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粉在商品混凝土应用中之必读六点

矿粉在商品混凝土应用中之必读六点

矿粉在商品混凝土应用中之必读六点
矿粉在商品混凝土应用中之必读六点

矿粉在商品混凝土应用中之必读六点

掺加矿粉的混凝土具有后期强度得到提高,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相应减少水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使得矿粉广泛应用于商品混凝土中。为了更好地发挥矿粉在混凝土中应用的优势,减少问题,避免事故,以下是在商品混凝土应用过程中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加强矿粉复检工作,严格控制矿粉的细度

一旦矿粉细度大幅度降低,会给混凝土带来很多问题,如:粘聚性下降,出现离析和泌水;凝结时间延长;早期强度降低,甚至28d强度也会不同程度降低等。大型立磨矿渣粉生产线生产工艺先进,生产的矿粉的细度非常稳定。但球磨机生产矿粉的细度难以长期稳定。因此,在使用球磨矿粉时应加强检测,严格控制矿粉的细度。

矿粉一般需复检活性指数与流动度比,但这两项指标与检验用的水泥有很大的关系,同一矿粉采用不同对比水泥时,检验出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采用同一水泥,由于批次不同,结果有可能也不同。所以商品混凝土企业应该用实际使用的水泥作对比,并且多试验多分析,特别是在选用不同厂家生产的水泥前,必须先用该水泥作对比水泥进行试验。

2、注意矿粉掺量

矿粉掺量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和混凝土粘聚性有着重要影响,过大的掺量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应根据工程进度、强度等级、结构特点、气候状况等的不同,合理地确定矿粉掺量。

单掺矿粉时,以30%~40%为宜。大体积混凝土可增至50%以上,以达到明显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复掺时,总取代量不宜超过50%。粉煤灰控制在20%以内,矿粉控制在30%以内。

初期使用时,最好粉煤灰控制在10%以内,矿粉控制在20%以内,大体积混凝土可适当放宽。

3、复掺时,针对不同等级粉煤灰,选择合适的复合比例

矿粉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使用时,常与粉煤灰复合使用。这是因为粉煤灰比矿粉更为廉价,单掺矿粉对混凝土成本不利。虽然单掺粉煤灰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但掺量受到较大限制;另外,矿粉和粉煤灰复配时能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互补”,改善混凝土性能。

矿粉与II级粉煤灰复合:矿粉与II级粉煤灰复合使用时,粉煤灰的取代量宜控制在15%以内,矿粉宜控制在30%以内。II级粉煤灰的质量稳定性很差,给配制混凝土带来很多不便。而矿粉的质量稳定性远好于II级粉煤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用矿粉,降低II级粉煤灰质量波动给混凝土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由于II级粉煤灰和矿粉同样具有增加混凝土粘度的趋势,因此不宜配制高强混凝土。

矿粉与I级粉煤灰复合:粉煤灰可控制在20%以内,矿粉可以控制在40%以内,它们之间的比例可以根据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4、注意矿粉(或矿粉和粉煤灰复掺)混凝土的养护

当养护温度适宜、湿度较大时,混凝土中水分蒸发少,水化充分,孔隙率及孔隙平均尺寸减小。同时由于水化产物阻隔了水分子通道,使得开口孔隙数量减少,可发挥“储备”作用的闭合孔数量增加。因此,建立良好的养护制度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矿粉(或矿粉和粉煤灰复掺)混凝土对养护条件要求更为苛刻。因此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技术人员应加强与施工方沟通,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受施工进度、结构形式、养护手段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养护经常得不到重视。特别是竖向结构,如剪力墙、柱等,由于不

便养护,一些单位只是涂刷养护剂,而养护剂的效果很难在短期验证,使混凝土的养护出现不少问题。在矿粉或矿粉和粉煤灰复合掺加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养护,只有充分养护才能发挥掺合料的作用。

当然在施工中也见到过较好的养护方法,方法简单,且效果很好,值得借鉴。例如,由于竖向结构不便蓄水养护,在拆模后就由专人负责一遍又一遍地用喷雾器在墙上喷水,这样既能长期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又节约用水,还减少了因养护用水四处流淌影响施工。

5、注意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矿粉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与不掺矿粉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一定缓凝效果。因此,应注意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特别是日平均温度不足10℃时,应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中的矿粉掺量和使用早强型减水剂。

6、注意混凝土用水量的调整

用水量对混凝土强度以及抗盐碱侵蚀、抗渗、抗钢筋锈蚀、抗碳化侵蚀等耐久性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矿粉与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时,具有辅助减水的功能,与只掺高效减水剂的普通水泥的混凝土相比,在保证混凝土初始坍落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用水量。

矿粉用作混凝土的掺合料能改善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但如果使用矿粉的方法不合理,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起到反作用。所以,应该合理地应用矿粉,最大限度地发挥矿粉在商品混凝土中的作用。

