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汉语热以及汉语难学论的初步探讨

全球汉语热以及汉语难学论的初步探讨

全球汉语热以及汉语难学论的初步探讨
全球汉语热以及汉语难学论的初步探讨

全球“汉语热”与“汉语难学论”的初步探讨

摘要:中国悠久的历史和蓬勃发展的现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随之出现的

是全球“汉语热”,汉语成为各国人学习语言的新宠。然而,全世界普遍认为汉语难学,这与学习汉字的难度有关。汉字是目前地球人唯一留传和应用的形义文字。从宇宙的角度看,它不仅是某个民族的,更是人类的。对于“汉字难学论”,不但要从理论上探讨,更要用今天不断发展的客观事实来回答。从未来世界的意义上说,我们对汉字潜在价值的研究不但没有结束,而且刚刚开始。

关键词:全球“汉语热”;孔子学院;“汉语难学论”;字本位;教学法

一、全球“汉语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全球化”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里的一个关键词,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显示了其强大的优势地位。世界各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增进与中国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强,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语言。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出现“汉语热”的可能原因及“汉语热”的表现。

(一)出现“汉语热”的可能原因

1.中国的经济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或可称为“中国机会”。中国在世界经济与贸易领域中的联系网络已经深入而广泛、密切而频繁,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人口的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和无限商机。来华投资以及来中国从事贸易的外国公司越来越多。同时,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这些海外中国企业也需要大量懂得汉语的外国人。即使仅仅从中国人出国旅游这一件事来说,对象国就需要大量懂汉语的导游、导购、翻译以及娱乐、餐饮等相关行业的服务工作人员。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功利性目的是最基本的动力,学好汉语就意味着商机或者就业的机会。

2.中国经济的成功发展使世界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对中国的前景怀有希望,或可称为“中国希望”。中国从1978年到2016年,30对年间经济保持了平均10%左右的持续高速增长,一个潜力无穷且生机勃勃的中国,必然让世人产生希望和遐想。“中国希望”或“中国前景”无疑促使许多人把学习汉语作为对未来的选择。一些国家把汉语列入国民教育体系,主要原因在于此。

3.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带来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回归和海外华人华侨民族认同感的强化,或可称为“中国认同”。中国全民上下团结一心,摆脱了积贫积弱的时代,中国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华侨华人有了更多的民族自豪感,重新找回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重新强化。“使华人就得学汉语”的观念使华人华侨子女成为了海外的一个庞大群体。

4.在快速成功和发展的同时,中国给世界以新的形象,并展现出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模式,或可称为“中国形象”。近些年来,中国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拥有与西方世界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中国模式”成为世界上许多人的新希望和兴趣点,促使一些人想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成功因素,如中国的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价值观的世界意义等等。许多人正式被实力增长而行为良好的“中国形象”所激化。

5.中国政府的推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海外的汉语热。“汉语水平考试”的推广、

“汉语桥工程”的实施、海外“孔子学院”创办,等等。这些措施都是经由中国政府批准的,大体上反映了在当前世界性汉语热中的中国政府的行为。

(二)全球“汉语热”的表现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个国家(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仅用10年的时间,发展迅速。孔子学院设在120国(地区)共475所,其中,亚洲32国(地区)103所,非洲29国42所,欧洲39国159所,美洲17国154所,大洋洲3国17所。孔子课堂设在65国共851个(科摩罗、缅甸、马里、突尼斯、塞舌尔、瓦努阿图只有课堂,没有学院),其中,亚洲17国79个,

非洲13国18个,欧洲25国211个,美洲7国478个,大洋洲3国65个。

据国家教育部门统计,海外有1亿多人在学习汉语,许多国家学习汉语的人数以50%甚至更高幅度在增长。专家预测,到2014年底海外学汉语的人数将达1.5亿。“汉语热”持续升温。

二、汉语难学论

汉字究竟是好学还是难学?这一问题,目前已不仅仅是学术之争。它涉及到汉语能否成功走向世界这件大事,甚至涉及汉字是否会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终究要被拼音文字取代而灭亡,等等。本文将从“汉语难学论”何以形成、汉字本身独特的魅力、对比英汉之间的词汇差异等方面,在全球“汉语热”的背景下,对“汉语难学论”做初步的探讨。

(一)“汉语难学论”何以形成

1.在国外,对“汉语难学”的说法

“汉语难学”这一说法流传很广。法语有句成语C’ert du Chinois,字面意思是“这是汉语”,表示“这简直不可理喻”;德语、荷兰语、波兰语、也有同样的说法:Das ist chinesisch fur mich/Dat is chinees Voor me/To dla mnie chinszczyzna,字面意思均为“这对我来说是汉语”,意思都是“这对我来说是不可理解的”......美国从事汉语教育的顾百里(Cornelius U.Kubler)教授认为,汉语要达到外交官的职业要求水平需要两年的强化训练时间,要用四倍于学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的水平。

早期来华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就曾表示,汉语声调“非常难于掌握,区别小而且不易领会”,每个发音的字的确切意义是由他的声调质量决定的,这就增加了学习说这种语言以及听懂别人的困难”;而汉字“简直不可思议”,“写法像画画”,没有哪一种语言是像中国话一样难于被外国人所学到的”。

在华多年的美国汉学博士莫大伟(David Moser)表示,中文不仅对于说英语

的美国人来说难学,甚至对于中国人来说也非常困难;汉字系统虽然魅力、神秘,但却近乎荒唐(ridiculous);汉语不太具备语音性(not very phonetic),汉语的声调则特别奇怪(weird);现代汉语已经难得不可思议了(perversely hard),更可怕的是文言,简直成心不想让人学会(deliberately impossible)。

可见,“汉语难学”已经成为一种世界印象,或者说公认的结论了。

(2)在中国,“汉语难学论”的由来,“汉语难学论”是比较的产物近代以来,中国学者普遍认为,汉语汉学是由于汉字难学。第一个提出汉字难学的卢戆章在1892年提出“当今普天之下,除中国而外,其余大概皆用二三十个字母为切音字”,“中国字或者是当今普天下之字之至难者”。此后凡说汉字难学的无不以拼音文字为参照系,而且整个学界都竭力推崇这种方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开始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传统中国备受敬畏的汉字,似乎一夜之间跌下了神坛,成为文化精英们共同批判的对象。例如:“汉字真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茅坑”;“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细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胡适也说过这样的话“汉字实在是很难写很难学的教育工具,所以我始终赞成各种拼音文字的运动......我对于拼音文字替代汉字的运动,虽然诚心的赞成,总没有热烈的提倡”,这是温和地对废除汉字表示赞同。

