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闻一多事迹

闻一多事迹

闻一多事迹
闻一多事迹

在世人心目中,闻一多的形象基本上被定格为两种:一是爱国诗人,一是民主斗士。然而很少人想到,闻一多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人,他的真性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魏晋名士。

闻一多在青岛大学国文系任教时,有个叫臧克家的学生前来报考。当年的国文考试有两道试题,其中之一是《杂感》。臧克家的《杂感》只有一首诗,三句话,闻一多却对这三句诗无比欣赏,认为它饱含哲理,判了98分。虽然臧克家的数学考了零分,但因为有了接近满分的国文成绩,他才顺利进入了青岛大学,后来成为一名诗人。

中国人历来看重等级,闻一多却更在乎性情相投。臧克家进校后,闻一多非常关心其学业,在写作上更是用心指导,使臧克家很快在文坛脱颖而出,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1933年出版的《烙印》则一时洛阳纸贵。臧克家曾感激地说过:“没有闻一多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然而,闻一多并没有将臧克家看作自己的学生,而是视作好友。后来离开青大赴清华执教时,他写信给臧克家说:“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我在青大交了你这样一个朋友,也就很满意了。”

真性情的闻一多爱幽默。他教《楚辞》时,常常身着黑色长袍,昂首阔步进入教室,从容地掏出烟盒,问在座的学生:“哪位吸?”学生不接话,他就自己叼上一支,然后边敲桌子边和着节拍唱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为真名士。”这才开始讲《楚辞》。

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平津学生纷纷罢课,赴南京请愿,强烈要求国民政府铁心抗日。受此影响,青大学生也在当年10月成立反日救国会,计划南下请愿。校方同情学生的爱国之举,但反对学生南下,闻一多也持这种态度。学生去南京后,闻一多在校务会上主张开除带头的学生,同在青大执教的好友梁实秋也表示赞成。虽然学校最后只是给这些学生“记过”处分,但学生们对闻一多和梁实秋怀恨在心。

第二年春天,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学校出台新的《青岛大学学则》规定:“学生全学程有三种不及格或必修学程两种不及格者令其退学。”学生强烈不满,南下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组织“非常学生自治会”,罢课抵制考试,校长一怒之下辞职,校务由梁实秋等人执掌。闻、梁两人坚持如期进行考试,并开除了九名“非常学生自治会”常委的学籍。

此举使闻一多、梁实秋顿时成为全校学生的“公敌”。学生们贴出“驱逐不学无术的闻一多”“闻一多是准法西斯蒂”的标语。还有人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标题是《闻一多与梁实秋》。闻一多毫不责怪,反而指着黑板上的乌龟和兔子问梁实秋:“哪一只是我?”“任你选择!”梁实秋故意满脸严肃地回答,说完两人击掌大笑。

闻一多虽然在青岛大学时因为坚持原则而遭到学生反对,但就其一生而言,大家还是非常喜欢他。否则,他当年家境艰难时,联大同仁不会代他拟刻石润笔启事;他蒙难之后,不会有那么多学生写怀念文章。大家对闻一多的好感,显然与他为人处世的真性情有关。

