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资料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资料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资料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资料

一、现状

2014年7月15日,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领导人签署协议,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幵发银行,即“新幵发银行”。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2015年7月)21日8点30分开业。(中国)财长楼继伟、上海市市长杨雄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首任行长、印度人卡马特在上海虹桥迎宾馆为新开发银行开业。它将成为建立“金砖能源联盟”的重要纽带,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新开发银行自成立以来已经批准了11个贷款项目,总金额超过3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太阳能、风能、小型水电、绿色能源传输等可持续发展项目。预计到2018年底,新开发银行的贷款总额将会达到80亿美元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一个政府间合作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由金砖五国作为创始国发起设立,主要目的是“为金砖国家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项目筹措资金。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500亿美元,创始五国分别出资100亿美元;总部设在上海,同时在南非设有非洲区域中心;银行首任理事会主席和首任董事会主席分别来自俄罗斯和巴西,首任行长来自印度。

二、成立的目的

1.有助于实现各国间的共赢。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金砖国家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提高。金砖国家占全球国土面积的29.6%,占世界总人口的42.8%,GDP约占全球总量的21%,贸易总额占全球的15%,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随着金砖五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潜力巨大的内需将得以扩大,金砖银行的成立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投融资需求。金砖国家资源禀赋互补性强,发展阶段互为补充,产业结构各具特色,对内拥有促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外拥有提升国际社会话语权和发言权的战略需求,因而拥有共同拓展战略利益的动机。有共同的利益就有合作的基础,特别

是在我国积累了巨量外汇储备,但其他四国在经济衰退周期外汇储备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方式展开合作,有助于实现各国间的共赢。

2.降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导向型的金砖国家冲击较大,特别是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汇率频繁波动,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币值稳定性,也给金砖国家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中国货币波动较小,但是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都经历了货币巨幅贬值,导致通货膨胀。而靠IMF救助存在不及时和力度不够的问题,金砖国家为避免在下一轮金融危机中受到货币不稳定的影响,计划构筑一个共同的金融安全网。一旦出现货币不稳定,可以借助这个资金池兑换一部分外汇来应急。金砖银行的成立能够推动金砖国家货币互换和国际化进程,极大地便利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减小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目前我国的贸易主要还是集中在美欧和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才开始关注新兴市场和金砖国家,贸易基数比较小,可以开拓的方向有很多,发展空间很大。目前中美之间贸易总额已经有5000多亿美元,和欧洲的贸易更是达到6000亿美元,而目前中国和巴西之间的贸易总额只有约900亿美元,和其他几个金砖国家的贸易额更少,发展空间很大。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无附加条件援助或贷放资金给发展中国家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降低金融危机的不利冲击,并以其高效性、针对性、灵活性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体系下通过更为主动和创新的金融体系平台,推动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

3.谋求更大国际金融话语权是该银行成立的内在动力。全球经济版图的现实变迁对国际金融格局提出了新要求。2013年,新兴市场经济规模首次超越发达国家,增长影响力持续上升并积累至一个关键节点,但金砖国家的经济体量与其秩序话语权极不相称。金砖国家国土面积约占全球30%,人口总量达30亿,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42%,经济总量占到全球21%,拥有40%的外汇储备,过去十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但在美欧主导国际金融秩序的背景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由欧美主持,金砖五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表决权总和分别只有13%和11%,分别低于美国的15%和17%,英、法、日等国的表决权也高于任何一个金砖国家。经济实力与金融地位的不对等,严重影响了全球资金的合理配置。在这样的情形下,建立金砖国家自己主导的金砖银行和外汇储备库,可以加强成员国之间的货币金融合作,促进国际经济与货币多元化发展。目前,金砖国家已然成为推动国际金融合作机制建设和重塑国际金融秩序的新生力量。金砖国家通过广泛参与全球

资本有效配置,优化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谋求更大的国际金融话语权,其国际投资的地域产业分布、资产种类、辐射影响正逐步扩大,对全球经济企稳回升也发挥着日益强大的作用。

4.挑战美元的过度特权,摆脱对美元的依赖是该银行成立的内在本质。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而言,美国的金融霸权主要表现为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和美国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主导地位。目前,全球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中,美元占60%以上,以美元为贸易结算单位的贸易量占40%以上,涉及美元的外汇交易占全球交易量的80%以上,这奠定了美元无可争议的国际货币地位,也令其他各国货币难以企及。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主导权方面,美国的影响力也非其他国家能比。美国拥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现有全球金融机构最大份额和投票权,并独享这些机构重大事项的否决权,而金砖国家由于投票权限制,难以发挥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讲,这些国际金融机构是美国维系其全球金融霸权的工具。这些特权导致的局面是世界最重要的货物(许多产品并非产自美国)交易尤其是石油,都以美元定价和交易。世界金融系统以美元为基础,这使得美联储能够向他国出口通货膨胀,而美国政府虽饱受巨额赤字却能不受影响。美元不受任何实体资产支持,而且有强大的军队作后盾,这一点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不安。美国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持续让美元贬值以来,这种不安逐渐转化为不满,继而变为愤怒。金砖银行的建立正是金砖各国想逐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的具体表现。

5.为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服务是该银行成立的直接动因。长久以来,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多边开发银行话语权由发达经济体把持,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正值大兴土木的投资时期,但资金获取渠道存在瓶颈。一是投资项目一般周期长、回报慢,商业银行并非完全支持;二是不少新兴市场经济体收入增速不断提升,已经超越了世行扶贫的门槛。由此可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是目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较大障碍。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每年的基础设施资金缺口达1.5万亿美元,而投资资金只有8000亿美元左右,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公共部门的投资,大约2500亿美元来自于私人部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来自公共部门的资金更是下降明显。另一方面,世界银行主要针对欠发达地区帮助其脱贫、妇女权益保护、历史文化保护以及疾病救助等,国际援助和国家开发只是世界银行业务中的一小部分。同时,世界银行给金砖国家的放贷门槛过高,贷款申请手续繁琐,申请时间较长,且还带有其他附加条款,增加了贷款成本。对此,金砖国家期待更多简化、高效的贷款政策,

