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缺陷太阳电池EL图像及伏安特性分析

缺陷太阳电池EL图像及伏安特性分析

缺陷太阳电池EL图像及伏安特性分析
缺陷太阳电池EL图像及伏安特性分析

现代科学仪器

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第5期2010年10月

N o.5 O c t. 2010105

缺陷太阳电池EL 图像及伏安特性分析

肖娇 徐林 曹建明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太阳能研究所 上海 200240)

摘 要 本文基于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的理论,利用红外检测的方法,通过CCD 近红外相机实验检测出了晶体硅太阳电池中存在的隐性缺陷,如隐裂、断栅、电阻不均匀、花片等,并将可见光下电池图像与EL 图像进行对比。对存在缺陷的太阳电池进行了伏安特性测试,得出隐裂缺陷对太阳电池伏安特性、填充因子、效率等性能的影响,也证明电致发光技术检测太阳电池缺陷的准确性。关键词 太阳电池;电致发光;电池缺陷;伏安特性

中图分类号 O474

Electroluminescence Images and I-V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Defective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

Xiao Jiao, Xu Lin, Cao Jianming

(Solar Energy Institute, Physics Dep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Electroluminescence (EL) theory, the micro-cracks of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 were detected by the near-infrared CCD camera, such as the cracks, off-grid, non-uniform resistance, ? ower slice. Then we compared the EL images with the images under visible light. I-V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fective solar cells was tested, and we got that the defects would affect the I-V curve, ? ll factor, ef ? ciency of the solar cell, meanwhile EL technology is proved to be an accurate measurement to detect solar cells.

Key words Solar cell; Electroluminescence;Solar cell defects; I-V characteristic

收稿日期:2010-06-23

作者简介:肖娇,女,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检测设备的研发

目前工业化晶体硅太阳电池在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丝网印刷、高温烧结、互联、层压封装等生产工艺,其中丝网印刷的机械应力、焊接的热应力、高温烧结的热应力、层压封装的机械应力等不可避免会引入一些缺陷,包括隐裂、碎片、断栅、虚焊等,这类缺陷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太阳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和电池的寿命。据估计,每条组件生产线每年由于缺陷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0万美元,故有效的检测手段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运用基于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 ,EL)的检测方法,有效地检测出了太阳电池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是一种有效的检测电池、组件的方法。对检测出来的各类缺陷电池进行伏安特性曲线、填充因子、效率、串联电阻等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存在缺陷的电池漏电流较大,填充因子、效率减少较严重,性能测试结果和EL 检测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

1 电致发光实验理论基础

在太阳电池中,少子的扩散长度远远大于势垒

宽度,因此电子和空穴通过势垒区时因复合而消失的几率很小,继续向扩散区扩散。在正向偏压下,p-n 结势垒区和扩散区注入了少数载流子。这些非平衡少数载流子不断与多数载流子复合而发光,这就是太阳电池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1]。

发光成像有效地利用了太阳电池间带中激发电子载流子的辐射复合效应。在太阳能电池两端加入正向偏压, 其发出的光子可以被灵敏的CCD 相机获得,即得到太阳电池的辐射复合分布图像。但是电致发光强度非常低,而且波长在近红外区域,要求相机必须在900-1100nm 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非常小的噪声。图1为电致发光的光谱图[2]。

2 CCD 红外相机试验方法

实验样品为国产多晶硅太阳电池,采用由加拿大生产的INFILITY 近红外相机,ELECTROOPTIC 公司生产的红外相机镜头,其波谱响应范围为800nm ~1100nm。在试验过程中,利用直流稳压电源给多晶硅电池加正向偏压,控制正向偏压大小为

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106N o.5O c t.2010

40mA/cm2左右,调节相机像素为1392×1392pixs,拍摄冷却温度为-25℃,曝光时间控制在适当范围以达到更好的图像效果,同时为减少噪声应尽可能控制增益大小,实验在暗箱环境中进行。

实验结果与讨论:

图2 所示为多晶硅太阳电池片1在可见光下及EL图像,选取相同位置图像作为对比。如图2(B)所示在电致发光情况下检测出了清晰的太阳电池裂纹,而这种隐裂可见光下是无法观测到的。电池裂纹缺陷可能来源于前期的硅片弯曲和扭曲,或者是在组件层压和固化工艺过程引起,另外,焊锡、串联等工艺也会引入裂纹。研究表明[3],对于晶体硅太阳电池,长度超过1mm的裂纹将不能承受2400Pa(约100mph风速)的压力。在户外使用时,裂纹将会演变为碎片,导致电性能的损失甚至开路,严重影响电

池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A B

图2 太阳电池片1可见光下及EL图像

(A 太阳电池1可见光下图像;B 太阳电池1 EL图像)

图3所示为多晶硅太阳电池片2在可见光下及EL图像,选取电池片相同位置图像作参考对比。由该电池的EL图像可以看出,主栅线已断,整片电池已经无法正常导通。丝网印刷质量不佳往往易造成断栅缺陷。在丝网印刷时,若某处栅线断裂,外加电场则无法顺利地到达此处的p-n结,所激发的光子密度较低,因此发光图片显示为暗色。而实际工作中时,这种缺陷的存在导致光生载流子的收集效率

降低,从而影响光谱响应,降低组件的转换效率。

A B

图3 太阳电池片2可见光下及EL图像

(A 太阳电池2可见光下图像;B 太阳电池2 EL图像)

图4为多晶硅太阳电池3 EL图像,可以看到该电池表面发光强度不均匀,这是由于电阻不均匀引起的,较暗区域一般串联电阻较大[4]。这种缺陷能反应少子寿命的分布情况,缺陷部位少子跃迁机率降低,故电致发光图片上显现为暗色。图5为多晶硅太阳电池4 EL图像,图像整体为黑色,但带有较多亮斑。此种电池 片缺陷为花片,花片缺陷造成的主要原因为烧结不透,花片同样会给太阳电池电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图4 太阳电池3电致发光图像

图5 太阳电池4电致发光图

图6 A,B为多晶硅太阳电池5在可见光下及EL图像。在可见光下仅可看到此电池片的显裂,而在EL图像中电池的显裂及隐裂均被识别出来。

A B

图6 太阳电池片5可见光下及EL图像

(A太阳电池5可见光下图像;B太阳电池5 EL图像 )

