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五章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五章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五章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五章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

了解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的层次及三大环境政策的内容。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1.中国环境政策体系

(1)最高层次: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2)第二层次:“三同步”“三统一”环境保护战略方针。

(3)第三层次: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

2.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对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开发或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作出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并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三同时”制度

①含义: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②目的: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实现预防为主政策的有效措施之一。

3.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

(1)排污收费制度

①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是对环境容量资源的利用,必须征收一定的费用。

②排污收费,可使排污者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有利于节约环境资源。

(2)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①含义:对特定区域内的重点环境问题采取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和治理效果的强制性措施。

②类型

a.区域或流域的限期治理。

b.行业的限期治理。

c.点源的限期治理。

4.贯彻“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①依据:国家法律规定。

②目的:落实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

③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和决策者的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中。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以规划为依据,以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为目的,通过科学、定量考核指标体系,使环保工作切实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一、判断题

1.“谁污染,谁治理”政策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污染管理和技术改造。()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预防为主的有效手段。()

3.“三同时”制度可以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

4.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是具体落实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是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6.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B.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C.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D.控制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B

7.下列属于我国的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是()

A.谁污染,谁治理

B.“三同时”制度

C.环境保护

D.排污许可证制度

答案:A

8.对“预防为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对过去和现在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

B.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破坏预先采取防范措施

C.让污染者承担其治理责任和费用

D.纠正“有钱铺摊子,没钱治污染”的行为

答案:B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学生用书P84]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指通过实行定量考核,对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自1984年起在我国得到广泛推行。

材料二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体系主要包括:“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和“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是什么?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同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的________制度。“三同步”“三统一”属于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的__________战略方针。

提示:(1)强化环境管理。

(2)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

(3)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管理环境保护

【核心归纳】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强环境管理,强化环境监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的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体系。

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内容和含义

政策内容含义

以防为主,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破坏,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对

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

当今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

谁污染,

谁治理

使污染者承担其治理责任和费用,这有利于促进企

业积极治污,并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

强化环

境管理

扭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

利益的倾向,纠正“有钱铺摊子,没钱治污染”的

行为

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排污交易”依据的是________制度()

A.排污收费B.污染限期治理

C.三同时D.环境影响评价

(2)“排污交易”对________类企业有利()

A.造纸B.钢铁

C.有色冶金D.微电子

(3)“排污交易”是环境管理中的________手段()

A.法律B.教育

C.经济D.行政

解析:第(1)题,“排污交易”交易的是排污权,增加了污染企业的生产成本,类似于征收排污费。第(2)题,微电子属于污染较少或没有污染的企业。第(3)题,“排污交易”是通过排污权的“买入和卖出”实现的。

答案:(1)A(2)D(3)C

一、选择题

1.我国环境政策中的最高层次是()

A.环境保护基本国策B.环境保护战略方针

C.环境管理政策D.环境管理制度

解析:选A。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是环境政策中的最高层次。

读下列材料,完成2~4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材料二国家环保总局环监局与美国环保协会联合提出:大气污染,罚款上限可设定12万元人民币/日;水污染不低于2 600元人民币/日。

2.材料一中的规定体现了中国环境管理政策的________功能()

①以防为主,防治结合②谁污染,谁治理③强化环境管理④考核决策者的政绩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材料二中的两条规定依据的环境管理政策是()

A.以防为主,防治结合B.谁污染,谁治理

C.强化环境管理D.环境保护

4.材料一中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原因,材料二中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罚款,都是因为这些污染企业利用了________资源()

A.大气、水B.环境

C.矿产D.土壤

解析:第2题,材料一中的规定是为了避免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污染环境,具有“防”的功能;《环境保护法》本身就具有“强制功能”。第3题,材料二中的对污染企业罚款依据的是“排污收费制度”。第4题,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空间,还提供资源和消纳废弃物的场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环境,说明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答案:2.C 3.B 4.B

5.我国的“三同步”“三统一”属于环境政策体系中的()

A.环境保护基本国策B.环境保护战略方针

C.环境管理政策D.环境管理制度

解析:选B。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是环境政策中的最高层次,“三同步”“三统一”在环境政策体系中处于第二个层次,是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第三个层次是中国三大环境管理政策。

