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及意义

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及意义

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及意义
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及意义

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及意义

史向前

提起孝道,似乎人人都知道,但要具体说说孝道应该如何做,或者孝道都有哪些具体要求,未必都能说得明白。学者们也曾提出过不同的意见,但以笔者之见,多失之笼统或零碎,或者因为价值标准的不同而使人们无法了解孝道的实然状态;尤其是每一要求的意义即价值或理由不甚明了。因此无论是从对传统孝道的认识,还是对今天履行孝道的借鉴,都有必要对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及意义作出比较全面、系统和准确的概括。另外,笔者所说的传统孝道,主要是以继述周文为己任的先秦儒家为代表的孝道观念,此也是当时以及以后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孝道观念。

“孝”字甲骨文中已有,也是随后产生的“五经”等经典文献中的一个常用词。《尔雅?释训》曰“善事父母为孝”。《说文》的解释是“子承老也”。二者分别从文字和释义角度得出的解释完全吻合。孝道即是孝德,之所以常说孝道而不说孝德,含有强调孝并非只是人为,更有天经地义的意味。孝道的内容有哪些?即如何才是善事父母,又有一系列的基本要求,其中更有彰显人性、曲通人情、和谐族群、文明社会等诸多文化意义。

1.守

即守身。出自《孟子?离娄上》篇中的“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儒家主张爱人始于爱己,则孝亲始于守身。讬诸曾子所作的《孝经》开篇即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身体来自父母,孝亲当始于爱护身体,珍惜生命。爱身就是爱亲,为此孝子应“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侥幸。”(《大戴礼记?曾子本孝》)应该平居待命,不要逞能冒险,不要胡作非为,以免带给父母的担忧或耻辱。因为身体是一生尽孝的基础,最好是“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礼记?祭义》)。中国盛行的养生文化其实也包

含有“孝”的因素。这当然不是叫人贪生,因为还有比生命价值更高的道德价值,守身更要紧的是使其不失于义,所以守身又具有献身精神。“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乃孔、孟之名言。最重视守身的曾子也言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论语?泰伯》)深透儒家伦理的《颜氏家训》说的最清楚:“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馋慝而至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以济国,君子不咎也。”(《养生》篇)可见,守身是尽孝,更是行义的基础。

2.养

养即养亲。俗云“存谷防饥,养儿防老。”人老之后,身体衰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如无积蓄,更是衣食无着,因此要求子女必须尽“反哺”的义务。这是“孝”的起码要求,也是主要对下层庶人即平民的要求,如《孝经》曰:“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尚书》的说法更形象,“嗣而股肱,纯其艺黍稷,…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酒诰》篇)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子女要尽力劳作,专精于农事。农闲季节,可以赶着牛车,做些买卖,以奉养父母。养亲除了日常起居,还有忧年侍疾。《论语》载“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里仁》篇)知道父母的年纪,一方面是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和疾病而担忧,从而提前做好安排或准备。谚曰“父愁子妻,子愁父亡。”说的就是这种慈孝之心。《礼记?》说的“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曲礼下》篇)则是侍疾的具体要求,可谓曲尽孝子之情。另外,养亲更重要的还在养志、养心,就是使父母的心情愉快,这实际上已经是敬了(见下)。不过,“养儿防老”虽是流行观念,并不能代表传统儒家的养儿观。《孔子家语》引子曰:“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三恕》篇)其中包含的意思是:一方面要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另方面也有“不独亲其亲,子其子”的社会观念。

3.敬

敬是诚敬。何以如此?孔子说的最为平实,《论语?为政》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孝敬一词的来历。父母是自己生命的本源,也是成长的依赖,自然当敬;同时,也惟有敬养,才能尽其心,竭其力,真正做到养其身的同时,也能养其志、养其心,使父母心满意足。孟子在《离娄上》篇以曾子、曾元父子为例,形象地说明了口体之养与心志之养的区别,关键在于是否有颗诚敬之心。《礼记》有云:“养可能也,敬为难。”(《祭义》篇)敬亲的道理虽然平实,实行起来却不易。盖因相互间过于亲近熟悉,又过于日久天长,难免会生勉强矫拂之意而伤害亲子之情。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诚敬呢?孟子说得最好:“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孟子?离娄上》)关键在于“明善”,不仅要明白何为善,更要明白为何善?即人性、天道之善。这是孝道的根据所在,也是孝子的道德境界。能乎此,则自然敬亲;能敬亲,物质方面的口体之养就反倒其次了。《礼记?檀弓》引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尽管粗茶淡饭,老人则精神愉快、感觉幸福,这才是孝。我们一般把养老院称为“敬老院”,用意也在如此。孝敬除了敬事父母,还包括使父母敬,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父母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这便是《孝经》说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意味着这是孝行的最终完成。

4.顺

顺是顺从。经典的依据主要有孔子的“无违”和孟子的“顺亲”两句话。孟子曰:“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这是孝顺一词的来历。此也是后世望文生义、误解最多的一种要求。孟子此话是对舜帝而言的。舜帝父母(母为后母)顽劣,也终被舜帝持之以恒的孝心所感化。这是伦理史上一则很典型的强调子女孝之义务的事例。但不是要求子女一味地顺从父母,当如朱熹注曰:“乃曲为承顺,…以谕之于道。”(《孟子集注?离娄上》)也就是说是顺于道。孟子同时又曰:“舜不告而娶。”(同上)因为父母愚劣,告则不得娶,不娶则废人生之大伦,而陷父母于不义,所以不告。从舜帝“不告”的行为来看,

