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著)树图

章教育研究方法的概述第一

教育

科学

研究

方法

的界

教育研究的

含义

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

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的过程。

教育研究方

法的含义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

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它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

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

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教育科学研

究方法的特

①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为导向。

②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

供检查的指标。

③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搜集可靠的

资料数据。

④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它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

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因此,方法本身是可辨认

的,运用过程和研究结果是可检验的,研究结果要回到实践中检验。

⑤创造性:对原有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

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

教育科学研

究区别于自

然科学、思维

科学研究的

独特性

①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②研究的周期较长。

③针对性、实践性强。

④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教育科学研

究方法和方

法论涉及到

的主要课题

1.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结构模式,研究程序、方

法、手段以及应遵循的逻辑和方法论规则

2.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各类方法的含义、理论基础、

操作步骤、适用范围以及使用时应考虑的条件。

3.教育理论的形式化、证明和评价的一般认识论原理

4.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新方法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育

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四种研究水

1·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回答的问题:发生了什么)

2·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回答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

象)

3·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回答的问题: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

将发生同样现象吗)

4·理论研究水平(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回答的问

题:发生了什么)

教育研究方

法的基本类

1.按适用范围和概括程度分

①适用于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方法:具体点科学方法论

②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系统科学方

法等

③适用于一切科学研究领域的哲学方法论:唯物论和辩证法

2.按研究目的功能和作用分

①基础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回答的是“为什么”

的问题)

②应用研究:用于应用和检验理论,评价它在教育解决实际中的作

用。(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③发展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策略。(回答的是“如

何改进”)

④评价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收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

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

⑤预测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回答

的是“将会怎样”的问题)

3.按研究方法分

①历史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遗忘时间段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

有助于解释目前时间和预测未来事件

②描述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

关现实研究的问题

③相关比较研究:相关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相关或用于与预测,比较

研究按一定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分析,从而得出符合

客观实际的结论

④实验研究:目的在于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出无关因素的干扰,

从而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

⑤理论研究:对复杂的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

分析和概括,从而发现它的内在规律

第三

节教育研究与教育科学的发展教育研究在

教育科学发

展中的重要

作用

1,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

①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科技意识,人才观,全面发

展观】

②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并为教育行政

部门制定教育政策和提高教育质量

2,教育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核心:教育规律】

3,教育研究能够增强研究者的能力,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中重

要战略措施。

书P44

我国教育研究模式的基本特

点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总结

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

③教育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研究脱节,与自然哲学研究脱节

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齐直观;

书p54

教育研究应遵循的方法论原

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的合理移植和借鉴

三、数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四、从国情出发、批判、继承与创新

第一

节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阶段及基本特征教育研究的

历史阶段和

基本特征

★直觉观察期(古希腊-16C)朴素唯物论,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

朴素性和自发性。

1,考察教育问题的立足点,即研究的起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

求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则以伦理

道德教育为主

2,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

究并形成理论

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4,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形成不

同的思想观点。

★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C-20C初)经验论的代表培根,唯理

论的代表笛卡尔。具体表现

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

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

2,教育研究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糅合在一起的,形成了

以分析为主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

研究风格,即归纳法和演绎法

3,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使教育研究方法论在科

学化进程上前进了一步

4,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

验方法”

★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C初-20C50s)代表人物杜威、梅伊曼和拉

伊。

1,从其他学科移植了多样的研究方法,如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调

查法、文献法、历史研究法等,自然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实验法、

比较法、统计法以及心理学所使用的一些如心理测量方法等。还没

有形成独特的教育学方法论体系

2.形成了教育研究方法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用的

与理论的、实证的与思辨的。

3,使用注意倾向明显:经验-理论-检验-扩充材料-新理论(轻理性)

4,学科研究方法取得显著进展,如比较教育学:从事实描述到说明

其特征

5,受到两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①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②心理学

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时期(50s后)受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

影响,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

1,科学研究渗透到自然和社会的广泛领域

2,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产生了系统理论等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新学

科,促使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增强,促进了综合的思维方式

的发展

3,现代科学发现了一系列原有科学理论体系不能解释和说明的新事

实,产生了现代科学范畴体系的方法论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促

使逻辑方法向前发展

4,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综合性日益增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

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影响教育研

究及其方法

发展的基本

因素 1.哲学认识论与教育研究 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总是与哲学认识论相互渗透、合为一体,研究教育必须把教育问题放在哲学思想背景下加以考虑,才能做出比较合理地考虑 ②不同的哲学认识论基础,决定不同的方法论特点。

