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陶瓷窑炉特点及耐火材料的选择

现代陶瓷窑炉特点及耐火材料的选择

现代陶瓷窑炉特点及耐火材料的选择
现代陶瓷窑炉特点及耐火材料的选择

耐火材料行业规范条件(2014年本)

耐火材料行业规范条件 (2014年本) 为引导合理投资,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耐火材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等法律法规和规划政策,制定本规范条件。 一、生产布局 (一)耐火材料项目应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和市场需求,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项目所在地城乡规划,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使用标准。 (二)控制新增产能,鼓励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依托现有耐火材料生产企业,通过联合重组,“退城入园”,开展技术改造,推进节能减排,生产和推广不定形耐火材料,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集中度。 (三)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和非工业建设规划区不得新建、扩建耐火材料项目。

上述区域内已有的耐火材料企业,达不到本规范条件的,要通过整改达到。 二、工艺与装备 (一)耐火材料厂区布局要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的要求。 (二)采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工艺和装备,使用列入《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的产品或能效标准达到1级的机电设备。 (三)不采用《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等明令淘汰、限制的工艺和装备。 (四)使用本质安全的技术和装备,采用清洁能源(燃料)。应用原料精选、提纯、均化、合成等新技术,提升关键原料综合利用水平。通过以新带老,全面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自动化水平。 三、质量管理 (一)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具备健全的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检验实验室,配备专职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人员。 (二)耐火原料、耐火制品质量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耐火材料行业的转型升级与突破创新

耐火材料行业的转型升级与突破创新 近年来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发展迅速,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不仅满足了钢铁、水泥等高温行业超常增长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高温行业技术进步对耐火材料的新要求,但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等。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我国耐火材料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耐火材料生产、消费和出口国,2012年耐火材料总产量达2818万吨,约占世界耐火材料总产量的65%以上。产能过剩日趋突出“2000年以来是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在钢铁、水泥和玻璃等高温行业高速发展的强力拉动下,耐火材料行业实现了产销两旺。”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徐殿利表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年~2011年,我国耐火原料及制品产量稳步增长,其中“十五”末比2001年增长112.67%;2012年比“十五”末增长207.25%。同时,产品结构和生产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完善和提高。2012年,我国耐火材料进口量2.08万吨,仅占国内耐火材料需求总量的0.1%,足以说明我国耐火材料产品无论是数量、品种还是质量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高温工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的需要。不仅如此,我国耐火材料的出口量也逐年递增,市场遍及亚洲、欧洲和美洲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由于产业发展速度过快,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被放大。”徐殿利指出,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耐火材料行业发展的瓶颈日趋突出,如铝矾土资源配置不合理,总体资源利用率不高,产能过剩导致市场混乱、无序竞争,原材料、能源及人工等要素成本增加等,制约着耐火材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大凡表示,耐火材料行业本身存在资源开采非正规化,浪费严重等问题,特别是耐火材料行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耐火材料行业已从“结构性过剩”转变为“全面过剩”。而由于钢铁、水泥、玻璃等耐火材料下游行业同样存在产能过剩、利润大幅下滑等问题,耐火材料行业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2012年,耐火材料企业的订单数量减少、销量下降,水泥、玻璃企业对耐火材料竞相压价,拖欠耐火材料企业货款,造成耐火材料企业资金紧张,部分企业不得不停产消耗原有库存。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对52家耐火材料生产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2012年耐火材料企业销售收入同比降低4.29%,利润同比降低 21.40%;2012年以来,应收货款同比上升15.34%。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制约耐火材料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12年全国耐火材料产量虽然同比降低4.43%,但仍占世界耐火材料产量的65%以上。曾大凡表示,作为耐火材料的生产和消耗大国,我国耐火材料行业面对全面产能过剩问题,企业应该加快创新,转变服务模式,提高产业集中度。 提高产业集中度 除产能过剩外,当前耐火材料行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小、多、散”的现状还没有得到解决,企业间的技术力量、装备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能耗水平差异很大。 徐殿利认为,在今后的发展中,耐火材料企业应注意严格控制生产总量,在不增加耐火材料总量的前提下,把现有的产品做好做精,通过工艺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常见陶瓷窑炉名词解释

常見陶瓷窯爐名詞解釋 窯爐 陶瓷之燒成設備,陶瓷製作最後階段,坯體必須放入窯爐中以高溫燒成,使生坯轉變成為熟坯,而給予陶瓷必要之物理性質。窯爐大致都有燃燒室,以產生熱量;有窯室以放置坯體;有煙道與煙囪,以排出廢氣。 窯爐的分類法很多,依燒成火焰之走向不同,可分為直焰窯、橫焰窯、與倒焰窯;依所用燃料之不同,可分為薪柴窯、煤炭窯、重油窯、瓦斯窯、電窯等;依操作的連續性不同,可分為間歇式窯、半連續式窯與連續式窯等。 包仔窯 傳統窯爐之一,在大陸稱為「饅頭窯」,在臺灣則依其外觀稱為「包仔窯」或「龜仔窯」。在清代已經引入臺灣,專用於燒製磚瓦,也稱「瓦窯」。包仔窯在臺灣分布的地方很廣,幾乎各地都有包仔窯的使用。 包仔窯外觀呈長橢圓形,高度可達五公尺以上。有窯門可供裝窯與出窯,其後即為燃燒室,裝窯時,臨時以磚塊砌為擋火牆。其後方即為窯室,後面為窯牆,下方留有通火口,後面接煙囪。 蛇窯 蛇窯引進臺灣的歷史很早,在清朝時即隨著移民傳播而來。這種窯爐是中國南方生產陶瓷器主要使用的窯爐,在大陸稱為龍窯,到臺灣之後則稱為「蛇窯」。是臺灣早期陶業使用最普遍的窯爐,使用地區幾乎遍及全島。蛇窯由窯頭的燃燒室、窯身、以及窯尾的煙囪等三大部分組成,窯身外並護以土臺。通常依山而建,頭低尾高,外觀呈長條圓管形,全長可達百餘尺。 登窯 登窯於日治時期引進臺灣。在大陸又稱為「階級窯」或「串窯」;因其依地勢築窯,各窯室拾級而上,日本人稱為「登窯」;由於登窯有一間一間的窯室,故臺灣業者稱其為「目仔窯」,又稱為「坎仔窯」。主要用於燒製陶瓷

