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自我意识量表

1自我意识量表

1自我意识量表
1自我意识量表

一.自我意识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0=极不典型(根本不像我)

1=不典型(有些不像我)

2=不典型,也不能说典型

3=典型(有些像我)

4=极典型(非常像我)

1.()我总是尝试了解我自己。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风格。

3.()大体上,我不太关注自己。

4.()我总是反省自己。

5.()我关心我所呈现出自己的方式。

6.()我经常是我自己的幻想的主体。

7.()我从不仔细审视自己。

8.()我自己意识得到自己看起来的样子。

9.()我通常关注我的内在感受。

10.()我通常担心自己是否给人好印象。

11.()我经常检验自己的动机。

12.()我离开家之前的最后一件事是照镜子。

13.()我有时感到我在某个地方看着我自己。

14.()我关心其他人怎么想我的。

15.()我很警觉自己情绪的改变。

16.()我通常都注意自己的外表。

17.()当我思考问题时我注意到自己的思维过程。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簿整理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 一、90项症状清单(SCL-90) 二、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FS-CA) 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四、长处和困难问卷(SDQ) 五、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 六、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 七、匹兹堡睡眼质量指数(PSQI) 一、生活事件量表( LES) 二、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 三、中学生应激量表(SSMSS) 四、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量表 五、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 WFCS) 六、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七,应付方式问卷(CSQ) 八、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九、青少年杜会支持量表 十、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 十一、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枯竭量表十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PIUS) 十三、青少年上网成定自评量表 十四、中学生网络成有诊断量表

十五、IT企业员工工作成瘾问卷 十六、自杀态度问卷(SAQ) 十七、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 一、老年精神评定量表( PAS) 二、抑郁自评量表(SDS) 三、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 四、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 五、抑郁体验问卷(DEQ) 六、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 七、焦虑自评量表(SAS) 八、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九、大学生强迫症状问卷 一、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 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三、安全感量表(SQ) 四、修订版成人依恋量表(AAS) 五、分离体验量表第2版(DES-Ⅱ) 六、人际信任量表(ITS) 七、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八、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ASAS) 九、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量表 十、UCLA孤独量表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一)背景和目的: 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的认识,也反映了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儿童从婴儿期起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渐趋成熟。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使儿童的人格发生偏异。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是美国心理学家DBEV及Piers harris于1969年编制、1974年修订的儿童自评量表。主要用于评价儿童自我意识的状况,分为六个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来评价儿童的自我意识。该量表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信度与效度较好。据心理测量年鉴第九版(MMY-9)统计1978-1986年收录的引用文献最多的50个测验中,该量表排在第33位。 我们于1990年在湖南省城乡取样864例,将此量表进行标准化。以各年龄组分量表的粗分及总分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布制定常模。各分量表粗分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布为:行为11.97±2.97,智力与学校情况8. 8913. 27,躯体外貌与属性6.40±2.81,焦虑9. 35±2.85,合群8.49±2.20,幸福与满足7.12±1.98,总分51.66±11.47。比较男女性别各分量表得分,发现“行为”及“合群”分量表女孩得分高于男孩,“焦虑”分量表男孩高于女孩,提示男孩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女孩存在较多的情绪问题,答合心理学一般规律;各分量表及总分城市均高于农村,与Hawkins报道高社会经济阶层的儿童自我意识高于低社会经济阶层的看法一致,提示环境因素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在应用时应考虑城乡差异。 (二)适用范围 本量表适用于8-16岁儿童。可用于临床对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儿童自我意识的评价、治疗追踪,也可作为筛查工具用于流行学调查。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解释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量表简介: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战能否采取适应性的行为的知觉或信念。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什么”的认知反映了一种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是以自信的理论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对其信效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A=0.87,重测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为 r=0.82(n=401,p<0.001)。GSES只有一个维度。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一些描述,每个描述后有四个选项,请根据真实情况,在最符合您情况的一项上打√。 完尚多完 全算数全 不正正正

正确确确 确 1. 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 2. 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所要的。 □□□□ 3. 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的。 □□□□ 4. 我自信能有效地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 □□□□ 5. 以我的才智,我定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况。 □□□□ 6. 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题。 □□□□ 7. 我能冷静地面对困难,因为我可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8. 面对一个难题时,我通常能找到几个解决方法。 □□□□ 9. 有麻烦的时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方法。 □□□□ 10. 无论什么事在我身上发生,我都能够应付自如。 □□□□ 记分方法 完全不正确 1 尚算正确 2