一是科学主义的实证主义观点 二是人文主义的反实证主义观点 2.教育技术发展与教育研究 ①一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上所建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教育研究的直接渗透,并为教育研究手段的提供了条件 ②科学技术发展不仅仅是新理论代替旧理论,它所引起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也产生了影响 3.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教育研究 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正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教育的特点规定和制约着教育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 ③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研究方法间的相互关系 1)教育家们在他们的教育理论中蕴含着相应的方法论

2)不同教育的观点,在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同时,将形成各种不同

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教育的历史发展趋势表现为累进性演变和

革命性演变的统一

4.相关学科的发展与教育研究

①心理学作为教育科学基础之一,为教育理论提供科学论证的依据

②生理学与脑科学与教育研究的关系甚为密切

③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为教育研究提供可了新的研究课题

5.社会文化传统与教育研究

区域不同,文化研究传统不同,教育研究方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①中国教育研究中的大统一观念重利轻义,缺乏理性思维方式

②西方教育思维上注重现实,表现在功利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

的发展

第一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一、提高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预见性

特点:教育研究中直观性的程度减少,抽象化的程度提高,逻辑思维方法的高度发展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与多元性

1)对教育的生物学理解,由此产生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教育与发展观

2)行为主义理解------------------------------斯金纳的工具制约论方法

3)符号学理解---------------------------------信息论方法

4)文化学理解---------------------------------解释学方法、社会学方法等

5)心理学理解---------------------------------人本主义研究方法

6)生物学理解---------------------------------社会生物学方法

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

1)系统方法作为一种综合性方法,强调整体性、综合性观点注重从整体上研究事物的结构、层次等

2)系统科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描述事物发展的内部机制和规律的研究方法论——结构方法

3)以信息论观点和方法研究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作为信息传递和转换到过程,达到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控制

四、系统方法作为一种综合性方法

1)研究目标上,以价值导向为根本依据

2)研究过程的实施上,强调把教育放在社会大换环境中加以考察,重视人的主体性发挥

3)研究结果的评价分析上,抛弃过去那种仅把教育的发展看成看成单纯知识的传递、积累过程

五、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1)强调教育实验研究的重要作用,探索教育实验的特点以提高教育实验的科学水平

2)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促进教育研究数学化、形式化的发展

P52 教育

实验

在教

育理

论发

展中

的重

要作

1)通过教育实验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对教育理论进行:鉴别→筛选→改造→提炼→完善

2)促进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对引进借鉴的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加以检验→改造→变通→综合→创造

4)使教育理论具体化以应用于教育实践提供操作程序

第四章

研究课题的选定教育

研究

选题

的主

要来

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问题

2)学科建设中需要的问题

3)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映出来的种种矛盾

4)从日常观察中发现问题

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

6)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

7)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并的课题

好的

研究

课题

的特

1.问题有研究价值

2.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3.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4.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5.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问题)

课题

论证

的基

本内

选题价值论证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状况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内容框架的科学性)

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合理性)

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

第六章

理论构思形成研究假设

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信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理论。

假设是理论的先导,起着核心作用:

1)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目的,限定研究数据的收集范围

2)根据假设的内容,设计具体的方案手机数据,进一步验证假设

3)有利于研究者对变量进行有效控制,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

假设的主要类型

依据假设的形成分归纳假设、演绎假设和研究假设

依据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分描述假设、解释假设和预测假设

第五章

文献检索教育

文献

概述

教育文献的

含义

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教育文献在

教育研究中

的作用

1,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人员确定研究课

题的研究方向

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3,避免重复劳动,

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教育

文献

的种

类及

主要

分布

教育文献的

等级

1,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

的时间为依据而创造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

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

借鉴使用价值。

2,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的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

性文献,一般包括题目、书目、索引、提要和文献。具有报告性、

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重要组成

部分

3,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

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

动态陈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

专题研究报告等,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教育文献的

主要分布

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电子信息检索系统

教育

文献

检索

的基

本过

程及

主要

方法

教育文献检

索的基本过

分析和准备阶段

搜索阶段

加工阶段(剔除假资料,评价资料的适用性)

教育文献检

索的主要方

顺查法—按时间范围,时间发生、发展时序

逆查法—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

引文查找法(跟踪法)

综合查找法(综合采用上述方法)

