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线性编辑(基础知识及概念)

非线性编辑(基础知识及概念)

非线性编辑(基础知识及概念)
非线性编辑(基础知识及概念)

非线性编辑的基础知识及概念

1 概论

非线性编辑这个名称是为了与传统的线性编辑相区别而产生的。传统的电子编辑方法是线性编辑。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视音频素材存放在盘体表面同心圆状的磁道中,磁头在二维的极坐标环境中定位和读写。对于存储在盘上的任意位置的素材,磁盘与磁头二者的联动一般用几ms就可以找到,找点时间基本上没有差别,所以称为非线性编辑。因此,通常把基于磁带的编辑系统称为“线性编辑系统”,而把基于磁盘的编辑系统称为非线性编辑系统。 由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信息存储位置与接受信息的顺序不相关,盘上所存任何文件均可随时调用或修改,插入内容不需要重录,大大提高了编辑效率。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许多线性编辑所不具有的功能,可以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的素材,实现了完整意义上的非线性编辑,极大丰富了影视制作的手段。 常见的非编系统分为三类:

1)基于工作站平台的系统。该系统大多建立在SGI图形工作站基础上,一般图形、动画和特技功能较强,但价格昂贵,软硬件支持不充分。

2)基于MAC平台的系统。该系统在非线性编辑发展的早期应用得比较广泛,未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苹果硬件平台的制约。

3)基于PC平台的系统。这类系统以Intel及其兼容芯片为核心,型号丰富,性价比高,装机量大,发展速度也非常快,是当今的主导型系统。另外,这类非线性编辑系统正在向网络化发展,大大提高了电视台内部的制作播出效率。

下面以基于PC平台的系统为例,介绍非编系统的硬件技术。

2 非编系统的硬件结构

非线性编辑系统技术的重点在于处理图像和声音信息。这两种信息具有数据量大、实时性强的特点。实时的图像和声音处理需要有高速的处理器、宽带数据传输装置、大容量的内存和外存等一系列的硬件环境支持。普通的PC机难于满足上述要求,经压缩后的视频信号要实时地传送仍很困难,因此,提高运算速度和增加带宽需要另外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门的视音频处理芯片及附加电路板,以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和系统运算速度。在电视系统处于数字岛时期,帧同步机、数字特技发生器、数字切换台、字幕机、磁盘录像机和多轨DAT(数字录音磁带)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借助当前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这些箱级的数字视频功能已可以在标准长度的板卡上实现。非线性编辑系统板卡上的硬件能直接进行视音频信号的采集、编解码、重放,甚至直接管理素材硬盘,计算机则提供GUI(图形用户界面)、字幕、网络等功能。同时,计算机本身也在迅速发展,PC机软硬件的发展已能使操作系统直接支持视音频操作。下面主要介绍非编系统的视音频子系统的硬件结构。

视音频处理子系统通常是以板卡的形式实现的。它有单信道、双信道和多信道形式。在非线性编辑中,通常应用的是双通道系统,其视音频子系统包括:外部视音频输入模块、压缩采集和解压缩重放模块、图文产生模块、二维数字特技模块、三维数字特技模块、多层叠加模块、预览输出及主输出模块。其结构如图1所示。

视频信号输入后有一路进入数字混合器,可有一路活动背景信号在数字混合器中与其它存储在硬盘中的视频文件混合。需要压缩保存的视频信号进入压缩/解压缩通道,经压缩后变为标准的视频文件,存放在硬盘中。音频信号经A/D变换后存入硬盘。使用应用程序将视音频文件从硬盘中调出,可有两路视频信号通过解压缩进入视频混合器,由视频效果控制DSP 运行,对进入混合器的视频信号进行二维、三维特技变换,在混合器中完成扫换、叠化、键控等效果。当重放时,由32bit RGB & Alpha图文帧存产生的图文在混合器中作实时混合处理,完成图像和图文字幕的叠加。音频信号经数字音频处理后输出。 3非编系统中应用的硬件技术视音频处理系统中的硬件之所以能够完成上述许多功能,主要在于各种硬件技术

的应用。这些技术主要有:视频压缩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图文字幕叠加技术等。

3 1 视频压缩技术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数字视频信号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必须对原始信号进行必要的压缩。常见的数字视频信号的压缩方法有M-JPEG、MPEG和DV等。

3 1 1 M-JPEG压缩格式

目前非线性编辑系统绝大多数采用M-JPEG图像数据压缩标准。1992年,ISO(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JPEG标准。这种算法用于压缩单帧静止图像,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JPEG压缩综合了DCT编码、游程编码、霍夫曼编码等算法,既可以做到无损压缩,也可以做到质量完好的有损压缩。完成JPEG算法的信号处理器在上世纪90年代发展很快,可以做到以实时的速度完成运动视频图像的压缩。这种处理法称为Motion-JPEG (M-JPEG)。在录入素材时,M-JPEG编码器对活动图像的每一帧进行实时帧内编码压缩,在编辑过程中可以随机获取和重放压缩视频的任一帧,很好地满足了精确到帧的后期编辑要求。

Motion-JPEG虽然已大量应用于非线性编辑中,但Motion-JPEG与前期广泛应用的DV 及其衍生格式(DVCPRO 25、50和Digital-S等),以及后期在传输和存储领域广泛应用的MPEG-2都无法进行无缝连接。因此,在非线性编辑网络中应用的主要是DV体系和MPEG格式。

3 1 2 DV体系

1993年,包括索尼、松下、JVC以及飞利浦等几十家公司组成的国际集团联合开发了具有较好质量、统一标准的家用数字录像机格式,称为DV格式。从1996年开始,各公司纷纷推出各自的产品。DV格式的视频信号采用4∶2∶0取样、8bit量化。对于625/50制式,

一帧记录576行,每行的样点数:Y为720;CR、CB各为360,且隔行传输。视频采用帧内约5∶1数据压缩,视频数据率约25Mbit/s。DV格式可记录2路(每路48kHz取样、16bit量化)或4路(32kHz取样、12bit量化)无数据压缩的数字声音信号。 DVCPRO格式是日本松下公司在家用DV格式基础上开发的一种专业数字录象机格式,用于标准清晰度电视广播制式的模式有两种,称为DVCPRO 25 模式和DVCPRO 50 模式。在DVCPRO 25 模式中,视频信号采用4∶1∶1取样、8bit量化,一帧记录576行,每行有效样点,Y为720,CR、CB各为180,数据压缩也为5∶1,视频数据率亦为25Mbit/s。在DVCPRO 50 模式中,视频信号采用4∶2∶2取样、8bit量化,一帧记录576行,每行有效样点,Y为720,CR、CB各为360,采用帧内约3 3∶1数据压缩,视频数据率约为50Mbit/s。DVCPRO 25模式可记录2路数字音频信号,DVCPRO 50 模式可记录4路数字音频信号,每路音频信号都为48kHz取样、16bit量化。

DVCPRO格式带盒小、磁鼓小、机芯小,这种格式的一体化摄录机体积小、重量轻,在全国各地方电视台都用得非常多。因此,在建设电视台的非线性编辑网络时,DVCPRO是非编系统硬件必须支持的数据输入和压缩格式。

3 1 3 MPEG压缩格式

MPEG是Motion Picture Expert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的简称。开始时,MPEG是视频压缩光盘(VCD、DVD)的压缩标准。MPEG-1是VCD的压缩标准,MPEG-2是DVD 的压缩标准。现在,MPEG-2系列已经发展成为DVB(数字视频广播)和HDTV(高清晰度电视)的压缩标准。非编系统采用MPEG-2为压缩格式将给影视制作、播出带来极大方便。MPEG-2压缩格式与Motion-JPEG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有每帧图像的帧内压缩(JPEG方法),还增加了帧间压缩,因而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压缩比。在MPEG-2中,有I 帧(独立帧)、B帧(双向预测帧)和P帧(前向预测帧)三种形式。其中B帧和P帧都要通过计算才能获得完整的数据,这给精确到帧的非线性编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现在,基于MPEG-2的非线性编辑技术已经成熟,对于网络化的非编系统来说,采用MPEG2-IBP

作为高码率的压缩格式,将会极大减少网络带宽和存储容量,对于需要高质量后期合成的片段可采用MPEG2-I格式。MPEG2-IBP与MPEG2-I帧混编在技术上也已成熟。

3 2 数据存储技术

由于非线性编辑要实时地完成视音频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存储容量和传输速率也非常重要。通常单机的非编系统需应用大容量硬盘、SCSI接口技术,对于网络化的编辑,其在线存储系统还需使用RAID硬盘管理技术,以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

3 2 1 大容量硬盘

硬盘的容量大小决定了它能记录多长时间的视音频节目和其它多媒体信息。以广播级PAL 制电视信号为例,压缩前,1s视音频信号的总数据量约为32MB,进行3∶1压缩后,1min 视音频信号的数据量约为600MB,1h视音频节目需要约36GB的硬盘容量。近年来硬盘技术发展很快,一个普通家用电脑的硬盘就可以达到40GB,通常专业使用的硬盘容量在100GB左右,因此,现有的硬盘容量完全能够满足非线性编辑的需要。3 2 2 SCSI接口技术