司法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现状

收稿日期:2012-06-10作者简介:李亮亮(1987 ),男,黑龙江明水人,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关系与组织形象设计。 董杨叶(1988 ),男,四川人,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心理学。 2012年10月第31卷第10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Oct.2012Vol.31No.10 司法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现状 李亮亮,董杨叶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在随机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和谐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唐山市某区300名司法机构工作人员进 行测查,运用SPSS 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元回归方法确定影响司法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的因素。司法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均值,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抑郁、敌对、工资待遇、偏执、精神病性、工作任务、工作压力。司法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和谐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司法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和谐;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 (2012)10-0118-05 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心理和谐和心理健康是目 前心理健康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1]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改革的日益深入,现代社会已向司法机构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心理和谐和心理健康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 。心理和谐是个体在处理自我、家庭、人际和社会问题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总体感受。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个体对生活、工作、个性特征、情绪情感等的感受或体验,即自我状态;(2)个体对家庭生活中的氛围和成员之间关系的感受和评价,即家庭氛围;(3)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即人际关系;(4)个体对社会现象的评价,即社会态度。心理和谐是基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实际国情所提出的全新概念,它除了强调个体对自己的主观体验和评价之外,还强调个体对人际关系及社会态度等外部环境的感受和评价。因而心理和谐的内涵更加丰富,能够更加全面、综合地反映个体的心 态和感受[3] 。 司法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能 否有效惩治犯罪、调处纠纷、实现正义、维护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职能的实现,但目前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却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尽管之前的研究对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有所涉及,但并未从心理和谐角度加以研究。本文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加以测量,以期为改善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提供新的思路。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了唐山市司法机构工作人员300名,基本涵盖了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其中包括暂不在编、办事员、科员、副科、正科、副处等类别,经过调查,年龄基本平均分布在各个阶段,满足作为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样本条件。其中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74份,剔除无效问卷16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58份,有效率94.2%。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构成情况见表1。 表1 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构成情况(含前不含后) 5年以下 5-10年10-15年 15-20年 20-25年 25-30年 30年以上 男4436205438202女 14 6 4 12 8 (二)方法自编若干与司法机构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相关的 · 811·

浅谈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进展(一)

浅谈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进展(一) 论文关键词]核心自我评价;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组织管理 论文摘要]核心自我评价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能力、才干的最基本估计,西方人格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对此已做了一些探讨。本文对近几年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探讨了核心自我评价的基本结构,研究方法,以及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组织管理等的关系,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方向。自1997年,Judge等在研究工作满意度时引入核心自我评价(CoreSelf-evaluations)概念以来,西方人格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已经有大量的相关研究关注核心自我评价这个人格特质术语。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结构,以及它与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组织管理等的关系。这些研究促进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也有助于人们认清和改进工作满意度的方法,以及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发挥好组织成员的积极作用。但是,国内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尚处在初始阶段。本文主要对国外的核心自我评价研究进行了概述,展望其研究发展趋势,以期对国内的核心自我评价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于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Judge等认为核心评价是人们对自己、世界、他人所持有的最基准评价1]。特定情景的评价受到这些内在的、更基本的自我评价的影响,尽管多数人在感知或做出行为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我评价的影响。虽然个人的核心评价涉及多个方面,但研究表明核心自我评价才是最重要的。Judge等认为核心自我评价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能力、才干的基本估计,这种估计是从积极到消极不等的自我评价2]。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我概念”相类似,是对我们自己以及我们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评价。在提出这个概念的过程中,Judge和他的同事3]研究的领域包括哲学、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并从这些学科的文献中提取了自我评价的共同性主题。在对大量可能部分暗含这个概念的人格特质调查以后,他们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发现了一个基于自我评价的更基本概念——核心自我评价。Judge等关于核心自我评价的定义得到了大多数后续研究者的认同。 1核心自我评价的结构 在提出核心自我评价概念的过程中,Judge等认为组成核心自我评价的特质应该符合三条标准:(1)自我评价性,相对于描述他人来说,核心特质应该是涉及自我的评价;(2)基本性,相对于表面特质来说,核心特质应该是基本的,基础性的;(3)广泛性,核心特质应该是包括了较宽范围的重要方面。根据这个标准,研究者发现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同时和神经质这三个特质可以用来说明核心自我评价概念,此外,他们认为控制点也可以是核心自我评价的一个特质。因此,大多数的后续研究都包含了这四个组成特质1]。实证研究也发现了由这四个组成特质构成核心自我评价结构的合理性。如Judge等研究发现:一个全面的核心自我评价因素能够从四个相关的特质(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控制点和神经质)中提取出来,并且这个一般因素能够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负向预测压力、紧张和沮丧。可见核心自我评价结构有很好的预测效度。 由于核心自我评价主要是由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控制点和神经质四个人格特质构成,所以有必要对四个组成特质作进一步的分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核心自我评价的结构。自尊是核心自我评价最中心的概念,是对自我价值的总体评价。自尊涉及自我接受、自我嗜好、自我尊重等。一般的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应对的生活挑战程度的评估。一般自我效能涉及个人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信心。尽管评估自我效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评估对象所操作的任务,但是个人拥有的自我效能在各行为领域问还是有稳定性的。控制点是有关相信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概念——当个体把事物的结果看做是他们自己的行为附随结果,就是内控的。内控的人相信他们的命运是被他们自己的行为活动所决定的,而外控的人则相信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是在他们能够控制之外的。在实证研究中,已经发现内控与技术的获得、迁移训练和工作绩效呈正相关。神经质是“大五”人格理论的一个维度。高神经质的人

