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生态风险评价及研究进展

摘要:生态风险评价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生态风险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阐述了有关生态风险评价的有关概念,探讨了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概述了国内外在生态风险评价领域的研

究成果。

关键词:生态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评价方法

Review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bstract: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it is in beginning in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basic concept of ERA, talked about the methods used in studies and review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home and abroad.

Keywords: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of assessing ecological risk

引言

自工业革命之后, 随着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各种矿物质资源大量开采以及化学工业的繁荣,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人类活动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的损失、酸雨、栖息地破坏、土壤侵蚀、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等,致使环境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并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抑制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世界各国已开展了大量有关生态环境的研究,在环境评价方面也不断深化。风险评价开始于1980年代,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评价内容、评价范围、评价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环

境生态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1 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1.1 基本概念

风险通常指事故(或不利事件)的可能性及其损失或损伤的度量。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Environmental Protect Agency)认为风险是由于物质暴露或环境胁迫所引起的人类健康或生态系统受到危害的可能性。生态风险具体指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至于整个景观层次、地球生态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健康、生产力、

遗传结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一种可能。从环境毒理学角度,还包括分子、细胞、组织三个层次的生态风险。

生态风险评价是指确定环境危害对非人群生物不利影响的概率和大小,以及风险可接受评价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系统地评价和组织数据、信息、假设、以及不确定性,以帮助了解和预测压力与生态效应之间的关系,并利于环境决策。生态风险评价(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生物学、毒理学、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采用数学、概率论等风险分析的技术手段来预测、评价具有不确定性的灾害或事故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造成的损伤或不利的生态效应。

1.2 生态风险评价的内容

生态风险评价包括4个部分:危害评价、暴露评价、受体分析和风险表征。殷浩文在“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程序”中将生态风险评价过程分为 5 个基本部分:源分析、受体评价、暴露评价、危害评价和风险表征。

2 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目前主要内容是关于方法学的探讨、选择或创新研究,以发展成为系统的科学评价体系。从生态风险评价的目的来看,其方法研究可分为优先权,建立标准或指南,为管理进行风险评价三类;从生态风险评价的准确程度出发,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二类研究方法。应用较多的是生态风险评价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生态风险的定性研究,可用具有少量定量信息的效应影响做出评价,为决策过程的调查研究获取多层次的信息资料,通常建立优先权时,无论是筛选过程或是排序过程,均可利用定性方法。

定量研究可分为商值法和暴露-反应法两种。最常用的是商值法(比率法),可确定某一特定的环境污染水平是否有生态学相关性。商值法依据较易获得的LC50、LD50指标,因此适于建立优先权和发展建立标准,局限性是不能预测风险等级或某一特定污染水平产生某种效应的定量数据。暴露-反应法用于估测某种污染物的暴露浓度产生某种效应的数量,很适用于估测风险发生的数量,以支持建立某种标准或进行风险管理分析。此种方法的优点是可适用于多种目的,缺点是在于难于获得许多化学品和受体结合的暴露-反应数据资料。

在评价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的效应方面,常用的有两种研究途径,一种是直接评价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变化,称为“由顶向下”;另一种是“由底向上”,利用实验室获得的较低层的组织水平效应的研究结果,推导群落或生态系统变化模型。

3 生态风险评价发展历程

3.1 国外发展历程

风险评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最初的风险评价主要用于单一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的毒理研究。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风险评价研究的内容开始逐渐从毒理风险、人体健康风险向生态风险转变,尺度也从种群、群落向生态系统扩展。到1992年,美国国家环保局完成了全球第一个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在这个框架里面首次明确表述了生态风险评价的准则。1998年USEPA在1992年生态风险评价框架的基础上发布了《生态风险评价指南》,较之1992评价框架做了部分改动,重点在于更加强调要在评价者和管理者详细研讨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评价计划。目前,美国大部分生态风险评价仍然使用1998版《生态风险评价指南》作为研究标准。

欧洲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与美国的生态风险评价有较大不同,其研究主要是在新化学品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研究集中在: 1)发展更实用的污染物排放估计方法; 2)针对评价数据参差不齐的现状,开发专业简便的数据判断方法; 3)逐步发展亚急性效应和慢性效应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对高残留、高生物有效性物质予以特别关注。

