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业遥感

林业遥感

林业遥感
林业遥感

林业遥感

1、遥感技术:把不同高度的平台使用传感器收集地物的电磁波谱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地面并加以处理,从而达到对地物的识别与监测的全过程。

2、remote sensor(遥感器):接收从目标中反射或辐射来的电磁波的装置叫做传感器(Remote sensor)。

3、大气窗口:在遥感技术中,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时,透过滤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4、加色法:三基色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叠加生成新的颜色,即为加色法。

5、减色法:白光中减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生成新的颜色,即为减色法。

6、投影误差:指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7、中心投影:就是有一个固定点S和任意点A的连线被一个平面P所截,直线在平面上的截点a为A点的中心投影。

8、升交点: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当它从地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穿过地球赤道平面的那一点叫升交点。

9、降交点:一颗极轨卫星在其由北向南运行时与赤道平面的交点叫降交点。

10、扫描带宽度:扫描带宽度是指当卫星沿着一条轨道运行时其传感器所观测的地面带的横向(舷向)宽度。

11、卫星重复周期:卫星重复周期是指卫星从某地上空开始运行,经过若干时间的运行后,回到该地上空所需的时间。

12、高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就是指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遥感科学和技术,它的基础是测普学。 13、图像数字化:高光谱遥感就是指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遥感科学和技术,它的基础是测普学。 14、空间分辨率:影像上能显示地面最小地物的尺寸。15、时间分辨率:遥感重复成像时间的间隔。

16、波普分辨率:指传感器探测器件接收电磁波辐射所能区分的最小波长范围。波段的波长范围越小,波谱分辨率越高。也指传感器在其工作波长范围内所能划分的波段的量度。波段越多,波谱分辨率越高。17、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1999年10月14日,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又称资源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P70.

太阳同步近极地轨道,轨道高度778KM;卫星的重访周期是26天,设计寿命2年;其携带的传感器的最高空间分辨率是19.5M;2002年我国又发射了中巴资源卫星02A。2007年中巴资源卫星02B发射成功。 18、立体观察:用光学仪器或肉眼对有一定重叠率的像对进行观察,获得地物和地形的光学立体模型,称为像片的立体观察。

19、立体观察的条件:1. 必须是由不同的摄影站向同一地区所摄取的两张像片;

2. 两张像片的比例尺相差不得超过16%;

3. 两眼必须分别各看两张像片上的相应影像,即左眼看左像,右眼看右像;

4. 像片所安放的位置,必须能使相应视线成对相交,相应点的连线与眼基线平行。

工具:立体观察镜方法:将像片对置于立体镜下面,左手食指放在左像片上一个大而明显地物边,用食指移动像片,直至从左目镜视野中清晰地看到手指及像片影像时为止,再将右手食指放在右像片的同名地物边,用右手食指移动像片直至从右边目镜视场中也能清晰看到手指及其地物影像,此时用双眼观察,移动像片将看到立体影像。

20、立体效应:1. 正立体效应:与现实世界一样的立体模型。2. 反立体效应:

与现实世界相反的立体模型,如山脊线变成了山谷线,洼地成了山头。3. 零立体效应:无立体感。

21、常用影像的空间分辨力及每景图的覆盖面积:MSS影像空间分辨力为80 米和 240 米;TM影像的空间分辨力为30米和 120 米两种;ETM+影像的空间分辨力为15 米, 30 米和 60 米;IKONOS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1 米和 4 米;QUICKBIRD 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0.61 米和 2.44 米;SPOT影像的空间分辨力为10 米和20米。TM:85km*185km、spot:60km*60km、ikonos:11km*11km、quickbird:16.5km*165km。 22、遥感技术系统的构成分为那几个部分:遥感技术系统主要由遥感平台,传感器和遥感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装置等几个部分组成。P10。23、三基色:指红(Red)、绿(Green)、蓝(Blue)这三种颜色,三基色中的任何一种颜色都不能由另外二基色混合而成。

24、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1. 投影距离的影响:垂直投影成像的比例尺与投影距离无关;中心投影成像的比例尺与投影距离有关,引起比例尺误差,因为航空像片的比例尺取决于航高和焦距。 2. 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在垂直投影中,投影面是水平的,图像上比例尺是统一的;在中心投影中,当投影面倾斜时,像平面上产生比例尺的变化,地物的相应位置也会发生变化,造成倾斜误差。3. 地形起伏的影响:对垂直投影无影响;对中心投影有影响,引起投影误差。

25、陆地卫星的运行特征:(1)近极地、近圆形的轨道(2 )具有一定的运行周期(3)轨道与太阳同步。资源卫星一般具有近极地近圆形的轨道、运行周期、轨道与太阳同步特点。

26、成像光谱仪空间成像方式:1、摆扫型成像光谱仪:摆扫型成像光谱仪由光机左右摆扫和飞行平台向前运动完成二维空间成像,其线列探测器完成每个瞬时现场像元的光谱维获取。优点:(1)可以得到很大的总视场(FOV可达900);(2)像元配准好,不同波段任何时候都凝视同一像元;(3)在每个光谱波段只有一个探测元件需要定标,增强了数据的稳定性;(4)由于是进入物镜后再分光,一台仪器的光谱波段范围可以做得很宽,比如从可见光一直到热红外波段。不足:提高光谱和空间分辨率以及信噪比(Singal-To-NoiseRatio,SNR)相对困难。 2、推扫型成像光谱仪:推扫型成像光谱仪采用一个面阵探测器,其垂直于运动方向在飞行平台向前运动中完成二维空间扫描;平行于平台运动方向,通过光栅和棱镜分光,完成光谱维扫描。优点:(1)像元凝视时间增加,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灵敏度和信噪比,从而在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方面有更大的提高余地。(2)由于没有光机扫描运动机构,仪器的体积相对比较小。不足:(1)由于探测器器件尺寸和光学设计的困难,总视场角不可能做得很大,一般只能达到在30°左右。(2)面阵CCD器件上万个探测元件的标定也很困难。(3)大面阵的短波和红外探测器研制仍是一个技术难点。3、傅里叶干涉成像光谱仪:优点:系统的集光能力比色散型的成像光谱仪要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将具有高信噪比,极高的光谱分辨率Ultraspectral),体积也小。缺点:傅里叶干涉光谱仪的设计需要极高精度的光学设计和装校,这也是系统实现的主要难点。

27、计算机解译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计算机解译的技术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这些特征进行识别。2、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3、建立适用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4、模式识别与专家系统相结合。

