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

B.环境承载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承载或容纳的人口数

C.环境承载力就是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D.环境承载力就是目前各国各地区的人口数量

2.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高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据此回答: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完成3~4题。

3.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4.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5~6题。

“环境负担”公式:

EB=P+A-T

P—人口Population

A—消费程度Affluence

T—创造财富的技术Technologies

EB—环境负担Environmental Burden

5.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6.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单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二、综合题

7.下图为“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对世界未来趋势的预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未注明曲线为人口、资源、污染曲线,其中①为____________曲线,②为____________曲线,③为____________曲线。

(2)20世纪以来,世界资源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人口增长约在________年达到最大值,此时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图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基础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13·保定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城市2012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2012年的人口容量为( )

A.351万 B.105.6万 C.97.3万 D.85.4万

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市政 C.教育 D.劳动就业

下表为“某岛国人口容量数据”,下图为“该国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5万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30万

2010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35万

3.表中反映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4.有关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B.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不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可承载的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人口容量之内

D.如果不对该岛国的人口增长加以调节,则该国的人口总数将逐渐减少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图中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为了简便,在估算环境承载力时,主要依据的指标是( )

A.粮食产量 B.气候资源 C.能源资源 D.生物资源

8.有关人口合理容量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越多,人口合理容量也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D.地区越开放,出口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9~10题。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电压 电阻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电压电阻达标检测(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电压电阻易错压轴题(难) 1.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小张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 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已知M为控温器,电源电压未知但恒定不变,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并读出阻值的变阻器)。因实验器材的限制,利用该电路无法直接测出热敏电阻的阻值,聪明的小张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根据图甲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足够大; ②控制控温器中液体温度为10℃,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达到某数值,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26Ω; ③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得到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中“……”部分的操作是____。 (2)从表中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定温度范围,_____。 (3)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张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制成了一支指针式温度计(电路图如图乙所示,电压表未接入),它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读出相应温度。闭合开关后,小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将电压表依次并在各接线柱之间发现ab间无示数,接ac、bc间有示数,此时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小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后,若想要电压表的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原理图乙中_____两端接入电压表。 A.a、b B.b、c C.a、c 【答案】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定值电阻短路A 【解析】 【详解】 (1)为了探究热敏电阻R 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应保持其他变量不变,即调节电阻箱阻值来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2)因为热敏电阻R t与电阻箱串联,而电路电流保持不变,所以电路总电阻保持不变,读表可知,那么随着温度升高,变阻箱电阻增大,即热敏电阻R T的减小。(3)如图乙:闭合开关后,小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没有断路,将电压表依次并在各接线柱之间发现ab间无示数,而接ac、bc间有示数,则ab间一定发生短路;想要电压表的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路总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定值电阻ab两端电压随热敏电阻R t减小而增加,故应接在ab之间,选A。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练习题

章末综合检测卷(三)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1~2题。 1.上图反映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2.下列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②辅以公路建设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原煤生产逐年增加,应属于扩大煤炭开采量措施。第2题,加强铁路运输建设,并辅以公路运输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及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都会缓解交通压力。炼焦业不断向外输出焦炭,质量上有所减轻,但空间上基本不变,所以并没有减轻其对交通的压力。 解析:1.A 2.C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号称中国的“煤海”,但一煤独大的经济格局给山西造成的困局也是有目共睹的——“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着山西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距消费市场近 B.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为山西煤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C.黄河流经山西,为山西煤炭外运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D.山西有多条铁路通往东部,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运输条件 4.“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这说明以煤炭为主的经济

