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讲义

初三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讲义

初三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讲义
初三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讲义

初三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讲义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大家是否思考过:水为什么能够灭火?如果炒菜的时候油锅起火了,你会用水把它扑灭么?家里面的水壶是不是有一层白色的叫做水垢的东西?水垢是什么东西?怎么除掉它?在洗碗刷盘子的时候,是用水冲还是先用洗洁精洗再用水冲?洗洁精为什么能够用来清洗油污呢?平时吃的膨化食品的袋子为什么总是鼓鼓的?里面的干燥剂是什么东西?馒头为什么使用了发酵粉之后蒸出来就会又松又软?电视剧中经常

出现的毒药〝鹤顶红〞,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到底

是什么东西?大家都见过焰火,是什么东西使得焰火

看起来五颜六色的?大家都听说过温室效应,那是什

么引起了温室效应?

化学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贡献?

我们从日常生活和电视、报纸等媒体信息得知,化学科学的研究 成果已经为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 献。

在日常生活中:粮食的生产、食品的保存和添加剂的生产与使用; 五彩缤纷衣料的生产〔化学纤维的生产和加工、染料的生产和纤 维的染色等〕;建筑材料的生产、装饰材料的加工;汽车等交通 工具的生产、交通工具所用燃料的生产、公路和铁路等所用材料 的生产等。

在工农业生产中:钢铁工业、化学工业、信息工业中原材料的加工,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生产和使用,航天工业中高能燃料的生产、材料的制造等。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材料工业中各种新型材料的制造;环境保护中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保产品的研制和生产;生命科学中新型药物的合成、基因工程的研究等。 图1-2

裁出美丽的衣裳

据研究,塑料袋几百年都不腐烂,一节电池能污染一平方米的土地达几十年之久,这些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有些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法令,规定垃圾分类盛放、集中回收,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开始这样〝管理〞垃圾。垃圾的回收利用有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垃圾的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二是垃圾的回收能变废为宝。

到底什么是化学呢?

我们每天都要喝水〔H2O〕,那么大家知道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内部又有怎样的结构呢?一些古代的字画为什么能够保存至今?可见化学这门学科和我们的生活生产联系的相当密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的自然科学。

【例1】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

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

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出结论

【答案】A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例2】化学给我们带来了〔〕

①工业发展所需的动力②农业高产所需的化肥③人类战胜疾病所需的药物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答案】D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与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此题可用化学研究的对象范围解决

内容一:物质的变化

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内容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挥发性、吸附性、导热性、导电性和溶解性等。

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热稳定性、毒性、腐蚀性、

酸性、碱性等。

内容三:变化、性质及用途的关系

小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达。在汉语表述中,常用会、能、可以、容易、难等词来区分。

【例3】①以下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食物腐烂

B. 铁生锈

C. 木柴燃烧

D. 酒精挥发

【答案】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②佛山是远近闻名的陶瓷之都。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混合

B. 成型

C. 干燥

D. 烧结

【答案】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③以下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 镁带燃烧

B. 风筝断了线

C. 干冰升华

D. 瓷碗碎了

【答案】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例4】①以下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答案】A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

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②以下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用煤作燃料

B. 冰块制成冰雕

C. 用铁制铁丝

D. 铜丝用作电线

【答案】A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例5】①判断〝达菲〞的治疗机理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其依据是〔〕

A. 病毒的大小是否改变

B. 病毒的形状是否变化

C. 病毒是否离开宿主细胞

D.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D

解:判断〝达菲〞的治疗机理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选项A、B、C均是描述了病毒的不同形态或大小等,属于物理变化;而选项D的结构是否发生变化,符合化学变化的判断标准。应选:D

②载着神舟七号飞船的〝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顺利升空.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行走.28日17时30分左右飞船顺利的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这是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重大突破〝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火箭点火

B. 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C. 隔热材料脱落

D. 整流罩脱落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例6】2019年北京奥运游泳馆的外墙体大量采用新型塑料膜材料ETFE [ETFE的化学名称为聚氟乙烯,化学式为〔C2H2F2〕n],聚氟乙烯是白色粉末状聚合物。是氟塑料中含氟量最低、比重最小、价格也最便宜的一种.密度1.39g/cm,熔点190-200℃,但在200℃,15~