28、立体观察的条件有哪些:1. 必须是由不同的摄影站向同一地区所摄取的两张

像片;2. 两张像片的比例尺相差不得超过16%;3. 两眼必须分别各看两张像片上的相应影像,即左眼看左像,右眼看右像;4. 像片所安放的位置,必须能使相应视线成对相交,相应点的连线与眼基线平行。 29、TM数据个波段的范围及作用:以Landsat-4卫星为例:

波段名称波段范围(μm)作用

TM-1(蓝绿波段) 0.452~0.518 对水体有穿透力。可区分土壤、植被、森林类型、海岸线、潜水地形。

TM-2(绿波段) 0.529~0.609 研究植物长势与病虫害,绿色反射率、植物分类,水中含沙量。

TM-3(红波段) 0.624~0.693 植物类型,叶绿素吸收率,悬浮泥沙,城市轮廓,水陆界线。

TM-4(近红外波段) 0.776~0.905 水陆界线,水系,道路,居民点,植物类型。 TM-5(短波红外波段) 1.568~1.784 土壤水分,植物含水量,热图像,裸露人工建筑,区分云和雪被。

TM-6(热红外波段) 10.42~11.66 植被、土壤热条件热特性,热制图。

TM-7(短波红外波段)

2.097~2.347

地质矿产,岩石分类,水热条件热图像分析。

30、已知一幅遥感影像中的子图,大小为49个像元,亮度值如图1所示,直方图(亮度间隔为2,含左端点)如图2所示,进行反差增强(扩展后的亮度范围为0—127),并做亮度间隔为2的直方图(每个间隔含左端点),请计算拉伸后的每点的亮度值,并以表格的形式表达。(数值为小数点时四舍五入)

解:设原始图亮度值以B表示,增强后的亮度值以B′表示。则线性反差增强后的亮度:B′= (B-34)/( 65-34)×127=4.1×(B-34)

107 16 12 16 0 8 16 16 25 33 16 8 16 90 90 103 115 25 33 33 25 25 21 21 49 33 41 4 4 0 29 98 103 98 86 111 16 21 57 66 74 123 127

82

82

82

94

94

86

反差增强后的直方图:这样就把原来34~65的亮度范围扩展为0~127,使原有信息的亮度差异显著。 31、遥感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1、多分辨率多遥感平台并存,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及光谱分辨率普遍提高。2、新型传感器不断涌现,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迅速发展。3、遥感综合应用不断深化。4、3S(RS、GIS、GPS)技术的紧密结合。5、商业遥感时代的到来

32、林业遥感的现状、特点和任务:1、20世纪20年代:试用航空目视调查和空中摄影。2、20世纪30年代:编制森林分布图和航空相片蓄积量表。3、20世纪50年代:结合地面抽样调查技术。4、20世纪60年代:森林判读和病虫害监测。5、20世纪70年代以后:航天遥感影像的应用、3S技术。P6:特点与任

务。 33、林业遥感的优势:解决传统人为作业所不能达到或解决的问题

⊙森林火灾监测:用卫星所设置的中红外、远红外波段与可见光波段配合,可以很有效地监测林火,达到及时预测预报、及早扑灭的目的。

⊙森林病虫害监测:利用受害林木对可见光(红波段)吸收减少、在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明显降低的特点,可以用遥感数据有效地区分受害与健康林木。

34、林业遥感的任务:1、研究手段有待提高(目视判读和常规仪器)。2、定性走向定量、实验向生产转变。3、建立各种遥感影像的数据库。4、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并重。5、挖掘遥感数据应用的潜力、实现数据的标准化、信息共享。6、提高与普及相结合。

35、以spot、quickbird、TM等数据为例,说明制作成图比例尺为1:10万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监测图的主要步骤:选用遥感信息源:以高空间分辨率的卫星数据LANDSAT/MSS 和LANDSAT/ TM为主。采用的遥感监测方法包括比较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多时相数据分类、图象差值/ 比值、植被指数、主成分分析以及变化向量分析等,其中图象差值、主成分分析法或缨帽变换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对LANDSAT/ TM 图象近几年前在土地覆盖变化动态监测中的评价研究,选择20年前的LANDSAT/ TM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的方法是图象差值、主成分分析法和多时相缨帽变换法。用MSS 图象进行当地近几年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并表明其精度。也可将NOAA/ AVHRR 和LANDSAT/ TM 数据结合进行土地覆盖的试验研究。 36、简诉高光谱遥感特点以及在林业中的应用

特点:1、波段多2、光谱范围窄3、波段连续4、数据量大5、信息冗余增加应用:针叶树种高光谱分析、森林郁闭度信息的提取 37、根据所给图证明投影差公式,并总结投影差规律

如图所示,T。为选定的起始面;A点高出起始面,其高差为ha,B点低于起始面,其高差为hb;A、B在起始面上的垂直投影点为A。、B。;A、B在像片上的影像为a、b,而A。、B。在像片上的影像为a。、b。;像片上的线段aa。与bb。就是因为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saa。~△S A。′A。∴aa。= (f/H)A。′A。∵△sao~△A A。′A。∴A。′A。= (ha /f) ao

故aa。= (ha/ H )ao ,同理:bb。=(hb bo)/ H

以δh表示 aa。、bb。,以r表示 ao、bo(像点距像主点的距离),以h 表示A、B两点的高差,则δh =(h/H)×r

投影差的规律:a 投影差大小与像点距离像主点的距离成正比,即距像主点愈远,投影差愈大。像片中心部分投影差小,像底点是唯一不因高差而引起投影差的点;

b 投影差大小与高差成正比,高差愈大,投影差也愈大。高差为正时,投影差为正,即影像离开中心点向外移动;高差为负时,投影差为负,即影像向中心点移动;

