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法期末总结

国际法期末总结

国际法期末总结
国际法期末总结

【名词解释】

1.国际习惯(international custom):经接受为法律的一般实践、惯例或做法

2.强行法 (jus cogens):在国际社会中必须绝对执行和严格遵守的,不得随意选弃、违反或更改的国际法规范

3.永久中立国 (permanent neutralized state):根据国际承认或国际条约,在对外关系中担任永久中立义务的国家

4.国家豁免(state immunity):一国的国家行为或国家财产,非经该国同意,不受外国管辖

5.用尽当地救济(exhaustion of local remedies):受害者本人应用尽在居留国的所有救济程序(司法、行政),如此还不能实现其合法权利时,其国籍国即可行使外交保护权

6.引渡 (extradition):一国应外国的请求,根据条约或互惠原则,将处在其境内的被外国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人移交给请求国,以便处罚或判刑的司法协助行为

7.庇护(asylum):国家对因政治原因被追诉或受迫害而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居留,并予以保护的行为

8.全民公决(referendum):国际法承认在特定条件下,由某一领土上的居民投票决定领土归属

9.群岛基线 (archipelagic baseline):划分群岛国主权海域的界线,指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岛屿和各个干礁最外缘各点的直线

10.无害通过权(right of innocent passage):不损害沿海国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通过的权利

11.过境通行 (transit passage):专为在连接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一个部分与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另一个部分的海峡以继续不停和迅速过境的目的而行使航行和飞越的自由

12.紧追权(right of hot pursuit):沿海国当局在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在其内水、群岛水域、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上,包括大陆架设施周围的安全地带内,违反该国法律和规章时,可对该国船舶进行紧追

13.登临权(right of visit):一国军舰对公海上的外国船只有合理根据认为其从事海盗、奴隶贩卖、未经许可的广播、没有国籍等嫌疑的,享有登临该船的权利,甚至可以进行搜查14.平行开发制 (single exploitation system):区域资源的开发权由联合国海洋管理局企业部开发和由缔约国或国营公司担保下的具有缔约国国籍或由这类国家的国民有效控制的自然人和法人与管理局以协作方式开发

15.加权表决制 (weighted voting):根据一定标准和规则,分别给予国际组织成员以不同票数或不等值的投票权的表决制度

16.联合国专门机构 (specialized agencies):根据特别协定而与联合国建立关系,或联合国决定而创立的对某一特定领域有国际责任的全球性、政府间、专门的国际组织

17.双重否决权(double veto):联合国安理会每一个常任理事国享有的,以投反对票阻止安理会关于实质事项和先决问题的决议通过的权利

18.条约必须信守 (pacta sunt servanda):条约依法缔结生效后,即对各方当事国具有约束力,必须由各当事国善意履行

19.条约保留(reservations to treaties):一国在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条约时所做的片面声明,目的在于排除或更改条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适用时的法律效果

20.任择性强制管辖(optional compulsory jurisdiction):国家随时做出单方面声明,就与接受同样义务的其他国家发生的某些法律争端,承认国际法院的强制管辖权,而不需要另行订立特别条约

21.反报 (retorsion):一国对另一国不礼貌、不友好的行为以同样类似的行为回应,针对的是不友好而非不法行为

22.斡旋 (good offices):第三者不介入具体争端,主要运用外部手段促使当事国从事谈判以解决争端

23.外交团(diplomatic corps):各国驻同一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馆长及其外交人员的总称

24.国家继承(succession of State):一国有领土变更的法律实施,其在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依法转移给其他国家

【简答题】

1.简述国际法的渊源

概念:国际法是由一系列调整国际关系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组成的,这些原则、规则和制度第一次出现的地方或最初的表现形式就是国际法的渊源。

内容: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现代国际法的主要渊源,司法判例、各国权威最高的国际法学家的学说和其他国际法渊源可作为确定法律规则的辅助手段,这些与作为补充渊源的一般法律规则一起被视为广义上的国际法渊源。

★国际条约:国家间、国家与国际组织间、国际组织相互之间所缔结的以国际法为准的国际书面协定

★国际习惯:经接受转为法律的一般实践、惯例或做法

★一般法律原则:各国国内法、特别是私法中所共有的原则

★司法判例、法学家的学说:只是认识、证明国际法的辅助手段,本身不构成国际法渊源

2.简述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强行法的关系

强行法:国际社会中必须绝对执行和严格遵守的,不得随意选弃、违反或更改的国际法规范国际法基本原则与国际强行法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

★共同点:国际法基本原则属于强行法的范畴

★区别:强行法规则并不必然包含全局性、普遍性原则的特点

3.简述法律上的承认及其效果

概念:承认是指现存国家对另一国家或其政府存在这一事实以一定的方法表示接受的政治和法律行为。

效果:①法律上:国家间关系的正常化并建立正常的领事关系和外交关系,可以缔结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条约和协定,承认并尊重被承认国的法律的效力,承认国家及其财产的司法豁免权,被承认国有权要求和接收坐落在承认国管辖范围内的原本属于原国家的财产。

②事实上:承认国内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缔结非政治性条约,被承认国在承认国法院享有司法豁免权,双方可以建立经济、贸易关系,接受被承认国的领事和商务代表。

4.简述国家债务的继承原则和规则

地方债务不继承:地方债务指地方当局借用并用于地方的债务,国家债务是指以国家名义举债并用于整个国家的债务,地方化债务是指以国家名义举债但用于地方的债务

恶债不继承:非法债务,尤其指用于与继承国根本利益相违背的目的的债务

5.简述传统国际法中领土取得的方式

先占:国家占有无主地并取得主权。先占的主体是国家,私人的占取行为只有经过国家的授权或事后追认,才能视为国家的占取行为。先占的客体是无主地,指从未被占有或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先占国必须明确作出对无主地占领的意思表示,并实施有效占有。

时效:国家占有他国的部分领土,而占有者已经相当长时期继续并安稳的占有,没有其他国家连续不断的提出抗议和主张,该国就取得该土地的所有权。

添附:一国领土通过自然作用或人为措施获得增加或扩大。

征服:国家以武力占领他国领土的部分或全部,战后经过兼并而取得该领土的主权。

割让:一国根据条约将本国的领土转移给他国,包括以武力形式迫使的强制性割让,和在自愿平等基础上缔结条约的非强制性割让。

6.简述国际责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概念:国家违反所承担的国际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要件:①行为违背了国际义务,构成国际不法行为:一国的行为不符合国际义务对他的要求,也就是一国实际采取的行为与国际义务要求该国的行为不相符。②该不法行为应视为国家的行为,国家责任应归咎于有关行为国:国家机关,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外交使节,国家官员,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力要素的实体,已过交由另一国支配的机关,逾越权限或违背指示,私人受国家指示,导致新国家诞生的叛乱运动或其他运动

