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节对应取穴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对应取穴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对应取穴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对应取穴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对应取穴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邓启龙1 武欢1 孙国杰1 何承敏1 马朝阳2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关节对应取穴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均分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针刺患者患膝内外膝眼、犊鼻中、梁丘、血海5穴,留针20min;治疗组患者针刺双侧肘部曲池、手三里、肘髎6穴,留针20min,留针期间患者膝关节进行最大关节活动度的主、被动屈伸运动锻炼。使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的《膝关节功能评定表》对2组疗效进行评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疼痛、行走、上下楼及关节屈曲挛缩程度较前显著改善(P<0.01,P<0.05),肿胀程度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除肿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3项统计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关节对应取穴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提高疗效,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较佳疗法。【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

【年(卷),期】2013(008)001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针刺;关节对应取穴;运动疗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无菌性、慢性、进行性侵犯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的疾病。它严重妨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已成为50岁以后仅次于心脏病的导致劳动力丧失的第二个常见原因,属中医学的“痹症”范畴。目前,虽有药物如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可缓解症状,但依赖性较大,且有重复注射效果降低的缺点。近年发展的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技术设备要求高且价格昂贵,相比较而言,针刺治疗该病因效验、价廉、副作用少等优点而广受患者接受。近年来运动疗

_骨性膝关节炎的针灸治疗方法

Environ M ed,2006,48(5):455-4611 [25]Fri d l yand LE,Ph ili pson LH1Reacti ve speci es and early m an ifes- tati on of i n s u li n resist ance i n t yp e2d iabet es[J]1D i abetes Obes M etab,2006,8(2):136-1451 [26]ChooH J,K i m J H,Kw on OB,et al1M i tochondria are i m paired i n the ad i pocytes of t ype2d i ab eti c m ice[J]1D i ab etologia,2006, 49(4):784-7911 [27]Hajl und K,M ogensen M,Sah li n K,et al1M itoc h ondri a ldysf un c- ti on i n typ e2d i abetes and obes it y[J]1Endocri nolM etab C li n North Am,2008,37(3):713-7311[28]Ozcan U,Cao Q,Y il m az E,et al1Endop las m ic reti cu l um stress li nks obesit y,i n s u li n action,and typ e2d i abetes[J]1S ci en ce, 2006,306(5695):457-4611 [29]Oza w a K,M i yazak iM,M ats uh isaM,et a l1The endop l as m i c re- ti cu l um chap eron e i m p roves i n s u li n res i s t an ce i n type2d i abetes [J]1D i abetes,2005,54(3):657-6631 (收稿日期:2010-04-19;修回日期:2010-09-29) (本文编辑:潘雪飞) 骨性膝关节炎的针灸治疗方法 丁勤能1综述,徐兰凤2审校 [摘要]本文从针灸的方法及取穴特点两方面综述近十年来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状,并作了展望,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提供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骨性膝关节炎;针灸 中图分类号:R684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71X(2010)06-0529-03 骨性膝关节炎是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中最常见的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能力。祖国医学把本病归入/痹证0、/骨痹0、/筋伤0、/劳损0等范畴,历代医家对病因的认识基本一致,认为主要与年老体衰,长期劳损,外感风寒湿邪有关。病因主要为年老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长期劳损,血瘀气滞。而风寒湿邪杂至、痹阻经络是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本。治疗方法有中医、西医、中西结合等。以针灸为主的治疗方法对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关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报道日益增多,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疗效,亦有对其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能提高疗效的最佳方法。现将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方法综述如下。 1针灸方法 111传统针刺这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最常用的方法,一般使用单纯针刺的治疗方法比较少,常与其他辅助治疗配合使用。何庆勇等[1]采用以痛为俞、局部取穴的原则,针刺血海、梁丘等穴,辨证加减,配合自制中药,治疗33例,总有效率96197%。张小玲等[2]报道使用常规针刺后,紧接着 作者简介:丁勤能(1978-),女,江苏宜兴人,医学硕士,从事针灸、康复临床工作 作者单位:11210002江苏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康复医学科;21210029江苏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在相关穴位上做中频治疗(高级电脑中频治疗仪YK-2000B/C型),每次治疗20m i n,总有效率9610%,同时认为针灸配合中频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针灸。 112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现在一般使用艾柱为多。李永红等[3]将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膝三针(阳陵泉、内外膝眼)等穴位,行捻转手法,得气后将115 c m长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每针燃尽3段艾条,各穴均留针20m in。对照组取穴、留针同治疗组,不加艾条灸,10次为一疗程,连续观察两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19%。王学普[4]采用温针配合刮痧治疗48例,采用长约1c m,直径约015c m的梭型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燃尽为止,使热力传入患处,经过1~3个疗程,总有效率9719%。 113灸法李宁等[5]使用艾条悬灸腰阳关和犊鼻后再配合运动疗法,对止痛和关节稳定度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的物理远红外线治疗仪,总有效率100%。廖钰等[6]将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双艾条加手法组、单艾条不加手法组、温针灸组,观察3组疗法对膝关节炎近期和中长期疗效,结果显示双艾条加手法组和温针灸组明显优于单艾条不加手法组,同时研究认为不同的艾灸方法、刺激量治疗膝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程模板

