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复习 第七章 恒定电流02

高考复习 第七章 恒定电流02

高考复习 第七章  恒定电流02
高考复习 第七章  恒定电流02

第七章 恒定电流

第1单元 基本概念和定律

一、.电流

条件:1、导体两端有持续的电压 2、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金属导体――自由电子 电解液――正负离子 气体――正负离子、自由电子 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的方向

导体中电流由高电势流向低电势,

电流在电源外部由正极流向负极

二、电流强度——(I 标量)——表示电流的强弱。

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电量q 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1、定义式:

t

q

I =

适用于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

单位:1 C / s = 1 A 1 A = 10 3 mA 1 mA = 10 3

μA

注意:在电解液导电时,是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用公式I =q /t 计算电流强度时应引起注意。

2、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已知:粒子电量q 导体截面积s

粒子定向移动的速率v

粒子体密度(单位体积的粒子的个数)n

推导: nqsv I t

svtnq t q I =?==

对于金属导体有I=nqvS (n 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个数,S 为导线的横截面积,v 为

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约10 -5m/s ,远小于电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105

m/s ,更小于电场

的传播速率3×108

m/s ),这个公式只适用于金属导体,千万不要到处套用。

三、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 成反比

2、公式:R

U I =

3、R 电阻,1V / A = 1Ω 1 K Ω = 1000Ω 1 M Ω = 1000K Ω由本身性质决定

4、适用范围:对金属导体和电解液适用,对气体的导电不适用

5、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注意I-U 曲线和U-I 曲

线的区别。还要注意:当考虑到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时,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不再是过原点的直线。

四.电阻定律——导体电阻R 跟它的长度l 成正比,跟

横截面积S 成反比。s

l R ρ

= (1)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叫材料的电阻率(反映该材料的性质,不是每根具体的导线的性质)。单位是Ω m 。

(2)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 ⑶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系: ①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以理解为温度升高时金属原子热运动加剧,对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的阻碍增大。)铂较明显,可用于做温度计;锰铜、镍铜的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可用于做标准电阻。

②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以理解为半导体靠自由电子和空穴导电,温度升高时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量增大,导电能力提高)。

③有些物质当温度接近0 K 时,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叫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T C 。我国科学家在1989年把T C 提高到130K 。现在科学家正努力做到室温超导。

注意:公式R =

I U

是电阻的定义式,而R =ρS

L 是电阻的决定式R 与U 成正比或R 与I 成反比的说法是错误的,导体的电阻大小由长度、截面积及材料决定,一旦导体给定,即使

它两端的电压U =0,它的电阻仍然照旧存在。

五 .电功和电热

电功就是电场力做的功,因此是W=UIt ;由焦耳定律,电热Q=I 2

Rt 。其微观解释是: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自由电子在加速运动过程中频繁与正离子相碰,使离子的热运动加剧,而电子速率减小,可以认为自由电子只以某一速率定向移动,电能没有转化为电子的动能,只转化为内能。

1、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电场力对运动电荷所做的功,也叫做电流所做的功 UI p UIt W == 适用于任何电路 能量转化: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2、电热和热功率(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时,释放的热量

R I p Rt I Q 22== 适用于任何电路

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内能

3、纯电阻电路(一来一去,电能全部转化成内能(电阻、灯泡、电炉、电烙铁))

引:真空中和电阻中电流作功把电能转变为其它形式的能的不同 (动能、内能、机械能、化学能等)

IR U Rt I UIt Q

W =?==2

4、非纯电阻电路(一来多去电能的一部分转化成热能(电动机、电解槽,电感,电容……)

W =I 2

R t +其他形式的能量,即

2

W Q

UIt I Rt U IR

?

5、对于电动机

UI = I 2

R + 机械P 输入功率 内耗功率 输出功率 总功率 热功率 机械功率 消耗功率 损失功率 有用功率

例:电动机,U =220V ,I =50A ,R =0.4Ω求:

I 2R

机械p

UI

L 4L

质子源 v 1 v 2 ①电功率p =UI =220×5=11KW ②热功率p =I 2 R =502

×0.4=1 KW

【例1】下图所列的4个图象中,最能正确地表示家庭常用的白炽电灯在不同电压下消耗的

电功率P 与电压平方U 2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以下哪个图象

A. B. C. D.

6、关于用电器的额定值问题

额定电压是指用电器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应加的电压,在这个条件下它消耗的功率就是额定功率,流经它的电流就是它的额定电流。

如果用电器在实际使用时,加在其上的实际电压不等于额定电压,它消耗的功率也不再是额定功率,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可以认为用电器的电阻与额定状态下的值是相同的,并据此来进行计算。

【例2】 某电动机,电压U 1=10V 时带不动负载,不转动,电流为I 1=2A 。当电压为U 2=36V 时能带动负载正常运转,电流为I 2=1A 。求这时电动机的机械功率是多大?

【例3】某一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m =50kg ,电源提供给电动机的电压为U =110V ,不计各种摩擦,当电动机以v =0.9m/s 的恒定速率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I =5.0A ,求电

动机的线圈电阻大小(取g =10m/s 2

).

【例4】 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一加速电压为800kV 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强度为1mA 的细柱形质子流。已知质子电荷e =1.60

×10-19

C 。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数为_________。

假定分布在质子源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在质子束

中与质子源相距L 和4L 的两处,各取一段极短的相等长度

的质子流,其中的质子数分别为n 1和n 2,则n 1∶n 2=_______。

针对练习

1.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好

B.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所谓超导体,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

D.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常都用它们制作标准电阻 2.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 =10 cm ,bc =5 cm ,当将A 与B 接入电压为U 的电路中时,电流强度为1 A ,若将C 与D 接入电压为U 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P U 2 o P U 2 o P U 2

o P U 2 o

A.4 A

B.2 A

C.

21A D.4

1A 3.如图所示,两段材料相同、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不等的导体接在

电路中,总电压为U ,则.

①通过两段导体的电流相等

②两段导体内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同

③细导体两端的电压U 1大于粗导体两端的电压U 2 ④细导体内的电场强度大于粗导体内的电场强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 时,通过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I ,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度为v ,若导线均匀拉长,使其半径变为原来的2

1

,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 ,则

A.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4I B.通过导线的电流为6

I 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4v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6

v

5.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键从最左端向右滑过2R /3时,电压表的读数由U 0增大到2U 0,若电源内阻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变阻器R 的电流增大为原来的2倍

B.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为原来的

3

2倍 C.若R 的阻值减小到零,则电压表的示数为4U 0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在电解槽中,1 min 内通过横截面的一价正离子和一价负离子的个数分别为1.125×

1021

和7.5×1020

,则通过电解槽的电流为_______.

