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勘查内容

现场勘查内容

现场勘查内容

现场勘查内容

项目名称明细情况说明1 天花

(1)楼层楼层标高:mm

(2)主副梁主梁标高mm 勘察图纸中显示布局副辆标高mm

(3)已有空调管、空调机组厨房内是否有物业不能拆除

的空调管和机组

是勘察图纸中注明空调管和机组

位置、标高、走向

是否影响环保设备安装

与物业协商能否移位

餐厅大厅是否有物业不能拆

除的空调管和机组

是否与厨房排烟主管和送风

主管交叉

是要考虑交叉风管标高,以免影

响天花高度

(4)已有消防管厨房内是否存在物业不能拆

除的消防水管

图纸标明消防水管标高和走向

是否影响环保设备安装

与物业协商能否移位

(5)已有消防排烟管厨房内是否有物业不能拆除的消防排烟管

是否影响环保设备安装

餐厅大厅是否有物业不能拆除的消防排烟管

是否与厨房排烟主管和送风主管交叉

(6)其他管道或设

2 地面

地面情况整体地面标高是否一致是

图纸中标明否

3 铺内排烟管情况

(1)排烟管接驳口物业是否提供排烟管接驳口

至铺内

接驳口尺寸mm,图

中标明位置

与物业确认排烟接入口位置和

尺寸mm

接驳口面积是否足够

造价审计工作现场勘查记录的目的及要点(含勘查记录表)

现场勘查记录目的及要点 一、现场勘查的目的 施工单位工程结算一般是根据工程图纸、竣工资料、预算定额和文件规定进行编制的,往往由于预算人员出于对自身单位经济利益的考虑、往往和实际施工情况有所出入,容易造成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的不一致,导致造价不实,引起公共资源的浪费,现场勘察是为了确定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与所报审内容是否一致,是审核工程量、审核预算单价,最为有效、最为直观的审计方法。所以,在工程审计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现场工作,做到计量和结算立足于充分的事实基础。 二、现场勘查的要点 1.现场勘查的前期工作一定要做好,悉掌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图,工程竣工图、施工合同、工程变更及相关文件等资料内容,明确勘查重点,带着疑问去勘查现场,做到有的放矢,并每个项目必须最少有两名审计人员、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与此工程相关人员一同进行现场勘察 2.现场勘查中对照施工图,核查实际施工数量、施工工序是否与设计相符,有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替代现象,(如绿化图纸要求树木直径为10CM,现场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核查竣工项目是否按原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有无未施工项目、未完成工程量(如有些小型建设项目中的散水未施工等),对照变更签证单,核查实际施工变更是否与变更签证单相符,所签证的内容是否与合同内的计价有重复之

处等;审查变更工程量增减情况,有无虚报、多报工程量情况。 察看建筑材料。在察看过程中,应特别关注那些价格贵的装饰材料以及土建、安装工程中价格较贵的建筑材料,记录它们的型号、规格、价格以及工程施工的制安顺序,必要时对数量进行统计,做好审计工作记录,并经对方签字认可。目前,材料市场五花八门,不仅是材料的品种繁多。而且价格差别很大,有时即使同一种材料,不同的商家,其价格也大相径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常常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或是将材料以次充好,如某广场工程,审计人员在对其投影灯的审计中发现施工单位以一般的投影照明灯冒充名牌灯具计算,在结算审核时,审计人员及时指出后施工单位对扣减的费用心服口服。 隐蔽工程被隐蔽后难以复核,往往也是施工单位采取高估冒算、弄虚作假的地方,对隐蔽工程审计组要先进行分析,带着疑点去现场勘察。一是剖析隐蔽工程施工签证单,必要时采用钻芯取样等方法分析相关验收资料。将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材料进场验收记录、材料检测验收记录、投标书工程量、施工图对比结合,综合分析材料进场数量是否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而判断隐蔽工程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现象。 在工程现场通过询问调查获得的审计线索有可能引出有力的审计证据,揭露事实的真相。一是询问参与项目现场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当事人,工程施工的工作范围、实施方式、工作内容。当听到的事实、问题和现象与审计资料及现场实际不相符时,及时找

交警队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演练培训体会文档

交警队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演练培训体会文档 Training experience document of on-the-spot investigat ion drill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 carried out by traffic pol ice team 编订:JinTai College

交警队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演练培训体会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培训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为进一步规范事故处理工作,提高事故处理工作水平,深化推进“大练兵”活动,10月8日下午,xx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了xx年度第6次事故现场勘查大练兵活动。此次演练由大队长xx主持,事故处理民警、协警参与了演练。 演练中,模拟现场设置了一起轿车车与自行车相撞,造成1人受伤的交通事故,演练内容包括警容风貌、接出警、现场处置、现场勘查、现场绘图、现场撤离等环节。当指挥员打电话报警时,参与演练民警携带必备的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器材迅速出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依次完成对整个模拟事故现场的现场警戒、绘制现场图、现场照相、现场调查取证、现场疏导交通和现场撤离等规定演练项目。