关于不同掺量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05-0098-02 关于不同掺量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2-12-08 作者简介:张肖霞(1976-),女,助理工程师张肖霞 (山西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西临汾041051) 摘要:为了研究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制定试验方案,测定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在5% 15%时,掺量越多,混凝土抗压强度越小;水胶比在0.35 0.45时,水胶比越小,混凝土抗压强度越大。 关键词:混凝土,粉煤灰,水胶比,抗压强度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粉煤灰配合商品混凝土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粉煤灰在商品 混凝土中的广泛使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特别 是在高速路发展上应用广泛。很多省份都在高速公路上修建了 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掺入粉煤灰能改善路面水泥混凝土的性 能,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因此,研究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 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1.1试配强度确定 与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程序一样。 1.2各原材料的确定 1)计算粉煤灰混凝土中砂子用量时先假定碎石用量不变,混 凝土中砂用量m S按下式计算: m S =m S0 -(m c /p c +F/p f -m c0 /p c )?p s 。 式中:m S ———基准配合比的砂用量; p s ———砂相对密度; m c ———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m c0 ———粉煤灰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p c ———水泥相对密度; F———粉煤灰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 p f ———粉煤灰相对密度,一般取2.2g/cm3。 2)粉煤灰混凝土的用水量的选取同基准配合比的用水量。1.3粉煤灰混凝土的理论配合比 根据计算得到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配,在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与水灰比不变的基础上进行配合比的调整,最后确定为其理论配合比。 注:根据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各原材料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原材料配比表 组号粉煤灰掺量a水胶比b砂率c单位用水量d/kg·m-3 10.050.350.30190 20.050.400.32200 30.050.450.34210 40.100.350.32210 50.100.400.34190 60.100.450.30200 70.150.350.34200 80.150.400.30210 90.150.450.32190 2试件的制备和养护 2.1制备 1)将试模擦净,模板四周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黄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2)内壁均匀刷一层机油。3)称量模具质量并记录数据。4)试块用振动台成型时密实称量密实成型后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2.2养护 标准条件下养护,龄期28d。 3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数据处理极差分析见表2。 表2数据处理极差分析表 组别 因素 再生骨料 掺量a 水胶比b砂率c 单位用水量d kg/m3 28d强度 MPa 1111157.0 2122254.1 3133348.4 42 12352.2 5223149.4 6231248.9 7313249.8 8321345.1 9332142.7 L1159.55158.43151.08149.1 L2150.58148.65149.05152.90 L3137.72140.08147.72145.85 K153.152.850.349.7 K250.149.549.651.0 K345.946.649.248.6 R7.26.21.12.4 由上述数据可见: 1)从表1可以看出,各个因素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次序为:a,b,c,d即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砂率、单位用水量,其中粉煤灰掺量影响最大。 2)由以上数据可知,第一组实测强度最高,它的粉煤灰掺量为0.05,水胶比为0.35,砂率为0.30,单位用水量为190kg/m3。这为此次试验的最优配合比。 54 52 50 48 46 抗 压 强 度 / M P a 051015 粉煤灰掺量/% 54 52 50 48 46 抗 压 强 度 / M P a 00.20.40.6 水胶比 图1不同粉煤灰掺量 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发展趋势 图2不同水胶比对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发展趋势 (下转第143页) · 89 ·第39卷第5期 2013年2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9No.5 Feb.2013

磨细石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磨细石粉在混凝土中的 应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磨细石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本文着重研究了磨细石粉作为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磨细石粉并非一种惰性材料,其代替粉煤灰应用于混凝土中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明显提高,收缩和抗渗等耐久性指标也明显改善。尤其在应用于低水胶比、高强度混凝土时,可显着降低混凝土的粘度,提升混凝土的流动性能。 [关键词]磨细石粉;混凝土;工作性;耐久性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作为混凝土优质掺合料的粉煤灰和矿粉日益短缺。由于市场需求大、利润丰厚,许多不法商家供应的粉煤灰和矿粉都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向粉煤灰和矿粉中掺入了大量的不明来源的工业废渣,导致粉煤灰和矿粉的质量波动大。由于粉煤灰和矿粉自身的化学体系较为复杂,难以通过便捷的方法迅速地检定其质量,因此给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带来了较大难度。 磨细石粉(石粉)主要是石灰岩经机械加工后小于的微细粒,在国外已经应用多年,近年来受到了国内混凝土学界的热捧。本公司试验人员也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尝试找出一条便捷的快速检测方法,为未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提供技术储备。 1、原材料 水泥:金峰P·水泥,3d水泥强度为;28d水泥强度为;

矿粉:苏州马嘉矿粉,比表面积403m2/kg,28d活性指数99%; 粉煤灰:苏州望电Ⅱ级灰,45μm方孔筛筛余18%,烧失量%; 粗骨料:5~碎石,含泥量%; 细骨料:中粗砂,细度模数,含泥量%; 水:市政自来水; 减水剂:苏州弗克 RX-1 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5%。 磨细石粉:比表面积为500m2/kg。 影响磨细石粉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细度,可以方便地用负压筛或勃氏比表面积仪测出;其二是石粉中的CaCO3的纯度。 石粉中的CaCO3的纯度可以通过检测的CO2含量间接地反映,方法亦可以有两种:(1)可以测定其烧失量来间接反映CaCO3的纯度,(2)可以通过向磨细石粉中加入过量盐酸,待反映完毕后,称量盐酸所不能溶解的物质的质量来间接反映 CaCO3的纯度。这两种方法操作简便,对实验室和实验员的要求均不高,检测迅速。虽然这两种方法并不能区分CaCO3和MgCO3,但由于CaCO3和MgCO3对混凝土强度和和易性的影响差异并不明显,所以这种快速检测方法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非常实用。 表1 粉料化学成分分析 %

