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科学概述

计算机科学概述

计算机科学导论试卷A

黄河科技学院2010 -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试题(A卷) 适用类别普招层次专科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年级 10级试 卷代码: 注意事项: 1、本卷采用了分卷制,已将试题纸与答题纸分开。请考生将答案按原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纸上书写答案,一律无效。交卷时,应分别交验试题纸、答题纸和草稿纸。 2、请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书写姓名、座号、学号等信息。 3、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组成计算机主机的主要是_____。 A 运算器和控制器 B 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 C 运算器和外设 D 运算器和存储器 2.下面各组设备中,同时包括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的是_____。 A CRT、CPU、ROM B 绘图仪、鼠标器、键盘 C 鼠标器、绘图仪、光盘 D 磁带、打印机、激光印字机3.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_____。 A 代数和逻辑运算 B 代数和四则运算 C 算术和逻辑运算 D 算术和代数运算 4.在微机中,I/O的中文意思是_____。 A 读写存储器 B 操作系统 C 输入输出 D 接口电路 5.若要将数字作为文字输入到单元格,需先输入一个_____。 A 单引号 B 双引号 C 0 D 半角空格 6.为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称为_____。 A 文档 B 语言 C 系统 D 程序 7.通常所说的“裸机”是指计算机仅有_____。 A 硬件系统 B 软件 C 指令系统 D CPU 8.某单位的人事管理程序属于_____。 A 系统程序 B 系统软件 C 应用软件 D 目标软件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 有--------------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计算机系统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部分。 2.计算机中常用的字符编码有______和EBCDIC码。 3.一个比特(bit)由____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由____个二进制位组成,每个ASCII 码由____个字节表示。 4.二叉树的每个结点至少包括三个域:_____、_____和_____。 5.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它的工作方式称为______。 6.用编译方法在计算机上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 _____和_____。 7.根据模型的设计方法不同,数据库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8.将___________、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统称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简称外设。 9.提高计算机系统处理速度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增加处理的并行性,其途径是采用______、 ______和______等三种方法。 10.BASIC语言的赋值语句中,赋值号的左边必须是一个_____,而不应该是常量、函数或 表达式。 二、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1.一般将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分为主机与外设两大部分。() 2.目前计算机中的运算器中不只有加法器,还有减法器。() 3.门电路用来寄存参与运算的二进制数,而触发器用来实现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4.并行性是指在同一时刻或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同或不同的工作,只要在时间上互相重叠都存在并行性。() 5.计算机的硬、软件之间有固定不变的分界面。() 6.如果编译过程是多遍的,则其工作过程中除第一遍外,前一遍的工作结果将作为后一遍的输入信息。() 7.任何操作系统都必须设法预防死锁的发生,而当死锁一旦发生,必须能够检测到死锁并设法解除死锁。() 8.通常,文件系统允许一个逻辑记录占用几个物理块,但不允许一个物理块内存放多个逻辑记录。() 9.目前计算机中有加法器和减法器。() 10.单一连续分区法支持多道程序的运行。()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一台完整的微型机系统应包括()和软件系统。 A.微型机 B. 硬件系统 C. 存储器 D.主板 2.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17)10=(_______)2 A. 10000001 B. 00010001 C. 01000001 D. 10001000 3.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括运算器和()。 A.控制器 B. RAM C. 主板 D. CPU 4. 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组成。

吉首大学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吉首大学工学院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答案:A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答案:A 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答案:B 4.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答案:B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答案:C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 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答案:C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 指。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 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 使用数据集合答案:D 8.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 答案:B 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 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答案:A 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①和 ②。 ①A.数据独立性 B.逻辑独立性 C.管理规范性 D.数据的共享 ②A.数据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管理规范性 答案:①B ②B 1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 是。 A.DBS包括DB和DBMS B.DD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答案:A 12. 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A.数据存储量太大 B.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数据冗余答案:D 1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