6.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其执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C.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解析:选A。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是对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事先作出预测和评估,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效地防止不利于环境的事件发生,这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据此完成7~8题。

7.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环境评价的范围包括()

①重大工程建设②区域开发③政府规划④防止不利于环境事件的发生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体现了环境管理中的________政策()

A.预防为主B.三同步

C.强化环境管理D.三统一

解析:第7题,防止不利于环境事件的发生属于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不是其评价的范围。第8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作出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政策。

答案:7.D8.A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指定区域的重点环境问题采取的强制性措施。据此完成9~10题。

9.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要求是限定()

①治理时间②治理内容

③治理效果④治理措施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10.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类型有()

①区域或流域的限期治理②行业的限期治理

③点源的限期治理④目标的限期治理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解析:本题组考查了我国“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解题关键是要了解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要求、治理类型。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要求是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和治理效果。治理类型包括区域或流域的限期治理、行业的限期治理、点源的限期治理三类。

答案:9.D10.D

二、综合题

11.读我国某湖泊污染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该湖泊污染状况严重,从图中可知,首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这些污染物大量排入该湖泊会导致湖水_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现象,影响生态系统。

(2)针对该湖泊的污染状况,当地环保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于新上项目,要求全程监督治污工程与新上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对于污染大户,在加大经济处罚力度的同时,要求谁污染谁治理,否则停产治理。由此可知,当地环保部门对新上项目执行了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中的________________制度,这是我国在建设中防止__________出现的一项重要法律规定。对污染大户,落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则,它主要体现了________与__________并重的指导思想。

解析:(1)从示意图中可知,无机磷占的比重最高,其次是无机氮,两者占污染源的85%,是主要污染物,大量排入会造成湖水水体富营养化。(2)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中,“三同时”制度是我国在建设中防止新污染源出现的一项重要法律规定,也是出台最早、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环保基本法律制度。“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是我国环境管理的原则之一,力求对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对不可再生资源节约使用,综合利用。

答案:(1)无机磷无机氮富营养化水华

(2)“三同时”新污染源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开发利用养护更新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因近年纸价上升,利益的驱动使某镇小造纸厂纷纷上马,但因为污水治理设施不配套,造成了环境的极大污染,广大农业用地因受污染而减产,农民纷纷上诉,各小造纸

厂最终被环保部门依法取缔。

材料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指通过实行定量考核,对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自1984年起在我国得到广泛推行。

(1)小造纸厂污水治理设施不配套,造成极大环境污染的事实违反了哪些环境管理政策?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怎样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

解析:(1)小造纸厂没有采取措施,积极治理,也没有承担环境治理的责任和费用,因此小造纸厂违反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上级行政部门对下级行政部门进行考核,贯彻了“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通过科学、定量的指标体系,使环保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的一项制度。

答案:(1)违反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

(2)强化环境管理

(3)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控制。

13.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例A、B分别表示的环境问题。

(2)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说出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3)简述我国实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解析:(1)由图例A的分布区,可知图例A表示土地荒漠化。图例B分布于东北林区和

西南林区,应为森林破坏。(2)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或行政、经济、技术、宣传教育手段。(3)我国实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答案:(1)A:荒漠化(沙漠化);B:森林破坏(森林锐减)。

(2)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五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章末整合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章末整合 章末整合 教材P34活动探究 1.沿海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震等灾害类型为主||。 内地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风沙等灾害类型为主||。 北方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沙尘暴、寒潮等灾害类型为主||。 南方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类型为主||。 2.还可以向当地的××局报告||。 教材P36 活动探究 ~37 1.降水相对变率越大||,说明降水的年际变化越大||,发生干旱的几率越大;降水相对变率越小||,说明降水的年际变化越小||,发生干旱的几率越小||。 2.由“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可知||,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4~5月的降水相对变率大||,可知两地春季最易出现干旱||。 3.我国江南丘陵7~8月的降水相对变率大||,可知该地盛夏季节最易出现伏旱||。 教材P38阅读20世纪我国发生的主要水灾 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七大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江淮流域、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 教材P38图2-4我国洪涝分区 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我国洪涝灾害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可分为:多洪涝区、次多洪涝区、少洪涝区、最少洪涝区四种类型||。其中||,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洪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全国洪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少洪涝区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概括而言||,洪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在东部季风区的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其中海河中下游、淮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的多洪涝区||。 教材P39 活动探究 ~40 1.6~9月城陵矶水文站总体流量高于其他月份||,7月份流量在这几个月中略微偏低||。水位和流量变化大体上成正相关||。但2019年该段流量远低于历史最大流量||,但其水位却一直居高不

