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渣粉在砼中的应用

矿渣粉在砼中的应用

矿渣粉在砼中的应用
矿渣粉在砼中的应用

矿渣粉在砼中的应用

一、矿渣粉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矿渣粉是水淬粒化高炉矿渣经粉磨后达到规定细度的一种粉体材料。自从1862年德国人发现水淬粒化高炉矿渣具有潜在活性后,矿渣长期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2000年以前,矿渣在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上国内外存在差异,国外除将矿渣和水泥熟料混磨生产矿渣水泥外,还有将矿渣单独磨细,然后与磨细后的熟料混合,生产矿渣水泥,而国内只是通过混磨生产矿渣水泥。由于矿渣较熟料难磨细,混磨时水泥中矿渣的细度较熟料小的多,水泥细度控制在300m2/kg左右的情况下,矿渣粉的细度仅能达到200~250m2/kg左右,因而不但水泥中矿渣粉的活性不能充分发挥,而且矿渣用过高时,使混凝土的粘聚性很差,混合料容易离析和泌水,混凝土抗渗性能降低。这样矿渣在水泥中的掺量受到了较大限制,一般不超过30%。

随着国际上对矿粉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我国20世纪80

年代改革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预拌混凝土的崛起与发展以及政府日益注重环境保护,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矿粉的特点及应用研究。清华大学对矿粉在高强混凝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其编写的《高强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指南》一书中,特别提出矿粉在配制高强混凝土方面的巨大潜力。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在搜集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尤其是在日本资料的基础上,立项进行矿粉成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在产品性能、矿粉混凝土性能等方面获得了大量数据,完成了“宝钢高炉矿渣微粉在混凝土中应用研究”课题的第一阶段工作,上海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宝钢企业开发总公司共同完成了该课题。此课题的完成为1998年上海市地方标准《混凝土和砂浆用粒化高炉矿渣微粉》,1999年《粒化高炉矿渣微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的制定颁布创造了条件。2000年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18046-2000)颁布实施。

随着矿渣磨细技术的不断发展,矿渣被磨至相应细度的能耗越来越低,并且细度也很容易达到400m2/kg以上,为矿渣粉的大量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2000年11月上海宝钢率先从日本引进的年产60万吨矿粉立磨生产线投产。随后的几年内,武钢、鞍钢、宝钢二线、唐钢、首钢、安徽朱家桥等大型矿粉立磨生产线

相继投产,另外还有不少生产线在建。这样矿粉的应用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因此我国混凝土,特别是商品混凝土胶凝材料体系正由“水泥”、“水泥+粉煤灰”向“水泥+粉煤灰+矿粉”体系转变,由于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大量应用势必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地域辽阔,应用环境存在很大差别,技术水平也很不均衡,业内人士加强定期交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少走歪路是非常必要的。

二、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可以由“矿粉+水泥浆体”到“矿粉+水泥胶砂”再到“矿粉混凝土”逐步进行。但对于普通应用单位,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就不必遵循此规律,可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直接进行混凝土试验,找出特定条件下的合理配合比。

1. 矿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矿粉比表面积在430m2/kg~520m2/kg之间,掺量在30%~40%范围,增强效应表现得最为显著。

单掺矿粉会使混凝土的粘聚性提高,凝结时间有所延长,泌水量有增大的迹象,可能对混凝土泵送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矿粉和Ⅰ级粉煤灰复配配制混凝土,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效应”,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和易性好,粘聚性好,泌水得到改善。同时混凝土成本可显著降低。

针对水泥-粉煤灰-矿粉胶凝材料体系,在等量取代的前提下,粉煤灰的掺以不超过20%为宜,粉煤灰和矿粉掺量以不超过40%为宜,同时建议采用60d或90d强度作为混凝土评定标准,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2. 矿粉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1)混凝土水化热。

掺加矿粉,可降低浆体水化热,单掺量小于50%时,水化热降低不明显。当达到70%掺量时,3d和7d水化热分别降低约36%和29%;矿粉和粉煤灰复配,可显著降低浆体3d、7d水化热,采用20%矿粉和20%粉煤灰复配,浆体3d和7d水化热分别降低38%和20%,对要求严格控温的大体积混凝土,矿粉和粉煤灰复配是理想的矿物掺合料组合,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早期温缩裂缝的危险。

(2)抗渗性能。

混凝土中掺加矿粉或矿粉和粉煤灰复配,发挥掺合料的微集料效应和二次水化反应,可以使混凝土孔径细化,连通孔减少,混凝土密实性提高,从而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采用库仑电量方法评价,矿粉、粉煤灰和引气剂均能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矿粉越细、掺量越大,特别是矿粉与粉煤灰和引气剂复合使用时,均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采用NEL方法评价,对于C30的混凝土,矿粉掺量、细度、复掺等措施均不能显著降低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适当的引气剂则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对于C50的混凝土,矿粉及其与粉煤灰的复合掺和料,特别是引气剂均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

(3)抗碳化能力。

在达到相同强度的条件下掺矿粉混凝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具有相同的抗碳化作用能力。

(4)抗冻融能力。

掺加矿粉,对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随混凝土标号的不同提高的幅度在25~50次范围。矿粉混凝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强度和含气量相同的条件下抗冻融能力基本相同;适当掺加引气剂,适当的含气量和间距系数对混凝土的抗冻融十分必要。矿粉混凝土含气量达到3-4%,混凝土抗冻融循环次数可达250次以上,而且用矿粉取代部分普通硅酸盐水泥,并不影响引气剂效率,无须增加引气剂的掺量。

(5)混凝土收缩。

按现行标准测试,在配制C30标号等级混凝土时,掺加40%细度为430m2/kg 的矿粉混凝土的干缩值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变化不大;而在配制C50标号等级混凝土时,掺加40%细度为520m2/kg的矿粉,混凝土的干缩值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早期(3、7天)增幅较后期大。矿粉细度在430m2/kg~520m2/kg之间变化,对混凝土干缩值的影响不明显。矿粉与粉煤灰复掺与矿粉单掺相比,明显增加混凝土干缩值,混凝土标号越高增加幅度越大。考虑前3天的自收缩,无论是配制

C30混凝土,还是配制C50混凝土,采用单掺矿粉,与基准混凝土相比,收缩值均无明显变化。

(6)混凝土抗裂性能。

矿粉与粉煤灰复掺改善抗裂性效果优于矿粉单掺,这可能是由于复掺时的早期强度比单掺时低造成的。混凝土早期强度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有重要影响,混凝土24小时强度越高,混凝土早期越易开裂。混凝土早期抗裂性与早期强度之间可能存在一个临界值,小于该强度值,混凝土不易开裂,大于该强度值,混凝土容易开裂。该值与环境条件及约束状态有关。

三、矿渣粉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应用

近两年来,北京市矿粉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应用随唐龙和首嘉两大矿粉生产线的投产而迅速发展。为了更好地应用矿粉,减少问题,避免事故,在此谈一些应用体会,供大家参考。

