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四性五味

中药四性五味

中药四性五味
中药四性五味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教班级:

姓名: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中药四性五味

课程名称:中药药膳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2013年12月15日

中药四性五味

学生:高锋

(教育学院12级机制教育班,学号201240914111)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味与功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

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

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

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的确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热属阳,热性药物主要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等功能。温属阳,温性药物主要有辛温发散、温胃和中、温中祛寒、补气助阳等功能。凉属阴,凉性药物主要有清热、养阴除蒸等功能。

2 “四气”作用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药性即为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具体地说,药性是由结构相同的化合物决定的,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类型,亦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部位。具有相同药性的中药,应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即药性是由所含化合物决定的。关于四气实质现代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①四性与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关系。通过对热证和寒证患者治疗前后动态测定尿中儿茶酚胺类及17 羟类固醇的水平,提示抑制交感神经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可能是寒凉药基本作用之一。而温热

药可能有直接刺激机体肾上腺素能介质释放增多,且可能有促进其合成作用。有些寒凉药如黄芩、黄连等有降低血压作用;温热药如麻黄、吴茱萸等强心作用尤为明显。细辛煎剂有肾上腺素样作用。不少温热药如附子、细辛、吴茱萸、川椒、高良姜等均含有去甲乌药碱,此成分为β-受体激动剂,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促进脂肪、糖代谢等一系列活性,这些作用与热性药的药性基本一致。故推测去甲乌药碱可能是辛温药的共同物质基础。温里药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刺激有关神经组织,促进了儿茶酚胺的合成、转化及释放的增加,在分子水平上调了cAMP/cGMP 比值,可能是温里药的基本作用之一[2]。

②四性与代谢功能的关系。温热药如鹿茸能提高大鼠肝、脑、肾组织的耗氧量,促进糖代谢。附子、干姜、肉桂所组成的方剂,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及麻黄、桂枝、干姜、肉桂等均能提高大鼠、小鼠的耗氧量,而寒凉药如生石膏、龙胆草、知母、黄柏所组成的方剂则明显降低大鼠耗氧量。寒性药物知母、石膏、黄柏、龙胆草等可能使催化儿茶酚胺生物合成的重要酶多巴胺β羟化酶(DβH)的活性降低,减

少体内儿茶酚胺生成;反之,热性药物附子、肉桂、干姜等则使DβH 活性增强,从而促进儿茶酚胺合成。助阳药可加速β受体的生物合成

[2]。

③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不少寒凉药物如平肝熄风药钩藤、羚羊角,芳香开窍药牛黄、冰片等多有镇静、抗惊厥等中枢抑制作用;清热药中的栀子、黄芩、牡丹皮、赤芍等凉性药也有镇静作用。温热药麻黄及苦温祛风湿药天仙藤、独活、五加皮、伸筋草等大多兴

奋中枢[2]。④微量元素与药性的关系。所有中药内均含有15 种稀土元素,且含量极微。研究发现,15 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水平与中药的药性阴阳之间呈密切相关关系,即中药内稀土元素含量水平的升高和降低,伴随着药性寒凉和温热两种不同属性的消长与转化过程[2]。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温热药对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寒凉药对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和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以初步认为,中药“四气”的现代科学内涵是兴奋和抑制作用,中药也就是通过这种最基本的性能(热性和寒性)调节机体失调的生理功能,使之恢复正常(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3]。

3 “五味”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药五味之“味”,本义是指药物的5 种滋味,通过口尝或鼻嗅辨别而得的真实滋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甘味:有补益、缓急、和中的作用。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苦味:有燥湿、清热的作用。咸味:有软坚、润下的作用。

4 “五味”作用的现代研究

①辛味的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藳本、柴胡等有抗流感病毒作用,且这种作用来源于所含挥发油。麻黄、桂枝、细辛、生姜、防风、紫苏等能刺激汗腺分泌而发汗,反映其“发散”功效。又如理气药,

大多味辛,枳实、枳壳、陈皮、青皮、佛手、木香等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黏膜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反射性地兴奋胃肠运动,排除胃肠积气,消除或缓解痞满,反映其“行气”之效。活血药味辛者甚多,如川

芎、红花、延胡索、益母草、莪术等,这些药物都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器官缺血等作用,反映辛味药的行血功效。

②甘味的补益药,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以多糖成分居多,如人参多糖、黄芪多糖、枸杞子多糖等。补益药如人参、大枣、龙眼肉、枸杞子等,其所含蛋白、多肽、氨基酸等成分,较其他各类中药为多。故甘“能补”,有其物质基础。实验表明,甘草具有缓解平滑肌和骨骼肌痉挛的“缓解止痛”作用,可作为“甘能缓”的例证。