c 投影差与航高、焦距、像片比例尺分母成反比,即航高愈高,投影差愈小。

《林业遥感》实习报告

基于决策树的林业遥感影像分类Classification of RS Image based on Decision Tree Classifier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林业遥感是遥感技术在林业经营中具体应用的实用性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利用遥感手段进行森林资源监测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GPS进行野外地形参数的手工测量,内业计算机遥感图像的几何精校正和探索学习决策树分类方法对林业遥感影像进行分类研究的动手能力。通过实习,加深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和管理中的应用和理解。 二、实习内容 1)GPS采集地面控制点坐标(经纬度或平面直角坐标)以及地形参数(坡度,坡向) 2)野外训练区的地面调查 3)内业遥感图像的几何精校正 4)ENVI图像处理软件决策树分类器建立逐级决策规则 5)决策规则的修改与添加(与实地调查进行比较分析) 6)利用建立的决策规则对林业遥感图像进行分类 7)保存分类规则与分类图像 三、实习中涉及的理论知识 1.决策树分类简介 与其它分类方法相比,决策树分类具有如下特点:1)决策树分类是非参数分类,因此其独立于训练区像元亮度值的统计分布模式;2)决策树分类时模型的输入既可以是连续的光谱波段值,也可以是离散的数值,甚至是定名变量;3)分类结束后可以生成易于解译的分类判别准则文件;4)样本训练的速度快,分类精度通常高于其它的分类器 2.决策树分类原理 决策树分类实质是利用输入分类器的多元特征参数,从多角度挖掘出蕴藏在其中的模式类别间的差异,并建立起“特征识别矩阵”(类似于判读检索表),其外在表现为多个“If Then, else if then”的连用,就如同数学上的多个集合求交集运算,从而将满足交集条件的模式与不满足交集条件的模式区分开来,实现不同模式类别的自动识别。具体地讲,决策树可以像分类过程一样被定义,依据某种规则将窨数据集一级级往下细分以定义决策树的各个分支。决策树由一个根结点,一系列内部结点及终极结点组成,每一个结点只有一个父结点和两个或多个子结点。根据决策树的构成思想,以选定的样本数据为对象逐级找到分类树的结点,并且在每个结点上记录所选的空间数据图层的编号以及相应的判别函数参数,从而有可能反过来从树根到叶按照生成的判别规则,逐级地在每个结点上对样本数据以外的待分类数据进行分类 3.本实习决策树分类规则描述 类1(class 1):NDVI值大于0.3,坡度大于或等于20度 类2(class 2):NDVI值大于0.3,坡度小于20度,阴坡 类3(class 3):NDVI值大于0.3,坡度小于20度,阳坡 类4(class 4):NDVI值小于或等于0.3,波段4的值大于或等于20

林业遥感

林业遥感 1、遥感技术:把不同高度的平台使用传感器收集地物的电磁波谱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地面并加以处理,从而达到对地物的识别与监测的全过程。 2、remote sensor(遥感器):接收从目标中反射或辐射来的电磁波的装置叫做传感器(Remote sensor)。 3、大气窗口:在遥感技术中,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时,透过滤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4、加色法:三基色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叠加生成新的颜色,即为加色法。 5、减色法:白光中减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生成新的颜色,即为减色法。 6、投影误差:指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7、中心投影:就是有一个固定点S和任意点A的连线被一个平面P所截,直线在平面上的截点a为A点的中心投影。 8、升交点: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当它从地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穿过地球赤道平面的那一点叫升交点。 9、降交点:一颗极轨卫星在其由北向南运行时与赤道平面的交点叫降交点。 10、扫描带宽度:扫描带宽度是指当卫星沿着一条轨道运行时其传感器所观测的地面带的横向(舷向)宽度。 11、卫星重复周期:卫星重复周期是指卫星从某地上空开始运行,经过若干时间的运行后,回到该地上空所需的时间。 12、高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就是指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遥感科学和技术,它的基础是测普学。 13、图像数字化:高光谱遥感就是指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遥感科学和技术,它的基础是测普学。 14、空间分辨率:影像上能显示地面最小地物的尺寸。15、时间分辨率:遥感重复成像时间的间隔。 16、波普分辨率:指传感器探测器件接收电磁波辐射所能区分的最小波长范围。波段的波长范围越小,波谱分辨率越高。也指传感器在其工作波长范围内所能划分的波段的量度。波段越多,波谱分辨率越高。17、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1999年10月14日,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又称资源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P70. 太阳同步近极地轨道,轨道高度778KM;卫星的重访周期是26天,设计寿命2年;其携带的传感器的最高空间分辨率是19.5M;2002年我国又发射了中巴资源卫星02A。2007年中巴资源卫星02B发射成功。 18、立体观察:用光学仪器或肉眼对有一定重叠率的像对进行观察,获得地物和地形的光学立体模型,称为像片的立体观察。 19、立体观察的条件:1. 必须是由不同的摄影站向同一地区所摄取的两张像片; 2. 两张像片的比例尺相差不得超过16%; 3. 两眼必须分别各看两张像片上的相应影像,即左眼看左像,右眼看右像; 4. 像片所安放的位置,必须能使相应视线成对相交,相应点的连线与眼基线平行。 工具:立体观察镜方法:将像片对置于立体镜下面,左手食指放在左像片上一个大而明显地物边,用食指移动像片,直至从左目镜视野中清晰地看到手指及像片影像时为止,再将右手食指放在右像片的同名地物边,用右手食指移动像片直至从右边目镜视场中也能清晰看到手指及其地物影像,此时用双眼观察,移动像片将看到立体影像。 20、立体效应:1. 正立体效应:与现实世界一样的立体模型。2. 反立体效应: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应用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在林业工作中,应用遥感技术最早和最广泛的是森林资源调查工作。自航空摄影为军事采用后,很快就被引入林业勘测工作中来,遥感集市可用于林业,农业,特别是林业监测工作。 20世纪20年代开始试用航空目视调查和空中摄影;30年代采用常规的航空摄影编制森林分布图;40年代航空像片的林业判读技术得到发展,开始编制航空像片蓄积量表;50年代发展了航空像片结合地面的抽样调查技术;60年代中期,红外彩色片的应用促进了林业判读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树种判读和森林虫害探测;70年代初,林业航空摄影比例尺向超小和特大两极分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陆地卫星图像在林业中开始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高空摄影;70年代后期,陆地卫星数据自动分类技术引入林业,多种传感器也用于林业遥感试验;80年代,卫星不断提高空间分辨率,图像处理技术日趋完善,伴随而来的是地理信息,森林资源和遥感图像数据库的建立。 遥感集市云平台上的信息产品的引入能及时、准确地评估森林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的损失评价中,利用卫星资料统计出的过火面积为124万公顷,其中重度、轻度、居民点、道路的过火面积分别为万公顷、万公顷、万公顷、万公顷,其精度为96% 。1986年我国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遭受特大飓风侵袭。由于此地区交通不便,地面调查困难,所以利用卫星遥感资料进行了损失评估,有效地支持了灾后建设。 我国林业遥感面临的任务是很艰巨的,主要有: (1) 现阶段林业遥感技术在生产上应用仍以航空像片为主,以目视判读为主,以常规仪器为主,以技术生产为主,当然航空遥感也有研究提高的问题; (2) 随着遥感资料的分辨率迅速提高,林业遥感要从定性走向定量,要从静态估算到动态监测,逐渐从试验走向实际生产应用; (3) 采用新的遥感资料,如ETM图像、IKONOS图像、SPOT图像、国土卫星影像、雷达图像和多光谱航空像片的同时,要进行多种信息复合,建立各种图像数据库; (4) 既要注意应用研究、也要注意理论问题的研究; (5) 要利用多种资源和多种处理方法,最大限度的利用遥感资料信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6) 挖掘通用计算机的潜力,注意计算机处理的汉字化、微机化; (7) 扩大林业遥感研究内容:除资源调查外,还应当包括立地评价、区划、灾害监测、环境污染监测、经营活动分析、建筑、绿化、人口监测等; (8) 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使研究成果尽快变成生产力; (9) 沟通信息,加强合作,力促林业遥感更快发展。 在林业工作中,应用遥感技术最早和最广泛的是森林资源调查工作。自航空摄影为军事采用后,很快就被引入林业勘测工作中来。 从国际上看,遥感技术用于林业,特别是林业勘测工作的历史大致可概括为:20世纪20年代开始试用航空目视调查和空中摄影;30年代采用常规的航空摄影编制森林分布图;40年代航空像片的林业判读技术得到发展,开始编制航空像片蓄积量表;50年代发展了航空像片结合地面的抽样调查技术;60年代中期,红外彩色片的应用促进了林业判读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树种判读和森林虫害探测;70年代初,林业航空摄影比例尺向超小和特大两极分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陆地卫星图像在林业中开始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高空摄影;70年代后期,陆地卫星数据自动分类技术引入林业,多种传感器也用于林业遥感试验;80年代,卫星不断提高空间分辨率,图像处理技术日趋完善,伴随而来的是地理信息,森林资源和遥感图像数据库的建立。

