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规划-A3-0320-2

h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规划-A3-0320-2

h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规划-A3-0320-2
h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规划-A3-0320-2

河南省平顶山市

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规划

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

二〇〇七年三月

河南省平顶山市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规划编制人员名单总规划师:杨力民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

项目负责:张方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宝昌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

项目参加人员:

孔庆森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刘守先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杨竹影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王安平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刘军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工程师

徐灵枝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肖逸飞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

吕伟兵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谢海波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

合作单位及人员:

魏道宽天瑞集团总工高级工程师

目录

规划背景--------------------------------------------------------------------------------------------------------------1

第一篇规划区现状分析-----------------------------------------------------------------------------------------2第一章区位关系---------------------------------------------------------------------------------------------------2

一、区域位置-----------------------------------------------------------------------------------------------------2

二、区域交通情况-----------------------------------------------------------------------------------------------2

三、区域资源状况-----------------------------------------------------------------------------------------------2第二章规划区现状综述------------------------------------------------------------------------------------------3

一、地理位置-----------------------------------------------------------------------------------------------------3

二、地形地貌-----------------------------------------------------------------------------------------------------3

三、水文情况-----------------------------------------------------------------------------------------------------3

四、气候情况-----------------------------------------------------------------------------------------------------3第三章 SWOT分析-----------------------------------------------------------------------------------------------4

一、优势(S TRENGTH)-------------------------------------------------------------------------------------------4

二、劣势(W EAKNESSES)----------------------------------------------------------------------------------------4

三、机会(O PPORTUNITIES)-------------------------------------------------------------------------------------4

四、威胁(T HREATS)--------------------------------------------------------------------------------------------4

五、SWOT战略分析----------------------------------------------------------------------------------------------5

第二篇市场分析与开发战略-----------------------------------------------------------------------------------6第一章城市游憩需求分析---------------------------------------------------------------------------------------6第二章市场定位与战略计划------------------------------------------------------------------------------------7

一、客源市场定位-----------------------------------------------------------------------------------------------7

二、战略计划-----------------------------------------------------------------------------------------------------8

三、城市功能-----------------------------------------------------------------------------------------------------8

(一)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8(二)保护城市生态核心--------------------------------------------------------------------------------------8(三)创建新城新亮点-----------------------------------------------------------------------------------------8

第三章发展思路---------------------------------------------------------------------------------------------------9

一、开发思路-----------------------------------------------------------------------------------------------------9

(一)总体思路--------------------------------------------------------------------------------------------------9(二)开发指导思想--------------------------------------------------------------------------------------------9(三)开发基本原则--------------------------------------------------------------------------------------------9

二、开发定位-----------------------------------------------------------------------------------------------------9

三、总体开发框架-----------------------------------------------------------------------------------------------9第四章节庆策划--------------------------------------------------------------------------------------------------11

一、楹联征集题写---------------------------------------------------------------------------------------------11

二、半岛湿地保护周------------------------------------------------------------------------------------------11

三、应国文化国际研讨会------------------------------------------------------------------------------------11

第三篇规划说明-----------------------------------------------------------------------------------------------12第一章规划总则-------------------------------------------------------------------------------------------------12

一、规划依据--------------------------------------------------------------------------------------------------12

二、规划原则--------------------------------------------------------------------------------------------------12

三、规划范围--------------------------------------------------------------------------------------------------12

四、规划期限--------------------------------------------------------------------------------------------------13第二章功能定位与规模预测----------------------------------------------------------------------------------14

一、定位与目标-----------------------------------------------------------------------------------------------14

二、生态容量与人口规模预测-----------------------------------------------------------------------------14第三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16

一、功能分区--------------------------------------------------------------------------------------------------16

二、规划布局--------------------------------------------------------------------------------------------------16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17

一、土地利用现状--------------------------------------------------------------------------------------------17

二、土地利用规划--------------------------------------------------------------------------------------------17第五章景观绿地系统规划-------------------------------------------------------------------------------------18

一、景观视线分析--------------------------------------------------------------------------------------------18

二、水系景观分析--------------------------------------------------------------------------------------------18

三、绿化景观规划--------------------------------------------------------------------------------------------18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19

一、规划原则--------------------------------------------------------------------------------------------------19

二、对外交通--------------------------------------------------------------------------------------------------19

三、内部交通--------------------------------------------------------------------------------------------------19

四、公共交通--------------------------------------------------------------------------------------------------19

五、道路系统规划--------------------------------------------------------------------------------------------19第七章分区与重要景点规划----------------------------------------------------------------------------------21

一、应国文化园区--------------------------------------------------------------------------------------------21

二、观光休闲园区--------------------------------------------------------------------------------------------21

三、人工湿地生态园区--------------------------------------------------------------------------------------22第八章游线组织与解说系统规划----------------------------------------------------------------------------25

一、旅游线路规划--------------------------------------------------------------------------------------------25

二、湿地专线旅游通道--------------------------------------------------------------------------------------25

三、解说系统规划---------------------------------------------------------------------------------------------25第九章其他专项规划-------------------------------------------------------------------------------------------27

一、岸线景观规划---------------------------------------------------------------------------------------------27

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27

三、竖向设计---------------------------------------------------------------------------------------------------28

四、生态湿地水处理规划------------------------------------------------------------------------------------28

五、综合防灾规划---------------------------------------------------------------------------------------------29

六、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9

七、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9第十章分期实施规划-------------------------------------------------------------------------------------------30

一、分期规划原则---------------------------------------------------------------------------------------------30

二、分期建设规划---------------------------------------------------------------------------------------------30

规划背景

湿地是水陆过渡地带的总称。通俗讲是指地表常年或经常覆盖有水的自然或人工区域。在环境领域,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它利用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湿地具有以下功能:

a.净化水质;

b.储存洪水、暴雨径流和地表径流;

c.作为鱼类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d.休闲娱乐如观鸟和摄影;

e.运动娱乐如打猎;

f.教育和研究;

g.美学及景观价值。

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以下简称规划区)位于城市新城区纬一路南,是城市生态保障的重要区域。拟将规划区规划建设为一个绿色生态地带,成为平顶山市区与白龟山水库之间天然屏障,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供广大市民娱乐和休憩。它将规划建设成为充满文化品位、满足平顶山建设新城区要求、适于白龟山水

库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延伸、环境优美的公众活动中心。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已经开始提高生活质量的城市居民越来越重视工作之余的生活,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处于良好状态。花山半岛是平顶山市珍贵而独特的城市绿肺,其西侧生态湿地则是平顶山市重要的城市绿肾,如何保护并开发这样的生态空间对于一个城市尤为重要。

项目的设计理念在于运用一种生态与景观相辅相成的手法体现湿地的象征性意义;创造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在同一个基础环境中和谐共存。

规划研究以规划一个“生态、文化、休闲的绿心”为目标,以“城市生态空间的核心组成部分,城市功能的有效补充与延伸”为定位,由人工湿地生态园区、应国文化园区、观光休闲园区三个功能区组成,与绿地、水体等开敞空间相互融合,创造山环水绕的城市休闲空间。

一个健康的城市生态环境是健康的自然环境、健康的经济环境以及健康的社会环境的综合体。

本设计理念来源于平顶山市本身强烈的生态特性:城市、居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要求。

第一篇规划区现状分析

第一章区位关系

一、区域位置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纬33°08’-34°20’,东经112°4’-113°45’之间。东与漯河市、驻马店市、许昌市交界;西与洛阳市为邻;南与南阳市相连;北与郑州市、许昌市接壤。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总人口490万。市区面积70多平方公里,人口91.2万。新城区位于老城区西部约9公里处,北依香山,南邻白龟山水库,漯宝铁路、洛平漯高速公路、湛河自西而东横贯其北部,西干渠纵贯南北。西部在宝丰县境内有联系郑州、石人山风景区的高速公路以及宝丰铁路客运站,使新城区成为西部进出平顶山市的门户和窗口。

规划区位于新城区西南片区,北面接纬一路连接新城区西组团,南面、东面紧邻白龟山水库,西面以应河为界。可揽碧波浩淼的白龟山水库之秀姿,可究历史悠久的应国古墓之神秘,可赏如火如荼建设的新城区风貌,可享环境优美的省级湿地保护区之美景。可以这样说,在这里平顶山的历史文化、生态绿意、新城生气、湖光秀景一览无遗。二、区域交通情况

平顶山市域范围内焦枝铁路贯穿南北,横贯市区的漯宝铁路连接京广和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众多的铁路专用线遍布市区,境内铁路总长400多公里。还拥有国、省干线公路2600多公里。许—平—南、漯—平—洛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郑—石、太—澳高速公路正在紧张建设,构成“双十字”交通路网,同全国高速公路网相连。周边有新郑、洛阳、南阳3个航空港,有高速公路直达。外界入境非常便捷。

根据《平顶山市新城区分区规划》,新城区重点发展公共交通,要建立起完善高效的公交网络,形成公共交通为主、个体交通为辅的大城市交通结构;建立与城市布局和土地使用相适应,由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促进并引导城市有序而合理地发展。

