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设计安全诊断重点内容

1.设计安全诊断重点内容

1.设计安全诊断重点内容
1.设计安全诊断重点内容

附件1:

设计安全诊断重点内容

依据国家及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结合近年来我省未经正规设计的化工装置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省安监局《关于开展化工装置设计安全诊断工作的意见》(鲁安监发字〔2011〕118号),确定了工艺技术及流程、主要设备和管道、自动控制、重要设备设施布置等设计安全诊断的重点内容。以上四个方面诊断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工艺技术及流程

(一)工艺技术是否成熟、可靠,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是否在小试、中试或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

1、依据企业的工艺技术资料、安全评价报告及其他相应资料,诊断工艺技术是否成熟可靠,是否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工艺安全的工艺、设备。

2、企业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应当具有小试、中试或工业化试验的鉴定材料。

3、对于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承担诊断的设计单位应当会同企业组织相关专家对工艺技术的安全可靠性进行分析,各市安监局组织进行安全可靠性论证。

(二)工艺流程的组成,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精制、储存和装卸等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的单元操作过程或工序组成,每个单元操作过程或工序的设备构成和连接(含反应器、塔、炉、槽罐等各类设备、设施、管道、自控联锁装置、监测报警设施、泄压止逆设施、阻火设施、吸收、中和及破坏设施、惰性气体保护和置换设施等),是否合理并保证安全运行。

1、按照诊断范围对整套装置的工艺流程进行介绍,并逐一进行安全分析。

原料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精制、储存和装卸等环节的工艺流程组成是否合理并满足工艺安全要求。

以上各环节的单元操作过程或工序组成,包括:化工单元反应,如氧化、还原、氢化、脱氢、水解、卤化、硝化、磺化、胺化、烷基化、酯化、聚合、催化等;化工单元操作,如流体流动、液体输送、气体的压缩与输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传热、蒸发-结晶、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等;是否合理并满足工艺安全要求。

每个单元操作过程或工序的设备构成和连接(含反应器、塔、炉、槽罐等各类设备、设施、管道、自控联锁装置、监测报警设施、泄压止逆设施、阻火设施、吸收、中和及破坏设施、惰性气体保护和置换设施等),是否合理并满足工艺安全要求。

2、根据《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

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分析确定生产工艺中所涉及的危险化工工艺。

3、根据《蒸馏系统安全控制指导意见》(鲁安监发[2011]140号),分析确定是否涉及蒸馏系统、蒸馏系统的操作形式是否满足相关要求。

4、根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25号),分析整个工艺过程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设施是否满足相关要求。

5、绘制工艺流程图且深度符合《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化工装置工艺系统工程设计规定》、《炼油和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原则和一般规定》等相应标准规范的要求。

(三)操作方式、工艺参数、主要控制指标(温度、压力、流量、配比、液位等)是否符合安全操作条件要求。

1、操作方式是否符合安全操作条件要求,主要包括:

物料(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加入、放出、输送等方式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蚀性物料是否根据工艺安全要求采取密闭输送物料、真空提料等操作方式;对工艺参数起关键作用的原料、催化剂的操作方式是否安全可靠。

生产过程中加热、冷却、升温、降温、保温、升压、减压、保压、循环等操作方式是否符合工艺安全要求。

对工艺安全起关键作用的操作方式是否设置了合理的控制方式并可控。

2、工艺参数的设置是否齐全、合理并满足工艺安全要求。

3、主要控制指标(温度、压力、流量、配比、液位等)的选择及其量值、控制点是否符合工艺安全要求,是否具备必要的检测控制手段,控制方式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要求。

(四)各生产物料所流经工艺设备的顺序、去向、步骤等是否符合工艺安全要求,禁忌物料的使用是否安全。

1、各生产物料所流经工艺设备的顺序、去向,包括原料加注顺序,中间产品、产品在各设备、管道间的流动顺序,循环使用以及再分配物料的去向等是否符合工艺安全要求。

2、生产物料经过的所有单元操作步骤、各单元的组成步骤、单个设备的步骤是否符合工艺安全要求。

3、生产过程中禁忌物料(尤其是相遇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危险物质的禁忌物料)是否存在相遇的工艺操作方式或管道布置形式。

(五)整个工艺技术及流程能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1、本套装置与上下游装置之间的衔接是否合理、符合生产安全要求。

2、与工艺安全密切相关的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的方式、能力等是否符合工艺安全要求。

3、对整个工艺技术流程的安全可靠性作出明确结论。

二、主要设备和管道

(一)主要设备包括定型设备的选型、非标设备的制作和选用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1、定型设备的选型,如设备类型、型号、功率、能力、材质等,是否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和企业实际需要。

2、非标常压设备的制作和选用是否符合《钢制焊接常压容器》(NBT47003.1-2009)等相关标准的规定和企业的工艺安全要求。

3、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选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法规标准要求和企业工艺安全需要。

(二)设备、管道、管件的选材是否符合物料性质(有毒、腐蚀、易燃、易爆等)及作业环境(高温、高压、低温、临氢等)的要求。

设备、管道、管件的选材是否与涉及的物料性质、作业环境相匹配,符合《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工程规定》、《加工高硫原油重点装置主要管道设计选材导则》、《石油化工管道设计器材选用通则》、《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等相关行业设计规范的规定,符合工艺安全要求。

