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00182)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00182)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00182)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00182)

公共关系学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

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

公共关系状态: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活动是指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

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

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

种价值管理和行为准则。

公共关系具有的五个基本要素:

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2、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3、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4、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5、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公共关系相关概念:

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

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传播——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舆论——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态度;

形象——组织在公众中的认知和评价;

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人群关系——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时间——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亚力士多德《修辞学》

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制造假新闻“清垃圾运动”

艾维李(公共关系之父)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

爱德华·伯尼斯时期——公共关系科学化《公众舆论的形成》,爱德华·伯尼斯公共关系思想重要特点是“投公众所好”主张

公共关系操作中的若干范畴:交际、宣传与新闻、广告、营销推广、公共事务、游说、开发、论题处理、危机管理

公共关系的五大功能: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协调沟通、提供服务;

公共关系辅助决策功能的主要表现:

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3、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4、评价决策效果;

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

公共关系职能部门的四种基本模式:部门隶属型、部门并列型、高层领导直属型、公共关

系委员会

公共关系职能部门的特点:○1了解内情、○2便于协调○3效率较高○4成本较低○5工作受到组织内部因素的制约,难以完全做到客观公正

公共关系公司的经营范围:咨询诊断、联络沟通、收集信息、新闻代理、广告代理、推介

产品、会议服务、策划活动、礼宾服务、印刷制作、音像制作、培训服务

公共关系公司服务特点:

1、较为客观公正

2、技术全面、专业性强

3、较灵活、适应性强

4、关系较疏远

5、运作成本较高

公共关系协会的活动内容:

1、联络会员;

2、规范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维护本行业的形象和声誉;

3、专业培训;

4、普及知识;

5、编辑出版刊物;

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必须遵循的原则:

1、科学理论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4、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相结合;

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2、良好的组织能力;

3、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

4、敏锐的观察能力;

5、很好的自制自控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6、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7、掌握政策、理论的能力;

全员PR管理:1、领导的公共关系意识;2、全员的公共关系配合;3、组织的公共关系氛围;

第三章公共关系对象

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活动的目标对象,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

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公众的特点:群体性、共同性、多样性、变化性、相关性、

公众的分类:

1、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组织的内外对象);

2、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关系的重要程度);

3、临时工作、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关系的稳定程度);

4、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公众对组织的态度);

5、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和被追求的公众(组织的价值取向);

6、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

内部公众:是组织内部沟通传播的对象,包括组织内部的全体成员构成的公众群体,内部

公众是组织最重要的基本目标公众

内部公众的重要性:

1、内部公众是形成组织力量的主体;

2、内部公众是组织创一流产品的主力军;

3、内部公众是塑造和推销组织形象的积极因素;

处理与内部公众关系的艺术:

1、树立“内部公众第一”的思想,正确认识内部公众在组织中的主人翁底纹;

2、传播沟通,增强内部公众的民主和参与意识;

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内部公众进行感情投资;

4、善于做思想公众,培养内部公众的忠诚之心;

非正式团体:是组织中存在的未经官方正式规定而自然形成的以满足个人需求和欲望的团体。

非正式团体的特征:

1、以相近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求为基础,自发形成;

2、实行的是感情逻辑,以感情作为聚合的纽带,已团体共同的感情和态度作为价值标准;

3、团体内具有很强的整体意识和压力,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有极大的

约束力;

4、团体内部有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其威信高、影响力大;

5、团体中有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成员之间思想沟通度深且通畅;

6、有两重性作用;

正确处理媒介公众关系的原则:

要与媒介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必须遵循“四要”、“四不要”的原则

四要:要以礼相待、要以诚相待实事求是、要平等对待、要迫不及待;

四不要:不要一厢情愿、不要以利相交、不要变相交换、不要临渴掘井

政府公众:是指政府相关及其内部的工作人言

政府公众关系的重要性:

1、良好的政府公众关系能够为组织形成有力的政策、法律和社会管理环境;

2、良好的政府公众关系能使组织获得好的资源支持;

3、良好的政府公众关系能使组织获得良好的舆论环境;

处理与政府公众关系的艺术:

1、组织应该主动监理和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双向沟通;

2、自觉接受组织的控制和指导,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3、熟悉政府机构的具体设置、职责分工、负责人员,以保证有效地开展工作;

4、以国家利益为重,兼顾组织利益;

第四章公众心理与行为

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知觉的特点: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为了清晰地反应对象,人们总是从许多事物中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选择知觉对象的心理过程;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自觉对象本身的特征、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别、知觉对象的组合;

主观因素:需要和动机、兴趣、性格、气质、经验知识;

知觉偏见: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或歪曲的心理过程;