闻一多兼具才情、真诚与趣味,因此,才让人觉得可敬可爱。

闻一多先生的英雄事迹

闻一多先生的英雄事迹 郾城区实验小学,五(8)班潘梦真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

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1925年5月,闻一多忍受不了“金元帝国”对黄种人的歧视,提前一年结束“流囚”生活,先后在北京、南京、武汉、青岛等地任教。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国立临时大学从长沙迁往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闻一多一面教书,一面关注时局的发展。1944年初夏,向共产党人周新民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周新民请求党组织后告诉闻一多,认为他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更有利于在民主运动中发挥作用。 1945年10月,蒋介石集团在昆明发动军事政变,从此,在昆明国民党反动派与爱国民主力量之间的斗争更为激烈。 1945年11月25日,昆明大中学校学生6000余人在西南联大举行反内战时事讲演晚会。国民党反动当局动用武力包围校园。次日,经民青、民盟和学联商定,发动昆明市3万学生举行总罢课,抗议国民党当局破坏群众集会的罪行。 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云南地方当局调动武装特务军警,冲入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校园,残酷镇压爱国学生,死4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得知惨案消息后,悲愤已极。带领家属子女赴烈士灵堂祭奠,并亲书“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挽联。他同罢联、民青负责人密切合作,全力支持罢联工作,对举行烈士入殓仪式、灵堂布置、成立治丧委员会、法律申诉等问题提出具体意见。 1946年6月,蒋介石彻底撕毁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反动当局利用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复员北上,进步力量减弱的空隙机会,企图一举

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之情。 3、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 4、体会掌握过渡段的作用。 教学重点: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教学设想: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的好“做人要有做人的原则”,就是说为人处事要有自己的主见、方法和准则。这个单元记载的都是名人,他们身上都有一些闪光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臧克家的文章,了解一下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并且思考一下,我们应学习他怎样的精神。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介绍作者和闻一多(让学生先说,老师补充。不用讲得过尽,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进去。) 2、字词(读一读、写一写生字词,并积累词语。) 衰微赫然迭起高标锲而不舍兀兀穷年呕心沥 血潜心贯注心凝神会迥乎不同一反既而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无暇顾及目不窥园仰之弥高 三、听课文,整体了解全文大意。 四、整体感悟:(想一想) 1.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 、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五、作业: 1、熟读全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听写生字词) 二、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闻一多的故事

闻一多的故事 篇一:闻一多事迹 第二年春天,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学校出台新的规定:“学生全学程有三种不及格或必修学程两种不及格者令其退学。”学生强烈不满,南下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组织“非常学生自治会”,罢课抵制考试,校长一怒之下辞职,校务由梁实秋等人执掌。闻、梁两人坚持如期进行考试,并开除了九名“非常学生自治会”常委的学籍。 此举使闻一多、梁实秋顿时成为全校学生的“公敌”。学生们贴出“驱逐不学无术的闻一多”“闻一多是准法西斯蒂”的标语。还有人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标题是。闻一多毫不责怪,反而指着黑板上的乌龟和兔子问梁实秋:“哪一只是我?”“任你选择!”梁实秋故意满脸严肃地回答,说完两人击掌大笑。 闻一多虽然在青岛大学时因为坚持原则而遭到学生反对,但就其一生而言,大家还是非常喜欢他。否则,他当年家境艰难时,联大同仁不会代他拟刻石润笔启事;他蒙难之后,不会有那么多学生写怀念文章。大家对闻一多的好感,显然与他为人处世的真性情有关。 闻一多兼具才情、真诚与趣味,因此,才让人觉得可敬可爱。 篇二:闻一多事迹 闻一多事迹 1.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

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等充满爱国激情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对共产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道:“一书的出版,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太深,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随后他又写了一系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3、边读边画出文中一些精辟的语句;概括出文中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从而快速把握文章;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情感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二、重点难点 1、积累文学常识;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体会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结合闻一多先生伟大人格,从而进行个人的感知领悟。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设计一: 1、导入新课:

教师上课不作任何提示就播放《七子之歌》,听完后教师提问:这首歌在那一年唱的最响?这首歌的作者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 2、板书课题: 3、介绍作者: 臧克家:当代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

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朱自清曾说: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茅盾曾说:减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起来缅怀闻一多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先学后教”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体会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学习闻一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崇高品质,做一个高尚的人。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感情。 3、初步感知,把握闻一多的高贵品质。 三、初读(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出示自学指导一: (1)用心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把握感情。 (2)圈点勾画生字词,小组内扫除疑难。

