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新课程高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新课程高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新课程高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新课程高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新课程高中一年级音乐课教学设计)

一教育理念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出发,结合音乐生活和时代特点,改革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和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充分运用音乐本体语言,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感悟音乐、理解音乐,激发学生热爱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

1.歌舞音乐片段欣赏《小伙伴》(探戈舞曲,乌拉圭、G.M罗德里格斯曲)

2.声乐曲《美丽的小天使》

3.器乐合奏曲《告别》(排箫、盖那笛、恰朗戈)

三教学思路

本课从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入手,选取拉美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器乐、歌舞、声乐曲为组合。针对学生对拉美音乐了解较少,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运用音乐本体语言的力量,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并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欣赏——思考——讨论——分析——探究——体验的学习环境。激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奠定学生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三组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拉美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

特点;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拉美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的理解。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

在“寓教与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美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对三组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通过讨论分析、比较等方法,学生能感受拉丁

美洲音乐的风格特征。

2.理解拉丁美洲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的产物结合

六教材分析

1.歌舞音乐是拉美民间音乐的灵魂,本课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探戈舞蹈《小伙伴》

拉展示拉美歌舞音乐特点,这是一首著名的阿根廷探戈舞曲。

2.声乐曲《美丽的小天使》是一首有着浓郁拉美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是一种

极具墨西哥民族个性的被称为“松”的歌舞曲。歌曲表达了青年间的爱情,旋律优美、动人。

3.器乐曲《告别》是一首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器乐合奏曲,乐曲旋律

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在集会之后,临行前的告别。

七教学教具:多媒体电脑、课件

八教学方法: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合作法等

九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课前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理性化的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一)设问与回答方式导入

1.课前播放这首歌曲的曲名是什么?演唱者是谁?歌曲有特殊意义吗?

2.具有何种音乐风格?

归纳

1.这首歌曲是1998年是足球世界的会歌《生命之杯》,是由拉丁美洲著

名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本课一开始就

从学生熟悉、喜欢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拉美音乐的情景

中初步理性化的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顺便谈谈足球,更能引起学

生的兴趣)

2.具有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

出示课题: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二)拉丁美洲地理风情及拉丁美洲音乐形成的特点(投影图片)

设问

1.拉丁美洲的地理区域、原居住人群

2.本土音乐的主要形式

3.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借助史地知识,了解拉美音乐的特

点及形成背景

归纳:

1.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原居住人群为印第安人

2.拉美音乐具有印第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相结合的特点,歌舞音乐是

拉美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

3.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大小调七声音阶

和切分音的连续使用等)

导入语:同学们在地理课上就学习了有关拉丁美洲的地理知识,下面我们就根据画面上的地图来回顾一下拉丁美洲的地理环境。(学生回答)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中美洲、西印度洋群岛和南美洲。

由很多国家组成,有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秘鲁等等。拉丁美洲人民非常热情,经常会举行狂欢活动,拉丁美洲音乐也非常有特点,下面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首最具有拉丁美洲音乐特色的探戈舞曲《小伙伴》

(三)探戈舞曲《小伙伴》赏析

1.播放电影片段探戈舞曲《小伙伴》

设问:电影画面中是哪一种舞曲,学生回答(探戈舞曲)

探戈是阿根廷的一种城市舞蹈,下面我们先来看看阿根廷在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

设计意图:请同学们讨论、回答,使学生复习一下地理知识,达到学科知识相互交融。

出示乐曲标题《小伙伴》是一首著名的阿根廷探戈舞曲

2.欣赏乐曲同时出示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探戈舞曲音乐特点:探戈是阿根廷的一种城市舞蹈,它是集音乐、歌唱和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2/4拍,切分音运用是一个重要特征,行步刚健顿挫,行动中伴以短暂的停顿,舞步变化莫测,动作干脆利落,充满伤感、哀怨的情绪。

3.做节奏练习(师生互动)

①╳╳ | ╳╳ | О╳╳╳ | ╳╳ ||

②╳?╳| ╳╳ | ╳╳╳ | ╳╳ ||

请一部分同学做第一条节奏练习,通过拍手及其身体部位,请另一部分同学做第二条节奏练习,要求熟练、整齐。进一步深刻感受探戈节奏的魅力)4.舞蹈欣赏和参与音乐

通过刚才进行的探戈节奏练习,学生掌握后,然后放电影画面《小伙伴》,让学生拍节奏给电影配伴奏。(学生会非常的感兴趣,提高学生的参入积极性)

