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徐美兰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探索出一条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实施,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和锻炼。

关键词:自主管理;策略;中学生

作者简介:徐美兰,任教于江苏省常熟市练塘中学。

实行学生的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学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优化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在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客体,更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师生双向交往的方式,实现对班级的管理。在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其主体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一、学生自主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学生自主管理,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由自己做主,自己的行为由自己管理。具体来讲是:在不违法、不违规、不违反社会公德、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有相对自由选择的权利,有参与制定班规班约、集体活动规则等的权利,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对学校的部分事务拥有参与讨论和决策乃至管理的权利等等。学生自主管理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是非、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人翁意识,既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能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锻炼出一批学生管理层的的积极分子。同时,通过自主管理,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有一份或若干份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可做,大家都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感情容易接近,思想容易沟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容易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大家的积极性,这很有利于促进班风和校风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管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了才干,为毕业后走上社会,为自己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走上社会,为自己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原则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把学生视为班级的主人,应该让全体学生进入到自己工作的决策过程当中来,无论是制定计划、贯彻执行,还是检查监督、总结评比,都要让学生参与,使他们了解班级工作的上下环节,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各种义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具有主人翁的意识,才会把教师建议完成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使命,学会做班级、学校的主人。

(一)面向全体,主动参与

一个班级,如果只有管理者的积极性,只靠管理者单枪匹马的“管理”,没有学生的积极性,班级就难以前进,管理者也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当然,我们所说的“主动参与”,不是不负责任的“放羊式”的管理,我们在讲自主参与的同时,也同样强调纪律和秩序、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体现这一管理原则,要求班主任要增强民主意识,切实保障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和权利。教师要及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接受学生的监督。当学生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得到教师的肯定并得以实施时,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就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

班级的组织机构成员应让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并授予他们进行管理的权力。要让他们大胆开展工作,锻炼和提高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自己得力的助手和班级集体的核心力量。当他们遇到困难,要帮助解决,但不要代替。此外,还要努力创造一种民主气氛,为学生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有利条件。

(二)情理交融,刚柔并用

人们常说:三分制度管理,七分感情管理。所谓感情管理,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思想上关心学生的进步,学习上细心地指导,生活上热心地照顾,遇到困难能耐

心地帮助。同时,既不要“有理无情”,也不要“以情代理”,而是要将情理有机地“化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也就是说,在管理制度上要体现一种“刚性”,

严明、公正、一丝不苟;在情感上体现一种“柔性”,宽容、善解人意、以诚相待。

班级管理说到底是对学生的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的出发点首先必须是爱学生,尊重学生,然后才是教育和管理学生。教师要善于利用科学的道理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由事入理,由浅入深地向他们讲清道理,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三)协调一致,密切配合

影响学生成长和班级管理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家长的言行及生活方式,无不给孩子的道德品质、思想行为打上深深的烙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日益增强,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因此,教师应当广泛地联系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力量,使之密切合作,相互补充,

形成对班级学生进行综合管理的合力网络。

班级管理要卓有成效,就需要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没有良好的教师集体,就不能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也就不可能把班级管理好;其次,要做好与团、队和班委会的协调工作。团队组织和班委会是学生集体的核心,是班级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靠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要争取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教师应经常同学生家长和学生所在的社区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学生在家里和社区的表现,主动向家长和社区反映学生的情况,反映班级和学校工作的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配合。

三、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途径

让所有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参政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一)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自信心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直在父母、祖父母等的溺爱下长大,从小娇生惯养,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独立生活的能力非常差,一旦远离了家长的“保护圈”,一下子就感到很茫然,无所适从,更谈不上自主管理了。所以,要让学生自主管理,必需先从培养他们自主管理的自信心入手。为此,班主任要与学生交朋友,争取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可敬、可亲、可近、可信、可爱,从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中得到教育,受到鼓舞。要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可塑性。“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大家相信自己的能力,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敢于自主管理,经过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就会吃一堑长一智,逐渐积累自主管理的能力,不断增强自主管理的能力,就一定能自主地把班级管理好。

(二)全员参与——“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建立岗位责任制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在班委会下设学习组、宣传组、文体组、劳动组、生活组等,各组下面再分设小组,每个小组分管一项班级事务,把所有的学