数据传输率也称为“读写速率”或“传输速率”,一般以MB/s表示。它代表在单位时间内存储设备所能读写的数据量。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最薄弱的环节。普通硬盘的转速还不能满足实时传输视音频节目的需要。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率,计算机使用了SCSI接口技术。SCSI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简称。目前SCSI总线支持32bit的数据传输,并具有多线程I/O功能,可以从多个SCSI 设备中同时存取数据。这种方式明显加快了计算机的数据传输速率,如果使用两个硬盘驱动器并行读取数据,则所需文件的传输时间是原来的1/2。目前8位的SCSI 最大数据传输率为20MB/s,16位的Ultra Wide SCSI(超级宽SCSI)为40MB/s,最快的SCSI接口Ultra 320最大数据传输率能达到320MB/s。SCSI接口加上与其相配合的高速硬盘,能满足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需要。

对非线性编辑系统来说,硬盘是目前最理想的存储媒介,尤其是SCSI硬盘,其传输速率、存储容量和访问时间都优于IDE接口硬盘。SCSI的扩充能力也比IDE接口强。增强型IDE 接口最多可驱动4个硬盘,SCSI-Ⅰ规范支持7个外部设备,而SCSI-Ⅱ一般可连接15个设备,Ultra 2以上的SCSI可连接31个设备。

3 2 3 RAID管理技术

网络化的编辑对非编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于网络中心的在线存储系统通常由许多硬盘组成硬盘阵列。系统要同时传送几十路甚至上百路的视音频数据就需要应用RAID管理电路。该电路把每一个字节中的位分配给几个硬盘同时读写,提高了速度,整体上等效于一个高速硬盘。这种RAID管理方式不占用计算机的CPU资源,也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无关,传输速率可以做到100Mbit/s以上,并且安全性能较高。

3 3 图像处理技术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我们可以制作丰富多采的“数字视频特技”(Digital Video Effects,DVE)效果。数字视频特技有硬件和软件两种实现方式。软件方式以帧或场为单位,经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运算获得结果。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的特技种类较多,成本低,但速度受CPU运算速度的限制。硬件方式制作数字特技采用专门的运算芯片,每种特技都有大量的参数可以设定和调整。在质量要求较高的非编系统中,数字特技是由硬件或软件协助硬件完成的,一般能实现部分特技的实时生成。

电视节目镜头的组接可分为混合、扫换(划像)、键控、切换4大类。多层数字图像的合成实际上是图像的代数运算的一种。它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的应用有两大类,即全画面合成与区域选择合成。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前者称为“叠化”,后者在视频特技中用于“扫换”和“抠像”。多层画面合成中的层是随着新型数字切换台的出现而引入的。视频信号经数字化后在帧存储器中进行处理才能使层得到实现。所谓的层实际上就是帧存,所有的处理包括划像、色键、亮键、多层淡化叠显等数字处理都是在帧存中进行的。数字视频混合器是非线性

编辑系统中多层画面叠显的核心装置,主要提供叠化、淡入淡出、扫换和键控合成等功能。

随着通用和专用处理器速度的提高,图像处理技术和特级算法的改进,以及

MMX(Multimedia Extensions,多媒体扩展)技术的应用,许多软件特技可以做到实时或准实时。随着由先进的DSP技术和硬件图像处理技术所设计的特技加速卡的出现,软件特技处理时间加快了8~20倍。软件数字特技由于特级效果丰富、灵活、可扩展性强,更能发挥制作人员的创意,因此,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3 4 图文字幕叠加技术

字幕是编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中,字幕总是叠加在图像的最上一层。字母机是串接在系统最后一级上的。在非线性编辑中,插入字幕有硬件和软件两种方式。软件字幕是利用作图软件的原理把字幕作为图形键处理,生成带Alpha键的位图文件,将其调入编辑轨对某一层图像进行抠像贴图,完成字幕功能。 硬件字幕的硬件构成通常由一个图形加速器和一个图文帧存组成。图形加速器主要用于对单个像素、专用像素和像素组等图形部件的管理,它具有绘制线段、圆弧和显示模块等高层次图形功能,因而明显减轻了由于大量的图形管理给CPU带来的压力。图形加速器的效率和功能直接影响图文字幕的速度和效果。叠加字幕的过程是将汉字从硬盘的字库中调到计算机内存中,以线性地址写入图文帧存,经属性描述后输出到视频混合器的下游键中,将视频图像合成后输出。

4 结束语

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近年来数字电视技术和电脑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硬件技术的日趋成熟,使非线性编辑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随着设备的不断小型化,相信这种高质量、高效率的影视制作手段将得到更加广泛普及的应用

非线性编辑中的视频质量监控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数字摄录技术的飞速发展,非线性编辑系统凭借其灵活的系统配置、高度的系统兼容与集成、功能强大又方便快捷的后期编辑制作方式等特点迅速普及,成为影视节目制作领域不可或缺的手段。可以预言,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影视节目制播方式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革,非线性编辑的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

众多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剪辑功能外,也大都集成了字幕制作、二维及三维特技合成等功能,使制作出来的影视节目具有丰富的画面效果。由于计算机的色彩信号处理范围与普通的电视播出及接收还原设备并不完全相同,存在部分由于计算机造成的颜色在电视还原设备上不能正常再现的现象,而在电视制作与播出领域,对广播级电视信号的指标要求非常苛刻,所以需要在编辑过程中随时注意信号指标是否符合播出的要求,其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能够在观众的电视机上还原出色彩清晰逼真的图像。在非线性编辑制作过程中的视频信号技术质量与安全主要体现在显示范围与信号安全两个方面。

Premiere是一款可以在PC机上运行的通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它的功能较为全面,具有最广泛的兼容性,几乎兼容所有市面上的采集卡,另外拥有和兼容众多的第三方音视频插件,深受广大视频编辑专业人员和视频爱好者的好评。

2004年4月美国的Adobe公司推出了最新的专业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 Pro 1.5,相对于以前的版本作了较大的改进,在这里我们较为关注的是其专业的色彩监控特性,本文将以该软件为例来介绍节目制作过程中视频信号质量与安全的监控方法。

1、显示范围的安全与控制

产生显示范围安全问题的原因在于电视接收还原设备在显示视频信号时存在“过扫描”(Overscan)现象。所谓“过扫描”,简单地理解是指电视机中的扫描系统,在进行图像扫描再现时,场扫描和行扫描的幅度过大,超过了电视机画框的范围,从而使画面周围被截去

一圈的现象。由于不同节目源(甚至电视台节目的每一个频道)画面的大小和中心位置多少有些不同,所以适量的过扫描是必须的。专业监视器的过扫描幅度是经过严格控制的,一般认为普通电视机的过扫描幅度应控制在5%以下。

大部分非线性编辑软件都提供了安全框,为制作人员设计字幕或特技位置提供参照,避免因过扫描的存在而使观众看到的电视画面不完整。安全边框一般呈“回”字形,由与画面边缘距离不同的内外两个方框组成,它不会被记录或输出。

在Premiere Pro的监视器窗口中,按下控制面板上的“安全边框”(Safe Margins)按钮后便会在监视器窗口中显示出安全边框。外围的方框称为“动作安全区”(Action safe zone),是指超出该区域外的画面运动、转倡有可能不会被完整地显示出来;中间小的方框称为“字幕安全区”(Title safe zone),表示该区域的字幕才可以正常地显示在观众的屏幕上。

安全边框的大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可以通过设置来改变。在Premiere中默认的动作安全区域外的范围为10%,字幕安全区域外的范围为20%,用户可以在其项目设置(Project Setting)的属性对话框中分别设置两类安全区域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非安全区域大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安全区域外的10%、20%等数值,是指画面在每一条边上所占的比例,比如在水平方向上为10%,意味着画面的左右各有10%的非安全区域。

对于Premiere Pro及其他大部分非线性编辑软件来讲,控制显示范围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也是比较简单的,那就是在设计过程中随时注意字幕或动作显示的位置,较为理想的方法是使用专业监视器或过扫描较标准的电视机来实时监视输出的视频信号,避免过扫描造成的画面缺失。

在制作用于网络发布的视频节目时,由于显示方式和设备和编辑时是一致的,可以不必考虑安全区域的限制,在监视器窗口中看到的画面范围,也将是最终用户所看到的画面范围。

2、信号安全

视频设备的动态范围是一定的,将信号的最小和最大幅度维持在限定范围内可以确保视频信号电平不会超出量化器的工作范围,保持正确的画面彩色平衡、对比度和亮度,可以保证画面中的亮部与暗部细节及色彩能够得到正常的还原。在节目编辑过程中保持视频信号幅度正常和相对统一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保证图像不会在编辑点前后引起严重的画面明暗或色彩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将视频信号幅度控制在传输允许并能有效地转换到其他视频格式的极限之内,尤其是在信号需要进行调制后再传送的情况下,调制过程将会放大原来信号的缺陷,造成更为严重的图像失真。

视频图像的质量是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的首要指标,目前广泛使用的视频摄录设备提供了相当多的音视频电平自动控制电路来保证信号质量,这些自动控制电路是按预先设定的技术参数工作的,可以适应大多数拍摄环境。但这些自动功能或预先设置好的技术参数在一些特殊摄录环境下,拍摄的视频信号可能和期望的结果不一致,从而使摄录的信号可能会超出正常的要求。另外,由于摄录设备的信号通道与最终的信号传输通道存在差异,也需要在将视频信号送入传输通道前进行必要的检测或调整。