计算机专转本信息技术概述练习二含答案

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题 1.通信三要素不含有()。 A. 信道 B. 信号 C. 信源 D. 信宿 2. 目前我国和欧洲正在广泛使用的GSM(全球通)手机属于()移动通信。 A. 第三代 B. 第二代 C. 第一代 D. 第四代 3. 做无符号 A. B. 11000001B C. . 4. 下列不属于移动通信的是()。 A. 蜂窝移动系统 B. 寻呼系统 C. 有线电视系统 D. 无绳电话系统 5. 与信息技术中的感知与识别技术、通信与存储等技术相比,计算技术主要用于扩展人的 ()感官的功能。 A. 感觉 B. 神经网络 C. 思维 D. 效应 6. 人们通常所说的“IT”领域的“IT”是指()。 A. 集成电路 B. 信息技术 C. 人机交互 D. 控制技术 7. 下列四种叙述中,有错误的一种是()。 A. 以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问题为主的数值计算称为科学计算 B. 计算机应用可以分为数值应用和非数值应用两类 C. 计算机各部件之间有两股信息流,即数据流和控制流 D. 对信息即各种形式的数据的收集、储存、加工与传输等活动的总称为实时控制 8. 集成电路按照所用晶体管结构、电路和工艺的不同,主要分为双极型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等。 A. 非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B.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 金属-氧化物-超导体 D. 金属-氧化物-双极体 9. 下列关于集成电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集成电路是将大量晶体管、电阻及互连线等制作在尺寸很小的半导体单晶片上 B. 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通常是硅或砷化镓 C. 集成电路根据它所包含的晶体管数目可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D. 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和专用两大类,微处理器和存储器芯片都属于专用集成电路 10. 数据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位数据的数目,下面( )一般不用作它的计量单位。 A. KB/s B. kb/s C. Mb/s D. Gb/s 11. 下列关于有线载波通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同轴电缆的信道容量比光纤通信高很多 B. 同轴电缆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及屏蔽特性 C. 传统有线通信系统使用的是电载波通信 D. 有线载波通信系统的信源和信宿之间有物理的线路连接 12. 以下不属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是()。 A. 微波通信 B. 卫星通信 C. 移动通信 D. 光纤通信 13. 计算机内所有信息都是以()数码形式表示的,其单位是比特。 A. 八进制 B. 十进制 C. 二进制 D. 十六进制 14. 衡量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单位通常是()。

17春学期《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线作业 - 作业1A

17春学期《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线作业 一、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 操作系统的特性包括 A. 并发性 B. 共享性 C. 虚拟性 D. 不确定性 满分:2 分 2. 布尔函数最小化的作用有 A. 降低成本 B. 提高电路可靠性 C. 在一块芯片上设计更合适的电路 D. 减少电路计算时间 满分:2 分 3. ROM的主要类型包括 A. ROM B. PROM C. EPROM D. CDROM 满分:2 分 4. 10可以表示哪个计数系统中的基数值 A. 二进制 B. 八进制 C. 十进制 D. 十六进制 满分:2 分

5. 鼠标的主要部件有 A. 位置采样机构 B. 传感器 C. 专用处理芯片 D. 电荷耦合器件 满分:2 分 二、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编译器是把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码的程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机器语言是内置在计算机电路中的指令,用助记码表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有形设备和装置的总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稳定排序算法是指占用有限额外空间的算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同步是一种进程相互合作的思想描述进程间相互制约的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摩尔定律是指一个集成电路板上能够容纳的电路数量每年增长一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实体是指某种抽象事物的集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有形的装置和设备的总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不同数形的两个数字可能表示同等数量的实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网络协议就是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门是对电信号执行基础运算的设备,用于接受一个输入信号,生成一个输出信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布尔代数提供的是在集合{0,1}上的运算和规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关系是元组的集合而不是元组的列表因此元组的出现顺序无关紧要 A. 错误 B. 正确

