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省级一等奖教学设计《数学归纳法》

省级一等奖教学设计《数学归纳法》

省级一等奖教学设计《数学归纳法》
省级一等奖教学设计《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二章第三节

参赛教师: 赵亮

选手单位:蚌埠一中

2010年4月

课题:数学归纳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选修2-2第二章第三节

蚌埠一中赵亮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数学归纳法是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选修2-2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根据课标要求,本书该节共2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其主要内容是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2、地位作用:在已经学习了不完全归纳法的基础上,介绍了数学归纳法,它是一种用于关于正整数命题的直接证法。教材通过剖析生活实例中蕴含的思维过程揭示数学思想方法,即借助“多米诺骨牌”的设计思想,揭示数学归纳法依据的两个条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归纳法,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实质,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

(2)会证明简单的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

2、过程与方法:

努力创设课堂愉悦的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辩证思维素质,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见和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借助具体实例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运用它证明一些简单的与正整数n (n 取无限多个值)有关的数学命题。

【教学难点】

(1)学生不易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思想实质,具体表现在不了解第二个步骤的作用,不易根据归纳假设作出证明。

(2)运用数学归纳法时,在“归纳递推”的步骤中发现具体问题的递推关系。

【教学方法】运用类比启发探究的数学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呈现多米诺骨牌等生活素材辅助课堂教学;

【教学程序】

第一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

情境

1、法国数学家费马观察到:6553712,25712,1712,5124232212=+=+=+=+

归纳猜想:任何形如122+n

(n ∈*N )的数都是质数,这就是著名的费马猜想。

半个世纪以后,数学家欧拉发现,第5个费马数6700417641125

25?=+=F 不是质数,从而推翻了费马的猜想。——“不完全归纳有时是错误的”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意识和数学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核心.鲁宾斯坦指出:思维都是在概括中完成的.心理学认为“迁移就是概括”,这里知识、技能、思维方法、数学原理的迁移,我找的突破口就是学生的概括过程.)

情境2 、数列{}(),1,1,*11N n a a a a a n n n n ∈+=

=+已知通过对4,3,2,1=n 前4项归纳,猜想n a n 1

=——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列的知识加以验证——“不

完全归纳有时是正确的”。

通过对上述两个情况的探究可以发现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不一定可靠。

为了寻求一种能够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引入本节课的新课内容一数学归纳法。

第二阶段:搜索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1、“多米诺骨牌”游戏动画演示:

探究“多米诺骨牌”全部倒下的条件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多米诺骨牌”全部倒下的两个条件;

①第一块骨牌倒下;

②任意相邻的两块骨牌,前一块倒下一定导致后一块倒下。 强调条件②的作用:是一种递推关系(第k 块倒下,使第k+1块倒下)。

2、类比“多米诺骨牌”的原理来验证情境2中对于通项公式n

a n 1=的猜想。 “多米诺骨牌”原理

①第一块骨牌倒下; ②若第k 块倒下,则使得第k+1块倒下 验证猜想 ↓ ↓

①1=n 验证猜想成立 ②如果k n =时,猜想成立。即k a k 1

=,则

当1+=k n 时,1

11

1111+=+=+=+k k k a a a k k k 即1+=k n 时猜想成立

3、引导学生概括, 形成科学方法

证明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关键步骤如下:

(1) 证明当n 取第一个值0n 时结论正确;(归纳奠基)

(2) 假设当n =k (k ∈*N ,k ≥0n ) 时结论正确, 证明当n =k +1时结论

也正确.(归纳递推)

完成这两个步骤后, 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0n 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

都正确.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第三阶段:巩固认知结构,充实认知过程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6

)12)(1(3212222++=

++++n n n n 证明:(1)当n=1时,左边112==,右边6)112()11(1+??+?=,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 时,等式成立,即6

)12)(1(3212222++=

++++k k k k 则当n=k+1时,左边=()223221321++++++k k

[][][]1)1(21)1()1(61)672)(1(61)1(6)12()1(61)1(6)12)(1(22+++++=+++=++++=++++=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右边 由(1)、(2)可知,n ∈*N 时,等式成立。

师生共同总结:

1、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完全归纳的证明方法,它适用于与自然数有关的问题。

2、两个步骤、一个结论缺一不可,否则结论不能成立;

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3、在证明递推步骤时,必须使用归纳假设,进行恒等变换。

4、完成第1)、2)步骤的证明后,要对命题成立进行总结。 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等式成立。

探究:已知数列 ,)

13)(23(1,,1071,741,411+-???n n 设S n 为数列前n 项和,计算S 1, S 2 ,S 3 ,S 4,根据计算结果,

猜想S n 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解:

可以看到,上面表示四个结果的分数中,分子与项数一致, ()()12121217

51531311+=+-++?+?+?n n n n 证明:(1) n=1时,左边= 311?右边= 1121+?(2) 假设n=k (k ∈N *)时等式成立,即 ()()1212121751531311+=+-++?+?+?k k k k 则n=k+1时, ()()()()32121121217

51531311++++-++?+?+?k k k k ()()3212112++++=k k k k ()1121321+++=++=k k k k 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n ∈N * 都成立。 13