8.如图,电源可提供U =6 V 的恒定电压,R 0为定值电阻,某同学实验时误将一电流表(内阻忽略)并联于R x 两端,其示数为2 A ,当将电流表换成电压表(内阻无限大)后,示数为3 V ,则R x 的阻值为____Ω.

9.将阻值为16 Ω的均匀电阻丝变成一闭合圆环,在圆环上取Q 为固定点,P 为滑键,构成一圆形滑动变阻器,如图1—28—8所示,要使Q 、P 间的电阻先后为4 Ω和3 Ω,则对应的θ角应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10.甲、乙两地相距6 km ,两地间架设两条电阻都是6 Ω的导线.当两条导线在甲、乙两地间的某处发生短路时,接在甲地的电压表,如图所示,读数为6 V ,电流表的读数为1.2 A ,则发生短路处距

甲地多远?

11.某用电器离电源L m ,线路上电流为I A ,若要求线路上电压不超过U V ,输电线电阻率为ρΩ·m ,则该输电线的横截面积需满足什么条件?

12.如图所示是一种悬球式加速度仪.它可以用来测定沿水平轨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的加速度.m 是一个金属球,它系在细金属丝的下端,金属丝的上端悬挂在O 点,AB 是一根长为l 的电阻丝,其阻值为R .金属丝与电阻丝接触良好,摩擦不计.电阻丝的中点C 焊

接一根导线.从O 点也引出一根导线,两线之间接入一个电压表○V (金属丝和导线电阻不计).

图中虚线OC 与AB 相垂直,且OC =h ,电阻丝AB 接在电压恒为U 的直流稳压电源上.整个装置固定在列车中使AB 沿着车前进的方向.列车静止时金属丝呈竖直状态.当列车加速或减速前进时,金属线将偏离竖直方向θ,从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可以测出加速度的大小.

(1)当列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试写出加速度a 与θ角的关系及加速度a 与电压表读数U ′的对应关系.(2)这个装置能测得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

?

第2单元 串并联电路 电表的改装

一、串并联

1、串联

I 1 = I 2 R = R 1 + R 2 U = U 1 + U 2

2、并联

I 1 + I 2 = I U 1 = U 2

?+=2

11

11R R R (1)2121R R R R R +=

(2) 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电阻

(3)某一个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 (4)某一支路断路,总电阻变大 (5)某一支路短路,总电阻为零

3、分压器

C D

A B

L 1 L 2 L 1 L 2 L 1 L 2 L 1

R R R R

(1) 分清负载和空载时的输出电压U CD

(2) CD 间接入电阻的大小和多少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3) p 在中点时的输出电压U CD

4、电源的串联和并联

【例1】 已知如图,两只灯泡L 1、L 2分别标有“110V ,60W ”和“110V ,100W ”,另外有一只滑动变阻器R ,将它们连接后接入220V 的电路中,要求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并使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应使用下面哪个电路?B

A. B. C. D.

【例2】 实验表明,通过某种金属氧化物制成的均匀棒中的电流I 跟电压U 之间遵循I =kU 3

的规律,其中U 表示棒两端的电势差,k =0.02A/V 3。现将该棒与一个可变电阻器R 串联在一起后,接在一个内阻可以忽略不计,电动势为6.0V 的电源上。求:(1)当串联的可变电阻器阻值R 多大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6A ?(2)当串联的可变电阻器阻值R 多大时,棒上消耗的电功率是电阻R 上消耗电功率的1/5?

解:画出示意图如右。

(1)由I =kU 3和I =0.16A ,可求得棒两端电压为2V ,因此变阻器两

端电压为4V ,由欧姆定律得阻值为25Ω。

(2)由于棒和变阻器是串联关系,电流相等,电压跟功率成正比,棒两端电压为1V ,由I =kU 3得电流为0.02A ,变阻器两端电压为5V ,因此电阻为250Ω。

【例3】 图为分压器接法电路图,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变阻器总电阻为r 。闭合电键S 后,负载电阻R 两端的电压U 随变阻器本身a 、b 两点间的阻值R x 变化的图线应最接近于

右图中的哪条实线 A.① B.② C.③ D.④

解:当R x 增大时,左半部分总电阻增大,

右半部分电阻减小,所以R 两端的电压U 应增大,排除④;如果没有并联R ,电压均匀增大,图线将是②;实际上并联了R ,对应于同一个R x 值,左半部分分得的电压将比原来小了,所以③正确,选C 。 二、电 路 的 简 化 原则:

1、 无电流得支路可以除去

2、 等势点可以合并

3、 理想导线可以任意长短

4、 理想电压表断路,理想电流表短路

5、 电容充电完毕时断路,看成并联,电压相等 方法:

1、 电流分支法

2、 找交叉点法

注意:不漏掉任何一个元件,不重复用同一个元件

1、 6V U 1 U 2

r

R a b S R x U

o

r E ① ② ④ ③ 两种方法经常一起使用 R 3 R 4 C A B

R

2

R 2

2

3

电键断开

电键闭合

4

三、电路中有关电容器的计算。

(1)电容器跟与它并联的用电器的电压相等。

(2)在计算出电容器的带电量后,必须同时判定两板的极性,并标在图上。 (3)在充放电时,电容器两根引线上的电流方向总是相同的,

所以要根据正极板电荷变化情况来判断电流方向。

(4) 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同,那么通过每根引线

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的差;如果变化前

后极板带电的电性改变,那么通过每根引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之和。

【例4】 已知如图,电源内阻不计。为使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大,可采

取以下那些方法:BD 。

A.增大R 1

B.增大R 2

C.增大R 3

D.减小R 1

【例5】已知如图,R 1=30Ω,R 2=15Ω,R 3=20Ω,AB 间电压U =6V ,A 端为正C =2μF ,为使电容器带电量达到Q =2×10- 6C ,应将R 4的阻值调节到多大?