复习用(1)_计算机概论总复习练习题

计算机概论总复习 练习题 2010年12月

《计算机概论九讲》课程考核说明: 考核形式采用全部选择题,其中单选题80个,双选题20个。考试中用标准答题卡,用2B铅笔涂写。 《计算机概论九讲》复习知识点 第一讲知识点(25%) 计算机定义、冯诺依曼结构系统、存储程序原理、计算机硬件构成、计算机特点、计算机分类; 信息和数据、信息技术; 计算机发展历程、微处理器发展、我国计算机发展; 计算思维的概念 第二讲知识点(10%) 进制数的概念、十,二,八和十六进制数的表示和互相转换; 原码,反码和补码的概念、ASCII码的概念和ASCII表的内容; 汉字编码,标准,输入法和汉字字形表示; 常用图像文件格式、常用视频文件格式、常用音频文件格式; BMP图像文件容量计算、WAV音频文件容量计算; 声音数字化的过程、声卡还原MIDI声音的方法; 第三讲知识点(10%) 计算机基本结构、指令和指令的组成、指令的执行过程; 中央处理器及性能指标; 存储器系统、分类、容量表示、性能指标和常用存储设备;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设备驱动程序;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配置; 常用术语:CPU,RAM,ROM,IDE,SCSI,USB等; 第四讲知识点(10%) 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操作系统的分类; 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操作系统的载入和启动; 常见的操作系统; 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 文件的表示,文件的类型和文件目录结构; 常见的文件类型:.exe .com .txt .doc .xls .ppt .pps .dot .pot .htm等; 第五讲知识点(5%) 软件的概念,软件的组成,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信息数字化和可计算概念; 常用软件开发技术,网格计算和云计算; 常用应用软件; 软件的价值和版权概念; 第六讲知识点(5%)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数据库(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娇小的冗余度、交稿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间的数据管理系统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目的:存储信息并支持用户检索和更新所需的信息。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概念模型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的共同的特征和性质。 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联系 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关系模型关系,元组,属性,码,域,分量,关系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这些操作必须满足关系完整性约束条件。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大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模式:(逻辑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计算机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数据存储 1、熟悉布尔运算,能分析触发器、门电路 基本的布尔运算:AND 、OR 、XOR 、NOT AND : 输入只有都为真时,结果才为真; OR:输入有一个为真,结果就为真; XOR:输入不同时,结果就为真; NOT:输出为输出的相反值。 2、了解存储容量的度量单位 存储单元:存储数据的单元,典型的存储单元的容量是8位(即:1字节) 地址:表示存储单元的编号。 主存储器(RAM):即随机存取存储器。 存储容量的度量:bit 、byte、KB 3、熟悉不同进制的转换(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十六进制的表示:使用一个符号来表示位模式的4位。 4、不同的海量存储器(硬盘、软盘、光盘、磁带、U盘等)的存储原理及相关术语(磁道、 柱面、扇区、缓冲区) 5、衡量磁盘系统性能的指标的含义(寻道时间、旋转延迟、存取时间、传输速率),并考虑可 通过何种措施提高磁盘系统的性能 寻道时间:磁头从一个磁道移到另一磁道所需的时间; 旋转延迟(等待时间):盘片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的一半; 存取时间:寻道时间+旋转延迟; 传输速率:在磁盘上读出或写入数据的速度; 随机存取设备(主存、硬盘、光盘)、顺序存取设备(磁带) 物理记录(符合存储设备特性的数据块,即扇区)、逻辑记录(自然产生的数据块,即:文件) 缓冲区:不同的设备间数据传输过程中,临时存放数据的区域。 6、不同的数据类型(文本、数值、图像、声音)的表示方式,并能够计算其存储容量 文本的表示:采用ASCII、UNICODE 。 数值的表示:使用二进制编码,不使用符号编码; 用十六进制表示二进制位模式 图像的表示:位图、矢量图 ★会计算位图的存储容量(黑白、彩色等) 声音的表示采样采样频率 ★会计算音乐的存储容量(CD、立体声) 第二章数据操控 1、CPU的构成及其部件的功能 CPU的组成: 算术/逻辑单元(执行数据运算的电路) 控制单元(协调机器活动的电路) 寄存器单元(用做CPU内部信息的临时存储) 寄存器的分类:通用寄存器、专用寄存器(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 通用寄存器:临时保存CPU正在操作的数据