澳大利亚生态风险评价研究集中在对化学污染物和重金属对土壤的影响上,其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99年也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土壤生态风险评价指南。其他国家比如加拿大、南非和新西兰等,其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大多按照美国1998版《生态风险评价指南》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对评价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进行适合本国的调整和改进。

3.2 国内发展历程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对事故风险的重视和研究工作。国家环保局1990年下发057号文件,要求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生态风险评价的技术指南或指导性文件。1993年国家环保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2·1—93)规定:对于风险事故,在有必要也有条件时,应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或环境风险分析。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了

《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25—1999),该评价基准的宗旨是为了保护在工业企业中工作或工业企业附近生活的人群以及工业企业界区内的土壤和地下水,对工业企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土壤污染危害进行风险评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范畴。 2005年陆续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标志着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说明生态风险将成为我国发展的一大障碍。目前,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已经陆续开展。

我国学者对于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水环境化学生态风险评价、区域和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对水环境化学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毒有机化合物、重金属以及营养盐富集等的生态效应,这一类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在国内开展的较多。而区域和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当前景观生态风险研究着重从景观结构和生态风险空间范围上进行分析展开。当前国内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还主要侧重地区性单一风险要素的生态风险评价。

国内的生态风险评价由于缺乏长期连续的野外观测数据,因此多从自然地理要素以及环境本底数据入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进行区域生态风险的分级与空间差异分析。相比国外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国内的研究更加宏观,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借鉴国外生态风险评价的经验与特点,加强野外长期观测,宏观与微观方法相结合,从而更全面的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风险进行评价。

4 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巨大压力仍不会改变。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必须面对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要在环境影响评价体制、机制、法规、方法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决策者和科技工作者来说都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生态风险评价的思想和概念引入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生态风险评价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及法制管理,加强对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风险评

价预测模型的建立,并逐步建立、完善生态风险评价标准方法和指南,发挥生态风险评价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建荣.对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的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1997,(6):39~40.

[2] 殷浩文.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程序[ J].上海环境科学.1995,14(11):11~14.

[3] 朱琳,佟玉洁.中国生态风险评价应用探讨[J].安全与环境科学.2003,23(3): 22~24.

[4] 李金惠,李颖.环境风险评价内涵与外延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12 (1):119~125.

[5] 聂新艳,王文杰.规划环评中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框架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

报.2012.3,2(2):154~161.

[6] 柯燕珍.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0,37(7):224~226.

[7] 寇俊卿,张海涛等.生态风险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2003,23(1):71~74.

[8] 段宁,程胜高.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7,14(1):57~60.

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

环境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作者:黄剑学号:摘要: 环境风险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国外兴起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基本趋于完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了对环境风险的重视与基础研究,世界各大国都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造成了大量人员的死亡,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随着环境问题对人们的影响愈来愈严重,环境风险分析成为预防环境污染事故并提供有效应急措施的必要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环境风险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环境风险分析的发展历程及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关键词: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健康、生态前言: 由于以前以经济发展为主,为了大力的加快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上的发展。在外国,比如美国和英国日本这些比我们发达的国家,就是在以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取得了经济的发展,虽然经济取得了进步,但是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最后,他们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环保事业正式的发展起来,但是,其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远远超出其所获取的利益,这也叫用钱来买教训。就以现在我国的情况来讲,虽然强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是为了追求经济的进步仍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的道路。这种理念给我们的环境和我们自己造成了不堪设想的后果,近些年来污染事件频繁发生,20世纪以来,在世界环境史上发生了几起震惊世界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影响较大的有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异氰酸酯毒气泄漏,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发生了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1986年前苏联贝利核漏事件,核事故使前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深受其害,当时预测,这场核灾难,还可能导致日后十年中10万居民患肺癌和骨癌而死亡;最近我国渤海湾康菲漏油事故造成环境生态破坏,养殖户损失严重;还有很多事例就不一一列举,所以环境风险评价虽然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在国外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但只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环境风险评价不仅是环境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亦是当前社会安全保障的迫切需要。正文: 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风险的定义众多,从众多关于风险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风险的最大特征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结果的可预知性和损失程度的模糊性。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征;风险R是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其公式如下所示: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危害/事故]。

