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策略研究概述

学习策略研究概述

学习策略研究概述
学习策略研究概述

---------------------------------------------------------------最新资料推荐------------------------------------------------------

学习策略研究概述

wedfg 学习策略的研究进展现状以及自己的研究设想一、关于学习策略实质的探讨 20世纪 60年代,国外研究学习策略的热潮渐起,到 90年代,国内学者也纷纷涉足这一领域。

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的研究者对学习策略仍没有一个确切的、统一的定义。

国外心理学界对学习策略主要有以下五种看法: 11 认为学习策略就是学习的规则系统。

如 Duffy(1982)认为:/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21 学习策略是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过程。

如 Kail 和 Bisan(1982)认为:/学习策略是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 0;Dansereau(1985)认为:/学习是能够促进知识的获得和贮存,以及信息利用的一系列过程 0; Jones、 Amiran 和Katims (1985)认为:/学习策略是被用于编码、分析和提取信息的智力活动或思维步骤0;Nisbet 和 Shucksmith (1986)认为:/学习策略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

31 把学习策略看做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

如 Mayer(1984)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地影响自我信息加工的活动。

0 41 学习策略是学习监控和学习方法的结合。

Sternberg(1983)指出,学习中的策略(他称为/智力技能 0)是

1 / 12

由执行的技能(executive skills)和非执行的技能(nonexecutives skills)整合而成,前者指学习的调控技能,后者指一般的学习技能。

他指出,学习活动要达到高质量,这两种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

51 把学习策略看做是学习的程序与步骤。

如 Rigney(1978)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用于获取、保存与提取知识和作业的各种操作的程序。

我们综合前人的观点,把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学习对象的难易和学习情况的不同,而自觉调节和控制自身学习内容、时间、次序、步骤和方法的意向选择活动方式。

它是一个多水平、多层次、动态的操作系统。

重视学习策略的科学研究对解决当前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是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特别是能促进或改进因学习策略掌握不好或智力发育迟滞学生的学习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他们学习的困难。

二是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

教师通过学习策略的教学,可减少教学和训练时间,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

三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信息时代,个人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有限的,而掌握获取知识的策略才是至关重要的。

---------------------------------------------------------------最新资料推荐------------------------------------------------------

一、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的现状十年来,学习策略的教学与训练已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并发展了多种学习策略划教程.这些教程主要有: 1.丹塞路的学习策略指导教程该教程是由丹塞路等人编制的,是教给学生一些经认知心理证实的一些学习策略和技巧.教程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大学生.该教程由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两大类组成。

基本策略包括识别材料、应用各种技术理解、保持材料及对材料的回忆与使用. 支持策略是保证基本策略有效进行的各种策略,包括实现和维持基本策略操作的合适心境的方法,如处理挫折、疲劳、分心的各种技巧,控制和纠正正在进行的基本策略的各种技能。

该教程的指导步骤是: 激发学生学习策略的兴趣与欲望,如学习某种策略时,首先告诉学生学习该策略的意义、价值及其效果. 在教师指导下,具体学习某种策略.在不同学习情景中练习策略,并对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矫正。

2.芝加哥掌握学习阅读教程该教程是由琼斯等人编制的,由芝加哥教育厅 1976 年使用.使用对象主要为初中以下学生。

该教程加进了利于阅读的各种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程由九套教材组成,幼儿园一套,小学至初中的八个年级,每个年级一套。

每套教材由学生用的课本和教师的教学指南构成,教学指南包含

3 / 12

有教学要点、练习与答案等。

学生课本由许多单元组成。

教师根据思维过程循序渐进地对单元内容进行教学。

如在类比单元教学中,教师以六步循序渐进的步骤解决类比教学问题.这六步是构建类比问题的第一个单词的智力图式; 构建第二个单词的智力图式;、比较这两种智力图式; 决定这两个单词的相关度,选取合适的关系;构建第三个单词的智力图式;思考第四个单词是否可以拓展为第二对词语关系。

3.赫伯的内容指导教程该教程由赫伯等人编制,旨在用来提高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独立地学习和理解教师指定的学习材料的能力。

赫伯认为教师的教学不在于教学生阅读的内容,而应着重教学生怎样去阅读.因此该教程不是供学生使用的,而是供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所用,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最终目的.该教程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用三种水平来理解课文 .第一种水平是字义水平,即使学生要明确理解课文所描述的各种事实。

第二种水平为释义水平,既要能说明、解释这些事实。

第三种水平是应用水平,即把课内外二学习策略研究存在的问题学习策略在中小学数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一)获得陈述性知识的数学学习策略陈述性知识是指数学教材所叙述的数学事实,如数学语言、符号、公理、原始概念等。

促进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和保持必须将其纳入良好的认知结构之

---------------------------------------------------------------最新资料推荐------------------------------------------------------ 中才能保证学生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

这就要教给学生在学习时根据情境提取信息和发问的技巧(策略)。

具体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技巧。

1. 注意的分配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对学习数学知识具有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等功能。

注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的注意,如集中注意于教材内容;一种是结构性的注意,如集中注意于大、小标题,各段的主题句或者导言,总结性的段落。

引导学生注意的分配可以采用新技术支持从而产生独特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交互性问题的个性化设计、以及刺激特点的改变等几个方面。

概括的运用在数学学习中,抽象概括过程是认清数学对象的本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桥梁,它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事实上,数学概念是对一类事物属性的概括,数学技能是对一系列数学活动方式的概括,数学思想则是数学知识结构的概括特征。

而只有概括了的一般概念和原理才具有较大的迁移力,故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抽象和概括。