20分钟就开始热分解,聚氟乙烯长期使用温度为-70℃~110℃,对化学药品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描述聚氟乙烯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聚氟乙烯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物理性质的是:是白色粉末状聚合物,密度1.39g/cm,熔点190-200℃

化学性质的是:在200℃时分解,对化学药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仪器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本卷须知原因

试管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

②收集少量气体

③简易的气体发生装

置①加热前应先擦干外壁,先预

热、后在药品集中处加热,

加热后不能骤冷

②给液体加热,试管口应与水

平桌面成45°角,试管口朝

向无人之处

③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

倾斜

①试管冷热不均,易炸

②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③防止管口冷凝水倒

流,使试管炸裂

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①从试管底部往上夹,夹在

试管口中上部。

②防止腐蚀烧灼,手握长

柄,大拇指握短柄。①防止杂物进入试管

②防止试管从试管夹

中滑落

酒精灯用于加热,外焰温度可

达400℃~500℃①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点另

一个酒精灯,严禁向燃着的

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严禁用

嘴吹灭酒精灯。

②应用外焰加热。不加热时,

应用灯帽盖灭,一般盖2~3

①酒精溢出易被引燃用

嘴吹灭时可能导致

〝回火〞

②外焰温度最高

③酒精过多,在加热时

次为宜。

③酒精的量不超过容积的2/3

或移动时易溢出;