这些都促使金砖国家考虑建立自己的贷款机构,为对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三、组织结构

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多边发展银行(the 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s,MDBs) ①顺利运行的有力保障。但是,现有MDBs 在治理结构面临诸多问题。其一,常驻执董会与强有力的执董会的构建之间存在矛盾。其二,小股东国往往是MDBs 的主要业务对象,但因决策影响力不足而缺乏机构归属感,从而在发展贷款项目中较经常发生“拖欠”等情况;而大股东国往往能通过将政策偏好强加给MDBs 以保障本国利益,但却因此影响了发展效果。其三,增资虽能提升MDBs 的业务能力,但因其往往会改变既有治理结构而受阻。其四,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投票权、发言权和关键席位的分配以及决策规则的制定等)与全球性MDBs 的合法性之间难以平衡,等等。15年7 月在上海开业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the BRICS New Development Bank,NDB)期望既充分履行其宗旨和职能,又尽可能避免已有MDBs 的治理结构缺陷。

NDB 的组织结构由“理事会-董事会-行长/副行长”构成,类似于其他MDBs。最大的不同点在于NDB 董事会的职能明显被削弱了,而行长、副行长的职能则得到显著加强。理事会是NDB 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拥有以下事项的权力:新成员的准入事项及条件;

资本增减;成员国资格暂停;《建立新开发银行的协定》的解释及修订;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战略;NDB 净收入的分配;NDB 业务终止及资产分配;副行长、董事人数的额外增加;行长选举;董事会关于催缴资本的请求的批准;NDB 总体战略文件的批准。理事会由每个成员国各委派1 名理事(部长级)和1 名副理事组成,每年只召开一次会议,其他会议由董事会或董事召集。除上述保留权力外,理事会将一切权力授予董事会。董事会负责统筹NDB 的总体运行,包括:就业务战略、国家战略、贷款、担保、股权投资、NDB 借入款项等事项作出决策,设置基本业务程序和收费标准,提供技术援助及其他运作。董事负责在行长的提议下批准NDB 的基本组织设置,包括工作人员中的行政和专业职位的人数和职责等。董事会以“非常驻”机构运作,董事总数不超过10 名。“金砖五国”作为创始国各委派1 名董事和1 名副董事;副董事在董事缺席时全权代表董事行使权力。NDB 设一位行长和四位副行长,副行长们分别兼任首席运营官、财务官、风险官和行政官,并分管特定的业务部门(见图1)。2015

年7 月,来自印度的瓦曼·卡马特被任命为NDB首任行长,之后将按巴西、俄罗斯、南非、中国的顺序轮流产生;目前四位副行长分别来自中国、南非、巴西和俄罗斯。

(二)股权结构、决策机制

NDB 采取创始国“金砖五国”主导、借款国主导的结构。同时,“金砖五国”平权,决策机

制简洁清晰。在股权、投票权分配方面,NDB 的法定资本为1000 亿美元,分为100 万份(每份10 万美元),成员国至少认购1 份。其中,初始认缴资本500 亿美元(其中,实缴资本为100 亿美元,待缴资本为400 亿美元),由创始国“金砖五国”平均出资;创始国投票权总占比须为55% 以上。NDB 的成员国资格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开放,各成员国的投票权占比等于其认缴股本占比(即不设“基本票”),但非借款国成员投票权占比须为20%以下。

在董事的席位分配格局和投票规则上,NDB 董事会设10 个董事席位,其中5 个为金砖国家保留。随着未来其他成员国的加入,非金砖成员国将共同组成“选区”。《建立新开发银行

的协定》第六条d 款规定,“在董事会投票时,每名董事有权按照其当选时所代表的全部票数投票,每名董事可投的票数可不作为一个单位投票。”在决策机制方面,除《建立新开发银行的协定》有特别规定外,NDB 所有事项由总投票权的“简单多数”(simple majority)决定,重要事项须经“有效多数”(qualified majority)同意,特别重大的事项须经“特别多数”(special majority)同意。其中,简单多数指获超过投票权总数的50%的赞成票;有效多数指获总投票权的2/3 赞成票;特别多数指获4 个创始国赞成,同时获总投票权的2/3 赞成票。

四、评价

1.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成立是一次民主的合作。初始认缴资本由各创始成员国均摊,银行总部设于上海,首位行长由印度推荐,首位理事会主席由俄罗斯推荐,首位董事会主席由巴西推荐。这样的制度安排体现了五个金砖国家的平等关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独自得利。在应急储备基金的出资安排中,各国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决定储备金份额,同样体现了公平原则。金砖银行与世界银行的较大不同体现在民主原则上,即五个国家拥有相等的权利。相比之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西方强国的经济利益。尽管这两个世界金融组织的发展目标指向全球,指向欠发达国家,但它们的基本功能主要是

