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刚构桥竖向精轧螺纹钢张拉记录表1-5#段(学习建筑)

刚构桥竖向精轧螺纹钢张拉记录表1-5#段(学习建筑)

刚构桥竖向精轧螺纹钢张拉记录表1-5#段(学习建筑)
刚构桥竖向精轧螺纹钢张拉记录表1-5#段(学习建筑)

资料严制# 1

预应力张拉质量现场记录表

承包单位:中国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合同号: 编 号: 记录表10 工程名称 达州市金龙大桥 梁编号

6#墩右幅1#段

张拉时砼强度

MPa

张拉日期

年 月 日

钢绞线截面积 140mm 2

钢绞线弹性模量

195000N/mm 2

腹板高度(m )

单根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

1860 Mpa

钢绞线平均张拉力 585.9KN 腹板竖向各束钢绞线张拉长度(m)

腹板竖向各束钢绞线理论伸长值(mm)

钢束编号

14 15 16 17 18 顶编号 021# 油压表编号 40510# 标定日期 2008-12-30

理论伸长值 69.6 69.1 68.6 68.0 67.5 钢束编号 19 理论伸长值

67.0

钢绞线束编号

张拉力( 15 %)

张拉力( 30%)

张拉力( 100%)

滑断丝情况

实际张拉总伸长值 (mm) 伸长值率=(实际-理论)/理 论

缩 量

(㎜) 备注

初始读数 (mm)

油表读数 (MPa) 读数 (mm)

油表读数 (MPa) 伸长值 (mm)

读数 (mm)

油表读数 (MPa) 持荷时间 (min)

边-高-14 顶40510#

4.29 8.91 30.49

注:钢绞线束编号 边,表示边跨侧, 高,表示高腹板侧钢束,低,表示低腹板侧钢束,其编号为1-178; 中,表示中跨侧, 高,表示高腹板侧钢束,低,表示低腹板侧钢束,其编号为1-151;

边-高-15 4.29 8.91 30.49 边-高-16 4.29 8.91 30.49 边-高-17 4.29 8.91 30.49 边-高-18 4.29 8.91 30.49 边-高-19 4.29 8.91 30.49 边-低-14 4.29 8.91 30.49 边-低-15 4.29 8.91 30.49 边-低-16

4.29

8.91

30.49

资料严制#

1

边-低-17

4.29

8.91

30.49

操作: 记录: 质检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监理工程师:

预应力张拉质量现场记录表

承包单位:中国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合同号: 编 号: 记录表10 工程名称 达州市金龙大桥 梁编号

6#墩右幅1#段

张拉时砼强度

MPa

张拉日期

年 月 日

钢绞线截面积 140mm 2

钢绞线弹性模量

195000N/mm 2

腹板高度(m )

单根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

1860 Mpa

钢绞线平均张拉力 585.9KN 腹板竖向各束钢绞线张拉长度(m)

腹板竖向各束钢绞线理论伸长值(mm)

钢束编号

14 15 16 17 18 顶编号 021# 油压表编号 40510# 标定日期 2008-12-30

理论伸长值 69.6 69.1 68.6 68.0 67.5 钢束编号 19 理论伸长值

67.0

钢绞线束编号

张拉力( 15 %)

张拉力( 30%)

张拉力( 100%)

滑断丝情况

实际张拉总伸长值 (mm) 伸长值率=(实际-理论)/理 论

缩 量

(㎜) 备注

初始读数 (mm)

油表读数 (MPa) 读数 (mm)

油表读数 (MPa) 伸长值 (mm)

读数 (mm)

油表读数 (MPa) 持荷时间 (min)

边-低-18 顶40510#

4.29 8.91 30.49

注:钢绞线束编号 边,表示边跨侧, 高,表示高腹板侧钢束,低,表示低腹板侧钢束,其编号为1-178; 中,表示中跨侧, 高,表示高腹板侧钢束,低,表示低腹板侧钢束,其编号为

边-低-19 4.29 8.91 30.49 中-高-14 4.29 8.91 30.49 中-高-15 4.29 8.91 30.49 中-高-16 4.29 8.91 30.49 中-高-17 4.29 8.91 30.49 中-高-18 4.29 8.91 30.49 中-高-19

4.29

8.91

30.49

资料严制#

1

中-低-14 4.29 8.91 30.49 1-151;

中-低-15

4.29

8.91

30.49

操作: 记录: 质检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监理工程师:

预应力张拉质量现场记录表

承包单位:中国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合同号: 编 号: 记录表10 工程名称 达州市金龙大桥 梁编号

6#墩右幅1#段

张拉时砼强度

MPa

张拉日期

年 月 日

钢绞线截面积 140mm 2

钢绞线弹性模量

195000N/mm 2

腹板高度(m )

单根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

1860 Mpa

钢绞线平均张拉力 585.9KN 腹板竖向各束钢绞线张拉长度(m)

腹板竖向各束钢绞线理论伸长值(mm)

钢束编号

14 15 16 17 18 顶编号 021# 油压表编号 40510# 标定日期 2008-12-30

理论伸长值 69.6 69.1 68.6 68.0 67.5 钢束编号 19 理论伸长值

67.0

钢绞线束编号

张拉力( 15 %)

张拉力( 30%)

张拉力( 100%)

滑断丝情况

实际张拉总伸长值 (mm) 伸长值率=(实际-理论)/理 论

缩 量

(㎜) 备注

初始读数 (mm)

油表读数 (MPa) 读数 (mm)

油表读数 (MPa) 伸长值 (mm)

读数 (mm)

油表读数 (MPa) 持荷时间 (min)

中-低-16 顶40510#

4.29 8.91 30.49

注:钢绞线束编号 边,表示边跨侧, 高,表示高腹板侧钢束,低,表示低腹板侧钢束,其编号为1-178; 中,表示中跨侧, 高,表示高腹板侧钢束,低,表

中-低-17 4.29 8.91 30.49 中-低-18 4.29 8.91 30.49 中-低-19 4.29 8.91 30.49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 施工、验收要点

二次张拉钢绞线技术应用于 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的标准化研究课题组 二○○九年八月二日