环境风险评价专篇

环境风险评价专篇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1、项目概况 1.1拟建工程的具体内容 莱芜市九羊福利铁厂能源综合利用配套80万t/a焦化煤气工程属高炉项目的配套工程,公司现有128m3高炉一座和350m3高炉一座,年需焦炭60万吨。公司拟建焦炉建设项目完成后可新增优质机焦80万吨/年,一是解决高炉原料供应问题,二是利用焦炉煤气发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项目总体生产规模确定为年产80万吨焦炭,一期工程年焦炭生产能力40万吨。配煤炼焦,回收化学产品,焦炉煤气净化,配套建设有完善的环保、劳安、卫生、消防等设施,剩余煤气供公司电厂使用。本次评价内容为一期工程。 1.2 拟建项目建设位置 莱芜市九羊福利铁厂能源综合利用配套80万t/a焦化煤气工程拟建于莱芜市菜城区羊里镇九羊总公司南侧,厂址地势平坦,交通万便,一期工程预计占地面积17.55公顷。拟建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见

图1。 1.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焦炉年产焦炭:40万吨 焦炉煤气:19892万m3/a年产焦油:17297t/a 生产的焦炭全部用于炼铁,焦炉煤气作为焦炉、锅炉等生产用气。 1.4工艺流程简述 焦炉采用双联下喷单热式捣固机焦炉。焦炉炭化室高 4.3m,炭化室平均宽460mm。该焦炉是在我国大中型焦炉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复热式改为单热式,加宽了炭化室,该焦炉具有炉体严密、加热均匀、机械化程度高、环保设施完善、焦炭质量高等优点。 炼焦工艺流程:由备煤车间送来的配合好的装炉煤经皮带机送入焦炉煤塔,装煤车按作业计划从煤塔取煤,经计量捣固后,精煤在装煤车内形成煤饼,再由装煤车将煤饼装入各炭化室内,精煤在炭化室内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由炭化室两侧的燃烧室燃烧回炉煤气加热,煤在100O℃左右的高温下干馏,经软化、收缩、半焦、最后生成焦炭。煤料在炭化室内经过一个结焦周期的高温干馏,炼制成焦炭和煤气。 炭炭化室内的焦炭成熟后,用推焦车推出,经拦焦机导入熄焦车内,熄焦车由电机车牵引至熄焦塔内喷水熄焦。熄焦后的焦炭卸至凉焦台上,经补充熄焦、凉放、蒸发焦炭申水分后,焦炭即可通过皮带机输送到露天储焦场供高炉使用。 煤在炭化室内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汇集到炭化室内的顶部空间,进入机侧上升管,经桥管进入集气管。高温的荒煤气在桥管内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修订稿从P38-40: 6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使用、存储的化学品与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临界量的比值(Q),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环境保护目标)敏感性(E),按照分级矩阵法将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分级程序见图6-1。 图6-1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 6.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评估 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发【2014】34),项目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主要有:氧化镉,硫酸镉,盐酸。根据企业化学品