加强以美国和欧洲为主的西方强国垄断世界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2.不捆绑政治条件和附加条件。现有的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往往把提供低息贷款与政治条件捆绑,即他们提供的几乎都是所谓的约束性贷款,贷款的同时会经常性地附加各种条件,甚至干预借款国的内部事务,而这又是为发展中国家政府所反感和抵触的。相比之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提供贷款将是一种帮助性质的,不附加条件。同时,在贷款审核时,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也只是审查借款国的财务情况,而不会去干预其内部事务,更不会对借款国的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指手画脚,这是与某些贷款条件苛刻、可能给受援国带来沉重政治成本的国际金融组织的最大区别。此外,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还可对世界银行形成一种补充,资助某些世行不提供资金的产业项目,比如生物燃料、大型水坝和核电站等达不到世行环保标准的项目。按照赞成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人士的建议,未来还可以向更广泛的领域提供资金支持,其中包括用以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技术。

3.平均分配股权和投票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成员国的“配额”决定了一国的应付会费、投票力量、接受资金援助的份额,以及特别提款权SDR的数量。IMF的投票规则是根据各国实际缴纳的基金份额获得加权票,仅美国一个国家的份额就占17%,而中国仅占3.7%,金砖五国表决权加起来也只有11%。不仅如此,IMF还有一条规定,遇有重大问题,比如修订章程,必须金砖国家以85%的票数通过,也就是说,哪怕全世界的国家联合起来,美国一票便能否决。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与应急储备安排两者同时成立,初始核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为500亿美元,并由各创始成员国均摊,各成员国平均分配股权和投票权。金砖应急储备安排各成员国投票权与承诺出资额挂钩,除设立5%基本投票权平均分给金砖五国外,剩余95%投票权按承诺出资额成比例分配。

4.采用双层治理与决策机制。应急储备安排采用双层治理与决策机制。由部长级理事会以共识决定战略性问题,由常务委员会以共识或简单多数票决定操作性问题。其中,互换申请及展期申请按简单多数票决策审批。各国投票权与承诺出资额挂钩,但为兼顾各方诉求,设5%的基本票由五国均分。综合计算,我国投票权为39.95%,巴西、俄罗斯、印度各为18.10%,南非为

5.75%。这种治理与决策机制既体现了金砖国家间基于战略互信在绝大多数事项上寻求共识决策的精神,又保障了互换及展期申请审批的决策效率,是各方利益综合平衡后较为

均衡的结果。中国作为最大的出资方,其在决策机制上的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5.通过流动性工具提供资金支持。为保障出资方资金安全,金砖应急储备安排参照清迈倡议多边化做法,要求大部分出资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贷款安排挂钩。但考虑到紧急情况下互换资金的快速拨付,应急储备安排允许资金融入国在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规划情况下,从该应急储备安排融资最高可达其该安排下最大借款额度的30%。此外,各方还约定了批准互换申请与展期的具体条件(包括保障债权地位等),要求信息及时报送、无拖欠记录。各国对履行应急储备安排下各项义务、法律合规和资金支付保证等均做了约定,同时针对各种可能的违约情形制定了详细的化解和惩罚措施。金砖应急储备安排不仅通过流动性工具在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通过预防性工具在实际困难发生前,通过各成员国建立的互换承诺,稳定预期,减少不确定性,提振市场信心,从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化解各种外部冲击对成员国金融的影响。

承前继后,继往开来:推升金砖合作水平至新高度

承前继后,继往开来:推升金砖合作水平至新高度——解读《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于2017年9月4日在中国厦门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主题,积极评价金砖合作十年光辉历程,开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会议通过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包括七十一条,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涵盖了当前国际形势、金砖经济务实合作、全球经济治理、国际和平与安全、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既突出了金砖合作的重点和方向,也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期待与关切,对深化金砖国家合作意义深远。 推进务实合作,确保金砖机制行稳致远。经济合作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自开展首次对话以来,受益于五国在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金砖国家的经济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持续攀升,对外贸易和投资占全球的比重大幅提高,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增大。金砖国家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势头强劲,金砖的“成色”依然很足。为了进一步深化金砖国家之间的务实合作,金砖国家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寻找发展政策和优先领域的契合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发挥各自在资源、市场、劳动力等方面比较优势,继续向贸易投资大市场、货币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的目标迈进;积极探索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方式,在贸易投资、货币金融、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创新和产业合作等领域拓展利益汇聚点,以实现金砖国家合作的联动包容与可持续发展。

坚守国际准则,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面对日益凸显的全球性安全威胁和挑战,金砖五国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群体之一,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着建设性作用。在《宣言》中,金砖国家对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巴以冲突、朝鲜核试验、伊朗核问题等区域热点,以及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外空开发、能源安全、贩毒、洗钱、有组织犯罪等表达了关切。金砖国家坚定奉行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在捍卫和平、建设和平、预防和制止冲突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呼吁国际社会建立一个真正广泛的全球反恐联盟;在联合国主导下制定国际法律文书以打击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犯罪行为;基于国际法并在平等基础上自由地进行和平开发和利用外空等。毋庸置疑,金砖国家正在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方案,并逐步成长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中坚力量。 完善全球治理,构建更加公正的国际秩序。金砖国家的崛起要求与之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但当前的国际规则和架构却未能很好地反映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金砖国家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善国际规则,以维护自身权益,亦在情理之中。在《宣言》中,金砖国家再次表达了将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意愿。金砖国家支持对联合国包括其安理会进行全面改革,使之更具效力和效率,以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继续坚决反对保护主义,维护以世贸组织为代表、以规则为基础、透明、非歧视、开放和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继续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世界银行股权改革,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反映当前世