图1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光谱图[2]

107

第5期2010年10月通过实验结果及分析,基于电致发光的晶体硅

太阳电池缺陷检测能将电池中各种可能存在的缺陷检测出来。同时它也适用于太阳电池组件的检测,并具有非接触、快速、准确的优点。

3 对实验样品进行性能测试

对缺陷试验片进行I-V 特性曲线、填充因子、转换效率、串联电阻等性能测试,以进一步确认电池片

中缺陷的存在,观察缺陷存在对电池片电性能的影

响,并加入无明显缺陷的太阳电池片0作为对比。

实验采用上海赫爽太阳能有限公司生产的太阳电池测试仪,对存在隐裂缺陷的太阳电池片1、断栅电池片2、电阻不匀电池片3、花片电池片4进行了电性能测试。下图7 A-D 为四个试验片的I-V 特性曲线测试结果,表1为试验片的其他电性能测试结果。

图7 试验电池片I-V 特性曲线图

(A 隐裂太阳电池1 I-V 特性曲线图;B 断栅太阳电池2 I-V 特性曲线图;C 电阻不匀太阳电池3 I-V 特性曲线图;D 花片太阳电池

4 I-V 特性曲线图)

表1 试验太阳电池片电性能测试表

电池名称测试温度(℃)

校正到光强

(mw/cm 2)

校正到温度(℃)

开路电压(V)短路电流(A)

串联电阻(Ohm)并联电阻(Ohm)最大功率(W)填充因子(%)效率(%)

125.3510025.350.59 1.440.072696.320.49658.008.17225.4410025.44\\\\\\ \325.3710025.370.61 2.180.041021.240.93270.1710.9425.3510025.350.61 4.410.066313.860.96335.51 6.170

25.42

100

25.42

0.61

4.96

0.029

128.6

1.28

72.77

15.2

A

B

C

D

从上述测试结果可以看到,隐裂、断栅、电阻不匀、花片等缺陷对太阳电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缺陷电池相对于无明显缺陷的对比电池短路电流、并联电阻、填充因子、效率均下降,而串联电阻均有所增加,对开路电压的影响较小。

隐裂致使太阳电池片1串联电阻增大,串联电阻影响太阳电池的正向伏安特性,致使短路电流显著下降;串联电阻的增大和并联电阻的减小都会使

肖娇 等:缺陷太阳电池EL 图像及伏安特性分析

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108N o.5O c t.2010

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下降明显。这也与文献中[5]的仿真结果相符。

电阻不匀太阳电池片部分区域的串联电阻较大,缺陷密度高,少子在此处复合速度更快,少子寿命降低。同时试验片3的并联电阻明显降低,并联电阻对短路电流影响较小,但影响反向特征,并联电阻产生较大的漏电流使得最终试验片3的短路电流较小,使得电池功率及填充因子下降。

花片为一般为烧结不透所致,在丝网印刷工艺中,银导电浆料主要由银粉颗粒、无机相及有机载体组成,银粉作为导电功能相,其烧结质量直接影响收集电流的输出。研究还发现,若铝背场浆料中含有碱金属钾,引入了深杂质能级,少子寿命严重下降 [6]。表一可看到花片电池存在较低的并联电阻,体内存在大量的复合中心,故理想因子及反向饱和电流较大,图7(D)中可以看到花片太阳电池填充因子下降近一半,可将其归为不合格片。

太阳电池片2的I-V特性曲线等电性能均无法正常测量,验证了EL图像得到该电池断栅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并联电阻减小一般影响太阳电池开压,但在试验中反映的不明显。

4 结论

利用电致发光原理对多晶硅太阳电池片做了近红外成像实验,并将多晶硅太阳电池同一位置可见光下的图像与EL图像进行对比,EL图像准确地检测出了多晶硅太阳电池中可能存在的隐裂、断栅、电阻不匀、花片等缺陷,而这些缺陷均为可见光下无法观测出来的隐性缺陷,同时存在显裂和隐裂的电池片及人为划痕与内部晶界在EL图像中也被完全识别开来。对存在缺陷的电池片进行了电性能测试,测试的结果证实试验片中缺陷的存在,并可看出缺陷存在使得多晶硅太阳电池串联电阻增大、并联电阻减小,填充因子、效率下降显著。

参考文献

[1] 刘恩科,朱秉生,罗晋生等.半导体物理学[M].西安:西安

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286

[2] P. Würfel, T. Trupke, and T. Puzzer. Diffusion

lengths of silicon solar cells from luminescence images[J]. J.

Appl. Phys, 2007, 101,123110

[3] C.P.Chen,Analytical Determination of Critical Crack Size

in Solar Cells,JPL Publication 88-19

[4] D avid Hinken,Klaus Ramspeck,Karsten Bothe.Series

resistance imaging of solar cells by voltage dependent electroluminescence[J]. J. Appl. Phys, 2007,91,182104

[5] 郑建邦,任驹,郭文阁等.太阳电池内部电阻对其输出特性影响

的仿真[J].太阳能学报,2006,27(2):121-125

[6] 张忠文,刘祖明等.铝浆特性及烧结工艺条件对晶体硅太阳电

池背场的影响 [C]. 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

太阳能光伏电池标准_IEC_61427-2005(中文版)

国际标准IEC61427 第2版 2005.5 光伏太阳能系统(PVES) 储能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目录前言 1.适用范围 2.标准性参考文献 3.术语和定义 4.使用条件 4.1光伏能源系统 4.2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4.3通用运行条件 5.一般要求 5.1机械耐受性 5.2充电效率 5.3深放电保护 5.4标记 5.5安全 5.6文件 6.功能特性 7.通用试验条件 7.1测量仪表精度 7.2测试样品的准备和维护 8.试验方法 8.1容量实验 8.2循环耐久试验 8.3荷电保持试验 8.4光伏用途循环耐久试验(极端条件)9.试验的推荐采用 9.1型式试验 9.2验收试验

