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孝道的批判与继承

传统孝道的批判与继承

传统孝道的批判与继承
传统孝道的批判与继承

传统孝道的批判与继承

——关于孝道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几点思考

作者:张玉峰硕士论坛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380 更新时间:2008-12-31

[摘要] 中国有句老话:“百行孝为先”。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当代不少伦理学家也把孝敬父母看作是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行为准则,处理人际关系的起点,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当代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其道德水准关系国家未来。对中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孝的内涵及其思想演变

何谓孝?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一)西周孝的内涵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二、传宗接代。在周人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易经》:“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孝的这种初始含义在儒家早期经典里也有描述.,《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把传宗接代摆在首位。总之,西周时期的孝是一种宗教伦理。

(二)孔子论孝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走向灭亡,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期。随着宗法奴隶制的日趋瓦解,“礼崩乐坏”。而当时的孔子认为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如果不树立父母家长的权威,就无法达到家庭的稳定,进而也就无法稳定社会。所以,孔子提倡“孝”。孔子对西周的“孝”进行了继承发展改造和创新具体如下:

1、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2、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

3、把“孝”与“悌”结合起来。《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其为人也孝梯,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悌:敬兄,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所谓“出则弟”就是这个意思,它主要表现的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

4、提出“几谏”的原则。孔子认为,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就是他所说的“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几谏”的原则兼顾到孝敬与社会群体利益这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5、孔子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人,仁不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是人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必须有一个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总之,孔子提出的孝实际上是一种家庭伦理,这就使孝从宗族伦理转化为家庭伦理。

(三)曾子论孝

在孔子以后的儒学发展中,曾子可以说是儒家孝理论的集大成者。孔门中曾子不仅以其孝著称,而且在孝道理论方面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曾子思想以孝为核心,开创了儒家的孝治派。具体如下:

1、对孝道的全面泛化。

孝在孔子那里仅是一种对父母的敬爱的伦理意识,而曾子将孝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使其成为道德的总和,天经地义的原则。曾子说:“民之本教曰孝。。。。。。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义此者也;忠者,忠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礼者,礼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在传统的儒家中,仁义忠信礼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而曾子将这些内容都和孝联系在一起,认为讲求仁爱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体现仁爱;讲求仁义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掌握适宜的程度;讲求忠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合乎忠的要求;讲求信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合乎真正的信实;讲求礼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对礼有真正的体会;讲求强大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表现出坚强。在这里,孝完全统摄了一切社会准则,是一切高尚品行的内在依据,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曾子还说:“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曾子认为孝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将孝置于至尊的地位。这样,孝已经跨越了时间与空间,成为永恒的命题,是人类社会一切领域的终极法则。

将孝道与忠君联系为一体。

曾子认为:“忠”可以是作为家庭伦理观念的孝的组成部分,而与血缘关系密切相关的孝又适用于事君,成为政治原则。“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大戴礼记。曾子

大孝》,在这里,表示忠君的忠已成为孝的一部分,不忠君就是不孝,这就意味着在曾子的理论中,忠已经被纳入孝的范畴,孝所使用的对象由子女对父母的孝已经变成社会中的人对于君主的忠诚。

2、强调实践孝道与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曾子认为,提高修养的方法,在于孝的实践与内心的反省,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参悟,不断地开阔心灵的领域。这便是曾子突出强调的“吾日三省吾身”,讲求用内心的反省来检验自己的举止是否合乎道德的原则。

(四)孟子论孝

一般认为,孔门以曾子最能传孝道,而子思是曾子的学生,孟子又是就学于子思的门人,所以孟子对孝的重视程度也自然超过欧其他儒者。他对孝道的继承发展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提出性善论,进一步完善儒家孝道的哲学基础。

孟子接受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人都能达到“仁”的主观因素,“人人皆可为尧舜”,从而提出人的本质是性善的理论。人性是天赋的,孝的善德当然也是天赋的,人人都是生而具备的。

亲亲原则的建立,使孝悌成为五伦的核心。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孟子离娄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事亲、尊亲成了人最高的道德表现。正因为孝成了人生最高的道德,所以孟子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

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在这五伦中,孟子认为父子、君臣两伦最重要,“仁之实,事亲是也;父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孝悌成了五伦的中心,所谓“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孟子。滕文公下》,都将孝悌作为德性的最高表现。因此,孟子所最为推崇的圣人是舜,“荛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总之,孟子将孝悌作为伦理道德的中心,是对孔子孝悌合一的思想的直接继承与发展。使孝道进一步政治化。

孝治是孟子为君主设计的一种理想境界,他不厌其烦第向梁惠王反复宣扬孝治,“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使儒家孝道进一步蒙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五)荀子论孝

荀子并不以孝道而著名,由于他坚持性恶论的人性说,其思想以“隆礼”为核心,因此,他把孝道仅仅看做表现家庭伦理的一般道德。但其论孝言论中的君重于父的观点却影响深远。

(六)《孝经》的主要内容

《孝经》是儒家关于孝道的专论,其思想全面完备,把孝的地位与作用推到极致,成为儒家极其重要的经典,它是对孔、曾、孟孝道思想的全面继承发展,标志着儒家孝道理论创造的完成。在以后漫长的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是对上述孝道理论的社会、政治方面的实践,而再少有理论的创新,最多是修修补补而已。

《孝经》大约成书于秦汉之际,其作者有说是孔子、曾子、曾子的门人所作,至今无定论。

《孝经》思想的主题或最大特点是孝的泛化、政治化,甚至神秘化。《孝经》将以孝治天下描绘成一副诱人的图景,“先王又治理德之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经。开宗明义》.指出,假若能够以孝治天下,便会得到“万国之欢心”、“百姓之欢心”、达到“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的地步。一部《孝经》,不足两千字,却多次讲到“治”、“顺”,行孝道,就能“治天下”“顺天下”。

《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它十分明确地将行孝与“事君”结合在一起,把“事亲”与“事君”混同起来,“事君”成了孝道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这是孝进一步政治化的表现。

《孝经》把孝分为“五等之孝”,“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分五章讨论,体现了孝道的不同层次。

《孝经》还有一些独特的内容,用刑罚来维护孝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孝经。五刑》认为不孝之人与要挟君主者和非议圣人者一样,都是大乱的祸根。

总之,《孝经》作为儒家专论孝道的一部经典,以其孝道理论的全面性、浓厚的政治化色彩,使儒家的孝道理论创造达到了顶峰。

秦以武力统一六国之后,一反西周奴隶制下的礼乐文明,在统治思想上推行法家学说,企图以法的精神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其结果却导致了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很快走向了灭亡之路。西汉统治者总结秦亡的教训,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酝酿,终于选择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同时兼采各家思想的适用部分作为自己的统治思想,其中“以孝治天下”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孝就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开始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这时的孝已越出了家庭伦理的范围,成为传统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贯通性、统领性的道德意识。

西汉以后,封建孝道并无太大变化。从孝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孝经历了从祭祀祖先的宗教伦理到家庭伦理,再到政治伦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孝观念的内容在不断蜕变,其中的合理因素愈来愈少、消极因素被引向极端。

