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试流程

皮试流程

皮试流程
皮试流程

神经外科皮试管理流程

医生开出皮试医嘱 携用物至病房;再次核对床号、姓名,皮试 主班护士审核 查看皮试结果,执行单、临时医嘱注明查看人、时间 通知责任护士或连班护士 告知医生和主班护士皮试结果医嘱本登记,注明登记人 再次宣教,告知患者及主班护士看结果时间;执行单、医嘱单签字,注明皮试人及时间 审核电子医嘱 核对患者过敏史

检查医嘱内容 打印执行单 核对床号、姓名;再次询问患者药敏史

告知皮试的目的、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药物过敏,今后避免使用此药

返回治疗室,备齐皮试用物 主班护士核对,并转抄、执行医嘱 阳性 阴性

皮、床头、床尾卡、病历夹红色标记过敏药物,更换为红色腕带 , 医生开出医嘱 医嘱本登记,皮试结果,及用药情况

注意事项:

1、皮试前反复询问患者的药敏史。

2、对医嘱有疑问要及时与医生沟通,确认无误方可执行。

3、皮试需携带皮试急救盒。

4、皮试后宣教:出现心慌、胸闷、皮疹及时按呼叫器,通知护士,等待结果期间不能外出,

告诉患者皮试看结果时间,让患者参与皮试期间的安全管理。

5、皮试结果需两人共同查看。

6、皮试结果出后无过敏反应的患者,要及时通知医生和主班护士,督促医生尽早开出医嘱。

7、主班护士下班前需核实有无漏执行的皮试或有皮试结果未用药的情况。

8、原则上是皮试执行人查看皮试结果,若因故皮试护士不能查看皮试结果,需床旁交接皮

试部位及范围,以及皮试查看时间与相应的护士。

9、过敏性休克患者处理见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一) 第一节概述 介入超声所在超声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针对体的病变或目标,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介入性超声属于微创技术,相当于用一次精确的小手术来替代大手术。因此,对操作医师素质要求较高,须具备良好的超声成像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的超声检查临床经验和较全面的临床诊疗知识。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操作,应有专门的介入超声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整个过程须有专门人员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完成。 【适应症】 1.诊断性介入性超声 (1)穿刺抽液化验检查。 (2)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3)穿刺切割组织病理检查。 (4)穿刺和置管后注药行X线检查。 2.治疗性介入性超声 (1)抽液(注药或不注药)。 (2)引流(单纯、清洗或加注药)。 (3)药物注入(乙醇、抗生素、血凝剂、抗肿瘤药及免疫制剂等)。 (4)物理能量导入(射频、微波、核素、冷冻、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禁忌症】 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术前准备】 1.在穿刺之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明确穿刺目的,尤其要明确躔次的目的所诊断性还是治疗性。然后,用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病灶或目标,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同时结合具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规定,确定病人是否适宜做介入性超声并通知病人实际情况。 2.化验与器械 (1)检查血常规和凝血三项。 (2)必要时,检查心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 (3)治疗前1周停服抗凝剂(如阿斯匹林等)。 (4)操作前禁食8h,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 (5)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3.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要求 (1)操作间实用面积不<20m2,易于清洁、灭菌,保持低尘,入室换鞋、戴帽、戴口罩。