结构给山西带来了严重的( )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固体废弃物污染④噪声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3题,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体现在地理位置、交通和市场等方面;黄河虽流经山西,但黄河航运条件较差,山西的煤炭并不是以水运输出为主。第4题,“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分别说明开采利用煤炭给山西带来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3.C 4.A 2014年2月24日黄河新闻网报道山西省煤炭行业要拓展煤基新兴产业,特别是煤机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煤炭文化业、煤炭高端服务业等方面加快发展,推进煤炭转型步伐。据此完成5~6题。 5.近年来,山西加快能源的加工转换,将输煤转为输电,这样做的益处是( ) ①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②缓解运输压力③缓解山西用水紧张的局面④减轻山西的环境污染程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山西是产煤大省,却不是经济强省,其原因和发展方向分别是( )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加大煤炭的开采量 B.我国和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不大——拓展国内和国际两大煤炭市场 C.石油取代煤炭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开采不足——加大煤炭转换为电能的力度D.生产结构单一,能源综合利用程度不高——调整产业结构 解析:第5题,与输煤相比,输电延长了产业链,这样既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又缓解了运输压力。第6题,山西生产结构单一,煤炭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柱,再加上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因此山西并不是经济强省;今后应调整产业结构,力争产业多元化。 答案:5.A 6.D 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目前已经通过国务院核准审批。下图为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回答7~9题。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学轴对称填空选择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学轴对称填空选择达标检测(Word版含 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BAC的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D,DE⊥AB,DF⊥AC,垂足分别为E ,F,AB=11,AC=5,则BE=______________. 【答案】3 【解析】如图,连接CD,BD,已知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F⊥AC,根据角平 分线的性质可得DF=DE,∠F=∠DEB=90°,∠ADF=∠ADE,即可得AE=AF,又因DG是BC的 垂直平分线,所以CD=BD,在Rt△CDF和Rt△BDE中,CD=BD,DF=DE,利用HL定理可 判定Rt△CDF≌Rt△BDE,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CF,所以 AB=AE+BE=AF+BE=AC+CF+BE=AC+2BE,又因AB=11,AC=5,所以BE=3. 点睛: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 质.此题难度适中,正确作出辅助线,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如图,AD⊥BC 于 D,且 DC=AB+BD,若∠BAC=108°,则∠C 的度数是______度. 【答案】24 【解析】 【分析】 在DC上取DE=DB.连接AE,在Rt△ABD和Rt△AED中,BD=ED,AD=AD.证明 △ABD≌△AED即可求解. 【详解】 如图,在DC上取DE=DB,连接AE.

在Rt△ABD和Rt△AED中, BD ED ADB ADE AD AD = ? ? ∠=∠ ? ?= ? ∴△ABD≌△AED(SAS). ∴AB=AE,∠B=∠AED. 又∵CD=AB+BD,CD=DE+EC ∴EC=AB ∴EC=AE, ∴∠C=∠CAE ∴∠B=∠AED=2∠C 又∵∠B+∠C=180°-∠BAC=72° ∴∠C=24°, 故答案为:2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图,关键是巧妙作出辅助线. 3.如图,已知OP平分∠AOB,CP∥OA,PD⊥OA于点D,PE⊥OB于点E.CP= 25 4 ,PD =6.如果点M是OP的中点,则DM的长是_____. 【答案】5. 【解析】 【分析】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OP=∠BOP,PC=PD=6,∠PDO=∠PEO=90°,由勾股定理得出22 7 4 CE CP PE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OPC=∠AOP,得出∠OPC=∠BOP,证出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学生参赛作文 承载着梦想的星星素材

