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的创新意识

哈市太星小学校李继梅

紧张而忙碌的教学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对我校科研课题的子课题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了,我在教学实践和理论学的基础上对创新型教学法的认识和理解又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将本学期科工作进行研阶段性总结如下:

一、营造自立学习氛围,提供创新的机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快乐等与知觉联系起来的温和、愉悦、宽松的情绪,对认知具有组织作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自主的教学环境,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进发创新的火花。要创设这样的环境,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爱"学生,教学时要采用和蔼可亲的语言,如"谁来帮帮他"、"讲得好、说得不错、棒极了"等语言来调动情感,建立师生互敬互爱的主谐气氛;其次,要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引导学生去猜想,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错想的表现;让学生自由地想、大胆地说、积极地问,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和不守纪律,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要注意宽容引导。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时,我首先让学生尝试操作:"同学们动动手,将手中圆柱的侧面相办法展开,看看成了个什么图形?"我随之下去巡视,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按照书上的方法沿着圆柱的一条直线展开,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对这几个同学,我在全班大声地表扬他们不迷信书本,敢于自己创新的精神,同时鼓励全班同学积极开拓、大胆创新。话音刚落,一位同学又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展开的怎么是一个正方形呢?"我随势提问:"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好,那什么样的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才能得到正方形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已非常活泼,积极讨论、纷纷举手,把学习活动推向了又一个高潮。最后,殊途同归:圆柱的侧面积都等都等于底面周

长乘以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气氛宽松活泼,主体性强,发展了创新的兴趣,为以后的创新铺好了路。

二、树立创新意识,着眼创新培养

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知识、技能以外的各种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探索意识、创造精神,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只是学习的机器,不能实际运用的不良后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光要注意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学生素质能力,着眼于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结果是不是唯一的、能否找出新的方法和手段,能否有更简便、快捷、方便的途径。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一根铁丝恰好可以围成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著改围成一个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应是多少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按一般的方法去做的:(SX,4- 6 X 2) 5 2= 10(厘米)。这种方法是正确的,老师首先要给予肯定,但从培养创新意识、拓宽解题思路的角度出发,还可以引导出更妙更好的办法。这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去思考,还可以怎么去解答?通过学生激烈的思考、讨论,学生中又出现了三种解法:( 1)8 X 4 5 2- 6= 10(厘米);(2)8 X 2- 6二 10(厘米);(3)8+(8- 6)= 10(厘米)。这三种方法解题思路巧,应用了长方形、正方形对边相等的特性,具有"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解题思路不要给学生限制死了,应要求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多触角多方位地思考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求异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论的思想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主"在数学教学中要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的教就应转移到学一的学上面去,要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地学习了,才能使教学落到实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发教"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我首先发给学生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空心长方体企,让学生动手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测量这个长方体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从而测算出长方体的体积。在观察中发现,多数学生用小正方体一层铺满后再铺第二层,铺完后,再数出个数有24个,而每个单位休积是1立方厘米,所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有位同不摆得特别快,他说:"我只摆了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就可以算出个数,用4X3X2= 24(个),即长方体的体积是 24立方厘米。此刻,已与新课的内容比较接近了,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再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同学们去发现不用数个数就能求体积的简便方法。同学们积极思考、人人踊跃,通过认真的讨论,得出了只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就能求出体积的方法,顺利得出:长方体的体积一长X 宽X高。进而再启发学生从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上去讨论正方体的体积求法,又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由于公式是学生自己推导的,因此,掌握得很好,理解也比较牢固,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了学和创造能力。

四、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能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发表创造性见解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他们主动创新的能力。如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3/7和5/6。这两个分数比较大小时,一般做法是将他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有的同学却能想到把他们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还有的拿"一半"作为中间量来比较,认为 3/7不足一半,而 5/6比一半大,所以说 5/6>3/7。后两种想法都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另外,在平时教学中,我常把学生自己归纳的或"发明"的一些细小的运算定律或规律,像"牛顿定律"一样用他们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来激

发全体学生追求创新的心理需求,形成一个互相竞争、你追我赶的良好创新氛围。同时,也让不生体会到"发明"并不是那么神圣不可攀的,只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多想多问多动手,"创新发明"的火花就会在同不们的脑中进现。那星星的火花,很可能就是将来点燃那创造发明的导火索。

