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赞美》中的农夫形象

《赞美》中的农夫形象

《赞美》中的农夫形象

《赞美》写于抗日战争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当时的中华民族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山河满目疮痍,人民在血与火的交织中挣扎。但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后,在抗日的烽火中走向了觉醒,诗人在深刻感受到时代苦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奋起,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诗作第一节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展示了大地的苦难,人民的苦难,这样的情景渲染,为后文农夫形象的塑造定下了一个沉重压抑的基调,深刻地揭示了民族的重负。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等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民族的觉醒,从而水到渠成的为下文塑造农夫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英勇形象埋下伏笔,使全诗赞美的重点定格在这个中华民族的缩影——农夫身上。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把笔墨集中于一个农夫身上。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诗人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通过一系列对他们生活境遇的描写来展现的。如: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辛勤地耕耘在土地上,艰难地维持着生计;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生活负担十分沉重;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代又一代人满怀的美好希望最终又陷入失望,这一切都重压在他的身上,形成了更深的苦难,至此这个农夫以一个受难者的形象被定格在历史画卷中。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承受了数不清的痛苦和灾难,但他是缄默无言的。和人们的“演说、叫嚣、欢快、歌唱”不一样,他沉稳坚强,他相信抗日救亡的思想,他和耕田种地一样无言地行动,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捍卫民族的尊严,而不像少数人只是在那里唱高调。当抗日的烽火燃起的时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毅然“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坚定地加入到抗战的时代洪流中去。尽管前途充满了流血牺牲,“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他明白自己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可他义无反顾,视死如归。“放下古代的锄头”,写出了“农夫”选择的果敢坚决, 而“融进死亡”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硬汉形象,我们由此看到了中华民族千年不衰、奋勇抗争的生存意志,我们震惊一个民族崛起的力量,我们震惊于一个民族抗争的勇毅!中国农民的苦难深重和他们的坚忍精神被高度浓缩。

如果说第二节作者是从正面来塑造农夫形象的话,那么下面就是对农夫形象的侧面描写。诗人在第三节中把镜头推向农夫背后,农夫出走之后家中的情况将会怎样呢?在那里有倚门凝望的母亲,有忍饥挨饿的孩子,有黑暗的茅屋,有屡遭蹂躏的土地。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可是,当抗日号角吹响的时候,他毅然绝然地踏上了抗战的征程,从不回头,从不诅咒。这是怎样的一个农夫?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抛妻舍子,坚毅勇敢的伟大的英雄形象,看到了一个为维护正义而坚决地背井离乡,不怕流血牺牲的农夫形象,这又何尝不是千千万万中华人民的形象呢!人民在苦难中选择了抗争,我们的民族已经觉醒!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赞美》教案

《赞美》教案 导读: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重点难点:情感基调和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三、简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引导初读: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五、阅读第一小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

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六、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七、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

《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我爱这土地》) 再别康桥

《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我 爱这土地》)再别康桥 教学目的 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趣味。 二、通过反复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从而体会诗中浓郁的思想感情。 三、采用总体感知、揣摩诗句、扩展评价的赏析方法,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来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学设想

本课用两课时教读和自读。这一课中包括四首现代诗,不必每一首诗都讲透讲深。 一、教读《再别康桥》,这首诗语言华丽轻盈,章法整齐,音韵柔美和谐,在形式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准。 二、《死水》这首诗在教学时,教师着重介绍闻一多的三美主张,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吟诵来领悟其中的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 三、《我爱这土地》和《赞美》两诗则让学生尽可能结合背景资料,动用关于意象概念和象征方法的知识,揣摩诗句度尝试自己进行评价。 (一)背景材料 1、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自己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