概括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学习内容重点的概括,即在涉及分步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总结,识别关键性的知识等技巧的概括;一种是构筑知识框架的概

5 / 12

括,即以表格、网络图或摘要的形式提炼出某一专题、章节乃至学科的重要观点及其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形成一定的理论框架和知识网络。

新技术的利用,使学习概括有了理想的工具。

计算机技术能演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突出知识的重点,突破学习理解的难点。

它能提供动态的学习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容易在具体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相应的数学知识。

联想的技巧联想是以观察为基础,针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的特点,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想2. 3. 象的思维方法。

数学联想就是把原数学认知结构中与数学新知识有联系的知识经验分化出来,以提供内化新知识的衔接点和组织者。

新技术的利用,为数学学习中的联想插上了翅膀,利用计算机技术激发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知识经验,区分新旧知识的异同,分化与新知识有本质联系的知识经验,让学习者在不断做数学实验时产生联想,证实联想,最终使新旧知识建立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

(二)获得程序性知识的数学学习策略数学程序性知识是由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运用、数学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等知识组成的。

程序性知识学习不仅包括了解如何贯彻每一步骤,把个别技能整合为整体技能,而且还包括明确程序模式适用的条件。

---------------------------------------------------------------最新资料推荐------------------------------------------------------ 1. 掌握程序模式的技巧了解某一程序模式特点。

在学习某一程序性知识时,可以通过观察、推测,对程序模式提出某种假设,并进一步考证以检验其是否正确。

或者直接采用由书本或他人提供的理想模式,分析其特点。

比如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提升出数学思想方法,以掌握数学问题解决的内在依据,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程序模式。

在新技术的支持下,这一学习技巧变得更容易把握。

选择有效序列。

在新技术支持下选择有效序列,可以采用目标分析法,寻求相应的步骤并形成序列,或者运用归因法,分析各阶段采取步骤成败的原因,确定每一步骤对完成学习课题的适应性。

新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掌握程序模式的适用条件,将选择有效序列与学习情境联系起来。

例如圆周率概念的学习,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法,在新技术支持下对圆周进行展开,同时跟踪测量圆周长和圆半径,引导学生发现圆周长与圆半径的比是一个定值,设计出问题解决的有效序列。

由于实验中的圆可以随意变化,学生很容易接受 P 的存在,并强化了对 P 的认识。

练习的技巧数学技能的学习离不开反复的练习。

新技术同样为数学训练提供很好的工具支撑。

在计算机中可以设计出寓教于乐的游戏型学习方式,可以通过各

7 / 12

种局部技能的练习达到自动化目的,再将各阶段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反复练习,使其中有的序列可以同时发挥作用,使局部技能整合为整体技能,最后将这一程序模式运用于各种性质的学习材料,以增强其迁移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新技术设计出对数学知识进行感性体验的练习活动,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练习技巧的掌握。

反馈矫正的技巧 2. 3. 将自己活动的结果与他人提出的或理想模式内化的标准相对照,及时发现不足并分析原因,然后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其中矫正还包括根据学习情境和自己的特点灵活转换有效序列的方式。

不断地反馈矫正可以促使认知技能逐渐完善。

新技术支持下的反馈矫正功能,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技术保证,较好适应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例如三角函数 y=A sin(Xx+7)学习,学生对 A、 X、 7 的认识,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反馈功能,主动观察、动手操作、摸索 A、 X、 7 的变化对函数图像的影响,自主地设计出一套问题解决的方案,并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不断地矫正方案,得出正确的结论,掌握相应的数学学习策略。

二、数学言语及其优化的策略技术学习策略包括情感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

数学学习策略研究中加强数学元认知研究,数学言语及其优化

---------------------------------------------------------------最新资料推荐------------------------------------------------------ 的策略技术是一个关键。

数学言语(Mathematical Speaking and interionrizing)是个体借助数学语言接收、加工、传递数学信息的动态过程,也就是了解数学语言和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进行思维的动态过程二、数学言语及其优化的策略技术学习策略包括情感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

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认知策略和元认知应是学习策略的核心。

数学学习策略研究中加强数学元认知研究,数学言语及其优化的策略技术是一个关键。

而数学言语(Mathematical Speaking and interionrizing)是个体借助数学语言接收、加工、传递数学信息的动态过程,也就是了解数学语言和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进行思维的动态过程。

数学言语是运用数学语言的过程和产物,是数学语言的个人变体,是个体根据其所掌握的数学语言知识产生和理解数学语言的行为,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如数学交流、数学阅读等都是数学言语活动。

因此,数学言语既是社会活动,又是思维活动。

表达和领会是它的两方面。

它是学生顺利实现对数学知识建构,进行数学思维的途径和手段。

从言语方式来看,数学言语实际上可分为言语表达和言语接受;

9 / 12

从言语形态来看,数学言语又可分为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指大脑对外部信息进行分解、转化、取真的一个数学思维过程,外部言语是指主客体间的信息传递。

言语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之间的转化过程,其间的内部言语环节是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外部言语的压缩和内化。

内部言语主要涉及言语活动过程中的心智操作;外部言语主要涉及言语活动过程中的感官操作,其中心智技能是言语能力的核心。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了-活动内化论。

在此基础上,另一位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进一步拓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智力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他们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是主体外部物质动作向内部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大致要经过定向化、操作化和内化三个环节。

如言语心智技能(内部言语能力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环节。

(一)提高数学内部言语有效性的策略技术 1.出声思考即把内部言语操作外部言语化。

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表明,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特点及其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方面依据外部言语可以直接观察、分析人的内部言语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出声思考,激活和提高内部言语的进行。

