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务院关于同意甘肃省撤销武威地区设立地级武威市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同意甘肃省撤销武威地区设立地级武威市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同意甘肃省撤销武威地区设立地级武威市

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

•【公布日期】2001.05.09

•【文号】国函[2001]47号

•【施行日期】2001.05.09

•【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区划地名

正文

国务院关于同意甘肃省撤销武威地区设立地级武威市的批复

(国函〔2001〕47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撤销武威地区设立地级武威市的请示》(甘政发〔2000〕76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武威地区和县级武威市,设立地级武威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凉州区。

二、武威市设立凉州区,以原县级武威市的行政区域为凉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东大街。

三、武威市辖原武威地区的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凉州区。

武威市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所需经费和人员编制由你省自行解决。

国务院

二00一年五月九日b4471--020304wjk

甘肃省情知识之历史沿革

甘肃省情知识(简介)之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甘肃省以古甘州,肃州两字首字而得名,简称“甘”或“陇”。甘肃县的建制早于省的设置,从春秋时期萌芽开始算起,迄今已达两千余年。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置甘肃军司,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从元代开始正式设置甘肃省,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 甘肃省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开发,特别是农业垦殖和古代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形成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远在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在这块地上生息繁衍,利用简陋的石器顽强地同大自然作斗争。进入新石器时代,甘肃东部的大地湾文化,以其历史之久远,内蕴之厚重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大源头,与中原一带的仰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商代,甘肃境内有羌,共(今泾川县),密(灵台县)等方国部落。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省境东部现天水市定居下来。公元前668年,秦国设 邽县(今天水市麦积区南),冀州(今甘谷县)。这是甘肃历史上建立最早的两个县。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已达今甘肃的东南部。西汉时期又先后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天水安定武都金城郡。东汉时,行政区划大体上是州郡县三级制。甘肃属凉州,共辖10郡,2属国,99县。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省境共置凉州1州,12郡,77县。大部分地方属魏国,南部的部分地方属蜀国。西晋时期,省境设凉州,秦州,兼属雍州,统12郡,72县。南北朝时期,甘肃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的统治地区。北魏时,甘肃境设置8州,35郡,91县。北周时,甘肃境设22州,56郡,104县。隋初,省境设16郡,76县。唐朝时期,省境设22州,辖67县。元代,甘肃行政区划大体上是省,路,府(州),县四级制。公元1281年,甘肃正式设省,称“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简称甘肃行省,治所在甘州路的甘州(今甘州区)。省辖7路,5个直隶州,4个府,22属州,24县。明初,沿用元朝的行省制。公元1376年,废除行省制,设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共设13布政使司,甘肃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陕西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将治所从巩昌移至兰州。清乾隆29年(公元1764年),裁甘肃巡抚(原驻宁夏,顺治五年即公元1648年迁至兰州),以陕北总督行巡抚事,并迁陕甘总督署至兰州。当时甘肃辖区除包括今新疆,青海,宁夏一部分以外,大体上和今甘肃的境域相同。可以说甘肃的行政区域,奠定与两汉,正式于元代,完成于清朝。民国时期甘肃共设7道,下辖77县。北伐战争以后,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废除道的建制,改县的行政长官县知事为县长。从1934年开始,甘肃省在县的行政建制之上,又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作为省的辅助机关。至解放前夕,甘肃省共设9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71县,1市,3局。1949年8月26日,甘肃省省会兰州解放,即成立甘肃行政公署,下辖庆阳,平凉,天水,武都,岷县,定西,临夏,酒泉,武威,张掖,兰州11个分区(专区,市),73个县(局),甘肃行署隶属于西北军政委员会。1950年成立甘肃省人民政府。 建国以后,甘肃省的行政区划几经调整,逐步形成省,专区(州,市),县(市,区)三级地方行政体制。1985年,全省行政区域调整后,共设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嘉峪关5个地级市,临夏,甘南2个自治州;庆阳,平凉,陇南,定西,武威,张掖酒泉7个地区;共有9个县级市,60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11个市辖区。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威地区设立武威市(地级),将原武威市(县级)改设凉州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张掖地区设立张掖市(地级),将原张掖市(县级)改设甘州区;撤销平凉地区设立平凉市(地级),将原平凉市(县级)改设崆峒区;撤销酒泉地区设立酒泉市(地级),将原酒泉市(县级)改为肃州区;撤销庆阳地区设立庆阳市(地级),将原西峰市(县级)改设西峰区,庆阳县更名为庆城县。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定西地区设立定西市(地级),将原定西县改设安定区。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设立陇南市(地级),将原武都县改为武都区。至此,全省完成撤地市工作,现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87个县(市,区)。 &&.此文章是我个人摘自《甘肃省情知识-简明读本》(主编:李志荣田刚兰州大学出版社)。&&.作为一个地道的甘肃人,我觉得应该知道这些知识. &&.能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甘肃. 2014年2月11日江湖浪子谢西湖于家中