林业遥感考试---南京林业大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遥感,就是遥远的感知,不接触被感测事物 常用遥感技术的定义:利用飞机、人造卫星或其它飞行器作运载工具,主要以电磁波来检测、度量远距离目标的一种技术手段。目前,主要有两个研究领域:遥感技术研究和遥感应用研究 2、遥感技术的4大物质构成要素: 1对象(Objects):被探测、被感知的事物和现象 2传感器(Sensor):能感测事物并能感测的结果传递给使用者的仪器 3信息传播媒介(Media):在目标与传感器之间起信息传递作用的介质 4遥感平台(Platform):搭载传感器并使之正常工作的装置 3、遥感的分类 A按遥感对象分(1)宇宙遥感,以外太空其它星体为感测对象(2)对地遥感地球表层环境——环境遥感;在环境遥感中若地球表层资源为对象称为资源遥感 B按遥感平台分(1)航天遥感平台H>80km火箭、人造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等(2)航空遥感平台H<80km普通飞机、气球、飞艇等(3)地面遥感遥感车、遥感塔、“远洋测量船” C按遥感媒介分(1)电磁波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波段是紫外、可见光、红外和微波等 (2)声波遥感潜水艇的声纳技术、探测珍贵鱼群的回游路线和迁徙规律(3)重力场遥感地质探矿,通过”g”值的变化来推断地层中是否有某种元素富积(4)地震波遥感 D按遥感器的工作方式分:(1)被动遥感:遥感本身并不发射任何人工探测信号,只是被动接收来自于目标的信号,从而实现对目标性质、数量、空间位置等特征进行识别的遥感方式。“无源遥感”,如中午拍照。(2)主动遥感,遥感器发射人工探测信号,到达目标后信号反射回来被传感器接收从而对目标性质、数量、空间位置进行识别的遥感方式。如,夜晚拍照通常要在相机上装闪光灯。主要是“微波遥感” E按遥感所获资料的形式分(1)成像方式遥感(能获得目标的图像Image,图形Graphics) a摄影方式b扫描方式(2)非成像方式(不能获得目标物的图像,常是一些曲线,如气象中温度辐射计F按应用领域分地质、农业、林业、草原、水文、测绘、环境、灾害、城市、海洋、大气、军事4、遥感的特性与优势 1空间特性距离远、感测范围大因此具有宏观性和直观性;先进传感器也能探知目标的细节。 2 时间特性运行周期短动态监测 3 光谱特性使用的谱段多,可选性强,多光谱高光谱 4 数据量巨大“海量”数据,研究的压缩技术、存贮、处理算法 5 受地面限制少沙漠腹地、大洋深处、悬崖绝壁人无法到达(可及度低) 6 经济效益好 7 用途广 8 发展速度极快 5、遥感过程是指遥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判读和应用的全过程 6、遥感技术应用 1 资源监测查清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动态消长(土地利用类型、森林资源、水、矿产等) 2 环境监测、灾害损失评价(森林火灾、水灾、病虫害等) 3 区域分析及建设规划 4 生物物理建模生物量估算(Biomass Estimation: LAI、NPP、APAR )小麦、水稻、玉米 估产、草场承载力评价、近海生产力评价、物理参数反演(Inversion):水质、大气污染等 5 军事侦察 6 气象预报

遥感在林业方面的应用

遥感在林业方面的应用及优势 近年来,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的许多方面。空间技术把气象观测、资源考察、环境监测和地图绘制等工作提高到自动化的水平.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可以及时得到更丰富的资料。空间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开始进入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正在改变着地学、天文学和其它一些学科的面貌,也正逐步地在林业方面得到应用。卫星资料已经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林业区划、识别植被类型和统计林业用地、测量森林蓄积量、监测森林灾害等方面。 1、遥感用于森林生物量估测 区域森林生物估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统方法主要通过建立地面调查数据与森林相关测树参数的相关关系,但是该方法操作复杂,且难以实现大区域的建模和估测(Boudreaud等2008)。利用遥感结合地面调查数据进行区域的森林生物量估测将可以大大提高估测周期,前人的研究证实该方法有效可行(Steck和Schoolz,2006)Dong等人(2003对6个国家167个省得盛林生物量与遥感影像的制备产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后发现,遥感影像能够用于森林生物量估测。Foody 等人(2003)利用LandsatTM数据对巴西、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热带森林生物量进行估测,结果表明,Landsat TMde 植被指数与森林生物量有很强的相关性。Muukonen和Heiskanen(2007)利用森林调查数据和MoDIS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的相对误差为9.9%。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光学遥感影像植被指数与森林生物量的相关性能够有效用于大区域森林生物的估测。 黄光标、庞勇、舒清态、付甜《基于ICEsat GLAS的云南省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反演》《遥感学报》2013年.VOL.17 NO.1 第1期. [172- 179] 2、遥感用于森林覆盖率统计及分析 在2008年奥运会的“绿色奥运”规划中提出2007年前北京市的林木覆盖率将达到50%等系列规划方案。因此,实时快速地的获取北京市森林覆盖率,可为森林生态环境提供基础数据依据。该文以2002年Landsat ETM+影像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借助遥感软件PCI Geomatica V8.2,研究了ETM+遥感影像应用于北京地区森林俯瞰率统计监测的最佳组合和融合处理技术,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森林覆盖类型、位置和面积信息,并对分类结果与传统数据调查方法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分类的精度进行了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遥感监测采用先分类在分区县统计的方法可快速获得令人满意的分类结果;分区县的统计数据与传统调查数据相比波动较大,但整体相差不会超过4%;Landsat/ETM+遥感影像适应于北京这类区域型地域的森林覆盖率研究,北京市森林覆盖率为46.66%。 杨丹冯仲科《北京市森林覆盖率遥感统计及其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弟27卷增刊2 2005年12月 3.遥感用于森林病虫害的监测 不同的森林病虫害及其危害部位不完全相同,最终会引起林木的生长受到影响,外观发生变化,如树叶枯黄和落叶等症状,使得树叶在蓝光、红光、绿光和红外波段的吸收率和反射率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都将反映在遥感影像上。因此,根据光谱反射率的差异和结构异常在遥感数字图上的记录,通过光谱增强和模式识别,并在地理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的支持下,就可以实施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在大的空间尺度上,遥感数据早已被广泛有效地用于监测森林失叶现象。早虫害动态监测领域,传统的动态监测基础理论及监测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害虫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研究、森林害虫灾变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机理研究、