图1-02 固定端安装进浆聚乙烯半硬管 图1-03 二次张拉竖向预应力安装示意图 图1-03 二次张拉竖向预应力安装示意图 中心线与盒体四周对称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 施工、验收要点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筋锚固体系,它不同于传统的精轧螺纹钢筋YGM锚固体系,也不同于夹片式钢绞线锚固体系,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施工、验收中应掌握如下要点,才能确保发挥这一新型锚固体系的优势,从而确保竖向预应力(含中短预应力束)永存应力稳定可靠,孔道压浆密实饱满,提升桥梁的安全性能。 一、预应力筋制作、安装 1、正确安装P锚挤压套和弹簧在钢绞线上的位置,确保弹簧总长度的90%以上在挤压套内。 2、P锚挤压安装油压应大于或等于25Mpa(当使用YJ40挤压机时,应大于或等于30Mpa)。 3、每500套P锚应抽样3套在现场按施工同一工艺挤压,用标定合格千斤顶做拉断试验,钢绞线拉断,钢绞线与挤压套应无滑动、滑脱现象。 4、每一根钢绞线挤压安装P锚时,都应有原始记录。 5、安装固定端应注意安装压板。(如图1-01) 6、安装进浆钢管与塑料管连接部位应用铁丝或管 卡固定(如图1-01) 7.固定端波纹管口应用水泥砂浆(或环氧砂浆或 海棉)堵严实,防止进浆。 8、张拉端槽口穴模与垫板应用螺栓联接,穴模底 板与垫板之间应无间隙。(如图1-03) 图1-01 固定端安装示意图

图2-01 第一次张拉示意图 9、检查张拉端槽口穴模固定螺栓孔是否对称(图1-04),如发现不对称情况应坚决返工。 10、安装张拉端槽口穴模时,穴模底板应与桥面基本平行。 11、进浆塑料管宜采用聚乙烯钢丝管或聚乙烯半硬管(图1-01;图1-02)。 12、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终凝2~5小时内拆除张控端槽口穴模。 13.张拉端槽口拆模后,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混凝土以及杂物进入槽口内。 二、施加预应力 1、第一次张拉施工按常规钢绞线夹片锚固施工方法施工,每束3根(含3根)以下的钢绞线束可单根张拉。 2、第二次张拉应在第一次张拉放张后2~16小时内进行,张拉时应采用专用千斤顶和张拉连接装置,将整束张拉至设计要求应力值。 3、张拉施工工序 (1)第一次张拉施工宜为 0→0.1σcon →0.2σcon →1.03σcon 锚 固 (2)第二次张拉施工宜为 0→0.5σcon →1.03σcon 拧紧支承螺母→放张 (3)检验测量第二次张拉放张后伸长值是否符合要求。 (4)采用双控,以张拉力为主的方法,用 伸长值进行校验,(a)第一次张拉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b)第二次张拉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10%以内,c 第二次张拉放张后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应控制在±10%以内。 图2-02 第一次张拉放张后示意图 持荷2min 持荷2min

精轧螺纹钢施工操作要点

精轧螺纹钢施工操作要点 竖向预应力筋采用40si2MnMOVΦ∠32的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设计张拉力为542KN,其中箱梁内侧一排竖向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力为450KN,采用梁顶一端张拉的方式,三处施工的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的定尺长度为8.0m和9.0m两种,设计长度超过以上两种的均需使用YGL-32联接器连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遵守以下要求: 1.精轧螺纹钢的联结器位置应在粗钢筋中底部,以免与纵向预应力筋发生碰撞,具体下料长度按照技术交底执行; 2.各根钢筋的联结器应相互错开,50cm范围内联结器(及其扩孔段)数量不宜大于钢筋总数的25%; 3.精轧螺纹钢筋的波纹管内径为ф50,联结器位置波纹管内径为ф80,长度 40cm,施工时应保证ф80波纹管与ф50波纹管的连接质量,以免漏浆,两端用封口胶密封。 4.精轧螺纹钢宜用砂轮锯切割下料,严禁用电焊或氧气切割. 5.精轧螺纹钢用连接器连接,接长端需用油漆画出联接器长度,以保证被连接钢筋与联结器相对位置的准确; 6.在搬运、安装精轧螺纹钢时,应避免碰伤螺纹,严禁点焊精轧螺粗钢筋; 7.非张拉端(即下端)钢筋外露出螺母的长度为4cm,距梁底为 2.5cm,张拉端(即上端)张拉前钢筋外露出锚具的长度应大于15cm. 8.竖向预应力筋的孔道中心线与孔道端头的端面应该垂直,防止精轧螺纹钢筋受拉受弯折断.不垂直误差不应大于±3%. 9.为了减少摩擦阻力,精轧螺纹钢的张拉顺序为: 0→σ 0→0→0.5σ

k→σ k的操作顺序进行张拉锚固. 10. 11.竖向预应力筋的相互间距偏差为±2mm,可采用固定架定位,张拉操作步骤: 以免影响挂篮主桁系统的安装. (1).安装垫板和锚具,用扳手拧紧锚具; (2.)将穿心拉杆拧在精轧螺纹钢筋上,至少旋满八圈螺纹;(3.)千斤顶就位套在精轧螺纹钢筋和穿心拉杆上,其撑脚抵紧混凝土端部的锚下垫板,其链轮套管套上锚具螺母,拧紧穿心拉杆螺线. (4).由前油嘴向张拉缸进油,使回程缸由后油嘴回油,活塞后移带动穿心拉杆张拉精轧螺纹筋.当油压达到σ 0相应数值时,量测初始伸长值,当油压达到σ k相应数值时,量测最终伸长值并计算张拉伸长值.若符合理论计算值,则旋转拧紧装置,拧紧锚具螺母.(5).由后油嘴向回程缸进油,使张拉缸由前油嘴回油,治塞前移复位,完成张拉. (6).压浆采用从下往上压,上端安置排气孔,下端安装压浆管.安装于箱梁内侧,便于压浆. 铁五局三处七队技术室