與紅磚,苗栗為使用最普遍之地方。登窯通常選擇山坡地勢築窯,如建在平地時,則要把地基墊高成一斜坡,再行築窯。 目仔窯屬於半連續式的半倒焰窯爐,依山勢建築,由幾個窯室拾級而上,由七、八間到十五、六間都有,各窯室前後串連而成。前為燃燒室,後端有煙囪之設計。 四角窯 四角窯外觀呈四方形,又稱「角窯」,也稱為「四方窯」或「方窯」,因為以煤炭為主要燃料,所以也稱「煤炭窯」。這是一種倒焰式窯爐,燒成溫度比較高,主要用於燒製溫度比較高的碗盤、耐火磚、與瓷磚等。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引進臺灣,主要分布於北投、鶯歌等地。 錦窯 日治時期由日本引進,用於低溫釉上彩烤花之窯爐,又稱「烤花窯」。錦窯是一種小型之烙室窯(muffle kiln)。在窯室內另砌圓筒形「烙室」,以裝置產品。烙室和窯室之間保持一定的空間,以供火焰通過。燒窯時,火焰進入窯室加熱。烙室之作用與匣缽相同,可以保護產品不直接接觸到火焰。 八卦窯 八卦窯為西式霍夫曼輪窯(Hoffmann Chamber Kiln),為一種連續式窯爐。窯室為環狀隧道,狀如八卦形,故在臺灣稱為「八卦窯」。可依作業需要移動隔間。當一個窯室在燒成時,其他窯室可繼續裝窯或出窯作業,主要用於燒製紅磚。 隧道窯 一種長條形如隧道之連續式窯爐。全窯分為預熱帶、燒成帶、冷卻帶等三段,其下設有軌道,供臺車行進。坯體置於臺車上,以機械臂推進窯內,行駛於軌道上。臺車一部緊接一部,由預熱帶入窯,經燒成帶,至冷卻帶後出窯。可以循環操作,不必停火。

窑炉烟气脱白技术方案(20200607003340)

涉县砖瓦厂 窑炉废气脱硫后脱白项目 技 术 方 案 编制单位:河北鼎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12月08日

第一章总则 1、一般要求 1.1本技术方案适用于涉县砖瓦厂窑炉烟气脱硫后脱白工程。 主要内容: 本项目我方主要工作为项目建设、设计、设备采购、施工、运行调试等交钥匙工程, 本次土建由业主负责且不计入总的工程量。 1.2本技术方案提出的是初步的、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规范和标准的条文。 我方承诺提供符合本文件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要求的优质的烟气脱白设备、工程设 计、施工工艺及其相应服务。 对国家、地方有关安全、消防、环保、职业卫生健康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我方提供本项目的全部工程设计,包括一套完整的烟气脱白装置及其公用系统改造的设计、优化、供货、施工、调试、试验、现场服务、全部设备和材料。 1.4 我方保证执行招标文件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并在投标时提出 偏差。我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必须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 标准。 1.5 我方如未对招标文件提出偏差,或虽提出偏差但未取得业主认可,业主则认为我 方完全接受和同意业主的要求。 1.6我方投标前将到现场进行踏勘,并取得业主的确认,此过程作为投标的一个必要条件。 1.7本工程高压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费用均由我方负责。 1.8未尽事项由双方共同商定。 2、工程概况 暂无 3、水文气象条件 暂无 4、设计规范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项目建设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文件 3 DLT 5196-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 4 JB/T 11249-2012 《翅片管式换热设备技术规范》 5 TSG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6 HG20580-20585-2011 《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 7 GB150.1-150.4-2011 《压力容器》 8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 9 GBJ128-90 《立式筒型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10 GB/T25198-2010 《压力容器封头》 11 HG20592~20635-2009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12 JB/T4700~4707-2000 《压力容器法兰》 13 NB/T47014-2011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14 JB/T4710-2005 《钢制塔型容器》 15 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16 JB/T4731-2005 《钢制卧式容器》 17 GB985-200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及 尺寸》 18 JB/T4730.1-4730.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9 JB/T4712-2007 《容器支座》 20 NB/T47003-2009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21 NB/T47004-2009 《板式热交换器》 22 JB/T4711-2003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23 GB 3087-2008 《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24 JB/T 1615-91 《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 25 JB/T 1611-1993 《锅炉管子制造技术条件》 26 JB/T 1613-1993 《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 27 JB/T 3375-2002 《锅炉原材料入厂检验》 28 JB/T 1612-1994 《锅炉水压试验技术条件》 29 JB/T 4730-2005 《无损探伤技术条件》