2021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选修3旅游地理教案湘教版.doc

旅游地理 [考纲展示]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 3.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5.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6.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7.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8.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和保护措施。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76页 考点一旅游与区域发展 (高考经典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4 800 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下图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 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规范审答 我的答案:淡季游客少,会造成景区旅游设施闲置,降低旅游收入;旺季游客集中,容易破

坏景区环境等。 1.概念及特性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其内涵及特性如图所示: 2.旅游业发展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社会文化繁 荣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③促进文化交流 影响区域环境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1.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张家界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张家界市旅游和GDP发展指标 年份 项目 1989 1991 1995 1999 2003 2006 游客量(万人) 56.6 126.1 160.0 327.4 759.6 1 676.0 旅游收入(百万元) 24.9 44.4 256.8 946.2 3 201.0 7 938.0 游客人均花费(元) 44.1 35.2 160.5 289.0 421.4 473.6 人均旅游收入(元) 17.0 30.0 170.0 612.8 2 033.3 4 916.7

最新湘教版地理选修1《认识星空》教案.doc

第二章认识星空 2.3 认识星空 相关素材 星星 汉语拼音:xīngxīng[ 英文单词:star (1)[star] [口]: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 (2) [tiny spot]:细而小的点儿 (3)[Informal] :stars; planets; satellites 肉眼可见6973颗星星。 决定人们观察星星是明是暗的,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是由于星星发光能力的大小;二是星星和人们之间距离的远近。 天文学家通常把星星发光的能力分为25个星等,发光能力最强的比发光能力最差的大约相差100亿倍。 星星的亮度常用星等来表示。星星越亮,星等就越小。在地球上测出的星等叫视星等;归算到离地球10秒差距处的星等叫绝对星等。使用对不同波段敏感的检测元件所测得的同一恒星的星等,一般是不相等的。目前最通用的星等系统之一是U(紫外)、B(蓝)、V(黄)三色系统(见测光系统“cla ss=l ink>测光系统”),B和V分别接近照相星等和目视星等。二者之差就是常用的色指数。太阳的V=-26.74等,绝对目视星等M=+4.83等,色指数B-V=0.63,U-B=0.12。由色指数可以确定色温度] 离人们距离近的星星它的发光能力强,因此人们看到它就很亮。可是,即使发光能力相当强的星星,假如离人们十分遥远,那么它的亮度也许还不及比它的发光能力差几万倍的星星呢 假如,有一颗叫“心宿二”的恒星,它的体积大约是的2.2亿倍,发

光能力也大约是太阳的5万倍,但因为它离地球有410光年,人们只可以看到它是一颗闪烁着红光的亮星。假如将“心宿二”移到太阳的位置,它射出来的光及热就会把地球烤成什么都消失了的大石球了。

【新教材】期末模拟卷(一)-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一)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2分)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对第一次银河系行星数量普查做出的估计,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至少达到500亿颗,其中大约有5亿颗坐落于所谓的“金发姑娘区”,也就是适居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金发姑娘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一地区的星球温度适中,适宜生命存在 B.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 C.这一地区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D.这一地区星球有适宜呼吸的大气 【答案】B 【解析】“金发姑娘区”就是指类似于地球的适合生命形成的环境。 A. 这一地区的星球距离绕转恒星距离适中,温度适宜,适宜生命存在,A项说法正确; B. 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只是生命形成条件之一,不能满足生命的形成,B项说法错误; C. 这一地区各大行星各行其道,宇宙环境比较安全,有利于生命的形成和进化,C项说法正确; D. 这一地区星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宜呼吸的大气,适合生命形成,D项说法正确。 2.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和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液态水——地球的大气成分 B.稳定的光照——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安全的宇宙环境 D.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答案】D 【解析】根据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 A. 液态水——地球适宜的温度,A项错误; B. 稳定的光照——太阳辐射较稳定,B项错误; C. 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C项错误; D. 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万有引力吸附空气分子,形成大气层,D项正确。