③酸味药大多含酸性成分(有机酸),其次为鞣质。据统计,16 味纯酸和酸涩味药中,除木瓜、绿萼梅外,其余如五味子、山茱萸、乌梅、金樱子、五倍子、诃子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收敛功效。酸涩药中常含有大量鞣质,鞣质的收敛作用也早为现代医学所确认,它与黏膜接触后,能与组织蛋白相结合,后者被凝固于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与肠黏膜接触,可减少有害物质对肠黏膜的激惹,起到收敛止泻作用,与出血创面接触,则由于血液内蛋白凝固,堵塞创面小血管而奏止血之效。说明酸味药能涩的特点同所含鞣质具有一定的规律联系。

④苦寒药中的生物碱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特别是清热药和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味多苦寒,并以生物碱为主要成分。主要含有苷类,包括蒽醌苷、强心苷、皂苷、黄酮苷等,比其他气味的药物含量多。研究表明,苦寒药的清热作用大多与所含这些成分有关,如黄连、黄柏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为黄芩苷,秦皮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七叶苷,都属

苷类化合物。大黄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大黄素等蒽醌类成分,也是大黄苦味的主要来源。

⑤芒硝味咸,含有硫酸钠盐,具有治疗燥结便秘的作用;海藻、昆布味咸,能软坚散结、治瘿瘤,主要因其含有大量碘,故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有效。说明都是所含无机盐的作用。

3:食物的“四性”“五味”

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寒和凉的食物能起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如在炎热的夏季选用:菊花茶,绿豆汤,西瓜汤,荷叶粥等,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等等。热和温的食物能起温中除寒的作用,如严冬季节选用:姜、葱、蒜之类食物,以及狗肉、羊肉等等,能除寒助阳,健脾和胃,补虚等等。食物除“四性”外,尚有性质平和的“平性”食物,如谷类的米、麦、及豆类等。

2、“五味”:即辛、甘、酸、苦、咸。食物的性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有明显区别。

辛味食物: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行气止痛。如:生姜,发汗解表,健胃进食。胡椒,暖肠胃、除寒湿。韭菜,行瘀散滞,温中利气。大葱,发表散寒。

甘味食物:补养身体,缓和痉挛,调和性味。如:白糖,助脾,润肺,生津。红糖,活血化瘀。冰糖,化痰止咳。蜂蜜,和脾养胃,消热解毒。大枣,补脾益阴。

酸味食物:可收敛固涩,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如:米醋,消积解毒。乌梅,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山楂,健胃消食。木瓜,平肝和

胃等。

苦味食物:燥湿、清热、泻实。如:苦瓜,清热、解毒明目。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枇杷叶,清肺和胃,降气解暑。茶叶,强心、利尿、清神志。

咸味食物:软坚散结,滋润潜降。如:食盐,清热解毒,涌吐、凉血。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海带,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海蜇,清热润肠。

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性味”,应把“性”和“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食物的功效。同为甘味,有甘寒、甘凉、甘温之分,如白糖、红糖。同为温性,有辛温、甘温、苦温之分,如姜、葱、蒜。因此不能将食物的性与味孤立起来,否则食之不当。如莲子,味甘微苦,有健脾、养心、安神作用。苦瓜,性寒,味苦,可清心火,是热性病患者的理想食品。一般说: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因此我们只有对“五味”有了全面的认识,才能在饮食中吃得更合理,更科学,才能取得理想的功效。

4:简单的药膳功效及其做法

(一)薄荷粥

功效:清热解毒防暑咽炎

材料:薄荷20克,粳米100克。冰糖5克

制作方法:1. 将鲜薄荷叶去杂质及老、黄叶片,清水洗净,沥干水,备用。

2. 粳米淘洗净,直接放锅内,加水适量。

3. 煮锅置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慢煮,米烂粥稠时,倒入薄荷叶及适量冰糖,烧沸即成。

(二)炒丝瓜

功效:美容减肥清热解毒防暑痛风咽炎解毒消痛,化淤清热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成痈期咳嗽咽痛

材料:丝瓜250克。大葱10克,姜5克,味精2克,盐2克,植物油15克

制作方法:1. 丝瓜去皮洗净,切成薄片;

2. 油烧至九成热时,入葱煸香,放入丝瓜、姜、精盐翻炒;

3. 至丝瓜熟时,加入味精稍炒即成。

(三)明目菊花鸡片

功效:疏风润肝明目。适用于治疗高血压伴头晕、目眩、面红。

材料:菊花l0克,鸡脯肉250克,鸡蛋1只,猪油40克

精盐、料酒、胡椒粉、淀粉各适量。

制作方法:1.鸡脯肉洗净后切薄片。菊花加水100克煎煮5分钟取汁。

2.将鸡肉片盛人碗内,打入蛋清。

3.碗中加精盐、料酒、胡椒粉、淀粉,调匀拌好。锅内倒入猪油烧热.放入拌好的鸡片,翻炒5分钟后,加人菊花汁翻炒均匀即可。

(四)海带黄豆汤

功效:可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甲状腺疾病

材料:海带(鲜)100克,大豆100克。盐2克,味精1克,大葱5克

制作方法:1. 将海带清洗干净,切成丝;

2. 黄豆用温水浸泡半天,捞出备用;