二、传统孝观念的主要内容

(一)养亲与敬亲

养亲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孟子曾提出不孝的五种情况,即“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在这五种不孝的情况中,有三种均为“不顾父母之养”,这也可以从反面证明养亲是为人子的基本义务。

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孔子对“敬亲”特别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传统孝观念中,敬亲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孝。只有上升到敬亲的高度,把两个层次的孝结合起来才算是真正达到了孝的要求。

(二)顺亲与谏亲

敬亲,不仅表现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更为深层的是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唯命是从,所以常看到孝顺连用。“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礼记.祭统》)这里的畜即顺之意。“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顺就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

但如果认为,只要是长辈的,无论在一切情况下都是对的,并且要求子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绝对服从,显然是片面的。那么当父母长辈有过错时,子女应怎么办呢?儒家伦理给出了答案,即子女要委婉谏诤。孔子主张“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即委婉劝谏。孟子也曾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孟子.告子下》)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三)传宗接代

传统孝观念认为人在结婚之后必须生子,生子育孙能使家庭以至整个宗族得以稳固和延续,使先祖得以祭祀。完不成这一重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对祖先最大的不尊。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孝经.圣治章》也说:“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即使奉养父母锦衣玉食,但终无后人再续家门,让父母死不瞑目,古代孝子会感到无限遗撼,感到愧对父母。可见传宗接代观念在古代是报答、安慰父母的一种方式和情结。

(四)丧亲、祭亲

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这是孝的最高表现。孟子曰:“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滕文公上》)“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礼记.祭义》)从以上可看出传统孝观念非常重视“事死”的。

“事死”也就是古人说的丧亲。曾子将丧亲之孝概括为“慎终追远。”慎终是父母死亡的丧葬行为,追远是父母死后的祭祀礼仪。可见,子女表达丧亲之孝的形式就是丧葬和祭祀,也就是说父母或长辈去世后要举行葬礼和祭礼。

(五)立身、立功,以显父母

孝,乃百善之先,百德之首。因此,立身行道的一切几乎都被看作是孝。要立身必须首先存身,即保全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礼记.祭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遗留下来的,如果毁伤了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毁伤父母的遗体,就是不孝。

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础上要立德、立言、立功,“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子女们寒窗苦读,跻身仕途,求取功名,为的是秉承父志,善继善述,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希望,“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中庸》)。为的是保持家风淳朴,维护家道兴旺,为父母、为家庭取得荣誉,延续父母、家庭及家族的生命。光宗耀祖,光大宗门,这是传统孝道对子女在家庭伦理范围内的最高要求。

三、传统孝观念的辩证分析

(一)传统孝观念的积极价值

首先,传统孝观念中的“养亲”、“敬亲”具有普世价值

孝的基本含义就是“善事父母”。养亲就是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养。子女在幼小时受到父母的抚养和教育,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有赡养、扶助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赡养父母仅仅有养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在赡养的过程中体现出“敬”。每个人生下来都离不开父母亲人的养育,在这种养育的亲密关系中,必会自然地形成子辈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人的爱戴、尊敬之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际关系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很难想象一个人连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爱不敬,他怎么能生发对他人、社

会、国家的爱呢?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呢?

传统孝道中所讲的“养亲敬亲”思想在任何人类社会中都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所以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永恒价值。

其次,“亲亲”、“敬长”观念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在古人看来,一切人际关系均是基于孝而发生的。中国传统社会,特重家庭,在家庭中又首重父子关系,而调节父子关系的道德规范就是儒家提倡的“孝”。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孟子则说:“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孟子.公孙丑下》)通过父子关系直接体现子孙与祖宗的关系。兄弟关系也是因为双方均是父母所生,我们敬重父母,也应该敬重由父母所创造的生命。夫妻关系也是为了延续宗族的生命而得以建立的,家族、宗族、亲戚等关系都是基于血缘关系而发生的。师生关系是精神关系,老师是精神生命之所出,因而古代社会强调对待师父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朋友关系一样是由精神或文化的关系而产生,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我们求友的目的就是借助朋友之力来充实精神生命或文化生命,因此,友道实为师道的扩大,中国的师友关系一样是导源于孝道的。所以,孝是中国文化向人际与社会历史横向延伸的根据与出发点,是贯穿天、地、人、己、子、孙的纵向链条。

从精神机制上看,儒家文化就讲究一个“推”字。提倡孝道要推及于人,要行忠恕之道,如果将对父母之敬爱,对兄长之尊重(即孝悌)精神推及于人,那一定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如此,不仅会和睦九族,以亲乡里,而且会以君为父而忠君,以民为本而爱民,由追祖宗而爱祖国,以师为父而尊师,以长老为父兄而敬老尊长等等,从而处理好一切人际关系。如果全社会范围内的人都做到了“亲亲”、“敬长”,那么整个社会的稳定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再次,传统孝观念中的“立身扬名”之孝造就了许多忠君爱国的杰出英才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立身然后方可言孝。而中国古代的“立身”,不外乎“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这三者之间虽有区别,但总体上来看,都已不再是局限于家庭内侍候父母的范围,而是一种社会的事业。众所周知,儒家对“立身”最为关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始终不移的追求。儒家修身的目的也正在于治平,在此意义上,立身之孝就会导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国事关怀。当然,古人行事、建功立业的促动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可能是因为各种偶然因素,也可能是出于现实功名利禄的引诱,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父母的教诲曾对他们的心灵产生过巨大的震撼力。传统孝观念强调对父母的遵从,因而父母教诲的权威性在古代社会是不容置疑的,其影响是终身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岳飞的母亲为勉励他英勇抗金,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的故事家喻户晓,感人至深;杨家将满门精忠报国,前仆后继,正是由于佘老太君夫妇的谆谆教诲与榜样示范;汉代的司马迁为了了却父母的宿愿,宁可承受着沉重的打击而隐忍苟活,完成了其父尚未完成的《史记》。由此可见,传统孝道也为社会造就了许多杰出的英才,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所创造的业绩,正好也说明了在古代社会中亲亲的爱国可能。

(二)传统孝观念的消极影响

首先,“无违即孝”

孟彭子问孝,孔子回答说“无违”。所谓“无违”,即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顺从。这是家长的专制主义与子女奴隶主义的集中体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即要求子女绝对服从父母。这种“无违即孝”的思想,对于国民性格最突出最严重的影响是:完全否定子女独立的人格和自由意志,压抑子女的进取和创造精神,泯灭子女的理想和事业,对子女独立人格和社会价值予以根本否定,从而培育了国人的权威主义人格,即绝对服从,泯灭自我的奴性人格。个人的独特行为,很少被允许。这种消极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其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

如果人人都坚守这一信条,那么,就不会有为国捐躯的无数民族英雄,不会有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不会有见义勇为者,不会有解剖学的发展,不会有生理器官捐献等等。

再次,“父子相隐”的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违背

传统孝观念强调“家庭本位”、“血缘优先”的意识。父子关系的自然特质是优先于是非判断,甚至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父子相隐”就是其典型的表现。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宗法亲情被看作是最高的价值,中国古代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向宗法伦理倾斜。当父子家人如有人犯罪,道德和法律都鼓励或默许他们之间的相互隐瞒和庇护。私情大于公法,这是与现代社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相违背的。现代法律精神是鼓励“大义灭亲”的。