自我意识量表SCS

自我意识量表SCS 请仔细考虑下列每个项目,在您认为合适的数字上打“√” 完 全有相非 不点不当常 符符一符符 合合定合合1我经常试图描述我自己。0 1 2 3 4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方式。0 1 2 3 4 3.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什么人不太清楚。0 1 2 3 4 4.我经常常反省自己。0 1 2 3 4 5.我关心自己的表现方式。0 1 2 3 4 6.我能决定自己的命运。0 1 2 3 4 7.我从不检讨自己。0 1 2 3 4 8.我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很在意。0 1 2 3 4 9.我很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0 1 2 3 4 10.我常常担心我是不是给别人一个好印象。0 1 2 3 4 11.我常常考察自己的动机。0 1 2 3 4 12.离开家时我常常照镜子。0 1 2 3 4 13.有时我有一种自己在看着自己的感受。0 1 2 3 4 14.我关心他人看我的方式。0 1 2 3 4 15.我对自己心情变化很敏感。0 1 2 3 4 16.我对自己的外表很关注。0 1 2 3 4 17.当解决问题时我很清楚我自己的心理。0 1 2 3 4 此表是心理学家Fenigstein、Sheier和Buss在1975年编制的用于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测量。第3题和第7题反向记分,代表内在自我的题目包括:1、3、4、6、7、9、11、13、15和17,把它的总分计算出来;代表公众自我的是:2、5、8、10、12、14和16。 第3题和第7题反向计分,代表内在自我的题目包括:1、3、4、6、7、9、11、15和17,把它们的总分计算出来;代表公众自我的是2、5、8、10、12、14和16。 对大学生群体为而言,内在自我的平均得分为26,而外在自我的平均分为19。 每个人都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公众型还是私我型。

自我和谐量表

自我和谐量表 填答时,请您看清楚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圈选一个数字(1代表该句话完全不符合您的情况;2代表比较不符合您的情况;3代表不确定;4代表比较符合您的情况;5代表完全符合您的情况),以代表该句话与您现在对自己的看法相符合的程度。每个人对自己的看法都有其独特性。因此答案是没有对错的,您只要如实回答就可以了。 1、我周围的人往往觉得我对自己的看法有些矛盾. 2、有时我会对自己在某方面的表现不满意。 3、每当遇到困难,我总是首先分析造成困难的原因。 4、我很难恰当地表达我对别人的情感反应。 5、我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我并不要求别人也与我一样. 6、我一旦形成对事情的看法,就不会再改变。 7、我经常对自己的行为不满意。 8、尽管有时得做一些不愿做的事,但我基本上是按自己的愿望办 事的。 9、一件事情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什么可以含糊的。 10、如果我在某件事上不顺利,我就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11、我至少有几个知心的朋友. 12、我觉得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不该做的。