演练结束后,大队长xx组织召开了点评会议,考评组对参与演练民警制作的事故认定书、现场处置情况、现场安全防护、现场图、现场照片、现场勘察笔录、现场痕迹等按照执法质量个案评判标准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点评,指出了各组在演练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不足。对于下一步工作,xx大队长要求:一是要规范接处警。接警要规范,处警要迅速,确保接处警“零失误”,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要规范执法。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按照程序办案,做到文明规范用语、执法程序规范、案卷文书填写规范,切实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融入到事故处理工作中去;三是要抓好调查取证。要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对事故现场的遗留物、散落物、刹车痕迹必须进行细致认定,做好详细记录。 通过这次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实战演练培训,强化了民警对事故现场勘查处理相关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达到每位处理事故民警都能独立、快速、准确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目的,进一步检验民警现场处理协调组织水平,提高事故处理民警现场实战应变能力,促进民警事故处理业务技能基本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行政执法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记录及范文

行政执法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记录及范文 一、概念及作用 当交通事故发生后,公安交通治理部门办案人员接报后迅速赶到事故现场,运用科学办法和技术手段,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实地勘验、检查后,将结果完整、准确地加以记录并用以反映现场勘查事情的文字材料,称为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记录。它既是现场调查工作的纪实,又是记录肇事事实,分析事故原因,甄别当事人供述,认定事故责任的依据,并为事故伤害赔偿和依法处理肇事人提供证据。 二、格式、内容及写作办法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记录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 (一)首部 基本事情栏要写明事故发生的时刻、地方、天气、路面性质、开始勘查时刻、结束勘查时刻。 (二)正文 正文包括简要案情、勘查事情、附记三个层次。1.简要案情 要紧简洁记录当事人驾驶的车辆(车型、车号)在什么事情下发生了交通事故及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物品损失等事情。 2.勘查事情 是现场勘查记录的中心部分。应具体记录下列勘查内容: (1)现场的具体地方和位置、身边环境、路段地形地物、肇事车辆与现场其他物体、痕迹的相互位置。 (2)现场道路状况。如路形、路质、路宽、视线等。 (3)肇事车辆痕迹。如车辆碰撞、挫划印痕、油漆脱降印迹、车内头发、皮屑、血迹、手印等退迹的部位、形状、特征及位置。 (4)现场路面痕迹。如轮胎印迹、制动拖印长度、车辆停止位置及状态等。 (5)车辆检查自查事情。如车辆转向制动、传动、仪表、灯光、发动机效能状况等。 (6)伤亡检查事情。如伤者的受伤部位、血迹部位、尸体位置与车辆的距离等。 关于变动现场,记录时应将变动原因(人为的或自然的、伪造的或逃逸的)及现场上所见的反常现象叙述清晰,便于辨别事故的发生过程,正确分析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3.附记 要紧写明: (1)提取物证事情。 (2)采取痕迹的名称和数量。 (3)拍照、录相的内容和数量。 (4)绘制现场图的种类和数量。 (三)结尾 由现场勘查指挥员、勘查员、绘图员签名,并注明此现场勘查记录共几项。 三、几种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记录的重点 1.机动车碰撞行人事故现场勘查记录的重点 (1)现场上人、车、物及与事故有关的痕迹、物体的方位及其相互关系。 (2)人行横道前所在位置、横道路线、车与人相撞时接触的部位及各自所在的位置。 (3)机动车内的毛发、头屑、血迹、手印、人体组织及其他附属物的部位及距离,车与人损伤部位距离地面高度是否相符。 (4)轮胎印痕、制动拖印长度和始点、终点至基准点的距离(制动拖印呈弧形状的还应测量凸凹处距路边的距离)。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顺序是怎样

一、交通事故现场勘查顺序是怎样 沿车辆行驶路线寻找现场痕迹 法证之父罗卡曾经说过“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所以在勘查现场时,我们需要注重对现场痕迹的发现与分析,这样才有助于更真切的了解事故发生时的情况,以便划分责任。那么我们需要寻找哪些痕迹呢? (1)刹车印迹。车辆遇情况采取紧急制动后与地面磨擦会出现炭黑拖印。 (2)碰撞、碾压、刮、擦、挤等痕迹。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行人、车辆与牲畜、车辆与其他物体接触后双方留下的痕迹。 (3)现场遗留物。车辆发生碰撞后所剥落的漆皮、玻璃碎片、脱落破碎的汽车零件。 确定肇事接触部位 接触点是形成事故的焦点,又是判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确定肇事接触点,对处理事故起关键作用。接触部位是多种多样的,要经过深思熟虑,全面细致地进行分析。 判断与分析

收集好各种证据以后,对这些证据进行整理、判断和分析。判断哪些证据是可以用来认定该起事故责任的,哪些证据似乎与该事故无太大关联的。 通常,现场查勘人员经过现场拍照、测量以及收集物证、人证后应首先判断分析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其次,因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需要,还应对肇事车辆的车速、碰撞接触点,以及现场的痕迹进行的分析。 二、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程序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后,应当做好报案记录。据情况进行大致了解,属于重大、特大交通事故的,应及时向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报告。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将案件移送至主管部门,且及时通知报案的相关当事人。 经现场勘查,案件确属交通事故的,应填写《交通事故立案登记表》。不属于交通事故的案件,经负责人批准,应书面通知当事人。 以上事故的现场勘查,一般不得少于两人数人。 属于重大、特大交通事故的案件,地区、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派员到现场指导勘查,必要时应当商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到现场。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其认为必要时也可派员到现场指导勘查。维护现场秩序的工作,由管理地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派员进行。