(三)主要工艺物料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和阀门、法兰等管

道元件的选用和连接方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主要工艺物料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和阀门、法兰等管道元件的选用和连接方式,是否符合《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等相关设计规范的规定,符合工艺安全的要求。

三、自动控制

(一)属于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是否按照国家及省相关规定设置了相应的自动控制、安全联锁及紧急停车系统,该系统是否正常投入生产使用。

1、属于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是否设置了相应的自动控制、安全联锁及紧急停车装置等;

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工艺安全要求;

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是否符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关于推进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技术改造工作的意见》(鲁安监发[2008]149号)、《关于印发氯化、硝化、磺化、聚合、氟化、加氢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108号)、《关于印发氧化、过氧化、重氮化、裂解(裂化)、胺基化、烷基化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的通知》(鲁安监发[2010]35号)、《关于印发合成氨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的通知》(鲁安监

发[2010]128号)、《关于印发光气及光气化、电解(氯碱)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的通知》(鲁安监发[2010]70号)等文件规定。

2、自动控制、安全联锁及紧急停车装置等是否投入生产使用,运行是否正常、平稳。

3、对于已列入危险化工工艺目录,但根据企业实际工艺安全要求,不需要设置自动控制、安全联锁及紧急停车系统的,设计单位应当出具相应的论证意见。

(二)属于其他化工工艺的装置,是否按照工艺安全要求,对主要控制参数设置了相应的仪表检测,自控检测点位置及安全联锁回路设置是否合理,自控系统应急电源及仪表风供应、仪表选型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蒸馏工艺的控制措施是否落实《蒸馏系统安全控制指导意见》(鲁安监发〔2011〕140号)的要求。

2、其他化工工艺是否按照工艺安全要求,对主要控制参数设置了相应的仪表检测,自控检测点位置及安全联锁回路设置是否合理,自控系统应急电源及仪表风供应、仪表选型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是否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3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

3036)等法规标准的规定。

四、重要设备设施布置

(一)对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消防泵房(包括泡沫站)、控制室、变配电室等公用工程,对装置及人身安全影响较大的明火装置、生活及办公设施等,布置是否合理,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二)消防通道、安全疏散通道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三)装置区内装置储罐(组)布置,仓库、储罐区、装卸设施布置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等。

以上内容要求应当依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检查。

对于诊断发现的重要设备设施安全间距不足、布置不合理等问题,因企业内部和周边环境限制等原因难以整改的,设计单位应当会同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并将难以整改的理由、采取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报所在地县级安监部门。县或市级安监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后,认为问题确实难以整改,采取的防范和控制措施能够消除安全风险或者使安全风险可控的,企业可不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整改,否则,必须进行整改直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应急(2018)19号

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 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 指南(试行)的通知 应急〔2018〕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提高监管针对性,提升监管效能,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安委〔2018〕1号)部署,结合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和近年来一系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要求,重点考虑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固有危险性,兼顾危险化学品企业对安全风险管控的现实情况,我

部组织制定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见附件),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安全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工作,认真学习宣传《指南》,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指南》,并组织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评估诊断采用百分制,根据评估诊断结果按照风险从高到低依次将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分为红色(60分以下)、橙色(60至75分以下)、黄色(75至90分以下)、蓝色(90分及以上)四个等级,对存在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等四种情形的企业可直接判定为红色;涉及环氧化合物、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等自身具有爆炸性的化学品生产装置的企业必须由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开展评估诊断;要按照分级结果,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分布“一张图一张表”,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实施动态管理,原则上每三年开展一次。

安全设计诊断报告

目录 附件: 附件1:主要装置设备一览表 附件2:安全生产许可证 附件3:总平面布置图 附件4: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 附件5:气体检测平面布置图 附件6:油漆工艺流程简图 附件7:车间设备布置平面图

第1章企业概况 1.1企业名称、法人代表以及公司主要负责人 1.2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硝基漆制造,其中硝基漆的生产能力为100t/a,丙烯酸漆生产能力为600t/a;是一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硝化棉溶液、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各类树脂、丁醇、铝银浆等。产品硝基漆和丙烯酸漆为“含一级易燃溶剂的油漆、涂料”,危规号32198,属于危险化学品,因此企业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企业于2010年5月进行过安全现状评价,在2011年9月进行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编号为:(ZJ)WH安许证字[2011]-J-0277,有效期至2014年9月18号。企业现有就业人员1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人。 该公司已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市级达标等级,证书编号:AQBWⅢ 表1-1 企业情况一览表 1.3未经正规设计在役化工装置(设施)情况 表1-2 装置(设施)名称、规模

工艺技术来源:工艺技术来源主要依托企业自有技术,相关工艺技术成熟、可靠,企业已有多年的安全生产运行经验。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3]第21号,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也不属于鼓励类产业。对照《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年本)》,不在淘汰计划的条目。 安全生产许可证取证情况:证书号为(ZJ)WH安许证字[2011]-J-0277,有效期至2014年9月18日。 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情况: 情况说明:某厂年产丙烯酸漆600吨、硝基漆100吨项目未经正规设计,根据《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未经正规设计在役化工装置安全设计诊断工作的通知》浙安监管危化[2013]69号,本项目属于开展化工设计诊断工作范围。 1.3.1主要建构筑物 企业所涉及的主要建构筑物情况见表1-3。