由于规划区域地处平顶山新城区,北面纬一路为主干道与宝丰县、市中心区相连,联系鲁平大道、洛—平—漯公路、漯宝铁路。交通四通八达,联系方便。

三、区域资源状况

1、旅游资源状况

平顶山的旅游资源单体总数位居全省第二位,景点如云,难以尽数。叶县县衙是我国现存古代衙署中唯一的明代县衙建筑,有70多件全国稀世珍宝。平顶山特色旅游线路多达8条:伏牛山风光游,可尽观石人山、画眉谷、十八垛、六羊山美景;寻根谒祖游,刘姓与叶姓、沈姓后裔可到昭平湖、叶县寻根问祖;古建筑文化游,汝州风穴寺、叶县文庙以及郏县三苏园、临沣古寨等会带你回访过去;佛教文化游,风穴寺、香山寺、白雀寺、文殊寺、佛泉寺能让你饱览佛教文化;休闲度假游,舞钢市石漫滩水库、二郎山、灯台架使你流连于山水;都市风光游,新城区、白龟山水库、湛河夜景、山顶公园的时代气息会令人振奋;汝瓷文化游、民俗风情游,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张公巷汝官窑遗址、汝瓷作坊,马街书会、赵庄魔术,各色各类,不一而足。

平顶山市传统的旅游开发集中于三种类型:一是以文化旅游产品;二是宗教游憩产品;三是以山岳资源为代表的自然风光。但是城市滨水休闲产品还没有得

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2、地区滨水休闲资源状况

平顶山市境内河流众多,均属淮河水系。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25条,建有各类水库170座,其中大型水库5座,即白龟山、昭平台、石漫滩、田岗、孤石滩水库,较大的河流有沙河、北汝河、澧河、干江河等。市区滨水资源丰富,东面有东湖,西南面有白龟山水库,南面有大沙河环抱,市区内以湿地水景为特色的生态公园和数十个采矿塌陷区形成的坑塘湖池,更为可贵的是风景如画的湛河穿城而过。这样的山水环境和形胜1在全省18个地市中也是很少有的。而且不少滨水休憩湿地均是尚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

3、新城区西南、白龟山水库北岸湿地片区景观资源状况

此片区位于新城区纬一路以南、白龟山水库北岸,一面临水,一面连新城区。包括滨湖公园、休闲公园、体育公园、花山半岛、省级湿地保护区等。

片区主要景区:

(1)花山生态景观旅游区:以以安静、惬意为特色,可以开展休闲、文化、健身、餐饮等旅游项目,同时起到城市防洪的作用。

(2)凤凰山生态景观旅游区:以幽静、休闲为特色,可以开展科普教育教育游、自然生态游、休闲度假等项目。

(3)应山生态景观旅游区:规划以生态观光为主,以幽静、休闲为主要特色;可以开展会议培训、修疗、休闲体育、文化娱乐等项目。

(4)滨湖旅游观光带:以繁华、喧闹、富有活力为特色,规划以行政中心区为中心,环湖(水库)布置一条滨湖旅游观光带,配建有滨湖公园、生态观光区、大型观海广场、滨湖步行道等。

(5)白龟山水库湿地省级保护区:以湖泊文化、湿地景观为特色,可以开展鸟类观赏、湿地体验、生态教育等项目

另外还有规划中的水湾公园、凤凰山水上乐园、紫金山水湾度假区、水上船文化博物园、中心区湖滨公园、湿地候鸟生态园、鱼米之乡观光园、应国文化园等风景旅游区,还有连接香山寺、城区、平西湖的四条南北向绿化生态廊道及道路景观带。

1形胜是对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环境优势的概括。第二章规划区现状综述

一、地理位置

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位于平顶山市新城区南部,白龟山水库(平西湖)北岸。规划区大致位于东经113°06′48″至113°09′55″,北纬33°46′56″至33°44′59″之间。规划区北面紧邻平顶山新区西组团,西面以应河为界,南面、东面均临白龟山水库。

二、地形地貌

规划区是白龟山水库向城市陆地过渡的地带,地势较低,水源充足,地形适当,半岛为高地,西部为大小不一的不规则水面,整个区域为两面环水库。地形变化主要在海拔102-112米之间,坡度平缓,东西两端地势比中间高。土地类型主要为池塘、旱地、菜地等农用地,湖岸水坝,应国公墓保护用地和未利用地。

三、水文情况

平顶山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10毫米,其中45%的降水形成径流。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1.68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为24.6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储量为7.4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32.1亿立方米。规划区紧邻白龟山水库,水量充沛;规划范围内有应河流入,属淮河水系,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水质较好。白龟山水库水面面积90平方公里,总库容7.31亿立方米,年均供水量3.75亿立方米,监测水质属于Ⅱ类水质标准。

四、气候情况

平顶山市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 15.0 ℃,无霜期为 228 天,年平均降水量 745.8 毫米。热量资源丰富。

第三章 SWOT分析

通过对组织自身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es),以及组织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分析,提出最合适的战略选择,找准花山半岛的发展定位,确定发展步骤。

一、优势(Strength)

1、资源环境优势

环境优良:规划区临近水库,两面环水,西连应国公墓保护区,邻近应河,东部为农业种植区,西部为渔业养殖区。

文化深厚:平顶山市是古应国国都和楚国旧地,文化资源深厚,以古应国文化和东周文化为代表。

湿地生态:半岛地区水源充足,地势平缓,适宜水生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开展湿地游憩活动。

2、区位交通优势

规划区北部为新区城市交通干道。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为半岛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市民游憩、游客休闲度假提供了便利。

二、劣势(Weaknesses)

1、生态环境脆弱

项目位于城市与城市备用水源之间,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同时对城市的防洪意义重大,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及开发必然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增加项目建设外部成本。

2、资金投入大

由于项目的特殊地位,项目建设需首先遵循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规划建设要高起点、高投入,增大开发的难度。为保证项目的科学运营,这需要社会资本的介入与政府的全面协调。三、机会(Opportunities)

1、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平顶山市目前正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创优为载体,推进城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推动城市竞争力增强。平顶山市以创优为载体,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这必然为项目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项目将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休憩空间,填补城市湿地生态园的空白,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项目。

2、建立白龟山水库湿地的机遇

白龟山水库湿地是河南省“十一五”期间规划建立的6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项目毗邻白龟山水库,是白龟山水库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龟山水库湿地的建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将为项目发展提供良好的大环境,提升项目地位,实现整个地区湿地保护的普遍化和半岛湿地生态园的精品化。

3、政策扶持

平顶山市将旅游业发展作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项目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生态平衡,改善新城区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城市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市政府非常重视半岛地区的发展,在项目规划中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重视,这将为项目的开发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四、威胁(Threats)

1、替代效应

目前,河南省境内建立了国家、省级湿地保护区14个,其中黄河湿地、豫北黄河故道湿地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十一五”期间还将建立包括白龟山水库湿地在内的六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河南省第一个湿地公园——信阳两河口湿地公园已批复同意建立。众多湿地保护区的建立和河南首个省级湿地公园的建立形成了替代效应,对规划区的客源市场存在威胁。

2、生态威胁

项目现状的土地类型以池塘、旱地等农用地为主,区域水系紊乱,生态环境

趋于恶化,加之生态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必然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带来新的课题,对项目开发建设带来阻力。

五、SWOT战略分析

基于SWOT分析,规划区发展战略选择是组织自身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es),外部环境所包含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二者相互匹配形成的SWOT战略矩阵:提出SO、WO、ST和WT四个战略,参考表5-1。

1、优势机会(SO)战略

SO战略是一种发挥组织内部优势而利用组织外部机会的战略。

9建立湿地生态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区域生态平衡,构建城市生态腹地,建立湿地保护科普教育基地,成为结合湿地保护和市民休闲的生

态建设精品(S1,O2);

9利用规划区的区域和交通优势,改善生态环境,挖掘地方文化,构建文化气息浓厚、生态景观独特的高质量市民游憩空间,打造城市生态、市

民休闲与游憩相结合的综合性城市空间(S2,O2,O3)。

2、劣势机会(WO)分析

WO战略目标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劣势。

9政府有效协调,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缔造城市名片(W1,O1);

9引进社会资本,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与环境协调的市民休闲设施与服务设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观环境,发展湿地观光和城市休闲(W2,

O1,O2)。

3、优势威胁(ST)分析

ST战略是利用本组织的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的影响。

9加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使之成为改善平顶山市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精品,保护城市生态平衡(S1,T1);

9区别于普通的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创造一个湿地景观集聚展示,具有地方文化,融合湿地观光、市民休闲、运动、度假等高端消费的综合

性城市游憩空间(S2,S3,T1,T2)。

4、劣势威胁(WT)分析

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组织内部劣势、同时回避组织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

