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故障类型与查找方法的分析(含答案)

电路故障类型与查找方法的分析(含答案)

电路故障类型与查找方法的分析(含答案)
电路故障类型与查找方法的分析(含答案)

电路故障类型及查找方法的分析

电路故障的分析

1、电路故障类型,主要有两种--------短路和断路。

2、短路: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种。

①电源短路:指导线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到了电源的两极上。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从而烧坏电源。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的。如图两种情况,一种是开关闭合,导线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另一种是开关闭合,电流表直接接到了电源两极上。

②用电器短路:指的是串联的多个用电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当然不是全部)在电路中不起作用,这种情况是由于接线的原因或者电路发生故障引起的。这种情况一般不会造成较大的破坏。

闭合开关,灯泡L1、L2发光,当用一根导线并接到A、B两点之间,灯泡L2熄灭,灯泡L1变亮。此时灯泡L2中没有电流流过,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到A点后,只经过导线流到B点,再流过L1,回到电源负极。

3、断路,指电路断开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接触问题或者电流过大把用电器烧毁引起的。

查找电路故障的方法

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等都可以判断故障所在。

方法一、电压表检测法

实验一:模拟灯L1短路的情形,闭合开关,观察到灯L2发光,且亮度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无示数(被短路);

实验二:模拟灯L1断路的情形,将灯L1从灯座上取下来,闭合开关,观察到灯L2熄灭,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变大,为电源电压。

1在电学实验中,遇到断路时,常用电压表来检测。某同学连接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不亮,为检查电路故障,他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结果是U ae=3V,U ab=0,U bd=0,U de=3V。则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开关S接触不良

B.小灯泡灯丝断了

C.d、e间出现断路D.e、f间出现断路

方法二、导线检测法

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1、L2都不亮,用一根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 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则()

A.灯断路 B.灯断路

C.灯短路D.开关S断路

方法三、电流表检测法

电流表、小灯泡的检测法与导线相似,电流表检测时要防止造成电源短路。

方法四、校验灯检测法

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1、L2都不亮,用一盏校验灯并联在L1的两端时三盏灯都不亮;并联在L2的两端时,L1、L灯都亮。则()

A.灯断路B.灯断路

C.灯短路D.开关S断路

典型练习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V的示数为6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处短路 B.灯处短路

C.灯处断路D.灯处断路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灯、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短路B.灯短路

C.灯断路D.灯断路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L1和L2是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闭合开关S,两灯泡均发光。经过一段时间,灯泡突然熄灭了,电流表的示数也随之变为零。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泡L1或L2上。

(1)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选填“断路”或“短路”)

(2)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强同学找来了第三只相同且完好的灯泡L3,将它并联在灯泡L1两端,闭合开关S,观察各灯的亮暗情况。若灯泡L3亮,则说明故障发生在灯泡_______上。

4.小刚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且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他将L1、L2两只灯泡对调位置后,再次闭合开关,发现两只灯泡仍然不亮,电流表指针没动,但是电压表的指针有了明显的偏转。对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比较准确的判断是[ ]

A.电流表处断路

B.灯泡L1灯丝断路

C.灯泡L2灯丝断路

D.ab两点间导线有断路

5.小敏连接两灯并联电路的情况如图所示。当他“试触”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不动、电流表的指针很快向右偏转,两灯都不发光。小红指出他在电路连接中有错误。若闭合开关S,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伏安法测小灯泡L的电阻。

(1)在开关闭合前,如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端(填“左”或“右”)。

(2)小叶检查电路连接正确无误,但是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于是她准备用电压表来查找故障。她先把电压表拆下来,然后将电压表的负接线柱接在电源负极,将电压表的正接线柱分别接电路中的A、B、C、D、E、F、G、H各接线柱,电压表的示数情况如表1所示。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准确判断出,在电路的_________两点之间出现了_____________故障。

7.小明照图连接一个串联电路,他使用的电源两端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不亮,他用一只电压表判断故障的位置,测得各点之间的电压为:U ab=U cd=U de=0,U ae=U bc=6V。若电路中只有一处发生断路,则断路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8.小强和小丽同学利用伏安法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1)小强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灯L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__。请你判断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

(2)他们排除电路故障后,进行实验并测量了多组数据。小丽同学根据几次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请你观察图象并分析:图线OB所表示的电阻R1,图线OA所表示的电阻R2 相比较:则R1___________R2。

9.在“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中,小将两个灯泡和一个开关与电源连成了一个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经检查,小发现有一个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小将这个灯泡安装好后,再次闭合开关,两灯都发光了,由此可以判定,两灯的连接关系为___________。(串联,并联)

10.为检查照明电路,电工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取下保险丝,将额定电压为220V的“校验灯”L0接在保险丝的两只接线柱上,如图所示。在检查灯L1所在支路之前,先断开所有开关,再闭合开关S1,若“校验灯”L0恰能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___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11.小星“测定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估计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10Ω,电源电压为3V。

小星按图连接电路并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________;(填“短路”或“断路”)

12.在电学实验中遇到断路时,常常用电压表来检测,小红同学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后,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这时用电压表测得a、b两点间和b、c两点间的电压均为零,而a、d间和b、d间的电压均不为零,这说明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电源接线柱接触不良