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安全风险分析报告要求模板.doc

安全风险分析报告要求 医疗器械应按照YY 03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的有关要求编制,主要包括医疗器械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有关特征的判定、危害的判定、估计每个危害处境的风险;对每个已判定的危害处境,评价和决定是否需要降低风险;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验证结果,必要时应引用检测和评价性报告;任何一个或多个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定等,形成风险管理报告。 体外诊断试剂应对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从预期用途、可能的使用错误、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等方面的判定及对患者风险的估计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及相应的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形成风险管理报告。 医疗器械产品安全风险分析报告格式见附件一。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安全风险分析报告格式见附件二。

附件一 安全风险分析报告(医疗器械) 产品名称(宋体四号,加粗) 1.医疗器械预期用途(宋体小四号,加粗) ……(宋体小四号) 2. 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宋体小四号,加粗) ……(宋体小四号) 3. 危害的判定(宋体小四号,加粗) ……(宋体小四号) 4.估计每个危害处境的风险(宋体小四号,加粗) ……(宋体小四号) 5.对每个已判定的危害处境,评价和决定是否需要降低风险(宋体小四号,加粗) ……(宋体小四号) 6. 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验证结果,必要时应引用检测和评价性报告(宋体小四号,加粗) ……(宋体小四号) 7. 任何一个或多个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定(宋体小四号,加粗) ……(宋体小四号) 8.其他(宋体小四号,加粗)(如适用) ……(宋体小四号) 本公司承诺:按如下要求编写了(产品名称)的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有关事项的公告》(2014年第26号公告)中,关于“安全风险分析报告”的相关要求。 2、YY 03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的相关要求。(宋体小四号,加粗)

石油库设计规范标准

石油库设计规范(修订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J74一84 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施行日期:1995年10月1日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石油库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安全,管理方便,确保油品质量,减少油品损耗,防止污染环境,节约用地和节约能源。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库新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石油库的设计: 一、总容量小于500立方米的石油库; 二、地下水封式石油库; 三、自然洞石油库; 四、使用期限少于5年的临时性石油库。 本规范亦不适用于生产装置内部的储油设施的设计。 第1.0.3条石油库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1.0.4条石油库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l.0.4的规定。

石油库等级划分表l.0.4 第1.0.5条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表1.0.5的规定。 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表1.0.5 第1.0.6条石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表1.0.6的规定。 石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表1.0.6 第二章库址选择 第2.0.1条石油库的库址,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以铁路运输为主的石油库,应靠近有条件接轨的地方;以水运为主的石油库,应靠近有条件建设装卸油品码头的地方。

第2.0.2条储存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大宗油品的石油库的库址选择,应考虑产、运、销的关系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油品运输流向。 第2.0.3条为城镇服务的商业石油库的库址,在符合城镇环境保护与防火安全要求的条件下,应靠近城镇。 第2.0.4条企业附属石油库的库址选择,应结合该企业主体工程统一考虑,并应符合城镇或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与防火安全的要求。第2.0.5条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不得选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 人工洞石油库的库址,应选在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均一、石质坚硬与不易风化的地区,并宜避开断层和密集的破碎带。 第2.0.6条一、二级石油库的库址,不得选在地震基本烈度九度及以上的地区。 第2.0.7条当库址选定在靠近江河、湖泊或水库的滨水地段时,库区场地的最低设计标高,应高于计算最高洪水位0.5米。 当有防止石油库受淹的可靠措施;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库址亦可选在低于计算最高洪水位的地段。 计算最高洪水位采用的洪水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二级石油库不应低于1/50(即五十年一遇); 二、三、四级石油库不应低于1/25即二十五年一遇)。

安全设计诊断报告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精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和生产, xxxxxx于2013年7月委托本公司对现有化工生产装置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接到xxxxxx委托后,成立了本项目的安全设计诊断小组。依据该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小组成员和相关专家进行了详细的项目调研并充分收集安全设计诊断书所需资料,确定项目安全设计诊断范围:xxxxxx生产工艺技术及流程、主要设备和管道,公用、辅助工程设施,原料及产品罐。 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省安监局关于印发湖北省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在役装置安全设计诊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安监〔2013〕44号文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针对现有化工生产装置,进行安全设计诊断,编制《xxxxxx安全设计诊断报告书》,目的是指出现有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同时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安全监管时参考。

一、企业基本情况 1. 企业名称、地址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取证情况 xxxxxx成立于2007年6月,为股份制民营企业,占地面积2388㎡。公司位于随州市随县高城镇七里塔村,公司现有员工12人,管理人员3人,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公司采用废弃含有机硅类的物料裂解后回收DMC(二甲基环体硅氧烷),选用弱酸性催化剂催化裂解生成成品。 随县位于湖北省北部,随州市管辖,跨北纬31°19′~32°26′,东经112°43′~113°46′,桐柏山南麓,有着独特的区位优越,东依省会武汉、西邻襄阳、南离荆门、北至信阳,交通十分便捷,312、316两条国道,汉丹、小厉两条铁路和汉十、随岳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居“荆楚要冲”,扼“汉襄咽喉”,系“鄂北重镇”。随县地貌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一般高度海拔200-800米。境内北部最高点为桐柏山太白顶,海拔1140米。中部为一片狭长的平原,称之为随枣走廊,是古今东西交往的重要通道。全县版图面积5673平方公里,人口98万。 2. 企业生产储存规模、工艺技术、装置设施 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是以二甲基二氯硅烷为主要原料,经过水解合成,以硅氧(Si-O)键为主链,硅原子上直接连接有机基的有机-无机化合物。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分子结构呈现环状,主要包括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以及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及或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及或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及或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含量达到50%以上的无色透明或乳白色液体,可燃,无异味,不溶于水, 溶于苯等有机溶剂。

