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ruker In-Vivo Xtreme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Bruker In-Vivo Xtreme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Bruker In-Vivo Xtreme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Bruker In-Vivo Xtreme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Bruker In-Vivo Xtreme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通过制定本操作规程,规范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使用。

【准备】

1、实验试剂(药物、染料、麻醉剂、水、脱毛膏等);

2、实验对象(小鼠、大鼠、黑鼠、裸鼠等);

3、如需要气体麻醉则要进行氧气准备,将麻醉剂倒入麻醉机中,并检查麻醉机

检查窗中液位位于“min”和“Max”之间;气体麻醉前根据室内温度情况酌情打开动物空气加热器。

【开机】

主机部分:

1、打开X-Ray光源,将开关钥匙打到“ON”的位置;

2、打开主机,将主机右后方的电源开关打到“ON”的位置。接着打开电脑,等待网线图标出现一个黄色三角叹号后,将MI软件打开。

注意:仪器开机以后,需要大约20分钟的预冷时间。

附属部分:

1、如需要进行气体麻醉,则需要打开麻醉机,并对实验对象进行预麻醉;

2、如果需要进行三维旋转拍摄,则需准备动物旋转系统(MARS),动物旋转系

统的准备需要在不开拍摄软件和MARS控制器按钮打到manual的情况下,先按要求将旋转器安装到暗箱中,然后将按钮打到auto,完成之后即可打开MI软件

【拍照】

1、将实验对象摆放到托盘中,拍照部位朝下,如拍摄腹部影像,需将实验对象

腹部朝下,并将四肢伸展开,然后将托盘放入暗箱拍摄位置,放置是托盘缺口朝右侧摆放;

2、双击桌面MI图标,打开MI软件,单击“Capture”按钮,打开拍摄参数设置界面;

1):拍摄界面顶部显示仪器型号。MI软件提供同时拍摄两张图像的功能,即第一张图像是Foreground,主图像,第二张图像是Background,背景图像。

点击Foreground和Background按钮进行切换,对两张图像的拍摄程序分别进行编辑。

2):左边第一部分File里可以执行和创建、编辑修改一个Protocol,同时,Protocol还可以通过点击软件顶部的工具栏中Protocol按钮打开。

3):第二部分是选择拍摄模式,共有5种,分别为Fluorescence荧光,Luminescence化学发光,Radioisotopix同位素,X-Ray X光,Reflectance反射光,另外可以Custom定制程序。

点击Setting的下拉菜单,可以选择我们已经设定好的拍摄程序,或者选择Default Session默认设置,和Current Session来新建一个拍摄程序。每个拍摄模式都有一个默认设置,具体拍摄条件如下(In Vivo Xtreme ENG,42页):

右边的save保存程序,save as另存为和重命名,Delete删除程序。点击Unlock和Lock键,可以对锁定的程序解锁或为锁定的程序设置密码锁定。

在Annotation框中输入文字,可以对该程序拍摄的图片进行至多48个字符的注释。

在Accumulation Path栏里选择图像的保存路径。

4):第三部分是选择或者不选背景图像,Background Image的下拉菜单里可以不选背景图像或者选择某个拍摄程序生成背景图像。软件预设了一个标准的X光拍摄程序,一个高分辨率的X光拍摄程序和一个反射光的拍摄程序,具体拍摄条件可以在Background中查看。如果我们在Background中编辑保存了自己的程序,在这里也可以选用。

5):第四部分中可以查看设备的IP地址,相机的序列号和CCD是否已经准备好,如果方块变成绿色就表示CCD已经降到预设温度,仪器已经可以正常使用。

6):右边第一部分是光源设定,在光源的下拉菜单中,生物发光和同位素拍摄选择Luminescence,反射光拍摄选择Reflectance RGB,荧光和白光拍摄选择Muti-wavelength,X光拍摄选择X-ray。

在Apply Reference File中选择是否应用校正文件,None是不应用校正文件,Auto是当已经设置了合适的校正文件时,软件自动选择匹配的校正文件,选择Manual后先进行正常的图像拍摄,拍完后移除样品和托盘,再进行校正文件的拍摄。

为了保证图像质量,凡是涉及到运用光源的实验,例如荧光,白光,反射光和X光成像,都必须设置合适的校正文件。荧光、白光和反射光的校正文件跟光圈大小、成像视野、焦距和激发发射波长相关;X光的校正文件跟

光圈大小、成像视野、焦距和铝膜相关;当改变拍摄程序中的以上参数时,必须重新拍摄和设置校正文件。以下是校正文件的推荐参数设置:

当选择多重曝光时,应用Fina Accumulation最终只生成一张图片,All Accumulations 每次曝光的最终结果都是与之前的图片叠加后的结果,保存每次曝光所产生的图片,但在软件中只打开最后一张。All Image是指保存每次叠加的图片以及单张图片。Separate Images是指只保存单次曝光的结果图片。

7)右边的第二部分是选择滤光片,当进行X光拍摄时,可以选择不同厚度的铝膜,铝膜越厚,过滤掉低能量的X射线就越多,骨骼和肌肉软组织的对比度越高,图像越清晰。因此大鼠X光成像,对骨骼清晰度要求高的图像,或者需要进行骨密度分析的图像,建议选择0.8mm厚度的铝膜。

这里可以选择X光机的能量,有20、25、30、35、40、45几档可选,高清晰度的X光成像需要高能量,一般大鼠或小鼠的全身骨骼成像选择45KVP.

在荧光拍摄时需要选择激发和发射滤光片,荧光成像中根据荧光物质的特性来选择相应的滤光片,需要注意的是激发和发射滤光片之间波长间隔必须至少在50nm以上,否则会带来强烈的背景干扰。白光、反射光、生物发光、同位素和X光成像,滤光片都选择0和0。

8):右边的第三部分是相机设置。包括Exposure Type曝光方式,这里可选Standard标准曝光,Time Lapse间隔曝光和做校正文件时应用的Illumination Reference曝光模式。

曝光时间可以以秒和分钟为单位任意选择,X光的最小曝光时间是1.2秒,其它拍摄模式的曝光时间最小是0.1秒(Xtreme FI是0.2秒),最长是10分钟。

曝光次数最大可选择32次,但过多的曝光次数是不合适的,可随机调整。当在曝光方式中选择Time Lapse时,这里可以选择拍摄间隔和在多长时间或者几帧以后拍摄停止。