金砖国家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体系的影响--新兴国家崛起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新兴国家崛起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由西方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共同构建的二十国集团成为代替G7的新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以发达国家群体为高层的等级制的全球经济秩序发生动摇。现行国际经济制度体系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体系,通过新兴国家与传统发达国家的良性互动和渐进性变革,国际经济秩序将逐步实现从等级制向多元平衡的转变。 关键词: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经济结构,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秩序是指特定时期和特定阶段国际社会中的国际行为体(主要是主权国家)为了某种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进行相互竞争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均衡状态。国际经济秩序随着国家间经济实力对比关系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近年来,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势头强劲,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逐步从体系边缘向体系中心迈进。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融合西方发达国家与新兴大国的G20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G20的出现与发展势必将对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产生深远影响。 一、新兴国家崛起使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2001年,吉姆·奥尼尔在高盛集团全球经济报告中首次提出“BRICs国家”的概念。2003年高盛集团第99号报告《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的道路》预言: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大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

俄罗斯。“BRICs国家”作为新兴国家的领头羊受到世界的关注,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21世纪国际经济发展的最大特征和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最显著标志。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加快了新兴国家崛起与国际经济结构变化的步伐。西方传统发达经济体受到本次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2010年希腊引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洲国家经济面临极大困难并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世界经济衰退危险加剧的现实情况下,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依然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四国对全球经济增幅贡献率超过45%,成为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火车头”。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2010年“金砖四国”国内生产总值均进入世界前十二位,按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的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中,中印两国进入世界前五的行列,俄罗斯、巴西分别位列第六位和第九位。 尽管在人均GDP、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新兴经济体照比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但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新兴经济体地位上升,西方发达经济体地位相对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动摇了过去几百年时间里形成的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中心—边缘”经济格局。新兴经济体正以极快的速度从国际经济体系边缘地带向中心区域靠近,国际经济中心区的国家数量增加,在成员上向新兴国家偏移,“七国集团”垄断世界经济权力的局面将发生变化,国际经济权力分配分散化趋势将逐步加强,权力将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传统强

案例分析: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创新与难点100分(专业技术人员考试)

案例分析: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创新与难点(100分) (题目顺序会改变,答案不变) 一、单选题 1.上海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创型中小企业发展作用。(3.0分) A.新三板 B.科技创新板 C.中小企业板 D.创业板 我的答案:B√答对 2.围绕“金改51条”和“金改40条”,各金融监管机构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实施细则,一共()个。( 3.0分) A.24 B.25 C.26 D.27 我的答案:C√答对

3.2015年,上海自贸区进行扩围,同时设立三个新的自贸区,其中不包括()。(3.0分) A.广东 B.天津 C.福建 D.浙江 我的答案:D√答对 4.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金融创新案例一共发布()批,共65个案例。(3.0分) A.四 B.五 C.六 D.七 我的答案:C√答对 5.基于综合化经营的探索,以及自贸区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发展需要,未来金融监管从机构监管转向()。(3.0分) A.部门监管 B.功能监管 C.个人监管 D.上级监管 我的答案:B√答对

6.上海自由贸易区金融改革一共经历了()个阶段。(3.0分) A.2 B.3 C.4 D.5 我的答案:B√答对 7.上海保监局大力推进保险业务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大幅提升保险企业供给能力。(3.0分) A.航运保险产品登记制 B.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 C.航运保险产品实名制 D.航运保险产品公开制 我的答案:B√答对 8.上海保监局股权信息监管改革采用()的方式,实现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股权信息与工商企业登记信息的互联互通。(3.0分) A.互联网+保险中介监管 B.互联网+监管部门监管 C.保险中介+监管部门监管 D.互联网监管 我的答案:A√答对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资料

一、现状 2014年7月15日,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领导人签署协议,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幵发银行,即“新幵发银行”。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2015年7月)21日8点30分开业。(中国)财长楼继伟、上海市市长杨雄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首任行长、印度人卡马特在上海虹桥迎宾馆为新开发银行开业。它将成为建立“金砖能源联盟”的重要纽带,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新开发银行自成立以来已经批准了11个贷款项目,总金额超过3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太阳能、风能、小型水电、绿色能源传输等可持续发展项目。预计到2018年底,新开发银行的贷款总额将会达到80亿美元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一个政府间合作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由金砖五国作为创始国发起设立,主要目的是“为金砖国家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项目筹措资金。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500亿美元,创始五国分别出资100亿美元;总部设在上海,同时在南非设有非洲区域中心;银行首任理事会主席和首任董事会主席分别来自俄罗斯和巴西,首任行长来自印度。 二、成立的目的 1.有助于实现各国间的共赢。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金砖国家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提高。金砖国家占全球国土面积的29.6%,占世界总人口的42.8%,GDP约占全球总量的21%,贸易总额占全球的15%,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随着金砖五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潜力巨大的内需将得以扩大,金砖银行的成立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投融资需求。金砖国家资源禀赋互补性强,发展阶段互为补充,产业结构各具特色,对内拥有促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外拥有提升国际社会话语权和发言权的战略需求,因而拥有共同拓展战略利益的动机。有共同的利益就有合作的基础,特别

浅析金砖五国兴起的经济原因

摘要 姓名:学号: 随着世界格局尤其是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各种新的经济联合体开始兴起,而“金砖五国”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兴经济实体。我国作为金砖五国的成员国之一,对其发展壮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入金砖五国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就金砖五国的基本概念和形成作出简要论述,并据此分析出金砖五国兴起的经济原因。① 关键词:金砖五国新兴经济实体经济原因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the world economy, all kinds of new economic union began to rise, the BRICS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emerging economic entity. As a member of the BRICS, China’s develop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o join the BRICS at the same time also brought unprecedented chances and challenges to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some literature, the basic concept of BRICS and formation are briefly discussed,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BRICS rise of economic reasons. Keywords:BRICS new economic union economic reasons ①课题组.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关系及其特点[M] 《学海》 2011年3期

金砖国家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体系的影响--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