汉字繁难的批评,从19世纪末直到今天一直不绝于耳,成了汉字的一大罪状。批判者把汉字同西方拼音文字对比:西方语言只有一套26个字母用不了多久就能掌握字母的书写和拼音规则;而汉字则成千上万,下不了几年苦工,无论如何也学不会。直到今天,汉语仍然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当今,就连不少语文教师,认为汉字难学导致了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

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批判汉字的风潮,其内在的逻辑是:中国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文化教育了封建制度落后,而文化教育和政治制度的落后,则是由落后的文字造成的。这股“汉字落后论”的风潮席卷中国大地,对中国20世界语言和文字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语难学论”实质是“汉字难学论”,认为“汉字是汉语难学的罪魁祸首”的观点,则是“汉字落后论”的延续。这种观点最终导致语言教学实践上形成了

排斥汉字教学的强烈倾向,不仅影响西方人对汉语汉字的学习,而且通过我们的基础教育影响了几代中国孩子,而且,这种影响还在继续。

(二)汉语及汉字的特征

1.汉语的特征

(1).简洁美

汉语不但发音简洁,且言简意赅。汉字虽然成千上万,但汉语的基本音节只有416个(不含声调),其中常用的音节只有380多个。这不但比英语简洁得多,而且比绝大多数民族的语言都要简洁。而且汉语的声母发音部位只有6个:b d g

j z zh.其它声母都是在此基础上逐渐放松闭合程度而发出来的。由于汉语的简洁性,曾在国外从事多年汉语教学的文学语言大师老舍早就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中国话是世界上最进步的。

汉语的简洁性还体现在:每个音节都对应着一个意义明确的字,即一字一音(一个字一次只能读一个音,多音字也是如此)而绝大多数的字同时就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词。这样就为语意的表达奠定了基础。许多专家用汉语和英语比较,如果表达同样的内容,汉语不但音节少,而且文字数量也少。据北京语言大学李润新教授文章说:在联合国使用的五种文字中,记载同样内容的文件,汉语是最薄的。

(2)韵律美

在简洁美的基础上,汉语的韵律美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那琅琅上口、规范成诀、合辙押韵的形式,只要会说中国话的孩子就会喜欢。还有许多外国人,他们可以整首整首的背唐诗,但问他们是什么意思,他们说根本不懂,就是背起来好听。其实这里的“好听”,就是汉语的韵律美决定的。

例如义近字韵律歌

它把汉语中意义相近的字用韵律的形式编成歌诀。

江河湖海泊洋泽潮汐涛滔注浪波

沟洼池深溪滩浅湘潭鸿洞流渠洁

汉语的基本音节,也可以按照韵律的形式编成歌诀,而且一音不重,一字不重。

阿里巴人热爱和平早晨班机到达北京

(3)节奏美

由于汉语的简洁和韵律美,便产生了汉语的节奏美。汉语的节奏美首先体现在诗歌上,请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里以两字一节,节奏美非常明显。“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里以三字一节,节奏美也非常明显。“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以两字和三字交替分节,节奏美也非常明显。再请看:“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里以四字和三字交替分节,节奏美也非常明显。

2.汉字独特的优越性

(1)传承性。

作为东方智慧、华夏文化的载体,上下几千年,古今多少事,都聚集于小小方块汉字里。它是民族之魂魄,国家之瑰宝,也是散居于全球几千万炎黄子孙的根和魂。

(2)简明性。

汉字的最大优点是“简短明确”。在联合国各语种的文本中,最薄的一本必是中文。其与英文的篇幅之比是1∶1.6 1.8。

(3)适应性。

电子计算机一度被认为是汉字的掘墓人,国外也曾有专项研究,结论是汉字无法输入电脑。依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目前汉字电脑输入已是万“码”奔腾

还开发了许多汉字软件总体输入速度已超过拼音文字。

(4)艺术性。

以优美的书法艺术和对联、诗词等的形式美、音韵美而深具审美价值。其悠久、丰厚和诉诸直觉的灵性,在世界文字之林中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著名符号学,语言学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其著作中说:汉字是一门学问,一个个的表意字,把意义--声响--事物三者融合在一起。然后便如各司其职的演员,在空间维度这个舞台上,扮演者种种角色。汉字成为实物的表现体,它像一个个徽标,营造出一种包罗万象,无边无界的意境。

(5)“全脑性”

由于汉字的形象性、表意性,对它的学习需左右脑同时运作,有利于右脑开发,易于引发联想和扩散思维。日本一位研究了一辈子汉字教育的石井勋博士认

为汉字是启智文字,是幼儿早期教育的“健脑剂”。

(6)汉字“简单象形”

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化而来。“象成串系统形字”本身就有简单直观易于理解的特征,现在留存下来的“象形字”大多很简单。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等。它们基本上是作为“母体字”而能生出一系列汉字。由于一个“母体字”能“生”出一系列汉字,这样,记住了一个“母体字”就会很容易地记住一串字。如:以“非”作为“母体字”生出:匪、菲、斐、绯、翡、啡......(7)汉字组合灵活

1笔画的灵活组合:一撇一捺即可组合成“人”,还可组合成“乂”、“入”、“八”。一横一竖组合成“十”,上面加一短横为“干”,下面加一短横为“士”。笔画可以交叉,而且字与字可以包容。如:困、围;这、近、趟;等等。这就自然的缩小了它所占据的空间。而拼音文字则没有这个优势,英文的一个单词最多要十几个以上字母组成,要写很长的一大串。

2字与字的组合:“三、人、日”为“春”,日换成天为“奏”,换成水为“泰”,换成禾为“秦”。等等。汉字组合灵活的另一个特点是:汉字与汉字组成的词或词组也是异常丰富的。比如一个“美”字,正序可组成“美食、美貌、美人美轮美奂、等等”。倒序又可组成“优美、语言美、形象美、等等。”有趣的是,一些本身就有独立意义的汉字不但组合在一起可生出新的汉字,而且拆开来又是词。如:女、子组合为好,少、女组合为妙,可它们拆开后又是一个词。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绝大多数汉字都是“语言里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的单位”,也就是说,它们本身就具备“词”的性质。