也显然不是一味顺从父母,而是曲顺大义。因为舜帝娶妻不告父母,庄子就因此说过“舜不孝”(《庄子?盗跖》),不过是借机批评儒家的孝道而已。又《论语?为政》载弟子问孝,子曰“无违。”又问“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无违也不是要求一味顺从父母,而是顺于礼。道乃礼之体,礼是道之用,两者所指一致。对于一般人说,是顺乎礼,对于体道的圣人来说,则是顺乎道。虽是顺礼顺道而不顺亲,但目的是免亲于无礼无道。孟子的“大孝终身慕父母”(《孟子?万章上》)这句话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管子?形势》有言:“父不父则子不子”,汉儒董仲舒为了“三纲”的需要,也有此言(见《春秋繁露?玉杯》)。将父子二者置于相对待的关系中,有强调父慈的表率意义,但不符合儒家孝道的基本要求与精神。

5.谏

谏是谏争,是针对父母的过错而言的。儒家主张子女有义务察看他父亲的行为是否符合作为人父的标准(“父父”),如果父亲有过错,子女必须担负起劝谏、匡正的责任。《周易?蛊卦》说的“干父之蛊”最早明白地表述了这一观点。孔子主张“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即婉言劝谏,也含有“见微而谏”(王船山《读四书大全说》卷四)的意思。《孝经??谏诤》说的更明确:“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此争也属于“几谏”之争。谏争不从怎么办?孔子接着说“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论语?里仁》)《礼记》亦曰“父母有过,谏而勿逆。”(《祭义》篇)又说:“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内则》篇)所以如此,盖父子关系主要取决于本然而具的血缘亲情,不容人为的反对或断灭也。但反复劝谏仍然不能解决问题,那又应该怎么办?重视礼义的荀子进一步指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其中包含的的智慧就是在坚持道义的前提下,可以采取权变、曲成的途径,意味着暂时的违背或是不服从也是可取的。无论如何,子女为了自己的修身,也是为了使父母免遭不义,不应该简单地接受或顺从父亲的权威。可以说,没有任何文献能证明盲从父亲等于传统儒家的孝道的观点。

6.隐

隐即隐过、隐罪,是相对于公然直责、揭露而言的。《论语?子路》篇载孔子针对“其父攘〔案:即盗〕羊而子证之”的所谓“直躬者”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认为真正的直不当违背或戕害天理人情。孟子也明确主张“父子之间不责善”(《孟子?离娄上》)。责善即拿善相互责备。如父责子孝,继之以怒,子又反责其父自行未必孝,则父子互伤矣。可见,父子间相互责善不仅难免有所不合,反而会伤害父子间的真挚感情。古人所以主张易子而教之,或延师而教之,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礼记》与新出的郭店儒简都有“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的原则要求,恩属恩情,义是正义。“恩掩义”就是恩胜义。大义可以灭亲,然至亲亦可以掩义。这是儒家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这一点上,儒家对于君、亲、师三尊的态度拿捏是极有分寸又极为明确的,如《礼记》所曰:“事亲有隐而无犯,事君有犯而无隐,事师无犯无隐。”(《檀弓上》篇)犯即是直责、冒犯。这是对作为人的社会道德理性之基础的自然情感的维护,也是对人的本性和尊严的维护,它是不可以剥夺的。让亲人从证言席上走开,也是现代法治的表现之一。后世不明此意,曲解经义,遂至尊君太过,造成了许多乖忤人情,违逆伦理的弊病。

7.复

复是复仇。在传统礼治社会,能否报杀父母之仇是衡量孝子的一个重要标准。《礼记?曲礼》曰:“父之仇不与共戴天。”就是说,作为儿子,绝对不能允许杀父母的仇人活在世界上,不是杀死仇人,就是被仇人杀死。《国语》有云:“报生以死,报赐以力,人之道也。”(《晋语一》篇)也含有复仇的意思。由于孝道思想的深刻影响,这种舍身行孝往往会有令人感动的效应,以至于更有“不反兵”、“血祭”等的行为要求。在古代,礼与法二事,皆王教之大端,不可偏废。但这种礼行与“杀人者死”的法律常有矛盾,且比较复杂。官方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多是,既鼓励人们报杀父母之仇,又依法处置杀人的孝子,美其名曰“成全

其孝名”,而且往往会被作为至孝的典型载入史册。唐代武后年间,曾有孝子杀死错定父罪的官吏。把政府法官视作仇敌,报复的对象就直接涉及到皇上了。这显然是孝与法的严重冲突,为此引起了朝野群臣的长期辩论。陈子昂和柳宗元都曾先后参与并发表过议论,陈主杀之,柳主赦之(见《旧唐书?孝友传》)。今天我们已进入到现代法治社会,古代的复仇手段早已过时,但是家仇国恨依然是中国人普遍深存而不可磨灭的一种心理情结。

8.送

送是送死、送终,又称丁艰、丁忧。孟子曰:“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这是因为父母之丧,生死之隔,乃人生最为伤痛之事。还因为它是子女事奉父母的最后机会。谚云: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由于平时的事亲难免有所不尽,因此送终就成为为人子女最后竭尽孝心以事亲的主要方式。从古至今,无数的人为此而千里奔丧,或者因未能相送而抱憾终生。此当大事,更因为它是人生至诚至情的表现。《礼记?坊记》曰:“礼因人情”,荀子亦曰:“称情而立文”(《荀子?礼论》篇)。人伦道德,乃至整个社会文化主要就是依此人情的需要为考量而建立起来的,以得民心为本的理想社会政治也是从此建立起来的,如孟子所言:“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因此之故,丧礼也就成了传统礼仪文化中最为繁富、也最为严密的部分。它是对死者的关怀,也是对生者的同情。其中的一节一仪无不体现了当时的制作者对于真挚人情的体贴与抒发,以及对于复杂人际的斟酌与和合。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最为突出的无疑就是表现送死过程的丧礼。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文明与繁衍也实有赖于此。正如近人章太炎说的,六朝二百七十余年,国势虽不盛强,而师儒于《丧服》无不悉心探讨,守礼最笃,“以是人纪维持,团体固结,虽陵夷而不至澌灭。”(《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第107页。)