Mode(选择CCD在采集图像时的读取速度)里有High Speed和High Sensitivity两个选项,建议荧光、反射光和X光选择High Speed,化学发光和同位素选择High Sensitivity。

Predict Exposure Time是预测曝光按钮,用此按钮可以估计生物发光和同位素的曝光时间。选中以后弹出对话框,输入曝光所需的灰度级,点击计算按钮,Xtreme会自动计算所需要的最佳曝光时间。

Binning是指像素合并,Xtreme BI最高到32x32,Xtreme FI最高到64x64,像素合并是指将CCD的相邻几个像素合并成一个像素在图像中呈现,提高CCD 的拍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当拍摄弱信号比如化学发光或者同位素时,可能需要用到4x4以上的像素合并。

Instant DCR是指CCD的即时暗电荷修正设置,对大多数的图像来说,

0.5-1之间的值比较合适。

当用到小样品台进行小视野的X光成像时,必须勾上Mag Stage这个选项,小样品台提供放大倍数为3.3倍的X光成像,特别适合拍摄爪子、关节、头颅等部位。

FOV中调节成像面积,Xtreme BI分别有7.2x7.2cm,10x10cm,12x12cm,15x15cm,18x18cm和19x19cm的6个成像视野可选择。

fStop是选择光圈的大小,光圈数值越小通光量越大,成像的信号强度越高。

Focal Plane是选择成像的焦距,荧光、白光和反射光等所有在托盘上的成像选择Tray,X光和同位素等在磷屏上的成像选择X-Ray。

9):右边的最下方可以切换拍摄界面的Standard和Advanced模式。

Preferences按钮可对仪器硬件进行设置和调试。

点击Preview进入预览界面,预览界面中可以调节拍摄时间和焦距,打开反射和白光光源等。

点击Capture按钮直接进行拍摄。

3、新建不同模式的拍摄程序

1):以新建一个荧光拍摄程序为例,首先在Modality中选择Fluorescence,Setting中选择Current Sesion,Apply Refernce File中选择None,然后设置合适的激发和发射滤光片,这里以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激发和发射光480,535为例,Exposure Type选择Standard,曝光时间、Bin、FOV、fStop和Focal Plane 根据需要选择,下面是不同拍摄模式的推荐拍摄程序:

选好之后点击Save as为程序命名并保存程序。由于荧光、白光、反射光和X光需要做背景校正,所以接下来我们做一个背景校正文件,在Exposure Type中选择Illumination Reference,把动物仓中的样品和样品托盘取出,正确放置EPI屏(做X光背景校正文件需正确安装X光磷屏,做反射光校正文件需放置Backdrop屏),关闭仓门点击Capture按钮,软件进行校正文件的拍摄。

拍完之后校正文件自动在MI软件中打开,此时将拍摄模式改回Standard,校正文件应用中选择Auto,点击Save保存程序,这样一个完整的荧光拍摄程序就建好了。

2):设置Background

在拍摄界面上方点击Background按钮切换到背景图像编辑界面。与Foreground的设置相似,Background也可以选择荧光、生物发光、同位素、X 光和反射光的拍摄模式,具体程序的设置请参考Foreground的设置,需要注意的是,软件设置了2个X光和一个反射光的默认程序供用户选择,用户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当一个设置了Background的程序点击Capture拍摄时,软件会要求提供保存路径,拍完之后两张图像直接存储且在MI软件中打开,Background叠加Foreground后显示,Foreground图像除了以拍摄日期、时间、拍摄模式、激发和发射滤光片的标准方式命名外,后缀还会加上Frgrnd的字样,而Background图像的后缀会加上Bckgrnd字样。大家可以看到这种图片的文件名最后还带有一个星号,这表示经过调节之后的图像还未被保存,将图像保存后,星号消失。

【图像调整】

1、MI软件简介

双击桌面图标Bruker MI SE打开MI软件,最上方的菜单栏中有File、Edit、Mode、Shou、Window和Help几个选项。File可以打开,搜索,关闭,保存和输出图像、数据等。Help中可以找到各个软件和硬件的说明书。

Navigation里的工具可以对图像进行编辑,打开Image Display菜单栏对图像进行调节,Protocol按钮用于打开Protocol。Multiplex打开以后,可以对最多4色图像,或者4个不同模式成像的图像进行叠加。Intansity Scale 用于打开或收起Scale。

2、图像的打开与编辑

打开一张图像,点击Image Display按钮,按加号打开功能菜单,对图像进行编辑。

【图像保存】

1、单击左侧菜单栏“file”——“save”/“save as”进行保存,保存为MI软件

默认格式*.bip;

2、图像导出:单击菜单栏“file”——“export data”——“Image…”导出图像

为相应格式,如*.BMP,*.JPG等。

【关机】

原则上小动物活体成像不建议关机,只需要在不使用时将仪器计算机关闭即可,仪器自动进入待机状态;若连续2个月以上不进行实验,则根据情况关机,关机顺序和开机顺序相反。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 关键词:动物成像分子影像学光学成像2010-04-20 00:00来源:互联网点击次数:5089 1、背景和原理 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r等人提出了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的概念——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传统成像大多依赖于肉眼可见的身体、生理和代谢过程在疾病状态下的变化,而不是了解疾病的特异性分子事件。分子成像则是利用特异性分子探针追踪靶目标并成像。这种从非特异性成像到特异性成像的变化,为疾病生物学、疾病早期检测、定性、评估和治疗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分子成像技术使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成为可能,它的出现,归功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转基因动物模型的使用、新的成像药物的运用、高特异性的探针、小动物成像设备的发展等诸多因素。目前,分子成像技术可用于研究观测特异性细胞、基因和分子的表达或互作过程,同时检测多种分子事件,追踪靶细胞,药物和基因治疗最优化,从分子和细胞水平对药物疗效进行成像,从分子病理水平评估疾病发展过程,对同一个动物或病人进行时间、环境、发展和治疗影响跟踪。 2、分子成像的优点 分子成像和传统的体外成像或细胞培养相比有着显著优点。首先,分子成像能够反映细胞或基因表达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从而了解活体动物体内的相关生物学过程、特异性基因功能和相互作用。第二,由于可以对同一个研究个体进行长时间反复跟踪成像,既可以提高数据的可比性,避免个体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可影响,又不需要杀死模式动物,节省了大笔科研费用。第三,尤其在药物开发方面,分子成像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根据目前的统计结果,由于进入临床研究的药物中大部分因为安全问题而终止,导致了在临床研究中大量的资金浪费,而分子成像技术的问世,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将使药物在临床前研究中通过利用分子成像的方法,获得更详细的分子或基因述水平的数据,这是用传统的方法无法了解的领域,所以分子成像将对新药研究的模式带来革命性变革。其次,在转基因动物、动物基因打靶或制药研究过程中,分子成像能对动物的性状进行跟踪检测,对表型进行直接观测和(定量)分析; 3、分类 分子成像技术主要分为光学成像、核素成像、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成像、CT成像五大类。 (1) 光学成像 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 Cyt及dyes等)进行标记。利用一套非常灵敏的光学检测仪器,让研究人员能够直接监控活体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通过这个系统,可以观测活体动物体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感染性疾病发展过程、特定基因的表达等生物学过程。传统的动物实验方法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宰杀实验动物以获得数据, 得到多个时间点的实验结果。相比之下,可见光体内成像通过对同一组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记录,跟踪同一观察目标(标记细胞及基因)的移动及变化,所得的数据更加真实可信。

