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砖国家互助互利

金砖国家互助互利

金砖国家互助互利

金砖国家互助互利

近年来,金砖国家作为新的地缘政治标志,发挥作用的领域不断拓

展,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成果。比如共同推动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和份额的调整;共同推动在双边贸易结算中减少美元的使用,卢布对人民币挂牌交易已于2010 年12 月15 日率先启动。特别是2011 年4 月在我国三亚召开的第三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发表了《三亚宣言》,强调新兴市场国家必须团结,共同寻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国际影响力。2011 年5 月24 日,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遴选,金砖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执行董事发表《联合声明》,强调遴选新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应当考察候选人的能力,而非其国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层体现发展中国

家的代表性,对于提高该组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等。

据悉,本次峰会将继续在加强金砖国家框架内相关领域的合作方面迈出

具体而坚实的步伐。

第一,加强保持经济继续增长方面的合作。考虑到欧元区国家债务危机

和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持续影响,金砖国家将努力建立应对金砖国家框架内外

各种内生性、外生性金融冲击的可靠而及时的机制,并通过框架内国家之间以

及与框架外国家的更多往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第二,加强金融合作。2011 年三亚峰会,与会国家同意加强各自发展银行之间的金融合作。为深化这一目标,本次峰会将继续讨论加强此类金融合作

的途径及运行机制,如建立投资基金等。

第三,加强政治合作。金砖国家将通过相互协商,逐步成为制定符合实际、适应性强的多边政策的平台,以应对本地性、地区性和全球性的政治、社

浅析金砖五国兴起的经济原因

摘要 姓名:学号: 随着世界格局尤其是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各种新的经济联合体开始兴起,而“金砖五国”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兴经济实体。我国作为金砖五国的成员国之一,对其发展壮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入金砖五国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就金砖五国的基本概念和形成作出简要论述,并据此分析出金砖五国兴起的经济原因。① 关键词:金砖五国新兴经济实体经济原因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the world economy, all kinds of new economic union began to rise, the BRICS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emerging economic entity. As a member of the BRICS, China’s develop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o join the BRICS at the same time also brought unprecedented chances and challenges to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some literature, the basic concept of BRICS and formation are briefly discussed,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BRICS rise of economic reasons. Keywords:BRICS new economic union economic reasons ①课题组.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关系及其特点[M] 《学海》 2011年3期

承前继后,继往开来:推升金砖合作水平至新高度

承前继后,继往开来:推升金砖合作水平至新高度——解读《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于2017年9月4日在中国厦门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主题,积极评价金砖合作十年光辉历程,开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会议通过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包括七十一条,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涵盖了当前国际形势、金砖经济务实合作、全球经济治理、国际和平与安全、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既突出了金砖合作的重点和方向,也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期待与关切,对深化金砖国家合作意义深远。 推进务实合作,确保金砖机制行稳致远。经济合作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自开展首次对话以来,受益于五国在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金砖国家的经济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持续攀升,对外贸易和投资占全球的比重大幅提高,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增大。金砖国家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势头强劲,金砖的“成色”依然很足。为了进一步深化金砖国家之间的务实合作,金砖国家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寻找发展政策和优先领域的契合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发挥各自在资源、市场、劳动力等方面比较优势,继续向贸易投资大市场、货币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的目标迈进;积极探索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方式,在贸易投资、货币金融、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创新和产业合作等领域拓展利益汇聚点,以实现金砖国家合作的联动包容与可持续发展。

坚守国际准则,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面对日益凸显的全球性安全威胁和挑战,金砖五国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群体之一,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着建设性作用。在《宣言》中,金砖国家对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巴以冲突、朝鲜核试验、伊朗核问题等区域热点,以及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外空开发、能源安全、贩毒、洗钱、有组织犯罪等表达了关切。金砖国家坚定奉行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在捍卫和平、建设和平、预防和制止冲突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呼吁国际社会建立一个真正广泛的全球反恐联盟;在联合国主导下制定国际法律文书以打击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犯罪行为;基于国际法并在平等基础上自由地进行和平开发和利用外空等。毋庸置疑,金砖国家正在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方案,并逐步成长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中坚力量。 完善全球治理,构建更加公正的国际秩序。金砖国家的崛起要求与之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但当前的国际规则和架构却未能很好地反映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金砖国家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善国际规则,以维护自身权益,亦在情理之中。在《宣言》中,金砖国家再次表达了将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意愿。金砖国家支持对联合国包括其安理会进行全面改革,使之更具效力和效率,以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继续坚决反对保护主义,维护以世贸组织为代表、以规则为基础、透明、非歧视、开放和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继续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世界银行股权改革,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反映当前世