前言 1)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是一个全球性的、包括所有国家的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的标准化组织。 IEC的目的是推进所有电气和电子领域有关标准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为此目的,除了其它的活动之外,IEC出版国际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报告、公开可获得的规范和指导(下称IEC出版物)。出版物的准备都是委托各技术委员会进行;任何IEC 国家委员会对于所涉及的出版物感兴趣都可以参加准备工作。在出版物的准备过程中,与IEC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参加。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按照两个组织一致同意的条件密切合作。 2)IEC对于技术问题所作出的结论和决议都尽可能地代表了相关问题国际上的一致意见,因为每一个技术委员会都有来自所有感兴趣的IEC国家委员会的代表。 3)IEC出版物的形式为国际上推荐采用,而且在这个意义上也已被IEC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尽管已经尽力做到IEC出版物的技术内容准确无误,但IEC不能对其使用的方式或最终用户的误解负责。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一致性,所有IEC国家委员会都承诺在其国家的或地区的出版物中尽最大可能的明确使用IEC出版物。IEC出版物和国家的或地区的出版物之间的任何差异都需要在后者的出版物中予以明确标明。 5)IEC不提供其认可的程序,也不对任何声称符合IEC出版物的设备负责。 6)所有用户都应确保他们所持有的是最新版本。 7)对于由于使用或信任本出版物或其它IEC出版物所导致的任何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任何性质的损害――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地――或者其它的费用(包括法律费用)和开销,都与IEC或其经理、雇员、服务人员或代理――包括个体的专家和技术委员会以及IEC国家委员会的委员无关。 8)注意该出版物引用的参见标准。对于正确使用本出版物,使用这些参见出版物是必须的。 9)注意本出版物的某些内容可能是专利权的标的。IEC没有责任标明任何或所有这些专利权。 IEC61427标准由IEC21技术委员会――二次电池和电池组――准备。 该第2版取代了1999年公布的第一版。该版本包括了一些技术方面的修改。 第二版在该文件第一版本的基础上重新组织,在使用条件、一般要求、功能特性、通用试验条件、试验方法以及试验的推荐采用等方面更加清晰,目的是让最终用户更容易理解。试验方法在两种不同的技术――铅酸和镍镉――方面都给予了详细清楚地解释。 该标准的内容以下述文件为基础: 关于该标准的批准投票详细情况可以在上表中示出的投票报告中去查找。 该出版物的起草根据ISO/IEC Directive Part2进行。

(整理)大物实验太阳能电池.

实验62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化合物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其中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在应用中居主导地位。本实验研究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3种太阳能电池的特性。 【实验目的】 1. 太阳能电池的暗伏安特性测量 2. 测量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光强之间的关系 3. 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光强之间的关系 4.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测量 【实验原理】 太阳能电池利用半导体P-N 结受光照射时的光伏效应发电,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就是一个大面积平面P-N 结,图1为P-N 结示意图。 P 型半导体中有相当数量的空穴,几乎没有自由 电子。N 型半导体中有相当数量的自由电子,几乎没有空穴。当两种半导体结合在一起形成P-N 结时,N 区的电子(带负电)向P 区扩散, P 区的空穴(带正 电)向N 区扩散,在P-N 结附近形成空间电荷区与势垒电场。势垒电场会使载流子向扩散的反方向作漂移运动,最终扩散与漂移达到平衡,使流过P-N 结的净电流为零。在空间电荷区内,P 区的空穴被来自N 区的电子复合,N 区的电子被来自P 区的空穴复合,使该区内几乎没有能导电的载流子,又称为结区或耗尽区。 当光电池受光照射时,部分电子被激发而产生电子-空穴对,在结区激发的电子和空穴分别被势垒电场推向N 区和P 区,使N 区有过量的电子而带负电,P 区有过量的空穴而带正电,P-N 结两端形成电压,这就是光伏效应,若将P-N 结两端接入外电路,就可向负载输出电能。 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改变太阳能电池负载电阻的大小,测量其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得到输出伏安特性,如图2实线所示。 负载电阻为零时测得的最大电流I SC 称为短路电流。 负载断开时测得的最大电压V OC 称为开路电压。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为输出电压与输 出电流的乘积。同样的电池及光照条件,负载电 阻大小不一样时,输出的功率是不一样的。若以 输出电压为横坐标,输出功率为纵坐标,绘出的 P-V 曲线如图2点划线所示。 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最大乘积值称为最大 输出功率P max 。 填充因子F.F 定义为: sc oc I V P F F ?=?max (1) 空间电荷区 图1 半导体P-N 结示意图 I V

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

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教学目的】 1、测绘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学会用图线表示实验结果。 2、了解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 【教学重点】 1、测绘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2、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 【教学难点】 非线性电阻的导电性质。 【课程讲授】 提问:1.如何测绘伏安特性曲线? 2.二极管导电有何特点? 一、实验原理 常用的晶体二极管是非线性电阻,其电阻值不仅与外加电压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方向有关。下面对它的结构和电学性能作一简单介绍。 图1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图2晶体二极管的p-n结和表示符号晶体二级管又叫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如果在纯净的半导体中适当地掺入极微量的杂质,则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就会有上百万倍的增加。加到半导体中的杂质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杂质加到半导体中去后,在半导体中会产生许多带负电的电子,这种半导体叫电子型半导体 (也叫n型半导体);另一种杂质加到半导体中会产生许多缺少电子的空穴(空位),这种半导体叫空穴型半导体 (也叫p型半导体)。 晶体二极管是由两种具有不同导电性能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结合形成的p-n结构成的。它有正、负两个电极,正极由p型半导体引出,负极由n型半导体引出,如图2(a)所示。p-n结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常用图2(b)所示的符号表示。