皮亚佐拉和他的探戈

《迈进新时代的探戈舞步——皮亚佐拉音乐风格初探》

【摘要】: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la,1921—1992)是阿根廷现代音乐家的代表之一,被誉为“现代探戈之父”。他以阿根廷原有探戈的乐器、节奏、编成等要素为基础,吸取了古典音乐及爵士音乐等一系列要素,创作出了新的探戈形式。他的探戈音乐深邃、热情、欢快并且自由,充满了作曲家对个人思想的探索,为探戈音乐开拓了新的世界。本文通过对皮亚佐拉的成长经历、创作特点进行分析总结,表达笔者对他这种多元化创作思维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阿斯多尔·皮亚佐拉探戈创作特点评价

前言 20世纪的世界音乐,派别林立,作曲家们用各自不同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思想。其中阿根廷的现代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气质独特的乐曲不仅在拉丁美洲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也渐渐受到了大家的关注。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la,1921—1992)是阿根廷现代音乐家的代表之一,被誉为“现代探戈之父”。他在阿根廷原有的探戈的基础上,融合了古典音乐及爵士音乐等一系列要素,创作出新的探戈形式。他创作的作品涉及歌剧、室内乐、协奏曲及器乐独奏、重奏等众多体裁,一生创作了千余首作品。他的探戈音乐深邃、热情、欢快并且自由,充满了作曲家对个人思想的探索,为探戈音乐开拓了新的世界。 本文通过对皮亚佐拉的成长经历、创作特点进行分析总结,表达笔者对他这种多元化创作思维的一些思考。 一·皮亚佐拉成长经历 阿斯多尔·皮亚佐拉于(Astor Piazzolla)于1921年3月11日生于在阿根廷。四岁时随家人移居美国纽约,但对于当时的大多数移民来说,生活是十分艰辛的,在皮亚佐拉八岁那年,他得到了第一架手风琴,这架琴虽然只是在当铺里花19美元买来的,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小皮亚佐拉与手风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皮亚佐拉十一岁时,他师从拉赫玛尼诺夫的学生威达学习钢琴,并在这时热爱上了巴赫,开始钻研复调音乐。这一次的探索对他后来的创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34年,小皮亚佐拉有幸与著名的探戈演唱家加德尔合作出演电影,并在他的影响下体会到了探戈音乐的魅力,开始更加刻苦练习手风琴。 1936年,皮亚佐拉在瓦达洛乐团的影响下,引发了他对探戈音乐的又一次探索与思考, 他被瓦尔洛演绎探戈音乐的另类方式深深地打动,于是他开始创作一些传统的探戈乐曲。 1949年,钢琴大师鲁宾斯坦并将阿根廷作曲家吉纳史特拉(Ginasetra)介绍给了皮亚佐拉,并请他教皮亚佐拉作曲。这样,吉纳史特拉成了皮亚佐拉的第一位作曲老师。吉在此期间,皮亚佐拉学习了作曲法、管弦乐乐器法并做了大量的乐曲分析,其中包括古典以及现代派作品。完成了他对古典音乐的系统学习。

音乐理念

音乐教学理念 不同国家对音乐教育的目的和形式有不同的理解,并由此产生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读了来自美国和法国的两篇关于音乐教育的文章很有感想。 在《音乐教育及其国家标准的历史回顾》一文中,作者提到过去在美国的音乐教育中有一个最普遍的错误理念是“音乐仅代表它自身”,而当今美国人越来越意识到“音乐教育不仅局限于音乐,它还是一种思想和过程”,认为“必须把音乐教育作为思想、过程的关系来说明,才能有效地推广音乐教育”。 根据这一理念,美国教学委员会与国家音乐监督管理者会议于1974年联合出版了一部对美国学校音乐教育领域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学校音乐规划:描述与标准》。书中指出音乐教育应该培养这样的人: 1.能即兴表演、创作音乐。 2.能够在审美、理性、情感上对音乐进行反应。 3.熟知大量多样的音乐,包括各种风格和流派。 4.理解音乐在目前及将来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5.能对音乐进行美学评价。 6.能独立继续进行自我音乐学习。 …… 在另一篇题为《音乐与法语的综合:一个成功的课例》的文章中,作者指出,在法国的小学里将音乐课与法语相结合,将法语课文、诗歌或新学的生词编成歌曲,通过多种形式教学生演唱,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所肯定。在这种跨学科形式的教学下,其教学成果显示出一定优势:接受音乐与法语综合教育的学生,其音乐和法语两科的成绩比接受分科教学的学生优秀。它在音乐课方面的具体优势显示在:孩子们发现音乐节奏、旋律的变化和朗读句子语气之间的相似之处,在两者之间建立了关联。不仅如此,这种教学模式能帮助儿童发展创造技能,引导他们发现音乐与语言在技能和概念上存在的关联,并最终发现音乐与日常学习的关联。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鼓励音乐创造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7.提倡学科综合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8.弘扬民族音乐