2.学生提出疑问,相互正音释词。 学生可能读错和难以理解的字词(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自定) 四、再读(二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脉络) 1.出示自学指导二: 朗读课文,思考: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从哪看出? 2.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 3、师生交流评议,把握本文结构。 学者 革命家 五、精读(三读课文,把握人物) 1、出示自学指导三: 朗读课文,思考: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 分小组进行跳跃式朗读,然后进行说话训练:“我读出了一个的闻一多”。 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完后说一说:我从这段中读出了一个的闻一多。尤其是其中的‘’一句,体现出闻一多是一个的人。 2、师生共同评议。 六、深读 1、出示自学指导四: 朗读课文,思考: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是如何说和做的?有哪些具体事例?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又是怎样说和做的?有哪些体现? 2.学生自我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3.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探讨。 七.课堂小结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如同一座高标指引着我们,愿我们也像闻一多先生一样做一个“大写的人”。让我们再一次读起那荡气回肠的声音!(齐读课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为国献身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3、品析本文生动形象、精炼含蓄的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学习本文在谋篇布局的一些技法。 教学重点:品析本文生动形象、精炼含蓄的语言,感悟闻一多先生伟大品格和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学习作者选材剪裁、谋篇布局技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标题导入,照片呈现 1、标题导入: (1)、切题:今天我们学习《闻》这篇文章。(在原有的闻一多三个字的后面稍微隔开一段的空处,板书:闻一多______的说和做。) (2)、破题:a、?先生?二字有和没有有什么区别?【崇敬:一般表示对那些有学问的和品德高尚的人称呼,表示尊敬】b、题目是什么结构?【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说和做?】是啊,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他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闻一多堪称这方面的表率。下面,让我们一起体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感受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2、照片呈现: 出示臧克家、闻一多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闻一多、臧克家简介。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质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识记、并运用文中生字词。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 (2)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 把握闻一多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 四.教学方法: 教法上以教师引导为主,努力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学法上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穿插有关闻一多和臧克家的小故事引出闻一多和臧克家。 幻灯片播出闻一多先生的画像,让学生谈谈对画面上人物的印象,他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先说,老师补充)。根据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介绍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 ,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 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1 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2000年1月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2003年 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二)整体感知课文。 1.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评议正音,释义。(多媒体显示) 衰微(shuāi) 赫然(hè) 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潜心贯注(qián)迥乎不同(jiǒng)慷慨淋漓(kǎi) (1)衰微:(国家、民族)衰落,不兴旺。 (2)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3)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案(答案) 一、预习课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地壳. (qiao) 仰之弥.高 (mi) 兀兀 ..穷年( wu ) 校.补 (jiao) 锲.而不舍 ( qie) 沥.尽心血(li) 赫.然 ( he) 炯炯 ..目光 (jiong) 群蚁排衙.( ya) 函.寄 (han) 目不窥.园 (kui) 迥.乎不同(jiong) 漂.白 (piao) 警报迭.起 (die) 气冲斗.牛( dou) 2、文学常识填空。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本文是一篇介绍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光荣事迹的叙事散文。 知识链接: 郭沫若曾惊叹闻一多的才华:“他那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3、释义 目不窥园: 诗兴不作: 一反既往 衰微: 赫然: 潜心贯注: 慷慨淋漓: 4、用自己的话说说: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略。 5、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两个方面。 6、把课文分为两部分,并简要归纳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7自然段):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第二部分(8-20 自然段):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特点:“说”了就“做”。 二、整体感知 思考7-9题填写表格 7、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8、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

