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传奇

唐传奇

唐传奇
唐传奇

唐传奇

唐传奇

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兴起和发展

繁荣原因

唐代经济繁荣,特别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使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各种民间艺术得以发展,为传奇小说创作奠定了社会的基础。唐代各种文学形式的繁荣,并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互相促进,也为唐传奇在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上提供了营养。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温卷”之风,也推动了传奇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以来志怪及志人小说的创作则是唐传奇产生

的文学渊源。

发展阶段

初、盛唐是唐传奇的发轫时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的过渡。作品数量不多,现存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窟》,内容近于志怪,艺术上也不够成熟。

中唐是唐传奇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作家和作品数量最多,而且颇有名家名作涌现。如陈玄佑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内容题材涉及到爱情、历史、政治、豪侠、志怪、神仙等,但大多作品体现了较强的现实精神,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更加成熟。

晚唐是唐传奇的衰落时期。虽然作品数量不少,并出现了专集,如牛僧孺的《玄怪录》、皇甫枚的《三水小牍》、裴铏的《传奇》等,但内容较为单薄,艺术上也较为粗俗。唯有豪侠题材的作品成就较高,如传为杜光庭的《虬髯客传》就是最著名的作品。

思想与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

唐传奇题材广泛,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

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写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如《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

唐传奇

这类作品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

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其次有讽刺批评社会的一些现象的作品,如《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批判精神。还有政治历史题材的作品,如《高力士外传》、《长恨歌传》、《东城父老传》等,往往借历史表达思想情感。此外,描写义侠刺客的题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聂隐娘》、《红线》、《昆仑奴》、《虬髯客传》、《谢小娥传》等,反映了反抗强暴和侠义的思想精神。另外还有一些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镜记》、《补江总白猿记》等。

艺术成就

唐传奇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

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

其次,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

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像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唐传奇

此外,唐传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语言、词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

唐传奇作为文学史上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的短篇小说,难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史传为传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营养,但同时传奇也就往往采用史传的简洁笔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细致的描述,有时更用归纳的方法写人物,这对小说而言,其实是不合适的。又譬

如《云麓漫钞》说士子欲以传奇显"史才、诗笔、议论”,确实唐传奇作品中普遍存在议论成分,有的还夹有众多诗篇,这也造成小说文体的不纯。

但尽管如此,唐传奇毕竟展开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学样式,能够更自由更方便更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传奇这种文言小说样式在宋代一度衰落,到元、明又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较唐传奇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的创作,并被改写为白话小说。事实上,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与传奇体有很大关系。

作品取材

由于唐传奇的兴起本身与民间文学有一定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吸收民间的素材,这使得文人创作同大众的爱好有所接近,这对于文学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在众多的传奇作品中,我们看到追求自由的爱情成为中心

主题,而妓女、婢妾这类低贱的社会成员成为作品歌颂的物件,这里面就反映着大众的心理。所以它为后世面向市井民众的文艺所吸收。

唐传奇

最显著的是在元明戏曲中,大量移植唐传奇的人物故事进行创作,诸如王实甫《西厢记》源于《莺莺传》,郑德辉《倩女离魂》取材于《离魂记》,石君宝《李亚仙诗酒曲江池》取材于《李娃传》,汤显祖《紫钗记》取材于《霍小玉传》等等,不下于数十种。可以说,唐传奇为中国古代一大批优秀的戏曲提供了基本素材。

散文体式

唐传奇也形成了独特的散文体式。较之六朝骈文,它是自由的文体;较之唐代"古文”,它又多一些骈丽成分和华美的辞藻。这些特点从小说的要求来看未免过于于文章化,但对后代散文却不无有益的影响。唐传奇的兴起

命名由来

以"传奇”为小说作品之名,当始于元稹,他的名作《莺莺传》,原名"传奇”,今名是宋人将此篇收入《太平广记》时改题。后来裴铏所著小说集,也叫《传奇》。但这时"传奇”只是用为单篇作品或单部书的题目。大概是受了元稹《传奇》即《莺莺传》的影响,宋代说话及诸宫调等曲艺中,把写人世爱情的题材称为"传奇”,这是故事题材分类的名称。

至于把"传奇”明确地用为唐人文言小说的专称,现存资料中最早见于元末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戏曲继。”以后就这样沿用下来。顺带说明,"传奇”一名,应用的范围很广,不但后代说话、讲唱中有"传奇”一类,南戏在明以后也叫"传奇”。

具有特点

唐传奇源于六朝志怪,但两者又有根本的区别。尽管六朝志怪并不完全是为宣扬神道而作,它也有娱乐的目的,但总体来说,受神道意识的影响毕竟很深,作为文学创作的意识反而不明确;其中(特别是后期)虽然也有一些

情节较为曲折的作品,但基本上还是粗陈梗概而缺乏深入细致的描绘。

到了唐传奇,情况才有根本的改变。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说:"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他已经注意到两者之间写作态度的不同。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更明确地指出,传奇与志怪相比,"其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正因如此,在唐传奇中出现了较六朝志怪更为宏大的篇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小说结构,其情节更为复杂,内容更偏于反映人情世态,而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划,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由此,唐传奇宣告中国古典小说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兴起原因

唐传奇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同时,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也受到除六朝志怪以外许多因素的影响。

在六朝存在"文”、"笔”之分,而志怪虽然在今日看来荒诞无稽,当时人却是当作实有

之事来记载的,它作为史部的旁支,属于"纪事直达”的"笔”而不属"沉思翰藻”的"文”,所以其文字风格偏向于简洁质朴。到唐代,文、笔区分的意识已经淡化,因而文人在写作野史及传闻杂录一类东西时,也往往驰骋文采。刘知几批评当时之史,"其立言也,或虚加炼饰,轻事雕彩;或体兼赋颂,词类俳优。”(《史通·叙事》)这对于严格的历史著作当然不妥,但各种传闻杂录,本来就不是严格的历史著作,它经过有意识的"虚饰雕彩”,反而更向文学靠拢了。

唐代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达,因而产生了多种面向市井民众的俗文学形式,如说话、变文等,都是以虚构故事来吸引听众的。它们不仅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也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兴趣。如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他弟弟生日时请来的"杂戏”表演中,就有"市人小说”即民间说话。又元稿《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在“光阴听话移”一句下自注云:“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