关于p-n结的形成和导电性能可作如下解释。 图3 p-n结的形成和单向导电特性 如图3(a)所示,由于p区中空穴的浓度比n区大,空穴便由p区向n区扩散;同样,由于n区的电子浓度比p区大,电子便由p区扩散。随着扩散的进行,p区空穴减少,出现 了一层带负电的粒子区(以?表示);n区的电子减少,出现了一层带正电的粒子区(以⊕表 示)。结果在p型与n型半导体交界面的两侧附近,形成了带正、负电的薄层,称为p-n结。这个带电薄层内的正、负电荷产生了一个电场,其方向恰好与载流子(电子、空穴)扩散运动的方向相反,使载流子的扩散受到内电场的阻力作用,所以这个带电薄层又称为阻挡层。当扩散作用与内电场作用相等时,p区的空穴和n区的电子不再减少,阻挡层也不再增加,达到动态平衡,这时二极管中没有电流。 如图3(b)所示,当p-n结加上正向电压(p区接正,n区接负)时,外电场与内电场方向相反,因而削弱了内电场,使阻挡层变薄。这样,载流子就能顺利地通过p-n结,形成比较大的电流。所以,p-n结在正向导电时电阻很小。 如图3(c)所示,当p-n结加上反向电压(p区接负,n区接正)时,外加电场与内场方向相同,因而加强了内电场的作用,使阻挡层变厚。这样,只有极少数载流子能够通过p-n 结,形成很小的反向电流。所以p-n结的反向电阻很大。 晶体二极管的正、反向特性曲线如图12-4所示。从图上看出,电流和电压不是线性关系,各点的电阻都不相同。凡具有这种性质的电阻,就称为非线性电阻。 图4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图5测电阻伏安特性的电路 二、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2台),电阻,白炽灯泡,灯座,短接桥和连接导线,实验用九孔插件方板。

红外热像仪检测太阳能电池综合缺陷

红外热像仪检测太阳能电池综合缺陷 仪器设备:NEC H2640 一、背景应用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稀缺。与此同时产生的 粉尘、CO2、SO2 对环境、大气造成严重的破坏。因而寻找新的洁净能源改善现有能源架构就非常重要和紧迫了。 图1 调查研究表明,地球上每年蕴含的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水能分别如下图所示。人类都已经开始开发应用。 图2 从蕴能的角度看,太阳能无异是最丰富,最易开发利用的资源。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广泛 的应用到地球回归线以内的广大地区,而太阳能发电也正蓬勃的发展起来,有利于解决地球能源不足和温室效应的问题。但是太阳能发电也存在转换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等诸多因素困扰。今天我们就是要针对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综合缺陷检测给出红外检测方案。 二、太阳能电池系统生产及检测 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在组装环节,我们使用电池片PV Cell 焊接、层压成 为组件Modules。

图3 在出厂前需要进行电池组件缺陷进行测试,现在主要使用的方法有1、电池板电性能测 试;2、EL 隐裂可视化检测;3、层压后红外检测。我们主要介绍红外检测电池板综合缺陷。当太阳能电池板通反向电流时,电池板会发热,电池板缺陷部分阻抗比较大,所以发热量也大,我们就是通过红外热像仪观察电池板的热区和冷区来。通常情况下正常区域面积较大,过热区域是太阳能电池板的缺陷所在,过冷区域是太阳能电池板的短路区域。因而过热和过冷都是有问题的。 三、案例应用 下面以太阳能电池组件综合缺陷红外热成像检测为例进行说明,检测在暗房内进行,以避免太阳光的干扰。首先选择有电性能缺陷的单片电池片做实验,单片电池片表面为硅材料,没有层压玻璃薄膜。使用恒流电流源对电池片接通反向1A 电流,电池片逐渐升温,其中缺陷部位升温较快,当电池片的整体温度达到40℃时,缺陷部位的温度已经达到60℃左右。如图4 所示,电池片右上方区域存在过热区域。 图4 在对几组电池片完成实验后我们将恒流电流源反向接通到太阳能电池组件上,电流大小 9A。从红外热像仪观察,组件升温缓慢,但是仍然出现了热区和冷区,出现缺陷的位置与客户划定的缺陷区域吻合。下图5 是组件的检测。电池组件存在过热和过冷区域,该电池存在缺陷并有部分短路。

太阳能光伏电池检验测试结果与分析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近代光学创新实验 实验名称:太阳能光伏电池测试与分析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pn结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理解工作原理; 3、掌握pn结的IV特性及IV特性对温度的依赖关系; 4、掌握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参数测试原理与方法,理解光源强度、波长、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太阳能 电池特性的影响; 5、通过分析PN结、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参数测试数据,进一步熟悉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分 析实验数据与理论结果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二、实验原理 1、光生伏特效应 半导体材料是一类特殊的材料,从宏观电学性质上说它们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导电能力随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等)发生剧烈的变化。半导体材料具有负的带电阻温度系数。从材料结构特点说,这类材料具有半满导带、价带和半满带隙,温度、光照等因素可以使价带电子跃迁到导带,改变材料的电学性质。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对半导体材料进行必要的掺杂处理,调整它们的电学特性,以便制作出性能更稳定、灵敏度更高、功耗更低的电子器件。基于半导体材料电子器件的核心结构通常是pn结,pn结简单说就是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基础区域,太阳能电池本质上就是pn结。 常见的太阳能电池从结构上说是一种浅结深、大面积的pn结,如图1所示,它的工作原理的核心是光生伏特效应。光生伏特效应是半导体材料的一种通性。当光照射到一块非均匀半导体上时,由于内建电场的作用,在半导体材料内部会产生电动势。如果构成适当的回路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电流叫做光生电流,这种内建电场引起的光电效应就是光生伏特效应。 非均匀半导体就是指材料内部杂质分布不均匀的半导体。pn结是典型的一个例子。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接触形成pn结。pn结根据制备方法、杂质在体内分布特征等有不同的分类。制备方法有合金法、扩散法、生长法、离子注入法等等。杂质分布可能是线性分布的,也可能是存在突变的,pn结的杂质分布特征通常是与制备方法相联系的。不同的制备方法导致不同的杂质分布特征。

电阻伏安特性

实验19 电阻伏安特性及电源外特性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测量线性和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方法,并绘制其特性曲线; 2. 学习测量电源外特性的方法; 3. 掌握运用伏安法判定电阻元件类型的方法; 4. 学习使用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掌握电压、电流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直流恒压源恒流源,数字万用表,各种电阻11只,白炽灯泡1只(12V/3W)及灯座,稳压二极管(2CW56),电位器(470/2W),短接桥和连接导线及九孔插件方板 三、实验原理 1. 电阻元件 (1)伏安特性 (a)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b) 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二端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是指元件的端电压与通过该元件电流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一定的测量电路,用电压表、电流表可测定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由测得的伏安特性可了解该元件的性质。通过测量得到元件伏安特性的方法称为伏安测量法(简称伏安法)。根据