以上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这恰恰证明汉字就像“七色光”一样,它的色彩极为丰富,通过不同组合,可描绘出许多精美的图画。

三、英语难学还是汉语难学:以词汇为例

英语、法语、俄语等其他印欧语系,语法已经大大简化,但却发展了庞大的词汇系统,成为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形成了典型的“大词库,小语法”特征。26个字母固然易学,但对由26个字母无数排列组合产生的大量词汇要记得住、拼得准、写得出实在并非易事。

汉语虽然有“像画画”一般复杂的书写系统,但是语法和印欧语相比,没有

屈折变化,没有繁复的语法规则,名词无需变格,动词不必变位句子成分自然的组合在一起,被普遍认为是好学的语法。汉字总量不小,但常用字不多,2500个常用字即可覆盖99%的语料,次常用字1000个。更重要的是汉字具有很强很灵活的构词能力,有的常用字能组词几百个。《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有56000个词条由3000多个汉字构成。因此,学习词语相对比较容易,往往是生词熟字,似曾相识,由此及彼,以少御多。

(1)汉语意义相关的词由为数不多的核心词组成,体现了相当大的系统性,而对应的英语单词在形式上则联系不大。

汉语英语汉语英语

公牛bull一月January

母牛cow二月February

小牛calf卡车truck

牛肉Beef火车train

(2)汉字偏旁在一定意义上表示事物的属性,以汉字“月”偏旁为例,表示人体器官。然而英语词则形式上没有联系。

汉语肝肺胃肾脑脸脚

英语liver lung stomach kidney brain face foot

(3)总结英汉词汇对比

对比项目英语汉语识认难度

为一般使用语言所需识认的词汇量

20000个语

2500--3500个

汉字

--------

例词Sun man

one

日月水木

合成词

词1

派生词,约占

词汇总量的

24%,历史上一直

是英语最主要的

合体字,包括

会意字和形声字,

约占汉字总量的

90%以上

有系统性,仍

需逐个记忆,但记

忆负担有所减轻

构词法

例词

Freedom

record

休明湖钢

合成

词2

复合词,在英

语词汇中比重不

,词,以双音

节词为主,同时也

是现代汉语词汇

的主体

系统性很强,

绝大多数能“顾名

思义”,最容易掌

Hard-working睡觉雪白

打扰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仅就词汇系统的识认来说,汉语为一般应用而需要识认的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记忆负担上,都比英语容易一些。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难学”的解决方法实为教学法

汉字和声调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两大难题。而汉字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对于母语学习来说,各种语言间并不存在难易的问题。如果人类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在不同种族和文化间没有大的差异,那么人类语言在总体上来说,难易程度也应该是相近的。由此,“汉语难学”的问题,可以通关教学法的改善得以解决。

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大体上遵循着“拼音教学--听说教学--读写教学”的顺序进行。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只教拼音,不教汉字。这对于有更高目标的学习者来说,在听说机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开始学习汉字,便会觉得汉字繁难,产生畏难和厌学心理,不利于后续的读写学习。这样的对外汉语教学法培养出了一大批只会拼音,不会汉字的“文盲学生”。

长期以来,也涌现出了许多教学法,每种教学法不论好坏,它们在应用中不断完善。人们针对汉字的教学做出了种种尝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法。例如:随文识字,识写同步;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集中识字,识写分开等教学法。

法国汉学家白乐桑教授与北京语言大学教师合编的对外汉语教材《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开创了对外汉语教学“字本位”思想的先河。提倡在汉语教学中

突出汉字的特点,改变以往的“词本位”为“字本位”教学,充分利用汉语字与词的关系,采取由汉字入手学习汉语的办法,主张“遵循汉语之本来面目进行教学”。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吕必松教授,近年来,致力于“组合汉语”的研究和实践。教学思路是:汉字教学从笔画教起,由汉字入手教汉语直接由汉字教学发音和说话,不使用汉语拼音;用汉字教学带动书面语汉字教学......这一教学法以“字”为基础,突出汉语字、词、句构成的系统性,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道路上,需要专家,学者,教师不断的努力,创新教学法,找出适用于汉语汉字教学的办法,是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键。

结语

本文从全球汉语热的现状,以及出现的“汉语难学论”做了初步的探讨,希望从汉语汉字本身独特的魅力以及比较英汉词汇,反驳“汉语难学论”。

“汉语难学”这一观点不断被越来越多的理论家反驳。我们应当坚持客观的、全面的比较,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汉字固有缺陷,也必有优点。汉字确有难学一面,也必有易学一面。拼音文字优点再多,也必有缺点。汉语汉字具有独特的源远流长的魅力,我们应该从思想上改变“汉语难学”的观念,调整心态,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认识汉语的魅力,提升学习兴趣。兼批“汉语难学论”,支持国家的汉语推广和传播,不能使“汉语难学论”成为汉语推广和传播的绊脚石。

参考文献

[1]张西平.世界汉语教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7-130

[2]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法].语言,这个未知的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75

[3]赵宏.语言文化的探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5-6/162183

[4]李燕.语言文化十五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71-72

2010年国际媒体十大热词盘点-中英文

2010年国际媒体十大热词盘点(中英文) 2010年即将成为过去,而这又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在呜呜祖拉的喧嚣声中,为世界杯的精彩欢呼;看到被原油污染的水鸟,为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扼腕。“时尚雷母教主”Lady Gaga继续蝉联话题女王宝座,而追赶科技潮流的人们手握iPad,体验了一把“科技改变生活”的无限魅力。 岁末将至,英语点津特别为您奉上2010年国际媒体十大热词盘点,同时也和您一起回味一下2010年的全球风雨历程。 Environment: Spillcam/oil spill 环境:漏油 事件回放: 英国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湾租用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4月2 0日发生爆炸,大量原油流入墨西哥湾,持续数月,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重大经济损失。 oil spill: 漏油 BP oil spill was the most searched topic for term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出于多种原因,英国石油公司漏油事件成为了最热门的搜索话题。 Spillcam 漏油实况直播 Spillcam became a household phrase describing the live video of the ruptured sea well in the Gulf Of Mexico that earlier this year led to the world's bigges t offshore oil spill. “漏油”一词变得家喻户晓,它描述的是今年早些时候墨西哥湾海底油井破裂的实况直播,油井破裂引发了全球最大的海上漏油事件。 Sport: vuvuzela 体育:呜呜祖拉 事件回放:世界杯开战后,有一种声音,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时刻萦绕在我们的脑海,这就是南非传统乐器——呜呜祖拉。呜呜祖拉是一种颜色鲜艳的塑料喇叭,发出的嗡嗡声单调低沉,但又震耳欲聋,它成为南非世界杯足球赛的标志。曾有人把它和南非世界杯用球“普天同庆”称为此次世界杯的“两大公害”。 Vuvuzela:呜呜祖拉