9营造有别于湿地保护区和其他湿地公园的城市开放空间,形成包括科普教育、游览观光、休憩娱乐、会议度假等功能的城区边缘生态空间(W1,

T1)。

9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接待服务设施,发展游憩项目(W2,W2)。

表1-5-1 SWOT分析矩阵表

内部条件

优势(S)弱点(W)

S1 W1

S2 W2

S3 W3 机会(O) SO战略 WO战略

O1 1 1

O2 2 2

O3 3 3 威胁(T) ST战略 WT战略

T1 1 1

T2 2 2 外

T3 3 3

第二篇市场分析与开发战略

第一章城市游憩需求分析

一、中国休闲时代的到来

2015年前后,经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我国实行五天工作制后,双休日加上“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春节等假期,全年法定假日达114天,城市生活的三分之一时间处于休闲状态。

二、多元化的休闲需求

黄金周制度实施以来,全国各大风景名胜区、旅游区都是人满为患,原本寻求放松的假期成为挤人山人海的奔波和劳累,由于服务的质量还良莠不齐,使得不少城市居民出游归来心情不愉快,反而违背了放假的原来意义。于是现在的消费者开始变得理智多了,经营者也精明多了,人们都在寻求绕开外出旅游这个“独木桥”的新思路。一方面,外出旅游的方式在变化,扎堆旅游的情况在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不是赶着去看景点,而是到郊区躲清净或者是在周末找个城市清净地休憩。另外一方面,还有一些人,在长假期间,没有选择外出旅游,而是选择了另外一些方式(如睡觉、健身等)方式度过长假。由此可见,与人们休闲相关的体育、健身、文娱、培训等文化享受方面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由原来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游览、运动等综合的方向发展。丰富多彩的选择为游憩发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

三、平顶山城市居民休闲的需求

随着平顶山新城区的建设,《平顶山市新城区分区规划》的实施,选择在新城区居住和工作的居民必然越来越多,都市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于是越来越趋向于在业余闲暇时间,在临近地寻找一个能够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地方或者独自一人或者带上一家人或者结朋伴友消遣,这是一种休闲的需求,而且随着新区建设的推进,这个需求将会越来越明显。

四、城市游憩业结构性调整的需求

随着人们阅历的增加和生活水准的提高,游憩的目的由早期的“浏览猎奇型”逐渐转向“休闲体验型”,对景点的选择也更多的由传统的景区景点转向生态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景观。此趋势促使平顶山市在传统的文化、宗教游憩产品已经取得辉煌成就后,必须寻找下一个亮点。而靠近城市的新城区湿地景观资源将为这种结构性调整提供可能。

五、湿地休闲的兴起

休闲是近年来非常被业界看好的游憩项目。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双休日与节假日长假的出现,既提供了巨大的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休闲市场,也为开展休闲活动提供了可能的时间。在湿地保护区外围修建部分度假设施,在湿地保护区的实验区开辟垂钓区、徒步游憩小径、鸟类观赏区等景点,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和休闲度假的需求。同时由于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拥有保护不同类型的典型植物群落、保护鸟类栖息繁殖、处理部分生活污水、自然风光优美的特点和作用。因此湿地休闲地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尤其处于城市的湿地休闲区因为距离近,风光优美,在加拿大、美国、国内黄河入海口湿地等城市居民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都会举家前往,近距离享受田园野趣,充分体验与自然交流的乐趣,使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第二章 市场定位与战略计划

一、客源市场定位

1、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

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处于开发建设的初级阶段,为保证在开发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的原则,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客源市场定位仍以省内客源市场为主,国内其他地区客源市场为辅。海外客源市场为机会市场。

一级客源市场——平顶山、鲁山、舞刚、叶县、宝丰等地客源市场。

平顶山、宝丰、鲁山、舞刚、叶县等地距离规划区较近。加之鲁平大道、洛平漯高速公路、漯宝铁路等快速交通的联系,使得平顶山市辖区范围内城镇到达规划区的行车时间在1-2小时以内。平顶山市总人口近500万,仅市区人口就有近100万人。就业人口多、收入高、节假日多,故出行的人数较多。该区域居民多数有过省内的国内外知名景点、景区,他们希望寻找交通便利、花钱少,既新颖独特、又能修身养性、度假休闲的景点。规划区的特点迎合了都市居民的反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要求和心理倾向。

二级客源市场——为周边地区城市客源

主要有漯河、许昌、郑州、洛阳、南阳、开封等河南省的各大中城市,以及临近省份皖北、鄂北、鲁西南、晋南、陕南等与河南交界的一些城市。公路与高速公路畅通,这些城市与规划区距离约3-6个小时路程,含河南省该市场有1亿多人口。花山半岛城市湿地公园对他们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这是一个逃离喧闹水泥丛林,回归自然、体验原野、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

三级客源市场——国内其他大中城市。

规划区在国内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不仅与省内各大城市有方便的公路、铁路交通,而且与华东、华北、华中、西北等各大城市有通畅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系

统。因此沿线城市的游客也将成为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的潜在客源市场。

2、客源特征预测

在今后的发展中,市内客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主要地位,市外客源会逐年增长。游客以中青年为主,其他年龄段游客所占比例较小。游客停留时间以1天为主,随着设施的不断完善,停留时间会进一步延长。

4、客源市场开发策略 z 推广宣传

有效利用河南省和平顶山市的媒体,如在开园之际和每年五一、十一黄金周,在《大河报》、《平顶山日报》等报纸上作广告;在平顶山、郑州、驻马店、漯河、许昌、南阳、信阳等市县电视台的新闻和专题节目中做宣传;建立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区专业网站,充分利用Internet 网宣传整体形象,不断更新、充实,扩大覆盖面。

z 节庆活动

在规划中提出的节庆活动如楹联征集题写、半岛湿地保护周等,要精心举办,扩大宣传,做到影响力大,名声大,吸引大量的区内外的城市客人,同时应该采取其他相关措施如节庆活动日湿地生态园免票等。树立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良好的形象。

z 市场促销

市场促销是推广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整体形象的重要手段,要有针对性地参加省内外的旅游展销会、博览会,整体展示规划区的形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多渠道、多媒体、多形式宣传,在平顶山市街道、车站、公路两侧特别是在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纬一路、鲁平公路两侧制作广告牌,以提高其知名度。

5、市场开发对策

z 一级客源市场开发对策

根据国内客源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一客源应以回归自然、休闲、娱乐、健身、观光为主要目的,以家庭、结伴或者单人为多,年龄多以中青年为主,包括各个年龄段,滞留时间以1天为多,主要是利用双休日,由于滞留时间短、经济水平低等因素,游客平均消费水平也不会太高。针对这一市场的特点,在营

销上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积极组织大篷车、设立展示台、树立展示板、分发印刷品,利用节庆日开展各类促销活动,也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在电视台登广告、上新闻,在报纸上发布消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z二级客源市场开发对策

针对这一市场可采用直接销售与间接销售相结合的方法,在效益允许的地方,进行直接销售,其它地方可设置招徕窗口,举办发布会,或委托代理商,积极引进客源。

z三级客源市场开发对策

这一客源地的促销以间接为主,直接为辅。

二、战略计划

(一)保护和提升湿地生态现状。

(二)为市民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资源。

(三)营造一个独特的空间感觉。

三、城市功能

(一)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

规划区为平顶山市珍贵而独特的生命摇篮,将其开发成集生态、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城市休闲片区,增加了城市生态功能,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开放空间,为青少年提供了科普教育基地,丰富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吸引力。

(二)保护城市生态核心

项目地区为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的交界线,根据生态学的边界效应,这个区域与深水区的水生生态系统或纯陆地生态系统都不一样,是生态系统最复杂,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保护它就是保护了生态多样性最具活力的部分,保护了城市的生态核。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三)创建新城新亮点

项目依托城市,反作用于城市。项目开发以平顶山市为依托,依据平顶山市新城区的城市规划理念,体现城市特色,融汇文化脉与生态脉,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着眼于城市大格局,在细微处下功夫,使其建成为城市新区新亮点,进而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做出贡献。

第三章发展思路

一、开发思路

(一)总体思路

充分利用规划区中特色的水体资源、湿地生态辅以应国文化资源,策划湿地风光观赏、湿地休闲、生态科普教育、体育运动和休闲度假城市游憩产品,打造城市生态休闲空间,向海内外市场推出具有平顶山特色的城市客厅形象。

(二)开发指导思想

(1)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实施产品体系创新

规划区资源、景观和环境组合优势明显,但无垄断优势。本区应从环境优势和消费需求理念来开发新的特色产品,在项目策划的力度和深度上做文章。

整合自然景观资源和环境优势,加大策划力度,活化景观要素,开发符合现代都市居民群体需求的游憩产品,走产品创新之路,推动新城区建设。

(2)要素整合,结构优化,实现产业系统创新

优化配置食、住、行、游、购、娱要素结构,规划将基础设施如交通、住宿、餐饮等都加以特色化,使它不仅仅是一种特色接待设施,而且成为特色游憩活动;将游憩活动和游憩设施整合融化在一起,基础设施本身也承担了部分游憩活动的功能,在整体上实施规划区产业系统创新。