4131011031031071727274141414114321=?+==?+==?+==?=

S S S S

分母可用项数n 表示为3n+1,可以猜想1

3+=

n n S n 证明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

【课堂小结】 (1)数学归纳法只适用于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

1°验证n=n 0(n 0为命题允许的最小正整数)时,命题成立 2°假设n=k (k ≥n 0)时命题成立,证明n=k+1时命题成立, 由1°和2°对任意的n ≥n 0, n ∈N* 命题成立。

(3)本节课通过从“多米诺骨牌”讲起,借助这个游戏的设计理念,揭示了数学归纳法依据的两个条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本节课使用数学归纳法只证明了与正整数有关的等式成立的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会遇到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不等式及几何问题,也会遇到n 0的取值不是1的情况。在下一节课我们还将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同学们明白为什么在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作业】

1. 习题

2.3 A 组 1.2.3

2. 思考:平面内有n 条直线,其中任意两条不平行,任意三条不共

点,设f(n)为n 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求证: 证明:(1) n=1时,f(1)=1 等式成立

(2) 假设n=k 时,等式成立 即 )1(2

1)(-=k k k f 成立

那么当n=k+1时, ()12

1)(-=n n n f ()[]1)1()1(21121)()1(+++=+-=

+=+k k k k k k k f k f

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n∈N*都成立

【板书设计】

《数学归纳法》教学反思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选修2-2第二章第三节

蚌埠一中赵亮

一、回顾教学设计的思路: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用于证明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的证

明方法。为了在教学的过程中避免使其成为方法的灌输,技

能的操练。使学生能了解新的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因此,

我设想强化数学归纳法产生过程的教学,把数学归纳法的产

生寓于对归纳法的分析,认识当中,把数学归纳法的产生与

对不完全归纳法的完善结合起来。

在教学方法上,我运用了在教师指导下的师生共同探讨

的方法,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我做好发动、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的兴趣参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新课引入之前,为让学生了解不完全归纳法的不可靠性,我设计了两个案例(1、第二章第一节中的“费马猜想”说明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有时是错误的;2、数列{},1,1,11+==+n n n n a a a a a 通过4,3,2,1=n 归纳,从而猜想n

a n 1=,并通过计算推证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说明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为此,需要寻求一种能够证明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的正确性的科学方法。通过“多米诺骨牌”的动画演示,揭示“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所具备的两个条件,然后类比“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的条件来判断第2个案例所得到的猜想是否正确,继而用数学语言板书出数学归纳法原理。

二、反思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

第一点:通过引入时的两个案例说明不完全归纳法的不可靠性,得到一个问题情境,继而引导学生寻求一种能够证明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的科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点:在演示多米诺骨牌动画之后,让学生总结出“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所具备的两个条件,怎样把“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所具备的两个条件与数学归纳法原理联系在一

起?我设计了通过类比“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的两个条件去判断案例2猜想是否正确。

即1、“第一块骨牌必须倒下”就这个数列问题而言,应该为“n=1时,a1=1,猜想成立”。

2、“第k块骨牌倒下,使得第k+1骨牌倒下时,解决了传递性问题”就这个数列问题而言,应该为“如果n=k时,猜想成立,我们能够证明n=k+1时,命题成立,解决了递推问题“。

从教学效果来看这一设计使得学生很好的理解了数学归纳法依据的两个条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三点:根据以往教学中的经验,学生即使理解了数学归纳法原理及其证明过程,但在实际解题时,证明过程仍是问题百出,因而在完成探究的过程中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并且在证明n=k+1时命题成立,一定要用到归纳假设,以及在两个步骤完成之后,要对命题成立进行总结,这一点也是学生在证明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地方。所以我安排的练习和探究的解题过程都是让学生代表在黑板上板书,这样我可以抓住学生书写中暴露的问题,及时加以点评和纠正。事实上证明这种做法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们自己的错误得到了他们自己的足够重视!

第四点:在课时小结中,对本节课重要内容进行回顾,主要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等式问题,在本节课还通过类

比、递推的数学思想得到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很好地对学生渗透了数学思想,最后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归纳法还可以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不等式及几何问题,也会遇到n0的取值不是1的情况,为下节课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第一点:存在教学语言不准确之处

“通过类比“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产生的条件,引出数学归纳法依据的两个条件时,不应该说成“总结数学归纳法原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第二点例题的难度设置不得当

例题中,在证明n=k+1时,对于化简要求过高,占用了较多的时间。

第三点:对于探究处理的时间没有安排好

在学生完成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完成归纳、猜想之后,距下课大约还有6分钟时间,让学生再次板演证明猜想,占用了较多时间。若设计一个容易猜想的问题,时间安排可能就会合理些。

针对以上三点不足之处,我计划将在以后的数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改进、完善。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教学大赛,对我来说是经历了一次很好的历练!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反复思考如何引入新课?如何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兴趣?如何使他们明白

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如何融会贯通的道出知识的来龙去脉……

我去做了,并且努力去做了。有自己得意之处,也有许多遗憾之处,更为重要的是我知道了什么样的数学课是学生需要的,谢谢这次大赛给我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春酒》教学设计