B.灯泡灯丝断了或灯座接触不良

C.电流表接线柱接触不良

D.开关的触片或接线柱接触不良

例1 C 例2D 例3B

B D 断路 L1 C

电流表和电源烧坏左 BC 断路 BC 3V 灯泡断路>

9.串联 10.短路 11.短路 12.B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2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贯穿了整个教材,只是在激励和响应的形式不同时,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的应用形式也不同而已。本章以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为基础,寻求不同的电路分析方法,其中支路电流法是最基本的、直接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是建立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之上的、根据电路结构特点总结出来的以减少方程式数目为目的的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叠加定理则阐明了线性电路的叠加性;戴维南定理在求解复杂网络中某一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时则显得十分方便。这些都是求解复杂电路问题的系统化方法。 本章的学习重点: ●求解复杂电路的基本方法:支路电流法; ●为减少方程式数目而寻求的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 ●叠加定理及戴维南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2.1 支路电流法 1、学习指导 支路电流法是以客观存在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与未知量个数相同的方程式,再联立求解的方法,是应用基尔霍夫定律的一种最直接的求解电路响应的方法。学习支路电流法的关键是:要在理解独立结点和独立回路的基础上,在电路图中标示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及独立回路的绕行方向,正确应用KCL、KVL列写方程式联立求解。支路电流法适用于支路数目不多的复杂电路。 2、学习检验结果解析 (1)说说你对独立结点和独立回路的看法,你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时,根据什么原则选取独立结点和独立回路? 解析:不能由其它结点电流方程(或回路电压方程)导出的结点(或回路)就是所谓的独立结点(或独立回路)。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时,对于具有m条支路、n个结点的电路,独立结点较好选取,只需少取一个结点、即独立结点数是n-1个;独立回路选取的原则是其中至少有一条新的支路,独立回路数为m-n+1个,对平面电路图而言,其网孔数即等于独立回路数。 2.图2.2所示电路,有几个结点?几条支路?几个回路?几个网孔?若对该电路应用支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方法讲课教案

电路故障的种类及判断方法 一、电路故障及其种类: 1、电路故障: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通电时,发现整个电路或者部分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叫电路故障; 2、电路故障类型,主要有两种,短路和断路。 断路原因:元件损坏、接触不良 短路:分为电源短路和局部短路两种。 ○1电源短路:指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从电源的正极回到负极。 电源短路,有如下图两种情况,一种是开关闭合,导线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另一种是开关闭合,电流表直接接到了电源两极上。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从而烧坏电源或者电流表。这两种情况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2局部短路:指的是串联的多个元件(含用电器、电表、开关)中的一个或多个(当然不是全部)在 电路中不起作用(无电流通过该元件),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接线的原因或者电路发生故障引起的,一般不会造成较大的危害。根据短路元件的不同又分为:用电器短路、电表短路、开关短路几种。 注意:在并联电路中,一旦用电器短路,同时就会造成电源短路。 3、家庭电路的电路故障: 家庭电路的故障是常考的题型之一,家庭电路常见故障有四种:断路、短路、过载和漏电。 断路电灯不亮,用电器不工作,表明电路中出现断路。断路时电路中无电流通过,该故障可用测电笔查出。 短路短路就是指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通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电阻很小,电流很大,保险丝自动熔断。若保险丝不合适,导线会因发热,温度迅速升高,而引发火灾。 过载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导致通过导线的总电流大于导线规定的安全电流值。出现这种情况轻者导致用电器实际功率下降;重者导线会因过热而引发火灾。 漏电如果导线外层或用电器的绝缘性能下降,则有电流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漏”入地下,漏电会造成用电器实际功率下降,也能造成人体触电。使用漏电保护器能预防漏电的发生。 例1 小明晚上做功课,把台灯插头插在书桌边的插座上,闭合台灯开关,发现台灯不亮。为了找出故障原因,小明把台灯插头插入其他插座,发现台灯能正常发光,用测电笔插入书桌边的插座孔进行检查,发现其中一个孔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障原因可能是() A.进户线火线上的熔丝烧断B.进户线零线断了

并联均流电路的几种最常见分析方法

并联均流电路的几种最常见分析方法 先说说为什么需要均流输出阻抗法先来说一下第一种均流方法,输出阻抗法,droop法:3、主从设置法平均电流法平均电流法:平均电流法首先要得到一个平均电流,也就是总负载电流除以模块总数得到的电流值,各模块电流与该平均电流比较,如果模块电流大于平均电流就调低模块输出电压,反之调高模块输出电压,从而实现各模块输出电流一致。在平均电流法中,将所有模块的输出电流,通过一个峰值电流法峰值电流法就是在所有并联模块中,模块自动选举产生一位主模块,其余所有模块电流向该模块靠拢,企图达到主模块的电流(但永远却达不到) 平均电流均流法中,连接到均流母线的电阻换成二极管,就变成了峰值电流均流法,电路图如上图所示,假设有N个模块并联,模块输出电流对应的电压分别为V1\V2….Vn,很明显从上图可以看到,均流母线上体现的将是模块输出电流最大的模块的电压Vx(有一个二极管压降,即使将平均电流均流法中的四个电阻换成四个二极管,很明显A点电压将是最高电压减去一个二极管压降了)。这个模块我们称之为主模块,从上面电路图上可以看出,电路会调整所有模块输出电流向主模块对应的电流靠近,但由于均流母线电压与主模块电流对应的电压相差一个二极管压降,所以从模块输出电流永远是紧跟主模块,但超不过主模块。 与主从设置法比较,这种均流方式里面的主模块,是由并联模块自己选就产生的,所以这种均流方式,也称为民主均流模式。当主模块故障的时候,在其余模块里会再次选举产生一个模块作为主模块。系统仍可以正常工作。 下图为曾经采用过的一种峰值电流均流模式的具体电路。工作原理基本与3902类似,采用2.5V基准提供一个偏置电压,拉开主模块与从模块之间的差距,-2.5V的电平是为了让模块单独工作是,均流电路输出高电平,这样结合后面二极管,均流电路就不起作用了。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偏置是2.5V提供的,所以在额定输出电流下,电流检测放大电路的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方法以及典型例题(超级有用)

