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教案 人教版

质量教案 人教版

质量教案 人教版
质量教案 人教版

质量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

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使用托盘天平、学生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方法

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教材内容详解

(板书)一、质量

1.想想议议

铁锤和铁钉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铁锤和铁钉含铁的多少一样吗?一桶水和一杯

水中含水的多少一样吗?如何比较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mass),符号:m.物理学中的质量与“质量万里行”中的质量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物质的多少,后者是指物体的好坏.(板书)二、质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通用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它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国防千克原器是一个用铂铱合金制成的圆柱体,现保存在巴黎的国际计量局.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比千克大的吨

(板书)三、质量的测量

生活中常用秤测量质量,常见的如杆秤、台秤、电子秤等,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测质量.

托盘天平的构造:由底座、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标尺和游码组成,每架天平配有一盒砝码,通常砝码盒中带有镊子.

(想想做做)

(小黑板)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4.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遗漏.

注意:与任何测量仪器一样,所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也不能小于天平的最大称量,天平属精密仪器,必须保持清洁、干燥,要注意轻拿轻放,物理天平应先调底座水平。

做做议议:

1.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

2.用天平称一块方形橡皮泥的质量,然后将其捏成球形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橡皮泥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上吗?)。

3.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白糖的总质量,然后把白糖溶于水,再称糖水的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

说明: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它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变化而变化,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质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例如;一块铁,把它做成铁球,或者做成铁棒,或者做成一个一个的铁钉,它的质量不改变,把它放到炼钢炉中化成铁水,质量也不改变,把它从南北极拿到赤道,甚至拿到月球上,质量也不会改变。

国际千克原器

质量的单位“千克”起源于法国.1791年,法国决定采用在4℃时l dm3纯水的质量为1 kg,并于1799年制造出千克原器,保存在档案局,所以叫“档案千克”.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了仿制以法国“档案千克”作为质量计量的国际千克原器.千克原器是高度和直径都是39mm的铂铱合金圆柱体,这个标准一直沿用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标准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已不能适应计量要求,各国正致力于探索质量自然基准的方案和途径.

学生天平

图10—2所示的是一种比托盘天平更精密的天

平,叫做学生天平

学生天平的横梁上也有3个钢制的刀口.中

央的刀口C向下,安放在支柱D顶端的小平台

上.两端的刀口A、B向上,用来悬挂天平盘.

学生天平比托盘天平结构复杂,使用和操作要求也比较高.

1.学生天平使用时,要求中间的支柱处于竖直位置,即底板处于水平位置天平支柱旁悬有一重垂线,底板上有一尖端向上的小锥体当重垂线下小锤的尖端与底

板上锥体的尖端正对时,天平的底板就达到水平了.调节的方法是旋转底板下的螺钉F或G

2.学生天平的横梁上有一个游码H游码在标尺左端对准零刻度线,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3.支柱下的旋钮正叫止动旋钮.旋转止动旋钮,可将支柱顶端的小平台抬起或降下.当平台降下时,横梁被立柱上部的两个小短杆支撑住,中央刀口C离开平台.这项操作叫做天平横梁止动.为了保护天平的刀口,在调节底盘水平,加减物体或砝码时都要先降下横梁,使天平横梁止动.使用完天平后,也要使天平横梁止动。

课内练习

题型I 双基巩固

例1 下面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C

A.质量是物质的大小 B.质量是物体的多少

C.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D.质量是物体的大小

分析: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但物质有多有少,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在物理学里称为质量.质量只能讲多少,不能讲大小,质量更不能说是物体的多少或大小.所以选项A、B、D都是错误的.

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C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玻璃杯打碎后,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登月舱、玻璃杯、水的质量都不变,铁和棉花尽管不是同种物质构成,但所含物质的质量都是1 kg,即它们的质量足一样大的.

例3 大头针质量约是8.OX10-5kg,合多少mg?鲸的质量是1.5X105kg,合多少t? 题型Ⅱ物理与生活

例4 2.5X107mg可能是( ) 答案:B

A.一头象的质量

B.一个小学生质量C.一只兔子的质量 D.一只蚂蚁的质量

分析:题目中所给的数据足以mg为单位的,而同学们对mg这个单位的大小是陌生的,因此,解答时应将它换算成同学们较为熟悉的kg,2.5X107mg=25 kg,这样就可排除A、C、D三个选择项.

例5 为了测一小瓶油的质量,某学生采用了如下步骤:

A、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瓶放左盘,称得瓶的质量

C、瓶内倒人油后,称得瓶和油的质量

D、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

E、将游码置于左端零刻度线处

F、将天平整理好

该学生遗漏了哪一步骤?补人该步骤,并按正确顺序排列(用字母表示).

分析:瓶中油的质量等于瓶和油的总质量减去瓶的质量.

答案:没有将瓶和油总质量减去瓶质量得出被测油的质量(步骤G).实验步骤的正确排列是:DEABCGF

题型Ⅲ开放与创新

例6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张邮票的质量,他的操作步骤是:(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把一张邮票放在右盘里,向左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3)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刻度值,就等于一张邮票的质量.这个同学操作步骤中有哪些错误?应如何改正。

分析: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测量时,被测物体只能放在左盘上,砝码放在右盘上.使用时要注意该天平的最小称量.若被测物的质量小于最小称量,就要采用变通方法.