9.祭

祭即祭祀。《礼记?祭统》曰:“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意谓追其不及之养而继其未尽之孝也。这是为人子女遭受丧亲之后的一种普遍情结,惟有通过祭祀庶几得以挥发。因此有了“言孝必及神”(《国语?周语下》)的说法,对先祖神灵的祭祀自然成为孝道的一种基本要求,而且衍生出了其他民族与国家罕见的,专为祭祀亲人及祖先的节日——清明节。如同大自然的阴消阳长、生意流行一样,清明节选择于残冷已过、大地回暖的方春三月,无疑是寓示活着的人们,逝者已往,生者复兴,要通过追念先祖创业惟艰的的事迹,反省先祖的功德与精神,努力开创今后更加繁荣美好的生活。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看从地上的碑铭到墙上的讣告,无不称美而不称恶,称功而不称过。其中深意,正是明示后人的追念与效法也。《论语》载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慎终,慎待父母之终,即送死;追远,追怀祖先之德,即祭祀。人皆如此,自然民风淳厚;代代如此,必然社会发展。故曰:“祭者,教之本也。…泽之大者也。”(《礼记?祭统》)了解到祭祀的这层含义,即主要是对生者的希望与勉励,而不是对于死者的祈福或求愿,也就明白了“祭祀不祈”(《礼记?礼器》)的道理。

10.继

继即继志。《中庸》有言:“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继是继承,述是遵循。意味着孝的内容还包括继承、完善父祖留下的人生正当志业。这种理解,即把对父母的孝进一步推广到父母未遂之遗愿以及未竟之事业方面,使孝的内容更为充实、丰富。在中国历史上,子承父业、青胜于蓝的事例不胜枚举。诸如史学史上的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班彪、班固、班昭父子;文学史上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哲学史上的朱松、朱熹父子,黄宗羲、黄百家父子……等等。这类子承父业、世代相继的现象,实际上已超过显亲、耀祖的狭爱范围,起到了激励中华民族前赴后继以及人类事业不断承传的积极作用,而与日月同光。这无疑是一种大孝。这即是《中庸》提倡的“赞天地之化育”的精神。儒家认为,子女都是父母的继续,但子女并不囿于父母。我们不仅对先人负有责任,而且也对后人负有责任,乃至对天地负有责任。担当并履

行这一责任,是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最大体现。通过“继人之志,述人之事”的孝道,可以成就我们承传的使命,实现自我的转化,进而能够成为民族不断昌盛、人类不断繁衍、天地无限化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礼记?祭统》曰:“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这是孝道最主要的、也是最一般的三个要求或规范。以上其它要求都是围绕这三个主要规范制定的,共同构成了传统孝道的基本规范体系。守身是行孝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孝道始于守身。从事亲来说,则始于养亲,即口体之养,这是最起码的。进而至于心志之养,即敬亲,使父母感到愉快和尊重。能敬亲则自能顺亲。顺亲并非是顺从父亲的权威,而是顺从“亲亲”之道义。因此当父母有了过错,子女有义务谏争,以使父母免于不义。谏亲是基于亲情之上的,对外则有父子相隐的要求,即隐亲。即使复仇,即私报杀父之仇,也是合乎情理的。事亲的最后一件大事是为父母送死,其受重视的程度往往超过平时的养亲。丧事已毕,就进入追养继孝的祭祀,目的在于通过追念先祖,再创今后美好生活。如能继承发扬父祖留下的正当志业,即继志,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更是超越显亲耀祖的大孝表现,历来受人推崇。

传统孝道作为一种历史遗产,毋庸讳言,其性质具有两面性,即合理性与不合理性。不过,从以上对其内涵与意义的概述中可以看出,它与当今人们印象中的封建孝道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可以说,人们印象中的封建孝道多属后期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而附加或异化的结果。比如,传统孝道具有强调子女道德义务的要求。但其本意并非是对子女的片面要求,而是相互的要求,这便是“父慈子孝”。何以强调孝而不强调慈?在传统儒家看来,实因慈属自然之情感,不学而有;孝乃道德之理性,非教不行。如动物界不乏舐犊之慈,却罕有反哺之养,更遑论自觉之敬。社会现实中片面要求子女尽孝的现象,主要是汉代以后随着“三纲”观念的形成而有的。特别是宋明以后,由于理学思想的作用,对孝道的片面要求大为加强。“天下无不是底父母”就语出宋代理学家罗从彦(《宋元学案》卷39,“豫章学案”)。朱熹是他的再传弟子,朱子在《孟子集注??离娄上》中引用了罗的这句话,进而扩大了它的影响。元代的“二十四孝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

生的。明太祖登基后,颁布《立极开辟垂训》,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凡父母言行好恶一一体贴顺从,毫不违背,方谓之孝。”正式将其纳入统治思想,从而将传统孝道扭曲为畸形的绝对顺从,遗害深远。因此,对于早期思想与后期观念、本来面貌与变化形态的区别,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这是今天对传统孝道,以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所应具有的一种历史的、辩证的认识。(《读经通讯》第18期)