测量所得数据,画出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2)线性电阻元件 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满足欧姆定律。可表示为:U=IR ,其中R 为常量,它不随其电压或电流改变而改变,其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具有双向性。如图19-1(a )所示。 (3)非线性电阻元件 非线性电阻元件不遵循欧姆定律,它的阻值R 随着其电压或电流的改变而改变,其伏安特性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曲线,如图19-1(b )所示。 (4)测量方法 在被测电阻元件上施加不同极性和幅值的电压,测量出流过该元件中的电流;或在被测电阻元件中通入不同方向和幅值的电流,测量该元件两端的电压,便得到被测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2. 直流电压源 (1)直流电压源 理想的直流电压源输出固定幅值的电压,而它的输出电流大小取决于它所连接的外电路。因此它的外特性曲线是平行于电流轴的直线,如图19-2(a )中实线所示。实际电压源的外特性曲线如图19-2(a )虚线所示,在线性工作区它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Us 和内电阻Rs 相串联的电路模型来表示,如图19-2(b )所示。图19-2(a )中角θ越大,说明实际电压源内阻Rs 值越大。实际电压源的电压U 和电流I 的关系式为: I R U U S S ?-= (19-1) (2)测量方法 将电压源与一可调负载电阻串联,改变负载电阻R 2的阻值,测量出相应的电压源电

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 1。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电压U为横坐标,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像。 2。小灯泡电阻极小,所以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连入电路;电压应从0开始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并且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 三、实验器材 小灯泡一盏,电源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台,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直尺一把。 四、实验电路 五、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如图: 2。闭合开关S,将滑片P逐渐向B端移动,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且注意电压表示数不能超过小灯泡额定电压,取8组,记录数据,整理分析。 3。拆除电路,整理桌面,将器材整齐地放回原位。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电压U为横坐标,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像。

六、实验结论 1。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 2。曲线原因的分析:根据欧姆定理,R U应该是一条直线,但是那仅仅是理想IU来说,RI电阻,R是恒定不变的但是在现实的试验中,电阻R是会受到温度的影响的,此时随着电阻本身通过电流,温度就会增加,R自然上升,对于R代表图线中的斜率,当R不变时,图像是直线,当变化时,自然就是曲线。 七、误差分析 1。测量时未考虑电压表的分流,造成电流I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 2。读数时没有读准确,在估读的时候出现误差。 3。描绘图像时没有描绘准确造成误差。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课题任务是:电学知识告诉我们当电压一定时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但小灯炮的电阻会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小灯泡(6。3V、0。15A)在一定电流范围内其电压 与电流的关系为UKIn,K和n是与灯泡有关的系数。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出《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整体方案,内容包括:(写出实验原理和理论计算公式,研究测量方法,写出实验内容和步骤),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做好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果,按书写科学论文的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设计要求 ⑴通过查找资料,并到实验室了解所用仪器的实物以及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 法,找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⑵选择实验的测量仪器,设计出测量小灯泡伏安曲线的电路和实验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 ⑶验证公式UKIn; ⑷求系数K和n;(建议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

#什么是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如何测试

什么是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如何测试 请教大家,什么是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啊?Quantum efficiency of a solar cell, QE 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和太阳能电池光谱响应,太阳能电池IPCE有什么区别啊?spectral response, IPCE, Incident Photon to Charge Carrier Efficiency 太阳能电池这些特性如何测试啊? 什么是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如何测试啊?Quantum efficiency of a solar cell, QE 太阳能电池的量子效率是指太阳能电池的电荷载流子数目和照射在太阳能电池表面一定能量的光子数目的比率。因此,太阳能电池的量子效率和太阳能电池对照射在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各个波长的光的响应有关。太阳能电池的量子效率和光的波长或者能量有关。如果对于一定的波长,太阳能电池完全吸收了所有的光子,并且我们搜集到由此产生的少数载流子(例如,电子在P型材料上),那么太阳能电池在此波长的量子效率为1。对于能量低于能带隙的光子,太阳能电池的量子效率为0。理想中的太阳能电池的量子效率是一个正方形,也就是说,对于测试的各个波长的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是一个常数。但是,绝大多数太阳能电池的量子效率会由于再结合效应而降低,这里的电荷载流子不能流到外部电路中。影响吸收能力的同样的太阳能电池结构,也会影响太阳能电池的量子效率。比如,太阳能电池前表面的变化会影响表面附近产生的载流子。并且,由于短波长的光是在非常接近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地方被吸收的,在前表面的相当多的再结合将会影响太阳能电池在该波长附近的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类似的,长波长的光是被太阳能电池的主体吸收的,并且低扩散深度会影响太阳能电池主体对长波长光的吸收能力,从而降低太阳能电池在该波长附近的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用稍微专业点的术语来说的话,综合器件的厚度和入射光子规范的数目来说,太阳能电池的量子效率可以被看作是太阳能电池对单一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 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有时也被叫做IPCE,也就是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Incident-Photon-to-electron Conversion Efficiency)。 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光谱响应测试、量子效率QE(Quantum Efficiency)测试、光电转换效率IPCE (Monochromatic Incident Photon-to-Electron Conversion Efficiency) 测试等。广义来说,就是测量光伏材料在不同波长光照条件下的光生电流、光导等。 测试原理 用强度可调的偏置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模拟其不同的工作状态,同时测量太阳能电池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照射下产生的短路电流,从而得到太阳能电池的绝对光谱响应和量子效率。

太阳能电池板标准测试方法

太阳能电池板标准测试方法 (2011-03-14 21:30:56) 转载 标签: 杂谈 太阳能电池板标准测试方法 (模拟太阳能光) 一、开路电压:用500W的卤钨灯,0~250V的交流变压器,光强设定为3.8~4.0万LUX,灯与测试平台的距离大约为15-20CM,直接测试值为开路电压; 二、短路电流:用500W的卤钨灯,0~250V的交流变压器,光强设定为3.8~4.0万LUX,灯与测试平台的距离大约为15-20CM,直接测试值为短路电流; 三、工作电压:用500W的卤钨灯,0~250V的交流变压器,光强设定为3.8~4.0万LUX,灯与测试平台的距离大约为15-20CM,正负极并联一个相对应的电阻,(电阻值的计算:R=U/I),测试值为工作电压; 四、工作电流:用500W的卤钨灯,0~250V的交流变压器,光强设定为3.8~4.0万LUX,灯与测试平台的距离大约为15-20CM,串联一个相对应的电阻,(电阻值的计算:R=U/I),测试值为工作电流。 问:太阳能电池板在阴天或日光灯下能产生电吗? 答:准确的说法是产生很小的电流.基本上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问:在白炽灯下或阳光下能产生多大电流? 答:在白炽灯下距离远近都是有差别的.同样阳光下上午,中午,下午,产生的电流也是不同的. 问:太阳能测试标准是什么?在白炽灯下多大灯泡多远距离测试算标准呢?