答案:操作的第一个错误:漏掉了调节天平平衡.应在第一步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第二个错误:左右盘中物体和砝码放错.应左盘放被测物,右盘放砝码.第三个错误:邮票的质量小于最小称量,实际上测不出邮票质量。正确方法可以先测100张邮票的质量,然后称得的总质量除以100,即为一张邮票的质量。

例7 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一铁块的质量,但他忙中出错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的砝码质量为30g,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示数为0.5g,那么铁块的质量是否为30.5 g?如果不是,你能否判断出该铁块的真实质量?

分析:天平用来测物体的质量时,物体要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这样做不仅为了方便,更因为游码的零刻度线在标尺的左端,当游码向右移动时,相当于右盘增加砝码.现这位同学将物体放在右盘中,砝码放在左盘中,这种称法不正确,铁块的质量不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即铁块的质量不等于30.5g,这种方法相当于砝码的质量等于铁块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即m铁十m

游=m

,所以可以求出铁块的真实质量.

答案:铁块的真实质量不等于30.5g,而等于29.5g.

例8 调好的天平,如果移动了位置,再使用时( )答案:C

A、不必重新调节

B、调节游码的位置

C、调节平衡螺母

D、以上都对

分析:调好的天平,如果移动了位置,天平平衡被破坏,再用时需重新调节平衡.题型Ⅳ学科渗透

例9 一壶冷水的质量是2.5kg,放在炉子上烧开后称得其质量为2.4kg此,这是为什么( )

A、由于温度升高了,所以其质量变小了

B、质量不会变小,肯定是称量错了

C、质量变小,是因为水在沸腾过程中,部分水汽化的结果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析:此题要结合前面学过的物态变化的知识,水的质量变小了,是因为部分水汽化为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去了.

答案:C

例10 如何用天平称出100g的酒精来?

分析:本题所考知识点为托盘天平的使用识,比如滴管的使用方法等.解答本题需用到一些化学课上的知识

答:(1)先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加减砝码且移动游码,使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总和为m1+100 g.

(3)向烧杯中倒人约100g左右的酒精,把烧杯放在左盘里,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或减酒精,直到天平恢复平衡,则烧杯中的酒精即为100g,

例11 一根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答案:D

A、把铜棒加热到100℃

B、把铜棒轧成一张薄铜板

C、宇航员把铜棒带上月球

D、用锉刀对铜棒进行加工

分析: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这些物理量的变化没有影响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锉刀对铜棒进行加工,会使它所含铜减少,所以质量会减小.

题型V 探究学习

例12 一学生称某物块时,右盘砝码及游码如图10—3所示时,天平平衡,则下列数据中记录正确的是( )答案:C

A、28.3 g

B、30 g

C、29.6 g

D、27.6 g

分析:在天平使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物块质量等于砝

码的总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从游码标尺

上可看出,分度值是0.6 g,所以游码示数为2.6g,两

者之和应为29.6 g.

例13 手中有一叠薄纸,测出其中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答案:C

A、先称出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一块铁和一张纸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去一块铁的质量

B、取出10张薄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张数10,就得到每张的质量

C.取出较多张数的纸(如100张)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所取纸的张数,就得到一张纸的质量

D、以上方法都可取

分析:本题考查测多算少法,当物体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称量时,不能测出物体质量,就应采取测多算少法,取同样的物体若干,直到天平能测出为止,然后用总质量除以数量.

1.命题方向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质量的概念、单位和天平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难点是天平的调节及游码的使用,熟记天平的使用方法,多操作才能做到真正掌握.出题形式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等.

2.热点考题举例

例1 (2003·哈尔滨)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l .5X104mg的物体可能是( )答案:C

A、你的电脑

B、你的课桌

C、你的钢笔

D、你的质量

分析:估测题和估计题是近几年各省市中考的热点题型,而且对物体的估测与估计在新课程标准中也上升到技能水平要求,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例,提高自己对物理量单位的感性认识.

题目中所给的数据是以mg为单位的,而同学们对mg这个单位大小的理解是比较陌生的,因此,解答时应将它换算成同学们较为熟悉的kg,1.5X104

mg=1.5X1041X10—6kg=0.015kg,约为一个苹果质量(0.15kg)的十分之一,这样就可以排除A、B、D三个选项.

例2 国际上还流行“磅”这种质量单位,1磅=0.453 6kg,一名重量级拳击运动员质量为250磅,那么250磅=_______kg.在贵重金属中常用“盎司”这个质量单位,1盎司=31.1g,一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金牌含有黄金5.2盎司,那么5.2盎司=_________g。

例3 图10—4为托盘天平的示意图,请在下面的横线

处填上数字所对应的各部位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2002·南宁)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将天

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后,发

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

衡螺母向——旋进(填“左”、“右”).调好后,

在天平左盘放人物体,图lO—5右盘放人50克

砝码一个,当调节游码至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0

—5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__________克.