闻一多事迹

在世人心目中,闻一多的形象基本上被定格为两种:一是爱国诗人,一是民主斗士。然而很少人想到,闻一多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人,他的真性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魏晋名士。 闻一多在青岛大学国文系任教时,有个叫臧克家的学生前来报考。当年的国文考试有两道试题,其中之一是《杂感》。臧克家的《杂感》只有一首诗,三句话,闻一多却对这三句诗无比欣赏,认为它饱含哲理,判了98分。虽然臧克家的数学考了零分,但因为有了接近满分的国文成绩,他才顺利进入了青岛大学,后来成为一名诗人。 中国人历来看重等级,闻一多却更在乎性情相投。臧克家进校后,闻一多非常关心其学业,在写作上更是用心指导,使臧克家很快在文坛脱颖而出,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1933年出版的《烙印》则一时洛阳纸贵。臧克家曾感激地说过:“没有闻一多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然而,闻一多并没有将臧克家看作自己的学生,而是视作好友。后来离开青大赴清华执教时,他写信给臧克家说:“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我在青大交了你这样一个朋友,也就很满意了。” 真性情的闻一多爱幽默。他教《楚辞》时,常常身着黑色长袍,昂首阔步进入教室,从容地掏出烟盒,问在座的学生:“哪位吸?”学生不接话,他就自己叼上一支,然后边敲桌子边和着节拍唱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为真名士。”这才开始讲《楚辞》。 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平津学生纷纷罢课,赴南京请愿,强烈要求国民政府铁心抗日。受此影响,青大学生也在当年10月成立反日救国会,计划南下请愿。校方同情学生的爱国之举,但反对学生南下,闻一多也持这种态度。学生去南京后,闻一多在校务会上主张开除带头的学生,同在青大执教的好友梁实秋也表示赞成。虽然学校最后只是给这些学生“记过”处分,但学生们对闻一多和梁实秋怀恨在心。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主备人:闵思文审核人:七年集备组授课人:闵思文备课时间:七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课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 1 课时) 主备人:闵思文审核人:七年集备组授课人:闵思文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闻一多和臧克家的有关资料 2.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写法、读音及意思。 3.品味本文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重点字词及其意思;整体把握文章。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 教学方法:朗读法、研讨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一、展 展示有关闻一多的资料;介绍臧克家的基本信息。

二、导 “说”与“做”这两件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看似很简单,其实不然。是否能够做到言行统一很关键。“说”与“做”的次序也很重要。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在“言”和“行”上都有自己独到之处的人,一起来学习他的优秀品质,避免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三、学 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字音,掌握学习重点成语的意思。 2.划分层次结构,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3.复述课文大意,并说说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合作探究 4.开篇第1、2段引用闻一多的话有什么作用 5.“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的“诗兴不作”有什么含义 四、悟