烧杯①较多试剂的反应容

②配制溶液

③溶解较多药品①加热要垫石棉网

②溶解固体时,要用玻璃棒轻

轻搅拌,不要碰到烧杯壁及

底部

①防止受热不均匀使烧

杯炸裂

②易击碎杯壁

玻璃棒①搅拌液体

②过滤时引流

③蒸发后转移药品①搅拌时不要用力过猛,不要

用玻璃棒碰撞器壁

②引流时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③用完后用水冲洗干净

①防止液体溅出、防止

损害容器

②以免水流冲破滤纸

③防止污染其他试剂

量筒粗略的量度液体体积

〔精确度:0.1mL〕①不可加热,不可取用热溶

液,不作反应或配制溶液的

容器

②量取液体时,应选一次性量

取的最小容积的量筒

③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

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

保持水平

①防止量筒破裂,刻度

不准

②减少误差

③保证读数的准确性

铁架台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组装仪器时,按〝先下后上,

先左后右〞的原那么进行

合理地连接好装置

漏斗①漏斗用于过滤,或向

小口容器转移液体

②长颈漏斗常安装在

反应容器上,用于向

反应器中加入液体①过滤时要使滤纸边缘低于

漏斗边缘,用水湿润滤纸并

使之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

能留有气泡

②使用长颈漏斗时,漏斗的下

端管口必须插入液面以下

①避免滤液通过空隙流

入烧杯中

②形成液封,防止气体

从漏斗中逸出

集气瓶①收集或贮存少量气

②用于有关气体的化

学反应①不能用酒精灯加热

②作物质在气体中的燃烧实

验时,如有高温固体生成,

应预先在底部铺细沙或放

少量的水

集气瓶受热不均易炸裂

胶头滴管和滴瓶①滴瓶用于盛放量少,

但经常用到的液体

药品

②胶头滴管吸取和滴

加少量液体

①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必须

配套使用

②胶头滴管取液时,先将橡胶

头内的空气挤出,再伸入液

体中吸取;滴液时,滴管应

垂直、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

①滴管与滴瓶对应磨口

吻合,液体不易溅出

②防止空气中物质污染

试剂,并能吸取较多

量液体;防止沾污滴

管或造成试剂污染

托盘天平粗略称量固体物质质

量〔精确度0.1g〕①称量前,游码归零,使天平

平衡

②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从

大到小依次加放,砝码用镊

子夹取

③被称物应放在滤纸或玻璃

器皿〔腐蚀性药品〕中称量

①称量准确

②操作方便

③保证天平、砝码不被

腐蚀

蒸发皿用于溶液的蒸发、浓缩

或结晶可直接加热。边加热边搅拌,

蒸发皿里出现较多固体时停

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

剩余液体蒸发

防止局部过热液体溅出

燃烧匙用于盛放可燃性固体

物质作燃烧实验,特

别是物质在气体中的

燃烧反应。不可持续高温使用,以免端头

脱焊掉落,用后洗净擦干

防止反应物与燃烧匙反

应,防止燃烧匙生锈

药匙用于取用粉末状或小

颗粒状的固体试剂。根据试剂用量不同,药匙应

选用大小合适的。

防止因大小不合适而

造成药品浪费

水槽贮水容器,常跟集气瓶

配合用于排水集气用后洗净,晾干保存,轻拿轻

放,防止打碎,不能加热

加热易破裂

烧瓶圆底烧瓶用于煮沸或

加热情况下进行的

反应不可用火直接加热,加热时要

垫石棉网,使受热均匀

防止受热不均而炸裂

【例7】①以下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是〔〕

A. 量筒

B. 烧杯

C. 水槽

D. 试管

【答案】D

②为保证某些玻璃仪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

以下仪器经过磨毛处理的是〔〕

【答案】B

【例8】请从以下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A B C D E F

G H I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

【答案】①I ②A ③D ④G ⑤B

【例9】①正确量取9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①10mL量筒②2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 ①④

B. ①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②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①②③④⑤⑥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

②③⑤⑥

【答案】A

【例10】以下有关试管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试管可以在常温或加热的情况下使用

B. 在用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应该干燥

C. 加热后应该立即用冷水将试管冲洗干净

D. 试管可用于组装气体的简易发生装置

【答案】C

基本实

验操作

具体实验操作图示

一:连接

仪器1. 装配仪器

〔1〕要求

①质量:合理、气密、牢固

②顺序:由下到上,从左至右

〔2〕仪器组装

①制备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时,收集,吸收

气体等

顺序一般是:制气→净化→干燥→性质检

验→收集→尾气处理

②仪器连接方法:干燥管→粗口进细口出

洗气瓶→长管进短管出

2.仪器与零件的连接方法

〔1〕把玻璃管插入橡皮塞

插入塞子的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

微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玻璃管插入塞孔

玻璃管套上橡皮管

用橡皮塞塞住试管

图1-1 仪器的连接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玻璃管口先用水润湿,稍稍用力即可把玻

璃管插入胶皮管中。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

将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

二:检验装

置气密

性 首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在水中,然后用手紧握容器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导管内会形成一

小段水柱。如果装置漏气,那么需要寻找原因,

进行调整、修理或更换,然后才能进行实验。 三:取用

药品 1. 取用原那么 安全原那么:不尝、不触、不直接闻

经济原那么:未指明的药品用量,一般液体取1~

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剩余原那么:用剩的药品,不放回原瓶,也不要

随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

定容器。

2. 取用方法

〔1〕粉末固体、小颗粒药品:〔用药匙或纸槽〕

横→伸→竖。 取用固体粉末 倾倒液体药品 图1-2 气密性检验

图1-3 药品取用

〔2〕块状或较大的金属颗粒:〔用镊子夹取〕

横→放→滑

〔3〕液体药品:

①用量少时用胶头滴管

②用量较多时用倾倒法

一倒〔瓶塞倒放〕;二向〔标签向手心〕;三倾斜〔试管口和试剂瓶口互相倾斜〕;四挨紧〔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倒〔刮一下〕

注意: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时应用量筒和胶头滴管。

四:加热

物质1. 液体的加热

加热前先将仪器外壁擦干。加热时应先给仪器预

热,然后再进行集中加热,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

外焰。试管应倾斜,管口与桌面成45°角,管口

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加热后的仪器不能马上放

在实验桌上或直接用手触摸,也不能立即用冷水

冲洗以防骤冷炸裂。

2. 固体的加热

试管横放,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用酒精灯给试

管预热,然后再对试管内有固体的部分固定加热。

固体加热

五:洗涤

仪器实验完毕后,应洗净所用仪器。玻璃仪器内壁附

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可以认为

洗净。

1.普通洗涤:多数仪器内壁附着的物质,可向

容器中加水,选择试管刷,配合去污粉,洗涤

剂反复洗涤,然后用水冲洗。

2.难溶物洗涤:油脂可以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洁

精洗涤;氧化物,难溶性碱先用稀盐酸洗再用

图1-4 加热物质

图1-5 洗涤仪器

【例11】①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以下化学实

验操作不正确的选项是〔〕

A. 液体的倾倒

B. 液体的量取

C. 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答案】D

②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A. 用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B. 使用胶头滴管时注意垂直悬空滴加液体