例5 如图10—6中的图a是对天平进行横梁平衡调节时指针的指示情况(游码在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应实行的操作是_______。图b为用天平称量物体时指针的指示,这时若在右盘加2克砝码,指针偏向零刻度线右边;若将右盘中2 g砝码换成1g砝码,指针则偏向了零刻度线左边,为使指针指零,应进行的操作是

例6 图10—7是一台常见的案秤的示意图.下

列有关案秤和天平的说法中,正确的图10—7

A、天平没有游码,而案秤有游码

B、天平没有砝码盘,而案秤有砝码盘

C、天平是等臂杠杆,而案秤是不等臂杠杆

D、天平可以通过平衡螺母调节横梁平衡,而

案秤不能调节

质量管理学参考复习资料

质量管理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更新)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固有特性要求 2. 产品过程固有特性 3. 寿命安全性 4. 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 5. 规定功能总时间 6.时间内条件下能力 7.设计成本 8.输入输出活动 9.顾客全部活动 10.产生实现 二.选择题 1.D 2.A 3.B 4.D 5.C 三.判断题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定性数据定量数据 2.计量值计数值 3.定娄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 4.总体样本 5.均值u 总体方差σ2(或总体标准差σ)总体方差σ2(或总体标准差σ) 6.假设检验 7.参数估计区间估计 二、选择题 1.D 2.A 3. C 4. A 5.D

三、简答题 1.答:总体是某一次统计分析中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整体中随机抽取出并要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的一部分个体,其中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量: 2.答:假设检验是指应用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未知的重要信息(如均值、方差和标准差)进行合理的判断。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是指原假设本来是正确的,但是,利用样本数据却做出了拒绝零假设的结论。这类错误发生的概率通常用表示。第二类错误是指原假设本来是错误的,但是,利用样本数据却做出了接收零假设的结论。这类错误发生的概率通常用表示。第三章统计过程控制与休哈特控制图 第三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2.人机料法环测 3.技术标准 4.偶然原因异常原因 5.统计技术监控产品质量 二、判断题 1.( × )2.( √ )3.( × ) 4. ( × ) 5.( × ) 6.( × ) 7.( √ ) 8.( √ ) 9.( × )10. ( × ) 三、选择题 1.B 1.D 3.A 4.C 5. A 第四章参考答案

服务管理教学说课

服务管理教学说课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服务管理》教案 一、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和地位 《服务管理》主要介绍服务业的概念特征和服务业的战略意义。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后,可以从全球化的视角来考察服务,重点掌握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和价值创造三大主题,以及服务战略对竞争力的影响。了解如何用一流的服务创造客户价值,提升客户满意度,如何构建服务经营管理体系。掌握构建服务体系的总体设计,包括技术设计、组织设计和场所设计,以及服务市场定位等。掌握服务系统的运作及服务机构管理者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服务的需求与供给。包括对供给和需求的匹配管理、排队和模拟方法、服务质量管理、服务生产率及绩效评估等。能够掌握服务经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二、本课程重点与难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服务管理的内容有全面系统的理解,并能结合实际分析与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为:服务的分类和特点;服务传递系统设计;前后台运营的分离;服务设施定位;服务接触与服务质量管理;排队问题;服务需求与服务能力管理;收益管理;服务战略的制定。 三、本课程课时的大致分布 总课时数:18周/54学时 授课:54学时 四、授课顺序和选用教材 选用教材: 张淑君.服务管理.中国市场出版社.2016. 陈旭.服务运营管理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舒伯阳.服务运营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王丽华.服务运营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第一次课教案 【教学章节】 第一章服务管理概述 第一节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学习目标 1、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体会“降次”化归的思想方法 2、能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求解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学会与同学进行交流,勇于从交流中发现最优解法。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难点: 怎样杜绝用因式分解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漏根或丢根现象的产生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哪些解法? 2、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x2-x (2) x2-4x (3)x+3-x(x+3) (4)(2x-1)2-x2 二、探究学习: 1.尝试: (1)、若在上面的多项式后面添上=0,你怎样来解这些方程? (1)x2-x =0 (2) x2-4x=0 (3)x+3-x(x+3)=0 (4)(2x-1)2-x2=0 2.概括总结. 1、你能用几种方法解方程x2-x = 0? 解:x2-x=0, x(x-1)=0, 于是x=0或x-3=0. ∴x1=0,x2=3 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可见,能用因式分解法解的一元二次方程须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1)方程的一边为0 (2)另一边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 3.概念巩固: (1)一元二次方程(x-1)(x-2)=0可化为两个一次方程为和, 方程的根是 . (2)已知方程4x2-3x=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一个根x= B.只有一个根x=0 C.有两个根x1=0,x2= D.有两个根x1=0,x2=- (3)方程(x+1)2=x+1的正确解法是()

A.化为x+1=1 B.化为(x+1)(x+1-1)=0 C.化为x2+3x+2=0 D.化为x+1=0 4.典型例题: 例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2=-4x(2)(x+3)2-x(x+3)=0 (3)6x2-1=0 (4)9x2+6x+1=0 (5)x2-6x-16=0 例2、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2x-1)2=x2(2)(2x-5)2-2x+5=0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通过移项把一元二次方程右边化为0 (2)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 (3)令每个因式分别为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是原方程的解 例 3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 (1)4(2x-1)2-9(x+4)2=0(2)x2-4x-5=0 (3)(x-1)2=3 (4)(x-1)2-6(x-1)+9=0 - 1 - 致易教育数学教研组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质量管理学试题答案(1)知识讲解