生分到各个小组中(各小组成员是管理者),每位学生都有一项管理职责。每位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其他学生进行管理、监督、考核、评价,同时也接受其他同学的管理、监督、考核、评价。这样,所有的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形成了相互管理、相互监督的管理格局。这套管理办法的实施不单是使班级出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在相互管理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增强了自信心;学会了平等互助、相互尊重;学会了自律、自主管理和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

(三)角色转变——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学生是班级的主角,教师的责任就在于领导学生当好主角,使之具有自主意识、自治能力,要求学生“自己会”。因此,建立开放的、民主的、有学生参与的班级管理体制——设立“学生班主任”是很必要的。“学生班主任”制度的设立,可把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较好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意识和行动,变“别人要我做”为“我必须这样做”,从而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为了使班级各项工作行之有效地开展,可选举产生若干名班级管理员,如节电员、电教员、卫生监督员、自行车管理员、纪律监督员、饮水监督员、交通安全员等等。这样,职责到人,明确目标,不仅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思想,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四)形成风尚——变“他律”为“自律”

教师应激发学生完善自我的欲望,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把班级准备开展的每一项活动、目的和要求交给学生,让学生构思、设计,让学生承办、主持,让学生总结、提高,给学生一个较大的空间,实行班级活动自主化。教师需要做的是及时表扬和鼓励。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要学生有进步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实行“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的赏识教育。发现学生的缺点和毛病,不用批评、教训的口气,而用“建议、希望”等词语来说明,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此外,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当好表率。“身教胜于言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班级管理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调控,树立自主管理的思想。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学的主体性也就能更好地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梁忠义.教师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2]李健民.班主任工作心理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4]杨秀莲.浅析班集体中的非正式群体[J].中小学校长,2002(10).

[5]甘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4.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练塘中学

邮政编码:215551

Strategie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utonomous Management

Xu Meilan

Abstract: Class management is the premise and guarantee of successfully achieving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effective ways to cultivate s tudents’ initiative,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Therefore, probing into a class management

method of realizing students’ autonomous management is helpful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 teaching tasks and the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of students.

Key words: autonomous management; strategie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班级管理策略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

班级管理策略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主张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创造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人生。同时让学生凭借集体这个环境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培养出适应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自主班级管理”是指一种在自我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它属于自主教育研究的范畴。“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构建起“学生自主发展”与“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的理论及操作规程,形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从而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培育人格完善、思维广博、知识丰富、个性鲜明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现代人。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对群体的管理必须以对个体的管理为基础,他人管理只是外部条件,自我管理、自主管理才是基础,让系统内每个个体都主动地把自己的行为与管理系统总目标协调一致,将会有效地增强效能。根据以上理论,我

选择了“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 “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即在小学阶段的班务工作中,从学生管理的主体性出发,把学生尝试班级管理作为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把班组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学生自己进行班级管理,尝试制定管理班级计划,尝试独立开展班组活动,完成班组工作任务,促使学生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创造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人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之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 2、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3、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管理制度。 4、加强班级管理中的创新意识,总结探索出一套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模式。 5、优化班级、家庭、社会德育工作中“学生自主班级管理”教育模式和操作策略。 6、形成符合本班实际的“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本班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管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实验方法。