矿粉分级以及性能介绍

矿粉 ? ?从1969年起,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就开始了超细矿渣粉在混凝土中作为矿物掺合料的应用。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超细矿渣粉的应用研究工作。2000年,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0正式颁布。2002年,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颁布实施。在该标准中,正式将超细矿渣粉命名为“矿物掺合料”,纳入混凝土第六组分。从此,超细矿渣粉作为一个独立的新产品横空出世,并立即被广泛地接受和应用。 1.矿粉的概念 ?磨细矿粉即磨细水淬高炉矿渣粉,又称矿渣微粉,其英文缩写为GGBS 或GGBFS ?磨细矿粉是以高炉水淬矿渣为主要原料经干燥、粉磨处理而制成的超细粉末材料;是制备高性能水泥和混凝土的优质混合材。 2.矿粉的技术指标 ?矿粉的活性指数是采用标准试验测试确定的,简单的说:矿粉替代50%水泥,拌合制作标准砂浆试件,然后测试砂浆28天强度。含矿粉砂浆强度与不含矿粉基准砂浆强度比,就是矿粉的活性指数。 ?常用的S95是一个矿粉等级。其中…S?表示矿粉,来源于英文SLAG(矿渣)。…95?表示活性指数不小于95%。 ?标准:S105/95/75,7天活性指数:不小于95、75、55,28天活性指数:不小于105、95、75 ?流动度比:小于85、90、95 ?密度。2.8g/cm3,比表面积:不小于350m2/kg 2.矿粉的技术指标 ?粒化高炉矿渣的质量可用质量系数K得大小来表示: ?K=(CaO + Al2O3 + MgO)/(SiO2 + MnO + Ti O 2) ?式中CaO 、Al2O3 、MgO、SiO2 、MnO 、Ti O 2为相应氧化物的重量百分数。 ?质量系数反应了矿渣中活性组分与低活性和非活性组分之间比值。质量系数越大,则矿渣的活性越好。 3.矿粉和粉煤灰的区别 ?(1)两者来源不同:粉煤灰来源于热电厂排放的烟气经收尘处理后收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粉煤灰是燃烧煤粉后收集到的灰粒,亦称飞灰,其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45~65%)、Al2O3(20~35%)及Fe2O3(5~10%)和CaO(5%)等,粉煤灰掺入混凝土后,不仅可以取代部分水泥,降低混凝土的成本,保护环境,而且能与水泥互补短长,均衡协合,改善混凝土的一系列性能,粉煤灰混凝土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1 掺入粉煤灰可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受浆体的体积、水灰比、骨料的级配、形状、孔隙率等的影响。掺用粉煤灰对新拌混凝土的明显好处是增大浆体的体积,大量的浆体填充了骨料间的孔隙,包裹并润滑了骨料颗粒,从而使混凝土拌和物具有更好的粘聚性和可塑性。 2 粉煤灰可抑制新拌混凝土的泌水

粉煤灰的掺入可以补偿细骨料中的细屑不足,中断砂浆基体中泌水渠道的连续性,同时粉煤灰作为水泥的取代材料在同样的稠度下会使混凝土的用水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而掺用粉煤灰对防止新拌混凝土的泌水是有利的。 3 掺用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有试验资料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早期强度(28天以前)逐减,而后期强度逐渐增加。粉煤灰对混凝土的强度有三重影响:减少用水量,增大胶结料含量和通过长期火山灰反应提高强度。 当原材料和环境条件一定时,掺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增长主要取决于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即粉煤灰中玻璃态的活性氧化硅、氧化铝与水泥浆体中的Ca(OH)2作用生成碱度较小的二次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的速度和数量。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当Ca(OH)2薄膜覆盖

在粉煤灰颗粒表面上时,就开始发生火山灰效应。但由于在Ca(OH)2薄膜与粉煤灰颗粒表面之间存在着水解层,钙离子要通过水解层与粉煤灰的活性组分反应,反应产物在层内逐级聚集,水解层未被火山灰反应产物充满到某种程度时,不会使强度有较大增长。随着水解层被反应产物充满,粉煤灰颗粒和水泥水化产物之间逐步形成牢固联系,从而导致混凝土强度、不透水性和耐磨性的增长,这就是掺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后期强度增长较高的主要原因。 4 掺粉煤灰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由于减少了水泥的用量可以降低水化热。水化放热的多少和速度取决于水泥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掺入粉煤灰的量,例如,若按重量计用粉煤灰取代30%的水泥时,可使因水化热导致的绝热温升降低15%左右。众所周知,温度升高时水泥水化速

矿粉在泥凝土中的应用

矿渣微粉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矿渣微粉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矿渣微粉对商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说明了将矿渣微粉与I级粉煤灰复合配制商品混凝土可以发挥优势互补效应,使混凝土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阐述了矿渣微粉在商品混凝土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矿渣微粉;商品混凝土 1引言 矿渣作为水泥混合材在我国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多数是将矿渣和水泥熟料一起粉磨,属粗放型应用。由于矿渣与水泥熟料的易磨性相差很大,与熟料混磨后的矿粉较粗,其比表面积为300m2/kg左右,在水泥水化时矿渣的活性不能充分发挥。因此,掺混合材的水泥一般都是早期强度低,凝结时间长。如将矿渣经过单独粉磨得到矿渣粉,由于其比表面积达到400m2/kg以上,颗粒较细,则其活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这种颗粒细小的粉磨矿渣就是磨细矿渣(GGBFS)(也称矿渣微粉,简称矿粉)。 2矿渣微粉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1862年德国人发现水淬矿渣具有潜在的活性后,矿渣长期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1865年德国开始生产石灰矿渣水泥。随着矿渣硅酸盐水泥良好的耐久性及应用价值不断为人们所认识,19世纪初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德国有关矿渣硅酸盐水泥的研究资料比硅酸盐水泥的还要多。1933年出现了湿碾矿渣及湿碾矿渣混凝土技术,50年代这一技术曾在大型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中应用,因湿碾矿渣浆具有储存和运输困难的缺点,该技术并未得到广泛推广。1958年南非将水淬矿渣烘干磨细,克服了湿碾矿渣浆储存及运输困难的缺点,首次将矿粉用于商品混凝土。进入60年代,随着预拌混凝土工业的兴起和发展,矿粉作为混凝土的独立组分得到了广泛应用,90年代在东南亚、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将掺有矿粉的混凝土普遍用于各类建筑工程。西欧掺有矿粉的水泥约占水泥总用量的20%;荷兰矿粉掺量65%~70%的水泥约占水泥总销量的60%,几乎各种混凝土结构都采用此种水泥;英国矿粉的每年销售量已达到100多万吨;美国、加拿大现在也将矿粉掺入水泥中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在日本、新加坡、东南亚地区矿粉普遍地应用于商品混凝土和掺入水泥中。 美国1982年发布了《混凝土和砂浆用的磨细粒化高炉矿渣》标准(ASTMC989-82),并于1989年进行了修订。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在1980年-1986年期间也相继制定了矿粉的材料标准。日本在1986年由土木学会制定了《混凝土用矿渣粉》标准草案,于1995年3月正式修订为日本的国家工业标准(JISA6206-1995),日本1988年还制定了《掺高炉矿渣粉的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指南(草案)》。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矿粉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并促使矿粉混凝土技术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在我国,矿渣运用的历史久远,但都是作为活性混合材添加在水泥熟料中,成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随着国际上对矿粉研究地不断深入和大规模地开发利用,我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预拌混凝土的崛起与发展以及政府日益注重的环境保护,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矿粉的特性及应用研究工作。1998年上海市实施地方标准《混凝土和砂浆用粒化高炉矿渣微粉》,1999年《粒化高炉矿渣微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制定颁布。2000年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18046-2000)颁布实施,2002年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颁布,在该标准中正式将矿渣微粉命名为“矿物外加剂”纳入混凝土第六组分。磨细矿渣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出现在建筑市场,广泛应用于商品混凝土中。矿粉的应用逐渐成熟,并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每年用于商品混凝土和掺加在水泥中的矿粉已达到80万吨。 3矿渣微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1矿粉细度(比表面积)及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磨细矿渣微粉磨到一定细度(比表面积),才能充分参与水化反应提高活性。矿粉细度大小直接影响矿粉的增强效果,原则上矿粉细度越大则效果越好,但要求过细则粉磨困难,成本大