《春酒》教学设计 一、导入: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台湾著名作家琦君来说,令她念念不忘的就是童年那一杯充满家乡味儿的春酒。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品味台湾作家琦君的家乡一一浙江温州,那杯浓浓的春酒。 二、整体感知,为"春酒"取名。 1、请同学们把课文自由地朗读一遍,然后给春酒取一个合适的名字。(生自由读课文) 2、哪位同学给"春酒"取一个名字? ?可以把"春酒"取名为"乡情酒"(因为作者在家里过年的时候,那幅画面是十分温馨的,而长大之后,她十分思念当初那种乡情,所以我认为可以用"乡情酒"。) ?可以把"春酒"取名为"思乡酒"(因为我觉得这杯酒包含着作者对家乡浓浓的思念,我觉得在这里,作者是借思念春酒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可以把这杯酒取名为暖心酒。(因为我觉得作者每次回想到这杯酒香的时候,眼前都是非常美丽的画面和很美好的场景,仿佛又回到了那美好的回忆。 ?可以把这杯酒取名为"快乐酒"。(每当作者想到这杯酒的时候,就想到自己的童年的快乐、美好。) 3、大家发现了没有,刚才这几位同学所取的酒名,其实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情感基调,无论是思乡回想起的那份快乐也好,那份浓浓的情感也好,这种情感的基调就是作者对故乡的那份什么呀?(思念) 4、所以这是一杯思乡酒。(板书:思乡酒) 5、那么在这杯思乡酒里面,包含着作者哪些美好的回忆呢? (童年喝春酒的快乐。和家乡的人一起喝会酒时的喜悦。和乡邻们喝会酒的那种满足感。 喝八宝酒时的愉悦。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思念。) 6、我们看一下,刚才同学们讲述中其实这一杯思乡酒,这种充满美好的回忆,都是同我的童年、母亲和乡邻们连在一起的。(板书:童年母亲乡邻)。 三、赏读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1、在这些回忆中,你对哪一部分的回忆印象特别深刻?(童年的时候。作者对她母亲的怀念。作者和乡邻们一起喝会酒的那种感情。) 2、你觉得文章当中,尤其是写童年生活的哪一个细节让你感觉特别有趣,特别有意思? 生:第三段的最后一句,"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它写出了小花猫喝完春酒以后的神态、动作,一个"舔"字,说明春酒非常的甜,让小花猫不停地舔嘴巴。作者把小花猫比喻成一个"酒仙",感觉出来非常的有意思。 "呼呼”这个词语非常有意思。因为它写出小花猫非常憨厚可爱的样子。 生:"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大包回家。"我觉得这里写的很有趣,它说明我童年时代是很调皮的,贪吃贪玩的。(作者说"跟蜜蜂"似的。我觉得这个比喻不好。如果我把它改为"肚子吃的鼓鼓的,跟皮球、跟企 鹅不是更能突出这个"鼓"更可爱吗?) 生:我觉得用蜜蜂很恰当,因为采蜜通过努力才会有收获,这里通过比喻写出了她喝春酒回来有收获的样子,所以她很满足当时的情景,觉得自己像蜜蜂一样。

优质课《花钟》教学设计

《xx》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2.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走入花的世界,欣赏《花钟》。(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花钟是什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花钟是什么? 其实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作者用准确的语言解释了什么是花钟。 请大家打开书齐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到答案。 2.齐读第三自然段,了解xx。 3.欣赏世界各地的花钟。 看,(出示花钟图片)这就是花钟。在我们祖国的许多城市,都有这样的“花钟”,台北市阳明公园里有一座花钟,许多游人都驻足观赏;南京、哈尔滨也有这样的花钟。在号称花园之国、钟表之乡的瑞士,花钟已经成为它的第二

大城市日内瓦的象征。这些花钟,不仅美观,还能报时。那这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品味xx 自学提示一: 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这些花又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用“”划出来。 1.课文中写了哪些花?指名说,课件欣赏花。 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瞧: 这么多花陆续开放,所以课文的第一句说: (齐读)“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2.那这些花分别在什么时间开放?(指名说,贴板书) 师连起来说什么时候什么花开了。我们把刚才说的话连起来就是——(课件出示) 3.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读一读,画一画。请挑其中一句,反复朗读,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老师也忍不住想参加,(师生接读)这些花太美了,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这真是——“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同样写花开了,运用的语言不同,给人的感受也就不一样了。 4.想象展示读: 谁来读一读花儿的开放? 5.xx接答游戏。