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康桥的美景中。1922年2月,徐志摩离英返国的前,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我难得的知己、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1928年7月徐志摩重访英伦。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一个人悄悄地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友人,遗憾的是,他要寻找的友人谁也不在,吸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情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同年11月,诗人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2、闻一多创作诗注重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死水》一诗体现了他的三美主张。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1922年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曾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伐统治下的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现实冷却了他的爱和期望,面为本诗的深层根基。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 施永忠 教学目的: 一、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二、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1、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一、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二、《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 一、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二、媒体设计: 1、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2、播放动画《再别康桥》。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动画《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分小组讨论。(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大学语文

一、关于人格修养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 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二、饮酒陶渊明(P385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忘世(前四句):诗人能远离尘世之因是“心远”。 (“车马”指达官贵人,“喧”指出了官场的喧嚣争斗。) 忘我(中四句):以白描绘田园生活。 (采菊花、观山景、望飞鸟) (以菊花自喻:凌霜不凋傲然挺立的品格) (人与自然的和谐) 忘言(后二句):表达诗人心情。 艺术特色:1、情景交融,理寓其中。 2、笔调平淡却深蕴奇趣。 三、王维《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四、蒹葭(P259)主题 一是政治讽喻诗。 二是招贤说。 三是情诗说。 你有没有其它的感悟? 把“伊人”理解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可以是道德、学问、爱情、理想、功业等等,“秋水”则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和坎坷。那么, 这首诗就揭示出了一种人生哲学:《蒹葭》写的是人生的一种状态, 一种永远不断努力、不断追求, 却始终无法达到目标的一种状态。 内容 一般翻译作“白露已成霜”,另一种观点: 应是“白露未爽”的误写。 原因:一是由重章迭句的句式分析推论,“白露未爽”和后两章的“白露未晞”“白 露未已”的句法一致。二是爽有干燥爽快的含义,白露“未爽”和“未晞”“未已”意 义接近, 此处应是“未凉干”的意思。你以为呢? 白露为霜可,表示时间的延续。 2、诗歌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采用了比兴手法,以对蒹葭的景色描写为起兴,引出诗人对伊人的思念之情。 3、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芦苇、白露、秋水、晓雾。创设了清冷、孤寂、凄美、迷离之境。 4、诗中“宛”字表明什么? 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

穆旦 赞美

穆旦赞美 题解关键词 穆旦,原名查良铮;原籍浙江海宁,生于天津;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曾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1948年赴美留学;195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遭受迫害;1977年病逝,1982年平反;“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著名的文学翻译家;著有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旗》等,翻译普希金、拜伦、雪莱等大家的作品。 内容提示 《赞美》一诗作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在诗中诉说了我们民族的灾难和广大人民的艰辛,热情讴歌了中华儿女的坚忍不拔、舍身报国的精神。诗人在深切感受时代灾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觉醒,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对处于苦难中的祖国以及奋起中的人民,发出了由衷的赞美。在诗中,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对未来的期望、对历史的反思、对人生的索求,始终交织在一起,而情感既忧郁、凝重,又深沉、激昂,这显示了穆旦诗作“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的特点。 《赞美》一诗具有“使诗的形象现代生活化” 的特色。穆旦曾这样评论自己的《还原作用》:“其 中没有‘风花雪月’,不用陈旧的形象或浪漫而模 糊的意境来写它,而是用‘非诗意’辞句写成诗。” 《赞美》也如此,语言绝无旧诗词的味道,基本都 是当代口语,来自于现实生活,但却强烈地表达出 现代人的“较深的思想”与诗情。此诗还充分发挥 了汉语的弹性,善于利用繁复的句式(如叠加的定 语)、反复的咏叹(如“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来塑造意象、传达情感和思想,有着“新诗中不多 见的沉雄之美”。 思想内容 《赞美》一诗作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在诗中诉说着我们民族的灾难和广大人民的艰辛,热情讴歌了中华儿女的坚忍不拔、舍身报国的精神。诗人在深切感受时代灾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觉醒,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对处于苦难中的祖国以及奋起中的人民,发出了由衷的赞美。在诗中,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对未来的期望、对历史的反思、对人生的索求,交织在一起,而情感既忧郁、沉痛,又凝重、激昂,这显示了穆旦诗作“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的特点。

