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点布光的方法和特点

三点布光的方法和特点

三点布光的方法和特点
三点布光的方法和特点

三点布光的方法与特点

三点布光法就是电影、电视拍摄场景时,运用主光、辅光、轮廓光三种基本光进行照明布置,能将三维物体的立体感、质感、与纵深感的基本造型呈现在二维电视屏幕上。三点布光法就是保证人物基本造型的程式化照明方法,能够更好地营造出电视画面的空间感、透视感、立体感。

主光。即一个画面的主要光线,它主要形成骨架作用与造型作用,它的灯位在人物正前方呈弧型排列,从水平上瞧,主光应在人物与摄像机连线的左侧或右侧40度~60度的夹角范围之中,高度垂直与人物连线即离地面一般在2、3~3、1m,离人物3m左右。这种光生成物体的主要光亮部分,并确定光照的主要角度。主光通常比照明物体的其她光要亮些,而且往往在场景中投射出最深、最清晰的阴影。一般主光就是在摄像机后30度或40度位置直照物体,使物体有个照射效果还有阴影,光强度要稍微高,强度越高阴影越明显,通常用它来照亮场景中主要对象与周围区域,并承担给主体对象投影的功能。主要的明暗关系有主光决定,包括投影的方向。

主光的光质一般相对辅光可以硬一些,主光的光位就是根据被摄者的表现需要、画面艺术气氛塑造的要求以及画面影调表现等因素来灵活决定,主光的强度一般在画面中相对来说就是较强的,可以根据画面的实际曝光量、主辅光之间的光比、数码相机的感光度等因素来决定的。

辅助光。又称为补光,这种光使主光形成的光亮部分变柔并延伸开,使物体的更多部分可见。辅助光可以模拟场景中反射光源或次要光源的效果。一般为散射光,用一个聚光灯照射扇形反射面,以形成一种均匀的、非直射性的柔与光源,,用它来填充阴影区以及被主体光遗漏的场景区域、调与明暗区域之间的反差,同时能形成景深与层次,而且这种广泛均匀布光的特性使它为场景打一层底色,定义了场景的基调。由于要达到柔与照明的效果,通常辅助光的亮度只有主体光的50%-80%,它决定画面的反差,消除主光投射下的阴影,补充照明、强调层次部分,一般辅助光位在连线人物左或右10度~20度夹角的范围内,高度与水平夹角15度即离地面约2m,离人物2.5m,但我们应注意光比的关系,辅助光与主光比应为1:2。

、逆光又称轮廓光,其作用就是强调人物的外形轮廓线条,区别被摄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强调被摄体与周围环境的距离。它的作用就是增加背景的亮度,从而衬托主体,并使主体对象与背景相分离。一般使用泛光灯,亮度宜暗不可太亮。逆光灯应位于人物背光上方,在水平面上与主光成150度~180度,高度与水平夹角为150度,离地面150度,即离面3m左右,离人物约3m,一般采用交叉方法。逆光与主光比应为1:1。

主光、辅光与逆光就是人物照明中三种基本光线。它们在光线效果上就是互相制约的,主光强,辅光就弱,主光左,辅光右,主光高,副光低,才能有效的消除主光造成的阴影,创造细腻,丰富中间层次。轮廓光的布置可以根据主光与辅光的位置决定其高低与正侧,当轮廓光作为隔离光与美化光时,也不考虑主光与辅光的位置关系。

根据三点布光的示意图可以瞧出布光的顺序,首先定主光的位置与强度,其次,决定辅助光的强度与角度,再次,分配逆光。以达到布光效果主次分明,互相补充。

在三点布光中要注意以下的问题,1,灯光要体现场景的明暗分布,要有层次性,切不可把所有的光一概的处理。2,布光时应该遵循有主题到局部、有繁到简的过程。3,三点照明法要灵活运用,并不就是在场景中只允许布置一个主光、一个辅助光与一个背光。我们完全可以布置几个主光以满足场景中所需的光量。但

就是这里又有一个技巧:打主光时不要将曝光量打满,可以比场景中实际需要的光量少一些,然后再添加辅助光时光线就会逐渐饱与、。三个光位的光线可以互相补充,在人物方向变化时,仍能正确表现形象;如处理不当,则会互相干扰,破坏形象表达。

三点布光实验报告

大学本科生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名称:三点布光综设实验:是○否●双语教学:是○否●小组合作:是●否○ 一、实验内 1、实验目标:掌握三点布光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 1)、基本法则:由一个主光、一个副光和一个轮廓光构成,它们组成一个三角形。 2)、主光即主要的光源,展示被摄物体的基本形状,聚光灯通常用作主光。 3)、轮廓光将主体的轮廓从背景中勾勒出来并给出光晕,聚光灯一般用作轮廓光。 4)、副光减慢照明减弱,使阴影显得更透明。 5)、根据人物的脸部、发型特征选择调整不同的角度和光比 3、实验设备及型号: 聚光灯监视器高清摄像机遮光纸测光仪