高中湘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1.现代旅游的发展特点[4]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乐化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关系: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旅游交通 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 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购、娱 ※3.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 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 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 定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总体促进社会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a+.促进文化交流(○1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总体促进文化繁荣)特色和吸引力○2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 值) ○4影响区域环境: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 低了旅游质量 4.有关“旅游业”的几种正确评价[4] ○1旅游业是“朝阳产业”。 ○2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3旅游业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 ○4旅游扶贫工作的重心是开发式扶贫。 第二章旅游资源 5.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a.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 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湘教版地理选修5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基础测试

第2章第3节 1.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形成唐家山特大偃塞湖,经党和政府的努力,终于消除这一巨大隐患,唐家山偃塞湖形成的原因不是() A.地震诱发B.滑坡 C.地形破碎、坡度大D.河流侵蚀 【答案】 D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答案】 B 3.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状况分别可能是() A.沙尘暴、寒潮B.干旱、台风 C.暴雨、高温D.暴雨、低温 【答案】 C 4.我国东部最强烈的地震带与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台湾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会处 B.燕山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会处 C.秦岭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会处 D.天山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会处 【答案】 A 5.青藏高原曾发生地震的下列地区中,距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较近的是() A.牦牛坡(34.2°N,86.5°E) B.墨竹工卡(29.6°N,92.2°E) C.察雅(30.6°N,98.1°E) D.甘孜(31.6°N,99.9°E) 【答案】 B 6.1999年上海有人传言说8月31日晚有地震发生,此传言不可信的原因是() A.上海不在地震带上,不是地震的多发区 B.1999年不是地震的多发年 C.上海是平原地区,不可能发生地震 D.地震预报还不能准确到这种程度 【答案】 D 7.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一地震(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靠近板块的生长边界②靠近板块的消亡边界③震区两侧地壳发生张裂④震区两侧地壳发生挤压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C 8.海啸发生最多的海域是太平洋,我国处于太平洋西海岸,海岸线绵长曲折。但大多数地区发生海啸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是() ①我国海区是浅海大陆架②外围成串的岛屿形成天然屏障,不利于地震海啸波的传播③我国东部沿海不会发生地震④我国海区没有海沟构造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 A 一个记者报道:凌晨3点10分,一个沉闷的声音突然响起,从窗外望去地平线上有耀眼的光出现。大地剧烈地抖动起来,很多人来不及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埋在倒塌的房屋里。据此回答9~10题。 9.该现象预示着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B.地震 C.火山喷发D.滑坡 【答案】 B 10.此类灾害() A.主要发生在海洋边缘地带 B.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C.此类灾害一般多发生在暴雨集中的季节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加强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答案】 B 11.下列铁路线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是() A.京广线、京九线B.石太线、石德线 C.成昆线、宝成线D.包兰线、兰新线 【答案】 C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回答12~13题。 12.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 是() A.水土流失B.滑坡、泥石流 C.冻土D.火山