---------------------------------------------------------------最新资料推荐------------------------------------------------------ 2.自我提问[3] 自我提问是由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以促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产生直觉或顿悟,从而对新知识加深理解。

研究表明,在促进内部言语理解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比教师提出的问题更为有效。

我们也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供学习者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单,不断地促进学生进行内部言语、自我反省而提高学习特别是问题解决的能力。

例如,解决数学问题时参照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G.polya)总结的/怎样解题 0 表,就能很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言语定向、操作和内化。

3.加强数学语言训练数学言语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对数学语言进行互化、翻译,构建心智图象是数学内部言语的核心,/学习知识表面化的根源往往是在数学语言的学习中语义处理和句法处理之间配合不当,形式和内容的脱节实质上是数学语言符号和公式与它们所表示的东西的脱节。

因此应加强数学语言训练,/俯而学,仰而思 0,深刻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突出言语操作,加强问题的表征、精细加工,构建正确的心智图象。

例如解决著名的残缺棋盘问题、集合语言的教学都是进行数学语言训练的好时机。

4.加强数学阅读,优化变式练习数学知识的掌握实质上是程

11 / 12

序性知识的掌握,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须经过三个阶段:陈述性知识)))变式练习)))程序性知识。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数学阅读,优化陈述性知识习得流程;优化变式练习,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转化;通过信息的增加、冲突,引起有效的内部言语。

(二)提高数学外部出声言语有效性的策略技术相互提问,加强复述,增强数学对外部的交流,开展说题教学,撰写数学小论文等都是提高数学外部言语有效性的策略,相对于内部言语的策略技术,这些策略技术更易操作和控制,但要注重/小步距、 /精而有效,凸现学生的主动性、智慧性。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融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喜欢、乐意和敢于言语表达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 刘珣:学习策略大体可分为认知学习策略和元认知学习策略。 ①认知学习策略:直接影响到第二语言学习的一般性策略。如: 求解:学习者对所接触大的新语言材料首先必须理解,往往是通过已有的语言知识和具体情境进行猜测,并通过各种办法证实其所做的假设。 推理:学习者通过原有知识(包括第一语言知识)以及新获得的语言知识,进行概括推理或演绎推理以及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以内化规则。 ②元认知学习策略: 学习者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方式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思和研究。 包括: 计划:根据认识活动的性质、任务、应达目标制定活动计划,确定认知策,如预先了解教材内容,确定注意的重点并进行预先演练。 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交际策略的分类(15项):回避、简化(属于回避一类) 语言转换、母语目的语化、母语直译(依赖母语) 语义替代、描述、造词、重复、使用交际套语、利用交际环境(以目的语为基础解决问题) 我们使用了Oxford(1990)的“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SILL,version Oxford 把学习策略分为2 大类,6 小类,即直接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 Oxford(1990)提出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首先将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直接参与目标语学习,间接策略通过集中注意、计划、评价、

近年来学习策略的研究进展综述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5, 5, 186-192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5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327494834.html,/journal/ap https://www.doczj.com/doc/327494834.html,/10.12677/ap.2015.53026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Recent Years Li Lu, Dianzhi Li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Email: lu1013536803@https://www.doczj.com/doc/327494834.html, Received: Mar. 10th, 2015; accepted: Mar. 23rd, 2015; published: Mar. 30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327494834.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has become a hotspot in the domain of pedagogy and psychology. In this paper,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is very stage were concluded, and research status and trend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f learning strategies have been given, which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f this field. Keywords Learning Strategy, Cognition, Metacognition, Strategy 近年来学习策略的研究进展综述 路立,刘电芝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 Email: lu1013536803@https://www.doczj.com/doc/327494834.html, 收稿日期:2015年3月10日;录用日期:2015年3月23日;发布日期:2015年3月30日 摘要 学习策略研究近年来已成为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对国内学习策略研究的进展,

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最新资料推荐------------------------------------------------------ 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关于小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综述摘要: 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学习策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 很多学者认为只有掌握了学习策略才算是真正的学会了学习。 一方面,掌握学习策略已成为衡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根本标志。 另一方面,作为指向认知目标的一种心理操作,策略既是儿童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学生学习策略一、学习策略的界定(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研究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逐渐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对于学习策略的界定,一直以来在各国心理学家以及教育学家中存在很大的分歧,至今没有达成共识。 常常将其与元认知、认知策略、自我调节的学习等概念相互重叠。 概括起来, 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把学习策略看作是促进信息的获得、保持与应用的各种过程和方法。 丹塞雷( Dansereau,1985) 认为, 有效的学习策略是一系列能够促进信息获得、储存以及使用的过程和步骤。 温斯坦( Wein-stein, 1988) 认为学习策略是指那些为有效学习以及为以后使用而保持信息所必须的能力。 1 / 9

另一种观点认为, 学习策略就是对一般学习活动, 如问题解决等进行监控的能力。 也就是说, 学习策略是支持思维活动的操作过程, 它由一系列技能组成, 并指向于头脑中的特定目的( Nisbe etc, 1986) 。 梅耶( Mayer, 1981)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任何被学习者用来促进学习效能的活动。 这些不同看法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根据学习策略所起作用,丹塞雷认为学习策略是由相互作用的基础策略和辅助性策略组成。 1. 基础策略是指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 2. 辅助策略主要指保证基础策略有效操作的策略,包括计划和时间筹划、注意力分配与自我监控和诊断策略。 这些辅助性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和维持某种内在状态, 以使学生能够有效完成基本策略。 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概括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1.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 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2.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成人的网络学习策略研究