预应力钢棒张拉施工方案

预应力钢棒张拉施工操作方案 一、目的 为了明确张拉施工的工作准备和施工步骤,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规定技术要求,特编写本施工操作方案,以此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二、材料 在本工程连续梁腹板竖向预应力采用PSU16-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螺纹锚具组件,质量应符合GB/T 5223.3-2005有关规定的要求,预应力钢棒锚固体系采用M17*1.5mm 支承式锚固螺母,其质量应符合GB/T 14370-2007有关规定的要求;并按设计要求制备螺旋筋、锚垫板及定位钢筋。 三、张拉施工设备 本工程竖向预应力钢棒张拉采用原精轧螺纹钢张拉千斤顶配套张拉支架进行施工,张拉设备机具包括:高压油泵、高压油管、穿心式千斤顶、张拉支架、张拉杆件及锁母、六方套筒、锁紧链钳以及其他便于施工的辅助装备。(后附张拉配件价格表)预应力张拉设备应具备有效的标定报告,以确保施工时预应力施加符合设计要求。 四、预应力张拉作业 1、预应力钢棒张拉作业应在达到混凝土龄期或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且混凝 土龄期不少于7天时,方可张拉作业; 2、预应力钢棒张拉控制应力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要求,且张拉采用单端单支张 拉; 3、预应力钢棒张拉顺序应采用对称张拉,即每个号块对称张拉,每组钢棒对称张拉(先张 拉中间再张拉两边); 4、预应力钢棒张拉应采用“双控”控制,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伸长值校核。张拉时采用 0 10%σcon 100%σcon 的张拉方法,张拉后预应力钢棒的实测伸长量与理论伸长 量误差范围在±6%以内。 五、张拉施工步骤 1、张拉工艺流程: 清理张拉锚穴清理钢棒端部螺纹安装张拉杆件安装六方套筒摆放张拉支架至正确位置安装千斤顶安装千斤顶底部锁母油泵加荷开始张拉链钳带动六方套筒锁紧锚固螺母卸除载荷千斤顶回油复位拆除千斤顶其他钢棒张拉重

二次张拉_secret

xx特大桥竖向预应力二次张拉质量控制 一、工程概况 xx市轨道交通三号线xx特大桥总长352m,桥型方案为(96+160+96)m的三跨两向预应力砼连续刚构,采用单箱单室断面。箱顶板宽9.1m,底板宽5.6m,箱梁跨中及边跨现浇段梁高3.7m,0号块梁段高9.2m,其间按二次抛物线变化。全桥各梁段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Фs15.2-3钢绞线,设计张拉吨位583KN 。针对国内桥梁短束预应力筋施工普遍存在应力损失大(应力损失可达20%~30%),钢材利用率低的现象,本桥采用已于2004年3月4号申请国家专利的YHM15-3G 型二次张拉预应力锚具(国家专利号:200420035230.3)。为加快新材料、新工艺的掌握,总结相关施工工法,本次QC活动主要以竖向预应力二次张拉质量控制为主。 二、QC小组情况 经项目领导研究讨论,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总工为组长,项目副总工为副组长以及由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施工员组成的三级配置科技攻关型小组。QC小组由10人组成,平均年龄33岁。小组成员概况详见表-1。 QC小组概况一览表表1 QC小组成立后针对该项专利技术结合我部现场实际积极展开如下活动: 1、聘请材料供应商湘潭欧之姆预应力锚具有限公司技术专家现场讲解锚具结构、锚具安装及张拉施工技术要点。 2、组织QC小组成员学习YHM-3G型锚具设计图及二次预应力张拉施工图。参阅交通部、铁道部、xx轨道公司下发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结合行业内发表的参考论文、文献制定我部竖向预应力二次张拉质量验收标准并报监理、业主审批。(由于采用二次张拉新型锚具,国内目前尚无

统一的质量验收标准) 3、结合业主审批的二次预应力张拉质量验收标准,QC小组编制了具体的《xx特大桥箱梁竖向预应力二次张拉作业指导书》等指导性文件。 4、组织QC小组成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教育,针对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和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工前专业技术培训和工中结合实践的全面管理培训,并通过书面考核检查学习情况。 5、为确保工程的质量及施工安全我们成立了科研小组,对施工 中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加强了现场调查和数据收集,并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定期召开QC小组成员会议,进行现状分析。 6、明确组内分工,建立规章制度,加强QC小组成员的管理。 三、选题理由 1、中短束竖向预应力二次张拉是近年来国家建设部重点推广的项目,目前国内外介绍该工法的相关文献较少。该工艺结合了预应力张拉施工中精轧螺纹钢筋安全和钢绞线经济的特点,有效解决了中短束预应力张拉损失过大的难题,在国内外预应力张拉施工中处于领先水平。 2、xx特大桥是xx市轨道交通三号线的控制性节点工程,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跨越xx、轻轨二号线、牛滴路、北滨路,施工地形复杂;轨道梁桥主跨达160m;曲线半径仅311m)。梁部竖向预应力二次张拉作为该桥的控制性关键工序又是重中之重。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填补了公司在预应力二次张拉技术领域的空白,同时也响应了公司“立足轻轨、占领xx、面向全国”的战略思路。 3、如果说利润和质量是企业的血脉和生命,那安全就是二者延续的保证,以上三者是具有统一性和矛盾性的一个有机结合体。预应力二次张拉通过新材料、新工艺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提高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降低造价充分发挥了其统一性的一面。 4、通过本次QC活动,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为相关工法的总结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公司在以后的同类施工任务中积累了施工实践经验。 综合以上因素,经过小组全体组员讨论确定以“xx特大桥竖向预应力二次张拉质量控制”为本次活动的研究课题,开展QC攻关活动。 四、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1、活动目标 ①、结合铁道部、交通部颁布相关验收标准和业主、监理下发质量要求,经QC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每百束不合格点及其偏差值控制计划见表2 每百束不合格点控制表表2 ②、保证无施工安全事故发生;