陶瓷窑炉的分类

陶瓷窑炉的分类及特点 一、陶瓷窑炉分类 1、按构造型式分:梭式窑、隧道窑、辊道窑、推板窑、圆型(转盘窑)、钟罩窑 2、按供热方式分:煤窑、柴窑、电窑、燃气窑。煤窑、柴窑已被淘汰,清洁能源窑炉(电、燃气)已走向成熟阶段。 3、按烧成温度分:高温窑、中温窑、低温窑。 二、陶瓷窑炉介绍 1、梭式窑:是间歇烧成的窑,跟火柴盒的结构类似,窑车推进窑内烧成,烧完了再拉出来,卸下烧好的陶瓷。窑车如同梭子,故而称为梭式窑。 2、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其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墙壁及拱顶,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燃烧设备设在隧道窑的中部两侧,构成了固定的高温带,烧成带,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在隧道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的制品,鼓入的冷风流经制品而被加热后,再抽出送入干燥器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 3、辊道窑:辊道窑是连续烧成的窑,以转动的辊子作为坯体运载工具的隧道窑。陶瓷产品放置在许多条间隔很密的水平耐火辊上,靠辊子的转动使陶瓷从窑头传送到窑尾,故而称为辊道窑。 4、倒焰窑:燃烧所产生的火焰都从燃烧室的喷火口上行至窑顶,由于窑顶是密封的,火焰不能继续上行,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就被烟囱的抽力拉向下行,经过匣钵柱的间隙,自窑底吸火孔进支烟道,主烟道,最后由烟囱排出。 5、推板窑:又称推板式隧道窑,是一种连续式加热烧结设备,按照烧结产品的工艺要求,布置所需的温区及功率,组成设备的热工部分,满足产品对热量的需求。把烧结产品直接或间接放在耐高温、耐磨擦的推板上,由推进系统按照产品的工艺要求对放置在推板上产品进行移动,在炉膛中完成产品的烧结过程。 三、陶瓷窑炉选择 1、对于日产量在20M3以下,且产品种类较多,烧成温度各异,由于其本身产量难以满足隧道窑的生产量,推荐采用快速烧成梭式窑。 2、对于日产量等于或大于20M3,但其釉色复杂,如窑变结晶釉需一定的恒温及冷却时间,可采用传统梭式窑或电热梭式窑;如果窑变釉或结晶釉只是部分,可以选用快速窑,快速窑不是只快,也可以放慢。慢,温差可控制很小。但慢的节能效果差。 3、对产量较大、高度较高、重量较重、温度较高、釉色单一,可选用台车式隧道窑。如高温日用陶瓷,卫浴陶瓷。 4、对温度在1300℃以内,产量较大的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卫浴陶瓷,建议采用辊道窑,或大型快速梭式窑。

耐火材料施工管理规定

耐火材料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耐火材料管理,确保耐火材料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二、范围 回转窑、预热器、篦冷机、燃烧器、分解炉五大热工设备检修作业。 三、依据 《水泥回转窑耐火材料使用规程(试用)》 四、内容 1、系统检查 (1)停机后要对系统的耐火材料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时要注意安全,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窑内耐火砖检查时一般5米间隔测一个点,对重点高温部位1米间隔测一个点,并记录报告给分厂领导。 (2)窑内耐火砖的更换以砖厚及运行中胴体温度为依据,由分厂分管领导根据耐火材料状况及下周期运行目标确定具体换砖部位及长度,并报经理部审批: 对于5000t/d生产线,烧成带耐火砖厚度低于120mm,过渡带砖厚度低于130mm,国产抗剥落砖厚度低于80mm,即可以考虑更换; 对于8000t/d生产线,烧成带过渡带耐火砖厚度低于130mm,国产抗剥落砖厚度低于100mm,即需要更换。 (3)窑内耐火砖的平整度需作重点检查,对于单环砖,砖损面小于1/4可以考虑挖补,如砖损面大于1/4,应对整环砖进行更换。 (4)系统各处的浇注料主要以使用周期为依据进行大面积更换,其它以修补为主。窑头罩、三次风管等易损部位的浇注料必须重点检查,运行中出现的高温部位应进行浇注料更换。 2、施工准备 (1)施工前,首先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根据设计要求

决定施工方案或操作方法。 (2)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前编制施工方案,落实施工人员,核实各种耐火材料的用量、质量和存放情况。准备施工机具,检查现场照明和安全措施等是否齐备。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3)班组接受任务后,根据工程的特点,结合班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工,严密劳动组织。 3、耐火砖砌筑的一般规定 (1)砌筑时要用木锤或橡皮锤,严禁使用铁锤。 (2)耐火砖衬里用水泥砌筑时,耐火砖灰缝在2mm以内,隔热砖灰缝在3mm以内,不动设备衬里的灰缝中火泥要饱满且上下层内的砖缝应错开。根据砖缝大小及操作精细程度划分为四类:Ⅰ类:≤0.5mm;Ⅱ类:≤1mm;Ⅲ类:≤2mm;Ⅳ类:≤3mm; (3)调制耐火泥应遵照以下原则 ●严格按规范要求和使用说明书调制火泥。 ●调制不同质泥浆要用不同的器具,并及时清洗。 ●火泥用洁净水,计量准确,调和均匀,随调随用。已经调制好的水硬性和气硬性泥浆不得任意加水使用,已初凝的泥浆不得继续使用。 ●磷酸盐结合泥浆时要保证规定的困料时间,随调随用,已调制好的泥浆不得任意加水稀释,这种泥浆因具腐蚀性故不得与金属壳体直接接触。 (4)拱顶和圆筒衬里宜采用环缝砌筑,直墙和斜墙宜采用错缝砌筑。砌筑时应力求砖缝平直,弧面圆滑,砌体密实。对于回转窑的耐火衬里还必须确保砖环与筒体同心,故应保证砖面与筒体完全贴紧,砖间应是面接触且结合牢固,砌筑不动设备的砖衬时,火泥浆饱满度要求达到95%以上,表面砖缝要用原浆勾缝,并及时刮除砖表面多于的泥浆。 (5)基础或托砖板表面不平时,在5mm以内可用耐火泥找平,在10mm以内时用浇注料找平,砌筑一般采用挤浆、沾浆、刮浆的方法。 (6)耐火砖衬中的膨胀缝,必须按设计要求留设,不得遗漏。