高中语文语文版精品教案《赞美》

赞美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学习《赞美》一诗,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赞美保卫祖国的人民、名族)感情。 2了解该诗使用的手法并感受其深厚意味。 3理解诗中的意象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意义。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 对部分疑难诗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PPT展示诗歌全文,带领学生进行朗读。 教师提问:读完这首诗,大家有什么感受,请大家畅所欲言。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好,那么我们就来细细品读这首诗歌,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和背景介绍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认识诗人。 (1918—1977),原名,曾用笔名梁真,,出生于。诗人、。 1940年在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英国文学系学习。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政治迫害,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于40年代出版了《探险队》、《(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的代表性诗人。2021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第一人。主要译作有俄国的作品《》、《普希金抒情诗集》、英国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的《》、《》、《》,英国《》、《》。 教师:一首诗歌的创作往往与作者的经历及所处时代密切相关,那么我们接下来一起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抗战最艰苦的敌我“相持阶段”,当时的中华民族既背负着历史积淀的沉重、贫穷和苦难,又已在抗日烽火中走向觉醒;人民虽然衣衫褴褛,血污浸身,但已在血与火中为摆脱屈辱而战。作为年轻的诗人,穆旦在深刻感受到时代苦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奋起,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特色,并为之歌唱,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三、生僻字学习 教师:在通读诗歌的过程中,同学们是否发现有些字词是比较陌生的,那我们对它们进行注音。 踟蹰(chí chú)

《赞美》(精选)-高一语文

《赞美》(精选)-高一语文 赞美》 一、重点难点分析 1.全诗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意象纷纭而含蓄,给理解带来许多困难。但是只要紧扣民族的悠长历史、浴血的艰难年代和人民苦难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斗争这三点,并结合全诗哀歌式的艺术风格来分析这些意象,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体察到它的内蕴。 2.从表面上看,每节诗最后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关键句)与前面的内容似乎联系不紧,但只要细加分析,便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如第二部分,写到了一位农夫的觉醒和勇敢斗争,他以必死的决心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他的大义大勇正是整个民族已经觉醒并付诸行动的必然结果。 3.对少数意象比较晦涩的难句,我们也不必非要拘泥于理解上的精确,只要了解其大意即可。而且,由于作者当时身处国民党统治区,也不可能把他政治上的倾向表达清楚。 二、表现手法解说

1.穆旦是九叶派诗人,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穆旦的诗风基本上是雪莱式的抒情格调,又揉杂某些现代派诗歌的因子。”他的诗风“徐缓、整饬、押韵。情调是哀歌式的,遂循了英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他的这一诗风,从他译雪莱、拜伦,似也可以得到印证”(引自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出版的《穆旦诗集》说明)。《赞美》一诗也鲜明体现了他的风格和情调。 2.作者善于捕捉意象,意象横越时空,缤纷多彩,内蕴深远,气势宏大,又加上哀歌式情调,故全诗拥有雄浑美和沉郁美。 3.诗中广泛地运用了排比、反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竟象的表现力。 (解说:诗歌由于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意象艺术,所以依据时代背景来解读就十分必要;还要善于抓住诗中点明主旨的关键句来居高临下,复杂意象的解读也就迎刃而解了。)自读思考 《死水》 1.依据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说说“死水”象征了什么? 2.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三个部分。

人教版《赞美》教案

人教版《赞美》教案 人教版《赞美》教案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重点难点:情感基调和思想内容。 一、导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三、简介: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四、引导初读: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五、阅读第一小节: 1、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描绘了枯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枯槁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六、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七、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冲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抚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八、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有什么感受?