现代信息技

术在教育文

献检索中的

应用

1,脱机检索

2,联机检索,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由中心计算机、数据库、检索终端

和卫星通信系统组成,其中美国的DIALOGUE是目前世界上最

大的

教育

文献

检索

的要

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

确认文献的真实性(内审法旨在辨别资料的真伪或完整性、外审法旨在确定资料本身的意义)

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1,基本内容,包括已有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和综述者的评价、建议和预测

2,格式和内容安排,包括绪论、历史发展状况与评价、当前研究状况和评价、趋势展望、研究改进建议和参考文献

教育观察研究教育

观察

研究

概述

教育观察的

含义

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

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观察研

究的特点及

优缺点

特点: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观察范围、形式和方法);对观察对象不

加任何干预控制;有翔实的观察记录

优缺点:1,不能判断“为什么”这一类因果关系的问题,只能说明

“有什么”或“是什么”

2,受观察时间和情景的限制,在研究对象多且比较分散的情况下应

用较困难3,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观察项目

归类推论性太多,会影响研究的信度4,观察研究取样小,资料琐

碎,不易系统化,普遍性程度不高。结论只具有个案意义,不具有

普遍意义,要小心推广5,受控于研究者的个人意识形态、价值观

和情感色彩,以及研究立场的影响,因而不能使研究保持中立,观

察结果的客观性收到影响

教育

观察

研究

的基

本类

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按照观察的情景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按照观察的方式

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按照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活动的关系

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按照观察实施的方法

教育

观察

研究

的实

施程

教育观察的

实施程序

①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②编制观察提纲(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进入

研究情境

③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

④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教育观察研

究的记录方

描述记录(日记描述法—裴斯泰洛齐、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

取样记录(时间取样、事件取样)

行为检核表(列出表格,核对重要行为出现与否)

教育

调查

研究

概述

教育调查研

究的含义及

特点

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

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

践活动

教育调查研

究的

类型

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按照调查研究的目的——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

按照调查手段——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法教育调查研

究的一般步

①确定调查课题

②选择调查对象

③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④制定调查计划

⑤实施调查

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问卷

调查

问卷调查的

特点及优缺

优点:问卷调查的范围广;问卷可以选取大样本量,效率较高;问

卷法的结果较少受主、被试交互作用的影响;问卷法的结果较易量

缺点:灵活性问题;主试无法直接观察每个被调查者,无法记录被

试回答问题时的反应;问卷的效度问题也需关注

问卷的构成标题与指导语;问题;结束语

教育调查研究

问题的设计

问题设计的基本

要求

关于问题的内容与表述;关于题目的数量;关于

题目的排列

问题的形式开放式、封闭式和综合式

问题答案的格式是否式、多项选择式、排序式、等级式、定距式

访谈

调查

访谈调查特

点及优缺点

优点:灵活性强;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提纲;能够获得直接、

可靠的信息和资料;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容易进行深入调查

缺点:样本量有限,且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

一定限制;无法控制被试受主试的种种影响;干扰因素、不可控因

素较多;访谈结果不易量化处理

访谈调查的

类型

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

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访谈调查的

过程

选择访谈对象

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

正式访谈(包括初步接触、进行提问、注意记录和结束访谈四个步

骤)

测量

调查

测量调查的

含义

是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收集资料数

据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特点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

究对象进行测试并进行数量化分析

测量调查的

类型

定名测量,数字仅代表事物,无绝对零点,无相等单位,不能进行

量化和四则运算,其适用的统计方法有次数和百分数

定序测量,数字仅代表等级或顺序位置,无绝对零点,无相等单位

不能进行四则运算,其适用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数等

定距测量,无绝对零点,但有相对单位,能进行加减运算,其适用

的统计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等

比率测量,最高级别的量表,有绝对零点和相对单位,可进行任何

形式的运算

学业成就测量,也称教育测量,最后以学习成绩来表现

智力测量,也称一般能力测量;常用的有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韦

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量表、瑞文推理测验等

能力倾向测量,测被试潜在的某种能力,以了解其发展的可能性,

预测个人能力发展倾向

人格测量,也称个性测量,较为著名的有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

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等

测量工具的

评价指标

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的度量,它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测量效度就是指测量的结果是否能真正反映测量的目标和意图

信度—测量可靠性的度量,它是鉴定测量的结果一致性和稳定性的;

注意低信度的测试效度一定低,但低效度的测试信度不一定低

难度—即受测团体中被试者在答案范围内回答题目的程度

区分度—即题目对受测者作答反应的鉴别程度

教育

实验

研究

概述

教育实验研

究的含义

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认为地变革

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基本要素:自变量和因变量(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因