现场勘查笔录及范文

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笔录及范文 一、概念及作用 现场勘查笔录是公安机关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痕迹、物证等进行勘验、检查时所作的文字记载。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现场勘查笔录是搜集犯罪证据、发现线索、揭露犯罪的依据。也是甄别犯罪嫌疑人口供和其他当事人陈述的有力证据;是公安机关研究案情、确定立案和制订侦查工作方案、制作立案报告、破案报告、起诉意见书的依据。同时,也是检察机关控诉犯罪和法院定罪量刑的重要证据材料之一。因此,现场勘查笔录直接关系到立案、侦查、起诉乃至审判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场勘查情况。 现场勘查笔录与现场照像、现场绘图共同组成完整的“现场记录”,三者缺一不可。 二、格式、内容及写作方法 现场勘查笔录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首部 1.标题。 在文书顶端正中,由“案名+文种”组成。如《王××被杀案现场勘查笔录》。2.现场勘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3.现场勘查的地点。 4.参加人姓名、单位、职务等。 正文 该部分内容是现场勘查笔录写作的重点,要准确、清楚、详细地写明犯罪现场的勘查过程及结论。主要写明以下几点: 1.基本情况 接受报案的时间,报案人、被害人的姓名、住址、所在单位及其所提供的关于发生、发现案件的简要过程。 2.现场保护情况 到达现场的时间,现场保护否。保护现场人员姓名、职业和住址;到达现场时间和采取的保护措施,以及在保护现场过程中发现何可疑现象及问题。如现场在采取保护措施前已受到破坏,应如实写明已破坏的原因和简况。进行勘查时的天气及光线条件。 3.现场所在的具体地点、方位和周围环境 如现场在某屋内,则应记清所在的市区县、街道、居民区门牌号或楼幢、楼层、单元号数,现场的左邻右舍毗邻居房屋和四周街巷通向状况等;如现场在野外,则应记明周围的地形、地物、道路通向等状况。如现场有第一现场、第二现场,则应分别记清上述内容。4.中心现场勘查发现的情况 中心现场是犯罪事实反映最充分最集中的地方,记写清楚中心现场的详细勘查情况,有利于分析判断案情、犯罪动机、手段,更有利于对犯罪嫌疑人的“刻画”,为侦破创造条件。所以中心现场的勘查情况必须记写具体、详细、清晰。 一般记写的内容有: 屋内门窗的方位、开闭、家俱什物的布局、挪移、翻动和损坏的情况。 现场留下的搏斗、挣扎、翻滚、卧压痕迹以及罪犯在现场活动的痕迹,如攀援、蹬蹭、擦拭、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注意事项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注意事项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是交通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中颇为重要的一道工序,现场勘查粗枝大叶,不全面、不细致、不准确,将直接影响案件的质量,出现案件定性错误现象。严重的还会造成冤案,给当事人及其家属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和身心上的伤害。 一、接警问清案由。民警在接到报警,问明报警人身份的同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大致经过,在脑海中隐约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明确现场勘查的重点和细节。比如:接到一辆小轿车与摩托车相撞事故,轿车沿国道直行,摩托车由小道驶入国道左转。对这样一个警情,民警在接到后去现场途中就会考虑到,要勘查小道的宽度及摩托车轮胎行驶的轨迹等重点。当然,报警人叙述的事故经过还需要到现场勘查后来确定真伪。 二、环视现场。民警到达现场后,不要急着用尺子丈量、绘图、照相,而是要在现场及周边仔细查看,确认勘查范围。首先要查看车辆是什么部位接触的,即车辆的痕迹。车辆互相接触的,比对两车痕迹,明确受力方向,并看是否相对应,车辆与行人接触的,还要在现场结束后,立即派员到医院提取伤者外衣、检查受伤部位。其次,辨别路面印痕及散落物等,要分清路面轮胎印迹、路面划痕、散落物等是那辆车那个轮胎或那个部位遗留在路面上的,走向是什么,是否相关联?最后,明确痕迹的起、末点或折变点,确定接触点。当然,在现场环视完后,还要结合现场初查情况。 三、现场初查与分析。这要求民警到现场后首先确定驾驶人、当事人,查验有关证件,寻找证人,问明案情,了解事故大致经过,并与现场环视情况综合分析事故成因,作出合乎实际的推理判断,揭示现场上各种元素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只有在现场初查情况与现场情形相符情况下,方能着手进行现场勘查。那么在现场勘查之前就必须掌握或查明车辆的行驶方向、路线或轨迹,明确车辆接触的形态与接触点,明确各种痕迹、物证的关联性。 四、实地勘验。我们事故中队每次出现场,绘图、制作勘查记录、照相等工作均做好分工。在实地勘验中,我谈五点。一是全面,要对现场中与交通事故案件所有的元素,包含道路、建筑、设施、标志、标线、车辆及痕迹与附着物、路面痕迹、散落物等等,全面测量与记录,并且各元素之间必须有关联,即不能孤立,便于以后能恢复现场全貌。二是细致,表现在车辆及其他物体痕迹面积形状、离地高度要详细勘验,明确受力方向及痕迹专向;对路面轮胎痕迹,要分清滚印、压印、拖印、侧滑印痕;对路面挫划痕要查明车辆或物体,那个部位与路面所形成,对路面印痕的各种形态,起末点、变化点等均要细致勘验;对车辆及物体表面附着物的勘验;对人体伤情、衣着、鞋底等的勘验。同时确定接触点,并用粉笔标注,围绕接触点,确定基准点。三是测量,我们一般采取平原道路用直角坐标法测量;山区道路用三角定位法测量,测量时严格按照公安部05年颁布的《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标准进行。这些大家都很清楚。四是检查,现场检查档位、灯光装备、方向及制动应能等,有的雨天还要检查雨刷器等;有人员受伤的到医院检查受伤部位、外衣痕迹等。五是固定、提取、保全,对各种痕迹、物证全部采用先固定后提取方式,固定采用文字叙述与照像、摄影多种方法,提取用专用工具,并用无污染纸袋、塑料袋保存。有必要时,还要将肇事车辆扣留于室内停车场,常用的提取有物证如现场遗留的散落物、车内证件、鞋与衣服等,微量物证有血迹、毛发、人体组织、衣服纤维、漆皮等,当然手印、指纹、橡胶、沥青等较少提取,有的也不便提取。