林业遥感复习资料(林学专业)

1、大气窗口,在遥感技术中,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2、加色法,红绿蓝三基色中的2种以上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产生其他色彩的方法。 3、像主点:过s点做像平面的垂线,该垂线与像平面的交点称为像主点。 4、投影差; 5 6、遥感具有的特性;空间特性、时相特性、光谱特性 7、遥感技术系统:实现遥感目的的方法论,设备和技术的总称,现已发展成一个地面到高空的多维,多层次的立体化观测系统. 主要由遥感平台,传感器和遥感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装置3部分组成。 8、电磁波谱按按波长从长到短的顺序可分为无线电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r射线七类。 9、三基色:红色、绿色、蓝色、航空像片上的误差;比例尺误差、倾斜误差和投影误差 10、资源卫星的特点; 近极地近圆形的轨道、一定的运行周期、轨道与太阳同步 11、主要卫星遥感数据的分辨率; MSS影像空间分辨力为80 米和240米;TM影像的空间分辨力为30米和120米两种;ETM+影像的空间分辨力为15米,30米和60米;IKONOS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4米和1米;QUICKBIRD 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 0.61米和2.44米。.MODIS分辨率(250m 500m 1km 。OrbView-3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1 米和4 米,GeoEye-1(OrbView-5)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0.41 米和1.65 米,Worldview-1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0.5 米和1.8 米,Worldview-2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0.5 米和1.8 米,ALOS空间分辨率2.5m, 10m。KOMPSAT-2(阿里郎)卫星空间分辨率:1m 和 4m。HyMap光谱分辨率:13, 15, 17nm。AVIRIS分辨率20m。 12、遥感图像直接判读因子有哪些:色调/颜色,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案,位置,布局组合。 13、由我国自主发射的卫星有那些: CBERS, 14、Lansat7相对于其他陆地资源卫星来说,在那些方面有了显著的改进: 热红外波段的分辨率提高到60米;首次采用了分辨率为15米的全色波段;改进后的太阳定标器使卫星的辐射定标误差小于5%,精度比Landsat5约提高一倍。 15、黑体是理解热辐射的基础,什么是黑体,黑体有什么样的特点 黑体是能够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的理想化物体.①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可全部吸收,吸收率α为1,反射率ρ为0,与物体的温度无关。②黑体吸收与重新发射的能量相等。③黑体被定义为完全的吸收体和发射体。④自然界并不存在黑体,恒星和太阳也被看做是接近黑体辐射的辐射源。 16、什么是监督分类方法,有什么特性 监督分类是指用被确认类别的样本像元去识别其他未知类别像元的过程。特性:1根据应用目的和区域,有选择的决定分类类别,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区别;2可以控制训练样本的选择;3可以通过检查训练样本来决定训练样本是否被精确分类,从而避免很累的严重错误,分类精度高;4,避免了非监督分类中对光谱集群的重新归类;5,分类速度快 17、航空像片进行立体观察的条件是什么 1.必须是不同的摄影站向同一地区所摄取的两张像片 2.两张像片的比例尺相差不得超过16% 3.两眼必须分别各看两张像片上的相应影像,即左眼看左像,右眼看右像; 4.像片所安放的位置,必须能使相应视线成对相交,相应点的连线与眼基线平行; 18、简述遥感图像判读的方法及遥感图像判读的原则 判读方法:1. 直接判定法:特征比较明显的地物,如河流、公路; 2. 对比分析法:将待解译的影像与其他已知样片进行对照,从而确定地物的属性; 3. 逻辑推论法:利用地物彼此之间或地物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间接确定地物的属性。 遥感图像判读的原则 1. 总体观察、综合分析:对图像整体、局部进行细致观察,结合各种资料进行初步分析; 2. 尊重客观实际; 3. 先易后难、从已知到未知。 19、图像拉伸计算方法