首次病程记录 2010年7月23日 15:00 病例特点: 1、邹桂英,女,74岁,居民。 2、主诉:右膝痛伴活动困难半月。 3、现病史:患者自诉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下蹲站起困难,上下楼梯活 动不利,行走活动及阴雨天症状明显加重,休息后减轻。病程中无发热,无关节红肿及 下肢麻木等症。间断于院外行针刺治疗,症状无缓解。今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膝骨 性关节炎”收入院。 病后精神、睡眠欠佳,饮食、二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改变。 4、既往史:既往有“双膝痛反复发作”病史多年,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0余年,多 于遇寒遇冷而发,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输、献血史,药物过敏 史不详。 5、体格检查:T36.5℃、P80次/分、R16次/分、BP140/90mmHg 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形体偏胖,扶入病房,慢性病面容,查体合作。舌淡红苔薄 白脉沉细。头颅五官无畸形,心肺腹未查见异常。脊柱无畸形压痛,右膝关节无畸形红 肿,肤色、肤温正常,右膝周广泛压痛,以内膝眼为甚,磨髌试验(+),过伸过屈试验 (+),可闻及骨摩擦音,浮髌试验(-),半月板挤压试验(-)。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 理反射未引出。 6、辅助资料:于市汉江医院行右膝关节正侧位片检查示:右膝关节退行性变;骨密度测 定示:重度骨量减少。 拟诊讨论: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右膝痛伴活动困难”为主症入院,属中医“膝痹病”范 畴。老年女患,久病体虚,肝肾精血亏损,肝主筋,肾主骨,筋骨失养,不荣则痛,劳 则气耗伤精,故遇劳更甚。结合舌苔脉象,与“肝肾亏虚”相符。治宜补肝肾,强筋骨。 2、中医鉴别诊断:风湿热痹:证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 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 数。与本患者病证不符,可暂不考虑。