13、不论别人怎么说,我的观点决不改变。 14、别人常常会误解我对他们的好恶。 15、很多情况下我不得不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 16、我朋友中有些是与我截然不同的人,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关系. 17、与别人交往过多容易暴露自己的隐私。 18、我很了解自己对周围人的情感。 19、我觉得自己目前的处境与我的要求相距太远。 20、我很少去想自己所做的事是否应该。 21、我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 22、我很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23、我能很自如地表达我想表达的意思. 24、如果有了足够的证据,我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观点。 25、我很少考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6、把心里话告诉别人不仅得不到帮助,还可能招致麻烦. 27、在遇到问题时,我总觉得别人都离我很远。 28、我觉得很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29、我很担心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引起别人的误解。 30、如果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不佳,总希望尽快弥补。 31、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很难与他们沟通。 32、我认为能力再强的人也可能会遇上难题。 33、我经常感到自己是孤立无援的。 34、一旦遇到麻烦,无论怎样做都无济于事。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Piers-Harris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一)背景和目的: 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的认识,也反映了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儿童从婴儿期起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渐趋成熟。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使儿童的人格发生偏异。 Piers-Harris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是美国心理学家DBEV 及Piers harris 于1969年编制、1974年修订的儿童自评量表。主要用于评价儿童自我意识的状况,分为六个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来评价儿童的自我意识。该量表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信度与效度较好。据心理测量年鉴第九版(MMY-9 )统计1978-1986 年收录的引用文献最多的50 个测验中,该量表排在第33位。 我们于1990年在湖南省城乡取样864 例,将此量表进行标准化。以各年龄组分量表的粗分及总分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布制定常模。各分量表粗分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布为:行为11.97± 2.97,智力与学校情况8. 8913. 27,躯体外貌与属性6.40±2.81,焦虑9. 35± 2.85,合群8.49±2.20,幸福与满

足7.12± 1.98,总分51.66±11.47。比较男女性别各分量表得分,发现“行为” 及“合群”分量表女孩得分高于男孩,“焦虑” 分量表男孩高于女孩,提示男孩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女孩存在较多的情绪问题,答合心理学一般规律;各分量表及总分城市均高于农村,与Hawkins 报道高社会经济阶层的儿童自我意识高于低社会经济阶层的看法一致,提示环境因素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在应用时应考虑城乡差异。 (二)适用范围 本量表适用于8-16 岁儿童。可用于临床对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儿童自我意识的评价、治疗追踪,也可作为筛查工具用于流行学调查。 (三)信度和效度 信度:重测信度间隔2周为0.81,间隔三个月为0.74;Cronhach 的a 系数为0.61 (合群)-0.75 (行为),各因子内部一致性较好;大部分项目与分量表分的一致性较好,仅少数项目与总分的一致性较差,例如:我在“音乐方面不错” 、“我是一个幻想家” 、“我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等,可能与文化背景及社会赞许性有关。 效度:本量表与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教师报告表、智商、学习成绩均有较好的相关,临床应用对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单纯性肥胖、躯体疾病儿童有鉴别作用。 四)量表的内容及实施方法 量表含80 项是或否选择型测题(见附件),采用统一指导语,由儿童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王才康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州,510631 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1,2]。自我效能感与结果期望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动后果的知觉,而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或主导。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的认知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一种个体能采取适当的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以自信的观点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 按照Bandura的理论,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其感觉、思维和行动都不同。就感觉层面而言,自我效能感往往和抑郁、焦虑及无助相联系。在思维方面,自我效能感能在各种场合促进人们的认知过程和成绩,这包括决策质量和学业成就等。自我效能感能加强或削弱个体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高的人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为自己确立的较高的目标并坚持到底。一旦开始行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付出较多的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遇到挫折时他们又能很快恢复过来。自我效能感还被广泛用于学校环境、情绪障碍、心理和生理健康以及职业选择等领域。因此可以说自我效能感已成为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主要变量[3-4] 。 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领域特定(domain-specific)的概念,因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我信念,在另一方面可能并不是这样。但研究者也发现有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它指的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最早的德文版系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编制完成[3],开始时共有20个项目,后来改进为10个项目。目前该量表已被翻译成至少25种语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中文版的GSES最早由张建新和Schwarzer于1995年在香港的一年级大学生中使用[5]。至今中文版GSES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项目及评定标准】 GSES共10个项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比如“遇到困难时,我总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项目参表1。 GSES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1~4评分。对每个项目,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或“完全正确”。评分时,“完全不正确”记1分,“有点正确”记2分,“多数正确”记3分,“完全正确”记4分。 【评定注意事项】 1.同其它自评量表一样,一定要让被试看明白指导语及有关问题。 2.量表由被试自行填写,可进行个别测试,也可用于团体测试。 3.一般来说,本量表适用于大、中学生群体。 4.必须答齐全部10题目,否则无效。 【统计指标及结果分析】 GSES为单维量量,没有分量表,因此只统计总量表分。把所有10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总量表分。 【应用评价】 1.GSES题目少,操作简便,可广泛用于大中学生的心理测评和有关心理学研究。 2.根据Schwarzer报告,在不同文化(国家)的多次测定中,GSES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75和.91之间,一直有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汇聚效度和区分效度)。比如GSES和自尊、乐观主义有正相关关系,和焦虑、抑郁和胜利症状有负相关关系[3]。 3.根据Schwarzer对7767名成年人调查,在GSES上的平均得分为2.86。此外,男性在GSES上的得分高于女性,不同文化(国家)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3]。 4.本文作者发现,中文版的GSES也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在一致性系数为.87,一星期间隔的重测信度为.83,。效度方面,GSES的10个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60和.77之间。因素分析抽取一个因素,解释方差47.09%,表示GSES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自我概念研究四