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 中国将于4月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崛起是当前世界最为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事件。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兴起的基本动因、深层逻辑和本质、战略影响以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为此,记者专访了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 金灿荣表示,21世纪的国际关系则进入了一个在力量结构、问题议程和价值观念等层面都迥然相异的全新阶段,而新兴国家的异军突起无疑是促成这一转变最为深刻和持久的动力。尽管新兴国家的崛起进程并没有最终完成,但我们仍有必要研判这一历史性现象带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现实。 新兴国家的经济影响 ——成为世界经济重要引擎,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态势 记者:经过数十年持续高速的国力增长,新兴国家正在显示出其日益重要的世界经济影响。新兴国家的崛起,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金灿荣:新兴国家以廉价商品、丰富资本、充足劳动力、巨大潜在市场等,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态势,推动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促进力量格局变迁。具体而言,新兴国家崛起从力量分布、决策体制、问题议程和发展模式四个层面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新变化。

第一,世界经济权力和财富将加速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国家转移。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这种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版图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加速了新兴国家向西方的追赶过程。新兴国家的崛起不是危机事态下的短暂现象,而是一种持续的长期趋势,体现为全球经济力量从西向东、由北到南的历史性转移。 第二,全球经济的决策权变得更加平等和均衡。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新兴国家在世界经济决策体制中的地位还是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升。在全球经济决策权的分配上,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的参与数量趋于均等,影响效力也更加均衡。 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议题上的话语权明显提升。首先,在发达国家主导的议题上,新兴国家开始据理力争,通过团结行动或临时组合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集体权益。其次,新兴国家开始主动倡议一些新的经济议题,如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增加对贫困地区的经济援助等。这对于改变南北发展失衡,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成果共享具有重要积极的意义。 第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自主性得到凸显。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信奉市场万能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受到广泛质疑,各国寻求经济发展自主性的呼声显著增加。从未来趋势上看,政府干预将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的政策选项,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将得到重新平衡。

金砖国家会晤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正式会晤将于14日在中国南海之滨的美丽城市三亚举行。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的领导人将以“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为主题,就国际形势、国际经济金融问题、发展问题以及相互合作等议题深入磋商。五国是全球重要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其领导人聚首三亚会商,吸引世界关注的目光。 十年前,“金砖国家”还只是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奥尼尔一份报告中的经济学概念。奥尼尔也许不会料到,这个用来描述最有投资潜力的国家或地区的概念会在数年间变成一个现实的国际合作平台。 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两年来“金砖”合作机制已初步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主渠道,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外长、财长、央行行长、常驻多边机构使节会晤等为辅助,以金融、科技、智库、工商界等各领域务实合作为支撑的多层次合作框架。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立反映了当今世界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客观现实,既是新兴经济体谋求建立更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迫切需要,也是“金砖国家”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当然选择。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率先走出危机阴霾,并在世界经济复杂形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也对全球经济结构的诸多弊端有切肤之痛。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金融新秩序成为新兴经济体共同而迫切的诉求。 以上材料体现的原理有: (1)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十年前“金砖国家”还只是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奥尼尔一份报告中的经济学概念,但经过中,巴,俄印各国政府不断加强经济建设,逐步完善社会制度,使经济持续增长,摆脱了落后的经济面貌,成为全球不可缺失的新兴经济体,完成质的飞跃。(2)“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正式会晤是我国正确行使对外职能中的交往职能,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有利环境。 (3)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金砖国家”经济的发展,必将会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国际形势,国际金融

山东省2020年(春秋版)高三三模历史试卷(I)卷

山东省2020年(春秋版)高三三模历史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下列《诗经》名句不能直接反映宗法分封制的是 A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 .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C . 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D .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2. (2分)(2019·河东模拟) 《论语·为政》中,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判断,十世可知的原因是() A . 宗法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因袭 B .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大宗 C . “礼”的传承使文明得以延续 D . 父系血缘关系得以发展 3. (2分) (2017高二下·张家口期末) 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刘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这反映的民众意识是() A . 天下一统 B . 父为子纲 C . 皇位独尊 D . 中央集权 4. (2分) (2018高二上·南宁期中) 董仲舒哲学中“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样建构“天”的哲学的目的是() A . 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性 B . 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 C . 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问题 D . 论证“天人合一”的观念 5. (2分)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 . 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 B . 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9月4日,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面向全球发布了《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全面的量化分析,并对各国的未来经济走势给予了进一步预测和判断。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说:“紧张的全球地缘形势,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以及财务状况可能出现的紧缩,都会给前途未卜的暂时性复苏带来风险,这就需要结构性改革,以确保更加可持续且具有包容性的增长。”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沙维尔·萨拉-伊-马丁(Xavier Sala-i-Martin)补充道:“全球经济衰退之后的几年,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近,我们看到这种特征消失了。但是现在,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差距,这种差距存在于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内部的高增长与低增长经济体之间。在这一点上,能够快速增长的经济体的显著特点是,它们有能力通过结构改革来获得竞争力。” 《报告》指出,尽管不同发达经济体之间仍有差异,但相较于过去几年发达经济体总体上面临更好的增长前景,而新兴经济体则面对更为温和的增长态势。美国的复苏得到了良好的出口与就业指数的支撑,欧洲的经济形势在内部出现分化,中国则继续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的压力。 《报告》显示,中国、日本和东南亚最大的五个经济体取得了积极进步,进一步拉大了东盟和南亚的竞争力差距。《报告》同时指出,在采纳并落实长期经济增长所必须的结构改革方面,进展尚有不足。在决定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方面,创新、人才开发和制度保障继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是《报告》最受关注的内容。今年进入前十名的国家和地区有哪些?世界经济体前三名的美、中、日的国家竞争力如何?欧洲、亚洲以及金砖国家的排名又如何? 欧洲:瑞士连续6年排第一,前十位中欧洲国家占六席 今年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中,前十名依然是去年的10个国家或地区。瑞士连续6年拔得头筹,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继续保持了强有力的竞争力水平,在前十名中占据六席。 瑞士排名第1,芬兰第4,德国下降一位到第5,荷兰、英国与瑞典分居第8到第10位。 出色的学术机构,在研发领域的高投入,以及科研与商业的紧密关联使得瑞士具有一流的创新能力;瑞士劳动力市场平衡劳工权益与雇主需求的能力也位居世界第一。此外,瑞