膝骨关节炎康复计划

膝骨关节炎康复计划 存在问题: 1.关节疼痛大腿,膝关节。关节负重或活动较多,天气变化加剧。 2.关节僵硬早晨起床时膝关节僵硬,持续时间15-30分钟。 3.关节变形膝关节活动受限。 4.肌肉萎缩长期关节活动受限出现废用性萎缩 5.关节弹响 6.关节腔积液浮髌试验阳性。 7. 近期目标: 1、缓解关节水肿和疼痛。 2、强化下肢肌力包括股四头肌锻炼。 3、学会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坏的方法。 4、解决长期疾病引发的心理疾病 远期目标: 1、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 2、增强膝关节稳定性。 3、延缓病变发展。 4、提高ADL,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措施: 1.调整和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减少活动量。 2.保护关节,避免有害动作。 3.功能性电刺激。 4.运动疗法: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牵伸训练。 5.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6.矫形器具设计。 7.针刺治疗。 8.心理治疗。 9.手术治疗。 治疗处方: 1、休息和运动相集合①急性期:限制关节活动,减轻关节炎性反应,并行下肢肌力的锻炼(股四头 肌收缩锻炼),避免关节制动带来的肌肉萎缩。②非急性期:适当关节活动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包括关节的被动活动、不负重主动运动、关节功能牵引。 2、药物治疗西医:非甾体镇痛抗炎药,对抗炎症反应;静滴红花注射液或七叶皂甙钠、缓解关节水 肿和疼痛,对关节腔积液的患者需抽取液体培养或涂片,排除感染,若有感染的 患者根据细菌培养采用抗生素。若有其它基础疾病根据基础疾病用药。 中医:鸡鸣散加减:牛膝10g 槟榔15g苡仁30g 吴萸6g苏叶9g桔梗15g苍术20g白 蔻仁9g ;寒湿重的患者加木瓜15g防己20g桑枝20g;血瘀加忍冬腾15g关节 疼加白花蛇一条;肝肾亏虚加巴戟天10g锁阳15g;脾虚加山药15g茯苓20g炒 扁豆15g;关节腔感染加金银花20g、连翘15g、黄柏15g;关节腔积液加泽泻 20g、大腹皮15g;皮肤过敏的患者加地肤子15g、虫蜕10g; 3、物理因子治疗①功能性电刺激(中频):每次20分钟,(控制体重,减少活动量,下肢:股四头肌, 胫前肌),每天二次,每周六天,星期天休息。②针刺治疗,每次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每周六次,星期天休息。③热疗中药熏洗或膝关节深部热疗机治疗,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加大关节活动度,减轻炎症及疼痛反应。④膝关节中药鸡鸣膏外敷,活血化瘀,缓解关节肿胀及疼痛。 4、使用矫形器或助行器。 5、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有助减轻关节疼痛。 6、手术治疗①臭氧消融加玻璃酸钠灌注:1)氧化作用2)抗炎作用3)抑制免疫反应4)镇痛5)关 节软骨润滑保护作用。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摘要】目的:探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 取院内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2例为观 察目标,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6例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 注射联合中医推拿治疗,研究组3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温针灸治疗,就两组患者 膝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治疗效果等进行评价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 节功能及疼痛情况均显著改善,研究组LK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达100%,显著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在相同治疗时间内,显著提高膝关节功能,改 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温针灸;玻璃酸钠;中医推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膝关节软骨退化、新骨形成为特征的慢性病症[1],多因局限性、 进行性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所致。临床主要以膝关节肿胀疼痛甚至畸形为主要表现,本病的发展及进行性发展对患者生存质量的负面影响较大,临床治疗以解除症状、改善关节 功能为主,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中医推拿是较常见的治疗方式,本次研究在此基础上联 合温针灸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显著,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院内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2例为观察目标,男43例,女29例,年龄42~68岁,平均(52±2.04)岁,病程4~31个月,平均(17.29±4.30)个月,均符合《膝关节骨关节炎循证医学指南(第二版)》相关诊断标准[2],按照患者入院 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纳 入标准:治疗依从性高者;未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未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认知功能正 常能够自主完成功能评定者。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仰卧屈膝行患侧膝关节消毒穿刺,吸尽关节积液后注入玻璃酸钠 注射液,每周注射一次,注射完毕后用无菌敷料包扎24h左右,同时帮助患者适量活动膝关节。患者取卧位,治疗医师为患者进行患肢的放松按摩,辅以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承山、梁丘等腧穴的按压。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主穴:髌中(内外膝眼连线的中点)、膝眼、阳陵泉、血海、足三里、梁丘等,选用合适的毫针行针刺治疗,髌中直刺,向 委中方向缓慢进针至2寸深左右,捻转提插后留针。内、外膝眼直刺入1.5-2寸左右,捻转 得气。其余四穴向膝眼方向进针,用导气法,使针感尽量放射至膝盖。髌中或膝眼穴加用温针,以1寸长之纯艾段,插于针柄上自下方点燃,燃尽更换,一般2至3壮。留针20-30分钟。疼痛明显者,可在血海和梁丘穴加拔罐15分钟,以出现紫黑色瘀斑为度。 1.3、观察指标 1.3.1、膝关节功能[3]: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实施膝关节功能评定,采用Lysholm膝关节 康复量表(LKSS)评分,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与膝关节功能呈正相关。 1.3.2、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 1.3.3、治疗效果[4]:治愈:关节炎相关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复发;显效: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疼痛症状显著缓解;有效: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疼痛有所缓解;无效:疼痛症状及膝关节功能无改善。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7年(AAOS)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指南