C. 量取10mL的液体时向量筒内倾倒到刻度线即可

D. 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时无论酒精灯熄灭、点燃都可以添加

【答案】B

【例12】以下关于药品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用试管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

②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1~2mL

③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l/3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例1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倒入液体后,仰视读取读数为26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取量筒内液体的读数为15mL,那么该同学倒出的液体的真实体积为〔〕

A. 等于11mL

B. 大于11mL

C. 小于11mL

D. 无法判断

【答案】B

【例14】①小强用托盘天平称5.0克食盐,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称

量后天平达到平衡时〔指针在分度盘中央〕,那么实际称量的食盐的质量〔〕

A. 等于5.0克

B. 小于5.0克

C. 大于5.0克

D. 无法判断

【答案】C

②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粗食盐提纯后所得干燥纯净食盐的质量,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接下来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砝码

B、减少砝码

C、添加食盐

D、减少食盐

E、右移游码F.左移游码G.调节螺丝向左旋

【答案】A、E

【冲1】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

下循环:燃料燃烧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

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 均为化学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 均为物理变化

【答案】B

【冲2】①水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液体②工农业生产中离不开水

③水是常见的灭火剂

④水吸收热量易变成水蒸气⑤电石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电石与水反应

生成乙炔气体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又可生成水.

上段文字表达中,表达水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表达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表达水的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答案】①④;⑤⑥;②③

【冲3】(选讲)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右图中装

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

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长颈漏斗底端有气泡冒出

【演练1】以下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干了

B、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有绿色物质生成

C、花生米霉变了

D、银白色的镁条在空气中慢慢失去光泽

【答案】A

【演练2】以下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不同的是〔〕

A. 消化食物

B. 焚烧垃圾

C. 冰块融化

D. 西瓜腐烂

【答案】C

【演练3】对以下现象的表达,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B. 通常状况下,水加热到100℃时沸腾

C. 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

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水

【答案】D

【演练4】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

【答案】B

【演练5】①请将表达以下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写在对应的空格中〔填写序号〕.

①防止药品污染②防止实验误差③防止试管破裂

〔1〕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试管时要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2〕____________________ ,滴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3〕____________________ ,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

【答案】③;②;①

②请指出以下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

〔2〕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答案】〔1〕胶头滴管的胶头被腐蚀或污染试剂;〔2〕标签被腐蚀;

〔3〕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第十七种品格:成就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很多人取得了各种成就。取得成就即意味着成功。什么样的人能取得成就?取得成就需要什么条件?

【成就的三个层次】

【一】取得成就需有明确的目标

【二】在通往成就的道路上克服磨难

【三】在这条路上自我成长,变得更强

白宫主人罗斯福

有人问罗斯福总统夫人:〝尊敬的夫人,你能给那些渴求成功特别是那些年轻、刚刚走出校门的人一些建议吗?〞

总统夫人谦虚地摇摇头,但她又接着说:〝不过,先生,你的提问倒令我想起我年轻时的一件事:那时,我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想边学习边找一份工作做,最好能在电讯业找份工作,这样我还可以修几个学分。我的父亲便帮我联系,约好了去见他的一位朋友,当时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

〝等我单独见到了萨尔洛夫将军时,他便直截了当地问我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具体哪一个工种?我想:他手下的公司任何工种都让我喜欢,无所谓选不选了。便对他说,随便哪份工作都行!