在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中,电视制作者为了制作出符合播出要求的高质量视频信号,一般使用专门的仪器实时监视和控制视频摄录的质量。常用的仪器是波形监视器,它用图形方式测量和显示视频的亮度(亮度分量)等级;另外一种是矢量示波器,它实时测量视频的色度(颜色)信息。

这些仪器通常是独立的设备,即使较为便宜的也在几万元,精度高的在数十万元,在很多情况下,节目编辑过程中借助于这样的设备随时进行监控是不现实的,而且由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高度集成性,往往会忽略对视频信号质量的检测。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运行于计算机中的大部分非线性编辑软件都提供了波形示波器及矢量示波器窗口功能,可以让用户在不需要另外增加设备投资的情况下,利用软件随时监控视频信号的正常与否。根据与中高档示波器测量结果的比较,这些软件对视频信号质量的测试精度可以和价值十几万元的专业示波器相媲美,当然,在测量的项目及使用的方便程度等方

面与专业示波器是有很大差距的,但对于非线性编辑过程中的视频信号监控,一般能够满足需要。

在非线性编辑软件中,波形监视器和矢量示波器的监测信息可以有选择地显示在监视窗口中,也有些软件具备单独的波形和矢量信息监测窗口。掌握监测与控制视频信号的基本方法,对于制作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是必需的。

在Premiere Pro 1.5中可以通过单击监视器窗口下方的“输出”(Output)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需要监测的类型。Premiere Pro提供的信号电平监测类型有矢量示波器(Vectorscope)、YC波形示波器(YC Waveform)、YCbCr分量示波器(YCbCr Parade)和RGB分量示波器(RGB Parade)4种。

结合不同的输出形式,为用户调整视频信号的质量与效果提供了精确的参照,将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根据画面结果“跟着感觉走”,而是朝着专业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1)利用波形监视器窗口监测视频信号的幅度

波形监视器主要是用于监测视频信号幅度的示波器,同时还可以检测在单位时间内信号的所有脉冲扫描图形,并能以平面图的形式显示出来,可以让用户看到当前画面中的亮度信号分布情况。在要求非常苛刻的专业视频拍摄中,甚至使用专业波形监视器对拍摄场景视频的质量作现场测量。在编辑期间,常用它们来监测和保证视频质量以及场景到场景的视频质量的一致性。

我国电视台和设备生产厂家常用的计量单位是伏特(V),这种方式适于用示波器直接计量。国家标准规定了PAL/D制全电视信号幅度的标准值是1.0 V(p-p值),以消隐电平为零基准电平,其中同步脉冲幅度为向下的-0.3 V,图像信号峰值白电平为向上的0.7 V。Premiere Pro提供的YC波形示波器窗口可以监测当前视频信号的亮度信号及叠加色度信号后的全电视信号电平。窗口中的垂直方向表示电平的高低,计量单位为伏特(V)。水平

方向表明了当前画面中的亮度信息分布情况,用户可以通过单击窗口顶部的“色度”(Chroma)复选框来决定是否叠加色度信息。

Premiere Pro PAL制波形监视器窗口中的消隐电平(即黑电平)为0.3 V,按照国家规定,正常的全电视信号白电平应小于1.0 V,这种方式与习惯上的以消隐电平为参考零电平的计量方式不太一致,但比较直观,易于描述。

原广播电影电视部(现为广电总局)在1996年底下发的《广播电影电视部电视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奖励办法(暂行)》和《电视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评定细则》中规定,全电视信号峰值电平不大于800 mV,亮度信号峰值电平不大于770 mV。按照这一规定,可以将全电视信号峰值限制提高到1.1 V,亮度信号峰值电平限制提高到1.07 V。也就是说,在PAL制测量方式中,当叠加了色度信号后的全电视信号幅度小于1.1 V时,我们可以认为该视频信号是安全的,是符合标准的。

当视频信号幅度超过允许值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视频信号幅度过高会造成白限幅,损失画面亮部图像细节,影响画面的层次感。如果黑电平过高会使画面有雾状感,清晰度不高,图像上本来该发黑的部分却变成灰色,缺乏层次感。黑电平过低时,虽可以突出图像的亮部细节,但对于暗淡的画面,会出现图像偏暗或缺少层次、彩色不清晰自然、肤色失真等现象。考虑到画面的综合质量,图像亮度信号瞬间峰值电平不应超过1.07 V,叠加色度信号后的图像信号最高峰值电平不应超过1.1 V,黑电平以0.3~0.35 V为正常。

当用户建立的项目文件为NTSC制时,Premiere Pro波形示波器使用的测量单位是IRE,IRE单位是国际无线电工程师学会制定的国际通用电视电平计算法,它以消隐电平为零电平基准点,向上将0.7 V(p-p值)的视频信号分为10等分,以100 IRE=700 mV 为计量单位,向下将-0.3 V(p-p值)的同步信号分为4等分,每一单元为10 IRE,该计量方式以整数为单位,非常方便。

当使用IRE为计量单位时,日本等国家正常的NTSC视频信号电平范围为0~100 IRE,而美国等为7.5~100 IRE。在Premiere Pro中用户可以选择“设置7.5 IRE”(Setup 7.5 IRE)复选框将电平范围设置为7.5~100 IRE。

(2)用矢量示波器监测视频信号的色度

人类的眼睛在观察颜色时是主观的,并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精确判断电视信号中的颜色是否被准确输出的方法就是使用矢量示波器进行测量。

矢量示波器的主要功能是以矢量的形式测量电视信号中的色度信号或色度分量,是对彩条信号、视频信号及传输信道质量监测不可缺少的仪器之一,也是电视台内检验多路信号源在进入切换台等设备之前相位是否一致的主要手段。

矢量示波器能将正交平衡调制的色度信号显示于极坐标中,可以借此监测色度信号的相位和幅度,并可测出微分增益 DG、微分相位DP 的失真情况,矢量示波器中的矢量大小(也就是距离中心的距离)代表饱和度,矢量的相位(与水平的B-Y轴所成的角度)代表色调。

若某种颜色在矢量示波器上形成的斑点离中心越近,说明它的色度信号越弱,即饱和度就越小(或越接近白色);离中心越远,则说明颜色越饱和(颜色较浓)。颜色可以是黑色及非常饱和的,或是明亮及不饱和的,故不管是黑色还是白色,它们的颜色都位于测试图的中央。色度信号的饱和度过高将会引起色彩的溢出而影响画面色彩的真实感及清晰度,过低将使画面色彩变淡;色度信号的相位偏差将会引起偏色,从而影响色彩还原的准确性。

有R,G,B,Mg,Cy和Yl的6个“田”字形小方框,分别表示彩色电视信号中的3种原色:红色(Red)、绿色(Green)、蓝色(Blue),及对应的3种补色:青色(Cyan)、品红色(Magenta)和黄色(Yellow)。当播放标准的75%彩条时,彩条中的原色和对应的补色等形成的斑点应出现在刻度盘对应的标有字母的方框中。各色点的矢量幅度和相位均以田字格内的十字交*点为准,向外超出的表示有±5%的幅度和±3%相位误差,超出大角

框表示有±20%的幅度和±10%相位误差。与标有字母方框相邻的方框,表示该种颜色具有100%的饱和度。正常的视频图像在示波器中形成的矢量幅度一般不应超出以上6个色点形成的多边形区域。

当用矢量示波器监测正常的全电视信号时,显示在窗口中的图形像一团棉絮毫无规律,但实际上任一点与色同步之间的相位关系也是严格保持一定关系的,只不过彩色全电视信号的色调和饱和度是随图像内容在时刻变化而已。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矢量示波器的主要用途是用来检测由多台不同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在组接时的相位是否一致,这是能正确地将各个场景编辑在一起的重要方法,这就要求在每台摄像机拍摄的素材前,要先录制5秒钟的75%标准彩条信号,这样就可用矢量示波器检测它所记录的视频质量是否正常。

另外,国家电视节目录制技术质量标准对制作好的节目录像带有明确的要求,磁带开头应预留10秒的空白,然后录制60秒标准75%彩条图像信号,同时应带有基准磁平的1 kHz 正弦波声音信号,以便于在电视发射、传送和磁带录像等应用中校准整个系统的参数。

3、信号安全控制与校正

大部分专业非线性编辑软件都提供了广播级标准的信号控制与色彩校正功能,它们在使用方法上可能有所差异,但控制与校正的参数基本是相同或相似的。Premiere Pro1.5提供了多个内置滤镜来实现信号控制与色彩校正功能。

3.1利用Broadcast Colors滤镜控制视频信号的幅度

Premiere Pro在视频滤镜(Video Effects)下的Video组中提供了一个名为广播色彩(Broadcast Colors)的滤镜,其主要功能是将一段素材的全电视信号幅度限制在广播级信号要求的安全范围之内,该滤镜共有以下3个参数供用户调节。广播区域(Broadcast