解:由于R 1 和R 2串联分压,可知R 1两端电压一定为4V ,由电容器的电容知:为使C 的带电量为2×10-6C ,其两端电压必须为1V ,所以R 3的电压可以为3V 或5V 。因此R 4应调节到20Ω或4Ω。两次电容器上极板分别带负电和正电。

还可以得出:当R 4由20Ω逐渐减小的到4Ω的全过程中,

C A U B

R 1 R 2 R 3

+ -

R 1 R 3

R 2 E C A B

C C C B P A M N

D C M D N

C A B R1 R 2

D R 3 R R 2 R 4 R 3

R 1

R 1 R 3

R 2 R 4 R 1 R 2 R 3

R 1 R 2 R 3

通过图中P 点的电荷量应该是4×10-6C ,电流方向为向下。

【例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4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 ,E 为直流电源,其内阻可以不计,没有标明哪一极是正极.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为d .在平行极板电容器的两个平行极板之间有一个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电小球.当电键K 闭合时,带电小球静止在两极板间的中点O 上.现把电键打开,带电小球便往平行极板电容器的某个极板运动,并与此极板碰撞,设在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但带电小球的电量发生变化.碰后小球带有与该极板相同性质的电荷,而且所带的电量恰好刚能使它运动到平行极板电容器的另一极板.求小球与电容器某个极板碰撞后所带的电荷.

解:由电路图可以看出,因R 4支路上无电流,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无论K 是否闭合始终等于电阻R 3上的电压U 3,当K 闭合时,设此两极板间电压为U ,电源的电动势为E ,由分压关系可得U =U 3=

3

2

E ①

小球处于静止,由平衡条件得

d

qU

=mg ② 当K 断开,由R 1和R 3串联可得电容两极板间电压U ′为 U ′=

2

E ③, 由①③得U ′=

4

3

U ④

U ′<U 表明K 断开后小球将向下极板运动,重力对小球做正功,电场力对小球做负功,表明小球所带电荷与下极板的极性相同,由功能关系

mg

2d -q 2

12='U mv 2-0 ⑤ 因小球与下极板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设小球碰后电量变为q ′,由功能关系得 q ′U ′-mgd =0-

2

1mv 2

联立上述各式解得q ′=

67q 球与下板碰后电荷符号未变,电量为原来的6

7. 四、电表的改装

(1)电流表原理和主要参数

电流表G 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磁力矩作用发生偏转的原理制成的,且指什偏角θ与电流强度I 成正比,即θ=kI ,故表的刻度是均匀的。电流表的主要参数有,表头内阻R g :即电流表线圈的电阻;满偏电流I g :即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此时指针达到满偏;满偏电压U :即指针满偏时,加在表头两端的电压,故U g =I g R g

(2)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方法:串联一个分压电阻R ,如图所示,若量程扩大n 倍,即n =

g

U U

,则根据分压原理,需串联的电阻值

g g g

R

R n R U U R )1(-==

,故量程扩大的倍数越高,串联的电阻值越大。

(3)电流表改装成电流表

恒定电流

第十章 恒定电流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全部 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一个标有“220V 60W ”的白炽灯泡,当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去测 量它的电阻时,其阻值 ( ) A .接近807Ω B .接近于3.7Ω C .明显大于807Ω D . 明显小于807Ω 2.一个学生设计的分压电路,并用来做电解实验,如图10一1所示, 假设在实验过程中,电解液的导电性保持不变,那么当滑动触头p 从a 向b 滑动过程中,电解液中的化学反应速度将 ( ) A .逐渐变慢 B .保持不变 C . 逐渐变快 D .无法判断 3.如图10—2所示,电路由8 个不同的电阻组成,已知R 1=12Ω,其余电阻值未知,测得A 、 B 间的总电阻为4Ω,今将R 1换成6Ω的电阻,则A 、B 间的总电阻变为 ( ) A .2Ω B .3Ω C .4Ω D .6Ω 4.如图10--3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C 1=C 2,电阻R 1﹥R 2,电源内阻可忽略不计,当开关 S 接通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C 1的电量增多,C 2的电量减少 B. C 1的电量减少,C 2的电量增多 C. C 1、C 2的电量都增多 D. C 1、C 2的电量都减少 5.两个电源的伏安特征图线10—4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 .电源a 的内电阻较小,电动势较大 B .电源a 的内电阻较大,电动势较大 C .电源b 的内电阻较小,电动势较小 D .电源b 的内电阻较大,电动势较大 图1O —1 图10一2

6.经过精确校准的电压表v 1和V 2,分别用来测定如图10—5所示电路中R 两端a 、b 间的 电压,读数依次为12.7V 和12.3V ,则 ( ) A .a 、b 间的实际电压应大于12.7V B 、a 、b 间的实际电压应小于12.3V C 、电压表v 1的内阻大于V 2的内阻 D 、电压表v 1的内阻小于V 2的内阻 7.如图10—6所示电路中,三只灯泡原来都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右移 动时,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 A .L 1和L 3变暗,L 2变亮 B .L I 变暗,L 2变亮,L 3亮度不变 C .L 1中电流变化值大于L 3中电流变化值 D .L l 上电压变化值小于L 2上的电压变化值 8.10—7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k 后,灯a 和b 都正常发光, 后来由于某种故障使灯b 突然变亮,电压表读数增加,由此推 断这故障可能是 ( ) A .a 灯灯丝烧断 B .电阻R 2断 C .电阻R 2短路 D .电容被击穿短路 9.图10—8是电解硫酸铜溶液的装置示意图,图中电压表示数为U , 电流表的示数为I ,通电时间为t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It 是这段时间内流到铜板上的阳离子所带的总电量 B .UIt 是这段时间内所产生的总焦耳热 C .UIt 是这段过程中该电路消耗的总电能 D .UI 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功率 10.如图10—9所示,直线OAC 为某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 总随着电流I 变化的图线,抛物 线OBC 为该直流电源内部的热功率P r 随电流I 变化的图线,A 、B 两点对应的横坐标为 2A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电源电动势为3v ,内电阻为1Ω 图10一6 图10—7 图1O —8 图10一5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作业:第八章 恒定电流 45分钟章末验收卷 Word版含答案

45分钟章末验收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即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的剩余部分)的碰撞,且金属导体中通过恒定电流形成了稳恒的电场,已知铜的电阻率为ρ,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量为n ,自由电子的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e ,假设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后减速到零,且碰撞时间极短,则铜导线中自由电子连续两次与金属离子碰撞的时间间隔的平均值为( ) A.2m nρe B.2m nρe 2C.2ρm ne 2D.2nm ρe 2 答案 B 解析 设铜导线的长度为l ,横截面积为S ,金属导线内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 ,则电子定向移动的加速度为a =eE m ,经过时间t 获得的定向移动速度为v =at =eEt m ,在时间t 内的平均 速度为v =12v =eEt 2m ,则由电流微观表达式I =neS v =ne 2ES 2m t ,由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可知 ρl S =U I =El I ,联立解得t =2m nρe 2,B 正确. 2.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在调节可变电阻R 的阻值过程中,发现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则( ) 图1 A .R 的阻值变大 B .路端电压不变 C .干路电流减小 D .路端电压和干路电流的比值减小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知,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变小,即可变电阻R 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选项A 错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电路总电流变大,路端电压变小,选项B 、C 错误;由于外电路总电阻变小,结合电阻定义式R =U I 知,路端电压和干 路电流的比值减小,选项D 正确.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资料 碰撞新旧素材发挥新素材最能量