2017年(AAOS)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指南 推荐1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建议参与自我管理项目,包括力量训练、低强度有氧运动、神经肌肉训练和参与与国家指南一致的体力活动。推荐等级:强烈推荐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 推荐2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如果体重指数超过25,建议减肥。推荐等级:中度推荐含义:临床医生应该遵循该项建议,但如果有其他方法符合患者偏好,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3a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不建议使用针灸疗法。推荐等级:虽然我们没有进行有害性分析,但我们仍然强烈推荐。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推荐3b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物理疗法(包括电刺激疗法)。推荐等级:不确定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3c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按摩治疗。推荐等级:不确定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 4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外翻应力支具(使膝内侧间室不负重)。推荐等级:不确定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 5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不建议使用外侧楔形鞋垫。推荐等级:中度推荐含义:临床医生应该遵循该项建议,但如果有其他方法符合患者偏好,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 6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不建议使用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推荐等级:虽然我们没有进行有害性分析,但我们仍然强烈推荐。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小结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小结 发表时间:2011-06-15T09:51:48.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邓玉金[导读]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常见。 邓玉金(四川省南充市中医院 63700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0-0407-02 【摘要】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由于其致残率高,病程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医疗界的重视。针刺已被证实对于膝关节炎的治疗有效,本院也在近五年做了多方面的尝试,本文将对经验进行总结。【关键词】膝骨关节炎针灸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亦称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多由膝关节软骨的变性,骨质增生等导致。一般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关节废用等,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病理变化为软骨退变滑膜炎症、软骨退变、骨内压升高[1]等。近些年来由于肥胖等疾病,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2]。有调查显示25岁以下人群中发病一般不超过5%,但在80岁人群中90%以上人皆有之[3]。针灸可使患者膝骨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组织代谢率增加,进而促进局部炎症吸收,改善疾病症状及关节功能。多种针灸疗法被应用到临床,如温针灸、火针、电针、刺血、穴位注射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院采用针刺与艾灸并用,并辅以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治愈率达到97.4% (诊断参照1986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推荐的膝OA诊断标准[4]:①膝关节痛在就诊的前1个月内≥14天;②膝关节活动时有摩擦响声;③X线片示膝关节骨端边缘有骨刺或唇样增生;④膝关节周围有肿胀;⑤晨僵≤30分钟;⑥年龄≥40岁。具备①③或①②④⑤⑥即可诊断为膝OA),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总结如下: 1.针刺 选用40-50mm长、0.35 mm粗的不锈钢毫针,采用局部选穴,及长针透刺的方法。局部选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梁丘、血海等。长针透刺选取犊鼻透内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 针刺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有效缓解肌肉的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缺氧状态,改善炎症水肿、粘连,并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我们本着“不通则痛”的理念,选取适当的主穴与配穴进行治疗,从而起到疏通经络,散寒止痛的效果。我院曾选取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针刺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疗程为一个月,之后评定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有效率为87.5%,可见疗效有明显的差异。证实针刺确对膝骨关节炎有独特的功效。 2.艾灸 采取瘢痕灸的疗法,我院采用了黄静[5]的灸法治疗方案,用麦粒大实心艾柱施灸于足三里、悬钟穴至形成灸疮。对于不愿施用瘢痕灸治疗的患者,选用局部施灸加改善身体机能的组合配穴疗法。 《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集热疗、光疗、药物刺激于一体,并且作用于特定穴,能很好地发挥温经通络,改善局部血循环的功能。且现代医学认为艾灸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消炎镇痛。艾灸瘢痕灸不仅发挥艾灸温通经脉、祛风除湿、温补气血等功效,且局部灸疮对穴位产生持续刺激,不断发挥经穴调节作用,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良好状态。 3.针刺加艾灸 针刺选穴:内外膝眼、鹤顶、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及补肾的太溪等穴,针刺得气后留针时插上2cm艾条并点燃,每日一次。 针刺加艾灸即为温针灸,近些年对此项治疗方法的研究很多,如林国华等[6]用温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证实有效且复发率低,优于单纯的针刺疗法。针刺结合艾灸的温热效应、艾的药性等多种因素,增强了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补益气血、调和阴阳的作用。温针灸具备了针刺与艾灸的双重作用。 4.穴位注射 选用地塞米松或复方丹参注射液[7]进行穴位注射,选穴以局部选穴为主,参见针刺部分。 穴位注射是穴位和药物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新型的有效治疗途径,在起到针刺治疗作用的同时,有了药物的消炎,镇痛、扶正等功能,更好的发挥疗效,减少复发。 在中医学中,膝骨关节炎属“痹症”的范畴,由于人体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加之感受风寒湿邪,外邪痹阻筋脉,使气血不畅,关节失于濡养所致。中医认为本病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应标本同治,但应以解除疾病的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防止关节的进一步受损为先。再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调整机体的防御、修复等功能,我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进行综合治疗,采用多种中医疗法,使患者症状显著改善。很多患者同时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增进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力量,加强稳定性,巩固了疗效。五年来,我们在临床治疗中以因人治宜为原则,选取个性化的方案,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强疗效并减少复发,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肯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开展,一定会诞生更好的治疗方案,服务于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 柴华,黎波,杜元灏.针灸对照西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 2009,(07) . [2] 银波,张锡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3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02) . [3] 王敏,王敏华,江勇,徐磊. 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 2007,(07) . [4] 盛鹏杰,胡士平,程聪,田锦鹰,李月霞,林海苗. 电温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 2008,(10) . [5] 钟国存,陈振虎. 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 2008,(10) . [6] 涂世玉, 韩晓强, 王祖安, 卜明. 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J]. 现代中医药, 2010, (05) . [7] 阮经文, 王楚怀. 针灸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3, (10).