例5:如图所示,当接通开关S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不 动,则故障可能是() A.L1的灯丝断了B.L2的灯丝断了 C.L1的接线短路D.L2的接线短路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突破 电学综合题历来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屡屡出现,由于试题综合性强,设置障碍多,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往往会感到很难。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是“题海战术”,无形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探索和改进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在长期的初中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步探索了一套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方案,对于学生突破电学综合问题中的障碍有一定效果。一、理清“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可用实验帮助学生突 破此难点。实验原理如图1,当开关 S闭合前,两灯均亮(较暗);闭合后, L1不亮,而L2仍发光(较亮)。 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可将L1比作 是电流需通过的“一座高山”而开关S 的短路通道则比作是“山里的一条隧 洞”。有了“隧洞”,电流只会“走隧洞”而不会去“爬山”。 二、识别串并联电路 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许多电学题一开头就有一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把电路图辨认错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也随之而错,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所以分析电路是解题的基础。初中电学一般只要求串联、并联两种基本的连接,不要求混联电路。区分串、并联电路是解电学综合题的又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 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方法,⑴、电流法;⑵、等效电路法;⑶、去表法。 ⑴、电流法:即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的路径是否有分支,如果有,则所分的几个分支之间为并联,(分支前后有两个节点)如果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无分支点),则各元件之间为串联。此方法学生容易接受。 ⑵、等效电路法:此方法实质上运用了“电位”的概念,在初中物

常用方法电路故障分析与定位

常用方法电路故障分析与定位电路的故障类型较多,产生故障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因此排除故障的方法也不一样。当电路发生故障时,根据故障现象,通过检查、测量,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确定故障的部位,找到发生故障的元器件的过程。 一般比较简单的电路,其故障原因往往也比较简单,故障的分析与定位较容易;而较为复杂的电路,其故障往往也较为复杂,故障原因的分析与定位相对也就要困难一些。下面讨论电路故障分析与定位的常用方法。 直接观察法 所谓直接观察法是指不借助于任何的仪器设备,直接观察待查电路的表面来发现问题、寻找故障的方法,一般分为静态观察和通电检查两种,其中的静态观察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观察印制及元器件表面是否有烧焦的印迹,连线及元器件是否有脱落、断裂等现象发生。 观察仪器使用情况。仪器类型选择是否合适,功能、量程的选用有无差错,共地连接的处理是否妥善等。首选排除外部故障,再进行电路本身的观察。 观察电路供电情况。电源的电压值和极性是否符合要求,电源是否已确实接入了电路等。 观察元器件安装情况。电解电容的极性、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引线端子、的引线端子有无接错、漏接、互碰等情况,安装位置是否合理,对于扰源有无屏蔽措施等。 观察布线情况。输入和输出线、强电和弱点线、交流和直流线等是否违反布线原则。 静态观察后可进行通电检查。接通电源后,观察元器件有无发烫、冒烟等情况,变压器有无焦味或发热及异常声响。 直接观察法适用于对故障进行初步检查,可以发现一些较明细的故障。

仪器测试法 断电测试法 是在电路断电条件下,利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电路或元器件电阻值,借以判断故障的方法。 如检查电路中连线、焊点及熔丝等是否断路,测量电阻值、电容器漏电、电感器的通断,检查半导体器件的好坏等。 测试时,为了避免相关支路的影响,被测元器件的一端一般应与电路断开,同时,为了保护元器件,不要使用高阻挡和低阻挡,以防止高电压或大电流损坏电路中半导体器件的PN结。 带电测试法 是一种在电路带电条件下,借助于仪器测量电路中各点静态电压值或电压波形等,并进行理论分析,寻找故障所在部位的方法。 如检查晶体管静态工作点是否正常,集成器件的静态参数是否符合要求,数字电路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等。 信号寻迹法 是根据需要在电路输入端加入符合要求的信号,按照信号的流程从前级到后级,用示波器或电压表等仪器逐级检查信号在电路内各部分黄子健传输的情况,分析ID安路的功能是否正常,从而判断故障所在部位。 通常应在电路静态工作点处于正常的条件下使用这种方法。 分割测试法 对于一些有反馈的环形电路,它们各级的工作情况互有牵连,这时可以采用分割环路的方法,将反馈环去掉,然后逐级检查,可以更快的查出故障部位。

第一章 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自测题 第1章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判断题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1.电路中各物理量的正方向不能任意选取。 [ ] 答案:X 2.电路中各物理量的正方向不能任意选取。 [ ] 答案:X 3.某电路图中,已知电流I=-3A,则说明图中电流实际方向与所标电流方向相同。 答案:X 4.某电路图中,已知电流I=-3A,则说明图中电流实际方向与所标电流方向相反。 答案:V 5.电路中各物理量的正方向都可以任意选取。 [ ] 答案:V 6.某电路图中,已知电压U=-30V,则说明图中电压实际方向与所标电压方向相反。 答案:V 7.组成电路的最基本部件是: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 [ ] 答案:V 8.电源就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 ] 答案:V 9.如果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为直流。 [ ] 答案:V 10.电场力是使正电荷从高电位移向低电位。 [ ] 答案:V 11.电场力是使正电荷从低电位移向高电位。 [ ] 答案:X 1.2 电路基础知识 1.所求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为+。说明元件的电流(或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为-,则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 答案:V 2.阻值不同的几个电阻相并联,阻值小的电阻消耗功率小。[ ] 答案:X