(3)以休闲观光,生态教育为主

规划区处于白龟山水库湿地、应国文化保护区、应河入湖口等生态敏感区域,不适应开发大体量建筑,不适宜搞大规模的娱乐项目。整体发展应该以休闲观光,生态教育为主。结合体育公园辅之以少量度假、水上餐饮等项目。

(三)开发基本原则

(1)依托资源和环境开发产品

在开发自然、生物和人文资源本身的同时,又把资源组合转化为本区规划的背景和环境,充分发挥资源和环境优势,突出湿地休闲理念,做好生态科普教育和湿地风光观赏游憩产品,增加产品的实用性、参与性与积极性。

(2)餐饮接待与美食保健结合

利用规划区原有的水上餐饮的吸引力和劳动力资源,挖掘平顶山地区特色餐饮工艺,根据养身保健的理念,提取中华民俗美食中的精华,加工特色的豫中美食系列,利用优美的湿地环境。既丰富餐饮美食文化,又符合现代人保健的需求,又可推动湿地休闲产业的延伸。为游憩活动做好配套服务。

(3)休闲娱乐与康体结合

规划中项目参与性、娱乐性无处不在。如花山半岛体育公园的康体运动项目,休闲娱乐性活动结合设计是规划中的创新。游客在参与到休闲娱乐中又获得保健的功效。

(4)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结合

因为本区湿地资源、水体资源具有双重性,既是景观资源又是环境构成要素。

因此在开发游憩产品以及设施建设时,要更加注重保护这些资源。他们是该区生态发展以及整个地域经济发展增长的支撑,更是平顶山可持续发展的依托。

二、开发定位

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开发定位:把湿地、水体、半岛、应国文化资源有机结合,开发城市都市居民需求大的游憩及休闲产品,重点突出湿地生态、滨水休闲、鸟类观赏,整合应国文化人文资源,配套开发应国文化等具历史特征的活动型产品,打“城市湿地”牌,做休闲游憩文章,进而推动休闲观光,带动本区生态环境全面发展。

三、总体开发框架

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项目总体开发框架可以概括为:“四大产品一体开发”。

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主打项目为:湿地生态、滨水休闲、体育休闲、应国文化体验。

1、“四大产品”是指:以“湿地”为依托的湿地生态产品、以“水库”为依

托的滨水休闲产品、以“半岛”为依托的体育休闲产品和以“应国”为依托的应国文化产品。

(1)以“湿地”为依托的湿地生态产品

规划区内湿地资源丰富,植被覆盖良好,湿地植物种类多,栖息鸟类多,生态污染程度低。依托规划区内现有的众多水塘,进行湿地改造,开展鸟类观赏、清晨观日出、黄昏沐晚霞等高品位、特色突出的湿地景观、生态游憩。

(2)以“水库”为依托的滨水休闲产品

白龟山水库为平顶山市区内的人工湖泊,碧波浩渺,既有湖的秀姿,又有海的气魄,根据人们亲水的心理特点,在濒临湖滨处,紧紧围绕水系、建设滨湖步行道路,花山半岛则建设环岛电瓶车道,营造滨水休闲环境,开展环湖自行车、

湖景观赏、滨湖游憩等重点塑造在水文化、放松身心的滨水休闲产品。

(3)以“半岛”为依托的体育休闲产品

花山半岛是规划区内相对海拔较高的区域,良好的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环境,具有非常丰富的负氧离子,适合人们做简单的健身运动,对市内游客具有较强的

吸引力。结合规划区内体育中心建设的需要,依托半岛适宜的地形地势条件,重点开发高尔夫球训练,武术气功、自行车等体育休闲产品。

(4)以“应国”为依托的应国文化产品。

应国公墓是规划区内具有排他性的特色的景观资源,是展示平顶山地区悠久历史文化和古老的应国文化的重要支撑点。根据应国公墓保护范围现状,拟在其保护范围外紧邻区域设立应国文化园,重点开发应国文化博物馆等人文特色突出

的应国文化产品。

2、“一体开发”:一体开发是指,综合考虑规划区内各类资源和要素,整合四大项目,通过有效的交通、游线联系建立一个“城市生态文化休闲空间”。

第四章节庆策划

一、楹联征集题写

悬挂楹联,楹联是民众普遍欢迎的大众文化,也是规划区极佳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生态园楹联以门联为主,置于水榭楼台。

在规划区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网络、平面媒体等多种方式公开对社会征集楹联,设立评委会对征集楹联进行评选,分级别奖励选中者,邀请湿地专家、知名文化人士、书法家等社会名流题写楹联。对楹联征集题写活动要做好宣传报道,扩大报道的受众。

楹联征集题写:一可提高生态园的文化品味,二可起到广告宣传作用,在规划区建设过程中扩大规划区的影响力。

二、半岛湿地保护周

时间:每年2月2日前后

在世界湿地日前后举办半岛湿地保护周活动,根据每年世界湿地的主题,确定半岛湿地生态园的主题,组织青少年参加植树、种草、观鸟、湿地观光等湿地保护活动,邀请生态园专业人士或湿地专家开办讲座,让青少年认识湿地,热爱湿地,保护湿地。

扩大“半岛湿地保护周”宣传力度,营造湿地保护氛围,向市民、游客提供湿地日招贴画和湿地保护小册子,开展湿地观光活动,增加游客的参与性,引导游客参加湿地保护等活动,例如植树活动,生态园提供树苗、工具,开辟一片空地,游客付费或免费植树,游客亲手种植具有象征意义的情侣树、家庭树、友谊树、健康树等,生态园专门制作附有游客姓名和寄语的卡片系于树上。

世界湿地保护日即2月2日,举办半岛湿地保护论坛,邀请国内外湿地保护专家、环保人士、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平顶山市领导参加论坛,共同探讨平顶山市的湿地保护问题。三、应国文化国际研讨会

由平顶山市文化局、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牵头,联合应国文化博物馆、郑州大学、平顶山学院等机构,组织国内外对应国文化、东周文化等有研究的学者、研究机构和团体,在平顶山组织每年一届的应国文化国际研讨会,推动应国文化的研究。同时旅游局等部门适时组织应国古墓的旅游活动周,举办相关的宣

传活动,促进城市居民及外界游客对规划区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篇规划说明

第一章规划总则

总则是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规划的基本规定,包括规划依据、规划原则、规划期限及规划区界定。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号);

9、《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10、《河南省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暂行规定》(河南省建设厅);

11、《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

12、《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务院);

13、《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

14、《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15、《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建设部2005);

1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 T338-2007);

17、《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18、《河南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19、《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环保局等);

20、《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4年—2030年);

21、《河南省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22、《平顶山市新城区分区规划(2004-2020年)》等。二、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过程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在进行规划时,对区域的自然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并给予高度重视和最起码的尊重。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是本地特色的最基本的体现。自然生态成为维系区域生命功能的最基本和最有活力的基础。

2、整体规划原则:

景观生态设计是对整体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设计,设计目标是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区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生命系统,要保证区域各组成元素达到最优的配置就必须正确定位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向,综合研究土地功能布局和公共基础设施组织。

3、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不论哪一类的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都会对资源本身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要注意对资源的保护和资源新建环境的保护,必须明确开发是为了利用,而保护资源及其周围环境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因此,在任何资源开发前,都必须认真进行科学研究,制订保护资源的切实方案,防止资源原貌和环境的破坏。

4、规模控制原则

在湿地资源的利用中,重视区内生态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分析,确定合理的日游人数量和环境容量,以小规模开发为原则,严格控制游人进入的规模和行为轨迹,最大限度地降低游憩活动可能造成的负面冲击。

三、规划范围

原规划国土部门划定的花山半岛湿地园红线为花山半岛区域和半岛西边鱼塘湿地部分,西至应国公墓保护范围,规划红线范围面积450公顷。该红线划分存在以下问题:使花山半岛湿地园用地不完整;花山半岛东边湿地公园未纳入规划范围,影响景观的延续性,也破坏了本地区的生物链条的连续性;对本区整体生态资源的保护难以实现,无法实施统一的管理。应国公墓保护区未纳入规划范围,使得保护区周边景观、建筑风貌无法控制,容易对国家级保护单位造成破坏。

因此,本次规划建议将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规划红线扩大为规划范围线所涵盖的范围,面积626.31ha。规划四至为东以应河为界,北以纬一路为界(东北角以鲁平大道为界含应国公墓保护区纬一路以北部分),西至湿地公园西端,南以白龟山水库北岸线为界。

四、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规划期限分近期、中期和远期。

近期:2007—2010年;

中期:2010—2020年;

远期:2020—2025年;