汉语日常用语四十句

hàn yǔ rì cháng yòng yǔ sì shí jù 汉语日常用语四十句 1.你好!nǐ hǎo 2.再见。zài jiàn 3.明天见。míng tiān jiàn 4.我很好。wǒ hěn hǎo 5.谢谢。xiè xie 6.不客气。bú kè qì. 7.对不起。duì bù qǐ. 8没关系。méi guān xi. 9.好的。hǎo de。 10.我叫李小龙。wǒ jiào lǐ xiǎo lóng 11.好久不见。hǎo jǐu bú jiàn. 12.去吃饭。qù chī fàn . 13.现在几点?xiàn zài jǐ diǎn . 14.忙吗?máng ma ? 15.你去哪?nǐ qù nǎ ? 16.我不知道. wǒ bù zhī dào . 17.为什么?wèi shén me? 18.这是什么。zhè shì shén me ? 19.你身体好吗?nǐ shēn tǐ hǎo ma ?

20.你在干什么?nǐzài gàn shén me ? 21.你想吃什么?nǐ xiǎng chī shén me ? 22.我是泰国人. wǒ shì tài guó rén . 23.我今年十四岁。Wǒ jīn nián shì sì suì . 24.你要我帮忙吗? nǐ yào wǒ bāng máng ma ? 25.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nǐde diàn huà hào mǎ shì duō shǎo ? 26.我爱你。wǒ ài nǐ . 27.放假了。fàng jià le . 28.很高兴见到你。hěn gāo xìng jiàn dào nǐ. 29.我想你。wǒ xiǎng nǐ. 30.你家在哪?nǐ jiā zài nǎ? 31.我相信你。wǒ xiāng xìn nǐ. 32.有可能。yǒu kě néng . 33.随你的便。suínǐ de biàn. 34.开玩笑。kāi wán xiào. 35.我马上去。wǒ mǎ shàng qù. 36.别紧张。bié jǐn zhāng. 37.没问题。méi wèn tí. 38.不用担心。bú yòng dān xīn. 39.今天星期几?jīn tiān xīng qī jǐ? 40.这要多少钱?zhè yào duō shǎo qián?

探究全球“汉语热”现象:是什么让中国文化吸引全球关注(一)

探究全球“汉语热”现象:是什么让中国文化吸引全球关注 近些年,全球“汉语热”频频升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在很多国家,学汉语的人数高速增长。世界人民学汉语的热潮成了无法阻挡的势头,全球“汉语热”传达了世界人民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讯息,而“孔子学院”得以遍地开花正是这种诉求下的体现。古老而不再神秘的东方语言焕发出了新的的生机。 中国文化吸引世界目光,学汉语渐成时尚潮流 法国:学习汉语“理智”与“情感”的双重选择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年前学习汉语的法国中学生不到5000人,2009年9月份开学时,全法中学共有2.56万学生学习汉语,再加上1.6万名大学生和约2000名小学生,学习汉语的法国学生总数将近4.4万人。如今,汉语在法国教育体系外语科目中的排名已上升到第五位。此外,汉语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上世纪80年代成立法国汉语教师协会时,汉语教师加起来不到30人,目前则达到430人。 俄罗斯:学习汉语了解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生活 近年来,随着中欧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汉语热”在欧洲大陆持续升温,不少人对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是越来越浓,在俄罗斯,伴随着“汉语年”大幕的拉开,就再一次掀起了人们学习汉语的热潮。 阿根廷: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和谐”思想得到认同和共鸣 古里宁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阿中关系的不断密切,阿根廷人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他说:“阿根廷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去中国旅游,有的是希望从事双边贸易,有的是因为工作需要,还有的则是为了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

汉语语用研究概述_王道英

汉语语用研究概述 王道英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200032) [关键词]语用学;语法;语义;语境;篇章 [摘要]随着句法、语义研究的深入,语用学独特的解释能力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主要从语用学的产生与发展、语用学的引进,探索适合于汉语的语用学理论,以及从语境、语篇的角度等方面对汉语语用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简要的评述。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3)04-0046-07 The Survey of Chinese Pragmatic Studies WANG Dao-ying (Shanghai Xuhui Community College,Shanghai200032) Key words:pragmatics;grammar;semantics;context;tex t Abstract:As the further studies on sy ntax and semantics w ent on,the unique feature of prag matics at-tracts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This paper attem pts to survey the Chinese pragmatic studies in follow ing aspects:the orig in and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s,the introduction of pragmatics to Ch-i na,apply ing pragmatic theory to Chinese,and individual field and the pragmatic studies in tex t and context.Meanw hile,w e make a brief comment on it. k1引言 传统语法分析研究的语料是孤立的句子,可以是自造的,也可以是经过一番剪裁改编的实例。分析的注意力集中在类型的异同上。研究的对象是静态的、脱离语境的成品(陈平1987)。因此,在以往的句法和语义研究中,很多问题都不能得到圆满的解释。语用学结合语境研究动态的语言,在很多方面有其独特的解释力,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 k2语用学的产生与发展 /语用学0(pragm atics)这个术语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M orris)1938年在他的5符号理论基础6(Foundations of the T heory of Signs)一书中首先提出。他指出符号学(semiotics)包括三个部分: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prag matics)。语用学研究的是/符号和解释者的关系0(1938),后又易为/研究符号的来源、用法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0(1946)。莫里斯对符号学的划分得到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卡纳普(R.Carnap)的支持。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语用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勒尔(Bar-Hi-l lel)1954年提出的指引词语(indexical expres-sions)是语用学的具体研究对象;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Theory of Speech Act)(由J.C.Urmson1962年整理成书),美国哲学家塞尔(J.Searle)1969的5言语行 1 o[作者简介]王道英,女,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200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研究。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导师范开泰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不要问我老外去哪学中文 大家都知道就你不知道

