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生物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生物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1届郑州市第一零一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郑州市第一零一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对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A. 在显微镜视野内,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B. 在显微镜视野中存在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二倍的细胞 C. 所有细胞中,处于分裂中期和后期的细胞最好辨认 D.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精原细胞变为精子的过程 2.下列是一组探究生长素的对照实验,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对照实验证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 该实验不能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 C. 甲和乙对照证明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D. 该实验不能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催化化学反应的原理是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 ③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④酶都是蛋白质 ⑤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酶在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起催化作用 A.③⑤⑧ B.③④⑧ C.②③⑦ D.①②⑥ 4.如图是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若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首先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把细胞③移到视野正中央 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提升镜筒使高倍镜到位 C.高倍镜下,显微镜视野变暗但细胞③图像变大 D.换高倍镜后,通过改用凹面镜、大光圈将视野调亮 5.下图是细胞增殖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图①所示的时期,细胞在显微镜下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B. 图②所示的时期,细胞内发生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 图③所示的时期,细胞内的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 D. 图④所示的时期,细胞中的DNA数目不变,但染色体数量加倍 6.下图表示人体中细胞甲分泌化学物质a与细胞乙结合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a为TRH,则乙为垂体, B. 若a为淋巴因子,则乙可以是B细胞 C. 若a为神经递质,则与其合成和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 当碘元素摄入不足时,TRH的含量较高 7.假性过敏是机体内稳态部分失调的结果,在临床上的症状类似过敏反应,如皮肤出现红肿、刺痛等症状,但缺乏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关于假性过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假性过敏也是接触过敏原后导致的

2021年郑州市第三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1年郑州市第三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消化的主要场所。溶酶体的内部为酸性环境(pH≈5),与细胞质基质(pH≈7.2)显著不同。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具有催化作用 B. 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不会被自身水解酶水解 C. 溶酶体内pH升高会影响其细胞内消化功能 D. 动物细胞溶酶体在维持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2.下面是某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三个细胞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均来自甲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细胞产生的突变基因肯定可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 B. 乙细胞和丙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C. 丙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或AB D. 若该动物产生基因型为Aab的配子,则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3.下列对“细胞学说”理解合理的是 ①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②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③提出了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④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果蝇有4对同源染色体(不考虑交叉互换),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雄性个体,分别能产生多少种精子? A.2、16 B.2、8 C.4、16 D.4、8 5.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分子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发挥功能 B.核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主要能量 C.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镁和氮 D.DNA空间结构为双螺旋结构,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2020-2021学年郑州一中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郑州一中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 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格里菲思的实验指出了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是转化因子作用的结果 B.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标记T2噬菌体的D N A时利用了含32P的大肠杆菌 D.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的噬菌体这一组的沉淀物放射性偏低 2. 下图是细胞间信息交流两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A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最终作用于B细胞 B.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通过图2的方式实现 C.若图2中甲是发出信号细胞,则乙是靶细胞 D.植物细胞间通过图1进行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通过图2进行信息交流 3. 具有M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含有a个腺嘌呤,该片段第b次复制需要多少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A.(2b-1)·(M-a) B.(2b-1)·(M/2-a) C.2b-1·(M-a) D.2b·(M/2-a) 4. 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 水分子通过细胞壁 B. 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

C. 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D. 蔗糖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5. RNase P是一种核酸内切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无活性的RNase P通过与前体tRNA特异性结合被激活,激活的RNase P剪切前体tRNA,所得的成熟tRNA进入细胞质基质中发挥作用。以下关于RNase P 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过破坏磷酸二酯键剪切前体tRNA B.RNase P能够催化tRNA基因的转录 C.RNase P可能存在于细胞核或某些细胞器中 D.pH、温度都会影响RNase P的活性 6. 下列观点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B.地理隔离阻碍了不同种群间基因的自由交流 C.生物进化则一定形成了新物种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 7. 小麦籽粒的颜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所控制,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就表现红色,只有全隐性为白色。下列对各杂交实验双亲基因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红粒×红粒→3红粒:1白粒①红粒×红粒→63红粒:1白粒 ①红粒×红粒→7红粒:1白粒①红粒×白粒→7红粒:1白粒 A.①杂交实验中双亲的基因型组合共有5种 B.①杂交实验中双亲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①杂交实验中双亲的基因型组合只有一种 D.①杂交实验中双亲的基因型是确定的 8. 下图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基本操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选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观察 B.d步骤可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的现象 C.f步骤可观察到植物细胞的体积在逐渐增大