答:太阳能测试标准光照强度为:40000LUX,温度:25度.我们做过测试一般 白炽灯100W, 距离0.5-1CM,这样测试和标准测试相差不大. 问:太阳能电池板寿命是多长时间? 答:一般封装方式不同使用寿命会不同,一般钢化玻璃/铝合金外框封装寿命20年以上.环氧树脂封装15年以上. 问:为什么太阳能电池在太阳底下和出厂测试参数不同? 答: 99%工厂用流明计测出的是光通量的数值.但是实际上太阳能电池板是根据照度来转换电能的,照度越强功率值越大 太阳能电池和电池板测试解决方案 已有 158 次阅读2011-6-25 11:51|个人分类:光伏文档|关键词:解决方案太阳能电池电池板 迅速增长的太阳能产业对太阳能电池及电池板测试有极为紧迫的需要。如今的解决方案大体又有两种: 一是全套专用的系统, 二是利用现有标准化仪器及软件进行系统集成。集成的方案能建造更低成本的测试系统,并可根据测试要求的变化修改测试系统。例如,如果您的测试要求更高精度或更宽电流范围,需要更换的就只是测试系统中的个别仪器,而不是整个系统。此外,标准化的硬件和软件也可用于其它的测试系统。太阳能电池在研发、质量保证和生产中都需要测试。虽然对于不同的行业和应用,如用于太空或在地面上,测量精度、速度和参数的重要性会有不同,但有一些在任何测试环境都必

三极管伏安特性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_______指导老师:_____干于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______三极管伏安特性测量______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 深入理解三极管直流偏置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深入理解和掌握三极管输入、输出伏安特性 二、实验原理 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全面反映各电极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这些特性曲线实际上就是PN结性能的外部表现。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可把三极管当做一个非线性电阻来研究它的伏安特性,而不必涉及它的内部结构。其中最常用的是输入输出特性。 1)输入特性曲线 输入特性曲线是指在输入回路中,Uce 为不同常数值时的Ib ~Ube 曲线。分两种情形来讨论。 (1) 从图(a)来看,Uce =0,即c、e间短路。此时Ib 与Ube 间的关系就是两个正向二极 管并联的伏安特性。每改变一次Ube ,就可读到一组数据(Ube ,Ib ),用所得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图,就得到图(b)中Uce =0时的输入特性曲线。 2)输出特性曲线 输出特性曲线是指在Ib 为不同常量时输出回路中的Ic ~Uce 曲线。测试时,先固定一个Ib ,改变Uce ,测得相应的Ic 值,从而可在Ic ~Uce 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条曲线。Ib 取不同常量值时,即可测得一系列Ic ~Uce 曲线,形成曲线族,如图所示。 专业:___ _________ 姓名:___ _________ 学号: ______ 日期:_____ ______ 地点:_____ ___

缺陷太阳电池EL图像及伏安特性分析

现代科学仪器 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第5期2010年10月 N o.5 O c t. 2010105 缺陷太阳电池EL 图像及伏安特性分析 肖娇 徐林 曹建明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太阳能研究所 上海 200240) 摘 要 本文基于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的理论,利用红外检测的方法,通过CCD 近红外相机实验检测出了晶体硅太阳电池中存在的隐性缺陷,如隐裂、断栅、电阻不均匀、花片等,并将可见光下电池图像与EL 图像进行对比。对存在缺陷的太阳电池进行了伏安特性测试,得出隐裂缺陷对太阳电池伏安特性、填充因子、效率等性能的影响,也证明电致发光技术检测太阳电池缺陷的准确性。关键词 太阳电池;电致发光;电池缺陷;伏安特性 中图分类号 O474 Electroluminescence Images and I-V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Defective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 Xiao Jiao, Xu Lin, Cao Jianming (Solar Energy Institute, Physics Dep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Electroluminescence (EL) theory, the micro-cracks of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 were detected by the near-infrared CCD camera, such as the cracks, off-grid, non-uniform resistance, ? ower slice. Then we compared the EL images with the images under visible light. I-V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fective solar cells was tested, and we got that the defects would affect the I-V curve, ? ll factor, ef ? ciency of the solar cell, meanwhile EL technology is proved to be an accurate measurement to detect solar cells. Key words Solar cell; Electroluminescence;Solar cell defects; I-V characteristic 收稿日期:2010-06-23 作者简介:肖娇,女,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检测设备的研发 目前工业化晶体硅太阳电池在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丝网印刷、高温烧结、互联、层压封装等生产工艺,其中丝网印刷的机械应力、焊接的热应力、高温烧结的热应力、层压封装的机械应力等不可避免会引入一些缺陷,包括隐裂、碎片、断栅、虚焊等,这类缺陷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太阳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和电池的寿命。据估计,每条组件生产线每年由于缺陷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0万美元,故有效的检测手段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运用基于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 ,EL)的检测方法,有效地检测出了太阳电池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是一种有效的检测电池、组件的方法。对检测出来的各类缺陷电池进行伏安特性曲线、填充因子、效率、串联电阻等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存在缺陷的电池漏电流较大,填充因子、效率减少较严重,性能测试结果和EL 检测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 1 电致发光实验理论基础 在太阳电池中,少子的扩散长度远远大于势垒 宽度,因此电子和空穴通过势垒区时因复合而消失的几率很小,继续向扩散区扩散。在正向偏压下,p-n 结势垒区和扩散区注入了少数载流子。这些非平衡少数载流子不断与多数载流子复合而发光,这就是太阳电池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1]。 发光成像有效地利用了太阳电池间带中激发电子载流子的辐射复合效应。在太阳能电池两端加入正向偏压, 其发出的光子可以被灵敏的CCD 相机获得,即得到太阳电池的辐射复合分布图像。但是电致发光强度非常低,而且波长在近红外区域,要求相机必须在900-1100nm 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非常小的噪声。图1为电致发光的光谱图[2]。 2 CCD 红外相机试验方法 实验样品为国产多晶硅太阳电池,采用由加拿大生产的INFILITY 近红外相机,ELECTROOPTIC 公司生产的红外相机镜头,其波谱响应范围为800nm ~1100nm。在试验过程中,利用直流稳压电源给多晶硅电池加正向偏压,控制正向偏压大小为