7.简述国家责任免除的情形

同意:一国以有效方式表示同意另一国实行某项特定行为时,该特定行为的不法性在与该国的关系上宣告解除,但该行为不能逾越该项同意的范围

自卫:由于受到他国的武力侵略和武装攻击,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采取的武装反击行为,属于当代国际法中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例外

反措施:受害国针对一个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国不履行国家责任条款规定的法律后果而采取的措施,以促使责任国履行其义务

不可抗力:人们没有办法抗拒的强制力,一国对于另一国的行为因不可抗拒的力量或该国无法控制、无法预料的事件发生,致使该国不可能履行其义务的行为

危难:代表国家执行公务的机关或个人,在遭遇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其生命或受其监护的人的生命,不得不作出的违反本国国际义务的行为

危急情况:一个国家在本身遭遇严重危及本国的国家生存和根本利益的紧急情况下,为了应付或消除这种紧急情况而采取措施所做出的违背国际义务的行为

8.简述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相互关系

联系:两者都是领海主权的延伸,体现了沿海国的利益。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200海里以内,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领域是重叠的,并且沿海国的权利义务也有重叠之处,保障了沿海国对自然资源的专属权利以及其他国家的航行和飞越自由。

区别:对大陆架权利的取得,不依于宣告,而依于存在的事实;对专属经济区权利的取得得依于宣告,没有宣告就不能成立专属经济区。200海里是大陆架的理论最小宽度,却是专属

经济区的最大宽度。沿海国在大陆架上仅对各种非生物资源享有专属的权力,而在专属经济区内对所有的资源都享有专属权。

9.简述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及其与联合国的关系

法律地位:有独立的组织约章、成员国、组织机构和活动程序,有独立的国际法律人格

关系:在不违反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前提下,联合国区域性组织又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职能。联合国要求和鼓励区域性国际组织尽先和平解决区域争端,或者根据安理会的授权后协助安理会权力而采取强制行为。区域性国际组织维持国际安全和和平的活动构成了联合国维持和平的一部分,单独立与联合国之外,不是联合国的组成部分。

10.简述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表决制度及各自决议的效力

大会:每一个会员国享有一个投票权,对于重要问题应以到会并投票的会员国2/3多数决定,其他问题应以到会并投票的会员国过半数(简单多数)决定。大会虽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享有极广泛的职权,但这些职权大多属于建议性质,其中政治方面的讨论和建议权还受到安理会职能的制约。

安理会:程序性事项的决议应以15个理事国中的9个可决票通过,其他事项的决议应以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同意票)通过,常任理事国不参加投票或弃权,不构成否决。在决定“是否属于程序性这一先决问题”时,常任理事国有双重否决权。安理会的表决程序是一种复轨表决制,只要求多数,不要求一致,核心是赋予大国“否决权”的特权。

11.简述条约与第三国的关系

条约的相对效力原则:条约只对缔约方有效力,不涉及第三方,未经第三国同意,不得为其创设权利和义务

★为第三国规定义务:条约所有当事国必须有已将该规定作为第三国义务确立的方法,第三国必须明确以书面形式接受了该义务

★为第三国规定权利:第三国尚无反对表示,推定其表示同意

★条约所载规则因国际习惯而对第三国有约束力

★由条约建立的客观制度合医办国际强制法规范:包括规定某些区域或领土中立化、非军事化的条约或自由航行的条约

12.简述条约无效的情形

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的规定

错误:一项错误在一国缔结条约时如果存在,并且构成该国同意承受条约的必要根据或事实,则该国可以援引条约内的错误主张条约无效(自身情况不能作为理由)

欺诈和贿赂:一旦发生,从根本上就会影响到协定的效力

强迫:对一国代表和国家的强迫,缔约无效

与一般国际强行法相抵触:强行法的本质是维护国际社会的法律信念,符合基本道德标准

13.简述使馆的主要职务

代表:在接受国中作为派遣国的代表,最基本的职务

保护:在国际法许可的范围内在接受国中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的利益

谈判:代表政府与接受国谈判

了解和报告:用一切合法手段了解接受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并向本

国政府报告

促进: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友好关系,发展两国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关系

其他:领事职务,保护第三国国民利益

14.简述领事关系和外交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①两国同意建立外交关系,也就意味着同意建立领事关系。②领事官一般与外交官同属于外交组织系统,由外交部门领导,外交使节也可以同时执行领事职务;当两国之间无外交关系的场合,领事也有兼办外交事务的。

区别:①使馆全面代表派遣国,与接受国政府进行外交往来,而领馆通常只就护侨、商业和航务等领事职务范围内的事务与所在国的地方当局交涉。②使馆所保护的利益是全面性的,活动范围是接受国全境,而领馆保护的利益则是地方性的,活动范围一般限于有关的领事区域。③领事特权与豁免略低于外交特权与豁免

15.简述国际法院的管辖权

诉讼管辖权(最主要的职权)

★对人管辖权:联合国的会员国,《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根据安理会决定的条件,预先向国际法院书记处交存一份声明表示愿意接受国际法院管辖及履行相关其他义务的国家。三类国家的地位是相同的

★对事管辖权:①自愿管辖:对于任何争端,当事国都可以在争端发生后,达成协议,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②协定管辖:现行条约或协定中,规定各方同意将有关的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③任择强制管辖:当事国,可以通过发表声明,就具有下列性质之一的争端,对于接受同样义务的任何其他当事国,接受法院的管辖为当然具有强制性,而不需要再有特别的协定。

咨询管辖权

★联合国大会及大会临时委员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要求复核行政法庭所作判决的申请委员会以及经大会授权的联合国专门机构或其他机构,可以就执行其职务中的任何法律问题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

【论述题】

1.国际法的法律性质

法律性:国际法时用来调整国家及其他主体行为的,对其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制度体系,因而具有规范性、强制性等共有的特征。任何国家都必须遵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强行规定,违反者构成国际不法行为,从而承担相应的国际法律责任。

★无约束力的国际道德和国际礼让,破坏这两者会构成不道德和不友好,但不会引起国际法律责任,因为他们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有约束力的国际法:①各国通过议会和政府宣誓愿意遵守作为国家行为规则的国际法,甚至在宪法中明文确认国际法的效力。②各国在缔结的各种条约中接受权利,承担义务。③在实践中,国际法被各国遵守,破坏只是少部分情况。④国际法的效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违法者实行某种制裁为保证的。

国际性:①社会基础的国际性:独立并存的主权国家是国际法产生的前提,没有独立主权国家的存在,国际法也不可能存在。②调整对象的国际性:国际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关系,国际法律关系是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国际关系。③形成方式的国际性:国际是在国家交往中

以条约或习惯等各国同意的方式而形成的法律,不是一国单方的行为。

2.引渡制度

概念:一国应另一国之请求,根据条约或互惠原则将处在其境内的被外国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人,移交给请求国,以便处罚或判刑的司法协助行为