河南省郑州市第106中学2024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使东北虎种群的自然栖息地被分割成很多片段,导致其种群密度下降甚至走向灭绝。栖息地片段化将会 A.有利于东北虎个体的迁入、迁出及个体间的交流 B.使东北虎的捕食更方便,利于其生存与繁衍 C.使东北虎种群活动空间变小,种内斗争加剧 D.使东北虎繁殖加快,进而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差别不会太大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种群数量变化均符合“S”型曲线 C.群落演替可能会使群落的结构变的更简单,稳定性更低 D.若种群中年龄组成维持稳定,种群密度就会一直维持稳定 3.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大致相同 B.最简单的生命也需要C、H、O、N、P等元素 C.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在生物体内都能找到 D.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因此在细胞中含量最高 4.据图分析有关溶酶体的功能正确的是 A.各种细胞内都含有溶酶体,能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结构特点有关 D.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

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C.EF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CD段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 2.一个家庭中,一对夫妇都表现正常,但是生了一个白化病兼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孩子是男孩,其色盲基因可能来自祖母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是白化病的概率是1/8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色盲女儿的概率是0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4 3.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单细胞生物都可通过溶酶体将进入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水解 B.溶酶体能将病菌分解后的产物都排出体外 C.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蓝藻置于清水中,细胞形态变化最大的是蓝藻 D.核孔和核膜在功能上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4.图1为一只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示意图,图2所示为该果蝇体内某一细胞分裂图像中部分染色体的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2021届郑州市新意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郑州市新意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起源假说”认为:线粒体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需氧型细菌演化而成的,而叶绿体则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蓝藻(光合细菌)演化成的。下列叙述不支持该假说的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核糖体 B.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C.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两层生物膜的细胞器 D.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2.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 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3. 如图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单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f是核糖,则该物质是DNA的基本单位 B. 若n是U(尿嘧啶),则d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C.d含有的P元素在n中 D. 神经细胞中所含的d有四种 4. 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叶绿体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 5.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假设鹰的食物来源中,蛇和野兔分别占1/5、4/5,那么如果青草增加M千克,鹰的体重至少增加多少千克() A.M/280 B.M/400 C.7M/1000 D.11M/375 6. 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C. 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7.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会发生在整个生命历程 B.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C.人胚胎发育时期不存在细胞凋亡 D.细胞凋亡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8. 参与构成叶绿素和血红素的特有化学元素分别是() A.Mg和Fe B.Mg和Ca C.Na和Fe D.Na和Ca 9. 下列关于A 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称三磷酸腺嘌呤 B.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供能机制是动物和植物特有的 D.水解时靠近A的高能磷酸键优先断裂 10. 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试题(一模)生物+Word版含答案

郑州市2024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生物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组成生物体的细胞虽然多种多样,但也具有统一性。下列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统一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以DNA为遗传物质 B.都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 C.都经过转录和翻译合成蛋白质 D.都具有相同的细胞器 2.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均能以胞吞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 B.合成时均需要模板、原料、酶、能量等条件 C.都由单体聚合组成,单体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D.都能在人体肠道内水解为单体 3.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变性的蛋白质不能使双缩脲试剂产生颜色反应 C.人体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糖原都能分解为葡萄糖来提高血糖浓度 D. DNA、RNA中都有磷酸二酯键,但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4.下图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原尿中Na+和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B.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 C.细胞内较低的Na+浓度需要消耗ATP来维持 D.如果转运蛋白1缺陷,可能导致原尿中的葡萄糖无法完全重吸收 5.下图是细胞通过胞吐向外分泌某种物质的过程:细胞接收到胞外信号的刺激后,分泌小泡与