五、适时激励,提高创新意识

任何一个学生,不管是优生,还是成绩较差的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和成功者。特别是小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针对这一点。都是应多给学生和提供充分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成功的,让学生自己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去体验成功。同时,教师对其学习结果进行"个性色彩"的评价,(多采用鼓励的语言,色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语言),使学生产生"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开成"乐学"的心态,保持十足的信心和高涨的情绪去探索、去研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要培养学一的创新意识,就需要教师致力于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不断沟通师生关系的多种渠道,营造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鼓励他们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发明。这样长期下去,学生的素质一定能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提高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411846681.html, 提高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者:李祖文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15期 摘要:随着数学教育的与时俱进,培养小学生创新性思维是目前数学教学中的主题。为 了适应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突出一代新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接受新思想,用新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把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本文首先介绍了创新性思维的含义,然后分析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最后着重阐述了如何结合实际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创新思维开放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15-01 培养创新性的人才是教育的目标,培养创新性人才也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应当引起数学老师的重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性思维是重中之重,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如果忽略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会降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思维方式,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前途命运。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找到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重要。 1 创新性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 1.1 创新性思维的含义 创新性思维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又有创新的思维过程。创新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独特的想法、见解、观念。它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思维,体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一般认为创新性思维是能够产生创新的思维。 1.2 创新性思维的特征 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可以分为一般再现性思维和具有独创性的创新性的思维。根据小学生本身的特点,创新性思维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能够独立思考。通过独立思考能够理解所学到的科学知识。 (2)有自己的见解。能够探索出新的解题方法,对于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8-12-26T17:02:07.98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3期作者:刘洪芬[导读] 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创造思维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刘洪芬(广西省岑溪市第六小学广西岑溪 5432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要利用数学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能力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它没有速成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创造思维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2-095-01 (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辅助工具。在鼓励学生多思多问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教学过程中加强用词的丰富形象性,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向学生渗透唯物主义世界观,运用逻辑推理、辩证等方法,使学生学会想象的同时合理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利用思维的发散性加强所思考问题与其它知识的联系,科学地分析、奇妙地组合,寻找解决问题的多向思路,大胆尝试得到与他人不同的成果,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在操作中培养创新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几何图形的教学。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对几何图形建立表象,这样学生才能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剪、折、分、拼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被彻底激活了,课堂气氛日常活跃,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有的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b)h。有的同学把一个梯形沿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 ah, S=12 bh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S=12 ah+12 bh=12 (a +b)h让学生动手操作来获取新知识,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也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思维得到发展,由实践到理论学生不仅明白了公式的由来,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之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要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数学课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关键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因此,师生之间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情感对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探究新知起着积极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教师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多层次、多方位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思维才能极大的被调动起来。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如“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比、分数、除法间三者关系为什么不用“等于”、而用“相当于”为什么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要先通分……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探知兴趣浓烈,思维活跃,发言就更加积极、比、分数、整数和比例间的关系,就一清二楚了。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更足了。 (三)结合课堂练习,激发创造性趣 为使学生顺利地理解、掌握新知识,进行实用高效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新教材便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的、具有思考价值的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对这些练习进行加工、改造,经常是以游戏、比赛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提高练习的实效性。 如在教学进位加法的练习课时,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练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于是我用了三个游戏把整节课贯穿起来。首先是个人抢答赛。老师出题学生抢答或学生互相出题,这个游戏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接着是小组合作争优赛。4人一组,用三个数组成4个算式,比比哪个组想的算式最多。这个游戏不仅使学生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和合作竞争的意识。最后“吃鱼”这个游戏把整个课堂气氛烘托起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习情绪高涨。游戏是这样的,每人一条鱼,每条鱼的上面都有一道题,只要能大声地读题说得数,这条鱼就送给你。学生们不仅要把自己的题说对,还要对其他同学的题进行判断,大大提高了练习的强度。游戏是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的,又提高了练习的时效性。这节练习课,虽然没有让学生动笔去写,但它的练习强度和效率是显而易见的,在练习课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是以多向、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富于创造的科学态度,是由模仿到创造的转化。因此,每一节课,我都能在新课开始前,巧妙地设置练习,唤醒学生的创造意识,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潜力,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挖掘潜力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由学生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再造出来,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学到的知识,将是触类旁通、具一反三的,学生的再创造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晓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浅析[J].教育:文摘版,2016(9):00120. [2]李明权.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24):00214.