近5年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研究概况

近5年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研究概况 本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等,将近5年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分为温针灸对比普通针刺、温针灸对比电针、火针对比电针、火针对比普通针刺、针刺对比假针刺、电针对比西药口服和普通针刺对比西药口服这7个方面进行整理及分析,并从荟萃分析的角度对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骨性關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1],好发于承重关节如膝关节,其发病率与年龄、性别、体重、创伤、过劳、遗传以及居住环境等有关。膝骨性关节炎主要症状为关节僵硬、肿胀、疼痛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项涉及187个国家的调查显示在全球291种疾病中[2],膝关节炎和髋关节炎导致残疾的概率排名第11名,膝关节炎的全球患病率为3.8%,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目前,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软骨细胞、软骨基质、软骨下骨、关节腔、韧带及周围血管密切相关[3]。针刺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尤其是膝骨性关节炎导致的慢性疼痛[4],其缓解疼痛的潜在机制可能包括预防进一步的软骨侵蚀以及更多传统的镇痛机制[5]。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OARSI)关于非手术治疗KOA的最新指南指出[6],对于特定临床亚型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可以使用针刺治疗。针刺治疗以其操作简便、安全、经济成本小、无毒副作用的明显优势,作为非药物治疗中的补充和替代疗法,已被世界各地的患者广泛接受,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并抑制KOA的进展[7]。故笔者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对近5年发表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及整理,为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最新分析报告。 1 中医对膝痹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归属“痹证”“膝痹”等范畴,大多医家认为其以肝、脾、肾之亏虚为本,加之外感风寒湿邪,致使气血停滞,脾湿阻络,经络不通,不通则痛,发为本病[8]。 2 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2.1 温针灸对比普通针刺糟丽芳等[9]采用温针灸与单纯针刺治疗KOA患者100例,结果显示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82.00%(P<0.05),且治疗后温针灸组患者HSS评分高于单纯针刺组(P<0.05)。汪峰等[10]将48例KO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加推拿治疗,连续治疗30 d后,发现两组患者V AS和LK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愈显率为8 3.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正明[11]随机选取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100例,试验组采用温针灸,对照组则予单纯针刺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美平等[12]选取肾虚髓亏型膝骨性