容4、实验装置示意图: 5、实验方法、步骤、现象及方法步骤: 1)准备:打开监视器和摄像机,模特 就位 2)打轮廓灯:从1区打轮廓光,观察 监视器中人影边缘,从头发多的一 侧打灯,能观察到发际线,影子到 肩膀的一半。 3)打主灯:4区打灯,观察人脸,鼻 影不要太长。 4)打辅助灯:观察下巴的影子,调整 灯光高度,是影子不要太明显。 5)加柔光纸:在辅助光灯上蒙上柔光 实验现象、数据及观 察结果(实验进行时 填) 主光:11.2 辅助光:11.3 轮廓光:10.9 主光和辅助光光比: Lj =10lg(Poj /Pi)=1 备注: 由于模特 的脸型比 较细长, 适合1:1 的光比。

观察结果 纸,让光线更柔和。 6)调整:比较主光和辅助光的在不同 位置的效果,调整灯光高度和距 离,必要时对调两者的位置,在脸 小的一侧打主光。 7)测光:用测光仪测量主光、辅助光 和轮廓光的大小,计算光比,根据 需要调整灯光。 二、实验小结1、本次实验成败之处及其原因分析: 本次试验成功地完成了单人的三点布光过程。分析原因如下: 成功的因素: 1)实验前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观察老师的示范,记录下关键的步骤和技巧。 2)团结协作。大家轮流操作,一起讨论。在调节灯光高度时,由于聚光灯很重, 一个人很难调节,组员们互相帮助,帮助其他同学扶住支架。 3)多次尝试。在不光过程中,尝试不同角度,亮度,高度所产生的效果,细心 观察比较,找到最佳位置。 4)布完灯光后找老师点评,给出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再次调整灯光,做 到更好。 不足的地方: 由于时间和设备条件有限,主光、辅助光和轮廓光都是用聚光灯,每个人操作的时间也不长,体会还不够深。

微格教学教学大纲

《微格教学》教学大纲 学时数:34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微格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教学工作技能训练的依据,是一门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作为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是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微格教学强调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它能够把复杂的课堂教学能力分为不同的单项教学技能并分别进行训练,从而使学生易于掌握。微格教学主要技能包括科设计技能、讲解技能、演示技能、提问的技能、导入技能、板书技能、科举例技能、多媒体教学技能说课技能、评课技能。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让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把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供了一个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教育实践有重要作用。对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教育专业的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及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微格教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训练课程,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地发挥。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更要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利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实践、讨论、教学评论等活动,使其掌握教学基本技能。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师教学工作技能训练应在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实践环节,并在精讲有关教学工作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每一位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实践。并及时反馈训练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实践中获得初步的教学技能。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声像等多种媒体,对学生进行教师教学技能的示范,并重视调动全体学生参加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帮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研究等。最终使学生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和技巧,并使之规范化。 三、教学内容

室内设计经典布光思路及灯光讲解

室内设计经典布光思路及灯光讲解 有个著名而经典的布光理论就是“三点照明”。笔者在此简述一 下:三点照明,又称为区域照明,一般用于较小范围的场景照明。如果场景很大,可以把它拆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区域进行布光。一般有三盏灯即可,分别为主体光、辅助光与背景光。 主体光:通常用它来照亮场景中的主要对象与其周围区域,并且担任给主体对象投影的功能。主要的明暗关系由主体光决定,包括投影的方向。主体光的任务根据需要也可以用几盏灯光来共同完成。如:主光灯在1 5度到30度的位置上,称顺光;在45度到90度的位置上, 称为侧光;在90度到120度的位置上成为侧逆光。主体光常用聚光灯来完成。笔者喜欢把主体光的亮度设置为240左右。辅助光: 又称为补光。用一个聚光灯照射扇形反射面,以形成一种均匀的、非直射性的柔和光源,用它来填充阴影区以及被主体光遗漏的场景区域、调和明暗区域之间的反差,同时能形成景深与层次,而且这种广泛均匀布光的特性使它为场景打一层底色,定义了场景的基调。由于要达到柔和照明的效果,通常辅助光的亮度只有主体光的 5 0%-80% 背景光:它的作用是增加背景的亮度,从而衬托主体,并使主体对象与背景相分离。一般使用泛光灯,亮度宜暗不可太亮。 布光的顺序是:1)先定主体光的位置与强度;2)决定辅助光的强度与角度;3)分配背景光与装饰光。这样产生的布光效果应该能达到主次分明,互相补充。布光还有几个地方需要特别注意:1)灯光宜精不宜多。过多的灯光使工作过程变得杂乱无章,难以处理,显

示与渲染速度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只有必要的灯光才能保留。另外要注意 灯光投影与阴影贴图及材质贴图的用处,能用贴图替代灯光的地方最好用贴图去做。例如要表现晚上从室外观看到的窗户内灯火通明的效果,用自发光贴图去做会方便得多,效果也很好,而不不要用灯光去模拟。切忌随手布光,否则成功率将非常低。对于可有可无的灯光,要坚决不予保留。 2)灯光要体现场景的明暗分布,要有层 次性,切不可把所有灯光一概处理。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种类的灯光,如选用聚光灯还是泛光灯;根据需要决定灯光是否投影,以及阴影的浓度;根据需要决定灯光的亮度与对比度。如果要达到更真实的效果,一定要在灯光衰减方面下一番功夫。可以利用暂时关闭某些灯光的方法排除干扰对其他的灯光进行更好地设置。 3)要知道max中的灯光是可以超现实的。要学会利用灯光的“排除” 与“包括”功能,绝对灯光对某个物体是否起到照明或投影作用。例如要模拟烛光的照明与投影效果,我们通常在蜡烛灯芯位置放置一盏泛光灯。如果这盏灯不对蜡烛主体进行投影排除,那么蜡烛主体产生在桌面上的很大一片阴影可能要让我们头痛半天。在建筑效果图中,也往往会通过“排除”的方法使灯光不对某些物体产生照明或投影效果。 4)布光时应该遵循由主体到局部、由简到繁的过程。对于灯光效果的形成,应该先调角度定下主格调,再调节灯光的衰减等特性来增强现实感。 最后再调整灯光的颜色做细致修改。 灯光的分类及其属性 在3DMA中,灯光分为标准灯光与光度学灯光,还有制作室内效果图