变量);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和后测

教育实验研究

教育实验研

究的特点

教育实验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科学实验活动的基本特点,包

括因果关系的探讨、自变量的操作(进行实验处理)、合理控制无关

变量;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体现在实验研究对象、

实验物质手段、研究方法和教育实验结果上

教育实验研

究历史发展

的两条基本

线索

借鉴、模仿自然

科学实验

物理学→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实验心理学→

实验教育学

从教育活动分化

发展而形成

关注价值、情感和个性,强调对象的整体性和定

性研究,强调综合的方法

教育实验研

究的主要功

检验、修改和完善教育理论;促进教育实践的改革与发展;为新的

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教育实践寻求操作程序

教育实验研

究的基本程

①教育实验研究的准备阶段(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选定实验

研究课题,形成假说;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

界定自变量,确定实验处理;因变量的测定;无关变量的控制;进

行实验设计

②教育实验研究的实施阶段——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

一定的变革措施(实验处理),观测由此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

获得的资料、数据

③教育实验的总结推广阶段——要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

理分析,确定误差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科学

结论,最后进行重复实验或扩大实验

教育

实验

的基

本类

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根据实验的场所和情境来划分

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根据实验目的和功能划分

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根据施加实验饮食上的多寡

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根据实验的控制程度和内、外效度的高低来划分

前实验是指不能随机分派被试,可以进行观测和比较,但对无关干扰和混淆因素缺乏控制,误差程度较高。

准实验是指不能随机分派被试,只能按现存班级或群组进行,也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因素,只能尽量减少误差

真实验是指能随机抽取和分派被试,保证各组被试等质,系统操纵自变量,完全控制无关变量的一种实验。

教育

实验

研究

的效

教育实验研究效度

的含义

就是指实验设计能够回答所要解决问题的程度。

实验的内在效度越高,其结果越能确认是由实验处理所导致;

而实验的外在效度越高,其结果的推理范围就越大。内在效

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内在效度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具

有很高的外在效度,而且内、外在效度有时会互相影响。一

般来说,基础研究比较重视内在效度,而应用研究则比较重

视外在效度

教育实验研究的内

在效度

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

影响因素:历史、成熟、测验、工具、统计回归、被试选择、

被试的缺失、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

教育实验研究的外在效度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性、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

影响因素: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霍桑效应);多重实验处理的干扰

教育实验的变量控制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含义:一是对外部因素和实验情境的控制能力,包括对各种无关因素的控制;二是研究中对于实验所操纵的自变量的控制程度;三是研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成分,即研究如何通过实验设计控制无关变量

教育实验变

量控制的主

要方法

消除法、平衡法、抵消法、恒定法、随机法(是教育实验中唯一有

可能控制所有无关变量的方法,也是难以完全实现的)

教育行动研究概述教育

行动

研究

概述

教育行动研究的产生与发展——最初始自美国的柯利尔;勒温把行动研究描述成一个螺旋状逐步行进的过程(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计划),将它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是奠基人;考瑞在1953年出版的《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第一个将行动研究引入教育领域;斯坦豪斯首次提出“教师即研究者”;舍恩提出“教师作为反思的实践者”

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是教育实践工作的参与者与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共同合作,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

特点: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由教育行动者研究

优点:克服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弊端;有利于突破科学实验的种种限制,比较简便易行,容易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有利于改进学校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沟通

缺点:更实用与小规模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利于宏观的、理论问题的探讨和解决;

不能对研究的外部效度做过高要求;需要教师对教育科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需要教师对工作保持高度的敏感,具有积极主动性和负责任的态度,否则教育行动研究便会流于形式

教育

行动

研究

的基

本步

①计

是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定总体规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方案。