(作者为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黄山文化书院常务副院长)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ba3259209.html,/rujia/yanjiu/2010-12-06/937.html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 肖波 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我们民族给出的答案是“导民以孝,以孝侍亲”,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面对今日中国“银发社会”浪潮到来之挑战,应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传统孝道以养老敬老为基本要求 传统孝道主张养老敬老。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德的根本,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伦理思想资源。 ⒈“奉先思孝”、善事父母,民以敬老为德。 爱敬父母是孝最基本的内容。孝之爱敬,从何而来?《礼记·祭义》有云:“立爱自亲始”,这种“爱人”之情来源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亲情;是一种出自自然人性,发自子女内心的对父母的亲近、敬重。 “善事父母”是孝文化最基本的要求。这首先指“能养之孝”。孔子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要求“事父母,能竭其力”;在“能养之孝”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敬亲之孝”。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即是说如果对父母不是由衷地敬爱,那养父母和养牲畜就没有什么差别。在这里,孔子援“敬”入“孝”,拓宽和升华了孝的内容。那么,怎么才算敬养,怎么才算孝子之行呢?《孝经》中提出来了“五备”:“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也,然后能事其亲。”“五备”的要义在于要将父母放在心上,以诚敬的心情做好“生、养、死、葬”中的每一件事。这一点实际上为后世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人文关怀”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⒉“导民以孝,以孝侍亲”,国以敬老为计。 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洪荒年代”有过集体养老。“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社会处于一种原始、初级的集体养老的阶段,扶养老人是全氏族成员的共同责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养老方式由集体养老逐步转变为家庭养老。这首先是因为,物质生活资料有了相对剩余,私有财产的范围逐渐扩大。这就为人们的“亲亲之私”及养老方式变化提供了客观条件。二是由于婚姻家庭形式发生重要变化。人类社会逐渐步入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3篇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3篇 孝道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修 身之本,也是中华文化之根。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孝道文化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范文1:20XX年4月20日,我们二龙中心校 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山东省亲情教育系列活动办公室主任、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等栏目总导演、山东省天下父母文化传播中心秘书长吕明晰《凝神聚气共筑中国梦》的专题讲座。在3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吕明晰老师围绕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孝道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好行动等方面为我们全体教师上 了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孝道”一直被历朝历代 深深重视,甚至被奉为“国之根本”。孝,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千百年来规范着世世代代,贯彻于万户千家。其内涵就是善事父母、尊敬父母。应该说,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孝”是完全可以同社会道德融合的,值得广泛倡导,大力弘扬。我觉得,如果把“尊重老人,孝敬父母”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口和着力点,把中华民族“崇孝”的传统美德植入到学生的大脑中,融于学校的德育体系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能辐射到家庭和社会。试想,当父母在家里感受到子女的孝敬时,他们又怎能不去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如此这般,间接提高了家庭的文明程度,又必将推动和促进社

会的稳定、和谐与进步。“百善孝为先,一切事情都应该从孝道做起。他认为“孝”是人格完整的基础,有“孝”的人也有责任心,有担当,知恩图报。“孝”是成功的保证,有“孝”的人讲义气、有爱心,会得到大家的合力相助,能够成就大的事业。 通过这次报告,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孝道”的真正含意,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把吕老师的这种观念传承给我的学生,让他们都成为孝敬长辈的人,这样才能做一个人格完整的人,才能让大家看到“凝视聚力,实现中国梦”的美好社会。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范文2: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孝道讲座,东山书院,丽江学校以及我们华南中英学校的许多优秀少年都讲述了他们的事迹。其中一个大姐姐的演讲让我最是感动,同时也让我对“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那是一位六年级的大姐姐,她的爸爸在建筑工地当工人,工作非常辛苦,她的妈妈也经常在那里干活。每当大姐姐看到她的父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时,大姐姐决定开始到工地帮父母干活,减轻他们的负担。开始的时候,大姐姐的手上布满了茧子,因为这项上作实在太累了。但想到父母的劳累,她坚持了下来,还帮她爸爸争到了不少工资呢! 我在我们学校也被评选为十佳孝心少年。有一次我妈妈炒菜时不小心被烫伤了,我连忙放下手中的作业,问道:“妈妈,您的手没事吧?”妈妈说:“没事,只是一点小伤而已。”但我还是赶忙拿了一些烫伤药帮妈妈擦上。妈妈很高兴的说:“我们家的小家伙开始学会关

当今中国孝道文化论文:论当今中国孝道文化

当今中国孝道文化论文:论当今中国孝道文化 摘要:“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今社会上孝道淡化令人心忧,长此以往,必然会给社会的安定与繁荣造成影响,并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重新解读与定义“孝道”,在社会中普及教育、重新树立“百行孝为本”的思想观念,才能促进中国家庭的和睦性、社会的秩序性、民族的聚合力。 关键词:孝道孝道淡化孝道教育 孙中山先生曾这样说:"谈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先是'忠孝' ,讲到'孝'字,我们中国尤为特长,尤其比各国进步得多。"孝道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孝文化传统也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在当代开放开化、文化交融特别是西风东渐的时候,重新温习孝道的精神,尤其是对青少年,是有着教化和引导意义的。 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孝道文化 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