骨关节炎外科治疗进展

骨关节炎外科治疗进展 发表时间:2011-07-05T11:29:13.1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4期供稿作者:孙波 [导读]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OA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髋、膝、肩、肘、手、足等关节均可进行置换 孙波(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人民医院黑龙江漠河 165300)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4-0076-01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引起疼痛流行甚广的一种关节病,据我国初步调查OA发生率为3%,即3600万病人,与美国发生率基本一样,但在美国65岁以上有放射学证据的OA病人高达70%。我国正步入世界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因而老年OA的发生率在继续上升。 1 药物治疗 1.1镇痛剂(1)局部镇痛药,如辣椒辣素(Capsaisin)能使疼痛相关的神经递质-P物质的小无髓鞘C类感觉神经元耗竭而起镇痛作用,使用浓度为0.075%4次/日或0.25% 2次/日,用后局部皮肤有烧灼感,一般应用2~3d即能发挥功效。(2)非鸦片类镇痛药,最常用和有效的是醋氨酚(acetaminophen),用量4000mg/日,被认为是OA的一线药物。(3)鸦片类镇痛药,如丙氧酚(Propox-yphene)、可待因、氧可酮(oxycodone)及曲马朵(Tramedol)等,当非鸦片类镇痛药无效时,可短期使用鸦片类镇痛药,时间不超过2周。 1.2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SAIDs)对OA的应用至今存在争论,虽其镇痛作用与镇痛药一样,但对胃肠道和肾脏的毒副作用却不容忽视,特别对老年OA而言,曾有报告指出老年溃疡病的住院与死亡病例中,20%~30%与服用NSAIDs有关。再者,有研究认为NSAIDs对关节软骨的代谢可能产生有害作用。故对OA必须防止滥用NSAIDs。目前已有局部NSAIDs药应市,如扶他林乳胶剂、eltenac乳胶剂、消炎痛药膏等,经临床应用和对照观察证实有一定疗效。 1.3糖皮质激素关节内注射从关节液的降解作用标志中显示,激素能有效地抑制OA的降解过程,可能抑制金属蛋白酶的活动而改善OA症状,但如大剂量应用激素却会妨碍软骨的修复过程,包括对氨基葡聚糖和透明质酸的合成。糖皮质激素关节内注射,适用于OA关节疼痛伴关节积液,注射前须先抽除关节液,作细胞学检查,激素2次注射的间隔时间不可少于3个月,1年内限注2~3次。临床上过多地作激素关节内注射是有害的,须警惕激素副作用与关节内注射继发感染导致严重后果。 2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各种慢性疾病的治疗基础,对OA来说尤其如此。 2.1病人教育提高他们对OA的认识和诊治预防知识,如美国有一些区域性组织举办定期的关节病自助学习班,随后由训练有素的社会工作人员每月与病人进行电话接触,使医患之间保持长期的联系,给病人以关怀和心理支持。 2.2辅助器械对于下肢OA,需使用步行辅助器械,简便的如手杖,能减轻患膝的负荷,其它如步行架、矫形器等。 2.3物理治疗这在治疗OA中占有重要地位,慢性期理疗可改善关节功能,急性期则有利于止痛和消肿。通常多用深部透热疗法,如短波、微波、超短波、超声波等。使用脉冲电刺激,对止痛和改善功能亦有明显效果。此外,利用矿泉疗法对OA也能起到良好疗效。 