全国一等奖《老人与海》教案

全国一等奖《老人与海》教案(王敏锐) 自我介绍 王敏锐,于年考入牡丹江市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自年毕业分配到牡丹江市第二中学工作至今年来,我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年月,被评中学一级教师,至今五年整。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凭着献身教育事业的质朴情感,我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谦和正直的人生态度,诲人不倦的教师风范,在自己专业领域里留下坚实的足迹。 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并在《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语文教学通讯》上公开发表。、年分别在市“一赛五评”课堂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获牡丹江市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获牡丹江市优秀教师称号。 大赛综述:年月,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第二届年会及课堂教学大赛活动在东北美丽的松花江城——吉林市隆重召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实验学校,共计多位课题组教师不远千里汇聚美丽的松花江畔。经过三天紧张有序地工作,年会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胜利地落下帷幕。我校王敏锐老师应邀到会,以《老人与海》一课在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老人与海》教案 王敏锐 一导语: 在一个开阔的天空与无垠的海面之间,一位老人在生命的破碎处站起来,让我们的种种复杂的感情随着他悲壮的生命狂舞起起落落。被文明熏陶过的圣哲贤士可以让我们肃然起敬,但决不可能激发我们内心奔涌的狂潮。今天,我们共同走进《老人与海》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世界。 二作者介绍 海明威的一生经历非常丰富,都很富有戏剧性,充满着传奇色彩,请你讲述海明威人生历程中的一个事件,并用只言片语进行评论,评论时注意要突出他的思想或性格。 海明威曾经说过,一个作家最大的不幸在于童年的幸福。他父亲一个杰出的

重力势能教学设计方案比赛一等奖

重力势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提出重力势能的基本定义,指出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为重力势能,接着引出在物体被举高的过程中,伴随着重力做功,然后通过分析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特点,推导得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最后教材又安排了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以及重力势能是与地球系统共有的特点这部分知识,以便完善和加深学生对重力势能的理解。 新教材在知识安排上与老教材相比有很大不同。老教材在给出“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这一结论后探究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从而引出重力势能。而新教材对这一思想的引入采用的是逐渐渗透的方式。在对生活中生动实例的定性分析以后,引入重力做功,给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形式,让学生在阶梯式的学习中自己寻找“功与能量”的关系。提升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学生分析: (1)高一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具体的形象思维上,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建立还需要时间。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逐渐引入抽象的物理 概念。 (2)重力势能是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的,但当时只停留在定性的分析上。新课应注意对知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表达式计算。 (2)会推导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2.技能目标 (1)根据功能关系,推导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2)学会从功能关系上解释和分析物理现象。 3.情感目标 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解释,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渗透社会公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高空抛物的危害。 教学重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及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 Ppt课件,装沙的小桶,大小质量各异的3个小球 教学过程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花钟(教案)

《花钟》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各种花开放的资料、课文提到的花的照片,及“花钟”钟面演示图。 2.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怒、暮、燥、雅”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质疑,激趣导入 板书“钟”,说说钟是干什么用的呢?(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吗?)再板书“花”。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花钟”呢?(自由读一读)读到“花钟”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想问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从课文找一句话说说什么叫花钟。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太不可思议了。你们瞧!(出示日内瓦大花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著名的日内瓦大花钟,它座落于瑞士这个“花园之国”。瑞士又称"钟表之乡",瑞士的能工巧匠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2.欣赏各种各样的花,伴着音乐解说:那“花钟”里都种了哪些花呢,接下来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 3.说说感受:欣赏完这些花,你们有什么感受想说说吗?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课件出示) 4.指导朗读:愿意读读这句话吗?(用欣赏的语气读) 5.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摇头晃脑地读,也可以小组、同桌一起读,同学互读,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带上老师的要求:(课件出示) (1)读通课文,课文中难读的、你认为精彩的地方多读几遍;

全国一等奖音乐教学设计推荐

全国一等奖音乐教学设计推荐:《金蛇狂舞》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西区小学 年级:三年级上学期 课型:欣赏综合课 授课教师:黄薇 授课班级;三(1)班 授课时间;2005年10月24日 教学内容:1、欣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 2、音乐活动《金蛇狂舞》。 3、认识小堂鼓、钹两样打击乐器。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民乐合奏《金蛇狂舞》所表示的基本情境。 2、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气氛,积极参与乐曲的表示活动并从中体验到快乐。 3、认识鼓、钹,会使用其为歌曲伴奏,创编歌词表示歌曲的热闹情绪,在一起体验、表示和享受音乐的活动中培养同学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欣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 教学难点:1、音乐活动《金蛇狂舞》 教学准备;课件、大鼓、钹、小红旗多面、筷子、大红旗多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歌曲问好 1 2 3 4 3 1 |5 5 5- |5 6 5 4 3 1 |2 2 2- | 小花猫在屋里喵喵喵小鸭子在水里嘎嘎嘎 1 2 3 4 3 1 |5 5 5- |5 6 5 4 3 1 |2 2 1-|| 我们唱歌跳舞啦啦啦音乐课上我们笑哈哈 二、导入新课: 1、提问上节课所学过的歌曲《卖报歌》的作者以和歌曲内容。 2、师:聂耳叔叔不只写了很多反映劳苦人民生活的歌曲,还写了很多爱国歌曲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另外一首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 三、新课教学: (一)准备阶段 1、民乐介绍 师:“提起民乐,同学们,你们都认识那些民族乐器呢?” 生:“有古筝、琵琶、唢呐” 师:“同学们都认识这么多的民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民乐合奏,竖起你的小耳朵,看看你能听出多少种乐器的声音。” 2、边听边开动脑筋考虑这两个问题欣赏全曲并观看VCD。 考虑问题:1)在初曲子里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让你联想到什么局面? 2)请你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表示这首曲子的情绪。 (播放课件:《金蛇狂舞》VCD) 3、同学讨论回答。 4、教师小结:这首乐曲有敲锣打鼓的声音,像是过年过节一样。大家知不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在我国南方端午节除了吃棕子外最高兴的就是?(赛龙舟)在我们西区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大家都看过龙舟赛吧?谁来用自身的语言描述下赛龙舟的情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23.1 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在学习了图形的两种变换——轴对称和平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将来进一步研究图形全等及其有关性质的基础.本节通过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一些图形旋转现象,给出图形旋转的大致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平面图形的旋转变换.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研究、交流体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图形辨析能力和探索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旋转这一图形变化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发展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经历了实验探究、知识应用及内化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具体、生动、灵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归纳图形旋转的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绘制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对图形进行旋转变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 1.观察实例(课件展示). ①钟表的指针在不停地旋转,从3点到3点20分,分针、时针各转动了多少度? ②风车风轮的每个叶片在风的吹动下转动到新的位置。 这些现象有哪些共同特点? 教师应关注:(1)学生观察实例的角度;(2)在学生发现实例现象的共同特点后,要求学生试着描述出旋转的定义。 归纳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 叫做旋转