承载着梦想的星星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夜色正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所写的一样,宁静、平淡,月光中,只剩这稀疏的影子。而与寂静的夜色相比,我想更美的景致是高楼上零星遍布的莘莘学子挑灯夜读的微弱灯光。这些光亮在夜色的笼罩的高楼上无比的耀眼,正如浩瀚星海中承载着祖国,教育梦想的星星,无论夜色多么漆黑却不放弃。执着的放出光芒,展示着自己。又正如我们中国人民的不服输精神,我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更是拥有自豪的五千年文明,绝美的文字,精美的诗词。唐朝时期更为各国典范。有舍有得,有长有短,万物自然都是对立的,当一个朝代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走向没落衰亡。也才会有新的开始新的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教育,所以才会有古人的“十年寒窗”,培养人才后还要合理的安置,发挥其才华。汉朝时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朝时分科考试实行科举制。我国的科举制度随着朝代,时代的进步,在慢慢的改变。正因对教育的重视才会使我们中华民族面对危机时,利用聪明才智齐心协力对抗外敌。有学识的人就像黑夜中发光的星星带着中华民族步入了民主的新时代,带领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使中国在世界舞台绽放耀眼光芒。有西方人口中的〝东亚病夫〞到如今维持世界经济,政治,和平的重要国家。有一个落后的封建帝制到现在航天科学军事经济发达的民主和平的国家。中国经历了世人瞩目的完美蜕变。在短时期内迅速崛起,我认为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可磨灭的中国梦,希望祖国不断进步,希望祖国以我们为荣,我们每一个人凝聚成了中国这个大家庭。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也凝聚成为了中国的梦想。 中国的梦想要想散发出光芒,我们便要将其与教育梦相结合,少年智,则国智,只有我们的教育提高了,我们的梦想才能顺利实现。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积累了一些弊端。太注重成绩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但又好就有坏,有些事不能避免的。有待我们去完善发展。更要去探索。孙中山探索民主之路,推翻了封建统治,共产党探索,成就了今天快速发展,繁荣富强的中国,教育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要去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在世界中大放光彩。 教育,需要因材施教,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面对调皮捣蛋的罗尔斯并没有指责他,反而对他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知识总结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部分知识清单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 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表空间单位。区域的划分:①以某 种指标为依据(单一指标;综合指标)②以某种要素为依据(自然 要素;人文要素)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明确的;过渡的)、区域内 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 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 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影响区域空间结构 的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城市化 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划分的指标:三次产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内部构成。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 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 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 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 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他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1四大地区的差异 ①四大地区的划分: 东部:沿海10省区(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6个省区(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2个省区(新、内蒙古、陕、甘、宁、青、臧、川、渝、滇、贵、桂);东北3个省区(黑、吉、辽)。 ②比较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①地理位置的比较(纬度位置、海陆 位置)②自然环境的比较(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资 源等)③人类活动的比较(农业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劳动状况、交通、市场等) ③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比较: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 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练习题

章末综合检测卷(三)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1?2题。 (产it no万吨) 1?上图反映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 扩大煤炭开采量 B.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 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2. 下列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②辅以公路建设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B .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原煤生产逐年增加,应属于扩大煤炭开采量措施。第2题,加强铁路运输建设,并辅以公路运输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及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都会缓解交通压力。炼焦业不断向外输出焦炭,质量上有所减轻,但空间上基本不变,所 以并没有减轻其对交通的压力。 解析:1.A 2.C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号称中国的“煤海”,但一煤独大的经济格局给山西造成的困局也是有目共睹的一一“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因此, 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着山西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3?4题。 3. 有关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距消费市场近 B.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为山西煤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C. 黄河流经山西,为山西煤炭外运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D. 山西有多条铁路通往东部,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运输条件 4. “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这说明以煤炭为主的经济 结构给山西带来了严重的( )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固体废弃物污染④噪声污染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第3题,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体现在地理位置、交通和市场等方面;黄河虽流经山西,但黄河航运条件较差,山西的煤炭并不是以水运输出为主。第 4 题,“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分别说明开采利用煤炭给山西带来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 3.C 4.A 2014年2 月24日黄河新闻网报道山西省煤炭行业要拓展煤基新兴产业,特别是煤机 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煤炭文化业、煤炭高端服务业等方面加快发展,推进煤炭转型步伐。 据此完成5?6题。 5. 近年来,山西加快能源的加工转换,将输煤转为输电,这样做的益处是( ) ①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②缓解运输压力③缓解山西用水紧张的局面④减 轻山西的环境污染程度 A. ①②B .②③ C.③④D .①④ 6. 山西是产煤大省,却不是经济强省,其原因和发展方向分别是( ) A. 能源开发规模不大一一加大煤炭的开采量 B. ------------------------------------------------ 我国和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不大拓展国内和国际两大煤炭市场 C. 石油取代煤炭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开采不足一一加大煤炭转换为电能的力度 D. 生产结构单一,能源综合利用程度不高一一调整产业结构 解析:第5题,与输煤相比,输电延长了产业链,这样既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又缓解了运输压力。第6题,山西生产结构单一,煤炭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柱,再加上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因此山西并不是经济强省;今后应调整产业结构,力争产业多元化。 答案: 5.A 6.D 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目前已经通过国务院核准审批。下图为肯斯瓦特水利枢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青海师大附属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一年级地理 命题:祁国新 审核:安丽娜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A.汽车制造业B ?理发业C ?捕捞业 D ?鞋帽批发业 2、2010年春季,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被网友戏称“蒜你狠”“豆你玩”(价格较高)的现 象,这对当季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是 A、大蒜、绿豆等农作物的 种植面积扩大 B 、促进农 业种植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C、快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 平 D 、促进产 业结构合理调整 3、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 业、 判断正确的是 4 、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②灌溉农业; A. ①立体农业; B. ①热带作物种植业;②茶叶园艺农业; C. ①茶叶园艺农业;②立体农业; D. ①灌溉农业;②热带作物种植业; 读X、Y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4—6题: 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③灌溉农业; ③灌溉农业; ③立体农业; ④立体农业 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④茶叶园艺农业