活体动物光学成像系统在活体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活体动物光学成像系统在活体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技术原理 一、技术简介 随着活体动物光学成像技术在国内外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希望能通过该技术来观察活体动物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以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希望能观察到荧光标记的多肽、抗体、小分子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NightOWL ⅡLB 983 NC320活体动物光学成像系统正是为满足这样的应用需求而设计的。该系统通过荧光光路的特殊设计,实现了对激发光的能量控制和调节,提高了活体荧光成像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并且该系统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不涉及放射性,是不错的进行活体荧光成像的仪器。与传统技术相比,活体荧光成像技术不需要杀死动物,可以对同一个动物进行长时间反复跟踪成像,既可以提高数据的可比性,避免个体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该技术可以得到直观的成像图片,了解标记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避免了传统的体外实验方法的诸多缺点,特别是在药物制剂学、药物临床前研究中有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 NightOWL ⅡLB 983 NC320活体荧光体内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激发光源通过特殊的光路设计使其能量稳定、强度合适的激发光使荧光基团达到较高的能量水平,然后发射出较长波长的散射光,该散射光可以穿透实验动物的组织并且可由仪器cooling slow scaning CCD以光子数量化检测到光强度,同时反应出标记物的数量。 二、标记原理 活体荧光成像技术有三种标记方法:荧光蛋白标记、荧光染料标记和量子点标记。荧光蛋白适用于标记肿瘤细胞、病毒、基因等。通常使用的是GFP、EGFP、RFP(DsRed)等。荧光染料标记和体外标记方法相同,常用的有Cy3、Cy5、Cy5.5及Cy7,可以标记抗体、多肽、小分子药物等。量子点标记作为一种新的标记方法,是有机荧光染料的发射光强的20倍,稳定性强100倍以上,具有荧光发光光谱较窄、量子产率高、不易漂白、激发光谱宽、颜色可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主要采用生物发光与荧光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基因(Luciferase)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绿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白等荧光报告基因和FITC、Cy5、Cy7等荧光素及量子点(quantumdot,QD)进行标记。

2. 生物发光成像 活体生物荧光成像技术是指在小的哺乳动物体内利用报告基因-荧光素酶基因表达所产生的荧光素酶蛋白与其小分子底物荧光素在氧、Mg2+离子存在的条件下消耗ATP发生氧化反应,将部分化学能转变为可见光能释放。然后在体外利用敏感的CCD设备形成图像。荧光素酶基因可以被插入多种基因的启动子,成为某种基因的报告基因,通过监测报告基因从而实现对目标基因的监测。 生物荧光实质是一种化学荧光,萤火虫荧光素酶在氧化其特有底物荧光素的过程中可以释放波长广泛的可见光光子,其平均波长为560 nm(460—630 nm),这其中包括重要的波长超过600 nm的红光成分。在哺乳动物体内血红蛋白是吸收可见光的主要成分,能吸收中蓝绿光波段的大部分可见光;水和脂质主要吸收红外线,但其均对波长为590—800 nm的红光至近红外线吸收能力较差,因此波长超过600 nm的红光虽然有部分散射消耗但大部分可以穿透哺乳动物组织被高灵敏的CCD检测到。 生物发光成像的优点可以非侵入性,实时连续动态监测体内的各种生物学过程,从而可以减少实验动物数量,及降低个体间差异的影响;由于背景噪声低,所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不需要外源性激发光,避免对体内正常细胞造成损伤,有利于长期观察;此外还有无放射性等其他优点。 然而生物发光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例如波长依赖性的组织穿透能力,光在哺乳动物组织内传播时会被散射和吸收,光子遇到细胞膜和细胞质时会发生折射,而且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吸收光子的特性也不尽相同,其中血红蛋白是吸收光子的主要物质;由于是在体外检测体内发出的信号,因而受到体内发光源位置及深度影响;另外还需要外源性提供各种荧光素酶的底物,且底物在体内的分布与药动力学也会影响信号的产生;由于荧光素酶催化的生化反应需要氧气、镁离子及ATP等物质的参与,受到体内环境状态的影响。 二、小动物活体成像 1. 制作动物模型 可根据实验需要通过尾静脉注射、皮下移植、原位移植等方法接种已标记的细胞或组织。在建模时应认真考虑实验目的和选择荧光标记,如标记荧光波长短,则穿透效率不高,建模时不宜接种深部脏器和观察体内转移,但可以观察皮下瘤和解剖后脏器直接成像。深部脏器和体内转移的观察大多选用荧光素酶标记。 2. 活体成像 小鼠经过常规麻醉(气麻、针麻皆可)后放入成像暗箱平台,软件控制平台的升降到一个合适的视野,自动开启照明灯(明场)拍摄第一次背景图。下一步,自动关闭照明灯,在没有外界光源的条件下(暗场)拍摄由小鼠体内发出的特异光子。明场与暗场的背景图叠加后可以直观的显示动物体内特异光子的部位和强度,完成成像操作。值得注意的是荧光成像应选择合适的激发和发射滤片,生物发光则需要成像前体内注射底物激发发光。 3. 数据处理