根据:引渡的根据是国际条约,国家之间没有此类条约就可以拒绝请求,除非请求国承诺遵守相互条件或特殊约定

条件:双重归罪,被请求引渡的人所实施的行为按照请求国和被请求国的法律都构成犯罪,且必须达到判处若干年有期徒刑以上的程度。

★本国人不引渡原则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主体:通常是国家,请求引渡的国家可以是犯罪行为发生地或受害地,也可以是犯罪嫌疑人的国籍国

程序:①请求国通过外交机关向被请求国提出引渡请求书。②被请求国接到请求书后有主管机关依照国内相关法律进行审查。③执行引渡,一经通知准予引渡,两国就不应拖延的移交被引渡人。

效果:请求国在得到被引渡人之后,对其审判或惩罚要遵守特定原则,只限于请求引渡时所依据的罪行。引渡后在未得到被请求国的同意前,请求国不得将引渡人再引渡给第三国

我国法律:①与我国有条约的依照条约内容中的权利义务进行引渡,没有条约的根据互惠原则进行引渡。②外国向我国提出引渡,满足两个条件才可引渡:均构成犯罪,均可判一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更重的处罚,尚未服刑的时期不少于六个月。③同样需要提交请求书,并由人民法院进行审查,最后执行引渡。

3.公海的管辖权制度

船旗国专属管辖权:取得一国国籍的船舶有权悬挂该国的旗帜,并受该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航行在公海上的任何船只都应具有国际,国家和船舶之间必须有真正联系。

登临权:军舰对公海上的外国船舶享有的登临权是船旗国专属管辖的一个例外,军舰对公海上享有完全豁免权的船舶以外的外国船舶,有合理根据认为有下列嫌疑的,有权登临该船:海盗行为、奴隶贩卖、未经许可的广播、没有国籍、悬挂外国国旗或拒不展示国旗但实际与该军舰同属一个国籍、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如果登临不当,被登临的船舶遭受的损失应获得赔偿。

紧追权:沿海国当局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在其内水、大陆架等范围内违反该国法律和规章时,可对其进行紧追。紧追权只能由军舰、军用飞机或其他有清楚标识的船舶或飞行器行使,要遵守以下规则:由军用飞机或船舶进行、从内水,临海或毗连区开始、持续不停,一旦中断就不能继续进行、进入非紧追国领海时必须中止。

★一些符合普遍管辖条件的国际罪行或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恐怖主义等),任何国家都可以行使管辖权

★根据国际豁免原则,执行公务的国家船只享有管辖豁免权,任何国家不得对其进行管辖★登临权和紧追权是为了维护公海秩序、保障国家主权利益而由国际法授权各国行使的一种程序性权利

4.条约解释的规则

有关学说:缔约方意图解释学派(探究并确定缔约双方的意图),约文解释学派(文字或用语为出发点),目的解释学派(以条约的目的或宗旨为出发点)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31-33条

★31:条约应依照其用语,按上下文并参照条约的目的及宗旨所具有的通常意义,予以善意解释。“通常意义”一般是最可能反映当事国意图的意义,“上下文”除了条约本身以外还应包括当事国为签订条约的任何文书,以及当事国嗣后所定的关于条约解释或其规定的任何协定或惯例以及国际法的有关规定。

★32:当条约的意义不明或难以理解,所获结果明显荒谬或不合理时,为了确定其意义可以使用解释之补充材料,包括条约准备工作及缔结条约的情况。条约的准备工作不是一种主要的解释方法,但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性资料。

两种或多种文字解释的条约

★每种文字的约文应以同一标准作准

★作准文字以外的条约译本在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视为作准条文

★条约用语推定在各作准约文内意义相同

★如果发现意义有差别且解释通则和补充材料不能消除,应顾及该条约的目的和宗旨采用最能调和各约文的意义

5.联合国法律制度在现代国际法中的独特地位

联合国法律制度在现代国际法律关系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国际法律秩序的主干与核心。

★《联合国宪章》是现代国际法最重要的渊源,包括国际社会需要共同遵守的某些一般性规则。《联合国宪章》中明确规定,联合国会员国在本宪章义务与其任何国际协定的义务有冲突时,在本宪章之下的义务优先。因此,就其效力的普遍性和优先性而言,联合国宪章虽然不是国际社会的宪法,但却是现代国际法的重要渊源。

★联合国大会决议对现代国际法具有举世公认的影响,尽管只是联合国的代表机构而不是世界会议,更没有立法权,但联合国大会几乎是由全世界国家的代表组成,有权讨论宪章范围内的任何事项,还可以以决议形式向各成员国和安理会提出建议。关于这些争议的法律效力问题虽然争论很多,但它们反映了各国政府的意愿,是世界舆论的累积和集中表达,特别是直接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必然影响产生国际习惯的传统方式。

★国际法院的判例对于现代国际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际法院是现今国际社会能对诉讼和咨询案件作出法律认定的主要机关。在国际社会不可能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和统一立法程序的条件下,经由国际法院判例来解释、澄清有关法律规则以适应国际需要的途径,对国际法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联合国其他机构的法律活动是国际法在全球政治关系中具体使用、发展和创新的表现。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纽约堡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战争犯进行了起诉、审判和惩处,确立了个人负国际刑事责任的原则。结合这些实践,谈谈对关于个人国际法主体资格的认识

个人是国际刑法的主体而不是客体。因为国际刑法是以控制国际犯罪为主要任务的国际法律体系,国际犯罪离不开具体的个人,而现代国际社会控制国际犯罪必须保障基本人权。因此国际刑法就必须明确规定个人在国际刑法中的地位,规定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例如,《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不仅规定了个人的刑事责任,也规定了被告人的权利、被害人和证人的保护和参与。根据国际法公约的规定和国际实践,作为国际刑罚主体的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但总的来说,即使承认个人在国际法某些领域具有主体资格,其范围以是很有限的。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国际公法英文名解汇总纲目版

国际公法英文名解汇总纲目版 第一章国际法导论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 Jus civile 市民法 Jus gentium 万民法 Jus inter gentes = law of nations 万国法/万国公法 Positive morality 实在道德 International comity 国际礼让 Treaty on European Union = Treaty of Maastricht 《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Naturalists 自然法学派 Solidarists 社会连带法学派 Normativists 规范法学派 Positivists 实在法学派 Sources of law = sources du droit = fontes juris 法律渊源 Monism 一元论 Dualism 二元论 第二章国际法基本原则 Jus cogens 强行法/强制法/绝对法 Sovereignty 主权 The Right of People to Self-determination 民族自决权 第三章国际法主体 Single State 单一国 Federation 联邦 Confederation 邦联 Protected State 被保护国 Permanent Ueutralized State 永久中立国Fundamental Right 基本权利 Secondary Rights 派生权利Right of Independence 独立权 Right of Equality 平等权 Right of Self-preservation 自保权 Right of Jurisdiction 国家管辖权 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属地管辖权/属地优越权 Personal Jurisdiction = nationality jurisdiction = active personality principle 属人管辖权/国籍管辖/积极国籍管辖 Protective Jurisdiction = passive personality principle 保护性管辖权/消极国籍管辖 Universal Jurisdiction 普遍性管辖权 Judicial immunities 外国国家的司法豁免权Recognition 国际法上的承认 Effective control 有效统治 Succession 国际法上的继承 第四章国际法上的居民 Nationality 国籍 Inhabitant 居民 Original nationality 原始国籍/出生国籍 Jus sanguinis 血统主义 Jus soli 出生地主义 Acquired nationality 因加入而取得国籍Naturalization 入籍/归化 Release 放弃(国籍) Deprive 剥夺(国籍) Dual nationality 双重国籍 Active conflicts 国籍的积极抵触 Stateless person 无国籍人 Passive conflicts 国籍的消极抵触 Alien 外国人 Deportation 驱逐出境