公共关系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公关室一个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以传播沟通为手段,对公关关系的一种持久的策略活动。 社会组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集团。 公众:指与特定的公关关系主体相互联系、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关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传播: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传递、收受、交流、分享与沟通的过程。 人际传播:指的是个人与个人间一对一直接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 大众传播:传播者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出版物、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同一信息,传播者分散的社会大众。 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以及组织社会影响的广度,它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美誉度:是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 名誉度:社会组织所获得的特定荣誉,这种荣誉代表着一种既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组织形象: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一种综合反映,亦即公众对组织的全部看法和综合评价。 公关策划:社会组织公关人员为了实现某一公关目标或解决某种公关问题,对即将开展的公关工作进行主题构思,方案设计,策略谋划的思维运作过程。 礼仪: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是以一定的程度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行为。

二、简述题 (一) 1、人类早期的准公关的表现及特点? 政治生活中:告知、劝服、宣传意识及其实践活动;民心、民众、舆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联盟和危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 经济生活中:交流意识;招牌意识 人们日常交往中:形成了以人和修睦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处理观念体系 表现:自觉程度上:明显自发性,盲目性 其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和规范:带有强烈政治色彩,伦理色彩 2、现代公关兴起的主要原因?社会历史条件? 主要原因:现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公关提供了现实的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是公关发展的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技术手段。 社会历史条件: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现实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基数手段 2、试论公关在我国兴起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共关系事业的兴起奠定了客观基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公关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3、你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对不对,为什么? 这种观念是片面的,a.一个产品本身质量好,有很多消费者会主动的选择它,但是并不能使效益达到最大化,如果想要达到更好的效果,对该产品进行必要的公关宣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b.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人,公司企业之

公共关系学复习要点(整理版)复习课程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公共关系的涵义。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信息交流的手段与其相关公众之间取得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 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这种管理职能的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管理对象是“信息”、“关系”、“舆论”、“形象”这些无形的资产;管理手段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传播沟通手段;管理目标是调整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提升组织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使组织整体资产增值; 公共关系重在“关系”,这种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不同于其他具体的社会关系,与其他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相伴随 2、公共关系学中“形象”的内涵 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一个组织社会形象体现了它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公共关系是一种以塑造组织形象为己任的传播管理艺术。 形象的意义: 首先,“形象”其本质是重视组织信誉。 其次,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形象的外观。 再次,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 最后,公关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 拓展:并说明组织形象有哪些层面构成。 组织形象即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亦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这种认知和评价体现为组织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由以下八个层面构成: (1)组织的产品形象(2)组织的管理形象(3)组织的人员形象,即公众对组织的人员所形成的认知和评价(4)组织的环境形象(5)组织的文化形象(6)组织的社区形象(7)组织的标识形象(8)组织的媒介形象。 2.公共关系观念应该包含哪些观念?这些观念的内涵是什么?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包括: (1)形象观念,表现为主体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投资、形象管理、形象塑造,将信誉和形象视作组织的无形资产、无形财富,把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2)公众观念,表现为领导者和管理者高度重视公众的利益,将公众的意愿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将符合与满足公众的要求作为组织的价值追求,并以此作为制定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管理政策原重要原则。(3)传播观念,表现为经营者和管理者强烈的传播意识和沟通欲望,自觉地利用一切传播的机会和传播媒介去影响公众、引导公众和争取公众,并善于运用双向沟通的方法去赢得公众的理解、信任与好感。(4)协调观念,表现为善于调节、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要素,努力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动态中求平衡。 (5)多赢观念,表现为将平等互利、追求多赢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将自身的发展与对方和他人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协助对方、满足他人来争取多方的共同利益。 (6)服务观念,则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用服务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7)危机观念,防患于未燃的意识.指在组织发生形象受损或预测到即将发生危机时,组织所采取的一系列与社会公众积极沟通、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的管理活动。 除此之外,公共关系观念还包括现代的信息意识、整体意识、社会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等等。3.何为媒介公众? 媒介公众指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如报刊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编辑、记者。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doc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管理职能。社会组织主要通过自身形象设计、双向信息传播和广泛的社会 交往,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并达成和谐的交往状态,为自身事业的发展创造最佳的社会环境,实现组织既定目 标。 是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1. 特征与风格(内在、外在) 2?知名度与美誉度 3? 组织形象定位 1. 组织形象的主客观两重性 2. 组织形象的多维性 3. 组织形象的相对性 4. 组织形象的相对稳定性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活动现象及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 学科包括:1?公共关系理论 2?公共关系实务 3?公共关系发展史 学科性质:以公共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边缘、新兴的应用学科。 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传播(公共关系的手段)、公众(公共关系的客体) 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结构或团体。 1. 互利性 2?营利性(经济组织) 3?服务性 4? 公益性组织 是指个人、组织、社会之间信息的传递、接收、交流分享与双向沟通的过程。公共关系传播是指传播双方通过 一定媒介,使信息达到交换、融解。 1. 确定对象 2.拟定内容 3.安排具体形象 4.选择媒介 5.反馈效果 1. 有利于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 2.有利于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公共关系的工作既包括与它有关系的组织内外的个人,也包括与它有关系的其他社会组织。 2. 传播的效能性 4.社会组织、传播、公众的统一协调 1.社会组织的主导性 3.公众的权威性