精轧螺纹钢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

仙南高速A4标精轧螺纹钢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 精轧螺纹钢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精轧螺纹钢的施工 1.施工标准 精轧螺纹钢检验套用《国际精轧螺纹钢标准》,施工技术规范套用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2.施工工艺 精轧螺纹钢的施工顺序为:预应力材料下料和制作→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筋固定→混凝土浇筑→预应力筋张拉→封锚,灌浆。 2.1 预应力材料的下料及制作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现场的材料进行外观、外观尺寸、机械性能及硬度检验。 精轧螺纹钢下料长度包括锚下长度、张拉及固定端的工作长度。锚下长度按设计要求下料,张拉端露出锚具长度不小于6倍螺距,取10cm;固定端露出锚具长度按设计要求,如果设计无要求,必须露出锚具长度不小于精轧螺纹钢外径,取3.6cm。下料时,必须用电动砂轮切割精轧螺纹钢,严禁采用电焊或氧割,同时用砂轮或锉刀对切口进行修整。 2.2 混凝土浇筑 振捣时应注意混凝土振捣棒不得碰触预埋波纹管,并派专人观察管道有无蠕动,发现异常,及时修整。混凝土浇筑完后,对管道进行检查、通水、通气。若发现进浆或其它原因造成管道堵塞,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以后预应力的施加。对当时无法处理的管道,应编号记录,在张拉前处理完毕。 2.3 预应力筋张拉 张拉前必须对管道进行检查、清理,应特别注意张拉端垫板与螺帽之间及排气孔的清理。对一些因端面与孔道中心线有偏差的管道,应做特别处理。应定期对张拉设备及液压系统组成部分进行校正检查(包括千斤顶、油泵、高压油管和压力表)。张拉程序: 1)对每一根管道进行手工预紧,保证千斤顶容易对中 2)施加10%σcon(σcon为张拉控制应力)的初始应力,量取初始读数 3)施加100%σcon,持压2min~3min,量取最终读数,结束。 为了保证预应力施加准确,应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预应力伸长量应根据实际原材料取值,并予以调整。 3.管道灌浆 使用泥浆搅拌机拌浆,进行稠度测试后,利用泥浆泵对管道按编号自下而上逐条进行处理。灌浆前对所有管道必须进行通水和吹气。 1

用新规范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用新规范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谢宝来 【摘要】本文为用新规范进行桥梁结构设计的一个算例,其重点讨论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纵向受力性能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以及对新规范的一些理解,其中包括汽车冲击系数、上下缘正负温差、翼缘有效宽度、极限承载能力(塑性)和应力(弹性)计算等,同时也说明了一些构造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规范预应力混凝土冲击系数有效宽度 一、设计概况 该桥为京津高速公路跨越永定新河的一座特大桥,单幅桥宽16.5米,特大桥是因为长度超过了1000米,以永定新河的交角为45度,跨越河流时采用三联3x55米,用PZ造桥机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此处平曲线半径为5000米,当然小半径也可以采用此施工工艺。第一阶段施工为简支单悬臂,施工长度为55米简支加11米(悬臂为跨径的五分之一,此处弯矩最小,为施工缝的最加位置)悬臂,平移模板,第二阶段施工长度为44米加11米悬臂,最后施工剩下的44米。主要预应力钢束均为单向张拉,最大单向张拉长度为66米。按预应力砼A 类构件设计。 二、设计参数 (一)桥宽:16.5m(1+0.75+3x3.75+3+0.5); (二)跨径:3x55m; (三)梁高:3.0m; (四)荷载标准:公路-I级;计算车道数:3;横向折减系数:0.78; (五)二期荷载:100mm厚沥青混凝土;80mmC40防水混凝土;两侧栏杆20kN/m。 (六)采用的主要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七)选用材料: ①混凝土C50:f cd =22.4MPa,f td =1.83MPa,E c =3.45x104MPa;

二次张拉操作规则(试行)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施工、验收操作规则 ********项目部 2011年3月

目录 1、术语和符号 (2) 1.1 术语 (2) 1.2 符号 (3) 1.3 术语简称 (5) 2、材料及锚具系统 (6) 2.1 混凝土及钢筋 (6) 2.2 锚具系统 (6) 2.3 管道 (7) 3、施工 (8) 3.1 一般规定 (9) 3.2 预应力钢筋材料、锚具、管道进场验收 (9) 3.3 预应力钢筋的制作、安装 (9) 3.4 混凝土的浇筑 (10) 3.5 施加预应力 (11) 3.6 孔道压浆 (15) 3.7 封锚 (15) 4、验收 (16) 4.1 一般规定 (16) 4.2 工序施工验收 (16) 4.3 分项工程施工验收 (17) 附录A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的锚具构造尺寸 (19) 附录B 张拉端锚具槽口及穴模参考尺寸 (20) 附录C 张拉端锚具槽口护罩和固定塞的构造尺寸 (21) 附录D 二次张拉专用千斤顶、张拉连接装置构造及参考尺寸 (22) 附录E 竖向预应力工程施工验收记录表 (23) 附录F 竖向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 (25) 附录G 钢绞线与固定端P锚安装记录表 (27)

1 术语、符号 1.1术语 1.1.1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 是一种由固定端“P型锚具系统”、钢绞线力筋、管道系统和张拉端“低回缩二次张拉锚具”等几个部分组合,沿垂直方向布置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腹板内,并经二次张拉施工实现其力筋低回缩锚固的预应力锚固体系。 1.1.2二次张拉 对同一根钢绞线预应力束完成第一次张拉→放张→夹片锚固后,第二次将锚杯整体张拉→旋紧支承螺母→放张锚固力筋,以弥补第一次放张锚固回缩损失的预应力施工工艺。 1.1.3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 是一种由固定端锚具、预应力钢筋、张拉端锚具等部件组合,沿垂直方向布置于预应力混凝土内,经张拉施工实现其力筋锚固的预应力锚固体系。 1.1.4预应力筋 在预应力结构中用于建立预加应力的单根或成束的预应力钢丝、钢绞线或钢筋。 1.1.5锚具 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上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 1.1.6低回缩二次张拉锚具 是一种第一次张拉钢绞线放张锚固后,再实施第二次张拉使锚杯离开垫板,然后旋扭支承螺母来补偿锚杯下端面与垫板之间间隙,达到弥补第一次张拉放张回缩损失的新型锚具。 1.1.7锚杯 它是低回缩二次张拉锚具的关键零件。锚杯圆柱(或圆台)的内侧设置夹片座套,外周设置螺纹,并与支承螺母内螺纹旋接。 1.1.8 支承螺母 它是低回缩二次张拉锚具的另一个关键零件。其外周设有若干槽口便于转动螺母,其内螺纹与锚杯外螺纹旋接。 1.1.9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 单根或成束状态的预应力筋与安装在其端部的锚具组合装配而成的受力单元。