答案:X 4.电路就是电流通过的路径。 [ ] 答案:V 5.电路中选取各物理量的正方向,应尽量选择它的实际方向。 [ ] 答案:V 6.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总是和任意选取的正方向相同。 [ ] 答案:X 7.电阻是用来表示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受到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 答案:V 8.导体的电阻不仅与其材料有关,还与其尺寸有关。 [ ] 答案:V 9.导体的电阻只与其材料有关,而与其尺寸无关。 [ ] 答案:X 10.导体的电阻与其材料无关,而只与其尺寸有关。 [ ] 答案:X 11.电阻中电流I的大小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其电阻值成反比。[ ] 答案:V 12.电阻中电流I的大小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U成反比,与其电阻值成正比。[ ] 答案:X 13.如果电源的端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下降很少,则说明电源具有较差的外特性。 [ ]答案:X 14.如果电源的端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下降很少,则说明电源具有较好的外特性。 [ ]答案:V 15.欧姆定律是分析计算简单电路的基本定律。 [ ] 答案:V 16.平时我们常说负载增大,其含义是指电路取用的功率增大。 [ ] 答案:V 17.平时我们常说负载减小,其含义是指电路取用的功率减小。 [ ] 答案:V 18.平时我们常说负载增大,其含义是指电路取用的功率减小。 [ ] 答案:X 19.平时我们常说负载减小,其含义是指电路取用的功率增大。 [ ] 答案:X 20.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 [ ] 答案:V 21.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小,分得的电压越大。 [ ] 答案:X 22.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小。 [ ] 答案:X 23.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小,分得的电压越小。 [ ] 答案:V 24.在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越大。 [ ] 答案:V 25.在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 [ ]

电路的几种分析方法

几种常见电路分析方法浅析 摘要:对电路进行分析的方法很多,如叠加定理、支路分析法、网孔分析法、结点分析法、戴维南和诺顿定理等。根据具体电路及相关条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对基本电路的分析有重要的意义。现就具体电路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如下比较。 关键词:电路分析电流源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结点分析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Several Commonly Used Analytical Methods in Circuit Abstract: on the circuit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superposition theorem, branch analysis method, mesh analysis method, nodal analysis method, Thevenin and Norton's theorem.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it and related conditions of flexibility in the use of these methods, the basic circuit analysi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specific circuit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are compared. Key words :Circuit Analysis of voltage source current source branch current method mesh current method nodal analysis method of superposition theorem and David theorem and Norton theorem in Nanjing. 引言:每种电路的分析方法,一般都有其适用范围。应用霍夫定律求解适用于求多支路的电流,但电路不能太复杂;电源法等效变换法适用于电源较多的电路;节点电位法适用于支路多、节点少的电路;网孔分析法使适用于支路多、节点多、但网孔少的电路;戴维宁定理和叠加定理适用于求某一支路的电流或某段电路两端电压。上面例题的电路比较简单,可选择任意一种方法求解,对于一些比较复杂但有一

【转帖】分析电路的四大常用方法

电子电路图用来表示实际电子电路的组成、结构、元器件标称值等信息。通过电路图可以知道实际电路的情况。这样我们在分析电路时,就不必把实物翻来覆去地琢磨,而只要拿着一张图纸就可以了。在设计电路时,也可以从容地纸上或电脑上进行,确认完善后再进行实际安装,通过调试、改进,直至成功。我们更可以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电路的辅助设计,甚至进行虚拟的电路实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给大家总结了四大常用的分析电路的方法,以及每种方法适合的电路类型和分析步骤。 1、时间常数分析法 时间常数分析法主要用来分析R,L,C和半导体二极管组成电路的性质,时间常数是反映储能元件上能量积累快慢的一个参数,如果时间常数不同,尽管电路的形式及接法相似,但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常见的有耦合电路,微分电路,积分电路,钳位电路和峰值检波电路等。 2、频率特性分析法 频率特性分析法主要用来分析电路本身具有的频率是否与它所处理信号的频率相适应。分析中应简单计算一下它的中心频率,上下限频率和频带宽度等。通过这种分析可知电路的性质,如滤波,陷波,谐振,选频电路等。 3、直流等效电路分析法 在分析电路原理时,要搞清楚电路中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直流通路是指在没有输入信号时,各半导体三极管、集成电路的静态偏置,也就是它们的静态工作点。交流电路是指交流信号传送的途径,即交流信号的来龙去脉。

在实际电路中,交流电路与直流电路共存于同一电路中,它们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 直流等效分析法,就是对被分析的电路的直流系统进行单独分析的一种方法,在进行直流等效分析时,完全不考虑电路对输入交流信号的处理功能,只考虑由电源直流电压直接引起的静态直流电流、电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直流等效分析时,首先应绘出直流等效电路图。绘制直流等效电路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电容器一律按开路处理,能忽略直流电阻的电感器应视为短路,不能忽略电阻成分的电感器可等效为电阻。取降压退耦后的电压作为等效电路的供电电压;把反偏状态的半导体二极管视为开路。 4、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法 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法,就是把电路中的交流系统从电路分分离出来,进行单独分析的一种方法。 交流等效分析时,首先应绘出交流等效电路图。绘制交流等效电路图应遵循以下原则:把电源视为短路,把交流旁路的电容器一律看面短路把隔直耦合器一律看成短路。