《赞美》原文

《赞美》原文展开全文 赞美 穆旦 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 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 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 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 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 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 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样的是 大自然中那侵蚀着生活的泥土, 而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 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 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 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赞美》教案

《赞美》 穆旦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重点难点] 情感基调和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阅读第一小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赞美》赏析

《赞美》赏析 原文: 赞美穆旦 第一节 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啊,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第二节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第三节 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 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 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 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 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样的是 大自然中那侵蚀着生活的泥土, 而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 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 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 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第四节

中国现代诗《赞美》

中国现代诗《赞美》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 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阅读第一小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

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阅读第三小节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阅读第四小节 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

高中一年级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复习 单元复习 一、重点字词 百舸(gě)峥嵘风华正茂 寥廓青荇(xìng)榆阴 漫溯斑斓漪(yī)沦 笙萧剩菜残羹罗绮 霉菌(jūn)发酵(jiào)佝偻(gōu lóu) 粗糙(cāo)叫嚣(xiāo)诅咒(zǔ) 倾圮(pǐ)踟蹰(chíchú)跫音(qióng) 慰藉(jiâ)霹雳(pīlì)雾霭(ǎi) 流岚(lán )喧响魅惑 暴虐 二、重要内容 1、《沁园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沁园春》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用“万”字写出了山之多,用“透”字写出了红之广,用“漫”字突出江水溢满之状,用“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鹰的矫健飞腾;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2、《重阳》富有哲理的诗句。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一句富有哲理,它形象地阐述了无产阶级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表达了无产阶级乐观进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革命斗争中去的奋斗精神,奠定了全词豪迈昂扬的基调。 3、《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 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是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特色。它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是“西天的云彩”,告别的对象由人间转到天空。其二,诗人为离别所创造的气氛也有别于一般离别的执手叮咛、牵衣顿足等,它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创造了一种寂然无声的特殊气氛。其三,选择独具特色的意象,如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也有别于一般别离诗的送行之人、告别之地等意象,有一种清新感。 4、“死水”的象征意义。 “死水”象征黑暗的中国现实。 5、《赞美》中农夫的形象。 《赞美》中的农夫是一个勤劳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最终走上了反抗道路的形象。 6、“错误”一词用“美丽”修饰好不好!为什么? 好。这个“错误”引来了女子由期待到惊喜到再度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也正是因为它触动了女子的心而显得尤为美丽。 7、《致橡树》中的“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什么? “橡树”象征具有阳刚之气的阳性,“木棉”象征具有阴柔之气的女性。 8、《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博大的爱心。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有关知识; 2.初步学习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 3.了解现代诗的基本流派及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再别康桥》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2.《死水》的象征意义; 3.《赞美》一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在学习了两首古典之后,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几首现代诗歌。(板书标题) 二、检查预习: 1、注音:荇篙溯斓笙漪羹绮酵佝偻 嚣圮踟蹰 2、辨析组词:蒿、篙、稿、槁、缟。谰、澜、斓。圯、圯。踟、踌。箫、萧、潇踟蹰和踌躇 3、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试读这三首诗。 三、教师名确: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再别康桥》(板书)。然后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序,浙江海宁人。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1918—1922年先后在美国、英国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他一生留下4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徐志摩是个个性主义者。他有“单纯的信仰”,信仰个性绝对自由的理想,他为理想奋斗,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追求个性的表现,向往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但是,当时中国社会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阶级斗争日益尖锐,资产

阶级的民主政治也好,超阶级的人性和自由也好与时代潮流是相悖的,最后徐志摩“流入颓废的怀疑”之中。这四部诗集真实地记录了他由“单纯的信仰”逐步变为“颓废的怀疑”的过程。 写作背景:康桥,现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1920年9月离开美国到达英国,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做旁听生学习政治,于1922年8月下旬离英返国。1928年秋,徐志摩再到英国,重访剑桥大学,于同年11月6日回国途中在轮船上作《再别康桥》这首诗。 四、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划出诗歌中的意象, 五、提问: 1、这首诗歌有哪些意象? 明确:有“云彩”“金柳”“青荇”“柔波”“青草”“星辉”“夏虫”等意象。 2、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些意象都是远高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自然景物,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 3、这些意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联系诗歌标题分析,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是抓住一个“别”字。因此,作者运用这些意象,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离别气氛;同时,再联系正文中“作别”“不带走”这样的词语分析,可以肯定,作者在这些意象中寄托了对康桥深深的依恋和惜别之情。(这个过程,正是把握这首诗的主旨的方法) 六、诗意分析: 全诗共八节,几乎每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这就是《再别康桥》的“画面美”。画面美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着浮藻的清潭等。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诗人是