【揭秘混凝土】第32篇:矿粉简介

矿粉是由高炉炼钢的副产品—--矿渣磨细制成的,它是一种非金属的、具有水化性能的材料,主要成分是硅酸钙和硅铝酸钙。它们在高炉中与铁一起融化,在摄氏1500度的高温熔融状态下,迅速地在水中淬火形成玻璃状、看起来像砂子一样的粒状物质。这些粒状材料经磨细到45微米以下,比表面积为400—600m2/kg ,就制成了矿粉。 矿粉的相对密度一般在2.85到2.95,堆积密度为1050到1375 kg/m3。

图1 矿粉微观照片 矿粉颗粒是粗糙并带有棱角的,在有引发剂和水的环境下,能够发生水化反应。矿粉的引发剂为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钙(CaOH),它们都是硅酸盐水泥水化的产物。因此,只要有硅酸盐水泥存在,经水淬火冷却的矿粉都能够发生水化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的矿渣制成的矿粉不具有水化性能。 国标“GB/T18046-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中,把矿粉分成了三级,分别为S105,S95和S75,主要的区别是它们的活性指数和细度不同。S105级矿粉28天活性指数大于105%,比表面积大于500m2/kg;S95级矿粉28天活性指数大于95%,比表面积大于400m2/kg;S75级矿粉28天活性指数大于75%,比表面积大于300m2/kg。 矿粉的活性指数指的是试验胶砂指定龄期的抗压强度与对比胶砂同龄期的抗压强度之比。 矿粉应用的一点体会 1、注意矿粉的掺量。 单掺矿粉时,以20%~40%为宜。大体积混凝土可增至50%以上,以达到明显降低水化热的目的。复掺时,总取代量不宜超过50%。粉煤灰控制在20%以内,矿粉控制在30%以内。初期使用时,最好粉煤灰控制在15%以内,矿粉控制在20%以内,大体积混凝土可适当放宽。 2、复掺时,针对不同等级粉煤灰,选择合适的复合比例。 矿粉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使用时,常与粉煤灰复合使用。这是因为粉煤灰比矿粉更为廉价,单掺矿粉对混凝土成本不利。虽然单掺粉煤灰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但掺量受到较大限制。另外,矿粉和粉煤灰复配时能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互补”,改善混凝土性能。 3、注意矿粉(或矿粉和粉煤灰复掺时)混凝土的养护。

沥青混凝土详细分类

沥青混凝土中文名称: 沥青混凝土英文名称: asphalt concrete定义1: 经过加热的骨料、填料和沥青、按适当的配合比所拌和成的均匀混合物,经压实后为沥青混凝土。定义2: 由沥青、填料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制而成。 拼音:liqing hunningtu英文:bituminous concrete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tong)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分类 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结合料不同,可分为石油沥青的和煤沥青的两大类;有些国家或地区亦有采用或掺用天然沥青拌制的。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5~7毫米以下)等数类。按混合料的密实程度不同,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等数类,开级配混合料也称沥青碎石。其中热拌热铺的密级配碎石混合料经久耐用,强度高,整体性好,是修筑高级沥青路面的代表性材料,应用得最广。各国对沥青混凝土制订有不同的规范,中国制定的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以空隙率10%及以下者称为沥青混凝土,又细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的孔隙率为3(或2)~6%,属密级配型;Ⅱ型为6~10%,属半开级配型;空隙率10%以上者称为沥青碎石,属开级配型;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有稳定度、流值和孔隙率等。 配料情况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另一是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矿粉细颗粒(大多小于0.074毫米)的巨大表面积使沥青材料形成薄膜,从而提高了沥青材料的粘结强度和温度稳定性;而锁结力则主要在粗集料颗粒之间产生。选择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时要兼顾两者,以达到加入适量沥青后混合料能形成密实、稳定、粗糙度适宜、经久耐用的路面。配合矿料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公式计算,也可以凭经验规定级配范围,中国目前采用经验曲线的级配范围。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适宜用量,应以试验室试验结果和工地实用情况来确定,一般在有关规范内均列有可资参考的沥青用量范围作为试配的指导。当矿料品种、级配范围、沥青稠度和种类、拌和设施、地区气候及交通特征较固定时,也可采用经验公式估算。 制备工艺 热拌的沥青混合料宜在集中地点用机械拌制。一般选用固定式热拌厂,在线路较长时宜选用移动式热拌机。冷拌的沥青混合料可以集中拌和,也可就地路拌。沥青拌和厂的主要设备包括:沥青加热锅、砂石贮存处、矿粉仓、加热滚筒、拌和机及称量设备、蒸汽锅炉、沥青泵及管道、除尘设施等,有些还有热集料的重新分筛和贮存设备(见沥青混合料拌和基地)。拌和机又可分为连续式和分批式两大类。在制备工艺上,过去多采用先将砂石料烘干加热后,再与热沥青和冷的矿粉拌和。近来,又发展一种先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吴坤 1 前言 混凝土是当代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等基础工程中,甚至海洋开发、航天工业等特殊工程中也有它的足迹,为人类文明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水泥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分,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每生产一吨水泥熟料则会同时排放一吨CO 气体,造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不利影响。再加 2 上,我国对水泥需求量逐年增加,当今世界发达的工业而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渣,给环境造成极大的负担。因此,水泥的大量生产造成资源、能源与环境问题十分突出。考虑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在混凝土中以辅助胶凝材料大比例替代水泥,其中以热电厂副产品粉煤灰是世界各国使用最多的一种首选辅助掺合材料。 目前,全世界粉煤灰年产量约为500亿吨。在我国粉煤灰是排放量最大的燃煤副产品之一,也是利用程度和利用水平最高的工业废渣之一,利用量排在世界各国前列,已广泛作为生产水泥基材料、烧结砖以及其它新型建筑材料制品的主要原材料。在所有粉煤灰应用中,它用在混凝土中不仅用量大,而且应用水平也比较高。在美国2004年利用的粉煤灰中有59%用在水泥及混凝土工程中,英国2003年利用的粉煤灰中71%用在水泥及混凝土工程中。 具有胶凝性质的粉煤灰作为矿物外加剂代替部分水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大力推广粉煤灰混凝土甚至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大幅度降低水泥熟料用量,有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及环境保护。 粉煤灰的主要作用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1 )填充骨料颗粒的空隙并包裹它们形成润滑层,由于粉煤灰的容重(表观密度)只有水泥的2/3左右,而且粒形好(质量好的粉煤灰含大量玻璃微珠),因此能填充得更密实,在水泥用量较少的混凝土里尤其显著。2)对水泥颗粒起物理分散作用,使其分布得更均匀。当混