金砖金句双语表达

金砖金句 1. 贸易战不可取,因为不会有赢家。经济霸权主义更要不得,因为这将损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最终也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A trade war should be rejected, because there will be no winner. Economic hegemony is even more objectionable, as it will undermine the collective interes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ose who pursue this course will only end up hurting themselves. ?hegemony:霸权 ?objectionable:令人反感的;令人不能接受的 2. 在世界经济经历深刻调整变革之时,只有开放才能使不同国家相互受益、共同繁荣、持久发展,才是各国应当作出的明智选择。 As the world economy is going through profound transition and changes, only by opening themselves can different countries achieve mutual benefit, shared prosper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should be the right choice for all countries. 3. 金砖国家要坚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同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We BRICS countries should firmly promote an open world economy, be resolute in rejecting unilateralism and protectionism, promote trade and 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 and facilitation, and jointly steer the global economy toward greater openness, inclusiveness, balanced growth and win-win outcomes for all. ?unilateralism:单边主义 ?steer:驾驶;引导 4. 未来十年,将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10年。 The next decade will be a crucial one in which new global growth drivers will take the place of old ones.

_新兴金融机构新力量、新格局、新希望

● 介绍新兴金融机构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显示,历次全球或区域性经济格局的重大变迁,都将催生新兴的国际金融机构。同时,一国在国际金融制度领域的影响力及其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直接影响其国际地位。在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进程中,中国推动和倡议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简称:金砖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等新兴金融机构,对改善现有国际金融秩序,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协调增长,以及提升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Emerg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new power,new pattern and new hope 新兴金融机构: 新力量、新格局、新希望 ■ 孙海泳 国际经济格局的变迁催生新兴金融机构 21世纪初,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实力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增强。金砖银行、亚投行与相关国际金融安排的筹建,不仅体现了新兴大国的崛起态势,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也符合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需要。具体而言,这一发展态势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推动: 第一,改善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是1944年创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衍生版,虽然该体系于20世纪70年代崩溃,但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创建的两大支柱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 M F)和世界银行,仍主导着国际金融话语 焦点话题 权,其代表的是以美欧为主的发达国家的利益。随着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的上升,旧有国际金融制度无法体现新兴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以“金砖五国”为例,五国的人口总量约30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1%。根据I M F数据库的资料显示,2013年“金砖五国”的G D P总量约为16万亿美元,其中中国为9.47万亿美元,俄罗斯为2.1万亿美元,巴西为2.25万亿美元,印度为1.88万亿美元,南非为0.35万亿美元,可见五国的经济总量已与欧盟或美国相当。但在全球金融制度领域,“金砖五国”的地位却仍然有限。在世界银行中,“金砖五国”的投票权总和仅为13%,而美国就占了15%的投票权;在IMF中,“金砖五国”表决权总和仅为11%,而美国拥有近17%,英法两国各自拥有的表决权也均大于金砖国家中的任

金砖五国简介

金砖国家的概述 一.金砖国家的来源 一般认为,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高盛公司,2003年10月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这个词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会议在首尔举行,南非在此次会议上申请加入“金砖四国”。 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机制,也使“金砖四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同南部非洲各国的经贸关系。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设有分公司,地缘接近;风俗相通,它们在这些相对不发达国家投资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优势。如果四国投资和贸易能通过南非中转,回报率将显著提高。 除经济领域以外,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有利于五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改革、减贫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协调立场,更好地建设一个公平、平衡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2013年,“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3%。据有关国际组织计,2009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6%,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3%。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金砖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将大幅增加至13.1%,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将达到14.81%。 二.金砖国家走在一起的原因 “金砖国家”散布于亚、非、欧、美四大洲,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他们走在一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金砖国家”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成为国际经济关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动力。“金砖国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有相同的关切和主张,加强协调、携手合作是大势所趋,也成为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换句话说,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反映。 其次,“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互利共赢的选择。五国虽国情各异,禀赋不同,但所处发展阶段相近,都面临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艰巨任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都会遇到调结构、护环境等相似的挑战或难题。“金砖国家”合作为他们交流发展经验、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宝贵平台。同时,“金砖国家”各

金砖五国

“金砖五国” "金砖五国"(BRICS)引用了俄罗斯(Russia)、中国(China)、巴西(Brazil)、印度(Indi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五国"。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金砖国家的标志是五国国旗的代表颜色做条状围成的圆形,象征着"金砖国家"的合作,团结。五国一度被看好的全球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五个发展中国家。 1.“金砖五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俄罗斯地理图册显示属于转型期国家),也就是从某方面看它属于发达国家。但我们以教材为依据,俄罗斯仍是发展中国家。 2.“金砖五国”都是所在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后我国整体实力加强,尤其是近1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最快,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里发展最快的国家。 3.“金砖五国”每个国家都有一个与经济发展有关的美称:印度“世界办公室”、俄罗斯“世界加油站”、巴西“世界原料基地”、中国“世界工厂”、南非“黄金之乡”美称。 “金砖五国”独特性 中国:人口最多、季风气候为主、黄色人种、地跨热带、北温带、海陆兼备、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国等。