国际法期末整理

国际法主要是以国家之间关系为对象的法律,是指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特征: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 2、国际法的制定者是国家。国家间通过协议的方式来制定。 3、国际法的强制力量是依靠国家单独或集体的行为实施的。 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1643-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公会,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原则,这是近代国际法最根本的原则和基础,标志着近代国际法正式产生。 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1、自然法学派:国际法是自然法,或者说是自然法对国家关系的适用,国际法之所以有效力,是因为国际法以人类良知、人类理性、人类法律意识的共同性等自然法则作为依据。(神学的基础-“规范法学派”) 2、实在法学派:国际法效力的依据不是抽象的人类理性,而是现实的国家意志,这种国家意志具有完全的主权和权威。(权力政治说、政策定向说) 3、格老休斯学派:依据为自然法和国家的同意。折中学派。 4、国际法效力的依据是国家之间的协议,既不是自然法则、也不是国家意志。必须肯定国际法是法律病情应该承认它的作用。国家是姑婆激发的制定者,同时又受到国际法的约束,各国之间的协议构成国际发效力的依据。 国际法的渊源 我们认为国际法渊源是指国际法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公认的国际法的渊源。 1、国际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根据国际法而缔结的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书面协议。它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约定必须遵守”是国际法的重要原则,这是指条约对于缔约的国家具有约束力,而有约束力的条约也就构成了国际法的重要内容。 2、国际习惯,指各国重复类似的行为并被认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果。某种常例或通例要形成为国际习惯,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第一,各国重复类似行为。但是,这种类似行为必须是合法的行为,非法行为无论重复多长时间,最终都将为国际法所禁止,不能成为国际习惯。第二,被各国认为具有法律拘束力。各国从事类似行为时,在心理上自觉地认为所从事的行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各国的这种“心理因素”是形成国际习惯的关键要素,是国际习惯具有法律拘束力的直接原因。 3、一般法律原则。指为各国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它可以作为填补条约和习惯的空白,但不是独立的国际法渊源。 4、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方法 司法判例及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作为确定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国际司法判例主要是指国际法院的判例,同时也应包括国际仲裁庭的判例。 国际法委员会是国际法的编纂机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得到中国、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

国际法中海洋法知识点归纳(自己整理 绝对全面)

海洋法 第一节:概论 首先,海洋的上空可以用于飞行。 第二,海洋的表面可以用于船舶的航行 第三,海洋水体本身是大量的生物资源,潜艇也在水体航行,水体还要接受向海洋倾废。第四,海底可以铺设电缆和管道 第五,底层土有是有和天然气 海洋法是关于海域的法律地位以及知道国家利用不同海域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海洋划分为不同的海域: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 世纪初,荷兰学者宾刻舒克提出了“大炮射程论”,以确定领海的宽度。 年月日至月日,联合国主持的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在日内瓦召开,最后制定了四个公约:《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捕鱼与养护生物资源公约》、《大陆架公约》。 年月,日内瓦第二次海洋法会议,专门讨论领海宽度问题,未果。 年月日,《海洋法公约》终于生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的决议和协议》也在公约生效之日起开始临时适用 第二节:基线 一、正常基线与直线基线 基线(起算线)向陆地一面的海域是内水、向海的一面是领海。 基线是测算领海宽度、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起算线。 正常基线(低潮线,即退潮时海水推到离岸最远的那条线)多适用于那些海岸比较平直的情况。 直线基线(沿岸向外突出的地方和沿海岛屿上选定一系列的点,将这些点之间连接起来划出的一条线)适用于海岸线曲折的地方。 为适应沿海国不同的情况,《公约》海规定沿海国可交替使用以上各条规定的任何方法的确定基线。

二、群岛基线 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睡眠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岛屿的海域应按照《公约》适用于其他陆地领土的规定加以确定。 所有的岛屿不论其面积大小都可以有自己的领海,而且岛屿拥有其领海的前提条件并不是它必须被人占领。 群岛国可以划定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岛和各干礁最外缘各点的直线群岛基线。群岛国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宽度从群岛基线量起。 群岛基线划定规则: 、应当包括一个主要岛屿和一个区域,陆地水域比为:到:之间; 、基线长度不应超过海里,最长不超过海里; 、不应在任何位置偏离该岛的一般轮廓。 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 群岛基线划定的范围为群岛水域(群岛水域不是内水)。 群岛国可按照规定划定自己的内水。 群岛水域通过分为“无害通过制度”和“群岛海道通过制度”,所有国家的船舶都享有通过除群岛内水外的无害通过权。 群岛国可在其水域内指定适当的海道和其上空的空中航道,即“群岛海道”,所有船舶和飞机都有权通过这些海道和上空,这就是“群岛海道通过权”。 群岛国制度是一种不同于内水和领海的特殊制度。 三、海湾 海湾的概念 国际海洋法山的海湾与地理上的海湾有不同的概念,并不是所有的水曲都是海湾。 水曲曲口宽度为直径划一个半圆,如果这个半圆的面积等于或少于水曲面积,该水曲即构成海湾。反之则不构成海湾。 湾口不超过海里的,为领湾,是内水。超过海里,直线基线应当划在海湾内;如果超过海里,但是被直线基线包围的,该海湾仍是内水。 历史性海湾的概念 历史性海湾,是指那些湾口超过海里,但历史上一向被认为是沿海国内水的海湾。 没有强制性规定,但普遍以有关国家长期在此行使主权,并且周边国家默认这一事实为根据。我国的渤海湾也是历史性海湾

三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首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感触颇深。针对上学期教本班教师的反应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本人在本学期对语文教学工作做了些调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作出总结: 一、目标达成 (一)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显示出本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本学期在这方面进行了狠抓。如对课文的生字新词和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定要全班同学都过关。对于学习的重点,如“句子的变换形式”和“修改病句”以及“多音字的理解”等容易失分的知识,我则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小结方法,练习巩固等,争取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里过关。另外,对于学生马虎做作业书潦草的现象,我要求全班学生做作业一律用钢笔书写,课余让他们用田字格练写生字。一学期下来,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因