3. 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倒入黄豆煮至熟烂,加盐;

4. 再下海带丝和葱花煮10分钟至入味;

5. 食用时加入味精即可。

(五)玉米牛奶浓汤

功效:健脾开胃小儿营养不良

材料:牛奶20克,玉米(鲜)30克,芹菜10克。淀粉(豌豆)5克,盐1克

制作方法:1.玉米和牛奶倒入锅内加热,以盐调味。

2. 沸腾后倒入太白粉(淀粉)水,稍微勾芡,盛入碗内,撒上荷兰芹末。

(六)绿豆海带粥

功效:防暑食谱高血压食谱中风食谱甲状腺疾病食谱

材料:绿豆100克,海带(鲜)100克,稻米50克

制作方法:海带切碎,与绿豆、大米同煮成粥。

用法:长期当晚餐食用。

结束语:总而言之,药膳食疗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食疗文化源远流长,药膳食疗是一种长远

的养生行为。以前的人通过食疗调理身体,现在的人通过食疗减肥、护肤、护发。药膳食疗是一种健康的健体之道,起到“细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微妙作用。

参考文献:

[1] 岳凤先,陈晶岩.中药现代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

[2] 甘师俊.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7.

[3] 丁兆平.趣味中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

[4]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 年5 月第17 卷增刊

[5] 李正祥,李红霞,李志海,等.中药标准化工程设想[J].中药材,1993。(05)

[6] 张振山,刘金成,李玉山,等.中药标准化初探[J].中医药学报,1993,[03

[7] 赵玉姬,关于实行中药标准化的浅议[J].黑河科技,1994,(01)

[8]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正式组建[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04)

[9] 王铮涛.胡之璧.中药标准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药学实践杂志,2000,(05)

[10] 王庆芝.试述我国中药标准化的问题的迫切性[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1997,(03)

[11] 邹广珍.常用中药同名异物的区别[J]。实用医技杂志,2004,(18)

[12] 吴建平,等.中国乳品工业,1999,1:12-15

[13] 吴淑金等. 纳米中药的发展前景,现代医药,2004.4(5)

[14] 郭国荣等.纳米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9)[15] 王浩等.纳米中药的特点,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4)

[16] 蛋白钙肽在食品中的应用( 续).中国乳品工业, 1998, 26( 6).

[17] 汤亚杰, 吴思方.蛋白磷酸肽的研究进展.食品科学, 1998, 19( 5)

[18] 吴思方, 汤亚杰等.固定化酶生产活性肽CCP研究.食品科学, 1999, 12

[19] 冯凤琴, 许时婴等.酪蛋白磷酸肽功能性质的体外研究.食品与发酵工

业.1997, 23( 2). [20] 庞广昌, 陈庆森.生物活性肽- 酪蛋白磷酸肽( CPP) 的研究, 应用和展望.食品科学, 1996, 6

[21] 曾文,药膳滋补莫随意[J].食品与生活,2006,(03)

[22] 杨曜中, 欧伶等.酪蛋白磷酸肽的制备及性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1999, 25( 6)

[23] 蔡为荣, 薛正莲等.生物活性肽-酪蛋白磷酸肽( CPP) 的研制.食品科

学.2001, 22( 4) [24] 庞广昌, 胡志和等.利用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制备CPPS的研究.食品科学, 2000, 21( 12)

[25] 刘北辰,话说药膳[J].保健医院,2006(09)

[26] 梁玉虹,药膳与食疗浅议[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1998,(02)

[27] 邱洪等纳米中药简介,中国药业,2005.14(4)

[28] 黄燕,纳米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前景,时珍国医国药,2002.13(9)

[29] 蓝海,对纳米技术运用于中药研究的新路径的思考,医学与哲学,2002.23(9)

[30] 张海波,中医食疗之源流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02)

[31] 中国药膳的奇功妙效(英文)[J].Women of China,2008,(06)

[32] 孟力民.中国药膳源流[J].职业技术,2006,(06)

[33] 赵新怀, 徐红华.碱性条件下水解酪蛋白的胰蛋白酶酶促水解研究.食品科学,

1996, 17( 5) [34] 万德光.中医的食疗思想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01)

[35] 齐崴等.胰蛋白酶水解全酪蛋白反应过程色谱分析.色谱, 2002, 1

中药“五味”与健康

中药“五味”与健康 药(食)物的味,主要有“酸、苦、甘、辛、咸”5种。对于每种味的作用,古人都用了一个字来概括,即酸“收”、苦“坚”、甘“缓”、辛“散”、咸“软”。 会利用“五味”原理者,不但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遇到疾病还可用以治疗疾病;不知“五味”者,不但不会用此治愈疾病,相反还会导致疾病。 酸收 提到酸味,大家马上会联想到“望梅止渴”的典故,联想到食品山楂,也会以为其主要作用是生津止渴,开胃消食。 但是,在中医药性理论中,酸味物质的主要作用是“收敛固涩”,可用于久咳、多汗、久泻、脱肛、遗尿、遗精、 带下等气血津液滑脱不固的病证。 如治疗腹泻日久不止,可用石榴皮25 g,或加焦山楂15 g,1剂/d,水煎服;或用皮蛋(松花蛋)1只,用醋适量拌匀,作吃粥时的菜肴,2~3次/d。上述方法均可以起到收敛止泻的作用。 治疗肺虚久咳不止,常可在辨证配方中加入五味子、诃子、乌梅等酸味之品,则止咳效果明显增强。 治疗津液不能内固的自汗、盗汗,可用五倍子(味酸)适量,研为末,冷开水或麻油调成膏,填脐中,纱布固定。