耐火材料的发展历程

一、耐火材料的起源 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耐火材料,工业革命前后高炉、焦炉、热风炉用耐火材料,近代后期新型耐火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现代耐火材料制造技术及主要技术进步,以及对未来耐火材料发展的展望,耐火材料与高温技术相伴出现,大致起源于青铜器时代中期。 耐火材料的三大发展阶段 东汉时期(公元25~220)已用粘土质耐火材料做烧瓷器的窑材和匣钵。 20世纪初,耐火材料向高纯、高致密和超高温制品方向发展,同时发展了完全不需烧成、能耗小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和高耐火纤维(用于1600℃以上的工业窑炉)。前者如氧化铝质耐火混凝土,常用于大型化工厂合成氨生产装置的二段转化炉内壁,效果良好。 50年代以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等的迅速发展,要求使用耐高温、抗腐蚀、耐热震、耐冲刷等具有综合优良性能的特种耐火材料 二、耐火材料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初,耐火材料向高纯、高致密和超高温制品方向发展,同时出现了完全不需烧成、能耗小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和耐火纤维。现代,随着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具有耐高温、抗腐蚀、抗热振、耐耐火材料冲刷等综合优良性能的耐火材料得到了

应用。在中国有许多工厂生产耐火材料产品。中国有丰富的资源,也正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各大外国投资商也来到国内一展身手,展露头角。 在中国的东北部,是耐火材料供应商极其丰茂的地区,导致其他国外投资商对其的出口低价格产生了质疑,从而在2003年由欧盟提出对中国耐火材料新产品的反倾销,限制了产品对欧盟的出口。2006年中国为保护原材料资源的大量流失,对部分行业进行了减免出品退税,以此极大地限制产品的出口。但这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一些国外的品牌销售,因为它们拥有几十甚至上百年的销售生产经验,并极大地占有了市场,也创立了它们在各大洲的品牌效应。 三、发展具有综合技术水平的耐火材料产业 综合技术水平的耐火材料产业,不仅指生产出的耐火材料产品具备质量好、环保、轻质等优质特点,同时也指生产耐火材料的匹配设备具有寿命长、性能好、产量高等优质特点。综合技术水平的评定因素,涉及耐火产品和生产设备等一整套工艺流程,以及高水平的产品研发、监督管理人员等因素,这些因素综合评估的结果决定了耐火材料产业的综合技术水平。 此外,耐火材料整体承包企业还必须对钢铁企业要拥有一定的耐火材料新产品开发和质量改进的自主权,方可以根据钢企高温设备不同部位对耐火材料侵蚀损坏的差异,依靠企业技术优势对不同部

《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窑炉节能技术要求》

《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窑炉节能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窑炉节能技术要求》协会标准工作组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1.任务来源 根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2020年第九批协会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中建材联标发[2020]70号)的要求,《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窑炉节能技术要求》被列为制定项目,统一纳入中国建筑材料协会标准体系,项目编号为:2020-79-xbjh,该标准由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陕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并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共同完成。协会标准制定完成后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 2.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半壁江山,而该行业又具有“高能耗、高排放”的问题。目前,建陶行业仍是一个典型的高能耗行业,能耗中约有60%来自烧成工序。窑炉是该行业能耗最多的热工设备,每年消耗着大量的资源。建筑卫生陶瓷窑炉年耗能折合标煤超过6000万吨,为陶瓷行业之首,日用陶瓷窑炉年耗能超过1000万吨标准煤,其他陶瓷窑炉年耗能近3000万吨标准煤。此外,建陶工业窑炉烧成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烟气,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氮化物、氧化物和硫化物,加重了空气中“雾霾”的形成。据统计,陶瓷工业每年约产生NOx150万吨以上,SO2150万吨以上,粉尘80万吨以上,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污染物。 当前,国内外在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窑炉节能领域标准化方面研究较为欠缺,国内外窑炉节能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从各国实际情况中可发现,国外建陶工业窑炉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陶瓷窑炉节能技术水平高于我国,窑炉能效利用率高于国内。如我国建陶工业窑炉的热效率与上述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差距,如美国达到50%以上,而国内窑炉厂商较好产品能达到40%以上,而一些中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在30%左右。与此同时,国内外在建陶工业窑炉节能领域标准化方面研究较为欠缺,尤其是国内此类相关标准缺乏。正因为缺乏相关标准的约束指引,间接促使国内建陶工业窑炉生产主要侧重于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偏向于产能的实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建陶工业窑炉整体能耗高,节能意识差和行业无序发展等问题。因此,提出标准《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窑炉节能技术要求》,来提高该行业工业窑炉的热效率,为提升该行业工业窑