金砖国家创新合作行动计划

金砖国家创新合作行动计划 (2017-2020年) 一、前言 我们,金砖国家, (一)拥有全球42%的人口,创造了全球18%的GDP,投入全球17%的研发经费,发表了全球27%的科技期刊论文,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力量,也是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开展创新对话和科技创新合作是我们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助力世界经济蓬勃可持续发展的光荣使命。 (二)重申,创新是指在技术、产品或工艺流程中体现出来的新的、能创造价值的想法,包括推出新的或明显改进的产品(货物或服务),源自创意和技术进步的工艺流程,在商业实践、工作组织管理或外部关系中采用新的营销手段或组织模式。创新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科技创新为其核心。 (三)基于《金砖国家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谅解备忘录》、《斋普尔宣言》,以及第五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部长

会的主题,积极推动双边及多边框架下的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五国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进步。 (四)强调创新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促进经济增长、支持就业、创业和结构改革、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及应对全球挑战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金砖国家旨在通过卓有成效的行动推动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夯实未来发展基础。 二、行动计划 金砖国家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但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前景和动力依旧,为此,我们承诺将: (一)推动金砖国家间创新战略、政策、最佳实践的交流与对话,增强金砖国家之间的互信、互谅、互补和协调一致,加深彼此相互了解,为金砖国家创新合作,尤其是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打造金砖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二)加强科学和研究活动的合作,基于现有机制和联合研究计划,加强包括公私伙伴关系在内的创新合作,打造长期战略产学伙伴关系,满足产业需求,直接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继续鼓励在双边和多边框架下支持研发项目,包括基础、应用研究和创新,继续开展科技创新项目联合征集;理解落实金砖国家研究创新倡议的重要性;推动开放科学、共享研究基础设施;发展并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资料

一、现状 2014年7月15日,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领导人签署协议,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幵发银行,即“新幵发银行”。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2015年7月)21日8点30分开业。(中国)财长楼继伟、上海市市长杨雄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首任行长、印度人卡马特在上海虹桥迎宾馆为新开发银行开业。它将成为建立“金砖能源联盟”的重要纽带,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新开发银行自成立以来已经批准了11个贷款项目,总金额超过3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太阳能、风能、小型水电、绿色能源传输等可持续发展项目。预计到2018年底,新开发银行的贷款总额将会达到80亿美元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一个政府间合作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由金砖五国作为创始国发起设立,主要目的是“为金砖国家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项目筹措资金。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500亿美元,创始五国分别出资100亿美元;总部设在上海,同时在南非设有非洲区域中心;银行首任理事会主席和首任董事会主席分别来自俄罗斯和巴西,首任行长来自印度。 二、成立的目的 1.有助于实现各国间的共赢。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金砖国家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提高。金砖国家占全球国土面积的29.6%,占世界总人口的42.8%,GDP约占全球总量的21%,贸易总额占全球的15%,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随着金砖五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潜力巨大的内需将得以扩大,金砖银行的成立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投融资需求。金砖国家资源禀赋互补性强,发展阶段互为补充,产业结构各具特色,对内拥有促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外拥有提升国际社会话语权和发言权的战略需求,因而拥有共同拓展战略利益的动机。有共同的利益就有合作的基础,特别

金砖五国简介

金砖国家的概述 一.金砖国家的来源 一般认为,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高盛公司,2003年10月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这个词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会议在首尔举行,南非在此次会议上申请加入“金砖四国”。 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机制,也使“金砖四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同南部非洲各国的经贸关系。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设有分公司,地缘接近;风俗相通,它们在这些相对不发达国家投资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优势。如果四国投资和贸易能通过南非中转,回报率将显著提高。 除经济领域以外,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有利于五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改革、减贫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协调立场,更好地建设一个公平、平衡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2013年,“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3%。据有关国际组织计,2009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6%,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3%。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金砖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将大幅增加至13.1%,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将达到14.81%。 二.金砖国家走在一起的原因 “金砖国家”散布于亚、非、欧、美四大洲,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他们走在一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金砖国家”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成为国际经济关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动力。“金砖国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有相同的关切和主张,加强协调、携手合作是大势所趋,也成为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换句话说,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反映。 其次,“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互利共赢的选择。五国虽国情各异,禀赋不同,但所处发展阶段相近,都面临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艰巨任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都会遇到调结构、护环境等相似的挑战或难题。“金砖国家”合作为他们交流发展经验、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宝贵平台。同时,“金砖国家”各