印度:人口第二、白色人种、官方语言英语、南亚经济实力最强国家、热带季风气候、世界办公室水旱灾害频发等; 巴西:混血人种、通用语言葡萄牙语、桑巴舞足球、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平原高 原相间分布、人口分特点及原因等; 俄罗斯:世界上面积最大国家、通用俄语、地跨亚欧两大洲、纬度高、寒冷、重工业 发达、北临北冰洋、交通布局特点及原因等。

形势与政策论文--结合实际谈谈金砖国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结合实际谈谈金砖国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金砖四国”来源于英文BRICs一词,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由美国高盛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后来南非加入演化为“金砖五国”。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有利于五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改革、减贫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协调立场,更好地建设一个公平、平衡的国际政治新秩序。金砖国家近10年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显著上升,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全球名列前茅。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的2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2%,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20%,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15%,对全球经济贡献率约为50%。金砖国家成为吸引外资的亮点,其对外投资更趋活跃,企业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提升, 在金融领域规模实力进一步增强。 金砖国家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实现国强民富任重道远 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达到国强民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是,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继续奋斗几十年。“金砖国家”中其他国家要达到国强民富的水平、要赶超西方大国,也都任重道远。 (二)、自主创新能力差距还很大 创新型国家至少应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⑴创新投入高,研究与开发经费

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以上;⑵科技进步贡献率应在70%以上;⑶自主创新能力强,对外技术依存度均在30%以下;⑷创新产出高,世界公认的20个创新型国家拥有的发明专利总数占全球的99%。目前,主要发达国家都已经是创新型国家,而“金砖国家”都还没有达到创新型国家的水准和能力。 (三)、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在经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后,主要发达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金砖国家”,他们都处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或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基础设施落后,对自然资源和能源具有高度依赖性,基本上依靠高投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金砖国家”都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模式和道路,把资源节约、经济质量、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们向新型发展模式转型的成败和快慢,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的经济发展前景,也将对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走向共同繁荣产生重大影响。 (四)金砖国家内部分歧从未消失 一、经济联系并不紧密。2009年5月,巴西宣称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08年达到518亿美元,但这一数据仅为中欧4000多亿美圆贸易额的八分之一,也远低于3300多亿美元的中美贸易额。中国亦是仅次于欧盟的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俄罗斯对中国的重要性则要低得多,根据2008年前十个月的统计,俄罗斯已从2007年的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降至第九。2008年,欧盟、美国和日本仍是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显然,尽管中国对金砖四国其他三国弥足轻重,但中国不可能在外贸政策上为金砖四国作出太大调整;二、贸易争端无处不在。在经贸领域,“金

生活英语:New Development Bank 新发展银行

The New Development Bank, to be headquartered in Shanghai, will have an initial authorized1 capital of 100 billion US dollars, and its initial subscribed2 capital of 50 billion dollars will be equally shared among founding members, according to the Fortaleza Declaration. 《福塔雷萨宣言》指出,总部设在上海的新发展银行初期注册资本将达到1000亿美元,而初期的500亿美元认缴资本将由5个创始成员国平均分摊。 此次成立金砖国家新发展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NDB)并设立应急储备基金(contingent reserve arrangement,CRA)是2013年《德班宣言》中相关协议的“落地”。“新发展银行”将为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基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 支持(financing infrastructure3 project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应急储备 基金则用以防范各国短期资金流动压力(forestall short-term liquidity4 pressures),加强全球金融稳定(strengthen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并对现有的国际应急机制形成补充(complement existing international arrangements)。 上文中提高的authorized capital指公司在注册时上报的资金总额,即“注册资本”,subscribed capital则是注册资本中已经由持股人认缴的资金,即“认缴资本”。 1 authorized a.委任的,许可的 参考例句: An administrative order is valid if authorized by a statute.如果一个行政命令得到一个法规的认可那么这个命令就是有效的。 2 subscribed v.捐助( subscribe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 );签署,题词;订阅;同意 参考例句: It is not a theory that is commonly subscribed to. 一般人并不赞成这个理论。来自《简明英汉词典》

金砖银行

金砖银行 目录 1.金砖银行的现状 2.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 3.金砖银行如何挑战全球金融秩序 4.金砖银行在未来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5.现在面临的困难 6.总结

一张图了解金砖五国(BRICS) 一、金砖银行 1、产生背景 新兴市场国家政治经济地位在近年来的显著上升,但是从布雷顿森林体系 至今,全球金融秩序依然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这样的经济秩序安排已经不能 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一直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其实质是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旨在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不少学者把美国实行量化宽 松政策视为新金融霸权主义的体现。由于历史原因,美元成为国际核心货币, 发行权却掌握在美国手中,发行量美元限制。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让印钞机 加大了马力,美元被疯狂输出到全世界,美元贬值的压力也被转嫁到其他国家。而面对如此的不公平,许多发展中国家除了默默为美国的危机埋单外,别无他法。