2.4体育锻炼慢性OA进行适度体育锻炼可改善功能的能量,强调受累关节休息的观念,现已为医疗体育所替代,不过,体育锻炼须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治疗目标,在病变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内,由病人自动锻炼,循序渐进。可分为:(1)增加关节活动度锻炼,(2)增强关节周围肌力锻炼,(3)增加耐力锻炼,如行走、自行车或游泳等,可增加病人的氧容量、改善心肺功能和糖、脂肪代谢,以增强耐力和体能。症状重的OA患者,开始时只能进行肌力收缩而不活动关节,且最好能在水中锻炼,因水中人体重量只达到陆地体重的1/8。 2.5减肥肥胖是OA的危险因素,减肥对负重关节OA有重要意义,尤其对老年妇女而言。Felson报道体重在10年内虽只减轻5kg,也能减少膝OA的危险因素达50%。须鼓励肥胖病人进行耐力锻炼,持之以恒,既改善心血管的适应性,又促使体重减轻。 3 附加治疗 对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膝OA,可作为附加治疗的对象。 3.1膝关节腔穿刺生理盐水潮式冲洗,使关节囊膨胀,然后吸出液体,此法与关节镜灌洗相同,对减轻或缓解OA症状有效。 3.2关节镜下灌洗关节腔,或兼作清理术,适用于OA合并关节内紊乱,清理术包括增生滑膜刨削、取除剥离的关节软骨、修平关节面、切除骨赘、摘出关节内游离体、软骨缺损部钻孔、破裂半月板修切等。国外自九十年代开始使用钬激光,我国王立德等已应用钬激光治疗膝OA 133例,认为这是镜下清理术的最佳工具。 3.3透明质酸关节内注射保护关节软骨或刺激软骨修复,即软骨保护剂的研究,乃近一、二十年之事,如透明质酸、四环素及衍化物等。其注射目的在于重建滑膜液的粘度,叫做粘度补充(viscosupplementation),其次,透明质酸还通过蛋白多糖的聚集,对构成软骨基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医用透明质酸系由鸡冠提取纯化,近期的应用报道不少,对减轻疼痛疗效好亦较安全。 4 手术治疗 对一部分后期OA病例,需施行手术,才能解除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适应证为:(1)严重关节疼痛经各种治疗无效者,(2)关节功能严重障碍影响日常生活者。常用手术为: 4.1截骨术多用于髋、膝OA的矫形,通过截骨纠正关节力线和受力分布,达到缓解疼痛增进功能的目的。(1)胫骨高位截骨术,适用于胫股关节内侧室OA伴膝内翻畸形,张光铂报道67例87膝,术后1~5年组优良率为87%,术后5年以上组优良率72%,认为此术对60岁以下病人,是一种可延缓或免除关节置换术的措施。(2)股骨粗隆间截骨术,欧洲各骨科中心长期随访结果提示优良率为70%,适用于关节力线缺陷所致髋OA中、青年病人。(3)手、足OA,如拇指腕掌关节OA,有时施大多角骨切除。足部OA,作跖、趾骨部分截骨矫正畸形、改善足功能。 4.2关节融合术将病变关节融合于功能位,可获得稳定、无痛、能负重的关节,对年轻体力劳动的髋、膝OA,关节融合的远期效果要比人工关节置换术可靠。腕关节或指间关节融合术,其整体功能也不比人工关节置换术差。 4.3人工关节置换术是OA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髋、膝、肩、肘、手、足等关节均可进行置换。(1)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应用最广的手术之一,适用于65岁以上的髋OA,疗效较确切,术后随访优良率在90%以上。(2)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与全髋置换相似,我国全膝关节置换术起步较晚,八十年代开始仿制TCP(total condylar prothesis)假体,临床应用的近期疗效满意。(3)膝关节单髁置换术,适用于一侧胫股关节室OA,此术国外已广泛应用,因为只切除病变关节面,植入假体少,手术创伤小,不过技术要求较高,需