矿粉的应用

一、矿渣粉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矿渣粉是水淬粒化高炉矿渣经粉磨后达到规定细度的一种粉体材料。自从1862年德国人发现水淬粒化高炉矿渣具有潜在活性后,矿渣长期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2000年以前,矿渣在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上国内外存在差异,国外除将矿渣和水泥熟料混磨生产矿渣水泥外,还有将矿渣单独磨细,然后与磨细后的熟料混合,生产矿渣水泥,而国内只是通过混磨生产矿渣水泥。由于矿渣较熟料难磨细,混磨时水泥中矿渣的细度较熟料小的多,水泥细度控制在300m2/kg左右的情况下,矿渣粉的细度仅能达到200~250m2/kg左右,因而不但水泥中矿渣粉的活性不能充分发挥,而且矿渣用过高时,使混凝土的粘聚性很差,混合料容易离析和泌水,混凝土抗渗性能降低。这样矿渣在水泥中的掺量受到了较大限制,一般不超过30%。随着国际上对矿粉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我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预拌混凝土的崛起与发展以及政府日益注重环境保护,自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矿粉的特点及应用研究。清华大学对矿粉在高强混凝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其编写的《高强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指南》一书中,特别提出矿粉在配制高强混凝土方面的巨大潜力。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在搜集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尤其是在日本资料的基础上,立项进行矿粉成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在产品性能、矿粉混凝土性能等方面获得了大量数据,完成了“宝钢高炉矿渣微粉在混凝土中应用研究”课题的第一阶段工作,上海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宝钢企业开发总公司共同完成了该课题。此课题的完成为1998年上海市地方标准《混凝土和砂浆用粒化高炉矿渣微粉》,1999年《粒化高炉矿渣微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的制定颁布创造了条件。2000年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18046-2000)颁布实施。 随着矿渣磨细技术的不断发展,矿渣被磨至相应细度的能耗越来越低,并且细度也很容易达到400m2/kg以上,为矿渣粉的大量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2000年11月上海宝钢率先从日本引进的年产60万吨矿粉立磨生产线投产。随后的几年内,武钢、鞍钢、宝钢二线、唐钢、首钢、安徽朱家桥等大型矿粉立磨生产线相继投产,另外还有不少生产线在建。这样矿粉的应用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因此我国混凝土,特别是商品混凝土胶凝材料体系正由“水泥”、“水泥+粉煤灰”向“水泥+粉煤灰+矿粉”体系转变,由于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大量应用势必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地域辽阔,应用环境存在很大差别,技术水平也很不均衡,业内人士加强定期交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少走歪路是非常必要的。 二、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可以由“矿粉+水泥浆体”到“矿粉+水泥胶砂”再到“矿粉混凝土”逐步进行。但对于普通应用单位,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就不必遵循此规律,可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直接进行混凝土试验,找出特定条件下的合理配合比。 1. 矿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矿粉比表面积在430m2/kg~520m2/kg之间,掺量在30%~40%范围,增强效应表现得最为显著。 2)单掺矿粉会使混凝土的粘聚性提高,凝结时间有所延长,泌水量有增大的迹象,可能对混凝土泵送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3)矿粉和Ⅰ级粉煤灰复配配制混凝土,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效应”,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和易性好,粘聚性好,泌水得到改善。同时混凝土成本可显著降低。 4)针对水泥-粉煤灰-矿粉胶凝材料体系,在等量取代的前提下,粉煤灰的掺量以不超过20%为宜,粉煤灰和矿粉掺量以不超过40%为宜,同时建议采用60d或90d强度作为混凝土评定标准,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2. 矿粉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矿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矿粉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2008年11月07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摘要:本文介绍矿粉对商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矿粉和粉煤灰(Ⅰ级)复合使用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效应”,使混凝土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优选配合比,并应用在多个地下室底板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前言 过去建筑业过度重视混凝土的强度,而忽视了耐久性。一些混凝土结构出现早期破坏,需要大量资金维修,而现在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国家已越来越重视。现场搅拌混凝土耐久性差是一个普遍现象。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在混凝土商品化的今天,由原来的现场人工控制转变为全自动化微机控制的生产和机械化运输过程,是建筑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它不仅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而且还能使混凝土的耐久性有很大提高。配制耐久性混凝土很重要的技术途径是掺加矿物掺和料,从而能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和混凝土含碱量,提高水泥石的密实性和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提高耐久性和工作性能。近几年我们围绕这样一个研究课题,进行大量的试验,通过各种不同掺量在混凝土中对比试验,并在技术研究基础上指导矿粉的工程应用,进一步提高矿粉混凝土的应用技术水平。通过工程的应用得到一些体会。 矿粉是将水淬粒化高炉矿渣经过粉磨达到规定细度的一种具有潜在活性的矿物掺合料,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材料。表面积可达400 ㎝2/g 以上,具有颗粒超细,活性较大的特点。可作为混凝土的掺和料取代部分水泥,是生产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之一,也是目前商品混凝土公司广泛采用的原材料之一。 2.矿粉物理化学作用 矿粉用作混凝土的掺合料能改善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其作用表现在(1)改善胶凝材料物理级配(2)对Cl -的物理吸附作用(3)改善混凝土界面 结构(4)减少水泥初期水化物的相互连接。 矿粉混凝土水化时能产生较多的C-S-H 凝胶,而它会吸附一部分Cl-从而阻止其向混凝土内部渗透。因此它能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性能。在混凝土中性能较弱的部分集中在水泥浆体与集料间的界面层,主要是Ca(OH)2 含量的问题。减少Ca(OH)2 晶体尺寸,不仅能有利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提高,还有利于耐久性的改善。矿粉在水泥初期水化产物的连接,具有一定减水作用和改善混凝土坍落度的经时损失。 3.微集料效应 混凝土作为连续级配的颗粒堆积体系,粗集料的间隙由细集料填充,细集料的间隙由水泥颗粒填充,而水泥颗粒之间的间隙则需要更细的颗粒来填充。矿物掺合料的细度比水泥颗粒细,在混凝土中起到了更细颗粒的作用。因而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降低孔隙率并减少了最大孔径尺寸,使混凝土形成密实充填结构和细观层次的自紧密规程堆积体系。从而有效地改善并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矿粉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6-5 阅读:652 次【字体:大中小】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可以由“矿粉+水泥浆体”到“矿粉+水泥胶砂”再到“矿粉混凝土”逐步进行。但对于普通应用单位,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就不必遵循此规律,可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直接进行混凝土试验,找出特定条件下的合理配合比。 1. 矿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矿粉比表面积在430m2/kg~520m2/kg之间,掺量在30%~40%范围,增强效应表现得最为显著。 2)单掺矿粉会使混凝土的粘聚性提高,凝结时间有所延长,泌水量有增大的迹象,可能对混凝土泵送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3)矿粉和Ⅰ级粉煤灰复配配制混凝土,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效应”,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和易性好,粘聚性好,泌水得到改善。同时混凝土成本可显著降低。 4)针对水泥-粉煤灰-矿粉胶凝材料体系,在等量取代的前提下,粉煤灰的掺量以不超过20%为宜,粉煤灰和矿粉掺量以不超过40%为宜,同时建议采用60d或90d 强度作为混凝土评定标准,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2. 矿粉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1)混凝土水化热。掺加矿粉,可降低浆体水化热,单掺量小于50%时,水化热降低不明显。当达到70%掺量时,3d和7d水化热分别降低约36%和29%;矿粉和粉煤灰复配,可显著降低浆体3d、7d水化热,采用20%矿粉和20%粉煤灰复配,浆体3d和7d水化热分别降低38%和20%,对要求严格控温的大体积混凝土,矿粉和粉煤灰复配是理想的矿物掺合料组合,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早期温缩裂缝的危险。 2)抗渗性能。混凝土中掺加矿粉或矿粉和粉煤灰复配,发挥掺合料的微集料效应和二次水化反应,可以使混凝土孔径细化,连通孔减少,混凝土密实性提高,从而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采用库仑电量方法评价,矿粉、粉煤灰和引气剂均