计算机概论九讲复习资料

IP地址202.197.108.89属于C类网络,它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在IP地址A类的网络数为27,主机数为224。A类: 10.0.0.0~10.255.255.255 B类: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在IP地址分类中C类的IP地址表示范围192.0.0.0—223.255.255.255。专业术语PPP的中文名称点对点协议。网络接口卡简称网卡,每个网卡都有唯一、固定的物理地址(48个二进位制,或12个十六进位制)通常称为MAC(介质访问控制)地址。1.数据结构答:数据结构是指具有一定结构(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区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逻辑关系,和物理(存储) 结构——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储结构。2.计算机病毒答:一种对系统运行产生危害(破坏数据和文件、耗用系统资源等)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具有传染(自我复制)能力。3.操作系统答: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资源和程序的运行,提高资源利用率,方便用户操作使用计算机的一组程序的集合。4.计算机网络答:用传输介质连接起来的具有自主运行能力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其主要用途是实现数据传输(交换)与资源共享。5.剪贴板答:由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的一部分内存区域,用于在一个应用内部或不同的应用之间交换数据(相当于数据的中转站)。1、简要叙述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答:(1) 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2) 确定求解问题的算法(3) 编程(4)调试程序(5) 运行程序得到问题的结果。1第一台计算机ENIAC淡生于1946年,是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科学计算;信息管理;实时控制;办公、生产自动化;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电子商务;辅助制造(CAm);辅助设计(CAD)4二进制换算法则:将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时除二取佘;二进制转化为八进制时以三位为一组6计算机的系统的组成由软件系统和硬件 系统两部分组成7 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即CPU ,存储器主要有内存和外内之分;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断电内容丢失的是RAM,外存主要有硬盘,软盘,光盘,移动存储器优盘8软件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其有关的 资料。主要有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软件即实用程序(如WPS,OFFICE,PHOTOSHOP等)。10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是计算机语言11显示器的分辩率是显示器一屏能显示的像素数目,是品价一台计算机好坏的主要指标。12打印机主要有针式打印机,喷墨式,激光打印机14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通过非授权入侵而隐藏在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中,影响和破坏计算机的安全的程序;复制性,破坏性,隐藏性,传染性15常见的感染病毒特征:计算机启动比平时过慢,运行异常;有规律的发生异常信息;访问设备时长时间不响应或异常,如打印机不能联机,乱码等;磁盘空间突然变小,或不识别磁盘设备;程序及数据神秘丢失,文件名不能识别;显示莫名信息及异常显示;经常死机,重启,不能正常启动;可执行文件大小变化及不明来源的隐藏文件出现17上网必须的设备是调制解调器(MODEM),即将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号和电话线传输识别的模拟信号进行转化19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所以利用网络的最大目的是资源共享同时方便数据传输20按地理位置不同一般将网络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一般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和树型结构;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构成1. 运算器:计算机进行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的主要部件2. 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其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两种:PC的内存主要有ROM、RAM和Cache三种●ROM[只读存储器]只能读不能写,用来固化一些重要的系统程序●RAM[随机读写存储器]是PC的主存储器,做成内存条插在插座上。计算机一旦掉电,RAM中的信息全部丢失。目前配置一般有64MB、128MB、512MB或更高●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A. 为解决CPU速度[提高很越来越快]和内存速度[提高较慢]不匹配的瓶颈问题B. Cache是一种速度较高造价也较高的随机存储器,配在内存和CPU之间或两者分别配有C. 内存中的部分数据放在Cache中,CPU读写数据时,先访问Cache,不能满足时才访问内存,这样既可提高数据的存取速度,又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其他。软件是所有程序和文档的总和。指令是指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基本指令的集合构成了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指令由两部分构成: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码。操作码规定计算机做何种操作;地址码指出参与操作的数据及操作结果所存放的位置(简单的地址码只有一个,复杂的可有两到三个)指令的种类:运算指令、传送指令、控制指令、输入输出指令、特殊指令。2.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3.程序设计语言(1)机器语言●以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机器指令的集合。其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直接识别的语言。运行速度快,但难以记忆(2)汇编语言●用助记符号表示的语言。也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低级语言)●要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3)高级语言●接近人类自然语言的程序设计语言,其是面向过程的通用性很强的语言●也要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常用的有VisualC、VisualFoxPro、VisualBASIC、JAVA等(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与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提供人机界面的程序的集合。操作系统主要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2)语言处理程序:用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书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源程序必须经过翻译处理才能转换成计算机可直接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称为目标程序。