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 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 ....”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漂白了的四壁”。 五、练 1.掌握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 典籍钻探弥高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群蚁排衙潜心贯注会心凝神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独裁迭起慷慨淋漓气冲斗牛昂首挺胸高标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 兀兀穷年:_____________________ 沥尽心血:____________________ 迥乎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老师寄语: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哈佛图书馆20条训言之一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概括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学习他崇高的品格和伟大的精神。 3、、感悟文章主要内容,揭示对自己成长的启发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闻一多: 澳门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 学生可结合自己预习查找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认识的闻一多。 二、走近进闻一多——整体感悟课文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各写了闻一多先生哪些事? 3、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4、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也可以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请同学们帮自己解答。(提示:赏识词句的方法1、从词、句的思想内容;2、从修辞手法; 3、从形象塑造上): 如:文中对闻先生的外貌描写很好,因为他住住了人物特征,用了四字短语“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形象的展现了一个无畏的革命者的形象。 5、A、学习本文后,闻先生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和做的词语吗? B、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说说自己平时在说和做的方面有不恰当的地方吗?今后打算如何做得更好? 三、评说闻一多 (1)闻一多在两个方面的说和做矛盾不矛盾? (2)学完本文后,我们在叹服闻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之余,还得到了哪些做人方面的启示呢? (3)有人认为:闻一多由一个诗人学者转变为一个革命者,并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似乎太不值得了,他完全可以专注于创作或学术研究,或许会出更多作品不是更好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4)请你为闻先生写一句墓志铭,来表达你学过本文之后对闻先生的纪念和崇敬。 如: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文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四、总结收获:通过课文学习我有以下收获: 五、当堂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校补.___弥.高__无暇.__窥.园___迭.起__排衙.__卓.越___ 2、据拼音写汉字 ___qiè而不舍___lì尽心血气冲___dǒu牛___qián心贯注 心会神___níng ___jiǒng乎不同慷___kǎi淋漓__wùwù穷年 六、课外拓展:课外搜集并阅读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拓展阅读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拓展阅读 闻一多的诗 “天才是一分神来,九十九分汗下。”爱迪生这句话用在文艺上也极确当。我们熟闻“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等语;我们知道薛道衡登吟榻构思,闻人声便怒。陈后山作诗,家人为逐去猫犬,婴儿都寄别家的故事;还有秃尽眉毛的,踏翻醋瓮的,钻入深草和爬上树杪的种种笑话。这无怪他们的诗句是那样精金似的光泽,水晶似的透明呀!无怪乎他们的技巧是那样“美人细意熨贴平,裁缝灭尽针线迹”的浑然天成呀!哪有高深精美的创作,不由惨淡经营而就呢。 在文学革命的过渡时代,旧的声调格律完全打破了,新的还没有建设起来,于是什么卤莽灭裂的现象都出来了。我们只见新诗坛年年月月出青年诗人,我们只见新诗一集一集粗制滥造出来,比雨后春笋还要茂盛。许多读者对新诗失望,这原是不足为奇的事。 有一位抱着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和“颇学阴和苦用心”作新诗的诗人,使读者改变了轻视新诗的看法,那便是闻一多。 徐志摩初期的作品,有时为过于繁富的辞藻所累,使诗的形式缺少一种“明净”的风光,有时也为作者那抑制不住的热情——所谓初期汹涌性——所累,使诗的内容略欠一种严肃的气氛,但闻一多的作品,便没有这些毛病。徐氏诗的体裁极为繁复,作风也多变化,清丽如《问谁》、《乡村里的音籁》;凄艳如《朝雾里的小草花》、《在山道旁》;秀媚如《她是睡着了》;腴润如《沙扬那拉》;瑰奇如《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五老峰》;豪放如《这是个懦怯的世界》、《破庙》;粗犷如《灰色的人生》……但除此之外,他还有一种朴素的,淡远的,刚劲的,崇高的作品。这些作品不假修饰,全是真性情的流露;不必做作,全是元气的自在流行;不讲章句法,全似流水的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像《为要寻一颗明星》、《落叶小唱》、《卡尔佛里》、《一条金色的光痕》……至于后来的《翡冷翠的一夜》和《猛虎集》十分之七都是。也可以说徐志摩初期作品尚有蹊径可寻,后来则高不可攀了。前期虽然蜕脱了旧诗词的声色和形体,我们到底还同它们有些面熟,好像在儿子脸上依稀认出祖父的声音笑貌一般,后期作品则完全以另一面目出现了。 闻一多的作品便和徐志摩后期有些相近,我们对于它们是陌生的,读到它们时,有乍遇着素昧平生的客人,不知不觉将放肆姿态敛起,而生出肃然起敬的感觉。 闻一多第一本诗集《红烛》便表现了“精练”的作风,他的气魄雄浑似郭沫若,却不似他的直率显露;意趣幽深似俞平伯,却不似他的暧昧拖沓;风致秀媚似冰心,却不似她的腼腆温柔。他的每首诗都看出是用异常的气力做成的。这种用气力做诗,成为新诗的趋向。后来他的《死水》更朝着这趋向走,诗刊派和新月派的同人,也都朝着这趋向走。论到他诗的特色,我以为有以下几项: 一、完全是本色的 新诗初起时以模仿西洋诗为能事,郭沫若的作品,不但运用西洋典故,竟致行行嵌用西洋文字,末流所至,使新文学成为中西合璧之怪物,闻一多于此事非常反对。在他批评郭沫若诗的文章《女神之地方色彩》中,先论当时新诗人迷信西洋诗之害,最后他说:“但是我从头到今,对于新诗的意义似乎有些不同。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重要语句,探究体会语言的内蕴。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照片呈现,标题导入 1、照片呈现: 出示闻一多先生的照片,然后让学生说说他是谁。 他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所说的闻一多。他说:“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文中高度赞扬了闻一多的民族英雄气概。(板书课题) 2、标题导入: 从标题看,文章主要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 是啊,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闻一多堪称这方面的表率。下面,让我们再次从闻一多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悟 1、诵读积累: ①学生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②学生交流朗读感受。 2、整体感悟: 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②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三、合作探究,人物性格 1、合作探究: ①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讨论交流后归纳明确: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闻一多的爱国故事