10种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路问题计算的先决条件是正确识别电路,搞清楚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对较复杂的电路应先将原电路简化为等效电路,以便分析和计算。识别电路的 方法很多,现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十种方法。 一些入门级的电源工程师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电路图中的Vcc接芯 片的地方加入了一个12V左右稳压管。目的是为了保证芯片的电压上限,意 图很明确,稳压管能够保护芯片不会因为电压过高问题而烧毁。看上去没啥 毛病,但实际上很危险。 1、特征识别法 串并联电路的特征是;串联电路中电流不分叉,各点电势逐次降低,并联 电路中电流分叉,各支路两端分别是等电势,两端之间等电压。根据串并联电 路的特征识别电路是简化电路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例1.试画出图1所示的等效电路。 解:设电流由A端流入,在a点分叉,b点汇合,由B端流出。支路a— R1—b和a—R2—R3(R4)—b各点电势逐次降低,两条支路的a、b两点之间电 压相等,故知R3和R4并联后与R2串联,再与R1并联,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大概估算稳压管的功率消耗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比如Vcc绕组的上端为正下端为负的时候,上端对 地电位为14V,经过限流电阻和Vcc整流二极管到稳压管和芯片,此时我们 计算一下稳压管和IC以及Vcc电容共同消耗的电流:在不考虑二极管压降 的情况下,Iic+Izener+Ic=(14-12)/10=0.2A,假设占空比为0.5,此时 稳压管和IC共同消耗的功率为12*0.2*0.5=1.2W,除掉一部分Vcc电容上 的电流,虽然没有1.2W但IC和稳压管消耗的功率还是比较大,然后芯片的 电流主要用来做mos管的驱动消耗是比较小的,所以大部分功耗在稳压管上。 我们再来看一下限流电阻上的功耗,假设占空比为0.5,很好计算,变 压器Vcc绕组上端为14V,到稳压管12V,如果不考虑整流二极管的压降电 阻上的压降为2V,可以计算得到限流电阻上的功耗为,22/10*0.5=0.2W, 也比较大。 2、伸缩翻转法 在实验室接电路时常常可以这样操作,无阻导线可以延长或缩短,也可以 翻过来转过去,或将一支路翻到别处,翻转时支路的两端保持不动;导线也可 以从其所在节点上沿其它导线滑动,但不能越过元件。这样就提供了简化电路 的一种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伸缩翻转法。 例2.画出图3的等效电路。

电路故障类型及查找方法的分析含答案

1在电学实验中,遇到断路时,常用电压表来检测。某同学连接了如图 i 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 S 后, U ae =3V,U ab =0,U bd =O,U de =3V 。则此电路的故障可能 发现灯不亮,为检查电路故障,他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结果是 是() A .开关S 接触不良 B .小灯泡灯丝断了 C . d 、e 间出现断路 方法二、导线检测法 f 间出现断路 11 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 时,灯泡L i 、L 2都不亮,用一根导线的两端接触 触b 、c 两点时, 两灯都不亮;接触 c 、d 两点时,两灯都亮。则() a 、 b 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 A .灯? 1断路 B .灯V 断路 电路故障类型及查找方法的分析 电路故障的分析 1电路故障类型,主要有两种 ------------- 短路和断路。 2、短路: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种。 ①电源短路:指导线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到了电源的两极上。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从而烧坏电源。这种 情况是绝对不允许的。如图两种情况,一种是开关闭合,导线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另一种是开关闭合,电流表 ②用电器短路:指的是串联的多个用电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当然不是全部)在电路中不起作用,这种情况是 由于接线的原因或者电路发生故障引起的。这种情况一般不会造成较大的破坏。 闭合开关,灯泡 L i 、L 2发光,当用一根导线并接到 A 、B 两点之间,灯泡 L 2熄灭,灯泡L i 变亮。此时灯泡 L 2中没有电流流过,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到 A 点后,只经过导线流到 B 点,再流过L i ,回到电源负极。 3、断路,指电路断开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接触问题或者电流过大把用电器烧毁引起的。 查找电路故障的方法 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等都可以判断故障所在。 方法一、电压表检测法 实验一:模拟灯L i 短路的情形,闭合开关,观察到灯 L 2发光,且亮度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无示数 (被短路); 实验二:模拟灯L i 断路的情形,将灯 L i 从灯座上取下来,闭合开关,观察到灯 L 2熄灭,电流表无示数,电 压表示数变大,为电源电压。 D . e

基本放大电路其分析方法

二、基本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一个放大器一般是由多个单级放大电路所组成,着重讨论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即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三种基本放大电路。从共发射极电路入手,推及其他二种电路,其中将图解分析法和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作为分析基础来介绍。分析的步骤,首先是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分析其动态技术指标。对于放大器来说,主要的动态技术指标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放大作用 在实践中,放大器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它能够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把微弱的电信号增强到所要求的数值,为了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先从最基本的放大电路学习: 图称为共射极放大电路,要保证发射结正偏,集电极反偏Ib=(V BB-V BE)/Rb,对于硅管V BE约为左右,锗管约为左右,I B=/Rb这个电路的偏流I B决定于V BB和Rb的大小,V BB和Rb 一经确定后,偏流I B就固定了,所以这种电路称为固定偏流电路,Rb又称为基极偏置电阻,电容Cb1和Cb2为隔直电容或耦合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传送交流,隔离直流”,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三极管的基极对集电极的控制作用来实现的.如下图 上图是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简化图,它在实际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电路组态,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常用的有放大倍数、输入阻抗、输出阻抗、非线性失真、频率失真以及输出功率和效率等。对于不同的用途的电路,其指标各有侧重。 初步了解放大电路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后,就可以对放大电路进行分析。主要方法有图解法和微变等效法。 .图解分析法 静态工作情况分析 当放大电路没有输入信号时,电路中各处的电压,电流都是不变的直流,称为直流工作状态简称静态,在静态工作情况下,三极管各电极的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数值,将在管子的特性曲线上确定一点,这点称为静态工作点,下面通过例题来说明怎样估算静态工作点。 解:Cb1与Cb2的隔直作用,对于静态下的直流通路,相当于开路,计算静态工作点时,只需考虑图中的Vcc、Rb、Rc及三极管所组成的直流通路就可以了,I B=(Vcc-)/Rb (I C=βI B+I CEO ) I C=βI B,V CE=V CC-I C R C 如已知β,利用上式可近似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电路故障类型及查找方法的分析(含答案)