(完整版)微格教学练习题及答案

微格教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微格课堂一般有几人组成(C ) A.3-4 B.4-8 C. 5-10 D.6-10 2.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微格教学录象设备(C ) A.小型摄象机 B.录象机 C.电视机 D.VCD 3.在微格教学课堂上执教者一般用多少分钟进行执教( C ) A.5-10分 B.10-15分 C.5-15分 D.10-20分 4.变化技能的构成要素有(ABC) A.做好铺垫 B.变化方式 C.师生交流 D.停顿 5.板书的类型有(ABCD) A.网络式 B.关系式 C.表格式 D.计算式 6.微格教学的六个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A B) A. 角色扮演 B. 事前的学习和研究 C. 板书设计 D. 课堂教学设计 7.关于微格教学八大技能中错误的是( B D) A. 导入技能 B. 观察技能 C. 演示技能 D. 多媒体教学技能 8.导入技能的类型包括( A C D) A. 演示法 B. 组织指引法 C. 类比法 D. 媒介法 9.讲解技能的构成要素有( A D) A. 语言表达 B. 表明态度 C. 巩固练习 D. 形成连接 10.下面不属于结束活动程序的是( A B)

A. 唤起兴趣,激发动机 B. 启发思维 C. 概括 D. 拓展延伸 11.课堂提问的原则(ABCD) A.目的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针对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12.变化技能的构成要素有(ABC) A.做好铺垫 B.变化方式 C.师生交流 D.使用教具 13.导入技能的类型有(BCD) A.暗示法 B.直接法 C.类比法 D.激励法 14.讲解技能构成的要素有(AC) A.形成讲解的框架 B.探察指引 C.语言表达 D.反应评价 15.课堂提问的作用(ABCD) A.导入的作用 B.提醒的作用 C.激发的作用 D.调控的作用 16.微格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BCD) A. 训练重点 B. 学生特点 C. 教学目标 D. 学生任务 17.以下不属于导入技能的是(CD) A. 引起注意 B. 建立联系 C.实践指导 D. 练习矫正 18.讲解技能的类型包括(ABD) A. 说明式 B. 描述试 C. 联系实际式 D. 问题中心式 19.在讲解技能的评价单中正确的是(AB) A. 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 B. 突出重点,强调关键 C. 师生交流充分 D. 课堂气氛和谐,活跃 20.反馈技能的类型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C)

摄影三点布光技巧详解(英文)

Three Point Lighting: Learn How to Use the Key, Fill, and Back Lights Three point lighting is the standard lighting technique used in video. It’s a good idea to become comfortable with three point lighting because as a video shooter, you’ll find yourself using it over and over again. It has the power to transform an otherwise boring and flat image into a dynamic interesting image with a subject that “pops”. It’s not as difficult as you might think to use the 3 point lighting technique, and in this article, I’ll share with you what I’ve learned… Three Point Lighting Adds Dimension The goal of three point lighting is to create the illus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subject in a two-dimensional image. While you can create dimension a number of different ways, there’s no doubt that using light and shadow is a powerful way to accomplish this, and three point lighting is the lighting technique most commonly used. What are the three points of light we’re talking about? ?The Key Light– This is the main light used on your subject. ?The Fill Light– The purpose of this light is to fill in the shadows created by the key light, preventing them from getting too dark. ?The Back Light– This is used to separate the subject from the background. The Key Light is the Main Light in a 3 Point Lighting Setup When I’m arranging lights, I like to place the key light first be cause it’s the main one, and I use the rest of the lights to “support” the key light. The purpose of the key light is to put the light on the subject. You can place it anywhere you want, but a common placement is about 45 degrees to either side of the camera, and about 45 degrees up from the subject. Which side of the camera should you place it on? It depends on the look you’re going for. You can get as creative as you want with this. First, let’s cover the common placement of the key light, and then let’s cover some more creative fun placements. A good rule of thumb if you’re trying to create a standard look… Whichever way the subject is facing in the frame, put the key light on that side of the camera. Let’s consider an example. Imagine that you’re shooting video of a standard talking head, and they’re facing the left side of the frame. In this case, you would put the key light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video camera as well.