混凝土原料-矿粉篇

混凝土三大胶材中的矿粉,全称是粒化高炉矿渣粉。想当年笔者刚入行时以字面意思理解,以为矿粉就是破碎石头后残渣磨细的产物呢。现在百度百科搜索关键字“矿粉”也是有两条解释。第二条概念才是混凝土中应用的胶材-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矿粉。 粒化高炉矿渣是在高炉冶炼生铁(炼钢得到的叫钢渣)时所得,以硅酸盐和硅铝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高温状态下经水淬急冷来不及结晶而形成的细颗粒状玻璃态物质。 一、矿渣在水泥工业中的综合利用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年以前)粒化高炉矿渣主要是用作水泥混合材使用。以混合粉磨为主。矿渣由于比水泥熟料难磨,在水泥中的掺量有限,一般不超过30%。 第二阶段(1995-2000年)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矿渣粉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掺合料,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但要求矿渣粉比表面积要达到600㎡/Kg 以上,当时国内仅有几家粉磨站可生产。主要原因是进口设备价格贵、生产线投资相当大。 第三阶段(2000年后)矿渣粉最经济的粉磨细度应控制在400㎡/Kg左右。这样的矿渣粉既能直接供给混凝土搅拌站作掺合料,又能与熟料、石膏混合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随着国内生产技术的进步,矿渣粉的细度;稳定性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 二、矿渣粉的生产过程

在高炉炼铁过程中,出了铁矿石和燃料(焦炭)外,为了降低冶炼温度,还要加入适当数量的石灰石和白云石作为助溶剂。它们在高炉内分解所得到的氧化钙、氧化镁和铁矿石中的废矿、以及焦炭中的灰份相熔化,生成了以硅酸盐和硅铝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浮在铁水表面,定期从排渣口排出,经空气或水急冷处理,形成粒状颗粒物,这就是矿渣。矿渣中含有95%以上的玻璃体和硅酸二钙,硅黄长石、硅灰石等矿物,与水泥成分接近。如果未经淬水的矿渣,其矿物形态呈稳定型结晶体。只有少部分的硅酸二钙具有一定水化活性。这里可以理解为通过水淬急冷处理手段将一定的能量“封印”到矿渣中了。这种“能量”(活性)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激发出来。出渣温度越高,冷却速度越快,玻璃化矿渣的潜在化学能就越大。每生产一吨生铁,需要排出0.3-1吨矿渣。经过水淬冷却后的矿渣再进行一道粉磨工序即可得到搅拌站使用的矿粉。 表一是我国部分钢铁厂的高炉矿渣化学成分 三、矿渣微粉的性能及应用