推荐-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推荐 精品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创新意识 摘要:创新意识是体现学生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学科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寻求创新,是数学教师的重要责任。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教学观念 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创新氛围 课堂上创设宽松、和谐、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迸发创新的火花。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想、大胆地说、积极地问。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在完成“了解”、“掌握”、“熟练”这些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力求学生在突破教材、突破自我方面有所表现。即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妙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仔细越好。例如,本人创了一个开放的情境,给学生50元,让他们去商场购物,不限制商品的数量和价钱,但是要花完50元。买多少?买什么?怎样买?这种开放性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质疑问难,激发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是浅显还是深刻,教师都应从正面引导,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引”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数学问题感到好奇,产生探究的愿望,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熟悉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贴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使学生容易受到启发。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强度要适宜,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积极思考问题,寻根究底。 三、加强手脑并用,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操作练习,能促进左、右脑的和谐发展与协同活动,使学生更容易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也易于智慧火花的产生,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教“圆的周长”时,教师手捏两根系着红、白小球且长短不同的粗线,甩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问学生哪个圆的周长长?为什么外圆长?圆的周长和半径、直径的长短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学具圆,量圆的直径、周长,并进

数学(心得)之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论文之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喜欢数学,使学生有创新的情感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两千多年后,爱因斯坦也提出了几乎与孔子相同的看法:“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爱好才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研究表明,认知方式和情感体验是紧密结合的。“知识和情感”的结合是良好课堂教学的一个特征。因此,教师要注意把认知投入和感情投入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不断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在一年级“动手做”实践课中,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看看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变成了什么图形。当学生把一个三角形折成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后,老师进行了一个变魔术的活动,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一样的小三角形可以变成什么图形,学生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可以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当学生把几个图形都折一折、剪一剪后,老师组织学生用这些图形拼成一个新的、美丽的图形。几分钟后,学生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有房子、树、太阳、人……听了学生的介绍,我们纷纷感叹学生的智慧。要知道,这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作品啊!他们在这节数学课中,不仅认识了几何图形,更重要的是他们体会到数学的美,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建立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 (二)创设平等民主的氛围、鼓励创新和想象的气氛,使学生有创新的欲望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和老师不同的见解,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敢于创新。

开题报告--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要在各科教学中精心设计,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极大妨碍了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质疑。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生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无论是创新还是动手操作都是现有教育中忽视了的或者说不太重视的两个方面。教育在“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创新离不开动手操作,另一方面动手操作中也会滋生出创新的成份。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人格的发展。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探索其规律为同类研究实践与理论依据。其意义是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促进教师自身创新能力,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理论依据和课题的界定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只有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才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给予高度重视;才会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21世纪要求的人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的:“人们对讨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思维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是集分析、综合、概括、类比、归纳、推理等多种能力为一体的学科。对我们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学好小学数学必须要借助大量的直观素材和物象。无疑“农远工程”给我们农村学校提供了这方面的优质条件。我们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如何用好这一教育资源,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数学教学专业水平,已成为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趋势。在以“农远工程”为契机的背景下我们要如何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1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化要求。由于新课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功能的发展性、课程形式的开放性、课程学习的自主性、课程理念的先进性,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更新、充实和扩展原有知识,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农远工程”的适时出现,犹如雪中送炭,给我们农村贫瘠的新课程教学资源、学科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随着“农远工程”的实施,各学校配置了一套光盘播放器材、一个多媒体小平台教室和计算机教室,并用ADSL连上了宽带网络,使学校转轨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高速路上来,这对我们教师迅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捷径。通过“农远”教学光盘的专家讲座、课例示范、分析教材,大大提高了我们教育教学、科研、听评课等能力,使我们的教师能迅速地适应新课程教学,掌握新课程的有关教学技能技巧,及时地补给了我们农村学校对新课程教学上的教师培训、教学资源、教学策略的探求等的缺陷,活跃了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学、教研氛围。 2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身准备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农远工程”实施的形势下,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做这样的自身准备—— 第一层面:教师要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和技能。掌握Windows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能进行Word文档简单的文字编辑处理;掌握信息检索、加工和利用的有效方法。 第二层面:要求教师利用“农远工程”设施,掌握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数学教师能根据课堂实际,选用、穿插符合自己班级的数学教学资源。 第三层面:教师能利用“农远工程”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开拓数学教学资源。 第四层面:教师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和