现场勘查

项目现场勘测 一、公司工程施工现场勘测制度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执行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有关规定,规范现场勘察工作,保证施工、运维作业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有关施工、安装、维护作业项目在进行作业前应严格执行现场勘察制度,并认真做好记录。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施工的各项目。 第四条在电力线路上进行以下作业: 1.电力线路杆塔组立、拆除工作; 2.电力线路线路紧、撤导地线工作; 3.在电力线路(杆塔)上进行的革新、实验、科研项目; 4.涉及两个及以上二级单位联合停电作业; 5.除带电测试绝缘子、220kV带电更换绝缘子工作以外的66kV及以上线路带电作业; 6.送电专业同杆塔架设的双回(多回)线路,其中一回线路停电的复杂作业; 7.配电作业填用线路(电缆)第一种工作票、带电工作票的工作; 8.事故抢修; 9.配电作业涉及两个及以上多电源供电区域的停电作业(含有电源联络线供电、停电区域内有自备电源或双电源供电客户的区域); 10.在带电杆塔上架设通讯光缆或其它线缆等工作; 11.新建电力线路的施工作业。 第五条以下变电施工、运维作业需进行现场勘察: 1.66千伏及以上主设备大修、改造; 2.设备改进、革新、试验、科研项目的施工作业; 3.一次变电所1台主变停电且主变回路有作业,4回及以上66千伏进线的二次变电所66千伏母线停电作业; 4.改变设备及系统结线方式和运行参数的工作项目; 5.变电所二次回路安装、改动、更新及设备不停电进行二次回路测试工作,更换或改动保护及自动装置工作; 第六条联合作业项目。 第七条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进行现场勘察的其他运维作业。 第八条进行上述施工和运维作业前,施工、运维单位应根据工作任务组织现场勘察,并认真填写现场勘察记录。现场勘察由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设备运行管理单位配合。 第九条现场勘察应查看现场施工(运维)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和作业现场的条件、

现场勘查笔录

概念及作用 现场勘查笔录是公安机关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痕迹、物证等进行勘验、检查时所作的文字记载。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 “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第一百零六条规定: “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 人签名或者xx。” 现场勘查笔录是搜集犯罪证据、发现线索、揭露犯罪的依据。也是甄别犯罪嫌疑人口供和其他当事人陈述的有力证据;是公安机关研究案情、确定立案和制订侦查工作方案、制作立案报告、破案报告、起诉意见书的依据。同时,也是检察机关控诉犯罪和法院定罪量刑的重要证据材料之一。因此,现场勘查笔录直 接关系到立案、侦查、起诉乃至审判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场勘查情况。 现场勘查笔录与现场照像、现场绘图共同组成完整的“现场记录”,三者缺一不可。 二、格式、内容及写作方法 现场勘查笔录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一)首部 1.标题。 在文书顶端正中,由案名+文种”组成。如《王X被杀案现场勘查笔录》。 2.现场勘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3.现场勘查的地点。

4.参加人姓名、单位、职务等。 (二)正文 该部分内容是现场勘查笔录写作的重点,要准确、清楚、详细地写明犯罪现场的勘查过程及结论。主要 写明以下几点: 1.基本情况 接受报案的时间,报案人、被害人的姓名、住址、所在单位及其所提供的关于发生、发现案件的简要过 程。 2.现场保护情况 到达现场的时间,现场保护否。保护现场人员姓名、职业和住址;到达现场时间和采取的保护措施,以及在保护现场过程中发现何可疑现象及问题。如现场在采取保护措施前已受到破坏,应如实写明已破坏的 原因和简况。进行勘查时的天气及光线条件。 3.现场所在的具体地点、方位和周围环境 如现场在某屋内,则应记清所在的市区县、街道、居民区(或乡、村、组)门牌号或楼幢、楼层、单元号数,现场的左邻右舍毗邻居房屋和四周街巷通向状况等;如现场在野外,则应记明周围的地形、地物、道 路通向等状况。如现场有第一现场、第二现场,则应分别记清上述内容。 4.中心现场勘查发现的情况 中心现场是犯罪事实反映最充分最集中的地方,记写清楚中心现场的详细勘查情况,有利于分析判断案情、犯罪动机、手段,更有利于对犯罪嫌疑人的 “刻画”,为侦破创造条件。所以中心现场的勘查情况必须记写具体、详细、清晰。

现场勘察记录(参考内容)