碰撞新旧素材,发挥新素材“最能量”【名师导语】新鲜素材一直是考场上的必备利器。然而,经过几年的高考阅卷,我们也发现,并不是大量地堆积新鲜素材就能夺得高分,反而是那些能将新鲜素材与经典素材结合的文章。更能够获得阅卷者的青睐。而在考场上,很多同学往往只能想起一两则新素材,而能下笔的往往还是旧素材。那么,如果将新鲜的素材和较为陈旧的素材良好地结合在一起,让一两则新素材能发挥最大效用,而旧素材也能焕发新的光彩呢? 在此,笔者就结合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为大家解读一二。 碰撞方法一 简洁正比+犀利反比 数量提示:新素材一则+旧素材一则 考场优势: 新鲜素材和旧素材各一则,挖掘其共同点构成正比,使文章内容丰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运用新旧两个相反或相对的素材构成反比,可使文章观点鲜明,是非昭然。 正比-方法指路: 任何事物都处于“关系网”中,从不同角度联系周围事物去思考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就要求考生在考场上根据作文立意要求,抓住新素材和旧素材的共同点,展开论述。人物素材要抓住人物思想、行为在某方面的高度一致性;事件素材,则要找到事件背后的共鸣点。 【考场片段】 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原来,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东西,有一天也会发出令人惊艳的光芒。就像当年,霍去病年仅17岁,小小年纪,却带着本用来保护他的五百人大败匈奴,成为西汉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又如今朝,山东单县平凡朴实的农民朱之文,或许当他初次踏上那个舞台时,在场所有人都只是抱着随意的态度。谁都没有对他抱太大的希望。而他却不顾别人的眼光,笔直地站到最后,一曲激情澎湃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让他获得了满堂喝彩,也让他走进了全国人民的心中,(节选自2011年高考天津卷优秀作文《透过镜子看世界》) 反比·方法指路 古人说:“无反则正不显”,如果把性质相反的新旧素材加以对照,、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不仅会使观点鲜明突出,还能有效地说服读者。 【考场片段】

高中物理高考专题练习恒定电流(word含答案)

恒定电流提高篇 1.如图所示是一实验电路图,在滑动触头由a 端滑向b 端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路端电压变小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 .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 D .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2.电源的效率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 为路端电压,I 为干路电流,a 、b 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由图可知、的值分别为 A 、 、 B 、、 C 、、 D 、、 3.在右图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向右移动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是 (A )○A 变大, ○V 变大 (B )○A 变小,○V 变大(C )○A 变大, ○V 变小 (D )○A 变小,○V 变小 4.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 1、R 2及滑动变阻器R 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 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 C.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 D.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 ηa ηb ηa ηb η3414132312122313 P

5.如图所示,M 、N 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R 0为定值电阻,R 1、R 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 ,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 。调节R 1、R 2,关于F 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 .保持R 1不变,缓慢增大R 2时,F 将变大 B .保持R 1不变,缓慢增大R 2时,F 将变小 C .保持R 2不变,缓慢增大R 1时,F 将变大 D .保持R 2不变,缓慢增大R 1时,F 将变小 6.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的电源与三个灯泡和三个电阻相接。只合上开关S 1,三个灯泡都能正常工作。如果再合上S 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电源输出功率减小 B .L 1上消耗的功率增大 C .通过R 1上的电流增大 D .通过R 3上的电流增大 7.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 1=20 ,R 2=30 ,C 为电容器。已知通过R 1的正弦交流电如图乙所示,则 A.交流电的频率为0.02 Hz B.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00 V C.电阻R 2的电功率约为6.67 W D.通过R 3的电流始终为零 8.如图所示电路中,三只灯泡原来都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右移动时,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 .L 1和L 3变暗,L 2变亮 B .L I 变暗,L 2变亮,L 3亮度不变 C .L 1中电流变化值大于L 3中电流变化值 D .L l 上电压变化值小于L 2上的电压变化值 m ΩΩ2E S R 0 R 1 R 2 M N

第八章 恒定电流的磁场(一)

一. 选择题: [ D ]1. 载流的圆形线圈(半径a 1 )与正方形线圈(边长a 2 )通有相同电流I .若两个线圈的中心O 1 、O 2处的磁感强度大小相同,则半径a 1与边长a 2之比a 1∶a 2为 (A) 1∶1 (B) π2∶1 (C) π2∶4 (D) π2∶8 [B ]2.有一无限长通电流的扁平铜片,宽度为a ,厚度不计,电流I 在铜片上均匀分 布,在铜片外与铜片共面,离铜片右边缘为b 处的P 点(如图)的磁感强度 B 的大小为 (A) ) (20b a I +πμ. (B) b b a a I +πln 20μ. (C) b b a b I +πln 20μ. (D) ) 2(0b a I +πμ. [ D ]3. 如图,两根直导线ab 和cd 沿半径方向被接到一个截面处 处相等的铁环上,稳恒电流I 从a 端流入而从d 端流出,则磁感强度B 沿 图中闭合路径L 的积分??L l B d 等于 (A) I 0μ. (B) I 03 1 μ. (C) 4/0I μ. (D) 3/20I μ. 提示

[ B ] 4. 图中,六根无限长导线互相绝缘,通过电流均为I ,区域Ⅰ、Ⅱ、Ⅲ、Ⅳ均为相等的正方形,哪一个区域指向纸内的磁通量最大? (A) Ⅰ区域. (B) Ⅱ区域. (C) Ⅲ区域. (D) Ⅳ区域. (E) 最大不止一个. 提示: 加原理判断 磁场和磁感应强度的叠根据无限长直导线产生 [ C ]5. 在半径为R 的长直金属圆柱体内部挖去一个半径为r 的长直圆柱体,两柱体轴线平行,其间距为a ,如图.今在此导体上通以电流I ,电流在截面上均匀分布,则空心部分轴线上O ′点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 (A) 2202R a a I ?πμ (B) 22202R r a a I -?πμ (C) 2 22 02r R a a I -?πμ (D) )(222220a r R a a I -πμ 二. 填空题 1.在匀强磁场B 中,取一半径为R 的圆,圆面的法线n 与B 成60°角,如图所示,则通过以该圆周为边线的如图所示 的任意曲面S 的磁通量 ==???S m S B d Φ221 R B π- 提示: 2. 一长直载流导线,沿空间直角坐标Oy 轴放置,电流沿y 正向.在原点O 处取一电 流元l I d ,则该电流元在(a ,0,0)点处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 204a I d l πμ 方向为Z 轴负方向 提示: ⅠⅡ ⅢⅣ a R r O O ′ I 任意曲面