热情奔放的拉丁美洲歌舞音乐

热情奔放的拉丁美洲歌舞音乐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实践,培养对于拉丁美洲音乐的兴趣,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独特的风格和其多元的音乐文化,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模仿,比较等实践活动,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民间乐器和分类并掌握国标舞中恰恰恰和探戈舞蹈的节奏特点。 能力目标:1、能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拉美歌舞。 2、学会哼唱墨西哥民间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加深对拉美音乐的理解。【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拉丁美洲歌舞音乐文化和民族风情,熟悉探戈音乐节奏特点。 2、难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积极投入创作活动。 【教学技术和学习资源应用】: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欣赏一组拉丁美洲的风景图片。 出示课件:拉丁美洲的音乐之旅 二.新课教授 (一)拉丁美洲地理文化背景 拉丁美洲概况 学生讨论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环境、历史、社会等印象。(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拉丁美洲是指以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包括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等国家。

(二)拉丁美洲乐器特点 1、介绍拉丁美洲乐器的特点 教师简述:印第安本土乐器以吹管和打击乐器较为发达,基本没有弦乐器。最常用的是竖笛、鼻笛、排箫,鼓也是印第安最为重要的乐器。自16世纪后从欧洲先后传入了提琴、竖琴和各种吉他拨弦乐器。这些外来乐器对拉美民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听辨三种秘鲁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盖那笛,恰朗戈,安塔拉(结合图片了解) 3、欣赏排箫独奏《山鹰》 观察:这段音乐中除了出现排箫,还出现了哪些其他的乐器? 师归纳:古钢琴,吉他,萨克斯,沙锤,铃鼓,康加鼓, 大提琴,五弦琴,小号等 (三)拉丁美洲舞蹈 恰恰恰 1.教师表演一段拉丁舞 设问:属于那种舞蹈?(恰恰恰) 2. 播放一段恰恰舞的舞曲音乐,练习恰恰的基本节奏。 3.。邀请学生跟着恰恰的节奏模仿恰恰舞蹈。 简述国际标准体育舞蹈的分类 1.拉丁舞(伦巴,恰恰恰,牛仔舞,桑巴,斗牛) 摩登舞(探戈,狐步,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快步) 2. 对比欣赏桑巴,伦巴,牛仔,斗牛表演录像,体味不同的舞蹈风格,感受拉美舞蹈的热 情奔放。 欣赏探戈舞曲《小伙伴》 1. 练习探戈中出现的最常见的三条节奏。 2. 播放《小伙伴》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设问:这段音乐里出现了刚才模仿过的那条节奏? 音乐的情绪怎么样?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高中《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第六单元第13节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教学设计) 作者:熊世宏

高中《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 第六单元第13节拉丁美洲音乐 ——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授课年级:高一 授课时数:一课时(容可根据实际加以调整)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题为“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主要介绍有关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加深对拉丁美洲音乐风格及其在世界音乐中地位的认识。在前面几个章节,学生已经逐一认识了亚洲传统音乐、非洲歌舞音乐以及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也与亚、非、欧音乐有一定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拉丁美洲音乐的鉴赏学习,可以了解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独特性、多样性,从而达到尊重多元文化,开阔艺术视野的目的。本课的学习对学生把握世界各民族音乐的历史脉络以及独特风格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教学容简介 1.《告别》是一首安底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器乐合奏曲。旋律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在集会之后,临行前告别时的情景。乐曲为G大调,4/4拍子,采用五声调式音阶,乐句悠长且多下行。2.《美丽的小天使》是一首有着浓郁的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的歌曲,是一首极具墨西哥民族个性,被称为“松”的歌舞曲,歌曲表达了男女青年间的爱情,旋律缠绵、优美、动人。歌曲为A大调,3/4拍子,采用七声音阶。 3.《小伙伴》是一首阿根廷探戈舞曲。乐曲既有平稳持重的情调,又有紧、激越的情绪,节奏强烈,乐曲为g小调,2/4拍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 ①学生为一级达标高中一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三年初中课改学习的经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都较强; ②由于地处农村,有相当部分同学也来自农村,大部分同学对拉丁美洲的人文背景以及音乐文化认识不深,尤其是对于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比较淡漠,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始能力 ①学习本课前,学生对拉丁美洲的地理、历史等有一定的了解; ②学生对神秘、新奇的事物很感兴趣,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探究学习热情。 ③学生会上网,可以自己查找资料,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 四、三维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观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的思想、“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标,以及当前新课改倡导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开阔视野,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独特的风格、理解尊重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 过程与方法