三点布光的演变

三点布光演变与三度布光延伸 2012-02-21 10:12 转载自mei辰风 最终编辑mei辰风 三点光是写意性演播室布光演变过程的先驱;三点光是影视剧照明演变的灵魂;三点光是构成三维物体与空间在二维图像中的立体形状的基石…… “三点布光早已淘汰了”。我想持这种观念者,应该好好研究一下三点布光的演变过程,就不难让模糊观念重新复苏。 三点布光,是影视剧、演播室等布光中的核心原理。无论你是摄影、摄像、照明还是照明设计,只要弄明白三点布光原理,你在布光中就有了方向,你对光的定位就有了设计依据。就像影视剧中的拍摄“轴线”,被称之为“三角形原理”一样。编摄人员围绕被摄对象进行镜头调度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影视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180°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这即是摄像师处理镜头调度必须遵守的“轴线规则”。那么,遵守轴线规则的原理,便是“三角形原理”。弄明白了三角形原理的演变过程,轴线规则也自然就明白了。三点光原理、三角形原理,虽一个是照明、另一个是摄影摄像,但它们却有异曲同工之处。好,下面就要我们剖析三点布光法的原理与演变过程。 一、三点光的起始根源 三点光是照明前辈们传下来的传统布光法,70年代的师傅是不教原理的,你要问他为什么,他会说“你的眼睛”呢?所以逼着你去想、去悟、去琢磨。通过多年的布光实践我终于明白了师傅总说“你的眼睛”的含意了。 照明这个行当,必须要用眼睛善于观察,观察万物被光线照射后的千姿百态,观察自然光线透过窗户,对室内形成的光影变化。因为照明是为视觉艺术服务的,人和物再美,人身材再好,若不借助光线的照射,是不可能在影视画面里显影的,这个最简单的道理,人人都心知肚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句至理名言,也是艺术家们常挂嘴边的口头禅。照明艺术不也正是如此吗?事实真理告诉我们,人类一切艺术作品,都是遵循大自然的生活自然规律而进行模仿、重复、创作。违背了这个自然的生活规律,就会失去自然生活的真实性,更谈不上所谓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三点布光就是模仿大自然的产物,就是依据太阳光对大自然中的人和物的照射,所形成的立体形态给人类的启示而来。有人不仅要问,太阳不就一个点吗,怎么会出现三点呢?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解释这个疑问咱们首先认识一下三点光的起始根源。太阳光的照度范围,能使整个地球享受到它的温暖,它究竟有多亮至今仍是一个难以考证的悬题。但有一个现象人们可以考证,就是当你斜侧面对阳面时,人物脸的光照造型是最美的,也是最有层次,最有立体感的。人物前侧脸上被照射的光线,被前辈们定为主要光线,就是咱们所谈的主光。荷兰著名大画家伦勃朗,对这一45°的前侧光情有独钟。他所创作油画的用光,大都是用前侧光勾画意境。此光后来被人们誉为“伦勃朗光”的称号。那么副光又是那儿来的呢?副光是大气层的透射、地面反射、周围环境反射等等所形成的。因为副光是反射光,光线性质比较软,故被定为软光。所以,布光时均在照明灯上加上一层柔光纸。后来人们又发现,当人和物体与太阳光成反方向时,人物的轮廓线是那么的突出,头发是那么的迷人。因此,在人物布光中又出现了一种光线,那就是逆光。人类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三点布光能完成三维物体与空间在二维电视图像

微格教学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 第一讲微格教学概述 第二讲语言技能 第三讲导入技能 第四讲讲解技能 第五讲提问技能 第六讲结束技能 第七讲演示技能 第八讲板书技能 第九讲变化技能 第十讲强化技能 第一讲微格教学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微格教学的发展历史、理论依据、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微格教学的实施流程 2.微格教案的设计 时间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微格教学理论要点 (一)微格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1.微格教学的内涵 微格教学是由英文Micro teaching 直译而来的。依据Micro 的多种译法,这个概念还可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而根据其特殊的技术手段,有人将其意译为“录像反馈教学”。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微格教学”这一提法。那么,何谓微格教学呢?其创建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Dwight Allen)教授给微格教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条件下进行学习。”我国学者结合国内的微格教学开展情况,将其定义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仅凭借以上两种权威的说法,我们对于什么是“微格教学”可能还是不太清楚。为了更清楚地把握其实质,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其产生时的初始状态。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引起美国朝野尤其是教育界的极大震动,由此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运动。美国人痛定思痛,认为要改变科技“落后”的局面必须依靠教育,而要发展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教师。于是,美国大学的教育学院开始探索更有效的对师范生的培训方法。斯坦福大学的爱伦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注意到,传统上师范生在毕业前都要进行教学实习,要像正式在岗教师一样到课堂上授课,由指导老师听课并提出评价意见,以此帮助师范生不断改善教学、提升能力。然而,即使是一下课指导老师就立即向实习的师范生提出反馈指导意见,这样的反馈还是延后了,师范生往往记不起自己上课的全过程。而无论是作为当事者的师范生还是作为旁观者的指导老师,不管如何努力,都

