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测定方法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测定方法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测定方法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测定方法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测定方法

上海火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在造纸行业,某此设备的润滑部位处于高温环境,应合理选择具有杰出高温性能的润滑脂以及正确选定润滑脂高温极限值的测定方法。

滴点:评定高温性能的老方法

过去,宣称为高温润滑脂的依据通常是其“滴点”。“滴点”代表的是在测试中润滑脂内的增稠剂失效,即增稠剂失去凝聚作用,不能保持内部油时的温度。“滴点”主要是被用来在生产质量控制试验中确定正确的增稠剂形成的参数,而非表现润滑脂性能的指示参数。滴点温度并不代表润滑脂的实际耐高温性能情况,而人们也无法用滴点温度数值减去某一数值的方法得到润滑脂的实际耐高温值。

轴承测试:现代评定方法

确定润滑脂高温性能的较好方法是标准轴承测试。这种测试通过提高操作强度以加速润滑脂的老化过程,从而来测试润滑脂的高温性能。限制润滑脂高温性能的因素包括因增稠剂和基础油的氧化而引起的老化,以及由于润滑脂析油和蒸发而引起的基础油的损失。总的来说,轴承测试这种动态润滑脂测定方法更能体现润滑脂在日常机械运作中的真实情况,因而基于这种方法测定的最高极限温度比基于滴点所得的数值更为真实可靠。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轴承测试方法都可以用来评估润滑脂的极限高温,这些不同的测试方法都会用到一个基本的装置,那就是轴承被安装在5套平行摆放的相同设备上进行测试。根据每套设备上润滑脂失效的时间,并利用威布尔(Weibull)统计法就可以确定50%的轴承停止正常运作的时间点,即所

谓被测试润滑脂在给定温度下的“L50”寿命,由此得出润滑脂的高温极限。高温润滑脂的轴承测试具体方法主要包括:

(1)ASTM D3336测试:该方法一般让5个6204滚珠轴承以10000 r/min的速度按照持续

运行20h后停止4h的循环连续运作,直至润滑脂出现温度剧增或轴承出现扭矩过大的情况,即可判定润滑脂失效。

(2)SKF R0F+测试:在此测试中,5个测试装置上各安装2个6204试验滚珠轴承,并让

它们连续运行。轴承温度剧增时,说明润滑脂失效。此实验装置的运转速度和载荷可以灵活改变,但通常采用较轻载荷并把速度设定为10000 r/min。一般根据L50寿命超过1000 h中出现的最高温度来确定润滑脂的连续运行温度上限值。

(3)DIN 51821(或FE9)测试:采用7206B向心止推滚珠轴承,并使其在3种标准模式

中的任意一种模式下运行。方法A为在无密封盖的轴承中注入2 ml润滑脂,并施加大小为1500 N的轴向载荷,然后使之在6000 r/min的速度下运行,从而确定润滑脂的最高温度极限。当轴承扭矩增大时,也就是装置电源供给需求增大时,说明润滑脂失效。在D I N 51825K 类润滑脂中,润滑脂的极限高温是其L50寿命达到100 h中出现的最高温度。

科学评估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在评估不同的润滑脂产品是否能满足应用需求时,务必确保它们的高温极限值是基于同一种方式测定得出的。

如需详情,请咨询上海火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专家团队。

挥发油测定法

附录ⅩD. 挥发油测定法 测定用的供试品,除另有规定外,须粉碎使能通过二号至三号筛,并混合均匀。 仪器装置如图。A为1000ml(或500ml、2000ml)的 硬质圆底烧瓶,上接挥发油测定器B,B的上端连接回 流冷凝管C。以上各部均用玻璃磨口连接。测定器B 应具有0.1ml的刻度。全部仪器应充分洗净, 并检查 接合部分是否严密,以防挥发油逸出。 ( 注:装置中挥发油测定器的支管分岔处应与基准 线平行。) 测定法甲法: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 的挥发油。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挥发油0.5~ 1.0ml),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 置烧瓶中,加水 300~500ml(或适量)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后, 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 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 止。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 保持微沸约5小时,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 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 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放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乙法: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取水约300ml与玻璃珠数粒,置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再用移液管加入二甲苯1ml,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将烧瓶内容物加热至沸腾,并继续蒸馏,其速度以保持冷凝管的中部呈冷却状态为度。30分钟后,停止加热,放置15分钟以上,读取二甲苯的容积。然后照甲法自“取供试品适量”起,依法测定,自油层量中减去二甲苯量,即为挥发油量,再计算供试品中含挥发油的含量(%)。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 温度对于润滑脂的流动性具有很大影响,温度升高,润滑脂变软,使得润滑脂附着性能降低而易于流失。另外,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还易使润滑脂的蒸发损失增大,氧化变质与凝缩分油现象严重。润滑脂失效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凝胶的萎缩和基础油的蒸发损关所致,即润滑脂关效过程的快慢与其使用温度有关。高温性能好的润滑脂可以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保持其附着性能,其变质失效过程也较缓慢。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可用滴点、蒸发度和轴承漏失量等指标进行评定。 润滑脂的滴点是指其在规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滴点没有绝对的物理意义,它的数值因设备与加热速率不同而异。润滑脂的滴点主要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与含量,润滑脂的滴点可大致反映其使用温度的上限。显然,润滑脂达到滴点时其已丧失对金属表面的粘附能力。一般地说,润滑脂应在滴点以下20℃一30℃或更低的温度条件下使用。 润滑脂的滴点可按GB/T4929一85《润滑脂滴点测定法》进行测定。方法概要:将润滑脂装入滴点计的脂杯中,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记录润滑脂在试验过程中达到规定流动性时的温度。该标准与ⅠSO/DP2176等效。GB/T3498一83是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润滑脂的蒸发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蒸发后,润滑脂的损失量所占的质量百分数。润滑脂的蒸发度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基础油的种类、馏分组成和分子量。高温、宽温度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其蒸发度的