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实行学生的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学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优化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在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客体,更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师生双向交往的方式,实现对班级的管理。在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其主体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一、学生自主管理的内涵及意义学生自主管理,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由自己做主,自己的行为由自己管理。具体来讲是:在不违法、不违规、不违反社会公德、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有相对自由选择的权利,有参与制定班规班约、集体活动规则等的权利,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对学校的部分事务拥有参与讨论和决策乃至管理的权利等等。学生自主管理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是非、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人翁意识,既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能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锻炼出一批学生管理层的积极分子。同时,通过自主管理,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有一份或若干份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可做,大家都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感情容易接近,思想容易沟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容易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大家的积极性,这很有利于促进班风和校风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管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了才干,为毕业后走上社会,为自己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走上社会,为自己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原则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把学生视为班级的主人,应该让全体学生进入到自己工作的决策过程当中来,无论是制定计划、贯彻执行,还是检查监督、总结评比,都要让学生参与,使他们了解班级工作的上下环节,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各种义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具有主人翁的意识,才会把教师建议完成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使命,学会做班级、学校的主人。 (一)、面向全体,主动参与一个班级,如果只有管理者的积极性,只靠管理者单枪匹马的“管理”,没有学生的积极性,班级就难以前进,管理者也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当然,我们所说的 “主动参与”, 不是不负责任的“放羊式”的管理,我们在讲自主参与的同时,也同样强调纪律和秩序、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体现这一管理原则,要求班主任要增强民主意识,切实保障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和权利。教师要及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接受学生的监督。当学生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得到教师的肯定并得以实施时,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就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班级的组织机构成员应让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并授予他们进行管理的权力。要让他们大胆开展工作,锻炼和提高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自己得力的助手和班级集体的核心力量。当他们遇到困难,要帮助解决,但不要代替。此外,还要努力创造一种民主气氛,为学生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有利条件。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和行为上已经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完全有可能让他们实现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让他们自己直接参与到管理中来,成为真正的主人。“班级自主管理”是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指导,班级学生实行的对班级的自治。可见,班级自主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管理的参谋者、指导者。我们老师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另外,学生自治和直接参与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索不仅是加快学校民主管理进程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种提升学生自主教育、培养合格公民的德育策略,班主任、任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大胆放手切实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在班级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管理,以达到自律、自主、自立。它是主体教育的重要表现。而实施主体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教师要由传道者向顾问、助手、参与者转变,在教育中不再是把外在的现成的知识、观念、规范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启发、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领悟观念、内化规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主地、主动地成长起来。在主体教育之中,

学生的发展成为了一个自觉的过程。如果把这一主体教育思想贯彻到班级工作中,就是要在班级管理中贯彻民主原则,尊重学生的班级主人的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把班级建设成为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班级集体。 一、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 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直接去管理、教育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而是通过间接的调控班级。为此,就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自我管理机制。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变成无人负责、无人管理的“放羊”式。那么,如何构建完善的自我管理模式呢?我有以下的几点想法: (1)、制定班级目标 让学生自订“班规”。各班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每一位同学直接、民主的参与下制定集体生活的规则,让学生用自己制订的制度来约束自己,不断培养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的能力以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如高二(2)学生自定的班级公约中有:放学后把把凳子放到桌子底下扶正摆好;晚自习放学后五分钟内做到人走灯灭;鼓掌欢迎来我班听课、讲课的领导、老师、同学;翻阅的报纸看完后按规定整理好整齐并规范地挂好摆正;全班拧成一股绳,不准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由制造矛盾,引发冲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多么重要。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呢?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觉得下面的策略比较有效,提出来和大家商榷。 一、制定班级自主管理的目标,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制订目标是任何管理活动的起始环节。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在班级管理中应设立“合理”的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竞争中不断进取。 接到新的班级,我会和全班同学商量制定班级奋斗的总目标:创设良好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风貌。要实现这个总目标需要全体同学的努力,这就需要每个同学确定自己的个人目标。个人目标如何确立呢?通常我会根据学校工作的安排把活动细化。如:比赛类的活动,学校一学期一般安排的有四次墙报比赛,四次“洁、净、美”班级环境比赛,四次主题班队会比赛,国旗下讲话评比,运动会出场仪式比赛,广播操比赛,书法比赛,艺术节上摄影美术比赛等等。按照学校活动安排,我就召集全班同学来商量,确定每次活动的负责人,根据实力确定我们在活动中能够取得的名次,要取得这些成绩所需要做好哪些准备,需要向哪些人寻求帮助等等。利用好这些契机,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然后一起向既定目标努力,这样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使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与整个班级联系起来,自觉地为创造健康向上的班风而努力奋斗。开学初定下的目标,学生开学初就开

始着手准备,在各个阶段去落实完成。 目标给人的心理效应是:“这是我自己的目标,我要尽可能地完成。”因此,在设立目标时我是根据个人及班级具体情况设立“跳起来能够摘到果子”的可行性合理目标。比如在常规管理活动中,我按照周次来制定目标:一周不迟到、一周按照学校要求着装和佩戴校卡、队员标志、一周按照要求完成各科老师的作业,(确实不会做,或者有特殊情况不能完成需要有家长的反馈信息。)一周坚持做好一次值日生,一周坚持做到出操集队40秒之内安静整齐,一周坚持做好眼保健操,每个同学都有一张常规评比的表格,坚持做好记录。做不到的做到的都要登记。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记录掌握自己的表现,根据表现再给自己制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新目标。有时“一周一目标”学生做起来比较难,有困难的孩子还可以让他“一天一目标”,一天一反馈,这样做起来难度降低了,孩子也就能够感受到做好这些小事并不难,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使他们产生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这样就激发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奋进,每个学生都有了自主管理的参与意识。但是坚持做好这些小事是需要有毅力的,坚持下来不容易,但是坚持下来了就会让自己感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受到自己用自己的行为为这个班集体的建设做出的努力,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在形成习惯的同时也进行自我教育。另外,我还在班级里面要求孩子们给自己确定一个追赶目标,比如每一次测验后,你看看自己的成绩,再看看你前面排名的哪一位同学,你们之间的差距是多少,下次你能不能赶上他。小学阶段虽然反对公布成绩和排名,