另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这都是孝极端的例子。“郭巨埋儿”、“王祥卧冰”、“割股疗亲”等丧失人性的愚孝都已走向了孝本质的反面,是不符合现代科学精神的,应加以剔除。

总之,对待传统孝道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四、加强中学生孝道教育的意义

(一) 是提高当代中学生道德素质的起点

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张扬人性、贬抑兽性。而人性最基本、最初级的潜蕴内容与表现形式就是“亲亲”,传统儒家认为,“人性”是可变的。汉代王充说:“人之性,善可变恶,恶可变善。”(《论衡.率性篇》)人性的可变性表明人的道德品质的可塑性,道德品质的可塑性又充分证明后天教育对彰显人性、减少兽性有积极的作用。人性的教育与陶冶,依赖于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而孝道教育是一切道德教育的启蒙钥匙和基础。“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教”字从“孝”从“文”,可见古人之本意,教育之本旨。孝为道德之本,宣传与培养孝德,是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肯定,这一学

说是我们的先圣对人类教育理论发展的一大贡献。孝的教育可以抑止人的生物性而促进人性的发展与壮大。以“孝”为灵魂,以“爱”为内容,以“人”为对象,以“众”为目标的孝教育与现代社会所进行的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热爱人民等道德内涵的教育是同根同源的。要求人们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热爱集体,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然而,道德教育的培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道德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爱人”也有一个由亲人而他人、由近及远、由易及难的过程。由“亲亲”起教,渐而推广开去,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样道理,要求一个人具备高尚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也得从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做起,使其爱的视野逐步拓展,逐渐升华,推广扩大。中学生能爱其父母,才能进而爱兄弟,爱朋友,爱社会,爱国家,爱民族。

(二) 是形成中学生现在与未来和谐人际关系的手段

美国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说过:“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是社会的人,人要在社会中营造诗意的栖居环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互帮互助,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光明磊落、以诚相待。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社会,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力,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外在资源。此外,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必须想办法排遣,否则就会产生负性情绪,比如焦虑、抑郁等,这时,很可能会想到寻求社会支持,而这个社会支持之一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孝道的推行则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人际关系均是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得以展开的,孝成为古代社会一切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精神价值基础。从客观的人际关系来看,中国文化认为父子关系是最重要的,因而要父慈子孝:兄弟关系因为双方均是父母所生,所以要兄友弟恭;夫妻关系是为了延续宗族的后代而得以建立的,讲究举案齐眉,夫唱妇随;家族、宗族、亲戚等关系均是基于血缘关系而发生的,所以要睦邻友好;师生关系是精神关系,老师是精神生命之所在,因而对待师也要像对待父一样。朋友关系也是以道交之。从精神机制上看,儒家文化就讲求“推”字,要推及于人,要行忠恕之道,如果将对父母之爱敬,对兄长之尊重(即孝梯)精神推及于人,那一定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处理好一切人际关系。如果每个中学生都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别人、爱国家,多尽爱的责任,多做“爱的奉献”,必定会使社会风尚敦睦纯厚,而其自身也将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愉快与人相处,获得更多的精神物质回报。

(三) 是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促进社会稳定安宁的润滑剂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梯,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有爱心和责任感,在家孝父,养成对权威的服从习惯而少有暴决之气,多有和顺之德,故不会犯上作乱,这显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安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它的稳定与否,自然会对社会的稳定与否产生直接的影响。儒家“孝”德强调子女要孝敬父母,显然有稳定家庭进而稳定社会的作用。如果,每个中学生都能继承发扬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将来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全面满足父母的各种需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这样家庭也就会比较稳定。每个家庭都稳定了,社会自然也就稳定了。正像儒家所说的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实行孝梯,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出现“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梯推广到劳动人民中去,劳动人民也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这段话虽然是为禁锢劳动人民思想、维护封建统治和宗法

家族制度服务的,但剔除这些封建性糟粕,也不能说它没有道理。孝的推行确实和家庭稳定、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五、加强中学生孝道教育的对策

首先,要加强学校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的一些价值观、生活方式如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都传入中国,对中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在现实中,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造成了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对学生的教育特别重视“智”而忽视了“德”。其实,这样培养的人才是不健全的。学校作为教育的重地,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更是启迪心智、教化人心的场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也强调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而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应承担起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职责,应加强对学生的“孝德”的教育,特别是应将现代孝道的内容纳入德育课堂。我认为作为学校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第一、应加强学生对传统孝道的认知。

孝道是一种道德规范,是后天形成的,不是先天具有的。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对传统孝道的教育,特别是明清时期,劝人为孝的俗文故事、诗文、绘画、家训、贾桂、乡规民约为数非常多,形成于元代的《二十四孝》就是典型的通俗读物。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应多配备一些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籍,如《论语》、《孟子》、《荀子》、《大学》、《中庸》、《礼记》、《诗经》、《易经》、《孝经》、《吕氏春秋》等。通过阅读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从中吸取营养,健全自己的人格。

第二、要多开展一些活动加强孝道教育。

教育即活动,活动即教育。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孝”,在活动中实践“孝”,寓教于乐,实现教育目标,是十分有意义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如办黑板报、宣传栏,让学生收集一些古今中外有关孝道的名人名言,开展中西文化关于孝的辩论、唱一些关于孝道的歌曲等等。特别要经常开展一些感恩活动。这里的感恩是广义上的,不仅仅局限于对父母、老师的感恩。在一些重要的月份或节日适当地开展感恩活动是必要的。例如在一月份开展感恩生命活动,三月份感恩自然,五六月份感恩父母,七月份感恩党,九月份感恩老师,十月份感恩祖国,通过这些感恩活动,唤醒学生的爱心,传达爱心,从而使爱心进一步得到迁移和升华。

在这方面,一些学校也都进行了探索。如吉林三中开展评选校园“十大孝子”活动,莱州一中在全校加强孝德教育,济南一中规定节假日、父母生日,即为学生的“孝敬日”,每个学生在当天都要以实际行为向父母表达孝敬之意,江苏金坛市第二中学在全校2500多名学生

中广泛开展了“成才先成人,孝敬父母起”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极大地促进了孝德的推广,有利于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其次,注重实践,身体力行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被学生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所以,实践是学生们良好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径。唐代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不具有起码道德观的孩子,其精神世界是不完善的,中学生应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1、谨身节用,学会体贴父母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作:“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就是说,当子女的自己要节约一些,省俭一点,这样就能有充分的物力来赡养自己的父母。虽然,现在的父母不需要上中学的子女赡养,但经济上需要子女对父母的体贴与理解。一些中学生不顾家庭经济条件,电视广告上最新推出什么,他们就攀比着吃喝什么,什么最流行,他们就穿什么;什么最高档,他们便用什么。用父母的血汗钱为自己买面子,给同学点歌,庆贺生日party等。一些工薪阶层的父母为了满足孩子的欲望只得勒紧裤带,那些亏损企业提前下岗的学生父母更是苦不堪言。针对这些现象,可以布置学生算算亲情帐——一个月的的生活费、电话费、零花钱,一学期的学杂费、学费、住宿费,高中三年的总花费,大学四年的总花费。也可让家长对孩子亮家底、讲苦衷,通过这些活动,让中学生感受父母的辛苦和压力,学会体谅父母,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2、思想沟通,学会尊敬父母