单晶硅太阳电池检验标准

单晶硅太阳电池检验标准……………………………… EVA检验标准…………………………………………… 钢化玻璃检验标准……………………………………… TPT检验标准…………………………………………… 铝型材检验标准………………………………………… 涂锡焊带检验标准……………………………………… 双组分有机硅导热灌封胶检验标准…………………… 有机硅橡胶密封剂检验标准…………………………… 组件质量检测标准……………………………………… EVA检验标准 晶体硅太阳电池囊封材料是EVA,它乙烯与醋酸乙烯脂的共聚物,化学式结构如下 (CH2—CH2)—(CH—CH2) | O | O — O — CH2 EVA是一种热融胶粘剂,常温下无粘性而具抗粘性,以便操作,经过一定条件热压便发生熔融粘接与交联固化,并变的完全透明,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在太阳电池封装与户外使用均获得相当满意的效果。 固化后的EVA能承受大气变化且具有弹性,它将晶体硅片组“上盖下垫”,将硅晶片组包封,并和上层保护材料玻璃,下层保护材料TPT(聚氟乙烯复合膜),利用真空层压技术粘合为一体。 另一方面,它和玻璃粘合后能提高玻璃的透光率,起着增透的作用,并对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有增益作用。 EVA厚度在0.4mm~0.6mm之间,表面平整,厚度均匀,内含交联剂,能在150℃固化温度下交联,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形成稳定胶层。 EVA主要有两种:①快速固化②常规固化,不同的EVA层压过程有所不同 采用加有抗紫外剂、抗氧化剂和固化剂的厚度为0.4mm的EVA膜层作为太阳电池的密封剂,使它和玻璃、TPT之间密封粘接。 用于封装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EVA,主要根据透光性能和耐侯性能进行选择。 1. 原理 EVA具有优良的柔韧性,耐冲击性,弹性,光学透明性,低温绕曲性,黏着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耐侯性,耐化学药品性,热密封性。 EVA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分子量(用熔融指数MI表示)和醋酸乙烯脂(以VA表示)的含量。当MI一定时,VA的弹性,柔软性,粘结性,相溶性和透明性提高,VA的含量降低,则接近聚乙烯的性能。当VA含量一定时,MI降低则软化点下降,而加工性和表面光泽改善,

太阳能电池板标准测试方法

太阳能电池板标准测试方法(模拟太阳能光) 一、开路电压:用500W的卤钨灯,0~250V的交流变压器,光强设定为3.8~4.0万LUX,灯与测试平台的距离大约为15-20CM,直接测试值为开路电压; 二、短路电流:用500W的卤钨灯,0~250V的交流变压器,光强设定为3.8~4.0万LUX,灯与测试平台的距离大约为15-20CM,直接测试值为短路电流; 三、工作电压:用500W的卤钨灯,0~250V的交流变压器,光强设定为3.8~4.0万LUX,灯与测试平台的距离大约为15-20CM,正负极并联一个相对应的电阻,(电阻 值的计算:R=U/I),测试值为工作电压; 四、工作电流:用500W的卤钨灯,0~250V的交流变压器,光强设定为3.8~4.0万LUX,灯与测试平台的距离大约为15-20CM,串联一个相对应的电阻,(电阻值的计算:R=U/I),测试值为工作电流。 问:太阳能电池板在阴天或日光灯下能产生电吗? 答:准确的说法是产生很小的电流.基本上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问:在白炽灯下或阳光下能产生多大电流? 答:在白炽灯下距离远近都是有差别的.同样阳光下上午,中午,下午,产生的电流也是不同的. 问:太阳能测试标准是什么?在白炽灯下多大灯泡多远距离测试算标准呢? 答:太阳能测试标准光照强度为:40000LUX,温度:25度.我们做过测试一般白炽灯100W, 距离0.5-1CM,这样测试和标准测试相差不大. 问:太阳能电池板寿命是多长时间? 答:一般封装方式不同使用寿命会不同,一般钢化玻璃/铝合金外框封装寿命20年以上. 环氧树脂封装15年以上. 问:为什么太阳能电池在太阳底下和出厂测试参数不同? 答: 99%工厂用流明计测出的是光通量的数值.但是实际上太阳能电池板是根据照度来 转换电能的,照度越强功率值越大 迅速增长的太阳能产业对太阳能电池及电池板测试有极为紧迫的需要。如今的解决方 案大体又有两种:一是全套专用的系统,二是利用现有标准化仪器及软件进行系统 集成。集成的方案能建造更低成本的测试系统,并可根据测试要求的变化修改测试系统。例如,如果您的测试要求更高精度或更宽电流范围,需要更换的就只是测试系统 中的个别仪器,而不是整个系统。此外,标准化的硬件和软件也可用于其它的测试系统。太阳能电池在研发、质量保证和生产中都需要测试。虽然对于不同的行业和应用,

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_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

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 实验内容: 1.先搭接一个调压电路,实现电压1-5V连续可调; 2.在面包板上搭接一个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 3.测量二极管正向和反向的伏安特性,将所测的电流和电压列表记录好; 4.给二极管测试电路的输入端加Vp-p=3V、f=100Hz的正弦波,用示波器观察该电路的输 入输出波形; 5.用excel或matlab画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环境: 数字万用表、学生实验箱(直流稳压电源)、电位器、整流二极管、色环电阻、示波器DS1052E,函数发生器EE1641D、面包板。 实验原理: 对二极管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则二极管中就有正向电流通过(多数载流子导电),随着正向偏置电压的增加,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偏置电压增至接近二极管导通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的少许变化,电流的变化都很大。 为了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我们用直流电源和电位器搭接一个调压电路,实现电压1-5V连续可调。调节电位器的阻值,可使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变化,用万用表测出若干组二极管的电压和电流值,最后绘制出伏安特性曲线。电路图如下所示: 用函数发生器EE1641D给二极管施加Vp-p=3V、f=100Hz的交流电源,再用示波器观察二极管的输入信号波形和输出信号波形。电路图如下:

实验记录及结果分析: 得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下: 结论:符合二极管的特性,即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偏置电压增至接近二极管导通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的少许变化,电流的变化都很大。 2. 示波器显示二极管的输入输出波形如下图(通道1为输入波形,通道2为输出波形):

太阳能电池重点答案(前4章)

第一章 1.法国物理学家Edmond Becquerel 于1839 年首先观察到光伏效应。 2.1883 年美国科学家Charles fritts 制造了历史上第一个太阳能光电池。 3.1954 年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研制出了第一块现代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6%,这是太阳能 电池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4.2000 年德国首先颁布可再生能源法。 5.光子的能量?能量(eV)与波长(μm)的关系。(计算) 答:光子的能量:E(J) = hf = hc/λ 能量与波长的关系:E (eV ) = 1.24 / λ(μm)。光的能量与波长成反比。 6.太阳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内核发生核聚变反应(氢转换成氦),这些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 方辐射: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000 k。 7.太阳光照射在距离D 处的球面,入射到物体的光强为?(计算) 答:(式中,Isun为太阳的表面辐射功率强度) 8.大气效应主要在哪些方面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 答: 1)由大气吸收、散射和反射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减少。 2)由于大气对某些波长的较为强烈地吸收和散射而导致光谱含量的变化。 3)当地大气层的变化引起入射光能量、光谱和方向的额外改变。 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减少:导致光谱含量的变化。 (特殊的气体包括:臭氧(O3),二氧化碳(CO2)和水蒸气(H2O)都能强烈地吸收能量与其分子键能相近的光子。从而改变太阳的光谱含量,使得辐射光谱曲线深深地往下凹。 然而空气分子和尘埃,却是通过对光的吸收和散射成为辐射能量减少的主要因素) 9.什么叫光学大气质量?太阳在相对水平面成30?的高度,其相应的大气光学质量是多少? 答:光线通过大气层的路程,太阳在头顶正上方时,路程最短。我们把实际路程与此最短路程的比称之为大气光学质量。简称AM。大气光学质量表达式: (θ为太阳和头顶正上方成角度) 当太阳在头顶上方时,AM=1,称为大气光学质量1的辐射。 当太阳在相对水平面成30?时, 10.地球表面的标准光谱称为AM1.5,辐射能量密度为1000 W/m2;地球大气层外的标准光谱称为 AM0,辐射能量密度为1366 W/m2。 11.北半球,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式中各量表示什么? 答:北半球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表达式: 式中ф为观测位置所处的纬度;δ为偏向角,大小取决于所在一年中的天数,北半球:春分日和秋分日偏向角为0°,夏至日偏向角为23.45°,冬至日偏向角为-23.45°。 在赤道地区(纬度为0?),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处在头顶时高度角为90?;在北回归线处(大约在纬度23.5?),夏至日,太阳在头顶正上方,其高度为90?。 第二章 1.硅的晶体结构为金刚石结构。 2.求晶面的密勒指数? 答:选一格点为原点,并作出沿三轴线,在某族晶面中必有一个离原子最近的晶面,假设它在3个坐标轴上的截面距分别为h1',h2',h3',用(h1,h2,h3)来标志这个晶面系-密勒指数: 注意:若晶面系和某轴线平行,截面距将为∞。所对应的指数为0。

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实验报告 篇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测量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方法; 2.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和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任何时刻,线性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符合欧姆定律。任何一个二端电阻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之间的函数关系式I=f(u)来表示,即用I-u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为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根据伏安特性的不同,电阻元件分为两大类: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1-1(a)所示。该直线的斜率只由电阻元件的电阻值R决定,其阻值R为常

数,与元件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无关;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其阻值R不是常数,即在不同的电压作用下,电阻值是不同的。常见的非线性电阻如白炽灯丝、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1(b)、(c)、(d)所示。在图1-1中,u>0的部分为正向特性,u<0的部分为反向特性。 (a)线性电阻(b)白炽灯丝 绘制伏安特性曲线通常采用逐点测试法,电阻元件在不同的端电压u作用下,测量出相应的电流I,然后逐点绘制出伏安特性曲线I=f(u),根据伏安特性曲线便可计算出电阻元件的阻值。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直流稳压电源1台 2.直流电压表1块 3.直流电流表1块 4.万用表1块 5.白炽灯泡1只 6.二极管1只 7.稳压二极管1只 8.电阻元件2只 四、实验内容 1.测定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按图1-2接线。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u,从0伏开始缓慢地增加(不得超过10V),在表1-1中记下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2 将图1-2中的1kΩ线性电阻R换成一只12V,0.1A的灯

EL和PL测试分析在太阳电池生产中的应用

EL和PL测试分析在太阳电池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采用电阻率为1.5-2.0Ω•cm的P型156*156cm的多晶硅片经制绒、扩散、湿法刻蚀、PECVD沉积和丝网印刷等工序制备了转换效率为17.25%的多晶太阳电池。利用光致发光(PL)和少子寿命测试仪对原硅片的缺陷和寿命进行了测量和表征;同时,对高效率多晶硅片和普通太阳电池的电学参数和电致发光(EL)等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PL检测为制备高效电池提供了保障,而EL检测为丝网印刷质量、烧结等提供了后续的检测手段。因此,有效利用一定的检测手段对分析太阳电池转换效率以及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改进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EL;PL;太阳电池;少子寿命 一、引言 目前,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能源日益紧缺,加强环境保护和开发清洁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光电能量转换器件,太阳电池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热切关注。近年随着太阳电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结构的开发和利用使太阳电池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多晶硅太阳电池因工序流程简单、工艺成熟和制造成本低,使其在太阳能电池市场占据着较大的比例。为了更快的推动绿色能源发展,降低太阳电池成本和提高电池转换效率已成为行业发展和竞争的两个主要目标。EL和PL测试对原硅片和太阳电池性能测试分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实验方法 取高效率和普通多晶硅片各5片,测试硅片的PL图对原硅片的质量进行表征和分析以及沉积氮化硅后硅片的少子寿命。随后各取200片硅片,经相同的制绒、扩散、PECVD以及丝网印刷和测试工序完成太阳电池的制备。最后,两批太阳电池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进行了电学性能和EL测试。 三、结果与讨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