这条注有些含糊,应该是指元稹与白居易二人一起听艺人说话吧。这一类新兴的俗文学,必然会给文人创作带来刺激,并提供新鲜的素材,而唐代贵族文化意识逐渐衰退,尽管士大夫中轻视小说的态度没有完全改变,但许多文人已经把注意力投入到这种比诗文辞赋更富有趣味性的创作中来了。

兴盛时期

唐传奇最兴盛的时期是在中唐,这里面也有社会心理的因素。唐代总体上说来,是富有浪漫精神的时代,这种浪漫精神曾经以充满激情、充满自信和进取意识的特点出现在初盛唐的诗歌中。而到了中唐,文人士大夫对社会对人生都不再那么抱有期望,他们的心灵需要在现实以外的世界中求寄托。而小说正是提供了一种虚构的世界,可以让人们在其中幻想人生、解释人生,表达对于人生的种种愿望。

另外,据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说,传奇还常常被唐代举子用作“行卷”(“温卷”)-考试前投献给有关官员,显示自己在“史才、诗笔、议论”等多方面的才能。

在从志怪到传奇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史传文学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以前我们就说到:中国古代的历史著作,主体虽非虚构,但作者为了追求鲜明生动的效果,往往有意无意地在细节描写中采用虚构手段。以《史记》为代表的历史人物传记,在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早已为后人提供了良好的榜样。唐传奇的重要作家中,有不少人是历史学家,他们很容易继承这一传统,而更自由地运用于小说创作。唐传奇中凡以写人物为主的,几乎一概题为“○○传”,这也是来自史传的明显痕迹。

修辞方式

还有故事化的辞赋也值得注意。辞赋最早就是在虚构的框架中展开辅陈描述的,即刘知几所谓“伪立客主,假相酬答。”(《史通》外篇《杂说》)到东汉,有些辞赋的基本内容也采用虚构的故事,如杜笃《首阳山赋》,写自己在首阳山同伯夷、叔齐的鬼魂相遇,而后来蔡邕《青衣赋》、曹植《洛神赋》等,故事更加曲折、完整。在民间,俗赋的故事化更加

彻底,以六朝残存的《庞郎赋》尾段来看,那时的民间俗赋已经完全故事化。唐代也有不少这样的俗赋,至今在敦煌文献中还保存了好几篇。辞赋的故事化、通俗化,使它和小说相互沟通,并影响了小说的发展。如俗赋中每以骈文与诗歌交错成篇,这一特点在《游仙窟》一类传奇作品中仍保存着。

至于大多数传奇语言偏向于华丽、在人物外貌及景物的描写上常用辅排手法,则和整个辞赋文学的传统都有一定关系。唐人传奇-武侠小说的始祖唐代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学领域出现了极其繁荣的局面。不但诗歌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而且古文运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此同时,随着唐代都市繁荣和适应市民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传奇小说,大量产生,这些传记小说,文采华茂,情致宛曲,为后世短篇小说开了先河,成为唐代文学中又一叶鲜丽的奇花。唐代初期及中期的传奇小说,以神怪及爱情的题材为主,作品甚多,成就极大,其最著者有《古镜记》、《枕中记》、《南柯太守传》、《霍小玉传》、《步非烟》等篇。后期的传奇小说,则以表现豪士侠客的内容最为

出色,其中最突出的当推《虬髯客传》、《红线传》、《聂隐娘》、《昆仑奴》等篇。

故事内容

豪侠故事的大量出现,与唐代中叶以后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有关。当时各地藩镇势大,互相仇视,彼此各蓄刺客以牵制和威摄对方。刺客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因此社会上盛行游侠之风。而神仙方术的盛行,又赋予这些侠客以超现实的神秘主义色彩。人们在动汤的社会中对现实不满,又找不到出路,便寄希望于那些锄强扶弱、伸张正义的侠客身上。不畏强暴、本领非凡的侠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在这种情况下,反映豪士侠客的传奇故事,便得以大量产生。

杜光庭的《虬髯客传》是这类武侠传奇中的一篇重要作品。作品写隋朝末年天下将乱,群雄竞起,侠士虬髯客见李世民神清气朗,顾盼生辉,大为折服,便不与他争夺天下,跑到海外去开辟了另一个王国。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虬髯客、红拂、李靖,个性鲜明,侠义豪爽,被后世称为“风尘三侠”。

此篇故事虽没用写武侠打斗,但全篇侠气纵横,写得虎虎有生气,为现代武侠小说开了许多道路。正如新派武侠小说大家金庸所说,这篇故事,“有历史的背景而有不完全依照历史;有男女青年的恋爱:男的是豪杰,而女的是美人;有深夜的化装逃亡;有权相的追捕;有小客栈的借宿和奇遇;有意气相投的一见如故;有寻仇十年而终食其心肝的虬髯汉子,有神秘而见识高超的道人;有酒楼上的约会和坊曲小宅中的秘谋大事;有大量财物和慷慨的赠送;有神气清朗的少年英雄;有帝王和公卿;有驴子、马匹、匕首和人头;有弈棋和盛宴;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的大战等等,所有这些内容,在现代武侠小说都是可以时时见到的。”金庸称《虬髯客传》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是很有道理的。

唐传奇

唐传奇 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恨歌传》、《东城父老传》等,往往借历史表达思想情感。此外,描写义侠刺客的题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聂隐娘》、《红线》、《昆仑奴》、《虬髯客传》、《谢小娥传》等,反映了反抗强暴和侠义的思想精神。另外还有一些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镜记》、《补江总白猿记》等。 艺术成就 唐传奇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 其次,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像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唐传奇 此外,唐传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语言、词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 唐传奇作为文学史上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短篇小说,难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史传为传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营养,但同时传奇也就往往采用史传的简洁笔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细致的描述,有时更用归纳的方法写人物,这对小说而言,其实是不合适的。又譬如《云麓漫钞》说士子欲以传奇显"史才、诗笔、议论”,确实唐传奇作品中普遍存在议论成分,有的还夹有众多诗篇,这也造成小说文体的不纯。 但尽管如此,唐传奇毕竟展开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学样式,能够更自由更方便更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传奇这种文言小说样式在宋代一度衰落,到元、明又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较唐传奇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的创作,并被改写为白话小说。事实上,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与传奇体有很大关系。 作品取材 由于唐传奇的兴起本身与民间文学有一定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吸收民间的素材,这使得文人创作同大众的爱好有所接近,这对于文学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在众多的传奇作品中,我们看到追求自由的爱情成为中心主题,而妓女、婢妾这类低贱的社会成员成为作品歌颂的物件,这里面就反映着大众的心理。所以它为后世面向市井民众的文艺所吸收。 唐传奇