语言处理(翻译)程序有三种:●汇编程序:将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后执行的翻译程序●解释程序:将高级语言源程序逐句翻译、逐句执行的翻译程序●编译程序:将高级语言源程序整个翻译成目标程序并连接再后执行的翻译程序(3)实用程序:也称为支撑软件,是机器维护、软件开发所必须6 、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7.1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和使用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7.1.1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1)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相互联接的、其目的在于实现资源共享的、独立自主的计算机的集合(2)网络的基本功能●合理分配和调剂系统资源●集中处理系统中数据信息●均衡负载,协同工作,分布式处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央处理系统:运算器+控制器 硬件存贮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外设:输入/输出设备,外存储器(软,硬,U,光)计算机系统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 统、网络通信管理程序 软件系统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用户程序 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具有记忆、存储的功能 4、具有 逻辑判断的功能、5、具有自动处理的能力6、具有网络与通信的能力7、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电子管时代特点: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太多,元器件磨损率高,可靠性较差,运算速度不快,价格昂贵,体积庞大。晶体管时代特点: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集成电路时代:重量只有原来的1/100,体积与功耗减少到原来的1/300。计算机体积、质量、功耗大大减少,但运算精度和可靠性等指标大为改善。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计算机在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可靠性及性能、价格比方面均比上一代有较大的突破。3、CPU主要由运算器与控制器组成,运算器主要完成对数据的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4、硬盘虽然装在主机箱内,但它属于外存 5、将数字信号变换成便于在模拟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称为调制; 6、磁盘处于写保护状态,那么磁盘中的数据可以读出,不能删改,也不能写入新数据 7、CD-ROM属于存储媒体 8、BBS是电子公告板 9、CPU处理的数据基本单位为字,一个字的字长为8个二进制位10、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11、各种网络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和不同的传输距离 1、冯·诺依曼计算机基本思想: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采用二进制;存储程序。 2、衡量cpu的主要技术指标有主频、字长、外频与倍频、缓存等 3、存储系统的分层结构: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外存储器 4、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的软件 5、shell是外壳,通常是借助图形用户界面来实现与用户通信的。Kernel是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包括文件管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内存管理程序。 6、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CMOS设置与BIOS设置的区别是在BIOS ROM芯片中有一个程序称为“系统设置程序”,通过BIOS设置程序对CMOS参数进行设置 7、操作系统的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7、常见的操作系统:MS-DOS、windows、Unix、Linux、Mac OS 1、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总称。 软件 程序数据文档 源程序目标程序输入数据输出数据设计文档使用文档5、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总称。概念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DB、DBMS、DBS、DBA 数据管理的发展: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数据库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 据库事务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模式、内模式和外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模式(逻辑模式) 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内模式(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数据库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象 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二级映象在DBMS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 外模式/模式映象 1. 定义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2. 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象 1. 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2. 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模型的分两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三种主要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 第二章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关系数据结构 关系二维表,属性是列,元组是行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R(U,F) 关系数据库关系的集合 关系的码 候选码(CK)关系中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组,称为该关系的候选码 简单情况: 候选码只包含一个属性。 极端情况: 关系的所有属性是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称为全码(All-key) 主码(Pk)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 不包含在任何侯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外码(FK)设F是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关系R的外码 关系R称为参照关系关系S称为被参照关系 选修关系的“学号” 与学生关系的主码“学号”相对应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 1.比特(bit,binarydigit)即二进位,只有0和1两种取值,是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 一般用小写字母b表示。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是字节(byte),用大写字母B 表示。换算关系:1B=8b,八个比特(八位二进制数字)构成一字节。 一个触发器可以存出一个比特。中央处理器中的寄存器可以存储一组比特。 在内存储器中使用2的幂次作单位:1GB=1024MB=10242KB=10243B;在数据通信和计 高,极限工作频率就越高。 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的及成都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 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采用非接触式IC卡制成的,进一步改善了防伪性能。 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 7.计算机应用模式的演变:集中计算模式、分散计算模式、网络计算模式。 根据前文所述的计算机划代标准,计算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一共可分为四代。 计算机分类: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巨型和大型计算机的区别在于巨型计算机的CPU个数是大型计算机的成百上千倍。