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设计意图:在普通、熟悉的现象中探求数学概念、定理,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较快进入学习角色,避免了由于数学内容脱离现实而引发的学习兴趣不高,被动学习的现象。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过旋转,所以回答出教师所展示的实例中的共同特点并不困难,也能较顺利地归纳出旋转的数学定义,所以在活动1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也可感受到数学可以是具体、生动的。) 2.巩固练习 ①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 )个. 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传送带的移动;方向盘的转动;水龙头的转动;钟摆的运动;荡秋千运动. ②教材第56页练习1、2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置巩固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现实生活,从而内化旋转的定义,为下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二、实验操作,探究新知 1.课件展示(从时针的旋转到三角形的旋转) 2.请大家在硬纸板上,挖一个三角形洞,再挖一个小洞O 作为旋转中心,硬纸板下面放一张白纸.先在纸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洞(△ABC),然后围绕O 转动硬纸板,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洞(△A ′B ′C ′),移开硬纸板.(教科书图2 3.1-3) 问题:(1)线段OA 与线段OA ′间有什么关系? (2)∠AOA ′与∠BOB ′间有什么关系? (3)ΔABC 与ΔA ′B ′C ′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学生独立进行教学实验,,按照教师提出的探究方向进行度量、分析、归纳、抽象出图形旋转的特征。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归纳: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数学实验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究学习,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这也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三、例题讲解,新知应用 A'

【备课资料】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1物体的质量》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单位,能进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 2.借助实物和插图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在说明书和教材的帮助下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课前预习】 1、铁钉这一物体 ..所组 ..是由_____ __这种物质..是由____ _这种物质 ..所组成的;木椅这一物体 成的。 2、结合上题所举的两个例子谈一谈“物体 ..”的区别,并模仿题1写两个类似的 ..”和“物质 例子。 3、铁钉和大头针所含的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一样吗?桌子和小木椅所含的木头这种物质的 多少一样吗?在物理学里我们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4、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符号。常用单位有:吨(符号:)克(符号:)毫克(符号:) 1t= kg 1kg= g 1g= mg 5、结合下图写出托盘天平各个部分的名称(请写在数字的后面)。请认真阅读课本上的说 【学习过程】 质量 (1)一根铁钉与一枚大头针比较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外?(从组成的物质角度)(2)物理课本与练习本比较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外? (从组成的物质角度) 结论:所有物体都由物质构成,组成它们的物质的多少也可能不同 质量: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常用的单位还有、、 符号是、、

单位间的进率:(在空档处填适当的进率) 练一练: 1、“一只铁球的质量是2千克”物理含义是:;“一桶水比一杯 水的质量多”这句话的含义是:. 2、(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 一只咸鸭蛋的质量大约是75 一卡车白菜的质量大约是2.5 一片药片的质量大约是25 3、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①一瓶酒的质量约为500 ;②我们中学生的质量 60~80 ; ③一袋奶粉的质量约为0.5 ;④一只鸡蛋大约是50 ; ⑤一卡车煤的质量约为4 ;⑥一只苹果0. 15 ; ⑦一粒药片的质量约为500 ;⑧老黄牛0.5~1 ; ⑨一只大公鸡的质量约2~3 ;⑩一元硬币6 . 质量的测量 1、实验室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2、指导学生观察托盘天平对照插图6-1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 3、指导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练习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步骤: 4、小结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点: (1)天平调节: 应将天平放在上;将移至处, 再调节横梁上的 ,使指针. (2)天平称量: 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盘;用向右盘加减砝码;在标尺 上移动,使指针.此时,右盘中与 之和,即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3)注意事项: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不能超过天平的,向盘里加减砝码时 应. ②天平与砝码应保持、,不要把或直 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用直接取砝码. 【当堂训练】 1、叫做质量,常用字母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其符号是,另外还有一些质量的常用 单位,如:,,等。 3、实验室里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呢?请 举两例:、。

花钟(优秀教学设计)