VLM型竖向二次张拉锚具使用说明书(威尔姆)

VLM 型竖向二次张拉锚具
使用说明书
柳州市威尔姆预应力有限公司 二○○八年三月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 施工操作说明书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筋锚固体系, 它不同于 传统的精轧螺纹钢筋 YGM 锚固体系,也不同于夹片式钢绞线锚固体系,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施工、验收中应掌握如下要点,才能确保发挥这一新型锚固体系的优势,从而确保竖向预 应力(含中短预应力束)永存应力稳定可靠,孔道压浆密实饱满,提升桥梁的安全性能。 一、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的锚具尺寸(如图 1):
图 1 二次竖向张拉锚具安装时意图 1。工作夹片 2。工作锚板 3。工作螺母 5。波纹管 6。预应力筋 7。约束圈 9。固定螺钉 10。固定垫板 11。挤压套 二次张拉竖向低回缩锚具张拉端技术参数表 波纹管内 工作锚板 工作螺母 锚垫板 预应力 经(mm) 型号 筋根数 MA B D E F φC φI VLM.SX15-1 VLM.SX15-2 VLM.SX15-3 VLM.SX15-4 VLM.SX15-5 1 2 3 4 5 M48X2 M83X3 M85X3 M95X3 M110X2 56 56 60 60 60 φ64 φ98 φ110 φ120 φ132 26 26 32 32 32 100 115 140 140 150 14 80 110 100 120 35 45 50 55 55
4。锚垫板 8。螺旋筋 12。压板 单位:mm 螺旋筋 φJ φ80 φ120 φ130 φ140 φ160 φG φ8 φ8 φ8 φ8 φ8 K 40 40 50 50 50 圈数 4 4 4 4 4
二次张拉竖向低回缩锚具固定端技术参数表 固定垫板 预应力 固定垫板到 型号 筋根数 φN H 约束圈距离 VLM.SX15-1 VLM.SX15-2 1 2 φ80 φ100 14 20 / 160
单位:mm 张拉端槽口及模版参考尺寸 A 140 180 B 140 140 C / 100 φD φ20 φ60 H 100 110

刚构桥竖向精轧螺纹钢张拉记录表1-5#段(学习建筑)

资料严制# 1 预应力张拉质量现场记录表 承包单位:中国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合同号: 编 号: 记录表10 工程名称 达州市金龙大桥 梁编号 6#墩右幅1#段 张拉时砼强度 MPa 张拉日期 年 月 日 钢绞线截面积 140mm 2 钢绞线弹性模量 195000N/mm 2 腹板高度(m ) 单根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 1860 Mpa 钢绞线平均张拉力 585.9KN 腹板竖向各束钢绞线张拉长度(m) 腹板竖向各束钢绞线理论伸长值(mm) 钢束编号 14 15 16 17 18 顶编号 021# 油压表编号 40510# 标定日期 2008-12-30 理论伸长值 69.6 69.1 68.6 68.0 67.5 钢束编号 19 理论伸长值 67.0 钢绞线束编号 张拉力( 15 %) 张拉力( 30%) 张拉力( 100%) 滑断丝情况 实际张拉总伸长值 (mm) 伸长值率=(实际-理论)/理 论 回 缩 量 (㎜) 备注 初始读数 (mm) 油表读数 (MPa) 读数 (mm) 油表读数 (MPa) 伸长值 (mm) 读数 (mm) 油表读数 (MPa) 持荷时间 (min) 边-高-14 顶40510# 4.29 8.91 30.49 注:钢绞线束编号 边,表示边跨侧, 高,表示高腹板侧钢束,低,表示低腹板侧钢束,其编号为1-178; 中,表示中跨侧, 高,表示高腹板侧钢束,低,表示低腹板侧钢束,其编号为1-151; 边-高-15 4.29 8.91 30.49 边-高-16 4.29 8.91 30.49 边-高-17 4.29 8.91 30.49 边-高-18 4.29 8.91 30.49 边-高-19 4.29 8.91 30.49 边-低-14 4.29 8.91 30.49 边-低-15 4.29 8.91 30.49 边-低-16 4.29 8.91 30.49

m连续梁张拉控制应力调整计算

m连续梁张拉控制应力调 整计算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CPZQ-1标 (DK6+)成都西特大桥 (32+48+32)m连续梁纵向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调整计算 中国中铁二局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项目经理部 成都 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CPZQ-1标(DK6+)成都西特大桥 (32+48+32)m连续梁纵向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调整计算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项目经理部 成都

目录

1编制依据 ⑴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成都西特大桥(32+48+32)m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图号:《成蒲施桥-01-T-05》 ⑵国家和铁路总公司相关方针政策、规范、验收标准及施工指南等; ⑶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修建类似工程的经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成都西特大桥五联 (32+48+32)m连续梁纵向预应力体系。 3工程概况 本连续梁采用两向预应力体系,即为纵向、竖向。 ⑴纵向预应力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1860Mpa,弹性模量为Ep=195Gpa,公称直径为的高强度钢绞线。顶板、腹板及底板纵向预应力每根管道均采用9根/束;采用外径87mm,内径80mm 金属波纹管成孔,M15A-9圆塔形锚具锚固,张拉千斤顶采用 YCW250B。 ⑵梁体腹板中的竖向预应力筋采用公称直径25mm的预应力砼用螺纹钢筋(PSB830)(精轧螺纹钢筋),内径35mm铁皮管成孔,YCW60B型千斤顶张拉,JLM-32型锚具锚固。

连续梁张拉

连续梁张拉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2013年7 月18日 工程名称 双鸭山市卧虹桥改造 工程 部位(分部)工程名称 连续梁