14. 关于图中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类工业可能为食品工业 ② △类工业污染最大 ③ ▲类工业迁移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④ ▲类工业布局愈来愈受原料的制约 A. ①② B.①③ D.③④ 读世界产业转移图,回答15- 16题。 15. 该产业可能是 5、造成X 、Y 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水平 B .教育水平 C .历史条件 读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 7?9题。 7?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类型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图中国家类型④所反映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 ?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 B ?少年儿童比重大,就业压力过重 C .城市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 D .人口总数太少,劳动力严重缺少 9?和匈牙利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类型应该是 A .① B .② C .③ 读“某地理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示意图” ,回答第 10?该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反映了 () A .城市地区转变为乡村地区 C.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的分 散 () D .自然条件 ( ) D .④ 10?11题。 B .某地区城市化的过程 D.城市的人口由多变少 11.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A .①②③ () ②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③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④劳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 下列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 是: ①在有充足水电的地方建炼铝厂 ③在天津市发展石油加工业 A.①② B. ②③ C. 读右图,回答下列 13- 14题。 ②在东北原木生产基地建咼档家具厂 ④在上海市建甘蔗制糖厂 ①③ D. ②④ 13.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西北风 B.东北风 C. 东南风 D.西南风 口 △區工业类塑 IZMZd 城区 EZ 鑒]城市中心区 O 乡村 —-工业迁移方向 C.②③ ----- ?产卷特■市向 1 oca 000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九章 压强中考专项复习训练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九章压强中考专项复习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甲、乙,底面积S甲>S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甲对地压强大于乙对地压强的方法是 A.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B.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 C.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D.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2.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 g,活塞面积为7×10-5 m2,g取10 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1.26×105 Pa B.1.10×105 Pa C.1.01×105 Pa D.0.96×105 Pa 3.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4.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两个物体下底面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蜀道难