规范临床皮试操作试卷答案

《规范临床皮试操作》试卷(答案) 科室: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52分): 1.青霉素类药在静脉或肌肉注射等给药途径时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口服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X) 2.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关系成正比。(X) 3.临床在应用各种剂型,各种给药途径的青霉素类药物前,均应做青霉素皮试试验,阴性者才可使用。(V) 4.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均须问清患者曾否用过青霉素类药物,有无过敏反应史。(V) 5.患者曾有青霉素过敏或皮试强阳性史者,10年内不宜再做皮试,10年后无需谨慎。(X) 6.青霉素皮试结果局部反应呈阴性反应时,在用药后一定不会出现过敏反应。(X) 7.观察皮试结果时虽然局部呈阴性反应,但患者若有胸闷、头昏、哮喘、皮肤发痒等症状,也不应给予 青霉素类药物。(V) 8.因皮试时也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皮试前应备好必要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急救药品。(V) 9.对属于过敏体质的患者用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药物时,无论皮试和用药均须十分谨慎。(V) 10.青霉素类不同品种间存在着交叉过敏关系。(V) 11.使用氨苄青霉素时,可用青霉素G盐配制皮试液替代氨苄青霉素皮试液。(X) 12.通知要求在使用青霉素皮试液时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不得只换针头不换针管。(V) 13.做皮试前禁用碘剂消毒皮肤。(V) 14.青霉素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乳汁,可能在母婴间引起交叉过敏反应。(V) 15.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患者应用头孢类时需谨慎,应根据患者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应用。(V) 16.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前需用所选品种进行皮试,皮试阴性方可使用。(V) 17.对青霉素类有过敏性休克史者,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V) 18.通知要求:对一种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应禁用所有头孢类药物。(V) 19.头孢菌素用前是否要做皮试根据药品说明书上的规定,若规定要求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则 必须作皮试。(V) 20.头孢菌素用前是否要做皮试,如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若患者为过敏体质,既往有对青霉素类药物 过敏史应行皮肤过敏试验。(V) 21.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的皮试液进行皮试,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 替。(V) 22.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可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 试验。(X) 23.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前,若药物说明书规定该药不需要做皮试,则不需要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X) 24.过敏反应虽然难以预测,但发生后处理不当或没有相应的救治措施,医院要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V) 25.皮试观察期间护士应嘱患者不能离开护士视野范围以外的空间。(V)

药物皮试液配制操作规程

药物皮试液配制操作规程 一、青霉素类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临床用药须知规定,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前均需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青霉素类药物在应用前可用青霉素G钠皮试液进行皮试。另外也可用青霉素类原药做皮试(供选用的试液浓度为300μg/ml或按说明书规定)。 青霉素G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规格:80万单位 配制方法:取注射用青霉素钠8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至4ml溶解摇匀,用1ml注射器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25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500单位);将0.1ml注入皮内。 规格:160万单位 配制方法:取注射用青霉素钠16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至8ml溶解摇匀,用1ml 注射器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25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500单位);将0.1ml注入皮内。 其他青霉素类原药皮试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1、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 (1)规格:0.5g (即50万μg) 配制方法:取0.5 g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加生理盐水至5ml溶解摇匀,用1ml 注射器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3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ml稀释液含氨苄青霉素钠300μg);将0.1ml注入皮内。 (2)规格:1.0g(即100万μg) 配制方法:取1.0 g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加生理盐水至5ml溶解摇匀,用1ml 注射器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15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ml稀释液含氨苄青霉素钠300μg);将0.1ml注入皮内。 2、注射用苯唑西林钠 规格:0.5g (即50万μg)

规范临床皮试操作试卷答案

规范临床皮试操作试卷 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规范临床皮试操作》试卷(答案) 科室: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52分): 1.青霉素类药在静脉或肌肉注射等给药途径时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口服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X) 2.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关系成正比。(X) 3.临床在应用各种剂型,各种给药途径的青霉素类药物前,均应做青霉素皮试试验,阴性者才可使用。(V) 4.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均须问清患者曾否用过青霉素类药物,有无过敏反应史。(V) 5.患者曾有青霉素过敏或皮试强阳性史者,10年内不宜再做皮试,10年后无需谨慎。(X) 6.青霉素皮试结果局部反应呈阴性反应时,在用药后一定不会出现过敏反应。(X) 7.观察皮试结果时虽然局部呈阴性反应,但患者若有胸闷、头昏、哮喘、皮肤发痒等症状,也不应给予 青霉素类药物。(V) 8.因皮试时也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皮试前应备好必要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急救药品。(V) 9.对属于过敏体质的患者用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药物时,无论皮试和用药均须十分谨慎。(V) 10.青霉素类不同品种间存在着交叉过敏关系。(V) 11.使用氨苄青霉素时,可用青霉素G盐配制皮试液替代氨苄青霉素皮试液。(X) 12.通知要求在使用青霉素皮试液时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不得只换针头不换针管。(V) 13.做皮试前禁用碘剂消毒皮肤。(V) 14.青霉素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乳汁,可能在母婴间引起交叉过敏反应。(V) 15.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患者应用头孢类时需谨慎,应根据患者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应用。(V) 16.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前需用所选品种进行皮试,皮试阴性方可使用。(V) 17.对青霉素类有过敏性休克史者,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V) 18.通知要求:对一种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应禁用所有头孢类药物。(V) 19.头孢菌素用前是否要做皮试根据药品说明书上的规定,若规定要求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则必须作皮试。(V) 20.头孢菌素用前是否要做皮试,如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若患者为过敏体质,既往有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应行皮肤过敏试验。(V) 21.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的皮试液进行皮试,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V)