高考总复习全套完整资料

高考总复习全套完整资料 课题:直线系与对称问题主要知识及方法: 1.点P?a,b?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关于y?x的对称点的坐标为?b,a?;关于y??x 的对称点的坐标为??b,?a?. 2.点P?a,b?关于直线ax?by?c?0的对称点的坐标的求法:?1?设所求的对称点P 的坐标为?x0,y0?,则PP的中点?’’?a?x0b?y0?,?一定在直线22??ax?by?c?0上. ?2?直线PP’与直线ax?by?c?0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即y0?b?a???????1 x0?a?b?结论:点P?x0,y0?关于直线l:Ax?By?C?0对称点为?x0?2AD,y0?2BD?,Ax0?By0?C;曲线C:f(x,y)?0关于直线l:Ax?By?C?0的对称曲22A?B22线方程为f?x?2AD,y?2BD??0特别地,当A?B,即l的斜率为?1时,点其中

D??By?CAx0?C?即P?x0,y0?,?P?x0,y0?关于直线l:Ax?By?C?0对称点为??0?,AB??0对称的点为:?y?c关于直线x?y?c?,?x??c?,曲线f(x,y)?0关于x?y?c?0的对称曲线为f?y?c,?x?c???0 3.直线a1x?b1y?c1?0关于直线ax?by?c?0的对称直线方程的求法:①到角相等;②在已知直线上去两点求这两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再求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③轨迹法(相关点法);④待定系数法,利用对称轴所在直线上任一点到两对称直线的距离相等,… 4.点?x,y?关于定点?a,b?的对称点为?2a?x,2b?y?,曲线C:f?x,y??0关于定点?a,b?的对称曲线方程为f?2a?x,2b?y??0. 5.直线系方程:?1?直线y?kx?b. ?2?过定点M?x0,y0?的直线系方程为y?y0?k?x?x0?及x?x0 ?3?与直线Ax?By?C?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为Ax?By?C1?0 ?4?与直线Ax?By?C?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为Bx?Ay?m?0 ?5?过

英语高考备考计划3篇

英语高考备考计划3篇 (2083字) 高考英语命题的趋势是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语言的运用能力、形成以篇章阅读为主体的试题布局,因此,高三复习不应只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强化,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过程。复习过程我们必须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以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复习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扎扎实实抓双基,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届学生的英语水平。基于以上对高考的认识,在顾问王京华老师的指导下,经过高三英语协作组集体讨论并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XX年高考的工作计划。 一、计划的出发点:面对高考,我主要有以下一些想法: 1.通过我学生的调查,了解了学生的困难所在并与协作组讨论,我们准备把研究的重点锁定在高考 考试说明所要求掌握的词汇上,在单词的音形义用四方面上下大工夫,加强阅读与写作的指导,认真研究近3-5年的高考试卷,想方设法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对复习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有督促,有检查,有检测。教师的工作必须做得细致,再细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对留给学生的每项作业不能只布置不检查。不要总怪学生不爱学自己这一科,要多问自己学生为什么不学,要多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在以往高考备考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要加以改进。在复习的理念,方法,练习的选择等等多方面都要进行反思。 今年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1.暑假作业内容(新老词汇+阅读) 2. 早读的利用(回归课本) 3.周二、周四晚6:40-7:00的自习利用(听力) 4.阅读作业的留法(必做+选做) 二、总体思路 1、注重词汇复习 复习的重点放在高一、高二教材词汇的巩固上。要求学生利用早读和课下时间重读教材。教师必须把好检查验收关,确保中等以上的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读熟教材,以熟读促进单词的掌握和语感的增加。对于各册课本中出现的重点短语,每位教师分工包块负责摘录,打印并下发给学生。 2、抓好语法复习 对每一类语法项目的复习我们要求分三个板块进行:复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话题作文“成熟”写作指导及例文

话题作文“成熟”写作指导及例文 作文专题 1209 1039 话题作文“成熟”写作指导及例文 【作文题目】: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别人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吹过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海。 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同学们在一起最爱讨论这个问题有的说成熟的标志是稳重大方,有的说是遇事有主见,有的说是会办事,有的说是懂得关心、理解别人,有的说是善于认识自我、否定自我…… 写作提示:中学生正值风华正茂、多思多梦的花季,一方面.渴望独立、成熟,另一方面,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又有着不同的见解,所以,这则话题,学生会觉得有话可说。 【写作指导】: 写作本话题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审好题。对所给的语段,要细读,要细领会。此文把“成熟”这一抽象的概念,用八个词具体形象地来表达:光辉——明亮而不刺眼,音响——圆润而不腻耳,从容——毋需对别人察言观色,大气——毋需向别人申诉求告,微笑——毋需理会哄闹,淡漠——毋需偏激,厚实——毋需声张,高度——毋需陡峭。并用三个浅显的比喻作了进一步的诠释。可见,“成熟”是我们所渴望的,是我们所肯定的。二是立好意。“成熟”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其义项有二:一是指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一是指事物发展到完善的程度。不论是植物、生物,写作时都要寓含或点明或譬喻人生,从而使这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或用明确的语言揭示其内涵。当然,立意的角度很多。比如以此文所形象化的八种中的一种或几种,所比喻的三种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立意角度都是可以的。三是构好思。根据自己对“成熟”的理解.根据自己立意的角度,可以采用杂文技巧、散文笔法、书信手法、戏剧小品等各种形式,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写出自己的个性。 可以用记叙经历或编述故事的形式来诠释“成熟”。从自己或他人的经历中、成长中,写出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可以通过托物寓意的手法去写。把自己对“成熟”的理解或渴望或追求等意旨寓含在动物、植物的具体描绘之中。 可用议论的形式直接表达对“成熟”的见解。比如可以以“心理上、思想上的成熟”为议论的重点,揭示“成熟”的内涵。 “成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考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认识的程度,将决定立论和论证的过程或立意和形象化的过程。构思时应化虚为实,从处世态度、人格、责任、眼光等生活侧面,对“成熟”的内涵做出或严密、或生动的阐发。根据话题材料的提示,可以提炼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主旨: 1、成熟是坚持不懈地充实自我,是坚持不懈地向成功的人生挺进。 2、成熟是面对诬陷而不失自信,面对恭维而不失清醒。 3、成熟是对无理取闹也能从容、沉着,对突发事件也能镇静、稳重。