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 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籍2013年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之机,拟兴建中国园林博物馆,在全面弘扬优秀的中国园林文化的同时,增强北京市的文化软实力。 园博会选址于北京丰台区永定河以西地区(西至鹰山公园西墙,东至永定河新右堤,介于规划梅市路口和射击场路之间),总用地267公顷。区域属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的城市段,属于16个重点功能区中永定河濒水休闲区。依托永定河道,与卢沟古桥遥相呼应,历史文化氛围浓郁,地形多变,山水相依,颇具特色。为北京实现未来发展的目标——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支撑。 园林博物馆选址位于园博园主轴西端,作为本届展会亮点之一,规划将其作为独立分区,园博会闭幕后单独运营。 二、上层规划解读 园博园总体规划布局结构为“一轴、两点、三带、五园”,其中,“一轴”为贯穿园区东西的园博轴,它是全园主要的交通干线和公共休息缓冲区。园博轴以鹰山永定塔为起点,串联园林博物馆、各园林展区、主展馆,以功能性湿地区为终点。两点为园林博物馆和锦绣谷,分别位于园博园东西两端,这2个区将是本届园博会的最大亮点。 园博馆西为规划五园中的森林改造及专类树木园区(即现鹰山森林公园),东为传统展园,北为滨河展园,利用永定河河床作为天然背景,布置展示永定河文化及水文化相关的展陈区域。 园博园选址中心区域的锦绣谷,面积约10公顷,原为建筑垃圾填埋场,号称“永定河大沙坑”,落差高达30米。利用这个大沙坑打造下沉式花木景区锦绣谷,及落差近30米的瀑布跌水景观,化腐朽为神奇。 三、目标定位 博物洽闻,通古达今 建设成为“经典园林、世界水平、中国特色、首都气派”的国家级博物馆,成为践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理念的绿色精品;成为全面展示中华民优秀文化和园林艺术的一本教科书;成为体现盛世兴园、社会和谐的有力象征。 四、基地解读

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2

新乡市现代旅游休闲农 庄发展规划 xinxiang City Modern Tourism Leisure Farms Development Planning 项目建设单位:新乡市xxx有限公司 规划编制人:园艺园林学院园林104班王雪丽 编制日期:2012.12.12

新乡市现代旅游休闲农庄建设组织 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项目顾问: 三、技术顾问: 四、实施单位:

目录 一、项目提要 (1) (一)项目名称 (1)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 (三)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负责人 (1) (四)规划编制单位及编制负责人 (1) (五)项目建设地点 (1) (六)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1) (七)投资与资金筹措 (1) (八)经济效益分析 (2) (九)规划分年度实施目标 (2) (十)运行机制 (2) 二、项目区概况 (3) (一)项目区的提出及建设现状 (3) 1. 项目的立项背景 (3) 2. 项目区建设现状 (3) (二)自然资源概况 (3) 三、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4) (一)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4) 1. 规划的指导思想 (4) 2. 规划的基本原则 (4) 3. 项目区建设标准 (4) (二)规划水平年度与目标 (4) 1. 规划水平年度 (5) 2. 规划的具体目标 (5) 四、项目区的布局与功能 (5) (一)项目功能分区及评价 (5) (二)项目区内各功能区的布局 (6) 五、项目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案 (8) (一)项目区建设内容 (8) 1、有机蔬菜生产区 (9) 2、花果苗木种植园 (9) 3、畜禽养殖区 (10) 4、水产养殖区 (10) 5、农产品加工园 (10) 6、休闲观光旅游区 (10)

休闲文化论文

准确把握休闲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发展北碚区休闲经济 摘要:从休闲业发展规律着手,分析北碚区休闲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其房展休闲经济的优.劣势,并就其发展前景提出战略思考。 关键词:休闲经济、北碚区、休闲产业 1.休闲产业与休闲经济的发展背景及发展规律 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使得生产力以空前的速度发展,人为物质生产而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来越少,而人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这时候休闲.休闲产业与休闲经济就先后产生了。 休闲产业是提供各种休闲产品和休闲服务,以便满足人们的休闲目的的产业。它涵盖了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等许多行业,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行业。包括一下几个供给单位:各种购物场所、餐饮服务业、大众休闲场所、公园、野营地、体育设施、产品和服务出行及运输工具。休闲产业的发展有着以下几个趋势:①空间集群②不断创新③向多元化和集中化发展④将处于产业链的高端⑤演变为新的经济增长点⑥将成为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⑦向其它行业不断融合、渗透。【1】休闲产业发展有着以下趋势:①文化现代化趋势②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③文化国际化趋势④文化休闲话趋势。【2】 随着休闲产业的普遍发展结果是休闲经济的孕育而生。休闲经济是以人的休闲消费、休闲心理、休闲行为、休闲需求为考察对象,以满足人的个性、多样性、多元性发展为目的,以在“生产系统”同“生活世界”之间充当媒介为途径,研究人类的休闲行为和经济显现之间互动规律的一门人文科学。【3】 休闲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现阶段的新增长点,发展休闲经济对我国有着总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休闲经济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和发展。 (2)休闲经济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3)发展休闲经济又利于国名经济的发展。 (4)休闲经济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有着重要作用。 (5)发展休闲经济,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需求。【4】 因此,遵循休闲产业发展规律,积极发展我国休闲经济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2碚区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北碚区有“重庆的后花园”的美誉,15分钟便利交通,让北碚享受大都市的繁华,良好的植被,在北碚在这样近的距离内有这样好的旅游区是十分难得。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水平也越来越低,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的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园林景观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的生态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其生态效益,目前,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设计师们 纷纷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其中。 生态规划的概念 生态规划是指利用生态学的相关理念,从收集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的信息出发,以宏观、综合的角度,提出适合区域长期可 持续发展的规划和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生态建设、资源自然利用 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协调发展过程中资源、人口增长、环境之间 的矛盾,建设一个适合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和谐舒适的环境是生态规 划的目标。 园林生态规划是指在城市(镇)为中心的范围内,针对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园林的生态系统功能来改 善城市(镇)的气候,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水平,从而改善 整个城市(镇)的环境质量,建设一个美丽舒适的城市(镇)。 生态规划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 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协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随着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越来 越严重,人们都渴望在生活的地方有一片绿色空间,因此,目前, 生态设计原则成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可以精心挑选出具有环保功能的植物,并充分利用这 些植物使其生态环保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除此之外,设计师 们应该从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出发,设计出来的园林景观要能实现可 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另外,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

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文本

项目名称:郑州市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 项目委托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 组织编制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项目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建设部]城规编第(081001) [深圳市]深规勘设许字第号 设计编号:2007 B20 编制时间:2008年7月 出图专用章:院长:刘仁根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副院长: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朱荣远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明昌高级工程师 总规划师: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项目主管:何林林高级城市规划师 徐建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规划室主任:王泽坚高级城市规划师、规划一室主任项目负责人:周俊城市规划师、规划一室主任工 葛永军城市规划师、博士 项目组成人员:龚志渊城市规划师 陈皓城市规划师 曹东川城市规划师 覃原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邴启亮给水排水工程师 赵莹电力通信工程师 唐明健燃气供热工程师 谭敏敏环保环卫工程师 张涛综合防灾工程师

目录

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2008-2035)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加强郑州航空港组团的规划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修订)》、《郑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 定》、《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以及国家、河南省和郑州市有关法规 和规范,制定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郑州航空港组团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指导性文件,是下一层次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的编制依据。凡在本规划区范围 内进行的各项规划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 第3条本规划的规划范围西面以京广铁路为界,东、南、北三面以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走廊为界,包括新郑市孟庄、薛店、龙王,中牟县张庄、三官庙、九龙六个乡镇的 部分土地,总面积为138平方公里。 第4条为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保持一致,本规划期限为:2008-2035年,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2008-2012年,中期规划期限为2013-2020年,远期规划期限 为2021-2035年。 第5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规划说明书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6条本规划的解释权属郑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或其授权的部门,如需调整,必须符合《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修订)》的有关规定。 第7条本规划经郑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郑州市政府批准,自公布之日开始实施。