此方出自《本草纲目》,名五倍子膏。临床疗效确切。 治疗小儿气虚脱肛,可用五倍子、地榆、诃子(均味酸)各等分,研为细末。每服1.5~3 g,米汤调服,2~3次/d。此方出自明代《普济方》,名五倍子散。 但酸味药在固涩正气的同时,也会固涩邪气,所以对邪气犯肺所致的咳嗽、湿邪流连所致的久泻不止、带下等病,不能单独使用酸味药,否则有敛邪之弊,会使原有疾病的症状加重,病程延长。 另外,因酸味食品有生津止渴作用,所以遇干燥的天气可以适当多食。 苦坚 苦味的药品与食品有黄连、龙胆草、苦参、苦丁茶、苦瓜、茶叶、菊花等。 古人发现,苦味的食品,有“燥湿”作用,犹如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干燥剂,能除去身体内部多余的湿气。 体内“湿”过多时,会出现头昏脑胀、胸脘痞闷、身体沉重、面目肢体虚浮肿胀、口中黏腻、舌体胖大、苔腻等征象,而苦味物质可以祛除湿邪,从而使机体组织由虚浮肿胀变得坚紧,故称“苦坚”。 宋代名方“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前3味药都含苦味,为燥湿作用的代表方。此方对感受湿邪引起的周身困重、疲乏无力、头重如裹、面黄无华虚浮、下

中药的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

中药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 中医学的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按学科类别,是中药学的一部分。但是,药物“归经”涉及“经”和脏腑,可以体现“经”和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也可以体现经络学说的作用。通过药物“归经”的具体方法和具体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药物“归经”和脏腑组织器官“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经络学说不仅是对人体生理和病理进行研究的具体科学方法论,也可用于药物学研究。在药物学的研究领域,把药物“归经”,完全是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而不是药物对“经”本身有治疗作用,经络学说纯粹是为药物学研究提供论理工具和方法论。 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中医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都归了“经”,每一“经”都有所属的脏腑或组织器官,所以,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可以确定药物的“归经”。其具体方法,是把临床常用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按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从而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治疗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若某种药物对某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具有针对性或选择性,疗效显著,便可依照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比如,麻黄、杏仁、桔梗善治肺病,都归肺经;苍术、厚朴、砂仁善调脾胃,既归脾经又归胃经。再如,复盆子能治遗尿,病在膀胱,属肾失气化,故归肾经。每一种药物的“归经”,都是根据药物对脏腑或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这说明,必须先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

然后,才能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确定药物的归经。并且,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和药物的“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主要是为了阐释生理和病理,指导诊断和治疗。把临床常用的药物“归经”,是为了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所以,经络学说对中医学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和中药学都有指导作用。 一、药物归经的历史概况 中药的发现与应用以及中药学的发展,如同中医学的发展一样,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的实践过程。 药物归经的理论,是《内经》以后逐渐形成的,但在《内经》已有萌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已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的记载。《灵枢·九针论》也有“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的记载。这些记载表明,《内经》虽没明确提出药物归经,但已根据药物的性味总结用药规律,为后世形成药物归经的理论,奠定了基础。\FFrE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用“六经”概括外感伤寒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六经证”,对每一“经”的证候,都有治疗原则和方药,已经有了药物归经的刍形,为药物归经的形成以及在临床实践的应用,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早期的本草著作,如《神农本草经》,论述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大多以主治病症为主,如,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苦楝子驱虫、麻黄

药物四气五味特性

一、药物的四气: 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二、药物的五味: 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 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

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 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表证和气滞血瘀证。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即甘缓。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即酸收。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即苦坚。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主治热证、火证、湿证。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即咸软。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主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啯瘕痞块等证。如

中药四性五味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教班级: 姓名: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中药四性五味 课程名称:中药药膳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2013年12月15日

中药四性五味 学生:高锋 (教育学院12级机制教育班,学号201240914111)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味与功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 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 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