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周代的学校还把“国老”、“庶老”们安排在官学养老,让他们兼任学校的老师,传播知识,推广教化,可见当时不但注意到了养老,而且已注意到了发挥老年人的智力资源。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在尊老敬老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大量言论。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以致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点。孝作为华夏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已是深入民心,难以动摇。 自秦代后,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义传》,就是表彰孝子,让他们青史留名。汉王朝时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唐朝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不用读五经,但《论语》、《孝经》却不能不读,;唐玄宗曾亲自为《孝经》作注,《孝经》也是唯一一部由皇帝注释的儒家经典。到了清代的康熙、乾隆等也极力提倡孝道,他们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旌表百岁”,昭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你对孝道的理解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您对孝道的理解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就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与实践,实际上它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与首要观念。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就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就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与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就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孝的一般意义就是孝敬父母,其具体内容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明确说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子如何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诚然,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应该批判、剔除之;但就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基本思想,则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调整、与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就是历代人们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仍须继承与发扬。这就是因为,孝敬父母不但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就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它不但可以促进家庭的与睦、团结,也能帮助社会与国家的稳定,使社会正气上升。 对于孝亲敬长的合理的孝,我们应大力弘扬;而对于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则应批判、剔除之。 孝就是中华文化的中华伦理的鲜明特点。中国文化虽然就是由儒释道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但其中心则就是儒学,而仁学又为儒学之主要精神,但仁学之精神却就是完全由孝道出发的。所以孝道也可以说即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孝就是贯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孙之纵向链条,孝就是中国文化逻辑之网的纽带与核心。又由于在孝中已经全部包含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宗旨,因而成为儒家文化甚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孝就是中国文化中出现最早的伦理观念与德目之一。在周代,孝就是尊祖敬宗的宗教与人文合一的意识,再发展,才产生了“善事父母”的人文伦理意识。从孝义的产生、发展本身来瞧,它就就是合天道与人道为一的观念,把天、祖、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从孝本身的内涵瞧,也就是把自然亲情的天道与亲子伦理的人道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孝在中国文化中就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因此,孝意识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孝就是传统伦理的元德。“百事孝为先”。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德之首。正如《孝经》所说:“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就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孝,不仅就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而且也就是古代政治伦理精神基础。这不仅体现在思想家的著述与文化观念中,而且也贯彻实施在古代社会的政治中。孝之所以成为仁之根本,关键在于孝就是维护封建社会政治、社会稳定的伦理精神基础。 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就是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而且就是整个文化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石。简而言之,泛孝主义就是孝在传统社会的地位,但在当代社会,孝不可能再继续享有这样的地位了。它只适用于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而不适合于宏扬个性独立的现代工商社会。于就是,在范围上,孝道只能局限于家庭之内;在性质上,孝道只能局限于亲子之间。 在建设当代社会的孝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由传统孝道向现代新孝道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至为重要的。那么较之于传统孝道,现代新孝道有哪些特点呢?主要可以概括为:1、人格平等性。2、义务并行互利性。3、注重感情性。4、强调自律性。到了现代社会,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她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比较明智的办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放弃以权威的方式训练子女盲目的服从与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导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她人的重要与意义,从而学得设身处地的孝道原则。这样的孝道原则则属于个人自己的,不必靠外在的权威或规范来监督,即能自动自发的做出自己认为适当的孝行,所以,这种孝道就是自律性的而不就是她律性的。 总之,我们既要继续发扬我国孝亲尊老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吸取重视代际亲子平等的合理因素,在新时代

浅析传统孝道的演变及其对如今社会的影响

浅析传统孝道的演变及其对如今社会的意义 09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班35号靳潇飒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孝”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中国的孝悌思想在原始社会文字初始时就已萌发,在夏商周三代之时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儒家的完善推广以后,孝道观念开始变得理论化和系统化。《孝经》自汉代以后开始成为历朝统治者都大力推崇的对象,二十四孝的故事也开始广为流传。虽然传统孝道中有很多内容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然而对如今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来说,其中有很多宝贵的养老敬老思想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的。 关键词:孝道、孝经、尊老敬老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孝的文化,而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可以讲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1。由此可见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孝道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黑格尔认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2”这说明,孝不仅在中国文化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而且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一孝道思想的起源与形成 世上至大莫如“孝”字,“孝”字在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由此可见孝应该出现于汉字形成的初始时期,这也可以看出我国的孝道思想在汉字初始时期便已经萌发了。《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中,许慎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3”因此,根据“孝”字字义综合分析,大抵远古时代“孝”的含义是:亲老,子女养之;亲病,子女待之;亲死,子女葬之。这也说明了在原始社会初、中期,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都处于最低级阶段,因此孝的义涵与行孝方式无疑也是最简单质朴的。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165页,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许慎:《说文解字》,转引自宁业高、宁业泉、宁业龙:《中国孝文化漫谈》(M),第3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

中国传统的孝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新特点

中国传统的孝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新特点 摘要: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和实践,实际上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孝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关键词:孝孝道儒学伦理道德 Summary: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ivilization filial piety is not only a kind of normally ethic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e ,but also the core of the confuciouism and the chiefly spiri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Filial piety Confuciouism ethic consciousness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孝之含义、起源与孝道理论的完成 中国孝文化,其初始含义是什么?它产生于何时?这是我们首先要从历史现象的角度予以探讨的。 何为孝?《尔雅?释训》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①;《说文》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当今学者对“孝”的金文字形的解释与上述说法大体相同,不过更加具体形象。唐殷的《文字源流浅说》分析的更有趣:“像‘子’用头承老人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示‘孝’”。后来,“孝”的古文字形和“善事父母”之义完全吻合,因而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但是若从文化的其他要素如宗教哲学的视野,从孝之发生的初始含义上再做细究的话,似乎孝之含义还不仅于此,还有另外两层含义。这就是尊族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孝的这三种含义是同时共有的,但在周至春秋战国这段时期,是后两意占主导,之后,善事父母成为孝的核心意蕴。 关于孝产生于何时,存在三种不同的说法。康学伟在其《先秦孝道研究》一书种认为“孝观念是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产物”。但这种观点争议颇多,在此不另赘述。孝道起源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产生于殷代。这种观点的代表论著是杨国容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但这种观点也被较多的论者批评。另有论者何平在其《“孝”道的起源与“孝”行的最早提出》一文中,指出“‘孝’这一德目应是由周人首先提出的。在西周时,‘孝’又扩张为一中伦理政治范畴,从而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这是不言而喻的③。”尽管有上述三种不同的观点,但是认为孝是大兴于周代是被众论者普遍肯定的。 孝之初始含义有二,其一:尊族敬宗。查昌国认为:“西周孝的对象为神祖考妣,非健在的人,孝是君德,宗德;其内容为尊祖,有敬宗抑父的作用。”周代以致春秋之孝,其主要内涵为尊族敬宗,并且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现有文献中大量可见的享孝连文的语言表现形态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孝道文化