耐火材料管理办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耐火材料管理办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993-71 耐火材料管理办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随着公司熟料产能的不断提高,耐火材料使用量大幅增长,为规范耐火材料的使用和维修管理,确保耐火材料施工质量和减少浪费,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建设节约型企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回转窑、预热器、篦冷机、窑头罩、三次风管、燃烧器等设备的耐火材料检查、施工管理等。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三条供应部是公司耐火材料的采购和仓储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公司耐火材料消耗管理台帐, 统一规划各品种耐火材料的合理库存和采购入库安排,统一调配公司的耐火材料库存资源,组织耐火材料质量反馈评审。对子公司的耐火材料库存、保管条件、

余料回收和再利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第四条建安公司是公司耐火材料施工和维修管理单位。负责建立公司各条生产线的耐火材料检修台帐,根据子公司的耐火材料使用情况组织异常消耗分析,指导子公司生产部门执行好耐火材料升温烘烤和冷窑规范。对耐火材料的施工质量、进度、现场材料管理、余料回收入库负责。 第五条子公司是耐火材料使用和消耗控制的责任部门。负责耐火材料的停机检查、维修计划申报、施工过程监控、质量验收、余料回收检查工作,拟定耐火材料升温曲线图,整理耐火材料技术台帐,并组织对本公司耐火材料的异常消耗进行分析,提出操作改进和材料选择优化建议。 第六条为有效组织好耐火材料的检查、施工管理,延长使用周期,降低消耗成本,子公司应成立由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任组长、生产处工艺技术主管、供应处分管领导、制造分厂生产分管领导、烧成技术员、窑操作员组成的耐火材料管理小组。有关人员的主要

垃圾焚烧炉用耐火材料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简要地介绍了垃圾焚烧炉的结构、特征和使用技术,阐述了焚烧炉用耐火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其使用效果,并指出焚烧炉用耐火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垃圾焚烧炉;耐火材料;现状与发展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垃圾和工业废物的数量急剧增多。垃圾的存在不仅占用大量的空间,而且对地球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和动植物的环境。因而城市垃圾和产业废弃物的处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为实现“综合的垃圾经济”所做的努力越来越多,这一概念的主要内容是避免产生垃圾和重新利用垃圾。西方一些国家对垃圾处理所做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研究开发了各种处理垃圾的方法:生物处理、热处理以及生物处理和热处理相结合。比较研究各种垃圾处理的方法后表明,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技术能够代替焚烧法,该法具有减容量大、处理及时、无害化程度高且可以回收热能等一系列优点而倍受关注,已成为发达国家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 为适应环保产业的日益发展,满足焚烧炉的需要,世界各国开发使用了各种优质耐火材料,并取得了显著的使用效果,因而继续研究开发性能优异的耐火材料已成为当务之举。 1垃圾焚烧炉的类型和特点 常见的焚烧炉有:间歇式焚烧炉、炉箅式焚烧炉、CAO焚烧系统、流化床式焚烧炉、回转炉式焚烧炉等。图1是垃圾焚烧设备的流程图。 图1垃圾焚烧设备流程图 1.平台; 2.垃圾装入门; 3.垃圾坑; 4.垃圾吊车; 5.垃圾料斗; 6.焚烧炉; 7.锅炉; 8.反应塔; 9.除尘装置;10.抽风机;11.烟囱;12.强制鼓风机;13.蒸汽式空气预热器;14.运灰机; 15.磁选机;16.灰坑;17.灰吊车;18.金属运送机;19.金属坑;20.除尘粉尘运送机;21.反应塔下粉尘运送机;22.集中粉尘运送机;23.飞灰处理装置;24.飞灰坑;25.防止白烟用鼓风机;26.蒸汽式空气加热器;27.垃圾污水槽;28.垃圾水中间槽;29.高压蒸汽储汽器; 30.蒸汽汽轮机;31.中央控制室;32.控制传感器室;33.受电变电室;34.锅炉副机室;35.闸门操作室 间歇式焚烧炉 间歇式焚烧炉一般分为小型炉和大型炉,目前使用的焚烧炉多半是小型炉,一次性投入垃圾,焚烧结束后,再次投入垃圾,日处理垃圾量在25t以下,一般按规定的时间出灰。炉下部设有炉箅、气体冷却、废气排出和送风装置;若是大型炉,常设有垃圾投入和排灰装置。无论是大型炉还是小型炉,其特点为:结构简单,建设费用少、使用时间长;但气体量和气体温度波动大,热量有效利用差,灰份残渣多等。 炉箅式焚烧炉 炉箅式焚烧炉也称炉排式焚烧炉,是一种连续式焚烧炉,因其优良的使用性能而逐渐取代了间歇式焚烧炉。目前城市垃圾焚烧炉大多数为这种焚烧炉(约占70%),其日处理量为80-200t,大型炉为300-600t。炉箅式焚烧炉底部设有多段炉算,炉箅上堆放用料斗供给的垃圾,在移动炉箅的同时,在其下部吹入燃烧空气,进行干燥、燃烧。炉箅式焚烧炉的特点是:炉身高大,造价较高;只有一个燃烧室,对进入炉内的垃圾不必分选、破碎;固体垃圾在炉内停留约1-3h,气体停留约几秒种;垃圾的表层温度为800℃,烟气温度为800-1000℃;要求炉排耐高温、耐腐蚀、机械性能好。 为减少焚烧炉产生的有害气体(如二恶英、NO、NO2、CO等),日本钢管公司采用NKK技术开发了双回流炉箅式焚烧炉,使来自副烟道的还原性气体与主烟道的燃烧气体进行再燃烧,从而抑制NOx气体的发生,促进燃气的完全燃烧,减少二恶英的发生。