凉州历史

凉州历史 凉州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历史的长河曾在这里抛洒过晶莹的珍珠。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群星灿烂的远古文化。2100年前匈奴人修筑的故臧城,成为今天凉州城最早的雏形。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绵延万里的丝绸古道孕育了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今日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代简称“都野”、“盖臧”、“姑臧”、“武威”、“凉州”、“西凉”等,这里是河西走廊的东大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大都会,是东西文化的交汇宝地,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中转站,故此地一度跃居为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史有“凉州畜牧天下饶”、“四凉古都,河西都会”和“凉州不凉米粮川,塞上江南银武威”之美誊。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水草茂美,可耕可牧,物产丰富,战守有资,以其“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战略要塞历为兵家必争之地,以“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商埠重镇为世人所瞩目,同时产生并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河西文化的精华“凉州文化”。 凉州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著称于世。据史料反映,这里早在4000多年前,凉州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群星灿烂的远古“古天山文化”,这里成为炎黄先民血脉发端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时期最丰富的文化宝藏,此期周穆王和西王母的传说成为千古佳话。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这里便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驿站和商埠。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征服河西,为显示汉军的武功军威而设置的“武威郡”,“武威”从此得名,之后历代王朝都在这里设郡置府致力经营。三国时设置凉州,成为全国十三州之一。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先后在这里建都,有“大五凉”之称,创造了史不绝书的“五凉文化”。隋、唐三百年间,是凉州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长安以西凉州最大,凉州七城十万家,人烟扑地桑柘稠,“凉州为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旅往来,无有停绝”,这里也成为西北地区最为主要的军事重镇,在这里产生了以边塞诗为代表的千古绝唱“凉州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气势恢宏的灿烂篇章。宋朝时期,这里是西夏国的“陪都”。元代成吉思汗之子与西藏宗教领袖萨班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盟”,完成了西藏归属祖国的统一大业。明、清时期,分别在这里设置凉州卫和凉州府,有“小五凉”之称,“塞上江南银武威”始称于此期。中华民国置甘凉道,后改为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为专区所在地。1985年6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武威县改为武威市,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后又被命名为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7 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武威市,原县级武威市改名为凉州区。现辖19 镇18乡,2个指挥部,7个城区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02.2 万人,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区。有汉、回、蒙、藏等25个民族,为武威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 1.中央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要求。 A.最终 B.一个 C.基本 2. 我国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与其他国家机关行政执法活动相比,有自己独有的特征,表现为()。 A.公安行政执法活动的强制性 B.公安行政执法手段的多样性 C.公安行政执法范围的广泛性 D.公安行政执法主体的特定性 3.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A.呼吸系统受损 B.生理机能障碍 C.消化系统紊乱 D.神经系统异常,造成智力下降、致癌、致残 4.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提出要按照建设()的要求来优化服务流程,推行公开透明服务。 A.法治型政府 B.创新型政府 C.廉洁型政府 D.服务型政府

5.“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6.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也就选择了高尚。 A.吃苦 B.奋斗 C.奉献 7.要加强军队党的建设,确保党从()上、()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 A.思想 B.政治 C.行动 8. 2012年l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有l3亿人口,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A.要把保证粮食供应的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B.我国要实现粮食完全自给,不能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 C.粮食安全问题既是经济的又是政治的 D.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9.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刑事侦查职权时,对财产权的侵犯情形有( )。 A.违法查封 B.违法扣押 C.违法冻结 D.违法追缴