质量管理学 一、理解卓越绩效模式要点 卓越绩效模式指的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卓越:方方面面无短板,持续保持竞争力,管理成熟,方法多样,理念先进。绩效:在公司战略领导下,进行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估,绩效激励,并不断循环。 模式=理念+系统+方法。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一:大质量,强调持续改进和满足顾客要求。 卓越绩效的实质,卓越绩效准则是全面质量管理(TQM)的一种实施框架,是对以往全面质量管理实践的标准化、条理化、和具体化;是经营质量的管理标准的成功途径,事实上的企业管理国际标准。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二:利益相关方、长短期利益的平衡。 五大利益相关方指的是: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社会。卓越绩效模式要求均衡地考虑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利益,卓越绩效是一种卓越经营的哲学和方法,旨在使五大利益相关方综合满意,为五大利益相关方创造平衡的价值,追求利益相关方的和谐共赢。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三:非规定性、开放性和发展的管理框架 卓越绩效模式为组织提供了一种构建企业TQM、追求卓越的有效的系统管理框架,对于框架的要求是非规定性的,企业应该采取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并不断创新。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四:诊断式的评价旨在发现组织之最强和最需要的改进;而管理体系审核是对一般过程的合格评定,重在发现与规定要求的偏差。 卓越绩效模式为测评组织TQM的实施,测评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提出了一个测量诊断仪。管理就是不断地把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固化的过程,固化成文件、制度、程序、标准等,使之可以重复持续地进行。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五:学习循环,突破自我,超越对手和标杆,追求卓越。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之六:组织成功的路线图:以卓越的过程创取卓越的结果 绩效管理是主线。 领导是关键,战略作导向,关注两个面:外面市场、里面顾客,资源是基础,测量分析与改进不间断,以卓越的过程使得卓越的结果得实现。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之六:组织成功的路线图:以卓越的过程创取卓越的结果

客房服务与管理教案

第一单元客房部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客房部的组织机构及岗位设置 2.熟悉客房的功能及设备用品配置 教学重点: 客房的功能及设备用品配置 教学难点: 客房产品的概念;现代化客房设施设备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1.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不嬉戏打闹,左让右行 2.清点人数: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新的学期开始了,很荣幸这个学期我将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即《客房服务》。 酒店最重要的商品是什么?是客房。房间是酒店最基本的产品,也是酒店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因此客房部要为住客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客房并保障住客安全,让住客留下美好的入住经历。而客房服务人员服务工作水平对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请大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自己逐步具备优秀客房服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今天我们就从了解客房部开始。 【讲授新课】 第一节客房部的组织机构及岗位设置(第1课时) 一、客房部组织机构 1、大型饭店客房部机构设置(详图见书上) 2、中小型饭店客房部机构设置(详图见书上) 二、客房部分支机构的职能 1、客房部经理室 2、客房服务中心 3、客房楼层 4、酒店公共区域 5、布件房 6、洗衣房 三、客房部主要岗位职责 1、客房部经理 (1)岗位职责 (2)工作内容 2、客房部助理经理 (1)岗位职责 (2)工作内容 3、客房中心联络员

(1)岗位职责 (2)工作内容 4、楼层主管、领班 (1)岗位职责 (2)工作内容 5、夜间总带班(夜间主管) (1)岗位职责 (2)工作内容 6、台班服务员★ (1)岗位职责 (2)工作内容 7、卫生班服务员★ (1)岗位职责 (2)工作内容 8、副班服务员★ (1)岗位职责 (2)工作内容 【小结·巩固新课】 本节课,学习了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大家一起认识了饭店客房部的组织结构,知道了客房服务中心、楼面的职能,也对我们今后很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三班服务员工作内容有了了解。望同学们课后复习,并完成作业,预习第二节的内容。 【布置作业】 了解当地星级酒店的客房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第二节客房产品的概念(第2 课时) 一、客房产品的基本要求: 1.消费者对酒店产品的基本要求 2.客房产品的基本要求 二、客房产品的特点: 1.价值不能储存 2.所有权不发生转移 3.以“暗”的服务为主 4.随机性与复杂性 三、客房的种类: 1、单间客房★ 一般面积为16—20平方米,带卫生间。

4月份试题质量管理学部分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管理(一)试题课程代码:0015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主要通过“事后把关”进行质量控制的质量管理阶段是 A.质量检验阶段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D.IS09000标准阶段 2.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主要贡献是 A.开发出了因果图 B.提出了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的14个要点 C.提出了质量改进三步曲D.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的新领域 3.反映一个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或价值的是 A.组织的使命B.组织的核心价值观 C.组织的愿景 D.组织的社会责任 4.企业培训的主要形式是 A.脱产培训B.在职培训 C.业余学习 D.工作轮换 5.给核心过程提供基础保证的活动过程,称为 A.设计过程B.生产提供过程 C.支持过程 D.供应和合作过程 6.下列实施六西格玛的支持性工具中属于高级统计工具的是 A.多重回归 B.假设检验 C.控制计划 D.统计思想7.在供应商关系管理中,不包括在联合质量计划中的是 A.经济方面B.技术方面 C.管理方面 D.市场方面8.当Cp>1.67时,表明过程能力 A.不充分B.尚可 C.充分 D.过高9.对计量值数据进行现场调查的有效工具是 A.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