【自主学习】 1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祖籍陇西成纪(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五岁随父迁居于蜀郡绵州的彰明县(今四川江油)清廉乡。李白青年时受纵横家及道家思想影响较深,25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后来曾短暂寓居长安,未能受到重用,“辅弼天下”的愿望无法实现。于是离开长安,长期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李白的诗大多以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2背景透视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但都不可信。现在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天宝元年(742)至天宝三年(744)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属地,早日回归长安。唐代时,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人认识到这一地区的险要地势。蜀地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诗中强调“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 3文体知识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指唐代以前的四言诗(如《诗经》)、五言诗(如《古诗十九首》)、七言诗和乐府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们的体式而写得诗歌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音节、格律较自由,没有严格的限制。表现在诗题上,有歌、行、吟等体裁。 【合作探究】 一、熟读文本,理清文本脉络 【目标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噫吁嚱()鱼凫()秦塞() 石栈()猿猱()扪参()历井 抚膺()巉()岩喧豗() 飞湍()砯()崖崔嵬() 吮血()咨嗟()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表格内)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界线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区 B.我国东部季风区C.浙江省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农业的空间形态一般表现为 A.点状B.网格状C.面状D.岛状 3.下列我国产业中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①电信业②水产养殖业③肉类加工业④数控机床制造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4.右图中分别代表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 5.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不包括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 C.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D.历史文化指标 图4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 6—7题。 6.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四地间该资源最有可能产生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读“三大经济地带发展比较图”,完成8~10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①东部地带社会经 济相对发达②改 革开放后东部地带 抓住机遇,大力招 商引资,经济迅猛增长③中、西部地带总 体发展水平还明显地落后于东部地带④随 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 明显加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东部地区特有的优势是() A.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发达B.海岸线漫长,利于对外贸易 C.林业和海洋渔业发达D.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10.关于三大经济地带的正确叙述是() A.东部地带的各省、市、自治区都有海岸线 B.技术创新能力强是东部经济地带各地共同的优势 C.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D.环渤海经济地带的经济腹地是指华北地区 11.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区域特征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A.北方以山地为主,南方以平原为主 B.北方水源不足,南方热量不足 C.北方煤铁丰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 D.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南方以重工业为主1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13.“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增加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复习提纲

第三章复习提纲 1. 列举主要的可再生能源类型和非可再生能源类型 2. 煤炭开发利用易产生的问题和治理措施?(生态破坏 问题如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地面 塌陷、工程性缺水等,环境污染问题如大气污染、酸 雨、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措施:生态保护措 施:回填采矿区,保护地表土层和植被,进行复垦和 再种植,营造矿区防护林带,美化矿区环境开展煤矸 石的综合利用,回灌地下水等;污染治理措施:调整 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治理三 废) 3. 简单评价山西煤炭的优越开发条件(资源、市场、位 置和交通) 4. 陕西省建设能源基地建设措施 5. 列举输煤和输电对山西省的利弊(输煤之利:对当地 环境污染小,水资源消耗少;输煤之弊:需要建设铁 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且在运输中会有损耗,成本较 高。输电之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低,附加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输电之弊:造成当地大气污染,加剧 水资源短缺) 6. 煤炭综合利用的途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资源 优势构建三大产业链) 7. 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模式(图 3.10)中各种工 程及生物措施的作用?(见课本P47页) 8. 决定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利用方向的自然背景有哪些 方面? 9. 田纳西河综合开发以梯级开发为核心的自然原因? (地形起伏大,水量大,水能丰富) 10. 田纳西河综合开发以梯级开发为核心产生的综合效 益有哪些方面?(见图 3.18,防洪、灌溉、养殖、 发电、航运、旅游等) 11. 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基础知识回顾: 1、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3、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策略: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③加强煤炭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4、加强能源综合利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①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②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山西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工业三废的治理。 6、流域:又称供水区,是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水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又称河系。 7、河流水系由干流和一系列支流组成,一般将流入干流的支流,叫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叫二级支流,依次类推。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称为分水岭。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分水界)。 8、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9、河流开发要考虑流域内不同区域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开发:(组成部分—重要性—保护重点)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植被生态保护 河流—是流域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 10、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地势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②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③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但是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④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11、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①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②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③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已经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12、美国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将河流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供水、旅游、养殖等综合效益。 13、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丰富的水电结合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发展。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学几何图形初步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直角顶点叠放在一起(如图①),其中,, . (1)猜想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求的度数; (3)若按住三角板不动,绕顶点转动三角,试探究等于多少度时,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解:,理由如下: , (2)解:如图①,设,则, 由(1)可得, , , (3)解: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1所示,当时,, 又, ;

②如图2所示,当时,, 又, . 综上所述,等于或时, . 【解析】【分析】(1)由∠BCD=∠ACB+∠ACD=90°+∠ACD,即可求出∠BCD+∠ACE的度数. (2)如图①,设∠ACE=a,可得∠BCD=3a,结合(1)可得3a+a=180°,求出a的度数,即得∠BCD的度数. (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如图1所示,当AB∥CE时,∠BCE=180°-∠B=120°,②如图2所示,当AB∥CE时,∠BCE=∠B=60°,分别求出∠BCD的度数即可.