〝只见将军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眼光注视着我,严肃地说,年轻人,世上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

初三化学上册讲义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2014年中考复习材料化学(人教版)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绪言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 子的概念。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蜡烛 ●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

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25H32+33O225CO2+16H2O 二、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对比实验。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托盘天平的使用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即用天平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托盘天平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平衡螺母组成。 3.物理使用方法(给物体测质量): a)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将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防止砝码生锈造成称量的误差),先加 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c)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d)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4.化学使用方法(给质量取物体): a)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如果药品是粉末,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如果药品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 在天平上放玻璃器皿。(可以先放后调平衡,这样就不用记录它们的质量) c)用镊子夹取砝码并放在右盘,移动游码,使天平的读数等于要称量的药品的质量。 d)在左盘上添加药品,使天平平衡。如果天平不平衡,只能在左盘添加或减少药品,不能动砝码 或游码。 e)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5.“左物右码”时,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左码右物”,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 量-游码的示数。“左码右物”的做法虽然也能称出物质的质量,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初三化学第一章讲义

精锐一对一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________________

⑵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 挥发或吸收杂质。 ⑶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取。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4. 物质的加热 (1 )酒精灯的使用 ①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应用外焰部分加热; 使用原则:两查两禁一不可。两查:查灯芯,查酒精剩余量。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使其平整,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两禁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 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一不可:使用完毕,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②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烧杯、烧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等。 (2)给物质加热:加热玻璃仪器前应把仪器外壁擦干,以免使仪器炸裂;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 热——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约成45度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 试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地方。 注意:给试管里固体加热时,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湿存水或生成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5. 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6. 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 1?原子、分子理论:由道尔顿(英国人)、阿伏加德罗(意大利)建立了原子一分子理论。2?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 表:由门捷列夫(俄国人)发现。 7. 一些常见危险化学药品标志

初三化学秋季(上册)讲义 第六讲 分子和原子 - 学生-拔高版

分子和原子 知识点1: 一.分子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1)能闻到花香酒香及品红的扩散等现象,充分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等微粒构成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已观察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也充分证明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保持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由二氧化碳分子保持。 (2)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是由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能表现出来的,是宏观现象,不是单个分子能表现出来的。 3.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特别注意】 1.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而不是唯一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原子、离子。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分子的构成是不同的。如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而1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二.原子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性质(与分子相似)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原子在不断地运动。 (3)原子之间一般都有间隔。 (4)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 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一节课 教师讲义

精心整理知识点一:生活中的化学制品和现象 家里的塑料制品:手机、牙刷、肥皂盒等 厨房里:炊具——金属制品 天然气、液化气——化工产品 衣料中的化学合成纤维:特殊衣服——防寒衣、防水衣等 化学与家居特点——牢固耐穿、易洗快干、安全舒适、抗皱性好 食品中的添加剂:防腐剂、色素、香精等 住房:钢铁、水泥、不锈钢、铝合金、玻璃、油漆等 洗涤用品:洗涤剂、沐浴露、洗衣粉等化学制品 例1从自己的服饰或书包中找出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并写出名称。 答案:化纤服装、尼龙袜、棉手套、有机玻璃扣子、铅笔、课本、铅笔盒、钢笔等。 知识点二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现代农业离不开高效化肥 现代交通需要新的化学材料 现代医疗需要更多样的化学药品 化学的作用 国家安全需要特殊的新材料 航天事业需要化学提供多种合成材料和高能燃料 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新的化学科学技术 误区警告化学制品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但并不是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环境的恶化,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得看问题,判断一种事物的优劣,应评价该事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要掌握物质的性质,更好的利用物质,发挥其优点,避免其产生危害。 例2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含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环节了人类粮食危机 知识点三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科学探究的方法。 误区警告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不是物体。物质是组成物体的原料,物体是具体的事物。一种物质可以组成多种物体,如铁这种物质,可以组成铁锅、铁勺、菜刀等多种物体。 例3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 B.空间形式和数量的关系 C.合成新的物质 D.防止环境污染 *要学好化学必须做到以下“六个字”。 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练习: 1.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2.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拥有更文明更健康的生活,下列叙述与其意不符的是() A.化学学习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烟草的性质,提高吸烟的技能和吸烟的效率 B.学习化学可以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奇异现象,做到避凶趋吉,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C.在使用燃气或用煤炉取暖时,学习化学可以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和消除安全隐患的能力 D.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揭穿“水变油”“铜变金”这样的骗术,以免上当 3.“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播 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 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 4.“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稻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肥 C.加工成饲料 D.制造沼气 5.用下述物质填空(填序号): (1)水泥(2)沙子(3)腈轮毛衣(4)煤炭(5)食醋(6)汽油(7)酒精 (1).以上物质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是