B.缺陷位置调查表 C.质量分布调查表 D.矩阵调查表10.在市场交易中,组织(卖方)与顾客(买方)最基本的关系是 A.合作关系 B.竞争关系 C.交易关系 D.供需关系 1 / 6 11.在现代社会中对于组织的社会责任的理解,正确的是 A.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B.企业不需要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只为股东负责 C.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应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等 D.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只做法律要求或经济上有利的事情12.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环节是A.职位分析 B.人力资源规划 C.员工的教育与培训 D.职业管理13.质量改进的成果主要来自于 A.关键的少数项目 B.次要的多数项目 C.领导的重视 D.市场的竞争14.下列属于现代战略采购观点的是 A.多家供应商B.不需要进厂检验 C.符合规格 D.谈判的能力15.下列点子排列状况反映过程处于控制状态的是 A.控制图中有点子超出上控制界限 B.控制图中有点子落在控制界限上 C.控制图中无点子超出控制界限,且控制界限内的点子随机排列 D.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有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16.故障树分析(FTA)的目的是 A.识别故障发生的方式B.分析产品子系统故障对产品或系统的影响 C.评价故障影响的严重程度 D.显示故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17.对于当出现失效时必须更换的项目,失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初中案例——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者海二中傅锜 一、案例实施背景 ⑴播放一组幻灯片。 内容:①供火车行驶的铁轨上;②游泳池中的泳道隔栏;③横格纸中的线。 ⑵提问温故: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⑶学生活动:针对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⑷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出新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从而引出课题: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板书)。 2.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⑴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教师提要求,学生实践操作: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 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标角)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一: 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填写结果: 第一组:同位角()()角的度数()()数量关系() 第二组:同位角()()角的度数()()数量关系() 第三组:同位角()()角的度数()()数量关系() 第四组:同位角()()角的度数()()数量关系()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二: 将图中的同位角任先一组剪下后叠合。学生活动一:画图—剪图—叠合—猜想学生活动二:画图—剪图—叠合—猜想让学生根据活动得出的数据与操作得出的结果归纳猜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三: 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活动:探究、按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⑵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让学生直观感受猜想 ⑶教师展示平行线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四: 请判断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并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b(已知)所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3(对顶角相等)∠1+∠4=180°(邻补角的定义) 所以∠2=∠3(等量代换)∠2+∠4=180°(等量代换)

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质量管理学课程代码: 英文名称:Quality Managemen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3学分/54学时 开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先修课程:数理统计,概率论,管理学原理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顾世清 大纲执笔人:顾世清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简介 质量管理是研究各类组织质量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共性原理和基本工具,也是为组织质量管理者提供理论、原则、方法的实用科学。质量管理已经发展为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了现代企业管理、产品管理控制、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现代测试技术、技术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多个学科知识。本课程在全面介绍现代质量管理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最新成果,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以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和制造(服务)过程质量控制、质量度量、质量改进为主线,系统介绍质量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1.质量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中研究基础操作问题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生产、服务领域中具有分析、解决管理实务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为学生继续学习和以后从事工商管理活动打下必要的基础。它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工商管理实践活动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 三、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2.掌握质量设计和建立质量体系的能力。 3.掌握制造质量和过程控制、质量诊断的基本能力。 4.掌握组建质量管理小组的基本能力。 5.掌握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方法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质量管理。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质量管理学试卷和答案

质量管理学试卷和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A卷) 课程名称质量管理学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20分) 1、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称为()。 2、真正质量特性是()的期望和要求,而代用质量特性是()为实现真正质量特性所作出的规定。 3、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就意味着全面质量管理要“始于识别(),终于满足()”。 4、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以及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既定的标准而造成的一切()的总和。 5、从质量管理学的角度看,营销作为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的第()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市场(),其主要目的是(),适当地确定产品质量要求并形成文字。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服务质量特性可归纳为哪?以理发为例说明“文明性”的内涵。 2、ISO9000 、ISO9001、ISO9004主要内容与作用是什么 3、什么是“质量螺旋”其内涵与指导意义是什么 4、简述全面质量管理 5、简述研究质量成本的意义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若某机械零件技术要求为φ100±0.02,经随机抽样测得过程分布中心为99.99,S = 0.003。 1、试计算B和C ,并评价工序的经济性是否合适。 PK 2、画X控制图。(计算并画中心线、上下控制界限) 四、识图与画图(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画出直方图结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这是什么图?简要说明作用。

《质量管理学》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20分) 1、(质量) 2、(企业) 3、(顾客的需要)、(顾客的需要) 4、(费用)、(损失) 5、(一)、(识别顾客的需要)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答:服务质量特性可归纳为六项:1功能性;2经济性; 3安全性;4时间性; 5舒适性;6文明性。 以理发为例说明“文明性”的内涵。如理发时要求对顾客热情友好,面带微笑,尊重顾客对发型的选择,进门说“欢迎光临”,送出时“再见”等。 2、答:ISO9000 、ISO9001、ISO9004主要内容与作用是: ISO9000 质量名词术语基础标准,为正确理解标准提供指导;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是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 ISO9004业绩与改进指南,为企业在ISO9001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与提高提供指导。 3、答“质量螺旋”是用一个螺旋上升的曲线来描述质量的形成过程,直观说明了产品质量的形成规律。其内涵是产品质量与设计、制造和使用三个阶段都有关,指导我们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应注重全过程的管理。 4、答: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及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5、答:研究质量成本的意义有: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有利于贯彻、质量责任制、有利于满足顾客关于质量成本方面的需要、有利于监测和评价质量体系、促进企业领导重视产品质量。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解1: B = 6S = 6 × 0.003 =0.018 ;由X = 99.99<TM =100(下偏),所以CPK =(X—TL ) / 3S = (99.99-99.98) /(3×0.003)= 0.01 / 0.009 = 1.11

服务管理-教学大纲

服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黑体小四号加粗)课程类型: (黑体小四号加粗)课程学时:(黑体小四号加粗)课程学分: (黑体小四号加粗)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服务管理》是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从多学科的角度,如经济学、心理学、作业管理、营销管理、国际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讲授服务管理,并融合了国际上最新的服务经营管理观念、理论、技能和方法。 本课程主要介绍服务业的概念特征和服务业的战略意义。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后,可以从全球化的视角来考察服务,重点掌握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和价值创造三大主题,以及服务战略对竞争力的影响。了解如何用一流的服务创造客户价值,提升客户满意度,如何构建服务经营管理体系。掌握构建服务体系的总体设计,包括技术设计、组织设计和场所设计,以及服务市场定位等。掌握服务系统的运作及服务机构管理者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服务的需求与供给。包括对供给和需求的匹配管理、排队和模拟方法、服务质量管理、服务生产率及绩效评估等。能够掌握服务经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二、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加粗)