此,我在教学不同的知识点时,都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来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读—画—思—写—问”的五步预习方法,意思是“读课文、画词句、思内容、写批注、问不解”的方法。学生掌握这个预习方法,有利于提高他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水平。 在阅读教学上,我注意理清文章的脉络,渗透理解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文眼来理解中心,归纳小结“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表达方法”等阅读技能,并进行迁移学习到同体裁的课文中去,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习作教学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关心时事,对于热点的奥运取得圆满成功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等事件,让学生时时追踪事态的发展,并把自己的感受诉诸笔端。把从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课文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多积累素材,多练笔,学生的表达能力亦然不断提高。 在综合性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多实践,多思考,多总结。我组织多种展示课,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汇总分类,确定研究主题,走出学校,深入家庭,走进社会来进行调查研究,学生的研究报告虽然内容欠具体,结论欠精准,但已初步闪现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关键,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按时完成。 (三)做好转差工作

国际公法学习心得

国际公法学习心得 国际公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在对外交往和处理国际事务中,必须具备国际公法知识,学会运用国际公法这个武器,来维持和捍卫我们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所以说,学好国际公法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 一、正确理解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公法,即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是以国家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国际公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还包括类似国家的政治实体和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在某些特殊状况下,个人也能够成为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不是国家之上的法律。即不存在超越国家之上的立法机关来制定法律然后强加于各国。国际法中对国家具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是由国家通过协议制定的。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公认为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准则: 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这是国际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则。国家主权是国家的重要属性,是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管理国家的权力。它包括:国家固有的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和事物以及领土外的本国人实行管辖的最高权;国家独立自主行使权力,排除外来任何干涉的对外独立权;以及为了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或威胁进行防卫的自卫权。 2、互不侵犯原则。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互不侵犯是指国家在其相互关系中,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侵略,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侵犯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得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不过,一国遭到别国武装进攻而进行的自卫战争和殖民地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斗争不在其列。

3、互不干涉内政原则。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互不干涉内政是指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和外交。这一原则是由国家主权的性质直接引申出来的,因为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 4、平等互利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国家不分强弱大小,一律平等,任何一国都不能对他国提出强权要求,也不能以损害对方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要求,而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互惠互利。这一原则是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的交往指导准则。 5、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原则既是五项原则的总称,也是一项单列的原则。和平共处原则的深刻含义是,各国不应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而在国际法律地位上有所差别,而应在同一个地球上和平地并存,和平地处理、发展相互关系,并利用和平方法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 三、民族自决原则也是当今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之一。 这一原则主要是指在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 有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需要强调的是,不可将民族自决原则理解为与国家主权原则相冲突。对于一个由多民族自愿组成的国家而言,如果它已建立了合法政府并实行有效的统治,任何国家就不得以民族自决为借口,制造、煽动或支持民族分裂,破坏该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否则,就是对国家主权的破坏,违反了不干涉别国内政这一国际法基本原则,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民族自决原则的真正意义。

国际法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大字版

1、国际法调整国家之间关系有法律拘束力原则规则制度总称性质法律性普遍性特征主体是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制定者主要是国家/调整对象国际关系/实施靠国家本身的行为 2、国际法主体有能力享有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义务,有能力进行国际关系活动的实体地位有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不同程度地参加国际组织有权采取包括武装斗争的不同方式来争取和维护独立,同时享有接受国际援助的权利特征国际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国际法权利义务的直接承担者 3、渊源国际法作为有效的法律规范所以形成的方式或程序也是国际法的规范第一次出现的场所分类形式渊源指制定国际法的程序和方式即国际条约(国际法主体之间依国际法而缔结的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书面协议/明示/主要渊源/约束缔约国/造法性条约{专门确立修改国际法原则规则制度条约多边}契约性条约{专为缔约国规定权利义务条约})习惯(各国重复类似的行为并被认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果/默示/古老渊源/约束所有国家)和一般法律原则/实质渊源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规范,包括成文法和习惯法 4、国际法与国内法一元论主张同属一个法律体系(国际法优先说和国内法优先说)/二元论平行说属于两个不同法律体系互不隶属地位相等/联系论 5、原则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构成国际法基础的法律原则特征被各国公认/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构成国际法基础 6、原则内容国家主权(国家固有权力国家最高最重要属性)互不侵犯(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侵略不得以违反国际法的任何其他方法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侵犯另一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得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互不干涉内政(不得以任何理由或任何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干预他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内政外交事务)平等互利(彼此尊重在法律享有平等地位不以损害他国利益的方法或手段谋取特权或利益)国际合作/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善意履行国际义务 7、强行法国家之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容抑损且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始得更改特征普遍性整体性绝对性同:国基原属强范围异:强不仅包括国 二、国家定居在特定的领土之上,并结合在一个独立自主的权力之下的人的集合体要素永久人口/确定领土/政府/主权基本权利独立权(国家按自己意志处理内外事务不受外界控制干涉)平等权(国家在国际法上地位平等)自卫权(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独立)管辖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享有豁免权者除外)物和所发生事件及对其领域外特定的人物事件所具有的行使管辖/领域管辖/国籍管辖{国家对具有其国籍的人实行管辖}/保护性管辖{国家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外侵害该国家及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管辖}/普遍性管辖{对国际法规定的某些特定罪行,由于其危害国籍和平与安全,危及全人类共同利益不论其行为发生地为何地}2、国家豁免国家根据主权和平等原则不接受他过管辖特权分类管辖豁免未经一国同意不得在其他国家对其诉讼或以其财产作为诉讼标的/执行豁免未经一国同意其他国家不得对其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或依据法院判决对其实施强制执行/诉讼程序豁免即使一国放弃管辖豁免未经其同意也不得对他的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包括不得强迫其出庭作证或提供证据及其他诉讼行为3、国家承认既存国家对新产生的国家给予的认可,接受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与新国家建立关系进行交往的行为特征单方面行为/承认新国家或新政府成立的事实及表明愿意与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引起一定法律效果性质构成说主张一个新国家通过承认才被升格为国际法主体/宣告说一个新国家在其成立时就已是一个国际法主体承认只具有宣告确认作用形式明示默示/法律上事实上4、不承认原则承认主体对于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造成的事实后情势不得予以承认5、继承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引起的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从一个承受者转移给另一个承受者的法律行为特征依主体不同可分国家继承政府继承和国际组织的继承/对象是国际法上权利义务/发生原因是领土变更的事实和政权更替6、国家继承由于领土变更的事实引起一国在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被另一国所取代而发生的法律关系条约继承国家继承发生时对被继承国有效的条约是否对继承国继续有效(政治类不继承地域类继承经济类不确定)国家财产继承国家继承发生时,按被继承国法律为该国所拥有的财产权利利益原则国家财产随领土转移由被继承国转属继承/所涉领土实际生存原则(不动产转属继承国动产所涉领土有关继承)7、国家债务(国债地方化债务)继承恶债{国家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所举之债}不继承三、国籍一个人属某一国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意义是一项人权/确定属人管辖依据/提供外交保护依据取得因出生取得国籍{单双血统主义出生地混合}/因加入取得国籍{申请婚姻收养}丧失自愿解除国籍/取得外国国籍而丧失国籍/剥夺国籍中国双系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结合/不承认双重国籍/防止减少无国籍人2、外交保护国家对于在外国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违反国际法的侵害而得不到救济时,通过外交机关向加害国提出求偿的行为条件限制本国国民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非法侵害/受害人持续有保护国的实际国籍/用尽当地救济3、引渡国家把当时在其境内的而被别国指控为犯罪或判罪的人,应该国的请求,移交该国审判或处罚的行为原则政治犯不引渡/本国公民不引渡(基于属人管辖)/双重审查制(司法和行政两部门的审查缺一不可)/相同(必须是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双方的法律都认为是犯罪行为)/罪行特定(只能就作为引渡理由的罪行进行审判或处罚)对象请求引渡国国民/被请求引渡国国民/第三国国民本国公民不引渡4、庇护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被追诉或受迫害而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居留并给予保护行为对象从事政治或科学活动受迫害的人即政治避难依据宪法引渡法 四、人权经国际人权条约规定或联合国大会决议所宣示予以保护的基本权利分类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特征普遍性平等性相对性特殊性渐进性 五、国家领土处于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上特定部分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底土取得变更方式先占{国家对无主地有效占领取得领土主权}添附{因自然人和人为作用使国家领土扩大人为和自然}时效{一国占有他国某块土地后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受干扰占有进而取得该地主权}割让{国家将自己领土依条约规定转让他国使他国得此地主权}征服{一国通过武力强占和兼并取得他国土地主权} 六、海洋法确定各海域的法律地位并调整各国在海洋利用各个领域中的关系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