成人的网络学习策略研究 纪河徐永珍耿晓君【摘要】目前成人的网络学习主要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研究性学习为主。通过对网络学习者的深入访谈,我们将成人的网络学习策略划分为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认知策略,主要涉及网络学习的目标设定、行为监控、资源管理、人际交往以及信息加工等内容。加强对成人网络学习策略研究有助于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关键词】成人;网络学习;学习策略一、前言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教学载体,受到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教育相区别,网络学习强调“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学习任何知识”的教育理念,但在具体教育活动中,“学什么?”、“怎么学?”一直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难题,尤其是当学习者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有数据表明,网络信息的增长速度是每三个月翻一番),如何将网络信息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经验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因此,认真探讨学习者的网络学习策略,可以帮助成人学习者提高学习的成功率,有助于网络教育工作者针对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策略组织和设计网络课程,提升网络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二、学习策略的概念和分类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中期,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人们开始研究学习者的认知和思维过程。1956 年,布鲁纳( Bruner )提出了

“认知策略”的概念,为学习策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7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又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形成了元认知原理,极大地丰富了学习策略的研究成果。但时至今日,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尚无定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⑴学习策略是学习的程序、方法及规则,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Dully,1982 );⑵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 Mayer,1988 );⑶学习策略是学习的程序和步骤(Rigney,1978) ;⑷学习策略是学生的学习过程(Nisbet,1986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学者在学习策略这一领域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如史耀芳的《浅谈学习策略》、魏汉声的《学习策略初探》、刘电芝撰写的学习策略系列论文等等。刘电芝先生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及调控方式;李维先生则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都纳入学习策略的研究范畴。从研究的角度,我们应该注意到学习策略外显和内隐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前者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技能和技巧,后者则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把握和修正。当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或根据不同标准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分类。如加涅 ( Gagne,1985 )根据学习的进程把学习策略分为选择性注意策略、编码策略、记忆策略、检索策略和思考策略;丹塞洛(Danseran,1985)根据作用和功能将学习策略分为基础策略和辅助性策略等等。为便于研究资料的收集、归类,

激励性评价策略研究综述

激励性评价研究综述 一、激励与教学 现代教育评价是一门多学科的边缘学科。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研究和应用现代教育评价以来,在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和教育评价实践中,对激励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从现代教育评价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在一些方面运用了激励理论。 1.“激励功能”概念的提出【1】 我国在现代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中,参考、借鉴、吸收相关学科有关激励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提出“激励功能”。现代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激发评价对象情感,鼓舞斗志、振作向上的功效和能力”。“依据设定的评价目标,……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肯定成绩或进步,指出缺点与不足,指明产生的成绩进步或缺点不足的原因,从而激励评价对象主体的意识情感,促使其精神振奋,在提高教育、教学或学习质量的更高层面上,产生……动机,”【2】 2.多指标整体综合激励和全过程激励的思想 目标到达度评价模式,是我国应用很广的评价模式之一。根据这一模式,开展教育评价,首先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既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更是引导激励评价对象努力争取达到的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将目标激励,发展成为多指标群体激励,将局部激励,拓展成为整体综合激励,大大拓宽了目标激励的范围,提高了目标激励的效能。 现代教育评价特别强调过程评价,强调在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使评价对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随时得到激励,从而大大提高激励的功能。 3.自我激励的思想 外界的激励固然具有重要意义,但自我激励更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有效的激励因素;就是外界的激励发挥作用,也需要变为主体的内部动因。现代教育评价特别重视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的过程。因为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所以评价结果极易被自我认同和接受。良好的自我评价结果,会鼓舞评价对象自己向更高目标前进;不好的评价结果,更会使评价对象自己产生危机感,促使评价对象振奋精神奋勇上进;因而自我评价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二、激励理论运用于小学生评价的意义 激励理论是英文“Theory of Motivation”的意译,是研究激励、激励因素、激励与行为的关系,以及通过激励激发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一种理论。【3】激励理论自“激励”一词产生之日起,便成为了古今中外各领域学者研究探讨的中心论题,伴随着深入研究,激励理论也由最初的企业管理的专属名词拓展到了其他领域,比如:心理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等领域,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研究都要围绕激励理论的核心思想去延展。激励的核心就是管

网络营销中的促销策略研究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题目:网络营销促销策略研究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电子商务 学生姓名:胡敏 指导教师:吴老师 2006 年 8 月 1 日 摘要:顾名思义,网络促销是利用互不网来进行的促销活动,也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向虚拟市场传递有关产品的服务的信息,以引发需求,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的各种活动。

与传统促销方式相比,网络促销在时间和空间观念上、在信息传播模式上以及在顾客参与程度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网络使时空得到了大大的拓展,订货和购买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独有的、双向的、快捷的、互不见面的信息传播模式,为网络促销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网络中消费者的概念和客户的消费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他们直接参与生产和商业流通的循环,进行大范围的选择和理性的购买。因此,营销人员应深刻理解网络促销的特性,制订行之有效的网络促销策略。 关键字:促销概述、促销形式、作用与实施、网络广告的运作与促销、预算方案、站点推广、销售促进与公关 目录: 1.网络营销促销概述 1.1网络营销促销内涵 1.1.1营销促销的特点 1.1.2网络营销促销与传统促销的区别 1.2网络营销促销形式 1.2.1 网上折价促销 1.2.2 网上抽奖促销 1.2.3 网上积分促销 1.2.4 网上赠品促销 1.2.5 网络文化促销 1.2.6 网上联合促销 1.2.7 网络聊天促销 1.3 网络营销促销作用 1.3.1 告知功能 1.3.2 说服功能 1.3.3 反馈功能 1.3.4 创造需求 1.3.5 稳定销售 1.4 网络营销促销实施 1.4.1 确定网络促销对象 1.4.2设计网络促销内容 1.4.3决定网络促销组合方式 1.4.4制定网络促销预算方案 1.4.5衡量网络促销效果 1.4.6加强网络促销过程的综合管理 2.网络营销站点推广 2.1站点推广概述 2.2站点推广方法 2.2.1搜索引擎注册 2.2.2建立链接 2.2.2.1在行业站点上申请链接