种类与数量(折纯),与临界量分别进行比对,计算比值(Q ):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化学物质时,该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即为Q 。 (2) 当企业存在多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 1 (22) 11≥+++= n n Q q Q q Q q Q (1) 式中:q 1, q 2, ..., q n ——每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储存量或使用量,且数量超过对应临界量的5%,t ; Q 1, Q 2, ..., Q n ——各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 计算得到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 )后,将Q 值划分为3个级别,分别为:(1) 1≤ Q <10;(2) 10≤ Q <100;(3) Q≥100。 本项目Q 值见表6-2 表6-2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 因此,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Q )为18。 6.2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 )评估 6.2.1评估指标及赋值 评估指标及赋值见表6-3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引言 投资环境(Investmentclimate)指投资对象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影响投资行为的自然、经济、科技、管理、社会、法规和政治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称。实际上,投资环境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的系统。它包含了对投资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市场化 程度、竞争状况、人力资源、信息渠道、资金融通、纳税负担、社会服务、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秩序、 政治形势等这些有利或不利的条件与因素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律、自然地理、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以及政策等方方面面。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吸引外资的强大“磁场”。因此,自从世界各国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各种指标对其投资环境的优劣和吸引投资者的力度进行评估、监测以来,采用评估指 标及评估方法进行投资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区域吸引资金流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国5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成就 之高,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较低,货币坚挺,外债结构合理, 国际收支平衡有余,进口类关税不断降低,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最近中国已经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加上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将更进一步促使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可望成为世界各国投资者青 睐的比较理想的投资场所。 中国及其大陆31个省级区域(注: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除得益于国家 稳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制度变迁、技术条件、产业结构、市场环境、法律法 规外,还与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效果、外部国际大环境等因素关联密切。面对新世纪和新一轮的全球资源重组,研究如何构建衡量投资环境优劣及其吸引力大小的指标体系,并研究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投资环境进行 定量评估,为我国及各个区域评价投资环境质量的好坏、吸引力的大小,及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和决策 的实施,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定量化的参考依据,意义非同寻常。 国外关于通过统计指标或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投资环境优劣方法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些 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投资冷热图法(冷热图法)、投资环境评分法(等级尺度法)、道氏评估法、关键因素评 估法、相似度法、国家风险评级法、综合评判法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法等。中国关于投资环境评价的研究,是在 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对大陆各个省市区的投资环境的分析评价,不少学 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主要归功于统计资料的逐步健全和分析工具及技术的支撑。王慧炯、闵建蜀[1]采用 关键因素评估法(又叫体制评估法,专门为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设计)主要从体制的角度按照降低成本、 发展当地市场、获得原料供应、分散投资风险、追逐竞争者、获得当地生产和管理技术等6种投资动机出发, 选择若干关键因素,并采用多因素评估法计算总分来评价投资环境;鲁明泓[2][3]先后分别选择了11项和 10项指标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区(不包括西藏)和45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作了综合分析和评估;郭信昌[4]、张敦富[5]等人也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分析和评价。不可否认,上述研究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作了较大贡献,但也有不少不足之处:或者单从宏观方面来阐述,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考查 与定量评估做的还不够;或者只分析硬环境而忽视软环境;或者选择的因素指标虽然包括了投资环境的几个方面,但其使用的统计资料相对单一,而且总量指标(绝对)指标过多而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嫌少,未能全面地 涵盖投资环境的方方面面,因而分析方法虽然比较科学,但结论却前后相差太大,使得这些评估结果未能科学 而准确地衡量和反映中国各个区域投资环境的实际情况,有些结论也与人们通常的看法相差较大,令人难以接 受或让人信服。为什么这些研究的结论差别如此大呢?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缺陷和 不足之处在于,以往研究选择的指标太少,更没有能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从而致使在指标体系选择 方面有一个共同缺点,即没有或很少涉及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定性打分代替定量指标过多, 把西藏也排除在分析和评估之外。另外,评价方法也显得较为单一。

