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类处置、协同处置有序处置、依法处置”,宣城高新区打出一套“僵尸企业”土地清理组合拳(国土约稿)

“分类处置、协同处置有序处置、依法处置”,宣城高新区打出一套“僵尸企业”土地清理组合拳(国土约稿)

“分类处置、协同处置、有序处置、依法处置”,宣城高新区打出一套“僵尸企业”

土地清理组合拳

近年来,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提质增效、优化产业结构的工作重点,通过“分类处置、协同处置、依法处置、有序处置”等多种举措,打出了一套“僵尸企业”土地清理组合拳,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以来,宣城高新区先后完成对32家“僵尸企业”的清理工作,累计盘活32宗土地合计2495亩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其中闲置土地10宗989亩,低效用地22宗1506亩。主要做法有:

一、因企施策,分类处置

(一)对产权完整、债务简单清晰的“僵尸企业”通过股权转让招商盘活。对产权完整、外部债务简单清晰、固定资产投资较大、主体设备非标件较多、行业间通用性差的“僵尸企业”,采用100%股权转让至同类企业,进行盘活。2015年以来,先后完成对长盛化工、三友表面处理、众阳耐磨等6家“僵尸企业”的清理,累计盘活土地220亩。

(二)对资产和产权不完整的“僵尸企业”通过资产转让方式盘活。该类企业具有资产和产权不完整,外部债务较为清晰、厂房的通用度高等特征,针对这类项目:

1、对无力继续履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项目投资协议》约定完成全部开发建设的,土地原价收

回、地上资产及附着物由高新区管委会在第三方评估的基础上,按照土地和资产无增值原则,采取协议收回土地方式收回全部或部分低效用地。2015年以来,先后完成对天圣丰机械、伊美洁卫浴、威龙机械等10家“僵尸企业”的清理,累计盘活土地566亩。

2、对无力履行《项目投资协议》税收规定、建筑系数、建设强度和容积率等指标的,由高新区管委会在第三方评估的基础上,按照土地和资产无增值原则,采取协议收回土地方式收回全部或部分闲置用地。2015年以来,先后完成对美亚机械、郑氏机械、金丰纺织等10家“僵尸企业”的清理,累计盘活土地858亩。

3、鼓励低效用地使用人,在高新区管委会批准条件下,采取项目用地流转、厂房租赁等方式,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2015年以来,一是先后完成对泰华电子、艾利达建材等2家“僵尸企业”的清理,累计盘活土地24亩;二是先后完成对鑫旺投资、华宏塑业、雄飞体育等5家“僵尸企业”低效用地的再次租赁开发利用,累计盘活闲置用地110亩、厂房21000平米。

(三)对债权债务关系复杂的企业通过法院拍卖执行或强制破产方式进行盘活。该类企业债务关系复杂,存在大量隐形债务,债务拖延时间长,持久得不到解决,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无法协商解决的:

1、资产评估价值总额可以覆盖合法债务的,在高新区管委会完成新项目《投资意向协议》签订的前提下,联合主要债权人进行起诉,推动法院拍卖执行“僵尸企业”土地及资

产,进行盘活。2015年以来,先到完成对天麟墙体、天鹏棉业、隆盛纤维等4家“僵尸企业”的清理,盘活土地267亩。

2、资产评估价值总额明显低于外部合法债务的,要求企业自行清算,并根据清算结果,符合破产条件的,立即向法院递交破产申请,实行破产处置盘活。2015年以来,已基本完成富得隆纺织破产清算工作,成功嫁接跃辰新能源、康赛特阀门、尚德自动化、裕华纺织等4家企业,盘活土地450亩。

二、统一领导,协同处置

专门成立了宣城高新区“僵尸企业”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分管联系司法、公安、法院、安全、环保、地税、国土、住建、人社、招商、国资公司的三位副主任担任,并根据前述对清理对象的分类,分别成立招商引资、清理回收洽谈和司法处置三个工作推进工作组,各安排一名分管领导领衔负责,领导小组重点围绕招商引资、解决欠费欠债、妥善安置职工、存量资产处置等问题制定处置方案,并按照方案确定的时间统筹协调推动政府相关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及其他有关利益方集中开展处置工作。

三、全面评估,有序处置

联合银行、税务、供电、人社等多部门,定期对园区企业开展全面体检与评估,对资产负债率高企,无法准时偿还到期利息、纳税额明显减少,用电量明显降低、拖欠职工工资等特征的企业进行重点排查,委托专业机构对资产负债状况和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并根据经营状况、困难成因、发展

潜力进行分类,对于无法继续生存的企业,制定退出市场方案,引导企业有序退出,对于仍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前编制有利于企业成长的发展规划。

四、程序合法、依法处置

在清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做到程序有效合法,关键问题和环节主动咨询法律顾问和专业机构,重大问题由领导组会议或主任办公会议进行集体研究讨论,重大决策方案,提交区政府研究通过后,方可执行。本着对项目投资人负责的原则,清理工作始终做到有始有终。清理工作完成后,及时完成档案材料的整理归档。

存在主要的问题及意见:

1、“僵尸企业”闲置低效用地处理工作已在本地区长期开展,该项工作涉及面广,牵涉部门众多,程序复杂,时间较长,不利于“僵尸企业”清理、存量土地招商盘活,对于具体操作人员来说,往往遇到税费及滞纳金减免尺度把握、不动产产权办理、企业债务纠纷化解、企业员工欠薪解决等一系列难题,处理难度较大,风险较高。及时出台相关办法并通过相关支撑性政策文件,建章立制既有利于规范工作,也有利于工作也能保护干部。

2、盘活“僵尸企业”闲置低效用地,有利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处置盘活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是项目匹配度低,闲置资产不能被完全或部分有效利用,资产的性价比低,客商投资意愿降低,政府受相关法律法规掣肘,又无法给予支持,最终造成招商盘活失败,

项目流产;二是已建工程资料全部或部分缺失、手续不完善,导致房屋产权无法按正常程序办理,造成投资商顾虑重重,望而止步,对投资失去信心,招商盘活失败。及时出台闲置低效用地盘活支持政策,明确政策适用范围,建立健全“僵尸企业”工程手续完善专项政策,打通“僵尸企业”房屋产权办理“中梗阻”,有利于解决投资商后顾之忧,提振投资信心,促进“僵尸企业”快速清理,推动闲置低效用地快速盘活。

(供稿:宣城高新区管委会夏登城)

2018年7月9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