Locale)下有NTSC和PAL两个选项,其默认值为NTSC,用来设置用哪种广播制式限制当前素材的信号安全范围,我国广播电视使用PAL制式,对此不再叙述。

限制方式(How to Make Color Safe)下有4个选项,用来设置缩减全电视信号的方式。

缩减亮度分量(Reduce Luminance)表示使用缩减图像信号中的亮度信号幅度使之变暗的方式来控制全电视信号的幅度,该方式将会使画面中超出安全范围的部分变暗而不影响其色彩饱和度,但如果这一部分图像的饱和度原来就很高,单纯的缩减亮度信号将会使该部分颜色抖动并影响清晰度。

缩减色度(Reduce Saturation)表示使用缩减色度信号的强度使之转变为具有相同亮度的灰色的方式来控制全电视信号的幅度,该方式将会降低超出安全范围部分的色彩饱和度但不影响其亮度。

抠除不安全区域(Key Out Unsafe)会使画面中超出安全范围的画面部分变为透明,而抠除安全区域(Key Out Safe)则会将画面中没有超出安全范围的画面部分抠掉,只留下超出要求的部分。这两种模式可以帮助用户确定当前画面中的哪一部分超出了标准要求,观察波形示波器(YC Waveform)的输出情况,从而确定缩减亮度还是色度。

最高信号值(Maximum Signal Amplitude IRE)以IRE为单位,供用户设置对当前素材中信号进行限制的最高值,当设置100 IRE时对画面的影响较为明显;设置为120 IRE时引起信号超出安全范围的可能性比较大,其默认值为110 IRE。

3.2利用Color Balance (HLS)滤镜控制视频信号的相位与幅度

Premiere Pro在视频滤镜(Video Effects)下的Image Control组中提供了一系列用于色彩控制与校正的滤镜。HLS色彩平衡(Color Balance HLS)的主要功能以HLS方式调整视频素材的色彩表现,结合录制的彩条及矢量示波器(Vectorscope),可以利用该滤镜精确调整素材的相位及幅度,对不同素材进行相位一致性调整。用户可以调整滤镜参

数中的色调(Hue)数值来改变画面的相位,即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色调;设置亮度(Lightness)的数值可以方便地改变画面亮度,可以控制视频信号黑电平的数值;设置饱和度(Saturation)的数值可以降低或提高画面色彩的饱和度。

利用该滤镜可以方便地校正视频色度信号的相位失真与幅度失真,可以调整视频信号的黑电平,也可以调出某种特殊的偏色效果。若遇到前期拍摄时白平衡出现偏差的素材,使用RGB色彩平衡(Color Balance RGB)结合RGB波形示波器(RGB Parade)进行调整会更方便。

3.3利用Color Corrector滤镜全面校正视频信号

Image Control组中的色彩校正(Color Corrector)滤镜集成了多个色彩校正工具,简单易用,功能强大,是Premiere Pro 1.5版的重要改进功能之一。

Color Corrector滤镜支持保存与载入参数设置,HSL分支集成并扩展了Color Balance (HLS)滤镜的功能,增加了对比度、Gamma校正及RGB增益等画面效果参数控制。Video Limiter分支则集成了Broadcast Colors滤镜的功能,在这里将色度与亮度信号的幅度限制独立开来进行控制,控制模式中增加了Smart Limit方式,避免由于只缩减色度信号带来的画面色彩饱和度降低与只缩减亮度信号而又造成色度信号过饱和色彩溢出的现象,最大程度地还原画面色彩原貌。Video Limiter分支起作用的前提是选择了Enable Limiter复选框。Color Corrector滤镜的其他功能分支强调了对画面色彩效果的控制与校正功能,是在保证信号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画面表现更为完美,本文对此不再深入讨论。

4、小结

我们虽然可以利用非线性编辑软件提供的功能对素材进行多项调整和校正,但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调整与校正能力是有限的,提高画面主观质量的最有效方法仍是在前期拍摄中把好关,避免将简单问题留给后期调整而复杂化。

(2)尽可能地避免只在计算机显示器中观察色彩效果,更不能只注意几个重要参数数值的调整而忽略了对画面的主观感受,参数只是起辅助作用,画面的主观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最好是随时将调整后的设置生成预览并输出到外接监视器上仔细观察,在监视器中看到的色彩变化才是最真实的。

(3)字幕与背景尽可能不使用高饱和度的颜色,避免使用纯黑或纯白的颜色,使用RGB本色方式时单色值一般控制在16~235之间。

(4)若用到一些非视频专用图形软件制作处理的图片与动画时,最好能为导入的图片或动画应用Broadcast Colors滤镜或Color Corrector滤镜,将其色彩转换到安全范围之内。

总之,对节目的视频信号质量进行监测和必要的调整,只能保证视频信号不超出信号传输系统与还原设备的处理能力,但要制作出优秀的电视节目,除了必要的技术保证,还要在画面表现力和内容上下功夫,这才是观众最终所关注的。

视频剪辑基础概述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现在逐渐成为“DV一族”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DV机可以把自己生活的片段以动态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且可以在电视上观看。所以不论是外出旅游还是节日赴宴,DV机都是“DV一族”的必备之物。

但是很大一部分朋友却只懂得前期拍摄,对于后期剪辑却知之甚少,一般拍完了的DV 带都是拿到电脑城找商家把DV带压缩成VCD/DVD,基本是处于“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现在市面上压DV带的一般行情是,一小时的DV带压成VCD是30元一张盘,

如果是DVD就是60-100元不等,如果每次都把自己拍好的DV带拿去压,这样多次下来很不划算。我们不妨来算笔帐,现在市面上CD-R的单价是1.5-2.0之间,DVD-/+R的单价是5.0-15.0间,你到电脑城压个5、6次就得180元,压DVD那就得300元,这笔费用不如买个1394卡或是带AV口的编辑卡回家自己压来得划算,现在的1394卡也只不过就是100-300左右,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花费而且能体验自己做电影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有的朋友又要说了,我就是把1394卡或是编辑卡买回家也不会用啊,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了,其实视频后期剪辑并不是想像中那么难,下面我就从视频的采集、编辑、压缩输出、刻盘视频剪辑这一基本流程说起!

一、采集

当用DV把影像拍好了之后一般有二种保存的方法:

1、用DV带保存,可以在DV机上回放,也可以通过视频线接到电视上回放。

这种方法笔者不推荐,因为DV带只能在DV机里播放,并且DV带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而损坏,如受潮、卷带等。并且成本较高,现在SONY DV带的价格约23元左右,一盒DV带最多也只能拍一个半小时的片子。另外,频繁的使用DV机直接播放其最大的弊端就是会与摄录争夺磁鼓的寿命。

2、用1394卡把DV片子采集到电脑里进行编辑,然后再刻成VCD、DVD进行保存。

笔者推荐大家用这种方法,首先是保存时间长,不易损坏,CD光盘和DVD光盘一般是保存30至50年不等,有些金盘号称能保存100年,比用DV带来保存片子安全多了。其次是容量大,CD光盘一般能保存1.5-2.0个小时的片子,而DVD光盘的容量为4.7G,双层DVD光盘达8.5G,这远远比DV带保存的影像多!最后是经济合算,上面已经说过了就不再重复了。

说到采集当然要有采集卡,现在的DV机一般都有1394接口和复合接口,所以我们得配备1394卡或是带复合接口的采集卡(这里我们暂且只谈1394卡),1394卡其实就像USB接口一样是个传输接口而已,不论什么品牌的1394卡传输速率都是400M/秒,视频质量也都是无损的,但是市面上却有不同的1394卡卖不同的价格,这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主芯片不同,芯片不同那卡的稳定性、兼容性也就有所差异,TI芯片是著名的视频处理芯片,性能稳定,兼容性好,VIA芯片也就是常说的威盛芯片也是比较好的芯片,还有一种常见的AGREE芯片一般是用在品尼高的板卡上,不过也有的1394卡是采集此款芯片,其质量也属上乘。不同品牌的1394卡板卡的做工不同并且有单芯片双芯片之分,好的1394卡板卡表面的电容焊得比较精致,上面的零件的布局比较合理,有助于散热,单芯片与双芯片本质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在稳定性,兼容性及使用寿命上有所加强(坏了一个芯片还有一个嘛,呵呵),此为其二。三是所配软件不同,本人使用的映派(IMPRESS)的产品就是如此,一般的卡用的是DVD制片家2软件,而双芯王所配备的是正版会声会影7。1394卡在WIN200/XP下是不用安装驱动程序的,关机把卡插好再开机系统能自动识别,安装成功后在我的电脑>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里的IEEE控制器里可以检测到。

1394卡安装好了以后,接下来就是安装软件了,目前市面上的1394卡自配的软件主要有会声会影,DVD制片家,STUDIO V9,一般高端卡才会配Premiere,在这几款软件中我推荐初学者还是用会声会影,因为这款软件不仅能在任何基本配置的机器上安装而且操作简单,界面友好,易上手,功能也随着会声会影8的推出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DVD 制片家比较适合做电子相册和一些简单的影片,STUDIO V9虽说在界面或是功能用操作性上都不会比会声会影差,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STUDIO V9必须有品尼高的板卡支持,没有其板卡是不能使用的,这对于视频好爱者来说确是一大遗憾,但对于软件的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方面来说品尼高无疑是走在了同行的前面!呵呵。Premiere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等大家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去好好研究它,在这里暂且略过。