(宋体小四号)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服务管理概述 1.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让学生界定服务和服务业的基本概念;了解服务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阐释发展我国服务业的意义;描述服务的基本特性;说明服务的类别;了解服务管理学科发展的过程;说明服务管理的学科特征及学习方法。 2.重点难点 服务和服务业的基本概念,服务基本特性,服务的类别。 3.教学方法与内容 第一节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基本范畴的界定 2.服务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3.我国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意义 第二节服务的特性与类别 1. 服务的特性 2. 服务的类别 第三节服务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服务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2. 服务管理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4.思考与练习 (1)服务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2)如何进行服务分类;

(完整版)函数初中数学教案

函数初中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能从简单的实际事例中,抽象出函数关系,列出函数解析式; 2、使学生分清常量与变量,并能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会求函数值,并体会自变量与函数值间的对应关系. 4、使学生掌握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求法. 5、通过函数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了解函数的意义,会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求函数值. 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抽象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反映了函数关系,你能举出一个,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吗? 1、学校计划组织一次春游,学生每人交30元,求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 2、为迎接新年,班委会计划购买100元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求所能购买的总数n(个)与单价(a)元的关系. 解:1、y=30n y是函数,n是自变量 2、,n是函数,a是自变量. (二)讲授新课

刚才所举例子中的函数,都是利用数学式子即解析式表示的.这种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时,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如第一题中的学生数n必须是正整数. 例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2) (3)(4) (5)(6) 分析:在(1)、(2)中,x取任意实数,与都有意义. (3)小题的是一个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因此要求 . 同理(4)小题的也是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因此要求且 . 第(5)小题,是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的被开方数是. 同理,第(6)小题也是二次根式,是被开方数, . 解:(1)全体实数 (2)全体实数

《管理学》课程教学参考书

《管理学》课程教学参考书 1、娄成武、魏淑艳编著.《现代管理学原理》(第二版).2008年2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 2、王哓君主编.《管理学》.2004年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43、吴照云主编.《管理学原理》.2001年第3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4、单凤儒编著.《管理学基础》.2004年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4.5、周三多主编.《管理学》.2000年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0.6、周三多主编.《管理学》.2009年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0.7、赫伯特·A·西蒙著,钟汉青等译:《管理行为——管理型组织中决策过程的研究》,(1997年新增汀版).华人戴明学院出版发行1 999,9。 8、法约尔著、曹水先译:《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译本.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 9、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10、H·茨伯格:《经理工作的性质》,中译本,团结出版社1999.1。 11、D.道格拉斯:《企业的人事方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C.I.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中泽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十版)》,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 998年版。 14、约瑟夫·M·普蒂、海因茨·韦里克、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精要(亚洲版)》,中译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15、约翰·查非:《批判性思维》,中译本,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6、孔耀君主编:《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质量管理学试卷(A)5(同名27617)

《质量管理》期末考试试卷(A′)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共20分) 1. 下面关于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标准体系不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面质量管理是静态要求,质量标准体系是动态要求 B.全面质量管理是最基本的要求,质量标准体系是更高的要求 C.全面质量管理是协商性、一致性要求,质量标准体系是差异性要求 D.质量标准体系是最基本的要求,全面质量管理是更高的要求 2. 我国有关产品质量的基本法律是( )。 A.《消费者权益保护法》B.《反不正当竞争法》 C.《产品质量法》D.《民法通则》 3. 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这一领域的质量管理专家是( )。 A.戴明B.休哈特C.朱兰D.石川馨 4. 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是指( )。 A.不合格B.不合格项C.不合格控制D.不合格预防 5. 在ISO 9000族标准中,主要用于组织绩效改进的标准是( )。 A.ISO 9000 B.ISO 9001 C.ISO 9004 D.ISO 19011 6. ( )是用来区分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异常还是随机原因的一种工具。 A.控制图B.直方图C.因果图D.散布图 7. 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可以用( )进行抽象和概括。 A.质量职能B.质量环C.质量管理D.质量职责 8. 累积失效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表示这一时刻的( )。 A.平均失效时间B.失效率 C.平均失效间隔时间D.可靠度 9. 在质量体系文件中,针对特定的产品和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就是( )。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质量计划D.质量记录 10. 若CP > 1.67,则( )。 A.工序能力尚可B.工序能力充分C.工序能力不足D.工序能力过高 11. 如果工序中存在形位偏差或某种加工习惯,则抽样所得直方图形状可能是()。 A.平顶型B.偏向型C.双峰型D.孤岛型 12. 生产要素的5M1E是指( )。 A.人、机、料、检、环、测B.人、检、料、法、测、机 C.机、料、法、检、环、测D.人、机、料、法、测、环 13. ( )是指国家质量监督机构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公正地处理质量争议中的问题。 A.质量监督B.抽查型质量监督 C.评价型质量监督D.仲裁型质量监督 14. 下列特性中属于汽车产品固有特性的是()。 A.汽车的价格B.汽车交付的及时性