电路故障类型及查找方法的分析 电路故障的分析 1、电路故障类型,主要有两种--------短路和断路。 2、短路: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种。 ①电源短路:指导线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到了电源的两极上。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从而烧坏电源。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的。如图两种情况,一种是开关闭合,导线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另一种是开关闭合,电流表直接接到了电源两极上。 ②用电器短路:指的是串联的多个用电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当然不是全部)在电路中不起作用,这种情况是由于接线的原因或者电路发生故障引起的。这种情况一般不会造成较大的破坏。 闭合开关,灯泡L1、L2发光,当用一根导线并接到A、B两点之间,灯泡L2熄灭,灯泡L1变亮。此时灯泡L2中没有电流流过,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到A点后,只经过导线流到B点,再流过L1,回到电源负极。 3、断路,指电路断开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接触问题或者电流过大把用电器烧毁引起的。 查找电路故障的方法 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等都可以判断故障所在。 方法一、电压表检测法 实验一:模拟灯L1短路的情形,闭合开关,观察到灯L2发光,且亮度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无示数(被短路); 实验二:模拟灯L1断路的情形,将灯L1从灯座上取下来,闭合开关,观察到灯L2熄灭,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变大,为电源电压。 1在电学实验中,遇到断路时,常用电压表来检测。某同学连接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不亮,为检查电路故障,他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结果是U ae=3V,U ab=0,U bd=0,U de=3V。则此电路的故障可能 是() A.开关S接触不良 B.小灯泡灯丝断了 C.d、e间出现断路D.e、f间出现断路 方法二、导线检测法 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1、L2都不亮,用一根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则() A.灯断路B.灯断路

运放电路分析方法总结

运放电路分析方法总结 学生: [38]陈再指导教师:陈永强摘要:运放电路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这里主要是论述用“虚短”、“虚断”来对运放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也会通过几种典型电路分析,来讲述运放电路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运放电路;虚短;虚断;分析;方法 1 引言 随着我们学知识的深入,会发现运放中所学的知识应用越来越多,在这门学科中所占比例比较大,而在许多结构复杂的电路中,对它们进行分析,用运放知识快速、简洁的找出输入输出的关系式非常重要的。(这里主要是分析线性运放电路) 2 理想运放的特点

图 1 输入输出的关系:()o v id v v A v A v v + - =?=?- 3 虚短 、虚断的概念 虚短:因为理想运放开环增益:Av →∞→虚短,根据输入输出关系,得到: v ≈v (同相端和反相端电位近似相等)。 虚断:由于同相和反相两输入端之间出现虚短现象,而输入电阻:Ri →∞→虚断,i =i ≈0 (同相端和反相端电流近似为零)。 输出电阻:Ro →0 4 线性应用分析 反相比例电路 图 2 * v v +-≈=0(虚短) * (虚断) 根据这个基本特点,电阻上流过的 111 i i v v v i R R --= = ; 222 o o v v v i R R --= =- 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值。 得到 2 1 o i R v v R =- ? (不起作用)

同理得到: 2 1 x i R v v R =- ? 图 3 同相比例电路 图 4 同相与反相比例电路要注意放大器输 v v - + ≈ → 111222 0o o v v i R R v v v v i R R -+ -+ -==--= = 入端 的接地极性(+ 和 -) 得到:2 1 (1)o R v v R +=+ ? 要灵活运用式子的转换

第二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1

第二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一、填空题: 1. 有两个电阻,当它们串联起来的总电阻为10Ω,当他们并联起来的总电阻为 2.4Ω。这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_ _4Ω___和__6Ω。 2. 下图所示的电路,A、B之间的等效电阻R AB= 1 Ω。 3. 下图所示的电路,A、B之间的等效电阻R AB= 3 Ω。 A 2Ω B 4. 下图所示电路,每个电阻的阻值均为30Ω,电路的等效电阻R AB= 60 Ω。 5. 下图所示电路中的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为___12KΩ________.若图中所示的电流I=6mA,则流经6K电阻的电流为__2mA _____;图中所示方向的电压U 为____12V____.此6K电阻消耗的功率为__24mW_________。

U A 6. 下图所示电路中,ab 两端的等效电阻为 12Ω ,cd 两端的等效电阻为 4Ω 。 7.下图所示电路a 、b 间的等效电阻Rab 为 4 。 8. 下图所示电路中,ab 两点间的电压 ab U 为 10 V 。 9. 下图所示电路中,已知 U S =3V , I S = 3 A 时,支路电流I 才等于2A 。