测定尤为重要,蒸发度可以定性地表示润滑脂上限使用温度。润滑脂基础油蒸发损失,就会使润滑脂中的皂基稠化剂含量相对增大,导致脂的稠度发生变化,使用中会造成内摩擦增大,影响润滑脂的使用寿命。因而,蒸发度指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润滑脂的高温使用性能。 SH/T0337一92是皿式法测定润滑脂蒸发度的方法。GB/T7325一87是测定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方法概要:把放在蒸发器里的润滑脂试样,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热空气通过试样表面22h,根据试样失重计算蒸发损失。 为了更好地评价车辆及工程机械所用润滑脂的高温性能,还要通过模拟试验,测定高温条件下轴承的工作特性及测定轴承漏失量。 据统计,绝大部分滚动轴承润滑都采用润滑脂,因此,润滑脂的轴承使用寿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性能指标。润滑脂在高温轴承寿命试验机上的评定,可以模拟润滑脂在一定的高温、负荷、转速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因此,测得的结果对实际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般是在试验机上观测,当润滑脂达到使用寿命时,脂膜破坏,出现破坏力矩的峰值,试验自动停车,还会伴随出现轴承温升记录指示值剧升和干摩擦噪声,若经反复启动仍不能转动,则表示润滑脂膜巳遭破坏,试验结束,试验所进行的时问就是润滑脂的高温轴承寿命。一般而言,润滑脂的轴承寿命越长,表示其使用期也越长。 SH/T0428一92是高温条件下润滑脂在抗磨轴承中的工作待性测定法。 测定润滑脂轴承漏失是模拟润滑脂在汽车及工程机械轮载滚动

润滑脂性能主要技术指标

润滑脂性能主要技术指标 作者: | 来源: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 日期:2009-1-4 【大中小】通过不同的试验,可以测定润滑脂的不同技术指标,这些技术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示润滑脂的实际工作性能,因此这些技术指标也成为润滑脂选用的重要参考。 1、润滑脂的锥入度 在规定重量、时间和温度的条件下,标准锥体利用自重刺入润滑脂样品的深度,单位为0.1mm;锥入度反映润滑脂的软硬程度,是设备润滑选择润滑脂的重要指标之一; 2、润滑脂的滴点 滴点是指润滑脂从固态变成液态的温度点,单位℃;是用以反映润滑脂高温使用性能的指标之一,但是滴点并不能单独决定润滑脂的使用温度,不同种类基础油的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稠化剂类型对基础油的氧化催化作用和抗氧化添加剂的选择也是润滑脂使用温度的决定因素。 3、润滑脂的低温相似粘度和低温转矩 低温相似粘度: 是润滑脂剪切应力和用泊肃叶方程计算的剪速之比,单位泊或者Pa·s(1泊=0.1 Pa·s );用以反映润滑脂低温流动性能,是选择低温润滑脂要参考的重要指标;相同温度下,粘度数值越小则低温性越好。 低温转矩: 低温转矩是指低温条件下,装填润滑脂的标准开式204滚珠轴承在1rpm转速下转动时为阻滞轴承外环所需要的力矩,测量得到的力矩可以得到启动力矩和转动力矩两种。单位g·cm;用以反应润滑脂低温状态下的工作能力。同理,力矩越小,润滑脂的低温性能越佳。 4、润滑脂的常温压力分油和高温钢网分油压力分油 常温下润滑脂在一定压力和时间析出基础油量的多少,单位w/w%;用以反映润滑脂常温条件下的胶体安定性能; 高温钢网分油:在高温条件下,其自重将润滑脂中的基础油压出量的多少,单位w/w%;用以反映润滑脂高温条件下的胶体安定性能; 有研究表明,润滑脂胶体安定性差,可以导致润滑脂在运转过程中分油流失,从而影响轴承的运转寿命。

300度高温润滑脂的种类及特点

300度高温润滑脂的种类及特点 “合轩化工”润滑技术研究 300度高温润滑脂用于润滑部件(轴承、电机、齿轮、链条等)最高或使用温度在300℃及以内的润滑与防护,通常采用合成型基础油为原料,然因设备、行业、工况和环境等的不同,又分为多种类型 便于达到最佳效果,以下为常见的市场分类及特点,供参考! 一、300度高温润滑脂分类及特点列表: 分类型号名称特点-优势 HEXT8005高温润滑脂 温度范围:-40℃至300℃ ○1一款纯耐高温的润滑脂产品,能很好控制流失滴落,四季通用; ○2附加出色的防水性能,可有效防止生锈腐蚀; ○3使用寿命长,能与大多的塑料、橡胶等材质兼容; ○4常用在热定型机、拉夫拉伸机、高温烘房、导热锅炉等高温设备轴承HEXT8003高温极压润滑脂 温度范围:-20℃至300℃ ○1集合高温、抗极压、抗磨、重载等多功效为一体; ○2高温长时间使用后不产生积碳、结焦物、变色,也不会硬化流失; ○3其中油膜粘附性好,很好适应部件在重负荷下的压力,实现理想润滑防锈; ○4用于24h作业的高温、低速、重载工况下的轴承、齿轮、链条润滑。 HEXT8004高温窑车润滑脂 温度范围:-40℃至300℃ ○1主要针对高温各窑车的润滑防护研制,可根据不同工况定制; ○2除了耐高温性,更完善了窑车脂的抗磨减摩、承载能力、防水性,更可靠; ○3无毒、无味、环保型产品,不对产品、人体、环境造成污染危害; ○4常用在烧结台车、加热炉、焚烧炉、隧道窑等轴承、滑道、链轮的润滑防护。