选修三_旅游地理_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一、旅游活动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服务业(中介体)。 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 2、基本类型: ⑴按游览区域分:国旅游和国际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 ⑵按旅游目的分: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和购物。 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步入度假保健型和购物型。 二、旅游资源 1、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特性:位置相对稳定性(如收藏于博物馆的书画);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长存性)。 3、类型: ⑴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质地貌—如五池、山水组合—如壶口瀑布、生物—如自然保护区、气象与其他 自然景观组合—如松花雪柳)。 ⑵文化景观旅游资源(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土风情)。 (3)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 ●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4、形成: ⑴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华山:暖温带,花岗岩;、九华山:亚热带,花岗岩;丹霞地貌:红色砂岩风化、流水侵蚀;长江三峡、玉龙雪山、黄龙:山水组合地貌)。 ⑵人类活动可以认知、提升自然环境的文化涵(从宏观、微观角度看) (3)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的文化古迹,如我国古代建筑群,世界遗产的11座古城(其中2座在中国—— 平遥古城、古城)。 革命纪念地和标志物,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客体(红色旅游的意义:保持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5、分布: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一、教材的内容分析及处理 1.“地理Ⅱ”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地理二共分四章: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从内容的比重来看,“地理Ⅱ”主要是侧重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体现在:①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②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 但是,地理Ⅱ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主张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截然分离和割裂,也不拘泥于讲授纯粹的人文地理。 2)与地理一、三和选修的关系。 与地理Ⅰ的关系:“地理Ⅰ”是以自然地理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模块。学生要做到比较好地理解、掌握人文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要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应该有自然地理学习做基础。所以,“地理Ⅰ”是“地理Ⅱ”的基础。 与地理Ⅲ的关系:“地理Ⅲ”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从区域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学习初步的地理信息技术。“地理Ⅲ”是在前两个模块学习基础上的一个高层次综合和提升,是以案例的形式剖析具体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体。人文地理学习中获得的地理原理、思想和方法都可以在此模块中得到应用。同时,“地理Ⅲ”的学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应用“地理Ⅱ”的学习成果。 与选修模块的关系:在七个选修模块中,有三个模块与人文地理有直接关系。它们是: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6“环境保护”。但是“地理Ⅱ”与选修模块的关系不一定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因为选修模块可以在必修模块之前开设,因此二者是互为基础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开课情况,调整必修模块或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既避免重复,又能使学生有所提高。 2.各章的具体分析 1)人口与环境。《地理Ⅱ》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人文地理部分。显然,它是体现《标准》“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最重要部分。

2020最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课时1 干旱与洪涝学案 湘教版选修5(考试专用)

课时1 干旱与洪涝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干旱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1.主要特征:一是出现次数多。二是持续时间长,经常出现季节连旱,时间长达数月,极少数旱灾甚至长达几年。三是影响的范围广。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平均受旱率、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2.成因 (1)降水方面的因素。我国季风气候区内,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是形成全国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在7、8月份降水较少,易形成伏旱;华北和东北地区,易形成春旱和春夏连旱;西南地区冬春连旱比较严重。 (2)水资源方面的因素。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水土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造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3)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二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春旱威胁的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三是我国人口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大,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不断增多。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1.成因 (1)自然原因:由降雨尤其是暴雨所形成的。 夏季的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直接原因。 (2)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造成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 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 2.时空分布 (1)空间分布: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地区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 (2)时间分布: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

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复习提纲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一、旅游活动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服务业(中介体)。 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 2、基本类型: ⑴按游览区域分: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 ⑵按旅游目的分: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和购物。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步入度假保健型和购物型。 二、旅游资源 1、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

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特性:位置相对稳定性(如收藏于博物馆的书画);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长存性)。 3、类型: ⑴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质地貌—如五大连池、山水组合— 如壶口瀑布、生物—如自然保护区、气象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如松花雪柳)。 ⑵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土风情)。 (3)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 ●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4、形成: ⑴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华山:暖温带,花岗岩;黄山、九华山:亚热带,花岗岩; 丹霞地貌:红色砂岩风化、流水侵蚀;长江三峡、玉龙雪山、黄龙:山水组合地貌)。 ⑵人类活动可以认知、提升自然环境的文化内涵(从宏观、微观角度看) (3)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的文化古迹,如我国古代建筑群,世 界遗产的11座古城(其中2座在中国——平遥古城、丽江古城)。 革命纪念地和标志物,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客体(红色旅游的意义:保持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促进地方经济发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1湘教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湘教版)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组织分析 《地理I》由前言以及第一、二、三、四章组成,本册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以介绍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为主。这些内容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 《地理I》的前言——走进地理学是高中地理的开篇。呼应初中地理“让我们走进地理”,从“说理”的角度,告诉学生,“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指导学生,“地理学怎么做”,明确指出地理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科学,学好地理将使你终身受益。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是引导学生从大的方面来认识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即地球的宇宙环境。通过天体系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的运动与结构等知识的介绍,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地表过程。通过介绍了地壳的物质组成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特征。通过对自然地理的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地形条件、气候变化、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聚落、交通等)的影响分析,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辨证关系。 以前必修课自然地理部分将大气、水、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各要素一一剖析,而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I》则突出地表过程(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分析和自然环境特征(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认识。从公民素质教育出发,选择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这样的教材选材和内容组织,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教材的创新。 (二)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从教材内容结构来看,《地理I》每一节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而非正文则包括地图、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图、阅读和活动等五个部分。教材各组分比例合理,符合地理科学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 对教材“正文”的剖析 正文是课文的主体和骨架,是《普通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正文行文规范,内容科学严谨。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 湘教版选修5