作为国际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经过多年的发展,世行和IMF虽然致力于推 动和维护全球经济发展,但这些国际性机构依然由美国和其欧洲同盟国主导则 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金砖国家试图通过筹建自己的金融体系来替代 长期受西方发达国家把控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功能,以减少其对世界银行和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 2、发展历程 2010年12月“金砖四国”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 (BRICS)。 2012年提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概念。 2013年3月,第五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2014年7月15日至16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 2016年有望开始正式的放贷。 3、简介: 金砖开发银行的启动资金是500亿美元,资金额由5个金砖国家均摊,将 来会逐渐增加到1000亿美元。成立后各成员要实际缴纳一定比例的股本,用于 日常运作,其股权和投票权也在成员之中平均分配。其中最初七年内将共计出 资100亿美元现金,另外400亿美元以担保抵押形式出资,该银行将于2016年开始对外放贷,且欢迎其他国家加入,但金砖国家所占资本比例不能低于55%;银行总部落户上海,首个区域办公室设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行长在金砖国家中 轮流产生,首任行长将由印度提名,首任理事会主席由俄罗斯提名,首任董事 会主席由巴西提名。 “金砖应急储备基金”:旨在向陷入经济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的经济稳定 基金。储备基金为1000亿美元,用于金砖国家应对金融突发事件,其中中国提 供410亿美元,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分别提供180亿美元,南非提供其余的50 亿美元。在有关金砖国家出现国际收支困难时,其它成员国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帮助纾困的集体承诺。只有在有关国家提出申请,并满足一定条件时,其 他成员国才通过货币互换提供资金。其出资只是名义上的货币互换承诺,可起

金砖国家发展形势比较研究

金砖国家专题研究 背景介绍: 金砖国家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五个新兴市场国家,将它们的英文起首字母组合起来为BRICS, 因其发音类似英文“砖块”一词,故得名金砖国家。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随后,整个世界经济进入到了一份复苏的阶段。然而,世界经济的复苏过程中,出现了复苏不均衡的问题。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普遍呈现出了缓慢的态势,而一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则迅速复苏崛起,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这种多元化发展,不仅使得新兴国家的话语权发生了变化,而且直接左右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方法。 这次研究,主要是从金砖国家各个方面内部数据的比较,对金砖国家发展过程中各自的优势和缺点进行一个比较分析,从这一个方面,来考量未来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把握世界投资品市场,对我们的投资起到帮助作用。 金砖五国的基本状况介绍 通过目前对金砖五国社会经济基本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金砖五国都是国土面积比较大的国家,除南非以外,其他四国的国土面积排名都在世界前十名,五国整体面积占了世界国家总面积的29.4%;就人口而言,除南非以外,其他四国的人口都超过1亿,其中,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五国的总人口,占了世界人口的42.5%;金砖5国中,中国的GDP 约占一半,截止2010年,其五国总GDP占世界GDP的18.1%。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金砖五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在国际上都占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但是与此同时,29.4%的土地,42.5%的人口,只占有了18.1%的GDP,显然还是偏少的。这就显现出了金砖国家亟待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内部矛盾。 随着这些国家的崛起,在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中,无疑成了金砖五国和很多新兴国家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争取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这是金砖五国能够合作的前提。 国土与人口:矛盾但非共同矛盾 前面已经提到过,金砖五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是客观的,然而,29.4%的土地承载42.5%的人口明显还是负担过重。据联合国统计司统计,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是33人/平方千米,而根据金砖国家2011年的联合统计,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

金砖银行招聘计划尚未启动 国际金融秩序挑战者总部在上海

金砖银行招聘计划尚未启动国际金融秩序挑战者总部在上海福建银行招聘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考试咨询及考试真题下载 1、金砖为何要成立开发银行?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至今,全球金融秩序依然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但随着新兴市场国家政治经济地位在近年来的显著上升,这样的秩序安排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金融政策变动导致国际金融市场资金的波动,对金砖国家的币值稳定造成很大影响。中国货币波动较小,但是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都经历了货币巨幅贬值,导致通货膨胀,金融安全受到影响,而从国际金融机构所能获得的援助又十分有限,甚至还要被附加严苛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金砖国家试图通过筹建自己的金融体系来替代长期受西方发达国家把控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功能,以减少其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概念在2012年已经提出。当年,英国《金融时报》对这一设想评价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将成为1991年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以来设立的第一个重要多边贷款机构。 在2013年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上,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个金砖国家同意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旨在“为金砖国家、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筹集资金,作为对全球增长和发展领域的现有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的补充”。 最近一年来,金砖成员国围绕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设立进行了多次谈判,但成员国在出资份额、管理层人事任命以及总部位置等问题上一直存在较大分歧。

不过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到了本次巴西峰会,金砖国家终于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 2、为何均摊资本选址上海? 根据金砖国家15日发表的《福塔莱萨宣言》,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初始资本为1000亿美元,由5个创始成员平均出资,总部设在中国上海。另据法新社报道,巴西总统罗塞夫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首任总裁将来自印度。 中国和俄罗斯曾经一度有望成为金砖银行的主要出资国,但是由于其他国家坚持平等的多边合作机制,因此最终方案却是各国出资比例相同,这反映了参与其中的各国希望获得同等的话语权。 在此前的谈判过程中,关于这家银行总部将落脚何处有着不小的争议,中国、印度及南非相争不下,上海、新德里和约翰内斯堡是最有希望成为金砖发展银行总部的三个地区。 但在15日的最后谈判过程中,选址问题却遭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印度方面仍不愿放弃将本国首都新德里作为总部的努力,使得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最终,谈判各方打破僵局,选定上海为金砖开发银行的总部所在地,但首任主席由从印度产生,该结果被外界看作是谈判各方最终妥协的结果。 3、金砖银行的主要职能? 金砖国家试图利用新的机制来替代现有的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功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能够想到的仅仅是金砖银行的雏形,而对于其究竟能如何运作并无任何细节概念。 目前所知的仅是,这一银行将主要用于向金砖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放贷,也包括向金砖以外的国家项目提供贷款。根据俄罗斯财长谢鲁阿诺夫的表态,正式的放贷将有望从2016年开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