HEXT8044抗化学介质润滑脂 温度范围:-20℃至300℃ ○1属全氟聚醚型合成润滑脂,除了高温性,其他性能达到最佳发挥; ○2可抵抗强酸、强碱、纯氧、核辐射、强硝酸等其他腐蚀性化学介质; ○3同时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在使用中化学安定性好,可持久润滑防护; ○4用于与化学介质接触的管道、阀门等机械如:制氧机、SF 开关、反应堆等 6 HEXT8072合成钻具螺纹密封脂 温度范围:-30℃至300℃ ○1高温高压性表现突出,全年均可使用,无需更换; ○2集合防粘结、密封、抗磨、防水、防锈防腐、抗化学介质等多项功效; ○3能很好防止泥浆泄露、避免螺纹擦伤和粘结,拆卸清洗方便; ○4成功用于油气田和地质勘测钻井套管螺纹的密封润滑。 附注:以上产品均为合成型;其中图片颜色以实物为准!更多问题解答请持续关注更新! 二、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Q:高温出现流失、滴落、融化蒸发快 A:观察后排除其他原因,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建议更换润滑脂,一定要结合自己设备润滑点的正常 使用温度和最高温度,然后寻找新的产品替代。用量大,保险做法可获取样品试用,成功后在购买。 Q:持续使用后出现结焦、积碳、变色、发臭问题 A:如果在长期使用中定期添加和观察出现此种问题,建议更换更好的润滑产品,他主要是因为脂抗 氧化性太差,价格上优势好但质量不到位;变色发臭,此种要警惕某些商家用的废机油为原料、假冒 稠化剂的情况。可提交相关部门检测,如属实可要求赔偿。建议购买国标产品! Q:部件烧坏、磨损严重、轴承/齿轮/链条更换频繁 A:此类情况比较严重,有些产品使用时无异常,但轴承等更换频繁;甚至有些内部已经烧坏或磨损; 此类排除设备问题,常见的就是润滑脂失效/有效期太短,只是基本填充,运转后快速消耗,无任何润 滑、抗磨性。 【注意事项】 常常会遇到明明设备最高温度才280-300度,却询问400-500度的高温润滑脂,为什么?一是某些虚报温度、二是图便宜、三是不试用,润滑脂不是其他产品,他具有很强的功效性,高温润滑脂试用 后很快能得出答案,所以选择中不可嫌麻烦,一劳永逸才是关键!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润滑制度教学文稿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润滑制度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润滑制度 ①滚动轴承润滑脂消耗量 一般灌注式润滑的球和滚子轴承装填润滑脂要注意: (1)装在水平轴上的一个或多个轴承要填满轴承里面和轴承之间的空隙 (如用多个轴承),但外盖里的空隙只填全部空间的2?-; 3 4 (2)装在垂直轴上的轴承,要填满轴承里面,但上盖只填空间的一半,下 1 3 盖只填空间的-?3; 3 4 (3)在易污染的环境中,对低速和中速轴承,要把轴承和盖里的全部空间填满。 上述是一般装填润滑脂的参考数据。要注意的是装脂量太多,轴承运行容易发热,温升很高。所以轴承转速越高,则润滑脂装人量应适当减少。当滚动轴承转速在1500r/min以上时,装脂量占滚动轴承箱容积的30%?50% ;在转速小于 1500r/min的装脂量占滚动轴承箱容积的60%?70%。 由于润滑脂质量不断提高,既可延长加脂间隔周期又可以大大减少装入 量。高质量润滑脂填充人滚动轴承内、外座圈、滚动体滚道之间的空间,轴承盖以内的空间不再填装润滑脂,这种加填脂的方法称为”空毂润滑”。不少单位在汽车的车轮轴承内采用工业锂基脂,做空毂润滑试验,取得一定效果,并节约了大量润滑脂。但要注意采用”空毂润滑”时,要求机械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好的高质量润滑脂。否则使用中容易流失,难以保证良好润滑。采用”空毂润滑”应先试验,取得效果和经验后再行普及或推广。高温及环境污染严重的滚动轴承不宜采用空毂润滑。

润滑脂填充量,通常可按下述一些公式计算,可大致估计求得。 不区别轴承类型,仅从轴承尺寸(外径和宽度)估算填充量的公式 Q=0.005DB 式中Q 填充量,g; D 轴承外径,mm B 轴 承宽度,mm 也有人利用下面公式估算 Q=0.01dB 式中Q—填充量,cm; D 轴承外径,mm B --- 轴承宽度,mm 可以看出利用内径计算的公式比较合理一些,因为只要给出轴承型号,就可知道轴承的内径,可以立即算出来。另外算出来的是体积,因为对于矿物油、硅油、氟油的润滑脂其密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利用轴承内径来计算填充量比较更切合实际一些。 轴承第二次加脂量的估计公式。 轴承运转一段时间之后,需要补加润滑脂,究竟加多少合适,德国KI iBEI 之公司给出了一个估算公式 Q=0.005dB 3 式中Q补加润滑脂的量,cm; d --- 轴承的内径,mm; B --- 轴承的宽度,mm

挥发油测定法

挥发油测定法(2005年版一部) 附录Ⅹ D. 挥发油测定法 测定用的供试品,除另有规定外,须粉碎使能通过二号至三号筛,并混 合均匀。 仪器装置如图。A为1000ml(或500ml、2000ml)的硬质圆底烧瓶,上接挥发油 测定器B,B的上端连接回流冷凝管C。以上各部均用玻璃磨口连接。测定器B应 具有0.1ml的刻度。全部仪器应充分洗净, 并检查接合部分是否严密,以防挥发 油逸出。 注:装置中挥发油测定器的支管分岔处应与基准线平行。 测定法甲法: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取供试品适 量(约相当于含挥发油0.5~1.0ml),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 置烧瓶中,加水300~ 500ml(或适量)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 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 止。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5小时,至测定 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 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放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 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 的含量(%)。 乙法: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取水约300ml与玻璃 珠数粒,置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 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再用移液管加入二甲苯1ml,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将 烧瓶内容物加热至沸腾,并继续蒸馏,其速度以保持冷凝管的中部呈冷却状态 为度。30分钟后,停止加热,放置15分钟以上,读取二甲苯的容积。然后照甲 法自“取供试品适量”起,依法测定,自油层量中减去二甲苯量,即为挥发油 量,再计算供试品中含挥发油的含量(%)。 鞣质含量测定法(2005年版一部) 附录Ⅹ B. 鞣质含量测定法 本实验应避光操作。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没食子酸对照品50mg,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5ml ,置50ml棕色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 匀,即得(每1ml中含没食子酸0.05mg)。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5ml、 1.0ml 、2.0ml 、3.0ml 、4.0ml、5.0ml ,分别置25ml棕色量瓶中,各加入磷钼钨酸试液1ml,再分别加水11.50ml、 11ml、10ml、9ml、8ml、7ml,用29%碳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30分钟以 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光光度法(附录V A),在760nm 的波长处测定 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药材粉末适量(按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定,置 250ml棕色量瓶中,加水150ml,放置过夜,超声处理10分钟,放冷,用水稀释至 刻度,摇匀,静置(使固体物沉淀),滤过,弃去初滤液50ml ,精密量取滤液 20ml,置100ml棕色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高温润滑脂性能质量判别与选择

