演义》小说中的曹操放在一起,越搅越乱,越乱越不能够认识曹操的真面目。我这里说曹操,将选取两个角度对曹操谈谈看法,力求能够让大家对曹操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曹操;事家;政治家;残忍;奸诈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前言 (3) 第二章从史传到《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物形象 (3) 2.1曹操的历史真面目 (3) 2.1.1史籍中对曹操的评价 (3) 2.1.2曹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 (4) 2.1.3曹操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 (5) 2.1.4曹操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 (6) 2.1.5曹操是一个性格复杂的男人 (7) 2.2曹操之丰满的文学形象 (8) 2.2.1曹操的文学形象的形成 (8) 2.2.2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文学形象 (9)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对曹操的评价

操是个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艺术典型家,作为一个阴谋家,他具有无穷的权势和贪欲,与"仁义"的刘备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交织在阴险.奸诈.暴虐.多疑的性格中,大权在握,则为所欲为 ,与诸葛等人的形象是鲜明的反叛,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汗献帝成了他的傀儡,故此被对手骂为"名为汗将,实为汗贼".但他有自己的雄才大略,其形象虽不为人喜爱,但也深刻的体现出当时的历史环境!,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

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 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他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历史上的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在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崛起,在短短时间里迅速击败了许多地方割据军阀,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之后,他积极推动北方的经济生产,中国北方在魏晋时期能够保持相对安定和富庶,曹操功不可没。他统一了北方,为晋朝的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学方面,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合称“三曹”是东汉末年了不起的诗人和文学家。在诗歌方面,曹操代表了东汉末年诗歌的最高境界,而作文方面,曹操主张通脱,支持消除汉以来文章华而不实的弊病,从这两个方面说,曹操也是位了不起的文学家。 文学《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紧扣两个字而写,奸雄。《三国演义》把曹操和刘备作为相对的两个极端。曹操具有出色的政治才华和

曹操的军事思想

曹操军事思想 摘自《中国军事史三国史》(军事科学院主编) 一、曹操的军事思想的来源 曹操的军事思想有广泛的来源。首先,来源于他统一战争的实践。曹操在这一实践中,探讨了如何从没有兵、没有地盘起步,如何在群雄包围的内线作战中杀出重围,如何战胜强敌袁绍成长为中国最强大的力量,如何为消灭联合起来的南方势力进行战争准备。核心问题,是在汉末条件下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实现以弱胜强,尔后以强胜弱。由于他所处的北方,混战比任何地方都激烈,战乱造成的人口锐减,经济崩溃,比任何地方都严重,曹操又连克群雄,所以其军事实践也比任何群雄都复杂、生动和成功,为其军事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曹操又是一位好学深思之士,御军30多年,手不离书,白天研讲武策,晚上思考经传,又喜好同众僚属讨论问题,内论御敌固守、行军进退之宜,外料敌人变化、彼我虚实、战争之术,经常整夜不停地探讨。沿着这条实践、探讨、再实践、再探讨的道路,最终形成了他的军事思想。这一军事思想,是他个人才力的产物,也是他周围谋士共同智慧的结晶,是指导曹操取得胜利的思想。 其次,曹操的军事思想来源于申、商思想的影响。这同汉末思想发展趋势有密切关系。汉末以来,在两汉占统治地位的经学由于不能适应干戈不息的社会需要,走向衰落。思想界经受了离经叛道的洗礼,兴起了对弃农经商、奢侈、厚葬等弊端的社会批判思潮,认为时代已临末世,应当在治理社会时刑德并用,以法治为本。接着,曹操带头兴起一股喜好法术的思潮,他的兵学以受法家影响为主,受儒家影响比较少,所以陈寿说曹操是“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曹操根据治乱世用重典的原则,大胆地求助于战国申不害、商鞅。申不害本于黄老,而主刑名,主张用术,倡导君主“因任而受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商鞅则主张通过战争统一天下,奖励耕战,赏罚严明,以法治军。曹操鉴于申不害学说有术而无法,容易使法令前后不一,授人以隙,商鞅学说有法而无术,虽然造成国富兵强,但是君主无术以知奸,两者各有一偏,因此兼用法与术,通过二者互补以纠各自之偏,创造性地把它们应用到汉末军事斗争中。由于头脑中儒家思想较少,他用兵时主张大力使用权谋,作战指导思想以用诈设奇作为特色。 再次,就兵学自身而言,曹操的军事思想还来源于孙子等兵家。曹操读了很多兵书战策,最推崇《孙子兵法》。孙子重诡道,曹操用兵也以诡诈见长。鉴于世人对于《孙子兵法》未能深入训释,他为其作注,撰《孙子略解》,撮取诸家兵书精华,著《兵书接要》,又把自己所得,著为《孟德新书》十万余言。除《孙子略解》外,现在均已亡佚。 二、用干戚以济世的战争观 汉末,军事斗争是主要的斗争形式,对待战争的态度,成了割据者的首要问题。割据者中,有一类人一味黩武,如董卓、李傕、郭汜等,企图以武力解决一切,虽然得逞于片刻,但是弄得天怒人怨,都迅速灭亡;另一类人幻想以文取胜,如刘虞、刘焉父子、刘表等人,由于受儒家忌言兵的影响,所谓“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企图拥兵自保,中立避战,一味恃文,也先后灭亡。这两类截然相反的人,都不能正确对待战争。 曹操既反对一味恃武,也反对一味恃文。他肯定战争,称颂战争是济世所需,引证儒家经典说,《易经》称上古有“弧矢之利”(弓箭之利,是在天下建立权威),《论语》曰“足兵”(应保持足够的武装