《花钟》教学设计 大岭小学李天龙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爱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森林旅馆。一天傍晚,森林旅馆来了许多客人。大家怕耽误了办事时间,都拜托服务员小白兔按时通知自己。小白兔怕记错了时间,就按照旅客要求的时间顺序,一一记在了小黑板上: 母鸡大婶,凌晨三点左右起床; 山羊爷爷,早晨四点左右出去办事; 红马哥哥,早晨五点左右去参观; 黄狗阿姨,早上六点左右外出; …… 森林旅馆的猴子经理来了,看见记事黑板,连声夸奖小白兔工作认真负责。但是,他又担心地问:“咱们森林旅馆没有钟表,你怎样掌握钟点呢?” 小白兔笑着回答:“我在旅馆门前种了一池子花儿,那些花能给我报时,所以,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花钟。 故事讲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问题想问,是吗?把你们的问题提出来好吗?(生提问题:小白兔种了什么花?花怎么能报时间呢?花钟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真好。这堂课,老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花钟》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美丽的花儿们是怎样用无声的语言来告诉我们一天之内的时间,请大家齐读课题——花钟。打开课文13课52页,我们要先自学啦,在自学之前,请同学们认真听听老师送给你们的自学提示: (1)生字比较多,要注意读准字音。

(2)遇到难读的句子,和同桌交流交流,把它读好。 (3)碰上喜欢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好,我们开始吧,好吗? 二、初读课文,认识“花钟” 1、学生自学。 2、检查生字词。 怒暮燥雅昆播吻致艳内梦醒苏湿娇嫩强适修 (我指你认的游戏,指导书写:暮,燥,醒。同时理解暮色的意思) 争奇斗艳艳丽苏醒湿度娇嫩适宜凌晨蔷薇绽开欣然怒放暮色昙花干燥灼伤淡雅花蕾昆虫传播吻合花圃大致 小组互动,“我说你找”,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来。 3、理解“淡雅”和“艳丽”。 师:第一遍读就读得这么准确,老师觉得你真了不起。你在读的时候,这个词语(出示“淡雅”)大家一起来读——淡雅。课文中说“淡雅”的什么? 生齐:花蕾。 师:是的,什么花的花蕾? 生:淡雅的昙花。 师:是的,那你们想象一下,淡雅的昙花是什么样子的? 师:老师这儿有两幅画,请你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一幅可以用“淡雅”这个词?生2:第一幅。 师:是呀,清新自然的咱们就可以用上——“淡雅”;那下面的这幅画送上什么词语好呢?

雨的四季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3雨的四季 知识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各种“雨”的形象。 能力目标,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会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学会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情感目标,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 第1课时 1.理清文章思路。 2.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重点) 3.赏析本文的语言。(重难点) 一、导入新课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理清文章思路 1.文章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我”喜欢雨,以及喜欢雨的原因;第二自然段:写春雨;第三自然段:写夏雨;第四自然段:写秋雨;第五自然段:写冬雨;第六、七两个自然段:赞美雨。 2.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喜雨;第二部分:(2—5)绘雨;第三部分:(6—7)赞雨。 目标导学二:把握雨的特点 1.思考并找出描写四季的雨的句子,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美丽、娇媚) 夏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热烈、粗犷) 秋雨: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端庄、沉静) 冬雨: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自然、平静) 2.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许多亮点,你认为春雨图中有哪些亮点? 明确:①树:“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 3.如果把“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一句中“特别明亮的”去掉,是否影响表达效果?为什么? 明确:影响。“特别明亮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命力。 4.作者在描绘四季的雨时,采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1)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2)运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等

5.1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5.1 物体的质量 导学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3.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单位,用天平测量质量。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器材准备:托盘天平、砝码等 导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明确两个概念:物体和物质。物体:我们常见的一个个具体的实物都是物体;物质:则是指组成这些物体的材料。例如: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1.椅子是一个物体,桌子也是一个物体,它们都是由木材组成的。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体,木材就是组成它们的物质。那么下面我们再来观察几组物体,请同学们注意比较(课本插图)。 二、新课导学(一)物体的质量1.质量的概念通过图片展示至少3组物体,每组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每组的两个物体含有的物质多少明显不同。 比较:(1)两个物体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有什么不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2)再将3组物体综合起来,能得到什么结论?(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通过教材三个物理事实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抽象概念的方法) (二)质量的单位:要衡量质量的大小,首先要规定一个标准——单位。阅读有关千克的规定和单位换算关系。1.质量的主单位:千克(kg)2.介绍它的由来:最初的规定3.千克原器4.质量单位的感性化:通过学生较熟悉的一些实物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近似比较,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具体的认识。(三)学习使用托盘天平1.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认真观察天平结构,弄清楚各主要部件的作用。活动:每桌一套托盘天平和砝码,对照课本图示,让学生观察托盘天平,认识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利用投影,让学生指认各部件,并试着说出其作用。2.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摘要)》。(2)尝试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3)练习: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错误操作,让学生判断错误所在,并提出正确操作方法。如:①天平没有放在水平台上;②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③加减砝码用手拿取;④超过量程;⑤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⑶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活动1:测固体的质量活动2:测液体的质量(4)交流,了解学生对托盘天平的掌握程度。①使用托盘天平时,关键的步骤有哪些? 如果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偏右呢?②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是否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 怎样快速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呢?③你是怎样安排测量一杯水的质量的操作程序的? ④你是怎样读取待测物体质量的? (四)其它一些测量质量工具:课后调查这些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通过互联网或产品说明书获取相关信息。 五、信息浏览: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会变得极大的。小结1.质量的概念。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3.质量单位。4.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质量。课堂练习1.调查各种球类的标准质量,填写在下表中。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垒球排球篮球足球2.填上合适的单位:(1)你同学的质量大约为60 。(2)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 。(3)体育课上,我们投掷的铅球的质