计算机逻辑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通称I/O设备)。它们通过总线相连。CPU、内存储器、总线等构成计算机的“主机”;I/O 设备和外存储器通常称为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或“外设”。 8.CPU的根本任务是执行指令。包括:寄存器组(暂时存放计算结果)、运算器(ALU,进 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存放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组成。不同品牌的CPU大多数指令系统各不相同。 CPU性能指标:字长(能够同时进行运算的二进制位数即寄存器的宽度,32位或64位等)、主频(内部数据传输和操作速度快慢)、总线速度、高速缓存cache容量和结构、指令系统、逻辑结构、内核个数。 9.PC主机机箱组件 10.扫描仪:手持式、平板式、胶片专用、滚筒式。其中家用办公用途通常为平板式。 数码相机工作原理:先将影像聚焦在成像芯片CCD或CMOS上,在经过A/D转换变成数字图像并经过一定的数据压缩和图像处理。 常见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 第三章计算机软件 1.程序是软件的主体,软件指设计比较成熟、功能比较完善、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程序。 软件和程序本质上是相同的。 软件按功能和作用划分可分为系统软件(如BIOS)和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按开发方式

计算机科学导论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数据总线,地址控制总线 答:(1)数据总线:用于微处理器与内存、微处理器与输入输出借口之间传送信息。 数据总线的宽度(根数)决定着每次能传输信息的位数,因此数据总线的宽度是决定 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微型计算机的数据总线大多是32位或64位。 (2)地址总线:从内存单元或输入输出端口中读出数据或写入数据, 首先要知道内存单元或输入输出端口的地址,地址总线就是用来传送这些地址信息的。 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微处理器能访问的内存空间的大小,若某款微处理器有32位根地址线,则最多能访问4GB的内存空间。 (3)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息,进而控制对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的访问。 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1.无损压缩:是指压缩后不损失任何信息,解压缩后的信息与压缩之前的信息完全相同。无损压缩的压缩比较小,一般在2:1到5:1之间,主要用于文本文件,指纹图像,医学图像的压缩等。 2,有损压缩是指压缩后有信息的损失,但解压缩后的信息使用户感觉不出有信息的损失,或虽有感觉但不影响信息的使用,有损压缩的压缩比较高,可以达到几十比一甚至上百比一。主要用于蚃,视频和音频的压缩 网格计算,云计算 网格计算: 网格的三要素:动态的资源共享;协调的利用在不同地点的资源;对于不同地点,不同单位的资源、人员等等按需要动态地组成“虚拟机构” 网格式一种技术为了达到多种类型的分布资源共享和协作,网格计算技术必须解决多个层次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技术,制定网格的标准,将internet从 通信和信息交互的平台提升到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 云计算: 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 (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云计算可以认为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及服务(Iaas)、平台及服务(Paas)和软件及服务(Saas)。 数字鸿沟 又称信息鸿沟,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 2.5虚拟内存虚拟设备 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是计算机系统内存管理的一种技术。它使得应用程序认为它拥有连续的可用内存(一个连续完整的地址空间), 而实际上,它通常是被分割成多个物理内存的碎片,还有部分暂时存储在挖补磁盘存储器上,在需要时进行数据交换。 虚拟设备:指通过某种方法把一台独占物理设备改造成能提供多个用户共享使用的逻辑设备,这种逻辑设备称为虚拟设备。 通常虚拟技术将一台独占设备虚拟成多台逻辑设备,供多个用户进程同时使用,通常把

计算机概论考核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概论考核知识点 考核知识点需计算的有:存储容量,进制数转换,源码反码补码,ASCII表,IP地址, 子网IP地址,图像和音频存储容量。 第一部分计算机概述 1.计算机的发展史: 乔治.布尔----英国数学家。完善了二进制理论,创立了逻辑代数理论(布尔代数); 冯.诺依曼----美国数学家,是一位科学天才。明确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思想,确立了近代计算机的逻辑结构(称为计算机之父); 克劳德.香农----美国著名数学家、计算机学家、信息理论的先驱。创立了信息论、通讯数学理论和开头电路理论。 莱布尼兹----德国数学、物理和哲学家,是一位科学天才。提出了二进制运算思想,用0和1两个数字来描述现实世界的状态; 图灵----美国数学家,是一位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提出了近代数字计算机的数学模型(图灵机),最早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设计了“图灵测验”,来验证计算机是否能思考。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946.2(“埃尼阿克”) 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46年至58年电子真空管 第二代58年至64年电子晶体管 第三代65年至71年集成电路块 第四代72年至目前大规模集成电路块 计算机工作原理:由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原理。 2.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硬件系统: 中央处理单元(CPU)=控制器+运算器 存储器(内存)RAM+ROM RAM----随机读写存储器 ROM----只读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外存储器 磁盘(软盘A:(母盘)B:硬盘C:…Z:) 光盘CD-ROM CDW CDRW DVD 移动硬盘, 优盘 磁带 存储容量:字节B KB MB GB TB 8个二进制位(bit)为一个字节B(Byte) 1KB=210 B=1024B 1MB=210 KB=1024KB 1GB=210 MB=1024MB 1TB=210 GB=1024GB 请计算一下: 一个容量为250GB的硬盘可存放50万字的书多少本?(一个汉字占二个字节 B) (2)软件系统: 软件的含义:由人事先编制好的一组指令(程序),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外 存储器上,使用时先装入后运行,一个程序或若干个程序形成一个软件。