三点式照明

三点式照明系统乃是传统好莱坞的基本灯光设置,是好莱坞的摄影师、摄像师们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的一种灯光照明方法。 虽然照明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基础的照明方法被称为三点式照明。 作为经典的布光方法,三角形照明又被称为三点式照明,它一般由以下三种光源组成:分别为主光源(Key Light),辅光源(Fill Light),背光源(Back Light)。 主光源:基本的光,也通常是最亮的光。让观看者清楚地了解明显的光源方向,它提供了场景主要的照明效果。并且担负了投射主要阴影的作用。在室外的场景中,主光源所代表的也许是日光,在室内场景中则是窗户或门照进来的光源等。 辅光源:平衡主光源的效果,照亮主光没有照到得黑色区域,控制场景中最亮的区域和最暗的区域间的对比度。 背光源:帮助物体从背景中凸显出来。最好的例 基本的三点式布光 基本的三点式布光 主光、辅助光、轮廓光 1、布光的第一步是确定被摄对象的主要光源——主光(key light) 又称“塑型光”,是塑造形象的主要光线。不论照射方向如何,主光起到主导作用。主光多为直 射光又叫硬光,有较强的亮度和明确的方向性。 主光的位置和角度选择,决定我们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它是造成人物光线阴影的主要决定者,揭 示了被摄主体外部形态、表面结构和特征。 主光的位置一般在被摄对象左或右两侧的位置上。 2、第二步就是确定辅助光(fill light) 辅助光又称“副光”、“补助光”,是一种无阴影的软光,目的是提高暗部照明水平,调整画面 反差,用来减弱主光所投射的生硬粗糙的阴影,帮助主光造型,减弱强光部分与阴影部分的反差 比,揭示阴影的细部。 辅助光亮度不可以超过或等同于主光。 3、第三步是确定轮廓光(back light) 也叫逆光,是用以勾划被摄主体的外部轮廓线条的光线,是从被摄主体的背面或侧后面逆向照射 的。轮廓光能够强调空间深度、交待远近物体的层次,人为区分被摄体与环境的关系、

微格教学

第一章 微格教学 (一)概述 1.概念: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设备,帮助被培训者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2.发展历程:(1)形成于1963年即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爱伦和他的同事 A.Eve首先开发建立。 (2)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诺丁汉大学乔治·布朗,提出“备课、感知、执教”为微格教学三要素。 3.组成:微格教学系统=微格教室+控制室。 4.特点:(1)技能训练单一集中; (2)技能训练目标明确; (3)反馈及时全面。 实践与应用 1.步骤:(1)事前学习研究 (2)确定培训技能,提供示范 (3)编写教案 (4)组成微型课堂,微格教学实践 (5)反馈评价,自我评价 (6)重放录像,修改教案。

2.利用微格教学系统训练师范生技能的应用方式: (1)学生做好微格教学的充分准备 (2)指导教师精心地安排【每组不超过10人,每人控制在15分钟内】 (3)实习学生的应用实践 (4)对微格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班级评价】 (5)“2+2”教学评价法 注:“2+2”教学评价法:两个表扬和两个建议“2+2”教学评价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1、实时、自评、合作 2、安全、主动、肯定 3、简便 3.注意事项 (1)主导作用与主体【实习学生】的关系, (2)创造一个模拟中学课堂的教学环境 (3)选择未来实习中可能出现的重点与难点进行微格教学实验 (4)大面积训练与个别训练的关系 (5)教师点评与学生自评间的关系 (6)样板的作用与个体的特点 (二)理论依据

1.以系统的思想为指导研究教学技能培训 2.示范为被培训者提供模仿的样板和信息 3.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符合心理学原理 4.反馈在教学技能训练中有重要作用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三)意义:(1)微格教学对教学论的贡献 (2)微格教学中的科学方法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 (3)微格教学促进了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 (四)方法论:(1)原子论的分析思维模式 (2)系统科学的综合思维模式 (3)中国传统思维模式

三点布光法

一、主光源的布置 主光源,顾名思义,就是场景中的主要光源。通常用来照亮场景中的主要对象及与周围区域,并且担任给主体对象投射阴影的功能。它通常是场景中最亮且惟一打开阴影功能的灯光。 1、主光源位置 从顶视图看(图3),主光源可布置在摄影机旁边,至于两者到底相距多远,这取决于你自己。一般情况下,主光源与场景主体大致成35~45 度角。

从左视图看(图4),主光源一般位于主体前上方,并与主体大致成45度角。这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主光源的高低角度还取决于所需的场景气氛,为表现恐怖等气氛,可以将灯光布置在较 低位置,向上照射场景主体。

2、主光源参数设置 (1)灯光参数: 如图5所示。 Light Type(灯光类型):目标聚光灯。

Shadows(阴影):选择On,表示打开灯光阴影。 Color(颜色):即灯光颜色,通常微微偏向某种颜色,如暖色或冷色。这里设定为淡黄色(暖色),RGB=255,255,235。 Multiplier(倍增器):控制灯光亮度,默认值为1.0。可以根据场景需要调整此值,当灯光偏向某种颜色的时候,亮度会降低,应适当增大此值以作补偿。所以,这里将Multiplier设定为1.2。 (2)阴影参数: 如图6所示。 Bias(偏移):用于调整阴影的位置,默认值为1.0。这里设定为2.0。Size(尺寸):用于控制阴影贴图的精细度,默认设置为512,该值越大 阴影越精细。这里设定为1024。 Sample Range(采样范围):用于控制阴影边缘的模糊程度。默认值为4,阴影边缘显得较硬,这里设定为12,以获得边缘较柔和的阴影。 Absolute Map Bias(绝对贴图偏移):这里不选。 此时渲染效果如图7所示。现在,场景中这个角色补被照亮了,但是看起来较平淡、不够真实,OK,我们继续!