1. 严格控制矿粉质量,特别是矿粉的细度。

目前,大型立磨矿渣粉生产线生产的矿渣粉细度均控制在400~500m2/kg的范围内。由于其先进的生产工艺,矿渣粉的细度非常稳定,给配制混凝土带来了很大方便。而球磨矿粉的细度较难达到400m2/kg以上,即使通过延长磨细时间,增加能耗,勉强达到400 m2/kg以上,也难以长期稳定。一旦其细度大幅度降低,会给混凝土带来诸多问题,如:粘聚性下降出现离析和泌水;凝结时间延长;早期强度降低,甚至28d强度也会不同程度降低等。这也是为什么在立磨矿粉之前矿粉的应用受到限制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使用球磨矿粉时应加强检测。

2. 避免利益驱动下盲目提高掺量

单掺矿粉时,以30%~40%为宜。大体积混凝土可增至50%以上,以达到明显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复掺时,总取代量不宜超过50%。粉煤灰控制在20%以内,矿粉控制在30%以内。

初期使用时,建议粉煤灰控制在10%以内,矿粉控制在20%以内,大体积

混凝土可适当放宽。

尽管在试配时,矿粉掺量在70%以内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但过大的掺量在实际应用中确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两个问题特别值得关注,一是混凝土凝结时间问题。掺量过高时,薄壁结构由于混凝土温度很快与环境温度相同,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会明显加长,不利于施工。对于竖向结构,由于混凝土长期处于塑性状态,会使混凝土发生较大沉降收缩,常常出现沿箍筋的环行裂缝。大体积混

凝土的凝结时间则不然。由于它能积聚水化热,凝结时间往往比试验要短的多。因此采用大掺量矿粉或矿粉与粉煤灰复配可降低水化热,延缓凝结时间,对大体积混凝土是比较有利的。另一个是混凝土粘聚性问题。我们知道,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混凝土的粘聚性不断增加,这样配制混凝土就存在着两头难的问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粘聚性差,需要设法增加其粘度,减少混凝土离析泌水的可能;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粘聚性大,需要设法降低其粘度来保证施工性能。由于细度达到400 m2/kg以上的矿粉可增加混凝土粘度,因此它有利于低强度等级混凝土而不利于高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制。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需要矿粉和可以降低混凝土粘度的优质Ⅰ级粉煤灰复合使用。

3. 复掺时,针对不同等级粉煤灰,选择合适的复合比例。

矿渣粉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使用时,常与粉煤灰复合使用。这是因为,其一,粉煤灰比矿粉更为廉价,单掺矿粉对混凝土成本不利。虽然单掺粉煤灰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但掺量受到较大限制;其二,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互补”,改善混凝土性能。

(1)矿渣粉与Ⅱ级粉煤灰复合。

矿粉与Ⅱ级粉煤灰复合使用时,粉煤灰的取代量宜控制在15%以内,矿粉宜控制在30%以内。由于Ⅱ级粉煤灰的来源较Ⅰ级粉煤灰要广,供应量充足,因此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大量使用。然而Ⅱ级粉煤灰的质量稳定性很差,使用Ⅱ级粉煤灰的搅拌站技术人员经常为此而发愁。矿粉的质量稳定性远好于Ⅱ级粉煤灰,给我们配制混凝土带来了很好的选择,只要通过试验找出合适的复配比例及合适的掺量,就可以配制出和易性好而成本有无明显增加的混凝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用矿粉,降低Ⅱ级粉煤灰质量波动给混凝土带来的不利影响。其实这种配制混凝土的原则适应于任何原材料。也就是说,质量差或质量稳定性差的原材料不得不用时,应在充分试验的基础上,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用。另外,由于Ⅱ级粉煤灰和矿渣粉同样具有增加混凝土粘度的趋势,因此不宜配制高强混凝土。

(2)矿渣粉与Ⅰ级粉煤灰复合。

矿粉与Ⅰ级粉煤灰复合使用应是最佳组合。粉煤灰可控制在20%以内,矿粉可以控制在40%以内,它们之间的比例可以根据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技术要

求进行调整。从强度方面说,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时,28d强度基本都比空白混凝土强度低,而矿粉在合适的掺量下会使混凝土的28d强度稍有提高,这样二者有较好的“强度互补效应”。同时,二者复合使用兼顾混凝土早期强度与后期强度,早期发挥矿粉的火山灰效应,改善浆体和集料的界面结构,弥补由于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滞后于水泥熟料水化,从而使得火山灰反应生成物和水泥水化生成的凝胶数量不足导致与未反应的粉煤灰之间界面粘结不牢引起的早期强度损失(引自黄士元等编著《近代混凝土技术》);后期发挥Ⅰ级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所带来的孔径细化作用以及未反应的粉煤灰颗粒的“内核作用”,使混凝土后期强度持续得到提高。从混凝土粘聚性方面说,矿粉有增加混凝土粘聚性和泌水的趋势,Ⅰ级粉煤灰却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的粘聚性和减少混凝土泌水的趋势,二者的互补优势更为明显,适合于配制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因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际应用中,建议采用矿粉和Ⅰ级粉煤灰复配配制混凝土,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效应”,配制性能更为优异同时成本更为经济的混凝土。

4. 矿粉(或矿粉和粉煤灰复掺)混凝土对养护条件要求更为苛刻。

因此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技术人员应加强与施工方沟通,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条件。

受施工进度、结构形式、养护手段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养护经常得不到重视。特别是竖向结构,如剪力墙、柱等,由于不便养护,一些单位常常是涂刷养护剂了事,而养护剂的效果很难在短期验证,使混凝土的养护出现不少问题。在矿粉或矿粉和粉煤灰复合掺加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养护,只有充分养护才能发挥掺合料的作用。养护不好对表面混凝土的影响很大,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C40墙体混凝土,矿粉取代水泥25%,Ⅱ级粉煤灰取代水泥15%,28d回弹值很低,推断强度只有C30左右,表面碳化很严重,一般在1.5~2.5mm之间,严重的高达4mm,而取芯检测混凝土强度很高,强度值在47~

62MPa之间。这说明,尽管试验室的结果表明,矿粉或矿粉和粉煤灰复合掺加取代水泥在一定比例内不会对混凝土的碳化产生较大影响,但实际应用中由于养护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是否还能遵循这一规律就很值得怀疑。

当然在施工中也见到过较好的养护方法,其实方法很简单,实际效果确很好,值得借鉴。由于竖向结构不便蓄水养护,他们在拆模后就由专人负责一遍又一遍

地用喷雾器在墙上喷水,这样既能长期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又节约用水,还减少了因养护用水四处流淌影响施工。