生态风险评价框架进展研究_龙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31(6):822-830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生态风险评价框架进展研究 龙 涛1,2,邓绍坡1,2,吴运金1,2,祝 欣1,2 ,林玉锁 1,2① ,周军英1, 2 (1.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 苏南京210042; 2.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42) 摘要: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价生态压力引起的不利生态效应的可能性的过程,可为环境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生态风险评价框架是一套标准化的方法体系,规定了生态风险评价的总体工作内容、技术路线、关键方法步骤和各阶段产出成果,为生态风险评价的科学方法有效转化为生态环境管理策略提供途径。从20世纪90年代起,以美国为代表的一批发达国家逐步构建了生态风险评价技术框架,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标准、导则和技术文件,直接支撑了上述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影响了有关国家的生态环境管理与决策。而我国对于生态风险评价的具体实施还缺乏规范性的指导方法。该文以美国、 英国和澳大利亚的4套与土壤环境污染关系密切的生态风险评价框架为例,介绍国际生态风险评价框架的内容,并结合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和农药安全评价领域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对我国生态风险评价框架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关键词:生态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框架;环境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831(2015)06-0822-09 DOI :10.11934/j.issn.1673-4831.2015.06.005 Advancement in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LONG Tao 1,2,DENG Shao-po 1, 2,WU Yun-jin 1,2,ZHU Xin 1,2,LIN Yu-suo 1,2,ZHOU Jun-ying 1,2 (1.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njing 210042,China ; 2.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Soi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ollution Control ,Nanjing 210042,China ) Abstract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 )is a process of evaluating possibilities of ecological stressors generating ad-verse ecological effects ,so that ,it may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risks.An ERA framework is a system of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and methods that defines the general contents ,technical route ,and critical steps and procedures of ERA and corresponding products of each phase ,thus providing paths for effi-cie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s of ERA into eco-environm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Starting from the 1990s',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have gradually developed technical frameworks for ERA with a series of relevant standards ,guidelines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which directly supports the eco-environment-pro-tection-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under enforcement ,and influences decision-making concerning eco-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co-environment in these countries.However ,in China ,there are no standardized guidelines and methods available for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ERA.Four sets of ERA frameworks closely related to soil environ-ment pollution prevailing in the USA ,UK and Australia were taken as examples to introduce contents of international ERA frameworks.In addition ,analysis was done of direc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es on ERA framework of China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dvancement in the study on methods for ERA in the field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pesticide safety assessment. Key words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risk 收稿日期:2015-05-22 基金项目: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9005-4)①通信作者E- mail :lys@nies.org 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材料,然而环境的严重污染使生态系统安全遭受着极大的威胁和压力。生态风险评价(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 )源于环境风险管理政策,是评估、预测人为活动或不利事件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和不利影响的可能性的过程,以及对该风险可接受程度进行评估的技术方法体系,是制定相关生态质量基准、污染物环境控制标准的基础依据[1]。其 中,所谓的不利变化是指那些对于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结构、功能和成分有预警作用的变化。生态风险评价可以确定风险源与生态效应间的关系,判断有毒有害物质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概率,以及当前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生态风险评价及研究进展 摘要:生态风险评价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生态风险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阐述了有关生态风险评价的有关概念,探讨了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概述了国内外在生态风险评价领域的研 究成果。 关键词:生态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评价方法 Review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bstract: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it is in beginning in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basic concept of ERA, talked about the methods used in studies and review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home and abroad. Keywords: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of assessing ecological risk 引言 自工业革命之后, 随着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各种矿物质资源大量开采以及化学工业的繁荣,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人类活动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的损失、酸雨、栖息地破坏、土壤侵蚀、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等,致使环境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并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抑制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世界各国已开展了大量有关生态环境的研究,在环境评价方面也不断深化。风险评价开始于1980年代,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评价内容、评价范围、评价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环 境生态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1 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1.1 基本概念 风险通常指事故(或不利事件)的可能性及其损失或损伤的度量。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Environmental Protect Agency)认为风险是由于物质暴露或环境胁迫所引起的人类健康或生态系统受到危害的可能性。生态风险具体指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至于整个景观层次、地球生态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健康、生产力、

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公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五年五月

目录 1公司基本信息 (1) 2现有应急资源情况 (1) 3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 (2) 3.1国内外同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2) 3.2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3) 3.3每种情景源强分析 (6) 3.4每种情景环境风险物质释放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10) 3.4.1火灾、爆炸、泄漏等生产安全事故 (10) 3.4.2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事故 (11) 3.4.3非正常工况事故 (11) 3.4.4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事故 (12) 3.4.5违法排污事故 (12) 3.4.6停电、断水、停气事故 (13) 3.4.7通讯或运输系统故障事故 (13) 3.4.8各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或不利气象条件事故 (14) 3.4.9其他可能的事故 (14)

3.5每种情景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和衍生后果分析 (15) 4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16) 4.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16) 4.1.1 专项检查 (16) 4.1.2 日常防范 (16) 4.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17) 4.2.1 报警系统 (17) 4.2.2 有效通讯 (17) 4.2.3 日常巡视 (17) 4.3环境应急资源 (18) 4.4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18) 4.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18) 5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18) 6划定公司环境风险等级 (19) 6.1 环境事件风险源评估 (19) 6.1.1危险化学品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19) 6.1.2危险废物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19) 6.1.3废气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20)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等标污染负荷:把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稀释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量,用以评价各污染源 和各污染物的相对危害程度。 2.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壤等) 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3.环境容量: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4.等效连续A声级: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 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5.环境风险评价:针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6.清洁生产:是指采取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 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7.区域环评: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 对环境的影响。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8.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质量要求,推算出的达到该目标的污染物最大允 许排放量。 二、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于