3 Ω 1 10. 某二端网络为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并联电路,则其等效电路为理想电压源。 11.已知一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为20V,其短路电流为5A,则该有源二端网络外接 4 Ω电阻时,负载得到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25W 。 12.应用叠加定理分析线性电路时,对暂不起作用的电源的处理,电流源应看作开路,电压源应看作短路。 13.用叠加定理分析下图电路时,当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I1= 1A ,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I1= 1A ,当电压源、电流源共同时的I1= 。 2A 14.下图所示的电路中,(a)图中Uab与I的关系表达式为Uab= 3I ,(b) 图中Uab与I的关系表达式为Uab=3I+10 ,(c) 图中Uab与I的关系表达式为Uab=6(I+2)-10 ,(d)图中Uab与I的关系表达式为Uab=6(I+2)-10 。

交流电路参数的测定三表法的实验原理(精)

交流电路参数的测定三表法的实验原理 交流电路参数的测定三表法的实验原理 类别:电子综合 1.交流电路元件的等值参数R,L,C可以用交流电桥直接测得,也可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分别测量出元件两端的电压U、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和它消耗的功率P,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后一种方法称为“三表法”。“三表法”是用来测量50Hz频率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 如被测元件是一个电感线圈,则由关系可得其等值参数为同理,如被测元件是一个电容器,可得其等值参数为2.阻抗性质的判别方法。如果被测的不是一个元件,而是一个无源一端口网络,虽然从U,I,P三个量,可得到该网络的等值参数为R=|Z|cos,X=|Z|sin,但不能从X的值判断它是等值容抗,还是等值感抗,或者说无法知道阻抗幅角的正负。为此,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判断。(1)在被测无源网络端口(入口处)并联一个适当容量的小电容。在一端口网络的端口再并联一个小电容C时,若小电容C=Zsinr,a,视其总电流的增减来判断。若总电流增加,则为容性;若总电流减小,贝刂为感性。图1(a)中,Z为待测无源网络的阻抗,C为并联的小电容。图1(b)是图1(a)的等效电路,图中G,B为待测无源网络的阻抗Z的电导和电纳,B为并联小电容C的电纳。在端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条件下,按下面两种情况进行分析:①设B+B=B",若B增大,B"也增大,则电路中电流I单调地增大,故可判断B为容性。②设B+B=B",若B增大,而B"先减小再增大,则电流I也是先减小再增大,如图2所示,则可判断B为感性。由以上分析可见,当B为容性时,对并联小电容的值C无特殊要求;而当B为感性时,B<|2B|才有判定为感性的意义。B>|2B|时,电流单调增大,与B为容性时相同,但并不能说明电路是感性的。因此,B<|2B|是判断电路性质的可靠条件。由此可得定条件为 图1 阻抗与导纳变换示意图图2 负载并联电容后电流变化示意图(2)在被测无源网络的入口串联一个适当容量的电容C。若被测网络的端电压下降,则判为容性电路;反之,若端电压上升,则判为感性电路。判定条件为,式中X为被测网络的电抗,C为串联电容的值。(3)用“三压法”测Φ,进行判断。在原一端口网络入口处串联一个电阻r,如图3(a)所示,向量如图3(b)所示,由图可得r,Z串联后的阻抗角Φ为测得U,Ur,Uz,即可求得Φ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子教案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要求: 1. 掌握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等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 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3. 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动态电阻的概念,以及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重点: 1. 支路电流法; 2. 叠加原理; 3.戴维宁定理。 难点: 1. 电流源模型; 2. 结点电压公式; 3. 戴维宁定理。 2.1 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 1.电阻的串联 特点: 1)各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联; 2)各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 3)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4)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两电阻串联时的分压公式: 2.电阻的并联 特点: 1)各电阻联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 2)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3)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4)并联电阻上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U R R R U 2111+=U R R R U 2 122+=

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 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1.电压源 电压源是由电动势 E 和内阻 R 0 串联的电源的电路模型。若 R 0 = 0,称为理想电压源。 特点: (1) 内阻R 0 = 0; (2) 输出电压是一定值,恒等于电动势(对直流电压,有 U ≡ E ),与恒压源并联的电路电压恒定; (3) 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2.电流源 电流源是由电流 I S 和内阻 R 0 并联的电源的电路模型。若 R 0 = ∞,称为理想电流源。 特点: (1) 内阻R 0 = ∞ ; (2) 输出电流是一定值,恒等于电流 I S ,与恒流源串联的电路电流恒定; (3) 恒流源两端的电压 U 由外电路决定。 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等效变换条件: E = I S R 0 0 R E I = S 注意: ①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对电源内部则是不等效的。 ② 等效变换时,两电源的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 ③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 ④ 任何一个电动势 E 和某个电阻 R 串联的电路,都可化为一个电流为 I S 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 4.电源等效变换法 (1) 分析电路结构,搞清联接关系; (2) 根据需要进行电源等效变换; (3) 元件合并化简:电压源串联合并,电流源并联合并,电阻串并联合并; I R R R I 2121+=I R R R I 2 112+=

电路一般分析方法步骤汇总

线性电路主要分析方法步骤汇总 网孔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步骤: 1)确定网孔,假定网孔电流的绕行方向; 2)列写KVL方程; 3)联立求解。 说明: 1)对于含有电流源的支路: a)若在单一网孔支路上,少列一个方程; b)若在两网孔公共支路上,要假定电压变量,多列一个方程,即:网孔电流与电流源电流关系的方程; 2)对于含有受控源的支路: a)列方程时,受控源视为独立源; b)如果控制量不是网孔电流,则要补充一个方程,即:网孔电流与控制量之间关系的方程。 结点电压法的一般步骤 步骤: 1)选参考结点; 2)列写独立结点电压方程; 3)联立求解。 说明: 1)对于含有纯电压源的支路: a)如果电压源接在独立结点和参考点之间,这个独立结点电压就等于电压源电压,可以少解一个方程; b)如果电压源接在两个独立结点之间,则要在电压源支路假定电流变量,多列一个方程,即:结点电压与电压源电压之间的关系方程; 2)对于含有受控源的支路: a)列方程时,受控源视为独立源; b)如果控制量不是结点电压,则要补充一个方程,即:结点电压与控制量之间的关系方程。