评价曹操

评价曹操 曹操(公元155~公元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操是中国百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他虽然没当皇帝,但自196年迎献帝到许都,直到220年去世,牢牢把持了东汉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没有名号的皇帝。千百年来对人们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誉之者为为命世英雄、毁之者称其为逆贼奸臣。如裴松评价之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毛泽东写词赞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任何极端的评价曹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更加辨证公正的评价和认识曹操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好像有好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我认为曹操是“英雄”,

如果硬要说他是“奸雄”的话,也要加上三个字:可爱的。曹操是“可爱的奸雄”。 曹操更有诸多性格。遇事审慎,临危不乱,且多有决绝之举官渡之战是曹袁之争的关键之战,而操力排众议亲率精兵奔袭乌巢。劫寨战斗激烈之时,袁绍援兵来到,形势突变,胜败只在一念之间。曹操的部下开始慌乱,急言操分兵抵挡。不料曹操勃然大怒,厉言喝道:"贼在背后,乃白!"意思是敌人到了背后再说。更有胸襟博大,乐观宏达,且多在危难之中见精神。征战拼杀无论胜败如何,曹操始终不为表象所动。胜不骄,败不馁是他勇武气质的又一大特色。征乌桓迷走沙漠生死攸关,唯曹操能想出使将士望梅止渴而战胜自我脱离险境的妙策 曹操算得上一个标新立异的改革派,但他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又是非法理性的独断专制残酷无情。他虽"挟天子以令诸侯"感震天下,却又始终小心奕奕保护着苟延残喘的旧势力的代表刘汉王朝,至死不渝,抛弃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革命,堕入了半途而废的结局。曹操多才多艺,不仅在军事上是个统帅,在文学、音乐等等艺术方面也多有创见。他别具一格的诗歌创作成为文坛上一代新风的标志。然而,他又没能达到顶峰,囿于开创而无大建树,著述不多难成系统,成就和影响远远不如他的两个儿子。他写诗注重内涵的张扬而忽视形式地变革,新酒装进老瓶子,新酒也便成了无根飘蓬。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功过最难评说旷世枭雄。有人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有人讲:“贪残虐烈