它是行动研究的首要环节,旨在从基线调研入手,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现

状、问题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研究计划。计划是暂时的、开放

的、允许修正的。

②行

是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者有目的、按计划的行动过程,通常遵循“计

划-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过程。行动中要注意根据评价和反馈对行动适

时调整,同时要适时地将出现的正反馈信息应用到教育实践中。

③观

是指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行动的背景、影响因素以及行动者特点进行全

面考察。观察是反思、修订计划和进行下一步研究的前提条件

④反

是一个阶段总结的过程,要注意对自己的实践和行动作批判性思考,即对

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以提高思

考的质量。反思之后,还要对所研究资料作必要的整理,以为研究的下一

个循环或下一个研究作积累。

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教育

研究

资料

的整

资料整理的

意义

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对收集和调查研究所得的原始资料或次

级资料进行科学的审核、分类、汇总和再加工的过程。资料整理有

利于保证资料的可靠性,使研究资料和数据系统化、条理化,便于

保存

资料整理的

步骤

①审核—对研究资料进行审查与核实,目的在于保证资料的客观性、

准确性和完整性

②分类—是对资料进行分组、归类,是资料整理的核心工作,也是

汇总资料的前提

③汇总—在资料分组、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分组、分类的标志和数

目,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编和编辑,将其分别归入各组各类中,

从而集中、简明地反映文字资料的概况

教育

研究

资料

的定

量分

定量分析的

概念

主要是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主要是数理统计分析),对获得的资料

和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以揭示所研究事物和现象的数

量关系,掌握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进而确定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及

其发展规律

定量分析的

方法

数据描述—主要用于特征分析,是通过一些概括性量数来反映数据

的全貌和特征。

包括:集中量数,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如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

差异量数,是反映数据间彼此差异程度的量数,如平均差、方差、

标准差

地位量数,是反映原始数据在所处分布中地位的量数,如百分等级

分数、标准分数、T分数

相关系数,是表明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量数,如积差相关、等级相

关、质量相关

数据推断,是指无法直接估计总体参加的情况下,只能采用抽样方

式对样本进行研究,并由样本统计量对事物的总体做出统计的推论

和估计

包括:参数估计,是通过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对总

体的特征进行估计,即从局部结果推论总体的情况。又分点估计和

区间估计

统计检验,对教育研究的假设是否合理、正确,研究得到的多个统

计量之间有何差异,需要抽取样本对其进行检验,即统计检验

教育

研究

资料

的定

性分

定性分析的

概念

是对资料的质的规定性做整体分析,主要采用比较、归纳、演绎、

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同时还要求对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和客

观度等可靠性指标进行检验和评价,以便对研究对象有整体性、发

展性和综合性的把握。

定性分析的

过程

1,按照研究课题的性质确定定性分析的目标以及分析材料的范围。

2,对资料进行初步的检验分析

3,选择适当的定性分析方法,确定分析的维度

4,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

5,对定性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和客观度进行评价

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因果分析——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

归纳分析——抽象概括出概念和原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分析途径比较分析——类型比较和历史比较

系统分析——运用以上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它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的科学思维由主要以“实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系统为中心”,是科学思维的一个划时代突破

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教育

研究

报告

的主

要类

教育调查报

告及其构成

调查报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由题目、前言(交

代调查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正文、总结及附录(各种调查表

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五部分组成

教育实验报

告及其构成

实验研究报告是对整个教育实验研究的全面总结。其基本框架包括

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

学术论文及

其构成

是科学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遵循“绪论-本论-结论”的逻辑顺序。

包括你标题、内容摘要、序言、正文、结论与讨论、引文注释与参

考文献

教育

研究

报告

撰写

的基

本要

①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②观点和材料一致

③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④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炼、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教育研究方案的制定选择研究对象(抽样)

1,界定总体。总体,即特定研究对象的总和。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样组,它是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测单位,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成为样本容量。抽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

2,确定合理的样本容量(对于描述研究和调查研究,大小为总体的10%,除少数情况外不少于100;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满意样本每组不少于30;实验研究,条件控制严格的为每组15人,条件不严格的为一个自然教学班)

3选择抽样方法并抽取样本。取样基本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抽签、随机数目表),适用条件是样本总体个数有限且数量不大,优点是方便易行,缺点是不适合大样本;系统随机抽样(等距取样),适用条件是大样本,但不适用于样本分布有周期性的特点情况;分层随机,适用条件是总体成分复杂且各成分之间差异较大的情况,优点是可有效地减少误差,缺点是必须对总体中的各层有一定的了解;整群随机取样,适用条件是总体大、数量多且各层之间同质性较高的情况,有点是抽样方法简单,缺点是误差较大

确定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被试特点、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等选择方法,主义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联系

制定研究计划——1,研究题目2,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要说明3,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4,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制定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5,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包括参加人员水平、研究工作的资料准备情况和研究手段6,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使用范围7,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_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著)树图