第一章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某山区的自然灾害链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与上图中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2.该示意图所反映的自然灾害特点是( ) A.区域性 B.联系性 C.周期性 D.不可避免性 解析:第1题,地震所引起的滑坡和崩塌为堰塞湖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暴雨所产生的短时大频率降水使破碎的物质大量运动阻塞河道而形成堰塞湖。第2题,灾害链现象反映了自然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答案:1.C 2.B 读下图,完成第3~4题。 3.B处多水灾的原因是( ) A.位于印度河三角洲上,排水不畅 B.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洼 C.冬季冰凌阻塞河道,造成决口 D.区域内河流多为地上河,容易决堤 4.图中A处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灾害 B.泥石流 C.干旱 D.地震 解析:第3题,图中B位于孟加拉国,属于恒河三角洲地区。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主要有:地势低洼;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河流下游,多条支流汇集;海潮顶托,河水水位上涨。第4题,A处属于印度河平原,位于塔尔沙漠之中,常年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就是干旱。 答案:3.B 4.C

热带风暴“清松”于2013年1月3日20时在菲律宾苏禄海海面上生成,4日凌晨移入我国南海南 部偏东海域,4日05时其中心位于北纬8.9度,东经116.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 002百帕。据此完成第5~7题。 5.热带风暴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 ) ①强风②风暴潮③暴雨④干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关于热带风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风暴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旋 B.热带风暴常发生在秋冬季节 C.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为8~9级 D.热带风暴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 7.热带风暴“清松”是在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①代表风向)?( ) 解析:第5题,热带风暴能量巨大,具有可怕的摧毁力。热带风暴的危害主要是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第6题,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为8~9级,常出现在夏秋季节,热带风暴现象可发生在多个海域,西北太平洋是发生热带风暴最多的地方。第7题,热带风暴是热带低气压形成的,北半球的低气压气流运动方向是由四周向中心逆时针辐合。 答案:5.C 6.C 7.C 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第8~10题。 滑坡 8.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9.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10.人类在山区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往往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洪涝 C.滑坡 D.火山喷发

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教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 全册教案

目录 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 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案 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 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教案 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 2.4我国的虫灾与鼠灾教案 3.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 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 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案 4.2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教案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认什么是自然灾害。 2.会描述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时间上的频繁性、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灾害的联系性和严重性及其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每一种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材图片和音像资料的展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自然灾害、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对比法进行简单概念界定的能力。 2.通过自然灾害特点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搜寻和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范例,培养学生收集、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自然灾害的广泛性、频繁性、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正确人地观。 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区域性、周期性的特点,强化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习惯。 3.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可减轻性特点,坚定学生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并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的观点。 [教学重点] ①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②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 自然灾害的周期性、不重复性、联系性的特点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1988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当代任何一名风云人物,而是一张由条条绳索捆绑着的地球照片。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看看1988年的地球吧: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产30%~40%;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7.1级大地震,3座城市被毁,5.5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几百亿卢布;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25万公顷原始森林被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发生的变化

高中地理教材对比 ——以湘教版为例本次对比的主要是2004湘教版教材和2019湘教版教材,侧重于章节主要内容发生的变化,未发生变化的内容未在文中提及,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新旧教材变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总体比较粗略。 对于2004版教材,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而2019版教材则演变成了必修一、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选择性必修二区域发展、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从教材安排上来看,依然是五本教材,但其中的章节分布及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知识从必修部分变成选择性必修部分专门列了出来,因为不选择地理的学生将不再学习这部分内容,未单独标注出来的知识章节可能发生变化,但仍旧保留在了原书中) 2004版必修一发生的变化: 1.原1.3“地球的运动”——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内容,并拆 分为1.1地球的自转和1.2地球的公转两节内容。 2.原1.4“地球的圈层结构”加入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如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震源深度、等震线、震级、烈度等知识。 3.原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选择性必修一 2.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容无较大变化。 4.原2.2“地球表面形态”——选择性必修一2.2“地表形态 的变化”,详细地介绍了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与地表