初中数学教案人教版

初中数学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运算; 2.了解倒数概念,会求给定有理数的倒数; 3.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转化的思想;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熟练进行运算,教学难点是理解法则。 1.有理数除法有两种法则。法则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是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解决问题。法则2是把有理数除法纳入有理数运算的统一程序:一确定符号;二计算绝对值。如:按法则1计算:原式;按法则2计算:原式。 2.对于除法的两个法则,在计算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一般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一法则。如;在有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二个法则比较方便,如;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二个法则比较方便,如,如写成就麻烦了。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学生实际运算时,老师要强调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在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求商的绝对值,求商的绝对值时,可以直接除,也可以乘以除数的倒数。 2.关于0不能做除数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小学的知识接受这一认识就可以了,不必具体讲述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理由。 3.理解倒数的概念 (1)根据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即:,则互为倒数。

如:,则2与,-2与互为倒数。 (2)由倒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求已知数倒数的一种基本方法:即用1除以已知数,所得商就是已知数的倒数。如:求的倒数:计算,-2就是的倒数。一般我们求已知数的倒数很少用这种方法,实际应用时我们常把已知数看作分数形式,然后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所得新数就是原数的倒数。如-2可以看作,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为,就是的倒数。 (3)倒数与相反数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首先倒数是指乘积为1的两个数,而相反数是指和为0的两个数。如:,2与互为倒数,2与-2互为相反数。其次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同,而互为相反数符号相反。如:-2的倒数是,-2的相反数是+2;另外0没有倒数,而0的相反数是0。 4.关于倒数的求法要注意: (1)求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即可.(2)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仍是负数. (3)负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负倒数.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 2.理解倒数的意义. 3.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算,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TQM教案(全面质量管理)

第一篇TQM基本概念 第一章质量 一、质量的概念 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O9000:2000)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词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2、产品的质量特性 ⑴性能:性能是产品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 ⑵寿命: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总时间。 ⑶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⑷安全性:产品保证顾客的生命不受到危害,身体和精神不受到伤害,以及财产不受到损失的能力。 ⑸经济性: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和费用方面的特征。 3、服务的质量特性 ⑴功能性:功能性是指某项服务所发挥的效能和作用,它是服务质量中最基本的特性。 ⑵时间性:时间性是服务在时间上能够满足顾客需要的能力。 ⑶安全性:指服务过程中顾客的生命和财产不受伤害和损失的特征。 ⑷经济性:指顾客为了得到不同服务所需费用的合理程度。 ⑸舒适性:指服务过程的舒适程度。 ⑹文明性:指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满足精神需要的程度。 二、质量的层次 第一层次质量:满足顾客的基本要求 第二层次质量:满足特定的顾客要求 第三层次质量:实现超越顾客潜在要求的期待的惊喜 三、魅力特性和必须特性 (P18) ⑴魅力特性:指如果充分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分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⑵必须特性:指那些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 四、魅力质量的体现: 1、产品的特色:包括外观、色泽、结构、性能、都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2、当顾客第一次购买后,对产品及服务的感受超越了其购买前对产品的期望值,并认为比同类产品更具有特色。 3、对产品实际使用的经历,促使顾客对其产生情感倾向,产生了重复购买行为,并会向其他顾客宣传。 魅力质量的重要性 ●魅力质量是提高顾客忠诚度的前提 ●魅力质量直接影响经济运行质量和企业的发展 ●营造魅力质量是质量管理追求的方向 如何创造魅力质量? ●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轮子同时转动 ●更新观念 ●不断改进产品/不断开发适合顾客潜在需求的新产品 五、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 质量管理是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这样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逻辑过程。 1、质量策划(3.2.9):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2、质量控制(3.2.10):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3、质量改进(3.2.12):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及有关原则 一、质量管理发展三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 特点:“事后把关”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

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为使质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是( )。 A.质量管理 B.质量保证 C.质量控制 D.质量体系 2.日本被誉为战略型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就是( )。 A.资源 B.技术 C.垄断 D.质量 3.提出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14个要点的质量管理专家是( ) A.戴明 B.休哈特 C.石川馨 D.费根堡姆 4.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认证标志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5.在ISO9000族标准中,其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度的标准是( ) A.ISO9000 B.ISO9001 C.ISO9004 D.ISO19011 6.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的最终责任是面向( ) A.管理层 B.一线员工 C.外部顾客 D.内部顾客 7.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其含义为( ) A.质量体系 B.质量职能 C.质量控制 D.质量保证 8.在PDCA 管理工作方法中,关键是( )。 A.P 阶段 B.D 阶段 C.C 阶段 D.A 阶段 9.我国第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系列标准是( )。 A.GB/T 19000—ISO9000 B.ISO9000 C.GB/T —19000.1—ISO9000-1 D.GB/T19002—ISO9002 10.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阶段是( ) A.SQC 阶段 B.质量检验阶段 C.TQC 阶段 D.TQM 阶段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质量管理 2.质量改进 3.产品质量 4.质量控制 5.顾客满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质量检验的功能。 2.简述质量改进的程序。 3.简述引起质量变异的两类原因(按性质)。 4.简述质量监督的重要意义。 四.计算题(每题10) 某零件内径尺寸公差为025 .001.020+-φ ,加工100件以后,得到x =20.011,S=0.005, 求工序能力指数。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饭店服务与管理》教案.doc