< 一 >、中国古代: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公共关系萌芽。 中国古代的公共关系思想以“礼之用,和为贵”为特征 (1) 在观念认识上,重视民众舆论,强调 “仁者” 爱人。 (2) 在行为规范上,讲究 “礼”、“信”。“礼” 就是行为的方式和沟通的手段,其核心是互敬、平等和谦和。 “信”强调知行,言行合一。 (3) 在交往方式上注重 “人和、平等、谦让”。 (4) 讲究语言传播的经验和技巧。 <二 >、古代西方: 古代西方注重现实的处理。 古希腊人对于沟通技术非常推崇。 1. 东西方人类历史上统治者都重视宣传舆论。 2.东西方社会发展中,都重 视沟通与交往。 3.早期公共关系活动零碎而不成体系。 4.20世纪初,公共关系随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1 .萌芽阶段(巴纳姆时期): 代表事件: 便士报”、 报刊宣传运动” 代表人物:菲尼斯 泰勒巴纳姆 19世纪30年代,美国报界以《纽约太阳报》为首引领了一场 便士报”风暴。 从此美国报纸由贵族化走向了大众化。 报刊大众化引起政府部门及各类巨头的高度重视。 在巴纳姆时期,践踏公众利益的卑劣行为,损害了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完全违背公共关系的诚信宗旨,是美国 公共关系史上不光采的一页。故历史上称为“反公共关系时期” 、“公共关系的黑暗时期”。 2 .产生阶段(艾维李时期)|: 代表事件: 揭丑运动”(又称 扒粪运动”清垃圾运动”)。 代表人物:被尊为 公共关系之父”的艾维李。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1%的人,占据财富的 54%。 资方非人性化”的行为导致社会环境的严重恶化。 1. 以事实为依据 3. 立足于有效沟通 1. 认清沟通的公众对象 3. 立足于有效沟通 1?行为主体:组织机构。 4. 本质:双向的信息交流。 2?以沟通为手段 4?坚持对社会负责的原则 2?明确沟通的主要目标 4?真诚是公共关系人员的信条 2.沟通对象:相关公众。 3?工作手段:传播沟通。 5.目标: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可变性 3.复杂性和多样性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判断题 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公共关系是一门专业性的理论科学。× 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公众与组织之间不一定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使其对产品产生好感,“让别人买我”。× 广告并不等于公共关系,但是,公共关系工作可以采用广告的方式。√ 首要公众是指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公众,他们对组织的生存、发展与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般来说,低知名度、低美誉度这种状态是组织较为稳定和安全的状态。× 1903年,艾维·李创办了一家公共关系咨询事务所,公开对外营业,才使社会上出现了公共关系职业。× 单选题 公共关系的英文是(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公众关系)。 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公共关系状态)。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传播)。 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是(公众)。 按照公众与组织有无归属关系来看,股东和员工家属属于(内部公众)。 社会名流、新闻人物、舆论领袖等属于公共关系传播媒介中的(人体媒介)。 公共关系与宣传的工作方式不同,前者是一种(双向)的传播过程。 与公共关系传播相比,广告的信息传播原则是(引人注目)。 多选题 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关系可以是(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职业)。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组织,传播,社会公众)。 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形象观念,互惠观念,协调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 公共关系涉及的学科主要有(伦理学 ,管理学,社会学 ,营销学,传播学)。 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序特征,我们可以把公众分类为(潜在公众 ,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公共关系学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一)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二)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三)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四)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五)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简述) 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 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论述) 1.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行为主体仅是个人。 2.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含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 3.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事务和公众事务。 4.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运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作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 ??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论述) 人群关系主要是指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内部关系是公共关系的基础,与内部公众沟通,协调内部关系也是公共关系实务的重要内容。 ??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区别(论述) 1.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组织和群体内部的传播沟通,还包括大量的外部关系,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公众环境。 2.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管理现场直接面对面的群体关系和个人关系,还需要特别关注不直接见面的、远距离的公众沟通,并十分重视公众环境的长远变化和发展趋势。 虽然公共关系和人群关系同属于组织关系范畴但它比人群关系的内容更复杂,范围更广阔。 3.“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均侧重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人和人的关系,而公共关系则从信息传播沟通的角度研究人和人的关系。 人群关系论是人际关系学在组织应管理中的用;公共关系学又是人群关系论的进一步发展。 ??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 (一)公共关系适应了对外开放的需要 (二)公共关系适应了体制改革的需要 (三)公共关系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公共关系适应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 ??辅助决策(辅助决策职责-简答:练习) 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作用还表现在为决策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提供各种社会信息,完善各种公众咨询渠道,开辟各种信息来源,包括广泛的外源信息和及时的内源信息,并根据决策目标将各种信息整理、归类、分析、概括、提供给最高管理层或各个专业部门作为决策的客观依据。 3.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4.从公众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 ??传播推广(公共关系的宣传职责?问答:练习) 公共关系在组织经营管理中发挥宣传推广的作用,即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将组织的有关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传播出去,争取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和理解,提高组织及其产品、人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组织创造良好的公众舆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主要表现在:

公共关系学重点终极版吐血整理

公共关系学重点 名解 一、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组织或公众人物为树立自身形象,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谋取有关公众的理解和合作的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1)主体: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 (2)对象:公众(包括组织和个人) (3)手段:大众传媒 (4)目的:谋求自身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5)内涵:思想、政策、管理职能 二、公共关系传播 传播是社会主体之间相互交流与分享信息的过程。 1.公共关系传播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2.公共关系传播是一种意义沟通活动 3.公共关系传播是一种价值劝说活动 4.公共关系活动是一种行为动力。 三、公共关系调查 公共关系调查是指具体的社会组织根据公共关系管理的需要收集、处理和研究信息,据以发现问题,确立公共关系目标并提出实现目标之措施的工作程序。 四、公共关系策划 公共关系策划是指公关人员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在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总体公共关系战略、专门公共关系活动和具体公共关系操作进行谋略计划和设计的工作。 五、CI CI:Corporate Identity 直译:企业身份、企业特征、企业个性 现译:企业形象识别。即组织表现出来的形象特征,这个形象将转化为消费者对组织的基本态度和评价。 台湾CI大师林磐耸:CI就是将组织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用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传达给组织周边的关系或团体,并使其对组织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 CI战略:由组织形象识别战略思想指导而规划出来的整套识别系统。

简答 一、公共关系的层次的划分(5个) 1.公共关系状态 指一个组织(或公众人物)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状态,即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 公共关系状态是一种客观事实。 2.公共关系活动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活动,就是指具体的公共关系工作或实务,即组织为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或手段。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活动,包括日常公共关系活动和专门性(专项)公共关系活动两类。 3.公共关系观念(意识) 指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 (1)形象观念。(2)公众观念。(3)传播观念。(4)协调观念。(5)互惠观念。 4.公共关系学 作为一门学科的公共关系,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与职能; 第四章公共关系的类型; 第五章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第六章公共关系策划; 第七章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 第八章公共关系中的广告; 第九章公共关系中的口语传播; 第十章公共关系中的文字传播; 第十一章公共关系中的实像传播; 第十二章公共关系中的网络传播; 第十三章公共关系中的礼仪; 第十四章危机管理中的公共关系; 第十五章公共关系效果评估。 二、公共关系的职能 (一)信息管理 信息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在信息经济社会,信息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竞争力与生产力的关键。 (1)资料存储中心。(2)环境监测中心。 (3)趋势预报中心。(4)信息发布中心。 (二)咨询建议 公共关系部门在经营决策中所起到的参谋作用(智囊机构),并参与组织决策的全过程。(三)宣传推广

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_A答案(90分)

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_A 最终成绩:90.0 一 单项选择题 1. (5.0 分) 绝不能改动 恒久适用的 不断进行修改 不能轻易改变的 知识点: 用户解答: 不能轻易改变的 2. (5.0 分) 行为上 目标上 方向上 思想上 知识点: 用户解答: 行为上 3. (5.0 分) 情况交流 所谓公关策划的计划性,是指经过精心策划的方案,在通常情况下,是( )。 公关管理过程的行动战略,往往包括一个组织在政策程序,产品、服务和( )的变化。 行动战略要注重组织内部的( )。

和谐程度 调整和适应 矛盾处理 知识点: 用户解答: 调整和适应 4. (5.0 分) 计划 决策 枢纽 决定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决定 5. (5.0 分) 人际关系 意见领袖 组织传播 企业文化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意见领袖 6. 传播学学者十分重视“把关人”在信息传播过程的( )作用,认为这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普遍现象。 人们在进行传播时,千万不可忽略( )的指导作用。

(5.0 分) 相互信任 和谐、协调、互谅互助 平等互助 互利互惠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和谐、协调、互谅互助 7. (5.0 分) 从实际出发 联系主管部门 立足于全局 遵从自我需要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立足于全局 8. (5.0 分) 调查研究 公关实施 公关策划 公关评估 公关实务活动的目的是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一种( )的关系。 在公关策划中既要( ),顾及其他部门,又要与组织的整体公关活动保持协调。 ( )是公关四步工作法的灵魂与核心。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00182)

公共关系学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 公共关系状态: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活动是指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管理和行为准则。 公共关系具有的五个基本要素: 1、) 2、 3、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4、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5、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6、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7、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公共关系相关概念: 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 * 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传播——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舆论——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态度; 形象——组织在公众中的认知和评价; 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人群关系——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 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时间——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亚力士多德《修辞学》 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制造假新闻“清垃圾运动” 艾维李(公共关系之父)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 爱德华·伯尼斯时期——公共关系科学化《公众舆论的形成》,爱德华·伯尼斯公共关系思想重要特点是“投公众所好”主张 公共关系操作中的若干范畴:交际、宣传与新闻、广告、营销推广、公共事务、游说、开发、论题处理、危机管理 公共关系的五大功能: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协调沟通、提供服务; .