浅谈三维显示技术

浅谈三维显示技术 摘要:目前许多研究者已经把三维显示系统作为下一代最有潜力的显示系统,并已经提出了许多三维显示技术,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在未来几年必将掀起了一场3D 视觉革命。当前研究中的三维立体显示器件可以分成三类:戴眼镜式、多视点 裸眼式、真三维显示。当前市场上可以看到的三维显示器件主要是戴眼镜式和 多视点裸眼式,上述两种显示技术的主要问题是长时间观看会产生视觉疲劳。 真三维显示可以消除视觉疲劳,特别是近几年,全息立体显示技术发展迅速, 包括硅基液晶、光折变材料、表面等离子体等技术实现新型的全息立体显示方 式。三维显示技术的已成为当前的研究得热点,其中可以真实得再现出与真实 物体一样的深度和视差信息的全息显示技术,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三维显示。可 以预见在未来的5至10年以后,具有高临场感、浸入式的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将 无处不在。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维显示技术的背景和发展概况,接着简要介绍了 各种三维显示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立体的,我们的眼睛在现实世界中获取的视觉信息,有很多都具有立体的三维信息。当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大量图像信息中也有很多都是平面视觉信息,例如在报纸、杂志、电视机上看到的图片或者视频图像,这些信息均是对三维实物或场景的二维投影表达,从而失去了诸如:立体视差,移动视差等的心理暗示,没有真正的立体感。今天我们周围出现了越来越多用计算机模拟出来的三维景物。它们主要应用于各种各样三维显示的软硬技术中。这些技术无一例外都必须符合人眼立体感知的机理,提供足够多的三维感知因素使人们能有一种强烈的立体感。现有的一些三维技术,虽然能实现一定的三维显示功能,但长时间观看会有头晕、疲惫的感觉,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设计上。没有很好地考虑人眼立体感知的工作机理。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这方面的研究,但大多分布在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几个领域内的零散文献中。真实地再现世界始终是成像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几年来,由于计算机性能和处理能力的大大提高,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进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三维图像,并且在三维显示方法和系统实现方面也做了不少研究。 按基本工作原理是否为双目视差将三维立体显示分为两大类。基于双目视差原理的三维立体显示主要有眼镜立体显示和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这类三维立体显示的技术相对成熟并有相应产品;非基于双目视差原理的三维立体显示主要有全息立体显示、集成成像立体显示和体显示等,这类三维立体显示的技术较不成熟,大多没有相应产品。接下来对这些三维立体显示的器件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特性进行阐述。 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视差。视差就是从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点上观察同一个目标所产生的方向差异。从目标看两个点之间的夹角,叫做这两个点的视差,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作基线。只要知道视差角度和基线长度,就可以计算出目标和观测者之间的距离。 基于戴眼镜的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的原理如下:此种三维立体显示是在观看者双眼前各放置一个显示屏, 观看者的左右眼只能分别观看到显示在对应屏 上的左右视差图,从而提供给观看者一种沉浸于虚拟世界的沉浸感。这种立体显示存在单用户性、显示屏分辨率低、及易给眼睛带来不适感等固有缺点。

高清全景监控系统

高清全景监控系统 广东百泰科技有限公司高清全景监控系统,是一套基于全景图像采集获取、拼接生成及浏览交互等技术的“点-面智能联动摄像机系统”,结合海量视频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可实现高清全景视频图像信息处理及交互应用。系统采用了高清全景监控系统、超高分辨率图像实时处理、ISP智能图像算法设计、海量图像分布式存储等多种前沿技术,通过一台180°高清全景摄像机与一台1080P全高清高速球有机嵌合,匹配专用软件,组成一套点面联动的智能化高清全景监控系统系统。通过单台摄像机就能对180°或360°度范围进行成像,并实现对成像区域内所有目标进行从点到面的同步高清监控,达到无缝监控、点面兼顾的效果。 本产品及技术可应用于各种需要了解城市地理信息,以及不同细节层次的准实时动态真实影像情况的可视化城市管理应用场合,能够基于GPS信息将其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可提供给安防、城管、交通、消防、城市规划等各类具有城市地理信息及可视化城市管理需求的行业人员使用。 一、技术特色 全景:单台摄像机就能对180°或360°度视角范围进行成像。 高清:1080P全高清视频传输和录像。 超微光感知技术:采用双阶 3D 去噪算法、自动增益控制、自动背光补偿等技术,超低照度、超低噪声、全彩色,宽动态全景摄像,在光线暗淡的情况下依然能呈现彩色画面。 一键式点面联动:针对目前监控摄像机“看得清却看不全”“看得全却看不清”的矛盾,将高清高速球的“点”与全景摄像机的“面”搭配组合,实现由“面”及“点”的一键式操控,点击全景画面的任何一个位置,系统可立即调度高速球转到预定监视点,配准精度高达0.05°,响应时间小于0.1秒,使监控全局与局部细节一览无遗。 支持多分辨率采集和多码流传输。 IP66高防护等级,全天候室内外应用。 二、实景视频演示 低照度效果演示

立体显示工作原理

立体显示技术介绍 一、.什么是立体显示? 立体显示或者称为3D显示,是指采用光学等多种技术手段来模拟实现人眼的立体视觉特性,将空间物体以3D信息再现出来,呈现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图像的一种显示方式。相比于2D显示,3D显示提供给观看者更加强有力的沉浸感和震撼力。 人们之所以能够轻易地判断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及不同物体间的相对位置,是因为人眼具有立体视觉。人们用以感知空间的主要生理机能有焦点调节、两眼集合、双目视差及单眼移动视差等。其中,双目视差担负着立体空间知觉的核心任务。焦点调节是为了把所注视的物体清晰地成像到视网膜上的眼球动作;两眼集合是当人在注视某个物体时左右眼视线往注视点上交汇而产生的眼球动作;双目视差是指由于人的左右眼从不同角度观看物体,从而成像于左右眼视网膜上的图像略有差异;单眼移动视差是指当观看者或被观看物体发生移动时人眼将看到物体的不同侧面。3D显示就是以人眼的立体视觉特性为基础的。 二、立体显示的实现方法 立体显示的实现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为助视3D显示和裸眼3D显示。 ?助视3D显示是靠眼睛佩戴助视设备来实现,如大家熟悉的偏光眼镜,这方面技术已成熟,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亮度低,佩戴舒适度差等。 ?裸眼3D显示是通过光栅、集体成像、体3D和全息技术来实现3D立体成像,人眼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应用前景广泛,是目前显示研究的重点课题。 1.什么是光栅3D显示? 光栅3D显示器由光栅和2D显示器精密耦合而成。其中,光栅作为分光元件,对光线传播的路径进行一定方式的控制,使观看者的左右眼观看到不同的视差图像。可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显示和电视。如光栅3D显示手机就是采用双摄像头采集图像形成3D效果来实