【范文】中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

中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 中学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各处室工作计划以及年级德育工作的需要,结合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拟成立XX届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准备,打造学生自主管理特色和良好的校园文化,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该委员会是在学校学生处、校团委、年级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各班主任和全体XX届学生的密切配合下的年级学生的群体组织,是年级组全体学生的忠实代表,是年级组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年级实施科学化决策、精细化管理、个性化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机构设置 (一)成立工作指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 主 席:

副主席: 委 员: (三)构建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开展学生自主管理工作。 .XX届年级成立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将在校团委、校学生会及学校行政领导与支持下,在年级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在年级组长的指导和各班主任的支持下实施。 2.班级成立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班级学生自管会由班委会、团支部组织,实行值日和值周班制度,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实施。 年级自主管理委员会拟设纪检部、文体部、宣传部、生活部、外联部、组织部、住宿部;班级学生自主管委员会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实施,建议由相应的班委担任。 二、实施过程和操作内容 (一)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实行日检查、周汇总、月小结、年度总结制度,严格实行“问责制”管理。具体实施内容包括: .面向年级学生公开招聘、选拔业务精炼、组织、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和服务意识浓郁的学生参加自管会,并由学生处、团委或者年级组负责培训学生会干部,安排和指导值周值日等工作;

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管理策略研究方案

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管理策略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1、城乡结合部自然小班特征为学生自主管理课堂学习过程带来便利。 我校位于风景秀丽的淳安县金峰乡景山村,距离千岛湖镇18公里,是一所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几年新生入学人数急骤下降,加之许多家长在镇上打工,相当一部分学生也随之转学,因此,我校大部分班级成为自然小班。目前小学部一年级13人,二年级12人,三年级20人,四年级21人,五年级24人,六年级30人,初中部8个班,平均班额37人,其中九年级平均每班24人。这一优越自然条件使学生自主管理课堂学习过程成为可能。 2、课堂学习中,学生自主管理意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欠缺。 长期以来,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教育观念陈旧,“满堂灌”、“抱着走”、“嚼碎喂”是主要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学运作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学生对学习有巨大的依赖性。在教学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学生对待学习,在态度上很大程度是应付家长、应付老师,缺乏“自主性”;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方法上也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教给的知识,却很少主动去寻找方法,主动去探究,主动去学,主动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课老师讲解,学生记忆;课后学生练习,以求巩固。21世纪的人才要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求。他们不仅要适应动态的今天,还要把握不定的明天。教育给予人的东西应该是对其一生最有价值的东西,使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人的主体能动精神,识别与捕捉各种机遇,发掘智慧的潜力,改造现存的世界、现存的社会以及现存的自我。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着力点应放在引导、转化和开窍上,以学生个体为主体,让学生自化、自得,使学生在自主、主动、创造的学习行为中,不断内化、积淀相应的学习素质,并积淀为自身的内在素质。 3、素质教育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呼唤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自主管理。 素质教育倡导的学习方式是面向21世纪教育的重大改革,素质教育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它激活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促使他们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高于传统教学班。我校小学部自2004年底被定为淳安县小班