高温润滑脂的性能质量判别与选择 济南卓信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朱军 工业设备中许多轴承长期处于高温工况,由于润滑脂长期工作于200℃左右高温环境下,普通润滑脂很容易稠度变小(表现为润滑脂变稀),大部分油脂从轴承缝隙中流出,剩余油脂在轴承内部由于高温,基础油很快挥发,剩余残渣导致结焦积碳,同时轴承磨损加剧,严重时导致轴承卡死,影响生产。为解决此问题,企业一般缩短加油周期,虽然大大降低了上述问题产生的几率,但造成油脂消耗量大,浪费多的问题,同时轴承内润滑脂残留物(积碳)也越来越多,润滑也未到根本解决,。 二.高温润滑脂常见问题 1.积碳严重,许多用户使用的高温润滑脂号称“耐温300度”,甚至吹嘘的更高,然而,在 瓦楞辊轴承上一个星期便出现结碳现象,使轴承加剧磨损,或直接抱死,此类问题最严 重,甚至不如无油干磨。 下图为润滑脂高温挥发后剩余残渣, 实际为硬块

2.油脂被挤出,此类问题最为常见, 表现为油脂变稀从缝隙中流出, 有时是因为轴承密封原因或加油过多, 有的是油脂本身原因,油脂经高温剪切, 皂基被部分破坏,稠度变小,导致被挤出。 3.流油,表现为轴承处流出稀油,直接流掉,这完全是润滑脂不能满足高温工况导致,高 温下皂基直接被破坏,油皂分离。 4.油脂寿命很长,甚至使用两个月后仍无变化,但轴承磨损严重,我们曾经有个客户,使 用某白色高温润滑脂,一直认为不错,一两个月打开轴承仍无明显变色,也无积碳,但每次换轴承后总是损坏,一直认为机器设计有问题,后来我们取油样化验发现,油脂基本无润滑作用,而是类似于腻子的东西。 三.润滑要求分析 1. 润滑脂机理: 润滑脂由基础油\添加剂 皂基组成,皂基结构如图, 类似于海绵结构

挥发油的测定方法

附录Ⅹ D 挥发油测定法 测定用的供试品,除另有规定外,须粉碎使能通过二号至三号筛,并混合均匀。 仪器装置如图。A为1000ml(或500ml、2000ml)的硬质圆底烧瓶,上接挥发油测定器B,B的上端连接回流冷凝管C。以上各部均用玻璃磨口连接。测定器B应具有0.1ml的刻度。全部仪器应充分洗净,并检查接合部分是否严密,以防挥发油逸出。 测定法甲法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挥发油0.5~1.0ml),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置烧瓶中,加水300~500ml(或适量)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5小时,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放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乙法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取水约300ml与玻璃珠数粒,置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再用移液管加入二甲苯1ml,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将挠瓶内容物加热至沸腾,并继续蒸馏,其速度以保持冷凝管的中部呈冷却状态为度,30分钟后,停止加热,放置15分钟以上,读取二甲苯的容积,然后照甲法自“取供试品适量”起,依法测定,自油层量中减去二甲苯量,即为挥发油量,再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注:装置中挥发油测定器的支管分岔处应与基准线平行。

润滑脂指标解释

稠度 稠度是指润滑脂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程度。稠度一般用锥入度来表示,稠度愈大,锥入度愈小,塑性强度愈大。 稠度等级 NLGI(美国润滑脂协会)分为九个等级,从000到6共九个。锥入度 锥入度是润滑脂稠度的一个量度。锥入度越大,润滑脂越软。用一个标准圆锥体在5s内,沉入到一定温度的润滑脂内的深度以1/10mm为一个单位,体现润滑脂注入润滑点的难易程度。 滴点 滴点是指润滑脂在规定条件下从试验装置的孔里落下第一滴油脂时的温度(不是熔点),它大致地决定脂的最高使用温度。对于皂基脂,其使用温度应低于滴点20~30℃。 蒸发性 又称蒸发损失性,表示润滑脂在规定温度条件下蒸发后其损失量所占的重量百分数,蒸发损失越小越好。润滑脂的蒸发 性主要取决于润滑油的性质和馏分组成。 机械安定性 又称结构安定性或剪切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在受到机械剪切

时,润滑脂阻止稠度变化的能力,稠度变化值越小,机械安定性越好。 氧化安定性 又称化学安定性,主要指润滑脂在长期储存或长期高温下使用时,抵抗热和空气中氧的氧化作用的能力,这是衡量润滑脂耐老化能力的主要指标,可用“氧弹法”加以测定。 胶体安定性 胶体安定性表明润滑脂在使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析油趋势或保持胶体结构的能力,润滑脂胶体安定性对高温和高负荷用途很重要。 抗磨性 抗磨性是指润滑脂通过保持在运动部件表面的油膜,防止接触摩擦面产生磨损的能力。测定抗磨性的方法一般用四球机测定临界负荷PB值;烧结负荷PD值;综合磨损指标。梯姆肯试验机测OK值等。 抗水性(耐水性) 抗水性又称水淋性试验,指润滑脂抗水冲洗掉的能力或抵抗因吸收水分而使润滑脂的结构破坏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测定润滑脂被水淋去的质量百分数,流失量愈小,遇水后性能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润滑制度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 润滑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润滑制度 ①滚动轴承润滑脂消耗量 一般灌注式润滑的球和滚子轴承装填润滑脂要注意: (1)装在水平轴上的一个或多个轴承要填满轴承里面和轴承之间的空隙 (如用多个轴承),但外盖里的空隙只填全部空间的32~4 3; (2)装在垂直轴上的轴承,要填满轴承里面,但上盖只填空间的一半,下盖只填空间的31~4 3; (3)在易污染的环境中,对低速和中速轴承,要把轴承和盖里的全部空间填满。 上述是一般装填润滑脂的参考数据。要注意的是装脂量太多,轴承运行容易发热,温升很高。所以轴承转速越高,则润滑脂装人量应适当减少。当滚动轴承转速在1500r /min 以上时,装脂量占滚动轴承箱容积的30%~50%;在转速小于1500r /min 的装脂量占滚动轴承箱容积的60%~70%。 由于润滑脂质量不断提高,既可延长加脂间隔周期又可以大大减少装入量。高质量润滑脂填充人滚动轴承内、外座圈、滚动体滚道之间的空间,轴承盖以内的空间不再填装润滑脂,这种加填脂的方法称为”空毂润滑”。不少单位在汽车的车轮轴承内采用工业锂基脂,做空毂润滑试验,取得一定效果,并节约了大量润滑脂。但要注意采用”空毂润滑”时,要求机械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好的高质量润滑脂。否则使用中容易流失,难以保证良好润滑。采用”空毂润滑”应先试验,取得效果和经验后再行普及或推广。高温及环境污染严重的滚动轴承不宜采用空毂润滑。 润滑脂填充量,通常可按下述一些公式计算,可大致估计求得。 不区别轴承类型,仅从轴承尺寸(外径和宽度)估算填充量的公式 Q = 式中 Q ——填充量,g ; D ——轴承外径,mm ; B ——轴承宽度,mm 。 也有人利用下面公式估算 Q = 式中 Q ——填充量,cm 3; D ——轴承外径,mm ; B ——轴承宽度,mm 。 可以看出利用内径计算的公式比较合理一些,因为只要给出轴承型号,就可知道轴承的内径,可以立即算出来。另外算出来的是体积,因为对于矿物油、硅油、氟油的润滑脂其密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利用轴承内径来计算填充量比较更切合实际一些。 轴承第二次加脂量的估计公式。 轴承运转一段时间之后,需要补加润滑脂,究竟加多少合适,德国KI üBEI 之公司给出了一个估算公式 Q =