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的确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热属阳,热性药物主要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等功能。温属阳,温性药物主要有辛温发散、温胃和中、温中祛寒、补气助阳等功能。凉属阴,凉性药物主要有清热、养阴除蒸等功能。 2 “四气”作用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药性即为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具体地说,药性是由结构相同的化合物决定的,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类型,亦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部位。具有相同药性的中药,应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即药性是由所含化合物决定的。关于四气实质现代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①四性与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关系。通过对热证和寒证患者治疗前后动态测定尿中儿茶酚胺类及17 羟类固醇的水平,提示抑制交感神经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可能是寒凉药基本作用之一。而温热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它是天地所生的。我们中国的传统学问,视野非常辽阔,看任何一个东西,首先都要想到天、地、人。中药生在天地之间,天生四气,地生五味。四气,就是一年四季寒热温凉,这是天赋予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这是地赋予的。每一味药的禀赋都不一样。 人得天地之全,药得天地之偏 你说天地偏不偏心?天地是非常偏心的,它在四气五味上给每一种动物、植物、矿物,都只给一部分。比如说,给了石膏、黄连寒性,给了附子、干姜热性,给了山莫肉温性,给了白苟酸味,给了黄连苦味…… 有人要说,五味子不是酸苦甘辛咸都有吗?但这种情形较少。而且,五味都具备了,它在四气上必有所偏,五味子是温性的。很多药,比如很多植物药,它是春天生,秋天就枯了,还有的药冬至时发芽,到夏至的时候就枯死了,一年四季它都没有走完;有的药只能生在南方,有的药只能长在北方,东西南北都没有走遍。其性之偏,显而易见。 只有人是天地之灵,得天地赋予之大全。人的寿命是很长的,他要历经许多个春夏秋冬;人的适应性也强,可以东南西北到处跑,所以人身上是四气五味都有,寨赋很全。正因为如此,人才能成为人,跟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咱们千万不要说,人也是动物。人有动物的属性,但人绝不是动物。人在人道,动物是在畜生道,畜生道属于三恶道,人道比畜生道的层次要高,人身难得啊!人是天地的骄子,自然的宠儿,天地对人是很照顾的,所以,

天地会生出很多的物来养人。人生病了,身体里四气五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有所偏了,这时,就可以用中药的四气五味来给人体补偏救弊。这是四气五味的第一重含义。 四气五味都有各自的作用:如果人体过于寒,就要用温药或者热药来温暖它;如果身体过于热,那么就要用凉药来凉它,甚至要用寒药去它的大热。这就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五味作用,主要是:辛散,咸软,酸收,甘缓,苦燥。 气味也有厚薄之分,我们可以概括为:“气薄则发泄,气厚则发热,味薄则通,味厚则泄。”

药物四气五味特性

一、药物的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间.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着、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二、药物的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 表证和气滞血瘀证。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即甘缓。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即酸收。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即苦坚。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主治热证、火证、湿证。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即咸软。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主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啯瘕痞块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渗湿利尿药多具淡味,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五味的确定①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②

中药学习题集

中药学习题集 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本草拾遗》 2、我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开宝本草》 C、《新修本草》 D、《品汇精要》 3、《本草纲目拾遗》所载的药物种数是: A、921种 B、716 种 C、183种 D、730 种 4、应该采集花蕾入药的是: A、金银花 B、菊花 C、红花 D、旋覆花 5、以下服药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散风寒药宜冷服 B、消食药宜饭后及时服 C、安神药宜睡前服 D、泻下药以得利为度 6、以下不是用炒法制成的是: A、焦白术 B、大黄炭 C、血余炭 D、荆芥炭 7、药物的平性是指: A、寒热之性不明显 B、药味平淡 C、寒热之性均显 D、缓和药性 8、性味属阳的是: A、辛、甘、寒 B、辛、苦、热 C、甘、淡、温 D、酸、苦、温 9、升降浮沉是为药物作用确定: A、性质 B、趋向 C、部位 D、功能 10、神昏、心悸应选归哪经的药物? A、心 B、肝 C、脾 D、肺 11、生半夏配生姜,生姜能减轻半夏的毒烈之性,这种配伍关系叫: A、相杀 B、相畏 C、相恶 D、相反 二、多项选择题 1、宜于睡前服的药有: A、峻下药 B、缓下药 C、安神药 D、消食药 E、截疟药 2、属于火制法的有: A、炒 B、炙 C、淬 D、煅 E、煨 3、酸味的作用是: A、收敛 B、固涩 C、生津 D、发散 E、利水 4、归经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象学说 D、经络学说 E、以上都是 5、两药合用能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的是: A、相畏 B、相须 C、相使 D、相杀 E、相恶 6、需包煎的药有: A、花粉类 B、细粉类 C、绒毛类 D、细小种子类 E、叶类 三、填空题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药性——四气五味 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法除病邪,消除病固;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乃是因为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把药物治病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方面,统称为药物的性能。 药物性能的认识和论定,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创造和逐步发展了中药基本理论。是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气和五味: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药药性理论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的作用;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种子、果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 基本内容 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涩味或者淡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1.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2.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3.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 5.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酸入肝经,苦入心经,甘入脾经,咸入肾经,辛入肺经。” *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的作用;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种子、果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