唐代小说书目及论文索引

唐代小说书目及论文索引 唐代传奇研究吴庚舜唐代文学研究年鉴 1985年卷 P.420 略述唐代小说的整理工作程毅中唐代文学研究年鉴 1986年卷 P.294 唐代传奇选译 / 施瑛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第三函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唐代传奇选译 / 周楞伽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4 唐宋传奇集 / 鲁迅校录北京文学古籍刊行 1956 唐宋传奇集 / 鲁迅 1881-1936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2 唐宋传奇集 / 鲁迅, 1881-1936 齐鲁书社 1997 唐宋传奇选 / 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 唐人传奇 / 吴志达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唐人传奇 / 李宗为中华书局 1985 小豆棚 / 元_ 原著 ,周晨译注齐鲁书社 1991 唐人传奇选译 / 元稹 ,周晨巴蜀书社 1990 唐人小说 / 桃源居士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 唐人小说 / 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唐人小说 / 汪辟疆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5 唐人小说选 / 陈周昌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 唐代小说史话 / 程毅中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 唐代小说研究 / 刘开荣商务印书馆 1956 唐代小说嬗变研究 / 程国赋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 隋唐五代小说史 / 侯忠义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7 唐代小说研究刘开荣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7,11 又修订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 5,6 唐宋传奇作者暨其时代张长弓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1,2 游仙窟方诗铭校注上海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5,3 唐宋传奇选译第一辑崔巍选译上海四联出版社 1955,4 唐人小说汪国垣校录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5,1 论崔莺莺戴不凡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3,10 唐人小说研究一纂异记与传奇校释王梦鸥台北艺文印书馆 1971,12 唐人小说研究二集--陈翰异闻集校补考释王梦鸥台北艺文印书馆 1973,3 唐人小说研究三集一本事诗校补考释王梦鸥台北·艺文印书馆 1974,11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王季思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 唐人小说选析上海书局编辑部上海书局1963.12 唐代传奇选译施瑛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唐人传奇吴志达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 唐代小说选徐士年中州书画社 1982年版 唐宋传奇故事(一)吕苹王荣初选译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3年1月版 唐传奇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2月版 唐宋传奇选(注译本)张文潜等编注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插图本唐代传奇选译(上、下卷)周楞枷编译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4年7月版唐宋传奇选(朝鲜文)张友鹤选注南永前译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年1月版

唐传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传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与唐诗一起并誉为唐朝文学的两座高峰。它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前承六朝志怪、后启宋元话本的作用。唐传奇主要分成三类:一是写才子妓女的爱情故事,一是写豪侠壮士的侠义故事,一是写人生如梦的讽世故事。在这些唐传奇故事中,以爱情篇中的人物形象最为生动、情节最为曲折动人。除此之外,这些故事对社会现实的忠实反映和它自身的反展演变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下试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此类传奇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一、爱情类唐传奇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由于此类唐传奇描写的是年轻人之间的爱情,无论最后结局如何,他们曾有过的热烈的爱情和女主角清光照人的形象都为后人所喜爱。因此这些爱情类的传奇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宋代以后的话本小说和元代以后的杂剧更是多取材于此,比如元代四大名剧之一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改编自元稹的《莺莺传》,而明代汤显祖的《紫钗记》则师承蒋防的《霍小玉传》。同时这些作品的写作技巧发展了六朝以来骈文中细致的描写,并且吸收古文运动中文字精炼行文流畅的特点,对后世的散文和小说都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二、爱情类唐传奇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 唐传奇中的爱情故事是对唐代社会的真实写照。初唐所建立的科举制度和读书人狂热追求的官宦仕途到了中晚唐的时候已变得腐烂不堪,科举已经不是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读书人在考过科举后,于仕途上平步青云的途径一是靠婚姻,二是靠裙带,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以至于晚唐时牛李之争也是因为靠科举走上仕途的读书人和靠血缘关系互相提携的豪门贵族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由于这个原因,中晚唐时娶五姓女之风巍为盛行,读书人莫不把五姓女当作官场上的敲门砖,同时很多读书人也为此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爱情。《霍小玉传》中的李益就因此抛弃了霍小玉,造成了唐传奇爱情故事中最大的悲剧。 另一方面,唐朝文化开放,国力强盛,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前去学习唐朝先进的思想,各国商人、僧侣、外交使团络绎不绝,使得长安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再加上初唐时科举的设立吸引了全国读书人中的精英聚集在长安,催生了许多青楼酒家这样的风月场,以至于后人评价唐人好狎妓。此外,唐朝时胡风盛行,所以有唐一代多豪放女,而且道德标准迥异于前朝,以至于对儒家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女人或不遵循传统礼教、或作风大胆令人咋舌,和风流才子间产生了许多爱情故事。在青楼中靠卖笑为生的艺妓女子首当其冲的成为了唐朝豪放女的首要代表,无数皇室成员、高官显达、读书人都慕名去青楼一睹名妓的风采。但是青楼女子也并非如她们的职业一样只有虚情假意和逢场作戏,她们作为女人也有追求爱情的自由,只不过她们的爱情在五姓女对读书人的诱惑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她们与才子间的爱情多以悲剧收场。不仅仅是青楼女子频繁的遭到被抛弃的命运,其他身份地位不及五姓女的女子也屡屡因为读书人的负心而成为悲剧人物。 三、爱情类唐传奇作品中的名篇浅析 《霍小玉传》、《莺莺传》和《李娃传》是此类作品中的代表作。这三篇文章都叙述了读书人和年轻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所不同的是悲剧的色彩一篇比一篇减弱,甚至把《李娃传》称为是喜剧也并无不妥之处。《霍小玉传》里的霍小玉是霍王的女儿,被霍王遗弃后便失去了五姓女的地位。虽然她和李益相恋了两年多并且只要求拥有八年的爱情,但李益为了日后的发达不但尊母命迎娶身为五姓女的表妹卢氏,还对霍小玉避而不见,极尽负心之事。即使被黄衫客用计骗到霍小玉面前时他也无一句解释。最后霍小玉气绝身亡,