陶瓷答案

名词解释: 触变性:粘土泥浆在受到外力震动或搅动时,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加;静置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原状;静置的泥浆在水分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变稠和固化,这种性质成为触变性。 喷雾干燥:是把干燥的泥浆喷撒成雾状细滴,并立即和热气流接触,使雾滴中的水分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蒸发,从而得到干燥粉末的方法。 实心注浆;将泥浆注入内外两块石膏模之间的空隙内,此空隙就是制品的形状,空隙的宽度就是制品的厚度,空隙内的泥浆有两面与模型接触,同时脱除水分。双面注浆时由于水分的不断脱除,泥浆量减少,需要陆续补充泥浆,直到空隙全部形成坯泥为止,不需倒余泥浆 湿球温度;用湿球温度计所测出的空气温度。 抗菌陶瓷:是将抗菌剂加入到陶瓷釉料中,经施釉和烧成后,在陶瓷釉层中均匀分布,长期存在,具有良好持久的抗菌性。 卫生陶瓷:有粘土和一些其他矿物加上适当的水,混合球磨,注浆成型后,经干燥成干坯,然后再经施釉,干燥,烧成等处理后,吸水率不超过总重量0.5%的瓷器。 可塑性:当粘土和适量的水混练后形成的泥团,此泥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但不开裂;当外力去掉以后仍能保持其形状不变,粘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可塑性。 釉的熔融温度范围:是指釉的全熔温度(试样变成半球状的温度)和釉的流动温度(试样开始流散,高度相当于原有高度的1/3的温度即扁平二格温度)之间的范围 简答题 1、简述长石类原料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答:增加液相量,降低烧成温度,促进物料熔融,提高制品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2、简述如何实现陶瓷产品低温快速烧成?答:1,寻求适合于低温快烧的陶瓷坯料和釉料的原料配方和制作工艺2改进传统窑炉使其能够适应快速烧成所需要的条件,一般低温快烧对窑炉的要求是:1)窑内温度、气氛均匀一致,温差一般<10度2)制品最好的单层通过,明焰裸装且不用窑具,但卫生洁具等复杂形状的制品目前还离不开垫板3)要有高的对流传热系数4)预热带由于气体温度低,传热慢,在预热带安装高速调温烧嘴,也是低温快烧窑炉采用的方法5)降低入窑坯的水分含量6)使用洁净的气体原料并采用计算机准确控制燃烧过程及窑炉的运行3低温快烧应满足陶瓷坯体物化反应速度的要求,同时限制其内应力,不致造成坯体开裂或者变形,以提高烧成质量。 3、硬质原料为什么要经过预烧处理?答:块状石英原料坚硬致密难以破碎,预烧可以使石英晶型发生转变,使其结构松散,易于粉碎;也可以破坏滑石的片状结构;硬质粘土通过煅烧可使挥发分排除,有利于减小坯体收缩,且易于拣选剔除杂质 4、选择釉用原料的原则是什么?答:1使用可溶性原料,要将它们预先制成块状2使用含有釉所需的两种及多种氧化物的天然原料,以替代直接加入含单一氧化物的天然原料3氧化铝必须大部分从长石或瓷土中引入,生瓷土的用量不得超过配方总量的15%,否则必须将部分瓷土预烧,以降低釉的收缩4配方中的二氧化硅需要加入长石和瓷土等含有二氧化硅成分的各种原料后,余量才以石英来满足 5、简述陶瓷釉用熔块的配置原则答:1)因低温烧成的坯体要求有低温成熟度额釉料与之相配,因而在釉料中必须配以低熔点的熔剂原料2)可溶性盐类不能以生料形式存在于釉料中,否则在施釉时,随水分进入坯体易产生烧成缺陷3)不采用重度大的原料,其易产生沉淀,不利于釉浆均匀一致4)带有挥发物的原料事先高温处理放掉挥发物 6、注浆成型对泥浆性能的要求有哪些?答:1)流动性要好2)悬浮型要好,性能稳定,不沉淀分层,3)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含水量要尽量少4)形成的坯体要有一定的强度,包括刚脱模的湿坯和干燥后的干坯5)对水的滤过性要好以利于石膏模吸水从而缩短吸浆时间和巩固时间,并可降低由于内外干燥收缩不均匀引起的开裂6)浇注坯层和剩余泥浆之间必须有截

陶瓷窑炉烟气处理技术

陶瓷窑炉烟气处理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陶瓷工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2005年我国陶瓷产量:日用陶瓷175亿件,建筑陶瓷35 m2,卫生陶瓷约9 000万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的2/3,形势一片大好。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窑炉烟气污染也越来越突出。 我国大气中90%的SO x、85%的CO2、80%的RO x(粉尘)和50%的NO x污染均来自陶瓷窑炉、蒸汽锅炉以及其他各种工业窑炉[1]。据资料统计,目前仅在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生产领域中就有3 000余座燃煤窑炉,达到窑炉总数的70%,因此处理陶瓷窑炉烟气污染就成为了目前应该研究的方向。 笔者结合陶瓷窑炉烟气的污染物形成机制,对目前窑炉烟气的处理技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 1 陶瓷窑炉烟气污染产生的机制 陶瓷窑炉烟气中有害物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气相化学物质,另一类是固相的烟尘,都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1.1 气相化学物质的产生 燃煤产生的气相化学物质主要有SO X和NO X。 (1) SO X是由煤、粘土中的硫化物杂质在800 ℃左右被氧化所致。 在陶瓷生产中不仅燃烧的燃料中含有硫化物杂质,而且原料也有一些含硫的杂质,如:黄铁矿(FeS2)、Fe2(SO4)3、CaSO4、Na2SO4等。这些杂质存在于陶瓷坯体中,在烧成的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 (2) NO X的产生类型有3种: a、热力型NO X,燃烧时的空气中带进来的氮在高温下与氧发生反应生成NO X被称为热力型NO X(T -NO X)。 b、燃料型NO X,因为煤中含有许多氮的有机化合物如芳香杂环氮化物、吡咯及衍生物,在高温作用下易产生NH3或HCN氧化生成NO X。 c、快速型NO X,指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碳氢化合物发生分解,其分解的中间产物和N2反应生成的氮氧化物。快速型NO X生成量很少,可不予考虑。 1.2 固相烟尘的产生 煤被加热350~600 ℃时,大量释放出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挥发分,进入炉膛空间。但是在低温缺氧条件下,挥发分不可能正常燃烧,发生裂化、脱氢、叠合、环化而生成含碳量多的苯环物质——碳黑;不完全燃烧生成环烃物质——烟炱;还可能因还原反应而分解出游离的碳粒;由烟气带出的飞灰和未燃尽的煤炭颗粒微尘;这些物质总称烟尘。全世界每年约有1亿t烟尘排放到空气中,如不及时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损害人类的健康。 2 烟气脱硫(FGD)