浅谈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与改造——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浅谈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与改造——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摘要:宽窄巷子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它规划与建筑的独特风格:完整的城池格局与兵营的结合;北方胡同与四川庭院结合;民国时期的西洋建筑与川西民居结合;营房,住宅与商业结合;这些特征加上宽窄巷子本身的建筑艺术特色与历史文化信息,使之越发成为稀缺的艺术珍品。宽窄巷子还是成都休闲市井生活的最佳体现。从清朝满城时期的八旗子弟提笼架鸟,莳花弄草;到民国时期达官贵人觥筹交错,大宴宾朋,再到现如今文人游客一杯清茶、一把竹椅品味生活。宽窄巷子无论在哪一时期都是成都生活的写照之一。 关键词:宽窄巷子;保护;改造;历史沿革;价值分析 一、宽窄巷子的历史沿革与价值分析 成都是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西南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旅游的中心城市,有着“第四城”的美誉。“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成都市四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文殊院历史文化保护区、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区、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水井坊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处,位于市中心天府广场西侧约1000m,地理位置优越。保护区北、南、东、西分别以泡桐树街、金河路、长顺上街及下同仁路西50~100m为界,总控制面积约为319342㎡(约合479.02亩)。其中核心保护区约占66590㎡(约合99.89亩),包含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传统街巷。 1、历史沿革 成都自公元前311年筑城,历经2300余年, 城名未改,城址未变,在中国几千年的城市建设史 中极为罕见。1646年,成都全城毁于战火,现存建 筑基本为清代陆续修建的,城市格局依然保持千年 传统,概括起来就是“两江环抱,三城相重”。“两 江”指环绕成都的郫江与锦江,又称府河与南河; “三城”则指大城、少城(清代为满城)、皇城。 宽窄巷子就是满城的代表街巷。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清政府出于军事 要求,调集荆州驻防八旗官兵入川,并于康熙六十 年(1721年)留驻成都,在原少称为是修筑满城, 实行“旗汉分治”。 成都满城位于大城内,西侧利用大城西垣,东 侧为皇城萧墙墙址,城内街巷布置成鱼骨形,形制 与清北京内城相似。清末傅崇炬《成都通览》中描述其“以形式观之有如蜈蚣形状,将军衙门居蜈蚣之头,大街一条直达北门如蜈蚣之身,各胡同左右排列如蜈蚣之足。城内物景清幽,花木甚多,空气清洁,街道通旷,鸠声树影,令人神畅”。 辛亥革命后,满汉界限消除,成都原有的官兵住宅逐渐被公馆与私宅替换,民国时期达到了建设的高潮。解放后大量人口迁入,民居院落渐变为杂院,拆改搭建破坏了传统建筑的风貌。到了20世纪90年代,满 城绝大部分只剩下道路格局,宽窄巷子是仅存的保留 着传统院落和民居建筑的街巷。 2、价值分析 经过研究得出,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价值 在于它是见证成都二千三百年来城市建设发展与演变 的代表。 宽窄巷子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它规划与建筑的 独特风格:完整的城池格局与兵营的结合;北方胡同 与四川庭院结合;民国时期的西洋建筑与川西民居结 合;营房,住宅与商业结合;这些特征加上宽窄巷子 本身的建筑艺术特色与历史文化信息,使之越发成为 稀缺的艺术珍品。 宽窄巷子还是成都休闲市井生活的最佳体现。从

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第八章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文化建设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动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促进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第一节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文化与自然紧密相联,文化是在一定自然中形成的文化,自然是在一定文化下形成的自然。自然的多样性孕育了文化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守护着自然多样性。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影响,生态文明建设为文化建设扩大新视野、注入新内涵、赋予新任务,文化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文化条件 一、文化是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 文化是在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互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实践的总和。很多文艺作品主题反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些作品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是文化的来源,还是文化的内容与对象。马克思指出植物、动物、石头、空气、阳光等,一方面作为科学的对象,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自然界不仅是人的无机身体,而且也是人的意识的无机界。自然生成人的意识,或人在意识中复现、认识自然,就是文化。 就横向而言,文化是人适应自然的产物,不同的自然塑造不同的文化传统,造就不同的文化—环境范式。生活在草原地区的民族,形成了与草原环境相适应的草原文化;威尼斯河流纵横、港口密布、交通便利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商业文化;平原地区则形成了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农耕文化等。文化具有地方性和多样性,犹如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造成的生物多样性。 就纵向而言,人类在不同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争论,构建了不同的文化,导向了不同的文化目的;或者说,不同时期的文化代表了不同的人与自然关系,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余谋昌指出:文化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人类靠文化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产生出新的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也相应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文化反过来又影响自然环境 文化虽然是人适应自然的产物,但它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自然的塑造。相反,文化一经形成,就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孕育自己的自然环境。甚至有学者认为,在影响生态的一切因素中,最大的力量是文化。 健康的文化守护自然环境。我国西藏、云南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特珠文化守护着当地自然环境,如藏族

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04T16:53:53.2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作者:王永军 [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中,园林景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淄博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中,园林景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态规划理念的基础上开展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提升园林建设的节能性与环保性,强化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本文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入手,阐述了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最后总结了全文,旨在为我国园林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则 0 前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当前,环保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园林建设在城市化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园林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还能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外出空间。在多元化时代背景下,只有基于生态规划理念下开展的园林景观设计,才能够发挥其该有的作用。 1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需要强化美学与生态学的融合,合理设置城市园林景观结构,强化与周围环境、元素的融合,以此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结合相关资料,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遵循的原则主要如下: 1.1 生态原则 城市园林在其创建中,生态性原则指的是,从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出发,依据建设区域内的人文、气候、水文条件等,通过建设园林景观有效调节周围的自然系统与生态系统。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构建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园林景观,全面提升各类植物的存活率。 1.2 环保原则 在开展城市园林设计工作时,必须要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一些地带性植物的保护,比如:野生植物、野生动物、乡土植物等,同时,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还必须要合理引进植物品种,基于植物存活率的基础上合理引种,确保植物与城市园林景观之间的融合性。 2 城市园林景观的优势 2.1 生态优势 园林景观能够有效改善城市内的生态环境、城市气象等,一些大体积的树木,不仅能够遮挡部分阳光缓解紫外线,在其光合作用下还能够降低周边的气温,增加空气中的湿度。针对一些大面积的园林景观,在空气对流中能够将有害物质扩散到高空,将其中的有害物质与二氧化碳吸收掉,以此实现空气的净化。 2.2 社会优势 园林景观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散步、休息的场所,通过在园林内增加一些健身设备、图书馆等,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怀。同时在发生灾害时,园林是好的避难场所之一。 2.3 经济优势 园林景观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增加周围土地、建筑物的价值,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如此,通过在园林内种植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还能够提升园林的等级,推动园林的可持续化发展。 3 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3.1 合理选择树种 在开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时,必须要结合建设区域内的水文情况、区域功能、土壤特点等,强化人工生态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融合,在植物种类的配置上也需要合理设计,不断优化园林内的植物结构。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植物种类选择时,应该尽量选择本地植物,主要是因为本地植物的适应性较强,存活率也相对较高,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需求,还能够有效节省后期的养护成本。例如:以山东省淄博市的园林景观设计为例,可以尽量选择国槐、白蜡、五角枫、丁香、紫薇、白皮松、海棠等,这些植物大多属于本地植物,种植要求不高,后期的养护管理难度也相对较低。 3.2 优化植被设计 由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重视多种植物,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才能够实现植被布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全面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通过实践证明,只有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性与人性化理念,才能够给观赏者强烈的视觉冲突。不仅还需要依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合理搭配植物类型。比如,在河道周围需要设置一些水生植物,在跑道职周围应该设置草坪、低矮植物等,如下图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在植物选择中必须要充分考虑环境质量、生态效益等,依据周围的生态环境,开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 图1 园林河道植被结构示意图 3.3 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式,注重的是园林景观内的整洁性与美观性,随着城市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生态环境与城市环境的恶化

青海化隆群科新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概念规划

青海化隆群科新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概念规划 建设目标: 1、黄河上游明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青海最具魅力、最具有特色地域文化、最佳人居环境、最有休闲品味的生态型田园新城。 建设原则: 1、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为指向,建设城市生态园林。 2、遵守青海省海东区化隆县群科新区总体规划(2006—2025)中绿地系统规划框架。 3、坚持总体规划中提出的绿地系统建设各项原则。 4、生态优先原则:在尊重、保护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城市生态园林建设。 5、以人为本原则:以市民的生活体验为出发点,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设计依据: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青海省海东区化隆县群科新区总体规划(2006—2025)》 《化隆县志》

《青海植物志》 《建筑图集-03j012-2 环境景观-绿化种植设计》 现有规划分析: 通过对《青海省海东区化隆县群科新区总体规划(2006—2025)》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的比照分析,得出群科新区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的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1、《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应用生态学与系统学原 理编制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严 格执行。形成功能协调、符合生态平衡要求、与区域生态 系统相协调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发展体系。”现阶段群科新 区总体规划中对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相对粗放,分类不够 明确,缺乏可执行性,需要进一步详化。 2、《青海省海东区化隆县群科新区总体规划(2006—2025)》 中“规划至2025年,中心城区绿化用地面积156.83公顷, 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23.57%,人均26.14平方米。其中, 公共绿地44.88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6.75%,人均 7.18平方米。”《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建成区绿 化覆盖率(50万以下人口城市)≥43%,建成区人均公共 绿地(50万以下人口城市)≥11.5㎡,建成区绿地率≥ 37%。”规划在城市绿地率及人均公共绿地率指标都存在一 定差距。需要增加城市总体绿地面积,同时增加公共绿地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环境图 一、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2004年到2008年,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从232.54亿元提高到595.62亿元,增加值从65.81亿元提高到133.7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3.2%上升到3.4%。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市经济增速,在成都市新兴产业三大主体产业中排行第二,也成为成都市新兴产业中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两大产业之一。目前,成都市已初步形成以园区化、楼宇化为载体模式,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以骨干企业为支撑,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等行业快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尽管成都已经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模式和做法,产业格局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成都较为成功的园区化形态代表有三圣花乡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锦里民俗文化街,宽巷子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等。“锦里”通过创意点石成金,由过去无人涉足的建筑垃圾摇身变为如今寸土寸金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锦里”的成功还在于其建设符合“三态”统一的原则,即文态、形态和业态。以三国文化为支点,植入了文化底蕴,通过消费产生效益,符合审美和消费的需求,形成了成都民俗旅游休闲文化的知名品牌。 在建设楼宇化产业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LOFT热。“LOFT”英文愿意为阁楼或高大空间的建筑。LOFT的源头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当时美国纽约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们为了逃避市区内工作生活的限制和高昂租金通过对郊区旧厂房、旧仓库创意性地改造,从中分隔出居住、工作需要的各种空间。时下,LOFT已经成为国内诸多大城市旧工业区改造的新宠,较成功的是北京的“大山子艺术区(即原798工厂)”。成都“红星路35号”,“成都东区”项目,成都工业文明博物馆,新都的北村艺术村等就是LOFT文化现象的典型代表。“红星路35号”是成都市重点打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通过改造旧厂房发展以设计为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效果初步显现,在带动成都创意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品牌价值等方面显示出昂扬姿态。 1、成都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分布 成都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集中于锦江区和成华区,在武侯区和新都县也有零星分