Bruker In-Vivo Xtreme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Bruker In-Vivo Xtreme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通过制定本操作规程,规范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使用。 【准备】 1、实验试剂(药物、染料、麻醉剂、水、脱毛膏等); 2、实验对象(小鼠、大鼠、黑鼠、裸鼠等); 3、如需要气体麻醉则要进行氧气准备,将麻醉剂倒入麻醉机中,并检查麻醉机 检查窗中液位位于“min”和“Max”之间;气体麻醉前根据室内温度情况酌情打开动物空气加热器。 【开机】 主机部分: 1、打开X-Ray光源,将开关钥匙打到“ON”的位置; 2、打开主机,将主机右后方的电源开关打到“ON”的位置。接着打开电脑,等待网线图标出现一个黄色三角叹号后,将MI软件打开。 注意:仪器开机以后,需要大约20分钟的预冷时间。 附属部分: 1、如需要进行气体麻醉,则需要打开麻醉机,并对实验对象进行预麻醉; 2、如果需要进行三维旋转拍摄,则需准备动物旋转系统(MARS),动物旋转系 统的准备需要在不开拍摄软件和MARS控制器按钮打到manual的情况下,先按要求将旋转器安装到暗箱中,然后将按钮打到auto,完成之后即可打开MI软件 【拍照】 1、将实验对象摆放到托盘中,拍照部位朝下,如拍摄腹部影像,需将实验对象 腹部朝下,并将四肢伸展开,然后将托盘放入暗箱拍摄位置,放置是托盘缺口朝右侧摆放; 2、双击桌面MI图标,打开MI软件,单击“Capture”按钮,打开拍摄参数设置界面; 1):拍摄界面顶部显示仪器型号。MI软件提供同时拍摄两张图像的功能,即第一张图像是Foreground,主图像,第二张图像是Background,背景图像。 点击Foreground和Background按钮进行切换,对两张图像的拍摄程序分别进行编辑。 2):左边第一部分File里可以执行和创建、编辑修改一个Protocol,同时,Protocol还可以通过点击软件顶部的工具栏中Protocol按钮打开。 3):第二部分是选择拍摄模式,共有5种,分别为Fluorescence荧光,Luminescence化学发光,Radioisotopix同位素,X-Ray X光,Reflectance反射光,另外可以Custom定制程序。 点击Setting的下拉菜单,可以选择我们已经设定好的拍摄程序,或者选择Default Session默认设置,和Current Session来新建一个拍摄程序。每个拍摄模式都有一个默认设置,具体拍摄条件如下(In Vivo Xtreme ENG,42页):

2016年第二批技术攻关计划项目指引重20160148高性能通用DSP

2016年第二批技术攻关计划项目指南 重20160148:高性能通用DSP芯片关键技术研发 重20160243:高性能低功耗安全SOC芯片研发 重20160282:小基站可编程宽带射频收发芯片关键技术研发 重20160308:基于3片式硅基液晶(LCOS)的4K投影系统研发 重20160309:可重构的物联网智能感知关键技术研发 重20160310:面向社区矫正定位跟踪的可穿戴装置研发 重20160311:基于国产安全芯片的移动支付终端研发 重20160312:新版纸币的鉴伪识别关键技术研发 重20160313:面向多信号源的一体化小型基站装置研发 重20160314:基于集成成像的真三维视屏显示系统研究 重20160315:智能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研发 重20160316:用于植物生长的全光谱LED光源模组研发 重20160317:LED 芯片级封装(CSP)关键技术研究 重20160318:碳化硅功率器件关键技术研发 重20160319:大气颗粒物在线监测技术研发 重20160320:低温锡膏的研发 重20160321:高通量基因测序核心工具酶的开发 重20160322:新一代干燥型基因诊断试剂的关键技术研发 重20160323:亲水树脂填料分离纯化新型血浆蛋白的关键技术研发 重20160324:微生态活菌制品工艺及其生产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重20160325:肿瘤靶向性T-CTL免疫细胞治疗 重20160326:肿瘤光学治疗的纳米光敏剂研发 重20160327:幽门螺杆菌抗体谱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及试剂盒的开发 重20160328: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糖尿病院外监护平台关键技术研发 重20160329:乙酰基亚硝基脲(ENU)化学诱变创制猪种质资源关键技术研发 重20160330:再生骨料混凝土用缓释高效减水剂关键技术研究 重20160331:挥发性有机物净化催化剂研发 重20160332:边坡稳定性预测预报及垮塌控制技术研究 重20160333:常温高效市政污泥干化关键技术研发 重20160334:多功能抗病原微生物新型空气净化系统关键技术研发 重20160335:智能电动平衡车专用控制电路研发 重20160336:用于高频大功率电子系统的氮化镓高迁移率电子器件(GaN HEMT)研发重20160337:超低照度图像传感芯片及无线低功耗被动红外安全相机研发 重20160338:适用iOS的高速存储电路研发 重20160339:电子纸显示驱动单芯片研发 重20160340:硅基高速光耦系列芯片关键技术研发 重20160341:超低功耗高压超结功率器件关键技术研发 重20160342:单层石墨烯在锂离子动力电池隔膜中应用研发 重20160343:医用三维石墨烯水凝胶制备关键技术研发

高清网络监控摄像机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高清网络监控摄像机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技 术 设 计 方 案 介 绍

第一章公司简介 质量方针:以人为本、质量第一 公司成立至今,坚持以领先的技术、优良的商品、完善的售后服务、微利提取的原则服务于社会。我公司为您提供的产品,关键设备采用高质量进口合格产品,一般设备及材料采用国内大型企业或合资企业的产品,各种产品企业都通过 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有一支精良的安防建设队伍,由专业技术人员为您设计,现场有专业技术人员带领施工,有良好职业道德施工人员。我公司用户拥有优质的设计施工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保障。 客户哲学:全新理念、一流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开创数字新生活 专注——维护世界第一中小企业管理品牌、跟踪业界一流信息技术、传播经营管理理念是吉伟永恒不变的追求,吉伟坚持“全新的理念、一流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是吉伟取得今天成功的根本,也必将是吉伟再创辉煌的基础! 分享——“道不同,不相谋”,吉伟在公司团队之间、渠道伙伴、客户之间均倡导平等、共赢、和谐、协同的合作文化,在迎接外部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共同期待发展和超越,共同分享激情与快乐!“合作的智慧”是决定吉伟青春永葆的最终动力! 我公司全体员工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创未来!我们秉承真诚合作精神向广大客户提供相关的系统解决方案,设备销售及技术支持,价格合理,欢迎来人来电咨询、洽谈业务!