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14391717.html, 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分析 作者:陈华 来源:《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2013年第08期 摘要: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指的是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以此来代替部分水泥,从而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的造价。除此之外,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在性能上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环保性、耐久性、经济性、高性能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且详细探讨了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最后介绍了其社会经济效益、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1]。 关键词: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分析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混凝土的相关技术也有所发展,相比于传统的水泥、集料、水和外加剂等混凝土的掺合料,粉煤灰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代替了部分水泥,降低了工程造价,并且具有耐久性。随着能源工业的不断发展,对粉煤灰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粉煤灰的产量逐渐增大。通过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明显地可以看出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更加经济,并且耐久性好、品质高,基于此,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现代工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我国的粉煤灰混凝土技术最早是在五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在1954年国家财经委制定了关于建设工程中水泥的一些规定,其中确定了将粉煤灰掺入水泥熟料中生产水泥,掺量在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之间。之后粉煤灰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实践越来越广泛。近些年来,国家对于建筑工程中粉煤灰混凝土的应用先后制定了更多的国家标准和规定,比如《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146-90、《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等[2]。我国粉煤灰混凝土的研究应用的主要特点 是起步较早,但是开发较晚,不过从总体上看,具有比较迅速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 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性能优势,在工作性、耐久性以及力学性能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表明,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和易性、流动性和泵送性、泌水性上都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并且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热。下面针对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这些特性进行简单的介绍。 1.提高了混凝土的和易性

粉煤灰矿粉双掺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作用及其机理分析 1.粉煤灰的主要作用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填充骨料颗粒的空隙并包裹它们形成润滑层,由于粉煤灰的容重(表观密度)只有水泥的2/3左右,而且粒形好(质量好的粉煤灰含大量玻璃微珠),因此能填充得更密实, 在水泥用量较少的混凝土里尤其显著。 (2)对水泥颗粒起物理分散作用,使其分布得更均匀。当混凝土水胶比较低时,水化 缓慢的粉煤灰可以提供水分,是水泥水化更充分。 (3)粉煤灰和富集在骨料颗粒周围的氢氧化钙结晶发生火山灰反应,不仅生成具有胶凝性质的产物(与水泥中硅酸盐的水化产物相同),而且加强了薄弱的过渡区,对改善混凝 土的各项性能有显著作用。 (4)粉煤灰延缓了水化速度,减小混凝土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对防止混凝土产生温 度裂缝十分有利。 (5)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粉煤灰是一种呈玻璃态实心或空心的球状微颗粒,比水泥粒子小得多,比表面积极大,表面光滑致密,其成分主要是活性氧化硅或氧化铝。掺入 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主要产生以下几方面影响: 1.活性效应:在常温下,由于粉煤灰的水化反应比水泥慢,被粉煤灰取代的那部分水泥的早期强度得不到补偿,所以混凝土早期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粉煤灰中活性部分SiO2和AI2O3与水泥水化生成的Ca(OH)2发生反应,生成大量水化硅酸凝胶。粉煤灰外部的一些水化产物在成长过程中也会象树根一样伸入颗粒空隙中,填充空隙,破坏界面区Ca(OH)2的择优取向排列,大大改善了界面区,促进了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 2.微集料密实填充及颗粒形态效应:均匀分散在混凝土中的粉煤灰颗粒不会大量吸水,不但起着滚珠作用,而且与水泥粒子组成了合理的微级配,减少填充水数量,影响系统的堆积状态,提高堆积密度,具有减水作用,使新拌混凝土工作性优良,硬化混凝土微结构更加均匀密实。而且,不会发生泌水离析现象,可施工性和抹面性好,抗渗性、抗冻性好。 3.交互作用: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不同粉料间会产生物理、化学的交互作用。例如,水泥水化生成的Ca(OH)2是粉煤灰的活性激发剂,而被激发了的粉煤灰一旦水解,降低液相碱度,又会进一步促进未水化水泥水化。又如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的原因之一是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高效减水剂的浓度降低,通过SEM观察,发现超细粉末的粉煤灰颗粒存在大量比表面积相当大的微珠以及一定量的多孔海绵状的不规则小块,可吸附外加剂,是外加剂的理想载体由于粉煤灰水化反应缓慢,吸附在其上的高效减水剂在短时间内不会起作用,之后才随粉煤灰的水化得以逐渐释放,因此新拌粉煤灰混凝土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小。另外,目前生产的水泥含碱量不断提高,粉煤灰的使用大大节约水泥熟料,抑制碱——骨料反应;水泥中C3A含量少,水化产生的热量少,减少了混凝土构件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其表面开裂的危险;粉煤灰水化消耗大量Ca(OH)2,混凝土不耐蚀成分减少,因而耐化学侵蚀性比普通混凝土强得多。同时徐变、干缩等变形性能也优于普通混凝土综上所述,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令人满意的工作性、耐久性,力学性能也能达到设计要求,尽管早期强度低,但后期强度高,强度储备大。用高质量的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可大大改善新 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因为: (1)粉煤灰是由大小不等的球状颗粒的玻璃体组成,表面光滑致密,在混凝土拌合物 中能起滚珠作用;