深化金砖国家经济合作的对策思考(完成版)

深化金砖国家经济合作的对策思考引言:金砖国家(概况) 一、金砖国家经济合作的基础和优势 金砖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市场潜力巨大、发展模式各异、经 济互补性强、社会政治环境稳定、利益诉求相同、理念相近,具有开展经 济合作的巨大优势。 二、金砖国家经济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济实力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 尽管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但在产业结构、创新 能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金砖国家的 整体经济实力仍与发达同家相距甚远。例如:2010年金砖国家的 GDP总量占世界GDP份额的17%,与西方发达国家占据半壁江 山还有很大差距。还要看到,“金砖国家仍具有发展中国家和转型 经济的特征,无论是经济社会结构还是政府治理结构,都存在着 结构质量和可持续能力问题。”中国和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粗放型,印度经济增长方式偏于集约型,巴西经济增长方式偏于粗放型;“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经济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也有所不同。例如,巴西、俄罗斯主要依赖出口

资源,经济结构不均衡;印度基础设施落后,制约经济发展;中国 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外部市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不够突出,经济总量规模巨大,但是经济质量处于低端水平,产业结构亟待升级。此外,金砖国家都面临着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拉大、内需不足、就业压力较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难题。 2.国家间存在竞争性 金砖国家都是新兴经济体,存在经济同构性,导致相互竞争, 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例如,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都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紧缺的矛盾。随着中印贸易的发展,中印之间的摩擦开始增多,印度对中国商品实施反倾销愈加频繁。在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定价权上金砖国家展开了激烈斗争,特别是中国与巴西围绕铁矿石价格、中国与俄国关于石油天然气贸易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巴西、印度本国货币出现大幅贬值,为了维护本国利益,与中国争夺国际市场,巴西和印度曾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此外,金砖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仍是美日欧,都注重向发达国家出口商品和提供服务,因此,金砖国家之间必然会产生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争夺。

_新兴金融机构新力量、新格局、新希望

● 介绍新兴金融机构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显示,历次全球或区域性经济格局的重大变迁,都将催生新兴的国际金融机构。同时,一国在国际金融制度领域的影响力及其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直接影响其国际地位。在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进程中,中国推动和倡议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简称:金砖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等新兴金融机构,对改善现有国际金融秩序,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协调增长,以及提升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Emerg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new power,new pattern and new hope 新兴金融机构: 新力量、新格局、新希望 ■ 孙海泳 国际经济格局的变迁催生新兴金融机构 21世纪初,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实力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增强。金砖银行、亚投行与相关国际金融安排的筹建,不仅体现了新兴大国的崛起态势,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也符合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需要。具体而言,这一发展态势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推动: 第一,改善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是1944年创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衍生版,虽然该体系于20世纪70年代崩溃,但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创建的两大支柱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 M F)和世界银行,仍主导着国际金融话语 焦点话题 权,其代表的是以美欧为主的发达国家的利益。随着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的上升,旧有国际金融制度无法体现新兴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以“金砖五国”为例,五国的人口总量约30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1%。根据I M F数据库的资料显示,2013年“金砖五国”的G D P总量约为16万亿美元,其中中国为9.47万亿美元,俄罗斯为2.1万亿美元,巴西为2.25万亿美元,印度为1.88万亿美元,南非为0.35万亿美元,可见五国的经济总量已与欧盟或美国相当。但在全球金融制度领域,“金砖五国”的地位却仍然有限。在世界银行中,“金砖五国”的投票权总和仅为13%,而美国就占了15%的投票权;在IMF中,“金砖五国”表决权总和仅为11%,而美国拥有近17%,英法两国各自拥有的表决权也均大于金砖国家中的任

