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2章相互作用章末限时练

201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2章相互作用章末限时练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某物体在n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

A.F1 B.2F1C.2F1D.0

答案 B

解析物体受n个力处于静止状态,则其中(n-1)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剩余的那个力等大反向,故除F1以外的其他各力的合力大小等于F1,且与F1方向相反,故当F1转过90°后,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应为2F1,选项B正确.

2.帆船航行时,遇到侧风需要调整帆面至合适的位置,保证船能有足够的动力前进.如图1是帆船航行时的俯视图,风向与船航行方向垂直,关于帆面的a、b、c、d四个位置,可能正确的是()

图1

A.a B.b C.c D.d

答案 B

3.一轻杆AB,A端用铰链固定于墙上,B端用细线挂于墙上的C点,并在B端挂一重物,细线较长使轻杆位置如图2甲所示时,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 N1,细线较短使轻杆位置如图乙所示时,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 N2,则有

()

图2

A.F N1>F N2B.F N1

C.F N1=F N2D.无法比较

答案 C

解析 轻杆一端被铰链固定在墙上,杆上的弹力方向沿杆的方向.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杆所受的压力与杆对B 点细线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两种情况下细线与杆接触点B 受力分析,如图甲、乙所示,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F N1AB =mg AC ,F N2AB =mg

AC ,故

F N1=F N2,选项C 正确.

4. 如图3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物体质量m =20 kg ,B 物体质量M =

30 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 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 N/m ,A 与B 之间、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现有一水平推力F 作用于物体B 上推着B 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移动0.2 m 时,水平推力F 的大小为(g 取10 m/s 2)

( )

图3

A .350 N

B .300 N

C .250 N

D .200 N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F f A max =μmg =100 N .当A 向左移动0.2 m 时,F 弹=k Δx =50 N , F 弹

5. 如图4所示,左侧是倾角为30°的斜面、右侧是圆弧面的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弧

面底端切线水平,一根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m 2的小球的轻绳跨过其顶点上的小滑轮.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连结m 2小球的轻绳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不计一切摩擦,两小球可视为质点.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 1∶m 2等于

( )

图4

A .2∶ 3

B .2∶3

C.3∶2

D .1∶1

答案 A

解析 对m 2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进行正交分解可得 F N cos 60°=F T cos 60° F T sin 60°+F N sin 60°=m 2g 解得F T =m 2g 3

对m 1球受力分析可知, F T =m 1g sin 30°=1

2

m 1g

可知m 1∶m 2=2∶3,选项A 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6. 如图5所示,固定的斜面上叠放着A 、B 两木块,木块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水平

力F 作用于木块A ,使木块A 、B 保持静止,且F ≠0.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图5

A .

B 可能受到3个或4个力作用

B .斜面对木块B 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 .A 对B 的摩擦力可能为0

D .A 、B 整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答案 BD

解析 对A 、B 整体,一定受到重力G 、斜面支持力F N 、水平力F ,如图(a),这三个力可能使整体平衡,因此斜面对A 、B 整体的静摩擦力可能为0,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B 、D 正确;对木块A ,受力如图(b),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因此一定受到B 对A 的静摩擦力F f A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C 错;对木块B ,受力如图(c),其中斜面对B 的摩擦力F f 可能为0,因此木块B 可能受4个或5个力作用,A 错.

7. 如图6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1

4

圆周的柱状物体A ,A 与墙面之间放一光滑的

圆柱形物体B ,对A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 ,整个装置保持静止.若将A 的位置向左移

动稍许,整个装置仍保持平衡,则 ( )

图6

A .水平外力F 增大

B .墙对B 的作用力减小

C .地面对A 的支持力减小

D .A 对B 的作用力减小 答案 BD

解析 对物体B 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A 的位置左移,θ角减小,F N1=G tan θ,F N1减小,B 项正确;F N =G cos θ,F N 减小,D 项正

确;以A 、B 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F N1=F ,所以水平外力F 减

小,A 项错误;地面对A 的支持力等于两个物体的重力之和,所以该力不变,C 项错误. 8. 如图7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的O 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

物块A 、B ,A 、B 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 移至C 点后,A 、B 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7

A .

B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增大 B .绳子对B 的拉力增大

C .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不变

D .A 、B 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 答案 AD

解析 因为将物块B 移至C 点后,A 、B 仍保持静止,所以绳中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A 的重力,通过定滑轮,绳子对B 的拉力大小也等于A 的重力,而B 移至C 点后,右侧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减小,对B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 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增大,所以选项A 正确,B 错误;对滑轮受力分析可知,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等于两边绳的合力,由于两边绳子的夹角变大,两边绳的合力将减小,选项C 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α、β、θ三角始终相等,选项D 正确. 三、非选择题(共52分)

9.(12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情况如图8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图8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下列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拿起弹簧测力计就进行测量读数

B.拉橡皮筋的拉力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测量前检查弹簧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用标准砝码检查示数正确后,再进行测量读数

D.应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间的摩擦

(2)关于此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另一端拉到O点

(3)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4)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逆向思维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答案(1)BCD(2)A(3)F′(4)B

10.(12分) 如图9所示,质量为m1=5 kg的滑块,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 N的力F推滑块,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m2=10 kg,且始终静止,取g=10 m/s2,求:

图9

(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

(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答案(1)5 N(2)15 3 N135 N

解析(1)用隔离法:对滑块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在平行斜面的方向上:

F=m1g sin 30°+F f,F f=F-m1g sin 30°=(30-5×10×0.5) N=5 N.

(2)用整体法:因两个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故可以将滑块与斜面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研

究,其受力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有F f地=F cos 30°=15 3 N;在竖直方向上,有F N地=(m1+m2)g-F sin 30°=135 N.

11.(14分)如图10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 A=10 kg,m B=20 kg,A、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匀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拉力F的大小,并画出A、B的受力分析图.(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

图10

答案160 N见解析图

解析A、B的受力分析如图甲、乙所示

对A应用平衡条件,有

F T sin 37°=F f1=μF N1

F T cos 37°+F N1=m A g

联立得F N1=3m A g

4μ+3

=60 N,F f1=μF N1=30 N

对B应用平衡条件,有

F N1=F N1′,F f1=F f1′

F=F f1′+F f2=F f1+μF N2=F f1+μ(F N1′+m B g)=160 N

12.(14分) 如图1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杆上穿两个重均为2 N的球A、B,在两球之间夹一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 N/m,用两条等长的线将球C与A、B相连,此时弹簧被压短了10 cm,两条线的夹角为60°,求:

图11

(1)杆对A球的支持力为多大?

(2)C球的重力为多大?

答案(1)(2+3) N(2)2 3 N

解析(1)A、C球的受力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甲乙

其中F=kx=1 N

对于A球,由平衡条件得:

F=F T sin 30°

F N=

G A+F T cos 30°

解得:F N=(2+3) N

(2)由(1)可得两线的张力都为:

F T=2 N

对于C球,由平衡条件得:

2F T cos 30°=G C

解得:G C=2 3 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