闻一多的爱国故事 阅读天地 0508 0944 闻一多的爱国故事 闻一多先生敢于同黑暗势力大胆抗争、热情追求民主的精神,是大家所共知的。这不仅说明他个性的刚烈、刚强,也显示了一个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时代的献身精神。 1925年,闻一多先生从美国留学归来,看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社会现实,心中的梦幻破灭了,但诗人还有爱国热情、正义感和向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勇气。他对人生、对社会、对现实、对祖国也并非心如死灰槁木,而是从痛恨走向愤激。诗人当时的确对未来有某种不可知、未能知的憧憬,但为了希望,它让“丑恶”去开垦,而“丑恶”并不一定就暗示着希望。因为这希望太神圣、太艰难了,它藏得很深很深。 当时的闻一多对人民革命还缺乏理解,在政治立场上还接近国家主义,至少他不在“五四”以来人民革命的主流之中,但是他心中爱国的火焰始终在跳跃。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烧得很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死水里藏着火”,于绝望中去寻求希望,是爱国激愤之情的一种表现。这种于绝望处写希望的诗情,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鲁迅先生几乎是同一时期在《野草》里的名言:“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同。”这句话是整个“野草”精神的象征。一方面是失望,觉得希望很虚妄,但没有希望地走下去,是不是就要走向绝望呢?反过来诗人又没办法相信绝望是一种实际,绝望也是虚妄的,所以这种情绪表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正是心中的这一把火,让闻一多先生把一腔热情献给了心爱的祖国。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决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解放战争时期,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文稿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本文生字词; 2、把握文章内容,感受闻一多独特的人格魅力; 3、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4、体会文章生动形象、精炼含蓄、富于感情、夹叙夹议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学习、感受闻一多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1、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2、体会文章语言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有一个人一身傲骨让山河为之动容,他就是闻一多。 1、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闻一多? 2、出示幻灯显示闻一多资料;(并反复强调“民主”;暗示抗日时“留须蓄志”能否选材入文。) 二、文中有一个成语是用来表现那种气贯长虹的志向,能表达闻一多先生的心声的,这个成语是: 气冲斗牛:1、解释斗牛;2、解释词语;3、词语出处;4、名句积累;5、斗字读音;6、投影出示文中的其他成语及其近义词。 三、与学生一起走近这个斗士: 1、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的? 2、作为学者、民主战士分别做了哪些事情? 四、我们总结出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可是我怎么没听到他说什么呀,文章主要是在表现他的行动上呢,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 1、划出文中描写闻一多言行的语句,从这些语句中,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文中有一句交代了作者为什么没有写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的说和做,是哪句?看来作者就是把他与闻先生的交往分成两个阶段了。 3、学者和民主战士是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的表现。你觉得两个阶段,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一致吗? 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为民族需找一剂文化药方 4、闻先生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文弱的知识分子,却具有那样的气魄胸襟,他让所有正直善良的人敬佩他,(出示幻灯)他也让我想起了林则徐的一句话:苟利国家(民主)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①朱自清先生: ②毛泽东主席:

关于说与做的事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后反思】

关于说与做的事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后反思】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今天,为大家带来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后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内容丰富,意蕴深刻,但我教得较为轻松。主要是注意了五个方面: 一是抓住了课文词汇量丰富的特点,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达到会释意、会运用。 二是抓住文章充满生命情感、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深刻体味文章语言的美感和气势,反复揣摩作者的情感。 三是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打开学生发问的闸门和思维通道,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自主、大胆地探究。 四是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动态过程,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介入学生的发问和回答,拓展学生的问题内涵,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帮助学生化解课文的重点、难点。