不要问我老外去哪学中文大家都知道就你不知道 早安汉语:老外去哪里学中文?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分布着汉语学校。一般来说,为了有效率地学好汉语,老外一般要在中文学校系统的学习汉语。当然,有的外国人也能够很好地利用各种资源,来进行自学。 上海早安汉语中文学校的老师说,杨外长的“中文是世界上最容易学的语言之一”之说,虽然加了个“之一”,但是还是让许多外国人感到吃惊,因为在大多数外国人看来英文应该是世界上最容易学的语言。以至于后面用英语提问的意大利记者不得不为自己解嘲:“很抱歉,我得用英文提问,因为我是属于为数不多的一些人,觉得中文好象并不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中文是不是难学,这个问题放大了看就是对教授中文的中文学校的询问,因为好的中文学校会让你觉得中文非常容易。中国的老外在哪学汉语?早安汉语的许多学生都说对杨外长的话表示非常赞同,中文的确不难学,只要你树立好积极的学习态度,跟随着老师的步骤认真的学习,把预习和复习结合起来,就能很快学好中文。 老外去哪里学中文?如果是想要自学中文的话,那么必须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目前,随着汉语的推广和普及,各种汉语教材层出不穷。然而,汉语无论是从语法还是从词汇上来说,都十分丰富,现在市场上的任何一本汉语教材都不可能涵盖汉语的所有词汇和表达方式。相对的,网络上有着无穷的学习资源,如果能够善加利用的话,学习效果要比购买单一的教材要好的多。 老外去哪里学中文?为什么那么多的外国人都需要学习中文?有的外国人想学习中文,主要是出于自己的喜欢。有的外国人喜欢中国的文字,甚至把汉字作为纹身图案。有的外国人学中文则是出于无奈,中文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学,但为了在中国工作或是生活,他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学习中文。

世界出现“汉语热”的原因及其发展势态

世界出现“汉语热”的原因及其发展势态 摘要: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汉语现在在世界重要语言当中,已逐渐成为一门很值得世界人们去学习的一门语言,汉语有广泛性、适用性、趣味性和其他特性。当今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发展已全球化,中国发展起来了。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越来越吸引世界人们的关注这些导致了汉语学习走向全世界。目前,学习汉语的世界人们空前的多,随着中国发展的日益月新,汉语学习将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被更多的世界人们所接受。但现实中不尽完美,纵观横向观察汉语的发展,同时存在艰难发展的路程危机和机遇并存。 关键词:汉语热、汉语桥、外语热、英语热、汉语危机 近一百年来,交通和科技的发展使偌大的一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成了“地球村”。文化的交流频繁,语言成为人们交流的前提,导致汉语的应用也普及全球。悠久的汉语发展出现了好的一面,同时也出现了问题。 一、悠久的汉语历史 汉语,即汉民族共同语,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属汉藏语系,是这个语系里最主要的语言。汉语的标准语是近几百年来以北方官话为基础,东北官话为辅助逐渐形成的。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却又不等同于北京话,是摒弃了北京语音中不规范的语音现象而形成的。 汉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汉语的标准语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在广义上是指汉族的语言,狭义上指普通话,另外还有国语、华语、中文和汉文等称呼都是指汉语除了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汉语还分布在新加坡共和国、马来西亚等国。 初看汉语的前身:大致在西周以前为远古期,这个阶段的汉语如果已经独立,就为原始汉语;周秦两汉为上古期,魏晋六朝隋初唐为中古前期,中唐五代为中古后期,宋元明清为近代期,汉语各方言的现代格局在中古近代之交已经大体形成,大量的音位发生合流和分化,声母和韵尾的类型减少,全浊音声母逐渐和清声母合流,入声韵尾也逐渐弱化,声调因而开始合并简化,字音结构也随之简化。 有资料证明: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总结汉语的语音体系,这些资料仍然是现代语言学家工作的基础。最后,汉语的语音可以从对外国语言的翻译中了解到。上古汉语存在于周朝前期和中期(公元前11世纪到7世纪),文字记录有青铜器上的碑铭、诗经集、历史书书经以及部分的易经。重构上古汉语的工作开始于清朝的语言学家。西方的古汉语先锋是瑞典的语言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他主要研究汉字和形式和诗经的韵律。 现代汉语也就是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现代汉语也是中国大学里许多文科专业的一门课程。 二、汉语被普遍应用及其特性 1、广泛性,世界出现“汉语热”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100个国家超过2500所大学在教授中文,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开设汉语课程,社会上各种汉语培训机构不断增加,发展势头迅猛。 在7月20日至22日于北京召开的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上,一个记者所耳闻目睹的使他惊叹:这个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老外”会说汉语,在学汉语!

教外国人汉语教材,汉语学习教材推荐

教外国人汉语教材,汉语学习教材推荐 早安汉语:汉语学习教材推荐对自己的汉语学习帮助会很大。 生活汉语系列: 《生存汉语 15课》上册和下册,适合刚到上海的外籍朋友解决生活沟通的听,说需要。即可以供短期外籍朋友学习需要,也适用于一对一单人汉语教学。针对成人学生学习时间有限,但学习自主能力强的特点,每个单元分两部分,均有学习内容和活动组成,即学即用。 商务汉语系列: 《赢在中国-商务汉语》基础级,提高篇,成功篇,可以满足汉语水平中级学生的商务场合交流听,说需要。适用于中国-欧盟经理人培训以及其他零起点的商务汉语学习者。以几个海外人士参与商务活动为主线,展示真实的商务生活场景,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全方位进行训练,培养学习者商务汉语的实际交际能力。 《商务交际和谈判》中级,《商务写作》高级,可满足中高级水平的外籍朋友商务场合更深入沟通交流和书面签定合同需要。以上教材可以满足不同生活环境和商务场合的外籍朋友学习需要,使得在上海的外籍朋友可以更好的容入企业文化和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新HSK考试系列: 《新汉语水平考试模拟试题集》一级至六级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是由中国国家汉办于2009年推出的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考试,重点考察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考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考试共分6个等级的笔试和3个等级的口试。 为了更好的帮助外籍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国家汉办颁发了《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 一级至六级),在认真听取有关专家的建议、充分研究样题及命题思路的基础上,特此发行了《新汉语水平考试模拟试题集》一级至六级。 汉字阅读和写作系列: 《张老师教汉字》、《汉字常用部首》 《张老师教汉字》是为零起点来华外籍人士编写的教材,分识写本和拼读本。 识写本用“图画法”作为行义联想的生发点,以形声字形旁归类为主线,侧重汉字的书写,字源分析和形体机构分析。 汉语学习教材推荐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汉语学习课程因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汉语学习课程的时候还要适当了解一些中国的历史文化。