武威市简介

武威市简介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入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东大门。位于北纬36°29′-39°27′,东经101°49′-104°16′之间,东靠白银市、兰州市,南部隔祁连山与青海省为邻,西与张掖市、金昌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东南距省城兰州市276公里,西北距镍都金昌市74公里。南北长326公里,东西宽204公里。 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2年10月被命名为中国葡萄酒城。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238平方公里,有93个乡镇、1125个村民委员会、8个街道办事处、71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1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万人,乡村人口132万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38个民族。 武威历史悠久,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命名武威。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武威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境内名胜古迹众多,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武威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干武铁路、G30、G312国道贯穿全境,是河西重要的物流中心和商贸集散地。武威物产丰富,自古就是“人烟朴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武威是一个传统农业地区,是全省瓜果基地及肉类繁育生产基地,也是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尤其适宜发展酿造葡萄,产量占全省的65%。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1.55亿元,增长15.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0.62亿元,增长68.2%;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09.07亿元,增长2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93亿元,增长23.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2亿元,增长18.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6.66亿元,增长32.2%;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5亿元,增长42.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97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35元,增长18.1%。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武威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即凉州区和民勤、天祝、古浪三县。 武威市:面积33249平方千米,人口195.42万人(2006年)。 凉州区:面积5081平方千米,人口98万。邮政编码733000。区人民政府驻东大街。 民勤县:面积16016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733300。县人民政府驻三雷镇。 古浪县:面积5287平方千米,人口39万。邮政编码733100。县人民政府驻古浪镇。 天祝藏族自治县:面积6865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7332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华藏寺镇。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2001年5月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47号):(1)撤销武威地区和县级武威市,设立地级武威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凉州区。(2)武威市设立凉州区,以原县级武威市的行政区域为凉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东大街。(3)武威市辖原武威地区的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凉州区。 2004年,全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共管辖93个乡镇(包括勘界调整前天祝县的东坪、赛拉隆乡),8个街道办事处;79个社区居委会,1129个村民委员会,8199个村民小

6.2批复

第二节批复 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时所用的文种。 一、批复的特点 1.被动性 即行文的被动性。批复是用来答复下级请求事项的,下级有请示,上级才会有批复.下级有多少份请示呈报上来,上级就有多少份批复回转下去.也就是说批复不是主动行文, 而是依请示而行的被动行文。 批复是公文中惟一的纯粹被动性文种.另有两种公文也可以是被动性的,就是报告和函.不过,报告只有在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才是被动的,函只有复函才是被动的,所以说,纯粹的被动性公文只有批复. 2.针对性 批复的针对性极强,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批复内容必须紧扣请示的内容,请示什么就批复什么;决不能答非所问,也无需旁牵他涉.二是谁请示就给谁批复。只有答复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或涉及其他许多单位,才同时发给有关单位。 3.指示性 一般而言,批复内容是对下级请示事项的结论性意见,具有“一锤定音”的性质,反映了领导机关的指示性意见,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下级机关必须遵照执行。该怎样认识,不该怎样认识;准许怎样做,不准许怎样做,都要依指示而行。 二、批复的类型 按照批复的表达方式,可分为表态式批复、阐发式批复、解答式批复。按照批复意见的性质,可分为肯定性批复,否定性批复。按照请求的类型,可分为指示性批复:对请求指示事项的批复。批准性批复:对请求批准事项的批复。 三、批复的结构与写法 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生效标识、成文时间。 (一)标题 批复的标题一般采用公文常规模式写法,即.: 1.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如《国务院关于编纂中华大辞典问题的批复》、《国务院关于<进口商品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的批复》。略有不同的是,批复有时在标题的事由一项中,明确表示对请示事件的意见和态度, 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撤销榆林地区设立地级榆林市的批复》,其中"同意"两字就是用来表明态度和意见的。 2.由发文机关+事由+行文对象+文种构成。有时为了增强批复的针对性,在标题中特意指出是针对哪个机关的批复。例如《××总公司关于扩建业务大楼给第三分公司的批复》,再如《国务院关于同意河北省设立廊坊市给河北省人民政府的批复》。