初中化学讲义—上册

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特点:变化的是物质的大小、粗细、形状、状态(即物态变化)。 二、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特点: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 现象: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发光、颜色的变化、放出气体、沉淀的出现等。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上述现象却未必是化学变化,例如: 电灯通电发光、暖气放热、水沸腾的时候有气体产生等就不是化学变化,要 判断一种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根本的依据还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所有的燃烧、腐烂、生锈都是化学变化。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物理变化可以独立发生,但化学变化一定同时伴随物理变化。 物质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 举例: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测定:物理性质的测定往往是通过感官感知或者仪器测定。 二、化学性质: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 举例:物质的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 测定: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 三、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举例:木炭、煤等能用作燃料,是因为它们具有可燃性(化) 水能流动,是因为它是液态(物);冰是固态,所以不具备流动性。 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性质”指的是物质固有的能力、特性,它决定着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否发生某种变

化,是变化的内因。一般用“会”“能”“可以”“易”“难”等词语描述,例如:木炭能燃烧、食盐易溶于水。 “变化”指的是一个运动过程,是物质性质的具体体现。 实验:蜡烛燃烧的探究 观察:石蜡是白色固体,具有轻微气味,手感滑腻,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投入水中,浮于水面)。 点燃:火焰由内而外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层。 (用一火柴梗伸进火焰约1s后取出,与外焰接触部分炭化程度最高) 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熄灭:烛心冒出一缕白烟 (用燃着的火柴接触白烟,蜡烛复燃) 结论: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体小颗粒 实验: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的探究 收集:排水法 检验二氧化碳:(向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多 检验氧气:(向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分别伸入燃着木条,空气中继续燃烧,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少 检验水蒸气:(向两块干燥的玻璃片中的一块呼气,呼气的一块产生水雾) 结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多 药品取用规则 一、三不规则: 1、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触) 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闻) 3、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不尝) 二、节约原则:

初三化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内容比较多,知识比较零散,老师在讲课时,着重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讲授,课后我们需要自己花时间来消化这些知识点。下面是为大家的初三化学重要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氧气的制法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三种制取方法的比较 (2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试管(带橡皮塞)、导管、集气瓶、水槽等 (3 )实验操作以及注意事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盐酸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一、是化学式?

初三化学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知识点总结 鉴于化学知识点的重要性,小编为您提供了这篇初三化学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在化学方面的学习有所帮助。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概述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形形色色物质组成的世界里,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组成世界的物质也在不断变化,同时我们也在利用这些变化改变着世界。我们利用冶炼的金属制造汽车、飞机,利用化学反应制造出各种生活用品要想对物质世界有更深的认识,提高我们对世界的改造能力,就应该学好一门科学化学。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美妙世界。 本单元把生活常识与化学学科相联系,使同学们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物质和常见物质的化学知识,培养对化学科学的热爱,激发创造热情;通过了解化学实验的发展历程,体味先辈进行化学研究的艰辛,了解利用化学实验探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信念;通过了解和掌握基本实验仪器、基本实验操作和进行实验的注意问题,培养基本化学素养和初步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自主梳理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_______________叫做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______________。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常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____________,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一、1.答案: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2.答案:有其他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____________叫做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叫做物理性质,例如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性质都属于物理性质。 2.____________决定着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对 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的学习,一定会使你对身边的世界有更新的认识。 1.答案: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不需要发