“敬”是“孝”的重要内容。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于父母,不仅要“养”,更要“敬”,他点明了孝的本质在于敬。现代社会,父辈与子辈之间减少了一些可以触摸的,物质化的内容,因此,表孝心必然更加心理化,对父母表达依恋,尊重,关切,感激成为现代人孝心的主要内容。中学生和父母分享一下成绩和进步,让他们体会付出后的回报感。多向父母请教自己的困扰,增强父母对自身生命的价值感。常和父母沟通谈话,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在家时问一问父母上班累不累,让他们陶醉于养儿育女的快乐感。许多父母都表示希望与孩子在思想上能不断沟通,大多数事情的看法能够统一,彼此能原谅对方的错误行为,父母遇到工作或生活的烦恼了,孩子能对父母加以抚慰和支持。总之,父母希望孩子在思想上能尊重孝顺父母,这正是中学生孝道要努力的方向。

3、小事入手,学会关心父母

古人云:“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父母为了子女更专心于学业上的竞争、包揽了一切家务,以至于大多数中学生“高分低能”,自理能力弱,有些学生习惯于父母对自己的悉心照顾,却很少关心整日为自己操劳的父母。为了促使学生将孝敬父母的道德观念转变为关心父母的道德行为,可以让学生在家做些力所能及家务,自己叠被,自己收拾房间,自己动手刷鞋、洗袜子和内衣裤。暑假里给父母当帮手参加一些劳动等。还要懂得从点滴小

事入手学会体贴父母:父母下班了,问候一声;父母劳累时,请父母休息一下;父母外出时,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父母有病时,主动照顾,多说宽慰话;吃饭要等父母到才可以开饭,父母吃完才可以离开饭桌。对一度出现的“教育创新之举”所谓的“洗脚作业”,本人不以为然,孝道教育不能简单化、模式化。孝敬父母完全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但像布置作业一样,让每个学生按照统一的“洗脚”模式来“孝敬父母”,而且只洗一次,不可能从内心触动学生,涟漪过后很快会水面无痕。德行的培养应如涓涓细流,所谓静远流深。平时于细微处培养有助于他们养成一种习惯,回到家不是向父母要这要那,而是给予父母自己所能给予的,不是习惯于父母的照顾,而是习惯于去照顾父母。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灵支柱,他们的给予和照顾不仅能让父母感到无比温暖无比自豪,更能净化孩子自身的心灵,让他们体会父母平日的辛劳,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4、自尊自强,学会回报父母

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养育孩子的目的之一就是光宗耀祖,以显门第,因此,孩子是不是争气是父母关心的大事。父母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只要孩子争气,做父母的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只要孩子学习成绩优秀,父母就觉得无比光荣。这里,父母养育孩子固然有某些功利色彩,但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父母的殷切希望未尝不可以成为孩子努力学习的动力。中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努力发展自己,既培养了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将来的事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又满足父母的殷切期望,让他们获得极大的心理愉悦,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当代社会,继承父母志业,实现父母期望,为父母争光,令父母感到荣耀,依然是许多子辈的心愿,父母对子女的情感价值蕴涵其中。当然,我们也反对为了父母的面子和虚荣,一味的在学习上给自己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更反对只注重学习忽视其他的行为。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 肖波 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我们民族给出的答案是“导民以孝,以孝侍亲”,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面对今日中国“银发社会”浪潮到来之挑战,应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传统孝道以养老敬老为基本要求 传统孝道主张养老敬老。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德的根本,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伦理思想资源。 ⒈“奉先思孝”、善事父母,民以敬老为德。 爱敬父母是孝最基本的内容。孝之爱敬,从何而来?《礼记·祭义》有云:“立爱自亲始”,这种“爱人”之情来源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亲情;是一种出自自然人性,发自子女内心的对父母的亲近、敬重。 “善事父母”是孝文化最基本的要求。这首先指“能养之孝”。孔子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要求“事父母,能竭其力”;在“能养之孝”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敬亲之孝”。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即是说如果对父母不是由衷地敬爱,那养父母和养牲畜就没有什么差别。在这里,孔子援“敬”入“孝”,拓宽和升华了孝的内容。那么,怎么才算敬养,怎么才算孝子之行呢?《孝经》中提出来了“五备”:“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也,然后能事其亲。”“五备”的要义在于要将父母放在心上,以诚敬的心情做好“生、养、死、葬”中的每一件事。这一点实际上为后世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人文关怀”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⒉“导民以孝,以孝侍亲”,国以敬老为计。 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洪荒年代”有过集体养老。“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社会处于一种原始、初级的集体养老的阶段,扶养老人是全氏族成员的共同责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养老方式由集体养老逐步转变为家庭养老。这首先是因为,物质生活资料有了相对剩余,私有财产的范围逐渐扩大。这就为人们的“亲亲之私”及养老方式变化提供了客观条件。二是由于婚姻家庭形式发生重要变化。人类社会逐渐步入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3篇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3篇 孝道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修 身之本,也是中华文化之根。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孝道文化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范文1:20XX年4月20日,我们二龙中心校 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山东省亲情教育系列活动办公室主任、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等栏目总导演、山东省天下父母文化传播中心秘书长吕明晰《凝神聚气共筑中国梦》的专题讲座。在3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吕明晰老师围绕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孝道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好行动等方面为我们全体教师上 了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孝道”一直被历朝历代 深深重视,甚至被奉为“国之根本”。孝,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千百年来规范着世世代代,贯彻于万户千家。其内涵就是善事父母、尊敬父母。应该说,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孝”是完全可以同社会道德融合的,值得广泛倡导,大力弘扬。我觉得,如果把“尊重老人,孝敬父母”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口和着力点,把中华民族“崇孝”的传统美德植入到学生的大脑中,融于学校的德育体系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能辐射到家庭和社会。试想,当父母在家里感受到子女的孝敬时,他们又怎能不去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如此这般,间接提高了家庭的文明程度,又必将推动和促进社

会的稳定、和谐与进步。“百善孝为先,一切事情都应该从孝道做起。他认为“孝”是人格完整的基础,有“孝”的人也有责任心,有担当,知恩图报。“孝”是成功的保证,有“孝”的人讲义气、有爱心,会得到大家的合力相助,能够成就大的事业。 通过这次报告,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孝道”的真正含意,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把吕老师的这种观念传承给我的学生,让他们都成为孝敬长辈的人,这样才能做一个人格完整的人,才能让大家看到“凝视聚力,实现中国梦”的美好社会。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范文2: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孝道讲座,东山书院,丽江学校以及我们华南中英学校的许多优秀少年都讲述了他们的事迹。其中一个大姐姐的演讲让我最是感动,同时也让我对“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那是一位六年级的大姐姐,她的爸爸在建筑工地当工人,工作非常辛苦,她的妈妈也经常在那里干活。每当大姐姐看到她的父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时,大姐姐决定开始到工地帮父母干活,减轻他们的负担。开始的时候,大姐姐的手上布满了茧子,因为这项上作实在太累了。但想到父母的劳累,她坚持了下来,还帮她爸爸争到了不少工资呢! 我在我们学校也被评选为十佳孝心少年。有一次我妈妈炒菜时不小心被烫伤了,我连忙放下手中的作业,问道:“妈妈,您的手没事吧?”妈妈说:“没事,只是一点小伤而已。”但我还是赶忙拿了一些烫伤药帮妈妈擦上。妈妈很高兴的说:“我们家的小家伙开始学会关