综上所述,大型立磨矿渣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使大量细度在400m2/kg 的矿粉得到广泛应用。矿粉的大量应用,改变以往仅以粉煤灰为主要掺合料的局面。对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而言,这种矿粉的出现给我们配制混凝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随着矿粉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混凝土质量会逐步改善。同时,矿粉的应用,可以克服仅掺粉煤灰时取代水泥量有限的弱点,可以进一步降低水泥用量,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耐久性,同时降低混凝土成本,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因此,我们应在加大研究力度的同时,积极推广应用,不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使矿粉应用进一步扩大。

矿渣粉基本知识

矿渣粉基本知识 1、什么是矿渣粉? 矿渣,是高炉炼铁产生的水渣,矿渣粉是高炉水渣通过细磨后,达到 相当细度且符合相当活性指数的粉体。 2、矿渣粉国家标准是什么? 目前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 高炉矿渣粉》。 3、什么是矿渣粉的活性指数? 简言之:即用50%矿粉和50%水泥拌合制作标准砂浆试件测试的强度,与用100%水泥制作标准砂浆试件测试强度的百分比,就是矿粉的活性指数。 4、矿渣粉分几个等级? 共分为S105、s95、S75三个级别,具体的意义是:如:S105-28天活性指数不小于105%。也就是说:50%矿粉和50%水泥拌合制作试件测试的强度大于100%水泥制作试件测试强度的105%以上的矿粉才符合S105级的要求。其他依此类推。 5、GB/T18046-2008矿渣粉的技术要求有哪几项? 共10项:密度、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含水量、三氧化硫 含量、氯离子含量、烧失量、玻璃体含量、放射性等,如下表:

6、矿渣粉的作用及特点? (1)减少坍落度损失;(2)大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3)对混凝土的显著增 强作用;(4)优良的碱骨料抑制剂y(5)增强混凝土的抗腐蚀性;(6)提 高混凝土的可泵性;(7)减少混凝土泌水。(8)改善了混凝土的微现结构 使水泥浆体的空障率明显下降,强化了集料界面的粘结力,使得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大大提高(8)减少水泥用量节约成本 8、如何确定矿粉(s95级)在混凝土中的掺量? “单掺”矿粉时,可按等量取代原则并根据以下方法确定矿粉的合适掺量 (1)对于地上结构以及有较高早期强度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掺量一般为2030%。 (2)对于地下结构、强度要求中等的混凝土结构,排量一般为30-50%° (3)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或有严格温升限制的混凝土结构,掺量一般为50-65%。 (4)对于有较高耐久性能更求的特殊混凝土结构(如海工防腐蚀结构、污水处理设施等),掺量可达50-70%。 9、销售中客广重点关注哪些矿粉质量指标? (1)矿渣粉的7天活性指数:对于矿粉的28天活性指数一般都能够满足要求,而7天活性指标,就不容易达标了7天活性越高,混凝士里就可以 加矿粉,从而为混凝土企业增加利润。s95级7天活性指数一般要大于75%

矿渣、混凝土路面田间道路施工方法

本标段为道路:宽4米厚18厘米水泥路。20cm矿渣,18cmC25水泥混凝土。 1、测量放线: 1.1测量控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在整个施工期间针对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 1.1.1平面控制系统 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经纬仪及钢尺。用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控制,设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臵应在稳定可靠、便于施工期间保护及使用方便。 1.1.2高程控制系统 测量仪器采用水准仪,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各临时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 1.2 放线控制 1.2.1本标段的放线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路的中心线和坡脚平面控制及高程控制 2)路基的高程控制 1.2.2 保证测量准确度及精度的措施。 测量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作业前各种测量仪器应做好规范要求的检验项目,应保证测量准确及精度。 2、道路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地面素土打夯夯实→压实度检验→路面铺填→交工验收

2.1素土夯实 路基施工注意事项:为保证路面使用寿命及质量,路基压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前应对拟取土填料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并选择试验路段进行压实试验以确定正确的压实方法、种类、压实设备及组合工序、最佳组合下的压实遍数及压实层厚度。 一般路基处理:为保证路基应有的强度,避免路基出现过大沉陷,必须对路面下路床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路床应有的压实度,路床下做15cm石灰土(12%)。路床压实度及弯沉值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做路面结构。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处理。 填筑路基:路基要分层填筑碾压,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压实度标准。 填方路基:施工前应对原地面的草皮、树根、杂物等全部清除干净,并大致找平压实。路基施工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清除的杂物应妥善处理,不能倾倒于河流水域中。 路基填土应选用塑性指数12-18的土质。对于塑性指数在18-26的土质,应加强施工期间的翻晒、打碎或采用戗灰(5%)处理的方法。 不能使用使用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粘质土以及淤泥、沼泽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和腐植土填筑路基。 路基要分层填筑碾压。含水量应控制在压实最佳含水量±2%之内。如填土土源过湿,碾压有困难时可将土翻晒或换填处理。 填土肩应路基一起填筑,并满足设计的坡度及压实度要

钢铁行业利用废渣生产矿渣微粉的生产工艺

LM立式磨在矿渣微粉行业的生产工艺及利用 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矿渣微粉是近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建材,发展较快。同时也有不同的生产工艺,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生产工艺及规模 关键词矿渣微粉立式磨挤压机球磨机振动磨 0.引言 钢铁工业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国计民生的基础工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户和固体物排放大户,每年排放大量的固体废渣占用大量的耕地,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 钢铁行业的固体废物包括尾矿、高炉矿渣(或化铁炉渣)、钢渣、尘泥、自备电厂排出的粉煤灰以及工业垃圾等,根据冶金总院的统计显示,目前,钢铁行业每年固体废物产生量约1.7亿吨,其中高炉矿渣和化铁炉渣约5000万吨,铁合金渣90万吨,钢渣2000万吨,尘泥1660万吨,粉煤灰及炉渣540万吨。 水泥工业和钢铁工业一样,属于基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主要的能源消耗大户之一。为了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水泥企业一直都在利用工业废渣,如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等,其中以粒化高炉矿渣的利用最为普及,且效果最佳,但大多数都用做水泥掺合料或生产矿渣水泥。利用矿渣微粉制备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项新技术,其应用不到十年。 由于矿渣微粉生产成本低,销售价格低于水泥价格,而且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质原料,适用于大型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它可等量代替各种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同时它作为混凝土的改性剂,可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自从国内首条年产50万吨矿渣微粉生产线于2000年8月在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投产以来,国内相继建成和在建的共有数十条矿渣微粉生产线。本文从矿渣微粉生产线现状、生产工艺及综合利用方面进行浅述,希望能与国内同行进行交流。 1.矿渣微粉生产现状

矿渣粉基本知识

矿渣粉基本知识1、什么是矿渣粉?