2019年高考英语 备考策略及工作计划

庄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策略 一、指导思想 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精神,我们要安排学习、讨论和感悟;英语组成员对两次报告中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要深入学习;对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要仔细研读;对《新课程标准》(2011版、2017版)、《18年考试大纲》和18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试题(I\II\III 卷)要有深入研究和探讨;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近三年高考题为指导,以《高考英语考试说明》为依据,立足学生实际,探索适合复读生的有效方法;要狠抓基础,以学定教,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实施分层次教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主线,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强化考练安排,及时查缺补漏;注重人文关怀,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密切关注高考动态,积极收集最新有用材料。通过系统扎实的复习,力争学生在高考中英语成绩能有较大提高;要参加市、县、校三级组织的各种教育专业培训和网络培训学习;要积极参加赛课活动和备课、说课、听课、评课、模拟考试质量分析等教研活动;要主动承担课题研究、微课制作、英语教学报告讲座、第二课堂、竞赛辅导等工作;对高三一学年各阶段性教学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要有所了解,以加强高三英语教学工作的有序性。 二、学情分析: 1

本届学生生源整体较好,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学校,但是学习习惯和行为差异较大,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成绩差距较大,在高二县级统测中,最高分133分,最低分18分,90分以上学生大约只有160人,70-80分学生人数最多,学生基础整体不牢靠,存在明显的漏洞和不足;学习习惯较差,书写随意,做题不规范,不严谨;不勤于动手,不勤思考,满足于选A、B、C、D,不认真进行题目分析,意志和毅力欠缺;对复习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积极,补弱意识不强,明知自己不足,不想对策。在两年的高中英语学习中,大多数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提高,但同时部分学生没有明显提高,使用英语准确性差,单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百出,少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中普遍存在单词积累太少、,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还未养成。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差距在试卷上得到一定的呈现。大多数学生在语法和词汇、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得分率比较低,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英语课程核心素养,落实考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逐步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三、复习安排 1、第一阶段复习(2018.09—2019.03基础知识复习阶段) 完成高一、高二英语教材及语法复习的内容和一轮英语复习资料,主要包括考纲规定的3500单词和短语以及基本句型;教材的系统复习,还要指导学生完成《创新方案》第一遍的记忆、作业工作。教法上要做到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讲练结合,讲学生最需要掌握的内容。 2

高中名师原创物理专题卷:专题八《恒定电流》

名师原创物理专题卷 专题八恒定电流 考点23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应用 (1、2、14、19) 考点24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应用(3—13、15—18、20—22) 第I卷(选择题 8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题4分,共8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2017·重庆市高三上学期(一诊)期末测试】考点23中 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可测量待测电阻R x的阻值.定值电阻R1、R2阻值已知,闭合电键S,调节电阻箱接入电路阻值为R3时,电流表示数为零,则R x阻值等于() A.R2 B. 12 3 R R R C. 13 2 R R R D. 32 1 R R R 2.【2017·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考点23中 右图为某控制电路的一部分,已知AA′的输入电压为24V,如果电阻R=6kΩ,R1=6kΩ,R2=3kΩ,则BB′不可能输出的电压是() A.12V B.8V

C.6V D.3V 3.【2017·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考点24中 如图是一个将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的示意图,此欧姆表已经调零,用此欧姆表测一阻值为R 的电阻时,指针偏转至满刻度4/5处,现用该表测一未知电阻,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1/5处,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A.4R B.5R C.10R D.16R 4.【广东省肇庆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考点24中 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当变阻器R3的滑动头P向b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源消耗的总功率变小D.电源的效率(电源的输出功率/电源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5.【2017·天津市五区县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考点24中 如图所示,L1、L2、L3、L4为四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在变阻器R的滑片P向下移动过程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V E r b a P R1 R2 R3 S

高考英语复习备考方案

高考英语复习备考方案 我们高三年级即将进入了第一轮复习。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充分利用时间,高效地完成复习任务,全面梳理知识点呢?下面我针对本年级学情,谈谈我的复习备考方案以及实施的效果和其间出现的问题。 一.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反映以及几次考试的情况分析,当前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如下: 1.多选题失分多,说明词汇掌握不牢不准,同时也有读不懂句子意思的因素。 2.文章读不动,说明词汇量不够,阅读理解能力差。 3.完成句子得分低,说明句法意识欠缺。 4.答题时间不够,说明缺乏训练。 二.复习方案 这一阶段是单元同步复习阶段,也就是以教材为本,以考试说明、新课标为指导开展的复习。它是整个高三复习的必要阶段,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并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顺利迁移。时间较长,内容较细。 1.词汇方面:按模块分单元复习,归纳总结各单元重点词汇,短语及句型。在 单元复习的同时注重整个高中相关知识的链接。力求做到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原来分散在各单元中的词汇、知识点加以梳理、归纳,构筑完整的中学英语知识体系;再以题型为线索,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完成由知识记忆向能力运用的成功过渡,为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打好词汇基础。以复习材料《高考365》为基础,适当增加相关内容。 2.语法方面:穿插分类进行语法复习。先句法后词法。首先让学生掌握英语的 基本句子结构,对英语语法学习的系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根据每单元的语法要求系统的复习每一个语法项目,使学生对于英语语法学习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复习材料《高考365》为基础,根据高考以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做出适当的删减。 3. 在掌握基础词汇和语法的同时,穿插写作和阅读方面的练习,写作训练从简 单句开始,到并列句、复合句,到措辞技巧,再到段落、篇章循序渐进地进行。 4. 在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的基础上,利用周练和月考的机会,对已复习过 的知识进行检测,及时查漏补缺,巩固和提高。并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及短语进行考查。 三.复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高二期末的复习,一部分同学找到了感觉,尤其是完成句子,正在逐步形成句法观,词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部分同学对英语学习有了信心。但问题也很突出: 1. 复习速度慢,课拉不动。一个早自习复习一个单元的词汇完不成,语言点、 句型最少两节课,课时训练一节课,两单元一次测试,评讲两节课,一周充其量能复习完两个单元。 2. 该记的内容记得慢,忘得快,复习的效率不高。好不容易复习完一个项目, 前面的又忘了。