中国孝道文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中国孝道文化至今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走向灭亡,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期。随着宗法奴隶制的日趋瓦解,“礼崩乐坏”。而当时的孔子认为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如果不树立父母家长的权威,就无法达到家庭的稳定,进而也就无法稳定社会。所以,孔子提倡“孝”。 孔子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孔子认为应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 孝、悌也是孝的基本要求,《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悌:敬兄,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所谓“出则弟”就是这个意思,它主要表现的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 孔子还提出“几谏”的原则。孔子认为,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就是他所说的“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几谏”的原则兼顾到孝敬与社会群体利益这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孝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孝 观看视频《一份账单》谈感想; 新闻回报: 事件一:84岁老人春节露宿女儿家门外4天3夜,6个子女均不管 事件二:多次下毒谋杀亲父,不孝之子获刑八年 事件三:旅日留学生因学费问题在机场刀刺母亲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 中国孝文化起源于何处? 中国孝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后经过儒家思想总结提升传播,使得孝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伏羲、女娲十分强调后代子女的教育和孝道,要求后代子女孝敬父母、兄弟姐妹紧密团结,共同振兴中华民族。孝文化,变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历经几百万年发展起来。 中国孝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西周:《礼记·王制篇》说: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春秋战国: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 汉王朝就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 唐朝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不用读五经,但《论语》、《孝经》却不能不读,类似现代大学的“公共课”宋代,儒学伦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其间宣扬的孝道有的偏离了儒家的基本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较大的误导作用; 清代的康熙、乾隆等也极力提倡孝道,他们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旌表百岁”。】 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它是一个会意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组成,像是青年大扶着老年人行走,象征老少之间建立起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由此观之,“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侍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所作的解释,传统中国文化中孝亲观念的内容远远超过了它的字面意义。 从内容上说,孝道的范畴包括尊养父母、友爱兄弟、和睦妯娌、团结连襟、尊师崇贤、敬长爱幼、扶贫济困,以及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等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有两种形态:狭义的孝是赡养父母,即父母年老后,身体的衰弱不能劳动,子女要主动奉养父母,使他们得以安度晚年;广义的孝指奉献社会,即做一切事情要合乎道德规范,能受到人们的称赞,使父母在精神上获得安慰和满足。实际上这样的孝涉及了子女的整个行为。 简言之,孝道的基本内容包括尊老、敬老、养成老、送老,不外乎“敬爱父母,返思祖先”。从动机来看,孝是一种敬本心理;从效果看,孝又是一种管理手段,它将礼法的外在约束与仁义的内在自觉相统一,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服务。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止于孝敬父母而已,孝敬是孝道的开始。

中国传统孝道及其对我国现代养老的意义

摘要自古以来孝就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处理子女与父母、晚辈与长辈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道德规范。孝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做到养老、尊老、敬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庭养老便是传统社会延续至今的最主要的养老方式。面临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以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大力弘扬我国的孝道传统,对缓解我国日趋严重的养老压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传统孝道养老家庭养老 1 中国传统孝道及其作用 1.1中国传统孝道的涵义 产生于周初的孝,大体上有两个涵义,即尊祖敬宗和传宗接代。《礼记·祭统》:“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又云:“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尽如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国语·周语上》:“夫祀,所以昭孝也。”《鲁语上》:“夫祀,昭孝也,各致斋敬于其黄祖,昭孝之至也。”这里的“孝”与“享”与“祭”同义,“孝”的对象是祖先,“孝”的方式是祭祀。这是周初“孝”的最主要涵义。 儒家所倡导的孝道的核心就是“善事父母”。那如何才能做到孝呢?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能养,满足父母生活的物质需要。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养亲,这是对父母尽孝的基本。那如何养亲呢?孔子进一步阐述,“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 学而》);《礼记》中也说要“生则养”;在《二十四孝》中也不乏“奉养”的例子如鹿乳奉亲、怀橘遗亲、哭竹生笋、卧冰求鲤等都是千方百计地为父母提供饮食。 (2)诚敬,从心里尊敬父母。正如孔子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没有敬只有养,与养鸡养狗就没有区别了。子夏问孝时,孔子进一步指出:“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儿子侍奉父母时,经常有愉悦的脸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子女去效劳,有酒食,长辈来享用,那能算“孝”吗?言外之意,要想做到“孝”就必须首先做到“敬亲”。 (3)悦亲,使父母高兴,为父母争光。《孝经》概括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事亲就是要爱亲、敬亲,自己的身体发肤是从父母那儿得到的,它们还属于父母,并非己有,不能随便损坏;与人相处和睦、勿纵勿失,不要随心所欲,不顾后果,也不要犯罪和重大失误,要勤奋向上,做出重大贡献或做好事,使父母感到荣耀。 (4)谏亲,向父母提意见。孔子在《论语》中讲“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几谏就是委婉地劝告,不听怎么办?还要保持尊敬顺从,要认真做事而不埋怨,等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进行劝告。 (5)送葬悼念。孔子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也就是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2中国传统孝道的作用 产生于奴隶社会兴盛于封建社会的传统孝道,是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作为上层建筑不可避免地体现并维护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也就是说传统孝道体现着落后的封建性。例如:过分强调了子女对长辈的绝对服从,抹杀了子女的独立人格;儒家倡导的“厚葬久丧”的隆重仪式往往使得孝道流于形式,造成财富巨大浪费,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助长社会虚浮之风,这一点墨子早就看到并给予严厉批判。再有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利益,鼓吹和泛化孝的观念,造成民间愚孝盛行。将传统的孝融入并最终形成“三纲五常”作为处理人伦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及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政治伦理原则,几千年来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传统孝道虽然有其落后的封建性,但是它在日常的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也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传统孝道的推行有助于解决家庭养老问题, 使得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人“老有

浅析中国传统的孝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体现

浅析中国传统的孝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体现 姓名:王齐禹学号:5112039035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和实践,实际上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孝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何为孝?《尔雅?释训》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说文》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当今学者对“孝”的金文字形的解释与上述说法大体相同,不过更加具体形象。唐殷的《文字源流浅说》分析的更有趣:“像‘子’用头承老人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示‘孝’”。后来,“孝”的古文字形和“善事父母”之义完全吻合,因而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孝被孔子还原为一种朴素的家庭伦理意识,它的人性基础既不是具有很强宗教意味的祖先崇拜,而将注意力转向了广大人群所共有的人心之仁,从而为孝道的合理存在找到了更普遍更坚实的根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不仅是孝之人性根源,而且是孝之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可以说是人行为的最高准则,但仁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必须有一个切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⑤”。一个人只有先爱其亲,才能推及于爱人,由父母和血缘亲人推广开去,一直到爱一切人。 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是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石。简而言之,泛孝主义是孝在传统社会的地位,但在当代社会,孝不可能再继续享有这样的地位了。它只适用于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而不适合于宏扬个性独立的现代工商社会。尽管在当代社