6、矿渣粉的作用及特点? (1)减少坍落度损失;(2)大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3)对混凝土的显著增强作用;(4)优良的碱骨料抑制剂;(5)增强混凝土的抗腐蚀性;(6)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7)减少混凝土泌水。(8)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使水泥浆体的空隙率明显下降,强化了集料界面的粘结力,使得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大大提高(8)减少水泥用量节约成本 8、如何确定矿粉(S95级)在混凝土中的掺量? “单掺”矿粉时,可按等量取代原则并根据以下方法确定矿粉的合适掺量: (1) 对于地上结构以及有较高早期强度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掺量一般为20-30%。 (2) 对于地下结构、强度要求中等的混凝土结构,掺量一般为30-50%。 (3)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或有严格温升限制的混凝土结构,掺量一般为50-65%。 (4) 对于有较高耐久性能要求的特殊混凝土结构(如海工防腐蚀结构、污水处理设施等),掺量可达50-70%。 9、销售中客户重点关注哪些矿粉质量指标? (1)矿渣粉的7天活性指数:对于矿粉的28天活性指数一般都能够满足要求,而7天活性指标,就不容易达标了。7天活性越高,混凝土里就可以多加矿粉,从而为混凝土企业增加利润。S95级7天活性指数一般要大于75%。(2)比表面积:代表矿渣粉的细度,一般为420㎡/㎏左右 (3)45u筛余:代表矿粉颗粒的分布情况,筛余越小越好。一般矿粉的筛余在2%以下。这个指标在国家标准里未列入。但一定程度放映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同样是客户关注的。 (4)氯离子含量:氯离子对钢筋有腐蚀作用,因此越小越好。矿粉中的氯离子含量一般要小于0.06%。 10、我公司立磨生产矿粉的特点? 我公司采用立磨矿渣粉生产线,属于自动化控制的先进矿渣粉磨工艺。生产的矿粉,细度稳定在420-450m2/kg范围内,颗粒级配合理,质量稳定性好。

矿渣粉在砼中的应用

矿渣粉在砼中的应用 一、矿渣粉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矿渣粉是水淬粒化高炉矿渣经粉磨后达到规定细度的一种粉体材料。自从1862年德国人发现水淬粒化高炉矿渣具有潜在活性后,矿渣长期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2000年以前,矿渣在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上国内外存在差异,国外除将矿渣和水泥熟料混磨生产矿渣水泥外,还有将矿渣单独磨细,然后与磨细后的熟料混合,生产矿渣水泥,而国内只是通过混磨生产矿渣水泥。由于矿渣较熟料难磨细,混磨时水泥中矿渣的细度较熟料小的多,水泥细度控制在300m2/kg左右的情况下,矿渣粉的细度仅能达到200~250m2/kg左右,因而不但水泥中矿渣粉的活性不能充分发挥,而且矿渣用过高时,使混凝土的粘聚性很差,混合料容易离析和泌水,混凝土抗渗性能降低。这样矿渣在水泥中的掺量受到了较大限制,一般不超过30%。 随着国际上对矿粉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我国20世纪80 年代改革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预拌混凝土的崛起与发展以及政府日益注重环境保护,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矿粉的特点及应用研究。清华大学对矿粉在高强混凝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其编写的《高强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指南》一书中,特别提出矿粉在配制高强混凝土方面的巨大潜力。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在搜集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尤其是在日本资料的基础上,立项进行矿粉成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在产品性能、矿粉混凝土性能等方面获得了大量数据,完成了“宝钢高炉矿渣微粉在混凝土中应用研究”课题的第一阶段工作,上海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宝钢企业开发总公司共同完成了该课题。此课题的完成为1998年上海市地方标准《混凝土和砂浆用粒化高炉矿渣微粉》,1999年《粒化高炉矿渣微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的制定颁布创造了条件。2000年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18046-2000)颁布实施。 随着矿渣磨细技术的不断发展,矿渣被磨至相应细度的能耗越来越低,并且细度也很容易达到400m2/kg以上,为矿渣粉的大量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2000年11月上海宝钢率先从日本引进的年产60万吨矿粉立磨生产线投产。随后的几年内,武钢、鞍钢、宝钢二线、唐钢、首钢、安徽朱家桥等大型矿粉立磨生产线

海工混凝土

一、前言 为了建设全国乃至世界的物流中心和开发海洋自然资源,海洋工程的发展十分迅速。作为世人瞩目的工程,深水港项目对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而作为深水港重要组成之一的东海大桥南起崎岖列岛小洋山岛的深水港区,北至上汇芦潮港的海港新城,跨越湾北部海域,全长31公里,是我国较为罕见的大型海洋工程。由于东海大桥是连接港区和大陆的集装箱物流输送动脉,对深水港的正常运转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撑保障作用,因此在国首次采用100年设计基准期。为了保证大桥混凝土在海洋严酷的环境中有较高的耐用寿命,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方案。 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即针对混凝土结构在海洋环境中的使用特点,通过合理的配制技术,形成耐久性能、施工性能、物理力学性能以及相关性能俱佳的混凝土材料。高性能海工混凝土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其高耐久和耐腐蚀性能,尤其是混凝土抵抗氯离子侵蚀的性能方面。 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原材料、配合比以及生产和施工工艺等方面有所差别。具体表现在,(1)高性能海工混凝土胶凝材料的原材料除水泥外,还要掺用至少一种矿物细掺料,并保证一定的胶凝材料用量,从而使得混凝土微结构得以优化,孔隙结构得以改善。(2)高性能海工混凝土通过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的合理使用,降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有利于形成混凝土致密结构。(3)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在保证其良好的施工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同时,最大化地提高其耐久性能,尤其是抵抗海洋环境中的氯离子侵蚀作用。 本文根据课题组在深水港东海大桥高性能海工混凝土技术的研制结论,着重分析矿物掺和材料在其中的应用。 二、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和料的研究开发 使用粉煤灰、硅粉和磨细矿渣等矿物掺和材料作为混凝土掺和料,并保证一定的掺量,可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部结构致密性,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研究首先选用地区有稳定供应源的高炉矿渣微粉、低钙粉煤灰以及硅灰材料,考察其与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力学及耐久性能。 2.1 原材料及试验 试验用水泥为H牌52.5RP.Ⅱ水泥,其主要物理性能指标见表1,主要化学成分见表2。 表1 水泥其主要物理性能指标

矿渣立磨微粉生产工艺技术

矿渣是黑色冶金工业的主要固体废弃物,2005年我国产钢3.49亿吨,冶炼废渣产生14619万吨, (其中钢渣约为5000万吨,高炉矿渣约9000万吨),综合利用12848万吨,加上历年累积,总贮存量为2亿吨,占地3万亩,这些露天储存的冶炼废渣堆存侵占土地,污染毒化土壤、水体和大气,严重影响生态环境,造成明显或潜在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据估算以每吨冶炼废渣堆存的经济损失14.25元计,每年造成经济损失28.5亿元。所以,冶炼废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焦点,也是我们推进循环经济的中心内容之一。对粒化高炉矿渣采用高细粉磨并采用分别粉磨的形式,是目前综合利用中适用的工艺流程。 矿渣微粉生产工艺流程形式多样,可以是高细高产管磨机(尤其是滚动轴承球磨机)一级开路流程,也可以是普通球磨机、选粉机一级闭路流程;可以是立式磨一级闭路流程,也可以是辊压机与球磨机联合粉磨流程等等。这些流程的共同点是:必须将矿渣粉磨成高细粉(统称:矿渣微粉),即矿渣微粉中的颗粒80%≤50μm、比表面积≥380m2/kg,其中,≤10μm的超细粉约占30~40%。然后可以直接给混凝土搅拌站提供掺合料,或再与熟料