(完整word版)在役化工装置(设施)安全设计诊断指南

附件2 在役化工装置(设施)安全设计诊断指南 一、诊断对象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企业中未经正规设计的在役化工装置(设施)。 (一)未经正规设计是指没经过法定资质设计单位设计。 (二)在役化工装置(设施)是指在役的生产装置、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其中,生产装置是指由工艺设备及设备辅助附件等组成的能完成产品生产的功能系统。 二、诊断主要内容 (一)装置(设施)布局 1.装置区内装置储存设施(组)布置,储罐区、装卸设施布置是否符合要求,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等; 2.消防通道、安全疏散通道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二)工艺技术及流程 1.工艺技术是否成熟、可靠,国内首次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 2.工艺流程的组成,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化学反应、

产品精制、储存和装卸等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的单元操作过程或工序组成,每个单元操作过程或工序的设备构成和连接(含反应釜、塔、炉、槽罐等各类设备、设施、管道、自控联锁装置、监测报警设施、泄压止逆设施、阻火设施、吸收、中和及破坏设施、惰性气体保护和置换设施等),是否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并保证安全运行; 3.操作方式、工艺参数、主要控制指标(温度、压力、流量、配比、液位等)是否符合安全操作条件要求; 4.各生产物料所流经工艺设备的顺序、去向、步骤等是否符合工艺安全要求,禁忌物料的使用是否安全; 5.整个工艺技术及流程能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三)主要设备和管道 1.主要设备的安全设施及定型设备的选型、非标设备的制作和选用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设备、管道、管件的选材、选型及结构是否符合物料性质(有毒、腐蚀、易燃、易爆等)及作业环境(高温、高压、低温、临氢、强紫外线照射等)的要求; 3.主要工艺物料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和阀门、法兰等管道元件的选用和连接方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四)自动控制 1.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装置是否装设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大型化工装置是

-临床评价报告模板

临床评价报告模板 一同品种医疗器械判定 申报产品与某产品(注册证号:)基本原理、结构组成、与患者接触材料、生产工艺、安全性评价、符合的国家/行业标准、预期用途等方面完全相同,仅在a,b和c三项上略项有区别,但这些区别更有利于操作者的操作,不对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属于同品种医疗器械。对比信息见附件 附件1 同品种医疗器械对比表

二评价路径

申报产品与对比产品在基本原理、结构组成、与患者接触材料、生产工艺、安全性评价、符合的国家/行业标准、预期用途等方面完全相同,二者属于同品种医疗器械,二者的差异(a,b和c三项)以非临床研究资料证明不对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并收集到足够的对比产品**临床文献、投诉和不良事件数据、临床风险相关的纠正措施数据和中国人群数据,以证明同品种产品的临床性能和安全性;最后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形成《**临床评价报告》,完成临床评价。 三分析评价 3.1 申报产品与同品种医疗器械相同 如表1、表2所述,两产品在基本原理、结构组成、生产工艺、与人体接触部分的制造材料、安全性评价、产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禁忌症、消毒方式、包装、标签、产品说明书方面相同。 随着法规的更新,国家/行业标准的发布,其他同类产品注册申请中审评指导意见,申报产品**符合的国家/行业标准更多,如电磁兼容标准《GB/T 18268.1-2010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8268.26-2010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26部分:特殊要求体外诊断(IVD)医疗设备》,在禁忌症、标签和说明书中都有补充。 3.2 证明申报产品与同品种医疗器械的差异不对产品的安全有效性生产不利影响的支持性资料(自身非临床研究、临床文献数据、临床

石油库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 0. 1条石油库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做到技术 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安全,管理方便,确保油品质量,减少油品损耗,防止污染环境,节约用地和节约能源。 第1. 0. 2条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库新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石油库的设计: 一、总容量小于500立方米的石油库; 二、地下水封式石油库; 三、自然洞石油库; 四、使用期限少于5年的临时性石油库。 本规范亦不适用于生产装置内部的储油设施的设计。 第1. 0. 3条石油库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 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1. 0. 4条石油库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I. 0. 4的规定。 石油库等级划分表1. 0. 4 第1. 0. 5条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表 1 . 0. 5的规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表1 . 0. 5 第1. 0. 6条石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表 1 . 0. 6的规定。 石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表1 . 0. 6