公共关系学简答及答案整理

一、一个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什么必须注重社会整体效益? 1)现代社会使组织(或企业)处在一个全面开放的社会关系之中,组织的各项活动不仅与组织自身关系重大,而且与社会各界都有必然的联系。2)社会公众不仅要求企业向他们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要求企业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精神文明效益。3)如果企业轻视后者,就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反感,甚至危及企业的发展。因此,任何一个组织(或企业)必须注重社会整体效益。4)社会整体效益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和精神文明效益。 二、说明公众分类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1.对复杂多样的公众进行必要的分类,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是每个公共关系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公关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2、对复杂多样的公众进行科学的分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在:(1) 对公众进行分类,是每一个公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公关工作的出发点,是提高公共关系活动效率的重要保证。(2)能帮助社会组织更好地认识公众的特征和共性,认识公众的多变性,重视与公众的关系,使社会组织的政策和活动能顾及到各方面公众的利益,做到内外兼顾。内求同心协力,外求和谐发展,为组织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3). 能帮助社会组织清晰地把握每一类公众的特征.有针对性、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公关工作,有助于与各类公众更好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关系。 (4)能帮助社会组织了解和掌握公众的变化趋势。公关人员应随时了解不同的公众的相互转化情况,并对这种变化趋势作出恰当的预测和估计,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公关工作,使组织立于不败之地。 三、为了使公关策划不断创新,有哪些思路(请举出实例)可供借鉴? 答:(1)大胆设计,敢于开创前人没有发现的新形式。(1分)例如1993年,香港奥美广告公司为杭州西泠冰箱厂设计的公关广告,买下了上海文汇报第一版的整个版面,创造了新中国报刊史和广告史的第一次,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2)移植与再造相结合。从事公关工作的人员,在教科书上,报刊杂志上,或道听途说其它公司的先进经验,只要本地区尚无人使用,就可以大胆借鉴,移植使用。(3)角度转换,逆向思维,寻求突破。许多常规的公关活动样式立意虽好,但因多次被采用而失去了新意。如一般的厂庆、店庆活动都是盛大集会,但安徽的合肥百货公司却在40周年庆典之际,开展了百日监督活动,请顾客监督服务质量,多提宝贵意见,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4)排列组合,以旧翻新。其它组织或自己曾经搞过的活动形式,经过转换顺序,变换形式的方法,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你认为良好的员工关系对企业有什么意义? 1、员工关系是指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人事关系,其具体对象包括全体职员、工人、管理干部。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内部公众,是内求团结的首要对象。良好的员工关系可促使企业的决策及行为能充分体现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共同利益,能反映双方的愿望和要求,能说服员工将个体利益目标追求寓于企业整体利益目标之中,达成双方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关系。 2、员工是形成组织力量的主体,是企业创一流产品或服务的主力军,是塑造和推销组织形象的积极因素。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企业需要通过员工的认可和支持来增加内聚力;第二,企业需要通过全员公共关系来增强外张力。五、说明处理危机的原则性要求及程序。 1承认危机的爆发,并尽快可能精确地确定它的各种因素。2建立管理班子所有成员一致认同的、现实的工作目标,并对新闻媒介对问题发生所给予关注负效应给予充分认识,对新闻媒介关注组织解决问题正效应的局限性能够客观地分析.3建立紧急问题委员会和特别工作组来处理危机。4确认有关持批评态度的公众,建立与他们进行沟通联络的计划。5与新闻媒介保持密切的沟通关系,使其正确地理解危机发生的过程及处理危机的指导思想、方法手段等。6组织面对着危机问题的解决,仍要不屈不挠、持续不断地努力校正以往的记录。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学复习

请围绕复习指导册及课后自学测试题好好复习。以下内容供同学们参考。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第一章绪论(重点章) 1.公共关系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主要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协调关系、处理危机、塑造形象,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求得组织自身的发展。 2.公共关系的多层含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学科、公共关系职业。 3.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主体——社会组织:客体——社会公众;中介环节——传播。 4.社会组织的特点。 5.公众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6.公共关系与广告。两者主要的区别:传播目标不同,传播原则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周期不同,所处地位不同,效果不同。 7.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两者的联系:共同的产生条件——商品生产的高度发展;共同的指导思想——用户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相似的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市场营销把公共关系作为组成部分。两者的区别:范围不同;目的不同;手段不同。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揭丑运动、爱德华·伯尼斯、艾维·李、卡特里普、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有效公共关系》。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职责与功能(重点章)