皮试注射操作评分标准.doc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评估:患者病情、注射部位皮肤情况、有无酒精过敏史、合作程度;解释、问二便、 询问药物过敏史→ 有→报告医生,停医嘱→记录 无→继续以下操作 准备核对医嘱→查病历过敏记录 用物准备:注射盘、无菌治疗巾、注射器(1ml 、5ml )、药物、常规消毒剂、棉签、 砂轮、急救药品(1:1000 盐酸肾上腺素、氧气等) 铺无菌治疗盘→配制皮试液(稀释药液时更换针头)→将皮试液置于治疗盘内 再核对、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建议卧位) 选部位 部位:前臂掌侧下1/3 处、尺侧优于桡侧、避开血管 消毒:75%酒精按常规消毒皮肤,范围大于5×5cm 消毒、进针 查对 进针: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 固定固定:左手拇指固定针栓 推药:右手推药0.1ml,局部隆起呈半球状皮丘,隆起的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推药、拔针、查对拔针:快速拔针、勿按压、记录时间 查对 观察观测20 分钟,判断结果 整理床单位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整理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 记录 备注常用皮试液浓度(0.1ml 溶液的药物含量): PG 50u SM 250u TAT 15u 普鲁卡因0.25%溶液取0.1ml 其他溶液浓度参照药物说明书。

皮内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实扣分项目 项目 扣分细则 得分 操操作者仪态 5 着装不规范-3 未洗手-2 未评估病情、注射部位情况各-1 作 评估 6 未评估合作程度、未询问过敏史各-1 未解释、未问二便各-1 前核对医嘱 2 未核对医嘱-2 用物准备 5 少一件各-1 摆放乱、未铺盘各-1 安全、舒适 4 未注意患者安全-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未检查药物、跨无菌区一次各-2 选择注射器针头不当-1 操配皮试液18 稀释药液时未换针头-1 稀释不正确、浓度配错各-4 摇匀药液手法不当-4 选部位 4 未再核对、选择部位不对各-2 作 消毒范围小、不规范各-1 消毒 未待干进针、未绷紧皮肤各-1 查对10 进针前未查对、角度或深度不对各-2 进针 过固定 2 固定手法不正确-2 推药、拔针、 查对 量不准、漏药液、未形成皮丘各-2 未查时间、未查对各-2 10 未交代注意事项、未在床边观察各-2 观察9 判断方法不正确-5 程 未整理床单位-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整理10 污物乱放、遗留用物在病房各-1 未分类放置、未洗手各-1 一项未记录各-1 态度沟通4 态度不认真-2 沟通技巧欠佳-2 评价整体性 计划性 操作时间15 分钟 6 整体性不好-2 无计划性-2 超时 1 分-1 相关知识 5 相关知识不熟悉各-1 总分100