简述遥感技术在现代林业中的应用

简述遥感技术在现代林业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遥感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林业中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在此状况下,林业遥感技术的逐步发展为其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与 探索的方向。林业遥感技术的应用本身,一方面提升了林业资源的调查测量精确度,另一方面节省了诸多的人力资源,保障了林业工作的全面发展与不断进步。 然而,在林业遥感技术的逐步发展与应用中,其本身也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本 文借助于多种研究方法,进一步剖析了林业遥感技术的应用问题,并深入探索了 林业遥感技术的发展策略,以此为林业遥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林业遥感技术;应用;策略 引言 近年来,因为我国林业资源状况不断恶化,所以国家加重了对林业资源的保 护力度,对林业管理工作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各式各样的新型高科技技 术都被充分应用于林业管理的工作中。而其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是到目前为 止对于林业资源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最为有效的一种。 1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 遥感技术的硬件就是各种各样的电子传感器设备,可以接收电磁波信号,生 成遥感影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技术,识别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出感兴 趣的地表信息,对研究对象进行实时监测,或者制成地理产品(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等)。现阶段遥感技术主要有多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雷达遥感、微波遥感等,其中微波遥感由于穿透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林业资源调查, 尤其是对林区资源的分布、林区物种随季节变化等各种环境信息监测效果明显, 成为林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各项政策的重要依据。而无人机遥感则适合地 形平坦地区的植被监测,对于林区病虫害、森林防火以及林木资源开采等进行统 筹规划管理。 2无人机遥感系统的优势 以往林业遥感主要是卫星遥感和飞机遥感。卫星遥感我国主要依靠资源三号(ZY-3)和高分一号(GF-1)卫星。卫星受周期和数量的影响,只有在过境时 才能进行拍摄采集,且需要有天气窗口期。我国夏季多阴雨天气,这就对遥感拍 摄的时间有了很大的限制,拍照周期也因此大大增加,很难达到短期的影像对比。由于卫星飞行高度高拍摄的影像清晰度也就比较低。飞机遥感,主要以飞机为载体,进行遥感拍摄。拍摄工作前需要申请航线,并且需要专业人员驾驶。飞机飞 行需要较多人员配合完成,飞行成本也相对较高,性价比极低。无人机林业遥感 主要是应用无人机进行拍摄工作。无人机售价低廉,投入成本低和大量部署。其 体积也大大减小,模块化程度高,小巧灵活便于携带安装使用方便。无人机飞控 软件也十分成熟,操作简单,对飞控人员要求相对较低。无人机飞行高度低,不 容易受到云层的影响,拍摄的影像分辨率也较高,能达到厘米级。以往GIS使用 的主要是卫星和飞机采集的数据,数据更新不及时,清晰度也较差,很难达到较 好的应用效果,因此,也使其不能完全发挥出作用。 3林业遥感技术的应用问题 3.1技术人员的遥感技术水平较为薄弱 对于林业遥感技术而言,其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林业相关部门的工作 人员,因而,林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能力高低与技术水平对林业遥感技术的应 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对于诸多林业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而言,其对于林

浅谈林业资源调查中遥感影像的判读技术

浅谈林业资源调查中遥感影像的判读技术 发表时间:2016-01-14T10:21:06.6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供稿作者:崔鹏1 董振勇2 [导读] 1.广西兴桂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广西金桂林业有限公司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得林业资源的勘查工作变得简单易行。而目视判读技术是整个遥感勘查工作的重要基础。 崔鹏1 董振勇2 1.广西兴桂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广西金桂林业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林业资源调查中,遥感影像的判读也成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遥感技术的一般方法出发,结合某林区的具体情况针对相关林区进行了具体探讨,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林业资源;遥感影像;判读技术 林业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实施林业资源调查可系统地对林业资源进行统计、监测等,以达到合理利用以及保护规划林地目的。将有效的技术手段应用于大型而复杂的林业资源调查,对林地的保护利用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求先要对林业资源进行系统的勘查,传统的勘查手段费时费力,而且勘查的精度也比较低,尤其是对于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更加如此。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得林业资源的勘查工作变得简单易行。而目视判读技术是整个遥感勘查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概念及分类 (一)遥感影像的慨念 科技的发展使得卫星及航空遥感图像分辨率大幅度提高了,从而使人们可以根据遥感图像获得有用的数据及信息、另外遥感图像拥有特定的比例尺,它是地表物体独有的电磁辐射 的记录与反映,它主要表现在最通过遥感探测仪获得一种遥感信息。 (二)影像分类方法 遥感影像分类主要有有监督与非监督两种分类法。其中监督分类法主要包括:最大似然法、最小距离法和平行六面体法等。非监督分类法包括两种具体方法,即:K-means法与ISODATA法。同时根据性质的不同,要干检测还可以被分成分类比较法、直接提取法以及目视解译法和GIS的分类等多种方法。 二、林业遥感判读的准备工作 (一)对影像数据的整理 5POT5影像拥有宏观性强、视角广、分辨率高、多时相、信息量大、数字传递等特点,其在空间分辨率上,多光谱波段能够达到10m 以上,但在全色波段中只能达到2.5m左右。在影响采集工作结束后,要经过波段组合,正射矫正和融合处理等技术进行处理。 (二)资料的收集 在判读工作之前,首先要对调查地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主要了解该地区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大型建筑、植被类型等信息。其次,对影像图框外信息进行了解。 〔三)建立解译标志 在判读之前要建立解译标志 (1)将景幅、图幅作为单位,在每景幅内选择十五条勘查路线,确保勘查路线能偶覆盖全区域。 (2)实地和卫星影像进行对照征.将个图像的色调、纹理、形状、大小、位置等信息记录下来,并拍摄实际地面照片。 (3)依据野外勘查与室内分析的结果,建立解译标志。 三、判读方法 影像判读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来说要遵循下面几条原则: (一)多方法相结合 在进行遥感影像判读工作的时候,可以利用其他工具,如该区域的地形图与Google截图,这样可以提高解译的精度如下图; 图1某村的Google截图 (二)先易后难 判定工作要从简单的易识别物品进行判定,比如:公路、河流、居民区等,这些都是叫明显的地物,这对于判定工作的技术要求不高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科技的进步,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林业发展速度非常快,这主要得益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遥感技术。该技术的优点非常多,比如它的综合性非常强,而且具有实时性特征,因此被大量的应用到林业工作之中。文章从林业资源以及火灾和病虫害应对等几个层面分析了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运用情况。 标签:林业;遥感;森林资源 引言 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遥感技术出现于上个世纪的中后期,它集多种科学为一体。它的优点非常明显,比如其综合性非常强,而且能实时监测。对于林业来讲,其指的是借助卫星等设备对林业资源开展动态的监测活动,进而获取工作所需的各种信息,并对其合理处理为我所用。该技术在我们国家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其应用效果非常好。 1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现状 1.1 林业遥感数据源 1.1.1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 林业遥感应用的主要数据源是光学遥感数据,如TM和SPOT等。TM数据的优点非常多,比如它的信息量很大,而且所需的费用较低,因此被作为林业遥感最常用的信息员,不过它也有缺陷,即精确性不是很高。在开展宏观资源监测的时候,常采用NOAA等中低分辨率数据,主要是因为其所需处理的信息不多,而且成本低,最主要的是来源稳定,不过其精确性方面还有待提高。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出现,使得遥感监测工作开展的时候更加精确,目前多用以IKONOS 为代表的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展开对监测森林资源、工程造林质量、退耕还林效益等方面的研究。 1.1.2 高光谱遥感数据 它可以探测到那些有着较小的光谱差别的物体,能够很好的识别植被,精确度较高。借助该方法,我们可以有效提取森林的郁闭度,进而反馈出它在空间的布局,便于我们掌握林业环境,更好的开展林业管理工作。同时,其光谱信息的量非常大,对于我们开展森林分类,获取林业资源,监测火情等都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1.1.3 雷达遥感数据