1.公共关系的职责:收集信息、咨询决策、传播沟通、教育引导。 2.公共关系的功能:塑造形象、协调关系、提高素质、优化环境。 3.产品形象信息、组织形象信息。 4.组织形象的内涵及塑造组织形象的方法。 5.通过公共关系管理,组织可在以下方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公众至上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个人形象意识、与时俱进意识。 第四章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1.公共关系部在组织中的地位及特点。 2.公共关系部的组织类型。 3.公共关系公司的工作内容及工作原则。 4.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及应具备的能力。 5.选拔公共关系人员的原则。 第五章公共关系工作程序(重点章) 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公众调查的内容、组织形象调查、文献调查法、访谈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选择公共关系模式、选择传播内容、编制公关预算的方法及内容、传播渠道的种类、传播渠道的选择原则、影响传播质量的因素、注意信息的结构和语言、传播中的障碍、公共关系评估的内容及方法。 第六章分类公共关系(重点章) 1.建立良好员工关系的重要意义。 2.员工关系实务。

公共关系学章节知识点教学内容

公共关系学章节知识 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一)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二)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三)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四)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五)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简述) 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 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论述) 1.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行为主体仅是个人。 2.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含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 3.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事务和公众事务。 4.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运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作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 ??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论述) 人群关系主要是指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内部关系是公共关系的基础,与内部公众沟通,协调内部关系也是公共关系实务的重要内容。 ??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区别(论述) 1.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组织和群体内部的传播沟通,还包括大量的外部关系,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公众环境。 2.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管理现场直接面对面的群体关系和个人关系,还需要特别关注不直接见面的、远距离的公众沟通,并十分重视公众环境的长远变化和发展趋势。 虽然公共关系和人群关系同属于组织关系范畴但它比人群关系的内容更复杂,范围更广阔。 3.“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均侧重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人和人的关系,而公共关系则从信息传播沟通的角度研究人和人的关系。 人群关系论是人际关系学在组织应管理中的用;公共关系学又是人群关系论的进一步发展。 ??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 (一)公共关系适应了对外开放的需要 (二)公共关系适应了体制改革的需要 (三)公共关系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公共关系适应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 ??辅助决策(辅助决策职责-简答:练习) 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作用还表现在为决策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提供各种社会信息,完善各种公众咨询渠道,开辟各种信息来源,包括广泛的外源信息和及时的内源信息,并根据决策目标将各种信息整理、归类、分析、概括、提供给最高管理层或各个专业部门作为决策的客观依据。 3.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4.从公众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 ??传播推广(公共关系的宣传职责?问答:练习) 公共关系在组织经营管理中发挥宣传推广的作用,即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将组织的有关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传播出去,争取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和理解,提高组织及其产品、人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组织创造良好的公众舆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主要表现在: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知识点概述: 1、公共关系的状态: 即一个组织及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态和舆论状态。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 2、公共关系活动: 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式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3、公共关系观念: 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4、如何理解PR 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一门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及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5、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一是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二是社会政治——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三是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四是物质技术——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正是由于20世纪人性文化的兴起,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和大众传播技术的日趋普及及提高等诸方面因素的滋生及促成,才使公共关系这门崭新的学科脱颖而出。

6、“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是卡特利,普和森特两人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的,就是在公共关系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方法上坚持组织及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及沟通。 7、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包括: 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沟通协调、提供服务 收集信息:1、及组织形象有关的信息①产品形象信息②组织形象信息2、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 8、论题处理: 论题处理又称作“问题管理”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入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 9、危机处理: 危机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处理“公共关系危机”二是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危机处理时公共关系实务的特殊领域。 10、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分别是什么?(对内凝聚力,对外扩张力) 直接功能:主要表现为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和协调组织的关系网络。 间接功能:提高个人素质和优化社会环境的作用。 11、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 1.有效原则 2.总体性原则 3.符号化原则 12、公共关系的新特点: 1.公关理论整合化 2.公关实务专业化 3.公关手段现代化 4.公关教育层次化 5.公关地位战略化。

公共关系学答案

《公共关系学》形成性考核册1-4全部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1第1章—第4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3.揭丑运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百来个经济巨头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他们为了巩固这种垄断地位,对内根本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损害公众利益作为赚钱的重要手段,奉行所谓“只有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传播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揭丑运动”。(又称“扒粪运动”) 4.爱德华·伯尼斯:使公共关系由一种活动、一种社会现象变为一门科学的杰出人物是爱德华·伯奈斯。他从1923年出版第一部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凝结》,到1952年完成教科书《公共关系学》,使公共关系的原理和方法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强调组织应该在确切了解自己的公众的基础上来进行组织的传播工作;通过“投公众所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由于伯奈斯将公共关系引上了科学的轨道,被世人誉为“公共关系泰斗”。 5.全员公关:全员公关指社会组织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简称全员PR。其意义在于增强组织全体员工的公关意识,上下齐心,合理搞好公关工作。 二、判断正误并更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公共关系学按照章节