润滑脂性能指标与选用

润滑脂性能指标与选用 一、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 1、滴点: 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温度。它大体上可以决定润滑指的使用温度(滴点比使用温弃高15~30度)。 2、锥入度: 指在规定的温度和负荷下试验锥体在5s内自由垂直刺入油脂中的深度(单位为1/10mm)。它是润滑指稠度和软硬程度的衡量指标。 3、胶体安定性(析油性): 指在外力作用下润滑指能在其稠化剂的骨架中保存油的能力,用分油量来判定。当润滑脂的析油量超过5%-20%时,此润滑脂基本上不能使用。 4、氧化安定性: 指在储存和使用中抵抗氧化的能力。 5、机械安定性: 指在机械工作条件下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机械安定性差,易造成润滑脂的稠度下降。 6、蒸发损失: 指在规定条件下,其损失量所占总量的百分数。它是影响润滑脂使用寿命的一项重要因素。 7、抗水性: 指在水中不溶解、不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水分和不被水洗掉等的能力。 8、相似粘度: 指其非牛顿流体流动时的剪应力与剪速之比值。转速高时其粘度低,反之则粘度较大。 二、润滑脂的失效分析 1、物理因素引起的失效 润滑脂在使用中会同时受到机械剪切和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脂会被甩出摩擦界面而使其分油,导致润滑脂油分减少、锥入度减小而硬化,到一定程度后润滑脂将完全失效;在机械剪切作用下,润滑脂结构爱到破坏(如皂纤维脱开或取向),引起其软化、稠度下降和析油量增加等,最终导致失效。通常情况下,润滑脂使用转递速增加2000r/min,其寿命将减少一半左右。在高剪切应力下,转速增加一倍,使用寿命只相当于原寿命的1/10。 2、化学因素引起的失效 润滑脂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庆产生酸性物质,它首先是消耗脂中的抗氧化添加剂,但到一定程度后,生成的有机酸会腐蚀金属元件并破坏脂的结构,使其滴点下降、基础油粘度增加和流动性变差等。大量试验表明,温度越高,润滑脂的寿命下降越明显。如温度在90~100度时,温度每升高19度,脂的寿命约降低一半,而在10~150度时,温度每升高15度,脂的寿命也将下降一半。 此外,润滑脂使用环境中的水分、尘埃和有害气体等也是使其劣化的重要因素。例如:脂中混入铜、铁、铅和青铜等磨损微粒,会地脂的氧化起催化作用。总之,润滑脂的失效原因很多,有时可能由某一原因引起,但更多是多种因素其同作用的结果,或者以一种原因为突破口,然后其他原因共同作用。 三、润滑脂的合理选择 选择润滑脂时,主要应考虑摩擦副的工况(负荷、速度、温度)、工作状态(连续运转、断续运转、有无振动和冲击等)和工作环境(湿度、气温、空气污染程度等)。 1、润滑脂的使用温度应至少低于其滴点20~30度 在使用温度高时,应选择抗氧化性能好、蒸发损失小和滴点高的脂;在使用温度低时,应选择低启动矩、相似粘度小的脂,如以合油为基础油的脂。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测定方法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测定方法 上海火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在造纸行业,某此设备的润滑部位处于高温环境,应合理选择具有杰出高温性能的润滑脂以及正确选定润滑脂高温极限值的测定方法。 滴点:评定高温性能的老方法 过去,宣称为高温润滑脂的依据通常是其“滴点”。“滴点”代表的是在测试中润滑脂内的增稠剂失效,即增稠剂失去凝聚作用,不能保持内部油时的温度。“滴点”主要是被用来在生产质量控制试验中确定正确的增稠剂形成的参数,而非表现润滑脂性能的指示参数。滴点温度并不代表润滑脂的实际耐高温性能情况,而人们也无法用滴点温度数值减去某一数值的方法得到润滑脂的实际耐高温值。 轴承测试:现代评定方法 确定润滑脂高温性能的较好方法是标准轴承测试。这种测试通过提高操作强度以加速润滑脂的老化过程,从而来测试润滑脂的高温性能。限制润滑脂高温性能的因素包括因增稠剂和基础油的氧化而引起的老化,以及由于润滑脂析油和蒸发而引起的基础油的损失。总的来说,轴承测试这种动态润滑脂测定方法更能体现润滑脂在日常机械运作中的真实情况,因而基于这种方法测定的最高极限温度比基于滴点所得的数值更为真实可靠。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轴承测试方法都可以用来评估润滑脂的极限高温,这些不同的测试方法都会用到一个基本的装置,那就是轴承被安装在5套平行摆放的相同设备上进行测试。根据每套设备上润滑脂失效的时间,并利用威布尔(Weibull)统计法就可以确定50%的轴承停止正常运作的时间点,即所 谓被测试润滑脂在给定温度下的“L50”寿命,由此得出润滑脂的高温极限。高温润滑脂的轴承测试具体方法主要包括: (1)ASTM D3336测试:该方法一般让5个6204滚珠轴承以10000 r/min的速度按照持续 运行20h后停止4h的循环连续运作,直至润滑脂出现温度剧增或轴承出现扭矩过大的情况,即可判定润滑脂失效。 (2)SKF R0F+测试:在此测试中,5个测试装置上各安装2个6204试验滚珠轴承,并让 它们连续运行。轴承温度剧增时,说明润滑脂失效。此实验装置的运转速度和载荷可以灵活改变,但通常采用较轻载荷并把速度设定为10000 r/min。一般根据L50寿命超过1000 h中出现的最高温度来确定润滑脂的连续运行温度上限值。 (3)DIN 51821(或FE9)测试:采用7206B向心止推滚珠轴承,并使其在3种标准模式 中的任意一种模式下运行。方法A为在无密封盖的轴承中注入2 ml润滑脂,并施加大小为1500 N的轴向载荷,然后使之在6000 r/min的速度下运行,从而确定润滑脂的最高温度极限。当轴承扭矩增大时,也就是装置电源供给需求增大时,说明润滑脂失效。在D I N 51825K 类润滑脂中,润滑脂的极限高温是其L50寿命达到100 h中出现的最高温度。 科学评估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在评估不同的润滑脂产品是否能满足应用需求时,务必确保它们的高温极限值是基于同一种方式测定得出的。 如需详情,请咨询上海火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专家团队。