《探戈舞曲》教案

《探戈舞曲》 教学目标: 1、聆听《探戈舞曲》,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活动并对探戈这种舞蹈音乐及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2、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用简洁的词语说明各主题的音乐情绪;判断乐曲哪部分是欧洲风格,哪部分是拉丁美洲风格。 3、能说出探戈的起源以及舞蹈音乐的节拍、节奏特点;简要介绍作曲家安德森。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国标舞录像,分析各种不同舞种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区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素有“舞中之王”美称的探戈的舞曲。 二、探戈的起源与发展 1、请学生说说他们自己了解的探戈。 2、教师简介:探戈是十九世纪末,发源于阿根廷的一种民间舞蹈,20世纪初,发展为一种社交舞蹈,其舞蹈音乐逐步形成一种音乐体裁。探戈含有混融文化的特色,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受到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影响,也接受了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不同风格。 三、欣赏《探戈舞曲》 1、聆听《探戈舞曲》,感受乐曲主题。 师:如果你感受到乐曲中旋律主题发生变化请举手?(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乐曲有三个主题。) 师:听老师唱三个旋律主题,听辨是否有相似的主题?(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乐曲可分两段) 2、复听全曲 a)感受乐曲出现几种探戈节奏? b)教师总结 欧洲即西班牙风格的典型节奏: 拉丁美洲即阿根廷风格的典型节奏: c)敲击这两种节奏感受其不同风格 3、分段欣赏 a)聆听主题A运用哪种风格节奏?音乐情绪如何?(这一主题使用了欧洲风格节奏,这种节奏带有明显的推动力量,这段音乐的情绪颇为活泼。) b)复听主题A,跟音乐打节奏。

c)聆听主题B运用哪种风格节奏?音乐情绪如何?(这一主题使用拉丁美洲风格节奏与主题A形成明显对比,这个主题的旋律节奏宽广,因而造成一种飘逸、悠远、幸福、欢乐的音乐情绪。这一主题包括了两个颇为近似的旋律,好像后者是前者的变化发展。) d)复听主题B,跟音乐打节奏。 4、总结探戈的音乐特点。 探戈的旋律多为二拍子或四拍子,中速,其舞蹈节奏以切分节奏为主要特点。 欧洲风格的探戈节奏比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而拉丁美洲风格的探戈节奏则显得更优雅、舒展。 四、拓展 1、欣赏一段生活中的探戈舞的示范录像。 2、学生跟着老师的讲解、示范,学走简单的探戈舞步。 3、跟音乐跳探戈舞步,进一步感受探戈这种音乐体裁。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理念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理念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在课改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明白了课程改革归根结底就是要改革教什么、学什么。在课改实践中,我感受到了许多,收获了许多,那一点一滴的积累是智慧的结晶,是在以后教学中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一、更新观念,转变思路 有人说:“换教材要换脑筋”,在我看来,面对新事物,最重要的就是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新的课程标准已代替了旧的教学大纲,新的教育理念已代替了传统的教育思想,新的学习方式已代替了以往的接受学习,我们应关注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1.以往的音乐课过于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与音乐技巧的训练;现在的音乐课强调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淡化枯燥的技巧训练。 2. 以往的音乐课以教师为主,教师是领唱,学生是合唱者;现在的音乐课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淡化教师的权威指挥作用。 3.以往的音乐课以“一教一学”“一问一答”“一说一听”为教与学的方式;现在的音乐课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与实践,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4. 以往的音乐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且教材已用过多年,体现不出时代特色;现在的音乐课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有童趣、有美感、有创新,教材令人赏心悦目。 在更新观念,转变思路的同时,我收获了教学中的轻松与快乐,体验到了课改所带来的益处,同时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音乐课堂的美与愉悦,在这自由、轻松的空间中,我和学生共同享受着成功的乐趣。 二、真诚用心,以心换心 “孩子,你们真的很聪明,你们真行。老师相信将来的作曲家、作词家就在你们当中。”“同学们只要稍稍努力了,你们都会做的最好。”“老师喜欢你们每一个人,你们的微笑是最好的,如果你们也喜欢老师,也笑一笑,好吗?……” 其实教育教学中的真诚就体现在课堂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课改强调师生交往与互动,平等与交流。这交往、交流来源于教师真诚的语言、关爱与鼓励,这互动、平等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真心、诚心、爱心。 只有对学生充满了爱,才会对教学用心,对课改用心,对自己的事业用心。课改过程中,每个人都是探索者、研究者。对于课改我们可以去摸索,可对学生的用心、关心是最可宝贵的,这是来自教师内心的、真挚的情感,有了这种内在支持,教学才会更加吸引学生。 对学生用心换来的是学生对音乐的喜欢,对教师的喜欢,对音乐课的喜欢。这就是成功,这一点一滴的成功快乐就是教师用心的回报,真诚的结晶。 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1.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在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如同一首歌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歌词,同一首歌可以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以有多种理解。《在动物园里》一课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前提下,可以自己创编歌词。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创编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d6268875.html,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 作者:乔松梅 来源:《新一代》2010年第06期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定位,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尊重爱护学生,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教学气氛。 关键词:课堂;教学;尊重学生发展;转变;平等民主;音乐美感;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113-01 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要求我们音乐教师需要彻底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高中阶段学生心理上 有着强烈的自尊需求,并有着强烈的自立意识。有探究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关注学生内心世界,关注学生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尊重学生,欣赏和鼓励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尊重爱护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朋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不竭动力,是学生一生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 能力所必须的催化剂。音乐实验教材突出地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抓住时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勇敢参与到音乐课堂实践中,教学评价也要从束缚学生思维的,由教师一锤定音的一言堂,改为让每个学生都踊跃参加的群言堂。让学生知道艺术评价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让学生在自评互评中勇于发表自 己的见解,敢于以书本中的所谓权威结论提出不同看法,培养质疑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高中阶段,繁重的文化课给学生以沉重的应试心理负担,学生盼望着每周一节轻松活泼的音乐课,以使身心获得充分的放松和愉悦,如果音乐课堂展现给学生的是毫无生气的脸和毫无幽默可言的照本宣科式枯燥无味的语言,那么,音乐课就失去了魅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打消对音乐课的兴趣。而教师的一句幽默话语;一个赞许微笑:一次安抚动作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也许不经意间就会改变一名学生的人生观。师生关系是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社会 化会发生深刻作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发表意见,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因此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授课人:甘谷一中尉海波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拉丁美洲的音乐,感受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及风格特点。 2、能记住那些极有特色的乐器音色;感受拉丁美洲绚丽多姿的歌舞特点。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 能基本说出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从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方面体验感受拉丁美洲各国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歌曲,渲染气氛,学生走进教室。 一、设问与回答方式导入 1、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2、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听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啊?具有哪种音乐的风格特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具有拉美音乐风格特征) 二、引出课题:拉丁美洲音乐 1、由教师简略介绍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环境等。 教师归纳:拉丁美洲是指以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包括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等国家。 师言:在广阔的拉丁美洲,风土,人种极其多样,因此,在音乐方面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式,除了在人种方面,原住外,从地球上各个地方迁移过来的人种都在这里互相混,所以可以说多元混合型文化是这一地区文化的最大特点,音乐文化非常丰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印第安人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和黑人音乐。