高三第一轮复习专题7恒定电流

专题七 恒定电流 第一单元 串、并联电路和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一、电流 1.定义: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三个公式:(1)定义式/I q t =; (2)决定式U I R = ; (3)微观式I nqSv = 提示:(1)电流可分为:直流(方向不随时间改变)、交流(方向随时间改变)、恒定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改变).(2)在电解液导电和气体导电中q 应为通过该截面的正负电荷电量的绝对值之和. 二、电阻、电阻率、电阻定律 1.电阻 (1)定义式:R =U I . (2)决定式:R = ρl s (电阻定律). 2.电阻率ρ (1)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2)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①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______. ②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 ③超导体:当温度降低到________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_________成为超导体. 三、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______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成反比. 2.公式:I = U R . 3.适用范围 (1)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 (2)纯电阻电路(不含电动机、电解槽等的电路). 4.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I -U 图线 以电流为纵轴、电压为横轴,画出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2)比较电阻的大小 图线的斜率k =I U =1 R ,图中R 1___R 2(填“>”、“=”或“<”). 特别提示:对于有些纯电阻元件在温度发生变化时,电阻值也随之改变,它的U -I 或I -U 图象不再是直线.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第十章恒定电流同步训练整理-人教版

第十章 恒定电流 10—1 电阻定律半导体及应用、超导体及其应用 电功 电功率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关于通过一个电阻R 的电流强度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I 与通过R 的电量成正比 B .I 与R 的通电时间成反比 C .I 的方向就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D .在国际单位制中,I 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培是基本单位 2.某一电解池。如果在1s 内共有5.0×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0×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一横截面,则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强度是 ( ) A .零 B .0.8A C. 1.6A D .3.2A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超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为零 B .超导体环中一旦有了电流,即使撤去电压,电流仍能继续维持 C .绝缘体的电阻率为零 D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而变化 4.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均匀拉长到原长的n 倍后,再加一同样的电压,则电阻丝每分钟产生的热量为原来的 ( ) A .n 2倍 B . 倍 C .n 倍 D . 倍 5.一根电阻丝,通过2C 电量所消耗的电能是8J .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4C 的电量,电阻丝两端所加的电压和消耗的电能分别是 ( ) A .4V ,16J B .8V ,16J C .8V ,32J D .4V ,32J 6.如图10—1—1所示是电阻R l 和R 2的伏安特性曲线,并且把第一象限分为了I 、Ⅱ、Ⅲ三个区域.现把R 1和R 2并联在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分别用P 1和P 2表示;并联的总电阻设为R.下列关于P 1与P 2的大小关系及R 的伏安特性曲线应该在的区域正确的是 ( ) A .特性曲线在Ⅰ区,P l

P 2 C .特性曲线在I 区,P 1>P 2 D .特性曲线在Ⅲ区,P l

高三英语备考计划

高三英语备考计划 高三英语组备考计划在刚刚过去的高考一轮备考中,我们全组三位老师团结一致、精诚合作,以市教研室及学校整体部署的计划措施为指南,全体老师心往一处使,集大家的智慧,以摧城拔寨的气势来迎接高考复习的挑战。老师们牢固树立了“既然选择了自己的工作,干好这项工作就是自己的职责,并非为他人服务”的理念,这样我们的工作就积极主动,就乐于奉献自己的一切。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和以“务实高效的学案导学”为主的课堂高效复习方法,圆满地完成了我们的一轮复习教学任务。回顾刚刚过去的一轮复习,我们真的付出了很多,但也真的获得了人生价值的升华、幸福快乐着。我们三位老师不计个人得失,克服人手少、备课内容多的情况,利用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搜集可用的料,然后筛选编选有针对性的学案,全方位给学生提供能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材料。每周按学校的布置及时有效的找弱科学生谈心,帮助找出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今天在这里我主要将我们高考一轮备考过程中的得与失向各位做一汇报,期望得到同行们指点迷津。 一轮复习的总结与体会经过了高中三年的学习,学生在基本词汇,语法结构,以及篇章理解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但是,学生还有很多问题,部分同学对于较难语法结构和长难句较为模糊,不能准确合理的分析句子结构。部分学生不能娴熟运用各种句型,书面表达结构和句型单一,无法拿到较高的分数。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句型结构,但是遣词造句的能力还需要在教师合理的指导和学生有效持之以恒的习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阅读表达中学生答题错误率高,还需要我们做出大量的工作。教师通常只重视题目的结果,缺乏对学生的启发、点拨和指导。对于教学对象在复习中的真实需要缺乏调查,不十分明确教学主体应该是哪些学生。部分教师课堂包办太多,学生自主时间少,教学效率不高。针对上述事实和存在的问题,因此,在高考英语一轮复习中,努力做好了以下几点:一):认真研究学习甘肃省考试说明,明确备考的方向。 通过研究学习考试说明,我们特别分析明确了2020年高考命题指导思想:那就是:“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突出语篇,强化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培养学生能力; 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敏捷的思维能力; 熟练的应试技巧。要帮助学生:总结语言运用规律,提升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综合解题能力。课堂教学要高效、有序; 试卷讲评要有针对性; 各项练习要材料新颖、鲜活、规范。复习目的是巩固知识、查缺补漏,总结规律、提升能力。要在一轮复习的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上。并分别针对听力、基础知识、完型填空、阅读理解、阅读表达和写作等方面的复习进行了指导和要求。 二):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与措施:简要概括如下: 1.把重要英语语法形成网络体系,让学生真正掌握到位,运用自如。让学生通过背诵老师精选出的优美英语句子来强化语法体系网络。通过语法网络提升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

恒定电流专题复习考试

恒定电流专题复习 1.电流 电流的定义式:t q I = 决定式:I =R U 电流的 微观表达式I=nqvS 注意:在电解液导电时,是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用公式I =q /t 计算电流强度时应引起注意。 例1.在10 s 内通过电解槽某一横截面向右迁移的正离子所带的电量为2 C ,向左迁移的负离子所带的电量为3 C .求电解槽中电流强度的大小。 解:电解槽中电流强度的大小应为I = 103 221+=+t q q A =0.5 A 例2. 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一加速电压为800kV 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强度为1mA 的细柱形质子流。已知质子电荷e =1.60×10-19C 。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数为_________。假定分布在质子源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L 和4L 的两处,各取一段极短的相等长度的质子流,其中的质子数分别为n 1和n 2,则n 1∶n 2=_______。 解:按定义, .1025.6,15?==∴=e I t n t ne I 由于各处电流相同,设这段长度为l ,其中的质子数为n 个, 则由v n l nev I v l t t ne I 1 ,∝∴=== 得和。而1 2 ,,212212==∴∝∴=s s n n s v as v 2.电阻定律 导体的电阻R 跟它的长度l 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 成反比。s l R ρ = (1)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叫材料的电阻率(反映该材料的性质,不是每根具体的导线的性质)。单位是Ω m 。 (2)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 ⑶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系: ①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铂较明显,可用于做温度计);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恒定电流45分钟章末验收卷20181210265