第九章唐代传奇与变文

第九章唐代传奇与变文 第一节传奇的产生和发展 一、“传奇”即唐代短篇文言小说。晚唐人裴铏将小说集命名而得名《传奇》。宋以后才称唐人小说为传奇。其特点: (一)、唐传奇是作家“有意为小说”,是作家通过构思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社会理想的自觉创作。 (二)、内容更为丰富,更接近现实生活,题材也更为广泛。 (三)、在艺术上“叙述宛转,文辞华艳”,在情节构想、结构布局、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都超过以前的小说作品,而且比较成熟的运用了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传奇,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了,它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二、唐传奇产生与兴盛的原因 (一)市民阶层的形成,唐代城市经济十分繁荣,市民阶层在城市中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他们一方面有新的文化娱乐要求,另方面也要求文学反映他们的思想愿望、生活斗争,特别是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的自由平等要求。这种要求在传奇中得到了具体反应,成为传奇的重要题材,使传奇作品的题材有神怪转向人间,促进了传奇的繁荣。 (二)涌现了一批传奇作家。 (三)文学本身发展的影响。 三、唐传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初盛唐是志怪向传奇的过渡期。王度《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张卓《游仙窟》。 (二)中唐传奇空前繁荣,作品大量涌现,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李娃传》、《霍小玉传》、《莺莺传》、《长恨歌传》等,都是艺术上比较成熟的作品。 (三)晚唐,传奇开始衰落。作品仍不少,仅专集就有牛僧儒的《玄怪录》、李复言的《续玄怪录》、裴硎的《传奇》、皇甫枚的《三水小牍》等。 第二节传奇的代表作品 仅存单篇40余篇,专集40余部,主要收录再宋初李昉等人编纂的《太平广记》中。 一、爱情婚姻题材的作品,是唐传奇中成就最高的。如白行简《李娃传》、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等。 二、讽刺热衷功名,反映宦海风波的传奇。如沈既济《枕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等。 三、取材历史的传奇有《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等。4、晚唐出现了较多的豪侠小说,著名的有杜光庭《虬髯客传》、薛调《无双传》、袁郊《红线传》等。 第三节传奇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一、艺术:1、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2、结构完整,情节曲折。 3、细节描写的细腻生动。 4、语言精练华美,生动流畅。

唐传奇

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这类作品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其次有讽刺批评社会的一些现象的作品,如《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批判精神。还有政治历史题材的作品,如《高力士外传》、《长恨歌传》、《东城父老传》等,往往借历史表达思想情感。此外,描写义侠刺客的题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聂隐娘》、《红线》、《昆仑奴》、《虬髯客传》、《谢小娥传》等,反映了反抗强暴和侠义的思想精神。另外还有一些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镜记》、《补江总白猿记》等。 艺术成就 唐传奇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 其次,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像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唐传奇 此外,唐传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语言、词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 唐传奇作为文学史上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短篇小说,难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史传为传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营养,但同时传奇也就往往采用史传的简洁笔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细致的描述,有时更用归纳的方法写人物,这对小说而言,其实是不合适的。又譬如《云麓漫钞》说士子欲以传奇显"史才、诗笔、议论”,确实唐传奇作品中普遍存在议论成分,有的还夹有众多诗篇,这也造成小说文体的不纯。 但尽管如此,唐传奇毕竟展开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学样式,能够更自由更方便更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传奇这种文言小说样式在宋代一度衰落,到元、明又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较唐传奇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的创作,并被改写为白话小说。事实上,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与传奇体有很大关系。 作品取材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唐五代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一、解释:1、华夷如一 2、士人 3、漫游 4、入幕 5、读书山林 6、贬谪

7、文以明道 8、传奇 9、词 10、《全唐诗》 二、填空 1、唐代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唐代的思想领域,是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3、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的全面发展和作者众多上。 4、以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6、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7、词的出现,主要因为的需要。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填词,都为了。 三、简答 1、唐代士人的人生态度怎样? 2、唐代文化的繁荣对文学有什么影响? 3、佛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 4、道家、道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 5、唐代文学繁荣的自身原因是什么?

6、唐代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7、词的出现与兴起有哪些原因? 四、论述:论述唐诗的发展轨迹。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一、背诵默写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野望》、《从军行》(杨炯)、《度大庾岭》、《渡汉江》、《感遇》其三十五、《登幽州台歌》。 二、名词解释:1、贞观诗风 2、上官体 3、初唐四杰 4、文章四友

5、沈宋 6、王绩 三、填空 1、隋代的建立,结束了年南北分裂的局面。终隋一朝,南北诗风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的过渡性质。 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的写诗倾向,转向了。 3、“文章四友”和“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 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年的探索过程。 6、.沈、宋之称,成为定型的标志。 四、简答 1、卢思道的《从军行》如何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

唐传奇

第三讲唐传奇 传奇作为一种小说文体,一般指唐代及宋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得名于晚唐裴铏《传奇》小说集,传奇小说产生并成熟、兴盛于唐代。不过在唐代并无传奇小说之名,只是有的小说作品名为传奇。将传奇明确赋予小说文体含义的是明代的胡应麟,此后传奇作为唐代文言小说的通称便约定俗成的沿用下来。 二、唐传奇兴盛的原因 ⑴、社会原因;首先唐代社会实现了大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十分繁荣,形成了市民阶层这一强大的新的社会力量,一方面在他们的生活中时常发生和流传着许多奇闻异事,为传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新的生活也使市民阶层和文人士大夫有了新的文化娱乐要求,它们在宴饮之余、有朋夜话、幕府之暇等各征异说,成为时尚;再者市民阶层也要求文学来反映它们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愿望。此外,唐代许多文人仕途坎坷,混迹青楼,较多的接触了下层社会市民,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传统的文学形式不足以表现他们的生活感受,便转而追求传奇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传奇创作的繁荣。 ⑵、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 1、史传小说及魏晋小说的影响。记人记事志怪,如《世说》、《搜神记》。唐以前的志怪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步发展演变进而成为“记”体传奇;唐以前的史传文学和杂史杂传体小说的发展演进,则

促进了“传”体传奇的形成。这两者是唐传奇产生和形成的最主要的文学渊源及直接因素。 2、古文运动的影响。从语言上说,两者都是以散体为主。而韩柳的某些以古文写成的传记文,接近传奇小说。如韩愈《毛颖传》“把‘笔’人格化,成了‘毛颖’这样一个人。又借这个‘毛颖’的遭遇,抒写自己的感激。因此,从表现手法说,它是托物喻意的。但它写得有故事情节,有肖像、动态、对话,且在某种程度上写出了人物性格,因此,又是一篇传奇小说。”(吴孟复《唐宋八家概述》)郑振铎:“传奇文的运动,我们自当视为古文运动的一个别支。” 3、行卷之风的影响。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曰: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遇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笔、议论。至进士则多以诗为贽。今有唐诗数百种行于世者是也。 4、佛道盛行。宣讲的神异故事及想象虚构的方式都对传奇有影响。 5、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如俗讲、变文、说话的出现,市人对小说看法改变。 三、唐传奇的发展 1、发轫期(初盛唐),魏晋小说到成熟的唐传奇间过渡。题材以志怪为主,行文有骈文的特点。有王度《古镜记》、佚名《补江总白猿传》(或曰影射欧阳询)、张鷟《游仙窟》(最长传奇之一,见于日本。)。P118(作品介绍)