区域重点行业环境风险源分析与管理策略研究

区域重点行业环境风险源分析与管理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逐步开放,工业化生产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环境问题也随着凸显,不管是区域政府还是相关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公众的生活需要都对环境风险因素的评估有着十分迫切的需求。开展环境风险评估研究,为政府及相关管理机构和风险源拥有者制定合理可行的防范与减缓措施提供依据,为有效针对风险问题进行妥善处理的理论实践和行政管理提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环境风险、环境风险物质、环境风险评估的概念,并且引入风险管理理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原理,根据相关理论基础,进一步研究适合我们的区域重点行业风险评估方法。针对国内外4种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欧美国家评价方法在中国区域适用性不强,中国的《指南》环境评估等级较低。 层次分析法和危险指数法相结合的评估方法综合性强,评估等级较细,经过 优化调整后可作为我国区域环境风险评估方法。根据区域重点行业风险源的特征及区域重点风险源工业企业的几种类型,选择层次分析法和危险系数法作为区域重点行业风险源风险评估方法。以深圳坪山区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危险指数法评估坪山区重点行业100家工业企业环境风险水平,评估结果为坪山区涉危重企业的环境风险危险物质等内因性指标风险较高,整体上环境风险管理水平等环境外因性指标中风险更高。因此,坪山区环境风险防控策略是在降低内因性环境风险的同时再争取降低外因性环境风险。 坪山区大多数企业处于一般风险水平状态,一家企业即深圳市坪山区S电子有限公司处于较大环境风险等级。坪山区6个街道中,坑梓街道和坪山街道处于一般环境风险水平的企业数量较多,应重点关注,强化管理。坪山区重点行业环境风险防控策略及管理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创新政府管理模式,二是 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三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四是完善环境应急科技支撑体系。

华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 1 前言 (1) 2 总则 (1) 编制原则 (1) 编制依据 (1) 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1) 相关技术文件 (2) 3 企业基本信息与环境风险识别 (2) 企业基本信息 (2)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4) 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工艺 (6) 安全生产管理 (9)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10)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10) 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10) 4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 (14) 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14) 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15) 每种情景源强分析 (18)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18) 每种情景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衍生后果分析 (19) 5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20) 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20) 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20) 6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1)

7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21) 环境事件风险源评估 (21) 环境事件风险级别确定 (23)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23) 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 (23) 环境风险受体类型(E) (27) 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29) 8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地理位置图 (30) 企业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 (31) 企业平面布置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雨水、污水等所有排水最终去向图 (31)

环境风险评价试卷AB(及答案)