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这四个经济发展迅速的新兴国家,后南非加入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的标志是五国国旗的代表颜色做条状围成的圆形,象征着“金砖国家”的合作,团结。金砖国家遵循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原则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国家精神,致力于构建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金砖国家都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有很多相似之处,对许多国际议题立场相近,对改革现有世界政治经济体制、建立更为平衡的全球治理体系有共同的要求。这些共同的利益和相近的立场是将各国凝聚在一起的向心因素。近年来,金砖国家合作已经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外长会晤等部长级会议为支撑,在经贸、财政、金融、农业、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禁毒、统计、旅游、智库、友城、地方政府合作等数十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多层次架构。 金砖国家富有成效的合作,不但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给成员国自身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提高了成员国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愿。2011年初,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巴西跃居世界第七大经济体。虽然“金砖国家”散布于亚、非、欧、美四大洲,但由于他们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有相同的关切和主张,又各具优势,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 “金砖国家”的伙伴关系能为他们交流发展经验、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宝贵平台,也符合国际关系发展新特点。 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等金砖国家(BRICS) 其人口和国土面积在全球占有重要份额,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在世界发展版图中成为名副其实“闪闪发光的金砖”。但是,在全球化经济大调整时代,金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欧债危机余波未平、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因素上升的大背景下,金砖国家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出现经济增速放缓的迹象,同时还需应对增长模式转变、经济转型、城市化和老龄化等诸多问题。尽管如此,金砖国家经济前景仍被外界看好,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绿洲”,推动全球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

金砖银行

金砖银行 目录 1.金砖银行的现状 2.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 3.金砖银行如何挑战全球金融秩序 4.金砖银行在未来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5.现在面临的困难 6.总结

一张图了解金砖五国(BRICS) 一、金砖银行 1、产生背景 新兴市场国家政治经济地位在近年来的显著上升,但是从布雷顿森林体系 至今,全球金融秩序依然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这样的经济秩序安排已经不能 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一直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其实质是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旨在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不少学者把美国实行量化宽 松政策视为新金融霸权主义的体现。由于历史原因,美元成为国际核心货币, 发行权却掌握在美国手中,发行量美元限制。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让印钞机 加大了马力,美元被疯狂输出到全世界,美元贬值的压力也被转嫁到其他国家。而面对如此的不公平,许多发展中国家除了默默为美国的危机埋单外,别无他法。

作为国际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经过多年的发展,世行和IMF虽然致力于推 动和维护全球经济发展,但这些国际性机构依然由美国和其欧洲同盟国主导则 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金砖国家试图通过筹建自己的金融体系来替代 长期受西方发达国家把控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功能,以减少其对世界银行和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 2、发展历程 2010年12月“金砖四国”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 (BRICS)。 2012年提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概念。 2013年3月,第五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2014年7月15日至16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 2016年有望开始正式的放贷。 3、简介: 金砖开发银行的启动资金是500亿美元,资金额由5个金砖国家均摊,将 来会逐渐增加到1000亿美元。成立后各成员要实际缴纳一定比例的股本,用于 日常运作,其股权和投票权也在成员之中平均分配。其中最初七年内将共计出 资100亿美元现金,另外400亿美元以担保抵押形式出资,该银行将于2016年开始对外放贷,且欢迎其他国家加入,但金砖国家所占资本比例不能低于55%;银行总部落户上海,首个区域办公室设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行长在金砖国家中 轮流产生,首任行长将由印度提名,首任理事会主席由俄罗斯提名,首任董事 会主席由巴西提名。 “金砖应急储备基金”:旨在向陷入经济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的经济稳定 基金。储备基金为1000亿美元,用于金砖国家应对金融突发事件,其中中国提 供410亿美元,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分别提供180亿美元,南非提供其余的50 亿美元。在有关金砖国家出现国际收支困难时,其它成员国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帮助纾困的集体承诺。只有在有关国家提出申请,并满足一定条件时,其 他成员国才通过货币互换提供资金。其出资只是名义上的货币互换承诺,可起