文化生态定义分类

一、文化生态概念 文化社会学,第一版,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化,1987:23-27

认为文化生态是指各民族的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有关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各种认识、经验和技能,它通常包含在宗教信仰、道德法律、禁忌习俗、社会风尚、生产技能、生活方式之中。

StewardH.J.

斯图尔德认为, 文化生态学是要“解释具有地域性差别的一些特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文化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与环境的交互关系;文化群落和环境的组成、结构、分布以及发育变化的情况。其中心概念是文化生态系统, 即在特定的文化地理环境内一切交互作用的文化体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1①著名社会学家司马云杰在《文化社会学》一书中对文化生态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阐述了文化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分析方法等。认为“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说,主要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②顾卫国认为文化生态学关注的主要是特定地域的文化特征与其根植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观点包括共生观、多样平衡观、动态开放观、层次结构观等。③秭归龙舟文化就是指‘湖北秭归地区的人民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龙舟文化,在各个时期所处的状态与相关的环境关系,以及未来发展的情况总和”。 本文选取历史悠久的秭归文化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同时采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个案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及融合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对秭归龙舟文化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了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地域文化背景和人文环境背景,并在此作用下分析了秭归龙舟文化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又对龙舟文化文化生态结构与内涵进行详细解析。 基于对文化生态系统认识的基础上,对秭归龙舟特征进行解读,深刻认识地区文化的根基与特质。独特的秭归龙舟文化特征拥有蕴藏着秭归民众对自己生活与经历的集体记忆和广阔的文化需求。从文化生态角度开拓地区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对目前龙舟面临的危机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促进区域龙舟文化可持续发展。 1①柴毅龙.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2 ):2 ②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 155. ③顾卫国.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7 (4) 第17 卷第 2 期

寮步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前言 在东莞市提出经济社会双转型发展战略、主城区实施“四位一体”空间发展战略、以及建设“中央商圈、中央生态休闲区”方案启动的背景下,寮步镇融入东莞主城区已经进入实质阶段。多个市级项目落户或选址于寮步镇,大大提升和丰富了原有的城镇职能和空间。另外,随着珠三角城际轨道的不断升级,以及松山湖大道两侧城市建设的推进,寮步镇作为新的城镇门户已初具雏形,旅游开发时机成熟。 在此背景下,寮步镇政府适时调整了发展思路,围绕打造“文化休闲新区”和“现代绿色新香市”的目标,提出“一城三区五提升”的工作思路,并委托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和广东新空间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联合编制《寮步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 寮步镇制造业发达,交通条件逐步改善,周边珠三角城市群密集,潜在客源市场巨大,但传统旅游本底资源欠丰富,新兴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形成,旅游目的地形象尚未树立,旅游核心竞争力亟待挖掘。为此,本规划拟解决的核心问题包括: 1、如何发展传统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产业,如何在“世界工厂”中建设休闲旅游业?明确旅游在寮步城市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并带动城市和谐发展。 2、寮步要建设“现代绿色新香市”,如何挖掘和提升城市文化元素,利用旅游业载体将文化转化为旅游休闲产品,为建设“现代新香市”添彩? 3、寮步镇旅游在东莞乃至珠三角中的地位及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以什么方法在珠三角其他区域中胜出?包括发展战略、产品体系、支撑体系、营销策划、资源保护等等。 规划组在实地考察和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和东莞市建设“中央生态休闲区”的目标,规划认为: 一、寮步镇旅游发展定位为“东莞文化休闲新区”和“文化休闲产业新城”,实施“以第三产业为龙头,使旅游业成为带动全镇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产业”的旅游发展总体战略; 二、充分挖掘寮步“香市文化”,积极展示寮步现代文化,以“香市”为基础,突出以篮球特色的体育文化、以汽车商贸为特色现代工业文化,打造珠三角“特色休闲香都”形象,整合香市文化旅游产品,形成香市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广东省内“文化休闲产业新城”,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产业生产力; 三、寮步镇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是以“香市文化”、“篮球文化”、“80公里生态绿堤”为核心的现代休闲资源带来的文化产业集群效应,以传统香市文化为背景、以篮球场馆和体育公园树立的旅游新地标、以汽车主题乐园和汽车主题公园带动的产业旅游热点的新型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在此基础上构建由生态休闲旅游、文化休闲旅游、商务休闲旅游和体育休闲旅游组成的旅游产品体系。 寮步镇的发展是东莞市乃至广东珠三角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谋划好寮步镇未来转型发展的思路,不仅有利于推动寮步镇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而且对东莞和珠三角的产业转型发展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规划以“旅游带动环境改造和城市转型”为指导思想,在目标实现方案设计中强调“以第三产业为龙头,使旅游业成为带动全镇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产业”的战略。在此基础上,规划组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不断优化全镇旅游发展方案,最终形成此规划文本。 本规划的编制年限为: 近期:2011-2012年;中期:2013-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规划的编制依据: 《旅游规划通则》( GB/T 18971-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东莞市寮步镇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 《寮步镇新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2020) 《佛灵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2020) 《东莞市寮步镇第三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 《寮步镇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暂行办法》(2009,1) 《寮步镇关于建设生态休闲新区的实施意见》 《寮步镇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实施方案》[寮府办〔2010〕95号] 《寮步镇促进莞香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寮府〔2010〕11号] 《寮步镇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寮府办〔2010〕94号] 《寮步镇关于建设生态休闲新区的工作方案》寮府办〔2009〕72号

生态文化发展三年工作计划

生态文化发展三年工作计划 一、洪雅生态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区域统筹、城乡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大文化大发展的工作部署,以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生态经济强县,打造眉山市著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为目标,以县城为中心,以瓦屋山景区为依托,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紧紧抓住和谐社会发展重大机遇,做强“生态洪雅,绿色洪雅”文化旅游品牌,着力实施“景点带乡村,乡村带农户”的“带动”工程,全面推进生态文化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化是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的精神成果,是指一种文化观念,是人们对于自然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各种思想观念,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生态价值观等观念和思想。生态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1)关于人类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还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事物的认识;(2)关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的性质的认识,出现了自然支配人类的思想和人类支配自然的思想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平衡共进的思想;(3)关于人类要生存而如何利用自然的认识;(4)关于在自然面前人类如何处理那边相互关系的认识。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的四大体系之一,这也充分说明了,如果没有生态文化引导,生态县建设就有可能成效不大,或美中不足,或半途而废。只有建立起一套符合洪雅实际的先进生态文化,将个体的动物人、经济人改造成群体的生态人,才能形成全民珍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与氛围,生态县建设才能顺利实施,生态县建设成果才能获得保障。生态文化作为生态县建设作用力的源泉,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生态文化工程是统帅我县“生态工程”的灵魂。 二、洪雅生态文化发展的奋斗目标: 总体目标-----推动我县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三个转变”(由单一的景点观光旅游向生态休闲度假文化旅游转变,由单一的旅游景点开发向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转变,由单一追求门票消费向提高社会综合环境保护消费转变),完成“四个提升”(提升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效力,提升生态旅游行业经济效力,提升生态旅游市场扩张力,提升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支撑力),把生态文化旅游业建设成为全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一)总体产业定位和阶段性目标 总体发展定位: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打造川西南地区著