最新英语语音学习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英语语音学习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一、引言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口语交际的载体。顺利完成跨文化交流活动离不开语言的支撑,要学会说任何一种语言,首先要掌握这种语言的语音语调。语音学习在整个英语学习中具有先导作用,正确的语音对于听力理解至关重要,还能帮助我们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把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甚至可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水平。现代英语教学强调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有四个层次,分别是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以及语篇能力(Canal e &Swain, 1980)。语音作为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也当属于语言能力的范畴(Scarcella &Oxford, 1994)。一个人发音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交际活动。英语语音通常被划分为音段和超音段两大部分。音段即元音和辅音,超音段是话语中大于单个音段的发声单位,重音,节奏和语调决定话语的可理解性,是重要的超音段特征。英语语音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提高英语学习成效而采取的技巧,方法或者刻意的行为或行动。詹金斯(Jenkins)在他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以英语作为国际语的人际交流中,尽管不是所有的交际失败都由发音引起,但目前发音是引起交际失败最经常,最难解决的原因。因此,语音语调在完成交际任务时承载着不可替代的基本要素的作用。同时,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语音水平和他们的听力,口语甚至阅读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语音及语音教学在国内外外语教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如此,语音教学同其他相关教学领域(如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的研究相比,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Kelly,1967)。语音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关注学生语音学习策略和英语语音教学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很少。 二、国外研究 国外的早期文献中没有专门针对语音学习策略的研究,例如有学者于1978年调查了34名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在要求被试者描述自己学习经验的过程中只是从一个侧面提及了语音学习策略。初具规模的语音学习策略研究始于O’Malley 等(1985),他们使用的调查工具中有一项是关于语音学习策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语音学习策略使用的比例仅次于词汇学习策略。而真正的系统研究始于Peterson, 他(2000)在Oxford的SILL (the 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摘要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争议。本文在梳理外语学习策略的成就和争议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国内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外语学习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https://www.doczj.com/doc/327494834.html,ki.kjdkx.2016.06.011 0 前言 20世纪60至80年代初期,研究学者对“成功学习者”的特性展开研究,拉开了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序幕。研究学者在分析成功学习者的特性和其运用策略的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学习策略理论展开初步探讨。80年代和90年代是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百花齐放的时期,心理学和二语习得领域从各自的视角致力于建立统一的共识。但随着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和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学习策略研究领域容纳了多种理论观点或视角,这些理论在学习策略领域不断繁荣发展,使得各种理论观点相互交错,形成一个交织混杂的外语学习策略理论网络体系。进入21世纪,研究学者不再执着于建立统一的共识,认为学习策略本质上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理论上的统一反而会降低研究其丰富性和预测性(griffith, 2014)。 国内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文秋芳等(2004)将国内研究归纳为两个阶段,1984年至1992 年是外语学习策略的萌芽阶段,相关研究不多,成果较少。1993年至2003年为全面启动阶段,研究队伍迅速成长,研究方法逐步多样化和规范化。此后,外语学习策略研究进入全面繁荣的阶段,研究学者针对不同类别的学习者,如中学生、高职学生、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等各个层面,及各种学习条件和环境展开实证研究。 1 外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 1.1 外语学习策略理论构建 外语学习策略理论体系是一个综合多个相关研究领域的“连锁理论网络体系” (griffith,2014)。首先,外语学习策略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认知心理学关于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探讨认知的内部心理机制的理论为学习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语言学习是一个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反应输出的过程。学习策略就是帮助学习者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控制学习信息加工系统,以便更好地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性知识。学习者使用的方法和技术是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而控制信息加工的过程则是元认知策略。 1.2 外语学习策略的定义 对学习策略展开有意义的研究,定义尤为关键。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具体的促进学习的方法、技巧或行动。rubin 认为“学习策略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技巧或手段”(1975);oxford也表示学习策略是一种“能够更容易、快速、快乐并有效地学习,更好地自我调控,适应新的情境的具体行为”(1990)。二是把学习策略看做是抽象的行为或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griffiths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我调控能力,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控制语言学习而有意识地采用的行动(2008)。三是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过程和程序。rigney(1978)认为学习策略是促进语言习得、记忆、提取和语言表达的程序和步骤。 综合多方观点,语言学习策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学习者为促进学习,有意识地采用的方法和技巧、程序和规则、调控方式等均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语言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学习者的目的性、主动性和应用水平是衡量学习者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制约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1.3 外语学习策略的分类