形态。而2019版必修一第二章内容为“地球表面形态”,划分为2.1“流水地貌”(加入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2“风成地貌”(加入了风化活动的危害与防治),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都与水有关)。 5.原2.3“大气环境”——2019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1“大气组成与垂直分层”(加入了大气组成部分的内容),3.2“大气受热过程”,3.3“大气热力环流”,其余内容安排到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包含了大气的水平运动),3.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重点强调了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3.3“天气系统”。 6.原2.4“水循环和洋流”——2019版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4.1“水循环”(加入了原4.4中洪涝灾害的防治部分内容),4.2“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新增了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和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波浪、潮汐、洋流),新增4.3“海洋与人类”(海洋资源、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其余内容安排到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和洋流”,新增了4.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和4.3“海-气相互作用”,4.2“洋流”。 7.原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2019版必修一1.4“地球的演化”(新增了地球的演化史),原4.2中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安排成了这一节的活动内容。 8.原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9版必修一5.2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五教学设计43自然灾害与我们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

【板书】3.发展高新科学技术是防灾减灾的必由之路二、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当然它对自己的本行一一气象数据的获取,在天气预报中的用途就更多了。我国目前已经发射的气象卫星系列一一风云1号、风云2号,在生产、科研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 全球定位系统与减灾防灾让学生阅读以下材料:资料四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介 GPS又称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3月完成其整体部署实现其全天候、高精度和全球的覆盖能力现在GPS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使得测定地球表面三维坐标的方法丛静态发展到动态丛数据后处理发展到实时的定位与导航极大地扩展了它地应用广度和深度。载波相位差分法GPS技术可以极大提高相对定位精度。在小范围内可 以达到厘米级精度。此外由于GPS测量技术对测点间地通视和几何图形等方面地要求比常规测量方法灵活、方便已完全可以用来施测各种等级地控制网。GPS全站仪的反展在地形和土地测量以及各种工程、变形、; 地表沉陷监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精度、效率、成本等方面显示岀巨大的优越性。 (1)GPS系统的组成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一GPS E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一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一GPS信号接收机。 (2)GPS的定位原理 GPS的基本定位原理是: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岀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3)GPS系统的特点 GPS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资料五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教材P.89 ) 通过材料,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 (1 )全球定位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工作原理 (2)全球定位技术在减灾中的主要作用:①灾后的通信联络、减灾当中的灾情跟踪和监测②物资空头位置 的精确定位③导航④洪水到达的实时监控⑤森林火灾发生地点的准确预报 三、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 1. 遥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点拨:使灾害监测实现综合监测化,并实现监测-评估-预测-预警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提高灾害的 管理水平,提高减灾防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2. 生物工程技术 如营造防护林、增强农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3. 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如清洁能源技术 4.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 阅读“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了解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包括人工防雹、人工增雨、人工消雾、人工消云、人工抑制闪电、人工削弱台风等。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编写特点

湘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特点分析 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地理教材应选择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的教学内容,如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用到的地理问题、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的地理素材等。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要求。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湘教版),已通过教育部核审,于2004 年在国家级实验区(广东、海南、山东、宁夏)试用,并逐步推广至全国其他省市地区使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既有与其他版本相同的共性特点,又有区别于其他教材的独特的特点。 学校地理教材的表层系统有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地理作业(活动)系统三部分构成的,之所以称之为表层系统,是因为它表现在教材编写的形式上。褚亚平教授是最早提出“学科教材构成的三系统”问题的,如图3—1 对后来学者研究地理教材提供了一条明确的思路。 第一节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特点 课文系统是地理教科书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事实材料的表述,阅读材料的介绍,地理学习信息的指导以及图例注释等。 1.1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的类型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的类型复杂多样,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新课标教材为了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掌握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从不同的类型上转换课文系统的呈现形式,使其更有效的为学生所使用。