《公共关系学》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1、“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2、公共关系的定义: 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美:雷克斯。哈罗) 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英:费兰克) 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墨西哥宣言》 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美:蔡尔兹) F、协调说:是关系说的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14种特征。 4、确定PR本质的依据和方法: 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 (主体)(客体)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5、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 A、PR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 (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PR) C、PR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6、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基础、结果) 7、公共关系活动(实务):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和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工作。(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是否有现代的公共关系意识和科学的公关理论作指导。) 8、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指导着公关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9、组织:是PR活动的主体,即PR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10、公众:是PR传播沟通的对象。 11、传播沟通:是PR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PR的方式: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言语沟通、文字沟通、非语言文字沟通的方法等;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实物媒介的技术等。 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公共关系的运行机制就是传播沟通。 12、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性质和程度,是衡量公共关系状态的客观标志。(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特指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二是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 13、舆论:在PR中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14、形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15、与PR相关的两个“关系”概念: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一.概念 1.公共关系:是组织为了获得公众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发展,对与公众相关的无形资 产方面进行的传播和管理。 2.资产:组织控制的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财富 3.无形资产:无实物形态,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知识产权,制度管理,关系形成 的信任,信息,组织文化,创新力,品牌综合印象) 4.公关意识:是组织认识到公众影响自身发展,自觉处理好与公众的各类事务和关系, 满足其需求,获得其理解支持,自觉维护自身良好形象的意识。 5.伯斯:出生于维也纳的奥地利裔美国人,将公共关系付诸于实践与教育。著作有《舆 论的形成》《公共关系学》《舆论》,其主要理论:投公众所好。他进行公共关系咨询,也策划过著名公共关系活动。 6.艾维·:美国著名作者。“现代公共关系之父”实践:新闻代理,化解危机,创立 职业。主要思想:讲真话,坦诚。 7.巴伦姆:作为马戏团主,他承接新闻代理业务。夸不实的宣传,“公众都是该死的” 策划愚弄公众。 8.扒粪运动:1903-1912年,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丑闻的文章(记者揭丑) 9.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劳动分工和社会的产物,有自己既定的奋斗 目标,组织离不开部的管理分工与协作,有其特定的制度与文化,必须与环境进行整合,是具有独立地位的社会机构。 10.组织形象:公众对组织各方面的总印象,总体评价。 11.组织文化:组织共享的价值观,符号,意义,信仰,假设,期望的总和。 12.系统:系统是相互关联并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事务。 13.知名度:知名度是表示一个组织被公众知道,了解的程度,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即是评价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14.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 坏的社会指标,即组织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 15.认可度:公众对组织观念上的认同,行为上的选择。 16.忠诚度:公众不仅认可,并且非常满意有很高的心理占位和偏爱。 17.公众:与组织直接或间接联系,正在或将会影响其形象塑造,目标实现等利益的特 定群体,个人。 18.目标公众:某项活动顺利实现所要进攻的重点。 19.首因效应: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 (时间长,欺骗性) 20.移情效应: 指“爱屋及乌”,把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和事物 上来的现象。 21.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 象。(某事物有A,便有B,实则无B) 22.流行心理:指社会上相当多的人在较短时间,对某种行为方式的遵从和追求使某种 行为方式在整个社会中到处可见。 23.社会刻板印象:对某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笼统,共同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判 依据。