1.按适用围和概括程度分 适用于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方法:具体点科学方法论 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系统科学方法等 适用于一切科学研究领域的哲学方法论:唯物论和辩证法 2.按研究目的功能和作用分 ①基础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②应用研究:用于应用和检验理论,评价它在教育解决实际中的作用。(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③发展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策略。(回答的是“如何改进”) ④评价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收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 ⑤预测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回答的是“将会怎样”的问题) 3.按研究方法分 ①历史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遗忘时间段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目前时间和预测未来事件 ②描述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研究的问题 ③相关比较研究:相关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相关或用于与预测,比较研究按一定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分析,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④实验研究:目的在于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出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 ⑤理论研究:对复杂的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从而发现它的在规律 1,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 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科技意识,人才观,全面发展观】 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和提高教育质量 2,教育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核心:教育规律】 3,教育研究能够增强研究者的能力,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中重要战略措施。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九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编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 第1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一、选择题 1.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这种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研究的()。[统考2010研] A.经验—分析范式 B.社会批判范式 C.诠释—理解范式 D.复杂思想范式 【答案】D 【解析】复杂思想范式是和世界的多样性、随机性、组织性、突变性、无序性等概念相对应的一种研究范式。复杂性思想关注随机性,不确定性,偶然性,潜在性,正是这些系统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客观世界变得复杂,使思维主体本身要具备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复杂性思想)去面对世界自身的复杂。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正是体现了教育研究的复杂思想范式。 2.区别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特性是()。 A.预见性

B.精确性 C.客观性 D.系统性 【答案】C 【解析】方法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其中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客观性问题。 3.教育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特点不包括()。 A.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B.研究方法比较独特 C研究的周期较;针对性、实践性强 D.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B 【解析】教育科学研究还有它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独特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②研究的周期较长;③针对性、实践性强;④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分,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包括()。 A.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B.基础研究、案例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C.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反馈研究 D.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答案】A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著)树图 第 一 章教育研究方法的概述第一 节 教育 科学 研究 方法 的界 说 教育研究的 含义 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 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的过程。 教育研究方 法的含义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 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它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 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 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教育科学研 究方法的特 点 ①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为导向。 ②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 供检查的指标。 ③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搜集可靠的 资料数据。 ④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它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 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因此,方法本身是可辨认 的,运用过程和研究结果是可检验的,研究结果要回到实践中检验。 ⑤创造性:对原有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 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 教育科学研 究区别于自 然科学、思维 科学研究的 独特性 ①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②研究的周期较长。 ③针对性、实践性强。 ④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教育科学研 究方法和方 法论涉及到 的主要课题 1.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结构模式,研究程序、方 法、手段以及应遵循的逻辑和方法论规则 2.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各类方法的含义、理论基础、 操作步骤、适用范围以及使用时应考虑的条件。 3.教育理论的形式化、证明和评价的一般认识论原理 4.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新方法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育 研究中的应用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版)笔记(完美打印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基本内容 *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意义、种类、功用;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教育研究的设计等。)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教育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教育研究论文和报告的撰写 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对象与特性 一、科学研究 (一)科学 对科学的理解主要有三种: 其一,将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认为科学就是尖端技术;其二,将科学定义为“一切系统的、有组织的、正确的知识体系”;其三,认为科学就是数学、化学、物理学等现有的学科。 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二)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探索客观真理,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领域的各种关系、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揭示教育现象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特性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 其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 其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其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所谓教育存在包括两个方面的存在,一是实践形态的存在,一是理论形态的存在; 其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研究者所意识到或预见到了的教育问题。 叶澜教授在《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一书中对于教育研究对象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教育存在”具有三种形态:教育活动型存在、教育观念型存在、教育反思型存在。 (二)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性 叶澜在她的《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一书中将教育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六点: 1、教育系统的人为性; 2、教育系统的实践性; 3、教育系统中主客体的复合性; 4、教育系统结构的层次性; 5、教育系统的自控性和它控性; 6、教育系统效果的滞后性和隐蔽性。 杨小微主编的《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将教育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四点: 1、教育问题的复杂性;2、教育问题的整合性; 3、教育问题的二难性;4、教育问题的开放性。 四、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性 1、复杂性 2、实践性 3、准控性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种类与功能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种类 (一)以教育实践活动的范围和层次来分类,可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1、宏观研究(macroscopic research)2、中观研究3、微观研究(microcosmic research) (二)以教育研究的目的来分类,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1、理论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2、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 (三)以时间为标准分类,可分为历史研究、现状研究和预测研究 1、历史研究(Historical Research)2、现状研究3、预测研究(Prediction Research) (四)依据研究资料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1、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1)定性研究主要是描述性的说明。 (2)定性研究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配套题库-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圣才出品】