武威市人口志志评审意见

《武威市人口志》送审稿评读意见 根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志二轮编纂若干意见》和《地方志书质量规定》;针对《武威市人口志》送审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商榷、参考.. 总揽全书;各种人口现象的结果记载较多、过细;篇目结构分之过繁琐;相应的人口工作缺少记事..如果说本书有什么遗憾的话;我认为主要是结构层次编排不够合理;内容详略取舍不够得当、体例逻辑不够严谨.. 一、思想观点 全稿尊重事实、坚持科学发展;指导思想正确;观点立场鲜明;体现了以人为本;符合国家对志书的相关要求..提出一点:P227写满族人“坐享其成、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缺乏谋生能力、甚至乞讨…”“…从防生自救能力看;也明显不如汉人”从民族和谐角度看;是否妥当 二、体例逻辑 对于志书体例的要求主要包括严守志界、横排竖写、七体并用、述而不论.. (一)没有坚持横排竖写 1:全书存在多处竖排竖写、既竖排又横排..如:第一章历史人口发展、第二章建国后人口变动;从标题和内容看;这两章记述的是同一性质内容的两个历史阶段;成了竖排竖写..具体修改见目录和正文..

2:没有严格以时间为序;部分内容记述时间混乱.. 如:P159“城镇人口分布”.. 以第九章“机构沿革与队伍建设”为例;体例混乱;层次无序;资料繁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规律性不强..前四节写机构单位、第五节写队伍人;第六节又写乡镇基层机构单位;第七节又些村组基层队伍人;第五节队伍建设人下又分目记述乡镇计生办单位;第一、二节领导机构与主管部门是什么逻辑关系分节标准是什么各种领导机构不是党和政府的组成或直属部门;不应入志;第三节市级计划生育事业机构为什么叫事业机构;和四、六节标题形式不统一第五节、第六节村镇都属于基层计生干部队伍;应该予以合并.. 建议:删除第一节;删除各机构、单位职责;合并第五、七节成“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下分“乡镇计生队伍建设”和“村组计生队伍建设”;重新调整节、目顺序.. (二)《凡例》存在缺漏 1:缺空间地域范围断限;没有交代本志记述的行政区域范围..武威市历史上行政区划及名称变化较大;不同时期包含的地域范围也不尽相同;应将本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交代清楚;如仅解放后至武威地区成立前;期间武威专区几经撤并;行政区域曾一度包含永昌、永登、民勤、景泰、阿右旗等地..涉及到的全区;无论是指武威专区还是武威地区;要让读者清楚;所记载的内容;反映的事情是以历史当时的行政区划为限;还是以今天的三县一区为限;应当注明..如P75页尾推算出的凉州

考前必备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考前必备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 1.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特征表现的是( )。 A.潜在经济增速下降,呈现中高速增长趋势 B.“旧常态”下依靠投资、出口驱动的经济模式已不可持续,经济结构悄然发生变化,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 C.存在产能过剩、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和外部风险冲击等潜在风险 D.各项改革迅速推进,目前应重点突破改革“疲劳症”和“中部梗阻”问题,让人口红利发挥更大贡献 2. 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最终目的是()。 A.充分利用各地资源 B.实现经营全球化 C.使产品接近消费地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3.《反垄断法》明令禁止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影响消费者的行为。目前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环节是( )。 A.严格立法,确保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B.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

C.严格司法,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D.严格法律监督,提高公众法制意识 4. 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的是()。 A.修改宪法 B.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C.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 D.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基本法律 5.行政单位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下列可确认为行政单位收入的是()。 A.A.财政预算拨款收入 B.罚没收入 C.行政性收费收入和基金 D.应当缴人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6.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它属于()。 A. 阿根廷 B. 波兰 C. 加拿大 D. 丹麦 7.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 A.危害 B.严重 C.可怕 8.下列关于倾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