工业窑炉节能技术

工业窑炉节能技术 姓名:张毅 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

一绪论 1.1采用先进技术,使工业窑炉不断改造升级 窑炉的更新改造应该以优质、高效、节能、环保、安全、智能化、多工种、工序联动及自动化为主。水泥预分解技术是最具现代化、规模化的水泥生产方法,在世界各国被普遍采用,成为当代水泥生产方式的主流。该技术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为核心,利用现代流体力学、燃烧动力学、反应动力学、热工学、计算流体力学数值预测技术、粉体工程学和工程测试技术等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并采用计算机信息及网络化技术,具有高效、优质、节能、节约资源等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工业窑炉燃烧技术节能方面,通过将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富氧燃烧技术、脉冲燃烧节能技术、水煤浆燃烧技术和流化床燃烧技术等先进燃烧技术应用于工业锅炉中,可显著提高燃烧热效率。 2.1 推进工业窑炉余压热利用 我国工业窑炉主要以煤炭为燃料,以电能为动力,是典型的耗能大户。一般工业窑炉烟气带走的热量占燃料炉总供热量的30%~70%,充分回收烟气余热是节能的主要途径。通常烟气余热利用途径有:1)装设预热器,利用烟气预热助燃空气和燃料;2)装设余热锅炉,生产热水或是蒸汽,以供生产或生活;3)利用烟气作为低温炉的热源或用来预热冷的工件或炉料。 二工业窑炉节能基本原理 2.1 工业窑炉的分类 工业窑炉是指加热或熔化金属或非金属的装置而言,加热或熔化金属的装置称为工业炉,加热或熔化非金属的装置称为窑炉。工业窑炉是工业加热的关键设备,同时工业窑炉又是高能耗设备。目前,全国工业窑炉年能耗约占总能耗的25%,占工业总能耗的60%。目前工业窑炉根据行业分类主要如图2.1.

耐火材料施工标准

水泥回转窑用耐火材料使用规程 窑衬的施 、窑衬的施工是要把设计中企图实现的窑衬方案,通过正 确选择并恰当地配用耐火材料, 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 转化成现 实的,能达到规定使用寿命的窑衬过程。 二 、窑衬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做好与设计和与 设备安装间的衔接工作。建设单位、窑衬施工单位、设备安装单 位与设计单位应密切配合, 进行设计文件的交底和会审, 使窑衬设计完全 切合施工实际, 才有可能得到完善的贯彻。 同时 对施工进度、 施工现场管理交叉配合等事项进行充分协调, 从而 统一认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施工中如发生设计无法贯彻或 与安装单位交叉配合困难时,还必须再度会商,做好衔接工作。 三、施工单位必须在窑衬施工前认真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方 案。落实施工人员, 核实各种耐火材料的数量、 质量和存放情况, 准备施工机具, 检查现场照明和安全措施等是否齐备, 并对施工 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四、由专业队伍分别负责设备安装和窑衬施工时,双方应在 签定工序交接证明书后方可进行窑衬施工。 工序交接证明书应具 以下基本内容: 2、 转换阀和窑尾密封装置等隐蔽工程和装置的验收记 这才能 1、 窑炉中心线和控制标高的测量记录;

录; 3、窑筒体、机组壳体和管道等的安装记录和有关测试记 录以及焊接质量试验记录; 4、窑筒、冷却机等可动装置或装置可动部位的试运转记 录; 5、机组内托砖板、锚固件、挡砖圈、挡料圈、膨胀节等 的位置、尺寸及焊接质量试验记录;某些锚固件等也 可经设备安装和窑衬施工双方协商处理; 6、机组内预留温度、压力、流量等的测定装置以及取样、 捅料、送风、送水、摄像、观察、人孔、检修孔等孔 洞的位置和尺寸的检查记录; 7、其他有关事项。