大掺量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大掺量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一、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定义: 将粉煤灰看着一个独立组分,而不是水泥的替代品,以工程设计与施工及环境的要求为基准,而不是以不掺粉煤灰的混凝土为基准,进行混凝土设计、生产、浇筑和养护。 二、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适用环境和作用 1、水胶比:当采用适合的材料与良好的*作,以水泥用量为300-350kg/m3,水灰比0.45-0.55范围,可以制备出28天抗压强度为35-40MP(即目前最常用的C30级),在大多数环境条件下呈现足够低的渗透性和良好耐久性的混凝土。如果胶凝材料再少、W/C再大,则会出现孔隙率大、抗渗性不良等问题。 2、温度:掺有大量粉煤灰的混凝土,不仅温度收缩因温升降低可以明显减小,而且由于粉煤灰的初期水化缓慢,可以使低水胶比混凝土开始硬化时的实际水灰比增大,使水泥以及膨胀剂具有良好的水化环境。同时,与纯水泥混凝土一样,掺粉煤灰的混凝土由于水泥的水化随本体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因此强度发展也要加快,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在低水胶比的条件下,很快通过最初的缓慢凝结与硬化期,强度的发展迅速加快。试验表明:与实际结构物浇筑的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相比,掺30%粉煤灰后,不仅温升可以降低近10度,使温度收缩和开裂的危险减小,同时由于温升的作用,其抗压强度在3天前早已超过了硅酸盐水泥混凝土。 3、湿度:与普通水泥混凝土不同,掺粉煤灰混凝土,尤其是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水灰比足够大,即混凝土体内有充足的水分供水泥与粉煤灰水化,所以对这种混凝土的养护,需要有别于普通混凝土:不要湿养护,尤其不要早期浇水或浸水,否则会使表层混凝土的水灰比增大,对强度和抗渗透、耐磨耗等性能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需要在浇捣后及时覆盖,避免其因水化较缓慢,向外界蒸发水分的时间较长、蒸发量也大,造成表面疏松、强度和抗渗透性下降。 4、稠度:粉煤灰混凝土,尤其是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外观十分粘稠,使其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不易离析,对改善均匀性有明显好处。由于粉煤灰的滚珠效应,掺粉煤灰混凝土有较大的有效振捣半径,易于振捣密实。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较低的水胶比、较高的温度,以及及时地覆盖而不是湿养护,是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适用环境。要获得这样的环境,必须采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优异无可怀疑,但现行规范的掺量限制不利于发挥粉煤灰的作用。 三、现行规范掺量的限制 一定范围里,是混凝土的水胶比,而不是粉煤灰的掺量决定使用效果。目前许多规范中规定的钢筋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限制(例如25%以内),对配制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来说,恰恰是最不利于发挥粉煤灰作用的粉煤灰范围。因为粉煤灰水化缓慢,生成物少,粉煤灰混凝土适宜的水胶比在0.4以下;普通混凝土常用的0.5左右水灰比条件下掺10-20%粉煤灰,即使同时掺有高效减水剂,一般水胶比仍需维持在0.4以上。但是如果继续增大粉煤灰掺量,由于粉煤灰表观密度约只有水泥的2/3,拌合物浆体含量的增大就可以产生降低水胶比的作用。

矿粉在商品混凝土应用中之必读六点

矿粉在商品混凝土应用中之必读六点 掺加矿粉的混凝土具有后期强度得到提高,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相应减少水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使得矿粉广泛应用于商品混凝土中。为了更好地发挥矿粉在混凝土中应用的优势,减少问题,避免事故,以下是在商品混凝土应用过程中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加强矿粉复检工作,严格控制矿粉的细度 一旦矿粉细度大幅度降低,会给混凝土带来很多问题,如:粘聚性下降,出现离析和泌水;凝结时间延长;早期强度降低,甚至28d强度也会不同程度降低等。大型立磨矿渣粉生产线生产工艺先进,生产的矿粉的细度非常稳定。但球磨机生产矿粉的细度难以长期稳定。因此,在使用球磨矿粉时应加强检测,严格控制矿粉的细度。 矿粉一般需复检活性指数与流动度比,但这两项指标与检验用的水泥有很大的关系,同一矿粉采用不同对比水泥时,检验出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采用同一水泥,由于批次不同,结果有可能也不同。所以商品混凝土企业应该用实际使用的水泥作对比,并且多试验多分析,特别是在选用不同厂家生产的水泥前,必须先用该水泥作对比水泥进行试验。 2、注意矿粉掺量 矿粉掺量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和混凝土粘聚性有着重要影响,过大的掺量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应根据工程进度、强度等级、结构特点、气候状况等的不同,合理地确定矿粉掺量。 单掺矿粉时,以30%~40%为宜。大体积混凝土可增至50%以上,以达到明显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复掺时,总取代量不宜超过50%。粉煤灰控制在20%以内,矿粉控制在30%以内。

初期使用时,最好粉煤灰控制在10%以内,矿粉控制在20%以内,大体积混凝土可适当放宽。 3、复掺时,针对不同等级粉煤灰,选择合适的复合比例 矿粉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使用时,常与粉煤灰复合使用。这是因为粉煤灰比矿粉更为廉价,单掺矿粉对混凝土成本不利。虽然单掺粉煤灰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但掺量受到较大限制;另外,矿粉和粉煤灰复配时能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互补”,改善混凝土性能。 矿粉与II级粉煤灰复合:矿粉与II级粉煤灰复合使用时,粉煤灰的取代量宜控制在15%以内,矿粉宜控制在30%以内。II级粉煤灰的质量稳定性很差,给配制混凝土带来很多不便。而矿粉的质量稳定性远好于II级粉煤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用矿粉,降低II级粉煤灰质量波动给混凝土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由于II级粉煤灰和矿粉同样具有增加混凝土粘度的趋势,因此不宜配制高强混凝土。 矿粉与I级粉煤灰复合:粉煤灰可控制在20%以内,矿粉可以控制在40%以内,它们之间的比例可以根据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4、注意矿粉(或矿粉和粉煤灰复掺)混凝土的养护 当养护温度适宜、湿度较大时,混凝土中水分蒸发少,水化充分,孔隙率及孔隙平均尺寸减小。同时由于水化产物阻隔了水分子通道,使得开口孔隙数量减少,可发挥“储备”作用的闭合孔数量增加。因此,建立良好的养护制度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矿粉(或矿粉和粉煤灰复掺)混凝土对养护条件要求更为苛刻。因此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技术人员应加强与施工方沟通,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受施工进度、结构形式、养护手段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养护经常得不到重视。特别是竖向结构,如剪力墙、柱等,由于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