第三编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8章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 一、选择题 1.在历史研究法的运用中,主要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的评论被称为是()。 A.外部评论 B.内部评论 C.辨伪评论 D.证真评论 【答案】B 【解析】内部评论主要确定史料的客观性、可靠性(accuracy),即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内容特性)。一般而言,影响文献内容正确性的主要因素是:著者的学识能力,品德威望;记载的真实程度;著者的偏见和动机;以及资料的一致性程度。 2.下面有关历史研究法局限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历史文献的搜集和考证比较困难,影响到历史研究的可靠性问题。 B.历史文献的理论内容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失误。 C.历史研究中无法做精确的质的分析。 D.历史研究中无法做精确的量的分析。 【答案】C

【解析】历史是按年代顺序,经历了一个时间空间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而历史文献常常是滞后记载,历史史料十分零散,很不系统。由于搜集和考证分析这些史料的困难,影响到历史研究的可靠性问题;历史文献的理论内容,是经过“加工”的抽象形态,留存着加工者们的主观认识;而历史研究过程对史料的分析取舍,又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失误;历史研究中无法做精确的量的分析。 3.下面关于历史研究方法,不确切的表述是()。 A.抽象的分析方法 B.历史的分析方法 C.逻辑的分析方法 D.历史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答案】A 【解析】历史的分析方法包括:历史的分析方法:通过整理、排比史料,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中分析和清理出发展线索,明确其内在的相互关系或因果关系,论定问题的是非;逻辑的分析方法:运用逻辑学方法去认识研究历史上的教育问题;历史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应用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教育历史现象和评论教育史人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4.历史研究方法系统中的第三层次是()。 A.笛卡尔唯理论的方法论 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方法论 C.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_裴 娣娜版)课堂笔记(完美打印版)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版课堂笔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基本内容 * 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 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意义、种类、功用;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教育研究的设计等。) *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 教育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 教育研究论文和报告的撰写 第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对象与特性 一、科学研究 (一)科学 对科学的理解主要有三种: 其一,将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认为科学就是尖端技术;

其二,将科学定义为“一切系统的、有组织的、正确的知识体系”;其三,认为科学就是数学、化学、物理学等现有的学科。 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二)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探索客观真理,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领域的各种关系、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揭示教育现象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特性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 其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 其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其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所谓教育存在包括两个方面的存在,一是实践形态的存在,一是理论形态的存在; 其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研究者所意识到或预见到了的教育问题。 叶澜教授在《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一书中对于教育研究对象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教育存在”具有三种形态:教育活动型存在、教育观念型存在、教育反思型存在。 (二)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性 叶澜在她的《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一书中将教育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六点: 1、教育系统的人为性; 2、教育系统的实践性; 3、教育系统中主客体的复合性;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读书笔记