汉语外来词热词

汉语外来词热词目录来源方法实例引言当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时,他们所固有的语言也皆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曾经这样说过,“语言,象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式的接触,都必然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接触是一种很常见的社会现象,而语言接触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外来词的产生。 外来词(1oanword),也叫借词(borrowing),是指从别的语言吸收来的词语。为了满足社会生活和发展词汇的需要,任何民族都必须向其他民族借用一定的词语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一个民族语言借用,吸收另一个民族的词语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自古有之,各个民族皆有之。”英语之所以号称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是因为英语吸收外来语的能力特别强,据统计,英语中有70%以上的词汇来自其他语言,本民族的词汇还不到30%。日语的借词在总词汇量中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仅从汉语借的词就占总量的40%。自魏晋六朝以后,汉字被用作日语的书写工具,汉语的词也就大量地涌进日语。这些词在日语中还保留着汉语词古代的读音。现代日语更是从西方语言,尤其是英语中大量吸收外来词。据日本国语研究所统计,日语字典里每lO个词中至少有1个是外来词,一个普通日本人的语汇中至少有30%是外来词。 汉语自古就和其他民族有来往,当然也从其他民族语言中吸收了不少外来词。小知识:汉语的借词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但大规模的借词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借词高峰是在汉唐时期(公元前2o6一公元907)。特别是汉唐盛世即社会生产力最发达的两个时期,科学文化兴盛,国内政局稳定。其间有两个重要事件,导致了大量外来词的产生。一件是张骞出使西域,另一件是佛教的广泛传播。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大量的外来词被吸收到汉语的词汇中,其中有很多词语已经纳入了全民族的公用词汇中,看不出外来语的痕迹了。例如:琉璃,琵琶,唢呐,苜蓿,石榴,苹果,橄榄,胡椒,茉莉,葡萄,菠菜等等。佛教广泛传播而引入的外来词数量众多,有很多只能在佛经中才看见,有些已经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例如:佛,菩萨,罗汉,观音,阎罗,地狱,和尚,因缘,境界,觉悟,心心相印,打成一片,不可思议等。这些与汉语固有词早已打成一片,真是不可思议! 汉语历史上的第二次借词高峰是在经历了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以后,从晚清到五四运动的近百年时间。这一次大规模的借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社会原因。一是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二是一批接受西方启蒙思想教育的有识之士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在同西方文化的广泛接触中,西方国家的新思想、新事物被引入中国,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外来词。这批外来词范围较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 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词如:德谟克里西(民主,英语democracy),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俄语CoBer),沙文主义(狭隘的民主主义,法语chauvinisme),苦迭打(政变,法语coup d’etat),柏里玺天德(总统,英语president),布尔乔亚(资产阶级,法语bourgeois),普罗列塔利亚(无产阶级,法语proletariat),等等。 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词如:赛因斯(科学,英语science),声纳(水下声波定位装置,英语sonar),卡路里(热量单位,英语calory),马达(发动机,英语motor),德律风(电话,英语telephone),康拜因(联合收割机,俄语KOM6a,C~H),水门汀,士敏土(水泥,英语cement)等等。文体艺术方面如:幽默(诙谐,英语humor),吉他(六弦琴,英语gmtar),探戈(一种舞蹈,英语tango),马拉松(42.195公里长跑赛,英语m啪thon),扑克胜(拳击,英语boxing)等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词如:咖啡(一种饮料,英语coffee),三明治(一种夹心面包,英语sandwich),白兰地(一种酒,英语brandy),等等。这一时期的外来词中音译词较多,特别是政治方面的词,很多都被后来的意译词所替代。如:柏里玺天德一总统,德谟克里西一民主,布尔乔亚一资产阶级,普罗列塔利亚一无产阶级等。但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词都被保

(完整版)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 (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 (2)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 (1)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 (2)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 (1)下午踢球去吗? (2)晚上还有考试。(昨天把腿拉伤了。) (1)小王:怎么样? (2)小李:资料都拿走了。 (1)老师:现在几点了? (2)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 第一讲什么是语用学 一、语用学的起源 ?“语用学”术语的提出 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著作《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中首次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Pragmatics)。这个术语是莫里斯参照pragmatism(实用主义)和pragmaticism(实效主义)创造出来的。 符号学(semiotics)包括:句法学(syntax)、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三分。 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 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 语用学(Pragmatics )研究“符号和使用者的关系”(Morris,1938) 《符号、语言和行动》(1946 ) 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符号的来源、应用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语用学与符号学 ?语用学与语言哲学 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皮尔斯、莫里斯和卡纳普等把语用学作为符号学的一部分,其研究仅限于哲学,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希勒尔、奥斯汀、塞尔和格赖斯等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理论的探索,使语用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奠定了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时的语言学研究仍限于哲学范围内。正式因为哲学家对语言的探讨,为70年代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准备了条件。70年代以后,特别是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学刊》以后,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才得到确认。 ?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标志: ?1977年,《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 ?1983年由列文森(Levinson)所编著的第一部语用学教科书《语用学》问世; ?1986年“国际语用学会”正式成立。 (沈家煊,1996) 二、语用学的发展 ?1、语言研究发展历史: ?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50年代后期:转换生成语法理论—70年代初:语义学研究(引入语 境概念,为语用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归纳为:形态——句法——语义——语用几个阶段。 ?发展缘由