第二章库址选择 第2. 0. 1条石油库的库址,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以铁路运输为主的石油库,应靠近有条件接轨的地方;以水运为主的石油库,应靠近有条件建设装卸油品码头的地方。 第2. 0. 2条储存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大宗油品的石油库的库址 选择,应考虑产、运、销的关系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油品运输流向。 第2. 0. 3条为城镇服务的商业石油库的库址,在符合城镇环境保护与防火安全要求的条件下,应靠近城镇。 第2. 0. 4条企业附属石油库的库址选择,应结合该企业主体工程统一 考虑,并应符合城镇或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与防火安全的要求。 第2. 0.5条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不得选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 人工洞石油库的库址,应选在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均一、石质坚硬与不易风化的地区,并宜避开断层和密集的破碎带。 第2. 0. 6条一、二级石油库的库址,不得选在地震基本烈度九度及以上的地区。 第2. 0. 7条当库址选定在靠近江河、湖泊或水库的滨水地段时,库区场地的最低设计标咼,应咼于计算最咼洪水位0. 5米。 当有防止石油库受淹的可靠措施;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库址亦可选在低于计算最高洪水位的地段。 计算最高洪水位采用的洪水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二级石油库不应低于1 /50 (即五十年一遇); 二、三、四级石油库不应低于1 /25即二十五年一遇)。 第2. 0. 8条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满足生产、消防、生活所需的水源和电源

安全设计诊断报告(精选)

目录 第1章企业概况............................................... - 1 - 1.1企业名称、法人代表以及公司主要负责人..................... - 1 - 1.2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 1 - 1.3未经正规设计在役化工装置(设施)情况....................... - 1 - 1.4物料危险性分析........................................... - 7 - 1.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 10 - 1.6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辨识.............................. - 11 - 1.7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情况.................................. - 11 - 1.8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 12 - 1.9人员培训取证情况........................................ - 13 -第2章安全设计诊断的依据.................................... - 13 - 2.1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 - 13 - 2.2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 - 16 - 2.3其它相关报告或资料........................................ - 18 -第3章诊断发现的隐患........................................ - 20 - 3.1装置(设施)布局的诊断检查.................................. - 20 - 3.2工艺技术及流程的诊断检查.................................. - 22 - 3.3主要设备和管道的诊断检查.................................. - 23 - 3.4自动控制、气体探测的诊断检查.............................. - 23 - 3.5公用工程的诊断检查........................................ - 25 -第4章整改建议意见.......................................... - 26 - 附件: 附件1:主要装置设备一览表 附件2:安全生产许可证 附件3:总平面布置图 附件4: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 附件5:气体检测平面布置图 附件6:油漆工艺流程简图 附件7:车间设备布置平面图

gb50074石油库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gb50074石油库设计规范 篇一: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xx 4库址选择 4.0.1石油库的库址选择应根据建设规模、地域环境、 油库各区的功能及作业性质、重要程度,以及可能与邻近建(构)筑物、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综合考虑库址的具体位置,并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防火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要求,且交通运输应方便。 4.0.2企业附属石油库的库址,应结合该企业主体建(构)筑物及设备、设施统一考虑,并应符合城镇或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 4.0.3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不得选择 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 4.0.4一、二、三级石油库的选址,不得选在抗震设防 烈度为9度及以上的地区。4.0.5一级石油库不宜建在抗震 设防烈度为8度的Ⅳ类场地地区。 4.0.6覆土立式储罐区宜在山区或建成后能与周围地形

环境相协调的地带选址。 4.0.7石油库应选在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可靠地防洪、排涝措施。 4.0.8一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100年设计;二、三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50年设计; 四、五级石油库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25年设计。 4.0.9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满足生产、消防、生活所需 的水源和电源的条件,还应具备污水排放的条件。 5库区布置 5.1总平面布置 5.1.1石油库的总平面布置,宜按储罐区、易燃和可燃 液体装卸区、辅助作业区和行政管理区分区布置。石油库各区内的主要建(构)筑物或设施,宜按表5.1.1的规定布置。 5.1.4储罐应集中布置。当储罐区地面高于邻近居民点、工业企业或铁路线时,应加强防止事故状态下库区易燃和可燃液体外流的安全防护措施。 5.1.5石油库的储罐应地上露天设置。山区和丘陵地区 或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覆土等非露天方式设置,但储存甲b 类和乙类液体的卧式储罐不得采用罐式方式设置。地上储罐、覆土储罐应分别设置储罐区。 5.1.9同一储罐区内,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 罐宜相对集中布置。储存Ⅰ、Ⅱ级毒性液体的储罐罐组宜远

安全风险分析报告模板[1]

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产品名称:(注册标准上的名称) 风险评价人员及背景:(项目组长、医学角度的大夫、技术角度的设计人员、应用角度的、市场角度的,并提供人员资格证明,如受过的培训资格、职称等级) 编制:日期: 批准:日期:

1.编制依据 1.1相关标准 1)YY0316-2003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2)GB9706.1-1995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安全要求; 3)IEC60601-1-4:1996医用电器设备——第一部分:通用安全要求——4:并行标准:医 用可编程电气系统 4)产品标准及其他 1.2产品的有关资料 1)使用说明书 2)医院使用情况、维修记录、顾客投诉、意外事故记录等 3)专业文献中的文章和其他信息 2.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文是对XXXX进行风险管理的报告,报告中对所有的可能危害以及每一个危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判定。对于每种危害可能产生损害的严重度和危害的发生概率进行了估计。在某一风险水平不可接受时,采取了降低见的控制措施,同时,对采取风险措施后的剩余风险进行了评价。最后,使所有的剩余风险的水平达到可以接受。 本报告适用于……产品,该产品处于设计和开发阶段(或处于小批生产阶段)。 3.产品描述 本风险管理的对象是……(如能加入照片或图片最好),产品概述、机理、用途 适应症: 禁忌症: 设备由以下部分组成:(文字描述或示意图) 4.产品预期用途以及与安全有关的特征的判定 (依序回答附录A用于判定医疗器械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的问题) 4.1产品的预期用途、预期目的是什么?如何使用? 应考虑的因素:预期使用者及其精神、体能、技能水平、文化背景和培训等情况 人机工程学问题、医疗器械的使用环境和由谁安装 患者是否能够控制和影响医疗器械的使用 医疗器械是否用于生命维持或生命支持 在医疗器械失效的情况下是否需要特殊的干预 是否有接口设计方面的特殊问题可以导致不经心的使用错误(见4.27) 设备起诊断、预防、治疗、缓解或创伤补偿、解剖矫正、妊娠控制的哪个作用 4.2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患者或其他人员接触、如何接触、接触时间长短?

石油库设计规范条文(doc 48页)

石油库设计规范条文(doc 4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石油库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oil depot GB 50074-2002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本条规定了设计石油库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石油库属爆炸和火灾危险性设施,所以必须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是安全的有效保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要兼顾经济效益。本条提出的各项要求是对石油库设计提出的原则要求。设计单位和具体设计人员在设计石油库时,应严格执行本规范的具体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条文中提出的要求。 1.0.2 本条规定了《石油库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和不适用范围。 1 本次修订对《石油库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做了如下改变: 1)增加了“改建石油库”的设计,也应遵循本规范的规定; 2)把总容量小于500m3的小型石油库纳入到本规范适用范围之中。 2 与1984年版《石油库设计规范》相比,本规范不适用范围有如下变化: 1)取消了使用期限少于5年的临时性石油库和生产装置内部的储油设施的设计不适用范围的规定; 2)增加了石油化工厂厂区内、长距离输油管道和油气田油品储运设施的设计为不适用范围。 3 上述变化有以下情况或理由。 l)建设部关于本次对《石油库设计规范》、《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的修订文件中,同意把小型石油库的有关内容并入《石油库设计规范》中,这样既完善了《石油库设计规范》标准的内容,方便使用,也避免了大小油库两个标准的不协调、不一致之处; 2)使石油库改建部分工程也有规范可以遵循;

3)相关部门或行业的标准逐步健全,使得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工程建设有了可遵循的国家标准规范。这样,石油化工厂厂区内、长距离输油管道和油气田的油品储运设施的设计不再使用本规范;4)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使用期限少于5年的临时性石油库也应该受标准规范的制约; 5)本规范己不再适用于石油化工厂厂区内油品储运设施的设计,生产装置内部储油设施的设计使用规范的问题己不是本规范应该提及的问题了。 1.0.3 这一条规定有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石油库设计规范》是专业性技术规范,其适用范围和它规定的技术内容,就是针对石油库设计而制定的,因此设计石油库应该执行《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规定。在设计石油库时,如遇到其他标准与本规范在同一问题上作出的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执行本规范的规定。 其二,石油库设计涉及的专业较多,接触的面也广,本规范只能规定石油库特有的问题。对于其他专业性较强、且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作出规定的问题,本规范不便再作规定,以免产生矛盾,造成混乱。本规范明确规定者,按本规范执行;本规范未作规定者,可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 2.0.1 关于石油库的等级划分,本次规范修订时作了调整,且与原规范的等级划分有了比较大的改变。一级石油库从50000m3及以上改为100000m3及以上;五级石油库从500m3以下改为1000m3以下;二、三、四级石油库也都适当增加、调整了容量。调整的理由主要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各地方各部门的用油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油罐的单罐容量也在不断地加大,目前最大单罐容量已达到100000m3。炼油厂的原油处理能力20世纪70 年代250万吨/年处理量已是较大的,现在新建炼油厂已提出达到1000万吨/年处理能力的要求。国内几十万吨的原油库已不少见,一个县级石油库也可以达到几千吨到上万吨的容量。国外的大石油库也有相当可观的容量,如日本鹿岛原油储备库,库容量为694万m3。石油库容量增大了,石油库的等级划分也应随之作适当的调整,以使各级石油库的容量梯度更为合理,更便于对不同库容的石油库提出不同的技术和安全要求。例如,本规范对单罐容量和总容量在50000m3及以上的油库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安全要求。 2.0.2 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没有根本性变化,只是对乙类油品细化为乙A、乙B类,这是为了适应规范中新增条文的要求而提出的。如要求喷气燃料、灯用煤油等油品应选用浮顶或内浮顶油罐,就有必要把乙类油品划分为乙A、乙B类。在条文中的写法是“储存甲类和乙A类油品的地上油罐,应采用浮顶油罐或内浮顶油罐”。 2.0.3 石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部分作了调整。如铁路油品装卸栈桥和汽车油品装卸站台可以采用三级耐火等级,主要是针对铁路油品装卸栈桥和汽车油品装卸站台目前有相当多采用钢质结构的现状而提出的。钢栈桥轻便美观,易于制作,但达不到二级耐火等级的要求;另一方面油品装卸栈桥(或站台)发生火灾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很少,故允许铁路油品装卸栈桥和汽车油品装卸站台耐火等级为三级是合理的。