轴承润滑脂的添加方法

电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由于电机的种类繁多,结构和用途各异,因而电机出现的故障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讲,电机的故障与电机设计和制造的质量有关,与电机的使用条件,工作方式及使用维护因素等都有关。在正常情况下,电机的使用寿命可达15年以上;但若由于装配不良,使用不当或缺乏必要的日常维护,就容易发生故障而造成损坏,从而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 轴承过热和产生异响的原因及处理 轴承是电机中较容易磨损的零件,也是负载较重的部分,因而轴承的故障也较多。随着轴承种类的不同,故障现象也有所不同,现分别加以叙述。 一.滚动轴承过热的原因及处理 1.滚动轴承安装不正确,配合公差太紧或太松滚动轴承的工作性能不仅取决于轴承本身的制造精度,还和与他配合的轴和孔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选用的配合以及安装正确与否有关。一般卧式电机中,装配良好的滚动轴承只承受径向应力,但如果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过紧,或轴承外圈与端盖的配合过紧,即过盈大时,则装配后会使轴承间隙变得过小,有时甚至接近于零,这样,转动就不灵,运行中就会发热。如果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过松,或轴承外圈与端盖配合过松,则轴承内圈与轴,或轴承外圈与端盖,就会发生相对转动,产生摩擦发热,造成轴承的过热。通常,标准中将作为基准零件的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移至零线以下,这对同一个轴的公差带与轴承内圈形成的配合,要比它与一般基准孔形成的配合要紧的多。 轴承外径的公差带与一般基准轴公差带的位置相同,也在零线下方,但轴承外圈平均外径的公差值也是特殊规定的。所以同一个孔的公差带与轴承外圈形成的配合,与一般圆柱体的基轴制配合也不完全相同。滚动轴承外圈与端盖的配合一般采用过渡配合。因为作用于滚动轴承外圈上的负荷是局部负荷,这种负荷仅被外圈滚道的下部区域所承受,故选用滚动轴承的配合时,应使配合面间存在不大的过盈或不大的间隙。这样,在电机运行时,受到冲击或振动的情况下,滚动轴承外圈可以产生间歇性的转动,从而避免轴承外圈的局部磨损,提高轴承寿命。同时,还可以保证电机转子温度升高时,轴伸长有可能。正确的配合公差见下表。 当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过紧,或滚动轴承的外圈与端盖配合过紧时,可采用新加工的方法使配合合适。当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过松,或滚动轴承的外圈与端盖配合过松时,可采用喷涂金属或镶套的方法来弥补。 2.润滑脂不合适、质量差、加得太多或太少润滑脂选得合适与否将影响到轴承能否正常工作。选用时,主要掌握电机轴承温度以及是否亲水两个条件。可根据电机安装地点是潮湿还是干燥,是清洁还是多尘,以及运行中轴承的最高工作温度等情况选用。必要时,夏、冬季使用的润滑脂也应有所区别,因为有的地方夏冬季的温度相差很大,必须使用不同的润滑脂。当使用钙基或钠基润滑脂时,每运行1000-1500小时要添加一次润滑脂,运行累计2500-3000小时后应更换。当使用二硫化钼时,添加和换油的时间可以延长。锂基润滑脂是一种具有耐高温(150℃)和低温(-60℃)、耐高速、耐负荷、耐水性能的润滑脂,当在冬季时,可选用1号锂基润滑脂,在夏季时可用2、3号锂基润滑脂。 如果润滑脂选得不合适或使用维护不当,润滑脂质量不好或已经变质,或混入了灰尘、杂质等都有可造成轴承发热。润滑脂加得过多或过少也会造成轴承发热,因为润滑脂过多时,轴承旋转部分和润滑之间会产生很大的摩擦;而润滑脂加得过少时,则可能出现干摩擦而发热。因此,必须调整润滑脂用量,使其约为轴承室空间体积的1/2-1/3。对不合适的或变了质的润滑脂应清洗干净,换上合适的和洁净的润滑脂。