金砖五国未来货币合作的方向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发达国家身陷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境中,财政状况不断恶化,高债务和高赤字问题凸现,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主要国际货币剧烈波动。美元是国际货 币体系的主导货币,也是主要国际计价、结算和储备货币,美元的无序波动导致改革国际 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成为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力量。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看,当发达国家受困于债务危机而经济低迷时,“金砖五国”逐渐 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201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1 8%,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15%,金砖国家的经济合作也不断加强。2011年4月1 3日“金砖五国”在我国三亚举行首次经贸部长会议,强调在相互贸易中实行本币结算。2011年5月16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出席中国巴西经贸合作研 讨会时指出,两国间直接贸易以本地货币结算或以一篮子国际货币为基础进行结算可以有 效消除国际汇兑体系扭曲的弊端。由此可见,加强货币金融合作是金砖国家的共同愿望。目前作为货币篮子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有欧洲货币单位和特别提款权等。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CurrencyUnit)是欧共体成员国中的10种货币组 成的货币篮子(Edison,1986),每种货币按该国在欧共体内部贸易中所占比 重和国民生产总值确定一个权数,然后计算出欧洲货币单位的价值,具有价值较稳定的特点,其重要功能是官方之间的清算和信贷手段。特别提款权(SDR)中主要包含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4种货币,其篮子货币权重根据该国出口和该国货币作为外汇储备数量 的大小确定,币值也相对较稳定,一般每5年调整一次。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范围内,特别提款权是基金组织的记账单位,成员国既可用它履行原先必须要用黄金才能履行的义务,又可以用它充当国际储备资产,还可以用它取代美元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 货币篮子作为记账单位和清算手段,一直是货币合作的重要形式。RobertMundell(1961)在20世纪60年代就探讨了各国之间的货币合作问题,为后来欧洲货币一体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从现有文献看,单纯从篮子货币角度研究贸易结算货币的并不多,一般主要是从汇率制度选择的角度探讨篮子货币制度作为区域货币合作的形式,即研究一个区域钉住共同的货币篮子,并发展为货币同盟,欧元即为例证。实际上,篮子货币除了提供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外,也给经济体之间的货币合作提供了选择(IwanJ.Azis等,2008),如东亚国家如何加强货币合作,选择共同的篮子货币,为本地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Hovanov等(2004)研究了不变的货币价值指数,构建了最小波动的货币篮子,并重新计算了IMF特别提款权,结果显示这种货币篮子比SDR的波动更小,由此该文还探讨了建立世界元篮子货币(worldcurrency)的可能。这些文献侧重于从货币制度选择角度研究篮子货币的权重,而本文研究货币篮子并非仅局限于汇率制度的选择,而是为“金砖五国”货币合作提供选择,通过找到稳定的货币篮子作为贸易结算货币,促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因此,我们构建稳定的篮子货币不是为了货币一体化,而是为金砖国家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服务,即作为共同的结算单位为金砖国家的实体经济服务。 一、关于金砖国家的货币篮子 (一)“金砖五国”的货币篮子模拟分析 对于“金砖五国”而言,如果确定将篮子货币作为结算货币,那么首先要确定每一种货币几何加权平均的权重,这个权重可以根据“金砖五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确定。为了剔除价格因素影响,我们选取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基于同一不变价格水平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具体来说,首先计算每一个国家近3年(2008-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值,然后把5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值加总,最终得出每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金砖银行招聘计划尚未启动 国际金融秩序挑战者总部在上海

金砖银行招聘计划尚未启动国际金融秩序挑战者总部在上海福建银行招聘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考试咨询及考试真题下载 1、金砖为何要成立开发银行?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至今,全球金融秩序依然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但随着新兴市场国家政治经济地位在近年来的显著上升,这样的秩序安排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金融政策变动导致国际金融市场资金的波动,对金砖国家的币值稳定造成很大影响。中国货币波动较小,但是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都经历了货币巨幅贬值,导致通货膨胀,金融安全受到影响,而从国际金融机构所能获得的援助又十分有限,甚至还要被附加严苛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金砖国家试图通过筹建自己的金融体系来替代长期受西方发达国家把控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功能,以减少其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概念在2012年已经提出。当年,英国《金融时报》对这一设想评价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将成为1991年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以来设立的第一个重要多边贷款机构。 在2013年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上,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个金砖国家同意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旨在“为金砖国家、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筹集资金,作为对全球增长和发展领域的现有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的补充”。 最近一年来,金砖成员国围绕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设立进行了多次谈判,但成员国在出资份额、管理层人事任命以及总部位置等问题上一直存在较大分歧。