数据库系统概论部分知识点总结

1、表中的一条记录就是一个实例,反映数据库某一时刻的状态。 2、数据库整体结构 3、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种类: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 数据的特点: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4、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 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5、数据库的基本特征: a)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 b)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c)冗余度较小 d)数据独立性较高 e)易扩展 6、什么是DBMS: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是基础软件,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 7、DBMS的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8、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 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 确定组织数据的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 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 提供多种存取方法提高存取效率 ?数据操纵功能 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 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数据库在建立、运行和维护时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 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数据库初始数据装载转换、数据库转储 介质故障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 性能监视分析等 ?其它功能 DBMS与网络中其它软件系统的通信 两个DBMS系统的数据转换

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互访和互操作 9、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构成 10、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c)应用系统 d)数据库管理员 11、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a)数据的结构用数据模型描述,无需程序定义和解释 b)数据可以变长 c)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 12、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13、文件系统阶段: a)记录内有结构。 b)数据的结构是靠程序定义和解释的。 c)数据只能是定长的。 d)可以间接实现数据变长要求,但访问相应数据的应用程序复杂了。 e)文件间是独立的,因此数据整体无结构。 f)可以间接实现数据整体的有结构,但必须在应用程序中对描述数据间的联系。 g)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 14、数据库管理阶段的特点: a)共享性:数据库系统从整个角度看待和描述数据,数据面向整个系统,可以被 多个用户、多个应用所共享。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避免了数据之间 的不相容性和不一致性;使系统易于扩充。 b)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指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 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 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 也可以不变。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c)统一管理: (1)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保护 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的泄密和破坏。 (2)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检查 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3)并发(Concurrency)控制 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防止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 (4)数据库恢复(Recovery) 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 15、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 息。 16、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模拟 17、数据模型分为两类(分属两个不同的层次): (1)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课题名称:解剖微型计算机(1.3) 一.问题的提出 1.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我们在接触计算机时时常都会碰到各式各样的硬件小问题。如果我们能对计算机的内部硬件有所了解,那么碰到这些问题时就能轻松很多,所以,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非常重要。2.学习本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实例,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部件。 知道计算机主要部件的技术指标 2.操作技能目标 能够描述计算机(外部)系统的几大常用配置的名称及作用。 知道安装一台计算机所需的部件、如何配置一台高性能的计算机。 3.情感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组装一台计算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微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主机、显示器等组成。 2.教学难点 微机硬件系统中主要硬件的性能指标。 3.教学策略 讲授、演示、练习相结合 4.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三.学习过程

体验与探索 (1) 观察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外部接口,分别指出串口、并口和USB接口的位置。 (2) 如果有某厂家一种型号的主板,分别指出CPU、南北桥芯片、内存、主板、扩展槽等部件的位置,写出生产厂家、型号、该主板的特点。 (3) 请将图1-9所示主板上主要部件的名称、功能作用、性能参数等记录在表1-6对应的项目中。请试一试,通过报纸、杂志、互联网上的搜索或其他方式获知该产品的最新技术规格、发展方向。在最后一列写出你认为应该列出的其他问题。

(4) 请在表1-15中填写你所学习的存储设备的种类及其使用特点。通过市场调查填写目前常用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表1-15 存储器的种类及特点 (5) 观察你的计算机使用的存储设备回答下面的问题: 计算机所在位置(是家里还是学校的): 软盘的容量是多少?软盘的尺寸是多少? 硬盘的容量是多少?硬盘的读写速度是多少? 是什么类型的光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的读写速度是多少? (6) 阅读下面的描述,与同学一起判断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以及改正方法。 小强是学校校刊的美工编委,星期天,他在家里的计算机上继续完成为学校刊物设计的版面,并将刊物版面复制到一个移动硬盘上,准备星期一带到学校交给主编。第二天,小强骑自行车上学遇到一段正在修理的路面,到了学校后,他将移动硬盘交给了主编,告诉了制作的版面在移动硬盘中的位置。课间休息,主编告诉小强,试图打开硬盘上存放的版面时,计算机显示一条出错信息。关闭计算机,再重新启动,希望能够解决问题,但是计算机仍然不允许访问移动硬盘上的任何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