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搭积木一年级作文

搭积木一年级作文

搭积木一年级作文

口口口口搭积木

口口星期天的上午,天空晴朗,飘着一朵朵白云。绿色的草地上,盛开着一朵朵美丽的小花。小明和小红来到草地上搭积木。小明用两个半圆形积木做车轮,用长方体做车身,用正方体做车头。他做了一辆美丽的小汽车。小红

搭了一座三层高楼,拱形的楼门,三角形的房顶。颜色鲜艳美丽极了。他们俩玩得很开心。

口口口口踢球

口口星期天的早上,天空晴朗,飘着一朵朵白云。绿色的草地上,长着茂盛的大树。小刚和小红来到草地上踢足

球,小刚踢得又远又准。小红不停地拍手叫好。他们玩得开心极了。

口口口口放风筝

口口星期天的早上。天空晴朗,万里无云。绿色的草地上长着茂盛的大树,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小红和小明来到草地上放风筝。小红

和小明把粉色的金鱼风筝和蓝色的蜻蜓风筝放上了天空。一群小鸟也飞过来好像在和风筝比一比谁飞得更高。小狗“汪、汪”叫好像在说:“风筝真美啊!”

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搭积木》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为新课做铺垫。 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昨天我们又学习了10加几的加法,下面我们先复习一下,同学们看卡片口算: 6+10= 5+3= 9-2= 8+10= 9+10= 6+3=

10+3= 2+7= 8-6= 10+7= 10+5= 10+10=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搭积木活动: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生说)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搭积木。(板书课题)(2)请你们用手中的积木玩积木增减游戏(采用猜剪刀、石头、布的方法),一边玩一边说:“再放()块或拿走()块。” 在玩积木时,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再放()块多 + 拿走()块少 - (3)下面按老师的要求摆积木:(引导学生根据书中的图意摆) 先摆13块积木,再放2块。 2、结合动手操作并根据所用积木的数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你们能根据刚才摆积木的过程提出数学问题吗?先想一想,同桌之间再互相说一说。 (指学生说)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一共摆了多少块积木? 三、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求一共摆了多少块积木,用什么方法?应该怎样列式呢?

搭积木作文150字_记事作文

搭积木作文150字_记事作文 篇一:搭积木 今天我家可热闹了,因为我的弟弟来我家玩了。他今年5岁了,皮肤白白的,个子高高的,可调皮了。我带他到我的玩具屋去玩,他可开心了,看到我的积木他的两眼放光,就在那搭了起来,一会搭成宫殿,一会搭成大桥,一会又搭成手枪,我看的是目瞪口呆,真是个天才儿童啊,我平时就是按图片上的形状来搭,没想到还可以搭这么多形状,真是长了知识。石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多动脑子,汲取别人的优点,丰富自己的知识。从弟弟身上我学到了积极动脑,开发智力的优点,我要向他学习。 篇二:搭积木 在我家,我最喜欢的玩具是积木。我会搭很多东西,我会搭飞机、汽车、大巴……很多交通工具。我还会搭很多动物:小狗、马、羊……很多动物。 今天,我搭了一种动物,你们看,我搭的是什么?对了,我搭的就是大象。我搭的是不是很像呀?我以后会发挥我的想象力,搭更多的东西。 篇三:搭积木 好久没有玩积木了,今天姐姐弟弟来我家玩,弟弟搬出了我小时候玩的积木,我们一起搭积木。首先,我们把大块长方体的积木当地基,正方形当房子的中心,三角形当屋顶,圆柱用来当烟囱,我们小心翼翼的摆着每一块积木,慢慢的搭成了一座城堡。虽然小时候经常玩,可是现在和姐姐弟弟一起玩还是那么开心!今天玩得真高兴! 篇四:搭积木 积木是我最喜欢的玩具。今天我和姥爷一起玩积木,我们先比赛谁搭得整齐。姥姥当裁判,姥爷搭了四排,我搭了六排,最后宣判我胜利。姥爷不服气,决定再比谁搭得多又不倒。这次老爷搭得非常认真而且特别漂亮,我也不示弱搭成一座宫殿。姥姥可能是鼓励我吧,宣布又是我胜出。我也鼓励老爷加油努力,争取下次取胜。姥姥、姥爷都夸我懂事。比赛继续,整个屋子都是笑声。 我也非常感谢有姥姥、姥爷的陪伴,真幸福! 篇五:搭积木 今天我妈妈把我送到我的一个妹妹家就走了。 有什么可以玩的呢?我看着玩具稀少的屋子有点不满意地想。我在屋里翻来甸去的找着玩具,忽然我看见一个没有立起来的立体拼图高兴极了,叫来妹妹一起拼,“怎么这么难拼呢?”妹妹埋怨道“越拼越好玩嘛!”我高兴地说。我们拼呀、拼呀,终于拼好了,我一看好漂亮啊!