不过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到了本次巴西峰会,金砖国家终于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 2、为何均摊资本选址上海? 根据金砖国家15日发表的《福塔莱萨宣言》,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初始资本为1000亿美元,由5个创始成员平均出资,总部设在中国上海。另据法新社报道,巴西总统罗塞夫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首任总裁将来自印度。 中国和俄罗斯曾经一度有望成为金砖银行的主要出资国,但是由于其他国家坚持平等的多边合作机制,因此最终方案却是各国出资比例相同,这反映了参与其中的各国希望获得同等的话语权。 在此前的谈判过程中,关于这家银行总部将落脚何处有着不小的争议,中国、印度及南非相争不下,上海、新德里和约翰内斯堡是最有希望成为金砖发展银行总部的三个地区。 但在15日的最后谈判过程中,选址问题却遭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印度方面仍不愿放弃将本国首都新德里作为总部的努力,使得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最终,谈判各方打破僵局,选定上海为金砖开发银行的总部所在地,但首任主席由从印度产生,该结果被外界看作是谈判各方最终妥协的结果。 3、金砖银行的主要职能? 金砖国家试图利用新的机制来替代现有的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功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能够想到的仅仅是金砖银行的雏形,而对于其究竟能如何运作并无任何细节概念。 目前所知的仅是,这一银行将主要用于向金砖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放贷,也包括向金砖以外的国家项目提供贷款。根据俄罗斯财长谢鲁阿诺夫的表态,正式的放贷将有望从2016年开始。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摘要]“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正在演变为成员国之间增加互信、解决分歧、探讨全球重大问题的重要交流平台,它不同于传统的政治集团组织,是一个开放性的政治协商和对话机制,是塑造公平、公正、平衡、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但这一合作机制还存在运行方式欠缺稳定性、共同利益基础不牢固、成员国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外部竞争压力大等问题。中国作为这一机制的重要成员,必须立场明确地为该机制的发展完善做出贡献,并通过该机制协调全球问题,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关键词]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特点;对策。 全球化加强了全球联系,世界各国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全球化发展既创造了发展机遇,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全球问题(如应对金融危机、减缓全球变暖等)的治理表明,全球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协调越来越重要。在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有别于传统的全球多边合作和区域合作的新兴国际合作机制,正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其影响力不容忽视。但“金砖国家”是新生事物,仍将面临各种挑战与不确定性。 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特点。 “金砖国家”的成员构成和运行方式都独具特色,是一种全新的融多边合作和双边合作于一体的机制,它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内部协调利益的吸引,又有外部力量的助推。随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完善,它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政治经济合作方式,为新兴经济体之间协调利益和化解矛盾树立典范,并为新兴经济体探讨全球重大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 (一)新兴经济体之间开放性的对话和合作机制。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各大地理区域板块的新兴经济体领头羊之间全新的会晤形式,是真正的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合作机制,从形式到内容、从成员组成到运行机制都表现出高度的新颖性和开放性。从成员组成看,“金砖国家”成员分布在亚洲、欧洲、南美洲和非洲的广阔地域上,各国制度迥异、发展道路和历史轨迹特色分明。从运行机制来看,“金砖国家”由媒体制造转向主动寻求合作,形成如今的成员国轮流举办政要峰会的对话机制。从合作形式来看,“金砖国家” 并不排他,而且兼容双边会谈和多边会谈,重视对话和沟通,致力于形成共同的立场和解决分歧,但又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而不至于对成员国形成过多的约束。从合作内容来看,“金砖国家”的对话领域涵盖了政治、经济和发展等各个方面,会谈议题范围广泛,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及彼此的关切问题都可能纳入各级会谈。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要求成员国让渡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但又试图加强和维护成员国之间的共同立场,这种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将成为其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保障。 (二)成员国增加互信、协调利益、拓展合作的沟通渠道。 “金砖国家”之间存在合作的共同利益基础,但由于政治运行机制、经济发展速度、国际经贸联系和地缘政治地位各不相同,导致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诉求存在较大分歧。“金砖国家” 合作机制的出现和完善,将为成员间加强政治互信、深化经贸交往、化解利益冲突提供畅通的沟通渠道。在政治领域,“金砖国家”领导人的定期会晤能够加强成员国之间政治信任,消除或减少因误解等原因造成的摩擦,改善成员之间因为相距遥远和制度差异而导致政治疏远、或因地缘政治和领土争端而保持戒心、或因国际机构改革而产生政治利益冲突的现状。在经贸领域,“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有利于协调成员国的经贸利益、实现优势互补。通过提高政治互信和协调经贸利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成员阐述各自利益诉求、理解彼此需要提供了渠道和途径,进而为成员国之间拓展政治、经贸、外交、安全、军事、教育、卫生和体育等全方位的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机制框架的完善,“金砖国家”将有利于引导成员之