细读穆旦《森林之魅》

细读穆旦《森林之魅》 作者:李俏梅;文章来源:名作欣赏 诗剧(或称“拟诗剧”)是穆旦非常喜欢用的一种形式,每当他要表达对于这个世界的根本性思考的时候,他都要使用这种庄严而宏大的形式,比如他的《隐现》《神魔之争》《神的变形》和《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以下简称《森林之魅》)都是这样的作品。而在这几个颇有分量的作品中,《森林之魅》是有它的独特魅力的,它的结构简单,戏剧形象最少,却以最充沛的感性描写表达出了复杂多层的内涵。下面我就从诗剧形式、语言魅力以及作品的复杂内涵等三个方面对此诗进行细读,发掘它的独特魅力。 一、形式给此诗带来什么?穆旦是新诗“戏剧性”实践里走得最远的一个人。关于为什么此时的现代诗歌都如此钟情于戏剧化的表达,戏剧化表达超越单向度直接抒情的优越性,许多论者都有很好的概括。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是:戏剧化表达在此诗中的意义是什么?如果说形式就是意义,那么这种形式给这首诗创造了怎样可能的意义空间? 穆旦的戏剧化表达在此诗中具体化为简单的诗剧形式,仿古希腊悲剧的形式。叙事性不强,只有两个戏剧形象:一个是森林,一个是在战争中死去的士兵形象“人”。前面部分是他们之间的独白和对白。最后一个部分是“祭歌”,相当于古希腊悲剧结尾时的“合唱队”的合唱,题目中“祭胡康河上的白骨”的“祭”的含义从此透出。 从“祭”这个题目来看,战争中士兵的死难是一个从前的事件。事实也的确如此。一九四二年,穆旦参加杜聿明将军率领的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战场抗日,其中经历的一次最悲惨的战役就是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野人山”就在胡康河谷,那里山险林密,瘴疠横行,传说有野人出没,当地人就把那方圆几百里的无人区叫做“野人山”。穆旦最初的题目就叫《森林之歌——祭野人山上的白骨》。从一九四二至一九四五年,穆旦写此诗的年月,战士们已经死去三年了。表达对他们的怀念、痛惜或者赞颂,一般地说,都应该是一个回忆性的抒情角度,所写事件是一个过去了的事件,就像他一九四七年所写的短诗《他们死去了》。 诗剧的写法当然不能改变事情的过去性质,但是在语言呈现的视觉系列里,他却首先把一个过去的事件当作一个当下的场境呈现了出来,已经过去了的人与自然的冲突作为“现在”的状态逼人地推到了读者面前,使读者不能不和当时的士兵一样去面对异己的自然,去领受生死的临界状态。所以当诗剧的形式在此使用时,它的第一个功能是,它直接地不需要任何过渡和说明地,把“过去”变成了“此刻”,它“现在式”地打开了过去的情境,使过去的全部丰富的感性得以直接敞开。 如果说戏剧性处理的第一个功能如上所说的话,那么这个诗剧更有特色的地方还在于两个戏剧人物的设置。一个是“森林”,“森林”本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这首诗却把它当作活的存在,一个有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神”,对于人来说,它既是异己力量的象征,又是诱人的最后归宿;一个是“人”。“人”这个形象的命名是富有意味的。他不把他具体化为“士兵”,不以士兵的身份而以更抽象的“人”的身份,不以集体的身份,而从“个人”的角度与“森林”对峙。可见穆旦诗中这个“人”的形象是抹去了官阶等社会身份的非常纯粹的人的形象。更有意思的是,这个“人”是已死了的,还是濒临死亡的?这是模糊的,虽说这个“人”有自己的感觉和思想,很像活着的,可是在诗剧的人物设置框架里,死人也是可以有自己的感觉的,正如森林可以人格化。