教老外学中文老师说:老外的中文老师必备知识和能力

教老外学中文老师说:老外的中文老师必备知识和能力 1.优秀的普通话能力 普通话最低得二甲才可以,因为现在对对外汉语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普通话要过二甲,不管是国家汉办公派出去的老师、志愿者,还是社会上语言培训机构招老师,普通话二甲是最基本的要求。 2.外语能力 外语到底学到什么程度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对外汉语专业对英语的要求还是蛮高的,但也没有一些朋友想的那么高。虽然在北语,对外汉语系的学生必须过专八,但是一般的学校要求没有那么高。而且对外汉语教师教学中也不允许你使用那么多的外语,人家老外是来跟你学汉语的,不是学外语的。不过咱们的口语一定得学好,因为那绝对能派上用场的,能够帮你了解你所教学生的语言和汉语的差别在哪,更加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还有,除了英语到底学哪门外语比较好,这个要看自己的兴趣和你所处的位置、将来打算去的国家。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最多的是韩国,其次是日本,东南亚,美国,欧洲,并且在中国留学的学生中有90%都是韩国的。所以学一门韩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也是蛮好的,如果能把一门小语种学好,那无疑是很有优势的。 3.汉语基础 这个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部分一定要把语音、语法部分学好,而且同义词这一块也要多学点。要能够从词性、褒贬义、搭配、场合等不同的方面向学生进行解析,特别是有些固定的用法,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向学生进行解释,不能一句“固定搭配”回答学生,这样不仅显得不专业,也很容易让学生对你产生怀疑。 同时根据我们在网上查阅的资料,建议大家在学好现代汉语的基础上多读一些相关著作,如《现代汉语八百词》、《语法讲义》等。古代汉语的重要性我想大家也都很明白,因为许多东西都是考古代汉语来解释的。 4.语言学基础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扎实的语言学基础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作为支撑,只有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对外汉语老师才能在教学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5.中国文学文化 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且,我们认为,在文学文化的基础上,应该要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不仅能够丰富你的课堂内容,

英语作文汉语热

作为一个中国,我很自豪自己在中国学习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这reflcets我们经济发展的意义。以美国为例,从幼儿园到高中,有迅速上升,有趣的美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一方面,超过二百所孔子学院已设立了69个国家,从电视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外国人参与学习中文activetives。外国学生的人数谁是吸引的神秘和迷人的和来中国学习汉语也稳步增加每年。 为什么中国的语言学习变得如此受欢迎?有一些原因。首先,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充满传奇。其次,汉语被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第三,中国崛起的国际影响,此外,快速econlmic发展急剧。第三,为2008北京奥运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展示中国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学习中文。 然而,虽然中国是一个发烧的外国人,许多学生往往忽视的重要性,他们的母语,语法错误不断发生在他们的论文,更不用说粗的措辞和不当的风格,所以,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mothet好舌头,并负责推广。 As a chienese,I'm very pride myself on the popularity of Chinese learnig,more and more foreigners' learning chinese it reflcets our ecomomic development in a sense.Take America as an example,From kindergartens to a high schools,There is a rapid rise in interesting among American pupils to study the chinese language.On the other hand,over two hundred Confucius institutes have been set up in 69 countries,from TV we can see many foreinger take part in learn Chinese activetives.Th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who are attracted by the mysterious and charming language and come to china learning Chinese also increases steadily every year. Why is the Chinese language study becoming so popular?There are some reasons. First,Chinese has long history full of legends. Second,Chinese is spoken by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Third,china has rise it’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furthermore the rapid econlmic development dramatically. Third,as for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has provided a good chance to show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hus attracted more foreigners leaning Chinese. However,while Chinese is a fever among foreingers, many students tend to ignore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mother tongue,grammatical mistakes constantly occur in their essays,not to mention coarse wording and improper style, So,we should learn our mothet tongue well first,and then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to popularize it.

(完整版)语用学指示

语用学是现代语言学发展最快和受到语言学界普遍重视的分支学科。它以言语交际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特定语境中话语的动态意义,强调交际双方在意义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本课程将聚焦于语用学的传统研究课题,从指示语、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古典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等视角剖析言语交际,为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系统的交际理论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语用学的发展历史、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了解传统语用学的研究体系及分析单元;了解各种交际理论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对言语交际的解释力及其局限性;培养学生运用语用学理论进行话语分析的能力。 了解语用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了解传统语用学研究体系的主要课题;熟谙各交际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对言语交际的解释力;掌握运用语用学理论进行言语交际研究的基本方法。 以教师讲授、学生讨论为主,辅以课外语用小论文的写作。教学手段可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三讲:指示语 一、指示语的含义: 是其所指或意义需要特定的交际语境来确定的词语和语法范畴。如:时、空、人称等。如:我半小时后到那里。 二、指示语的特点: 1、说话人参照:以自我为中心,主观性词语。 比勒(Buhlerk)指示场理论——“我”-“这里”-“现在”主体定位系统。中枢人物:说话人; 中枢时间:说话时间;中枢地点:说话人说话时所处位置;话语中枢:一句话中说话人当时正说到的部分。社交中枢:说话人相对听话人的社会地位和等级。有些指示语以说话人以外的参加者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如:家宅、活动组织等。“Party” 2、指示语的先用作用及指示的不可替代性(以非指示代指示) 三、指示词语的用法: 1、手势型用法 即与身体语言一起使用,要理解指示的意义必须要知道说话人在说话的同时使用了什么样的身体语言。如:“把钢琴放在这里”。“不,不是这里,而是这里”。 理解完全依靠原来的真实交际情景 2、象征型用法 理解无需重现交际的真实情景,而往往只是包括交际发生人时间、地点在内的更大范围的时间、地点以及参与者。如: 今年我们无法与海外旅游。 这个城市很拥挤。 四、指示用法与非指示用法的区别 指示用法只是一些词语在某些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语用功能,这些词语还有非指示性的用法。如:文内照应、泛指等。

难死一大波外国人的汉语八级考题

难死一大波外国人的汉语八级考题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问:这句话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这是近日在网上火爆的“汉语八级全真卷”中的一道题目,诸如此类让老外抓狂的题目,在这份试卷中比比皆是。这份试卷让不少被外语四六级考试、托福等“折磨”过的中国学子大呼过瘾,“中国文字太神奇了!” 1真与假 网上流传的这套试卷,共分为判断题、选择题、阅读题、作文题四部分。其中让人感到抓狂、离谱的题目确实不少。 比如把老外绕得团团转的: “你的牙真好看!” “哦,那是假的。” “啊,真的假的?” “真的。” 问:牙是真的还是假的? “小明,你饿不饿?我们晚上吃什么好呢?” “呃,我不饿。”