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徐美兰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探索出一条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实施,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和锻炼。 关键词:自主管理;策略;中学生 作者简介:徐美兰,任教于江苏省常熟市练塘中学。 实行学生的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学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优化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在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客体,更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师生双向交往的方式,实现对班级的管理。在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其主体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一、学生自主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学生自主管理,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由自己做主,自己的行为由自己管理。具体来讲是:在不违法、不违规、不违反社会公德、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有相对自由选择的权利,有参与制定班规班约、集体活动规则等的权利,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对学校的部分事务拥有参与讨论和决策乃至管理的权利等等。学生自主管理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是非、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人翁意识,既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能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锻炼出一批学生管理层的的积极分子。同时,通过自主管理,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有一份或若干份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可做,大家都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感情容易接近,思想容易沟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容易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大家的积极性,这很有利于促进班风和校风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管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了才干,为毕业后走上社会,为自己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走上社会,为自己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原则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把学生视为班级的主人,应该让全体学生进入到自己工作的决策过程当中来,无论是制定计划、贯彻执行,还是检查监督、总结评比,都要让学生参与,使他们了解班级工作的上下环节,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各种义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具有主人翁的意识,才会把教师建议完成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使命,学会做班级、学校的主人。 (一)面向全体,主动参与 一个班级,如果只有管理者的积极性,只靠管理者单枪匹马的“管理”,没有学生的积极性,班级就难以前进,管理者也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当然,我们所说的“主动参与”,不是不负责任的“放羊式”的管理,我们在讲自主参与的同时,也同样强调纪律和秩序、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体现这一管理原则,要求班主任要增强民主意识,切实保障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和权利。教师要及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接受学生的监督。当学生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得到教师的肯定并得以实施时,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就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

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64031

自主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本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宗旨,在学校的总体领导下,在政团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配合学校中心工作为目的,积极开展各项自主管理活动。 二、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进行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服务和 自我服务; 2、参与学校管理:作为群众性组织,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可以充分发挥与 全体学生密切联系的优势,参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会可以在 班级学生管理、住宿生管理中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 3、上下沟通、传递信息:学生会是学校与全体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学 生会要将学校的精神在学生中宣传并加贯彻执行,同时,学生会作为学 生的代言人,有责任通过正当的渠道及时向学校反映学生中有代表性的 意见、建议和要求。 三、工作措施: 1、在学生会干部组织下进行严谨细致的纪律检查工作。 (1)、检查各年级中自习纪律;对各种不良现象进行及时的批评和教育;(2)、对各班的出勤、晚自习情况,同时检查学生的文明卫生行为。 (3)、维持食堂的用餐秩序。 2、组织进行一丝不苟的劳动卫生检查工作。 (1)、制定详实的卫生检查要求,每天都对各班级教室卫生和宿舍内务进行检查。 (2)、每两组织进行一次劳动卫生大检查,对各班级教室、宿舍进行全面检查并给予评分。

以上每一项检查工作每天都有详细的记录,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评比分数,及时地给予公布,以利于各班更好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月底,对所有检查进行量化分评比,评出当月的“先进班级”和“文明宿舍”,颁发流动红旗。通过卫生检查工作和评优工作,增强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为我校创建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风气做出贡献。 3、成立学生校卫队,协助保卫科进行校内的安全管理和治安工作,每周两次的校外巡逻,从而有效杜绝打架、盗窃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治安环境。 4、积极发挥学校与同学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向学校反映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同学们中存在的问题,使学校领导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想动态;同时也及时地向学生传达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 5、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举行各类文艺活动,如“庆 五.四系列活动”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6、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增强同学们的体质,培养同学们顽强拼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紫阳中学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 紫阳中学副校长袁华刚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指导及帮助下,自己处理日常生活、活动与学习方面事物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体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学生观:把学生放在学校教育的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影响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热情,为每个学生都提供表现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与环境,促进学生主动修身、主动修心、主动求知、

浅谈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4663589.html, 浅谈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作者:黄玲玲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1期 摘要: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是中学生将自己或同学作为管理对象,根据相关规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个体的思想、行为、学习和生活进行规划、评价和调控的能力。为加强对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师生应该共同制定班规;加强对班级干部队伍的建设;对学生要求到“点”上;激励学生发展的潜在活力。 关键词: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黄玲玲,女(1976.07-),籍贯:广东河源,民族:汉,学历:本科毕业,所在学院:东莞市大朗镇第一中学,职称:中教一级,主要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和班主任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1-0041-02 俗话说:“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是为了唤醒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复制知识。而教育管理也一样,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才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好班级,也才能真正地使班主任和教师从繁琐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得到解脱。中学生对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已形成了充分的认识,具备将外在的标准内化于己的能力,所以赋予中学生自主管理的权力是可行的。自主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自我管理,二是学生管学生。个体自我管理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自我克制、互帮互助等方式增强管理能力;学生管学生即通过发挥班级骨干的作用来协调与组织班级,使班级得以正常运转。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是指中学生将自己或同学作为管理对象,根据相关规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个体的思想、行为、学习和生活进行规划、评价和调控的能力。 当前形势和时代要求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而培养其自主管理能力也是一个途径。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对其班级有着不同角度的认识,为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不能只是以班主任为中心。“如果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反思我们过去那种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与当前的形势和时代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传统的“保姆式”管理会使学生缺乏独立自主性;“警察式”的被动管理则压抑了学生的自尊、自主意识;而两眼死盯着的“裁判式”消极管理则剥夺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来培养与提高中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具体有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师生共同制定班规,加强班风建设,形成良好的班貌。