规范临床皮试操作制度

xxx关于规范青霉素类药物皮试的通知 青霉素类药物皮试操作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青霉素类药物时,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等。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发病率最高。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的大小关系不明显,对本类药物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也能引起休克。过敏机制可能与青霉素本身、其分解产物或所含杂质有关。临床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应做青霉素皮试试验,皮试阴性者才可使用,对有青霉素过敏史患者,应选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在使用青霉素皮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应问清患者曾否用过青霉素类药物,有无过敏反应史。对于无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成人在7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小儿在3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均应进行青霉素皮试。 2、患者曾有青霉素过敏或皮试强阳性史者,10年内不宜再做皮试,10年后也应谨慎。 3、皮试液是由青霉素G钠溶于等渗氯化钠注射液(500单位/ml),以无菌操作法制成,4℃下保存可用1周,室温则只限当日使用。 4、将皮试液0.05-0.1ml注于前臂肘内侧皮下内,等待20分钟观察结果,呈阴性反应时始可用药,阳性反应者禁用。因青霉素皮试的准确率为60%,故有时虽皮试局部呈阴性反应,但患者有胸闷、头昏、哮喘、皮肤发痒等症状出现,也不应给予药物。

5、皮试本身也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皮试前应准备好必要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急救药品。皮试期间对患者应密切观察,如发生休克,应立即肌注或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小儿酌减),必要时数分钟内重复注射一次或静脉注射。 6、皮试呈阴性者,在用药过程中也还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在注射药物后,应严密观察患者20分钟,无不良反应发生方可离开。 7、对属于过敏体质者(如有荨麻疹、湿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者)必须用青霉素时,无论皮试和用药,均须十分谨慎。 8、青霉素类不同品种间存在着交叉过敏关系。青霉素过敏的根源主要在于其分解产物或所含杂质,其中所含青霉烯酸、青霉噻唑等是主要的致敏原。目前应用进口的高品质青霉素类药物是不作皮试的,这在西方的多数国家亦成惯例。鉴于国产药物因不同工艺流程所含致敏物的种类与数量不同,使用不同种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不宜一律应用青霉素G盐替代皮试,临床用哪种青霉素类药物就用哪种药物做皮试。用药中途更换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的不同生产批号的药物时亦应重新皮试,以保证安全。 9、皮试液宜用生理盐水,而不可应用注射用水。因后者可使青霉素产生青霉烯酸,不仅局部刺激性强,还易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青霉素噻唑蛋白,诱致过敏反应。 10、做皮试前的皮肤消毒常规用75%乙醇,如果患者对乙醇过敏,可采用生理盐水消毒,禁用碘剂。

55项临床护理_技术操作标准[详]

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 目录 一、口腔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 二、鼻饲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 分) (5) 三、热水袋使用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 分) (10) 四、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评分标准 (13) 五、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7) 六、一般洗手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3) 七、穿脱隔离衣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5) 八、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法评分标准 (28) 九、肌内注射法评分标准 (33) 十、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评分标准 (38) 十一、密闭式静脉输血法评分标准 (43) 十二、头皮式体表静脉留置针法评分标准 (49) 十三、氧气吸入技术(壁式)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54) 十四、氧气筒式氧疗法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58) 十五、静脉采血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62) 十六、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67) 十七、自动洗胃机洗胃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71) 十八、注射器洗胃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77)

十九、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82) 二十、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87) 二十一、胃肠减压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92) 二十二、更换胸膜腔闭式引流装置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97) 二十三、膀胱冲洗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0) 二十四、心电监护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3) 二十五、除颤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6) 二十六、简易呼吸器使用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9) 二十七、早产儿暖箱的应用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12) 二十八、生命体征测量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15) 二十九、外科手消毒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22) 三十、女患者导尿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24) 三十一、男患者导尿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30) 三十二、灌肠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36) 三十三、换药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0) 三十四、氧气射流雾化吸入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3) 三十五、血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6) 三十六、静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9) 三十七、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153) 三十八、冰袋冷敷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58) 三十九、输液泵或微量泵的使用(标准分100分) (161) 四十、轴线翻身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65)