初三化学上册讲义之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知识清单 知识框架 走进化 学世界? ?????? ? ???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科学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基础操作???????????常用化学仪器药品的取用?????药品的取用规则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酒精灯?????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给物质加热?????仪器加热液体的方法加热固体的方法注意事项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洗涤仪器?????洗涤方法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课题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题组一:基础题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A.有气体放出B.有颜色改变 C.有新物质生成D.有沉淀产生 2.(南充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雪糕融化B.汽油挥发 C.高粱酿酒D.矿石粉碎 3.(娄底中考)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 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 4.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B.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 D.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 5.(上海中考)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熔沸点B.溶解性 C.可燃性D.导热性 6.(福州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7.(常德中考)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C.一氧化碳有剧毒 D.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 8.(福建中考)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 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根据材料归纳: (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条)。 (2)过氧乙酸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题组二:提高题 9.(2018广州)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蜡烛燃烧 C. 粮食酿酒 D. 水结成冰 10.(2017广州)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11.(2016广州)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 ?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梳理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1)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3)形式:蒸发、凝固、熔化、升华、破碎、扩散、吸附、干燥等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气味、水溶性、挥发性、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3.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1)定义: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2)特征:生成了其它物质 (3)常伴随的现象:变色、变味、变质、发光、放热、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生锈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受热分解、氧化性、还原性、

热稳定性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不伴随化 学变化 【二】走进化学实验室 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那么。 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假设无 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 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 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 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 ⑵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

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讲义全

九 年 级 化 学(沪 教 版)讲义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蒸发皿上方产生白雾 白色粉末减少至消失 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H 4HCO 3 NH 3 H 2O CO 2 2.结论: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 反应物 生 成 物 实验过程: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将蒸发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实验现象:固体逐渐减少,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已分解。 碳酸氢铵保存注意事项:应将碳酸氢铵化肥密封保存于阴凉之处,以防受热分解。 化学变化文字表达式:在“ ” 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名称,在其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名称,若物质不止一种,中间可用“+”连接。在“ ” 上方标注反应条件。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氮气(N 2):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ρ<ρ ;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 质发生反应,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①铁丝表面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1. 现象: △ 现 象 空

②导管内液面上升 ① 钉与水、氧气反映产生铁锈 ②锥形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低,大气压把水压入导管内 氮气的利用:1、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2、用作保护气。如金属焊接,充入灯泡延长灯丝寿命,充入食品包装袋延长食品 保存期限。 3、医疗上可用在液氮冷冻麻醉的条件下做手术。 4、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光导纤维、计算机芯片、航天飞机的防热瓦等,都是应用化学的结果。 原 因

1.2化学研究些什么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物理变化:没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 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释放能量 吸收能量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 1、变化 5、性质 6、能量变化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课本基本知识点汇总(上册)

上册知识点总汇(一) 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是一种_______,主要是由和组成。空气的成分得出按_________分数计算,大致是______占21%,氮气占_____,_______占0.94%,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2、空气污染可分为两类,有害气体如、、等和粉尘。污染源有_________的燃烧和工厂排出的________,汽车的等。NO2、 SO2进入大气后,易形成_________。防治污染的方法:、、 注意:空气质量日报计入空气污染物的有害气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和______。二氧化碳虽能造成温室效应,但不是质量日报所报告的。 3、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药品是,该物质燃烧时有大量的______生成,同时集气瓶内水面_______,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以上实验测定氧气的含量往往偏低,引起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①;② ③;④ 该实验不能用燃烧后生成_________的物质(如碳、硫等)代替红磷,也不能用铁代替红磷,因为。 考点二、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色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溶于水,液态和固态的颜色为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的化学性质的气体,具有________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氧气不足,碳与氧气反应则生成__________。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_火焰,生成一种 的气体,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____色的________(填化学式),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 注意:在硫燃烧的集气瓶中要加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铁燃烧的集气瓶中加水或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氧气的两个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4、危害:氧气对人也有有害的一面,如缓慢氧化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特有现象。一般可燃性气体和熔沸点较低易汽化的固体、液体,燃烧时有火焰,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易汽化的固体物质,如_______、_______等,燃烧时没有火焰。 考点三.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氮气和氧气的不同,属于变化)