班级自主管理策略

业务论坛 班级自主管理 进入21世纪,”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特征,自主性是个体主体性的核心。”人如果不能自己做主,人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和基本权力就没有被尊重和肯定。”社会需要有积极进取精神、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各级各类人才,这既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1.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班级是推行新课改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科学化是实现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因此,班级管理应当顺应新课改的理念及要求,追求学生自主管理,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创造一切条件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空间,使学生的自主发展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2.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各级各类人才。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层组织,在学校管理中对学生产生最直接影响的就是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思考的

着眼点,应当聚焦在未来人类社会的生存需要和未来社会创造者的发展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全人教育”。因此结合实际情况,研究班级自主管理,有利于推进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条件。 3.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研究者们主要进行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课程的建设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作为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重要作用的班主任,同样需要专业化发展;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班级自主管理组织建设 1.自主制定班级目标、制度 一个好的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由老师来管理学生,或者是由学生来管理学生,而是学生自已能够管理自已,就像我们常说的那句话一样: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自觉地管理自已,我们应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参与制定班级目标、制度。 2.实施自主选举,建全班级组织 班干部竞争上岗,通过自我推荐、群众推荐和群众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即“竞选”的方式,让班内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愿报名,或者学生联名举荐,然后根据竞争岗位,让参选者发表竞职演说和答辩,由全体同学现场打分。投票确定当选者。班干部实行任期责任制,打破“终身制”促使他们在任期内展现其领导、组织才能。班干部的任期为一学期,开学初进行换届竞选,重组班干部队伍。

浅谈学生自主管理

浅谈学生自主管理 学生自主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激发学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培育高尚的品格、健全的身心。班主任要努力实现角色的自我转变,由牧羊人到领头羊,实现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关键词: 班级自主管理素质教育特点构建反思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新课程目标要求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更应当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德育教育,鼓励学生自主管理。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班级管理而言——管是为了不管。班主任要努力实现角色的自我转变,由牧羊人到领头羊,实现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 一,学生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是世界教育民主化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是学校落实人本主义管理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需要。 二,学生自主管理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包括的内容。 1、主体意识的养成,包括: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学校与社会活动的意识;②各种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③提高学生人际沟通的技能以及对各种新环境的适应性。 2、道德面貌的提升,包括: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②培养学生自尊与尊重他人相统一的态度;③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制度、法律的观念。 3、健全人格与精神风貌的形成,包括①培养学主具有强烈的自信心; ②培养学生迎接挑战的冲动和勇气;③培养学生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④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三,学生自主管理的特点。 l、民主、客观 学生自主管理的班集体,应该是让全体学生参与管理,参与全面管理,参与管理的全过程,即无论班级的大小事情都让学生参与决策、参与行动、参与评价,从而体现他们存班集体中的主人翁地位。做到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建设集体,为班级建设作出贡献:

中学生自主管理资料

中学生自主管理

初中生自主管理的思考与尝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必须以被教育者的完善和发展为根本,即必须以学生为根本,为此,我在实践中尝 试让学生自主管理。以下从为什么(即背景描述)一一是什么(即概念阐述)一一做什么(即 探索尝试)三个环节谈谈自己初浅的看法。 一、背景描述 我们不妨将目光聚焦到目前的班级管理现状,我国班级管理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经历了“行政管理”、“外控管理(操作管理)”两个阶段。行政管理是班主任凭自己的经验,行使 学校赋予的班主任权力,班主任说了算的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压制型管理,班级好坏,主要取 决于班主任的个人经验和学生被“驯化”的程度。外控型管理是目前热闹不衰的班级管理模式,用强加的制度,目标去控制学生,这种管理虽有利于规范化、程序化,但制度一旦形成,使强 调统一、集中,缺乏弹性,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和活动性。而我们的学生面临的时代将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这个时代将人看作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以事就人,人适其所,人尽其才是 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我从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受到启发,在班级管理上,尝试了 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管理模式。 再来关注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小学进入初中,可以说是孩子告别儿童时代陆续进入“青春期”的阶段,这个阶段人们称为“心理断乳期”或者叫“心理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 要求从儿童时代那种父母的保护、监督、依赖的关系中摆脱出来,总希望自己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他们正处于“一半是儿童,一半是成人”的特殊时期,这个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一定的 自控能力,但这种能力又弱。如不及时巩固、加强,已有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可能被自我放纵 所征服。所以,初中阶段不失为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好契机。 二、概念阐述 所谓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就是指班主任首先确立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继而围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展开的一切管理活动。 通过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活动和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效益的实践来锻炼学生的意志、脑力、智力和体力,在到完善学生的意志的品格,提高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体力,使学生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的哲学涵人 和理想境界。 自主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学生,“主体”本是哲学认识论的一个概念,指一切实践着、认识着的人,必须通过其本身的“心智”活动达到,班级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 人本管理的途径是学生全员参与,为班级由全员参与管理(而不是班主任和班干部管理)时,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主体的管理网络。每个“管理者”都会树立主体意识,学会完成自己的 职责和义务,把完成自己担当的任务,看作是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从而尽其所能为实现追求而

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发表时间:2009-07-06T14:35:26.00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13期供稿作者:徐美兰 [导读]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徐美兰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探索出一条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实施,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和锻炼。 关键词:自主管理;策略;中学生 作者简介:徐美兰,任教于江苏省常熟市练塘中学。 实行学生的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学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优化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在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客体,更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师生双向交往的方式,实现对班级的管理。在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其主体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一、学生自主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学生自主管理,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由自己做主,自己的行为由自己管理。具体来讲是:在不违法、不违规、不违反社会公德、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有相对自由选择的权利,有参与制定班规班约、集体活动规则等的权利,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对学校的部分事务拥有参与讨论和决策乃至管理的权利等等。学生自主管理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是非、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人翁意识,既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能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锻炼出一批学生管理层的的积极分子。同时,通过自主管理,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有一份或若干份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可做,大家都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感情容易接近,思想容易沟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容易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大家的积极性,这很有利于促进班风和校风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管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了才干,为毕业后走上社会,为自己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走上社会,为自己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原则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把学生视为班级的主人,应该让全体学生进入到自己工作的决策过程当中来,无论是制定计划、贯彻执行,还是检查监督、总结评比,都要让学生参与,使他们了解班级工作的上下环节,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各种义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具有主人翁的意识,才会把教师建议完成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使命,学会做班级、学校的主人。 (一)面向全体,主动参与 一个班级,如果只有管理者的积极性,只靠管理者单枪匹马的“管理”,没有学生的积极性,班级就难以前进,管理者也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当然,我们所说的“主动参与”,不是不负责任的“放羊式”的管理,我们在讲自主参与的同时,也同样强调纪律和秩序、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体现这一管理原则,要求班主任要增强民主意识,切实保障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和权利。教师要及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接受学生的监督。当学生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得到教师的肯定并得以实施时,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就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班级的组织机构成员应让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并授予他们进行管理的权力。要让他们大胆开展工作,锻炼和提高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自己得力的助手和班级集体的核心力量。当他们遇到困难,要帮助解决,但不要代替。此外,还要努力创造一种民主气氛,为学生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有利条件。 (二)情理交融,刚柔并用 人们常说:三分制度管理,七分感情管理。所谓感情管理,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思想上关心学生的进步,学习上细心地指导,生活上热心地照顾,遇到困难能耐心地帮助。同时,既不要“有理无情”,也不要“以情代理”,而是要将情理有机地“化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也就是说,在管理制度上要体现一种“刚性”,严明、公正、一丝不苟;在情感上体现一种“柔性”,宽容、善解人意、以诚相待。 班级管理说到底是对学生的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的出发点首先必须是爱学生,尊重学生,然后才是教育和管理学生。教师要善于利用科学的道理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由事入理,由浅入深地向他们讲清道理,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三)协调一致,密切配合 影响学生成长和班级管理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家长的言行及生活方式,无不给孩子的道德品质、思想行为打上深深的烙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日益增强,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因此,教师应当广泛地联系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力量,使之密切合作,相互补充,形成对班级学生进行综合管理的合力网络。 班级管理要卓有成效,就需要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没有良好的教师集体,就不能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也就不可能把班级管理好;其次,要做好与团、队和班委会的协调工作。团队组织和班委会是学生集体的核心,是班级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靠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要争取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教师应经常同学生家长和学生所在的社区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学生在家里和社区的表现,主动向家长和社区反映学生的情况,反映班级和学校工作的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配合。 三、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途径 让所有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参政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一)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自信心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直在父母、祖父母等的溺爱下长大,从小娇生惯养,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独立生活的能力非常差,一旦远离了家长的“保护圈”,一下子就感到很茫然,无所适从,更谈不上自主管理了。所以,要让学生自主管理,必需先