对于视频编辑来说主机的配置当然是越高越好,如果有条件还是装一台配置高一点的机器,那样你才能体会到视频编辑给你带来的愉悦感!对于操作系统最好是用WINXP或是

WIN2000,这两个系统比较稳定,有的朋友问过我说用WINME好不好?我认为WINME 本来就是一个从WIN2000过渡到WINXP的过渡产品,其稳定性都不如WIN2000和WINXP所以最好还是不要用WINME。还有一点要说的就是硬盘要注意的问题,由于视频文件一般都比较大,而FAT32格式的硬盘最大文件只能达到4G,对于AVI文件来说最多17分钟左右就占用完了,这样就会出现采集AVI到17多分钟就自动停止的情况,所以建议把硬盘格式修改为NTFS格式。由于视频编辑时数据的传输量比较大,所以最好选用转速高的硬盘,带宽高一点的数据线并且把硬盘的DMA功能打开,现在的WIN2000、WINXP 都是默认打开DMA的,呵呵。

一切准备好了以后就开始采集了,现在的视频软件基本上都自配有采集程序,在采集设备中选中你的设备就可以进行采集了,注意,一定要把DV机的电源打开,有的朋友就经常问我为什么采集不了,一问才知道DV机电源都没打开,那怎么能采集?一般来说从DV机通过1394卡采集到电脑的文件都是没有经过压缩的原始AVI文件,这种文件最大的好处就是原汁原味地回原DV机里的影像,没有任何损失,不足之处就是文件占用空间太大,不利于保存!

二、编辑

会声会影等软件在采集完后都会自动保存(这里以会声会影为例),把采集下来的视频直接拖到下面的场景编辑框里,在下方的编辑区域一共有三种视图显示方式:故事板视图、时间轴视图、声音轨道视图。如果只想做一些简单的效果如转场等就可以用故事板视图,如果想做一些复杂一点的效果,如加字幕、加背景音乐、加音视频滤镜那就得切换到时间视图了。视频编辑是比较有创意的一个环节,做出的效果与意境也会因人而异,在这里就不在叙述,大家多多实践在影片编辑方面自然就能更上一层楼!

电路分析基础_复习题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1、测量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压时,应先选好电压表的量程,再将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中。(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2、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是恒定的,不随负载变化。(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3、导体中的电流由电子流形成,故规定电子流的方向就是电流正方向。(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4、从定义上看,电位和电压相似,电位改变,电压也跟着改变。(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5、导体的长度和截面都增大一倍,其电阻值也增大一倍。(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6、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为( )指向( ),电动势的实际方向规定为由( )指向(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高电压,低电压,低电压,高电压 7、测量直流电流的直流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当中,表的 端接电流的流入端,表的 端接电流的流出端。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正,负 8、工厂中一般动力电源电压为 ,照明电源电压为 。 以下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如果考虑相位差,设?∠=? 10220A U ,则? B U = , ? C U =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380伏,220伏,36伏,?-∠=? 110220B U ?∠=? 130220C U 9、用交流电表测得交流电的数值是其 值。受控源是大小方向受电路中其他地方的电压或电流控制的电源。受控源有四种模型,分别是: ; ; ;和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120学时)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普大) 编写单位:信息技术系通信、电子教研室 编写人:蒋雯雯 审批:李明燕 编写日期:2007 年07月 修订日期:2011年03月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 学时数:120学时 适应专业: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普大)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我院普大“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既是通信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中高等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后续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和电子测量仪器等)的基础,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是通信、电子类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的分析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前期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通信、电子类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电路基础理论、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各种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简单的电工测量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踏入社会后的工程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 1.知识目标: 简单直流电路分析、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交流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2.职业技能目标: 电路元器件的识别、测量能力;基本工具的使用能力;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力;电路图识图能力,并能在电工操作台上正确连接电路;能够对实际直流电路进行正确的操作、测量;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及初步设计;能够对实际交流电路进行正确的操作、测量;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及初步设计;动态电路的分析、计算及初步设计;安全用电能力。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耐心细致的职业习惯的养成;规范操作习惯的养成;信息获取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的养成。 教学要求:本课程应适应电路内容的知识更新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着重介绍经典的电路分析方法,力求做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讲清概念,结合实际、强化训练,突出适应性、实用性和针对性;重点讲清基本概念和经典的电路分析方法,在例题和习题的选取上,适当淡化手工计算的技巧,并根据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在每章中引入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仿真测量,同时加入16个(包括5个选做)电路的实践操作实验,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教、学、做”的统一。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教学目的: 1.了解实际电路、理想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理解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基本概念。 3.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5) 《动画造型》课程教学大纲 (6) 《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8) 《三维动画软件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0) 《广告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12) 《图片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14) 《黑白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16) 《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 (17) 《造型基础(广告)》课程教学大纲 (19)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20)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23) 《专题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24) 《新闻摄影》教学大纲 (26) 《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28) 《人物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29) 《电影导演》课程教学大纲 (31) 《动画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33) 《动画特技与特效》课程教学大纲 (34)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36) 《造型基础》教学大纲 (37)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大纲 (38) 《原动画设计及时间概念》课程教学大纲 (40) 《设计稿》课程教学大纲 (42) 《动画背景画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43) 《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45) 《互动媒体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47) 《动漫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49) 《电脑漫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51) 《二维动画软件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52) 《摄影构图与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54) 《摄影技术基础二》课程教学大纲 (56) 《摄影技术基础三》课程教学大纲 (57) 《摄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59) 《专题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61) 《电影摄影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62) 《创意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63) 《建筑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65) 《时尚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67) 《新闻采访与写作1》课程教学大纲 (68) 《新闻采访与写作2》课程教学大纲 (70) 《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73) 《新闻编辑与评论》课程教学大纲 (74) 《网络新闻业务》课程教学大纲 (77)