关于孝道论文精编版

关于孝道论文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的孝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根本,正所谓“”,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对其他人的好都是假的。再由孝推而广之到社会的一切伦理秩序,就好像在家“父为子纲”,出到外面就是“臣为君纲”等等。如果孝不存在了,一切伦理道德规范都会失去根基,只要家庭中的能够一直保存下去,那社会、国家就会和谐。 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着特色之一。孝的一般意义是孝敬父母,其具体内容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明确说明:“,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子如何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诚然,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我们应该批判、剔除之;但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基本思想,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调整、和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是历代人们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仍须继承和发扬。这是因为,孝敬父母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那么较之于传统孝道,现代新孝道有哪些特点呢?主要可以概括为:1.人格平等性。2.义务并行互利性。3.注重感情性。4.强调自律性。到了现代社会,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他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比较明智的办法,只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你对孝道的理解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您对孝道的理解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就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与实践,实际上它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与首要观念。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就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就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与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就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孝的一般意义就是孝敬父母,其具体内容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明确说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子如何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诚然,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应该批判、剔除之;但就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基本思想,则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调整、与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就是历代人们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仍须继承与发扬。这就是因为,孝敬父母不但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就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它不但可以促进家庭的与睦、团结,也能帮助社会与国家的稳定,使社会正气上升。 对于孝亲敬长的合理的孝,我们应大力弘扬;而对于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则应批判、剔除之。 孝就是中华文化的中华伦理的鲜明特点。中国文化虽然就是由儒释道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但其中心则就是儒学,而仁学又为儒学之主要精神,但仁学之精神却就是完全由孝道出发的。所以孝道也可以说即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孝就是贯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孙之纵向链条,孝就是中国文化逻辑之网的纽带与核心。又由于在孝中已经全部包含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宗旨,因而成为儒家文化甚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孝就是中国文化中出现最早的伦理观念与德目之一。在周代,孝就是尊祖敬宗的宗教与人文合一的意识,再发展,才产生了“善事父母”的人文伦理意识。从孝义的产生、发展本身来瞧,它就就是合天道与人道为一的观念,把天、祖、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从孝本身的内涵瞧,也就是把自然亲情的天道与亲子伦理的人道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孝在中国文化中就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因此,孝意识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孝就是传统伦理的元德。“百事孝为先”。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德之首。正如《孝经》所说:“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就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孝,不仅就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而且也就是古代政治伦理精神基础。这不仅体现在思想家的著述与文化观念中,而且也贯彻实施在古代社会的政治中。孝之所以成为仁之根本,关键在于孝就是维护封建社会政治、社会稳定的伦理精神基础。 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就是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而且就是整个文化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石。简而言之,泛孝主义就是孝在传统社会的地位,但在当代社会,孝不可能再继续享有这样的地位了。它只适用于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而不适合于宏扬个性独立的现代工商社会。于就是,在范围上,孝道只能局限于家庭之内;在性质上,孝道只能局限于亲子之间。 在建设当代社会的孝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由传统孝道向现代新孝道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至为重要的。那么较之于传统孝道,现代新孝道有哪些特点呢?主要可以概括为:1、人格平等性。2、义务并行互利性。3、注重感情性。4、强调自律性。到了现代社会,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她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比较明智的办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放弃以权威的方式训练子女盲目的服从与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导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她人的重要与意义,从而学得设身处地的孝道原则。这样的孝道原则则属于个人自己的,不必靠外在的权威或规范来监督,即能自动自发的做出自己认为适当的孝行,所以,这种孝道就是自律性的而不就是她律性的。 总之,我们既要继续发扬我国孝亲尊老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吸取重视代际亲子平等的合理因素,在新时代

传统孝道是不是包袱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我方的观点为传统孝道是包袱。开宗明义,传统孝道即指在古代特定人际关系,社会制度下,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所需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我方承认孝文化是美德,但传统孝道不能与孝文化等价而论。因为他除了包含孝文化以外,还糅合了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进行思想控制等方面的考量。此外,传统孝道是包袱,并不等于我方排斥孝道。我方只是认为,符合当代社会价值观,且继承了孝文化内涵的现代孝道才是时代所需要的。而我方判定传统孝道是财富还是包袱的标准为,传统孝道能否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并得到大众的认可。我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传统孝道会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不平等,扼杀人的自由意志。无论是孔孟时代还是宋明理学框架下的孝道,都把“父命子从”放在重要的位置。孩子任何违背家长命令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体现。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需要对父母保持无条件地服从,(仅仅作为父母的附属体而存在)而他们对自由,对未知的探求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孩子的个人意志被取代,自由追求被扼杀;给孩子,也给整个家庭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例如,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构建起来的婚姻,终究造成了贾宝玉林黛玉式的悲剧,《孔雀东南飞》中的一对佳人也只能以最无奈的方式来抵抗传统孝道的压迫。 其次,传统孝道会导致个人创造性缺失,抑制社会本应有的发展和变革。在传统孝道的理论体系下,“子承父业”被认为是孩子尽孝的一种体现,但这种某一职业世代沿袭的模式,扼杀了年轻人出去闯一闯的想法,也将整个家族固化在了某个阶级。因此,当传统孝道仍被当作一种文化主流,倘若年轻人仍认为,尽孝需要“子承父业”来体现,那么创新意识,求变观念从何而来?倘若年轻人仍然坚持传统孝道中诸如此类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那么试问人才交流,国家发展又从何谈起? 最后,传统孝道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违背了现代法制社会精神,与大众价值观相悖。以《二十四孝图》为例,郭巨试图埋葬儿子来供养母亲的行为竟受到了如此的肯定,显然当今