最新小学一年级语文《平平搭积木》原文及教案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平平搭积木》原文 平平搭积木, 搭了四间房子。 平平,平平, 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 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 一间给爸爸妈妈住。 平平,平平, 还有一间呢? 还有一间啊, 给没有房子的人住。 平平还要搭 很多很多的房子, 给大家住。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平平搭积木》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业、本、书”4个字,认识“彳”?。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 课前准备? 有条件的小朋友在家时学习搭积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出示彩色的积木。? 师生交谈:你喜欢搭积木吗?你能搭出什么来?? 2、板书课题并带课题。? 3、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那就让我们快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债拼音读课文。? 2、师:谁能靠着拼音朋友的帮助,把课文读通,读准?? 三、认读生字。? 师:想读好课文真不容易!有一个新朋友我们还不太熟悉!? 1、出示要认识的11个生字,让学生开火车认读。重点指导“平、这、住、呢”的读音。? 2、出示没有拼音的汉字,现在,你还认识这些新朋友吗?? 3、小组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有什么好办法?? 全班交流记字方法。? 师适时点拨:你们发现了吗,“很”字的偏旁很特别,它叫——“双立人”。? 4、出示句子(无注音):? (1)平平搭了四间房子。? (2)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3)给没房子的人住。? 比赛读句子,看谁读得正确。?

四、再读课文。? 1、在小组里轮流朗读课文,互相正音、评议,看谁读得正确。? 2、指名朗读课文,集体评议。? 3、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五、指导写字。? 出示“业、平、本、书”:? 1、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四个字,发现了什么?? 写?这样的字,要怎么写才漂亮?? 2、师在黑板上田字格里示范写“平”字。强调竖笔要写直,而且要写在竖中线上。?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出现生字词。指名读。? 二、指导朗读。? (一)举行朗读比赛。? 1、你觉得哪几句话特别需要老师帮助?? 老师指导读好“这些房子都给谁住?”“还有一间呢?”“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三句中的“呢”、“啊”和问句的语调。? 2、各自练习朗读,进行准备。? 3、比一比谁读得好,? (二)启发想像读。? 1、师:你们看,这图上画的不就是平平和奶奶吗?他们俩?会说些什么呢?? 鼓励学生分别扮演角色,大胆想像说。?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教案 乳源瑶族自治县柳坑黎建智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77-78搭积木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 :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 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

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案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理解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2、体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并会正确计算加减法。 教学准备: 、圆珠、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来到了我们的堂,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愿意吗?但是淘气和笑笑说了,只喜欢和聪明好学的小朋友玩,有信心吗?