13 花钟 省一等奖优质课 第1位老师 教案

13.花钟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斗、芬、芳”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斗、芬、芳”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自然段。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鲜花开放的特点。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重点难点 1.默读1、2自然段,说说这两段的大意。 2.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用词的生动、准确。 教学课时 2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课件出示2:花的世界)(媒体出示,配上轻音乐,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小声议论。) 2.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学生自由谈感想,感受花的美)〈学生踊跃介绍从多媒体、书中、课外等获悉的材料〉 3.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我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 艳,芬芳迷人。(课件出示3)愿意读读这句话吗? 4.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板书:13花钟) 5.读了课题以后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走入课文,领略鲜花的神奇和美丽。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1. 初读课文。(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2)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4)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 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5)生字,读生字。 dòu fēn fānɡ nèi xǐnɡ shòu sū斗芬芳内醒寿苏 qiáng shì kūn xiū jiàn zǔ强示昆修建组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苏组”,翘舌音“寿示”,前鼻音“芬昆建”,后鼻音“强芳醒”等。 【设计意图:利用优美的图片,认识不同的鲜花,激活了学生的思

【配套K12】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 单位:牛庄中心校授课人:郭啸天时间: 第 1 页共 4 页 《散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理解深刻的文意美读精妙的词句品味诗意的语言体会浓浓的亲情 一、情境导入 如果说轰轰烈烈的人生是一种美丽,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更见人间真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莫怀戚的叙事散文《散步》,体会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的爱,浓浓的亲情。 二、学习指导 1、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2、按照以下学习指导,开始自学吧! 三、展示交流 1、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2、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站在读懂课文的角度说说理。 3、这些标题都是可以的。不过,老师认为还是“散步”

好。谁来帮老师说说理?★4、这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两对母子。多么可爱! 喜欢这个小孩的请举手。 5、你喜欢这个小孩子的什么呢? 6、表现在课文中的哪句话?生:“前面也是,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7、多么聪明可爱的孩子!对孩子最大的赏识就是把他当时说的话,活灵活现地“克隆”一遍。 8、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来 9、来,同学们,一起朗读这句话,读出孩子的个性来。★10、你认为“妻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11、表现在哪里呢? 12、言下之意是,妻子在家里。 13、妻子为什么在外总是听我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尊重丈夫,给他个——面子。14、在家里,就不同了,遇事大家商议,谁说的对听谁的,这就是内外——有别! 15、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位妻子的? ★16、喜欢母亲的举手? 17、你为什么喜欢母亲? 18、把写母亲的有关语句读一读。生:“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很听她的话一样。” 19、小时候,孩子听母亲的话;长大了,母亲听孩子的话。话,是心声,是母子相互信赖的 第 2 页共 4 页 心声。

5.1 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副本

教学设计 课题: 5.1 物体的质量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质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全章的基础。关于“质量”,要求学生对质量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懂得质量是反映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让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估测常见物体质量的能力。 《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去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是关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水平,即学生必须学会正确操作与读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着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 (2)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3)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4)经历通过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建立质量初步概念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在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培养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质量的概念,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学会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比较复杂,学生难以掌握,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四、学情分析 “质量”一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而且在不同的地方其含义也不同,学生可能易混淆。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探究,但在操作上容易出现偏差,比如,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有的同学可能会习惯性地用手去拨动游码和取放砝码;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等等。这需要加强规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五、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阅读文本、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来亲身体验;借助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认识;采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加强启发、引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以此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第13课《花钟》获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13、花钟

【教材分析】 《花钟》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一篇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理——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列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本篇课文的语言优美,能轻易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充分朗读,读出对花的热爱,读出对修建奇妙的花钟的赞叹。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用词正确,多样,优美,特别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不同种类的鲜花开放的美好姿态,词句表达丰富多样,有序有趣。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迁移运用。本篇课文综合了语文,科学,思品,美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多角度发现课文中的知识点,在观察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的信心和能力。 【教材位置】 “大自然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只有用心观察的人,才能有所领悟。”在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就编排了《花钟》这样一篇为我们展示隐藏在“花朵”中那无穷奥秘的课文。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选入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这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了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三年级已开设了科学课程,学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根据小学生对一切新奇事物感兴趣的特点,给学生充分的感受和了解的时间,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孩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有感情朗读、初步学会默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对课文中不理解地方提出疑问等等。根据教材特点,本课在教学中除继续运用以上学习方法外,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理解程度的能力,以及体会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增强语言感悟能力,初步学习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设计】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课题:田忌赛马不简单授课人:柳迪 学校:中关村一小 日期:2010年9月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例4的教学内容----探讨田忌赛马中的数学问题。在这之前,人教版已经学过搭配和排列的有关知识,而且对可能性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主要是通过“田忌赛马”的实例,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对排列知识的巩固应用, 人教版教材在三年级初步接触了有关可能性大小的知识,一些有关排列的知识,北师大版教材在三年级学生已经了搭配的知识,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救问题中的运用。本课则以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作为的教学素材,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 “田忌赛马”是一个经典的应用“运筹”的故事,80%的学生对这一故事应经有了了解,但仅仅是听过这个故事,并不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而本课就是想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故事,体会对策论方法和运筹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手段说明: 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多样的。教材选择列表整理因为它易于操作,适宜学生运用。我将表格作为教学过程中整理信息的工具,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对表格比较熟悉,他们从一年级(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学习数学起就经常接触表格,进行过许多填表活动。因此,选择填表整理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宜于学习。二是表格条理清楚,数学化程度比较高。填入表格里的都是经过筛选后的重要信息和有用数据,实际问题里的许多情节性内容都被过滤掉了。因此,填表整理能帮助学生理出思路、找到问题的解法把握住实际问题里的数学内容。 我的思考: 数学,绝不是解决几个数学问题。数学教学,也不是仅仅教学生学会解题。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上,体现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