2.如图1,∠AOB=120°,∠COE=60°,OF平分∠AOE (1)若∠COF=20°,则∠BOE=________° (2)将∠COE绕点O旋转至如图2位置,求∠BOE和∠COF的数量关系 (3)在(2)的条件下,在∠BOE内部是否存在射线OD,使∠DOF=3∠DOE,且∠BOD=70°?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40 (2)解:∵ ∴ ∴ (3)解:存在.理由如下: ∵ 设 ∴ ∵ ∴ ∴ ∴ ∴ 【解析】【解答】⑴

∴ ∵OF平分∠AOE, ∴ ∴ ∴ 故答案为:40。 【分析】(1)根据,∠EOF=∠COE-∠COF=40°,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OF=∠EOF=40°,最后∠BOE=∠AOB?∠AOE=120°?80°=40°. (2)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OE=2∠EOF,再利用等量代换得∠AOE=120°?∠BOE=2(60°?∠COF) , 整理得∠BOE=2∠COF; (3)∠DOF=3∠DOE,设∠DOE=α,∠DOF=3α ,∠AOF=∠EOF=2α ,根据∠AOD+∠BOD=120°,构建一个含α的方程,5α+70°=120°求出α,进而求出∠DOF和∠COF. 3.如图(1),在△ABC和△EDC中,D为△ABC边AC上一点,CA平分∠BCE,BC=CD,AC=CE. (1)求证:△ABC≌△EDC; (2)如图(2),若∠ACB=60°,连接BE交AC于F,G为边CE上一点,满足CG=CF,连接DG交BE于H. ①求∠DHF的度数; ②若EB平分∠DEC,试说明:BE平分∠ABC. 【答案】(1)证明:∵CA平分∠BCE, ∴∠ACB=∠ACE. 在△ABC和△EDC中. ∵BC=CD,∠ACB=∠ACE,AC=CE. ∴△ABC≌△EDC(SAS). (2)解:①在△BCF和△DCG中

关于高级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专题训练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12 一、单选题 1.2016 年年初,中科院科研人员提出一种利用卫星监测并瞬时估算 PM2.5 浓度的方法。据此完成下题。 利用卫星监测并估算PM2.5 浓度,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 2.顺丰快递自主研发的用于派送快件的无人机已在局部地区试运行。这种无人机飞行高度约100 米,内置导航系统,工作人员利用高精度的3D 地图数据库预先设置好目的地和飞行路线,无人机就可以自动到达目的地,误差在 2 米以内。它直接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 RS 和GPS B. GPS和GIS C. RS 和GIS D. RS GPS 和 GIS 太平洋岛国汤加附近的海底火山剧烈喷发,火山喷发处悄然升起了一座新岛屿,新岛屿长 约1.8 千米,宽约 1.5 千米,海拔高度100 米左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组成该岛屿的岩石可能是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石灰岩 D. 板岩 4.目前科学家使用现代地理技术监测板块之间的相互移动,这种技术 还可以应用于 A. 珠峰高度的测量 B. 地震震区灾情的监测

C. 最佳路径的选择 D. 农作物估产 据统计,2016天猫“双十一”当天交易额超1207亿元,无线成交占比近82%,阿里巴巴通过菜鸟网络管理所有包裹的收发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菜鸟网络公司能够实时掌握包裹的精确位置,其主要使用的技术是 A. RS B. GIS C. GPS D. 数字地球 6.在包裹查询界面,菜鸟网络还可以显示包裹的承运公司,投递包裹的快递员,以及包裹预计到达的时间,其使用的技术是 A. RS B. GIS C. GPS D. 数字地球读沪宁杭(甲)和珠江三角洲(乙)工业基地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7.目前国家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与两工业基地无关的是 A. 南水北调 B. 西电东送 C. 西气东输 D. 晋煤南运8.两工业基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A. 大气污染日益加剧,已成为全国的酸雨中心 B. 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 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 耕地锐减,土地资源紧缺 9.要监测和分析两工业基地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最有效的地理信息 技术手段是 A. RS 和GPS B. GIS 和GPS C. 数字地球 D. RS 和GIS 第一批两颗“北斗三号”卫星将于2017 年9 月29 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是将迄今为止精度最高的北斗卫星,民用定位精度高达 2 米。中国