、口算: 6+4=+3=9-9=8+2= 8-4=+=2+7=3+7= 2、填空: (1)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 (2)18里面有()个十,()个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淘气和笑笑决定和大家一起玩“搭积木”我们来看看笑笑搭的积木。大家来看,笑笑搭了多少块?你是如何知道的?(又加上2块)那你能用“先……又……”完整地说一说笑笑搭积木的过程吗?(先搭了13块,又加上2块)这就是我们找到的数学信息,你看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几块积木?) 、学生回答 2、动手操作验证(用你的学具珠子代替积木学着笑笑摆一摆,先摆13个,左边摆10个,右边摆3个,又在3个上面加2个,一共是1个) 3、用算式来表示:13+2=1或2+13=1 同学们和笑笑玩得很开心,但是淘气可急坏了,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游戏,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淘气是怎么摆的吧。(出示大屏幕) 、说一说淘气的摆法(左边10块,右边8块)

描写玩积木的作文范文

描写玩积木的作文范文 篇(一) 我有一盒积木,从幼儿园一直保存到现在。一有空我就拿出来玩,它是我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玩积木真是太有趣了。它们不仅长得四四方方,五颜六色,而且还能搭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我就曾经搭出来过飞机、潜艇、导弹,狮子、大象、老虎,还有许许多多的恐龙,比如霸王龙、三角龙、七巧灵龙。只要我想要什么,它们就能变成什么,真是魔力无穷啊! 我对玩积木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像被吸铁石吸过去一样,冲到茶几边,聚精会神地玩起积木来。如果大人不反对,我经常会玩上几个小时,最长的一次我整整能玩一天呢。玩的时候,客厅里只有“噼啪、噼啪”搭积木的声音,偶尔几声“嘻嘻、哈哈”我的傻笑声,甚至别人叫我,我都听不见,就像着了魔一样。 大人都玩积木的态度各不相同。爸爸认为,玩积木非常浪费时间,有时间还不如看看书呢。妈妈却认为:积木是开发智力的东西,还能培养动手能力,以后说不定还能做个建筑设计师呢。外公认为,小孩子需要有一点玩得东西的,不然多没劲呢?PK下来,2比1通过,所以我的积木能够玩到现在。 我完全赞同妈妈和外公的看法,玩积木不仅有趣,而且益智,更重要的是我是独身子女,平时一直都没人玩。幸亏有积木陪着我,让

我拥有一个有滋有味的童年。积木,我爱你! 篇(二) 一天,我坐在家里没事。我想:该做些什么呢?突然,一块积木映入我的眼帘。对,就搭积木!我想。 我说干就干。“该搭什么好呢?”我自言自语“还是搭一个皇宫吧”。我先把一块很像拱桥的蓝色积木放到地上,再在上面搭上两根白色的长条积木。“恩,还挺漂亮的。” 然后,我把一块上面印着房子的积木放在白色的长条积木上面。“最好长条积木旁边放一个娃娃。”于是我把我最喜欢的玲珑娃娃放在那。 “555555……”我把积木弄倒了。没关系,再重新搭,我安慰自己。可是我又一不小心把积木弄倒了。我泄气的想:不搭了!但是我又一想:如果我连积木也搭不好,那我以后怎么做人呢?于是我重新搭了一遍,和以前搭的一摸一样。 最后,我把一个上面印着花瓶的积木放在上面,把一个三角形的“屋梁”放在上面。“太棒了,我终于搭出来了!”我好高兴哟! 我想:做人一定要坚持,要不然连积木也搭不好。 篇(三) 我最喜欢的玩具是乐高积木,我一共有四套乐高积木,第一套是沙滩小屋,第二套是海岸警卫队,第三套是潜水艇,第四套是机器人。 搭乐高积木需要很长时间,(.)妈妈总是在星期六我做完作业以后,才让我玩。我就开始专心致志地搭积木了。

一年级搭积木

教案搭积木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 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案

学习内容 -p78(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搭积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理解不进位加减法的算理。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淘气和笑笑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有可能是: (1)笑笑左边一摞搭了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笑笑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淘气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八块,拿走了右边两块,右边剩下8-2=6,现在共有10+6=16。 (2)笑笑本来一共搭了13块积木,再放2块,算式为13+2=15,。 淘气本来一共搭了18块积木,拿走2块,算式为18-2=16。 (3)数数的方法。 借助书上的毛毛虫帮学生理解数数的方法。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淘气和笑笑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搭积木作文200字_周记作文