国际法知识点2

国际法知识点(海洋法) ★★★★★海洋法 重点掌握:沿海国在各海域的权利和义务 (1)内海(内陆海、内海峡、内海湾、历史性海湾、港口) 港口的性质——沿海国之领土;港口国对港口内外国船舶的管辖权——民事、刑事 (2)领海(属于领土,但受“无害通过制”的限制) 沿海国对外国船舶的管辖权——民事、刑事 沿海国对对外国船舶行使刑事管辖权的依据:贩运毒品、后果及于沿海国、船长或船旗国外交领事代表请求、扰乱沿海国安宁 (3)毗连区:依附性(其他性质:专属经济区或公海) 沿海国在毗连区中有四项管制权:海关、财政、移民、卫生 (4)专属经济区:沿海国的主权权利、沿海国权利的三个限制(非沿海国的三项自由);

(5)大陆架:沿海国的主权权利(自然权利)、非沿海国的三项自由 (6)公海:六大自由,船旗国管辖和普遍管辖,管辖权的手段包括临检权和紧追权; (7)国际海底区域:范围(国家管辖以外的海床洋底)、性质(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管理机构(国际海底管理局)、开发制度。

国际法知识点(空气空间法) 民用航空法和外空法 (一)民用航空法 1.国际民用航空的基本制度——《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主要制度 领空主权(完全排他)、航空器国籍制度(国家和民用航空器)、定期和不定期航班飞行 2.损害赔偿制度(华沙公约及海牙议定书——推定过失和不完全过失责任原则) 1.外空的法律地位 不得据为己有、自由及和平探索利用、共同利益原则等 国际环境保护法知识点 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2.海洋环保:防止海洋倾倒废物《伦敦海洋倾废公约》——黑名单、灰名单、白名单 3.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巴塞尔公约》 (1)通知进口国政府,并得到其书面准许 (2)进口国政府必须证实对该废料已作出无害环境的处置安排,包括详尽的处置办法和相 关合同,才能准许进口 (3)该种废料如果进行越境转移,必须有相关的保险或担保 (4)禁止缔约国和非缔约国之间的废弃物贸易 (5)如果越境转移后的危险废物无法以无害于环境的方式处理,则应运回出口国 1.大气环保 防止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集团方式、排放权交易、绿色交易) 臭氧层保护:b.《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三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导读:范文三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2012-2013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这一学期,虽然工作忙碌,但我觉得也很充实。为了在过去的岁月中迎来了新学期的希望,让明天的工作更精彩,收获更多,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学习观念 1、要认真学习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严格执行有关教育教学方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严格执行素质教育新理念,并贯彻执行开学初制定的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学习语文教育教学新方法,新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观念的转变。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转变学生的观念,在教育教学贯彻不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注重“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2、认真学习语文教师职责,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学生的每次习作都写出符合自己实际的评议,做到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

再到教师评。一期下来,同学们的作文进步很大。 3、加强与学生、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学工作中做到从“填鸭式教学向双边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转变。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大胆发言,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新方法。注重校内交流,虚心向同事们请教。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优质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写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心得体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二、教学常规工作要坚持不懈,不能放松 我在教学工作中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设计交流,观摩优秀课件及教案,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国际公法期末试题及答案一、二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国际法的主要渊源有▁▁和▁▁。 2.国际法的制定者是▁▁,没有统一的▁▁来制定、颁布法律和法令。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 4. ▁▁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现代国际法主体的观点,已为国际法学界普遍接受,而▁▁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实际上已得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但是▁▁、▁▁都不能作为国际法的主体。 5.国际法上的国家,具有区别于其他非国家实体的四个条件:▁▁、▁▁、▁▁和主权。 6.国家的类型包括单一国和▁▁、独立国和▁▁,此外还有▁▁。 7.国家的基本权利可以概括为以下四项:独立权、▁▁、▁▁和▁▁。 8.国家行为和国家财产享有▁▁。 9.国际法上的承认,主要有对▁▁的承认和对▁▁的承认两种。 10.国际法上的继承包括▁▁、▁▁和国际组织的继承。 11.国家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和▁▁是引起国家责任的原因,国家责任是一种▁▁。国家责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2.国家领土包括▁▁、▁▁、▁▁及底土。领土主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及▁▁。 1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可以要求从测算其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海里的领海和不超过▁▁的毗连区。