设问:拉丁美洲这种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讨论回答) 师归纳:混合性音乐是指印第安人、欧洲和非洲三种音乐文化的相混合,主要的原因是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那么他们的音乐文化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拉丁美洲,感受他们混合性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讲授新课: (一)赏析《告别》器乐合奏曲,秘鲁民间乐曲。 1在欣赏之前,我先和大家来认识三种拉丁美洲的乐器:排箫、盖那笛、恰朗戈。 排箫,提起箫大家非常熟悉,是一种竹管类乐器。而排箫,顾名思义,是有一排箫,就是多个竹管按音的高低顺序排列,固定在一起,每个管子发出一个音,管子下端封闭,吹奏上端发音。 盖那笛,是一种竖笛,在古代曾用动物的腿骨制成,现在多采用竹和木制作。一般有5—7个音孔,音色粗犷、明亮。 2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作品 思考--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描写了怎样的场景?(乐曲旋律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在集会之后,临行时告别的情景。每件乐器仿佛代表一个人,他们相互告别,依依不舍。) 通过欣赏大家认识了三种乐器,并能清晰的分辨各种乐器的音色,非常好。(二)赏析《美丽的小天使》: 简介墨西哥: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西南部,拉丁美洲北部。是南、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素称“陆上桥梁”。墨西哥是美洲著名的文明古国,古玛雅、阿兹台克文化就渊源于尤卡坦半岛,又是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中心之一。首都墨西哥城是著名的文明古城,在政府大厦、学校、戏院和其他公共建筑的墙壁上,布满了各种各样鲜艳的壁画。鼓墨西哥城又称“壁画之都”。 歌曲特点: 歌曲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采用七声大调式音阶,歌词用西班牙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及其特点.