鱼我所欲也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18鱼我所欲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2.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重点) 3.反复诵读,疏通文义。(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15年4月14日一早,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信的主人公是一名教师,在物质与精神的两难抉择中,她选择了精神。其实,同学们很多时候也会面临很多选择,在这个时候,你是怎样取舍的呢?学了《鱼我所欲也》一文,你将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 1.题解。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2.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3.停顿。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三、合作探究 (一)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翻译重要句子 1.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2)“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重要实词

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5.1 物体的质量(沪粤版) 课题: 5.1 物体的质量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质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全章的基础。关于“质量”,要求学生对质量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懂得质量是反映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让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估测常见物体质量的能力。

《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去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是关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水平,即学生必须学会正确操作与读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着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 (2)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3)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4)经历通过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建立质量初步概念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在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培养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质量的概念,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学会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比较复杂,学生难以掌握,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四、学情分析 “质量”一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而且在不同的地方其含义也不同,学生可能易混淆。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探究,但在操作

上容易出现偏差,比如,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有的同学可能会习惯性地用手去拨动游码和取放砝码;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等等。这需要加强规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五、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阅读文本、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来亲身体验;借助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认识;采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加强启发、引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以此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 六、教具准备 教师用:米尺、木板、铁钉、冰块、铁锤、水桶、烧杯、物品包装袋、演示天平等。 学生用:天平和砝码、一元硬币、乒乓球、笔、量筒、酒精等。 七、课型:新授课 八、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设计

花钟教学设计详案

花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认课后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蔷薇、绽开、暮色、昙花、干燥、灼伤、淡雅、花蕾、 昆虫、传播、吻合、修建、花圃、大致、欣然怒放”等词语。 2. 自主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节奏美;学习课文多样的句式表达,仿照课文形式写一段 自己喜欢的花。 3.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背诵喜欢的段落语句;读懂课文内容,激 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感悟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体会课文表达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2. 理解课文的表达手法,读懂语言背后的深刻内涵,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教学准备: 师:ppt 课件、板贴; 生:预习(熟读课文,标岀自然段序号,划岀带有生字的词语;查阅字典,并给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搜 集几种花的资料、图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谈话互动,教师提问: 在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之前,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现在是几点钟? 2. 教师引导,引岀课题: XXX 说得真准确!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现在的准确时间么? 预设:手表、铃声、钟表…… 刚刚老师听到小朋友说到是钟,小朋友,你们可知道,这钟表不单能告诉我们准确的时间,大自然的花花草 草也能告诉我们时间,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第 13课《花钟》,看看那些普普通通的花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 (板书:《花钟》) 二、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 齐读课题,自主提问: 齐读课题,针对课题自主提问。 引述:这篇课文的题目很特别,小朋友们,当你们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心里有没有什么疑惑? 预设:花钟是指什么?花钟上有哪些花?花是怎样变成钟的呢?花钟有什么作用?…… 2. 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学生指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引述:我们班的小朋友们真是会动脑筋,很会思考问题!在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之前,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朗读,看看小 朋友们的朗读是不是也这么棒,注意将字音读准确。 重点掌握: ① 容易读错的字:嫩、致、 ② 容易写错的字:醒、播、 3. 抽读词语,检查预习: 引述:书上有注音,小朋友读得 都很棒,没有了注音,你们还能读得这么好吗?(能)那就来挑战一下吧! 燥 吻 多种方式抽读词语,变换形式出示词、认读词语。 (1) 前后鼻音:绽开、昙花、昆虫、吻合、修建、欣然怒放、含笑一现;凌晨、蔷薇、苏醒、争奇斗艳~ 其他: 暮色、干燥、灼伤、淡雅、花蕾、传播、花圃、大致 (2) 平翘舌音:干燥、苏醒、;绽开、灼伤、大致、争奇斗艳 其他:凌晨、蔷薇、暮色、昙花、淡雅、花蕾、昆虫、传播、吻合、修建、花圃、欣然怒放、含笑一现 4.释疑解 难,扫除障碍:师生共同探讨解决课文重难点字词的意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