微格教学小结

微格教学小结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实验系统,它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电教技术,系统地训练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与提高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 微格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学习理论、信息传播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系统控制理论。微格教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新教学思想实验、教学技能分类、教学模式研究以及教学技能和教学模式训练等。微格教学关注教学思想和理论的研究,但更注重教学技能和教学模式的训练。 第三节微格教学的程序 微格教学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基本形成一定的程序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试教前的学习和研究 微格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因此,在进行微格教学的试教前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学习的内容主要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类、教材分析、教学技能分类、课堂教学观察方法、教学评价和学习者的特点等。 二、确定训练技能和编写教案 微格教学是把课堂教学分为不同的单项教学技能分别进行训练,每次只集中培训两三个技能,以便容易掌握。如英国的特洛特(A·J·Trott)提出六种教学技能,即变化、导入、强化、提问、例证、说明等。当培训技能确定后,被培训者就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根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出较为详细的教案。微格教学的教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案的特点,它要详细说明教师的教学行为(即所应用的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预想的反应)。 三、提供示范

在正式训练前,为了使被培训者明确训练的目标和要求,通常利用录像或实际角色扮演的方法对所要训练的技能进行示范。示范的内容可以是一节课的全过程,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片断。示范可以是正面典型,也可以是反面典型,两种示范可以对照使用。 四、微格教学实践 微格教学实践也称为试教,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组成微型课堂。微型课堂一般由扮演教师角色(师范生或在职教师)、学生角色(被培训者的同学或真实的学生)、教学评价人员(被培训者的同学或指导教师)等组成。 (2)角色扮演。在微型课堂上被培训者试讲一节课的一部分,练习两三种技能,所用时间为15——20分钟。 (3)准确记录。在进行角色扮演时,一般用录像的方法对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进行记录,以便能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 五、反馈评价 反馈评价分三步进行: (1)重放录像。为了使被培训者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当角色扮演完成后要重放录像。有关人员一起观看,进一步观察被培训者达到培训目标的程度。 (2)自我分析。看过录像后,教师角色要进行自我分析,检查试教过程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所培训的教学技能是否掌握。 (3)讨论评价。作为学生角色、评价人员要从各自的立场来评价试教过程,讨论所存在的问题,指出努力的方向。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漫谈讨论评价;一种是制作评价表量化评价;另一种是把角色行为范畴化,然后输入计算机进行评价。 六、修改教案

微格教学概述及教学建议(罗)

数学微格教学的概述和教学建议 从事中学数学教学除了具备先进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和宽厚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数学教育理论基础之外,还必须具备相当熟练的数学教学技能。一名数学教师教学实施过程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各项教学技能的掌握,而这些教学技能技巧,需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技能训练来获得微格教学就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分解教学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师范生或新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微格教学对于中学数学教师掌握教学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微格教学步骤 数学微格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对于数学微格教学这门课程而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进行:①理论学习阶段;②各项技能训练实践阶段;③综合训练阶段。其中,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可以完全分开进行,先集中讲所有技能的理论知识(数学教育学第五章中第三节会涉及教学技能),然后逐一进行各项教学技能的训练。但实践证明,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一一对照起来,效果较好,即讲完某一项教学技能理论,随后即给出相应的案例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在这门课程的后期阶段进行综合训练,即所有学员已经完成各项教学技能训后,小组内又把学员分成两人一个小小组,每个小小组选择一个课题,一个人说课(10分钟)一个人进行同课题的讲课(30分钟),同时小组其它成员做听课记录,在说课和讲课完毕后,首先说课人和讲课人自评,然后小组成员评课,最后指导教师点评。 在微格教学中,能否对被培训者在模拟教学中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给予准确、及时的反馈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被培训者的教学技能通过微格教学能否提高的关键。 微格训练过程中,采用综合-分解-综合模式,开始提供教学实录,让学生获得课堂教学的整体感性经验,了解教学技能的综合运用;然后进行分项的教学技能训练,掌握有代表性的专项技能;最后安排一次综合训练,力求全面反映课堂教学技能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录像、回放,来考察学生各项技能训练的程度。 二、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作为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课程,自微格教学至诞生初,就具有鲜明的特点:(一)微型 技能单一集中,每次只集中训练学员一两种教学技能,使得训练重点突出,训练目标非常明确,有利于判断学员是否达到了训练要求,及时找出不足,及时修正,并有利于学员

人像摄影唯美布光之三角光

人像摄影唯美布光之三角光(二 (三)持续光 正面 1、持续光前三角光光效如图5 光位图5 图5 光位图5

人物正面,主灯位于人物的前侧方稍高的位置。使用1000W的持续光照明,光质柔和过渡细腻,立体感柔和,色温偏暖,适合拍摄画意人像作品。 2、使用反光板补光如图5-1 光位图5-1 图5-1 光位图5-1 配合持续光使用反光板补光比较合适,光质都较为柔和,反差适中、层次丰富、细腻、柔和,但又有立体的变化。 3、使用灯光补光图5-2 光位图5-2

图5-2 光位图5-2 主光使用持续光那么我们还可以使用持续光对人物的暗部进行补光,控制补光的距离、合理的调整明暗的反差。 注意事项 1、持续光光质较软,对人物的质感表现较弱,所以我们要保证持续光的强度以及要使用三角架。 2、持续光色温偏低,所以我们要合理的选择数码相机的白平衡。 3、合理的选择三角光可以对脸型较宽的人物进行合理的修饰。