传统孝道是不是包袱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我方的观点为传统孝道是包袱。开宗明义,传统孝道即指在古代特定人际关系,社会制度下,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所需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我方承认孝文化是美德,但传统孝道不能与孝文化等价而论。因为他除了包含孝文化以外,还糅合了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进行思想控制等方面的考量。此外,传统孝道是包袱,并不等于我方排斥孝道。我方只是认为,符合当代社会价值观,且继承了孝文化内涵的现代孝道才是时代所需要的。而我方判定传统孝道是财富还是包袱的标准为,传统孝道能否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并得到大众的认可。我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传统孝道会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不平等,扼杀人的自由意志。无论是孔孟时代还是宋明理学框架下的孝道,都把“父命子从”放在重要的位置。孩子任何违背家长命令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体现。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需要对父母保持无条件地服从,(仅仅作为父母的附属体而存在)而他们对自由,对未知的探求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孩子的个人意志被取代,自由追求被扼杀;给孩子,也给整个家庭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例如,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构建起来的婚姻,终究造成了贾宝玉林黛玉式的悲剧,《孔雀东南飞》中的一对佳人也只能以最无奈的方式来抵抗传统孝道的压迫。 其次,传统孝道会导致个人创造性缺失,抑制社会本应有的发展和变革。在传统孝道的理论体系下,“子承父业”被认为是孩子尽孝的一种体现,但这种某一职业世代沿袭的模式,扼杀了年轻人出去闯一闯的想法,也将整个家族固化在了某个阶级。因此,当传统孝道仍被当作一种文化主流,倘若年轻人仍认为,尽孝需要“子承父业”来体现,那么创新意识,求变观念从何而来?倘若年轻人仍然坚持传统孝道中诸如此类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那么试问人才交流,国家发展又从何谈起? 最后,传统孝道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违背了现代法制社会精神,与大众价值观相悖。以《二十四孝图》为例,郭巨试图埋葬儿子来供养母亲的行为竟受到了如此的肯定,显然当今

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精)

第卷第期年月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思想发见】 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潘建锋 (湖南科技学院科研处,湖南永州 摘要: 中国传统孝道有许多敬老、养老的思想和措施,并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孝道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传统养老中起到了保障、凝聚、调控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之时,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孝道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敬老养老思想;《孝径》;老龄化社会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基金项目: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青年课题(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湖南省舜文化研究 基地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作者简介: 潘建锋( ,男,湖南永州人,副教授。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与此相适应的传统孝道内容十分丰富。在中国传统孝道中有大量关于敬老、养老思想和安老的措施,其中就确定

了亲属的扶养义务,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奠基于家庭制度。这些养老敬老的孝道思想和行为,促进了中国社会的人际和谐、家庭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一、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 中国古代孝道有许多安老、养老、敬老的思想和实施方法。《尚书?酒诰》中记载:“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里,孝与养是联系在一起的。《尔雅?释训》说:“善父母为孝。”也就是说孝之本义是“善事父母”。孔子提出:“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安老”是孔子的重要社会思想。孟子在谈到世俗之孝时曾 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 也。”[ ] 这里所列五项中直接提出以奉养父母者即 有三项。孟子还发挥了孔子的“安老”思想。首先,他把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 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从人的本性上提出了:“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其次,提倡:“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他把养老与“有善”、“仁人归矣”联系起来,并推崇“养老敬贤”、“敬老慈幼”。《孝经》对赡养父母之道也有专门的规定:“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中国传统孝道中许多养老的思想和措施,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一种社会理想,但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传统孝道思想中,养老尽孝主要包括事生与事死两方面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孝敬事亲”,无违父母。要求对父母既养且敬,不能违背父母的意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孝道的现代价值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诸德之首.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我们要批判继承传统孝道,并赋予新的诠释,构建现代孝道新理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是忠顺事上,保守祭祀;庶人之“孝”应“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孝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主要美德,为齐家治国之良箴。我国以孝为本的教育力量,可以感化冥顽,减少罪恶。孝,并非只对父母敬养而言,对自己德性,智能的修养,对社会的尽责,也是孝的表现。孝的原理有普通性,孝的应用有连续性,人类上有祖宗,下有子孙,我们是联系祖宗与后代间的一环,我们应有职责是: 将历代祖宗所辛苦缔造的文化好好保存,而加以发扬光大,传之子孙,亿万斯代如此。 由于近代社会结构变迁,家庭组织趋于小家庭制,[养儿防老] 的观念渐难适用,对老人安养巳引起社会有组织关怀,是以要巩固家庭组织,加强家庭责任,注重祟老教育。尤其是推行孝道,是刻不容舍之事,故援特搜集格言,恭录古圣先贤铭言,[二十四孝故事],,以资教孝,劝孝之参考。 孝是中国几千年传统固有的美德,也是人伦的大本,父母生我育我爱我,其养育之恩,可谓昊天罔极,然人类有时却又是一种善忘的重物,俗语说: [养儿方知父母恩] 可见为人子女者,很少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俟其身历其境,方知父恩母德,故凡有血性良知者,当饮水思源,孝亲报恩。 虽然英豪杰,俊才硕士,有其出类拔萃,非凡之成就,然究其本,从其出之始,便需要依赖父母生养培育,始克有成,草本乃天生自长,而人类无父母之培育,则无法成长,故父母于我,可谓恩难量,况动物之类,亦有如乌鸦之反哺,羔羊之跪乳… 等孝行表现,动物之灵性虽不若人类之高明,然其孝与人同,足征[孝]乃为天性,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可曾细思与比较过? 不幸,近百年来,欧风东渐,追逐物质文明,轻视固有道德,民德日薄,孝德益晦,实属可痛。本会旨在推弘固有伦理道德,有感孝道式微,必藉孝书刋传播,以提醒人人对孝道之重视,孝道可使人敦品于真、善、美、家庭和乐,社会安定,达到乐利的境界。最后,寄望那些拥有威权的达官贵人,甚至社会政要及教育家,传播界,若能加以发扬推[孝],然后始能得到整个社会对[孝道]的正视与奉行,因为孝道是天经,地义民行,三才一贯的。但愿,使我中华文化与时俱进,而臻世界大同。[孝]书初版以来,读者热烈响应,受到莫大鼓励,实为可喜现象,索阅者众,各十方大德纷纷赞助,催促继续再版,顺此表示敬意,并申谢忱。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释义】‘为子女的要孝敬父母,不但要有以上的五致,还要有以下的三不。一、就是官位较高的人,就应当庄敬以待其部属,而不敢有一点骄傲自大之气。二、为人部属的小职员,就应当恭敬以事其长官,