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的区别

一、线性编辑 传统的线性编辑是录相机通过机械运动使用磁头将25帧/秒的视频信号顺序记录在磁带上,在编辑时也必须顺序寻找所需要的视频画面。用传统的线性编辑方法在插入与原画面时间不等的画面,或删除节目中某些片段时都要重编;而且每编一次视频质量都要有所下降。 二、非线性编辑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把输入的各种视音频信号进行A/D(模/数)转换,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存入计算机硬盘中。非线性编辑没有采用磁带而是用硬盘作为存储介质,记录数字化的视音频信号,由于硬盘可以满足在1/25秒内任意一帧画面的随机读取和存储,从而实现视音频编辑的非线性。 非线性编辑系统将传统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中的切换机、数字特技、录像机、录音机、编辑机、调音台、字幕机、图形创作系统等设备集成于一台计算机内,用计算机来处理、编辑图像和声音,再将编辑好的视音频信号输出,通过录像机录制在磁带上。对于能够编辑数字视频数据的软件也称为非线性编辑软件,如Premiere。 三、非线性编辑的特点 非线性视频编辑是对数字视频文件的编辑和处理,它与计算机处理其它数据文件一样,在微机的软件编辑环境中可以随时、随地、多次反复地编辑和处理。而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实际编辑过程中只是编辑点和特技效果的记录,因此任意的剪辑、修改、复制、调动画面前后顺序,都不会引起画面质量的下降,克服了传统设备的致使弱点。非线性编辑系统设备小型化,功能集成度高,与其他非线性编辑系统或普通个人计算机易于联网形成网络资源的共享。 专业级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处理速度高,对数据的压缩小,因此视频和伴音的质量高。此外,高处理速度还使得专业级的特技处理功能更强。随着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非线性编辑系统价格也在不断下降,低档产品已经可以进入家庭。这些低档产品其实就如我们本章所介绍的,是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加一套视频模/数转换卡,再加一套编辑软件如Premiere就可以实现。 非线性编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高速处理器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图形图象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渗透到广播电视的各个领域非线性编辑系统与传统设备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一在收集素材时具有实时性。该系统使用实时视音频采集回放卡来记录素材,可使编辑`特技`字幕的制作全部实时。 二后期节目制作更方便。节目创作人员可以将图象文字声音特技动画等完全溶入到自由化的创作环境中,在一个系统中以全数字化的方式完成制作。 三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所以连网容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非线性编辑是视频节目的一种编辑方式,由于它能实现对原素材任意部分的随机存取、修改和处理,开创了原来磁带编辑系统所没有的新天地,具有突出的优点,所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非线性编辑系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实,非线性编辑在电影胶片剪辑上早已应用,拍摄的电影胶片素材在剪辑时可以按任何顺序将不同素材的胶片粘接在一起,也可以随意改变顺序、剪短或加长其中的某一段。实际上这就是非线性编辑,“非线性”在这里的含义是指素材的长短和顺序可以不按制作的先后和长短而进行任意编排和剪辑。电视节目由于大量采用磁带记录,而磁带采用的是电子编辑,并不需要剪接磁带,使用电子控制与复制的办法按要求将拍摄的素材重新连接成新的连续画面。这种编辑系统可以由一台放像机、一台录像机和编辑控制器组成,也可以是多台录、放像机加特技设备组成的复杂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精编WORD版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关键问题和拟创新点。 (限3000字内) 1.1核心概念的界定 "优化合作教研,促进青年教师主动发展"。合作教研是指教师为完成共同的教研任务,达到共同的教研目标而分工协作展开专业性的教研活动,"优化合作教研"是在合作教研的基础上,以目标共同性、智慧共享性、过程协同性、个体独创性为基本特征,运用小组合作、资源积累等组织形式,通过研讨式教研、案例式教研、沙龙式教研、课题式教研和网络教研等具体操作方式,提高合作教研的有效性,从而促进青年教师的主动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的合作大多是指本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学习合作",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学者劳蒂(Lortie)曾经对教师文化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教师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个人主义,即是指教师羞于与同事合作共事和不愿意接受同事的批评,教师之间并没有合作共事的要求与习惯(劳蒂,1975),并从教师工作与环境、教师的心理品质两方面对导致的原因作了分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对教师文化进行了颇有价值的研究,提出了具有开放的、相互合作和支持的"流动的马赛克"(the moving mosaic)教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文化的一种发展。这为合作教研提供了理论依据。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题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题 1、测量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压时,应先选好电压表的量程,再将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中。()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 2、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是恒定的,不随负载变化。()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 3、导体中的电流由电子流形成,故规定电子流的方向就是电流正方向。(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 4、从定义上看,电位和电压相似,电位改变,电压也跟着改变。()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 5、导体的长度和截面都增大一倍,其电阻值也增大一倍。()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 6、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为()指向(),电动势的实际方向规定为由()指向()。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评分:4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高电压,低电压,低电压,高电压 7、测量直流电流的直流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当中,表的端接电流的流入端,表的 端接电流的流出端。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正,负 8、工厂中一般动力电源电压为,照明电源电压为。以下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380伏,220伏,36伏 9、用交流电表测得交流电的数值是其值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有效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归纳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归纳 一、基本概念 1.电路:若干电气设备或器件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构成电流的通路。 2.电路功能:一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二是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3.集总参数电路近似实际电路需满足的条件: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l(长度)远小于电路 。 正常工作频率所对应的电磁波的波长λ,即l 4.电流的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5.关联参考方向: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压降的参考方向一致。 6.支路:由一个电路元件或多个电路元件串联构成电路的一个分支。 7.节点: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连接点。 8.回路:电路中由若干支路构成的任一闭合路径。 9.网孔:对于平面电路而言,其内部不包含支路的回路。 10.拓扑约束:电路中所有连接在同一节点的各支路电流之间要受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约 束,任一回路的各支路(元件)电压之间要受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约束,这种约束关系与电路元件的特性无关,只取决于元件的互联方式。 U(直流电压源)或是一定的时间11.理想电压源:是一个二端元件,其端电压为一恒定值 S u t,与流过它的电流(端电流)无关。 函数() S 12.理想电流源是一个二端元件,其输出电流为一恒定值 I(直流电流源)或是一定的时间 S i t,与端电压无关。 函数() S 13.激励:以电压或电流形式向电路输入的能量或信号称为激励信号,简称为激励。 14.响应:经过电路传输处理后的输出信号叫做响应信号,简称响应。 15.受控源:在电子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或电流不由其自身决定,而是受到同一电路中其它 支路的电压或电流的控制。 16.受控源的四种类型:电压控制电压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 流源。 17.电位:单位正电荷处在一定位置上所具有的电场能量之值。在电力工程中,通常选大地 为参考点,认为大地的电位为零。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对参考点的电压。 18.单口电路:对外只有两个端钮的电路,进出这两个端钮的电流为同一电流。 19.单口电路等效:如果一个单口电路N1和另一个单口电路N2端口的伏安关系完全相同, 则这两个单口电路对端口以外的电路而言是等效的,可进行互换。 20.无源单口电路:如果一个单口电路只含有电阻,或只含受控源或电阻,则为不含独立源 单口电路。就其单口特性而言,无源单口电路可等效为一个电阻。 21.支路电流法:以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元件的VAR和KCL、KVL约束关系, 列写独立的KCL方程和独立的KVL方程,解出各支路电流,如果有必要,则进一步计算其他待求量。 22.节点分析法:以节点电压(各独立节点对参考节点的电压降)为变量,对每个独立节点 列写KCL方程,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将各支路电流用节点电压表示,联立求解方程,求得各节点电压。解出节点电压后,就可以进一步求得其他待求电压、电流、功率。23.回路分析法:以回路电流(各网孔电流)为变量,对每个网孔列写KVL方程,然后根据

非线性编辑教学大纲

非线性编辑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非线性编辑》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影视广告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是对影视制作专业相关理论课程的融会贯通,并指导专业实践课程更好地完成影视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视频编辑的原理、技巧、程序与具体运作应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视频剪辑的基础软件,培养学生通过软件工具完成自己的作品。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过《平面设计》、《广告摄影》以及有关影视视觉设计方面的课程。同时本门课的学习,又为《电视编辑》、《视频特效》等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是新媒体专业的必修专业方向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影视编辑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影片编辑相关的视频、音频、动画、字幕等的操作,独立完成作品。 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编导基础理论。 (二)掌握线性编辑系统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线路连接。能够独立配置一套非线线性编辑系统,并撰写可行性报告。 (三)?掌握常见的视频、音频、图片的格式,并能模拟素材通过采集得以数字化。 (四)掌握字幕的作用、设计原则、注意事项,并能够进行常见字幕 的设计和制作。 (五)掌握常用的特技类型,并能进行设计与制作。特别是特技的关键帧设制。 (六)知道常见动画类型,掌握动画设计的原则,并能进行设计与制作以及在影视制作中的一些应用。 3.课程目标 (1)掌握在线性编辑平台与非线性编辑平台上编辑视频的技巧。 (2)能够进行视频、音频、动画、字幕等的合成,独立完成作品。 (3)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 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

课题研究中核心概念界定

课题研究中“核心概念及界定”的写法 令狐采学 课题核心概念的写作 一、什么是核心概念 一般来说,我们经常把以下三种情况作为课题的核心概念。㈠课题名称中的特定概念 比如《“我能行”教育评价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其中的“我能行”就是一个教育中的特定概念。 ㈡课题名称中的关键词 比如《小学童话教学中提高阅读效率的策略研究》,其中的“提高阅读效率”就是关键词组。再如《以“规范草稿”促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探究》课题中的“规范草稿”。 ㈢课题名称中公众表述不清的词组 比如《小学科学以探查促进学生交流的实践研究》探查是从外国引进的一个词组,也是没能成为公众理解的,他就是一个核心概念。 只有把握了核心概念,课题研究才能确保课题研究的方向更加准确科学。 三、怎样给核心概念下操作定义?

㈠着眼过程 例如在《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研究》中对核心概念“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是从生成的过程角度来下操作定义的。 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是把学习的本质定位在立足个体资源,确保课堂整体交往的层面,学习中,教师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指导学生在小活动中展开自主探索行为,以获得生命潜能的不断开发与生长。 要能准确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认为必须分析清楚以下几点:⑴生长点是什么? 学生的“原知识、经验(包含体验)与优势”是自探性学习小事件得以有效生成的生长点。 ⑵生成的动力是什么?“课堂矛盾与个体需求”是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的动力。 ⑶生成的过程是什么?“整体交往”是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过程的本质特征。 ⑷生成的终点是什么?“提升生命质量”是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的最终目的。 ㈡着眼内容 例如在《基于统整理念的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给统整概念下操作定义是从统整所包含的范围(内容)出发的。 统整

电路基础分析知识点整理

电路分析基础 1.(1)实际正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2)参考正方向:任意假定的方向。 注意:必须指定电压参考方向,这样电压的正值或负值才有意义。 电压和电位的关系:U ab=V a-V b 2.电动势和电位一样属于一种势能,它能够将低电位的正电荷推向高电位,如同水路中的水泵能够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的作用一样。电动势在电路分析中也是一个有方向的物理量,其方向规定由电源负极指向电源正极,即电位升高的方向。 电压、电位和电动势的区别:电压和电位是衡量电场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电动势则是衡量电源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电路中两点间电压的大小只取决于两点间电位的差值,是绝对的量;电位是相对的量,其高低正负取决于参考点;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 3. 参考方向 (1)分析电路前应选定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并标在图中; (2)参考方向一经选定,在计算过程中不得任意改变。参考方向是列写方程式的需要,是待求值的假定方向而不是真实方向,因此不必追求它们的物理实质是否合理。 (3)电阻(或阻抗)一般选取关联参考方向,独立源上一般选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4) 参考方向也称为假定正方向,以后讨论均在参考方向下进行,实际方向由计算结果确定。 (5)在分析、计算电路的过程中,出现“正、负”、“加、减”及“相同、相反”这几个名词概念时,切不可把它们混为一谈。 4. 电路分析中引入参考方向的目的是为分析和计算电路提供方便和依据。应用参考方向时,“正、负”是指在参考方向下,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前面的正、负号,若参考方向下一个电流为“-2A”,说明它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参考方向下一个电压为“+20V”,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加、减”指参考方向下列写电路方程式时,各项前面的正、负符号;“相同、相反”则是指电压、电流是否为关联参考方向,“相同”是指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相反”指的是电压、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 5.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结点电流定律(KCL)和回路电压(KVL)两个定律,是集总电路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 中学阶段我们学习过欧姆定律(VAR),它阐明了线性电阻元件上电压、电流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明确了元件特性只取决于元件本身而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这一基本规律。 基尔霍夫将物理学中的“液体流动的连续性”和“能量守恒定律”用于电路中,总结出了他的第一定律(KCL);根据“电位的单值性原理”又创建了他的第二定律(KVL),从而解决了电路结构上整体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基尔霍夫两定律和欧姆定律合称为电路的三大基本定律。 6.几个常用的电路名词 1.支路:电路中流过同一电流的几个元件串联的分支。(m) 2.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汇集点(连接点)。(n) 3.回路:由支路构成的、电路中的任意闭合路径。(l) 4.网孔:指不包含任何支路的单一回路。网孔是回路,回路不一定是网孔。平面电路的每个网眼都是一个网孔。