(1)从图3—2 课文系统的类型图上可以看到根据课文的表述形态可以把课文系统分为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 叙述式课文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课文内容,主要是以正文以及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用来阐述地理概念、解释地理现象和描述地理事物。例如:《地理Ⅱ》在讲《人口合理容量》一节时是这样描述的: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活动性课文承担部分新知识的教学,是指在课文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活动,用以探究基本地理规律和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叙述式课文的扩展和补充。通过“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活动性课文的增加是新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在编排设计时每一章每一节都编排了大量的活动探究。例如:《地理2》第一节在讲《人口增长模式》时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从现存的唐代墓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个唐代妇女的初婚年龄情况:

高中地理湘教版 选修VI 环境保护 复习提纲 全部知识点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环境概述 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2.环境的分类: A.按属性: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B.其他标准 二、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 2.社会环境因素: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 三、环境质量 1.成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分类: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分类: A.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 B.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包括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1.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危害:A.威胁生态平衡 B.危害人类健康 C.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全球性环境污染: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等。 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特点:突发性;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第三节人类与环境 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A.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 B.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 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对自然的态度:依赖自然 1.采猎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部分生物资源遭到破坏 对自然的态度:改造自然 2.农业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区域性环境问题出现 对自然的态度:征服自然 3.工业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蔓延的全球 对自然的态度:善待自然 4.后工业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三、人类与环境问题的和谐 1.尊重和善待自然 2.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 3.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涵义 1.概念: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只要他对人类有用的,都属于自然资源。 2.分类 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太阳能、风能、A.按照是否潮汐能 再生或恢复:非可再生资源: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B.按照存在的空间分布:宇宙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习题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结合实例,学会判断自然灾害。(难点) 3.掌握自然灾害的特点。(重点 )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自然灾害的概念 阅读教材P 2~P 4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 1.灾害 (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2)分类???自然灾害:由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如地震、 台风等人为灾害: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如交通 事故等 2.自然灾害 (1)概念: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属性 ①自然属性: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②社会属性:自然变异活动只有在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 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

正误判断: (1)2016年2月6日凌晨台湾高雄市发生的6.7级地震属于自然灾害。() (2)2015年8月18日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属于自然灾害。() (3)2016年1月24日暴风雪袭击美国致17人丧生,11个州进入紧急状态属于自然灾害。() 【提示】(1)√地震是由自然异变引起、并危及了人类生命财产。 (2)×危险品仓库爆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 (3)√暴风雪是由自然异变引起并危及了人类生命财产。 教材整理2自然灾害的特点 阅读教材P4第2段~P8,完成下列问题。 1.意义: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特点 (1)广泛性与区域性 ①分布范围很广。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①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且出现增加的趋势。 ②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3)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①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②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4)联系性 ①自然灾害发生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 ②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5)危害具有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五 第四章 第一节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一些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及重大减灾项目||,知道国际减灾十年与国际减灾日||。2.知道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和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相关内容||。3.初步学会根据自然灾害成因||,确定防灾减灾措施的方法||。 一、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 1.指导方针:①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措施 (1)颁布和实施了与②防灾减灾有关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2)成立了中国“③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领导并开展了减灾的一系列活动||。 思维活动 1.2019年和2019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都是“减灾始于学校”||,想一想||,该主题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答案学生是脆弱的群体||,连续两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确定为”减灾始于学校“||,说明对学校尤其是学生的重视||,加强在灾害中学生的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同时在学校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具有高效性||,传播速度快||,这样也有利于社会上人们防减灾意识的增强||。 二、我国重大减灾工程项目 工程措施效益 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加固堤防、平垸行洪、 ④退湖还田、移民建镇、 修建水库等 摆脱了“⑤人争水地||,水致人 灾”的恶性循环局面||。在长江上 游地区实行⑥退耕还林、⑦封山 育林措施||,有效遏制了长江上 游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采取⑧人工造林、封山 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 林、实行⑨乔、灌、草 结合||,带、片、网结合 ||,多树种、多林种结合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⑩乔、 灌、草得到有效治理||,?荒漠 化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 上得到改善 淮河流域治理 工程治理?水土流失||,对? 病险水库、河堤进行除 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 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 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高供 水保证率||。发挥巨大的社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