皮试配制操作规程

皮试配制操作规程 一、青霉素类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临床用药须知规定,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前均需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青霉素类药物在应用前可用青霉素G钠皮试液进行皮试。另外也可用青霉素类原药做皮试(供选用的试液浓度为300μg/ml 或按说明书规定)。 青霉素G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规格:80万单位 配制方法:取注射用青霉素钠8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至4ml 溶解摇匀,用1ml注射器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25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500单位);将0.1ml 注入皮。 规格:160万单位 配制方法:取注射用青霉素钠16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至8ml 溶解摇匀,用1ml注射器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25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ml稀释液含青霉素钠500单位);将0.1ml 注入皮。 其他青霉素类原药皮试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1、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 (1)规格:0.5g (即50万μg) 配制方法:取0.5 g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加生理盐水至5ml溶解摇匀,用1ml注射器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3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ml稀释液含氨苄青霉素钠300μg);将0.1ml 注入皮。 (2)规格:1.0g(即100万μg) 配制方法:取1.0 g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加生理盐水至5ml 溶解摇匀,用1ml注射器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取稀释液0.15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ml稀释液含氨苄青霉素钠300μg);将0.1ml注入皮。 2、注射用苯唑西林钠 规格:0.5g (即50万μg) 配制方法:同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0.5g的配制方法。 3、注射用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 (1)规格:0.5g (即50万μg) 配制方法:同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0.5g的配制方法。(2)规格:1.0g (即100万μg) 配制方法:同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1.0g的配制方法。 4、注射用长效西林(苄星青霉素)

规范临床皮试操作

青霉素类药物皮试操作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青霉素类药物时,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等。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发病率最高。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的大小关系不明显,对本类药物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也能引起休克。过敏机制可能与青霉素本身、其分解产物或所含杂质有关。临床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应做青霉素皮试试验,皮试阴性者才可使用,对有青霉素过敏史患者,应选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在使用青霉素皮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应问清患者曾否用过青霉素类药物,有无过敏反应史。对于无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成人在7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小儿在3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均应进行青霉素皮试。 2、患者曾有青霉素过敏或皮试强阳性史者,10年内不宜再做皮试,10年后也应谨慎。 3、皮试液是由青霉素G钠溶于等渗氯化钠注射液(500单位/ml),以无菌操作法制成,4℃下保存可用1周,室温则只限当日使用。 4、将皮试液 0.05-0.1ml注于前臂肘内侧皮下内,等待20分钟观察结果,呈阴性反应时始可用药,阳性反应者禁用。因青霉素皮试的准确率为60%,故有时虽皮试局部呈阴性反应,但患者有胸闷、头昏、哮喘、皮肤发痒等症状出现,也不应给予药物。

5、皮试本身也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皮试前应准备好必要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急救药品。皮试期间对患者应密切观察,如发生休克,应立即肌注或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小儿酌减),必要时数分钟内重复注射一次或静脉注射。 6、皮试呈阴性者,在用药过程中也还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在注射药物后,应严密观察患者20分钟,无不良反应发生方可离开。 7、对属于过敏体质者(如有荨麻疹、湿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者)必须用青霉素时,无论皮试和用药,均须十分谨慎。 8、青霉素类不同品种间存在着交叉过敏关系。青霉素过敏的根源主要在于其分解产物或所含杂质,其中所含青霉烯酸、青霉噻唑等是主要的致敏原。目前应用进口的高品质青霉素类药物是不作皮试的,这在西方的多数国家亦成惯例。鉴于国产药物因不同工艺流程所含致敏物的种类与数量不同,使用不同种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不宜一律应用青霉素G盐替代皮试,临床用哪种青霉素类药物就用哪种药物做皮试。用药中途更换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的不同生产批号的药物时亦应重新皮试,以保证安全。 9、皮试液宜用生理盐水,而不可应用注射用水。因后者可使青霉素产生青霉烯酸,不仅局部刺激性强,还易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青霉素噻唑蛋白,诱致过敏反应。使用青霉素皮试液时应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不得只换针头不换针管。