关于孝心的高中议论文

开篇点题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孝做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影响着每一位炎黄子孙。(议论文)述说事例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里有一句香九龄,能温席。说的是汉代因孝敬长辈而流传千古的小黄香。他九岁丧母,这使他更懂得了孝敬长辈。 夏季,他帮父亲把床席扇凉,赶走蚊子;冬季,他用自己的身体把父亲的床席睡暖,再让父亲睡到床上。小黄香学习刻苦勤奋,当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相传在汉代有一个叫郭巨的人,家里有一个九旬的母亲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家庭贫困,他只能选择赡养母亲或孩子。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郭巨和他的妻子连夜将孩子抱到山里,埋于山中。 百善孝为先,历朝历代像小黄香和郭巨这样的孝子不计其数。我们对孝并不陌生,似乎从懂事起,我们就常听长辈们教育道:要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孩子。可事实并非如此上小学时,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帮父母洗脚。可现在的孩子多为家中的小皇帝,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受累。只是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个字应付作业罢了。 不仅是孩子,歌曲《常回家看看》更是体现了现在人们的生活特点。不停的找个种不回家的理由,空巢老人变得越来越多。老人们不图儿女回家做很多事,只希望儿女们回家看看。 前段时间电视上常播放这样一个广告:一位老母亲忙碌了一天,做了一桌饭菜,满心欢喜地等儿女回家吃饭。可她却陆续接到家儿女的电话,都说有事,不能回家吃饭。老人放下电话,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直到深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我不由得问:这是怎么了? 现在,我们不需要孩子像小黄香一样为父母温席,也不需要成年人像郭巨一样为母埋儿。那是不是说,我们可以把孝抛弃了? 不!不是的!孝不只表现在这两处。孩子听从父母,少让父母操心;大人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常回家陪伴父母&&都是孝的表现。 为人父母更应该孝顺于自己的父母,不能总为自己找任何不回家的理由。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赡养父母,常回家看看,不仅仅只是尽孝,更是给孩子做出榜样。 若连大人都不尽孝了,孩子念再多的香九龄,能温席也是无用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点题结尾 我们中华名族的孝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孝发扬和传承下去,让孝在我们心中,不能让孝消失在21世纪。()

浅析传统孝道的演变及其对如今社会的影响

浅析传统孝道的演变及其对如今社会的意义 09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班35号靳潇飒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孝”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中国的孝悌思想在原始社会文字初始时就已萌发,在夏商周三代之时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儒家的完善推广以后,孝道观念开始变得理论化和系统化。《孝经》自汉代以后开始成为历朝统治者都大力推崇的对象,二十四孝的故事也开始广为流传。虽然传统孝道中有很多内容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然而对如今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来说,其中有很多宝贵的养老敬老思想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的。 关键词:孝道、孝经、尊老敬老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孝的文化,而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可以讲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1。由此可见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孝道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黑格尔认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2”这说明,孝不仅在中国文化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而且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一孝道思想的起源与形成 世上至大莫如“孝”字,“孝”字在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由此可见孝应该出现于汉字形成的初始时期,这也可以看出我国的孝道思想在汉字初始时期便已经萌发了。《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中,许慎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3”因此,根据“孝”字字义综合分析,大抵远古时代“孝”的含义是:亲老,子女养之;亲病,子女待之;亲死,子女葬之。这也说明了在原始社会初、中期,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都处于最低级阶段,因此孝的义涵与行孝方式无疑也是最简单质朴的。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165页,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许慎:《说文解字》,转引自宁业高、宁业泉、宁业龙:《中国孝文化漫谈》(M),第3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

中国传统的孝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新特点

中国传统的孝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新特点 摘要: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和实践,实际上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孝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关键词:孝孝道儒学伦理道德 Summary: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ivilization filial piety is not only a kind of normally ethic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e ,but also the core of the confuciouism and the chiefly spiri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Filial piety Confuciouism ethic consciousness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孝之含义、起源与孝道理论的完成 中国孝文化,其初始含义是什么?它产生于何时?这是我们首先要从历史现象的角度予以探讨的。 何为孝?《尔雅?释训》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①;《说文》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当今学者对“孝”的金文字形的解释与上述说法大体相同,不过更加具体形象。唐殷的《文字源流浅说》分析的更有趣:“像‘子’用头承老人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示‘孝’”。后来,“孝”的古文字形和“善事父母”之义完全吻合,因而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但是若从文化的其他要素如宗教哲学的视野,从孝之发生的初始含义上再做细究的话,似乎孝之含义还不仅于此,还有另外两层含义。这就是尊族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孝的这三种含义是同时共有的,但在周至春秋战国这段时期,是后两意占主导,之后,善事父母成为孝的核心意蕴。 关于孝产生于何时,存在三种不同的说法。康学伟在其《先秦孝道研究》一书种认为“孝观念是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产物”。但这种观点争议颇多,在此不另赘述。孝道起源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产生于殷代。这种观点的代表论著是杨国容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但这种观点也被较多的论者批评。另有论者何平在其《“孝”道的起源与“孝”行的最早提出》一文中,指出“‘孝’这一德目应是由周人首先提出的。在西周时,‘孝’又扩张为一中伦理政治范畴,从而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这是不言而喻的③。”尽管有上述三种不同的观点,但是认为孝是大兴于周代是被众论者普遍肯定的。 孝之初始含义有二,其一:尊族敬宗。查昌国认为:“西周孝的对象为神祖考妣,非健在的人,孝是君德,宗德;其内容为尊祖,有敬宗抑父的作用。”周代以致春秋之孝,其主要内涵为尊族敬宗,并且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现有文献中大量可见的享孝连文的语言表现形态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孝道文化

中国孝道文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中国孝道文化至今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走向灭亡,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期。随着宗法奴隶制的日趋瓦解,“礼崩乐坏”。而当时的孔子认为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如果不树立父母家长的权威,就无法达到家庭的稳定,进而也就无法稳定社会。所以,孔子提倡“孝”。 孔子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孔子认为应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 孝、悌也是孝的基本要求,《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悌:敬兄,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所谓“出则弟”就是这个意思,它主要表现的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 孔子还提出“几谏”的原则。孔子认为,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就是他所说的“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几谏”的原则兼顾到孝敬与社会群体利益这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阅读练习及答案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 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我们民族给出的答案是“导民以 孝,以孝侍亲”,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面对今日中国“银发社会”浪潮 到来之挑战,应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 老保障制度。 传统孝道主张养老敬老。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德的根本,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伦理 思想资源。“善事父母”是孝文化最基本的要求。这首先指“能养之孝”。孔子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要求“事父母,能竭其力”;在 “能养之孝”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敬亲之孝”。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 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那么,怎么才算敬养,怎么才算孝子之行呢?《孝经》 中提出来了“五备”:“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也,然后能事其亲。” 现在社会的深刻变化,引发了传统孝道现代转化的必要性。首先,生产方式的改变引发家庭 关系变化。我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生产为基本生产方式,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处理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主要靠经验,而人越老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值得社会尊重,故而老人在家庭生活 中处于支配地位。但在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现代社会,当晚辈的知识结构、资源财富、 权力地位都超越长辈时,他们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便会加大,而老人们的地位难免会“边 缘化”。其次,民主政治取代封建孝治。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要求臣子对自己尽“忠” 而鼓吹百姓们行“孝”,“忠孝”也成为当时最高的道德评价标准。而在当今社会中,古时的“父母官”变成了当今的“人民公仆”;那时的“子民”“草民”,而今变成了“公 民”“国家的主人”;执政党的理念,也转变为各级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与政治冲击,使孝道文化基础大为动摇。孝道观念被严重扭曲,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混乱,形成了几代人思想上的误区与断层。再就是生存及养老的压力增大。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增大,子女对父母尽孝的难度提高。凡此种种因素,使得孝 道传统日渐失去昔日的约束力,子女们对父母不尽赡养之义务,老而无养,养而不敬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子女在老人还有一点利用价值时,一味索要,无度“啃老”;而老人一旦年 高体衰,便视为累赘,甚至虐待、遗弃,种种不孝行为令人发指。曾经风光无限的传统孝道,如今已是面目全非,只是靠着历史的惯性而踉跄而行。 欲使传统孝道能在今天生存发展,并且对现代生活产生其应有的规范与指导作用,就必须对其进行现代转化,使其融入现代生活,走进现代人的心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孝道必