细胞膜融合,将分泌物释放到细胞外。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图示膜结构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B.激素和神经递质可作为引起胞吐的信号 C.信号与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 D.图中高尔基体负责分泌物质的合成和加工 6.下列是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斐林试剂可验证酶的专一性 B.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C.在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可选用FeCl3和过氧化氢酶分别催化等量H2O2分解,检测 产生的气体总量 D.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顺序:加入已预保温的淀粉→加入已预保温的淀粉酶→加 入缓冲液→保温反应→滴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7.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ATP显著少于有氧呼吸,是因为有更多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降低温度可降低其耗氧速率 C.人体内的CO2都是有氧呼吸产生的 D.伤口宜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有利于促进伤口细胞的有氧呼吸 8.乙醇脱氢酶(ADH)和乳酸脱氢酶(LDH)分别是催化产酒精的无氧呼吸、产乳酸的无氧呼吸过程中的关键酶,下图表示某花生品种在水淹条件下根细胞内ADH和LDH的活性变化,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 ADH和LDH均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每分子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生成的A TP与产生乳酸时生成的一样多 C.花生根细胞既能进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也能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 D.第3天后ADH和LDH活性均下降,说明花生植株已经适应无氧环境 9.下图表示某植物同化CO2的过程,夜晚气孔开放,吸收CO2并转化为苹果酸储存起来;

2020-2021学年郑州市101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郑州市101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 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 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 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2.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与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低倍镜可以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B.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统计时,应将培养液滴在计数室上,盖上盖玻片后再计数 C.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可观察到部分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D.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需要提前做预实验,以免资源浪费 3. 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A.甲物质的运输被促进 B.乙物质的运输被促进 C.甲物质的运输被抑制 D.乙物质的运输被抑制 4. 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I-IV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Ⅰ-Ⅰ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B. 成体干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 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凋亡,此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 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含量增多 5. 下图是健康志愿者在运动前(a)、运动刚停止时(b)以及运动结束3小时后(c),血液内“减肥激素”的含量,该激素由脂肪细胞产生,能促进脂肪分解产生热量。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脂肪细胞是减肥激素的分泌细胞而非靶细胞 B. 图示说明运动能促进减肥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C. 减肥激素减少可能是发挥完作用后灭活导致的 D. 寒冷环境中脂肪细胞分泌的减肥激素可能会增多 6.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B.发生在体细胞的突变一定不能遗传给后代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部分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 7. 人体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下图示排尿反射过程。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排尿活动的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 B.若P处受损膀胱将无法排出尿液 C.人产生尿意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成人适时排尿体现神经分级调节 8.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2020年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脂质是组成细胞的必要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糖类耗氧多 B.磷脂与胆固醇都是脂质,都是植物细胞细胞膜不可缺少的成分 C.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过高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D.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还有缓冲,减压作用,易溶于水 2.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 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 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 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3. 下列有关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模拟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琼脂块大小模拟细胞大小 B. 琼脂块边长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 C. 琼脂块的体积越小,NaOH在其内的扩散速率越快 D.NaOH扩散的体积与琼脂块的体积比最大的是最小的琼脂块 4. 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正确的叙述是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 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5. 各种细胞器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关 B. 中心体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2021年郑州市第一零一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郑州市第一零一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2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型相同的植株,F1中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植株分别与矮秆感病植株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的表型的比例理论上为() A.9∶3∶3∶1 B.1∶1∶1∶1 C.4∶2∶2∶1 D.3∶1∶3∶1 2. 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12和10 B.798、10和8 C.799、12和10 D.799、10和8 3. 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和的基因型不同 C. 若与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5/51 D. 若和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 4. 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加工 C.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D.高尔基体与细胞膜直接相连,有利于物质运输 5.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它能参与某些代谢过程 B. 胆固醇是构成所有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 多肽链在核糖体上形成后不一定具有生物活性 D. 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6.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 若靶细胞属于垂体,则分泌细胞一定是下丘脑细胞 C. 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器官可能是甲状腺、性腺、肾上腺 D. 体温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可能涉及这种调节方式 7. 有关细胞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人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同 C.核糖体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质中都具有的细胞器 D.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工合作,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 8. 环境中的汞、铅等重金属随食物、饮水进入生物体内以后储存在脂肪、神经组织中而不容易排出体外。