粉合成不同强度等级的品种水泥。 立式磨粉机(立磨)是黎明重工科技为解决工业磨机产量低、耗能高等技术难题,吸收并结合我公司多年的磨粉机设计制造理念和市场需求,经过多年的潜心设计改进后的大型粉磨设备。立磨采用了合理可靠的结构设计,配合工艺流程,集烘干、粉磨、选粉、提升于一体,尤其在大型粉磨工艺中,完全满足客户需求。采用立式磨单粉磨矿渣,可以利用立磨热风炉提供的热气,实现矿渣的烘干兼粉磨过程,合格的矿渣微粉进入矿渣粉库。省掉矿渣烘干机,简化生产流程。熟料、石膏或其它混合材用球磨机一级闭路系统粉磨,合格细粉进入熟料、石膏粉库。在水泥合成车间,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质量标准要求,将矿渣微粉和熟料、石膏粉,按比例计量、混合、均化、配制成不同强度等级的矿渣水泥或复合水泥。 当前,有许多立窑企业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以及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程,需要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改变生产低强度等级水泥为主的现状,为循环经济作一点工作,以工业废渣综合利用作为今后的发展目标。也可以利用原水泥厂的闲置设备,进行

掺合料之矿渣粉测试题及答案

掺合料之矿渣粉测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 1、活性指数试验,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30min从水中取出,并用湿布覆盖至破型。(×) 2、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试块在水中养护时可以水平放置,试块削平面应向上。(√) 3、GB/T18046-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规定矿渣粉氯离子含量不小于0.02。(×) 4、矿渣粉比表面积检测时,上面的滤纸可以重复使用,而料层下面的不可以重复使用。(×) 5、使用立磨粉磨矿渣时,矿渣入磨不需烘干。(√) 6、当散装工具容量超过生产厂规定出厂编号吨数时,允许该编号数量超过出厂编号吨数。(√) 7、GB/T18046-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规定,矿渣粉磨时允许加入石膏。(√) 8、矿渣粉试体在水中养护期间,允许全部换水,需注意水温。 (×) 9、矿渣粉密度按GB/T208进行,矿渣粉的体积等于它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使用普通煤油。(×) 10、比表面积按规定称取样品,将样品倒入已预先放好一张滤纸的料桶内,上下晃动 2-3次,使料层平坦,然后再放一张滤纸。(×) 11、从试验样中取出,用于复验仲裁的一份称为封存样。(×) 12、分别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抗折强度,两种样品同龄期的抗折强度之比即为活性指数。(×) 13、矿渣粉活性指数检验用试模,深度规定为40mm±0.10mm。

(√) 14、矿渣粉活性指数检验,削平后,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标记。(×) 15、矿渣粉活性指数检验,两个龄期以上试体,每个试模内三条试块为一个龄期。(×) 16、矿渣粉活性指数计算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7、矿渣的活性系数为矿渣中三氧化二铝与二氧化硅的比值。 (√) 18、矿渣粉封存样保存期限为本批次样品发完后三个月。(√) 19、试体带模养护温度的养护箱温度为20士1℃,湿度大于90%。 (√) 20、从矿渣堆场取矿渣样品时,应将外层除去150-200mm。 (√) 21、GB/T203-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规定矿渣玻璃体含量不小于80%。(×) 22、所谓“目”,是指单位长度上筛孔的个数。目数越大表明筛孔越大。(×) 23、水泥: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粉末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24、矿渣玻璃体含量检测,先将矿渣磨细至400m2/kg然后按GB/T18046-2008附录C测定其玻璃体含量。(√) 25、边界粒径下脚标越大越好越能表示粉体粒度分布,如(D1.D99)最好。(×) 26、D3.2一个样品的累计比表面积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寿命要求一般为40~50年,有的要求上百年。而现实中,处于腐蚀环境中的混凝土远远达不到设计寿命要求,有的在15~20年就出现了钢筋锈蚀破坏,甚至不足五年就开始修复。此方面的花费是惊人的,已经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因此,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措施主要包括两大类:基本措施和补充措施。基本措施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仔细设计与施工,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耐久性,在使用中保持低渗透性,以限制环境侵蚀介质渗透混凝土,从而预防钢筋锈蚀。 ①最大限度地改善混凝土本身性能,是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许多措施中最经济合理的。 (1)结构采用耐久性设计。 (2)提高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质量。 (3)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②补充措施是指:环境侵蚀作用特别严重时,或设计、施工不当,单靠上述基本措施还不能保护混凝土结构必要的耐久性时,需要另外增加的其他防护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采用耐腐蚀钢筋。 (2)对混凝土进行表面处理。 (3)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 (4)电化学保护

结构设计 1、结构选型和细部设计 频繁地干温交替会加剧钢筋锈蚀,所以在结构选型和细部设计时,应昼限制混凝土表面、接缝和密封处积水,加强排水,尽量减少受潮和溅湿的表面积。 由于环境侵蚀介质在构件棱角或突出部分可以同时从多方面侵入混凝土,而凹入部分易积存侵蚀介质、应力异常,因此从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角度出发,混凝土构件选型应力戒单薄、复杂和多棱角。预计腐蚀破坏严重的构件应便于检测、维护和更换。 2、控制裂缝 不可控制的裂缝包括混凝土塑性收缩、沉降或过载造成的裂缝,常为较宽的裂缝,应针对成因采取措施预防开裂,即使难以预料也应加以引导,使其发生于次要部位或便于处理的位置。 可控制裂缝是靠传统的结构设计知识,按结构几何尺寸与荷载可以合理预防和控制的裂缝。 七、提高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国内外相关科研成果和长期工程实践调研显示,当前较为成熟的提高海洋钢筋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1)高性能海工混凝土 其技术途径是采用优质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和新型高效减水剂复合,配以与之相适应的水泥和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形成低水胶比,低缺陷,高密实、高耐久的混凝土材料。高性能海工混凝土较高的抗