现场勘察记录 勘察单位湖南卓越建设有限公司部门或班组编号 勘察负责人勘察人员 勘察的线路名称或设备双重名称(多回路应注明双重称号及方位) 工作任务: 工作地点(地段): 工作内容或现场勘察内容:. 下岩堡原台区迁移利旧S9-50kVA变压器1台,新增200kVA配电箱1台,改造380V主干线路0.318km,导线采用JKLGYJ-1kV-70架空绝缘导线,改造220V 分支线0.346km,导线采用JKLGYJ-1kV-50架空绝缘导线。新增Φ150*8米电杆5基,新增Φ190*10米电杆3基。改造10kV引线0.05km,导线采用JKLGYJ-10kV-70架空绝缘线。新增Φ190*12米电杆3基。 工作时间:2017年04月01日至06月30日 1、工作地点需要停电的范围: 1.1 35KV线路及以上线路名称: 1.2 10KV线路名称: 1.3 台区名称: 1.4 0.4KV线路名称: 2、保留的带电部位: 2.1 35KV线路名称: 2.2 10KV线路名称: 2.3 台区名称: 2.4 0.4KV线路名称: 3、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其他危险点: 3.1交叉的电力线路: 3.1.1 35KV线路名称:交叉距离(m): 3.1.2 10KV线路名称: 交叉距离(m): 3.1.3 台区名称: 交叉距离(m): 3.1.4 0.4KV线路名称: 谷风书苑# 1

交叉距离(m): 3.2临近的电力线路: 3.2.1 35KV线路名称:临近距离(m): 3.2.2 10KV线路名称: 临近距离(m): 3.2.3 台区名称: 邻近距离(m): 3.2.4 0.4KV线路名称: 临近距离(m): 3.3同杆的电力线路: 3.3.1 35KV线路名称:同杆距离(m): 3.3.2 10KV线路名称: 同杆距离(m): 3.3.3 台区名称: 同杆距离(m): 3.3.4 0.4KV线路名称: 同杆距离(m): 3.4并行的电力线路: 3.4.1 35KV线路名称:交叉距离(m): 3.4.2 10KV线路名称: 交叉距离(m): 3.4.3 台区名称: 交叉距离(m): 3.4.4 0.4KV线路名称: 交叉距离(m): 3.5多电源: 3.5.1 35KV线路名称:交叉距离(m): 3.5.2 10KV线路名称: 交叉距离(m): 3.5.3 台区名称: 交叉距离(m): 3.5.4 0.4KV线路名称: 交叉距离(m): 3.6自发电情况: 3.6.1 35KV线路名称:交叉距离(m): 3.6.2 10KV线路名称: 交叉距离(m): 3.6.3 台区名称: 交叉距离(m): 3.6.4 0.4KV线路名称: 交叉距离(m): 3.7地下管网沟道: 3.7.1 给排水管名称: 谷风书苑# 2

(心得体会范文)交警队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演练培训心得体会

交警队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演练培训心得体 会 为进一步规范事故处理工作,提高事故处理工作水平,深化推进“大练兵”活动,10月8日下午,xx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了____年度第6次事故现场勘查大练兵活动。此次演练由大队长xx主持,事故处理民警、协警参与了演练。 演练中,模拟现场设置了一起轿车车与自行车相撞,造成1人受伤的交通事故,演练内容包括警容风貌、接出警、现场处置、现场勘查、现场绘图、现场撤离等环节。当指挥员打电话报警时,参与演练民警携带必备的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器材迅速出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依次完成对整个模拟事故现场的现场警戒、绘制现场图、现场照相、现场调查取证、现场疏导交通和现场撤离等规定演练项目。 演练结束后,大队长xx组织召开了点评会议,考评组对参与演练民警制作的事故认定书、现场处置情况、现场安全防护、现场图、现场照片、现场勘察笔录、现场痕迹等按照执法质量个案评判标准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点评,指出了各组在演练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不足。对于下一步工作,xx大队长要求:一是要规范接处警。接警要规范,处警要迅速,确保接处警“零失误”,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要规范执法。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按照程序办案,做到文明规范用语、执法程序规范、案卷文书填写规范,切实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融入到事故处理工作中去;三是要抓好调查取证。要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对事故现场的遗留物、散落物、刹车痕迹必须进行细致认定,做好详细记录。

通过这次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实战演练培训,强化了民警对事故现场勘查处理相关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达到每位处理事故民警都能独立、快速、准确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目的,进一步检验民警现场处理协调组织水平,提高事故处理民警现场实战应变能力,促进民警事故处理业务技能基本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总结:交警队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演练培训心得体会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特点有哪些

一、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特点有哪些 1、沿车辆行驶路线寻找现场痕迹 法证之父罗卡曾经说过“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所以在勘查现场时,我们需要注重对现场痕迹的发现与分析,这样才有助于更真切的了解事故发生时的情况,以便划分责任。那么我们需要寻找哪些痕迹呢? (1)刹车印迹。车辆遇情况采取紧急制动后与地面磨擦会出现炭黑拖印。 (2)碰撞、碾压、刮、擦、挤等痕迹。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行人、车辆与牲畜、车辆与其他物体接触后双方留下的痕迹。 (3)现场遗留物。车辆发生碰撞后所剥落的漆皮、玻璃碎片、脱落破碎的汽车零件。 2、确定肇事接触部位 接触点是形成事故的焦点,又是判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确定肇事接触点,对处理事故起关键作用。接触部位是多种多样的,要经过深思熟虑,全面细致地进行分析。 3、判断与分析