第二章什么是高清网络监控摄像机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快速发展和技术突飞猛进,公共秩序安全、生产安全、财产安全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使以视频信息为特征的视频监控更为广泛地被应用在各行业领域,从传统的安防监控向管理和生产经营监控发展,从室内到无人值守特定场合应用的监控。 传统的监控模式已不能满足政府“平安城市”、金融系统、高等教育、监管、监狱、文博等行业对安防的需求,而拥有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远程化特点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则成为新的应用趋势,并形成一个高效、安全、先进的网络视频监控体系。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H.264编码压缩算法得以成功推广,随着用户的逐步认可、价格的降低及功能的完善,必然迎来高清网络摄像机主导未来视频监控领域的时代。

cy染料小动物活体成像操作流程

cy染料小动物活体成像操作流程 2017/4/13 吲哚花菁绿(ICG,indocyanine green)是经过FDA认证的菁染料,出于安全考虑,后期应用于活体(人、动物、细胞)的染料在结构上都和ICG有相似或相近之处。cy系列染料是Amersham公司(目前为GE公司)最初开发的染料体系,它的桥环由苯并吲哚变为吲哚环,并在吲哚的苯环上对称地引入硫酸根基团,水溶性得到很大改善,分子量降低后对大分子的亲和力有所增加。cy系列菁染料多带有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NHS ester)、异硫氰酸酯(NCS)等活性基团,可与蛋白质、多肽、DNA或其他生物分子中的羟基、氨基或巯基以化学键的方式键合,表征生物分子的特性,形成具有生物功能的标记衍生物,广泛被用于抗体、多肽、小分子等多种荧光探针的合成中,可以说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近红外染料。cy染料应选择GE、李记生物等公司产品,化工企业提供的cy染料产品,一般不作为活体成像使用。 一、Cy染料在活体成像的应用领域 1. 标记特异性抗体 在CY菁染料标记蛋白的研究中,除了牛血清白蛋白以外最先开始涉及的功能性物质是抗体。从起初与IgG结合,用荧光光纤免疫传感器(FFOI,fluorescent fiber-optic immunosensor)考察抗原抗体反应,到现在连接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片段,对动物全身进行免疫荧光显影,分析片段在体内的分布代谢情况。分析cy-抗体复合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器官中的荧光强度变化,可对抗体的靶向性、清除率等有更直观的评价。不过,染料抗体衍生物在降低背景噪音和非特异性吸附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 标记特异性多肽(Conjugating to peptides) 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与菁染料衍生物结合的多肽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针对肿瘤表面过量表达的受体;另一种则针对肿瘤相关酶类。前者的报道很多,如生长激素抑制素、表皮生长因子,甚至一些特殊设计过的短肽,都可以被用来靶向结合肿瘤,现在更趋向于一些只有十几个氨基酸的环肽,因为它分子量小易于接近肿瘤部位,且呈环状构形不易被分解。Cy系列染料均能利用自身携带的活性基团直接与环肽结合,部分此类探针检测发现,在近红外光学显影和放射显影在浅表的分辨率相似,但在深层组织中前者的信噪比更高。针对酶类研究一般是设计酶特异性荧光探针,这种与Cy系列染料结合的检测技术除了在体内定位时有显著优势外,亦可作为体外检测手段与一些常用技术结合,辅助确定组织中该酶的存在。

纹影仪成像系统

纹影法又称施利伦(schlieren)方法,是一种经典的光学显示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在被测流场中的折射率梯度正比于流场的气流密度原理,将流场中密度梯度的变化转变为记录平面上相对光强的变化,使可压缩流场中的激波、压缩波等密度变化剧烈的区域成为可观察、可分辨的图像,从而记录下来。把具有高时间分辨本领的告诉相机与纹影法结合起来,便成为高速纹影法。该方法在轰爆与冲击波物理实验中,用于显示流场、冲击波阵面及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观察高压力下自由表面的微物质喷射、界面上的波系状况、界面不稳定性以及高压下火花放电等弱冲击波的发展等,是一种有着广泛用途的光学测试技术。 纹影系统按照光线通过被测流场区的形状,分为平行光纹影系统和锥形光纹影系统两大类,但二者成像原理相同。锥形光纹影系统的结构简单,其灵敏度比平行光纹影系统更高,但是这种纹影系统由于是同一条光线反复经过被测区,会导致被观察区的图像失真。而平行光纹影系统能够真实地反映被观察区密度的变化,在实验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平行光纹影系统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种,透射式的光学成像质量好,但对视场要求比较大,要加工大口径的纹影透镜又比较困难,反射式的光学成像虽然带有轴外光线成像造成的彗差和像散两类象,但是只要在光路上采用“Z”形布置和在仪器使用时将光刀刀口面调整到系统的子午焦平面和径向焦平面上,就可以减少两类象差,从而得到满意的结果。透射式纹影系统、反射式纹影系统组成如下图: 图1:透射式纹影系统组成图

图2:反射式纹影系统组成图 纹影仪是实现纹影法的基本仪器,常被用于配合相机或高速相机观察透明介质因各种因素引起的分布、传播过程以及扰动强度等。如研究激光与物质作用、分层流、多项流、传热与传至、激波、超声波流、燃烧、火焰、爆炸、高压放电、等离子体、内弹道及某些化学反应等学科的流场密度变化科学研究。其常见样式如下: 使用纹影仪观察燃油喷雾在整个燃烧室内发展变化的应用举例:

集成成像方向性再现

集成成像方向性再现 纪超超1,邓欢1, 王琼华1,2 (1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成都,610065) (2 四川大学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成都,610065)摘要:文中提出了一种聚焦模式下的集成成像方向性再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像素提取实现极小的观看视角供单人观看3D图像,同时在一定的观看区域内可以控制重建3D图像的观看方向。通过理论分析和像素提取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可行性。该方法有望实现在一台电视同时播放多套3D节目,其应用潜力巨大。 关键字:集成成像;方向性再现;像素提取 Integral Imaging Directional Reconstruction Chao-Chao Ji1, Huan Deng1, and Qiong-Hua Wang1,2, (1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undamental Science on Synthetic Vision,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integral imaging directional reconstruction method in focused mode.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provide a very small viewing angle and three-dimensional (3D) images only for one person through pixel extraction. In addition, it can control the viewing direction of the reconstructed 3D images within a view zone. According to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it is possible for a TV to show multiple 3D programs at the same time. Keywords: integral imaging; directional reconstruction; pixel extraction. 1 引言 在目前众多三维(3D)图像显示技术中,集成成像显示技术能够提供全真色彩与全视差的3D图像且不需任何辅助的设备,是最有希望较快实现3D电视的技术之一[1-3]。一个集成成像显示系统的观看特性通常可通过图像分辨率、观看视角、图像深度等参数表征。对于一个常规的集成成像系统,如果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固定,其三个参数之间有一个平

超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技术参数

超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技术 参数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超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技术参数 一超高清摄像机 、超高清摄像系统逐行扫描数字化主机分辨率 × 、超高清摄像系统,有效像素≥万视频输出: : 图像处理模块,保证出血时图像亮度不下降。 *、细节增强功能(边缘增强血管增强),可保证图像整体亮度及色彩还原性。*、具有除烟雾功能,可提供更清楚的图像效果。 、摄像机主机与光源直接连接,实时控制亮度调节。 *、多种语音模式,可选中文界面,可接键盘输入存储患者资料。 、预设多种内镜操作模式与自定义编辑。 、影像记录快照:储存图像格式为,分辨率是全高清()移动盘存储 、高清变焦适配器—变焦适配器 .灯光源≧ .灯泡使用寿命> 小时 .锁键式光纤插口,可使用多种不同直径导光束 ,可兼容、、等导光束 .含休眠模式,降低光源损耗 二冷光源 .色温 三医用监视器 . 寸监视器,分配率超精细:()×()() .全彩色:万色(比特×色)高灰度: .高对比度的水平取像(技术)液晶面板实现了上下左右达°液晶显示的高标准的超广角性能。具有可抑制随广角而改变的灰度及色彩的高品质的发色特性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两路输入双画面显示,多种输出接口:两种输入视频可同时显示,分别为两分割画面的画外画形式及主画面中显示副画面的画中画形式,在一台监视器上同时对两个画面进行确认,节省空间。根据安装的选件模块,、及等信号可以通过画中画和画外画显示同一信号。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配备()伽玛:配备广播领域具有的视频监视器标准的伽玛()。同时还采用医用数字成像及以灰色标度标准函数() 为通信()标准的伽玛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四、导光束 进口Ф , 可高温高压消毒 五、进口 ° . 钴镍合金材质,蓝宝石镜面 . 激光无缝焊接,密封性强 . 全高清,大视野清晰影像 . 兼容各品牌系统 .可高温高压 进口 °鼻窦镜支 . 钴镍合金材质,蓝宝石镜面 . 激光无缝焊接,密封性强 . 全高清,大视野清晰影像 . 兼容各品牌系统 .可高温高压

仪器一: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

仪器一: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 (一)具体参数要求 1、系统性能 *具备高灵敏度的生物发光二维成像功能; *具备高性能的荧光二维成像功能; *具备荧光分子断层成像技术,能够实现真实三维断层扫描,获取真实三维信息; 具备基于切伦科夫辐射原理的放射性同位素成像功能; *具备高品质滤光片及光谱分离算法,可实现自发荧光扣除及多探针成像; 实验中能够实现生物发光及荧光成像模式的联合使用,并能将影像融合叠加; 具备国际公认的光学信号定量方法; 2、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癌症、干细胞、感染、炎症、免疫疾病、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基因治疗等多种疾病分子机理及相关药物研发的临床前研究。 3、主要技术参数 3.1仪器硬件部分 3.1.1二维成像部分 *采用背照射、背部薄化科学一级CCD; *CCD采用电制冷方式,工作温度达到绝对-90℃,温度可视化; *CCD 量子效率大于85%(500-700nm); *最小检测光子数可达100光子/秒/弧度/平方厘米; 采用定焦镜头,最大光圈可达f/0.95,可自动聚焦; 成像视野范围可调,最大视野能够满足至少3只小鼠同时成像; 动物载物台温度可控(20-40℃),且即时温度可通过软件显示; *生物发光灵敏度达到可检测小鼠皮下少于100个生物发光细胞(需提供证明文献); 荧光光源采用高效金属卤素灯,功率不低于150瓦; *激发光滤片标配数量不少于19个,发射光滤片标配数量不少于7个; *所有滤片均为高品质滤光片,透光率可达95%,滤片表面采用多层硬性涂料防护,防止因长期照射导致的滤片退化或损伤,使用寿命长; 具备高品质成像暗箱,避免仪器背景信号的过多产生; 仪器出厂前经过国际标准的NIST光学校准; 仪器具备定时自检功能,可自动去除仪器本身产生的背景信号。 3.1.2三维成像部分 具备反射照明方式,以获取小动物体表轮廓结构; *具备透射照明方式,并通过底部多点透射扫描,获取三维重建所需的断层信息; *具备荧光分子断层成像技术,能够实现小动物体内任意深度的信号探测; *透射激发光源为长寿命固态激光器,能满足体内有效激发深度>2cm;

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在神经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技术在神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PerkinElmer 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技术已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临床前医学研究及药物研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众多应用领域中,神经疾病研究是活体光学成像技术的应用热点之一。在应用活体光学成像技术进行神经相关疾病研究中,常用的标记方法及应用领域包括:1、利用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或荧光蛋白作为报告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体外转染神经肿瘤细胞、神经干细胞等细胞,进行神经肿瘤、神经发育及细胞治疗的相关研究;2、利用荧光素酶作为报告基因标记神经疾病相关基因构建转基因动物,进行神经疾病机理研究;3、利用功能性荧光探针监测神经疾病的发生发展。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例进行阐述: 一.神经肿瘤研究 与其它类型肿瘤研究类似,利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技术可以长期监测神经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例如,利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肿瘤细胞,通过肿瘤发光情况的变化,观测肿瘤的生长及药物对于肿瘤的治疗效果,如下: 上图:应用 IVIS 系统长期观测原位接种的经生物发光标记的 U87-MG-luc2 神经胶质瘤的生长。 上图:应用 IVIS 系统观测血管生成抑制剂对 U87-MG-luc2 生长的移植。A.对照组;B.给药组