第八章 恒定电流 45分钟章末验收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即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的剩余部分)的碰撞,且金属导体中通过恒定电流形成了稳恒的电场,已知铜的电阻率为ρ,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量为n ,自由电子的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e ,假设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后减速到零,且碰撞时间极短,则铜导线中自由电子连续两次与金属离子碰撞的时间间隔的平均值为( ) A.2m nρe B. 2m nρe 2 C. 2ρm ne 2D.2nm ρe 2 答案 B 解析 设铜导线的长度为l ,横截面积为S ,金属导线内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 ,则电子定向移动的加速度为a =eE m ,经过时间t 获得的定向移动速度为v =at = eEt m ,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为v =12v =eEt 2m ,则由电流微观表达式I =neS v =ne 2 ES 2m t ,由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可知 ρl S =U I =El I ,联立解得t =2m nρe 2 ,B 正确. 2.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在调节可变电阻R 的阻值过程中,发现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则( ) 图1 A .R 的阻值变大 B .路端电压不变 C .干路电流减小 D .路端电压和干路电流的比值减小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知,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变小,即可变电阻R 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选项A 错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电路总电流变大,路端电压变

小,选项B 、C 错误;由于外电路总电阻变小,结合电阻定义式R =U I 知,路端电压和干路电流的比值减小,选项D 正确. 3.如图2所示,K 1、K 2闭合时,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液滴,静止在电容器的A 、B 两平行金属板间.现保持K 1闭合,将K 2断开,然后将B 板向下平移到图中虚线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 .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B .A 板电势比电路中Q 点电势高 C .液滴将向下运动 D .液滴的电势能增加 答案 B 解析 由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可知,板间距离增大,电容减小,A 项错误;K 1、K 2闭合时,R 1中无电流通过,故B 板电势为零,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与R 2两端电压相等,电阻 R 2下端接地,故Q 点与电容器上极板电势相等.断开开关K 2,电路结构未发生变化,Q 点电 势不变,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B 板下移,即板间距离d 增大,由C =Q U =εr S 4πkd 可知, d 增大,其他物理量保持不变,则两极板电势差U 增大,B 板电势为零不变,故A 板电势升高,B 项正确;由场强与电势差关系E =U d 及Q U =εr S 4πkd 可知,E =4πkQ εr S ,故两极板间场强不变, 因此带电液滴受电场力不变,液滴保持静止,C 项错;根据U =Ed 知,液滴距离下极板B 的距离增大,所以液滴所在位置与B 板的电势差增大,B 板电势为零,故液滴所在位置电势φ升高,液滴静止,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相连,故液滴带负电,由E p =qφ可知液滴的电势能降低,D 项错. 4.如图3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右端滑到左端时,发现电压表V 1、V 2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ΔU 1和ΔU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对、对于、关于”的区别

对、对于、关于”的区别 论文作文 0322 0810 这三个词都是介词。“对”“和”“对于”都表示指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①在一般情况下,能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改用“对”,如:他对(对于)集体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十分地关心。②由“对”和“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做状语。加“的”以后,也可以做定语。例如:对国际形势进行分析。(状语)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定语)③用“对”和“对于”的时候,有一个谁“对”谁的问题。动作行为的主体要在“对”的前边,客体要在“对”的后边。例如“墨西哥是我们的友好国家,墨西哥的电影对我国的观众并不陌生”,这个句子正相反,应改为“我国观众对墨西哥电影并不陌生”。④不要滥用“对”和“对于”。因为滥用,往往会造成应做主语的词做了介词“对”或“对于”的宾语,句子就缺了主语。例如,“对于那些参与分裂活动的人,当然不能选金领导班子里”,这个句子由于滥用“对于”结果导致了缺主语。应删去了“对于”。但“对”和“对于”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首先,“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当“对”引进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者含有“对 待”“向”等意思时,“对”不能换成“对于”,如:“老师对我就像对待她的亲生孩子一样”。“他对我说:…你要当心啊!?” 其次,当“对”用在副词之后时,“对”不能换成“对于”。如:“对事不对人。” 再次,“对”多用于口头语体,而“对于”的色彩庄重些,更适合于书面语体。 “关于”是限定、揭示关联到的人或事物范围的介词,当“关于”也具有指出对象时可跟“对于”互换。如:“关于(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意见,没有谁不同意。” 但“对”和“关于”又有明显区别: 第一,指出明确的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如:“对于文化遗产,我们必须研究分析。”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如:“关于牵牛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第二,“对于”可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而“关于”只用在句首。如“我对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非常清楚。”不能说成:“我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非常清楚。” 第三,“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单独作文章的题目,如:“关于人生观”“关于散文”。用“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多作状语,一般不能单独作文章的标题。

2020高三英语期末复习计划(最新)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高三英语期末复习计划(最 新) The work plan has clear goals and specific steps to enhance work initiative,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work proceed in an orderly manner.

2020高三英语期末复习计划(最新) 高三英语期末复习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制定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搞好高三英语复习的前提。我们把高三英语复习的指导思想定为:把握英语教学规律,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和近三年全国和安徽《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深刻领会双纲精神,明确高考要求,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巩固和落实基础知识为中心,以培养听力和读写能力为重点,反对低层次的重复操练,代之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主线,突破词汇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为方法,认真组织好高三英语(复习)教学,努力提高平均分和上线人数。力争全县各校高考有效率在各自学校层次中排名靠前。

二、把握一个基本原则 坚持“重视基础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原则,以课本为依托,以《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循序渐进,知能并重,全面提高以听、读和写为重点,侧重阅读能力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导,重视对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及综合人文素养等多维目标的引导,把握语言学习的本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个中心(阅读),两个基本点(知识和技能),二轮次复习,四线并进(听力、阅读、写作、语法词汇)。 三、主要措施 1.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1)树立“四为主”意识。 部分教师教学思想落后,导致教学成绩徘徊不前,甚至远远落后于兄弟班级和学校。没有思想,就没有行动;没有正确和先进的思想,就没有正确的行动,甚至造成严重的失误。我们要有强烈的“四为主”意识,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不仅要考虑教什么、怎么教,而且更要研究学生怎么学,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