14.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海自由包括▁▁、▁▁、▁▁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建造国际法所准许的人工岛和其他设施的自由、▁▁、▁▁。 15.国籍的取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因▁▁而取得,另一种是因▁▁而取得。国籍的丧失可为▁▁和▁▁两种。 16.根据国际实践,各国对外国人待遇,常见的有以下原则:▁▁、▁▁、差别待遇原则和▁▁。 17.在国际法上,国家▁▁引渡罪犯的义务。因而,引渡是根据▁▁进行的。庇护是国家的▁▁行为。引伸于国家的▁▁。 18.国内的外交机关有:▁▁、▁▁、外交部门。一国派驻国外的外交机关有常设的机关和▁▁。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馆长分为▁▁、▁▁、▁▁三级。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领事馆馆长分为四级:▁▁、▁▁、▁▁、▁▁。 19.对一个国家来说,缔约权必须由统一行使。条约的缔结程序,一般说来包括:▁▁、▁▁、▁▁和▁▁。关于条约的遵守,有一项古老的原则,叫“▁▁”。 20.缔约条约的▁▁有权解释条约,因某条约、公约或宪章而创设的国际组织,有权解释之。 21.联合国的重要机关有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秘书处。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国际惯例) 2.国家:机构 3.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国际法考试重点(简答题)

考点一 国际法的定义国际法律体制和国际法律制度的简称。 国际法的特征 1.国际社会是国际法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国际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国际关系 3.国际法是对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具有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国际法效力的依据各国之间的协议。 考点二 基本原则的特征 1.国际社会所公认 2.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 3.构成国际法的基础 4.具有强行法的性质 与强行法的关系共同点:国际法基本原则也属于强行法的范畴 区别:强行法规则并不必然包含全局性、普遍性的特点 考点三 解决国家行为不法性的情况同意自卫反措施不可抗力危难紧急情况 考点四 行为可归于国家而成为国家行为的情形 1.国家机关的行为 2.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外交使节的行为 3.国家官员的行为 4.经授权行使政府要素的实体行为 5.交由一国支配的机关的行为 6.越权或违背指示的行为 7.叛乱运动或其他运动的行为 8.经一国确认并当作其自身行为的行为 9.私人行为 考点五 引渡 引渡指一国应有管辖权的他国的请求,依据国际法和被请求国的有关规定,将犯有可引渡之罪而被他国通缉的域内之人送交他国进行审判或惩罚。 特征 1.引渡的内容是一国将在该国受到他国通缉的人送交他国审判或惩处 2.引渡是国家间的刑事司法合作行为 3.引渡的法律根据是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有关规定 4.提出引渡请求的国家必须对所请求的事项具有刑事管辖权 5.引渡的对象是被请求国指控犯有可引渡之罪的人 一般原则 1.双重犯罪原则(相同原则):引渡所涉对象的行为只有依请求国与被请求国的法律均构成犯罪丙应受刑罚处罚时,才能引渡 2.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3.专一原则(同一原则、罪行特定):指请求国对被引渡的人,只能就引渡请求书中所指控的罪行进行追诉或处罚。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继续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在实际教学中,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在网上收集了大量的优秀教师案例,借阅了三至五年级的《名师导学》,购买了《小学教学案例》、《创新学习策略》、《口算能力测试》等大量的书籍。我经常在中午、晚上阅读这些备课资料,将学习心得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我想方设法借到了《特级教师谈教学》,把它看了一遍又一遍。我还密切关注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动态。我还观看了所有的第六册教学录像带,从中吸取优秀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在课堂教学中保证讲清重点,力求掌握知识少而精,学扎实。加强作业完成的管理,每组设数学小组长一名,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本行同学完成作业。在每次作业批改中,均对存在问题进行记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课,进行单独辅导。对后进生进行跟踪记录,发现有进步立即表扬。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内外活动,从各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自己的教学经常进行总结,对学生的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均进行动态记录。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管理系统化,学生每单元的测试成绩及一些重要的能力指标都及时加以记录,并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进行理性的分析,得出更合理的数据。对所教的班的每次测试成绩也记录,并进行分析。从记录上还可看出,一些学困生学习有明显进步,如本期新转入的学生王洁,入学时摸底测试仅32分,本期五个单元测试分别为78、46、62、91、88,说明学习有较大进步。从数据分析,本学期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计算能力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数学发散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

国际法期末总结

【名词解释】 1.国际习惯(international custom):经接受为法律的一般实践、惯例或做法 2.强行法(jus cogens):在国际社会中必须绝对执行和严格遵守的,不得随意选弃、违反或更改的国际法规范 3.永久中立国(permanent neutralized state):根据国际承认或国际条约,在对外关系中担任永久中立义务的国家 4.国家豁免(state immunity):一国的国家行为或国家财产,非经该国同意,不受外国管辖 5.用尽当地救济(exhaustion of local remedies):受害者本人应用尽在居留国的所有救济程序(司法、行政),如此还不能实现其合法权利时,其国籍国即可行使外交保护权 6.引渡(extradition):一国应外国的请求,根据条约或互惠原则,将处在其境内的被外国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人移交给请求国,以便处罚或判刑的司法协助行为 7.庇护(asylum):国家对因政治原因被追诉或受迫害而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居留,并予以保护的行为 8.全民公决(referendum):国际法承认在特定条件下,由某一领土上的居民投票决定领土归属 9.群岛基线(archipelagic baseline):划分群岛国主权海域的界线,指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岛屿和各个干礁最外缘各点的直线 10.无害通过权(right of innocent passage):不损害沿海国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通过的权利 11.过境通行(transit passage):专为在连接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一个部分与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另一个部分的海峡以继续不停和迅速过境的目的而行使航行和飞越的自由 12.紧追权(right of hot pursuit):沿海国当局在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在其内水、群岛水域、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上,包括大陆架设施周围的安全地带内,违反该国法律和规章时,可对该国船舶进行紧追 13.登临权(right of visit):一国军舰对公海上的外国船只有合理根据认为其从事海盗、奴隶贩卖、未经许可的广播、没有国籍等嫌疑的,享有登临该船的权利,甚至可以进行搜查14.平行开发制(single exploitation system):区域资源的开发权由联合国海洋管理局企业部开发和由缔约国或国营公司担保下的具有缔约国国籍或由这类国家的国民有效控制的自然人和法人与管理局以协作方式开发 15.加权表决制(weighted voting):根据一定标准和规则,分别给予国际组织成员以不同票数或不等值的投票权的表决制度 16.联合国专门机构(specialized agencies):根据特别协定而与联合国建立关系,或联合国决定而创立的对某一特定领域有国际责任的全球性、政府间、专门的国际组织 17.双重否决权(double veto):联合国安理会每一个常任理事国享有的,以投反对票阻止安理会关于实质事项和先决问题的决议通过的权利 18.条约必须信守(pacta sunt servanda):条约依法缔结生效后,即对各方当事国具有约束力,必须由各当事国善意履行 19.条约保留(reservations to treaties):一国在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条约时所做