安徽师范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08级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环境风险评价》期末考试试卷(A )(时间120分钟) 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的规定,对有毒有害污染物在河流中的扩散进行预测时,可以在( )中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式。 A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B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 C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D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HJ/T 2.1-93) 2.在气态污染物的风险评价中,下列哪种模式是不适用的?( ) A. 高斯烟羽模式 B.分段烟羽模式 C.烟团模式 D.多烟团模式 3.某生产场所有天然气200kg 。当对这种情况做风险评价时,应做( )风险评价。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4.在故障树分析中,( )表示门的输出事件是输入事件的对立事件。 A.或门 B.表决门 C. 禁门 D 非门 5. 根据评价范围的大小,环境风险评价划分为三种类型。下列( )是不恰当的。 A.微观风险评价 B.系统风险评价 C.区域风险评价 D.全国风险评价 6.下列哪个不是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危害性综合衡量划分的危险性等级( )。 A.安全级 B.临界级 C.致命级 D.危险级 7. 在环境风险评价标准的讨论中,一般而言,人类对风险值为( )看成是不可接受的。 A.10-3 /a B. 10-4 /a C. 10-5 /a D. 10-6/a 8.生态风险评价的特点之一是( )。 A. 生物多样性 B.偶然性 C.主观性 D. 不确定性 9.不是爆炸性物质爆炸的显著特点的是( )。 A 由火引起 B 变化速度非常快 C 释放大量热或剧烈吸热 D 生成大量气体 10.可燃固体是指燃点在( )的可燃物质。 A. 100℃-200℃ B.200℃_300℃ C.300℃_400℃ D.400℃_500℃ 11. 英文缩写ERA 代表的是( )。 A.环境影响评价 B.环境风险评价 C.健康风险评价 D.生态风险评价 12.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的规定,某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在非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等级应划分为(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13. 关于最大可信事故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大可信事故是发生概率最大的事故。 B. 可信是指应为科学、客观的设定,所以应该包括极端情况。 C. 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 D. 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导致有毒有害物泄漏的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物泄漏事故,给公众带来严重危害,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故。 14. 不是生态风险评价三要素的是( )。 A 供体 B.受体 C.危害 D.暴露 15. 事故源项分析所采用的事件树、故障树及原因—结果分析方法均属于( )推导法。 A .递进 B.逻辑 C.数学 D.源项 16. 不属于大气扩散模式的为( )。 A 高斯烟羽模式 B.卡拉乌舍夫模式 C.分段烟羽模式 D.烟团模式 17. 俗称“大脖子病”是因缺乏( )元素造成的。 A.Hg B.I C.Cu D.F 18. 下列各项都包括在广义风险评价程序中,但狭义的环境风险评价中没有的是( )。 A.源项分析 B.环境后果分析 C.风险表征或风险评价 D.风险管理 19.当风险评价的结果为( ),则该项目的建设是可以接受的。 A.Rmax ≤R l B. Rmax ≥R l C. Rmax >R l D. Rmax <R l 20.关于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可靠性工程,下列说法( )是错误的。 A. 技术性能,经济指标与可靠性三个方面是评价产品质量的标志。 B. 可靠性的任务是保证系统在设计制造试验和运行的整个过程达到用户所要求的可靠性。 C. 质量与可靠性在许多场合当做同义词来使用,他们之间是没区别的。 D.可靠性的学科的发展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1945年)开始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考试整理稿)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 1、总则 (1)熟悉导则的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开发以及工业园区等类似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2)熟悉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①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②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③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 ④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包括开发区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3)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2、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 (1)熟悉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开发区规划简介 b)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 c)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 d)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选择 e)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指标) f)评价专题设置和实施方案 (2)环境影响识别的要求与方法 ①按照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发展规划、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调查主要敏感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现有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识别开发区规划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初步判定主要环境问题、影响程度以及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确定主要评价因子。 ②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 ③一般或小规模开发区主要考虑对区外环境的影响,重污染或大规模(大于1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还应识别区外经济活动对区内的环境影响。 ④突出与土地开发、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相关的主要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说明各类环境影响因子、环境影响属性(如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等。 ⑤影响识别方法一般有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3)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的内容与要求 ①开发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根据开发区性质、发展目标和生产力配置基本要素,分析开发区规划选址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开发区生产力配置一般有十二个基本要素,即土地、水资源、矿产或原材料资源、能源、人力资源、运输条件、市场需求、气候条件、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启动资金。 ②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a、按主要的规划要素,逐项比较分析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其他专项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包括区域总体规划对该开发区的定位、发展规模、布局要求,对开发区产业结构及主导行业的规定,开发区的能源类型、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置、给排水设计、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各专项规划的关系,开发区规划中制定的环境功能区划是否符合所在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等。 b、可采用列表的方式说明开发区规划发展目标及环境目标与所在区域规划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性。 (4)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的设置 ①评价专题的设置要体现区域环评的特点,突出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和规划布局论证、排污口优化、能源清洁化和集中供热(汽)、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等涉及全局性、战略性内容。 ②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一般设置以下专题: 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b)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 c)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 d)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e)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 f)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环境风险评价的进展