齐刺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齐刺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摘要:[目的]观察齐刺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 7月至2014年4月就诊的2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基础治疗上,齐刺组120例在齐刺法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常规针刺组组120例在针刺治疗2 周后判定疗效。[结果]齐刺关节注临床治愈率为45.8%,总有效率为97.5%, 常规针刺组临床治愈率为23.3%,总有效率为90%,二组临床治愈率比较, P<0.01,齐刺关节注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齐刺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齐刺法;关节炎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中老年常见、多发性疾病,又称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或肥大性关 节炎,属于中医学“膝痹病”范畴。多见于40年以上中老年人,其中以女性多见,其主要临床 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膝部疼痛、肿胀、关节僵硬、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类风显因子及抗“O”试验均阴性,血沉一般增高,或轻度升高。X线 检查一般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 形成等[1]。该病致病机理复杂,膝骨关节病变多与众多因子有关。笔者采用齐刺治疗本病比 常规针刺疗效更佳。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40例患者均来自于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茶陵县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或住院患者。 对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即齐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全部患者满足样本要求,即实验室类风 湿因子、抗“O”试验均为阴性。从表1可以看出,二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经统计 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1986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推荐的KOA诊断标准:①膝关节痛发生在就诊的前1个月内;②膝关节活动时有摩擦响声;③X线膝关节骨边缘有骨刺或唇样增生;④膝关节周围 有肿胀;⑤晨僵≤30min;⑥年龄≥40岁。具备①③或①②④⑤⑥都可诊断为KOA。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自愿接受2周治疗和检查;③治疗前1个月及治疗中的均未用激 素类药物;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①不能坚持本治疗方案或接受其他治疗方法,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观察者;②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疾病者;③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显著狭窄,大量 骨赘形成或关节间形式骨桥连接而呈骨性强直者;④有明显膝内外翻畸形及患肢有血管,神 经损伤史者;⑤曾经进行手术或关节镜治疗。 2.治疗方法 2.1齐刺组 (1)齐刺法 ①体位:坐位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 ②取穴:局部取穴: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犊鼻穴、膝眼、血海、梁丘、鹤顶、阿 是穴。远道取穴:昆仑、悬钟、三阳交、太溪。 ③方法:进针前穴位皮肤碘酒消毒,再用75%乙醇脱碘消毒;采用指切或夹持进针法, 垂直于皮肤进针,于穴位正中先刺一针,捻转得气(局部胀、重、麻感)后,在旁开1 cm 两 旁各刺一针,其针尖与正中一针的针尖汇合,同样捻转得气;针刺深度按部位不同在10- 25mm范围,平补平泻,留针30 min后起针,起针后以干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约1分钟。每日 1次,2周1疗程,休息3-4天,行第2疗程。 2常规针刺组

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指南

推荐1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建议参与自我管理项目,包括力量训练、低强度有氧运动、神经肌肉训练和参与与国家指南一致的体力活动。 推荐等级:强烈推荐 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 推荐2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如果体重指数超过25,建议减肥。 推荐等级:中度推荐 含义:临床医生应该遵循该项建议,但如果有其他方法符合患者偏好,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3a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不建议使用针灸疗法。 推荐等级:虽然我们没有进行有害性分析,但我们仍然强烈推荐。 含义:除非出现一个明确且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临床医生应遵循该项建议。 推荐3b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物理疗法(包括电刺激疗法)。 推荐等级:不确定 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3c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按摩治疗。推荐等级:不确定 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4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们使用外翻应力支具(使膝内侧间室不负重)。 推荐等级:不确定 含义:医生应根据自己经验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结果“不确定”的治疗,但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 推荐5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不建议使用外侧楔形鞋垫。 推荐等级:中度推荐 含义:临床医生应该遵循该项建议,但如果有其他方法符合患者偏好,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6 对于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我们不建议使用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doc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 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 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

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 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二)疾病分期 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 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X线表现(II~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 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 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4、肝肾亏虚证 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四)鉴别诊断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 疗方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の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 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 膝关节の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骨关节炎の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の分级 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の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二)疾病分期 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 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X线表现(II~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 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 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4、肝肾亏虚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の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 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 膝关节の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骨关节炎の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

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の分级 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の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二)疾病分期 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 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X线表现(II~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 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 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4、肝肾亏虚证 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四)鉴别诊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