国内外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国内外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作为语言的三大组成成分之一,词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大多数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来说,词汇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是一个必要的、根本的因素。学习者学习词汇最有效的方法并不是依赖于教师,而是要靠自己独立地运用词汇学习策略。本文是对词汇学习策略研究做一个综述,介绍国内外关于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的现状,并为以后的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提供一个更好的方向。 标签: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词汇在英语或二语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然而,词汇学习也是大多数语言学习者遇到的一大难题。Schmitt (1997)指出,“学习是一个信息获取、储存、提取和运用的过程……词汇学习策略是影响这一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的研究都强调了语言策略对外语或二语习得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些研究表明,要想提高外语或二语学习效率,学习者应该掌握并运用一些学习策略。作为外语或二语学习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学习策略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词汇学习自主性。鉴于词汇学习策略是如此重要,笔者对近年来关于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做一个综述,让读者对先前的研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为以后的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提供一个更好的方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现状。在西方国家,大多数的早期关于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限定在某一特定词汇记忆方式上,试图证明某一特定词汇记忆方式是最有效的。这些研究者包括Atkinson和Raugh (1975)等等。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语言学习的其它分支领域的发展,如何根据学习者实际情况选择和运用词汇学习策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研究者们倾向于分析词汇学习的整个过程,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有些研究者研究了成功的语言学者的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和词汇学习效果;还有一些研究者研究了关于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评价与训练理论框架。在这一时期,研究者们对词汇学习策略开展了多维度研究,获得了更详细的发现,然而西方国家的大多数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本族语者。正如Schmitt(1997)所说,由于策略使用可能具有文化特异性,同样的研究发现不一定适用于学习背景不同、学习语言种类不同的学习者,处于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学习者通常会选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二)国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现状。国内关于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也有不少,Zhang (2016)将这些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84-1992)、逐步完善阶段(1993-2003)和深化阶段(2004-2016)。在起步阶段,研究者对英语词汇教学作出的贡献不是很大。他们要么总结自己的教学与学习经验,要么通过翻译西方研究者的作品引进相关的理论。研究对象几乎局限于大学生,所使用的方法也都是定量分析。在逐步完善阶段,大多数研究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包括Gu和Johnson (1996)对850名非英语专业

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英语教学环境发生了鲜明的变化,教学的重点已从基本的语言知识培养转变为交际能力的培养,具备较高外语交际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更符合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英语课堂作为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场所,在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当前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却是很多学生口语能力不错,课堂上的交际意愿却不高,缺乏主动交际意识。从近年来国内外对二外交际意愿不断增多的,从很多研究中不难看出,如何提高学生课堂交际意愿,已成为英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学习策略的定义 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第一个不同理解是,目前尚不清楚到底应该是把它看作是一种行为还是想法,还是两者都是。Oxford(1989)只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外部的可视行为,而Weinsteinand、Mayer、Cohen、史耀芳、熊川武把学习策略看作既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又是外部的可视行为。 第二个是,被看作是学习策略的行为的性质的不确定性。Stern(1983)区分了策略和技巧。前者指一般的或经过深思熟虑的学习方法,而后者指可观察到的语言学习行为,尤其是在语法和词汇等特定的语言学习领域。Stern、Chamot、黄旭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其他研究人员把策略这个术语用于Stern称之为技巧的行为。 第三个是,学习策略应被看作是有意识的、故意的或者是潜意识的。Oxford、Cohen、史耀芳、熊川武强调学习策略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 第四个是,学习策略是否对中介语言的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Rubin (1987)认为学习策略与语言发展直接相关,而其他学者,如Seliger,则认为这种作用是间接的。

英语阅读策略运用研究综述

英语阅读策略运用研究综述

英语阅读策略运用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以阅读策略和阅读策略的分类理论为基础,以国内外关于阅读策略研究的内容为依据,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对于阅读策略的研究现状,结果发现,国内对中小学的阅读策略研究较少,提出应该注重英语学习者学习初级阶段的阅读策略训练,使学习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策略阅读教学阅读策略运用 一、阅读策略(reading strategies) 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的。关于什么是阅读策略,不同的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给出的定义都是不同,至今没有定论。Wallace(1992)把阅读策略定义为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随着文章类型、上下文和阅读目的变化而改变的一种灵活运用的阅读方式。Johnson & Johnson(1998)认为阅读策略是指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进行的行为活动过程。Aarnoutse & Schellings(2003)将阅读策略定义为阅读者为了全面理解文章,而对阅读过程中会出现的障碍所做出的认知行为。综上所述,阅读策略就是阅读者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而采用的灵活的阅读技巧和方法。[1]

二、阅读策略的分类 不同的学者对阅读策略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看法,同样,对于阅读策略类型的划分也大不相同。Saring(1987)将阅读策略划分为四类:1.技巧的策略,如:略读、跳读、写关键词、做标记等;2.归类简化策略,如:替代、解释等;3.衔接发现策略,如:利用图式预测下文、标记文章中的总结、辨认重点等;4.监控策略,如:随情况改变计划、调整阅读速度、自我评价、纠正错误等。[2] Harmer(1991)把阅读策略分为一类策略和二类策略。一类策略包括:预测、提取特定信息(寻读scanning),了解大意(略读skimming);二类策略包括:根据细节信息弄清作者的态度、观点和目的等,识别标识词及语篇模式(recognizing function and discourse patterns),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deducing meaning from context)。一类策略为第一次阅读应具备的,侧重于获取信息;二类策略为第二次阅读应具备的,既有助于获取信息,又有助于学习词汇、句型知识,掌握篇章结构等。 Urquhart & Weir(1998)则将英语阅读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两类。元认知策略包括阅读前策略(预读、预测)、阅读中策略(自我提问、自我监控)、阅读后策略(自我评价、自我反应)。认知策略包括速读策略(略读、查读、寻读)和细读策略(区分主旨与细节、命题推测、