八角茴香中挥发油的提取鉴定

八角茴香油的提取及定性定量分析 八角茴香来源于八角科植物八角茴香成熟果实。辛,温。归肝、肾、脾、胃经。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八角茴香主要含挥发油,主要是反式茴香脑,其次是茴香醛,还有少量桉数脑、柠檬烯、a蒎烯等。自20世纪80年代至 今,从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数皮、枝叶和果实中分离坚定出多种化合物,分别为茴香醛、 4-顺式丙烯基茴香醚、3-蒎烯、1,8-桉叶素、3■水芹烯、a-水芹烯、1-(3 -甲基-2- 丁烯氧基) -4-反式丙烯基苯、L-柠檬烯、异松油烯、a-松油醇和萜品烯醇及苯甲酸、水杨酸、棕榈酸、 顺-2-甲基丁烯酸和其他一些酚酸。药典规定:八角茴香油不得少于4%。 【实验目的】 1. 掌握从含挥发油中草药中提取挥发油的原理及测定方法。 2. 练习挥发油测定器的使用方法。 3. 了解挥发油的一般检识方法。 【实验原理】 挥发油与水不相混溶,当受热后,二者的蒸气压和大气压相等时,溶液即开始沸腾,继续加热则挥发油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因此天然药物中挥发油成份可用蒸馏法提取。 挥发油所含成份比较复杂,构成挥发油的成份类型大体有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其他类化合物。挥发油再常温下可自行挥发而不留任何痕迹,这是挥发油与脂肪油的本质区别。【实验步骤】 1. 提取挥发油 称取八角茴香20g (精确至1 %),捣碎①,装入500ml烧瓶中加水250ml摇匀,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 烧瓶③时为止。置电热套中缓缓加热至沸④,并保持微沸,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 处为止。放置15?20min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⑤,并计算八角茴香中挥发油的含量(% )。 2. 定性分析 ⑴ CMC-Na 硅胶板TLC 鉴定⑥ 样品:提取所得挥发油 对照品:茴香醚的乙酸乙酯溶液(0.2宀1ml)

600度高温润滑脂,800度高温润滑脂,1100度高温润滑脂温脂

产品名称:600度高温润滑脂,800度高温润滑脂,1100度高温润滑脂 产品型号:HB600-GP,HB800-BN, HT1000-CL 产品商标: ECCO/埃科 产品规格:1kg/桶、5kg/桶、16kg/桶包装说明:胶桶装 产品产地:中国深圳产品数量:不限 交货说明:先试用样品后订货价格说明:出厂价 产品简介: 埃科润滑脂EccoGrease HB600-GP EccoGrease HB600-GP是由无机稠化剂稠化酯类合成油,并加有超微细石墨粉未、抗氧化、抗腐蚀等添加剂精制而成的石墨润滑脂。此超高温润滑脂在200℃以上高温时,基础油不留残碳的慢慢挥发,石墨会附着于金属表面上形成干膜润滑。专用于重负荷/冲击负荷或潮湿/污染环境下的高温摩擦部件及轴承的润滑,在苛刻条件下提供优秀的润滑保护,最高耐温可达600℃。 埃科润滑脂EccoGrease HB800-BN是由亚微粒氮化硼固体润滑剂稠化高苯基硅油,并加有活性钼、抗氧化、抗腐蚀等添加剂精制而成的白色高温润滑脂。此超高温润滑脂设计用于极高温、高负荷恶劣工况条件下运行的摩擦部件及滑动轴承的润滑,提供最大限度的抗磨损和防腐蚀保护。适用温度范围:-40~+800℃,最高间歇耐温可达900°C。 埃科润滑脂EccoGrease HT1000-CL是由无机稠化剂稠化耐高温合成油,添加超微粒纯铜粉末以及防锈、防腐蚀等添加剂精制而成的高温防卡死润滑剂。此铜粉高温防卡油膏用于高温、高负荷和腐蚀环境中的螺母、螺栓连接件的装配润滑,可承受重压及化学侵蚀,防止金属接触面因高温或长时间操作而造成的粘结和锈蚀,保护螺丝易于装配或确保松拆。可在高达1100℃的温度下发挥润滑和防止烧结卡死作用。 推荐应用: 用于低速、高温及重负荷设备轴承及摩擦部件的润滑及防锈、防腐保护,如轴承、轴衬、齿轮、链条、转台、导轨、紧固件、联轴器及汽车钢板弹簧。用于DN值40,000以下的轴承(如窑车轴承,干燥炉、加热炉、焚烧炉、淬火炉的转向支承架与轴承)、烘干传输带、加热炉门枢、炉门齿轮及高温隧道的润滑,适合接触酸碱和潮湿的环境中的设备的润滑。用于水泥、陶瓷、玻璃、纺织、冶金、造纸、砖瓦等行业高温、高负荷工作的设备轴承及磨损部位的润滑 产品俗名: 黑色高温润滑脂、高温石墨润滑脂、高温炉窑润滑脂、高温窑车轴承脂、高温炉窑润滑脂、窑车用润滑脂、超高温润滑脂、热挤压高温润滑脂, 高温重负荷润滑脂, 黑色耐高温润滑脂,碳化硼陶瓷膏,氮化硼高温油膏,800度高温润滑脂,高温无碳润滑脂,氮化硼防卡剂,超高温润滑脂,白色高温油脂,高温不碳化润滑脂,高温防火润滑脂,800℃白色高温润滑脂,EccoGrease埃科润滑脂,满足不同的特殊要求!

全国润滑脂量的需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润滑脂产量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已超越美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的润滑脂生产大国。1985年,我国润滑脂产量还只有7.8万吨,2010年中国润滑脂产量达到33.6万吨。并每年以5%-6%的年增长率增加,其增长率比普通润滑油快一倍。而且润滑脂的产品结构也趋于合理,2009年我国润滑脂产量中,锂基润滑脂产量最高,达22.9万吨,占到了润滑脂总产量的71.1%;复合锂基润滑脂产量为4.38万吨,所占比重为13.61%;脲基润滑脂产量为1.23万吨,所占比重为 3.82%;近年来,我国润滑脂行业在大力改进和提高现有产品质量、性能的同时,积极推广应用高性能复合皂基脂和非皂基脂,尤其是复合锂基脂、聚脲基脂和生物降解润滑脂,这将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润滑脂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不仅如此,润滑脂的生产规模集约化程度也显著提高。虽然国内润滑脂市场仍然是大、中、小企业并存,但是涌现出了一批生产规模为1万~7万吨/年大型润滑脂生产企业,构成了中国润滑脂工业的中坚力量。这些大型企业的产量占到全国润滑脂总量的60%以上。 但我国的润滑脂行业发展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润滑脂产品质量过低。以润滑脂消费量与GDP总量之比来看,我国单位GDP润滑脂消耗量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造成这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润滑脂产品质量标准过低。现行的润滑脂产品质量标准在制定时照顾了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水平,而没有从技术的高标准出发。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润滑脂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廷彬指出,润滑脂产量大,同时也说明了我国低档产品较多,机械润滑效率低下。而市场上“超低价润滑脂”的出现也说明我国润滑脂技术标准管理存在不足。 其次,我国润滑脂产品的试验方法和质量标准中理化指标多,而性能指标少。比较中美两国的润滑脂试验方法标准,中国的理化试验项目比例为45%,美国为22%,中国的性能试验项目比例为55%,而美国高达78%。 另外,产业结构集约化程度还需提高。通过强强联合,企业兼并重组,逐步淘汰生产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生产规模较小的润滑脂厂,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大生产经营规模,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的大型润滑脂生产企业,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改变我国润滑脂行业长期存在的生产厂多而小、散而乱、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状况。 不仅如此,在润滑脂的使用环节,也普遍存在如选脂不当、过度加脂和润滑脂污染/浪费等问题。比如,电动机在装配线上用普通钙基脂较多,这种脂的耐高温性、抗负荷性、剪切稳定性能均较差,生产单位也知道有质量较高的脂可选用,但因其成本高而放弃使用。 要解决这一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必须要从润滑脂采购企业的观念入手。如很多润滑脂生产企业的主要客户是钢铁厂,后者所需的润滑脂产品以高端产品为主,但采购方在购买产品时问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你最低多少钱能卖?”只要价格高于对方的预期,一切免谈,而不考虑好的润滑脂给企业带来的后续成本效益。这个现象在行业中普遍存在,润滑脂客户太过于关注产品价格,忽略了优质润滑脂能为企业带来的价值。