关于感恩孝道的文章

关于感恩孝道的文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游子吟》大家都很熟悉,可仔细品味作者倾注的情感的有几个呢?俗话说:“羊有 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可作为人类的我们,又是如何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呢? 感谢是一种情感,一种品质,一种品德,我最感谢感谢的人是我的父母。父母是给予 我生命的人,他们陪伴在我成长路上,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就像一盏 明灯,在我迷途时,默默的为我指引方向;父母就像是一把伞,在飘雨落雪的时节,他们 为我撑起一片温情的天。儿女就像是父母放出的风筝,无论何时,身处何地,都有丝丝牵 挂伴引。牵挂着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祈祷着儿女平安,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全家的团圆。可 作为儿女的我们,又何曾认真牵挂过父母呢?父母默默无闻的为我们付出,不求任何回报,而我们又何真关心过父母呢? 父母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在我们身上,而我们却不知报答和感恩。“笑道父母”人们常 常提在嘴边,可付诸行动的又几个呢?中国古人就十分注重“孝”,“孝”不仅显在言行,而更在于行动。古人以“百善孝为先”,而我们现在的现代人,早已融入在这个现代化的 生活中。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孝道是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国家赖以生存的思想基础。但我们这些可悲的现代人却连这 最基本的孝道都不知是什么,更不会感恩。 人的一生要说多少个谢谢,有时甚至是谢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可又有谁跟朝夕相 处的父母道过一声“谢”呢?谢他们的赐生之恩,谢他们的养育之情,谢谢他们对我们的 关心与爱护,谢他们为我们所作的一切、、、、、、 有句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今天别人给你一滴水,明天你回馈给别人一眼 甘泉;今天你送别人一朵玫瑰,明天人家就会回馈给你整个春天!朋友,不要把别人对你的 关心想成理 所当然,要学会感恩,感恩我们的父母,感恩所有关心我们的人! 一个充满着恩情得世界,将有多美妙,处处洋溢着温馨的幸福! 生命是一种幸运,生命是一种奇迹。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却是父 母赠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父母从孩子的生命诞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为他忙碌,为他操劳。那是一种乐意的奉献,那是一种伟大的自觉,那是千万条爱河汇成的恩情之海。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谁能感受到,胎儿躁动时父亲幸福的抚摸?有谁能感受到, 一朝分娩时母亲忍受的痛苦?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父母是满怀激动的欢笑;当襁褓 中的婴儿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现最多的是耐心;当我们咿呀学语,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父母回赠我们的是无数的亲吻;当我们受到挫折或充满委屈时,父母的

中国传统孝道及其对我国现代养老的意义

摘要自古以来孝就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处理子女与父母、晚辈与长辈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道德规范。孝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做到养老、尊老、敬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庭养老便是传统社会延续至今的最主要的养老方式。面临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以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大力弘扬我国的孝道传统,对缓解我国日趋严重的养老压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传统孝道养老家庭养老 1 中国传统孝道及其作用 1.1中国传统孝道的涵义 产生于周初的孝,大体上有两个涵义,即尊祖敬宗和传宗接代。《礼记·祭统》:“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又云:“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尽如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国语·周语上》:“夫祀,所以昭孝也。”《鲁语上》:“夫祀,昭孝也,各致斋敬于其黄祖,昭孝之至也。”这里的“孝”与“享”与“祭”同义,“孝”的对象是祖先,“孝”的方式是祭祀。这是周初“孝”的最主要涵义。 儒家所倡导的孝道的核心就是“善事父母”。那如何才能做到孝呢?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能养,满足父母生活的物质需要。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养亲,这是对父母尽孝的基本。那如何养亲呢?孔子进一步阐述,“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 学而》);《礼记》中也说要“生则养”;在《二十四孝》中也不乏“奉养”的例子如鹿乳奉亲、怀橘遗亲、哭竹生笋、卧冰求鲤等都是千方百计地为父母提供饮食。 (2)诚敬,从心里尊敬父母。正如孔子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没有敬只有养,与养鸡养狗就没有区别了。子夏问孝时,孔子进一步指出:“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儿子侍奉父母时,经常有愉悦的脸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子女去效劳,有酒食,长辈来享用,那能算“孝”吗?言外之意,要想做到“孝”就必须首先做到“敬亲”。 (3)悦亲,使父母高兴,为父母争光。《孝经》概括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事亲就是要爱亲、敬亲,自己的身体发肤是从父母那儿得到的,它们还属于父母,并非己有,不能随便损坏;与人相处和睦、勿纵勿失,不要随心所欲,不顾后果,也不要犯罪和重大失误,要勤奋向上,做出重大贡献或做好事,使父母感到荣耀。 (4)谏亲,向父母提意见。孔子在《论语》中讲“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几谏就是委婉地劝告,不听怎么办?还要保持尊敬顺从,要认真做事而不埋怨,等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进行劝告。 (5)送葬悼念。孔子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也就是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2中国传统孝道的作用 产生于奴隶社会兴盛于封建社会的传统孝道,是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作为上层建筑不可避免地体现并维护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也就是说传统孝道体现着落后的封建性。例如:过分强调了子女对长辈的绝对服从,抹杀了子女的独立人格;儒家倡导的“厚葬久丧”的隆重仪式往往使得孝道流于形式,造成财富巨大浪费,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助长社会虚浮之风,这一点墨子早就看到并给予严厉批判。再有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利益,鼓吹和泛化孝的观念,造成民间愚孝盛行。将传统的孝融入并最终形成“三纲五常”作为处理人伦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及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政治伦理原则,几千年来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传统孝道虽然有其落后的封建性,但是它在日常的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也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传统孝道的推行有助于解决家庭养老问题, 使得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人“老有