初三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讲义

初三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讲义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大家是否思考过:水为什么能够灭火?如果炒菜的时候油锅起火了,你会用水把它扑灭么?家里面的水壶是不是有一层白色的叫做水垢的东西?水垢是什么东西?怎么除掉它?在洗碗刷盘子的时候,是用水冲还是先用洗洁精洗再用水冲?洗洁精为什么能够用来清洗油污呢?平时吃的膨化食品的袋子为什么总是鼓鼓的?里面的干燥剂是什么东西?馒头为什么使用了发酵粉之后蒸出来就会又松又软?电视剧中经常 出现的毒药〝鹤顶红〞,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到底 是什么东西?大家都见过焰火,是什么东西使得焰火 看起来五颜六色的?大家都听说过温室效应,那是什 么引起了温室效应? 化学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贡献? 我们从日常生活和电视、报纸等媒体信息得知,化学科学的研究 成果已经为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 献。 在日常生活中:粮食的生产、食品的保存和添加剂的生产与使用; 五彩缤纷衣料的生产〔化学纤维的生产和加工、染料的生产和纤 维的染色等〕;建筑材料的生产、装饰材料的加工;汽车等交通 工具的生产、交通工具所用燃料的生产、公路和铁路等所用材料 的生产等。 在工农业生产中:钢铁工业、化学工业、信息工业中原材料的加工,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生产和使用,航天工业中高能燃料的生产、材料的制造等。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材料工业中各种新型材料的制造;环境保护中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保产品的研制和生产;生命科学中新型药物的合成、基因工程的研究等。 图1-2 裁出美丽的衣裳

据研究,塑料袋几百年都不腐烂,一节电池能污染一平方米的土地达几十年之久,这些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有些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法令,规定垃圾分类盛放、集中回收,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开始这样〝管理〞垃圾。垃圾的回收利用有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垃圾的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二是垃圾的回收能变废为宝。 到底什么是化学呢? 我们每天都要喝水〔H2O〕,那么大家知道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内部又有怎样的结构呢?一些古代的字画为什么能够保存至今?可见化学这门学科和我们的生活生产联系的相当密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的自然科学。 【例1】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 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 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出结论 【答案】A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例2】化学给我们带来了〔〕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上海版)全套讲义(WORD版)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讲义 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1.现象: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蒸发皿上方产生白雾 白色粉末减少至消失 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H4HCO3△NH3H2O CO2 2.结论: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反应物生成物 实验过程: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将蒸发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实验现象:固体逐渐减少,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已分解。 碳酸氢铵保存注意事项:应将碳酸氢铵化肥密封保存于阴凉之处,以防受热分解。 化学变化文字表达式:在“”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名称,在其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名称,若物质不止一种,中间可用“+”连接。在“” 上方标注反应条件。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氮气(N2):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ρ<ρ;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很难与其他 空 物质发生反应,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现 象②导管内液面上升 原① 钉与水、氧气反映产生铁锈 因②锥形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低,大气压把水压入导管内 氮气的利用:1、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2、用作保护气。如金属焊接,充入灯泡延长灯丝寿命,充入食品包装袋延长食品保存 期限。 3、医疗上可用在液氮冷冻麻醉的条件下做手术。 4、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光导纤维、计算机芯片、航天飞机的防热瓦等,都是应用化学的结果。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物理变化:没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5、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6、能量变化 释放能量吸收能量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 才能表现出来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初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100题

初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100题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物理变化中,原子可分为原子核、电子;也可分质子、中子、电子。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另寸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混合物。 1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三大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能源。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 H ) Cu Hg Ag Pt 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 g、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 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 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 +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化学第一章测试 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基础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1、化学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因此,使用时应注意“三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量取时,量筒必须平放,而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的_______ 保持 水平。 3、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拿酒精灯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去点火,酒精灯的火焰必须用_______ 灭,给 物质加热时,受热物质放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部分,若碰到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的时候, 应立 即用_______________扑灭。 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必须使用试管夹,将夹从试管的底部往________,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液体的体 积一般 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试管要______,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里的液体_______加热, 管口不 能对着______________。 5、托盘天平称量前先把游码调到____处,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_____g,称量时实物放在____盘,砝码放在 ____盘。 称量干燥的药品放在____上称量,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_(如_______)里称量。 6、下列仪器:①烧杯②量筒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镊子⑥药匙。用序号回答:用来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 取用 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的是_____,准确量取5mL液体的是_____,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是_____。 7、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________________,也________________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8、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编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试验时万一眼睛里进了药液,要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连接仪器装置时,连接的一端用_________润湿,再_______插入。 二、理解性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某学生要称量6.5 克食盐实验(1 克以下用游码),他把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右盘,结果他称量的 食盐质 量是______克。 2、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