唐传奇

唐传奇

唐传奇 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兴起和发展 繁荣原因 唐代经济繁荣,特别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使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各种民间艺术得以发展,为传奇小说创作奠定了社会的基础。唐代各种文学形式的繁荣,并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互相促进,也为唐传奇在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上提供了营养。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温卷”之风,也推动了传奇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以来志怪及志人小说的创作则是唐传奇产生 的文学渊源。 发展阶段

初、盛唐是唐传奇的发轫时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的过渡。作品数量不多,现存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窟》,内容近于志怪,艺术上也不够成熟。 中唐是唐传奇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作家和作品数量最多,而且颇有名家名作涌现。如陈玄佑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内容题材涉及到爱情、历史、政治、豪侠、志怪、神仙等,但大多作品体现了较强的现实精神,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更加成熟。 晚唐是唐传奇的衰落时期。虽然作品数量不少,并出现了专集,如牛僧孺的《玄怪录》、皇甫枚的《三水小牍》、裴铏的《传奇》等,但内容较为单薄,艺术上也较为粗俗。唯有豪侠题材的作品成就较高,如传为杜光庭的《虬髯客传》就是最著名的作品。 思想与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

唐代传奇

唐代是经济与文化空前发展繁荣的时代,这是使小说走向成熟的唐传奇兴盛的基础。唐代科举取士主考诗赋的规定造成读书人争作诗赋、崇尚文才的风气,社会上产生了大批才子,这是传奇兴盛的前提。就其内容而言,传奇与唐代的妇女状况、宗教传播,以至唐代中后期的动乱,都有密切关系。而在文学继承上,它的形成与史传文学、笔记小说、古文运动和民间曲艺的奠基密不可分。 按照题材分类,唐传奇可划分为神异的警世传奇、才子佳人的婚恋传奇、感喟盛衰的轶事传奇和锄奸仗义的豪侠传奇四大类。神异的警世传奇类主要是受魏晋南北朝的志怪书的启发。中唐王朝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政治矛盾重重。面对这种状况,传奇作者们不约而同地以志怪为表象,在人物的梦中描绘唐代的人情世态,讽喻官场,写出多篇神异奇幻的警世传奇。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才子佳人的婚恋传奇有两个类别:现实类和幻异类。现实类写男女爱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生活实感,代表有《霍小玉传》、《莺莺传》等;幻异类写人与神仙鬼怪之恋,富于幻异感和理想色彩,代表作有《柳毅传》、《裴航》等。感喟盛衰的轶事传奇很受文人创作的青睐。从开元之治到安史之乱,唐王朝的国势大起大落,提供了写不完的轶事。《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等都是代表之作。豪侠传奇是婚恋传奇之外又一个唐代传奇大家族,它不仅数量多,佳作也多,《柳氏传》、《虬髯客传》等都是文学经典。 唐传奇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与前代的笔记小说相比,它的题材与篇幅上大大扩展,成为了规模严整可观的文学创作,有生动人物、曲折情节,也有细致笔墨、文采光华;它是有意识的小说创作,是作者主动创造美文的艺术自觉,且多想像、虚构,与客观记述有本质区别;它艺术性显著提高,大大增强了故事的传奇性和表现力,增强了作品的曲折美和变化美。可以说,中国的小说是在唐传奇的阶段成熟的,唐传奇是成熟的文言小说。 唐传奇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为后世的文言小说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和可供效法的艺术范式,又为白话小说提供了题材和内容的借鉴,使小说的发展进入了新的艺术天地。唐传奇中反复出现的爱情主题、侠义主题、警世主题等都成了唐以后小说的母题。而在民间,今河北邯郸市北仍有黄粱梦镇和卢生祠,黄粱梦、南柯梦、张生跳墙、红娘做媒作为日常说话常用的典故,早已进了千家万户。

浅析唐传奇的侠客形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浅析唐传奇的侠客形象 专业:汉语言文学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短篇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唐代政治相对稳定开明,思想空前活跃,经济繁荣,特别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市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各种民间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传奇小说创作奠定了社会的基础。唐代各种文学形式的繁荣,并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互相促进,也为唐传奇在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上提供了营养。而当时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温卷”之风,也推动了传奇的发展。而魏晋南北朝以来志怪、志人小说的创作则是唐传奇产生的文学渊源。 唐代初时对这样新兴的以情节新奇见长的文体,唐人并没有给它们统一的称谓。直至晚唐,小说家裴铏为自己的小说集取名为《传奇》。但当时“传奇”只是用做单篇作品或单部书的题目,并非特指当代的这种新兴的文言小说。后来,宋人尹师鲁将“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的《岳阳楼记》称为“传奇体”。传奇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小说体裁,“传奇”作为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便如约定俗成般地沿用下来。而侠客传奇是产生于中、晚唐时期以豪侠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文言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杜光庭的《虬髯客传》、李公佐的《谢小娥传》、裴铏的《聂隐娘》、袁郊的《红线》、皇甫氏的《车中女子》等。 唐传奇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的小说达到成熟且不断走向完善。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从神话传说到诸子百篇中的寓言故事,再到史传文学,经过了千年漫长的发展及至唐代终于走向成熟,并且产生了众多佳作。并且对之后的宋元明清小说、戏曲以及现当代的小说在风格、题材创作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传奇在内容上更为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加成熟,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新的特色。其豪侠传奇的思想内容、诗化审美、虚构想象、形象