年产30万吨矿渣粉立磨生产线工艺技术方案

目录 一、总论-------------------------------------------------------------------------2 二、拟建项目情况-------------------------------------------------------------3 三、项目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3 四、主要生产工艺简述-------------------------------------------------------4 五、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5 六、环境保护-------------------------------------------------------------------7 七、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7 八、工程进度-------------------------------------------------------------------8 九、设计与安装工程报价----------------------------------------------------8 一、总论 矿渣属于工业固体废料的一种,是高炉炼铁过程中排出的废渣,矿渣质量的好坏主要用“活性”高低来衡量,目前,评定矿渣活性的通用方法为化学成分法,即矿渣的质量系数K≥1.2为合格品,K≥1.6为优等品,一般而言,矿渣中Al 2O 3>12%和CaO>40%且水淬质量好、玻璃体多的矿渣,活性均较高。 矿渣粉是将矿渣进行烘干、磨细后制得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矿渣粉的成分接近于硅酸盐水泥,具有自身水硬性和火山灰活性作用,本身的CaO含量较低,活性较差,但在水泥水化产物Ca(OH) 2和石膏的激发下,却具有较高的活性。磨细矿渣粉掺入混凝土中,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泌水离析、和易性,尚可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代替部分水泥后降低混凝土的成本,在预拌混凝土中成为继粉煤灰后的第二掺合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配合比对海工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配合比对海工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摘要] 相当数量的海工混凝土结构因为耐久性不足而达不到 预定服役年限,而氯离子是“罪魁祸首”。目前,矿物掺加料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尤其是提高抗氯离子扩散性能有着显著效果。文章结合具体实验,研究了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和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变化规律,并探讨矿物掺合料的最优掺量问题,为海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海工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氯离子扩散系数配合比设计[abstract]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marine concrete structures because of insufficient durability and reach the scheduled service time, while the chloride ion is the “culprit”. at present, the mineral admixture materials to improve the impermeability of concrete, in particular, is to improve the resistance to chloride ion diffusion propertie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based on specific experiments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mineral admixtures on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and chloride 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 variation with the mineral admixture content, and to explore the optimal dosage of mineral admixtures for marine concrete with than the design of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marine concrete, mineral admixture, the chloride

目前主流外矿粉的品种及特性(知识资料)

进口铁矿石种类 目前世界范围内,主流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主流矿指的是钢厂最常用的MNP,即麦克粉,纽曼粉和PB粉;广义上,是指年产量最大的四大矿山出产的铁矿石。 力拓(Rio Tinto) (1)PB粉、块 PB粉和块是全世界最主流的矿种,基本所有大型钢厂都在使用,且PB粉也是普氏指数的模板矿,一般价格比指数贵1美金左右。PB粉的品位在61.5%左右,部分褐铁矿,烧结性能较好;块的品位在62.5%左右,属褐铁矿,还原性好,热强度一般。PB粉和块可由汤姆普赖斯矿、帕拉布杜矿、马兰杜矿、布鲁克曼矿、那牟迪矿和西安吉拉斯矿等矿山的粉矿混匀成。 2、罗布河粉、块 罗布河粉和块品位在57.5%左右,褐铁矿,铁品位低、SiO2与Al2O3含量高、烧损高,但是价格相对便宜。罗布河矿粉含3%-5%的复合水,这会导致高燃料率及低生产率;烧结性能不好,但其烧结矿的冶炼性能很好。 3、大杨迪粉 力拓杨迪粉(大杨迪),品位为58.6%,目前,必和必拓的杨迪粉(小杨迪)市场流通性比较大,一般我们常见的是必和必拓的小杨迪。 必和必拓 1、纽曼粉、块矿 纽曼粉、块矿产于澳大利亚的东皮尔巴拉的纽曼山矿,属赤铁矿,烧结性能较好,粉的品位在62.5%左右,块的品位在65%左右。 纽曼粉烧结性能较好,可以提高烧结矿强度、降低燃耗都比较有利,纽曼粉化学成分也相对稳定,其二氧化硅较低,微量元素较少,但三氧化二铝和磷较高,一般需要搭配低铝的品种,如PB粉、麦克粉、巴粗等,生产铸管的钢厂不宜使用纽曼粉。 2、麦克粉 麦克粉的品位在61.5%左右,目前供给中国市场多为58%左右的品位,部分属褐铁矿,烧结性能较好,含有5%左右的结晶水,炼铁时烧损较高,随其配比加大,烧结矿的烧成率逐步下降。

矿渣微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实际应用

矿渣微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实际应用 玉溪新平永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矿渣的全称是粒化高炉矿渣。它是钢铁厂冶炼生铁时产生的废渣,在高炉炼铁过程中,生成了以硅酸盐与硅铝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浮在铁水表面,定期从排渣口排出,经过空气或水急冷处理,形成粒状颗粒物,这就是粒化高炉矿渣。 矿渣微粉是将符合GB/T203 标准规定的粒化高炉矿渣经干燥、粉磨(或添加少量石膏一起粉磨)达到相当细度且符合相应活性指数的粉体。(矿渣微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加入量不得大于矿渣微粉质量的1%),这就是矿渣微粉。 矿渣微粉的意义作用:矿渣微粉具有潜在的水硬性和较强的混凝土活性,是水泥和混凝土的优质掺合料。随着粉磨工艺技术的发展及预拌混凝土的兴起,超细矿渣微粉得以广泛应用。自八十年代以来,英、美、加、日、法、澳等国相继制定了国家标准,使矿渣微粉的应用得到有序的发展,我国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也于2000 年4 月发布、12 月开始实施国家新标准GB/T18046-200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微粉》,必将促进我国矿渣粉的推广使用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及质量。 矿渣微粉用于配制预拌混凝土,不但可以高比例的等量替代水泥(一般可代替30%~50%的水泥),而且可以大大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泌水少、流动度和可塑性好,水化热降低,有利于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升引起的裂缝和变形。掺有矿渣微粉的硬化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硫酸盐、抗氯盐、抗碱性能,并且能大幅度提高长期强度,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达到节能、降本、环保、利废的目的,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重点建设工程。 1 矿渣微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1 矿渣微粉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水泥硬化28 天后,矿渣微粉仍继续水化,发挥强度效应,其强度增长幅度在14%~38%,并与矿渣微粉的比表面积呈负相关(见表1)。 表1 矿渣微粉水泥胶砂强度发展 备注:我公司生产的95矿渣微粉比表已经达到430-450m2/kg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 摘要: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跨海通道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机理作用。在总结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的同时,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实际应用,提出了混凝土耐久性的有效技术措施。 关键词:海洋混凝土耐久性杭州湾跨海大桥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城市的经济迅速发展,高层结构、跨海大桥、海港码头、海底隧道乃至海上采油平台等重要工程迅速涌现。通常认为混凝土建筑物的无修补安全使用期可达100年,然而,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由于受到海洋环境的冻融破坏、海水侵蚀、钢筋锈蚀、冰浪撞击、磨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其过早被破坏,实际使用年限远远低于设计要求,使用寿命最短的不到10 年,因此,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服役寿命的过早衰减和失效已成为当今面临的世界性难题,引起国内外混凝土科学与工程界的密切关注。 海洋环境下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1.1 冻融作用 海工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一部分是混凝土材料共同的问题(如引气、孔结构和强度等),另一些则是海洋环境中产生的特殊问题如盐结晶和海水化学腐蚀等。试验表明,在有盐溶液存在的情况下混凝土的饱水程度很高,因此,海工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更为严重,应从抗裂防渗和耐海水化学腐蚀两方面来保证海工混凝土抗海水冻融耐久性。 1.2 钢筋锈蚀破坏 钢筋的锈蚀在混凝土耐久性问题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钢筋锈蚀破坏最严重是潮汐区中部上部位,我国南方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破坏以钢筋锈蚀为主。钢筋锈蚀属电化学反应,其产生和发展必须同时满足(1)钝化膜破坏(2)足够量的氧(3)足够量的水分,三者缺一不可。 1.2.1混凝土抗渗性对钢筋锈蚀的影响 抗渗性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是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水灰比、增加养护期及掺砂渣、粉煤灰、硅灰等火山灰质材料,改善水泥石的孔径分布和孔结构,增加凝胶孔,使抗渗性提高, 1.2.2 混凝土碳化作用对钢筋锈蚀的影响 混凝土碳化是指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Ca(oH)2 与空气中CO2 作用生成CaCO3。,使结构变化、碱度下降。混凝土碳化后引起钝化膜破坏、产生钢筋锈蚀,碳化后产生的收缩会加快钢筋锈蚀决定混凝土碳化速度的根本因素一是混凝