一、世界三大著名学校音乐教育体系: 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 (1865年---1950年)著名的瑞士作曲 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 克罗兹,创立了20世纪最早的音乐教 育体系。其体系的核心是“体态律动”。 (1)所谓体态律动教学是从音乐本身 入手,先让学习者聆听音乐,再引导 他们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的各种 要素。体态律动教学把人体变成 了一个能够理解音乐的要求、能 够解释和表现音乐的乐器。通过 这件人体乐器展示了音乐的核 心要素,又通过学习者的内心听 觉和情感强化了音乐的艺术性 质。(2)体态律动的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于节奏韵律的直觉

本能、对音乐情绪和表现的感 受、对运动平衡的感觉、以及培 养有规律的运动神经习惯和训 练有节奏的心理。体态律动打开 了音乐教育实践的一个新的领 域。 2、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柯达 伊·左尔坦(1882---1967)是20 世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 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 育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 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深远的 教育体系之一。其主要教育手段与 内容:(1)民族音乐在教学中占有 突出重要的地位。(2)以歌唱作为 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3)以首调 唱名体系培养全面的音乐能力。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一)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先生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它是当今世界最具创造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奧尔夫将创造力称作他的教育理念的灵魂。并为挖掘、发展人类生而具有的探索、创造精神创立了一套科学而丰富多彩地教学方法。 (二)奥尔夫教育理念及其特点 1、奥尔夫本人简介: (1)卡尔·奥尔夫(Carl Orff 1895----1982年),德国现代最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指挥家。 (2)在他的童年充满了音乐、诗歌、文学、戏剧的熏陶,这也为他日后在音乐戏剧和舞台音乐奠定了坚实的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版

音乐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音乐课程目标可以从;; 三个维度表述。 2、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 3、中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一首需要 为主要内容的欣赏课型,另一种是以一类需要为主要内容的欣赏课型。 4、“节奏或旋律”创作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阶段、阶段和阶段。 5、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 的学习领域,有助于扩大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与艺术审美的能力。 6、音乐是听觉艺术,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7、编写教材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音乐教材包括和与之相匹配的音响、音像教材以与。 8、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理念是指导音乐新课程实施的。 9、按照音乐表演时所采用的不同物质手段来分类,首先可以分为和 两大类。 10、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演唱、演奏等方式进行。 11、是对学生阶段学习结果的评价,在学期、学年末进行,主要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方式。 12、“”是音乐课程特有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能充分体现音乐课程的特点和课程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氛围。 13、“表现”领域包含了、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四项内容。其中三项是实质性的表演内容,而是一种辅助性的、为音乐表现服务的教学内容。 14、演奏教学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学习的演奏,二是用

为歌曲、表演等伴奏。 15、演奏教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合奏能力、。 16、以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 17、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教师作为教学的和,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 18、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 19、即兴编创有两类形式:一类是性质的,另一类是性质的。 20、创造是发挥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包括两类学习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①即兴节奏编创,②即兴旋律编创,③即兴歌词编创,④即兴回旋游戏,⑤即兴编创音乐。属于音乐教学中即兴音乐编创的具体内容与教学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下列不属于音乐课程性质的是() A、人文性 B、审美性 C、实践性 D、欣赏性。 3、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 A、主要途径 B、有效途径 C、重要途径 D、特殊途径 4、音乐创造教学包括两类三项学习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类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 B、在这类内容中,又包含了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三项内容。 C、一类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 D、音乐创造教学在教学中没有多大的意义,可以不进行 5、音乐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意图: 1、指导思想: 学习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三部分中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内容时,我们需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器乐、声乐、歌舞音乐三方面让学生感受体验拉美音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了解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文化具有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三种音乐文化相融的的特点。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并使优秀音乐文化得到传承。 2、教学内容: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但由于混合的类型、层次、成份、程度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十分丰富、多姿多彩的音乐风格。所以,有人说拉丁美洲的音乐如同是一个“马赛克”,各种各样的都有,千姿百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拉丁美洲音乐以其色彩的丰富,节奏的独特,旋律的美妙,和声的浓郁,吸引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本课除选听教材所提供的多巴哥钢鼓合奏等声乐、器乐作品外,还补充欣赏了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秘鲁乐曲《飞驰的鹰》,墨西哥民歌《美丽的小天使》等音乐作品。同时,为了能够引导学生较全面的了解拉美音乐风貌,本课还补充了充满热情、活力动感的“桑巴”和“探戈”等拉丁舞的表演录像。 二、教学过程: (一)器乐曲赏析 1、分别播放《拉丁美洲排萧三重奏》印第安民间乐曲《告别》的音响片段(注:执教者可机动选用该两段音响) 2、出示乐器图片简介乐器特点