最新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训练测试题

思考题训练 第一组: 1、已知A≠0,且A×5/3=B×9/10=C÷3/4=D×4/5=E÷6/5,把A、B、C、D、E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2、甲数的5/6等于乙数的2/3,甲乙两个数的和是90,求甲乙各是多少? 3、实验小学六年级一班女生人数的3/4等于男生人数的2/3,男生比女生多3人,男生有多少人? 4、甲、乙两个仓库,甲仓存粮的75%是乙仓存粮的2/3,甲仓的存粮比乙仓少40吨。甲、乙两个仓库各有粮食多少吨? 5、甲乙丙三人合买一台电视机,甲付钱数的50%等于乙付钱数的1/3,等于丙付钱数的3/7,已知丙比甲多120元,这台电视机多少? 6、有两支蜡烛,当第一支燃去4/5,第二支燃去2/3,它们剩下的部分一样长。第一支与第二支蜡烛原来长度的比是多少? 7、甲、乙、丙三根木棒插入同一个水池中,三根木棒的长度和为270厘米,甲有3/4在水面外,乙有7/10在水面外,丙有2/5在水面外,求水有多深? 第二组: 1、六(2)班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同学,男女生人数比是4:3。后来,有一名女生不参加了,这是,男女生人数比是3:2。你知道,六(2)班原来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同学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吗? 2、学校田径组原来女生人数占1/3,后来又有6名女生参加进来,这样女生就占田经组总人数的4/9。现在田径组有女生多少人? 3、有一群羊正在山坡吃草。其中白羊占45﹪,这时又来16只黑羊后,白羊就只占25﹪,问:这群羊中白羊有多少只? 4、六(1)班有女生24人,占全班人数的4/9。今年转出了若干名女生,这是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5。求今年转出多少名女生? 5、某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5,后来又转进1名女生,这时女生是男生的5/6,现在班上有多少女生? 6、学校棋类组原来女生人数占3/7,后来又有30名女生参加进来,这样女生就占棋类总人数的2/3。现在棋类组有女生多少人? 7、育才小学,男教师占全体教师总数的1/3,如果调出4个女教师,调进4个男教师,则男女教师人数之比是4:5,育才小学有教师多少人? 第三组: 1、生产一批零件,甲独做要6小时,乙每小时可以做36个。现在甲、乙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乙两人生产零件数量的比是5︰3。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2、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如果由甲队单独修要15天,而乙队每天可以修44米,当两队共同修完这段公路时,甲队修了全长的60%,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3、两辆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行完全路程要10小时,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当两车相遇时,客车行了全路程的3/5,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第四组: 1、甲、乙、丙三人共植树120棵,甲植的是乙丙的1/2,乙植的是甲丙的1/3,丙植多少棵数? 2、甲乙丙三人共同加工零件180

小学数学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一、创新情境数学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促动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的情境来讲授知识能够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由情境可认启发学生对解题思路的独特的想法与思路,这个过程既是形成数学构思的过程,也是展开合理解题思路的思维过程。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创新思维,并积极主动地发表对解题思路的见解,从积极参与教学的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就培养起来了。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数学语言的使用要与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水平相适合,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模式中,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个章节时,教师能够准备各种圆柱形的实验品,如圆柱的玻璃器皿、圆柱木块等,分发给学生要求其动手量出长、宽、高等所需数据,并通过实践来求得体积。通过实验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并引导学生是否能够用切割、计算体积差等方式求得体积。 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稳定性差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小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课程,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展开更多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本身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理论的讲解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也有很多小学生对数学课程有着厌学情绪,这时教师就要注意采用新鲜多样的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体现数学的乐趣,提升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还要注重将数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拉近数学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理解左右、上下、前后”这个内容时,教师能够通过座位编号的方式,利用学生的座位编号并实行确认练习,学生在相互理解的互动中对左右、前后、上下形成理解,这样能够有效提升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通过交互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展开学生之间的交互式合作能够形成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对其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很好的促动作用。在交互式的合作中学生通过交流能够对所讨论的问题产生不同角度的理解和思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通过交互式的合作,在学生之间能够对问题实行广泛讨论,也能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走曲径小路,观赏美景时就能够假设问题:对于曲折的小路,如何计算出它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研究 摘要: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爱护和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字:创新培养小学数学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刨设形形色色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对学生中具有独特创新想法要特别呵护、启发、引导,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为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引导质疑问难,激发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是浅显还是深刻,教师都应从正面引导。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即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