耐火材料的发展历史

耐火材料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发展趋势,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时间: 2010-10-10 来源:国炬高温科技点击: 587 次 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使用杂质少的粘土,烧成陶器,并已能铸造青铜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已用粘土质耐火材料做烧瓷器的窑材和匣钵。20世纪初,耐火材料向高纯、高致密和超高温制品方向发展,同时发展了完全不需烧成、能耗小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和高耐火纤维(用于160 耐火材料 0℃以上的工业窑炉)。前者如氧化铝质耐火混凝土,常用于大型化工厂合成氨生产装置的二段转化炉内壁,效果良好。50年代以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等的迅速发展,要求使用耐高温、抗腐蚀、耐热震、耐冲刷等具有综合优良性能的特种耐火材料,例如熔点高于2000℃的氧化物、难熔化合物和高温复合耐火材料等。 耐火材料-分类分为普通和特种耐火材料两大类。普通耐火材料按化学特性分为酸性、 耐火材料 中性和碱性。特种耐火材料按组成分为高温氧化物、难熔化合物和高温复合材料此外,按照耐火度强弱可分为普通耐火制品(1580~1770℃)、高级耐火制品(1770~2000℃)和特级耐火制品(2000℃以上)。按照制品的外形可分为块状(标准砖、异形砖等)、特种形状(坩埚、匣钵、管子等)、纤维状(硅酸铝质、氧化锆质和碳化硼质等)和不定形状(耐火泥、浇灌料和捣打料等)。按照烧结工艺分为烧结制品、熔铸制品、熔融喷吹制品等。 耐火材料-主要品种在普通和特种耐火材料中,常用的品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酸性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 用量较大的有硅砖和粘土砖。硅砖是含93%以上SiO2的硅质制品,使用的原料有硅石、废硅砖等。硅砖抗酸性炉渣侵蚀能力强,但易受碱性渣的侵蚀,它的荷重软化温度很高,接近其耐火度,重复煅烧后体积不收缩,甚至略有膨胀,但是抗热震性差。硅砖主要用于焦炉、玻璃熔窑、酸性炼钢炉等热工设备。粘土砖中含30%~46%氧化铝,它以耐火粘土为主要原料,耐火度1580~1770℃,抗热震性好,属于弱酸性耐火材料,对酸性炉渣有抗蚀性,用途广泛,是目前生产量最大的一类耐火材料。 中性耐火材料 高铝质制品中的主晶相是莫来石和刚 耐火材料 玉,刚玉的含量随着氧化铝含量的增加而增高,含氧化铝95%以上的刚玉制品是一种用途较广的优质耐火材料。铬砖主要以铬矿为原料制成的,主晶相是铬铁矿。它对钢渣的耐蚀性好,但抗热震性差,高温荷重变形温度较低。用铬矿和镁砂按不同比例制成的铬镁砖抗热震性好,主要用作碱性平炉顶砖。 碳质制品是另一类中性耐火材料,根据含碳原料的成分和制品的矿物组成,分为碳砖、石墨制品和碳化硅质制品三类。碳砖是用高品位的石油焦为原料,加焦油、沥青作粘合剂,在1300℃隔绝空气条件下烧成。石墨制品(除天然石墨外)用碳质材料在电炉中经2500~2800℃石墨化处理制得。碳化硅制品则以碳化硅为原料,加粘土、氧化硅等粘结剂在1350~1400℃烧成。也可以将碳化硅加硅粉在电炉中氮气氛下制成氮化硅-碳化硅制品。

窑炉基本知识

窑炉有哪些 按煅烧物料品种可分为陶瓷用窑炉、水泥窑、玻璃窑、搪瓷窑等。前者按操作方法可分为梭式窑炉半连续窑和间歇窑。 按热原可分为火焰窑和电热窑。 按热源面向坯体状况可分为明焰窑、隔焰窑和半隔焰窑。 按坯体运载工具可分为有窑车窑、推板窑、辊底窑(辊道窑)、输送带窑,步进梁式窑和气垫窑等。 按通道数目可分为单通道窑、双通道窑和多通道窑。 一般大型窑炉燃料多为重油,轻柴油或煤气、天然气。 窑炉通常由窑室、燃烧设备、通风设备,输送设备等四部分组成。 电窑多半以电炉丝、硅碳棒或二硅化钼作为发热元件。其结构较为简单,操作方便。 此外,还有多种气氛窑等。 窑炉结构是否合理,选型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和能量消耗的高低等,是陶瓷生产中的关键设备。 窑炉结构 ●间歇式窑炉 能耗大,产量较低,排烟温度在600℃~860℃。 影响梭式窑内温度场均匀性的关键因素: ①采用新型烧嘴,如:等温烧嘴,脉冲烧嘴,高速烧嘴。 ②调整烧嘴的布设, ③改善码坯的放置, ④合理布设烟道, ⑤对于梭式窑,余热利用, ⑥选择适当的温度检测点和控制方法。 ●连续式窑炉 ①隧道窑 温差大,特别是预热带;窑墙、窑车蓄热量大,能耗高 2400-12000×4.18kJ/kg产品;采用一些新技术能耗可降至1100-5200×4.18kJ/kg。采用新技术:无匣裸烧,轻质保温,轻质窑车。存在关键问题:还原烧成气氛的检测与控制②辊道窑 ●能耗较低:最低可达200-300×4.18kJ/kg产品; ●产量大:窑长220m以上,墙地砖产量10000m2/d以上; ●合理控制雾化风压和助燃风量 ●合理调节排烟风机,抽热风机的抽出量 ●合理设置挡火墙,挡火板 ●延长烧嘴或延长火焰的长度″引火归心″ ●在结构上,将全窑平顶或全窑筑拱的结构改造为烧成带筑拱的结构,可有效的减少断面温差。 窑炉的检修及保养 窑炉整体的检修和保养不可忽略,这关系到窑炉生产能力的大小,能否使窑炉达到设计产量,以及生产出的产品是否符合要求等。一是窑内通道内是否畅通,有没有影响车底冷却系统的障碍,车底冷却风机运转是否良好;二是窑内轨道的运行实际情况,是否有变形的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