搭积木作文200字_周记作文 篇一:搭积木 今天我在家里搭积木。 我一共搭了6个,第一个是由三块长条木和两方块木,还有十个小积木搭成的。像个汽车,但有个洞。 第二个是由四个梯形积木和六个方块积木外加两个长条积木搭成的,像三个炮架,又像滑梯。 第三个是由六个方块和三个三角形积木和五个柱子,剩下的都是小积木而拱成。像个塔,又像座房子。 在搭第四个的时候,我越来越不想搭了。最后我选了玩电脑。在玩电脑时,我心里有些不安,因为我总是对那积木所牵引着,所以我只好又搭积木。这个造型比较简单,从前面看像机场,后面看像石像。 第五个是由两个方块和小积木搭成的前面有个炮,后面有个帆,很像船。 第六个造型是个亭子。有楼梯,有两个空间,很精致。 搭积木,我觉得很有趣,因为它能培养我的耐心。 篇二:搭积木 今天,我搭了一个积木模型。下面,我来描绘一下吧! 今天我搭的这个积木是自由拼装的,如果是按图拼装会更困难些,待会儿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搭积木时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拼装其他配件要仔细,不要弄错了;第二,要把基本图型拼好;第三,拼装配件到积木上是要注意。 大家来听听我是怎么搭的吧:第一,把基本图型拼好,可以自由拼装,也可以按图拼装;第二,拼好其他配件;第三,把配件拼装到搭好的积木上。 我搭的图形是“凸”形的。 第二天,我按照图上拼了一个“L”型的积木模型。拼法以及要注意的地方都一样,但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要拼正方体等都要把下面一层是空的。 搭积木可以提高我们的智力,我建议大家多搭积木,但是在作业完成后哟! 篇三:搭积木 我自己小时候非常喜欢搭积木,也自认为玩积木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的动手创造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于是给宝宝买了一桶积木,让他解解闷。宝宝很喜欢,每天都要拿出来玩的。有时候会听到他一边搭积木,一边自言自语介绍:这是房子,这是铁轨…… 有时,他会很陶醉在自己搭好的积木前。并且坚持让全家人都去看看。他会热情地招呼我们:“快来,快来看看,这是我的作品。漂亮吧?”虽然是问句,可是他只接受肯定的答案。如果你逗他,说他的作品不好看,他会很生气,并

搭积木三年级作文

搭积木三年级作文 【篇一:搭积木】 星期四,我和爸爸一起搭积木玩。我们先搭了一个鸟巢,之后我们又做了一个兔子窝,还做了一个自动喂鱼的装置,最后还做了一个花瓶。 我最想说的是自动喂鱼,因为它既能干事情又有乐趣。我要开始说了,首先要准备的材料是一个小盖子,深度大约三厘米,第二个是软的铁丝,第三个是尺子,第四个是积木。 材料我们准备完事了,我们现在要摆积木了。先安装上小汽车,再摆上积木,延伸到红色圆柱体的时候,一个机关就会启动红色的长方形,下压尺子的一端就会起来,我和爸爸已经把软的铁丝挽好了,也做过实验了,再把小盖子里放上鱼食就完成了。 我对爸爸说:“现在实验开始吧。”爸爸说:“好啊!”我们开始了,我按下了电动汽车的按钮,小汽车飞撞出去,撞到积木之后,积木延伸到红色圆柱体……最后试验成功了!鱼食成功的放入鱼缸里了!我和爸爸都很高兴!我还以为我和爸爸都没有做好,或者一个细节没有完成,或者一个环节没有成功,没想到一点也没有失误!我真得好开心呀!爸爸也是! 我想,这个游戏可以开发智力,也可以在实验中感受实践的快乐!