工序(分项)工程名称钢绞线张拉 交底内容: 一、施工前准备 (1)、张拉设备:横梁、腹板预应力张拉采用YDC3000型液压千斤顶(2台)两端对称张拉,顶板预应力采用穿心式千斤顶单根张拉。张拉机具等准备:千斤顶、油表、油泵送到当地有相应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配套标定,在使用过程中配套使用,不得临时调换。并在使用过程中按规定的时间及次数进行复检标定。当出现故障时,立即检修并重新标定。 (2)、预应力材料的保护与安装:施工过程中应防止锈蚀和被油污染,出现污染必须采用洗衣粉等碱性水擦洗干净。 锚具安装前,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伤痕、锈蚀。锚板和夹片安装前必须清理锚垫板上杂物,保证锚垫板与锚板密贴结合。 (3)、人员准备: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张拉工4名,熟练计算的记录员2名,2名普工量测伸长值。 交底单位工程部 接收 单位 交底人接收人

哈尔滨铁路 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佳木斯分公司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2013年7 月18日 工程名称 双鸭山市卧虹桥改造 工程 部位(分部)工程名称 连续梁 工序(分项)工程名称 钢绞线张拉

哈尔滨铁路 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佳木斯分公司 交底内容: (4)、其他机具配备:压浆机1台、搅拌机1台、对讲机2台、手动切割机2台、防护用品。 (5)、其他工作:检查压浆孔、排气孔是否通畅;再次活动预应力束,确保无堵塞。出现堵塞现象必须先处理。 二、张拉施工 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由试验室出具书面的张拉强度通知单后,预应力达到设计强度85%后经主管工程师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 (1)张拉顺序:根据设计文件, 先张拉横梁预应力钢束N2(上排),再张拉纵向腹板预应力钢束,再张拉横梁预应力钢束N1(下排),最后张拉纵向顶板预应力钢束。预应力钢束张拉宜以均匀原则进行。 (2) 预应力束张拉程序如下: ① 0→初应力(10%σcon )→控制应力σcon (0.75f pk )→持荷2分钟→锚固;控制张拉应力σcon=1395MPa,预应力束张拉 交底单位 工 程 部 接收单位 交底人 接收人

张拉计算方法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的计算 与现场测量控制 预应力钢绞线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不得超过6%,后张预应力技术一般用于预制大跨径简支连续梁、简支板结构,各种现浇预应力结构或块体拼装结构。预应力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预应力筋张拉是预应力砼结构的关键工序,施工质量关系到桥梁的安全和人身安全,因此必须慎重对待。一般现行常接触到的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PC光面钢丝、刻痕钢丝、冷拔低碳钢丝、精轧螺纹钢等材料。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时孔道成型方法主要有:金属螺旋管、胶管抽芯、钢管抽芯、充气充水胶管抽芯等方法。本人接触多的是混凝土预应力钢绞线(PCstrand、1×7公称直径15,24mm,f pk=1860Mpa,270级高强底松弛),成孔方法多采用金属螺旋管成孔,本文就以此两项先决条件进行论述。 1 施工准备: 熟悉图纸:拿到施工图纸应先查阅施工说明中关于预应力钢绞线的规格,一般预应力钢束采用ASTMA416-270级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为f pk=1860Mpa,1×7公称直径15,24mm,锚下控制力为Δk= f pk Mpa。 根据施工方法确定计算参数: 预应力管道成孔方法采用金属螺旋管成孔,查下表确定K、μ取值:表1

ΔL= Pp×L Ap×Ep 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 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中规定了Pp的计算公式(2): Pp=P×(1-e-(kx+μθ)) kx+μθ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分段后为每分段中每段曲线段的切线夹角(rad);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后为每个分段长度或为公式1中L值; 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内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从公式(1)可以看出,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所以钢绞线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试验,弹性模量则常出现Ep’=(~)×105Mpa的结果,这是由于实际的钢绞线的截面积并不是绝对的140mm2,而进行试验时并未用真实的钢绞线截面积进行计算,根据公式(1)可知,若Ap 有偏差,则得到了一个Ep’值,虽然Ep’并非真实值,但将其与钢绞线理论面积相乘所计算出的ΔL却是符合实际的,所以要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公式2中的k和μ是后张法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中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其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管道的成型方式、预应力筋的类型、表面特征是光滑的还是有波纹的、表面是否有锈斑,波纹管的布设是否正确,弯道位置及角度是否正确,成型管道内是否漏浆等等,各个因素在施工中的变动很大,还有很多是不可能预先确定的,因此,摩擦系数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的精确程度。在工程实施中,最好对孔道磨擦系数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可参照《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9),并对施工中影响磨擦系数的方面进行认真的检查,如波纹管的三维位置是否正确等等,以确保摩擦系数的大小基本一致。实际计算可根据表1选取参数。 3 划分计算分段:整束钢绞线在进行分段计算时,首先是分段(见图1): 工作长度:工具锚到工作锚之间的长度,图1中工作段AB长度=L,计算时不考虑μ、θ,计算力为A点力,采用公式1直接进行计算,Pp=千斤顶张拉力; 波纹管内长度:计算时要考虑μ、θ,计算一段的起点和终点力。每一段的终点力就是下一段的起点力,例如靠近张拉端第一段BC的终点C点力即为第二段CD的起点力,每段的终点力与起点力的关系如下式: Pz=Pq×e-(KX+μθ)(公式3) Pz—分段终点力(N)