(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1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精练高效作业岳麓版

第31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 (2020·广东汕尾二模)右图为反映20世纪60年代世界状 况的漫画《自己组队》。漫画所示国家“自己组队”的原因是( ) A.东西方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B.区域经济合作的日益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 D.成员国内政外交趋于一致 解析:选B。根据图片可知,美苏之外的英、法、德等国家试图摆脱美苏两极格局的控制,“自己组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一体化不断发展,实力增强,由此可知“自己组队”是基于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发展的结果,故选B项。 2.2000年6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德国,发表了题为“与德国和法国共同组成先锋队”的演讲,强调欧盟各个机构是“完全独特的并将继续如此”。并以“德国万岁!”和“法国万岁!”结束他的演讲。该演讲( ) A.应对英国脱欧所面临的挑战 B.消除法国德国之间的矛盾 C.抵制苏联在欧洲东部的扩张 D.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解析:选D。2000年法国领导人的演讲强调欧盟各个机构的“继续”和法、德“先锋队”的重要作用,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故选D项。 3.(2020·福建厦门二模)尼克松政府曾提出“把1973年作为欧洲年”,并表示“以前的决策所形成的时代行将结束”“盟国之间应强调友好、平等和团结,在经济上鼓励相互合作,弥合盟国间的经济冲突”。由此可以推断( ) A.苏攻美守态势改变 B.欧洲一体化推动美欧关系调整 C.美欧建立平等关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继续得以维持 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提及的时间点——1973年,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样就推动了美国对欧洲政策的调整,故选B项。 4.右面“英国脱欧”的漫画反映出( )

浅谈金砖国家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浅谈金砖国家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班级:姓名:学号: 金砖国家原指“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其他三国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至此“金砖四国”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2011年4月14日,扩容后的金砖国家首次峰会在中国三亚召开。从一个概念到一个举世瞩目的多边合作机制,五个国家经过了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的演进和磨合,已然成为影响和重塑国际金融秩序的重要新生力量。 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国土面积的29.4%,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2.5%。截止到2011年初,五国GDP(现价)占世界GDP总量的18.1%。从经济增长方面来看,五国中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均超过西方主要经济体。金砖国家外汇储备无一例外都有增长。截至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2.847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首位,接近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的日本的3倍;除南非以外的金砖国家,2009年储备总和达到3.3万亿美元,占全球储备的42.3%,而相比之下G7则只有1.24万亿美元。 ( 一) 面临的机遇

(1)新兴经济体优势互补性强 作为世界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金砖国家之间有合作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互补,且出口贸易各有其自身的比较优势产品,国家间互补性关系仍占主导地位;共同的利益诉求,所处发展阶段相似,都有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中谋求更大的话语权的要求。未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应该“密切协调,充分发挥相互间在资本、资源、市场、科技和人力资源上的优势互补性,不断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2)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将为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地位的提升创造新的机遇 金砖国家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但是,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却没有出现同步提高。原因在于,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者,不会轻易地让渡权利。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为金砖国家改变格局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 国际金融危机清楚地向人们昭示了一个事实: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对危机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进入后危机时代,改革全球金融体制已成为全球共识,金砖国家对于这一改革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格局,就必须建立一个真正的世界货币。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看,应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的特别提款权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的投票权或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一、现状 2014年7月15日,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领导人签署协议,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幵发银行,即“新幵发银行”。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2015年7月)21日8点30分开业。(中国)财长楼继伟、上海市市长杨雄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首任行长、印度人卡马特在上海虹桥迎宾馆为新开发银行开业。它将成为建立“金砖能源联盟”的重要纽带,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新开发银行自成立以来已经批准了11个贷款项目,总金额超过3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太阳能、风能、小型水电、绿色能源传输等可持续发展项目。预计到2018年底,新开发银行的贷款总额将会达到80亿美元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一个政府间合作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由金砖五国作为创始国发起设立,主要目的是“为金砖国家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项目筹措资金。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500亿美元,创始五国分别出资100亿美元;总部设在上海,同时在南非设有非洲区域中心;银行首任理事会主席和首任董事会主席分别来自俄罗斯和巴西,首任行长来自印度。 二、成立的目的 1.有助于实现各国间的共赢。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金砖国家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提高。金砖国家占全球国土面积的29.6%,占世界总人口的42.8%,GDP 约占全球总量的21%,贸易总额占全球的15%,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随着金砖五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潜力巨大的内需将得以扩大,金砖银行的成立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投融资需求。金砖国家资源禀赋互补性强,发展阶段互为补充,产业结构各具特色,对内拥有促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外拥有提升国际社会话语权和发言权的战略需求,因而拥有共同拓展战略利益的动机。有共同的利益就有合作的基础,特别是在我国积累了巨量外汇储备,但其他四国在经济衰退周期外汇储备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方式展开合作,有助于实现各国间的共赢。 2.降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导向型的金砖国家冲击较