1.设计安全诊断重点内容课件

附件1: 设计安全诊断重点内容 依据国家及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结合近年来我省未经正规设计的化工装置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省安监局《关于开展化工装置设计安全诊断工作的意见》(鲁安监发字〔2011〕118号),确定了工艺技术及流程、主要设备和管道、自动控制、重要设备设施布置等设计安全诊断的重点内容。以上四个方面诊断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工艺技术及流程 (一)工艺技术是否成熟、可靠,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是否在小试、中试或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 1、依据企业的工艺技术资料、安全评价报告及其他相应资料,诊断工艺技术是否成熟可靠,是否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工艺安全的工艺、设备。 2、企业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应当具有小试、中试或工业化试验的鉴定材料。 3、对于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承担诊断的设计单位应当会同企业组织相关专家对工艺技术的安全可靠性进行分析,各市安监局组织进行安全可靠性论证。

(二)工艺流程的组成,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精制、储存和装卸等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的单元操作过程或工序组成,每个单元操作过程或工序的设备构成和连接(含反应器、塔、炉、槽罐等各类设备、设施、管道、自控联锁装置、监测报警设施、泄压止逆设施、阻火设施、吸收、中和及破坏设施、惰性气体保护和置换设施等),是否合理并保证安全运行。 1、按照诊断范围对整套装置的工艺流程进行介绍,并逐一进行安全分析。 原料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精制、储存和装卸等环节的工艺流程组成是否合理并满足工艺安全要求。 以上各环节的单元操作过程或工序组成,包括:化工单元反应,如氧化、还原、氢化、脱氢、水解、卤化、硝化、磺化、胺化、烷基化、酯化、聚合、催化等;化工单元操作,如流体流动、液体输送、气体的压缩与输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传热、蒸发-结晶、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等;是否合理并满足工艺安全要求。 每个单元操作过程或工序的设备构成和连接(含反应器、塔、炉、槽罐等各类设备、设施、管道、自控联锁装置、监测报警设施、泄压止逆设施、阻火设施、吸收、中和及破坏设施、惰性气体保护和置换设施等),是否合理并满足工艺安全要求。 2、根据《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

[GBJ74-84]石油库设计要求规范

标准名称:石油库设计规 GBJ 74-84 标准编号: GBJ 74-84 标准正文: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石油库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安全,管理方便,确保油品质量,减少油品损耗,防止污染环境,节约用地和节约能源。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石油库新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 本规不适用于下列石油库的设计: —、总容量小于500立方米的石油库; 二、地下水封式石油库; 三、自然洞石油库; 四、使用期限少于5年的临时性石油库。 本规亦不适用于生产装置部的储油设施的设计。 第1.0.3条石油库设计除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 的要求。 第1.0.4条石油库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第1.0.5条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表1.0.5的规定。 第1.0.6条石油库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表1.0.6的规定。 表1.0.4 石油库的等级划分 ━━━━━━━━━━━━━━┯━━━━━━━━━━━━━━ 等级│总容量 (米^3) ──────────────┼────────────── 一级│ 50000 及以上 二级│ 10000至50000以下 三级│ 2500至10000以下 四级│ 500至2500以下 ━━━━━━━━━━━━━━┷━━━━━━━━━━━━━━ 注: 表中总容量系指石油库储油罐的公称容量和桶装油品设计存放量之总和。不包括零位罐、高架罐、放空牌以及石油库自用油品储罐的容量。 表1.0.5 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类别│油品闪点(℃) │举例 ──────┼────────┼─────────────────甲│ 28以下│原始、汽油 ──────┼────────┼─────────────────乙│28至60以下│喷气燃料、灯用煤油、一35号轻柴油 ───┬──┼────────┼─────────────────│ A │ 60至120 │轻柴油、重柴油、20号重油 ├──┼────────┼─────────────────

安全设计诊断报告

安全设计诊断报告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目录 附件: 附件1:主要装置设备一览表 附件2:安全生产许可证 附件3:总平面布置图 附件4: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 附件5:气体检测平面布置图 附件6:油漆工艺流程简图 附件7:车间设备布置平面图

第1章企业概况 1.1企业名称、法人代表以及公司主要负责人 1.2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硝基漆制造,其中硝基漆的生产能力为100t/a,丙烯酸漆生产能力为600t/a;是一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硝化棉溶液、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各类树脂、丁醇、铝银浆等。产品硝基漆和丙烯酸漆为“含一级易燃溶剂的油漆、涂料”,危规号32198,属于危险化学品,因此企业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企业于2010年5月进行过安全现状评价,在2011年9月进行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编号为:(ZJ)WH安许证字[2011]-J-0277,有效期至2014年9月18号。企业现有就业人员1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人。 该公司已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市级达标等级,证书编号:AQBWⅢ 表1-1 企业情况一览表 1.3未经正规设计在役化工装置(设施)情况 表1-2 装置(设施)名称、规模