中医中的五色、五味与五行

中医中的五色、五味与五行 中医对于疾病的认知,采取“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进行辨证论治。所以说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但并不是高深莫测,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红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是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酸、甜、苦、辣、咸五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永远离不开的滋味,按照中医理论中的“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五行学说与环境的色彩和食物的味道结合起来,环境的色彩、食物滋味不同,其对于人的作用也不相同。 中医认为: 心属火,红色和苦味入心。红色具有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促使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苦味具有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益肾利尿以及健胃等作用。中医提倡在夏天多吃些苦味食品。苦味食品如苦瓜、茶叶、咖啡、可可等。 肝属木,青(绿)色和酸味入肝。青绿色可调节体内平衡,消除紧张情绪,起镇静作用,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酸食能开胃,增强肝功能,利于钙、磷的吸收,如醋酸、乳酸、柠檬酸等。 脾属土,黄色和甜味入脾。黄色具有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的作用;吃甜食具有补热量、养气血、缓解疲劳、调和脾胃、解除毒素等作用。 肺属金,白色和辣味入肺。中医认为,辣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可祛风散寒、解表止痛。 肾属水,黑色和咸味入肾;咸味能软坚润下,能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压平衡及水盐代谢,可增强体力和食欲。在呕吐、腹泻及大汗后,适当喝点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 中医最讲究平衡,五彩缤纷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中的五味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若调配得当,可健体益身,若过之则会不利健康。如居室大量红色,人们易产生焦虑,易于疲劳;太多的黄色装饰易使人情绪激动,不易平静。多食苦味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症;常食甜食,可使人体血糖上升,胆固醇增高,动脉硬化,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过量食盐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高血压等。

中药四性五味

四性五味 我国古代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简介 四性五味也称为四气五味,是指中药的药性和味道。“四性”指寒、凉、温、热;“五味”指酸、苦、甘、辛、咸。有“热气”的人会咽干口苦、喉咙不适,需要服用一些较寒凉的药物;有“寒底”的人因为身体经常怕冷,需要使用较温补的药物。药材的味道十分复杂,有些药材有两种甚至是超过两种的味道,因此也就有多种的疗效。 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其中寒与凉、热与温有其共性,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热、温、凉四性,是与病性的寒、热相对而言的。从常见食物来看,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温热性质食物多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补虚等作用,适合寒证等选用,寒凉性质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适合热证等选用。中医认为五味入于胃,分走五脏,以对五脏进行滋养,使其功能正常发挥,不同的食物对脏腑的选择性迥异。[1] 四性 即是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寒热偏性不明显的即为平性。 寒凉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药材多具有温里散寒的特性,适用于寒性病症。 五味 即是通称的辛、酸、甘、苦、咸五种药材滋味,另还有淡味。 五味作用特点在于“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编辑本段药材表现 四性表现 四性属性作用代表中药材 温阳祛寒补虚红枣、黄芪、当归、川芎、龙眼肉 热祛寒,消除寒症肉桂 寒阴清热解暑,消除热症金银花、黄连、大黄、生地黄

中药四性五味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味与功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 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的确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热属阳,热性药物主要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等功能。温属阳,温性药物主要有辛温发散、温胃和中、温中祛寒、补气助阳等功能。凉属阴,凉性药物主要有清热、养阴除蒸等功能。 2 “四气”作用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药性即为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具体地说,药性是由结构相同的化合物决定的,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类型,亦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

论中药五味理论

论中药五味理论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论中药五味理论 更新时间 2010-3-3 8:50:00 点击数 摘要:五味理论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就五味理论对中医药的贡献和存在之不足分而论之,并就如何扬弃传统的中药五味理论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五味中药 五味是药性理论的核心之一,药物的味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确定的,后来逐渐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亦即人们对药味的获得有两种认识,一是以神农尝百草为代表的口尝之说;另一种认识就是药味来源于中医药物的功能和药效。五味理论历史悠久,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存在不少问题。 1 五味学说的积极意义 药物五味可以部分地反映药物的功效特点 五味是药物基本属性之一,它是用来阐述药物功用的一种理论框架,如《内经》云:“甘缓”“酸收”“苦燥”“苦泄”“辛润”等。 辛能散、能行; 甘能补、能缓、能和; 苦能泄、能燥; 酸与涩都能收能涩; 咸能软能下; 淡能渗能利。 虽然药物的味与功效特点不是绝对和完全地符合,在古代功效尚未较好地总结出来之前,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地反映药物的功效特点。因此,对当时指导临床用药有着积极的意义。 由于,人们首先了解药物的主治,然后才逐步总结出功效。早期的本草,均基于这种实践,主要记载各药的主治病症。在认识药物的功效以前,如果掌握了该药的五味特点,可以增强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中医的四性、五味、五色