曹操的简介

1、曹操的简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来被封为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魏武帝。 曹操堪称一个时代的文豪。他行文惜墨如金,率真老辣,直抒胸臆。鲁迅赞赏其文风,称之为“清峻”、“通脱”、“简约严明”。比如,在《抑兼并令》中,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两句话,成了中国的千古名言。在此文中,他还评论说:“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天下不宁的根源。而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他除了反击政敌攻击他有“不逊之志”外,又坦言自己身为宰相,决不能退隐:“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定然还会大乱不止。所以鲁迅说,曹操是“想写的便写出来”,“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大半生征战不止,“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同儿子曹丕、曹植都工于赋诗,同时团结了一批才士,开创了中国诗坛的“建安风骨”,备受后世推崇。曹操作诗,继承汉代乐府民歌的传统,大胆创新,前无古人。其显著特色有三:——积极进取。诗如其人。曹操一生百折不回,奋斗不已,因而他的诗歌也是积极进取的。仅举《龟虽寿》为例,它以长寿的神龟、腾蛇作铺垫,突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养怡延年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更被人千载传诵,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气象宏大。曹操作为一代雄杰,具有平定天下的志量,下笔写诗,亦有吐纳星辰,驾驭雷电的宏大气象。《观沧海》由“以观沧海”引领,写海岛景物及大海波涛,融入作者的想象与艺术夸张,气势极为壮阔。——慷慨悲壮。曹操是一代霸主兼文豪,下笔高妙,善于把写景、叙事、说理和抒情熔于一炉,形成慷慨悲壮的诗风。其《蒿里行》反映了群雄争夺、百姓受难的残酷现实。诗尾四句,写白骨满野,生民百不存一,读来令人泣下。它历来被称为优秀史诗,“汉末纪实”。文如其人、诗如其骨。曹的政治功绩是周旋于东汉末年的剿除动乱、维护安定;曹的文学功绩则是开创、领率了一代建安文学。对其人格的具体描述,则有《资治通鉴》中操的谋士荀域、郭嘉关于曹操与袁绍的一番对比式分析评价,说曹有十胜,袁有十败,从中可见一般。这十项是“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其中的“道”即方法,言操的处事不计排场、不肆铺张,法于自然、求其实用。“义”即规范。此处讲君臣规范。“治”即法纪,操令厉法严,且能以身率之,传曾因坐骑踏青苗而割发代首以自警。“度”即器度,操选人唯才是举、唯能是用,不拘出身、不务虚名、不妒才。“谋”即计谋,操以重谋士、喜变通、善决断著称,是三国时的智谋之才。“德”即诚信。操多以正直诚信待人,当时的智能之士多离袁绍而趋曹操。“仁”即爱心,操关心、爱护所用之人多在大处、隐处,细枝末节的小事小情通常不大在意,这种关心往往给人以意外。 秋胡行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坐盘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负揜被裘.似非恒人。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沉吟不决。遂上升天。歌以言志,我居

论曹操诗歌风格

论曹操诗歌风格 内容摘要:曹操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文以四言诗成就突出,继承了汉乐府的写实主义精神。在汉末动乱时代,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写下了二十余首诗。本文结合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对其中的一些代表作进行了分析。诗歌真实的反映了纷乱的社会现实,对人民遭受的苦难和士兵的疾苦深表同情和怜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求,迫切要求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曹操的诗上继先秦两汉民歌的优良传统,下开建安时期“梗概多气”的现实主义诗风,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人们论及曹操诗歌的艺术风格时,往往笼统地以“悲凉慷慨”、“梗概多气”加以概括。其实,曹操特殊的精力和地位,使他的诗歌与其他建安诗人相比,颇具独到之处。诗人将昂扬的奋斗向上的精神与沉郁悲凉的心境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古朴苍凉、沉雄顿挫、慷慨激昂,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曹操诗歌艺术风格 慷慨激昂博大雄伟 古朴苍凉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人。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建安文坛的杰出领袖。曹操的诗今古二十余首,都是乐府歌辞。 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