讲方法,善研究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读书笔记 最近两周我仔细读了两遍裴娣娜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我对这本书深有感触,尤其是这本书中介绍的核心内容——教育研究的各种方法和教育研究方案的构思和设计。我结合了我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所学的知识以及本次研究方案的制作,将实际情况和书本中的内容进行了一下对比和思考,有了比较深的启发和感悟。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全书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构思和设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在这本书中,作者广泛地借鉴吸收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方面的成果和研究方法。纵观本书的四编,我认为作者大体是按照研究假设、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这一过程为线索来写的。在第一编大致综合讲述了一般的理论问题之后,裴娣娜教授从教育研究的构思与设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即研究的过程、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估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首先,我结合我在这门课中学到的关于教育、变量、问题等概念的定义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顺序等方面的知识,谈谈读了这本书后我的收获和我的一些感悟和思考。对于即将从事教育事业的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我能够从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制作研究方案来解决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 在本书第二编教育研究设计和构思中,裴娣娜教授系统地阐述了如何进行教育研究的构思与设计。就各个章节章来看,我觉得裴教授阐述的研究逻辑思路十分系统并且详细,对我们的研究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从中,我懂得了我们研究问题的选定是很严谨的,这个课题需要有现实性、要从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来提出课题。结合我的实际,即我需要从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来进行研究。同时,在研究方案中,“课题名称要准确、简洁、精练。课题名称要能确切地反映问题的限定范围、变量和主体。”例如本次我的课题而我也联想到了我的研究方案《提高学生对文言文教学接受度的调查研究方案——以德阳市罗江中学高2015级5班为例》。这其中:主体就是该班级的学生,变量是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调查法。而在课上袁老师说过,“研究目标是形成一个完善可行方案的重要条件”。结合这句话,针对现阶段德阳市文言文教学存在的效果不佳的问题,以探究问题成因,寻找方法解决为目的的我的本次研究是可行的而有参考价值的。 这本书的题目叫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因此第三编应该是这本书比较重要的部分。也是阅读这本书和做研究方案重点要把握的内容。而在本书第三编中,裴娣娜教授按照研究方法的划分角度阐述了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一共阐述了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这五种方法。而本次研究我就采用了调查研究中的访谈调查法。而本书中谈到,“调查研究主要涉及的是问卷调查,这是所有人文社会科学都要使用的方法。作为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其实只是对客观情况的一种调查,对于信度效度区分度等统计学指标的要求并不像自然学科那样严格。”而针对我本次采用的访谈调查法,在访谈调查法中:“访谈问题的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应该是访谈提纲的格式与表面效度,要让提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复习资料(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第一章概论 一.概念界定 1.研究:就是一个认真的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2.科学研究:①含义:指人们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或实践活动。②特征:客观性、系统性、创造性 3.教育科学研究:①含义: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②基本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技术③功能:解释、预测、控制④特点: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创造性(最突出的)、伦理性 4.方法: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研究自然界、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方式、手段 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含义: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程序研究,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2)特点:①一般:A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已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B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C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D强调方法的科学性E创造性。②独特:A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B研究的周期较长;C针对性、实践性强;D教育研究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是关于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一般方法原则的知识体系,是将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形式、方式加以理论化、系统化。 2.教育研究方法论:从哲学观、世界观的应用中概括出来的一般方法原则,是方法的理论表现形态。 三.分类 1. 四种水平: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探索原因水平(在效度);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理论研究水平。 2. 依据适用围和概括程度分:①具体的科学方法论:文献法等②一般研究方法:归纳法等③最一般的方法论:唯物论和辩证法 ③依据研究目的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④依据研究方法可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四.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1.提高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预见性; 2.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与多元性; 3.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 4.关注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 5.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五.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 2.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的合理移植和借鉴; 3.数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4.从国情出发,批判、继承与创新。 六.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报告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内容简介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 1.四种研究水平直觉观察水平、探索原因水平、迁移推广水平、理论研究水平。 即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将会发生同样现象吗、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 2.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 按适用范围和概括程度分三个层次。 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即回答为什么、是什么(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如何改进、怎么样、预测研究(关于面向21世纪教育的若干思考)。 按研究方法分: 历史研究(从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考察教育评价的历史、)描述研究(二年级教师如何支配他们的教学时间)、相关与比较研究(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比较研究)、实验研究(上海育才学校着眼于学生“学”改革教法的实验)、理论研究。 二、关于选题 选题 顾名思义只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从广义上讲选题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二是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 选题和确定研究课题不仅决定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 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 问题必须有价值、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问题要有可行性。 科学上的任何重大成果几乎都是科学工作者在千人、别人工作成就基础上一步步取得的即使是被人认为非常新的第一开辟的新领域也仍然是有以前同时代的人的工作提供了条件。因此要通过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搞清所要研究课题在当前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要了解是否有人已经或者正在或者将要研究类似的问题。 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即研究课题产生的途径)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学科建设中需要的问题、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映出来的种种矛盾、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 课题论证 课题论证是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进行这种课题论证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它必须依据翔实的资料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关于课题的主张。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 课题论证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 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 2 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理论价值的实践意义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复习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复习 裴娣娜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第一章概论 一.概念界定 1.研究:就是一个认真的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2.科学研究:①含义:指人们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或实践活动。②特征:客观性、系统性、创造性 3.教育科学研究:①含义: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②基本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技术③功能:解释、预测、控制④特点: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创造性(最突出的)、伦理性 4.方法: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研究自然界、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方式、手段 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含义: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程序研究,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2)特点:①一般:A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已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B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C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D强调方法的科学性E创造

性。②独特:A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B研究的周期较长;C针对性、实践性强;D教育研究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是关于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一般方法原则的知识体系,是将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形式、方式加以理论化、系统化。 2.教育研究方法论:从哲学观、世界观的应用中概括出来的一般方法原则,是方法的理论表现形态。 三.分类 1. 四种水平: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理论研究水平。 2. 依据适用范围和概括程度分:①具体的科学方法论:文献法等②一般研究方法:归纳法等③最一般的方法论:唯物论和辩证法 ③依据研究目的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④依据研究方法可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四.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1.提高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预见性; 2.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与多元性; 3.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 4.关注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 5.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