侧面 1、持续光前三角光光效图6 光位图6 图6 光位图6 人物侧面使用持续光照明出三角光的效果,光影效果明显、过渡柔和、立体感强。对人物的形体轮廓都有很好的表现。 2、使用反光板补光图6-1 光位图6-1

图6-1 光位图6-1 使用反光板进行对暗部补光,提亮暗部突出人物的五官。 3、使用灯光补光图6-2 光位图6-2

图6-2 光位图6-2 使用灯光补光要注意和主光的色温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人物的亮部与暗部的色彩还原正常。 注意事项 1、在角度的选择上,人物的3/4的面部角度比较适合三角光的塑造。 2、注意三角区的下面的点要基本与鼻子端部对齐,如果过长就会破坏脸型和五官结构。 二、后三角光

01第一章 微格教学概述资料

01第一章微格教学 概述

第一章微格教学概述 第一节微格教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1.什么是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它又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微格教学是在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W.阿伦(D.W.Allen)和他的同事W.伊芙(W.Eve)首先开发设立的。在斯坦福大学,微格教学原是为师范生在当教师之前提供一个教学实践的机会而设计。微格教学一般可描述为一个缩减的教学实践,它在班级大小、课程长短和教学复杂程度上都被缩减了。因此,英国的G.布朗(G.Brown)说:“它是一个简化了的、细分的教学,从而使学员易于掌握。”阿伦和伊芙把微格教学定义为:“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北京教育学院微格教学课题组经过7年的实践和研究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并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和训练。它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科学方法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和方法。” 从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提出微格教学以后的30年来,它的训练过程已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事前的学习和研究。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微格教学的训练方法、各项教学技能的教育理论基础、教学技能的功能和行为模式。 (2)提供示范。通常在训练前结合理论学习提供教学技能的音像示范,便于师范生或在职教师对教学技能的感知、理解和分析。 (3)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微格教学的教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案的特点,它要求说明所应用的教学技能的训练目标,并要求详细说明教学过程设计中的教学行为是该项教学技能中的什么技能行为要素。 (4)角色扮演。在微型课堂中,十几名师范生或进修教师,轮流扮演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评价员角色,并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指导,一名摄像操作人员负责记录(可由学员担任)。教师角色扮演一次约为5~15分钟,并用摄像机记录下来,评价员填写评价单。在职教师还可以按微格教学教案随堂记录某一教学片段,教学情境与实际的课堂教学完全相同。 (5)反馈和评价。重放录像,教师角色扮演者自我分析,指导教师和学员一起讨论评议,将评价单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 (6)修改教案后重新进行角色扮演。对反馈中发现的问题按指导教师及学员集体的建设性意见修改教案,经准备后进行重教。重教后的反馈评价方法与(4)相同。若第一次角色扮演比较成功,则可不进行重教,直接进行其他教学技能的训练。 2.微格教学的性质

三点布光的方法和特点

三点布光的方法与特点 三点布光法就是电影、电视拍摄场景时,运用主光、辅光、轮廓光三种基本光进行照明布置,能将三维物体的立体感、质感、与纵深感的基本造型呈现在二维电视屏幕上。三点布光法就是保证人物基本造型的程式化照明方法,能够更好地营造出电视画面的空间感、透视感、立体感。 主光。即一个画面的主要光线,它主要形成骨架作用与造型作用,它的灯位在人物正前方呈弧型排列,从水平上瞧,主光应在人物与摄像机连线的左侧或右侧40度~60度的夹角范围之中,高度垂直与人物连线即离地面一般在2、3~3、1m,离人物3m左右。这种光生成物体的主要光亮部分,并确定光照的主要角度。主光通常比照明物体的其她光要亮些,而且往往在场景中投射出最深、最清晰的阴影。一般主光就是在摄像机后30度或40度位置直照物体,使物体有个照射效果还有阴影,光强度要稍微高,强度越高阴影越明显,通常用它来照亮场景中主要对象与周围区域,并承担给主体对象投影的功能。主要的明暗关系有主光决定,包括投影的方向。 主光的光质一般相对辅光可以硬一些,主光的光位就是根据被摄者的表现需要、画面艺术气氛塑造的要求以及画面影调表现等因素来灵活决定,主光的强度一般在画面中相对来说就是较强的,可以根据画面的实际曝光量、主辅光之间的光比、数码相机的感光度等因素来决定的。 辅助光。又称为补光,这种光使主光形成的光亮部分变柔并延伸开,使物体的更多部分可见。辅助光可以模拟场景中反射光源或次要光源的效果。一般为散射光,用一个聚光灯照射扇形反射面,以形成一种均匀的、非直射性的柔与光源,,用它来填充阴影区以及被主体光遗漏的场景区域、调与明暗区域之间的反差,同时能形成景深与层次,而且这种广泛均匀布光的特性使它为场景打一层底色,定义了场景的基调。由于要达到柔与照明的效果,通常辅助光的亮度只有主体光的50%-80%,它决定画面的反差,消除主光投射下的阴影,补充照明、强调层次部分,一般辅助光位在连线人物左或右10度~20度夹角的范围内,高度与水平夹角15度即离地面约2m,离人物2.5m,但我们应注意光比的关系,辅助光与主光比应为1:2。 、逆光又称轮廓光,其作用就是强调人物的外形轮廓线条,区别被摄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强调被摄体与周围环境的距离。它的作用就是增加背景的亮度,从而衬托主体,并使主体对象与背景相分离。一般使用泛光灯,亮度宜暗不可太亮。逆光灯应位于人物背光上方,在水平面上与主光成150度~180度,高度与水平夹角为150度,离地面150度,即离面3m左右,离人物约3m,一般采用交叉方法。逆光与主光比应为1:1。 主光、辅光与逆光就是人物照明中三种基本光线。它们在光线效果上就是互相制约的,主光强,辅光就弱,主光左,辅光右,主光高,副光低,才能有效的消除主光造成的阴影,创造细腻,丰富中间层次。轮廓光的布置可以根据主光与辅光的位置决定其高低与正侧,当轮廓光作为隔离光与美化光时,也不考虑主光与辅光的位置关系。 根据三点布光的示意图可以瞧出布光的顺序,首先定主光的位置与强度,其次,决定辅助光的强度与角度,再次,分配逆光。以达到布光效果主次分明,互相补充。 在三点布光中要注意以下的问题,1,灯光要体现场景的明暗分布,要有层次性,切不可把所有的光一概的处理。2,布光时应该遵循有主题到局部、有繁到简的过程。3,三点照明法要灵活运用,并不就是在场景中只允许布置一个主光、一个辅助光与一个背光。我们完全可以布置几个主光以满足场景中所需的光量。但