五是及时抓住教学的有利时机,针对课文内容的多层次性和语文问题的多端性、多解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训练,升华学生的认识和情感。 本课作者臧克家作为一位有名的诗人,其语言的诗歌化,语言的精辟化,在本课中体现的非常明显。且本文多用短句,节奏感强,四字短语尤其丰富。所以在第二节朗读的时候,就特别提示学生应注意文章中那些精辟而诗化的语言,勾画出来细细咀嚼和品味。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通过语言走入文本,再次深层次感受作者的情思和闻先生的思想,用自己的认知触摸文本的情思,用自己的思想去碰撞文本的思想,用自己的心灵倾听闻先生的呐喊。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显示了较高的思维、探究能力,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尚待仔细推敲。如在教学实施中,怎样在一堂课中兼顾思想、内容与趣味的统一,品味语言与有限的教学时间矛盾的统一;在教学观念和方法上,教师怎样进一步下放自己的权力,放开胆子信任学生、引导学生,多给学生能动的、合作的、探究的空间,让他们真正自主建构生成知识、能力。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的教学目标是: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安排,理解、感悟本文饱含感情的语言,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 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

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 1925年5月,闻一多忍受不了“金元帝国”对黄种人的歧视,提前一年结束“流囚”生活,先后在北京、南京、武汉、青岛等地任教。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国立临时大学从长沙迁往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闻一多一面教书,一面关注时局的发展。1944年初夏,向共产党人周新民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周新民请求党组织后告诉闻一多,认为他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更有利于在民主运动中发挥作用。 1945年10月,蒋介石集团在昆明发动军事政变,从此,在昆明国民党反动派与爱国民主力量之间的斗争更为激烈。 1945年11月25日,昆明大中学校学生6000余人在西南联大举行反内战时事讲演晚会。国民党反动当局动用武力包围校园,。次日,经民青、民盟和学联商定,发动昆明市3万学生举行总罢课,抗议国民党当局破坏群众集会的罪行。 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云南地方当局调动武装特务军警,冲入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校园,残酷镇压爱国学生,死4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得知惨案消息后,悲愤已极。带领家属子女赴烈士灵堂祭奠,并亲书“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挽联。他同罢联、民青负责人密切合作,全力支

名人故事:纪念闻一多先生

名人故事:纪念闻一多先生 人物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湖北蕲水人。著名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其诗沉郁奇丽,具有强烈而深沉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亦成就非凡,郭沫若叹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生平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五四以后又改名一多。著名诗人、学者,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闻一多生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水县(今浠水县)下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学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五岁入私塾启蒙,十岁到武昌就读于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 1912年十三岁时以复试鄂藉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在清华度过了十年学子生涯。其间,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兴趣广泛,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并任《清华周刊》、《新华学报》的编辑和校内编辑部的

负责人。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把闻一多推入校园运动的潮流。他激清难捺,手书岳飞《满江红》,贴于学校饭厅门前,之后,毅然投身于这一伟大斗争中,发表演说,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中的拓荒者之一。并作为清华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他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学习,在专攻美术且成绩突出时,他更表现出对文学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对诗歌的酷爱。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9月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 1925年5月回国后,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并从事《晨报》副刊《诗镌》的编辑工作。后又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习题 一、预习测试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无暇.及此()赫.然而出()目不窥.园() 沥.尽心血()仰之弥.高() 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的字。 (1)迥.乎不同: (2)锲.而不舍: (3)潜.心贯注: (4)兀兀 ..穷年: (5)气冲斗牛: 3.填空 (1)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 (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________。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_______,越坚,________。 (4)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________,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______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________,气冲斗牛,________!(6)他,是的巨人。他,是的高标。 二、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4、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5、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三、课后检测 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平时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

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 6、用“_____________”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 7、文中记了三件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三件事的内容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写在下面。 答: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xiá hè kuī lì mí 2、 ①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②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③全身心、全精力集中做某事。潜:隐藏的 ④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