问:小明饿不饿? “你考完之后对答案了吗?” “对了,但没对。” 问:这个题究竟做对了吗? 甲:“昨天下雪,我从胡同口出来的时候差点没摔倒。”乙:“上次我去滑冰,被一个楞头青撞了一下,差点摔倒。”根据这两句话可知: A.甲摔倒了,乙没有 B.乙摔倒了,甲没有 C.都摔倒了 D.都没摔倒 脑筋急转弯的: 甲:今天公共汽车上人多吗? 乙:还行,第一站上来3个下去5个,第二站上来7个下去12个,第三站上来45个下去23个,第四站上来18个下去12个,第五站上来9个下去8个。问:乙共坐了几站? 考知识点的: “三长两短”的意思是: A.三根长棍,两根短棍 B.三个长处,两个短处,借指优点多于缺点 C.三个比两个长,是人多力量大的意思 D.预感凶多吉少 E.以上皆非 关于“老佛爷”和“阿玛”二者的性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男后女 B.后男前女 C.二者皆男 D.二者皆女 E.不男不女 正如网友评论所说,“真是难为外国人了”。但诸如此类的“恶搞”试题,肯定不会登上新汉语水平考试(以下简称“汉考”)这样的大雅之堂的。汉考是为测试母语为

世界兴起汉语热

Original Homework Reference 世界兴起“汉语热” 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感兴趣,学习汉语的人数也与日俱增。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和中学开设了汉语课。仅在美国,就有近百所大学开设汉语专业,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则超过了700所。各种迹象表明,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正在世界各地兴起。 与此同时,来华留学生的人数也在逐年攀升。据统计,1991年在华外国留学生总人数为1.1万人,2000年增加到2万人,2006年来华的留学生人数超过了16万人。在过去10年里,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也迅速发展起来。为了满足全球汉语学习者的需求,国家有关部门还向世界各地的100多家孔子学院派遣了汉语教师。 汉语是中国各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联合国正式语文和工作语言之一,又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Fervor of learning Chinese in world More and more foreigner become interesting in China and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paying more attention in China,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study Chinese is also growing day by day,. Now,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fer the course which to learn Chinese in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middle school. Just in USA, there is more than 700 schools which offer Chinese course. All kinds of indications make it clear that a fervor of learning Chinese is spread in the whol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is also increase year by year. According the statistical date, there is 11 thous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1991, 20 thousand in 2006, the number reach to 160 thousand in 2006. In the past ten years, Chinese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developing rapidly.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nese learners, China dispatch many Chinese teachers to more than 100 Confucius college around the world. Chinese is common language used by all the Chinese, one of the UN official and working languages, it is also the Worldwide Fervor in Learning Chinese With the increase of attention paid to China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more and more foreigners begin to take interest in China and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learn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growing. At present, Chinese courses are offered b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middle schools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lone, nearly 100 universities offer degree programs in Chinese and over 700 schools teach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re is every indication that a fervor in learning Chinese is rising around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is going up year by year.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in 1991 the total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as 11,00, in 2000 the number rose to 20,000 and by 2006 it climbed to over 160,000.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undertaking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has beening developing rapidly.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learners of Chinese

用汉语歌曲教外国人学中文

https://www.doczj.com/doc/356074906.html, 用汉语歌曲教外国人学中文 语言学习的枯燥是众所周知的,这只是单单就于传统教学,学习在于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潜移默化的习惯中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既高效又能增加兴趣。汉语的意境可以提高自身素养再加上一个美妙的旋律。没错外国人学中文何不把中文歌曲应用于汉语的学习生活中去呢?让中文歌曲帮助外国人说汉语认识汉字,让耳朵去听汉语让嘴去说汉语,让鼻子去哼汉语意境,让老外用舌尖细细品味汉语。那么怎样利用中文歌曲学习汉语呢?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学习中文歌曲可以让学生们的耳朵学会“听”汉语。以前,在课堂上做汉语对话练习时,学生们做得还不错。但是在看成龙的电影时,他们却连最简单的“不用谢”都听不懂。小家伙们觉得电影里的人说话太快了。我却不这样认为。平时练习时,为了帮助学生,我总是故意说得很慢。也许他们跟其他的中国人对话就听不懂了。后来,在教生词时,我总是尽可能地找些歌曲给学生们听,让他们听老师以外的中国人是怎么说这些词的。比如,教了“眼睛”、“耳朵”、“嘴巴”等几个词后,我就让学生们听《两只老虎》这首歌曲。学生们认真地听,一下子就找出了“眼睛”、“耳朵” 这两个词在什么地方。现在,如果我唱得很快,学生们一样能听得出来。 第二,学习中文歌曲可以让学生们的嘴巴学会“说”汉语。学生们每周只学一个小时的汉语。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我经常利用午饭时间放一些中文歌曲给他们听。有一次,正当广播里放着那首流传甚广的《老鼠爱大米》时,一群学生围了过来,叽叽喳喳地问:“老师只教过…我爱你?,但…老鼠爱大米?是什么意思呢?”我解释给学生们听后,他们哈哈大笑,“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多有意思呀!8月12日是泰国母亲节,我教学生们学习“妈妈,我爱你”这个短句时,个别学生将其再加工,变成了“我爱妈妈,就像老鼠爱大米”、“妈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等几个长句,让我在感叹学生们悟性的同时,也看到了中文歌曲这个教学好帮手的能耐。那天,很多学生回家后,不仅用汉语跟妈妈说:“妈妈,我爱你”,而且还唱了《老鼠爱大米》这首歌给妈妈听。 学习中文歌曲可以让学生们的舌头学会“读”汉语。学习汉语,光读得出来还不行,还要读得准确。儒森汉语的徐老师发现,有些汉语的发音对泰国人来说实在太难了,比如“ü”,发“ü”的音时,唇形呈扁平状,舌头前伸使舌尖抵住下齿背,唇形拢圆,这些发音技巧我倒是烂熟于心,可惜泰语水平还有待提高,要想表达确切挺有难度。后来,我教学生们唱了一首歌:“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真奇怪,这个“学”字一放到歌曲里,学生们的发音就立刻变得准确了。中文歌曲真是好!学生们即使不完全明白歌词的含义,但只要通过中文歌曲纠正了发音也是有收获的。 其实外国人学中文除了传统教学和以上介绍的使用中文歌曲学习汉语的新兴方法以外还可以开拓好多。所谓兴趣是引导学习最好的老师,那么学习汉语就要培养一定的兴趣。我们喜欢看电影,我们喜欢社交,我们喜欢游戏等等等。将汉语学习加入到这些娱乐之中,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中文学习的社交活动中讨论、切磋汉语,交流汉语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取长补短。总结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技巧,如果你对自己没信心那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