【篇二:搭积木】 最近,爸爸给我买了一盒积木,可以拼成一架飞机,还有说明书呢! 第一天晚上,我心血来潮地把机身拼了一半,还把里面的设施拼好了——高级头等舱的桌椅可以前后摇摆;一般头等舱的桌椅就不能摇动啦,不过已经够好的了!看看人家——连个桌子都没有,那是普通座位。最精致的是机尾:食品柜、小水池、小柜子、灭火器……连水龙头都标上了红热蓝冷的小点点。 第二天早上,我看见说明书上有内部的图片,一位乘客桌上放着两块面包,手里拿着刀叉,好像要美美的吃一顿;还有空中小姐拿着盘子在水龙头边接水……我看得眼都花了,赶紧动手开始一块一块,照着图纸,认认真真地搭起来! 一架飞机很快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蓝白机身,就象我们在机场看到的大飞机一样。透过窗户,便可以看见:头等舱里的乘客桌上放着面包,正准备吃呢;一个人手拎提包,好像刚要坐下去;空中小姐在给一位旅客倒水……这架飞机的内部装饰真是做得好精致啊! 这时,我感到非常开心,这便是成就感。当做完一件事后,你会变得很开心,因为你做好了一件事。就像现在的我,写完了作文,我也会觉得很高兴,因为我努力了,我完成了!

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案 www.5y kj.co m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理解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2、体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并会正确计算加减法。 教学准备: 、圆珠、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愿意吗?但是淘气和笑笑说了,只喜欢和聪明好学的小朋友玩,有信心吗?

、口算: 6+4=5+3=9-9=8+2= 8-4=5+5=2+7=3+7= 2、填空: (1)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 (2)18里面有()个十,()个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淘气和笑笑决定和大家一起玩“搭积木”我们来看看笑笑搭的积木。大家来看,笑笑搭了多少块?你是如何知道的?(又加上2块)那你能用“先……又…….”完整地说一说笑笑搭积木的过程吗?(先搭了13块,又加上2块)这就是我们找到的数学信息,你看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几块积木?) 、学生回答 2、动手操作验证(用你的学具珠子代替积木学着笑笑摆一摆,先摆13个,左边摆10个,右边摆3个,又在3个上面加2个,一共是15个) 3、用算式来表示:13+2=15或2+13=15 同学们和笑笑玩得很开心,但是淘气可急坏了,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游戏,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淘气是怎么摆的吧。(出示大屏幕) 、说一说淘气的摆法(左边10块,右边8块)

一年级数学教案《搭积木》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搭积木》教学设计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用数位意识。 3、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由搭积木来体会加减含义,进一步巩固数位关系。 教学准备:每组20块规则积木,碰碰车的给条。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与个人思考相结合,抓问题,重技能形成。 教学步骤: 一、由境生疑,引发学习兴趣 教学时先让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玩积木,两人20块积木,学生最想玩的是积木增减游戏,可以用石头剪子布或其它方法,让学生尽情玩,一边玩一边说再放_块或拿走_块。 1、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在初次玩时学生是地目的的,生活的搬造,有问题后学生才发现其中也有数学问题。 再放_块多+ 拿走_块少- 2、根据发现,自己再玩积木。 第二次玩积木是学生对加减认识的巩固,但对其计算能力及技巧是己知的再逞现,而其中的对手进步是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由疑得技,获得计算能力 1、14+5=_17-6=_ 你怎么算的? 有了两次合作机会,这次有学生思考更能有独特见解。 例:(1)14+5=19 再拔5颗 (2)14+5=19 (3)14+5=19 1个十,4个一,+5个一=1个十,9个一=19 2、比一比谁算得快。 19-713+516-315+314+4 12+65+1316-415+417-5 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6至8个/分钟。 3、游戏:碰碰车(小组内活动) A、每小组选其中一组进行游戏。 B、每小组各组成员写一数字再组成游戏。(这次游戏由于自写数字会出现两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加减,可由小组研究获得,也可老师告知。) 三、实践应用,实现课内外延伸 1、今天小技巧: 今天的计算,只和个位有关,和十位无关。 自编加减20道,看看符合这节课要求。 要求:(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一年级数学《搭积木》教案范文