1、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02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 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 A )。 A. 国内运输权 B. 飞行专属权 C. 机场的建造权 D. 航行资料专有权 2. 英国的( B )在1618年写成的《闭海论》中,反对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论点,提出英国有权占有其周围的海洋。 A. 格老秀斯 B. 赛尔登 C. 宾刻舒克 D. 真蒂利斯 3. 我国采取( B )方法划定领海基线。 A. 正常基线法 B. 直线基线法 C. 自然基线法 D. 几何直线法 4. 根据1971年《赔偿责任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在( B )造成的损害应负有赔偿的绝对责任。 A. 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地方 B. 地球表面 C. 月球表面 D. 公海 5. 人类的第一次外空活动是( A )。 A. 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B. 美国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C. 美国宇宙飞船飞入太空 D. 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6. 公海自由制度意味着公海是( A )。 A. 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B. “无主物” C. 国家不享有任何权利的海域 D. 国家享有主权权利的海域 7. 重于空气的飞机载人飞行成功是( A )。 A. 1903年 B. 1783年 C. 1918年 D. 1957年 8. 目前确立外层空间法的最重要的公约是( D )。 A. 营救协定 B. 赔偿责任公约 C. 东京协定 D. 外层空间条约 9. 沿海国对违反其法律规章的外国船舶可在公海上行使(B )。 A. 登临权 B. 紧追权 C. 执法权 D. 攻击权 10. 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制度适用于( B )。 A. 内水 B. 领海 C. 毗连区 D. 专属经济区 11. 马六甲海峡是( A )。 A. 领峡 B. 公海海峡 C. 内海峡 D. 自由海域 12. 除群岛国的情形外,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海域叫做( C )。 A. 内陆水 B. 领海 C. 内水 D. 毗连区 13. ()是指以海水退潮时离海岸最远的那条线做为领海的基线。 A. 正常基线法 B. 直线基线法 C. 折线基线法 D. 几何直线法 14. 将“飞行中”定义为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时为止的公约是( D )。 A. 东京公约 B. 海牙公约 C. 巴黎公约 D. 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议定书 1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在联合国主持下于1982年第( ) 次海洋法会议上通过的。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6. 在群岛国的群岛海道上适用( A )。 A. 通过制度 B. 无害通过制度 C. 自由航行制度 D. 条约规定的制度 17. 国际海底区域是(B) A. 公海海底 B. 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床、海洋及其底土 C. 大陆架 D. 专属经济区的海床和底土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C ) A. 24海里 B. 30海里 C. 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 D. 6海里 19. 过境通行制度适用于( C )。 A. 内海 B. 历史性海湾 C. 国际航行的海峡 D. 群岛水域

三年级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匆匆的又将过去,回忆这段生活,感受总在“忙、乱、急”中穿行。下面我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得与失,现总结如下: 首先,对高效课堂我想说“爱你别容易”。“高效课堂”事实上是很别错的理论,以尽可能少的时刻、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关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将近20年的教师来说,自己差不多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与适应,学习并实践中,一下子就如同要摸着石头过河,战战兢兢。打破往常的思维模式,多在“学”上下功夫。研究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基础,从而确定自己的“教”,教什么、如何教。看起来倒了个,先学后教。在模式的学习应用中,我想重新回到20几岁,刚刚参加工作,要换回当年的热情还真别容易。 “高效课堂”能够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这些理论挺吸引人的,教学中我经常自觉的去运用那个模式,特别是学校组织的“高效课堂”三轮赛说中,我在第三轮竞赛。每一轮中人人有分工,或说课、或主评、或补充发言,别知别觉中学习、感知模式,期间收获颇丰。我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位)计算》获得不少的老师的好评。 研究学生原本算是我的弱项,往常我更关注的是教材,需要掌握点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而学生如何才干轻松的学会,他们是如何学习的,会遇到什么困难常常想的别不少,觉得只要自己说的清晰透彻,学生听知道就能学好,其实听知道和学会依然有一定距离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时,我侧重备自学指导,将教材与学生放在一起去琢磨:学生从书上能看到什么,看别到什么;应该会什么、如何才干会;设计什么样的活动去帮助学生自学。例如:《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位)计算》的自学指导: (一)认真看书76页例2,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的王老师要买(),买()套,一套()本。 咨询题是————————? 2、用什么办法计算?什么原因? (1分钟后汇报,比一比谁看书最细致) (二)看书 1、重点看三位小朋友的解决办法。 橙色衣服的男孩是()算的。 绿色衣服的男孩是用()法算的。 少女是用()计算的。 2、试着填一填: 先用3去乘()位上的(),得(),如何写? 再用3去乘()位上的(),再()进上的(),得下的数写在()位上。 (2分钟后,比比谁会列竖式计算) 设计时我本着帮助学生看知道书,架起教材与学生学习的桥梁,注意了它的可操作性。更重要的依然后教的环节,这部分自我感受处理的别够细致,对学生的学情暴露的别够充分,处理起来贪快,算是为了当堂训练的达成。模式的精华就在后教的环节,学生学习的结打通了,当堂练习才更容易达成目标。这会成为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其次,大班教学提高质量真别容易。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过渡期:思维适应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书写适应由铅笔转向钢笔书写;学习状态由半游戏转向纯粹理性的学习,诸多的转折看起来学生得从头去习惯,转折不行,学生未来的学习会受很大的打击。由于校舍维修工作的开展两班合并教学,看似教学工作减半,课少了,可任务一点没少,是别是意味着更得高效了呢!其实并非这样,让老师头疼的咨询题接踵而至,肃静的课堂少了,老师

国际法教学工作总结

国际法教学工作总结 周春丽 《国际法》国际法是法律事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统设课,是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培养外向型法律人才服务的,主要讲授国际法中基本的概念、原则、知识(即总论部分),涉及一些基本的部门法(即分论部分),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国内法的基础上,对国际法这一用以规范国家间关系的法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 现将国际法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科学的课程培养目标 《国际法》是法律事务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高职教育特点,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协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教育,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学习国际法的基本原理、了解和分析国际法的原则、规范以及典型案例,理解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国内法的基础上,对国际法这一用以规范国家间关系的法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会运用客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国际法角度去评判国际重大事件,理解我国的对外政策,捍卫我国主权及国家利益,,以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使学生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因此,《国际法》教学大纲的制定遵循“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力求贴近国际环境实际,适应国际

环境的新发展。国际法的教学改革注重理论联系,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注意职业技能的培养,意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高职人才。 二、及时总结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事国际法教学工作已有四年,按照学院要求,选用江国青主编《国际法》教材,并在参考国内诸多国际法教材基础上,编写国际法课程的教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形成各新思路:首先,注意正确理解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掌握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的原则,制度和规则,以及国际法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其次,注重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观念,并以此为指导去研究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和实际问题。 再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析、讨论案例和国际事件,加深对国际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密切关注变化莫测的国际形势,用国际法基本原则去分析、评断,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为维护国家的权益,促进我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作出贡献。 最后,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如:理论教学、案例讨论、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等。 三、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反映 学生在学习国际法这门课程时,感觉本门课程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在学习国际法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或案例讨论,学生感觉国际法课程比较有意思,学生们很感兴趣,感觉教学效果不错。 2008年3月2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