高中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陈国璋 为了进一步弘扬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得以积极、主动、健康、持续地发展。作为德育工作的思路之一,我校提出了《中学“自主管理”教育模式的研究、实践与发展》的教育科研课题,并于2001年5月向福建省教育学会提出课题立项申请,经专家评审被确定为省级课题。经过近半年的实践与研究,2001年11月省教育学会组织专家对该课题进行中期验收,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觉得有必要将当初申请立项的课题名称进行修正,经充分论证,最后我们认为以《高中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与研究》进行结题报告的写作较为合适。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是世界教育民主化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 教育民主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法国教育家米亚拉雷(Malaret,G.)曾说:“教育’民主化’现已成为几乎年有教育革新和教育改革的一项固有的目标。教育’民主化’ 是目前全球教育系统演变的一个基本趋势。”教育民主化包括民主的教育和教育的民主两个侧面。民主的教育是教育内涵的加深,即把专制的、不充分的民主教育改造成为民主的教育;教育的民主是民主的外延扩大,即把政治的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使受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的义务。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教育领域中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 制更加完备┉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的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应有之义。 2、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1988年,《上海教育(中学版)》第11期发表题为“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的记者述评,第一次使用“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素质教育的思想是在80年代从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与“应试教育”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1997年,李岗清副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 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这是“素质教育”一词第一次见诸于教育主管部门正式的指导性文件。素质教育从对抗“应试教育”的概念开始,对其认识逐渐上 升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柳斌同志指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应试教育”着眼于学生智育方面的发展,把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削弱了,而素质教育是面 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己任,以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目标。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学生能否在走出校门之后,迅速地适应社会、自我发展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仅取决于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认识能力,更取决于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的个性,取决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取决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等等。 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确定这一培养目标,正是基础教育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 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正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

“小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实践和研究”课题论证报告

“小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实践和研究”课题论证报告 吴秀平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自主能力”是指人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并自己寻求解决的行为能力。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就是指小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自主能力,就谈不上独立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谈不上社会活动能力和参与竞争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 “自我教育”:《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广义是指受教育者以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即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狭义即自我批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倡“内自省”,“内自治”,要求人们自觉地改过从善,《大学》说的“君子必慎其独”,也是一种自我教养的功夫。 “自我管理”:《中小学管理学》中的解释是,中小学自我管理是管理者的作用影响下,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的过程,它体现了一个人思想修养的自觉能动性,也是德育工作管理活动的升华,理想的学校德育管理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自我发展”:主要指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等素质,提高竞争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自我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对自身性格和喜好做出识别、判定,以发现自身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特长从而有意识有方向有计划地培养和专业发展。 “自主能力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实现由依赖到自主、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就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转化的外部条件。通过优化管理,创设良好的软环境与改善教育因素将构成小学生由依赖向自主转化的最重要的条件。针对小学生特点施以适宜的自主教育,从观念、目标、策略和评价等方面同步改革,开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机制的研究,取得科学的认识和系统的操作经验,提高教师自主性教育教学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关于人的自主性,尤其是学生的自主性的含义,我国教育界有众多的理解,但大都停留在哲学层次上的讨论或对学生学习行为特征的描述上,而缺乏深层次的心理分析。现代心理学虽然对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自我监控等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未能从整体上去充分揭示和研究人的自主性、学习的自主性、管理的自主性、发展的自主性的内在心理机制。因此,有必要从整体上、深层次去研究和把握学生自主性的本质特征及心理结构、功能,这对于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