一年级数学《搭积木》教案范文 一年级数学《搭积木》教案范文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这样描述数学应用的普遍性: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及其重要性是无可争议的。任何人想跨入科学技术领域都必须认真同数学打交道。淘气和笑笑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减。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一)出示图片:练习第5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完成练习其它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对个别进行辅导。 (三)教师小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 搭积木教案

搭积木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十几加几、减几 教学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师板书:10+5=15 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0+6=16 10+7=17 11-1=10 16-6=10 17-7=10 11-10=1 16-10=6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

最新《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

最新《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立体图形常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搭积木》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立体图形常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摆一摆、搭一搭、推一推等实践活动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受几何体的一些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的积极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拼出新的图形,能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所拼图形的内容与方法。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立体几何图形(圆柱体、球、正方体、长方体)、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立体几何图形(圆柱体、球、正方体、长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玩过搭积木吗? 生:我以前玩过搭积木,并且很喜欢玩积木。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搭积木。今天,我带来了几个“朋友”和同学们一起来玩搭积木,你们猜猜他们是谁?(生猜一个师在黑板上张贴一个)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球)

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正方体) 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圆柱) 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长方体) 师:同学们真棒!看来同学们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立体图形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搭积木”。(板书:搭积木) 设计意图:本课先以亲切的谈话引入课题并以“猜一猜”活动复习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求新知。 (一)摆一摆。 师:现在每个桌子上都有许多漂亮的积木,下面由老师提要求,同桌合作来摆,看哪组同桌配合得最默契。先拿出一个长方体放在桌子上,互相看一看拿得对不对。 (学生按老师要求拿出一个长方体,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师:再拿出一个圆柱放在桌子上。谁能说一说你把圆柱放在了长方体的哪一边? 生1:圆柱放在长方体的右面。 生2:圆柱放在长方体的上面。 ...... 师:圆柱只要放在桌子上,它可以放在长方体的任意的位置。我们继续摆立体图形,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在长方体的上面放一个正方体,互相看一看,放的对吗? (学生按要求各自摆出正方体,互相检测摆放的准确性) 师:在圆柱上面放一个球。 (师巡视观察学生摆的方法,若出现错误及时给予指导,并关注学生同桌合作的情况)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在球上面放一个正方体,能行吗?试一试! (学生实际操作) 设计意图: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此环节是引导学生有目的、有秩序地玩,