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

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金砖合作已经步入第二个“黄金十年”。 会议背景 从2006年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四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到2010年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国家扩大为五国。同为20国集团成员,十年来,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从12%提升到23%,贸易总额的占比从11%升至16%,对外投资比重从7%上升到12%,对世界经济增长率贡献达到50%。金砖国家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会议主题 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 发展前景 2017年8月,第七届金砖国家经贸部长会议达成了包括《金砖国家投资便利化合作纲要》在内的8项成果,经济技术合作将首次纳入金砖经贸合作议程。这8项成果包括:批准建立金砖国家示范电子口岸网络;批准《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合作路线图》;批准《金砖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倡议》;批准《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合作指导原则》;批准《金砖国家投资便利化合作纲要》;批准《金砖国家经济技术合作框架》;达成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行动共识;各方欢迎中国明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果被纳入《金砖国家第七次经贸部长会议声明》。 《金砖国家经济技术合作框架》指出,金砖国家将根据成员国的合作意愿和具体需求,围绕贸易投资便利化、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有重点地开展能力建设,分享金砖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和合作理念,推动金砖国家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共同落实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金砖国家协作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计划将会发挥催化作用,巩固国际发展合作的势头,推动再创金砖合作“金色十年”。 在金砖合作的下一个10年,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推动“金砖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同时也是延续“金砖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

金砖国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金砖国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内容提要]: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和巴西被称为“金砖国家”。这些国家的发展,不论对其本身乃至于全球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金砖之国的不断发展,改变着国际经济秩序,同时对国际政治格局变化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金砖之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俄罗斯在天然气、石油等方面的出口居全球第一,这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与俄罗斯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举重若轻的地位不无关系;无独有偶,巴西的“雷尔计划”和私有化制度等都在使国家安定、人民幸福上发挥巨大作用。这些国家的政策都立足于本国国情,结合当前的具体发展状况,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的。所以,他们的发展对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金融风暴之后,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果断应对和措施的卓有成效,已经成为带动全球经济走向复苏不可或缺的动力。金砖国家正在全球经济大潮中的一支新生力、新动力。此外,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气候变化等事关全球治理的重大问题上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国际秩序朝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金砖国家、经济全球化、新兴经济体、国际贸易 一、金砖之国的由来和部分简介 金砖国家是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吉姆·奥尼尔在十年前最先提出的,通常指四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所以吉姆·奥尼尔也

被称为“金砖四国“之父。2009年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首次会晤。而在央视大型电视纪录片《金砖之国》中,把南非也列入其中,这样中国(China)、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巴西(Brazil)、南非(South Africa)五个国家,因这五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的“BRICs”一词,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s)一词非常相似,故被称为“金砖之国”(BRICS)。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5个“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的26.8%,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8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4年“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增量中的比例将达到61%。 根据资料显示,“金砖五国”的国土面积总和大约占全球的28.8%,而人口几乎占了世界总人口的42.88%。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2014年时金砖之国在世界经济增量中的比例将达到61%。这个团体在全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国际秩序朝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面对全球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金砖各国应求同存异,优势互补,互相借鉴,加强合作,这样才能实现共赢甚至多赢的局面,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并占据一席之地。 二、金砖国家对国际贸易影响 1、自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以来,成员国间贸易往来明显加强,人员交往也逐年攀升。金砖国家间的合作正朝着基础设施融资、货币国际化、贸易信贷、签证便利化、相互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等具体领域发展,这对五国合作机制未来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金砖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