2-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18046-2008 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粒化高炉矿渣的定义、组分与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作水泥活性混合材和混凝土掺合料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1996,eqv ISO 680:1990) GB/T 203 用于水泥中粒化高炉矿渣 GB/T 208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 5483 石膏和硬石膏(GB/T 5483-1996,neq ISO 1587:1975)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 8074 水泥比表面积测试方法(勃氏法) GB 9774 水泥包装袋 GB 12573 水泥取样方法 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idt ISO 679:1989)》JC/T 420 水泥原材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 JC/T 667 水泥助磨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粒化高炉矿渣粉:以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原料,可掺加少量石膏磨细制成一定细度的粉体,称作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矿渣粉。 4组分与材料 4.1矿渣

海工混凝土耐久性摘要

闫乙鹏,山宏宇,叶青.复掺矿物掺合料海工混凝土氯离子抗渗性机理分析及寿命预测[J].公路,2012,(1):148-151. 降低水胶比及复掺粉煤灰和矿粉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氯离子抗渗性,使混凝土的设计寿命得到延长。采取控制海工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氯离子含量和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等方法可有效防止氯离子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的侵蚀,粉煤灰和矿粉中的活性物质能有效改善水泥水化产物的组成和含量,优化界面过渡区的结构,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使混凝土的氯离子抗渗性得到改善。在一定的掺量范围内,水胶比越小,胶凝材料用量越大,粉煤灰和矿粉掺量越大时,氯离子渗透系数越小,海工混凝土预测使用寿命越长。 彭伟.粉煤灰和矿渣粉对海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四川建材,2009,35(4):6-7. 粉煤灰掺入到混凝土中,取代部分水泥,由于粉煤灰由大小不等的球状玻璃体组成,表面致密光滑,在混凝土拌和物中可以起到滚珠效益;新拌混凝土拌和物的水泥颗粒易聚集成团,掺入粉煤灰,由于表面负电性作用,可以有效地分散水泥颗粒,释放更多的浆体来包裹骨料颗粒;能降低用水量,使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到更低水平,减少混凝土拌和物的离析和泌水。 矿渣粉在水泥水化初期,矿渣粉分布并包裹在水泥颗粒的表面,阻碍了水泥与水的接触,减小了水泥水化速度,起到了延缓和减少水泥初期水化物相互搭接的隔离作用,使得掺有矿渣粉的海工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比普通混凝土小,凝结时间比普通混凝土长,有利于本工程桩基海工混凝土的泵送施工。 粉煤灰与矿渣粉复合掺加,两种材料的火山灰效应、形态效应和微集料效应互相叠加,形成工作性能互补效应,使得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可泵性,同时粉煤灰中富含的球状玻璃体的润滑作用可以改善由于矿渣粉的掺入所导致的海工混凝土粘聚性提高、泌水性增加的趋势,使新拌海工混凝土得到最佳的流动性和粘聚性。粉煤灰与矿渣粉一起按比例掺入混凝土中,配有高效减水剂得到的海工耐久混凝土,较好的利用了两种掺合料的优点,使之产生强度互补效应,兼顾了混凝土早期强度与后期强度,早期发挥矿渣粉的火山灰效应,改善浆体和集料的界面结构,弥补由于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滞后,产生的凝胶数量不足导致与未反应的粉煤灰之间的界面粘结不牢引起的早期强度损失;后期发挥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所带来的孔径细化作用以及未反应的粉煤灰的内核作用使得混凝土的强度持续提高。 无论是粉煤灰与矿渣粉的火山灰效应生成的更致密的胶凝体,提高海工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还是粉煤灰与矿渣粉的微集料效应减小了海工混凝土的毛细孔径,提高抗氯离子扩散的能力,还是粉煤灰与矿渣粉的等量取代降低了海工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减少了温度裂缝,提高了结构物钢筋腐蚀时间等等都是在直接或间接的提高海工混凝土的耐久性。 徐忠琨.关于海工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探讨[J].水运工程,2008,(11):73. 根据《海港工程混凝土防腐蚀技术规范》,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高耐久性、高抗氯离子渗透性、高尺寸稳定性和较高的强度。