预应力钢构箱梁竖向预应力

预应力钢构箱梁竖向预应力 摘要:随着科技及施工水平的提高,我国桥梁施工日新月异,高墩、大跨、长联层出不穷,桥梁建设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犹如雨后春笋。 关键词: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施工及设计弊病 其中现浇连续钢构箱梁占了很大的比例,而连续钢构箱梁中的竖向预应力系统是连续钢构箱梁质量保证的重要部分,对梁的刚度、腹板裂缝影响甚大,设计中竖向预应力数量众多(一般每延米设计安装8根)。 而施工中数量众多的竖向预应力施工质量也参差不齐、甚至难以保证。张拉时预应力损失较大,压浆质量不可靠等成了现浇连续钢构箱梁竖向预应力施工质量的瓶颈。 张拉预应力损失较大可通过使用扭力扳手、二次张拉等施工管理措施有效控制,而压浆质量不可靠就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本文就从施工、设计方面进行探讨,力求从根本上提高竖向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 一、现行设计、施工方法 1:现行设计及施工方法 国内目前的连续钢构箱梁中,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一般均设计为竖向安装于箱梁0#块隔墙及箱梁腹板内,结构形式如下图: 设计中管道一般采用内径为Φ50mm镀锌金属波纹管(或无缝钢管),考虑经济效果波纹管通常用0.3~0.5 mm厚钢带卷制而成,无缝钢管壁厚也小于1.0毫米。 设计往往均明确要求管道下端安装压浆管、上端安装排气管,而实际施工中由于管道管壁太薄,管道是无法直接与压浆管连接的。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在锚垫板与管道之间增加一个连接接头,连接接头通常是用一根外径略小于管道内径,壁厚3 ~ 4 毫米的钢管直接焊接在锚垫板上,并在钢管适当位置焊接压浆(排气)管,再将连接接头与管道套接,即通过连接接头给管道下端安装压浆管、上端安装排气管,如下图所示:

30+45+30m预应力连续梁计算书(桥梁博士)

目录 一、预应力钢筋砼上部结构纵向计算书 (1) (一)工程概况: (1) (二)设计荷载 (2) (三)主要计算参数 (2) (四)计算模型 (3) (五)主要计算结果 (4) 1、施工阶段简明内力分布图和位移图 (4) 2、支承反力 (5) 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图 (6) 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图 (7) (六)主要控制截面验算 (8) 1、截面受弯承载能力计算 (8) 2、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 (16) 3、活载位移计算 (17) (七)结论 (17)

30+45+30米连续梁计算书 一、预应力钢筋砼上部结构纵向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本计算书是针对标段中的30+45+3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桥宽为9.5m,采用单箱单室,单侧翼板长2.5米;梁高为1.6~2.3米,梁底按二次抛物线型变化。 箱梁腹板采用斜腹板,腹板的厚度随着剪力的增大而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箱梁边腹板厚度为50~70cm。箱梁顶板厚22cm。为了满足支座布置及承受支点反力的需要,底板的厚度随着负弯矩的增大而逐渐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厚度为22~35cm。其中跨跨中断面形式见图1.1,支承横梁边的截面形式见图1.2。结构支承形式见图1.3。主梁设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j15.24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X105 MPa,公称面积为140mm2。预应力钢束采用真空吸浆工艺,管道采用与其配套的镀锌金属波纹管。纵向钢束采用大吨位锚。钢束为19?s15.24的钢绞线,均为两端张拉,张拉控制应力为1339MPa。 图1.1 中跨跨中截面形式

m连续梁张拉控制应力调整计算

m连续梁张拉控制应力 调整计算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C P Z Q-1标(DK6+190.0)成都西特大桥 (32+48+32)m连续梁纵向预应力筋 张拉控制应力调整计算 中国中铁二局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4.05 成都 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CPZQ-1标 (DK6+190.0)成都西特大桥 (32+48+32)m连续梁纵向预应力筋 张拉控制应力调整计算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4.05 成都

目录

1编制依据 ⑴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成都西特大桥(32+48+32)m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图号:《成蒲施桥-01-T-05》 ⑵国家和铁路总公司相关方针政策、规范、验收标准及施工指南等; ⑶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修建类似工程的经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成都西特大桥五联 (32+48+32)m连续梁纵向预应力体系。 3工程概况 本连续梁采用两向预应力体系,即为纵向、竖向。 ⑴纵向预应力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1860Mpa,弹性模量为Ep=195Gpa,公称直径为15.20mm的高强度钢绞线。顶板、腹板及底板纵向预应力每根管道均采用9根/束;采用外径87mm,内径80mm金属波纹管成孔,M15A-9圆塔形锚具锚固,张拉千斤顶采用YCW250B。 ⑵梁体腹板中的竖向预应力筋采用公称直径25mm的预应力砼用螺纹钢筋(PSB830)(精轧螺纹钢筋),内径?35mm铁皮管成孔,YCW60B 型千斤顶张拉,JLM-32型锚具锚固。

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旁站记录填写要求

表A.0.12旁站监理记录表 工程项目名称:施工合同段:标编号:(暂不填写)日期实时填写气候实时填写工程地点填写单位工程名称旁站监理部位或工序 D1K +~D1K +,连续梁第段预应力张拉。 旁站监理开始时间实际填写旁站监理结束时间实际填写 施工情况: 1、现场主要人员: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持证张拉工人,辅助作业人员人; 2、施工机具:张拉千斤顶型台,张拉级油表个, mm钢板尺把; 3、张拉施工工艺:张拉顺序先纵向、再竖向、后横向,纵向两端同步、左右对称张拉,竖向左右对称单端张拉,横向在梁体两侧交替单端张拉; 4、张拉作业环境:安全。 监理情况: 1、本节段混凝土浇筑完成时间,设计混凝土强度 MPa,张拉前箱梁混凝土强度: MPa,弹性模量: GPa,龄期:天。 2、油顶、压力表表配套情配套使用正确无误; 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品种、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4、张拉工艺及张拉顺序符合要求,施工过程有序可控; 5、张拉力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小于6%,预应力筋无断、滑丝现象; 6、施工工艺符合要求。 张拉记录:纵向见附表二,竖向、横向见附表三。 发现问题:根据附件10桥梁施工常见问题选填,每3~4次旁站至少记录一次发现问题。 处理意见:根据附件10桥梁施工常见问题的整改要求、闭合情况对应记录闭合. 备注:1、红色字体和横道上空格必须手写,不得打印或手写后复印;2、旁站记录每节段分纵、竖、横各填写一张且与监理日记日期和时间对应;3、旁站记录在监理日记以旧换新时一并上交。 现场施工负责人(签字):工区副经理或技术主管旁站监理人员(签字):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3份,施工单位2份、项目监理机构1份 1