收集好各种证据以后,对这些证据进行整理、判断和分析。判断哪些证据是可以用来认定该起事故责任的,哪些证据似乎与该事故无太大关联的。 通常,现场查勘人员经过现场拍照、测量以及收集物证、人证后应首先判断分析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其次,因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需要,还应对肇事车辆的车速、碰撞接触点,以及现场的痕迹进行的分析。 二、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要点 1、现场的具体地点和位置、周围环境、路段地形地物、肇事车辆与现场其他物体、痕迹的相互位置。 2、现场道路状况。如路形、路质、路宽、视线等。 3、肇事车辆痕迹。如车辆碰撞、挫划印痕、油漆脱落印迹、车上头发、皮屑、血迹、手印等退迹的部位、形状、特征及位置。 4、现场路面痕迹。如轮胎印迹、制动拖印长度、车辆停止位置及状态等。 5、车辆检查鉴定情况。如车辆转向制动、传动、仪表、灯光、发动机效能状况等。 6、伤亡检查情况。如伤者的受伤部位、血迹部位、尸体位置与车辆的距离等。

现场勘察总结报告(建文)

现场勘察汇总报告报告 勘察单位。大兴医院项目处、 参加人员。丁静平、韩志良、王洪伟、李国起。 进度。年月日 勘察内容。 、设备机房。空调机房、变配电室、锅炉房、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生活热水、中控室、二次供水机房、消防泵房、工程维修 组、 、资料。值班记录、维修记录、运行记录、巡检记录、请示报告记录、会议培训记录、 一、通过现场勘察发现的不足, 、设施设备隐患排查台账未设置、 、配电室未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 、所管设施均未做避雷检测、(有与甲方报告) 、配电室、地胶绝缘垫老化、灭火器位置没有符号标志。 、二次供水机房。低压配电控制柜內空开、无母线隔板、接地 连线无标识。 、应加强对工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二、管理好的方面、 、值班记录登记完善、 、机房设备、标识标牌、设备铭牌、入门须知警示等、张贴悬挂齐全、

、工作进程安排、绩效考核工作制度落实、项目设置质检人员对各项工作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隐患苗头及时上报及时处 理、 、工程部综合维修巡检保养计划、细化落实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完善工作标准较好、 三、项目处反映情况。 项目处建议公司对设备机房设置的温湿度记录表格规范统一、四、汇总报告意见及建议 、严格落实公司规章管理制度、完善各类登记统计、 、积极主动做好与甲方的请示报告并做好存档、 、细化设备机房的标识标牌及维修维护、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分析整体运行情况、更好的为业主提出合理化建议作为参考资料、 勘察单位。安贞医院项目处、 进度。年月日 勘察内容。 、设备机房。空调机房、生活热水、中控室、二次供水机房、工程维修组、 、资料。值班记录、维修记录、运行记录、巡检记录、会议培训记录、 一、通过现场勘察发现的不足、 、配电箱柜内有尘土、空开相间没有挡板,开关部分没有标识、

最新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防护讲义概要

最新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防护讲义概要 尊敬的各位同志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在此和各位同仁一起学习《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规范》及技术装备应用,由于我个人水平有限,讲解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同志们多加批评指正。下面我们就一起开始学习。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制订《规范》的背景: (一)近年来,全国交通民警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工作时,因发生二次事故而因公受伤、牺牲的案件时有发生。(据公安部交管局不完全统计,2004年至2013年十年间,全国共发生交警执勤执法伤亡事故109起,有114名交警、15名协管员献出了宝贵生命,逾千名交警和协管员因公负伤。今年以来,全国已发生交警执勤执法伤亡事故11起,导致14名交警牺牲。特别是2014.6月至8月,短短60天,天津、江苏、山东、河南、XX、四川、宁夏相继发生7起交警在道路执勤执法和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被撞身亡的事故。其中,2014年8月10日晚,天津津蓟(ji)高速公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7人被困,汽油泄漏,天津市公安交管局高速支队民警成功将伤员救出后,再次勘查现场时,一辆大货车从后方冲入事故现场警戒区,致4名民警牺牲、1名清障人员殉职、1名民警和1名路政人员受伤。8月14日23时30分,宁夏高速交警支队民警在处理一起车辆追尾交通事故时,一辆轿车冲入事故现场警戒区后将1名民警和1名事故当事人撞伤,经抢救无效民警殉职,当事人死亡。这些事故的发生,令人痛心,教训深刻。)做好一线交警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减少因二次事故伤亡事件已经成为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次事故与一般交通事故不同,二次交通事故中只要防护措施正确有效,一般情况下伤亡事件是可控可防的。(为什么说二次事故是可控可防,从二次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可知:一是没有重视安全防护工作。这里包括思想认识不到位、教育培训不到位、监督问责不到位。二是存在麻痹侥幸思想,不按规定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三是设施、警力不足,安全防护能力不强。所以说只要思想认识到位,重视安全防护工作,利用科技设施,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一般情况下二次事故伤亡事件是可控可防的。) (二)公安部交管局对此一直十分重视,早在2009年起,就成立课题组,对“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进行专题研究。并制订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规范》第一部分:高速公路(以下简称《规范》)。 为有效的对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安全防护,提升了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水平,课题组还利用新技术研制了系列新型交通事故现场专用防护设备,在提升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设备的科技含量同时,大大提高了事故现场的防护能力。 (三) 研发系列新型交通事故现场专用防护设备经在广东、山东等多地的示范应用及改进、现已列入公安部《全国公安装备建设“十二五”规划》中“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装备”的重点建设项目。 《规范》中对高速公路在不同路段、不同气象条件下的交通事故现场防护都作出要求,规范了交通事故现场的防护工作,提高了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能力。 下面,我们学习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规范。 (四)这个规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是由公安部2012年12月26日发布,于2013年1月1日实施。此规范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高速公路”,第二部分“普通公路”第三部分“城市道路”。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是《高速公路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