孝道的现代价值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诸德之首.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我们要批判继承传统孝道,并赋予新的诠释,构建现代孝道新理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是忠顺事上,保守祭祀;庶人之“孝”应“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孝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主要美德,为齐家治国之良箴。我国以孝为本的教育力量,可以感化冥顽,减少罪恶。孝,并非只对父母敬养而言,对自己德性,智能的修养,对社会的尽责,也是孝的表现。孝的原理有普通性,孝的应用有连续性,人类上有祖宗,下有子孙,我们是联系祖宗与后代间的一环,我们应有职责是: 将历代祖宗所辛苦缔造的文化好好保存,而加以发扬光大,传之子孙,亿万斯代如此。 由于近代社会结构变迁,家庭组织趋于小家庭制,[养儿防老] 的观念渐难适用,对老人安养巳引起社会有组织关怀,是以要巩固家庭组织,加强家庭责任,注重祟老教育。尤其是推行孝道,是刻不容舍之事,故援特搜集格言,恭录古圣先贤铭言,[二十四孝故事],,以资教孝,劝孝之参考。 孝是中国几千年传统固有的美德,也是人伦的大本,父母生我育我爱我,其养育之恩,可谓昊天罔极,然人类有时却又是一种善忘的重物,俗语说: [养儿方知父母恩] 可见为人子女者,很少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俟其身历其境,方知父恩母德,故凡有血性良知者,当饮水思源,孝亲报恩。 虽然英豪杰,俊才硕士,有其出类拔萃,非凡之成就,然究其本,从其出之始,便需要依赖父母生养培育,始克有成,草本乃天生自长,而人类无父母之培育,则无法成长,故父母于我,可谓恩难量,况动物之类,亦有如乌鸦之反哺,羔羊之跪乳… 等孝行表现,动物之灵性虽不若人类之高明,然其孝与人同,足征[孝]乃为天性,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可曾细思与比较过? 不幸,近百年来,欧风东渐,追逐物质文明,轻视固有道德,民德日薄,孝德益晦,实属可痛。本会旨在推弘固有伦理道德,有感孝道式微,必藉孝书刋传播,以提醒人人对孝道之重视,孝道可使人敦品于真、善、美、家庭和乐,社会安定,达到乐利的境界。最后,寄望那些拥有威权的达官贵人,甚至社会政要及教育家,传播界,若能加以发扬推[孝],然后始能得到整个社会对[孝道]的正视与奉行,因为孝道是天经,地义民行,三才一贯的。但愿,使我中华文化与时俱进,而臻世界大同。[孝]书初版以来,读者热烈响应,受到莫大鼓励,实为可喜现象,索阅者众,各十方大德纷纷赞助,催促继续再版,顺此表示敬意,并申谢忱。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释义】‘为子女的要孝敬父母,不但要有以上的五致,还要有以下的三不。一、就是官位较高的人,就应当庄敬以待其部属,而不敢有一点骄傲自大之气。二、为人部属的小职员,就应当恭敬以事其长官,

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精)

第卷第期年月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思想发见】 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潘建锋 (湖南科技学院科研处,湖南永州 摘要: 中国传统孝道有许多敬老、养老的思想和措施,并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孝道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传统养老中起到了保障、凝聚、调控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之时,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孝道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敬老养老思想;《孝径》;老龄化社会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基金项目: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青年课题(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湖南省舜文化研究 基地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作者简介: 潘建锋( ,男,湖南永州人,副教授。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与此相适应的传统孝道内容十分丰富。在中国传统孝道中有大量关于敬老、养老思想和安老的措施,其中就确定

了亲属的扶养义务,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奠基于家庭制度。这些养老敬老的孝道思想和行为,促进了中国社会的人际和谐、家庭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一、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 中国古代孝道有许多安老、养老、敬老的思想和实施方法。《尚书?酒诰》中记载:“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里,孝与养是联系在一起的。《尔雅?释训》说:“善父母为孝。”也就是说孝之本义是“善事父母”。孔子提出:“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安老”是孔子的重要社会思想。孟子在谈到世俗之孝时曾 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 也。”[ ] 这里所列五项中直接提出以奉养父母者即 有三项。孟子还发挥了孔子的“安老”思想。首先,他把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 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从人的本性上提出了:“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其次,提倡:“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他把养老与“有善”、“仁人归矣”联系起来,并推崇“养老敬贤”、“敬老慈幼”。《孝经》对赡养父母之道也有专门的规定:“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中国传统孝道中许多养老的思想和措施,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一种社会理想,但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传统孝道思想中,养老尽孝主要包括事生与事死两方面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孝敬事亲”,无违父母。要求对父母既养且敬,不能违背父母的意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孝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孝 观看视频《一份账单》谈感想; 新闻回报: 事件一:84岁老人春节露宿女儿家门外4天3夜,6个子女均不管 事件二:多次下毒谋杀亲父,不孝之子获刑八年 事件三:旅日留学生因学费问题在机场刀刺母亲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 中国孝文化起源于何处? 中国孝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后经过儒家思想总结提升传播,使得孝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伏羲、女娲十分强调后代子女的教育和孝道,要求后代子女孝敬父母、兄弟姐妹紧密团结,共同振兴中华民族。孝文化,变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历经几百万年发展起来。 中国孝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西周:《礼记·王制篇》说: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春秋战国: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 汉王朝就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 唐朝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不用读五经,但《论语》、《孝经》却不能不读,类似现代大学的“公共课”宋代,儒学伦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其间宣扬的孝道有的偏离了儒家的基本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较大的误导作用; 清代的康熙、乾隆等也极力提倡孝道,他们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旌表百岁”。】 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它是一个会意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组成,像是青年大扶着老年人行走,象征老少之间建立起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由此观之,“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侍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所作的解释,传统中国文化中孝亲观念的内容远远超过了它的字面意义。 从内容上说,孝道的范畴包括尊养父母、友爱兄弟、和睦妯娌、团结连襟、尊师崇贤、敬长爱幼、扶贫济困,以及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等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有两种形态:狭义的孝是赡养父母,即父母年老后,身体的衰弱不能劳动,子女要主动奉养父母,使他们得以安度晚年;广义的孝指奉献社会,即做一切事情要合乎道德规范,能受到人们的称赞,使父母在精神上获得安慰和满足。实际上这样的孝涉及了子女的整个行为。 简言之,孝道的基本内容包括尊老、敬老、养成老、送老,不外乎“敬爱父母,返思祖先”。从动机来看,孝是一种敬本心理;从效果看,孝又是一种管理手段,它将礼法的外在约束与仁义的内在自觉相统一,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服务。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止于孝敬父母而已,孝敬是孝道的开始。

弘扬孝道文化继承传统美德

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友善主题德育项目活动案例 一、活动设计背景 《孝经》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道”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最基本内容;“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着每个人生活中的言与行;“孝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文化标志和终极关怀。 “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多少人做人的准则,被传为千古美谈,流芳百世。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传承和发扬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不仅是建立和谐家庭的重要元素,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加强青少年的孝道教育,应成为当前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 我院信息技术系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孝道为切入点,将传统孝道教育融入学院德育教育活动中,传播孝道文化和孝道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友善之心,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信息技术系3+2财会1301班在2014年4月开展了“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主题德育活动。 二、活动达成目标 1、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同学们认知孝道文化,励志践行,素质修身,促进家庭和睦,构建社会和谐。 2、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尊敬长辈、体谅父母、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从而以爱心唤醒爱心,换取爱心,传达爱心,使爱得到迁移与升华。 3、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调动家长的助教积极性,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4、发挥社会道德建设力量,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利用身边人身边事为学生树立典型,传播正能量。 三、活动准备与器材 1、学生分组(分6组,每组5-6人),学生收集关于“孝”的故事; 2、挑选合适的学生担任主持人、领唱、工作人员等; 3、下载歌曲《跪羊图》、《感恩的心》伴奏、“孝”字的Flash动画; 4、打印问卷调查表、布置教室等。 四、活动实施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