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妙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仔细越好。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熟悉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贴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使学生容易受到启发。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强度要适宜。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积极思考问题,寻根究底。 3培养思维能力,唤起创新欲望 3.1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促进积极思维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盛。当他们正确回答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或解决了一道难题后,都会从心底升起一股兴奋感。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满足的机会。进而产生学习成功感,引发积极探索的兴趣和动机。 3.2设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猜想提出“个位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我引导学生举例先初步验证,再用实验验证,通过用小圆珠摆一摆、算一算.接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这样的环境中听不到呵斥和叹息的声音,看不到僵持的状态。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效率。 4加强手脑并用,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操作练习。能促进左、右脑的和谐发展与协

小学数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的创新意识 哈市太星小学校李继梅 紧张而忙碌的教学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对我校科研课题的子课题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了,我在教学实践和理论学的基础上对创新型教学法的认识和理解又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将本学期科工作进行研阶段性总结如下: 一、营造自立学习氛围,提供创新的机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快乐等与知觉联系起来的温和、愉悦、宽松的情绪,对认知具有组织作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自主的教学环境,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进发创新的火花。要创设这样的环境,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爱"学生,教学时要采用和蔼可亲的语言,如"谁来帮帮他"、"讲得好、说得不错、棒极了"等语言来调动情感,建立师生互敬互爱的主谐气氛;其次,要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引导学生去猜想,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错想的表现;让学生自由地想、大胆地说、积极地问,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和不守纪律,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要注意宽容引导。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时,我首先让学生尝试操作:"同学们动动手,将手中圆柱的侧面相办法展开,看看成了个什么图形?"我随之下去巡视,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按照书上的方法沿着圆柱的一条直线展开,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对这几个同学,我在全班大声地表扬他们不迷信书本,敢于自己创新的精神,同时鼓励全班同学积极开拓、大胆创新。话音刚落,一位同学又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展开的怎么是一个正方形呢?"我随势提问:"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好,那什么样的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才能得到正方形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已非常活泼,积极讨论、纷纷举手,把学习活动推向了又一个高潮。最后,殊途同归:圆柱的侧面积都等都等于底面周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我们的教育一样也要创新,其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力量最能发挥条件的是民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只有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才敢于大胆发言、积极思考,甚至与教师辩论,学生才能积极思考、丰富想象、敢于表达、急于标新立异,学生的思维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只有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保护、延续和发展。如何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呢? 首先,给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处在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进行学习。只有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涌现,并获得有效发展。 其次,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爱。 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例如,当学生在发问、质疑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以示教师对他提出的问题很重视;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很远或提不到要害之处。此时教师要鼓励敢于提问题,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引导,从而保护每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加倍关注.要让他们感受成功,并树立自信。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激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二、重视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散的求异思维,发散求异的目的在于创新。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不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寻求新颖、独特,与众不同解题方法,可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形式。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纵横联系,达到相互沟通,深化知识,灵活和变通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钻研、探索、精神,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简捷思路和最佳方法,培养开拓创新的意志。 三、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即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仅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促进建立暂时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探索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将牙膏盒的面剪下来比较;有的学生在纸上描出长方体的

最新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训练测试题

创新思维训练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1、1+3+5+7+9+ (119) 2、求100以内所有除以4余2的数的和。 3、少先队种柳树和杨树共134棵,杨树的棵数比柳树的3倍多14棵,两种树各几棵? 4、甲、乙两桶油共重62千克,如果乙桶倒出12千克,则甲桶比乙桶多10千克。甲、乙两桶油原各重多少千克? 5、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共有彩色玻璃弹珠100棵。甲给乙13颗,乙给丙18颗,丙给丁16颗,丁给甲2颗后,四人的弹珠数相等,他们原来各有弹珠多少颗? 6、小浩今年16岁,妈妈今年46岁。小浩多少岁时,妈妈的年龄是小浩年龄的4倍? 7、儿子和爸爸今年的年龄和为42岁,9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今年儿子和爸爸各是多少岁?