造价审计工作现场勘查记录的目的及要点含勘查记录表格模板

精心整理 现场勘查记录目的及要点 一、现场勘查的目的 施工单位工程结算一般是根据工程图纸、竣工资料、预算定额和文件规定进行编制的,往往由于预算人员出于对自身单位经济利益的考虑、往往和实际施工情况有所出入,容易造成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的不一致,导致造价不实,引起公共资源的浪 1. 2. 是否与变更签证单相符,所签证的内容是否与合同内的计价有重复之处等;审查变更工程量增减情况,有无虚报、多报工程量情况。 察看建筑材料。在察看过程中,应特别关注那些价格贵的装饰材料以及土建、安装工程中价格较贵的建筑材料,记录它们的型号、规格、价格以及工程施工的制安顺序,必要时对数量进行统计,做好审计工作记录,并经对方签字认可。目前,材料市场五花八门,不仅是材料的品种繁多。而且价格差别很大,有时即使同一种

材料,不同的商家,其价格也大相径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常常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或是将材料以次充好,如某广场工程,审计人员在对其投影灯的审计中发现施工单位以一般的投影照明灯冒充名牌灯具计算,在结算审核时,审计人员及时指出后施工单位对扣减的费用心服口服。 隐蔽工程被隐蔽后难以复核,往往也是施工单位采取高估冒算、弄虚作假的地方,对隐蔽工程审计组要先进行分析,带着疑点去现场勘察。一是剖析隐蔽工程施 ”现象。 量确认单、对工程量现场实际认真测量,对确认单中的施工内容、材料是否与实际一致认真核查, 审计人员要据实详尽的记录现场实地勘察,一是记全勘察项目要素。如项目全称、勘察时间、勘察地点、勘察内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人员等。详细记录项目测量的相关数据和观察的事实,掌握好现场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做到

交通事故现场物证勘查流程是什么

一、交通事故现场物证勘查流程是什么 沿车辆行驶路线寻找现场痕迹 法证之父罗卡曾经说过“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所以在勘查现场时,我们需要注重对现场痕迹的发现与分析,这样才有助于更真切的了解事故发生时的情况,以便划分责任。那么我们需要寻找哪些痕迹呢? ⑴刹车印迹。车辆遇情况采取紧急制动后与地面磨擦会出现炭黑拖印。 ⑵碰撞、碾压、刮、擦、挤等痕迹。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行人、车辆与牲畜、车辆与其他物体接触后双方留下的痕迹。 ⑶现场遗留物。车辆发生碰撞后所剥落的漆皮、玻璃碎片、脱落破碎的汽车零件。 确定肇事接触部位 接触点是形成事故的焦点,又是判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确定肇事接触点,对处理事故起关键作用。接触部位是多种多样的,要经过深思熟虑,全面细致地进行分析。 判断与分析

收集好各种证据以后,对这些证据进行整理、判断和分析。判断哪些证据是可以用来认定该起事故责任的,哪些证据似乎与该事故无太大关联的。 通常,现场查勘人员经过现场拍照、测量以及收集物证、人证后应首先判断分析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其次,因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需要,还应对肇事车辆的车速、碰撞接触点,以及现场的痕迹进行的分析。 二、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程序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后,应当做好报案记录。据情况进行大致了解,属于重大、特大交通事故的,应及时向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报告。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将案件移送至主管部门,且及时通知报案的相关当事人。 经现场勘查,案件确属交通事故的,应填写《交通事故立案登记表》。不属于交通事故的案件,经负责人批准,应书面通知当事人。 以上事故的现场勘查,一般不得少于两人数人。 属于重大、特大交通事故的案件,地区、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派员到现场指导勘查,必要时应当商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到现场。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其认为必要时也可派员到现场指导勘查。维护现场秩序的工作,由管理地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派员进行。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现场勘察记录表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现场勘察记录表 (安防监控、LED 大屏、网络点、无线WIFI 、投影、数字广播、电话等) 甲方单位施工队伍 乙方负责人勘查日期勘查次数第次 现场勘查情况登记 是否有施工场地CAD 原图信息点总数数字广播点总数(个) 是否确认过CAD 图纸正确性网络点总数(个)无线WIFI 接入点总数(个) 是否对修改部分记录安防监控总数(个)语言电话点总数(个) 弱电间个数投影点总数(个)弱电间是否有强电空气开关 工作区86 盒位置有无要求弱电间有否电源插座各信息点功能是否确定 是否有室内装修设计图、强电说明(*) 弱电间位置是否已确定(是否合理) 弱电间是否要求使用静电地板 是否存在特殊网络(涉密、党政、财务) 是否有光缆管道,管径是否够用,施工会否对其他单位有影响(非常重要,如果要铺设光缆一定要充分了解地下 管道走势)