搭积木作文100字_记事作文

搭积木作文100字_记事作文 篇一:搭积木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盒积木,我非常喜爱,它有好多的颜色和形状,红色的有正方体,蓝色的有长方体,绿色的有圆柱体,还有黄色的三角形、半圆形和一个多彩可爱的小球。我就和小哥哥玩起来搭积木,一开始怎么都搭不好,妈妈说:“搭积木要有耐心,”听了妈妈的话我们就很认真的搭起来,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搭建成了一座“又大又漂亮的城堡”。 篇二:搭积木 今天中午,我在家里搭积木。我首先搭了一架飞机,我想让它变得更复杂,就给它加了一个零件,结果这架飞机变成了一个机器人。过了一会儿,我又给机器人加了几个零件,结果这个机器人又变成了一只猎豹。我把这只猎豹拿给妈妈看,妈妈问我:“这是什么东西?”我说:“这是百变金刚。”我又把飞机变成机器人、机器人变成猎豹的方法教给了给妈妈,妈妈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 篇三:搭积木 星期天上午平平写完作业,平平去搭积木,搭了四间房子,奶奶过来了问平平。平平平平,你搭积木干什么,平平说我在搭积木房子,奶奶问这些房子都给谁住,平平说一间给爷爷住。一间给奶奶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还有一间我自己住。 篇四:搭积木 星期六下午,写完作业后,同学来到我家,我们一起玩起搭积木的游戏,我们搭的积木是盖高楼,我们搭的高楼越来越高,我的学习也一定要像搭积木一样一步步提高。 篇五:搭积木 今天,小姨带着表妹来我家找我玩。 我和表妹先把20块泡沫垫子整整齐齐地铺在地板上,然后把我小时候玩的一些积木拿出来,放在垫子上,然后就开始搭积木了。 我们两个一起齐心协力,一起搭了一个小巧玲珑的城堡,这个城堡方方正正,形状与众不同,别出心裁,做工细致,好看极了! 随后,我们又用剩下的积木搭了许多奇珍异兽,动物植物,奇形怪状,小巧玲珑。有大熊猫,也有小兔子,有大树,还有蝴蝶…… 积木真好玩,可以搭许许多多的奇珍异兽,动物植物,真好!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搭积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搭积木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 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搭积木作文500字400字300字200字

搭积木作文500字400字300字200字搭积木作文500字400字300字200字 篇一:搭积木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妈妈的单位玩积木。这些积木都是塑料的积木,都是搭小房子用的材料。 我们兴冲冲地重进放积木的屋子,这里有很多五边形桌子,周围摆好了凳子,积木也已经放好了。我们各自找到一个位置,三个人一桌,把那堆积如山的积木分开用。我拿了一个大底座,先用篱笆把左下角围好,然后用两根漂亮的柱子支撑着一个灰色石条当做大门。“下面就是主要的楼房了!”我开心地想着。我用带有窗户和门的“墙”围了一个不大的空间,它大概还不到整个底座的三分之一,不过,它在我的想象中是最大的房屋了。我想造一个别墅,至少要有两间房子是多层的。我把主要房屋的屋顶盖上,在上面用了二分之一的房顶又造了一个小房屋,它前面是一小片空地,我找来几把小椅子,把它们围起来放,再用栅栏把房顶的边缘围起来,这样人上去就不会失足跌下楼房。我再房顶“栽”了一棵椰子树,并在那小房子上建造了一个更小的房子,就像一个小的仓库。我很喜欢这个主要房屋,可是看着那些小椅子,似乎有些美中不足——没有桌子。我便用方的“砖头”做了个桌子,正正好呢!有房顶上的观景台,可是怎么上去啊?我便用“方砖”造了个台阶,从观景台直通地面。我在右边造了个小屋子,它的形状很特别,像个颁奖台的形状,只不过它是躺着的,它也有个二层,它的房顶上有些健身器材。我发现在大门旁边有些显得空,便“栽”上一溜草,可是还是空闲着。我便在那里建了两个小房子。

大功告成!我端起来看看,再把这套别墅整理整理,栽上几株草,几棵树,好啦! 搭积木 星期四,我和爸爸一起搭积木玩。我们先搭了一个鸟巢,之后我们又做了一个兔子窝,还做了一个自动喂鱼的装置,最后还做了一个花瓶。 我最想说的是自动喂鱼,因为它既能干事情又有乐趣。我要开始说了,首先要准备的材料是一个小盖子,深度大约三厘米,第二个是软的铁丝,第三个是尺子,第四个是积木。 材料我们准备完事了,我们现在要摆积木了。先安装上小汽车,再摆上积木,延伸到红色圆柱体的时候,一个机关就会启动红色的长方形,下压尺子的一端就会起来,我和爸爸已经把软的铁丝挽好了,也做过实验了,再把小盖子里放上鱼食就完成了。 我对爸爸说:“现在实验开始吧。”爸爸说:“好啊!”我们开始了,我按下了电动汽车的按钮,小汽车飞撞出去,撞到积木之后,积木延伸到红色圆柱体……最后试验成功了!鱼食成功的放入鱼缸里了!我和爸爸都很高兴!我还以为我和爸爸都没有做好,或者一个细节没有完成,或者一个环节没有成功,没想到一点也没有失误!我真得好开心呀!爸爸也是! 我想,这个游戏可以开发智力,也可以在实验中感受实践的快乐! 搭积木 今天,雪花纷飞,我和鹏杰躲在屋里玩儿搭积木。我们准备搭一个游乐园。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精品教案