除了利用生物发光成像技术进行神经肿瘤研究,还可应用功能性荧光探针监测肿瘤,例如,通过应用荧光染料标记的DHE 探测神经胶质瘤中的活性氧自由基,从而监测肿瘤的发展情况。基于IVIS 系统的多模式成像功能,可以同时应用生物发光及荧光成像功能共同监测肿瘤,如下: 上图:左.应用荧光成像技术观测尾静脉注射 DHE 后观测D HE 对肿瘤的靶向;中.应用生物发光成像技术观测经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肿瘤;右.荧光与生物发光成像结果融合。 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神经元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以导致功能障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性肌萎缩症等。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进行上述疾病相关研究的主要方式为:1、通过构建生物发光标记的疾病动物模型,观测疾病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进而反映疾病的发生发展;2、应用功能性荧光探针观测疾病特异性标识物,进而反映疾病的发生发展。下面以阿兹海默症的研究为例进行阐述: 阿兹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AD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 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 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丢失伴随胶质细胞增生等。基于特殊的病理特征,研究者可以通过不同思路应用活体光学成像技术,对阿兹海默症进行观测。 如 Wattnoek 等人基于阿兹海默症的发生伴随胶质细胞增生的病理特征推测,伴随阿兹海默症的发生发展,胶质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的表达量也会增多。利用W estern Blot 及免疫组化等技术手段进行体外实验显示,随着β 淀粉样蛋白表达的增多,GFAP 的表达量也同时增多,两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成

小动物活体成像操作说明手册

小动物活体成像操作说明手册 第七部分操作 7.1准备程序 图7.1麻醉准备程序 在开始麻醉程序之前,做一些准备程序可以帮助实验顺利进行,请参看图7.1 1) 请把不用的出气口用特制的黑色橡胶塞塞住。(PN10168) 2) 把锥形通气口的位置对准。 3) 在麻醉程序开始前对照图片确保出气支管位置正确。 4) 确认气体循环管没有打结阻塞和松动。 5) 确认蒸发器内有足够的乙氟醚(Isoflurane),如果需要注入请参看下一节。 7.2蒸发器注入程序 警告:不能在正在进行氧气供应时向蒸发器内灌注液体乙氟醚(Isoflurane)。注入前,关闭供应打开前面板上两个阀门开关监视流量计。当流量球在指示管中的底部保持不动时说明已无气体流动,此时可以进行注入。 警告:只有当蒸发器控制旋钮处于关的位置才可以进行注入,在注入过程中不能打开任何氧气供应。

警告:只能使用乙氟醚(Isoflurane)不要使用其它麻醉气体,使用其它麻醉剂可能会导致危险。 警告:在处理剩余的麻醉剂时实验室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建议遵照已公布的安全条例进行操作,当丢弃剩余的乙氟醚(Isoflurane)时使用蒸发器使用手册上推荐的合适的化学容器。 警告:使用时XGI,8麻醉系统要保持直立状态。 蒸发器注入步骤 1) 如图7.2所示,确保氧气供应被切断,可以在源头或减压阀处关掉它。 2) 如图7.3所示,确保蒸发器开关处于关的位置。 3) 打开两个前面板的阀门开关释放XGI,8的氧气,如图7.4所示可以看到阀 门处于打开位置,流量计指示氧气已放完后,关闭这两个阀门开关。 4) 反时针旋转卸掉蒸发器的螺丝帽(如图7.5)。确认试剂是乙氟醚(Isoflurane), 缓慢的倒进灌入口,透过玻璃指示窗随时观察乙氟醚(Isoflurane)的水平线,注意不要超过最大允许线。如图7.6所示。 5) 注意:如果蒸发器在灌注前是干的,水平线在开始会轻微下落因为内部的棉 芯会吸收一部分试剂。 6) 当乙氟醚(Isoflurane)达到玻璃指示窗上的最大标线时,表明蒸发器已灌注 满。此时应停止,不要过分灌注。顺时针旋紧螺丝帽。为防止泄漏,请仔细检查螺丝帽已旋紧。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关键词:动物成像分子影像学光学成像2010-04-20 00:00 来源:互联网点击次数:5089 1、背景和原理 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r等人提出了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的概念——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传统成像大多依赖于肉眼可见的身体、生理和代谢过程在疾病状态下的变化,而不是了解疾病的特异性分子事件。分子成像则是利用特异性分子探针追踪靶目标并成像。这种从非特异性成像到特异性成像的变化,为疾病生物学、疾病早期检测、定性、评估和治疗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分子成像技术使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成为可能,它的出现,归功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转基因动物模型的使用、新的成像药物的运用、高特异性的探针、小动物成像设备的发展等诸多因素。目前,分子成像技术可用于研究观测特异性细胞、基因和分子的表达或互作过程,同时检测多种分子事件,追踪靶细胞,药物和基因治疗最优化,从分子和细胞水平对药物疗效进行成像,从分子病理水平评估疾病发展过程,对同一个动物或病人进行时间、环境、发展和治疗影响跟踪。2、分子成像的优点分子成像和传统的体外成像或细胞培养相比有着显著优点。首先,分子成像能够反映细胞或基因表达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从而了解活体动物体内的相关生物学过程、特异性基因功能和相互作用。第二,由于可以对同一个研究个体进行长时间反复跟踪成像,既可以提

高数据的可比性,避免个体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可影响,又不需要杀死模式动物,节省了大笔科研费用。第三,尤其在药物开发方面,分子成像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根据目前的统计结果,由于进入临床研究的药物中大部分因为安全问题而终止,导致了在临床研究中大量的资金浪费,而分子成像技术的问世,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将使药物在临床前研究中通过利用分子成像的方法,获得更详细的分子或基因述水平的数据,这是用传统的方法无法了解的领域,所以分子成像将对新药研究的模式带来革命性变革。其次,在转基因动物、动物基因打靶或制药研究过程中,分子成像能对动物的性状进行跟踪检测,对表型进行直接观测和(定量)分析;3、分类分子成像技术主要分为光学成像、核素成像、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成像、CT成像五大类。(1) 光学成像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 Cyt及dyes等)进行标记。利用一套非常灵敏的光学检测仪器,让研究人员能够直接监控活体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通过这个系统,可以观测活体动物体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感染性疾病发展过程、特定基因的表达等生物学过程。传统的动物实验方法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宰杀实验动物以获得数据, 得到多个时间点的实验结果。相比之下,可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