浅析成都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规则——以太古里为例

浅析成都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规则——以太古里为例 摘要:太古里的建成为成都的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且太古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规划布局、建筑形制、材料颜色都是反映出了当代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新规则。并且在其塑造的城市空间与营造的场所感中,多种空间性质的渗透、传统格局的创新所形成的一种公共的开放性的空间。并且太古里所提出的“我们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乃生活”也是本文在城市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规则方面所提出的探讨和思考。关键词: 太古里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城市空间场所感 1认识太古里 1.1太古里项目概况 第一次去成都太古里是在一年前,当时看到这一片新的建筑时有一种特有的感受,像置身于城市最繁华的地段仍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浓浓氛围,太古里中保留古老街巷与历史建筑,仔细观察其建筑的形制能够反映出民居的一些特点,其中主要为1、2层的建筑,二层的建筑通过廊道连接,并且形成了建筑的围合。并且其中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与格栅配以大面积落地玻璃幕墙使得建筑的立面很能让人。而后在不久城市规划的实习课又去仔细参观了一番,并且通过资料了解了一些关于太古里的介绍。 太古地产与远洋地产联袂开发的成都远洋太古里(Sino-Ocean Taikoo Li Chengdu),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商业零售核心地段、与春熙路购物商圈接壤,是一个楼面面积逾10万平方米的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是一个融合文化遗产、创意时尚都市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商业地标项目。 成都远洋太古里既传统又现代,营造出一片开放自由的城市空间。商业区以民居的形式展现出来,场地建筑排列整齐,如同古制般横竖排列。“青瓦出檐长,穿斗格子墙;悬崖伸吊角,外挑跑马廊。”太古里的建筑设计为坡屋顶和深出檐,造型轻盈飘逸,促进了良好的自然通风[1]。屋顶为灰瓦,屋顶坡度“四分水”(26?4’)。既延续了传统的川西民居建筑风格,又适应了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在特定环境的特定造型与空间,环境的“根”深深印刻在了设计者的建筑中[2]。

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多选题】 以下属于道法自然发展观的有()。 ?A、 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 ?B、 物无贵贱,万物一齐 ?C、 以天合天,无以人灭天 ?D、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我的答案:CD 2 【判断题】 “以天合天,无以人灭天”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 我的答案:× 【单选题】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出自()。?A、 《论语》 ?B、 《老子》 ?C、 《中庸》

?D、 《庄子》 我的答案:B 2 【多选题】 以下属于道法自然和谐观的有()。 ?A、 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 ?B、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C、 以天合天,无以人灭天 ?D、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我的答案:BD 【多选题】 道法自然生态发展思想包含的三个维度是()。 ?A、 整体观 ?B、 发展观

?C、 和谐观 ?D、平衡观 我的答案:ABC 2 【判断题】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我的答案:√ 【单选题】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A、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B、 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C、 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D、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我的答案:A 2 【判断题】 顺应自然就是要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我的答案: 对

【多选题】 与道法自然生态发展思想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是()。?A、 尊重自然 ?B、 敬畏自然 ?C、 顺应自然 ?D、 保护自然 我的答案:ACD 2 【多选题】 保护自然就是要做到()。 ?A、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B、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C、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D、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我的答案:ABCD

生态规划理念设计思潮

生态规划理念 1.从人类中心到自然中心的转变 强调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核心,以人类与生物圈和非生物圈的相互依赖、相互滋润为出发点。 2.可持续发展 生态主义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重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通过提高对自然的利用率,加强废弃物的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手段实现能源与资源利用的循环和再生性、高效性,通过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3.把景观作为生态系统 在生态主义景观中,景观的内涵不局限于一片美丽的风景,而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活空间,是一个由陆圈和生物圈组合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这样的景观设计不仅只是处理视觉的问题,而是要处理更大的环境,即城市环境、人类居住的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4.以生态学相关原理为指导进行设计 生态学中的整体论、系统论和协调机制是指导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根本理论。 生态设计的表现形式 1.反映生物的区域性; 2.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 3.依靠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日光、自然通风和降水; 4.选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是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 5.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并利用废弃的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减少维护的成本; 6.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立; 7.发挥自然自身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8.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的痕迹。 生态主义在景观中还有-些视觉化的表现,如在西方城市中-些人造的非常现代的建筑环境中,种植一- 些美丽未经驯化的当地野生植物,与人工构筑物形成对比;在城市中心的公园中设立自然保护地,展现荒野的景观,不设任何游览与服务设施。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乡土景观的视觉和精神上的需求,还具实际的生态价值,它能够为当地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一一个自然的、不受人干扰的栖息地。 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的整体,除了考虑生态原则,还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同时也属于艺术的范畴。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启示: 1.生态主义景观实现了从以人类为中心到以自然为中心的转变 2.生态主义景观突破了传统的景观审美思想 3.生态主义景观是以生态设计为主导的,同时兼顾艺术,经济,社会等属性。 4.生态主义景观要求景观设计师具备严密,系统的生态科学知识。 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中国的城市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以城市更新和旧城保护及适应性再开发并存共生的新阶段。而其主要内容就是大量的产业类建筑与地段的功能置换。

休闲体育公园规划设计案例说明

休闲体育公园的出现,是城市居民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的必然趋势。而体育公园规划设计需充分把握其属性,创造出适应时代特点的园林公园。 体育公园的类型很多,有从事某一项(如网球、游泳)运动的;有供某一年龄组(如少年儿童、青年)使用的体育公园;或按功能作用不同而分的(如训练、体育表演、体育医疗等);也有多功能的综合体育公园,既可进行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又可供游人进行积极休息。总之,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的基点是需要绿化",其关键是"运动"。 目前,体育休闲公园已经在很多国家得到了推广。这类公园的布局形式很多,其布局基础就是创造出美丽的风景,并将体育活动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例如英国的可片-希尔公园,它是英国的第一座体育公园。园内考虑了游泳池、网球场、有小船、湖泊、码头和其他设施。在英国,草地和铺设了地被植物的林中空地多用作体育运动场,从而使这些场地真正具有公园特色。 瑞典的格夫列市的体育公园中,设计师在林中流出大片空地供游人休息及自由玩耍。公园东部夏季使用率很高,这里有游泳池和水上娱乐项目。西部主要供人们冬季从事体育锻炼,在30米的小山岗上建造了具有不同坡度和地形的山坡,这对于乘雪橇或滑雪板的青少年很适合。 这些都是国外体育休闲公园中较为成功的范例。目前国内不少城市,如北京、西安、深圳等也在兴建体育公园。 上海市闵行区环城体育公园是上海市正在兴建的第一个体育休闲公园,公园设计方案是经过5家国内外景观设计单位的国际竞标来实施方案的。是集丰富的自然景观、体育活动和生态健身为一体的主题公园。公园的设计突出体育公园的特色,将运动休闲融于独特的环境景观之中。公园的设计明确划分了三大功能分区,即体育活动区、自然休闲区和生态健身区。自然休闲区是公园的主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开阔的草坪、宽广的湖面、河流,四周密林环抱,景色宜人,是人们度假休闲的理想去处。而在绿地上面则开设了生态健身区和体育场馆等体育活动场所,其中,生态健身区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健身的生态环境。该体育活动区建成后将成为闵行区的一个集散方便、个性突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体育活动区。在自然景观的营造方面,通过棕榈植物园、湿地植物园与色叶植物园的有机组合,形成了富有勃勃生机的植物景观,其设计表达了设计与自然相融的理念。公园空间环境的创造,将现代都市人的关注生命、享受生活的需求始终置于首位,力求体现生态化和人性化。 休闲体育公园规划设计案例参考: 安徽合肥名流体育公园总体规划 导读:安徽合肥名流体育公园总体规划:以康体休闲运动为特色,引领区域时尚运动新风尚,开拓山地生态景观地产模式。 规划面积:369.3公顷 建筑面积:33.2万平方米 规划特色:以康体休闲运动为特色,引领区域时尚运动新风尚,开拓山地生态景观地产模式。 更多文章请浏览:https://www.doczj.com/doc/2d870259.html,

成都休闲产业介绍

成都休闲业专题报告 一.休闲业行业分析 1.休闲业概念与范围 (1)概念: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的与精神的)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休闲产业一般涉及到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项目、设施、设备、维修等)、影视、交通、旅行社、导游、纪念品、餐饮业、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休闲产业不仅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而且也为人的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保障。 (2)范围:专家学者认为,很难对休闲产业的范围有一个全面的统计,几乎所有的产业,包括国防,都有一些与休闲相关的工作。据统计,美国的旅行和旅游业雇用的职员有900万之多。在全联邦、各州、各县和当地的娱乐场所、公园以及其它休闲机构,大约有250,000个公共服务类的工作职位。还有近2,000,000作家、艺术家、演艺界人士和职业运动员。对全部休闲工作的最简单的估计办法是将用于休闲方面的消费折合成工作职位,进行统计。 (3)休闲业的地位休闲是经济发达和人们日渐富裕的产物。国际休闲经济专家预测“世界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娱乐、旅游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在未来的几年,人们的休闲观念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80-85%;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服务,人们对休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倍加关注。 目前,全世界娱乐休闲产业的年产值约在4000多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在发达国家,休闲产业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必须考虑的因素。在北美、西欧和日本,娱乐休闲产业的年产值已位居十大产业之内。而美国休闲产业已成为居第一位的产业,美国人有1/3的时间在休闲,有1/3的收入用于休闲,有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GDP的持续增长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以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