唐代传奇

Tangdai chuanqi 唐代传奇 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为唐传奇。 唐传奇的繁荣及其原因中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处于萌芽阶段,当时大量的是记述神灵鬼怪的志怪小说,少数记人事的小说如《世说新语》,则多记上层人士的谈吐和轶事。这些小说,大抵篇幅短小,文笔简约,缺少具体的描绘。到唐传奇产生,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唐传奇内容除部分记述神灵鬼怪外,大量记载人间的各种世态,人物有上层的,也有下层的,反映面较过去远为广阔,生活气息也较为浓厚。在艺术形式上,篇幅加长,“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部分作品还塑造了鲜明动人的人物形象。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趋于成熟。宋洪迈说:“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唐人说荟》例言引)他把唐传奇同唐诗相提并论,给予很高的评价。 唐传奇的繁荣,有一定的历史、社会原因。 唐朝统一中国以后,长期来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和工商业都得到发展,象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一些大城市,人口众多,经济繁荣。为了适应广大市民和统治阶层文娱生活的需要,在这类大城市中,民间的“说话”(讲故事)艺术应运而生。当时佛教兴盛,佛教徒也利用这种通俗的文艺形式演唱佛经故事或其他故事,以招徕听众、宣扬佛法,于是又产生了大量变文,促进了“说话”艺术的发展。从民间到上层,说话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郭□《高力士外传》记载,唐玄宗晚年生活寂寞,高力士经常让他听“转变说话”即说变文和小说以解闷取乐。王建《观蛮妓》、吉师老《看蜀女转昭君变》诗,都说到了女妓演唱王昭君的故事。《目连救母变文》的故事则为白居易、张祜所熟悉和引用(孟□《本事诗》、王定保《唐摭言》)。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篇记他于太和年间观杂戏,中有“市人小说”,讲名医扁鹊的故事。所谓“市人小说”,即指街坊艺人讲说的故事。当时文人聚会时,也有以“说话”消遣的。元稹《酬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自注:“乐天每与余游从,无不书名题壁,又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一枝花话”讲的就是白行简《李娃传》所记的故事,历四个时辰,即今八个小时尚未讲完,可见叙述非常细致。在某些唐传奇篇末,往往述及本文的写作是由于朋友间的“说话”,如“昼宴夜话”(《任氏传》)、“宵话徵异”(《庐江冯媪传》)、“话及此事”(《长恨传》)、“因话奇事”(《续玄怪录·尼妙寂》)等。文士间流行“说话”风气,其“说话”艺术又很细致,是促使唐传奇大量产生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代科举取士,重视文学。在各科中,考试诗赋杂文的进士科最受重视。士人应试之前,常以所作诗文投献名公巨卿,以求称誉,扩大社会名声,为考中进士科创造条件,当时称之为“行卷”。传奇文也常用作“行卷”。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说,“唐代士人行卷,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传奇以叙事为主,文体近于野史,中间常穿插诗歌韵语,结尾缀以小段议论,即所谓“文备众体”。唐代后期传奇专集产生颇多,大约同这种“行卷”、“温卷”风尚有关。但赵彦卫的说法,在唐宋文献资料中缺乏有力佐证,因而有的研究者对此表示怀疑。

儒家思想与唐传奇

儒家思想与唐传奇 摘要: 人类思想史上一切对于外部世界的实在的考察或虚渺的幻想,归宿都是人自身。人不断地探究自身的存在,时时刻刻审视着他的生存状况。唐人中的知识分子对于扮演重要社会角色具有强烈持久的热情。他们的人生理想首先是入世,出世只是置身逆境时的补充与调节。当他们在“济天下”的途中遭遇艰险时,便埋头著书立说,不过,心里仍想着天下、国家。 因此,儒家文化对唐传奇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首先,创作主旨大都关注现实,弘扬“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思想;其次,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儒家伦理道德观;最后,以儒家学派“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来创造故事情节。 关键字:儒家思想唐传奇 引言: 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指出:文学是“文化的最早而最优秀的成果”,文学的寿命,“必然和文化一样长”。唐传奇作为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深受古代文化的影响,这是由古代文化的种种特征决定的,但他自身也对古代文化的发展演变起到一定的作用。 《唐传奇》真正的繁荣在中唐,与在此之前的志怪小说相比,这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贴近现实人生。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的士人阶层,目睹了自魏晋以来儒学不兴的局面,希望能重建儒家文化秩序。他们继承发扬儒家价值观,“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他们面对现实,积极用世,创作小说也不在是为“传鬼神,明因果”,而是“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劝惩,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 正文: 《唐传奇》与古代文化的整体息息相关,虽然它自身的发展演变有其“自律性”,但是,我们必须将其放到儒家文化这个大背景下去考察,才可能发现《唐传奇》与儒家文化的影响、制约是密不可分的。 ㈠主题上:抒写理想情志,表达人生感慨 《唐传奇》将目光转向现实人生,抒写自己的理想情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自己对美学的追求。他们有明确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恢复儒学的主导地位为己任,以唐王朝中兴相号召。关心社会现实的变革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鲁迅指出“有意为小说”“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劝惩”。 《任氏传》、《枕中记》的作者沈既济是较早的一位传奇作者,他在《任氏传》结尾处写道:“嗟乎,异物之情也有人道焉!遇暴不失节,徇人以至死,虽今妇人,不如者矣。”“向使渊识之士,必然能揉变化之理,察神人之际,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不止于赏玩风态而已。”这段议论说明了两点,一是他创作这篇传奇有讽谏世人的用意,二是他要以此故事“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显示自己的文采,寄寓自己的情致。 唐传奇中佳作《莺莺传》,作者元稹将自身的生活体验融入其中,借小说表达对自己风流韵律既无法忘情又有所掩饰的内心矛盾。“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予尝于朋会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他一方面企图为自己始乱终弃的行为进行辩解,一方面又希望以此告诫世人勿重蹈覆辙,目的十分明确。 唐传奇大部分篇目所仅映的是唐代的现实生活,体现了士子阶层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探索。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中徘徊,具有强烈的变革精神。他们要解决社会现实中的种种弊端,扭转自魏以来儒学不兴的局面,进而向复兴唐王朝进军。 ㈡人物形象上:推崇伦理道德,弘扬儒家教义 唐传奇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他们继承并发扬了儒学的价值观,从各个方面展示了士人