润滑油性能的测试方法

润滑油性能测试 润滑油的性能与其化学组成相关,取决于它的基础油与添加剂的组成及优化配伍,如何科学地侧试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理化性能试验、模拟试验、台架试验,是开发润滑油新品必不可少的步骤。 在生产和销售中则以理化试验作为衡量产品性能的主要尺度。现对润滑油性能及三个测试步骤的内容分述于下。 一、润滑油的性能 现代润滑油必备的基本性能,是要保证机械润滑的最低粘度;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的高粘度指数;优良的抗氧化性和耐热性;在便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优 良的抗磨损及润滑性;对氧化产物溶解能力强;对机械无腐蚀和锈蚀;在使用环境 下的低挥发性;良好的抗乳化和抗泡性等。 二、理化性能试验 理化性能试验简单快速,具有代表性,现在常用的理化性能试验项目为: (1)粘度:是液体流动内摩擦阻力的量度,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的重要指标。馏分相同而化学组成不同的润滑油,其粘度不同。 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国际单位制中以帕.秒表示。在低温下测定的动力粘度,可以表征油品的低温启动性。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国际单位中以米2/秒表示。 (2)粘度指数:是国际广泛采用的控制润滑油粘温性能的质量指标,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单位为℃;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单位为℃。倾点和凝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性越好。 (4)酸值:中和1克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单位为毫克KOH/克。酸值是反应油品中所含有机酸的总量,油品氧化越严重,其酸值增值也越大,它是油品质量及其变质的重要指标。 (5)色度: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颜色最接近某一号标准色板的颜色时所侧得的结果。色度是用来初步鉴别油品精制深度,以及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程度的标志。 (6)闪点:开口闪点是用规定的开口杯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闪点,以℃表示。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加热,其油蒸气与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

白色高温润滑脂

白色超高温润滑脂比瑟奴B.GREASE-19(FH) ,润滑脂作为一种常用的润滑介质和现有的润滑油润滑相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抗氧化性、机械安定性、粘附性、极压耐磨性以及密封性等特点,适合应用于对润滑介质运动精度、承载能力、极压性质、转速以及使用寿命较长的机械设备的润滑部位。随着工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等需要润滑部位对于润滑脂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对润滑脂的使用耐温性能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存的高温润滑脂大多存在在高温条件下的软化、分油、干裂、熔化、挥发、硬化等行为导致润. Pseinu(比瑟奴) B.GREASE-19(FH) 白色高温润滑脂采用全氟聚醚油,具有直链结构,聚四氟乙烯(PTFE)稠化,使用(pseinu)的独特技术开发,并添加抗腐蚀剂配以特殊的聚合物精制而成的。它具有优良的热和化学稳定性和惰性。此白色高温润滑脂专用于高温、高速、高负载、化学腐蚀等恶劣环境中的轴承、齿轮以及要求终身润滑的部件,可以很好解决高温下油脂流失、滴落、结焦、积碳和产品磨损等系列润滑难题,保证润滑部位能在高温下长期正常工作。除此之外,它还有以下特性。 1、由于该润滑脂的颜色为白色均匀油膏,因此不容易润滑部件和产品产生明显的颜色污染,所以适合用于环境要求较高的润滑场所。 2、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能,能在高温高负荷工况下,给予产品的齿轮、轴承、凸轮、导轨等部件正常的润滑,使润滑部件有极低的摩擦系数,因此可以减少表面磨损及划伤,保持零部件的配合精度。 3、适用温度范围:-40至300℃,同时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不会冻结凝固硬化,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即使在野外寒冷和实验室低温环境下,仍可保持完美的润滑密封效果。 4、对金属、塑料、橡胶、陶瓷、玻璃等润滑面具有极佳的黏附性,能够与润滑面紧密结合并形成均匀的润滑油膜,完美填充于润滑面之间的空隙,产生优异的润滑密封效果,并可承受一定极压工况。 5、具有良好防腐防锈性能,能在摩擦表面形成高强度润滑油膜,从而隔绝空气,水蒸气及磨蚀性气体等环境介质对摩擦表面的侵蚀,防止或减缓生锈。 6、具有良好的耐油、耐溶剂性,不溶于水及大多数溶剂,几乎可以与任何工程塑料弹性体搭配使用,因此即使长期处于溶剂环境下,其也不会发生变化,依旧能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 7、具有极佳的化学惰性、耐久性和低挥发性,高温下不会干掉或形成有害的有磨损性的沉积物,而且抗氧化能力强,因此可以给予产品长时间的润滑保护。 8、其出色的成膜能力、承载能力和润滑性能是普通润滑剂的3倍。 从使用方面讲,这种方法也无意义,一般油脂在200度高温下,基础油会挥发,但不会燃烧,所以,其挥发速度的快慢能影响高温脂性能。是否阻燃毫无意义。我们分析润滑脂的组成结构得知:润滑脂内会燃烧的是基础油,皂基部分是不会燃烧的,如果皂基含量过多,外层基础油被燃烧后,剩余皂基变会组成一层“保护壳”,从而阻止继续燃烧。有的则是加一些阻燃剂也可阻止燃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