8、有五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9, 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1,那么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8。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9、同学们去划船,如果每只船坐4人,则少3只船;若每只船坐6人,还有2人留在岸边。有多少同学去划船?共租多少只船? 10、我国农历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按顺序轮流代表年号。如果公元3年属猪年,那么公元2000年属什么年? 11、操场上停放39辆车,有三轮车和自行车,两种车轮子的总和为96个。问三轮车和自行车各多少辆?12、某年的4月份有5个星期三,4个星期四,这个月的5号是星期几? 13、2条床单和3条毛巾共210元,同样的3条床单和5条毛巾共320元,每条床单与每条毛巾各多少元? 15、将边长为4厘米和5厘米的 上,已知重叠的部分为 米,两块正方形纸片盖住桌面的面积是多少? 16、 1 2、3 4、5、6 7、8、9、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表时间:2019-08-21T11:09:50.83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5期作者:黎志雄[导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 甘肃省积石山县小关学区大茨滩小学731799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在今天,创新能力实际就是国家、民族发展能力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一、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或方式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导航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的情境来讲授知识能够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情境可以启发学生对解题思路的独特的想法与思路,这一过程既是形成数学构思的过程,也是展开合理解题思路的思维过程。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创新思维,并积极主动地发表对解题思路的见解,从积极参与教学的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就培养起来了。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数学语言的使用要与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模式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圆柱形的实验品,如圆柱的玻璃器皿、圆柱木块等,分发给学生要求其动手量出长、宽、高等所需数据,并通过实践来求得体积。通过实验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并引导学生是否可以用切割、计算体积差等方式求得体积。 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稳定性差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小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课程,才能展开更多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本身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理论的讲解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也有很多小学生对数学课程有着厌学情绪,这时教师就要注意采用新鲜多样的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如: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还要注重将数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拉近数学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认识左右、上下、前后”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座位编号的方式,利用学生的座位编号并进行确认练习,学生在相互认识的互动中对左右、前后、上下形成认识,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学生之间的交互式合作能够形成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对其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交互式的合作中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对所讨论的问题产生不同角度的认识和思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通过交互式的合作,在学生之间能够对问题进行广泛讨论,也能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走曲径小路,观赏美景时就可以假设问题:对于曲折的小路,如何计算出它的长度?并号召学生展开讨论,学生有的说用尺子,有的说用步测……通过学生之间交互式的合作讨论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发,这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势必会增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来实现,例如逆向思维的训练,有时会对数学问题的解答产生更为简便高效的作用;联想思维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对全面思考问题具有很好的效果,联想能够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 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课程中要更多地加入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在实践中创造并感知,从而激发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实践能够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更为稳定的知识,因为从具体形象的事中才能强化人们对知识内容的感知和记忆。如:“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数一些玩具木棒、数花生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化知识内容。实践活动的方式还包括课下练习内容,安排练习题时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乐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加强对知识的感知和认识,小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不但会加强知识的认识,还会形成自己动手的成就感,也会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总之,创新意识对个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小学阶段就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从教学模式的创新、数学兴趣的培养、合作交流学习及实践活动的参与等方面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敬全孙柳燕《创新意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1月。 [2]周延波《创新思维能力》.科学出版社,2004年。 [3]魏长青《执行能力》.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

六年级数学创新思维训练一B

六年级数学创新思维训练一 1 ?找规律,填上恰当的数。 C 1 ) 7 * 16 ?9 ( 2) 6 ?8、7 (3)7^ 14、12 「21、16 36. 6^.( ) 4、12、9 务()* 4 24, 48. 35 「24,〔) 2. 222……2-7,当商是整数时,余数是几? J - V-- 15*95 T 2 3?原先甲、乙、丙、丁四人分别坐在1、2、3、4号位子上(如图所示)。后来不停地调换位子。第一次是上下两排交换,第2次是在第一次交换后再左右两排交换,第三次再上下交换,第四次再左右交换……问第73次交换位子后,甲坐在第几号位子上? 4?有一长串珠子是由1994颗红、白两种颜色的珠子穿成。且2颗白珠子中间总穿着4颗红珠子,无连续串4颗以上的红珠子。问这一串珠子共有多少颗红珠子? 5. 3十7的商是一个循环小数,这个循环小数的小数点后面第1995位上的数字是几?如果数到某一位小数时,这位小数前的小数各位数字之和是500,这位小数是第几位小数? 6?原有5根绳子,取其中若干根,将每根剪成5段后放回。然后再取出、剪短、

放回……。是否可能在某次放回后,绳子的段数刚好是1995段?