《电路分析基础》第一章 第四章同步练习题

《电路分析基础》第一章~第四章练习题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将电器设备和电器元件根据功能要求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而构成的集合体称为。 2、仅具有某一种确定的电磁性能的元件,称为。 3、由理想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电路,称为。 4、电路分析的对象是。 5、仅能够表现为一种物理现象且能够精确定义的元件,称为。 6、集总假设条件:电路的??电路工作时的电磁波的波长。 7、电路变量是的一组变量。 8、基本电路变量有四个。 9、电流的实际方向规定为运动的方向。 10、引入后,电流有正、负之分。 11、电场中a、b两点的称为a、b两点之间的电压。 12、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13、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即。 p=,当0?p时,说明电路元件实际 14、若电压u与电流i为关联参考方向,则电路元件的功率为ui 是;当0?p时,说明电路元件实际是。 15、规定的方向为功率的方向。 16、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可。 17、功率的参考方向也可以。 18、流过同一电流的路径称为。 19、支路两端的电压称为。 20、流过支路电流称为。 21、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为。 22、电路中的任何一闭合路径称为。 23、内部不再含有其它回路或支路的回路称为。 24、习惯上称元件较多的电路为。 25、只取决于电路的连接方式。 26、只取决于电路元件本身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7、电路中的两类约束是指和。

28、KCL指出: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进)该节点的所有支路电 流的为零。 29、KCL只与有关,而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30、KVL指出: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代 数和为零。 31、求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压与无关。 32、由欧姆定律定义的电阻元件,称为电阻元件。 33、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坐标的一条直线。 34、电阻元件也可以另一个参数来表征。 35、电阻元件可分为和两类。 36、在电压和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电阻的功率为。 37、产生电能或储存电能的设备称为。 38、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为恒定值,而输出电流的大小则由决定。 39、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为恒定值,而两端的电压则由决定。 40、实际电压源等效为理想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 41、实际电流源等效为理想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 42、串联电阻电路可起作用。 43、并联电阻电路可起作用。 44、受控源是一种双口元件,它含有两条支路:一条是支路,另一条为支路。 45、受控源不能独立存在,若为零,则受控量也为零。 46、若某网络有b条支路,n个节点,则可以列个KCL方程、个KVL方程。 47、由线性元件及独立电源组成的电路称为。 48、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电路。 49、独立电路变量具有和两个特性。 50、网孔电流是在网孔中流动的电流。 51、以网孔电流为待求变量,对各网孔列写KVL方程的方法,称为。 52、网孔方程本质上回路的方程。 53、列写节点方程时,独立方程的个数等于的个数。 54、对外只有两个端纽的网络称为。 55、单口网络的描述方法有电路模型、和三种。 56、求单口网络VAR关系的方法有外接元件法、和。

非线性编辑(基础知识及概念)

非线性编辑的基础知识及概念 1 概论 非线性编辑这个名称是为了与传统的线性编辑相区别而产生的。传统的电子编辑方法是线性编辑。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视音频素材存放在盘体表面同心圆状的磁道中,磁头在二维的极坐标环境中定位和读写。对于存储在盘上的任意位置的素材,磁盘与磁头二者的联动一般用几ms就可以找到,找点时间基本上没有差别,所以称为非线性编辑。因此,通常把基于磁带的编辑系统称为“线性编辑系统”,而把基于磁盘的编辑系统称为非线性编辑系统。 由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信息存储位置与接受信息的顺序不相关,盘上所存任何文件均可随时调用或修改,插入内容不需要重录,大大提高了编辑效率。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许多线性编辑所不具有的功能,可以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的素材,实现了完整意义上的非线性编辑,极大丰富了影视制作的手段。 常见的非编系统分为三类: 1)基于工作站平台的系统。该系统大多建立在SGI图形工作站基础上,一般图形、动画和特技功能较强,但价格昂贵,软硬件支持不充分。 2)基于MAC平台的系统。该系统在非线性编辑发展的早期应用得比较广泛,未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苹果硬件平台的制约。 3)基于PC平台的系统。这类系统以Intel及其兼容芯片为核心,型号丰富,性价比高,装机量大,发展速度也非常快,是当今的主导型系统。另外,这类非线性编辑系统正在向网络化发展,大大提高了电视台内部的制作播出效率。 下面以基于PC平台的系统为例,介绍非编系统的硬件技术。 2 非编系统的硬件结构

非线性编辑系统技术的重点在于处理图像和声音信息。这两种信息具有数据量大、实时性强的特点。实时的图像和声音处理需要有高速的处理器、宽带数据传输装置、大容量的内存和外存等一系列的硬件环境支持。普通的PC机难于满足上述要求,经压缩后的视频信号要实时地传送仍很困难,因此,提高运算速度和增加带宽需要另外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门的视音频处理芯片及附加电路板,以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和系统运算速度。在电视系统处于数字岛时期,帧同步机、数字特技发生器、数字切换台、字幕机、磁盘录像机和多轨DAT(数字录音磁带)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借助当前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这些箱级的数字视频功能已可以在标准长度的板卡上实现。非线性编辑系统板卡上的硬件能直接进行视音频信号的采集、编解码、重放,甚至直接管理素材硬盘,计算机则提供GUI(图形用户界面)、字幕、网络等功能。同时,计算机本身也在迅速发展,PC机软硬件的发展已能使操作系统直接支持视音频操作。下面主要介绍非编系统的视音频子系统的硬件结构。 视音频处理子系统通常是以板卡的形式实现的。它有单信道、双信道和多信道形式。在非线性编辑中,通常应用的是双通道系统,其视音频子系统包括:外部视音频输入模块、压缩采集和解压缩重放模块、图文产生模块、二维数字特技模块、三维数字特技模块、多层叠加模块、预览输出及主输出模块。其结构如图1所示。 视频信号输入后有一路进入数字混合器,可有一路活动背景信号在数字混合器中与其它存储在硬盘中的视频文件混合。需要压缩保存的视频信号进入压缩/解压缩通道,经压缩后变为标准的视频文件,存放在硬盘中。音频信号经A/D变换后存入硬盘。使用应用程序将视音频文件从硬盘中调出,可有两路视频信号通过解压缩进入视频混合器,由视频效果控制DSP 运行,对进入混合器的视频信号进行二维、三维特技变换,在混合器中完成扫换、叠化、键控等效果。当重放时,由32bit RGB & Alpha图文帧存产生的图文在混合器中作实时混合处理,完成图像和图文字幕的叠加。音频信号经数字音频处理后输出。 3非编系统中应用的硬件技术视音频处理系统中的硬件之所以能够完成上述许多功能,主要在于各种硬件技术

(完整版)关于课题概念的界定

关于课题概念的界定 课题概念界定就是对课题的关键词做一个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概念或词语我们看起来很熟悉,但要说出确切的意思又说不清楚。概念界定就是要把这些看起来熟悉又说不清楚的词语说清楚,讲明白。课题中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不仅对于课题的清晰表述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课题的实践操作具有重要作用。如果研究者对所研究课题基本概念的理解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话,那这个课题就无法研究,因为,科学性是选题与研究的基本前提。因而,做研究要实实在在地把课题研究涉及到概念、术语弄懂弄透。 (1)界定的内容 ①研究范围的界定 对研究总体范围的界定既关系到研究对象(研究样本)如何选取,也关系到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如果研究对象的总体不同,那么,同一个研究课题所得到的结论就很可能不同。课题名称如果没有对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限制的话,在研究计划里就要做一个界定。例如:“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这里的“学生”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学段上分,学生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从区域上分,学生有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等;从性别上分,有男生和女生,等等。到底研究哪一类型的学生,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②模糊概念的界定 在课题研究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模糊的概念,内涵不清楚,外延不确定,如“厌学生”“差生”“青年教师”“品德不良学生”等等。作为研究的对象,这些概念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切的定义。例如“学困生”这个概念,由于有多种解释,就必须加以界定。在课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的研究计划中,主持人对“学困生”作了如下的界定:“所谓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正常而又长期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学生”。一般来说,给这些模糊概念下定义,应尽可能使用有参考依据的、比较权威的、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对概念的界定不能望文生义,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自圆其说。 ③关键词的界定 一般情况下,关键词的涵义都很明确,无须解释。例如“高一学生”。但有些关键词的涵义不是很明晰或有多种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根据研究的需要加以界定。把关键词界定清楚,可以使课题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使课题研究思路明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使研究内容成为一个有确切涵义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别人按照研究者规定的范围来理解研究结果和评价该