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5年04月20日15:2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201411期作者:安富 海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02 作者简介:安富海,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安富海,1981年生,男,甘肃庆阳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内容提要: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具有注重批判理解、强调内容整合、促进知识建构、着意迁移运用等特征。深度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还需要教师通过确立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整合意义联接的学习内容、创设促进深度学习的真实情境、选择持续关注的评价方式进行积极引导。 关键词:深度学习浅层学习教学策略 标题注释:本文系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4XJC880001)和2014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4A022)成果之一。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中的独白和灌输逐渐被“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所取代,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这种新型的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授受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广度和师生合作交流的状态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但由于教师对新型学习方式的内涵、原理、实施策略等方面理解不到位,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调查发现,许多自称合作性、探究性的课堂上,学生忙碌于各种“工具”的使用和“自由”的交流,对于学习活动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往往只停留在对过程和步骤的认识层面上。从课堂学习的现状来看,和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相比,“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改变的仅仅是学生记忆知识的愉悦程度,并没有体现出对新型学习方式所强调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精神的重视。这种只关注外在形式、忽视其精神实质的学习过程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体验情感、践行价值观,而仅仅使学生记住了知识、认识了情感、了解了价值观。这种基于简单记忆和重复训练的浅层学习对于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建构意义、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本研究拟针对这一问题,运用深度学习的原理分析浅层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从教师的角度探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既是个体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也是根植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现实生活的社会建构过程。[1]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学习策略综述

学习策略综述 1.引言 学习策略的研究,极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一直以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作为指向认知目标的一种心理操作,学习策略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中介;另一方面,对学校教学来说,掌握学习策略已成为衡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根本标志,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主要因素之一。 2.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策略的实质 关于学习策略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国内外学习策略的研究者众说纷纭,根据已有文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的程序与步骤(Rigney, 1978);(2)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uffy,1982);(3)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生的学习过程(Nisbet, 1986);(4)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Mayer, 1988);(5)把学习策略看作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黄希庭,刘电芝,2002),这一定义认为,学习策略既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方法、程序、步骤。这种观点因为既阐明了学习策略可操作的外显特征,又揭示了其作为思维过程的内隐属性,因而对学习策略实质的探讨更深入、全面。 刘电芝、黄希庭(2002)认为,重视学习策略的科学研究对解决当前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特别是能促进或改进因学习策略掌握不好或智力发育迟滞学生的学习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他们学习的困难。二是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教师通过学习策略的教学,可减少教学和训练时间,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三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信息时代,个人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有限的,而掌握获取知识的策略才是至关重要的。 3.学习策略的研究方法 国内外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已渐趋成熟,一些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工具也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根据对学习策略不同的分类和不同的维度对于策略也编制了不同工具。其中包括:Claire. E. W.weinstein和Davide. R,Palme 等编制的学生学习策略量表(LASSI-HS),该量表由76个有关如何学习的题目组成,要求被试在“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的5级量表上回答每道题,包括态度、动机、时间管理、焦虑、专心、信息加工、选择要点、学习辅助、自我测试、考试等10个分量表,该量表在国内外已取得了较广泛的应用;Pintrich & DeGroot (1990)编制的学习策略量表;中国学习策略量表,该量表是由洪邦辉在采用迈克等人(Mckeachie et al.)将学习策略概括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利用策略的基础上编制。因此,该量表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利用策略3个维度,共包含了45个项目,总分的变化范围在15~125分之间,并且在每个学习策略的维度下又分别包含不同的分量表,分数越高表明分量表的学习策略掌握的越强;周国韬、张林将学习者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和认知调控策略,编制出《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该学习策略量表(SS)有两个分量表:一个是认知策略分量表(SC),主要从信息加工过程考察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认知方法。胡桂英、徐白华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编制了学习策略量表。量表中的学习策略包含四个维度: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动机策略和社会策略。该量表共52道题。采

学习策略研究新进展

学习策略研究新进展 1、学习策略的特征和实质研究 学习策略是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发生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一种对学习过程的安排,这种安排不是僵死的固定的程序,而是根据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即时生成的一种不稳定的认知图式,这种图式可以被学习者接受而成为经验,也可以因学习者的忽略而消失。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能以及调控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但是在教育心理学中, 学习策略是一个非常受人关注,又非常让人困惑的概念。就如同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学习定义一样,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 根据已有文献可归纳为如下四种观点: (1)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Duffy, 1982)。 (2)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 Mayer, 1988)。 (3)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的程序与步骤( Rig ney , 1978)。 (4)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Nisbet , 1986)。 以上观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也有研究认为学习策略有以下的特点[6],(1)可指总的学习思路与方法,也可以指具体的活动或技巧。(2)可能是外部行为,即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也可能是内部的心理活动,如内隐的思维过程。(3)对学习的影响,有的是直接影响,例如记忆策略、组织策略;有的是间接影响,如情感策略、社会策略。(4)对策略的运用,可能意识得到,也可能意识不到。(5)策略的应用有水平层次之别。 2、认知策略的发展 认知策略作为学习策略中的一种,被称作基本学习策略,是一种学习者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认知加工的策略,是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行为,提高其学习、记忆的能力,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一般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当前对于认知策略的研究多用于外语词汇学习的研究当中,例如袁凤识,赵慧敏对外国留学生与汉语本族语者词汇认知策略使用研究[10],研究表明1)中外被试汉语词汇认知策略使用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中国被试的使用水平显著高于外国被试;2)中国被试最常使用的认知策略是联想策略,而外国被试最常使用的认知策略是查字典策略,以及段国翠等人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听力认知策略的应用研究[4],均推动了认知策略对课堂学习的应用。 3、从元认知策略到自我调节策略的发展 而根据前人的研究,学习策略大概可以分成三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在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其中一个较为清晰的发展轨迹是学习策略研究从初期只强调元认知到强调包括元认知在内的自我调节学习。许多研究者都强调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使用各种认知和元认知策略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在齐美尔曼(1989 ,1994 ,2001),平特里奇和德鲁特( Pintrich&DeGroot ,1990) ,伯卡尔特(Boekaerts , 1999) ,帕里斯 (2001)等人提出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型中都把元认知或自我监控作为核心成分。从元认知到自我调节的发展还反映了学习策略研究更进一步强调课堂应用和干预的趋势[5]。 4、不同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的研究新进展