2023年《死水》教案

2023年《死水》教案 2023年《死水》教案1 一、自读目标 《死水》 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国现代诗三首之:死水、赞美(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赞美》 1.根据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对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由衷赞美。 2.理解诗中的农夫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该诗意象的雄浑美和沉郁美。 二、自读程序 1.读课本有关注释,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2.,给生字生词注音并解释。 3.听读,朗读,默读全诗。 4.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若干部分,写出各部分大意。 5.研读,思考,回答(题目请见后面自读思考)。

6.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7.熟读《赞美》,背诵《死水》。 三、自读点拨 《死水》 一、重点难点分析 1.第四节为全诗的重点,对全诗内容进行总汇。“这里断不是美的存在”是对“死水”本质上的批判;“让给丑恶来开垦”是对前面“死水”加速腐朽种种情景的总括;“造出个什么世界”是对旧中国的诅咒,集中表达了他的愤激之情。 2.反讽手法。即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这些怪异现象,正是作者对死水一样的现实社会的无情嘲笑和讽刺。好像一个丑人却戴上美丽的花,涂脂抹粉,扭捏作态,嗲声嗲气,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如死了做个“鬼”再生。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粉饰太平种种伎俩的揭露。 二、表现手法解说 1.艺术构思独具匠心,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三首之:死水、赞美(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不说变“丑”为“美”,而说让“丑”更“丑”,“丑”至灭亡,再造新“美”,从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激之情和对新社会的热望。 2.反讽手法。 3.具有音律美。“现代格律诗”的“三美” 《赞美》 一、重点难点分析

读赞美有感

读赞美有感 读赞美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读赞美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赞美有感1 今天,读了蜜蜂的赞美这篇短文,我读懂了:蜜蜂为人们做出的贡献很大。在学习上duhougan我们应该像蜜蜂那样辛勤地去采蜜,干事情也一样。在学习上我们应该每天去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名言警句……到了写文章的时候再把那些好词好句进行全面的加工和“包装”。就像蜜蜂一样把采来的蜜酿好后,让人吃了分辩不出来是什么蜜。 课堂上,老师把各种各样的酿蜜方法、酿蜜原料教给你。回到家里,你把老师教给你的方法加深印象后再去实践一下,在实践过程中再进行加工,就会变成你的东西,而且还会变得比老师酿的更甜一些。 在学习上我们要向蜜蜂学习的还有很多。我们不要只采一种花蜜,应该各种各样的花蜜都去采;也不要像蚂蚁一样只为了求多,只是把粮食弄得满屋子却没有用到实际当中去;也不要像蜘蛛那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很自由,而应该像蜜蜂一样能把采来的东西进行加工,还能用到实际当中去。 蜜蜂的酿蜜方法使我在学习上受益无穷,它的辛勤也多么值得令人去赞美,去学习。 读赞美有感2 赞美,激发了心中的本性,使人变的真正的美丽。 炸油条的姑娘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人,可是,却成为了工作者心中美丽的姑娘。 当过了十几年之后,一切都变了,最近令人无法想像的炸油条的姑娘已没了清秀的脸庞,她变化很大,本雪白的帽子此时已油迹斑斑,