自我概念研究四 1引言 1.1选题背景 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他们的研究结果使我们认识到自我概念在个体内部有着影响和谐统一的作用而且影响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对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因此正确认识准确把握青少年自我概念特点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对个体家庭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关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中存在横向矛盾:在同一时期发表的结果截然相反2005年左右时结果有好有坏到2010年左右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上的得分总体水平不高因此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得到比较准确的结论一方面帮助我们认识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提示教育者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正确的自我概念。 本研究从中国知等期刊上搜集的关于研究自我概念的中研究结果存在纵向矛盾从2005年甚至是更早到现在这一段时间中过程的体现杂乱无章没有一个总体一致的分析。因此本研究认为采用分析的方法能使存在差异的结果得到总体一致的分析旨

在揭示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理论依据。1.2概念界定 1.2.1 自我概念 本研究把自我概念定义为: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各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我和对他人关系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1]。 1.2.2 分析 分析在1976年由G.V. Glass正式提出思想的话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它总结了各种有“合并统计量”的。具体地说就是整合现有的、针对某个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的结果。如果这些研究结果差异不大可对其进行平均;如果各研究结果间的差异比较显著分析就要进一步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郭伯良、张雷)[2]。 但是虽然分析的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它在心理与教育领域的运用还比较少比较局限。就以我国的两本心理学核心期刊为例在《心理科学》和《心理学报》上自2000年共发表分析有关文章15篇其中10篇是分析具体应用类文章5篇是技术介绍类文章。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发表的具体研究类文章依旧不多达不到分析的要求没有进行分析的必要;其二是分析本身的局限性其本身是非实验研究并未能掌握所有的中所包含的被试情况具体施测方法;其三对于其他的过于依赖会受其他研究好坏的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打印版)

学校:班级: 1.我的同学嘲弄我() 2.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3.我很难交朋友() 4.我经常悲伤() 5.我聪明() 6.我害羞() 7.当老师找我时,我感到紧张() 8.我的容貌使我烦恼() 9.我长大后将成为一个重要人物() 10.当学校要考试时,我就烦恼() 11.我和别人合不来() 12.在学校里我表现好() 13.当某件事做错了常是我的错() 14.我给家里带来麻烦() 15.我是强壮的() 16.我常常有好主意() 17.我在家里是重要的一员() 18.我常常想按自己的主意办事() 19.我善于做手工劳动() 20.我易于泄气() 21.我的学校作业做得好() 22.我干许多坏事() 23.我很会画画() 24.在音乐方面我不错() 25.我在家表现不好() 26.我完成学校作业很慢() 27.在班上我是一个重要的人() 28.我容易紧张() 29.我有一双漂亮的眼睛() 30.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我可以讲得很好() 31.在学校我是一个幻想家() 32.我常常捉弄我的兄弟姐妹() 33.我的朋友喜欢我的主意() 34.我常常遇到麻烦() 35.在家里我听话() 36.我运气好() 37.我常常很担忧() 38.我的父母对我期望过高() 39.我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 40.我觉得自己做事丢三拉四() 41.我的头发很好()姓名:年龄:岁 42.在学校我自愿做一些事() 43.我希望我与众不同() 44.我晚上睡得好() 45.我讨厌学校() 46.在游戏活动中我是最后被选入的成员之一 () 47.我常常生病() 48.我常常对别人小气() 49.在学校同学们认为我有好主意() 50.我不高兴() 51.我有许多朋友() 52.我快乐() 53.对大多数事我不发表意见() 54.我长得漂亮() 55.我精力充沛() 56.我常常打架() 57.我与男孩子合得来() 58.别人常常捉弄我() 59.我家里对我失望() 60.我有一张令人愉快的脸() 61.当我要做什麽事时总觉得不顺心() 62.在家里我常常被捉弄() 63.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我是一个带头人() 64.我笨拙() 65.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我只看不参加() 66.我常常忘记我所学的东西() 67.我容易与别人相处() 68.我容易发脾气() 69.我与女孩子合得来() 70.我喜欢阅读() 71.我宁愿独自干事,而不愿与许多人一起做事 情() 72.我喜欢我的兄弟姐妹() 73.我的身材好() 74.我常常害怕() 75.我总是跌坏东西或打坏东西() 76.我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77.我与众不同() 78.我常常有一些坏的想法() 79.我容易哭叫() 80.我是一个好人()