河南省郑州2022_2023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郑州市202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生物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各种化合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无机盐溶解在水中才能被细胞吸收 B.氧气充足时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分解,无氧时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 C.激素﹑溶菌酶、神经递质都具有专一性 D.RNA与DNA结构相似,且一般是单链,能通过核孔,适于作DNA的信使 2.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的部分结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只有①具有双层膜结构 B.乳酸菌细胞内只含有图中的①结构 C.图中①的形成与①有关,细胞骨架成分的合成与①有关 D.若①被破坏,将导致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无法加倍 3.人体内的维生素D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合成,也可以从动物肝脏、蛋黄、牛奶等食物中获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物质,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防止肌肉抽搐 D.过度防晒可能会有缺钙的风险,需要在饮食中补充维生素D 4.V—ATPase是溶酶体膜上的一种带有糖链的蛋白质,其形成过程类似于分泌蛋白。V—A TPase能催化ATP水解,并利用释放的能量转运H+,使溶酶体内的pH值降低。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V—ATPase的糖链可能是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上形成的 B.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在中性环境中催化效率最高 C.V—ATPase具有运输和催化双重功能,其转运H+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D.V—ATPase 的合成和运输过程,说明了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 5.大树移栽后要及时浇水,还可采用“植物吊瓶”给树木输液来提高成活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浇水后,当水分子进出根细胞的速率相等时,原生质层两侧的液体浓度也相等

2022届河南省郑州市106中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搅拌和离心,以上4个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B.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D.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2.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探究无氧呼吸的装置需要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后再封口放置一段时间B.“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与“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实验中,对照组均存在微生物,实验组均不存在 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需要先将盖玻片盖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的边缘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需采用细菌培养技术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3.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 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C.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4.下列有关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C、H、O、N元素的有机物属于生物大分子 B.DNA分子解旋后,空间结构改变,将失去其功能 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D.性激素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可调节生命活动 5.某科研机构对一狭长荒地进行多年跟踪调查,统计其中植物的种类和物种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一模)生物试题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如图是一对青年夫妇关于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为a)和色盲(致病基因为b)的遗传分析图谱,甲~庚表示不同的细胞,已细胞发育形成的个体患两种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乙和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X B和aY B.该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3/8 C.图示过程中不会出现DNA和染色体同时加倍的情况 D.正常情况下,庚形成的个体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6 2.下列有关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明显缩短DNA 分子复制所需要的时间主要是依靠半保留复制方式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捕食者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能避免生态系统中出现占绝对优势的物种 D.高等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能使性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 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掌政镇黄河旅游度假村为打造黄河流域第一村,将其景观空间格局以成片的农田为基底,以村落、池塘等为斑块,以道路、林带、河流等为廊道,建造桑基鱼塘,市民对其交口称赞:将度假村打造成了全国美丽乡村的样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农田群落物种高度相近,且组成比较简单,因此不具有群落的水平结构 B.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C.实施美丽乡村项目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乡村绿地能调节当地气候、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4.镜检玉米花粉母细胞时,发现细胞内正在联会的两对非同源染色体呈异常的“十”字型结构如图所示(图中字母为染色体上的基因)。据此可推断()