1 . 78 X 78 X 78……X 78的积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几? 1曲个 8 .求证:27个72的连乘积与23个32的连乘积的差是10的倍数 9?在8个连续自然数1986、1987……1993中挑选出两个,使这两数的积是6 的倍数,有多少种不同的挑选法? 10.把连续偶数2、4、6、8……按右图的方法排列 C、D列的哪一列上? (2)第101行B列上的数是几? A),第 我们祖国我们爰祖国我们 A B C D E F A B C D E F?■■■窖? (1)第65组是( 11.下表中,上下两个对应的字和字母配成一组。例如第一组是(我、五组是(国、E)……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车站中心小学陆中杰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因此,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所谓的创新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有其独特的特点,如求异性和逆向性,具备创新思维,要求能够从不同角度、突破性的打破常规思考问题的方式。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而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所应当具备的创新思维,并不是科学史上惊天动地的创造和发明,而是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点滴表现所积累起来的思维方式。针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去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就可以视为创新;针对同一个问题,能够从以往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找到另一种解题的方法也可以视为创新。作为教师,需要发现小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一、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使学生得到教师的心理支持

在新课改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一方面,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利用课堂和课外的时间,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教师要改变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将课堂范围进行拓宽,在课堂中引入各种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行为,引发学生的思考,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在读中有思、行中有思。第二,教师应当从传统的课堂主体中走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而教师扮演的应当是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大方向,与学生一同探寻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使学生的手脑得到充分利用。第三,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进行转变。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教师的心理支持。小学生刚刚离开家长,来到学校,教师就成为了他们最信任的人,他们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态度。教师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点头的动作,认真倾听学生的态度,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鼓励和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迸发,教师的支持就是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的动力。因此,作为教师,要能够给予学生信任,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认真的倾听,对学生的成功由衷的鼓励和分享,并且分担学生的困难,使学生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心理支持,小学生没有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心理支持就是他们形成完善人格的基础,也是培养他们创新潜质的思想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4-10-17T16:13:52.12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4年第8期(上)作者:李昌月 [导读] 数学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李昌月 (大竹县安吉乡中心小学大竹635100) 21 世纪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总体目标,21 世纪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作为实验教师中的一员,更是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了首要位置,在课堂教学时,大胆实践,合理使用教材。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尝试: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样需要勇气和信心。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创造性的发展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 例如:如在比较15 和9 两个数的大小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比较大小。同学们说出了很多方法,有的用数数的方法,9 往后数6个才是15,所以15 大于9;有的认为9 在添上6 才是15,所以15 大于9;有的说15 是两位数,9 是一位数,所以15 大于9。有一个学生的想法十分独特,他在9 的前面加上1 个0,这时15 十位上的1 比0 大,所以15 大于9。许多学生对他的想法大为不解,我也觉得这样做简直就是画蛇添足,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同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吗?于是我对这位同学的想法给予肯定,并告诉大家这种方法在同位数比较中用途更大。正是这一次肯定,保护了他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此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说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 教师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保护学生和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更易于对知识的创新。 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减轻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记得在开学的第一天,我便和学生们说道:“我是你们的大朋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和你们一起去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亲切的话语拉进了我和学生们的距离。在新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就十分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图画。正是这些生动的画面、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成为我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数学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以具体想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其实就在于美国的学生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我在课堂上总是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开动脑筋、拓宽思维。 为使学生顺利地理解、掌握新知识,进行实用高效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新教材便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的、具有思考价值的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对这些练习进行加工、改造,经常是以游戏、比赛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提高练习的实效性。 如在教学进位加法的练习课时,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练口算20 以内的进位加法。于是我用了三个游戏把整节课贯穿起来。首先是个人抢答赛。老师出题学生抢答或学生互相出题,这个游戏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接着是小组合作争优赛。4 人一组,用三个数组成4 个算式,比比哪个组想的算式最多。这个游戏不仅使学生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和合作竞争的意识。最后“吃鱼”这个游戏把整个课堂气氛烘托起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习情绪高涨。游戏是这样的,每人一条鱼,每条鱼的上面都有一道题,只要能大声地读题说得数,这条鱼就送给你。学生们不仅要把自己的题说对,还要对其他同学的题进行判断,大大提高了练习的强度。游戏是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的,又提高了练习的时效性。这节练习课,虽然没有让学生动笔去写,但它的练习强度和效率是显而易见的,在练习课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由此可见,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和练习不但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能够使每一个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总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教师要深入钻研新教材,充分挖掘新教材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和训练。教师要尊重并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疑问,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肯定他们的探索、求知欲望,启发、引导他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认识事物,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帮助他们逐步从具体的知识中超脱出来,把学习的根本落脚点转移到数学学科的总体结构体系上来,养成他们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鼓励多样性和个性,允许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要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有创造潜能的学生,避免权威态度,使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