环境风险评价的进展 【综述】 The Devel opment of Envir onmental R isk A ssess ment 朱东升,黄亻全,胡海兰 ZHU D ong 2sheng ,HUAN G Q uan,HU Hai 2lan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最初人们只注意环境危害出现后的治理研究,然而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一旦进入环境,将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长期严重的危害。20世纪70年代以后,环境保护的研究重点转移到污染物进入环境之前的风险管理,环境风险评价这一新兴领域应运而生。该文论述了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的进展,介绍了国外风险评价进展的特点,环境风险评价面临的挑战和环境风险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关键词 环境风险评价;模型;环境污染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57(2009)14-1537-03 Subject The Devel opment of Envir on mental R isk A ssess ment Authors ZHU Dong 2sheng ,HUANG Quan,HU Hai 2lan (Lanzhou Petroche m ical Co m pany of Gansu Province,Lanzhou 730060,China )Abstract W ith the devel opment of world economy,the envir on mental p r oble m s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 ous . I n the earlier years,peop le only pay attenti on t o the governance research after the envir on mental hazard appeared .However,s ome pois onous har m 2ful substances once enter the envir on ment,it will do badly har m t o hu man health and ecol ogical envir on ment chr onically .After 1970years,the e mphases of envir on ment p r otecti on has turned t o the risk manage ment before pollutants enter the envir on ment,envir on 2mental risk assess ment emerged as the ti m es require .This paper intr oduces the devel opment of envir on mental risk assess ment at home and abr oad,the characteristics of risk assess ment in f oreign countries,and discusses challenges and p r oble m s of envir on mental risk assess ment,then puts for ward counter measures . Key words Envir on mental risk assess ment;Model;Envir on mental polluti on 作者简介:朱东升,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安全环保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胡海兰 作者单位:兰州石化公司,甘肃省兰州市730060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最初人们只注意环境危害出现后的治理研究,然而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一旦进入环境,将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长期严重的危害,要彻底治理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有些甚至根本无法治理,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20世纪70年代以后,环境保护的研究重点转移到污染物进入环境之前的风险管理,环境风险评价这一新兴领域应运而生。它的诞生一方面是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环境的必然结果。标志着环境保护的一次重要战略转折,由原先污染后的治理转变为污染前的预测和实行有效管理。因此,愈来愈受到许多国家环保机构和有关国际性组织的重视。80年代世界上发生了几起震惊于世的特大恶性环境污染事故 [2] :包括1984年印度博帕 尔市农药厂异氰酸酯毒气大泄漏,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及1993年中国深圳市化学品仓库大爆炸等。这些事件给环境、社会经济都造成严重后果,大大刺激和推动了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和开展。随着环境毒理学、生态毒理学、环境化学、环境污染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地质学,以及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环境风险评价在综合应用这些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目前已经成为环境风险管理和环境决策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3]。我们将对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作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和建议。 1 环境风险评价发展的阶段 环境风险评价是对某建设项目或区域开发行为诱发的灾害,以及自然灾害,对人体健康、经济发展、工程设施、生态系统等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识别、度量和管理[4]。环境风险评价能避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为环境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价兴起于70年代几个发达国家,尤以美国在这方面独领风骚。就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而言,大体上经历了3个时期:①20世纪30~60年代,风险评价的萌芽阶段。由于风险评价内涵不甚明确,以定性研究为主,主要采用毒物鉴定方法进行健康影响分析。②20世纪 70~80年代,风险评价得到很大的发展,为风险评价体系建立 的技术准备阶段。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险评价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生态风险评价为新的研究热点[526]。 1.1 国外风险评价发展 在国外,1975年由美国核管会完成 的《核电厂概率风险评价实施指南》,即著名的WASH 21400报告,该报告系统地建立了概率风险评价方法[4],成为事故风险评价的代表作。1976年由美国国家环境评价并形成系统。80年代以来,美国及国际机构与组织颁布了一系列与风险评价有关的规范、准则,风险评价技术迅速发展。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联邦政府的风险评价:管理程序》,提出健康风险评 价的“四步法”[7] 。即危害鉴别、剂量-效应关系评价、暴露评 价和风险表征。并对各部分都作了明确的定义。由此,风险评价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在此基础上,美国EP A 制定和颁布了有关风险评价的一系列技术性文件、准则或指南。但大多是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面的。例如,1986年,美国颁布了《致癌风险评价指南》、《致畸风险评价指南》、《化学混合物的健康风险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