自我状态量表(EGPT)

自我状态量表(EGPT) 该问卷用问卷的方式来解析个体自我状态,由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开发,周步成于1991 年修订了此问卷,并建立了国内常模,问卷信效度良好。该问卷共60 道题,主要包含 5 个分量表,分别是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CP)分量表、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NP)分量表、成人自我状态(A)分量表、顺应型儿童自我状态(AC)分量表和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FC)分量表。此外,该问卷还包括偏位量表(D)、疑问量表(Q)作为效度量表,如果问卷的Q 量表得分高于30 分或D 分量表低于10 分,则视为无效问卷。该量表指标符合统计学标准,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745,各分量表α系数如下: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分量表为0.678,养育型父母自我状态分量表为0.716,成人自我状态分量表为0.629,顺应型儿童自我状态分量表为0.623,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分量表为0.588。 指导语:以下60 道题目都是关于个人态度和感受的问题,答案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是代表了你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和感受,请你按照实际情况如实回答。每个题目 都有三个可供选择的答案,0 代表“不相符”,1 代表“不确定”,2 代表“相符合”,每个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不必考虑过多,请您选出你最初想到的答案,在上面画一个“√”。 项目不相符不确定相符合 1 不能畅所欲言? 0 1 2 2 对谁都吵闹? 0 1 2 3 认为没有天生的坏人? 0 1 2 4 情绪变化剧烈? 0 1 2 5 性急爱发脾气? 0 1 2 6 看清了将来的前途? 0 1 2 7 客观地观察他人的行为? 0 1 2 8 以批判的态度看待事物? 0 1 2 9 注重礼貌? 0 1 2 10 同情心强? 0 1 2 11 做事时犹豫不决? 0 1 2 12 碰到别人反对时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0 1 2 13 拍人家的马屁? 0 1 2 14 做事有计划? 0 1 2 15 见到悲伤的人加以劝慰? 0 1 2 16 有话直说? 0 1 2 17 考虑个人利害后再行动? 0 1 2 18 碰到不愉快的事尽力克制自己? 0 1 2 19 成功是经过努力取得的0 1 2 20 常常照料别人? 0 1 2 21 看别人脸色行事? 0 1 2 22 顽同而不随机应变? 0 1 2 23 看别人的缺点多而看别人的优点少? 0 1 2

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

自我和谐量表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 一、编制的背.与目的 自我和谐(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是C. 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与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Rogers的观点,自我是个体的现象领域中(包括个体对外界及自己的知觉)与自身有关的知觉与意义m同时,个体有着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机能,而且“个体所采取的行为大多数都与其自我观念相一致”。如果个体体验到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差距,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一种“不和谐”的状态。个体为了维持其自我概念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防御反应Ell,并因而为心理障碍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Ropers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作为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图,在后来的临床观察和研究中,他认识到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曾编制过一个评定量表以测量心理治疗过程中个体自我与经验之间协调程度的改善程度。 Rogers的量表由七个维度组成,分别是“情感及其个人意义”、“体验”、“不和谐”、“自我交流”、“经验的构成”、“与间题的关系”以及“关系的方式”。每一个维度都由七个等级组成,由低到高分别代表刻板、僵化、停滞直到灵活、变通与和谐。这一量表主要由治疗者或其他的独立评分者对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定。然而,该量表建立以后并未引起什么反应,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评定上的局限,不适合作为一般性的研究工具。 本量表根据Rogers提出的7个维度设计,由治疗者的主观评定变为病人的自我报告。经因素分析得到三个分量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及“自我的刻板性”它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有关研究工作的开展,还将为心理治疗评估提供一种新的量表。 二、信效度检验结果 对502名大学生测试,采用项目间一致性的方法计算,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较高,分别为0.85,0.81和0.64。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doc