《搭积木》精品教案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搭积木(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材第77~78页)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 学习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即只计算个位,十位不动。 教具学具 小正方体木块,计数器,挂图。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 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生:积木。 师:想不想玩? 生:想。 师:老师给同学们每桌两人20块积木,尽情地玩。 设计意图:教学时先让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玩积木,两人20块积木,学生最想玩的是积木增减游戏,可以用石头剪子布或其他方法,让学生尽情地玩,一边玩一边说“再放几块”或“拿走几块”。 2. 师:看,老师摆的这一摞是几块? 生:10块。 师:对,这一摞表示10。现在请你们摆出13块。再增加2块,现在有几块? 我们可以写成13+2=?13表示先摆的,2表示后摆的,这里的问号就表示摆好以后有几块。 师:现在一共有几块? 生:15块。 师:写出式子就是13+2=15(块)。那么,在计数器上该怎样表示出来呢?

教师演示,然后学生操作。 3. 同学们先摆18块,然后拿走2块,该怎样列式呢? 生:18-2 师:看一看还剩多少块积木。 生:16块。 师:把式子完整地说出来? 生:18-2=16 设计意图:在开始玩时,学生是没目的的,只是简单的仿造,遇到困难后学生才发现其中也有数学问题。第二次玩积木是学生对加减法认识的巩固,但其计算能力及技巧是原有知识的再现,而其中的同伴进步是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自主探究 1. 现在请同桌合作,边摆边写出式子。 小组动手操作。 2. 开展交流。 设计意图: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摆法,写出的算式也各不相同,所以让学生拿着记录的算式进行交流,就会呈现各种各样的算式,这也便于师生共同进行小结。 3. 现在请同学们看算式、摆木块。 (1)14+5= (2)17-6= 师:谁先说一说14+5=?是怎么算的? 生1:先拨14颗珠子,再拔5颗,数一数是19颗珠子,列式为14+5=19。 生2:我先把10个小正方体木块摞成一摞,表示10块;再摞4块,就是在5块上面摞4块,是9块,加上一摞(10块)是19块。 生3:1个十和4个一,加5个一,等于1个十和9个一,也就是19。 师:谁再说一说17—6=?是怎么算的? 生1:先拨17颗珠子,再拔去6颗,数一数还剩11颗珠子,列式为17-6=11。 生2:我先把10个小正方体木块摞成一摞,表示10块;再摞7块,并从7块上面拿走6块,剩1块,加上一摞(10块)是11块。 生3:1个十和7个一,减6个一,等于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 师:同学们真聪明! 4. 比一比谁算得快。

小学一年级数学搭积木教案

教学目标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小捧等.教学过程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10+5=15 16-2=14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二)小结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一)动手操作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10+1=1111-1=1011-10=110+6=1616-6=1016-10=610+7=1717-7=1017-10=7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二)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三、活动三:整理归类.(一)找规律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2.小组合作交流.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二)教师小结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三)教师小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教案点评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采用多种表示数的方法(如:图形、小木棒等),让学生任意选择,以达到理解和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为目的,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教学中以联系生活实际入手,结合学过的知识,学以至用,把数学知识中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以及发展数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探究活动成双配对游戏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游戏准备将所有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游戏过程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2.组长任意说一个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复使用.如组长说14,第一次可以拿出13+1这个卡片;第二次组长再说14的时候,可以拿12+21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13+1这个卡片.3.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