唐传奇简述以及其叙事艺术研究

唐传奇简述以及其叙事艺术研究 姓名:王姝月 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15冯友兰班学号:154310300025 摘要: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唐传奇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主要讲述唐传奇:第一,唐传奇的本事考索,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第二,唐传奇的发展历程,从魏晋南北朝小说萌芽到唐代传奇小说,我国文言小说有很大的发展和改变,唐传奇的自身的发展又经历了三个时期,发轫期的准备,兴盛期之后,在晚唐时期开始衰落;第三,唐传奇的叙事艺术,唐传奇的叙事艺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唐传奇高超的叙事艺术奠定了它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当之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 关键词:唐传奇本事考索发展历程叙事艺术 在诗歌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散文文体文风进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的同时,唐代在其他问题的发展上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小说出现了新的体式——唐传奇。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唐传奇不但继承了此前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史传文学、志怪小说、志人小说等优秀文学的优良传统,畏怯开创了小说的新的发展道路,为后世的宋话本、元杂剧和明清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唐传奇的本事考索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传奇”之名,似起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宋人尹鲁师也将“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的范仲淹《岳阳楼记》称为“传奇体”。发展到后来,传奇才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小说的体裁,如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即将唐传奇与宋、金戏曲、院本等并列,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更将所分六类小说的第二类亦即《莺莺传》《霍小玉传》等定名为“传奇”,于是,传奇作为唐人文言小说

文言文阅读训练(唐代传奇小说)

文言文阅读训练(唐代传奇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李使君 ■ 康骈 乾符中,有李使君出牧罢归,居在东洛。深感一贵家旧恩,欲召诸子从容。有敬爱寺僧圣刚者,常所往来,李因以具宴为说。僧曰:“某与为门徒久矣。每观其食,穷极水陆滋味;常馔必以炭炊,往往不惬其意。此乃骄逸成性,使君召之可乎?”李曰:“若朱象髓、白猩唇,恐未能致;止于精办小筵,亦未为难。” 于是广求珍异,俾妻孥亲为调鼎,备陈绮席雕盘。选日邀致。弟兄列坐矜持俨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入口主人揖之再三唯沾果实而已。及至冰餐,具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啮蘖吞针。李莫究其由,但以失饪为谢。 明日复见圣刚,备述诸子情貌。僧曰:“前者所说岂谬哉!”既而,造其门而问之曰:“李使君特备一筵,肴馔可谓丰洁,何不略领其意?”诸子曰:“燔炙煎和未得法。”僧曰:“他物纵不可食,炭炊之餐,又嫌何事?”乃曰:“上人未知,凡以炭炊馔,先烧令熟,谓之‘炼炭’,方可入爨;不然,犹有烟气。李使君宅炭不经炼,是以难食。”僧拊掌大笑曰:“此则非贫道所知也!” 及巢寇陷洛,财产剽掠俱尽。昆仲数人,乃与圣刚同窜,潜伏山谷,不食者至于三日,贼锋稍远,徒步将往河桥。道中小店始开,以脱粟为餐而卖。僧囊中有钱数百,买于土杯同食;腹枵既甚,膏粱之美不如。僧笑而谓之曰:“此非炼炭所炊,不知堪与郎君吃否?”皆低头惭,无复词对。 (选自《剧谈录》)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召诸子从容从:随从 B.穷极水陆滋味穷:尽,全 C.李莫究其由究:搞清楚 D.既而,造其门而问之曰造:造访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李因以具宴为说/某与为门徒久矣

唐传奇教案

唐传奇教案 一、传奇 传奇始自晚唐裴鉶《传奇》(该书已佚,今传多从宋代《太平广记》录出,如《昆仑奴》、《聂隐娘》、《裴航》等均出自《传奇》)此后逐渐成为这一新体小说的通名。然历代所谓“传奇”意义颇不一致:因传奇题材多为戏曲所吸收,故唐以后戏曲多称“传奇”: 宋代,指诸宫调; 元代,指杂剧。 明代,指戏曲中较长者,以别于北杂剧(四折一*子) 清·乾隆间,黄文旸分戏曲为杂剧、传奇二种。 清末以来,特指翻译小说中欧洲的“罗曼斯”(romance)小说(即冒险故事)。二、唐传奇与六朝小说的异同 六朝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秩事(志人)小说两类。将它们与唐传奇对比,可以发现: 1、志怪、传奇,虽均有求奇、求怪的审美追求,然一重鬼神,一重人事。传奇摆脱了志怪的限制。 2、秩事、传奇,虽均以传写人事为主,然秩事小说多丛残小语,且以“史”的真实性为特征。(如裴启《语林》因记谢安事不实而受到指责);而传奇,不仅篇幅加长,结构完整,而且“有意为小说”,真正以虚构的笔法来创作,突破了“史”的限制。 宋人容迈《容斋随笔》:“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婉欲绝,询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律诗可称一代之奇。” 明人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词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又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谕以抒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总的来看,传奇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1、虚构:从纪实到“尽幻设语”、虚构想象。 2、文采(文词):从简朴到华艳。 3、结构:从“粗陈梗概”到“扩其波澜”,笔记体——故事体 4、叙事风格:从风趣有致到宛转、凄婉欲绝。 5、审美追求:作意好奇、有意为小说。 6、内容、题材:从鬼怪之奇转向人世之奇,传正规(宗)文体不传之奇。 三、唐传奇兴盛的原因 城市商业经济发达是传奇产生的社会基础,史官文化传统、通俗文学(变文、俗讲、市人小说等)、古文运动和诗歌等则从外部促进了传奇的兴盛。此外,最直接的原因又有两点: 1、文人游宴中述奇事、赋新诗的娱乐活动直接促进了传奇的创作。逞才斗智,无奇不传。李肇《唐国史补》“长安风俗,自贞元侈于游宴”。 2、唐代举子“行卷”、“温卷”的风气也使一大批文人士子致力于传奇的创作。宋人赵颜彦卫《云麓漫钞》(游国恩本《中国文学史》第二册,第226页引)。 四、唐传奇发展分期及各期传奇的特点

高考文言阅读必备:唐传奇并译文30篇doc

2010高考文言阅读必备:唐传奇并译文30篇 目录 1 车中女子(皇甫氏) 2 陈鸾凤(裴铏) 3 崔护(孟棨) 4 崔玄微(段成式) 5 东城老父传(陈鸿) 6 杜牧(高彦休) 7 冯俊(佚名) 8 郭纯(张鷟) 9 樊夫人(裴铏) 10 三梦记(白行简) 11 李卫公靖(李复言) 12 柳氏传(许尧佐) 13 骆宾王(孟棨) 14 南柯太守传(李公佐) 15 王维(薛用弱) 16 王之涣(薛用弱) 17 谢小娥传(李公佐) 18 韦皋(范摅) 19 枕中记(沈既济) 20 虬髯客传(杜光庭) 21 长恨歌传(陈鸿) 22 楚儿(孙棨) 23 崔书生(牛僧孺) 24 崔张自称侠(冯翊子) 25 邓甲(裴铏) 26 红线(袁郊) 27 昆仑奴(裴铏) 28 兰亭始未记(何延之) 29 离魂记(陈玄祐) 30 骆宾王(孟棨) 正文 1 车中女子(皇甫氏) 【原文】 唐开元中,吴郡人入京应明经举。至京,因闲步坊曲。忽逢二少年,著大麻布衫,揖