论当今中国孝道文化

论当今中国孝道文化 摘要:“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今社会上孝道淡化令人心忧,长此以往,必然会给社会的安定与繁荣造成影响,并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重新解读与定义“孝道”,在社会中普及教育、重新树立“百行孝为本”的思想观念,才能促进中国家庭的和睦性、社会的秩序性、民族的聚合力。 关键词:孝道孝道淡化孝道教育 孙中山先生曾这样说:”谈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先是’忠孝’ ,讲到’孝’字,我们中国尤为特长,尤其比各国进步得多。”孝道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孝文化传统也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在当代开放开化、文化交融特别是西风东渐的时候,重新温习孝道的精神,尤其是对青少年,是有着教化和引导意义的。 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孝道文化 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周代的学校还把“国老”、“庶老”们安排在官学养老,让他们兼任学校的老师,传播知识,推广教化,可见当时不但注意到了养老,而且已注意到了发挥老年人的智力资源。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在尊老敬老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大量言论。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以致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点。孝作为华夏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已是深入民心,难以动摇。 自秦代后,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义传》,就是表彰孝子,让他们青史留名。汉王朝时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唐朝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不用读五经,但《论语》、《孝经》却不能不读,;唐玄宗曾亲自为《孝经》作注,《孝经》也是唯一一部由皇帝注释的儒家经典。到了清代的康熙、乾隆等也极力提倡孝道,他们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旌表

弘扬孝道文化继承传统美德

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友善主题德育项目活动案例 一、活动设计背景 《孝经》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道”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最基本内容;“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着每个人生活中的言与行;“孝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文化标志和终极关怀。 “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多少人做人的准则,被传为千古美谈,流芳百世。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传承和发扬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不仅是建立和谐家庭的重要元素,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加强青少年的孝道教育,应成为当前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 我院信息技术系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孝道为切入点,将传统孝道教育融入学院德育教育活动中,传播孝道文化和孝道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友善之心,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信息技术系3+2财会1301班在2014年4月开展了“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主题德育活动。 二、活动达成目标 1、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同学们认知孝道文化,励志践行,素质修身,促进家庭和睦,构建社会和谐。 2、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尊敬长辈、体谅父母、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从而以爱心唤醒爱心,换取爱心,传达爱心,使爱得到迁移与升华。 3、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调动家长的助教积极性,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4、发挥社会道德建设力量,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利用身边人身边事为学生树立典型,传播正能量。 三、活动准备与器材 1、学生分组(分6组,每组5-6人),学生收集关于“孝”的故事; 2、挑选合适的学生担任主持人、领唱、工作人员等; 3、下载歌曲《跪羊图》、《感恩的心》伴奏、“孝”字的Flash动画; 4、打印问卷调查表、布置教室等。 四、活动实施过程

弘扬孝道文化的重大意义

弘扬孝道文化的重大意义 孝道是古今社会永恒的主题,在今天,大力弘扬孝道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孝道文化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传统文化简单来讲就是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儒,释,道”三种文化的融合。儒学讲人要具备“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这“八德”。世界上有许多古文化现今已经消失,例如古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中国的儒家文化一直流传至今,原因就是儒家文化是一个讲道德的文化,而道德在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是必备的。孔子曾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心生。”由此可见,道德的根本就是孝道。所以今天,我们要弘扬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要弘扬好孝道文化。 二、弘扬孝道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尊老敬老是家庭和睦的前提条件,要想建立一个个和谐的家庭,首先要从孝敬老人开始。如果子女不孝敬老人,把老人推向社会,无疑会增加社会负担,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已达到2亿多,并且每年新增老龄人口达800万。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7亿。这些人的养老问题必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必将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目前来看,解决养老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靠国家养老。就是靠养老院等养老机构进行养老。但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等床位的增长数度仅占老龄人口增涨速度的1.97%,这其中存在很大缺口。所以靠国家养老显然解决不了问题。第二,靠自己养老。有很多老年朋友觉得自己有老保,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但现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存在很多“失能老人”“空巢老人”,每天都上演着老人病死家中无人知,或老人自杀等这样的悲剧,在一个文明的国家里,是不应该发生这样的事情的。第三,靠儿女养老。调查显示,80、90后这部分人群能赡养老人的仅占10%。还有43%是靠父母养活的。很多人认为,今天物价高,工资低,收入去掉房贷,车贷,孩子等根本不够赡养父母的。我觉得这其中每个人算的都是一本经济账,但很少人算良心账。 现在我国针对养老这一问题提出了9064计划,就是将来老人养老4%靠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养老,6%靠社区等养老,90%要靠家庭养老。所以今天我们要解决养老的问题,创建和谐的社会,就必须要弘扬孝道文化。 三、弘扬孝道文化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和道德基础,孝道不仅仅是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