《饭店服务与管理》教案 学科餐饮服务班级专业旅游与饭店管理学时1课时时间教师 课题餐椅定位,摆放花篮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花篮的摆放方法和要求,能根据餐桌的大小均匀地分配餐位,学会正确拉椅的方法,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1、均匀分配餐位 2、正确拉椅 3、正确摆放花篮 教学难点均匀分配餐位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结合 教具准备餐桌、餐椅、台布 课型新课 教学过程附记 复习1、台布准备 引入2、餐桌与餐椅准备 新课操作步骤及要点: 一、拉椅的方法: 1、呈前后脚站立在椅背后,一般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且 右脚前掌伸到椅面下。 2、用双手扶住椅背两侧,和膝盖一起托起餐椅,餐椅的前腿 先离地。 3、放餐椅时,餐椅的后腿先着地,前腿再着地。 4、拉椅时,不能有碰撞地面的声音。 一名学生示范 二、餐位定位 1、先确定主位,并从主位开始定位。 2、拉椅方法正确 3、确定椅桌的距离:椅面边沿距离台布下垂部分1.5cm。 4、确定椅间距离:椅间距要均等,椅间距和餐位距一致,餐位 距离用 3.14*D/10 来计算, 1.8 米的餐桌,每个餐位间距约 为 57 厘米。由一名学生在第 3 组准备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摩

5、椅背要在一个圆面,椅面边线也要呈圆形。 一名学生示范 三、摆放花篮 1、花篮摆放在桌面正中, 2、插花的主要花型朝向主人位。 课堂学生分组练习 练习教师指导、指正 小结拉椅定位是摆台的基础,是餐具摆放的参照,所以要求学生能准确定位,并符合质量要求,操作规范。 质检内容与评分标准: 1、拉椅方法1分 2、椅桌距准确1分 3、椅间距均匀1分 4、插花的主要花型正对主人1分 5、花篮摆放在桌面正中1分 作业学生加强练习学生练习, 解决个别问题与共性问题

初中数学教案大全

初中数学教案大全 【篇一:实用初中数学优秀教案大全】 实用初中数学优秀教案大全 课题:二元一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 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 kg苹果和3 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 , 梨的单价y元/kg ;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 (2)课本p80练习2. 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质量管理学实用培训教案

质量治理学教案 主讲:张道兵 课程名称:QualityControl and Reliability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40 学分:2.5 适用对象:工业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在学完有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掌握质量操纵与可靠性的差不多理论、方法与技能,并培养学生使其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生产活动中进行质量治理与操纵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打算学时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0学时,其前导课有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工程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在第七学期进行。相关专业课有生产打算与操纵、设施规划与物流、现代制造系统、人机工程、毕业设计等。 二、教学差不多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质量治理与操纵的差不多概念、差不多思想、差不多理论、差不多方法和差不多技能。其重点是质量体系、工序能力、工序操纵和质量检验。在深度上要能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与解决质量治理与操纵问题,在广度上要结合企业信息化与先进制造模式进行教学与

实践。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质量与质量治理 (6学时) §1-1质量定义?§1-2 质量治理 §1-3 质量治理的演变 §1-4 企业质量文化?§1-5 质量治理法律和法规简介 §1-6 全面质量治理 第二章企业的质量主体(4学时 §2-1 质量主体的概念 §2-2 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 §2-3 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2-4 产品服务过程的质量 第三章质量操纵及其常用技术(6学时)?§3-1质量操纵的数理统计学基础 §3-2 生产过程的质量状态 §3-3工序能力?§3-4 工序质量操纵图 第四章质量检验(4学时) §4-1 质量检验概述 §4-2 差不多质量检验的实施 §4-3 质量检验制度 §4-4 质量检验打算

质量管理学试题一及答案

质量管理学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1分,共0分) 1、国际标准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管理的定义为:“在质量方面( D )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A.发展与管理 B.发展与传承 C.检查和监督 D.指挥和控制 2、在我国的国家标准分类中,强制性标准代号为(C ) A. GB/T B.gb/t C. GB D.gb 3、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中,建立之初以为( B )为出发点 A. 成本和利益 B.产品类别和组织 C. 满足组织和顾客的需要 D. 改进工作 4、我国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正式起步于( A ) A. 1978年 B. 1988年 C. 1992年 D. 1996年 5、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仅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进行,所以组织中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由( B )主持 A.管理者代表 B. 最高管理者 C.部门经理 D.上级首长 6、朱兰认为外部损失成本的最佳构成比例分别为(C)。 A.1%-5% B、15%-20% C.25%-40% D.10%-50% 7、已分组总体数据的方差的表达式为:( B ) A. 2 21 N i i X X N σ= - = ∑() B. 2 21 1 K i i i K i i X X f f σ= = - = ∑ ∑ ()

C. σ= D .σ= 8、针对多个总体的均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的检验问题一般采用哪种分析方法( D )。 A.相关分析 B.回归分析 C.假设检验 D. 方差分析 9、控制图的应用步骤中首先要选定( C )。 A. 控制图 B. 分析用控制图 C. 控制对象 D. 抽样和分组 10、平均检出质量的最大值,称为平均检出上限,记为( B )。 A. AOQ B. AOQL C. AQO D. ALOQ 二、多选择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质量的特性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BCE ) A.经济性 B.广义性 C.时效性 D.复杂性 E.相对性 2、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的阶段主要有( ACDE ) A.标准化质量管理阶段 B. 六西格玛管理阶段 C.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D.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E.质量检验阶段 3、质量管理体系的特征包括(BCDE ) A.合理性 B.整体性 C.程序性 D. 动态性 E.相关性 4、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不同的层次,其内容应包括( A ) A. 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B.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C. 质量手册 D.标准所要求的质量记录 E.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确定的必要文件和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