精轧螺纹钢施工操作要点

精轧螺纹钢施工操作要点竖向预应力筋采用40si2MnMOVΦ∠32的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设计张拉力为542KN,其中箱梁内侧一排竖向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力为450KN,采用梁顶一端张拉的方式,三处施工的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的定尺长度为8.0m和9.0m两种,设计长度超过以上两种的均需使用YGL-32联接器连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遵守以下要求: 1. 2.精轧螺纹钢的联结器位置应在粗钢筋中底部,以免 与纵向预应力筋发生碰撞,具体下料长度按照技术交 底执行; 3. 4.各根钢筋的联结器应相互错开,50cm范围内联结器 (及其扩孔段)数量不宜大于钢筋总数的25%; 5.精轧螺纹钢筋的波纹管内径为ф50,联结器位置波 纹管内径为ф80,长度40cm,施工时应保证ф80波纹 管与ф50波纹管的连接质量,以免漏浆,两端用封口 胶密封。 6. 7.精轧螺纹钢宜用砂轮锯切割下料,严禁用电焊或氧 气切割. 8.精轧螺纹钢用连接器连接,接长端需用油漆画出1/2 联接器长度,以保证被连接钢筋与联结器相对位置的 准确; 9.在搬运、安装精轧螺纹钢时,应避免碰伤螺纹,严禁 点焊精轧螺粗钢筋; 10. 11.非张拉端(即下端)钢筋外露出螺母的长度为4cm, 距梁底为 2.5cm,张拉端(即上端)张拉前钢筋外露出

锚具的长度应大于15cm. 12.竖向预应力筋的孔道中心线与孔道端头的端面应 该垂直,防止精轧螺纹钢筋受拉受弯折断.不垂直误差 不应大于±3%. 13. 14.为了减少摩擦阻力,精轧螺纹钢的张拉顺序为: 0→σ0→0→0.5σk→σk的操作顺序进行张拉锚固. 15.竖向预应力筋的相互间距偏差为±2mm,可采用固 定架定位,以免影响挂篮主桁系统的安装. 16. 17.张拉操作步骤: (1).安装垫板和锚具,用扳手拧紧锚具; (2.)将穿心拉杆拧在精轧螺纹钢筋上,至少旋满八圈 螺纹; (3.)千斤顶就位套在精轧螺纹钢筋和穿心拉杆上,其 撑脚抵紧混凝土端部的锚下垫板,其链轮套管套上锚具螺母,拧紧穿心拉杆螺线. (4).由前油嘴向张拉缸进油,使回程缸由后油嘴回油, 活塞后移带动穿心拉杆张拉精轧螺纹筋.当油压达到σ0相应数值时,量测初始伸长值,当油压达到σk相应数值时,量测最终伸长值并计算张拉伸长值.若符合理论计算值,则旋转拧紧装置,拧紧锚具螺母. (5).由后油嘴向回程缸进油,使张拉缸由前油嘴回油, 治塞前移复位,完成张拉. (6).压浆采用从下往上压,上端安置排气孔,下端安 装压浆管.安装于箱梁内侧,便于压浆. 铁五局三处七队技术室

midas-连续梁计算书

第1章89#~92#预应力砼连续梁桥 1.1结构设计简述 本桥为27+27+25.94现浇连续箱梁,断面型式为弧形边腹板大悬臂断面,根据道路总体布置要求,主梁上下行为整体断面,变宽度32.713m -35m,单箱5室结构变截面。箱梁顶板厚度为0.22m,底板厚度0.2m;支点范围腹板厚度0.7m,跨中范围腹板厚度0.4m。主梁单侧悬臂长度为4.85m,箱梁悬臂端部厚度为0.2m,悬臂沿弧线一直延伸至主梁底板。主梁两侧悬臂设置0.1m后浇带,与防撞护栏同期进行浇筑。 本桥平、立面构造及断面形式如图11.1.1和图11.1.2所示。 图11.1.1 箱梁构造图

图11.1.2 箱梁断面图

纵向预应力采用φ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Ⅱ级)(GB/T5224-1995),标准强度 f=1860MPa。中支点断面钢束布置如图11.1.3所示。 pk 图11.1.3 中支点断面钢束布置图 主要断面预应力钢束数量如下表 截面位置边跨跨中中支点中跨跨中钢绞线(φs15.2)束数363636 墩横梁预应力采用采用φs15-19,单向张拉,如下图。 1.2主要材料 1.2.1主要材料类型 (1) 混凝土:主梁采用C50砼; (2) 普通钢筋:R235、HRB335钢筋; (3) 预应力体系:采用φ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Ⅱ级)(GB/T5224-1995), f=1860MPa;预应力锚具采用符合GB/T14370-2002《预应力筋锚具、标准强度 pk 夹具和连接器》中Ⅰ类要求的优质锚具;波纹管采用符合JT/T529-2004标准的塑料波纹管。 1.2.2主要材料用量指标 本桥上部结构主要材料用量指标如表11.2.2-1所示,表中材料指标均为每平米

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1编制依据 (1)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研究院锦江特大桥48+5*80+48m悬灌连续梁施工设计图; (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验收标准、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 (3)沪昆客专江西公司标准化管理要求; (4)我项目部对现场调查所取得的当地的水文、气象及锦江特大桥的地质勘察资料和其它相关依据; (5)国家、铁道部,江西省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 (6)未详之处,参考国家和地方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及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1.2编制范围 新建铁路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江西段)HKJX-6标锦江特大桥48+5*80+48m连续梁悬臂浇筑法施工。 1.3设计概况 (1)2009年7月2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本项目建议书(发改基础[2009]1902)。 (2)本项目设计单位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4月底完成了项目可研设计,2009年5月11~14日铁道部鉴定中心组织完成了可研设计文件审查,2009年12月7日国家发改委对本项目可研设计进行了批复(发改基础[2009]3045);2009年10月底完成了初步设计文件,2009年11月初铁道部鉴定中心组织完成了初步设计文件预审工作,2010年1月12~14日铁道部鉴定中心对修改后初设文件再次进行了审查。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1)新建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段途经南昌省会城市和上饶、鹰潭、新余、宜春、萍乡五个地级市以及抚州市所辖东乡县;涉及玉山县、广丰县、上饶县、上饶市信州区、上饶经济开发区、横峰县、弋阳县、贵溪市、余江县、东乡县、进贤县、南昌县、新建县、高安市、上高县、新余市渝水区、分宜县、宜春市袁州区、芦溪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