于下品。我觉得这种品评有失偏颇:汉武帝罢工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二四百年,弄少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又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被子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①。其诗虽然没有华丽的文彩,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实在是值得我们深究的。本文试图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浅述。 一、沉雄顿挫慷慨激昂 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面对复分配而矛盾交织的社会现实,没有悲观厌世,而是始终洋溢着积极向上的豪情,在他的诗歌中,诗人善于描写社会现实,揭露矛盾,更善于表现自己积极的社会现实,揭露矛盾,更善于表现自己积极诉社会理想,处处灌注着要求建功立业的进取心和统一天下的雄心。这使得他的抒情诗具有强烈的鼓舞力量和鲜明的个性特征,诗风粗犷刚健,气韵沉雄。如《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二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全诗在深沉忧郁的气氛中激荡着一种慷慨昂扬的情绪。诗歌开篇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低沉感伤。诗人对月把酒,思

曹操残杀一代乐师师祭酒的一点启示

曹操残杀一代乐师师祭酒的一点启示 曹操有文才,很喜欢表现,赤壁大战在即,他认为胜券在握,十五月圆夜,在楼船上置酒设乐,与群臣短歌助兴,“我当作歌,尔等和之”,就是著名的《短歌行》。曹操问乐师师祭酒,说你很内行,是专家,我倒请教请教你,我这个歌唱得怎么样。如果你是这个乐师你怎么回答,你只有说好,还能说什么,你说不好或者说有点缺失,你就冒很大的险。 师祭酒作为一代乐师是看出端倪的,“但说无妨,我向来闻过则喜”,他就直接说了,“丞相短歌之内有不祥之言,眼下南征在即,大军临战之时,出此不祥之言,有损军威”。“安敢败我诗兴”,“酒不醉人人自醉”,他装作醉醺醺晕乎乎,当即直接一槊刺死了师祭酒,一代乐师惨烈于众人脚下!不是刚刚还说“闻过则喜”吗? 师祭酒为什么当面直言,因为他是很专业的乐师,他一听就知道说你这个根本不符合我们这种歌词的要求,他是很执着的,他认为说我不管你是谁,不好就是不好,这种个性。这种的拿来对事是非常好的,拿来对人是很糟糕的,你说这个乐器好不好,不好就是不好,那没有话讲,你说大家和得好不好,和得不好,哪里有差错,怎么怎么样,那也没有话讲,现在你针对的是人,而且是个很特殊的人——曹操。 这不是很特殊的道理,是很平常的道理,而且很正常的道理,必然如此,因为当着那多人的面,姓曹的这会儿又高兴得忘乎所以,你说这么重的话,没有人能受得了,不是不同情师祭酒,而是同情也没有用,因为他是自取其辱,自招其祸,别人是救不了他的。在那种场合,曹操这种诗词作得怎么样,大家唱得怎么样,你专业严谨,干嘛么? 曹操叫你说是一种客气,是一种尊重,你说到差不多就不能再说下去,也是一种客气,一种尊重,怎么可以人家尊重你,你就不尊重人家呢,人家让你说,说啊没有关系,你就真的说了,人家说闻过则喜,你就真的说得那么严重了,那不杀你杀谁? 所以很多人会同情师祭酒,其实是应该以他为戒的,学他是学他执着的精神,学他专业的素养,但是一定以他为戒,就是再怎么样你都不能说出这样重的话来,因为你不是曹操,曹操是受不了的,你不能够冒这种险,除非你不要命了。 “昨日酒醉,误杀师祭酒”,曹操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却推说酒醉,误杀一代乐师。曹操对别人的错,他可以从严也可以从宽,但对自己的错他不可能承认的,因为他一承认后面的问题很多了,他只能用行动来表示,他没办法用言辞来道歉。这是西方人对我们很不了解的地方,他们认为你官再大也要道歉,他们心里是人权人格那一套,中国人说如果位置小那你就放心道歉,如果位置高,没有人会道歉。中国人比较对人忠诚,西方人比较对事忠诚。我们中国人不太习惯当大老板下定决心的时候,你当面去跟他讲出不同的意见,那叫顶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