英语阅读策略运用研究综述

英语阅读策略运用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以阅读策略和阅读策略的分类理论为基础,以国内外关于阅读策略研究的内容为依据,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对于阅读策略的研究现状,结果发现,国内对中小学的阅读策略研究较少,提出应该注重英语学习者学习初级阶段的阅读策略训练,使学习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策略阅读教学阅读策略运用 一、阅读策略(reading strategies)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的。关于什么是阅读策略,不同的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给出的定义都是不同,至今没有定论。Wallace(1992)把阅读策略定义为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随着文章类型、上下文和阅读目的变化而改变的一种灵活运用的阅读方式。Johnson & Johnson(1998)认为阅读策略是指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进行的行为活动过程。Aarnoutse & Schellings (2003)将阅读策略定义为阅读者为了全面理解文章,而对阅读过程中会出现的障碍所做出的认知行为。综上所述,阅读策略就是阅读者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而采用的灵活的阅读技巧和方法。[1]

二、阅读策略的分类不同的学者对阅读策略的定义有着 不同的看法,同样,对于阅读策略类型的划分也大不相同。 Saring(1987)将阅读策略划分为四类:1.技巧的策略,如:略读、跳读、写关键词、做标记等;2.归类简化策略,如:替代、解释等;3. 衔接发现策略,如:利用图式预测下文、标记文章中的总结、辨认重点等;4.监控策略,如:随情况改变计划、调整阅读速度、自我评价、纠正错误等。[2] Harmer(1991)把阅读策略分为一类策略和二类策略。 一类策略包括:预测、提取特定信息(寻读scanning),了解大意(略读skimming );二类策略包括:根据细节信息弄清作者的态度、观点和目的等,识别标识词及语篇模式(recognizing function and discourse patterns ),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deducing meaning from context )。一类策略为第一次阅读应具备的,侧重于获取信息;二类策略为第二次阅读应具备的,既有助于获取信息,又有助于学习词汇、句型知识,掌握篇章结构等。 Urquhart & Weir (1998 )则将英语阅读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两类。元认知策略包括阅读前策略(预读、预测)、阅读中策略(自我提问、自我监控)、阅读 后策略(自我评价、自我反应)。认知策略包括速读策略(略读、查读、寻读)和细读策略(区分主旨与细节、命题

学习策略研究概述

学习策略研究概述 中学生认知策略培养的研究课题组 姚吕英执笔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界定 关于学习策略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一些专门从事学习策略研究的心理学家,对学习策略的概念分别从学习需要的不同角度作了如下界定:杜菲认为:“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奈斯比特和舒克史密斯认为:“学习策略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丹塞雷认为:“学习策略是能够促进知识的获得和贮存、以及信息利用的一系列过程或步骤”。他指出,学习策略应该包括两类相互联系的策略:主策略和辅策略。主策略为具体地直接操作信息,即学习方法。它包括:(1)理解——保持策略;(2)检索——应用策略。辅策略则作用于个体,用来帮助学习者维持一种合适的内部心理定向,以保证主策略有效地使用。它包括下列技能:(1)目标定向和时间筹划;(2)注意力分配,包括激活和维护积极的学习情绪的策略;(3)自我监控和诊断,其作用是引导学习者定期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调整自己的理解、注意和情绪,另外也包括控制和修正正在操作中的各种主策略。凯尔比森认为:“学习策略是一系列学习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学习事件。”梅耶认为:“学习策略是产、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如:记忆术、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建立新知识内部联系、做笔记、在书上评注、画线等促进学习的一切活动。琼斯、艾米伦和凯蒂姆斯认为:“学习策略是被用于编码、分析和提取信息的智力活动或思维步骤。”里格尼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用于获取、保持和提取知识与作业的各种操作的程序。” 我们分析一下上述各种学习策略概念的界定,可发现关于“什么是学习策略”的问题,在国外心理学界,大致有以下四种观点: (1)梅耶、琼斯、艾米伦、凯蒂姆斯和里格尼等人,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 (2)奈斯比特、舒克史密斯、凯尔比森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调节的控制技能。

大学学习策略研究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大学学习策略研究报告 篇一:对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我校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教学质量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为了全面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他们对教学的要求,以找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我们于20XX年11月开展了一次抽样调查。了解同学们现阶段的学习状况,对于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和同学们提高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法等都会有一些帮助。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大学生。在受调查学生中按系科和年级进行分层抽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和电子邮件相结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7份,其中有效问卷163份。通过对这些问卷进行汇总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目的不明确 每个年级的学生态度积极的都有,但总体的变化趋向很不乐观。单从出勤率这一个指标来看,我们分析学生出勤率的比例,大一是:94.5%,大二是:90.4%,大三是:89.5%,大 四是:84.2%,得出结论: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出勤率高一些,这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紧密相关的。与此同时,学生对学习目的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大一新生中竟然也有高达8.5%的同学学习是为了通过考试,令人担忧。能够认识 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的比例在23%-26%之间, 占所有学生的四成。 (二)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成绩不理想 据统计,被调查学生中课程经常不需要重修的占74.5%,偶尔重修和重修课程没超过两门的学生分别占18.6%和 5.8%,。照此推算,全校大约超过25%的学生都有重修课程的经历。从问卷看,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是学成绩习不好的主导性原因。但是,每个年级几乎都有基本不去上课的学生这也是造成挂科人数多的原因之一。 (三)学习无计划,缺乏自主性 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的学生都很不习惯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大四年级的同学则更注重学习时间的合理规划,有接近80%的同学都根据实际情况为自己安排了作息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