中医的四性、五味、五色 中医将药材和食材分成四性、五味、五色。 一、“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性质。 1、寒凉性药材与食材:清热、泻火、解暑、解毒。 寒凉性质的药材与食物大多有清热、泻火、解暑、解毒的功效,能解除或减轻热证,适合体质偏热,如易口渴、喜冷饮、怕热、小便黄、易便秘的人,或一般人在夏季食用。 代表药材:金银花、菊花、石膏、知母、黄连、黄芩、栀子、桑叶、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淡竹叶、马齿苋、葛根等。 代表食材:绿豆、西瓜、苦瓜、番茄、香蕉、梨、田螺、油菜、海带、芹菜、赤小豆、紫菜、薏米、白萝卜、冬瓜等。 2、温热性药材与食材:抵御寒冷、温中补虚、暖胃。 温热性质的药材与食材均有抵御寒冷、温中补虚、暖胃的功效,可以消除或减轻寒证,适合体质偏寒,如怕冷、手脚冰冷、喜欢热饮的人食用。 代表药材:黄芪、五味子、当归、何首乌、大枣、龙眼肉、鸡血藤、鹿茸、杜仲、肉苁蓉、锁阳、肉桂、补骨脂等。 代表食材:姜、韭菜、荔枝、杏、栗子、葱、糯米、羊肉、狗肉、鲢鱼、鳝鱼、辣椒、花椒、胡椒、洋葱、蒜等。 3、平性药材与食材:开胃健脾、强壮补虚。 平性的药材和食材介于寒凉、温热性药材和食材之间,具有开胃健脾、强壮补虚的功效且容易消化,各种体质的人都适合用。 代表药材:党参、太子参、灵芝、蜂蜜、莲子、甘草、白芍、银耳、黑芝麻、玉竹、郁金、茯苓、桑寄生、麦芽、乌梅等。 代表食材:黄花菜、胡萝卜、马铃薯、黄豆、大米、花生、蚕豆、无花果、李子、牛肉、黄鱼、鲫鱼、鲤鱼、牛奶等。 二、“五味”为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1、酸味药材与食材:能收、能涩。 酸味药材与食材对应于肝脏,大体都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可以增强肝脏的功能,常用于盗汗、自汗、泄泻、遗尿、遗精等虚证。食用酸味食物还可开胃健脾、增进食欲、消食化积,酸味食物还能杀死肠道致病菌,但不能食用过多,否则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胃痛等症状。代表药材:浮小麦、吴茱萸、马齿苋、五味子、佛手、石榴皮、五倍子等。 代表食材:山楂、乌梅、葡萄、橘子、橄榄、荔枝、番茄、枇杷、醋等。 2、苦味药材与食材:能泻、能燥、能坚。 苦味药材与食材有清热、泻火、除燥湿和坚阴的作用,与心对应,可增强心的功能,多用于治疗热证、湿证等病症,但食用过多,也会导致消化不良。 代表药材:绞股蓝、白芍、骨碎补、赤芍、栀子、决明子、柴胡等。 代表食材:苦瓜、茶叶、青果等。 3、甘味药材与食材:能补、能和、能缓。 甘味药材与食材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可以补充气血、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也能中和毒性,有解毒的作用。其多用于滋补强壮、缓和风寒引起的痉挛、抽搐、疼痛,适用于虚证、痛症。甘味对应脾,可以增强脾的功能。但食用过多会引起血糖升高,胆固醇增加,导致糖尿病等。 代表药材:丹参、锁阳、沙参、黑芝麻、银耳、桑葚、黄精、百合、地黄等。 代表食材:莲藕、茄子、丝瓜、萝卜、牛肉、羊肉等。

中药士考试试题:中药四气五味

中药士考试试题:中药四气五味 更多相关内容:中药士考试试题(点击可查看) 【四气】 四气中药学职称考试主管中药师的知识点。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一般来讲,凡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凡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元、回阳救逆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例题: 1.药物的四气是指( ) A.辛、甘、苦、酸 B.寒、热、温、凉 C.温、清、补、泻 D.升、降、浮、沉 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B 【五味】 主管中药师重点知识之五味。 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的作用。 淡味附于甘,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薏苡仁等。 甘味多腻滞,易助湿碍脾,脾虚湿滞勿用甘味滋补,古人有“中满忌甘”之说。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具酸味。 涩味附属于酸,亦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肠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等病证。 例题: 1.根据五味的作用,请判断下列药物中哪组完全属于辛味药( )

A.麻黄、紫花、乌梅 B.干姜、细辛、诃子 C.红花、丹参、穿山甲(代) D.沉香、乌梅、荔枝核 E.紫苏、木香、川芎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均属于辛味药。

中医上的四气五味

中医上的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一、四气五味的涵义 1、四气: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 2、五味:五味是医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五行学说总结归纳而成的。药物的五味是通过长期的用药实践所获得的疗效而确定的。它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内经》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关于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最早的总结和概括。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和发展,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日臻完善,指辛味、甘味、酸味、苦味、咸味。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一些渗湿利尿药多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病证。 二、四气五味的作用 1、四气的作用: 四气的作用:如寒凉药多具解热、抗菌、消炎、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及镇静、降压、抗惊厥、镇咳、利尿、抗癌等作用;温热药多具解热、镇痛、止呕、止呃、抗菌,促进免疫、强心、升压,兴奋中枢,改善心血管机能,促进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机