发布人:管理员浏览量:182 发布日期:2009-8-9 23:56:07 个人对自我的看法不但影响其行为,也与其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因此,自我概念一直是人格测验的重要内容。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TSCS)由美国心理学家费茨(W.H.Fitts)于1965年编制,1988年进行了修订。该量表基于自我概念的多维观点而编制,主要依据是临床经验。有两种格式,一种供咨询及辅导用,一种供临床治疗及研究用,题目完全相同,都是在5点量表上作答,只是记分方式不大一样。适用于12岁及12岁以上被试。 量表共有100个自我描述的句子,其中90题描述自我概念,另外10题选自(ME)、个人自我(PER)、家庭自我(FA)、社会自我(SO)以及总体自我。每部分的内容又从三个方面测查:自我认同(ID)、自我满意(SA)和行为(B)。现详述如下。 身体自我:即受试者对其身体健康状态、外貌、技能和性方面的感觉。 道德伦理自我:即受试者对其道德价值、宗教信仰、好坏人等的看法。 个人自我:对自己个人价值及能力的评价。 家庭自我:对自己作为家庭成员一分子的价值及胜任感的看法。 社会自我:自己在与他人关系中的价值及胜任感。 自我认同:反应受试者对自我现状的描述。 自我满意:对自我现状的满意程度。 行为:受试者在接纳自我或拒绝自我后,实际所采取的应对行动,或表现在外的行为。 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是应用广泛的人格量表之一。中国台湾心理学家林邦杰20世纪70年代末曾出版了该量表的中文修订本。 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 这份问卷的目的是帮助你了解自己。问卷上的每一个题目是在描述你的实际情况。请仔阅读每个题目,判断该题目所叙述的内容与你的真实情况是否相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作者:花菜(摘…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05-9-11 指导语: 下面有80个问题,是了解你是怎样看待你自己的。请你决定哪些问题符合你的实际情况, 哪些问题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如果你认为某一个问题符合或基本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就在答卷纸上相应的题号后的"是"字上划圈,如果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就在答卷纸上相应的题号后的"否"字上划圈。对于每一个问题你只能作一种回答,并且每个问题都应该回答。请注意,这里要回答的是你实际上认为你怎样,而不是回答你认为你应该怎样。填时请不要在表上涂改,填完后连同本表一同交回。 1.我的同学嘲弄我 2.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3.我很难交朋友 4.我经常悲伤 5.我聪明 6.我害羞 7.当老师找我时,我感到紧张 8.我的容貌使我烦恼 9.我长大后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人物 10.当学校要考试时,我就烦恼 11.我和别人合不来 12.在学校里我表现好 13.当某件事做错了常常是我的过错 14.我给家里带来麻烦 15.我是强壮的 16.我常常有好主意 17.我在家里是重要的一员 18.我常常想按自己的主意办事 19.我善于做手工劳动 20.我易于泄气 21.我的学校作业做得好 22.我干许多坏事 23.我很会画画 24.在音乐方面我不错 25.我在家表现不好 26.我完成学校作业很慢 27.在班上我是一个重要的人 28.我容易紧张 29.我有一双漂亮的眼睛 30.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我可以讲得很好

31.在学校我是一个幻想家 32.我常常捉弄我的兄弟姐妹 33.我的朋友喜欢我的主意 34.我常常遇到麻烦 35.在家里我听话 36.我运气好 37.我常常很担忧 38.我的父母对我期望过高 39.我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 40.我觉得自己做事丢三拉四 41.我的头发很好 42.在学校我自愿做一些事 43.我希望我与众不同 44.我晚上睡得好 45.我讨厌学校 46.在游戏活动中我是最后被选入的成员之一 47.我常常生病 48.我常常对别人小气 49.在学校里同学们认为我有好主意 50.我不高兴 51.我有许多朋友 52.我快乐 53.对大多数事我不发表意见 54.我长得漂亮 55.我精力充沛 56.我常常打架 57.我与男孩子合得来 58.别人常常捉弄我 59.我家里对我失望 60.我有一张令人愉快的脸 61.当我要做什麽事时总觉得不顺心 62.在家里我常常被捉弄 63.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我是一个带头人 64.我笨拙 65.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我只看不参加 66.我常常忘记我所学的东西 67.我容易与别人相处 68.我容易发脾气 69.我与女孩子合得来 70.我喜欢阅读 71.我宁愿独自干事,而不愿与许多人一起做事情 72.我喜欢我的兄弟姐妹 73.我的身材好