国际标准舞小贴士·探戈舞音乐

国际标准舞小贴士·探戈舞音乐 音乐:2/4或4/4拍 理解音乐也是学习探戈舞的一部分。弄懂每一个曲目及唱片使你能够更有自信及更享受地去跳舞。 经典探戈舞管弦乐队或在西班牙语中称之为Orquesta Tipica(探戈舞乐团),是由手风琴,小提琴,钢琴及低音提琴组成。第一批探戈舞音乐是在上世纪之初创作的,如El Choclo(西班牙语“嫩玉米”)、La Morocha这样的名曲。在20世纪20年代,两股音乐潮流发展开来:传统派,如卡纳罗(Canaro)的作曲,注重节奏及音乐的可跳舞性;演化派,由胡里奥·德·卡罗(Julio De Caro)及其兄弟领头,他们在音乐上探求的是谐调及旋律。传统派中最受欢迎的乐团领队及作曲人有Canaro,Tanturi 及D’Arienzo(被称为节奏乐之王),Biagi 及 De Angelis。演化派则由 Troilo, Carlo Di Sarli, Osvaldo Pugliese, Miguel Calo, Salgan 及 Piazzola 开拓。 音乐编排中分布有很多交织层叠的部分可以单独挑出来,然后根据舞者自己的节拍及感觉来单个跳。传统派管弦乐队(如 Canaro,D’Arienzo)演奏质朴并能取悦很多舞者。而演化派的作曲家及演奏家们则对音乐本身更感兴趣,所以他们演奏出的音乐是为了让人们听的。他们能在音乐中蓄起张力,然后通过引入精彩的停顿及加速而将力量加倍地释放出来。在所有现代探戈音乐家中,最为知名的一位是皮亚佐拉(Piazzola),他用音乐的方式来处理探戈音乐,带入新的声

音及概念。 当听到不同的探戈音乐时往往意味着要跳不同风格的舞蹈。但最终还是由舞者来决定如何诠释舞蹈,重要并且更有意思的是,要认真听音乐,不要每次都跳成一个样子。

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原本性

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原本性 卡尔.奥尔夫(Karl Orff,1895-1982),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创立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历经七十余年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的传播、实践,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上世纪七十年代,奥尔夫音乐教育进入中国,因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教”的理念息息相通,逐步在中国音乐教育的沃土中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史上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接受并颇具影响力的一种外国音乐教育体系,并且在中国创新、发展,不断创造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特点的新经验和新形式。 奥尔夫曾经说过:“走遍世界的,不是我为表明这个理念而编写的东西,而是这个理念本身”。是什么样的一种音乐教育的理念,能够让其在新思想,新方法层出不穷的今天,不但没被淹没反而显示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来呢?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即是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他曾说过:“我所有的观念,是关于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观念。”原本性一词并非奥尔夫所创用,但是,他将它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其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理念。 什么是原本性呢? 原本性是指质朴的,简单的,单纯的,最自然的,清澈的,但同时也是能够诉诸心灵、反应内心的,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形式,

就像不施脂粉的自然风貌一样。 那什么是原本性的音乐呢? 首先,音乐源于生活,它产自人民大众,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表现的是人们内心的情感,是感情交流的媒介。不同特征的音乐表现不同的生活层面和感情需要,可以用来传授知识,组织集体劳动,记载历史变迁,举行仪式和进行交流。比如大家熟悉的劳动号子、山歌等。还有很多地区或民族进行人生的礼仪(诞生、成年、婚姻和死亡)或者祭祀甚至恋爱、交流,都要载歌载舞。 因此,原本性的音乐是这样一种音乐:它能够表现心灵情感,能够让人跟随并释放感情。人不是仅仅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参与者参与其间;人也不仅仅做机械的跟随,而是以自己的内心情感相和;它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自然的、躯体的、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可以体验的,它不是表演,也不是舞台艺术,而是人的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我流露和交流的需要,尤其是最适合儿童的音乐。正如《乐记》所述:“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其次,原本性音乐从音乐本身来说,它并不是什么大型的形式,也没有繁复的结构,只是提取的有关节奏、音响和旋律的一些音乐的基本素材。比如能代表某个民族音乐风格的节奏,或者能代表某个地域音乐风格的音阶走向等等。这些基本素材通过高质量的去运用,可