林业遥感课程要点及复习题

林业遥感课程要点及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要点: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系统;遥感分类;目前遥感技术发展的特点;林业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习题: 1.什么是遥感?什么是遥感技术系统? 2.简述遥感分类的内容。 3.试述遥感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4.试述林业遥感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5.简述遥感图像的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概念。 第二章遥感的物理学基础 要点:电磁波;电磁波谱;太阳与大气影响;大气窗口;地物反射波谱特征;地物反射波谱测量; 习题: 1.什么是电磁波和电磁波谱? 2.什么是大气窗口?简述大气窗口的类型?研究大气窗口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地物反射光谱曲线?植被反射光谱曲线的特点是什么? 4.简述研究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的意义。 第三章航空遥感 要点:航空遥感系统;航空像片的几何特片与物理特性;像片视差和立体观测;高光谱航空遥感; 习题: 1.什么是航空遥感?它有什么特点? 2.航空像片立体观测的条件是什么? 第四章航天遥感 要点:遥感卫星的姿态与轨道参数;我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美国Landsat卫星及其影像特征;法国SPOT 卫星及其影像特征;气象卫星及其影像特征;中巴资源卫星及其影响像特征;其它卫星及其影像特征; 习题: 1.什么是航天遥感?它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什么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3.Landsat卫星和SPOT卫星的特点是什么? 4.简述我国资源卫星的特点和应用情况。 5.解释TM、ETM+、SPOT、AVHRR、SAR、Quickbird的含义。 第五章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要点: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介绍遥感数字图像几何纠正、图像增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图像分类等。

(完整版)遥感原理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

中南大学 本科生遥感实习报告 实习题目:遥感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 ----以2002年大兴安岭重大森林火灾为例实习时间:2013年6月24日-7月5日

目录 0 引言-------------------------------------------------------------------------1 1 研究区概况----------------------------------------------------------------1 2 火点类型介绍-------------------------------------------------------------1 3 遥感火险监测原理-------------------------------------------------------2 3.1火灾点的识别和定位------------------------------------------------------------2 3.2过火面积的估算------------------------------------------------------------------2 4 数据简介及研究方法----------------------------------------------------3 4.1 数据来源--------------------------------------------------------------3 4.2 Landsat-7数据格式--------------------------------------------------3 4.3 本课题使用的数据--------------------------------------------------3 4.3.1火灾点定位使用的数据---------------------------------------------------------------4 4.3.2火灾前后植被覆盖对比使用的数据------------------------------------------------4 4.4 研究方法--------------------------------------------------------------4 4.5 数据处理--------------------------------------------------------------5 4.5.1着火点定位------------------------------------------------------------------------------5 4.5.2火灾前后研究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计算比较------------------------------8 5 总结-------------------------------------------------------------------------9 6 实习心得-------------------------------------------------------------------9 参考文献------------------------------------------------------------------------10 有关文献摘要------------------------------------------------------------------10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林业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林业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高光谱遥感技术(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已经成为当前遥感领域的前沿技术,高分辨率遥感是指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光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大量非常窄的光谱连续影像数据的技术,其基础是测谱学。 经过从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与90年代至现在的发展,一系列高光谱成像技术已在国际上研制成功并在航空平台上获得广泛应用,在实验、研究以及信息商业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光谱遥感具有不同于传统遥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波段多,能够为每个像元提供几十、数百甚至上千个波段; (2)光谱宽度窄,其波段宽度一般小于10nm; (3)波段连续,某些传感器可以提供太阳光谱350~2500nm范围内几乎连续的地物光谱; (4)数据量大,随波段数增加,数据量呈指数倍增加; (5)信息冗余,由于相邻波段高度相关,冗余信息也较多。 监于以上特征,高光谱遥感在林业定量监测及分析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在林业遥感应用上,高光谱遥感数据凭借大量的光谱信息在森林树种分类、森林病虫害监测与评估、火灾监测、森林资源变化信息提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为森林经营与管理提供了一种实时

而科学的新技术手段,目前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树种高光谱的分类与识别 根据植被光谱的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植被的反射光谱,对森林树种进行分类与识别。但是由于高光谱存在信息量大、数据冗余的问题,如何既高效地利用高光谱数据信息又能较快地处理高光谱数据,是高光谱遥感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其中,光谱特征的选择和提取的研究是一个重要方向。鉴于此,近20年来,学者们以传统算法为基础开发了许多用于高光谱遥感的识别算法,主要有基于光谱特征、基于光谱匹配和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等。 (2)森林树种主要生化参数模型估算 森林树种的主要生化参数包括色素含量、含水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酶含量等方面,而植物的光谱特征主要受色素含量以及含水量的影响。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研究领域为:光谱曲线的模型与色素含量及含水量的估算。 (3)森林监测与高光谱遥感技术 目前,高光谱遥感技术已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以及火灾监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高光谱遥感属于无损伤测试技术,植物生长发育阶段、健康状况(是否病虫害等)都影响着植物高光谱效应,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监测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及发展状况。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高光谱遥感对森林进行周期性的大范围监测,可以为森林