常用临床实践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卫生学洗手法 1、目的 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 ⑵避免病人的感染或交叉感染。 2、注意事项 ⑴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⑵手部不佩戴戒指等饰品。 ⑶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⑷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无菌技术 1、目的 ⑴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⑵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或传播给他人。 2、注意事项 ⑴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⑵取用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⑶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容器内。 3、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1、目的 ⑴测量、记录病人体温。 ⑵测量体温变化,分析热性伴随症状,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① ⑶测量、记录病人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⑷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⑸测量、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 ⑹监测呼吸变化情况。 ⑺测量、记录病人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⑻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情况。 2、注意事项 ⑴婴幼儿、意识不清、口腔疾病、张口呼吸或不合作的病人禁止测口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止测肛温;心肌梗死者慎测直肠温;极度消瘦者不宜测腋温。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病人身旁。 ⑵如有影响测量生命体征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min测量。 ⑶发生与病情不符时,应当重新测量。 ⑷如病人不慎咬破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如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⑸如病人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⑹偏瘫病人测健侧。

皮试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评估:患者病情、注射部位皮肤情况、有无酒精过敏史、合作程度;解释、问二便、 询问药物过敏史→ 有→报告医生,停医嘱→记录 无→继续以下操作 准备核对医嘱→查病历过敏记录 用物准备:注射盘、无菌治疗巾、注射器(1ml、5ml)、药物、常规消毒剂、棉签、 砂轮、急救药品(1:1000盐酸肾上腺素、氧气等) 铺无菌治疗盘→配制皮试液(稀释药液时更换针头)→将皮试液置于治疗盘内 再核对、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建议卧位) 选部位 部位:前臂掌侧下1/3处、尺侧优于桡侧、避开血管 消毒:75%酒精按常规消毒皮肤,范围大于5×5cm 消毒、进针 查对 进针: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 固定固定:左手拇指固定针栓 推药:右手推药0.1ml,局部隆起呈半球状皮丘,隆起的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推药、拔针、查对拔针:快速拔针、勿按压、记录时间 查对 观察观测20分钟,判断结果 整理床单位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整理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 记录 备注常用皮试液浓度(0.1ml溶液的药物含量): PG 50u SM 250u TAT 15u 普鲁卡因0.25%溶液取0.1ml 其他溶液浓度参照药物说明书。

项目项目 得分 扣分细则 实扣分 操作前 操作者仪态 5 着装不规范-3 未洗手-2 评估 6 未评估病情、注射部位情况各-1 未评估合作程度、未询问过敏史各-1 未解释、未问二便各-1 核对医嘱 2 未核对医嘱-2 用物准备 5 少一件各-1 摆放乱、未铺盘各-1 操作过程安全、舒适 4 未注意患者安全-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配皮试液18 未检查药物、跨无菌区一次各-2 选择注射器针头不当-1 稀释药液时未换针头-1 稀释不正确、浓度配错各-4 摇匀药液手法不当-4 选部位 4 未再核对、选择部位不对各-2 消毒 查对 进针 10 消毒范围小、不规范各-1 未待干进针、未绷紧皮肤各-1 进针前未查对、角度或深度不对各-2 固定 2 固定手法不正确-2 推药、拔针、 查对 10 量不准、漏药液、未形成皮丘各-2 未查时间、未查对各-2 观察9 未交代注意事项、未在床边观察各-2 判断方法不正确-5 整理10 未整理床单位-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污物乱放、遗留用物在病房各-1 未分类放置、未洗手各-1 一项未记录各-1 评价态度 沟通 4 态度不认真-2 沟通技巧欠佳-2 整体性 计划性 操作时间15 分钟 6 整体性不好-2 无计划性-2 超时1 分-1 相关知识 5 相关知识不熟悉各-1 总分100 评分标准: ①本操作以100分计算,80分达标。 ②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如部位选择错误、注射角度不符合要求及药物污染等,则按不达标处理。 ③未问三史扣15分,计量不准、皮丘未达要求扣15分。 4. 超时者每超过1分钟扣2分。(操作时间6分钟)