微格教学讲义

微格教学(讲义) 第一章微格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微格教学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就教师而言教师的学识知识水平无疑是重要的,所谓“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有效的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掌握教学技能是师范生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如何分析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在训练中对被训练者进行反馈,这是教师培训中要解决的问题。在如何分析教学技能方面,提出了教学技能分类的方法在培训中逐个训练,最后再综合起来,形成整体的教学能力。在如何进行反馈方面,使用了音像摄录设备,使教学技能的反馈能做到及时、准确、具体。这就是“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师范生1963年产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是通过缩减的教学实践,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八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又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二、微格教学的过程 微格教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事前的学习: 学习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类教材分析教学技能分类课堂教学观察方法教学评价学习者的特点等 2、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 把课堂教学分为不同的单项教学技能分别进行训练,每次只训练一两个技能以便容易掌握{导入语言提问讲解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技能}教案根据确定的教学技能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根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写出教案。微格教学教案不同于一般教案,要详细说明教师的教学行为(所应用的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预想的反应) 3、提供示范 利用录像或实际角色扮演对所要训练的技能进行示范。示范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反面典型。也可对照使用,一般以正面为主 4、微格教学实践 (1)组成微格课堂 教师角色由师范生扮演 学生角色由被培训者的同学或真实学生来扮演 教学评价人员被培训者的同学或指导教师 技术人员专业人员或被培训者的同学 (2)角色扮演 被培训者上一节课的一部分练习一、二种技能,一般10——15分钟,要先做一简短说明以便明确:训练技能、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思想 (3)准确记录 一般用录像的方法记录,也可以用录音或文字记录,录像更及时、真实、有效

三点布光的方法和特点

三点布光的方法和特点 三点布光法是电影、电视拍摄场景时,运用主光、辅光、轮廓光三种基本光进行照明布置,能将三维物体的立体感、质感、和纵深感的基本造型呈现在二维电视屏幕上。三点布光法是保证人物基本造型的程式化照明方法,能够更好地营造出电视画面的空间感、透视感、立体感。 主光。即一个画面的主要光线,它主要形成骨架作用和造型作用,它的灯位在人物正前方呈弧型排列,从水平上看,主光应在人物与摄像机连线的左侧或右侧40度~60度的夹角范围之中,高度垂直与人物连线即离地面一般在2.3~3.1m,离人物3m左右。这种光生成物体的主要光亮部分,并确定光照的主要角度。主光通常比照明物体的其他光要亮些,而且往往在场景中投射出最深、最清晰的阴影。一般主光是在摄像机后30度或40度位置直照物体,使物体有个照射效果还有阴影,光强度要稍微高,强度越高阴影越明显,通常用它来照亮场景中主要对象与周围区域,并承担给主体对象投影的功能。主要的明暗关系有主光决定,包括投影的方向。 主光的光质一般相对辅光可以硬一些,主光的光位是根据被摄者的表现需要、画面艺术气氛塑造的要求以及画面影调表现等因素来灵活决定,主光的强度一般在画面中相对来说是较强的,可以根据画面的实际曝光量、主辅光之间的光比、数码相机的感光度等因素来决定的。 辅助光。又称为补光,这种光使主光形成的光亮部分变柔并延伸开,使物体的更多部分可见。辅助光可以模拟场景中反射光源或次要光源的效果。一般为散射光,用一个聚光灯照射扇形反射面,以形成一种均匀的、非直射性的柔和光源,,用它来填充阴影区以及被主体光遗漏的场景区域、调和明暗区域之间的反差,同时能形成景深与层次,而且这种广泛均匀布光的特性使它为场景打一层底色,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