非线性编辑的基础知识及概念

非线性编辑的基础知识及概念 1概论 非线性编辑这个名称是为了与传统的线性编辑相区别而产生的。传统的电子编辑方法是线性编辑。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视音频素材存放在盘体表面同心圆状的磁道中,磁头在二维的极坐标环境中定位和读写。对于存储在盘上的任意位置的素材,磁盘与磁头二者的联动一般用几ms 就可以找到,找点时间基本上没有差别,所以称为非线性

编辑。因此,通常把基于磁带的编辑系统称为“线性编辑系统”,而把基于磁盘的编辑系统称为非线性编辑系统。 由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信息存储位置与接受信息的顺序不相关,盘上所存任何文件均可随时调用或修改,插入内容不需要重录,大大提高了编辑效率。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许多线性编辑所不具有的功能,可以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的素材,实现了完整意义上的非线性编辑,极大丰富了影视制作的手段。 常

见的非编系统分为三类: 1)基于工作站平台的系统。该系统大多建立在SGI图形工作站基础上,一般图形、动画和特技功能较强,但价格昂贵,软硬件支持不充分。 2)基于MAC平台的系统。该系统在非线性编辑发展的早期应用得比较广泛,未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苹果硬件平台的制约。 bswk |视频素材https://www.doczj.com/doc/3111049544.html,

3)基于PC平台的系统。这类系统以Intel及其兼容芯片为核心,型号丰富,性价比高,装机量大,发展速度也非常快,是当今的主导型系统。另外,这类非线性编辑系统正在向网络化发展,大大提高了电视台内部的制作播出效率。 下面以基于PC平台的系统为例,介绍非编系统的硬件技术。 2非编系统的硬件结构

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及目的

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及目的、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 1、预习是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提前进行接触与熟悉,是学生在学习之前按一定的学习要求对教材所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自我学习活动。它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2、对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很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课堂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我认为:小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应包括:主动预习课文的习惯、主动质疑的习惯、主动阅读的习惯、主动查找资料的习惯、主动练习的习惯等一系列好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使学生树立预习意识,提高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2、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使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步骤、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1、通过预习,学生自主解决一般问题。 2、培养小学生高年级学生主动预习的兴趣,提高质疑能力。 3、课外查找资料,并能进行有效筛选。 4、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 二、拟定的研究步骤: 1、学习、查阅有关资料,拟定可行性实施方案、措施(2008.12——2009.3) 2、根据课题研究目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等方面的现状,形成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预设出预习能力的培养方案(2009.4 ——2009.5) 3、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研究案例分析)(2009.6——2009.9) 4、研究总结(撰写研究结果报告)(2009.11)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中、高年级学生的行为指标:中年级进行预习能力与行为习惯关系的研究;高年级提高学生预习能力与效果的实践与思考。 中年级:1、能按老师的要求主动完成好预习作业; 2、上课能专心听讲,自觉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3、通过预习对学习产生兴趣,觉得学习不难; 4、每天能将自己的学习资料进行整理,以便查找; 5、针对预习时的疑难能主动和同学探讨、交流。 高年级:1、通过预习,自主解决一般问题; 2、提高质疑能力;

电路分析基础概念题集锦

电路分析基础概念题集锦 2015年7月 制作者:张雪艳 序号 页码 电路分析基础概念 1 46 (1)设任意电路的节点数为n ,则独立的KCL 方程为(n-1)个,且为任意的(n-1)个。 (2)给定一平面电路: (a )该电路有[b-(n-1)]个网孔; (b )[b-(n-1)]个网孔的KVL 方程是独立的。 (注:把KVL 运用到每一网孔,从而得到独立的KVL 方程,这只是一种方法而已,而且这一方法只能用于平面电路,还有可以获得KVL 独立方程的其他方法,但不论用什么方法,独立的KVL 方程的数目总是[b-(n-1)]个。 能提供独立的KCL 方程的节点,称为独立节点;能提供独立的KVL 方程的回路称为独立回路。) 2 122 等效的定义:如果一个单口网络N 和另一个单口网络N ’的电压、电流关系完全相同,亦即它们在u-i 平面上的伏安特性曲线完全重叠,则这两单口网络便是等效的。 3 126 一个含受控源及电阻的有源单口网络和一个只含电阻的单口网络一样,可以等效为一个电阻。这是一般规律,是可以证明的。在含受控源时,等效电阻可能为负值。(可能为0,也可能无穷大。) 4 149 1.接在复杂网络中的T 型或Ⅱ型网络部分的等效互换: 5 169 ()()+-=t u t u c c “电容电压不能跃变” 前提:当电容电流为无界时就不能运用。 6 169 某一时刻的电容电压取决于在此之前电流的全部历史,因此,可以说电容电压有“记忆”电流的性质,电容是一种记忆元件。 7 163 电容的VCR :()dt du C dt dCu t i == (注:这一公式在u 和i 参考方向一致的前提下才能使用。) 在某一时刻电容的电流取决于该时刻电容电压的变化率。电容有隔直流的作用。 8 175 电感的VCR :dt di L dt dLi u == (注:此式必须在电流、电压参考方向一致时才能使用。) 在某一时刻电感的电压取决于该时刻电流的变化率。电感对直流起着短路的作用。 9 164 电阻两端只要有电压(不论是否变化),电阻中就一定有电流。 10 192 当电路到达稳态(直流稳态)时,电容相当于开路,而电感相当于短路。 11 204 ()()0)(1c c u t u t u +=

电路分析基础基本概念

1实际电路:实际电路是各个器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连接而构成电流的通路。以实现电能或电信号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和处理等。 模型:是对实体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一种表示或者抽象。 理想电路元件:理想电路元件是用数学关系式严格定义的假想元件,每一种理想电路元件都可以表示其实际器件的其中主要的一种电磁性能,理想电路元件是电路模型的最小组成单元。 R、L、C是电路中的三类基本元件 电路模型:电路模型是实际电路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和足够精确的数学描述。 集总概念:当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电路工作时电磁波的波长时,可以把元件的作用集总起来,这样的元件叫做集总元件,这样的电路参数叫做集总参数,由集总元件构成的电路称为集总电路。 分布概念:当实际电路的尺寸可以电路工作时电磁波的波长相比拟时,电路中同一瞬间相邻两点的电位和电流都不相同,这样的元件叫做分布元件,这样的电路参数叫做分布参数,由分布元件构成的电路叫做分布电路。 集总电路的分类:(1)静态电路(2)动态电路 二端元件:具有两个端子的元件叫做二端元件,又叫单口元件支路:电路的每一个二端元件称为一条支路,流经元件的电流叫 1

做支路电流,元件的端电压叫做支路电压。 节点:电路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支路的公共连接点叫做节点。回路:电路中由支路组成的任一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网孔:部不含有支路的回路叫做网孔。 网络:一般把含有元件较多的电路称为网络。 有源网络:部含有独立电源的网络 无源网络:部不含独立电源的网络 平面网络:可以画在一个平面上而不出现任何支路交叉现象的网络。 非平面网络:不属于平面网络即为非平面网络。 KCL:对于任一集总电路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进(或流出)改节点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或表示为流入任一节点的支路电流的等于流出任一节点的支路电流。 KVL:对于任一集总电路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或表示为回路中各支路电压升的代数和等于各支路电压降的代数和。 VCR: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电阻:任何一个二端元件,如果在任一时刻,u(t)和i(t)之间存在代数关系f(u,i)=0,即这一关系可以用u-i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所决定,而不论电压或电流的波形如何,则此二端元件称为电阻元件。 电阻元件:电阻元件是从实际元件抽象出来的模型。

非线性编辑 课程标准

《非线性编辑》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定位 非线性编辑课程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非线性编辑是利用实际拍摄所用的素材,通过三维动画和合成手段制作特技镜头,然后把镜头剪辑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影片,并且为影片制作声音。随着影视制作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使用为特技制作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手段,也使许多过去必须使用模型和摄影手段完成的特技可以通过计算机制作完成,所以更多的特技效果就成为了现代后期制作的工作。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视频编辑相关知识及其基本操作的职业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案例、任务、项目形式组织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案例、任务、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具体装饰造型应用的技能。 (1)内容设计 依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应包括包括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内容及要求以及技能内容及要求。涵盖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的重点以及学生技能的操作内容。 具体的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2)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全程安排专业实训室进行,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强化实训环节对学生装饰造型技能的培养。采用教授法、讨论法、分组教学法、实例制作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大力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将课堂授课与实例教学相结合,促进自主学习。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考核装饰造型能力,过程性评价及结果性评价的比重各为50%。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色彩结构、Photoshop、Flash、3Dmax等课程的基础上,所开设的另外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学习Adobe Premiere软件的操作技巧,采用一系列的实例来学习和掌握影视后期制作方法,并能把以前所学习到的知识与现在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制作出完美的作品。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2.2.1 知识目标 (1)了解音频、视频基础知识; (2)掌握音频、视频的采集方法; (3)掌握音频、视频的合成方法; (4)掌握Premiere软件编辑视频特效的方法; (5)掌握视频合成与创意实现方法。 2.2.2 技能目标 (1)初步掌握音频、视频采集获取的技巧; (2)初步掌握音频混音、视频合成方法; (3)能够运用Premiere编辑视频,制作视频短片; (4)培养影视动漫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2.3 态度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