矿渣粉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矿渣粉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商品混凝土公司技术人员在使用矿渣粉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先“矿粉+水泥浆体”试验到“矿粉+水泥胶砂”试验再到“矿粉混凝土”试验及应用的步骤逐步进行。“矿粉+水泥浆体”试验主要针对,矿粉的掺量对其组成胶凝体系的凝结时间、净浆流动度等方面,“矿粉+水泥胶砂”试验主要测试矿粉掺量对胶砂强度的影响,而“矿粉混凝土”试验重点试验,矿粉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当然也可以通过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直接进行混凝土试验,找出适合本公司特定条件的混凝土配合比。 在使用矿渣粉时,应先了解水泥中掺合料的数量和品种,以防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在矿渣粉使用初期应注意各个季节试验数据的积累与分析,然后在根据不同的工程部位、不同季节气候特点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掺量生产混凝土。矿渣粉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矿渣粉的试验和质量控制,防止质量波动对混凝土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经济性的原因很少单独使用矿渣粉,通常将矿渣粉和粉煤灰复合使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复合使用粉煤灰和矿渣粉时应注意,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20%,粉煤灰和矿渣粉总掺量不宜超过50%,同时应观察60d或90d强度,以充分了解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使用矿渣粉初期,建议粉煤灰掺量控制在15%以内,矿渣粉掺量控制在20%以内,大体积混凝土可适当放宽。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凝结时间和泌水这两个方面。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在400~500m2/kg之间,防止其比表面积降低对使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下降,甚至出现离析和泌水,凝结时间延长,早期强度降低,甚至28d强度也不同程度降低。 矿渣粉与Ⅰ级粉煤灰复合使用时,粉煤灰可控制在20%以内,矿粉可以控制在40%以内,两者之间的比例可以根据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技术要求进行调整。两者复合使用,早期发挥矿渣粉的火山灰效应,改善浆体与骨料界面结构,弥补粉煤灰早期强度低的弱点。后期发挥级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使混凝土后期强度持续得到提高。此外,矿渣粉有增减泌水的趋势,而Ⅰ级粉煤灰能明显混凝土泌水。 Ⅱ级粉煤灰的来源比Ⅰ级粉煤灰广,且供应量充足,因此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大量使用。但Ⅱ级粉煤灰的质量稳定性差,与矿渣粉复合使用时,粉煤灰的取代量宜控制在15%以内,矿粉宜控制在30%以内。由于矿渣粉的质量较Ⅱ级粉煤灰稳定,复合使用矿渣粉可以降低Ⅱ级粉煤灰质量波动给混凝土带来的不利影响。 冬期施工时,复合使用矿渣粉和粉煤灰会造成混凝土凝结时间延长,在防冻剂中添加早强剂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改善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冬期混凝土施工使用矿粉时,具体掺量应根据工程对凝结时间的要求,以及保温措施等因素在充分试验的基础上确定。 最后,在矿渣粉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问题,实践中很多工地对养护工作都是流于形式,尤其是竖向结构,如剪力墙、柱等,由于不便养护,常常得不到有效的养护。因此,在使用矿渣粉过程中,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技术人员应加强与施工方沟通,确保混凝土结构得到充分养护。

矿粉知识

矿粉 一、矿粉的概念 (1) 磨细矿粉即磨细水淬高炉矿渣粉,又称矿渣微粉,其英文缩写为GGBS或GGBFS (2) 磨细矿粉是以高炉水淬矿渣为主要原料经干燥、粉磨处理而制成的超细粉末材料;是制备高性能水泥和混凝土的优质混合材。 二、矿粉的技术指标 1、矿粉的活性指数是采用标准试验测试确定的,简单的说:矿粉替代50%水泥,拌合制作标准砂浆试件,然后测试砂浆28天强度。含矿粉砂浆强度与不含矿粉基准砂浆强度比,就是矿粉的活性指数。 常用的S95是一个矿粉等级。其中…S?表示矿粉,来源于英文SLAG (矿渣)。…95?表示活性指数不小于95%。 标准:S105/95/75,7天活性指数:不小于95、75、55,28天活性指数:不小于105、95、75 2、流动度比:小于85、90、95 3、密度。2.8g/cm3,比表面积:不小于350m2/kg 4、矿粉的技术指标 粒化高炉矿渣的质量可用质量系数K得大小来表示: K=(CaO + Al2O3 + MgO)/(SiO2 + MnO + TiO 2) 式中CaO、Al2O3、MgO、SiO2、MnO、TiO2为相应氧化物的重量百分数。

质量系数反应了矿渣中活性组分与低活性和非活性组分之间比值。质量系数越大,则矿渣的活性越好。 3、矿粉和粉煤灰的区别 (1) 两者来源不同:粉煤灰来源于热电厂排放的烟气经收尘处理后收集得到的飞灰;而磨细矿粉则是由炼铁高炉排出的熔融态矿渣经水淬(粒化)后再进行干燥、磨细加工而得到的超细粉末。 (2) 两者化学组成不同:一般粉煤灰含很高的SiO2、Al2O3,但CaO却非常低(仅为1-5%);磨细矿粉则具有与普通硅酸盐水泥非常相近的化学组成,如CaO 30-42%, SiO2 35-38%, Al2O3 10-18%, MgO 5-14%,等。 (3) 两者水化活性不同:粉煤灰不具有自身水化硬化特性,只能在有活性激发剂(如硅酸盐水泥等)作用下,才能具有强度;磨细矿粉却具有自身水化硬化特点,能在加水拌和后自行水化硬化并具有强度。当有硅酸盐水泥激发时,其活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4、矿粉和粉煤灰的区别 (1) 两者的允许掺量不同:粉煤灰在水泥中的允许掺加量为20-40%,但在混凝土中最大掺量一般不超过35%;磨细矿粉在水泥或混凝土中的掺加量则可达20-70%。一些欧洲国家甚至允许掺到85%。 (2) 两者在混凝土中的掺加方式不同:粉煤灰一般采用“超量”取代水泥方式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达标;磨细矿粉则通常采用“等量”取代水泥方式配制混凝土,其强度仍然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5、掺矿粉混凝土拌和物性能特点 与空白混凝土相比,掺加超细度矿粉混凝土拌和物具有如下基本性能特点: (1) 凝结时间延长,坍落度损失小,对夏季施工有利;

矿渣、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制

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制 DG/TJ08-200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 1,粉煤灰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 粉煤灰技术指标要注意控制:细度,需水量比,含水量,烧失量,SO3含量,游离CaO含量,安定性,MgO含量,Cl*含量,碱含量,以及活性指数。 表1 粉煤灰的质量指标 粉煤灰,高钙粉煤灰(C类)指氧化钙含量大于10%或者游离氧化钙含量大于1%的粉煤灰; [2] Ⅲ级粉煤灰只能用于素混凝土; [3]碱含量以Na2O计为:Na2O+0.658K2O; [4]当复合粉煤灰中氧化镁含量大于5.0%时,应经安定性压蒸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表2 需水量比试验胶砂配比 [2]基准水泥符合《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GSB 14—1510),无法获得基准水泥可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42.5的硅酸盐水泥。 表3 活性指数试验胶砂配比 水泥可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42.5的硅酸盐水泥。 [2]可取7d,28d龄期活性指数。 2,粉煤灰混凝土的性能特点 2.1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后,可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减少坍落度经时损失、易振捣。 2.2 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后,可影响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粉煤灰掺量越大、养护温度越低,早期强度增长越慢;粉煤灰混凝土长期强度增长较大,干燥收缩和徐变值较小。 2.3 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后,可优化混凝土孔结构,提高抗渗性能,降低氯离子扩散速度,减少Ca(OH)2的溶出侵蚀,抑制碱集料反应,提高抗硫酸盐腐蚀能力和抗氯离子引起的钢筋锈蚀能力。 2.4 混凝土掺入粉煤灰后,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延迟峰值发生时间。 2.5 混凝土掺入粉煤灰后,对混凝土有一定的缓凝作用,低温施工时宜选用非缓凝型的外加剂,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可掺加适量的早强剂。 3,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