是否有影响弱电施工的人为其他因素 楼层总数楼高图示房间号是否已确定不变 弱电间位置(房间编号、楼号、楼层弱电间是否使用防静电地板) 静电地板高度是否现有吊顶 弱电间面积弱电间是否有语音及数据之外的弱电系统 甲方对隐蔽性有无具体要求 甲方对管道布置有无具体要求(管道大小、房间容纳条数、在房间内的位置、在弱电间的位置、在桥架上的位置)弱电间信息点详情(弱电间编号、网络点个数、安防监控、语音点个数等) 施工场地土建情况是否已经有了水平、垂直系统管道填埋 有否弱电干扰源有无特殊通信设备接口需求 现有管径是否符合线缆布放要求现有管道路线是否符合布放线缆要求 水平布线系统是否有桥架连接桥架高度是否确定(位置) 桥架是在吊顶上面还是吊顶下面水平、垂直走线是否有弱电专用桥架 施工现场信息点布局是否有一致性水平系统最短与最长距离 预留管道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水平、干线走线中有无强干扰源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照相

GA 50--2014 、八— I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 .................... 4一般要求 ...................... 5照相的内容和要求 .............. 6现场照片卷的制作 .............. 附录A(资料性附录)照相方法…… 附目次 2 2 6 8 9 11

录B(资料性附录)特殊环境的拍摄附 录C(资料性附录)封面格式....... 11

——删除了视频图像贮存 (见2005 年版的第 5章); ——修改了照片的归档 (见 6. 7, 2005 年版的第 6 章); ——增加了照相方法 (见附录 A ); ——增加了特殊环境的拍摄 (见附录 B ); ——增加了封面格式 (见附录 C )。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 江苏省 公安厅交通 巡逻警察总队、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梅冰松、 张琳、 张雷、 来剑戈、 侯心一、陈玉峰、 谷友炳、 王连明、 张兴无。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A 50 一 1 993、 GA 50 一 2005。 、,-、. 前言 本标准的第 4 章、第 5 章(5.1.3、5.2. 3、5.3.3、5.4.3、5.5.3、5.7 除 外)、第 6 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 荐性。 本标准按照 GB /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A 50 2005(( 交通事故勘验照相》 。与 GA 50 2005 相比,除逻辑性修改 外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一 '修改了范围内容 (见第 1 章, 2005 年版的第 1 章 );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增加了道路交通事故元素、 ?修改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方位照相、概览照相、局部照相 的 定义 (见 3.1、 3.3、 3.4、 3.5、 3.7,2005 年版的 2.1、 2. ——删除了视频图像采集的定义 (见 2005 年版的 2.6); ——修改了一般要求 (见第 4章,2005 年版的 3.1); ——修改了方位照相、概览照相、局部照相 (原中心照相 5.1、 5. 2、 5.3、 5.5,2005 年版的 3.2、 3. 3); ——增加了道路交通事故元素照相、比对照相的内容和要求 ——修改了交通事故照片卷的封面和正文 (照片 )(见 6.1.1、 ——增加了一般要求 ——修改了照片编排、 4.5); ——增加了文字说明 元素照相、 比对照相的术语和定义 (见 3.2、3.6、3.8); ( 原中心照相 )、细目照相 2、 )、 2.3、2.4、2. 5); 细目照相的内容和要求 ( 见 (见 5. 4、5.6); 6.1.2,2005 年版的 4.1); (见 6. 2); 照片粘贴及照片标引要求 (见 6.3、6.4、6.5,2005 年版 4.4、 (见 6. 6);

交通事故现场照片规范要求有哪些

交通事故现场照片规范要求有哪些 交通事故现场照片规范要求有照片要清晰;要体现现场的地理位置、现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拍摄现场局部照片时,宜围绕现场重要局部,采用多向拍摄法拍摄;关键的物件要重点拍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照相可分为:方位照相、概览照相、局部照相、元素照相、细目照相、比对照相。 交通事故现场照片规范要求有哪些? 交通事故现场照片规范要求有照片要清晰;要体现现场的地理位置、现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拍摄现场局部照片时,宜围绕现场重要局部,采用多向拍摄法拍摄;关键的物件要重点拍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照相可分为:方位照相、概览照相、局部照相、元素照相、细目照相、比对照相。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照相是现场勘查的组成部分,是交警部门利用摄影的方法,对交通事故现场、车辆、人体及痕迹、物证等依法进行的记录活动,是固定、记录交通事故有关证据材料的重要手段。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地理位置及现场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专 门照相。 1、方位照相的拍摄内容如下:a) 现场的地理位置、现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b) 现场地理位置的固定标识物,包括标志牌、里程碑、灯杆、桥梁以及医院、学校、商店等标志性建筑物;c) 现场周围环境,包括街道、隧道、桥梁、山体、悬崖、沟渠、涵洞、河流、植被等;d) 现场周围交通设施,包括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监控设备等;e) 现场道路的形态特征,包括路口、路段、车道数量、视距、坡度、曲度等。 2、方位照相的拍摄要求a)、拍摄时取景范围应能反映出现场与现场地理位置标识物、周围环境、周围交通设施的相互关系和道路形态特征。b)、现场位于路段,应沿道路走向相向拍摄,视角尽量涵盖现场所有车道,并反映是否弯道或坡道。c)、现场位于路口,应沿道路走向从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方向对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拍摄,视角覆盖整个路口范围。 3、方位照相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摄:a) 现场位于路段,纵向范围较大时,可将机位设置于道路中心线(轴线)上,采用直线连续拍摄法拍摄;b) 现场位于路口,可采用多向拍摄法或回转连续拍摄法拍摄;c ) 宜采用标准镜头拍摄,光圈不大于F8;d ) 有条件的,可将机位设置于较高地点,进行俯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