青霉素皮试配置及操作

青霉素皮试技能操作考试要求 仪表:着装整洁,仪表符合要求。 自我介绍 老师好,我是护士××,今天我要考试的项目是“青霉素皮试”,我要考试的病人是A02-1床的患者张丽,女,35岁,以宫外孕诊断收入院,今为术后第1天。 老师我现在去评估病人(病室)。 1.持处置单核对床尾卡,你好,A02-1床张丽吗,(我是你的责任护 士××),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要给你做“青霉素过敏试验”,(简述目的,通过青霉素过敏反应“皮试”来确定你是否对该类药品过敏,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听明白了吗 2.评估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家族史、局部皮肤情况 4.心理状况:情绪反应,接受程度、心理需求(了解患者有无紧张、焦虑及特殊需求,并作出相应处理) 5.合作程度:(年龄及沟通能力、接受程度) 口述:有过敏史者及家族史者禁用或慎用。 经过评估:将上述评估报告老师, 我已对患者进行操作前的评估:患者:张丽,宫外孕术后病人,遵医嘱需要做“青霉素过敏试验”,生命体征平稳,意识请,无过敏史,局部皮肤情况良好,通过与其沟通无紧张、焦虑及特殊要求,愿意给予配合。 请问老师我可以开始了吗 开始(点头),开始计时。 一.操作准备 1七部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帽子 2 用物准备“注射盘,一次性5ml注射器(无漏气有效期内可以

使用口述),一次性1ml注射器(无漏气有效期内可以使用口述),急救盒、盐酸肾上腺素1支,注射用青霉素钠1支(80万U),%氯化钠溶液100ml,胶布,棉签一包(无漏气有效期内可以使用口述),开瓶器,砂轮,弯盘,笔,表。 3 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宽敞,符合要求。 二.配置液标准: 1.皮试液以每毫升含青霉素200-500U的皮内试验液为标准,注入剂 量为(内含20-50U) 三.配置方法:“抽三打二” 加入%NS溶液每毫升含量青霉素(80万U) 4ml 20万U 上液 2万U 上液 2000U 上液 200U 操作过程: 1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您好,请问您是A02-1床张丽吗我现在要 根据你的病情遵医嘱给你做青霉素皮试,希望能得到你的配合。 2.再次查对药物(药物青霉素80万U在有效期可以使用口述)。 3患者取舒适体位,在前臂掌侧内下1/3处,用酒精消毒(忌用碘酊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4.取出配置好的皮试液,再次核对病人及药物并一滴排气。 5.进针: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

静配中心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医嘱审核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调配质量。 2.范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3.责任人:全体审方人员。 4.程序: 负责处方或用药医嘱审核的药师逐一审核患者静脉输液处方或医嘱,确认其正确性、合理性与完整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4.1形式审查:处方或用药医嘱内容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病例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书写正确、完整、清晰,无遗漏信息。 4.2分析鉴别临床诊断与所选用药品的相符性。 4.3确认遴选药品品种、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的正确性与适宜性,防止重复给药。 4.4确认静脉药物配伍的适宜性,分析药物的相容性与稳定性。 4.5确认选用溶媒的适宜性。 4.6确认静脉用药与包装材料的适宜性。 4.7确认药物皮试结果和药物严重或者特殊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 4.8需与医师进一步核实的任何疑点或未确定的内容。 对处方或用药医嘱存在错误的,应当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请其调整并签名。因病情需要的超剂量等特殊用药,医师应当再次签名确认。对用药错

误或者不能保证成品输液质量的处方或医嘱应当拒绝调配。

1.目的:建立医嘱审核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医嘱审核质量。 2.范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3.责任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体人员。 4.程序: 4.1经药师适宜性审核的处方或用药医嘱,汇总数据后以病区为单位,将医师用药医嘱打印成输液处方标签(简称:输液标签)。核对输液标签上患者姓名、病区、床号、病历号、日期,调配日期、时间、有效期,将输液标签按处方性质和用药时间顺序排列后,放臵于不同颜色(区分批次)的容器内,以方便调配操作。 4.2输液标签由电脑系统自动生成编号,编号由打印日期和序号组成。 4.3打印输液标签,应当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采用电子处方系统运作或者采用同时打印备份输液标签方式。输液标签贴于输液袋(瓶)上,备份输液标签应当随调配流程,并由各岗位操作人员签名或盖签章后,保存1年备查。 4.4输液标签内容除应当符合相关的规定外,还应当注明需要特别提示的下列事项: 4.4.1按规定应当做过敏性试验或者某些特殊性质药品的输液标签,应当有明显标识;