2020-2021学年青海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最新】青海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1 ?;HCl(aq)与 H=-12.1kJ mol NaOH(aq)反应的-1 H=-55.6kJ mol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 等于 A.-1 ? -43.5kJ mol ?B.-1 -67.7kJ mol C.-1 +43.5kJ mol +67.7kJ mol ? ?D.-1 2.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适量X与Y的混合气,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气)+3Y(气)2Z(气)若维持温度与压强不变,达平衡时,容器容积为VL,其中Z占10%,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原X、Y混合气体积为1.2VL B.原X、Y混合气体积为1.1VL C.达平衡时,消耗X体积为0.25VL D.达平衡时,消耗Y体积为0.05VL 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3C(g)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5mol/L。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c(A)为0.3mol/L,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1

A.混合气体密度一定减小B.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计量数:m+n>3 D.物质C的体积分数增加了4.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7mol/(L·min) B.30min时扩大容器的体积,40min时升高温度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30min和54min的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 5.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A和1.0molB,发生反应A(g)+B(g)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s的平均速率v(A)=0.17mol/(L·s)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论文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点滴体会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点滴体会 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首要的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打铁必须自身硬”。物理是综合课程,涉及面广,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因而学生对物理教师的要求总是高于其它学科的教师。这就要求物理教师一定要有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不断学习,汲取新的知识,扎实做好工作。下面结合使用新教材,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学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活动具有兴趣,富有感情色彩”。因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显得举足轻重。 学生爱学,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能动作用的积极性,创造性,进而能取得较快的进步,较好的成绩。 兴趣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爱好,爱好对人的素质的养成、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密切关系。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能力的培养远比传授知识重要,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具有深远的意义。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创造了个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1.教学设计,激发兴趣 不难发现,每学期的开始,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高,而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感到神秘、好奇,学习兴趣浓厚、高涨。这样,就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一种动力。 物理课中的第一课是关键。新鲜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主要因素,好奇心是学生的特点,越是新鲜的东西越能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而教师要特别注意仪表、语言、教态、板书等。给予学生以新鲜感,且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问题,来诱导学生的好奇心。根据课堂大胆创新、积极采取挂图、模型、或媒体等,达到声、情、色、形并茂,同时配以物理科技、小故事、小游戏,史料等辅助材料。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新鲜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新的教具、新的挂图、新的演示都能增添课程的新鲜感。因而课堂上充分利用教具,尽量让学生有动手实验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即便是复习课也不简单地重复讲过的东西。通过概括、归纳、类比、排列、分析、综合找出规律,形成系统的知识,以更新的面貌出现,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2.互动关系,支持兴趣 教学是双边活动,是师生的共同参与,师生感情的相互作用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喜欢某一门课程是因为对那位任课教师印象好,喜欢那位任课教师;有的教师对学生耐心教育,无微不至的热情关怀,使学生感动,随之对他担任的课程产生兴趣;有的教师知识渊博,工作态度认真,得到学生的尊重,能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师和蔼可亲,师生关系密切,他教的课学生爱学。因而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可能利用的因素。同时,教师的表扬、期望和信任,可以使学生的潜力和热情得以释放。优生勉励他们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1]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1 2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2、农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3、应用领域: (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2)大众化应用:导航等 二、遥感(RS)

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 3、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定位、测速、导航、授时)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2、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3“S”之间的关系: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 2、数字地球: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概述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3、基本过程: 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1)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4)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大风日数多 (4)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三项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