《探戈舞曲》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探戈舞曲》 教学目标: 1、聆听《探戈舞曲》,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活动并对探戈这种舞蹈音乐及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2、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用简洁的词语说明各主题的音乐情绪;判断乐曲哪部分是欧洲风格,哪部分是拉丁美洲风格。 3、能说出探戈的起源以及舞蹈音乐的节拍、节奏特点;简要介绍作曲家安德森。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国标舞录像,分析各种不同舞种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区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素有“舞中之王”美称的探戈的舞曲。 二、探戈的起源与发展 1、请学生说说他们自己了解的探戈。 2、教师简介:探戈是十九世纪末,发源于阿根廷的一种民间舞蹈,20世纪初,发展为一种社交舞蹈,其舞蹈音乐逐步形成一种音乐体裁。探戈含有混融文化的特色,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受到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影响,也接受了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不同风格。 三、欣赏《探戈舞曲》 1、聆听《探戈舞曲》,感受乐曲主题。 师:如果你感受到乐曲中旋律主题发生变化请举手?(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乐曲有三个主题。)师:听老师唱三个旋律主题,听辨是否有相似的主题?(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乐曲可分两段)2、复听全曲。 a)感受乐曲出现几种探戈节奏? b)教师总结。 欧洲即西班牙风格的典型节奏: 拉丁美洲即阿根廷风格的典型节奏: c)敲击这两种节奏感受其不同风格。 3、分段欣赏。 a)聆听主题A运用哪种风格节奏?音乐情绪如何?(这一主题使用了欧洲风格节奏,这种节奏带有明显的推动力量,这段音乐的情绪颇为活泼。) b)复听主题A,跟音乐打节奏。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 伴随着音乐新课程的诞生,音乐课堂随之发生了变化。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业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使他们从中受益。因此,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新课程使我们教师面临新的挑战。 那么怎样才能紧跟新形势。把《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音乐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呢? 为此,在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以及手段来丰富我的音乐课堂,从中体会到了新课改带来的生机勃勃的音乐课堂。 新课改倡导课堂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策略,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利用音乐学习引入生活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为丰富的、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了以下几点,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实效。 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是独立自主、主动。自主学习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满足学生在学习内容、地点和时间上的自由选择,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成果。 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美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因此诱发及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师首要任务。并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合作式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没有合作,音乐就不能产生和存在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把握时机激励学生多参与合作学习,采用班级授课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音乐剧<<鱼夫和金鱼的故事>>这一课我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及提示,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以合作学习小组形式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的协调能力。如上欣赏课是全班同学集体静听,听后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表演。 在一堂课例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运用最简单手段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收获与乐趣。所以把握好合作时机是提高音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的良好途径。 探究式音乐教学是指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以教材为基础,联系生活实际和周围世界 为对象,自主确认和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收集相关信息,寻求解决方法,进行即兴式的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 对于音乐课堂来讲,"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是在音乐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满足学生表演的欲望,使学生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运用。由于我的课堂上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主动的参与,

浅谈对音乐教育理念的认识

浅谈对音乐教育理念的认识 一、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我个人认为,音乐教育工作应该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音乐课,创造性地、灵活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关系。 21世纪的音乐课,孩子们要学些什么?新的课程中贯穿始终并特别强调的是要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的机会。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到儿童的心理活动,合理地安排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内容,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和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 二、建立现代的教育理论,钻研现代教学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教育”下的定义是,教育是为了提高每个人的生活质量。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生存,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知识重要,能力更重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对于音乐学科教育来说,尤其有他的优势和重要地位。所有这些迹象表明,音乐教师必须传统的教学观念。 我们音乐教师在致力于现代教学方法运用中必须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引导学生探究、创新,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

三、注重音乐课的气氛,理解真正的民主开放式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轻松愉悦、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特点。 音乐教学是一个使学生身心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限于一种教学方式,更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应以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提高其音乐的综合素质,成为学习音乐,驾驱音乐的主人。 四、教学观念、方法的创新。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将来一辈子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能力;是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公民。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享受美好,是我们音乐教育者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 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重要的,但小学艺术教育这一本质上审美教育,它既能培养德行,也能增进智力,但最主要的功能还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这也就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目的所在。 最后我想说,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学习方式,使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未来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丰富自己,大胆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颁发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是在总结近十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和广泛听取一线音乐老师和一批专家意见后的创新与改革。新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和改变: 一、课程性质更加明确 新标准在前言中把音乐课程的价值作了简要的概括,而将原标准中的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价值”改为“课程性质”,因此将原标准的四大价值简练地浓缩为课程的三大性质,改变了原标准中的性质与价值混为一谈的表述方法,课程性质更加明确。并且在课程性质中集中体现了音乐课程的独特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本次改版的标准中单独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来的,突出了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并强调了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的必要性。这一观点在后面的教学理念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二、课程基本理念更加综合

原标准中基本理念共有十个,而新标准中将原来分为两个方面表述的基本理念合并为一个,共有五大理念。如审美和兴趣合二为一,改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但基本内容没有多大变化,增加了“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以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以及双基的学习业要与不同的文化认知有机结合”等内容。如原标准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合并为:“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如弘扬民族音乐和理解多元文化合并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将原标准的理解多元文化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再如原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在新标准中也合二为一。同时,修改并提出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我想是鉴于前期课改中一些老师过于强调了学科综合而忽略了音乐特点的做法而提出的,新标准指出要突出音乐特点,并且在表述中具体列举了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指出这些音乐特点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和体现。 三、音乐特点更加突出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