她没有了往日的欢快,已经发胖的身体失去了曾经的灵巧。岁月将炸右油条姑娘的美丽给碾碎,作者曾怀疑过自己的审美标准,他实在无法想象自己眼中美丽的姑娘如今变得如此不堪。 又一年过去了,炸油条的姑娘依旧守着那个小店,她目光涣散,不是打着哈欠,脸上没有热情也没不安与焦躁。作者有一种欲望,想告诉炸油条的姑娘自己以前是如此崇拜。最终,作者迈出了一步,她告诉了炸油条姑娘隐藏在自己心中的秘密,炸油条姑娘听了之后,露出了十分意外的表情。 又一年之后,炸油条的姑娘又变了,她又与以前一样,变得好看,是作者的赞美唤醒了她心中爱美的天性,赞美的力量是很大的,有时,一句赞美的话,便可让一个人增强自信;一句赞美的话,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记得那个下午,数学老师在放学时碰见了,我不敢叫她,生怕会被批评,可老师看见了我,她对我说:“苏欣萌,数学最近进步了呢。”我被赞美了,从那以后,我爱上了数学课。 人人都渴望能得到赞美,因为赞美他人是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一种鞭策,表达了对他人的一种信任和美好的情感。 读赞美有感3 刚刚读完《警察与赞美诗》的我,心想。 这部短篇小说,我读起来异常轻松。换句话说,这真是个可笑的故事。小说中叙述了一个叫苏比的流浪汉,大冬天的饥寒交迫,就想进监狱去过冬。他一次又一次地“以身试法”——吃饭不给钱,拿石头砸窗户,当着警察的面调戏妇女,扰乱治安……但是屡试屡败。气呼呼的苏比偶然听到了教堂中传来的赞美诗,敏感的心受到了感化,他决定去好好找份工作,改邪归正。然而最后欧·亨利式的结尾令人瞠目结舌:他被逮捕进了监狱。 欧·亨利用了一中幽默的口吻,诉说了一个充满粉刺意义的故事。“为非作歹者无人过问,有心从善者反入牢门”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作者想吐露的真相。我的注意力却并没有放在这里。 之前,苏比坏事做尽,穷凶极恶。直到听见赞美诗的那一刻,才

wzx108赞美(写写帮整理)

wzx108赞美(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wzx108赞美(写写帮整理) 赞美 教学目标 1、根据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对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由衷赞美。 2、理解诗中的农夫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该诗意象的雄浑美和沉郁美。 教学设想: 本文难度很大,掌握时代背景和作者简况很重要,是理解诗作的一把钥匙。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诗人袁可嘉说:“赞歌人人能唱,但会唱带血的赞歌者却不多。”他称穆旦的《赞美》是一首“伴随着深沉的痛苦的”、“带血的赞歌”。这首诗意境宏阔,意象丰富,自始至终澎湃着火热的激情。朗读时需要准确把握内在的感情节奏。 二、作者介绍: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抗战最艰难的年代。1942年5月作者毅然加入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抗战以来穆旦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的考验,长沙至昆明的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这种见闻和经历引起诗人对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赞美》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坚韧的生存力的礼赞。 四、朗读指导

(一)体会蕴藏在诗行中的强烈的感情,揣摩作者痛苦的悲怆的真切感受。 (二)注意每节诗末尾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吟唱的深厚意味,这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带血的呼喊。 五、分析诗歌内容: (一)整体感知(听读或自读,思考以下问题): 1、该诗题为《赞美》,作者要赞美什么? 全诗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诗的是一种强烈的爱。作者从“耻辱的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返顾的农夫身上。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一条征战之路。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赞美的是中华民族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以及生生不息的雄健的生命力。 2、诗中的“我”是怎样一个角色? 明确:“我”是抒情主人公。是个觉醒的、有希望的时代新人。 3、诗歌的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句,有怎样的意味?明确:诗歌的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使这个声音成为全诗的主旋律,凝聚着诗人对中华民族顽强生存力的赞美,充满了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而且使悲痛没有沦为伤感,显得悲中有壮,有一种内在的力量。 另外,结构上也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整体效果。修辞上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情感。 (二)分析第一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第一小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