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PR

绪论 公共关系的英文缩写是PR 公共关系又称公众关系 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奠基人是爱德华伯内斯 公共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状态 公共关系:一切社会组织为了树立其良好的公众形象,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与自己的相关公众建立互通信息,互相信任,相互合作,平等互利关系的一种社会客观状态。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组织与相关公众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彼此合作的规律及方法的一门学科。 公共关系活动:是指社会组织运用信息媒介和传播沟通艺术,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公众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实务工作。公共关系研究对象:社会组织与相关公众彼此间沟通的行为,方法及其客观发展的规律。 公共关系观念: 观念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公共关系观念是指客观的公共关系状态和能动的公共关系活动在人们思维中的反应,并以观念和文化的形式,构成经营管理中的一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影响和指导个人或组织决策与行为的选择取向,从而反作用于人们的公关活动,并间接影响实际的公共关系状态。 公共关系观念是公共关系思想形成的基础,也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先导。人们只有自觉地意识到公共关系状态的客观性和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性,才能形成一定的公关观念或公关意识,其中主要有形象意识,公众意识,传播意识,协调意识,互惠意识,团队意识,整体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等等。 只有观念的不断更新,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重全员公共关系观念的培养,刺激其观念的不断更新,以指导公关实践活动的开展。 第一章 一、填空题 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的人是艾维里;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于1955年在伦敦成立;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于1987年在北京成立; (中国国际关系协会于1991年成立) 二、单选题 刘邦的“约法三章”类似公共关系活动是秦代时期; 三、多选题 催化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形成的活动是“揭丑运动”“清垃圾运动”和“扒粪运动”; 《有效公共关系》一书的作者是卡特利普和森特; 四、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1、“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2、公共关系的定义: 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美:雷克斯·哈罗) 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英:费兰克) 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墨西哥宣言》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美:蔡尔兹) F、协调说:是关系说的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14种特征。 4、确定PR本质的依据和方法: 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 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 (主体)(客体)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5、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 A、PR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 (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PR) C、PR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6、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基础、结果) 7、公共关系活动(实务):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和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工作。(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是否有现代的公共关系意识和科学的公关理论作指导。) 8、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指导着公关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9、组织:是PR活动的主体,即PR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10、公众:是PR传播沟通的对象。 11、传播沟通:是PR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PR的方式: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言语沟通、文字沟通、非语言文字沟通的方法等;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实物媒介的技术等。 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公共关系的运行机制就是传播沟通。 12、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性质和程度,是衡量公共关系状态的客观标志。(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特指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二是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 13、舆论:在PR中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 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大 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14、形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 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15、与PR相关的两个“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 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 互影响。 人群关系:指群体内部活动和组织管理过程中 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16、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及区别: 联系: A.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 关系。 B.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 沟通的技巧,这也有助于组织公共关系的成功。 区别 A.从主体上看,公关的主体是组织,人际的 主体是个人。 B.从对象上看,公关的主体是公众,人际的 主体是私人关系对象。 C.从内容上看,公关是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 能,处理的是组织和公众事务;人际处理的完全是 私人事务。 D.从方式上看,公关强调远距离、大范围的 公众沟通,而人际则局限于面对面、个人对个人的 交流。 17、公关与人群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A.人群关系指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内部关 系同时也是公关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B.公关也要借助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公 众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以科学的处理公众关系。 区别: A.公关不局限于组织的内部沟通,还包括大 量的外部关系,而对复杂的社会公众环境。 B.公关除了要管理面对面的群体和个人关系, 还要关注远距离的公众沟通,并重视其变化和趋势。 (人群关系是人际关系学在组织管理中的 应用,公共关系是人群关系论的进一步发展,将人 际关系的管理从组织内部扩大到组织外部。三者有 联系也有区别)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1、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 国。 2、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早早问世的公共关 系的理论书籍。 3、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是公共关 系的发端,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 4、19世纪30年代,美国掀起了“便士报”运动,即 报纸以低廉的价格和通俗的内容去争取大量的读 者,使报纸完成了大众化、通俗化的飞跃。有些公 司为了省下广告费,雇佣志人制造新闻来扩大影响, 报纸为了迎合读者也乐于发表,这两样的配合就出 现了报刊宣传活动。 5、1903年-1912年,有20000多篇揭丑文章发 表,同时还有社论等,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清 垃圾运动”。(又称为“扒粪运动”、“揭丑运动”) 6、1903年艾维·李开办了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 他也是第一个职业公共关系人。 1906年他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原则宣言》。 他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及先驱者,提出的“说真话”、 “公众必须被告知”等论述, 使PR的研究上升为带有规律性的原则和方法,推 动了该学科的发展。 7、1923年,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公共关系理论发 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 (1928,《舆论》;1952年,《公共关系学》) 他把公共关系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进行 研究,使之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 8、1947年,波士顿成立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 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俩人出版了《有效 的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在美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9、1998年,美公关学者詹姆斯·格鲁尼格主持的“卓 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课题研究接近尾声,涉及卓 越传播的三个层次:传播核心层、知识核心层、文 化核心层。(“普遍原则,特殊运用”、“放眼全球, 立足本地”) 10、1948年,美国全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成 立,并制定了“公共关系人员职业规范守则”。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IPRA)在英国成 立。 1978年8月,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在墨西哥召开 大会,定义了公共关系。 11、80年代开始,美国博雅公共关系公司、希尔- 诺顿公共关系公司、爱德曼公共关系公司都在中国 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机构。 1985年,深圳大学开设了PR专科,1994年, 中山大学开设了本科。 1986年,我国第一家专业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共 关系公司在北京注册。 1986年12月,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公共关系协会。 1987年5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年4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9年12月,广东省举行了首次初级“公关员”职业 上岗培训和考试,标志着中国的公共关系已经正式 步入职业化的阶段。 2000年,全国推行了公关员的职业上岗考试,标志 着我国的公共关系已开始走向职业化和行业化的道 路。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职责和功能 1、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收集信息、辅助决策、 传播推广、沟通协调、提供服务 2、收集的信息包括有: 与组织有关的信息:产品形象信息、组织形象信息 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社会的政治、经济、 文化、科学等 3、辅助决策: A.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B.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C.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D.从公众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 4.传播推广: A.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B.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C.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传播推广是PR活动的主要方式,也是其 关键环节。) 5.协调沟通: A.协调内部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 B.开展社会沟通,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协调沟通是PR的根本职责。) 6.提供服务: A.在组织内部为各个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服 务 B.在组织外部提供社会服务 7.与公共关系职能相关的活动范畴:交际、宣传 与新闻、广告、营销推广、公共事务、游说、开发、 论题处理、危机处理 8.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表现为:树立组织 形象、协调组织的关系网络 9.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有效性原则、总体性原 则、符号化原则 10.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 A.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 B.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够激励士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