自我肯定行为量表

自我肯定行為量表 與別人建立好的人際關係,首先要能自我肯定。個體要做到自我肯定的行為,能夠自尊與自重為最先要件,接下來才能做到尊重別人,進而有效的處理人際關係。 □1從來沒有□2很少□3偶爾□4大多是□5經常是 1.當一個人對你非常不公平時,你是否讓他知道?□1□2□3□4□5 2.你是否容易作決定?□1□2□3□4□5 3.當別人佔了你的位置時,你是否告訴他?□1□2□3□4□5 4.你是否經常對你的判斷有信心?□1□2□3□4□5 5.你是否能控制你的脾氣?□1□2□3□4□5 6.在討論或辯論中你是否覺得很容易發表意見?□1□2□3□4□5 7.通常你是否表達你的感受?□1□2□3□4□5 8.當你工作時如果有人注意你,你是否不受影響?□1□2□3□4□5 9.當你和別人說話時,你是否能輕易的注視對方的眼睛?□1□2□3□4□5 10.你是否易於開口讚美別人?□1□2□3□4□5 11.你是否因很難對推銷員說不,而買些自己實在不需要 或並不想要的東西?□1□2□3□4□5 □1□2□3□4□5 12.當你有充分的理由退貨給店方時,你是否遲疑不決? 13.在社交場合你是否覺得沒有困難去保持交談?□1□2□3□4□5 14.你是否覺得別人在言行中很少表示不歡迎你?□1□2□3□4□5

15.如果有位朋友提出一種無理要求,你能拒絕嗎?□1□2□3□4□5 16.如果有人恭維你,你知道說些什麼嗎?□1□2□3□4□5 17.當你和異性談話時,你是否不感到緊張?□1□2□3□4□5 18.當你生氣時是否不會嚴厲的責罵對方?□1□2□3□4□5 自我肯定量表計分與解釋 1.高度自我肯定:分數相加,得分在77分以上者,表示非常自我肯定,經常能 適當、適時地表露自己的意見與感受。 2.中偏高度自我肯定:分數相加,得分在52~76分之間者,表示大多數時候能 表露自己的意見與感受但偶爾做不到。 3.中偏低自我肯定:分數相加,得分在27~51分之間者,表示偶爾能自我肯定, 但大多數時候不能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感受。 4.低度自我肯定:分數相加,得分在26分以下,表示非常不自我肯定,經常不 能表露自己的意見與感受。 Reference:黃天中、洪英正著,民81。心理學。桂冠圖書公司,P601~602

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1.您的性别( B):A男B女 2.您的专业类别( A):A理科B文科C工科 3.您是大几的学生( D):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4.您成长的地方( B):A农村B城镇 5.您是不是独生女子女( B):A是 B不是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在回答问卷之前,请您认真阅读下面的指导语: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让您确切回忆小时侯父母对您说教的每一个细节是很困难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对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有深刻印象。回答这一问卷,就是请您努力回想小时侯留下的这些印象。 本量表有很多题目组,每题只准选一个答案。您父亲或母亲对您的教养方式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请您实事求是地分开来回答。如果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关的题目可以不答。问卷不记名,请您如实回答。

题目选择 1.我觉得父母干涉我所做的每一件事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2.能通过父母的言谈、表情感受他(她)很喜欢我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3.与我的兄弟姐妹相比,父母更宠爱我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4.我能感到父母对我的喜爱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5.即使是很小的过失,父母也惩罚我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6.父母总试图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使我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7.我觉得父母允许我在某些方面有独到之处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8.父母能让我得到其他兄弟姐妹得不到的东西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9.父母对我的惩罚是公平的、恰当的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0.我觉得父母对我很严厉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1.父母总是左右我该穿什么衣服或该打扮成什么样子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2.父母不允许我做一些其他孩子可以做的事,因为他们害怕我会出事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3.在我小时候,父母曾当着别人的面打我或训斥我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4.父母总是很关注我晚上干什么 父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母亲(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5.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能感到父母在尽量鼓励我,使我得到一些安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