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皮内注射法 (一)目的 1.作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 3.用于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二)准备质量标准 1.着装整洁。洗手带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无菌注射器(1毫升)及针头(4-5号)、无菌持物钳、75%酒精、棉签、弯盘、纱布、药物、污物缸、急救药盒(注射器1副,肾上腺素1支,砂轮1个)。 3.稀释好皮试药物。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携用物至床旁,对床号、姓名,向病员解释,询问过敏史,以取得合作。 2.吸药:用酒精棉签消毒瓶塞,待干。往瓶内注入和所需药液等量的空气,倒转药瓶与注射器,使针头在液面以下,左手食、拇指握住瓶颈,中、无名指和小指与大鱼际肌握住针筒,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注射器活塞柄,吸药液至所需量,再以右手食指固定针栓,拔出针头。

3.消毒皮肤:左手食指夹住注射器,拇、中和无名指揭开棉签缸盖,右手持镊取一棉签蘸酒精消毒前臂掌侧皮肤(直径大于5厘米)。 4.排气:将针头垂直向上,轻拉活塞使针头药液流入注射器内,并使气泡聚集在乳头口,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稍推活塞,驱出气体。 5.左手在前臂背侧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在上,和皮肤呈5度角刺入皮内,,待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注入药液0。1毫升。 6.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压。 7.清理用物,归还原处。20分钟后观察结果。 (四)终末质量标准 1.操作熟练,坚持三查七对,皮试液剂量准确。一次注射成功。 2.口述结果判断及对照试验法。 3.口述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五)注意事项 1.皮试前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如对所需注射药物有过敏者不可做过敏试验。 2.配制皮试药液必须用生理盐水,用于不同药物的注射器及针头禁止交叉使用。 3.皮试后观察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阳性者禁用,并在医嘱单或门诊病历上注明过敏。

皮试仪操作规范

皮试仪操作规范 试验原理:青霉素分子结构中的酸根带负电荷,在水溶液中电离后,负离子含致敏原。当直流电通过时,其负离子可通过负极透入皮下,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变成抗原,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在电极板下皮肤有阳性反应现象。 1.准备工作:将电极线插入相应插孔,绑带依次穿过电极头上的两个条行孔。 2.按下界面上的电源键,显示屏显示“3 2 1”三秒钟程序自检,自检完毕显示“P”,进入待机状态。 3.左手持电极头根部,使两个电极朝上,顺势将绑带的两端夹于左手指缝中,以保证电极头充分暴露。 4.右手持电极布方形一侧的长柄,将电极布套在电极头上,并顺手用左手拇指压在电极布圆形旁边的短柄。 5.将配好的皮试液(以青霉素为例)滴在方形电极布,标准是0.2-0.3ml,使电极布表面全部浸湿。将注射用水滴在圆形电极布,标准同上。 6.用蘸有注射用水的棉签擦拭受试部位皮肤(部位同传统皮试),再用干棉签擦净多余水分。 7.将电极头绑在受试部位,绑时注意保持电极头长轴与手臂长轴平行,松紧度以轻轻晃动电极头,下面的皮肤随电极头一起晃动,两者之间没有相对位移为宜。 8.按下启动键,仪器开始5分钟倒计时(有强阳性反应的马上解下绑

带)。 9.皮试结束,仪器声光代码报警,显示“FFF”,并自动停止药物渗入。此时可以解下绑带,并按复位键,显示“P”。 10.重复以上3—9步骤开始下一位操作,或按电源键关机。 11.判断试验结果。 阴性:试验处皮肤的充血与压迹程度,在青霉素及注射用水的电极板下均相同,在1~2min后即消失,全身也无反应。 阳性:试验处皮肤出现明显突起的风团或大丘疹,周围充血或不充血。少数病人的局部皮肤可出现白斑,也为阳性表现。强阳性者可伴有臂部痒、刺、灼热等感觉或全身反应。 为了防止迟缓反应,需继续观察5min,并在注射前再观察一次。 12.记录试验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