一端口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1) 开路电压Uoc 的计算 戴维宁等效电路中的电压源电压即为一端口开路电压Uoc ,电压源的极性与所求开路电压极性相同。计算Uoc 的方法视电路形式而定(结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 (2)等效电阻的计算 等效电阻为将一端口网络内部独立电源全部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后,所得无源一端口网络的输入电阻。 常用下列方法计算: A 、当网络内部不含有受控源时可采用电阻串、并联和△-Y 互换的方法计算等效电阻; B 、外加电源法(加压求流或加流求压):eq u R i =(此时一端 口内部独立电源全部置零) C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oc eq sc u R i =(此时一端口内部独立电源全部保留) 一阶电路初始值的计算 如何判断一阶电路?电路含有一个独立的动态元件;有带开 关的直流激励、或已知初始储能和直流激励、或有阶跃函数激励。 求初始值的步骤: 1. 由换路前电路(一般为稳定状态)求u C (0-)和i L (0-); 2. 由换路定律得 u C (0+) 和 i L (0+); 3. 画0+等效电路。 在0+时刻等效电路中,电容用u C (0+)的电压源替代,电感用i L (0+)的电流源替代。 4. 由0+电路求所需各变量的值即为0+值 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的步骤 1、求响应量的初始值; 2、求响应量的稳态值; 画出t →∞时稳态电路,其中电容和电感分别用开路和短路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电路故障分析方法总结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 1、电压表示数为零的情况 A 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发生短路 (一灯亮一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 B 电压表串联的用电器发生断路(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 C 电压表故障或与电压表连线发生断路(两灯都亮,电流表有示数) 2、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的情况 A 电压表测量的用电器发生断路 (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 注:此时不能把电压表看成断路,而把它看成是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同时会显示电压示数的用电器,由于电压表阻值太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作用,电压表两端几乎分到电源的全部电压,电路中虽有电流但是很微弱,不足以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也不足以使灯泡发光。如果题目中出现“约”、“几乎”的字眼时,我们就锁定这种情况。 B 电路中旁边用电器发生短路 (一灯亮一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 总结:如图,两灯泡串联的电路中,一般出现的故障问题都是发生在用电器上,所以通常都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泡L1或L2上。 若两灯泡都不亮,则一定是某个灯泡发生了断路,如果电压表此时有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并联的灯泡发生了断路,如果电压表无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串联的灯泡发生了断路。此两种情况电流表均无示数。 若一个灯泡亮另一个灯泡不亮,则一定是某个灯泡发生了短路,如果电压表此时有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串联的灯泡发生了短路,如果电压表此时无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并联的灯泡发生了短路。此两种情况电流表均有示数 3、用电压表电流表排查电路故障 A、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重要结论:电压表有示数说明和电压表串联的线路正常,和电压表并联的线路有故障。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电压表无示数时,和电压表并联的线路一定正常。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分析与测量(含数据处理)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分析与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的方法,验证这两种接法时线、相电压及线、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2.充分理解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 二、原理说明 1.三相负载可接成星形(又称“Y”接)或三角形(又称"△"接),当三相对称负载作Y 形联接时,线电压U l是相电压U p 的倍。线电流I l等于相电流I p,即 U l=p I l=I p 当采用三相四线制接法时,,流过中线的电流I0=0,所以可以省去中线。 当对称三相负载作△形联接时,有 I1U1=Up 2.不对称三相负载作Y联接时,必须采用三相四线制接法,即Y0接法。而且中线必须牢固联接,以保证三相不对称负载的每相电压维持对称不变。 倘若中线断开,会导致三相负载电压的不对称,致使负载轻的那一相的相电压过高,使负载遭受损坏;负载重的一相相电压又过低,使负载不能正常工作。尤其是对于三相照明负载,无条件地一律采用Y0接法。 3.当不对称负载作△接时,Il≠,但只要电源的线电压Ul 对称,加在三相负载上的电压仍是对称的,对各相负载工作没有影响。 四、实验内容 1.三相负载星形联接(三相四线制供电) 按图6-3-3-1 线路组接实验电路。即三相灯组负载经三相自耦调压器接通三相对称电源,将三相调压器的旋柄置于三相电压输出为0V的位置,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合上三相电源开关,然后调节调压器的输出,使输出的三相线电压为220V,按表6-3-3-1数据表格所列各项要求分别测量三相负载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中线电流、电源与负载

中点的电压,记录之。并观察各相灯组亮暗的变化程度,特别要注意观察中线的作用。 图6-3-3-1 三相负载星形联接的实验线路 2.负载三角形联接(三相三线制供电) 按图6-3-3-2改接线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接通三相电源,调节调压器,使其输出线电压为220V,并按表6-3-3-2数据表格要求进行测试 5.用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总结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 答:当三相负载不对称时,中线提供各相电流的回路。 6.不对称三角形联接的负载,能否正常工作?实验是否能证明这一点? 答:对于不对称负载作△接时,Il≠Ip,但只要电源的线电压Vl对称,加三相负载上的电压仍是对称的,对各相负载工作没有影响 7.根据不对称负载三角形联接时的相电流值作相量图,并求出线电流值,然后与实验测得的线电流作比较,分析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