此人而过,色甚卑敬,然非旧识,举人谓误识也。 后数日,又逢之。二人曰:“公到此境,未为主领,今日方欲奉迓,邂逅相遇,实慰我心。” 揖举人便行,虽甚疑怪,然强随之。抵数坊,于东市一小曲内,有临路店数间,相与直入。舍宇甚整肃,二人携引升堂,列筵甚盛。二人与客据绳床清坐定,于席前更有数少年,各二十余,礼颇谨,数出门,若伫贵客。至午后,方云:“来矣。” 闻一车直门来,数少年随后。直至堂前,乃一钿车,卷帘,见一女子从车中出,年可十七八,容色甚佳,花梳满髻,衣则纨素。二人罗拜,此女亦不答。此人亦拜之,女乃答。遂揖客入,女乃升床当局而坐,揖二人及客,乃拜而坐。又有十余后生,皆衣服轻新,各设拜,列坐于客之下。陈以品味,馔至精洁。饮酒数巡,至女子,执杯顾谓客:“闻二君奉谈,今喜展见,承有妙技,可得观乎?” 此人卑逊辞让,云:“自幼至长,唯习儒经,弦管歌声,辄未曾学。” 女曰:“所习非此事也,君熟思之,先所能者何事。” 客又沈思良久,曰:“某为学堂中,著靴于壁上行得数步。自余戏剧,则未曾为之。” 女曰:“所请只然,请客为之。” 遂于壁上行得数步。女曰:“亦大难事。” 乃回顾坐中诸后生,各令呈技。俱起设拜,有于壁上行者,亦有手撮椽子行者,轻捷之戏,各呈数般,状如飞鸟。此人拱手惊惧,不知所措。少顷,女子起辞出。举人惊叹,恍恍然不乐。经数日,途中复见二人,曰:“欲假盛驷可乎?” 举人曰:“唯。” 至明日,闻宫宛中失物,掩捕失贼,唯收得马,是将驮物者。验问马主,遂收此人,入内侍省勘问,驱入小门。吏自后推之,倒落深坑数丈,仰望屋顶七八丈,唯见一孔,才开尺余。自旦入,至食时,见一绳缒一器食下。此人饥急,取食之。 食毕,绳又引去。深夜,此人忿甚,悲惋何诉,仰望忽见一物,如鸟飞下,觉至身边,乃人也。以手抚生,谓曰:“计甚惊怕,然某在,无虑也。” 听其声,则向所遇女子也,云:“共君出矣。” 以绢重系此人胸膊讫。绢一头系女人身。女人耸身腾上,飞出宫城。去门数十里,乃下,云:“君且便归江淮,求仕之计,望俟他日。” 此人大喜,徒步潜窜,乞食寄宿,得达吴地,后竟不敢求名西上矣。 【译文】 唐开元年间,有吴郡人进京参加明经考试。到京后,在妓女居住的地方闲逛,忽然遇到两个少年,穿着大麻布衫,和他打招呼就过去了,对他很尊重,但原来并不认识,举人认为是认错人了。 几天后,又见面了,那两人说:“您到这里,没接您,今天才来迎接您,虽是偶然相遇,我们感到很荣幸。” 鞠躬便请举人和他们同行,他虽然非常诧异,还是勉强地跟着。穿过几条街,在东面街市的一个小胡同内,有几间临街店铺,一起走进去,房舍整洁肃静。二人领他到堂上,已摆好了丰盛的酒席,那二人与他挨着安闲静坐在胡床上,席前有几个少年,都是二十来岁,懂礼貌、谨慎,出门好几次,像等贵客似的。到了午后,有人说:“来啦。”

唐传奇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唐传奇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中国的小说源远流长,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几乎与诗歌同步。然而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发展相对于诗歌而言,却是十分的缓慢。从先秦、两汉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到六朝时期的志人志怪,经过了漫长的演变,直到唐代,传奇的出现,“唐人始有意为传说”,小说才正式开始。 唐以前的作者把小说作为记录奇文异事的野史一类来看待,粗陈梗概,不讲究语言的藻饰。《文心雕龙》详述各种文体,下及谐辞隐语,於小说一类却只字不提。说明在当时区分文笔,注意藻绘的风气中,志人志怪的小说,因缺乏文采而不为论者所重视。唐传奇情况则大不相同。鲁迅先生曾说过:“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他意者,甚异其趣矣。”(《中国小说史略》)唐传奇作者在吸收前人的传作经验之后,有意识进行文学创作,在艺术形式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进,不仅“叙述婉转,文辞华艳”而且“篇幅漫长”意想丰富。 唐传奇中出现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面。从帝王到后妃、文武大臣到文人商贾、侠客商道、乐工伎艺、姬妾丫环各色人等。其中不少人物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如豪爽鲁莽、疾恶如愁的钱塘君,敢爱敢怒的霍小玉,以身殉情的步飞烟,有胆有略、果断机智的红拂女,见义勇为、不图报酬的柳毅,虚伪负心、见异思迁的张生等,都写得栩栩如生。一些人物的性格还有所发展,如崔莺莺初遇张生时便一见钟情,但深受封建礼教舒服的她,面对爱情时又犹豫不决,当她下定决心争取自己的爱情时却遭到了张生抛弃。莺莺被刻画得“飘飘然仿佛出于人目前。”(赵令畤《侯鲭录》)作者力图写出人物性格变化发展的环境条件,因而富有真实感。在唐传奇中塑造的典型人物中,即使是身份与环境相似,在不同的作家笔下也各具风貌,毫无雷同之感。如霍小玉和李娃,虽然同为妓女,却各具不同的性格。前者出身卑贱,受尽凌辱,敢爱敢恨、宁死不屈,表现了受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后者阅世较深,缠绵多情,不忘故旧,甘愿舍己救人。唐传奇还善于运用心里刻画、对比手法等使人物形象更为丰富传神。如《李娃传》中荥阳公夸耀郑生:“此吾家之千里驱也”;其后不认落魄的郑生,斥其“志行若此,污辱吾门,何施面目,复相见也”;最后郑生高中得官以后,又表示“吾与尔父子如初”,前后变化对比,活现出他残酷势利的嘴脸。刻画之细致传神,远非六朝小说可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