2021届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 B. 细胞癌变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 C. 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细胞编程性死亡来完成的 D. 衰老细胞中代谢速率的减慢与细胞内水分的减少有关 2. 图甲表示一个渗透作用装置,将半透膜袋缚于玻璃管下端,半透膜袋内部装有60mL质量浓度为0.3g/mL 的蔗糖溶液;图乙表示放置在某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图丙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中,若将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换为质量浓度为0.3g/mL的淀粉溶液,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会降低 B. 图乙表示的植物细胞在某溶液中处理的10min内发生质壁分离,10min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 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 D. 图丙中,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3.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B.胆固醇既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又能促进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 C.维生素D属于脂质,在生物体内具有促进钙和磷吸收的作用 D.动物的脂肪细胞中含有脂肪,其他细胞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脂肪 4. 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A. 适当撤减衣服 B.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5.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 有无核物质 B. 有无细胞质 C. 有无核膜 D. 有无细胞膜 6. 下列表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去路,其中胰岛素影响的过程是() A. 抑制①①①,促进①①①① B. 抑制①①,只促进①①① C. 抑制①①,促进①①①① D. 抑制①①①,促进①①① 7. 关于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参与细胞免疫,后者参与体液免疫 B.前者直接杀死病原体,后者杀死靶细胞 C.前者分泌抗体,后者杀死受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D.病原体首次进入机体时,前者发挥作用;再次进入机体时,后者发挥作用 8. 下面两图表示细胞内的两种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表示转录,该过程发生时模板与产物间有氢键的形成与断裂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现有矮杆(抗倒伏)不抗病的水稻和高杆(不抗倒伏)抗病的水稻品种,要培育出抗倒伏抗病的新品种,最简单的育种方式是() A.单倍体育种B.转基因技术C.多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 2.某纯种紫花顶生豌豆与纯种白花腋生豌豆杂交,由于某种基因型的花粉败育,F2的四种表现型比例为5:3:3:l,根据题目所给条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对相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都不能判断 C.F1测交后代只能表现出3种表现型D.亲本均仅存在一对隐性基因 3.分解代谢是异化作用的别称,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异化作用的重要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可以完成稳定化学能向活跃化学能的转换 B.运动员比赛过程中,CO2的产生量一定多于O2的消耗量 C.富含脂肪的种子萌发时,CO2的产生量可能少于O2的消耗量 D.不同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可能生成相同物质 4.从某二倍体动物的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通过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染色体变异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统计如甲图,乙图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对图中所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B组细胞有些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B.甲图中A组细胞都是次级性母细胞 C.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图细胞属于甲图中B组类型 D.甲图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5.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分析有错误的是() A.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B.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其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90.0分)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B. 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C. 高尔基体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D. 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并不消耗能量 2.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变性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B. 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都是蛋白质 C. 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丧失 D. 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3.如图为几种物质进出某哺乳动物细胞膜的示意图,甲侧为细胞膜的外侧,图中膜两 侧符号的多少代表对应物质的相对浓度。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同一种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 B. 细胞膜上同一种转运蛋白(如离子泵)可运载不同的物质 C. 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不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 D. Na+以被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不消耗ATP 4.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 了两次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观察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变化的形态使用的都是低倍镜 B. 第一次处理滴加的液体为0.3g/mL的蔗糖溶液,第二次滴加的液体为清水 C. 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D.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5.如图表示底物和两种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机理,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抑制剂1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 B. 抑制剂1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C. 在含有抑制剂1的酶促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D. 增加底物浓度会减弱抑制剂2的抑制作用 6.关于细胞内物质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无氧条件下,在酵母菌细胞中,可发生葡萄糖→酒精 B. 在吞噬细胞溶酶体中,可发生核酸→核苷酸 C. 在硝化细菌中,可发生二氧化碳→有机物 D. 在肌细胞线粒体中,可发生葡萄糖→二氧化碳 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A. 用乳酸菌制酸奶时,应先通气再密封,利于乳酸菌发酵 B. 温室大棚上面的玻璃,无色的要好于红色的 C. 栽培农作物要中耕松土,作用是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促进根系的呼吸作用 D. 瓜果蔬菜应在低氧而不是完全无氧的条件下储存 8.幽门螺旋杆菌于201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一类致癌物。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 于人体胃中,是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体检时可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NH3和13CO2。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3CO2。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幽门螺旋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型 B. 受试者吹出的气体中不含有13CO2说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较高 C. 幽门螺旋杆菌虽然可以产生脲酶,但是不具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 幽门螺旋杆菌适宜在酸性条件下生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