体工作能力等作用。 此外,如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属热症,常用寒凉方药进行治疗。实验研究证明,寒凉方药多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例如,清热药银花、连翘、板蓝根、白头翁等 2、五味的作用 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故辛味药多用治外感表证及气滞血瘀等病证。 甘味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甘味,故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酸味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 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咸味能下能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三、四气五味与养生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方法,如“法于阴阳”、“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但由于“人以水谷为本”,故最重要或最基础的还在于“食养”,在于饮食营养的“食饮有节”。 在消化生理上,《黄帝内经》提出了“脾胃学说”。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和消化饮食物。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都必须首先经过胃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转化为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气、血等物质,故称“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并将胃的这种功能概括为“胃气”。强调饮食营养,必须首先重视脾胃的运化功能这一内因,必须以脾胃为本,重视保护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人体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和输送,这对于解决在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今天,为什么仍然存在着的许多营养不良性疾病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法,

5药性理论

5-1 药性理论 中医认为,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机理/基本作用)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扶持正气,增强机能;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作用,是由于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气血偏盛偏衰。 药物的偏性即指其所具的若干特性和作用。 (中药治病的基本机理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中药治病的基本方式:以偏纠偏。 《类经》:“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 《医断》:“药者草木,偏性也,偏性之气皆有毒,以此毒除彼毒也。” 《医原》:“药未有不偏者,以偏救偏,故名曰药。” 中药的性能,又称为药物的偏性(也称药性),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指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偏胜偏衰。 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它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毒性)等。 注:性能≠性状。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 中药的性能也称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作用。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而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前人常将二者相联系,并用性状解释作用原理。二者的含义和认识方法迥异,不能混淆。 中药的作用是指药物机体的影响,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包括治疗作用(治疗效用)和不良作用(不良反应)。中药的治疗作用又称为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总括之,其特性是对人体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用药的基本原则是:扬效抑毒。即充分合理利用中药的治疗效用,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的功效,是指中药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亦称中药的功能。功效术语往往凝练为短短数个字,是对中药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人们对中药功效的认识和概括,是根据机体的用药反应,即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通过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方法归纳出来的。因此,中药功效的确定和系统形成,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或发展过程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 中药的功效一般分为两类: 1、对因治疗功效,是指该药能缓解或消除某种病因的作用。包括祛邪、补虚扶正、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病理产物等方面,如属祛邪的有祛风、散寒、清热、凉血、泻火、除湿、泻下、涌吐、杀虫、解毒等;属补虚扶正的有补气、补阳、补血、滋阴、生津、填精等。属调理气血与脏腑功能的有理气、降气、活血、敛肺、安神、开窍、息风、平肝潜阳等;属消除病理产物的有消食、利水、祛痰、化瘀等。

尔雅中药学答案

中药学(一)已完成成绩: 40.0 分 1 【单选题】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也称为()。 A、中药史 B、草药史 C、中药的源头 D、本草史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 分 2 【单选题】侧柏可治疗下列哪种病?() A、肾虚 B、脱发 C、白发 D、胃寒 我的答案:A 得分: 0.0 分 3 【单选题】中药的阴阳五行,药性四气是为了()。 A、说明药性 B、迷信 C、阐述物质的特性 D、说明药理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 分 4 【单选题】中药学起源于()。 A、神农尝百草 B、祖先寻找食物 C、祖先的生产生活实践 D、祖先的实验 我的答案:A 得分: 0.0 分 5 【判断题】藏药属于民族药。() 我的答案:×得分: 0.0 分 中药学(二)已完成成绩: 80.0 分 1 【单选题】历史上本草领域第一次大的知识总结的时间是()。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明朝 D、唐宋时期 我的答案:C 得分: 0.0 分 2 【判断题】《神农本草经》的成书时间还有待考证。() 我的答案:√得分: 20.0 分 3

【判断题】《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神农。() 我的答案:×得分: 20.0 分 4 【判断题】中国当代第一部炮制专著是《雷公炮炙论》。()我的答案:√得分: 20.0 分 5 【判断题】《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本草学专著。() 我的答案:√得分: 20.0 分 中药学(三)已完成成绩: 40.0 分 1 【单选题】 我国中药史上第六次大的总结是()。 A、 《本草纲目》 B、 《本草纲目拾遗》 C、 《本草品汇精要》 D、 《本草集》 我的答案:D 得分: 0.0 分 2 【单选题】《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药物有()种。 A、1892.0 B、1890.0 C、1982.0 D、1985.0 我的答案:B 得分: 0.0 分 3 【单选题】《食疗本草》的作者是()。 A、李珣 B、孟诜 C、李时珍 D、华佗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 分 4 【判断题】《食疗本草》首创了方药病案体例。() 我的答案:√得分: 0.0 分 5 【判断题】《中华本草》属于官修本草书目,具有法律效力。()我的答案:×得分: 20.0 分 中药学(四)已完成成绩: 75.0 分 1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河南的四大怀药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