工艺技术来源:工艺技术来源主要依托企业自有技术,相关工艺技术成熟、可靠,企业已有多年的安全生产运行经验。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3]第21号,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也不属于鼓励类产业。对照《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年本)》,不在淘汰计划的条目。 安全生产许可证取证情况:证书号为(ZJ)WH安许证字[2011]-J-0277,有效期至2014年9月18日。 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情况: 情况说明:某厂年产丙烯酸漆600吨、硝基漆100吨项目未经正规设计,根据《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未经正规设计在役化工装置安全设计诊断工作的通知》浙安监管危化[2013]69号,本项目属于开展化工设计诊断工作范围。 1.3.1主要建构筑物 企业所涉及的主要建构筑物情况见表1-3。

石油库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石油库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安全,管理方便,确保油品质量,减少油品损耗,防止污染环境,节约用地和节约能源。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库新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石油库的设计: —、总容量小于500立方米的石油库; 二、地下水封式石油库; 三、自然洞石油库; 四、使用期限少于5年的临时性石油库。 本规范亦不适用于生产装置内部的储油设施的设计。 第1.0.3条石油库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1.0.4条石油库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第1.0.5条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表1.0.5的规定。 第1.0.6条石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表1.0.6的规定。 表1.0.4石油库的等级划分 ━━━━━━━━━━━━━━┯━━━━━━━━━━━━━━ 等级│ 总容量(米^3) ──────────────┼────────────── 一级│ 50000 及以上 二级│ 10000至50000以下 三级│ 2500至10000以下 四级│ 500至2500以下 ━━━━━━━━━━━━━━┷━━━━━━━━━━━━━━ 注: 表中总容量系指石油库储油罐的公称容量和桶装油品设计存放量之总和。不包括零位罐、高架罐、放空牌以及石油库自用油品储罐的容量。 表1.0.5 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 类别│ 油品闪点(℃)│ 举例 ──────┼────────┼───────────────── 甲│ 28以下│ 原始、汽油 ──────┼────────┼───────────────── 乙│28至60以下│喷气燃料、灯用煤油、一35号轻柴油 ───┬──┼────────┼───────────────── │ A│ 60至120│ 轻柴油、重柴油、20号重油 ├──┼────────┼───────────────── 丙│ B │ 120以上│润滑油、100号重油 ━━━┷━━┷━━━━━━━━┷━━━━━━━━━━━━━━━━━ 表1.0.6石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 ━━━━┯━━━━━━━━━━━━━━━━━━━━━┯━━━━┯━━━━ 序号│建筑物和构筑物名称│油品类别│耐火等级 ────┼─────────────────────┼────┼──── 1 │油泵房(棚)阀室(棚)、灌油间、铁路装卸油│甲、乙│ 二级 │品暖库│ 丙│ 三级 ────┼─────────────────────┼────┼──── 2 │ 桶装油品库房及敞棚│ 甲│二级 │ │乙、丙│ 三级 ────┼─────────────────────┼────┼──── 3 │ 化验室、计量室、仪表间、变配电间、修洗│ │ │桶间、汽车油罐车库、润滑油再生间、柴油发电│ │二级 │机间、空气压缩机间、铁路装卸油品栈桥、高架│ │ │罐支座(架)││ ────┼─────────────────────┼────┼──── 4 │机修间、器材库、水泵房│ │三级 ━━━━┷━━━━━━━━━━━━━━━━━━━━━┷━━━━┷━━━━ 第二章库址选择 第2.0.1条石油库的库址,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以铁路运输为主的石油库,应靠近有条件接轨的地方; 以水运为主的石油库, 应靠近有条件建没装卸油品码头的地方。

安全设计诊断报告

目录 第1章企业概况- 1 - 1.1企业名称、法人代表以及公司主要负责人- 1 - 1.2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1 - 1.3未经正规设计在役化工装置(设施)情况- 1 - 1.4物料危险性分析- 8 - 1.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1 - 1.6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辨识- 12 - 1.7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情况- 13 - 1.8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13 - 1.9人员培训取证情况- 14 - 第2章安全设计诊断的依据- 15 - 2.1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 15 - 2.2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标准、规- 18 - 2.3其它相关报告或资料- 20 - 第3章诊断发现的隐患- 21 - 3.1装置(设施)布局的诊断检查- 21 - 3.2工艺技术及流程的诊断检查- 23 - 3.3主要设备和管道的诊断检查- 24 - 3.4自动控制、气体探测的诊断检查- 25 - 3.5公用工程的诊断检查- 26 - 第4章整改建议意见- 28 - 附件: 附件1:主要装置设备一览表

附件2:安全生产许可证 附件3:总平面布置图 附件4: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附件5:气体检测平面布置图附件6:油漆工艺流程简图附件7:车间设备布置平面图

第1章企业概况 1.1企业名称、法人代表以及公司主要负责人 1.2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硝基漆制造,其中硝基漆的生产能力为100t/a,丙烯酸漆生产能力为600t/a;是一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硝化棉溶液、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各类树脂、丁醇、铝银浆等。产品硝基漆和丙烯酸漆为“含一级易燃溶剂的油漆、涂料”,危规号32198,属于危险化学品,因此企业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企业于2010年5月进行过安全现状评价,在2011年9月进行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编号为:(ZJ)WH安许证字[2011]-J-0277,有效期至2014年9月18号。企业现有就业人员1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人。 该公司已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市级达标等级,证书编号:AQBWⅢ-20120006,有效期至2015年06月20日。企业情况见表1-1。 表1-1 企业情况一览表 1.3未经正规设计在役化工装置(设施)情况 表1-2 装置(设施)名称、规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