林业遥感考试___中南林业科技大学__复习资料

第一章 2、遥感技术的4大物质构成要素: 1对象(Objects):被探测、被感知的事物和现象 2传感器(Sensor):能感测事物并能感测的结果传递给使用者的仪器 3信息传播媒介(Media):在目标与传感器之间起信息传递作用的介质 4遥感平台(Platform):搭载传感器并使之正常工作的装置 3、遥感的分类 A按遥感对象分(1)宇宙遥感,以外太空其它星体为感测对象(2)对地遥感地球表层环境——环境遥感;在环境遥感中若地球表层资源为对象称为资源遥感 B按遥感平台分(1)航天遥感平台H>80km火箭、人造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等(2)航空遥感平台H<80km普通飞机、气球、飞艇等(3)地面遥感遥感车、遥感塔、“远洋测量船”C按遥感媒介分(1)电磁波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波段是紫外可见光红外和微波等(2)声波遥感潜水艇的声纳技术、探测珍贵鱼群的回游路线和迁徙规律(3)重力场遥感地质探矿,通过”g”值的变化来推断地层中是否有某种元素富积(4)地震波遥感D按遥感器的工作方式分:(1)被动遥感:遥感本身并不发射任何人工探测信号,只是被动接收来自于目标的信号,从而实现对目标性质、数量、空间位置等特征进行识别的遥感方式。“无源遥感”,如中午拍照。(2)主动遥感,遥感器发射人工探测信号,到达目标后信号反射回来被传感器接收从而对目标性质、数量、空间位置进行识别的遥感方式。E按遥感所获资料的形式分(1)成像方式遥感a摄影方式b扫描方式(2)非成像方式F按应用领域分地质、农业、林业、草原、水文、测绘、环境、灾害、城市、海洋、4、遥感的特性与优势 特性;1空间特性距离远、感测范围大因此具有宏观性和直观性;先进传感器也能探知目标的细节。2 时间特性运行周期短动态监测 3 光谱特性使用的谱段多,可选性强,多光谱高光谱 优势:4 数据量巨大“海量”数据,研究的压缩技术、存贮、处理算法5 受地面限制少沙漠腹地、大洋深处、悬崖绝壁人无法到 6 经济效益好7 用途广8 发展速度极快 遥感过程是指遥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判读和应用的全过程 遥感技术应用 1 资源监测查清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动态消长(土地利用类型、森林资源、水、矿产等) 2 环境监测、灾害损失评价(森林火灾、水灾、病虫害等) 3 区域分析及建设规划 4 生物物理建模生物量估算小麦、水稻、玉米估产、草场承载力评价、近海生产力评价、物理参数反演,水质、大气污染等5 军事侦察6 气象预报 电磁波:交变的电场和交变的磁场交替激发,相互套环向远方传播的运动形式,就称为电磁y=Asin[(wt-kx)+j] 电磁波谱:按照波长的长短顺序将各种电磁波依次排列而制成的一张图表 从左到右按波长增加排列为:宇宙射线—r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微波—无线电波和工业用波. 不同性质的电磁波波长不同的原因在于:波源性质不同 大气窗口:是指在大气中传播受到衰减作用较轻因而透射率较高的电磁波段

林学10---林业遥感实验报告

贵州大学 遥感原理实验报告 专业:林学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 中国﹒贵州﹒贵阳 2013年5月

实验一、ERDAS视窗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初步了解目前主流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掌握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操作技能,为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等后续实习奠定基础。 实验内容:视窗功能介绍;文件菜单操作;实用菜单操作;显示菜单操作;矢量和删格菜单操作等。 视窗操作是ERDAS软件操作的基础, ERDAS所有模块都涉及到视窗操作。本实验要求掌握视窗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图像显示操作和矢量菜单操作,从而为深入理解和学习ERDAS软件打好基础。 1、视窗功能简介 二维视窗是显示删格图像、矢量图形、注记文件、AOI等数据层的主要窗口。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视窗菜单的主要功能、视窗工具功能。 重点掌握ERDAS图表面板菜单条;ERDAS图表面板工具条;掌握视窗菜单功能和视窗工具功能等基本操作。 2、图像显示操作(Display an Image) 第一步:启动程序(Start Program) 视窗菜单条:File→open→ RasterLayer→Select Layer To Add对话框。第二步:确定文件(Determine File) 在Select Layer To Add对话框中有File和Raster Option两个选择项,其中File就是用于确定图像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操作实例如表。 表1-1 图像文件确定参数 第三步:设置参数(Raster option)

第四步:打开图像(Open Raster Layer) 3、实用菜单操作 了解光标查询功能;量测功能;数据叠加功能;文件信息操作;三维图像操作等。 4、显示菜单操作 掌握文件显示顺序;显示比例;显示变换操作等。 5、矢量菜单操作 矢量菜单操作功能是ERDAS软件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一个体现。主要介绍矢量操作的有关命令,这是本次实验的重点掌握内容。 指导学生掌握适量工具面板功能,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矢量文件的生成与编辑。 矢量文件的生成与编辑: 第一步:打开图像文件 第二步:创建图形文件 第三步:绘制图形要素 第四步:保存矢量文件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改变矢量要素形状;调整矢量要素特征;编辑矢量属性数据等有关矢量操作。 实验二、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实验目的:通过实习操作,掌握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深刻理解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意义。 实验内容:ERDAS软件中图像预处理模块下的图像几何校正。 几何校正就是将图像数据投影到平面上,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程。而将地图投影系统赋予图像数据的过程,称为地里参考(Geo-referencing)。由于所有地图投影系统都遵循一定的地图坐标系统,因此几何校正的过程包含了地理参考过程。 1、图像几何校正的途径 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点击DataPrep图标,→Image Geometric Correction →打开Set Geo-Correction Input File对话框(图2-1)。

林业遥感课程考试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考试卷(A卷) 课程名称:林业遥感;试卷编号:A;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应得分100 实得分评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20分) 1Lansat7相对于其他陆地资源卫星来说,在那些方面有了显著的改进:()A热红外波段的分辨率提高到60米; B首次采用了分辨率为2.5米的全色波段; C改进后的太阳定标器使卫星的辐射定标误差小于5%,精度比Landsat5约提高了一倍; D改进后的太阳定标器使卫星的辐射定标误差小于2%。 2对Landsat7ETM+各传感器地面分辨率描述正确的是:() A30米B15米C60米D80米 3下列那些卫星是由美国发射的() A IKONOS B QuickBird C SPOT D JERS 4由我国自主发射的卫星有那些() A Landsat B CBERS C SPOT D ERS 5在图像处理中,下列那些波段对植被有明显的影响:() A紫外光B近红外C可见光D无线电波 6卫星数据的购买通常以景幅为单位,下面对各种卫星数据每景图的范围描述正确的有那些:() A Landsat7每景图的扫描宽度为185km*185km B SPOT5每景图的扫描宽度为60km*60km C IKONOS每景图的扫描宽度为11km*11km D QUICKBIRD每景图的扫描宽度为16.5km*16.5km 7图像与灰度直方图间的对应关系是:()

A一一对应B多对一C一对多D都不对 8下列算法中属于局部处理的是:() A灰度线性变换B二值化C傅立叶变换D中值滤波 9下列算法中属于点处理的是:() A梯度锐化B二值化C傅立叶变换D中值滤波 10下列算法中属于图像平滑处理的是:() A梯度锐化B直方图均衡C中值滤波D Laplacian增强 二名词解释(15分) 大气窗口: 加色法: 中心投影: 投影差: 空间分辩率: 三填空(每空0.5分,20分) 1、遥感具有,,特性。 2、遥感技术系统主要由,和等几个部分组成。 3、电磁波谱按波长从长到短的顺序可分为七类。 4、三基色是,,。 5、立体观察时,立体效就有三种效应。 6、航空像片上的主要误差有。 7、资源卫星一般具有特点。 8、MSS影像空间分辨力为米和米;TM影像的空间分辨力为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